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创作歌曲与民歌概论
- 格式:ppt
- 大小:359.01 KB
- 文档页数:15
中国音乐通常所涉及的几个主要概念有:民族音乐、传统音乐、民间音乐、专业创作音乐等。
1、民族音乐,是一个包容面很广的概念范畴。
它既包括汉族音乐,也包括少数民族音乐;既包括传统音乐,也包括现代音乐;既包括民间音乐,也包括专业创作音乐。
也就是说,凡是由中国人创作出来的、符合中国音乐总体风格的音乐作品,都可以算做中国的民族音乐。
2、传统音乐,是指具有一定流传时间的、不是当代创作的音乐。
在我国,常常把清代以前即已形成的音乐划规传统音乐的范畴。
传统音乐包括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和民间音乐几个类别。
3、宫廷音乐,包括宫廷雅乐和宫廷燕乐。
宫廷雅乐是中国历代封建统治者用于祭祀及朝会典礼等场合的音乐,这种音乐往往是沿用古乐或摹拟古乐。
宫廷燕乐是宫廷中饮宴时供统治者娱乐欣赏的音乐,这种音乐主要取材于民间音乐和其他国家的音乐,内容及形式都要为统治者歌功颂德。
4、文人音乐,包括古琴音乐和词调音乐等。
孔子、司马相如、蔡邕、嵇康等历史文化名人,都以善弹古琴著称。
古琴音乐最集中地体现了我国文人的音乐美学观念。
其他文人音乐,如南宋词人姜夔(白石道人)的歌曲。
5、宗教音乐,主要是指佛教音乐和道教音乐。
我国的佛教音乐,既含有中国的民族音调,又含有印度和西域少数民族音调。
道教音乐是在吸收了我国民间音乐、西域音乐和佛教音乐的基础上形成的。
6、民间音乐,是指在民间形成并流传的各种音乐体裁,主要种类有:民间歌曲、民间歌舞音乐、民间器乐、戏曲音乐和说唱音乐。
二、中国民间音乐种类及其特点1、种类:(1)民间歌曲(2)民间歌舞音乐(3)说唱音乐(4)戏曲音乐(5)民间器乐2、特征:(1)创作的口头性和集体性(2)地域性:包括语言、性格、音乐特征(3)即兴性(4)流传的变异性三、民歌的价值1、民歌具有人文价值;2、民歌是民族音乐的基础;3民歌对专业音乐的影响四、民歌的艺术特点1,诗于乐的高度结合;2,长于抒发人的内心感情,具有人民性;3具有口头性、集体性、即兴性、传承性和变异性五、民歌的分类按历史时期分:传统、革命、新革命等;按民歌歌词内容:劳动类、叙事类、爱情类、社会时政、生活类、新词类、风俗类、儿童生活类等;按地方色彩区分;按体裁。
1.民间歌曲在我国人民生活中占有怎样的地位?答:民间歌曲简称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和劳动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歌曲;生活实用功能娱乐审美功能文化传承功能群体凝聚功能2..什么是木卡姆歌舞?答:流传于中国新疆维吾尔族地区的传统古典大曲,具有统一调式体系,以歌舞乐三者组合而成。
主要存在两种歌舞组曲结构形式:一是麦西热普而是象多朗木卡姆3.什么是说唱音乐?答:说唱音乐是一个民间音乐门类,是讲唱故事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
说唱音乐是中华民族的一种集文学、音乐、表演三位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
文体上韵散兼用,叙事与代言相结合;表演上讲述故事与模拟人物相结合(艺人称“跳进跳出”、“一人多角”);音乐上突出叙事性,具有独特的语言型旋律,是传统音乐中与语言结合最密切、最大众化的一种表演艺术形式。
4.什么是广东音乐?答:民间器乐合奏,属丝竹乐类乐种。
流传于广州市以及珠江三角洲一带,以后又传至上海天津北京等大城市。
目前主奏乐器是粤胡。
著名乐曲有《旱天雷》《连环扣》《双星恨》5.戏曲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答:戏曲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综合性舞台艺术形式,它集文学、音乐、舞蹈、舞美、武术、杂技、诗歌等中国民间传统艺术形式于一身。
1、综合性中国戏曲是一种高度综合的民族艺术。
这种综合性不仅表现在它融汇各个艺术门类(诸如舞蹈、杂技等)而出以新意方面,而且还体现在它精湛涵厚的表演艺术上2、程式性程式是戏曲反映生活的表现形式。
它是指对生活动作的规范化、舞蹈化表演并被重复使用。
3、虚拟性(舞台表现的象征性)虚拟是戏曲反映生活的基本手法。
它是指以演员的表演,用一种变形的方式来比拟现实环境或对象,借以表现生活。
6.简述唐代琵琶形制的变革答:唐代是我国琵琶演奏艺术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
在乐器改革方面,巧妙地将传统直项琵琶与外来曲项琵琶结合起来。
保留曲项琵琶梨形、曲项的形制特点,即保留了曲项琵琶的发音特点;逐步舍弃曲项琵琶用拨子弹奏,沿用直项琵琶用手弹奏;在曲项琵琶上将原用四相改用直项琵琶的多柱,由原来十二柱变成十四柱;在演奏上改变曲项琵琶的横弹为直项琵琶的竖弹。
学,音乐本体研究,音乐科学,人文哲学,音乐史学,音乐形态学)中国人运用本民族固有方法,采取本民族固有的形式,创造的只有本民族固有形态特征音乐,其中包括在历史上产生,世代相 传至今的古代作品,也包括当代中国人用本民族固有形式创作的只有本 民族固有形态特征的音乐作品。
(牧童短笛——是钢琴演奏的,不属于传统音乐)…词曲)宫廷音乐、宗教音乐、民间音乐 1,2,汉代“诗经”(孔子编) 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多为四言体。
战国后期:《楚辞》楚国屈原汉武帝《乐府》、《相和歌》加伴奏、代表作《孔雀东南飞》220-589)湖北“西曲”、江苏“吴歌”、“徒歌”(无伴奏) 618-907)曲子,渐脱民歌雏形,是音乐与文学高度结合的艺术。
宋(960-1279).“宋词” 1、 民歌是劳动人民的集体创作。
2、 直接反映了人民的生活,是人民的镜子。
3、 民歌发展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
按体裁和样式:(1)劳动号子 (2)山歌 (3)小调 (4)唱歌以及多声部歌曲界定:人们在体力劳动过程中编唱并用于劳动的歌曲分类:搬运号子 工程号子 农事号子 船工号子 捕鱼号子特征:(1)音乐节奏源于劳动节奏(2)基本节奏型贯穿全曲(3)音乐表现受劳动强度限制 一领众合 表演形式:多无伴奏 一领众合 曲式结构:(1)趋势短小,在劳动中反复歌唱。
(2)曲调起伏较大,节奏自由,音域宽,拖腔长。
(3)曲调起伏较大,复调性质 界定:泛指“劳动号子”之外的一切田野民间歌曲 分类:(1)高原山歌——高亢、嘹亮、粗犷、有力。
(2)平原山歌——明快、流畅。
(3)草原山歌——开阔、热情、奔放。
一般特征:直接反映劳动人民情感,节奏较自由,演唱伸缩性较大,抒情性强。
形式:(1)高腔山歌:流行于高原区,曲调高亢,嘹亮,音域宽,多跳进,拖长腔,节奏富有变化。
如:青海“花儿” 苗族“山歌” (2)平腔山歌(3)矮腔山歌(4)多声部山歌 畲族:双音 侗族:双音 壮族:山歌结构曲式(1)二句体、四句体,是山歌中最基本,最常见的曲式。
论中国近现代创作型声乐作品与民族声乐作品的差异作者:徐晨来源:《科学导报》2021年第31期关键词:歌唱;声乐作品;民族声乐;现代中国文化历史拥有上千年的历史。
在中国声乐的发展历程中,不但對中国传统民间音乐进行了继承和弘扬,而且吸收了外来的音乐文化,成就了现如今的大量创作型声乐作品。
《鸟儿在风中歌唱》是一首典型的近代创作型歌曲,作品完成于2000年,主题是保护环境、保护动物。
他采用西方作曲手法,具有一定戏剧色彩。
《岩口滴水》是一首云南民歌,其旋律优美,主题鲜明,词曲结合紧密,作品对于速度、节奏、情感都有强烈的要求。
从作品中,我们能体会到祖国边疆青年的热情与纯真之感。
通过对两首作品的分析,更加清晰的了解中国创作型声乐作品与民族声乐作品在曲式、和弦、旋律等方面的差异。
《鸟儿在风中歌唱》是一首花腔女高音独唱歌曲,由樊孝斌作词,刘聪谱曲。
这首作品将超高的创作技巧与情感相结合,把中国民族音乐文化进行升华,同西方创作技法和表现手段相融合,体现当代艺术歌曲的特点。
对全面了解我国艺术歌曲的发展,以及进一步对声乐学习和探讨有了很大的帮助。
《岩口滴水》是一首女高音独唱抒情歌曲,由任萍、田川作词,罗宗贤谱曲。
这首作品具有典型云南民歌的风格,其中在作品中呈现出水滴石穿的劳动精神、幸福和谐的美满爱情、展现出源于生活的自然美景,让听众感受到不同的艺术听觉盛宴。
《鸟儿在风中歌唱》与《岩口滴水》两首作品的共同点相对较少。
首先,这两首作品均为叙事、抒情性的艺术歌曲。
其次,这两首作品均是针对女高音创作的,两首作品音域跨度极大,情绪掌握极为重要,充分考验了歌者的演唱能力以及对于情绪的把控。
最后,两首作品都具有强烈的时代意义,均融合了中西方音乐创作的手法,体现了一定的艺术表现高度。
(1)两首作品的风格差异。
《鸟儿在风中歌唱》是一首以第三人称叙述鸟儿家园被破坏后心理变化的花腔女高音歌曲,全曲以凄凉、无助、呐喊为基调,情绪层峦叠嶂,具有一定的戏剧色彩。
曲艺音乐:又叫说唱,是用来讲唱历史,传说,故事及文学作品作品的艺术体裁,是音乐,文学和表演相结合的综合艺术形式,其音乐以叙述的功能为主,兼有抒情的功能。
按照艺术风格,汉族的曲艺种类分评话,鼓曲,快板,相声;说唱音乐部分根据主奏器乐、历史渊源、音乐风格及特点,归纳为鼓词、弹词、道情、牌子曲、琴书。
宋元时期,曲艺艺术达到了成熟的阶段。
曲艺音乐的特点:1在唱词与曲调方面,说与唱相结合,形成口语化的说唱风格。
(以唱中有说说中有唱、半说半唱、数唱、数板等多种方式紧密结合在一起)。
2在表演形式方面,表演形式分为:单口唱(峡北说书、浙江道情)、对口唱(河南坠子)、帮唱、拆唱(广东粤曲)、群唱、走唱(二人转)。
3在唱腔结构方面,分为板式变化体,曲牌连套体、单曲体和主插体四种类型结构。
板式变化体以上下句结构为基础,采用板式变化的手段来组织唱腔结构。
它具有对比鲜明而丰富的节奏、板眼速度和腔调的变化,能够表现比较复杂曲折的故事情节和情感变化。
曲牌连套体有多种不同的唱腔组成。
单曲体的唱段由一个基本曲调无限变化反复构成。
主插体是在板式变化的基础上,加用其他腔调形成。
4在调性结构方面,大多数作品为单一调式或同宫系统转调,也有移宫犯调现象。
5在伴奏乐器方面数量一般较少,多数为弦乐器与节奏性乐器,而且由演唱者自己掌握。
曲艺音乐的类型:1鼓词类,俗称大鼓,主要流行在我国北方。
如西河大鼓,京韵大鼓。
大鼓以演唱者自击鼓极为特点。
其他伴奏乐器还有三弦,四胡。
琵琶等。
2弹词类,是明清时期流行的说唱形式,原在我国南北方都有,后主要流行在江苏,浙江一带。
如苏州弹词。
伴奏以琵琶,三弦多弹拨乐器为主,有演唱者兼操。
其音乐曲调性很强,擅长表现长篇故事,也有抒情的“开篇”小段。
3道情类,又叫渔鼓道情,源于唐代。
后流布于南方的道情多成为说唱曲种,流布与北方的道情则多发展为戏曲形式。
中国名族音乐概论(考点)1.音乐概念:民族音乐,传统音乐,名间音乐。
2.民族音乐:包括汉族音乐,少数民族音乐。
包括现代音乐,也包括民间音乐,也包括专业创作音乐3.传统音乐:是一个小于民族音乐的概念。
是指具有一定流传时间,不是当代创作的音乐。
在我国,常常把清代以前既已形成的音乐划归为传统音乐的范畴。
4.传统音乐分为: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和民间音乐几个类别。
5.宫廷音乐包括宫廷雅乐和宫廷燕乐。
宫廷雅乐是中国历代封建统治者用于祭祀及朝会典礼等场合的音乐。
6.宫廷燕乐是宫廷中饮宴时供统治者娱乐欣赏的音乐。
7.文人音乐包括古琴音乐和词调音乐8.民间音乐:在民间形成并流传于名剑的各种音乐体裁。
例如我国的民间歌曲,民间舞蹈音乐,民间器乐,戏曲音乐和说唱音乐。
9.传统音乐是我国其他各类传统音乐的基础,同时又在我国传统音乐中占有绝对的优势和比重和地位。
表现方面:(1)我国各个民族,各个地区的民间音乐品种和曲目浩如烟海。
拥有345个说唱曲种,317个戏曲剧种。
17636种民间舞蹈,以及不计其数的民间歌曲,民间器乐曲。
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和歌舞音乐的曲目,剧目(2)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和宗教音乐都与民间音乐有着密切关系,是其他几类传统音乐创作的基础(3)传统音乐比起其他传统音乐来具有更加优美的旋律,丰富多彩的风格,鲜明浓郁的特点,感人肺腑的艺术表现力,以及勃发旺盛的生机我国民间音乐的类别五大类:民间歌曲,民间舞蹈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和民间器乐特点:1创作口头性和集体性2.乡土性又叫做地方性或者地域性。
主要表现为:1.语言特征 2.性格特征。
3。
音乐特征。
4.体裁特征3.即兴性4.流传变异性。
5.人民性(民众性)6.多功能性。
专业音乐的功能是他娱,在舞台上为听众演出。
民间音乐则具有多功能性。
可以使自娱,也可以是他娱。
可以作为男女间感情交流的媒介民间音乐的体系三大体系:1.中国体系1)乐音的带腔性。
(在单个乐音进行过程中,有意识的运用于特殊音乐表现意图相联系的音成分(音高,音色,力度)的某种变化2)具有五声性3)均分律动的非功能性4)织体的单声性2.欧洲乐系3.波斯阿拉伯乐系民间歌曲概述1.民间歌曲的定义:简称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和劳动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歌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民族音乐:是一个包容面很广的概念范畴,凡是具有中国音乐总体风格特点的音乐作品都可以算作是中国民族音乐。
传统音乐:指具有一定的流传时间、不是当代创造的音乐。
在我国一般把清代以前的即已形成的音乐划入此范围。
学术界把它分为:文人音乐,宫廷音乐,宗教音乐和民间音乐四大类。
民族音乐:既包括汉族音乐也包括少数民族音乐。
一、民间音乐:指在民间形成并流传于民间的各类音乐体裁。
☆在我国音乐中的地位:历史悠久~ ①首先,与我国其他音乐门类相比,民间音乐在品种上最为丰富多样,曲目数量浩如烟海;②其次,我国传统音乐中的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以及近代作曲家写作的专业艺术音乐都与民间音乐有着密切关系,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曲调来源和艺术手法;③民间音乐比其他传统音乐的旋律更动听,风格丰富多彩,具有强劲的生命力。
分五类:①民间歌曲②民间舞蹈音乐③说唱音乐④戏曲音乐⑤民间器乐特点:①创作的口头性和集体性。
(百姓自发的口头创作,并主要借助口头传播。
)②乡土性③即兴性④流传变异性⑤民众性⑥多功能性我国民间音乐体系:1中国乐系(中国、亚洲周边国)2欧洲乐系3波斯—阿拉伯乐系☆民歌与人们的生活:1 是社会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2在人们的交际活动、人生礼仪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3礼仪方面有重要作用;4具有祭祀与驱邪功能;5在促进人们生产活动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民歌起源生活反映生活,丰富精神生活,维持社会发展民歌的艺术特点:1)民歌的歌词大多通俗易懂,并带有各地民间语言独特的气质魅力。
2)民歌的曲调大多比较短小,材料经济、集中,结构精炼,旋律清晰流畅,易于记忆。
3)民歌的表现手法简洁、朴素,音乐形象真切,生动,令人过耳不忘。
☆民歌与专业创作歌曲的差别:民歌是在民间形成并流传于民间的各类音乐体裁(结合上面材料写)。
专业创作歌曲是指受过正规且完整的学校教育和学术训练,在学术研究上有师承的人创作的歌曲。
二、号子:也叫劳动号子,是产生并运用于劳动中的民间歌曲,劳动号子是民歌中最早产生的体裁。
中国传统音乐概论最终版一选择题1 花儿会流行与我国:(花儿流行与青海、甘肃)(②)①东北地区的众多民族②西北地区的众多民族③华北地区的汉族④西北地区的汉族及少数民族2 在劳动号子中,最典型和常见的歌唱方式是:(②)①齐唱②一领众和③独唱④轮唱3 汉族山歌分为:(①)①一般山歌、田秧山歌、放牧山歌3类②信天游、山曲、爬山调3类③信天游、山曲、花儿3类④信天游、花儿、放牧山歌3类4 在小调类民歌中,哪个种类的艺术形式发展得最为规范和成熟:(②)①谣曲②时调③吟唱调④嬉游歌5 花鼓调《凤阳花鼓》,又称为。
(④)①《花鼓歌》②《花灯》③《花鼓灯》④《凤阳歌》6 玩调是云南省佤族民间的风习性多声部舞歌。
(④)①西盟县②景洪县③澜沧县④沧源县7 十二木卡姆是由琼拉克曼、达斯坦、三部分组成的大型歌舞套曲。
(①)①麦西热普②赛乃姆③且比亚特④巴亚特8 京剧老生三杰之一程长庚偏重:(①)①徽味②京味③汉剧风格④秦味9 京剧老生三杰之一张二奎偏重:(②)①徽味②京味③汉剧风格④秦味10 京剧老生三杰之一余三胜偏重:(③)①徽味②京味③汉剧风格④秦味11 下面哪个不是梅兰芳的代表剧目:(③)①《断桥》②《奇双会》③《荒山泪》④《太真外传》12 下面哪个是尚小云的代表剧目:(①)①《失子惊疯》②《锁麟囊》③《汾河湾》④《宇宙锋》13 下面哪个是程砚秋的代表剧目:(②)①《失子惊疯》②《锁麟囊》③《汾河湾》④《宇宙锋》补充: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14 梆子腔的主要伴奏乐器是:(④)①高胡②椰胡③京胡④板胡15 古筝的历史可追溯到:(①)①先秦时期②秦汉时期③魏晋南北朝时期④隋唐时期16 《十面埋伏》是:(③)①琵琶大曲②琵琶文曲③琵琶舞曲④琵琶小曲二名词解释1 民间歌曲:民间歌曲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和劳动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歌曲。
它以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方式生存与民间,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经受着人民群众集体的筛选、改造、加工和提炼。
论中国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民歌风歌曲的创作摘要:中国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民歌风歌曲的创作主要由作曲家深入民间,对各民族民歌进行整理、挖掘、改编、发展,再应用采集的民间音乐素材创作出具有歌颂新生活,抒发人民热爱祖国、家乡的真情实感的特点的歌曲。
关键词:五六十年代民歌创作一、代表作品音乐分析下面将通过代表性的作品《洪湖水浪打浪》具体分析1.旋律分析:这首歌是根据江汉平原流行的《襄河谣》和天门小曲《月望郎》作为素材创作的。
作曲家张敬安在这部歌剧中使用了《襄河谣》歌曲中关于饱受洪水之苦的灾民的曲调。
低音部分的旋律在歌曲开始的时候是平缓起伏的,两个声部以二重奏的形式交替出现,相互映衬,最后变成了齐唱。
这首歌的第三部分是第一个部分的再现。
二重唱的主旋律是在高声部,低音部分进入比高音部的部分晚两个节拍,旋律在下四度进行模仿,这两个部分是相辅相成的。
三段之间采用相同的间奏,三段结尾采用相同的长音,使歌曲既具有自己的特点最后又得到统一,生动地表现了革命根据地的繁荣景象和人民的悲欢离合。
2.曲式分析:整首歌由三段组成。
前奏旋律悠扬明快,描绘了洪湖的自然风光,它由四个乐句组成,起承转合的结构,使旋律更加流畅。
第一段由“开始、结束、转折、结束”四个乐句组成,结构合理,构思巧妙,曲调流畅。
第二段是由三个乐句组成的二重唱的对比段,其中第一个乐句的节奏活泼,旋律明快。
第二句的旋律舒展自如,与第一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第三个乐句和前一段一样,形成了二重唱的“合尾”形式,将第一段和第二段统一起来。
第三段是对第一段的复制和扩充,最后以“合尾”的形式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信心。
3.歌词分析:《洪湖水浪打浪》歌的歌词分为前八句和后六句。
在上部分歌词中,着重描写了洪湖的景色。
在第二部分歌词中,着重抒发感激之情,歌词简洁生动,深刻的内涵可以给人丰富的联想。
歌词运用了江阳韵的,既适合表达宏大豪迈的感情,又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感的音律。
4.衬词衬腔:《洪湖水,浪打浪》中衬词的运用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概论》复习资料基本脉络:传统音乐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民间音乐, 宫廷雅乐和宫廷燕乐,, 古琴音乐和词调音乐,, 佛教音乐和道教音乐,1. 民间音乐,定义〜分类〜特点,民间音乐板块中的民间歌曲,汉族民间歌曲和少数民族民间歌曲,我国现代音乐学家王光祈将世界音乐分为三大体系: 欧洲乐系、波斯-阿拉伯乐系、中国乐系。
2. 民间器乐的定义〜作用地位〜产生与发展〜分类方法〜民间器乐曲的标题〜结构各独奏乐的结构体系和代表曲目民间音乐:1. 定义: 民间音乐一般指在民间形成并流传于民间的各种音乐体裁。
2(分类: 民间歌曲、民间舞蹈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和民间器乐。
3、特点:,1, 创作的口头性和集体性,2, 乡土性,3, 即兴性,4, 流传变异性,5, 人民性, 民众性,(6) 多功能性。
4、民间音乐的地域性特征主要表现在:,1, 语言特征, 语言的构成有四个要素: 音高、音色、音长和音强,,2, 性格特征,3, 音乐特征(4) 题材特征第一板块民间歌曲一(民间歌曲:民间歌曲就是民歌〜是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歌曲。
它以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方式生存与民间〜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经受人民群众集体的筛选、改造、加工、提炼〜是一个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
民歌的历史发展脉络:我国民歌有悠久的历史,1,据文献资料记载〜春秋战国时期的《诗经》〜是我国第一部乐歌总集。
内容涉及到劳动〜生活〜阶级压迫〜爱国及乐观精神等方面。
,2,汉代的“相和歌”〜包括了北方各地流传的原始民歌〜也有根据民歌加工改编的艺术歌曲〜还有在民歌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大型舞曲《大曲》。
,3, 三国两晋南北朝〜随着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南移〜出现了西曲和吴歌。
二者无伴奏形式〜内容多表现男女之间的感情。
人们已经注意到南方民歌柔婉清秀〜北方民歌勇武刚健〜慷慨激昂的风格特点。
,4, 唐代〜随着民歌的广泛流传和应用〜经过挑选比较喜爱的曲调进行加工和改编〜填词〜演唱的精心处理〜出现了唐代“曲子”。
中国民间音乐概论复习第一章1传统音乐是什么:是指具有一定的流传时间的,不是当代创作出来的(清代以前的即可称为传统)。
2民族音乐:凡是由中国人创作出来的,符合中国音乐总体风格的音乐作品就是民族音乐。
3.传统音乐分为: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民间音乐。
4.以1840年,分为古代音乐和近现代音乐:以音乐形式分为;传统音乐和新音乐。
传统音乐与新音乐的区别为:形式及风格不同,而不是创作时间的先后。
5.我国民间音乐的类别:民间歌曲:民间舞蹈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和民间器乐。
6.民间音乐的特点:一创作的口头性和集体性:二乡土性:三即兴性:四流传变异性:五人民性:六多功能性7.我国民间音乐的体系分类:欧洲体系:有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塔尔族和俄罗斯族。
特点:1音的固定性2调式以四音音列为基础,旋律具有功能和声的意义。
3节拍上均分律动的功能性。
波斯--阿拉伯乐系:有维吾尔族,塔吉克族。
特点:1乐音有条件的地带腔2调式以四音音列为基础,没有功能和声的意义。
中国乐系:包括汉族和我国绝大多数少数民族(还包括朝鲜,日本,蒙古)特点:1乐音的带腔性2音调具有五声性3均分律动的非功能性和大量应用非均分律动4织体的单声性。
第二章1.民间歌曲简称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和劳动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歌曲。
2.民歌的功能:1教育与传承动能2人生礼仪功能3祭祀与祛邪功能4交际功能3.民歌特点:结构短小,善于运用精炼创作出生动的形象4.汉族民歌体裁:劳动号子:山歌:小调。
号子是产生并应用劳动具有协调与指挥的民间歌曲。
号子分为:搬运号子:工程号子:农事号子:船渔号子。
山歌是劳动人民用以自由抒发感情的民歌种类。
分为山歌:田秧山歌:放牧山歌。
山歌的艺术特征:1坦率,直露的表现方法和热情,奔放的音乐性格2自由悠长的节拍,节奏。
3高亢的音高4曲式结构最常见二句体和四句体乐段结构。
小调又称小曲,俗曲。
分为吟唱调,谣曲和时调。
小调艺术特征:1叙事于抒情相交融的表现方法和曲折、细致的音乐风格2规整、均衡的节奏、节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