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流行歌曲的发展概况
- 格式:doc
- 大小:85.00 KB
- 文档页数:4
中国内地流行音乐发展史中国内地流行音乐的发展迄今已有60年左右的历史。
它产生于本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
30年代至40年代是第一个高峰期,80年代是第二个高峰期。
本文将以80年代为重点,简单叙述中国内地流行音乐的发展概况。
由于中国流行音乐在产生、发展过程中的特殊性,本文也将涉及其他类型的歌曲创作情况。
一、历史的回顾一、中国现代创作歌曲的发端中国现代创作歌曲约起始于清末至民国初。
清王朝的倒台,民国的创立所经历的旧民主主义革命造成了深刻的社会变化。
在此期间,西方资本主义文化逐步东渐,并与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既相冲突又逐步结合的态势。
当时已有直接借用外国歌曲的曲调填词作为军歌及学堂歌曲的现象,如:《中国男儿》(石更填词)、《汉族历史歌》(王引才填词)等。
这可说是西方音乐因素为我所用的开始。
中国初期的创作歌曲是自萧友梅、黄自、青主、李叔同、赵元任等人开始的。
萧友梅是卓有成就的音乐教育家,也是最早的歌曲作者之一。
《问》、《卿云歌》是他较著名的作品。
他的作品虽有浓重的外国音乐的影响,但已开始注意吸收中国传统音乐的因素。
黄自是受过系统的西方训练的作曲家,在歌曲创作上的成就较高,《天伦歌》、《玫瑰三愿》都是有名的抒情歌曲。
此外,赵元任的《卖布谣》、《教我如何不想他》,青主的《大江东去》、《我住长江头》,陈啸空的《湘累》等等作品,都是现代创作歌曲初期涌现的优秀作品。
在这一时期,西方音乐文化通过留学西洋的音乐工作者介绍到我国,音乐教育的推行和普及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部分影响了民众。
同时,以大中城市为中心,新型的都市文化逐渐形成。
这些都为中国现代歌曲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在现代创作歌曲的发端期,有两个明显的特征已经出现,即一方面,大量采用或借鉴西方歌曲创作模式,甚至多有完全“西化”的作品;另一方面,中国传统音乐,特别是民间音乐的基质也在创作中显露出来。
这种情况大体上规定了日后歌曲创作的方向。
二、中国流行音乐奠基人-黎锦晖黎锦晖(1891-1967)是中国流行音乐的奠基人。
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历程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那个时候,流行音乐被引入中国,受到了西方乐器和音乐风格的影响。
然而,随着中国社会的剧变,流行音乐在不同的时期经历了许多变化。
以下是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一些重要节点。
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流行音乐的中心。
上海滩有着繁华的夜总会和舞厅,引进了大量的西方乐器和乐曲。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流行音乐主要以民族音乐和西方音乐的结合为特色。
到了40年代,随着国共内战的爆发,中国的流行音乐经历了一段停滞期。
然而,在抗战结束后,随着经济的复苏,社会气氛渐渐积极起来,流行音乐再次迎来了繁荣时期。
此时,民族音乐与西方音乐的融合变得更加多样化,流行歌手和乐队开始崭露头角。
到了60年代,中国进入了文化大革命期间,流行音乐受到了严重压制。
只有官方认可的歌曲才能够被演唱和传播,音乐产业几乎被禁止。
这段时期对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70年代中期,中国流行音乐开始复苏。
大批音乐人开始创作和演唱歌曲,其中包括邓丽君、邓沙利文和林忆莲等。
他们的歌曲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在中国流行音乐的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80年代,中国流行音乐进入了一个繁荣时期。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流行音乐行业开始兴起。
越来越多的音乐人涌现出来,创作了许多经典歌曲。
此时,流行音乐开始吸收国际音乐的元素,中国摇滚乐也开始兴起。
到了90年代,中国流行音乐进一步多元化。
流行乐队在全国各地涌现出来,受到广大年轻人的喜爱。
此外,一些独立音乐人也开始兴起,这些音乐人通过互联网和独立音乐厂牌发布自己的音乐作品。
进入21世纪,中国流行音乐进一步融入国际音乐市场。
越来越多的中国歌手和乐队开始走向国际舞台,他们的音乐作品也受到全球关注。
同时,中国音乐市场也逐渐扩大,音乐产业开始崭露头角。
总结来看,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经历了许多起伏。
在各个时期,流行音乐受到政治、社会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
然而,流行音乐始终是中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广大人民特别是年轻人表达自己情感和态度的重要途径。
研究报告:中国流行音乐的现状发展一、引言中国流行音乐,作为社会文化现象的一部分,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的情感、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推进,中国流行音乐也发生了许多变化。
本报告将对中国流行音乐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深入探讨。
二、中国流行音乐的现状1、多元化发展:中国流行音乐的内容和形式日益丰富,包括流行、摇滚、电子、民谣等多种音乐类型。
同时,各地区也形成了独特的音乐风格,如四川的川渝说唱、广东的粤语流行歌曲等。
2、互联网与新媒体的推动: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普及,网络歌曲和短视频平台如抖音、快手等对流行音乐的影响越来越大。
许多网络歌手和原创音乐人通过这些平台迅速走红,也使得流行音乐的传播更加迅速和广泛。
3、音乐产业的发展:近年来,中国的音乐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出现了许多专业的音乐制作公司、唱片公司、音乐节和演唱会等,为流行音乐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平台。
三、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趋势1、原创音乐的崛起:随着版权意识的提高和音乐制作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音乐人开始创作和发行原创音乐。
未来,原创音乐将成为中国流行音乐的主流。
2、与国际接轨:随着中国音乐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中国流行音乐将有更多机会与国际接轨,与世界各地的音乐人进行交流和合作。
3、音乐与科技的融合:随着科技的进步,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等将在音乐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流行音乐的创作、表演和传播带来更多可能性。
四、结论中国流行音乐正处在一个多元化、快速发展的阶段。
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我们需要保持开放的态度,鼓励创新和原创,同时也要加强对音乐版权的保护,为中国流行音乐的未来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与价值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初,当时中国的流行音乐刚刚起步,主要由西方国家的音乐和歌曲构成。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流行音乐逐渐发展壮大,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
中国流行音乐的回顾与现状【摘要】中国流行音乐在中国乃至整个亚洲地区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本文旨在回顾中国流行音乐的历史发展及现状,探讨其特点和主要流派,并展望其未来趋势。
中国流行音乐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融合了传统音乐元素和现代流行乐风格,形成独特的音乐风格。
主要流派包括流行、摇滚、民谣等,每种流派都有其独特的魅力。
目前,中国流行音乐在国内外都备受欢迎,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中国流行音乐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同质化严重、缺乏创新等问题。
未来,中国流行音乐依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需要不断创新与进步,提高音乐品质,才能在国际舞台上获得更大的影响力。
【关键词】中国流行音乐、回顾、现状、发展历史、特点、主要流派、未来趋势、发展前景、影响力、挑战1. 引言1.1 中国流行音乐的重要性中国流行音乐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承载着民族的情感和精神,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它不仅可以传达人们的情感和思想,也可以成为文化输出的一种方式,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的声音和故事。
中国流行音乐还可以促进文化交流和融合,为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建立起更加紧密的联系。
中国流行音乐也是年轻一代接受音乐教育和培养创造力的重要渠道,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审美观和文化自信。
中国流行音乐在当今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是一种娱乐形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输出的重要方式。
它承载着中国人民的情感与记忆,同时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特有的音乐风格和魅力。
我们有必要对中国流行音乐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以更好地推动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1.2 本文目的本文的目的是对中国流行音乐进行一次全面的回顾与探讨,分析其发展历史、特点、主要流派、现状和未来趋势。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深入了解中国流行音乐的变迁和发展轨迹,揭示其对中国音乐文化和社会的影响力,同时也探讨其可能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的前景。
通过本文的撰写,我们将展现中国流行音乐的多样性和创新性,为读者带来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同时也为中国流行音乐的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中国流行歌曲的发展概况鸦片战争爆发后,西方列强从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加紧对中国的侵略和压迫。
伴着西方文化的入侵和我国当时的经济发展,各地开始兴办新式学堂,并开设“乐歌课”,学校课堂中演唱的歌曲被称为“学堂乐歌”。
20世纪的前二十年,当时社会上最流行的歌曲就是“学堂乐歌”,歌曲内容是以唤醒民众的爱国热情,达到“富国强兵”为目的,学堂乐歌大部分歌曲都是填词作品,曲调借用日本或欧美的,填上中国的歌词。
如:《中国男儿》(石更填词)、《送别》(日本曲调、李叔同填词)等。
这是西方音乐元素为我所用的开始。
学堂乐歌首先由学生演唱,后来也在群众中广泛流传。
可以说,学堂乐歌就是我国流行歌曲的雏形。
1.“上海时期”(1927—1949)—早期流行歌曲的发展近代意义上的流行歌曲则是产生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具体以1927年黎锦晖创作《毛毛雨》这首歌标志着中国流行音乐正式诞生。
从1927年开始,黎锦晖先后创作了红极一时的《毛毛雨》、《妹妹我爱你》等歌曲。
“他比较注重作品的通俗性,其创作是在大量吸取我国民间音调的基础上和外国的歌舞(如爵士乐等)曲调和节奏结合起来,形成我国30年代一直“洋金浜”式的风格”。
它奠定了中国流行音乐的基本风格。
但是,这些歌曲内容多反映“十里洋场”的生活,大都格调不高,与当时社会背景格格不入,黎派音乐被称为“黄色歌曲”、“靡靡之音”,受到社会各界的批评与指责。
而以抗日救亡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歌曲和救亡歌曲,如《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田汉词、聂耳曲);《到敌人后方去》(赵启海词、冼星海曲);电影音乐《渔光曲》(任光曲、安娥词);《天涯歌女》(贺绿汀曲、田汉词)等广为传唱的歌曲,则成为这一时期的佳作代表。
可以看出“中国早期流行歌曲的发展是畸形的、不全面的,这也是为何中国流行歌曲有‘先天不足,后天不良’一说,并且始终为主流文化所排斥的原因”。
2.“香港时期”(1949—1969)—流行歌曲的转移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政治原因,大陆不认可流行歌曲,中国流行歌曲从上海迁到了香港,因此称为“香港时期”。
华语流行音乐的发展历史第一发展阶段:1917-1936年(上海时期)从中国流行音乐先躯黎锦晖先生从事音乐活动算起,中间以其反封建的明月歌剧社为线索,先以儿童歌舞剧如《三蝴蝶》、《麻雀与小孩》歌舞表演《可怜的秋香》、《寒衣曲》等开始,继而创作了中国第一批家庭爱情歌曲,即流行歌曲《毛毛雨》、《妹妹我爱你》、《桃花江》、《特别快车》等。
本期终止于明月歌剧社音乐团体的解散,众歌星大都进入电影界为止。
第二发展阶段:前期:1937-1949年(上海时期)本期从周璇进入电影界后,在影片《马路天使》中所演唱的两首插曲,《天涯歌女》和《四季歌》传遍全国。
由她开创一代歌风影响整个中国歌坛。
此期歌坛整个情况是没有歌舞表演团体表演。
专门靠灌唱片和电台播音来演唱的歌星是少数,大多数歌星都以拍电影为主,演唱电影插曲的影歌双栖形式出现。
本期到共和国成立后,大部分主要代表歌星都转移到香港发展为止。
后期:1950-1969年(香港时期)本期从姚敏、姚莉兄妹为首,很多主要代表歌星都转移到香港发展开始。
最初还是以影歌双栖为主,随时间推移,靠演唱和录制唱片的歌星比例有所增高。
影片中不是由演员本人唱插曲,请专业歌星配唱的情况也多起来,但仍无明显有影响的歌舞团体表演。
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国语流行歌曲在香港渐趋衰落,粤语歌曲中兴,在歌坛上占据主导位置。
主要代表人物是许冠杰。
第三发展阶段:1970-1981(台湾时期)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台湾的流行音乐逐步发展起来。
取代了国语流行歌曲渐趋衰落的香港歌坛的位置。
其标志是谢雷的《曼丽》红遍东南亚,奠定了台湾流行歌坛的领先地位。
之前,台湾歌坛所演唱的歌曲有汉族及各少数民族民歌(包括闽南语歌曲);上海时期和香港时期的国语流行歌曲;以及受日本影响的创作歌曲。
后来逐步创作出处于上海时期流行歌曲与现代城市流行歌曲之间具有自己特点的时代曲。
这种风格的歌曲,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才渐趋衰落,而被新城市流行歌曲所取代。
我国流行音乐发展历程我国流行音乐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随着西方音乐文化的引入和本土音乐的创新,中国的流行音乐逐渐形成并发展壮大。
最早的流行音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上海,当时上海租界成为了中国的音乐中心,西方音乐文化通过唱片、广播等形式传入中国。
主要流派有国乐流行和上海流行。
国乐流行将中国传统音乐元素与西方流行音乐结合,创造出了独特的音乐风格,而上海流行则融合了爵士、摇滚和流行音乐的元素。
这一时期的代表性人物有李双江、周璇等。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和文化大革命的发生,中国的流行音乐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中国的流行音乐基本上停滞不前。
不过,尽管如此,中国的流行音乐爱好者和音乐家依然坚持自己的梦想,产生了一些很有影响力的作品。
如1972年发行的《葡萄成熟时》和1978年的《春天的故事》等。
改革开放的改革政策为中国的流行音乐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20世纪80年代,随着外国音乐的进一步引入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流行音乐开始多样化和国际化。
这一时期的代表性人物有邓丽君、陈淑桦等。
同时,一些年轻的音乐人也开始崭露头角,如齐秦、杨洪基等。
进入21世纪,中国的流行音乐呈现出更多元化和创新的特点。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音乐产业的发展,音乐创作和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网络音乐平台的兴起为更多的音乐人提供了展示才华和获得回报的机会。
一些新的音乐流派也逐渐兴起,如摇滚、嘻哈、电子音乐等。
这一时期的代表性人物有周杰伦、王力宏、邓紫棋等。
近年来,中国的流行音乐在国际上获得了更多的认可和影响力。
一些中国音乐人在海外举办演唱会,赢得了全球粉丝的喜爱。
同时,中国的音乐产业也在不断壮大,各种音乐节、比赛和奖项的举办为音乐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总的来说,我国流行音乐发展经历了从起步到发展壮大的过程。
尽管中间有一些限制和挑战,但中国的流行音乐艺术家们始终坚持自己的梦想和创作,为中国的音乐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流行音乐现状及发展趋势中国流行音乐作为一种现代音乐形式,已经在中国乐坛上发展出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在中国音乐的发展历程中,流行音乐起初受到西方音乐的影响,而后逐渐发展出自己的风格并受到了广大年轻人的喜爱。
本文将从流行音乐的起源、现状及发展趋势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流行音乐的起源流行音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欧美音乐,但在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相对较晚。
上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逐渐接触到了西方文化,流行音乐也开始进入中国乐坛。
邓丽君、费翔、陈升等音乐人的成名,为中国流行音乐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二、流行音乐现状目前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正处于快速增长的阶段。
中国音乐市场日益活跃,越来越多的中国音乐人崭露头角。
流行音乐作为市场主导的音乐形式,抢占了年轻人的消费市场。
中国流行音乐的风格也多种多样,融合了西方流行音乐的元素和中国传统音乐的韵味,形成了属于中国的流行音乐风格。
中国流行音乐的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概括。
1.音乐人才不断涌现。
随着中国音乐市场的扩大,越来越多的音乐人涌现出来。
他们不仅有优秀的歌唱和演奏技巧,还具备了创作才华和表演能力,这为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2.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推动了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
在计划经济时期,音乐产业受限于政府的控制,音乐人才无法充分发展。
而市场经济时代,音乐产业完全放开,竞争加剧,各种音乐活动和演出层出不穷,推动了中国流行音乐产业的繁荣。
3.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为中国流行音乐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互联网的普及和音乐平台的兴起,让中国流行音乐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音乐人可以通过网络发布自己的音乐作品,获得更多曝光率和粉丝的支持。
三、流行音乐发展趋势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趋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望。
1.国际化。
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流行音乐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
越来越多的中国音乐人开始参与国际音乐合作和各种音乐盛典。
未来,中国流行音乐有望展现出更多的国际化元素,与世界音乐潮流相接轨。
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历程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同时也是一个拥有多元音乐风格的国家。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流行音乐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从上世纪80年代的摇滚乐风靡一时,到如今各种音乐类型的并存,中国流行音乐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
本文将从中国流行音乐的起源、发展到现今的多元化发展,为大家介绍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
中国流行音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当时西方的摇滚乐等音乐风格开始传入中国,激发了一批年轻人的音乐激情。
由于当时社会的封闭和文化的隔离,这些西方音乐在中国并没有得到广泛的传播和认知,只是在一些大城市的摇滚迷中间流行。
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国的流行音乐才真正开始有了自己的风格和特点。
这一时期的流行音乐以摇滚乐为主,歌手包括西安的唐朝乐队、北京的黑豹乐队等。
他们的音乐以批判社会现实和追求自由自在为主题,对当时的年轻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也催生了一大批摇滚音乐迷和摇滚歌手,中国的流行音乐开始有了自己的声音和表达方式。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中国流行音乐也在不断变化和创新。
90年代初期,中国乐坛出现了“新青年”音乐运动,代表人物包括齐秦、刀郎等。
这一时期的音乐以软摇滚和抒情歌曲为主,歌词内容多为情感的表达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悟。
这一时期的音乐风格不仅深受年轻人的喜爱,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方向。
90年代中期,香港流行音乐开始逐渐进入中国的乐坛,张学友、刘德华等香港歌手的歌曲红遍大江南北,成为了当时中国乐坛的一大风景线。
这时期的音乐以情歌和抒情曲为主,成为了当时中国乐坛的主流音乐。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政策的逐渐深入,中国的流行音乐也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2000年后,随着网络的普及和流行音乐产业的不断壮大,中国的流行音乐也逐渐多元化和国际化。
这一时期中国的流行音乐以流行乐、电子音乐、嘻哈音乐等为主,代表人物有周杰伦、王菲、陈奕迅、林宥嘉等。
中国流行音乐的回顾与现状中国流行音乐是中国音乐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历经了几十年的发展与变迁。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流行音乐逐渐走进了大众的生活,成为了人们休闲娱乐的一部分。
今天,我们将对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并探讨当前中国流行音乐的现状。
1. 80年代至90年代:开端与摇滚乐的兴起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可以说是一个开端。
在那个时期,国内外的流行音乐开始涌入中国,中国的流行音乐市场逐渐打开。
中国的摇滚音乐也开始蓬勃发展。
在这个时期,乐队如Beyond、黑豹等涌现出来,他们的音乐成为了整个时代的代表作品,成为了很多人心中的经典。
2. 2000年代:嘻哈与流行的崛起进入21世纪,中国的流行音乐开始迎来了一个新的时代。
在这个时期,嘻哈音乐和流行音乐成为了主流,很多年轻人开始涌入音乐行业,成为流行音乐的代表人物。
李宇春、周杰伦、王力宏等成为的流行音乐的代表人物,他们的音乐风格和形象成为了当时年轻人的偶像。
华语流行音乐也开始在国际上崭露头角,走出了国门,向世界传递中国的音乐文化。
3. 2010年至今:多元化发展与整合进入2010年代以后,中国流行音乐进入了一个更加多元化的发展阶段。
在这个时期,流行音乐开始融合了更多的元素,涌现出了更多的音乐风格和形式。
各种音乐节目也开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更多的年轻音乐人提供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
在当今时代,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呈现出了多个方面的特点。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开放,中国流行音乐融合了更多的国际元素,与世界音乐接轨。
新一代的音乐人开始崭露头角,他们有着更加多元化的音乐背景和更加丰富的音乐理念,为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和动力。
中国的音乐产业也开始逐渐完善,越来越多的专业音乐人开始涌入音乐产业,为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中国的流行音乐也还面临着一些挑战。
市场化程度不够,导致很多优秀的音乐人和作品无法得到良好的推广和发展。
中国流行乐的兴起和发展自20世纪初至今,中国大陆的流行音乐发展经历了波折和蜕变。
这一过程可以划分为若干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色和代表性作品。
本文将回顾这一发展历程,并对中国流行音乐的现状和未来进行分析。
一、现状介绍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中国大陆的流行音乐市场呈现出空前的繁荣。
从综艺节目、音乐节、演唱会等多元化的传播渠道,到各种音乐奖项、音乐榜单的设立,中国流行音乐正逐渐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链。
与此同时,众多优秀的音乐人不断涌现,为中国大陆的流行音乐创作和表演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大陆流行音乐呈现出多元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二、发展阶段20世纪初至1940年代:初生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国流行音乐刚刚起步。
以上海为中心,一批早期的流行歌曲开始在大陆传唱。
代表作品如周璇的《夜上海》、白光的《平湖秋月》,展现了一种优美、浪漫的民国风情。
这一时期的音乐受到了西方音乐的影响,但同时也充分融入了中华民族的传统元素。
1949年至1970年代:封闭阶段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政治和社会原因,流行音乐市场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压抑。
这一阶段的音乐作品主要以红歌为主,如《东方红》、《社会主义好》等。
这些歌曲虽然受到了当时社会制度的限制,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精神和人民情感。
1980年代:改革开放与复兴阶段改革开放后,中国大陆的文化氛围逐渐开放,流行音乐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这一时期涌现出许多具有代表性的歌手和作品,如邓丽君的《甜蜜蜜》等。
这些作品标志着中国大陆流行音乐的复兴,开始成为人们心中的经典。
1990年代至2000年代:繁荣阶段这个阶段的中国大陆流行音乐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
音乐风格多元化,各种类型的音乐作品应运而生。
在这个阶段,一大批实力派歌手崛起,如周杰伦、王菲、林忆莲、刘德华等。
他们的作品如《晴天》、《红豆》、《当爱已成往事》等,充分体现了这一时期音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此外,内地音乐与港台地区的音乐交流更加频繁,双方相互影响,共同推动着华语流行音乐的繁荣发展。
中国流行音乐的回顾与现状中国流行音乐源远流长,历经岁月沧桑,从上世纪80年代的摇滚乐到21世纪的流行音乐,一路走来,不断变迁,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
如今,中国流行音乐正处于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不断涌现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音乐作品和音乐人。
本文将从历史回顾和现状分析的角度,对中国流行音乐进行一番探索和总结。
一、历史回顾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
那个时期,中国开始接触西方音乐文化,摇滚音乐逐渐走入了中国的大众视野。
中国的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摇滚乐队“黑豹乐队”成立于1987年,他们的音乐风格带有强烈的反叛和激昂的情绪,深受年轻人的喜爱。
此后,摇滚乐逐渐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摇滚乐队和音乐人,如唐朝乐队、窦唯、崔健等。
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流行音乐也逐渐走向多元化。
90年代是中国流行音乐的转折期,流行乐、民谣、电子音乐等各种音乐风格开始在中国崭露头角。
歌手刘德华、郭富城等开始在内地推出专辑,他们的音乐影响力屡见不鲜,成为了一时的流行偶像。
一大批新生代的音乐人也开始崭露头角,如陈奕迅、王菲、张学友等,他们的音乐作品受到了广泛的追捧和认可。
二、现状分析目前,中国流行音乐正处于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涌现出了众多优秀的音乐作品和音乐人。
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音乐风格多元化。
如今的中国流行音乐已经不再局限于某一种特定的风格,而是呈现出了多元化的趋势。
流行乐、民谣、电子音乐、嘻哈音乐等各种不同的音乐风格在中国都有着广泛的影响力,这也使得中国流行音乐更加丰富多彩。
音乐人才辈出。
近年来,越来越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力的音乐人开始崭露头角,他们的音乐作品融合了各种不同的音乐元素,风格新颖,受到了大众的喜爱。
如薛之谦、G.E.M.邓紫棋、毛不易等,他们的音乐作品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音乐产业蓬勃发展。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音乐产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音乐人可以更加方便地进行音乐创作、发布和推广,这为音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历程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历程可以追溯至20世纪初期,当时西洋音乐的影响逐渐进入中国。
然而,中国流行音乐真正开始在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和70年代蓬勃发展。
在此期间,中国的流行音乐受到了民族音乐、外国音乐和社会风潮的影响。
1950年代1950年代是中国流行音乐的开端。
当时,中国政府鼓励创作宣传社会主义的音乐。
1950年代的流行音乐主要是民族音乐和戏曲。
这些音乐旋律受到中国传统音乐的影响,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精神和愿望。
1960年代是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转折点。
这一时期,中国政府开始更加开放和自由,年轻人对于机械音乐、舞蹈音乐和摇滚乐的兴趣也开始在中国崛起。
摇滚乐在中国的发展主要受到了外国音乐的影响,尤其是美国和英国的音乐。
这些音乐的成功也吸引了年轻人的关注。
1970年代是中国流行音乐的黄金时期。
国家鼓励音乐人创造更多的独立音乐作品,并促进了流行音乐的发展。
这个时期的音乐作品更加多样化,包括流行歌曲、摇滚乐、民谣、电子音乐和嘻哈音乐。
此时期的音乐也更加注重个性化和创意性。
1980年代,中国流行乐坛更进一步地推广了摇滚乐、流行音乐和电子音乐。
这些音乐不仅仅在中国大陆流行,还吸引了一些海外华人的关注和欣赏。
在此时期,中国流行音乐的多样性更加突出,包括不同地区和民族的音乐元素。
1990年代是中国流行音乐进一步发展的时期。
这一时期,流行乐坛更加重视音乐的商业价值,各种音乐电视台、电台,唱片公司等等的崛起,也让音乐人更加有机会可以发表自己的作品。
此时期的流行音乐更注重流行潮流和市场需求,崛起了许多中国的流行歌手和音乐乐团。
2000年代至今2000年代是中国流行音乐市场繁荣的时期,盗版音乐的台风一扫而空。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年轻人对于音乐、时尚的追求越来越高,中国流行乐坛也逐渐向全球市场拓展。
现在的中国流行音乐不仅注重音乐的个性和特点,还注重音乐的品质和技术,比如说声音效果和视觉效果。
另外,中国的流行音乐也越来越多地将不同的音乐文化融入其中,体现了中国音乐多样性的特性。
中国流行音乐的回顾与现状中国流行音乐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逐渐崛起,成为中国乐坛的一大亮点。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流行音乐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不断吸引着年轻人的注意力。
本文将对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同时对中国流行音乐的现状进行分析。
一、中国流行音乐的历史回顾中国流行音乐的兴起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
在那个时候,中国刚刚开始进行改革开放,社会风气逐渐开放,人们开始接触到更多的国外流行音乐。
这一时期,中国的流行音乐以模仿西方音乐为主,很多歌手和乐队都是以模仿国外的流行音乐为主要特点。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音乐产业逐渐走向了成熟,中国的音乐产业开始崭露头角。
1990年代是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国的流行音乐不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开始有了自己的表达和创作。
有很多优秀的音乐人,如王菲、那英、张学友等,成为了当时中国音乐的代表性人物。
他们的音乐不仅具有自己的特点,而且受到了广大群众的追捧。
中国的音乐市场也在这一时期迅速扩大,音乐唱片、音乐节目、音乐会等各种音乐文化活动层出不穷,中国的音乐产业开始蓬勃发展。
2000年代是中国流行音乐进一步发展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国流行音乐开始与国际接轨,同时也吸收了更多的国际元素。
中国的流行音乐不再局限于某种固定的风格,而是开始充分地融合了多种风格,形成了更多元化的音乐产物。
中国的音乐市场也开始进一步扩大,不仅有更多的音乐人涌现,而且音乐市场的规模也逐渐扩大。
中国流行音乐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之后,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在当今的中国流行音乐中,可以看到多种不同的音乐风格,如流行、摇滚、民谣、电子音乐等,这些不同的音乐风格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当下年轻人的审美和情感需求。
在中国流行音乐中,有很多优秀的音乐人。
他们的音乐作品不仅在中国国内引起了很大的关注,而且在国际上也备受瞩目。
著名歌手周杰伦的音乐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音乐才华而备受青睐,不仅在中国,还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很高的知名度。
中国流行音乐的回顾与现状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那个时候,中国的流行音乐受到了来自西方国家的强烈影响,尤其是摇滚乐和流行乐。
从那时起,中国的流行音乐就开始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与特色。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流行音乐如今已成为世界各地音乐爱好者关注的焦点,享有了相当高的国际知名度。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做一番回顾。
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初期,受到了外国音乐的强烈影响。
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中国摇滚乐作为中国流行音乐的代表,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受到热烈追捧。
著名的乐队比如“黑豹乐队”、“Beyond乐队”等先后崛起,他们的音乐风格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的热切追求和对自由的向往,满载着年轻人对理想未来的向往和憧憬。
在那个时候,中国摇滚乐的歌词内容主题更加直白,旋律更加轻快、激昂,使得听众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90年代后期,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相对较为低迷的时期。
与此拉丁舞、嘻哈等外来音乐开始逐渐进入中国市场,给中国流行音乐市场带来了一些冲击。
对于中国流行音乐市场而言,这个时期确实是一个历史上的低谷期,中国流行音乐似乎陷入了一种“缺乏新意”的尴尬境地。
这个低谷期并没有持续太久。
21世纪初,中国流行音乐市场迎来了新一轮的调整和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一批新生代音乐人乘势而上,摆脱了老一辈音乐人的束缚,推出了一些与过去不同的新风格音乐,这些音乐以更现代化、更国际化的形式迅速吸引了大批年轻听众。
互联网的兴起为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使得音乐的传播更加迅速和广泛。
中国流行音乐开始加速走出国门,走向全世界。
21世纪初,中国内地的流行音乐市场开始出现了一些明显的变化。
一方面,一些新型的音乐综艺节目开始逐渐兴起,比如《中国好声音》《歌手》《声入人心》等综艺节目成为了广大音乐爱好者向往的音乐殿堂。
这些节目汇聚了全国各地优秀音乐人和新秀,使得更多优秀的原创音乐可以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促进了中国流行音乐市场的蓬勃发展。
中国流行音乐的回顾与现状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一直拥有着丰富多彩的音乐产业。
中国流行音乐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从上世纪80年代的摇滚乐、流行乐到今天的流行音乐、嘻哈音乐等各种音乐类型。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经济的发展,中国流行音乐也在不断变化和进步,今天我们就来回顾一下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中国流行音乐的回顾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流行音乐的起步阶段。
那时的中国刚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人们开始接触到更广泛的音乐文化。
这个时期出现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摇滚乐和流行乐乐队,比如“黑豹乐队”、“罗大佑”等等。
这些乐队和歌手在当时的中国音乐界掀起了一股新的风潮,他们的音乐风格和歌词内容都与之前的传统音乐有了很大的不同。
他们的音乐给年轻人们带来了新的音乐体验,也为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流行音乐越来越多地融入了国际音乐市场的元素。
90年代是中国流行音乐迎来了一大波改革和创新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流行音乐开始慢慢地摆脱了政治的束缚,更多地呈现出自由、包容、多元的特点。
出现了一批新的音乐人,他们的音乐更多地受到西方音乐的影响,包括流行音乐、摇滚乐、R&B等等。
中国流行音乐的市场也开始变得更加繁荣,确立了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到了21世纪,中国流行音乐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阶段。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数字音乐的发展,中国流行音乐市场迎来了一次空前的繁荣。
越来越多的音乐人开始涌现,他们的音乐涵盖了更多的元素,从民谣、电子乐到嘻哈音乐等等。
中国流行音乐也开始更加多元化,不同的音乐类型在中国都得到了较好的传播和发展。
中国流行音乐的市场范围也不再局限于国内,不少中国音乐人开始走向国际舞台,影响力也逐渐扩大。
如今,中国流行音乐已经成为了一个丰富多样的音乐世界。
从音乐风格到音乐内容,中国流行音乐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如今,中国的流行音乐市场已经不再是那个封闭而又古板的市场,而是一个开放、多元的市场。
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历程中国的流行音乐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在那个时候,流行音乐主要是民间音乐和西方音乐的结合。
在1920年代,爵士乐和电影音乐开始流行,并于1930年代达到顶峰。
到了1940年代,随着中国大陆处于战争状态,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受到一定压制。
不过,在香港和台湾流行音乐依然兴起。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它的文化产业开始向社会主义方向发展。
1950年代,中国流行音乐被政府控制,唯一允许的流行音乐是革命歌曲。
1960年代,中国的流行音乐开始逐步恢复,出现了一批民间艺人,如邓丽君、周璇、林忆莲等。
1960年代末期,这些音乐家开始翻唱西方流行音乐,并与中国传统音乐结合。
1970年代,中国流行音乐依然以翻唱西方歌曲为主。
不过,它们开始出现自己特色的音乐风格,如Cui Jian(崔健)那种摇滚般的风格和闫秀峰那种深情的民谣风格。
到了1980年代,中国流行音乐开始蓬勃发展,出现了一批著名的音乐家和音乐组合。
这个时期的中国流行音乐受到了西方音乐的影响,如摇滚、流行、嘻哈和电子音乐等。
一些著名音乐家如邓丽君、陈升、杨钰莹、罗大佑、齐豫等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
1990年代,中国流行音乐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大量的流行乐队涌现出来。
在这个时期,流行音乐的风格更加复杂,不只是摇滚乐或流行音乐,还包括融合民间音乐的乐队。
这个时期的中国流行音乐受到了非常多的关注,成为了聚焦年轻人群体的一种文化现象。
21世纪初,中国流行音乐开始涌现出更多的音乐风格,经典曲风回归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包括华语流行、摇滚、电子音乐、说唱和Hip-hop等。
以阿信、王菲、张学友、周杰伦、SHE、五月天、林俊杰、李宇春、TFBOYS、蔡依林等为代表的中国流行音乐人,受到了全球大量听众的喜欢和追捧。
总体来说,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历经了多个阶段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内容和风格,这种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仍在持续,预示着中国流行音乐未来仍有无限的可能性。
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历程
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
那个时期,中国正逐渐开放对外,引入了大量西方音乐文化和艺术。
这场文化浪潮为中国的流行音乐发展创造了条件,使之成为中国乐坛的一股重要力量。
在80年代的中国,流行音乐的主要形式是流行歌曲。
这些歌
曲以轻快的旋律、流畅的曲调和简单易懂的歌词为特点,深受年轻人的喜爱。
一些著名的歌手和乐团,如邓丽君、李宗盛和罗大佑等,成为了中国流行音乐的代表人物。
到了90年代,中国的流行音乐开始受到更多外国音乐风格的
影响。
流行音乐在这个时期变得更加多样化和国际化,包括摇滚、流行舞曲、嘻哈和民谣等。
许多新生代歌手和乐团涌现出来,如周杰伦、张学友和陈奕迅等,他们在音乐风格和表现形式上都有着独特的风格。
进入21世纪,中国的流行音乐进一步发展壮大。
中国音乐市
场逐渐扩大,音乐产业也出现了蓬勃发展。
数字音乐的兴起为流行音乐的传播和推广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
同时,越来越多的跨国音乐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引入了更多国际流行音乐的元素。
如今,中国的流行音乐已经形成了多元化的景象。
除了传统的流行歌曲和摇滚音乐外,电子音乐、RAP、DJ和流行舞曲等
新型音乐风格也逐渐兴起。
年轻歌手和乐团在音乐创作和表演方面展现出了更多的创新和个性。
总的来说,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从80年代的流行歌曲开始,到90年代的多元化与国际化,再到21世纪的蓬勃发展和创新。
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离不开国内外音乐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同时也成为了展示中国音乐才华和时代变迁的一个重要窗口。
中国流行歌曲的发展概况
鸦片战争爆发后,西方列强从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加紧对中国的侵略和压迫。
伴着西方文化的入侵和我国当时的经济发展,各地开始兴办新式学堂,并开设“乐歌课”,学校课堂中演唱的歌曲被称为“学堂乐歌”。
20世纪的前二十年,当时社会上最流行的歌曲就是“学堂乐歌”,歌曲内容是以唤醒民众的爱国热情,达到“富国强兵”为目的,学堂乐歌大部分歌曲都是填词作品,曲调借用日本或欧美的,填上中国的歌词。
如:《中国男儿》(石更填词)、《送别》(日本曲调、李叔同填词)等。
这是西方音乐元素为我所用的开始。
学堂乐歌首先由学生演唱,后来也在群众中广泛流传。
可以说,学堂乐歌就是我国流行歌曲的雏形。
1.“上海时期”(1927—1949)—早期流行歌曲的发展
近代意义上的流行歌曲则是产生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具体以1927年黎锦晖创作《毛毛雨》这首歌标志着中国流行音乐正式诞生。
从1927年开始,黎锦晖先后创作了红极一时的《毛毛雨》、《妹妹我爱你》等歌曲。
“他比较注重作品的通俗性,其创作是在大量吸取我国民间音调的基础上和外国的歌舞(如爵士乐等)曲调和节奏结合起来,形成我国30年代一直“洋金浜”式的风格”。
它奠定了中国流行音乐的基本风格。
但是,这些歌曲内容多反映“十里洋场”的生活,大都格调不高,与当时社会背景格格不入,黎派音乐被称为“黄色歌曲”、“靡靡之音”,受到社会各界的批评与指责。
而以抗日救亡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歌曲和救亡歌曲,如《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田汉词、聂耳曲);《到敌人后方去》(赵启海词、冼星海曲);电影音乐《渔光曲》(任光曲、安娥词);《天涯歌女》(贺绿汀曲、田汉词)等广为传唱的歌曲,则成为这一时期的佳作代表。
可以看出“中国早期流行歌曲的发展是畸形的、不全面的,这也是为何中国流行歌曲有‘先天不足,后天不良’一说,并且始终为主流文化所排斥的原因”。
2.“香港时期”(1949—1969)—流行歌曲的转移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政治原因,大陆不认可流行歌曲,中国流行歌曲从上海迁到了香港,因此称为“香港时期”。
香港流行歌曲在50年代中后期到60年代初进入了一个繁荣时期。
主要代表歌星有:潘秀琼、崔萍、张露、姚丽等。
这一时期主要的作品有《情人的眼泪》(姚敏曲、陈蝶衣词);《南屏晚钟》(王福龄曲、陈蝶衣词)等;60年代后期,香港的流行歌曲开始衰退,台湾歌星迅速取代了香港歌星的位置,台湾流行歌坛异军突起,青山、邓丽君等台湾歌星成为华语歌坛的中坚力量。
3.“台湾时期”(1970-1981 )
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台湾的流行音乐逐步发展起来。
取代了国语流行歌曲渐趋衰落的香港歌坛的位置。
其标志是姚苏蓉一曲《今天不回家》,奠定了台湾流行歌坛的领先地位。
之前,台湾歌坛所演唱的歌曲有汉族及各少数民族民歌(包括闽南语歌曲);主要的代表人物及作品有:词作家庄奴的《甜蜜蜜》、《小城故事》;作曲家左宏元的《月朦胧,鸟朦胧》;翁清溪《月亮代表我的心》等,同时也涌现出了一批大牌明星如:刘文正、费玉清、潘安邦、邓丽君、蔡琴等。
70年代后期,台湾的校园民歌运动影响深远,以至波及到香港及内地歌坛。
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内地流行歌曲的复苏。
推动了大陆流行歌曲的发展。
为流行音乐注入了新鲜血液。
4.大陆流行歌曲的复苏、发展与繁荣时期
20世纪30~40年代的大陆流行歌曲曾被认为是“靡靡之音”、“黄色歌曲”,1949年以后都转到香港去发展了,所以,严格来说1949-1979这三十年里,内地是没有流行歌曲的,大陆主要是以群众歌曲为主,满足当时的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国的文化开始解冻,音乐方面不在强调政治性和革命性。
八十年代初,在群众歌曲的基础上,我国歌坛开始出现一批抒情歌曲,如李谷一演唱的《乡恋》,朱逢博演唱的《美丽的心灵》等。
这些歌曲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流行歌曲。
1980年,一场“新星音乐会”在北京举行,宣告了中国新时期流行音乐的诞生。
伴着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国的流行歌曲发展步入了崭新的时代。
首先是台湾校园歌曲传入给大陆吹来了一股清新的风。
其次是伴随香港电视剧而来的主题曲《万里长城永不倒》等流传甚广。
这期间从港台传入的各种类型流行歌曲佳作,如邓丽君演唱的《月亮代表我的心》等歌曲。
对大陆流行歌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说,“内地很多歌手都是以模仿她的演唱方式走上流行音乐之路的,一大批音乐家也是以听邓丽君专辑中的歌曲,学会并掌握了流行音乐写作技巧的”。
1986崔健以一曲《一无所有》喊出了中国摇滚乐的第一声。
致使越来越多的尝试者开始从事摇滚乐的自娱演唱。
一些摇滚乐队相继出现。
如:“黑豹”乐队、“唐朝”乐队等。
可以说,摇滚乐是这一时期大陆流行音乐中的一支独秀。
1988年在中国刮起了一股强劲的“西北风”。
所谓“西北风”是指部分作品采用了陕北民间音乐的音调,实际上也包括了一批以北方民间音乐素材为本的作品。
它真正地体现出民族文化对流行音乐的渗透。
就如有位论者所说“西北风在某种程度上集中释放了在流行音乐兴起中崛起的青年一代词曲作家的能量,集中的表达了一代人对历史、对现实生活的思考与感受,产生了一批优秀的重要代表性作品”。
如《黄土高坡》、《我热恋的故乡》等。
90年代,大陆、香港、台湾的流行音乐出现三足鼎立的现象,音乐风格更趋多样化。
流行乐坛新人辈出。
如被称为“94新生代”的林依伦、老狼、高晓松等。
九十年代的摇滚乐在以崔健的为代表的民谣摇滚的基础上,又吸收了海外的重金属、朋
克等。
1994年还刮起了一股校园民谣热,涌现出《同桌的你》等一批优秀的校园民谣佳作。
这一时期还有李春波的《一封家书》,孙浩的《中华民谣》等城市民谣;还有另类流行歌曲《阿姐鼓》等。
总之,90年代是中国流行歌曲发展的繁荣时期。
“好景不长的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流行音乐整体上又进入了一个分化、探索、略显低迷的阶段,无论是作品还是歌手较少出现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中期那样集体出场的状态”。
流行歌坛开始趋于平静,留下的经典歌曲很少。
5.新世纪中国流行歌曲的发展
进入新世纪以来,网络歌曲在中国的发展几乎与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同步,2001年雪村的一首《东北人都是活雷锋》在网络上一炮走红,翻开了网络歌曲的第一页。
网络传播流行歌曲的方式得到普及和发展,开拓了一个集视听、下载和传播的新平台。
接踵而至的《老鼠爱大米》、《两只蝴蝶》等被大众广为传唱。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网络歌曲成了流行歌曲的分支。
近几年,华语乐坛开始流行一股“中国风”流行歌曲,如周杰伦的《东风破》、《青花瓷》等,歌曲中将中国元素与西方R&B说唱风格结合,让人耳目一新,这为中国的流行音乐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总之,从我国流行歌曲的创造、发展来看,“中国的音乐文化,其内部形态自成多样体系,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相交互动,产生相关的音乐功能即:音乐‘文治教化’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