奥美拉唑和法莫替丁对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比较
- 格式:pdf
- 大小:134.80 KB
- 文档页数:2
埃索美拉唑、奥美拉唑和法莫替丁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临床比较作者:闫海鹏于晓东段淑芳刘艳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08年第04期摘要:对照观察埃索美拉唑在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中的疗效。
结论:埃索美拉唑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疗效显著。
关键词:埃索美拉唑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近几年胃食管反流病(GERD)发病成上升趋势,也是目前世界消化领域研究热点。
非糜烂性反流病(HERD)定义是存在典型胃食管反流症状,但胃镜检查未发现食管黏膜损伤。
抑酸是治疗GERD的主要手段,本文应用不同PPI质子泵抑制剂及H2受体拮抗剂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探讨其治疗HERD的疗效。
资料与方法90例患者均为2004~2006年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诊断符合2006年蒙特利尔关于胃食管反流病定义和分类,都有反酸、烧心、胸骨后灼痛等症状,胃镜检查无异常改变,且心电图、胸片、B超等相关检查排除心、肺、肝、胆、纵隔、胃肠等系统疾病。
随机将90例分为3组。
每组30例。
3组症状、年龄、性别上无差异,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A组口服埃索美拉唑20mg,每日1次:B组口服奥美拉唑20mg,每日2次;C 组口服法莫替丁40mg,每日2次。
三组均服用普瑞博思10 mg,每日3次,疗程4周。
疗效判定①显效:反酸、烧心、胸骨后灼痛消失:②有效:反酸、烧心、胸骨后灼痛明显缓解;③无效:反酸、烧心、胸骨后灼痛无改善。
并观察第1日、第5日、第2周、3周、4周症状缓解率。
统计学处理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结果A组5日缓解率达36.7%,2周缓解率70%,明显高于B组的16.7%和36.7%,有显著差异,P<0.05。
见表1。
讨论。
分析法莫替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发表时间:2017-10-26T11:22:49.437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25期作者:陶治丽[导读] 综上所述,反流性食管炎应用法莫替丁、奥美拉唑联合治疗的效果显著,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德阳市旌阳区孝感镇卫生院四川德阳 618000)【摘要】目的:分析法莫替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11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奥美拉唑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法莫替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6%,高于对照组的72.73%,P<0.05。
结论:反流性食管炎应用法莫替丁、奥美拉唑联合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奥美拉唑;法莫替丁;反流性食管炎【中图分类号】R5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5-0140-02在消化内科中,反流性食管炎属于一种常见的疾病类型,属于运动障碍性、上消化功能紊乱性疾病,患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胸骨后疼痛、反酸,该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与工作[1]。
为了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需要及时寻找一种有效治疗方式对其进行治疗。
相对于单独用药,联合用药方式的效果更加显著。
为此,本研究中联合应用了法莫替丁与奥美拉唑对患者进行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了探究,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2013年8月—2016年8月纳入的11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55例,平均年龄(49.21±5.26)岁,男性35例,女性20例。
对照组患者55例,平均年龄(49.05±5.12)岁,男性36例,女性19例。
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基本资料,P>0.05,差异不明显,符合临床对比要求。
患者纳入标准:自愿参与研究者;配合度高者;出现典型的胃食管反流症状者;符合反流性食管炎诊断标准者。
法莫替丁的功效与作用法莫替丁(Famotidine),是一种抗酸药物,被广泛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的疾病,如胃溃疡、食道反流病和胃食管炎等。
它通过抑制胃酸的分泌和降低胃酸的酸度,帮助缓解相关症状和促进溃疡的愈合。
它具有一系列的功效和作用,本文将对其进行详细介绍。
1. 胃溃疡的治疗:胃溃疡是一种胃壁的损伤和溃疡形成的疾病,常见症状包括疼痛、胃灼热感和上腹部不适等。
法莫替丁通过减少胃酸分泌的作用,有效地缓解了这些症状。
它能够抑制胃酸的生成,减少胃酸对胃壁的刺激,并促进溃疡的修复和愈合。
2. 食道反流病的治疗:食道反流病是一种食物和胃酸逆流至食道的疾病,常见症状包括胸骨后灼热感、嗳气和反流等。
法莫替丁可以减少胃酸分泌,从而抑制胃酸的逆流至食道,缓解相关症状。
同时,它还能减少食管黏膜的刺激,促进食管的愈合。
3. 胃食管炎的治疗:胃食管炎是胃黏膜和食管黏膜发生炎症的疾病,常见症状包括胸骨后灼热感、上腹部不适和吞咽困难等。
法莫替丁通过抑制胃酸的分泌和减少胃酸的刺激,能够减轻炎症和症状,促进病情的缓解和愈合。
4. 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相关性溃疡的防治: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s)是一类常用的抗炎药,但长期使用会增加溃疡的风险。
法莫替丁可用于预防和治疗与NSAIDs相关的胃溃疡。
它通过抑制胃酸的分泌和保护胃黏膜的作用,减少NSAIDs对胃黏膜的损伤和溃疡的发生。
5. 亚段性胃溃疡的治疗:亚段性胃溃疡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其特点是溃疡位于胃黏膜下层,症状和临床表现与传统胃溃疡不同。
法莫替丁能够减少胃酸的分泌和刺激,对亚段性胃溃疡的治疗有效,能缓解症状并促进溃疡的修复。
6. 酮体酸中毒的辅助治疗:酮体酸中毒是一种严重的酸碱平衡紊乱,主要由于酮体产生过多,导致酸性代谢产物积累。
法莫替丁可以抑制胃酸的分泌,减少酸性物质的产生和积累,从而辅助治疗酮体酸中毒。
总结起来,法莫替丁作为一种抗酸药物,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奥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分析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胃酸和胃内容物逆流至食管,引起食管黏膜损伤和炎症。
奥美拉唑是一种质子泵抑制剂,被广泛应用于GERD的治疗。
本文将对奥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进行分析。
一、奥美拉唑的药理作用奥美拉唑是一种选择性、可逆性质子泵抑制剂,通过抑制胃酸泵酶(H+/K+-ATPase)的活性,减少胃酸的分泌。
奥美拉唑在酸性环境下转化为活性代谢物,与胃酸泵酶结合,形成稳定的共价连接,从而抑制胃酸的产生。
奥美拉唑的作用持续时间较长,一般可维持24小时以上。
二、奥美拉唑治疗GERD的疗效1. 缓解症状奥美拉唑能够迅速缓解GERD患者的症状,如胸骨后烧灼感、胸闷、反酸等。
研究表明,奥美拉唑治疗的第一周内,约有75%的患者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
长期用药可以有效预防症状的复发。
2. 修复食管黏膜损伤GERD患者常伴有食管黏膜损伤和炎症,奥美拉唑能够减少胃酸的刺激,促进食管黏膜的修复。
研究发现,奥美拉唑治疗后,食管黏膜炎症程度明显减轻,黏膜结构逐渐恢复正常。
3. 控制胃酸分泌奥美拉唑能够有效地抑制胃酸的分泌,使胃酸的pH值升高,减少对食管黏膜的损伤。
研究显示,奥美拉唑治疗后,胃酸的日间和夜间分泌量明显减少,胃酸pH值明显升高。
4. 预防并发症GERD长期存在时,可能导致食管狭窄、Barrett食管和食管溃疡等并发症的发生。
奥美拉唑能够有效预防并控制这些并发症的发展。
研究发现,奥美拉唑治疗后,食管狭窄和Barrett食管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三、奥美拉唑的用药注意事项1. 用药时间和剂量奥美拉唑一般在饭前30分钟内口服,通常每天一次。
剂量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反应来调整,一般建议起始剂量为20mg,如症状无缓解,可适量增加剂量。
2. 药物相互作用奥美拉唑与某些药物存在相互作用,如与氯硝西泮、华法林等药物合用时,可能影响其代谢和药效。
奥美拉唑和法莫替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比较目的:探讨奥美拉唑和法莫替丁在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方面的效果表现。
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3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6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采取随机分组的模式分配为A、B两组,A组21例患者给予20 mg奥美拉唑片;B组的25例患者给予20 mg的法莫替丁片。
A、B两组患者口服用药时间维持在2周左右,后期保持维持药量持续6个月。
结果: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在服用奥美拉唑和法莫替丁后,吞咽困难、反胃、烧心以及胃胀痛等不适病症都有明显好转。
其中,A组治愈10例,好转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0.48%;B组治愈11例,好转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达84.00%。
结论:奥美拉唑和法莫替丁对于反流性食管炎都能起到治疗作用,其中前者的临床效果更好。
标签:奥美拉唑;法莫替丁;反流性食管炎反流性食管炎属于胃食管反流的病症[1-2]。
形成反流的体液主要是胃部和十二指肠的内容物,这些属酸性的体液反流到患者食管会引起黏膜层出现炎症、溃疡、糜烂或者是纤维化等病变,笔者所在医院的一线治疗方式基本都是采用抗酸药物治疗与促动力药物的结合,再加上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习惯进行调整指导来达到缓解病症的目的。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8月-2013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6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所有患者在病症表现上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反胃、烧心以及胃胀痛等不适体征,并且都经过了胃镜检测后确诊为反流性食管炎。
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A组和B组。
A组21例患者中,男11例,女10例,年龄18~67岁,平均(53.1±2.1)岁,病程2~58 d,平均(48.0±4.1)d。
B组25例患者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20~71岁,平均(54.1±1.6)岁,病程3~57 d,平均(49.0±4.8)d。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法莫替丁治疗小儿胃食管反流性哮喘的治疗效果小儿胃食管反流性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呼吸道疾病,它是由于胃内食物和酸性胃液逆流进入食管和呼吸道引起的。
这种情况会导致儿童出现反复的哮喘发作,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为了有效治疗这种疾病,医生们常常会采用法莫替丁来治疗小儿胃食管反流性哮喘,那么法莫替丁到底对小儿胃食管反流性哮喘具有怎样的治疗效果呢?接下来就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法莫替丁。
法莫替丁是一种质子泵抑制剂,它可以有效抑制胃黏膜上的质子泵,从而降低胃酸的分泌,减少胃酸对食道和呼吸道的刺激,有助于减轻和缓解小儿胃食管反流性哮喘的症状。
在临床上,一些研究表明,法莫替丁对小儿胃食管反流性哮喘的治疗效果是显著的。
一项发表在《中国实用儿科杂志》上的研究显示,使用法莫替丁治疗小儿胃食管反流性哮喘的患儿,可以显著改善其哮喘症状,减少哮喘发作的次数和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还有研究表明,法莫替丁能够减少小儿胃食管反流性哮喘患儿的诊断和治疗费用,降低医疗成本,对家庭经济也是有帮助的。
法莫替丁也具有其他一些优势。
它的口服剂型方便患儿服用,不会增加他们的不适感;它的用药剂量和疗程可以经过医生合理调整,有利于提高患儿的依从性;它的药物安全性较高,不会对患儿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不良反应。
我们也要注意到,法莫替丁治疗小儿胃食管反流性哮喘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长期大剂量使用法莫替丁可能会影响小儿的胃酸分泌功能,甚至导致胃酸减少,从而影响到小儿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长期使用法莫替丁还可能会增加小儿患胃肠道感染和肠道细菌的风险。
在使用法莫替丁治疗小儿胃食管反流性哮喘的过程中,医生需要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合理调整药物剂量和疗程,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奥美拉唑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中的优势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胃酸和胃内容物逆流至食管。
该病常导致胸骨后烧灼感、胸痛、嗳气、咳嗽等不适症状,严重时可引发食管炎症、溃疡、狭窄等并发症。
奥美拉唑是一种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PPI),被广泛应用于GERD的治疗中。
本文将探讨奥美拉唑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中的优势。
1. 抑制胃酸分泌的效果显著奥美拉唑通过抑制胃壁上质子泵的活性,减少胃酸分泌。
它能与质子泵的硫酸化作用结合,形成不可逆的共价键,从而抑制胃酸的生成。
与其他质子泵抑制剂相比,奥美拉唑的抑酸效果更强、持续时间更长。
研究表明,奥美拉唑能有效地降低胃酸酸度,减少胃食管反流的发生。
2. 缓解症状并改善生活质量奥美拉唑能显著减轻GERD患者的症状,如胸骨后烧灼感、胸痛、嗳气等。
它通过抑制胃酸分泌,减少胃液的逆流,从而缓解食管黏膜的刺激和损伤。
此外,奥美拉唑还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疾病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3.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胃食管反流病若得不到有效治疗,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如食管炎症、溃疡、狭窄等。
奥美拉唑通过抑制胃酸分泌,可预防这些并发症的发生。
研究显示,奥美拉唑能显著降低GERD患者食管炎症和溃疡的发生率,有效维护食管黏膜的健康。
4. 安全性高且耐受性好奥美拉唑是一种安全性高且耐受性好的药物。
临床研究表明,奥美拉唑的不良反应较少,主要为头痛、腹泻等轻度不适,且多数症状自行缓解。
长期使用奥美拉唑也能维持较好的耐受性,不会引发明显的依赖性或戒断反应。
5. 个体化治疗的可行性奥美拉唑具有个体化治疗的可行性。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症状严重程度,可以调整奥美拉唑的剂量和用药方案。
对于轻度症状的患者,可以选择较低剂量的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对于症状较重或伴有并发症的患者,可以采用较高剂量的奥美拉唑或联合其他药物进行治疗。
胃食管反流病合理用药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
当食管下括约肌压力降低和过度出现一过性食管下括约肌松弛、食管壁有效蠕动和清除功能下降、胃排空延缓以及十二指肠逆蠕动增加,就容易出现胃食管反流。
GERD的治疗目标是缓解症状,治愈食管炎,提高生活质量,预防复发和并发症。
治疗包括初始与维持治疗两个阶段,初始治疗的目的是尽快缓解症状,治愈食管炎。
药物治疗▎质子泵抑制剂(PPI)常用药物: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和埃索美拉唑。
作用机制:抑制胃酸分泌是目前治疗GERD的主要措施,PPI是最有效的药物。
PPI通过抑制胃黏膜壁细胞的质子泵,从而阻止胃酸的分泌来发挥作用。
适应证:重度GERD患者。
注意事项:PPI为GERD治疗的首选药物,单剂量PPI无效可改用双倍剂量,一种无效可换用另一种PPI。
推荐疗程8~12周。
对于出现食管裂孔疝等并发症的患者,PPI剂量通常需要加倍。
PPI短期应用的潜在不良反应包括白细胞计数减少、头痛、腹泻、食欲减退。
长期应用的不良反应包括维生素缺乏、矿物质缺乏、继发性感染、骨质疏松、髋部骨折、肠道菌群移位等。
不良反应明显者可更换PPI。
▎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滞剂常用药物:伏诺拉生。
作用机制:通过竞争性阻断H+-K+-ATP酶中钾离子的活性而抑制胃酸分泌,可促进食管炎黏膜愈合及缓解反流症状,且不劣于PPI。
适应证:重度GERD患者。
注意事项:不良反应有肝毒性等。
正在接受阿扎那韦或利匹韦林治疗的患者禁用。
▎H2受体拮抗剂(H2RA)常用药物: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和罗沙替丁。
作用机制:H2RA可减少50%~70%24小时基础胃酸分泌,并抑制夜间和各种刺激诱发的胃酸分泌,尤其能有效抑制夜间基础胃酸分泌,但对餐后最大胃酸分泌的抑制作用不如PPI。
适应证:轻、中度GERD患者。
注意事项:一般采用常规剂量,分次服用。
H2RA安全性好,但如患者年龄大、伴肾功能损害和其他疾病时,易产生不良反应,常见腹泻、头痛、嗜睡、疲劳、便秘等,因此H2RA在老年GERD患者需慎用。
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观察。
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104例,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奥美拉唑治疗,研究组应用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
结果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较高(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率较低(P<0.05)。
结论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促使患者尽快康复,值得推广。
【关键词】奥美拉唑;法莫替丁;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反流性食管炎在临床上属于比较常见的一种消化科疾病,是因为机体食管下括约肌的功能出现失调造成胃、十二指肠里面的内容物反流到食管中,导致食管黏膜出现炎症性病变,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反酸及胸骨后突下的烧灼感等。
对于该病的治疗目的就是减少反流以及反流液体的整体酸度并帮助胃部排空,所以,临床治疗该病主要是选择抑酸以及促进胃肠动力的药物[1]。
现对我院收治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开展治疗分析,发现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的治疗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104例,分为两组,研究组患者男30例,女22例;年龄25~70岁,平均(45.56±1.54)岁。
对照组患者男29例,女23例;年龄24~69岁,平均(44.54±1.78)岁。
患者同意本次研究,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禁用辛辣刺激性的相关食物,并戒烟禁酒,保证生活规律等。
对照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服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在早晨和睡前进行吞服,一次剂量是20mg。
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法莫替丁进行治疗,每天口服一次,一次一片,剂量是20mg。
1.3观察指标比较临床治疗效果:患者治疗后的反酸及胃胀疼痛等临床病症全部消失,通过胃镜检查以后确认机体病灶全部消失,称为显效;患者治疗后的反酸及胃胀疼痛等临床病症有所好转,通过胃镜检查以后发现机体病灶有所好转,称为有效;患者治疗后的症状没有改善甚至加重,称为无效[2]。
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
周增友
【期刊名称】《实用临床医学》
【年(卷),期】2005(006)012
【摘要】目的:观察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效果.方法:24例难治性GERD患者于清晨空腹服用奥美拉唑20 mg,夜间临睡前服用法莫替丁40 mg,疗程8周.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行胃镜检查,并观察食管炎及反流症状的改善程度.结果:显效17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8%.2例非糜烂性反流病患者治疗后胃镜复查仍无改变.结论: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难治性GERD有较好的疗效,可作为难治性GERD的常规治疗方案.
【总页数】2页(P66,68)
【作者】周增友
【作者单位】余干县中医院消化内科,江西,余干,335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7
【相关文献】
1.兰索拉唑、法莫替丁联合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临床观察 [J], 季国增
2.奥美拉唑、法莫替丁联合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疗效观察 [J], 李长城
3.艾司奥美拉唑联合黛力新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和安全性 [J], 王国栋;魏象东;潘艳;钟江鹏;臧洪珍;邱昊鹏;徐爱芬;何金芳;赵继海;吴寿荣
4.双倍剂量艾司奥美拉唑、莫沙必利联合坦度螺酮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
[J], 牛美娜;王海翠;朱双双;王晓伟;李美荣
5.艾司奥美拉唑镁联合盐酸伊托必利片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分析 [J], 李青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奥美拉唑、吗丁啉联合法莫替丁治疗胃食道反流疾病的疗效观察王仁明;何绍亚;陈和平;韩盛玺;陈卓【期刊名称】《内蒙古中医药》【年(卷),期】2008(0)6X【摘要】目的:胃食道反流疾病患者通常存在夜间酸突破现象,单用奥美拉唑联合吗丁啉不能解决此现象。
我们拟加用法莫替丁观察对胃-食道反流的抑酸效果及控制夜间酸突破现象的作用,以期能指导临床治疗。
方法:胃-食道反流病人120例,选取61例作治疗组,59例为对照组,治疗组以奥美啦唑、吗丁啉联合法莫替丁治疗,对照组用奥美啦唑、吗丁啉治疗。
观察患者反酸、烧心、胸痛等典型胃-食道反流症状缓解情况及胃镜下观察反流后食道炎症愈合情况。
结果:治疗组症状缓解有效率为95%,对照组症状缓解有效率为79.7%。
胃镜下治疗组食道炎愈合率为92%,对照组为74.5%。
两组对比有显著意义。
结论:奥美拉唑、吗丁啉联合法莫替丁治疗胃-食道反流较用奥美啦唑、吗丁啉治疗胃-食道反流更有意义。
【总页数】2页(P1-2)【关键词】胃-食管反流;奥美拉唑;吗丁啉;法莫替丁【作者】王仁明;何绍亚;陈和平;韩盛玺;陈卓【作者单位】四川省安岳县人民医院消化科;四川省人民医院消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1【相关文献】1.奥美拉唑、吗丁啉联合法莫替丁治疗胃食管反流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J], 官小剑;洪德鑫2.奥美拉唑吗丁啉联合谷维素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观察 [J], 何绍亚;向阳生;何莉3.胃食道反流疾病采用奥美拉唑、吗丁啉联合法莫替丁治疗的疗效分析 [J], 苏鹏;吴瑛瑛4.胃食道反流疾病采用奥美拉唑、吗丁啉联合法莫替丁治疗的效果观察 [J], 吕志芳5.胃食道反流疾病采用奥美拉唑、吗丁啉联合法莫替丁治疗的疗效分析 [J], 苏鹏;吴瑛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