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秦岭金矿床成因类型及地质特征

西秦岭金矿床成因类型及地质特征

西秦岭金矿床成因类型及地质特征
西秦岭金矿床成因类型及地质特征

甘肃地质学报

19981998

 第7卷 第2期A CTA GEOLO G I CA GAN SU V o l.7 N o.2西秦岭金矿床成因类型及地质特征

李 实

(甘肃有色地质勘查局 兰州 730000)

摘 要 西秦岭地区处于极为特殊的大地构造位置,地质构造复杂,断裂、褶皱发育,岩浆活

动强烈,变质作用复杂,具备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该区金矿床同其构造单元、断裂构造带、地层岩

石、侵入岩浆岩一样,呈有规律的带状分布,从南至北依次为碧口—阳坝等6个成矿带。

西秦岭金矿床具有类型复杂、控矿条件复杂等特点。其控矿因素主要是断裂构造,其次为中酸性、酸性侵入岩体和地层岩性。依据矿床地质特征、控矿条件、成矿机理,西秦岭金矿床共分为岩浆

热液型、变质热液型、混合热液型等3种成因类型。

西秦岭的最佳找矿地区是德乌鲁—柴家庄及大沟里—安家岔—小沟里两个金矿带。

关键词 金矿床 成因类型 控矿条件 地质特征 成矿机理 西秦岭地区

1 区域地质背景

西秦岭地区位于我国SN向和E W向构造交汇部位和SN向磁场陡变带、重力梯级带及莫霍面深度、地壳厚度的变化地带,其地质构造的发展、演化、形成特殊而复杂。作者“八五”期间参加的《秦岭造山带铅锌金银铜成矿带成矿条件研究及成矿预测》课题,运用活动论大陆造山带的观点,经分析研究认为秦岭是典型的复合型大陆造山带。其西段(即西秦岭),从南至北划分为:碧口拼贴地体( 4)、南秦岭多层次逆冲推覆构造带( 3)、祁连—北秦岭多层次逆冲推覆构造带( 2)。本文涉及到的南秦岭多层次逆冲推覆构造带( 3)自北至南又划分为:大草滩前陆盆地( 103)、闾井—舒家坝逆冲岩片( 113)、西汉水—凤县多层次逆冲推覆叠置岩片( 123)、岷县—成县—留凤关推复构造岩片( 133)、白龙江—白水江逆冲叠置岩片( 143)(图1)。

该区出露的地层,呈有规律的带状分布。南部碧口拼贴地体( 4)出露中元古界碧口群、上元古界横丹群、豆坝群;中部白龙江—白水江逆冲叠置岩片( 143)出露志留系白龙江群、白水江群;岷县—成县—留凤关推覆构造岩片( 133)出露三叠系;西汉水—凤县多层次逆冲推覆叠置岩片( 123)出露泥盆系;北部闾井—舒家坝逆冲岩片( 113)出露泥盆系李坝群;大草滩前陆盆地( 103)出露泥盆系大草滩群、石炭系、二叠系;祁连—北秦岭多层次逆冲推覆构造带

收稿日期:1997-07-21

( 2)出露寒武系、奥陶系、元古界陇山群、秦岭群。这些构造带、岩片之间均为逆冲断裂接触,在逆冲断裂带中出露有因断裂破坏残缺不全的寒武系、震旦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等零星岩块体

图1 西秦岭(岷县—凤县)及邻区构造单元略图

F ig .1 Sketch m ap fo r the tectonic units in W est Q ingling area

(M ingxian County and Fengxian County )and its neighbouring areas

1—一级构造单元界线;2—二级构造单元界线;3—三级构造单元界线;4—缝合线;5—断裂 —华北地块; —秦岭造山带; 2—祁连—北秦岭多层次逆冲推覆构造带; 3—南秦岭多层次逆冲推覆构造带; 103—大草滩前陆盆地; 113—闾井—舒家坝逆冲岩片; 123—西汉水—凤县多层次逆冲推覆叠置岩片; 133—岷县—成县—留凤关推

覆构造岩片; 143—白龙江—白水江逆冲叠置岩片; 4—碧口拼贴地

体; —松潘—甘孜造山带; —扬子地块 西秦岭地区岩浆活动强烈

而频繁,岩石性质复杂,有超基

性、中性、中酸性、酸性岩浆岩。

岩浆活动方式以侵入为主,喷

出为次。生成时代有加里东期、

海西期、印支—燕山期、喜山

期,但主要是印支构造运动期,

且以中酸性、酸性岩浆侵入活

动为主,在西秦岭北部构成一

个由数十个呈岩株、岩基形态

规模产出的高密集的中酸性、

酸性岩浆侵入岩带。

西秦岭地区是一个以铅锌

金锑汞铜为主的多金属成矿区

带。成矿具有泾渭分明的水平

分带性,从北至南依次是金铜

铅锌银钨钼矿带、铅锌金铜矿

带、锑汞金砷矿、铁铜金矿带。

2 金矿带划分

西秦岭地区,因构造单元、断裂构造带、地层岩石、中酸性、酸性侵入岩浆岩带等呈有规律的带状分布,受地质条件

控制的成矿亦具有相应的带状

分布规律,从南至北依次划分

如下(图2)。

2.1 碧口—阳坝金矿带该矿带处于碧口拼贴地体

( 4)中,成矿受中元古界碧口

群阳坝组的中基性火山岩建造

和硅铁建造控制。矿床成因类型为变质热液型。矿床自然类型是含金磁铁黄铜矿型、含金磁铁石英岩型、石英脉型。代表矿床有铜矿坡伴生金铜铁矿床及大坪上金矿床。

212 文县—康县金矿带

该矿带产出于碧口拼贴地体( 4)北缘的文县—康县逆冲断裂带中,成矿受断裂构造控制。矿床成因类型为混合热液型。矿床自然类型为破碎蚀变岩型、石英脉型。代表矿床有新

关金矿床。

213 大水—拉尔玛—安场坝金矿带

该矿带产出于志留系白龙江—白水江逆冲叠置岩片( 143)和岷县—成县—留凤关推覆构造岩片( 133)相接的逆冲断裂带中。成矿主要受断裂构造控制。矿床成因类型为混合热液型。矿床自然类型为破碎蚀变岩型、石英方解石脉型。代表矿床有大水、忠曲、拉尔玛、黑多寺、九源寨、坪定等金矿床。

214 老豆村—鹿儿坝—大桥金矿带

该矿带产出于岷县—成县—留凤关推覆构造岩片( 133)与西汉水—凤县多层次逆冲推覆叠置岩片( 123)相接的逆冲断裂带中,成矿受断裂构造控制。矿床成因类型为混合热液型。矿床自然类型为破碎蚀变岩型、方解石石英脉型。代表矿床有老豆村、鹿儿坝等金矿床。

215 大沟里—安家岔—小沟里金矿带

该矿带产出于西汉水—凤县多层次逆冲推覆叠置岩片( 123)中。成矿受脆韧性剪切带控制。矿床成因类型为变质热液型。矿床自然类型为破碎蚀变岩型、石英脉型。代表矿床有安家岔、三洋坝、三华咀、小沟里等金矿床。

2.6 德乌鲁—李坝—柴家庄金矿带

该矿带产出于侵入闾井—舒家坝逆冲岩片( 113)和祁连—北秦岭多层次逆冲推覆构造带中的印支—燕山期花岗岩体、花岗闪长岩体周边部的内、正外接触带中。成矿受中酸性、酸性岩浆侵入体和断裂构造控制。矿床成因类型为岩浆热液型。矿床自然类型为破碎蚀变岩型、石英脉型。代表矿床有早仁道、德乌鲁、李坝、金山、柴家庄等金矿床。

3 成矿控制条件

该区金矿床的形成,主要受断裂构造控制,其次是中酸性、酸性岩浆侵入体和地层岩性。311 断裂构造对成矿的控制

西秦岭地区金矿床的形成,无一不受断裂构造控制,主要表现在:

(1)金矿带产出的地质位置,严格受不同构造单元之间相接的走向逆冲断裂带控制,金矿带的展布方向与逆冲断裂带一致;

(2)金矿床、金矿体产出于大断裂带或平行、斜交大断裂带的次级断裂及裂隙中;

(3)部分金矿床产出于脆韧性、韧性剪切带及片理化带中。

312 中酸性、酸性侵入岩体对成矿的控制

世界上70%以上的金矿床,其形成受中酸性、酸性侵入岩体控制,西秦岭地区金矿床的形成也毫不例外,有不少金矿床的生成受印支—燕山构造运动期中酸性、酸性岩浆岩体控制。在空间上,矿床产出于花岗闪长岩体、花岗岩体的正外接触带中,矿床围绕花岗闪长岩体分布。在时间上,矿床和岩体的生成时间基本一致。

313 地层岩性对成矿的控制

西秦岭有不少金矿床的生成受地层岩性控制,表现在金矿床产在特定时代地层中的特定的岩石或岩石组合中。这是因为这些地层岩石含有丰富的成矿元素金,如碧口—阳坝金矿带中的金矿床受中元古界碧口群阳坝组中基性火山岩建造和硅铁建造控制,大沟里—安家岔—小沟里金矿带中的金矿床受泥盆系中统安家岔组斑点状泥砂质、泥钙质千枚岩控制。

67 甘肃地质学报 第7卷

4 金矿床成因类型划分及主要地质特征、成矿机理

西秦岭地区金矿床的形成,不是某单一地质作用所为,而是漫长的地质发展史多种地质作用、控制因素相互制约的结果。根据矿床地质特征、控矿条件、成矿机理等分析,主要有岩浆热液型、变质热液型、混合热液型三种。

411 岩浆热液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机理

41111 矿床地质特征

该类型金矿床是西秦岭地区金矿床的主要类型之一。矿化普遍,矿床规模大。矿床产出于西秦岭北部德乌鲁—李坝—柴家庄金矿带中,成矿主要受印支—燕山期中酸性、酸性侵入岩浆活动和断裂构造控制。矿床位于花岗闪长岩体、花岗岩体的周边部,矿床同花岗闪长岩体、花岗岩体相伴产出。地层岩性对成矿无控制作用。寒武—奥陶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等均有矿床产出。含矿岩性复杂,砂质千枚岩、泥钙质千枚岩、钙质千枚岩、斑点板岩、粉砂岩、泥质灰岩、变安山岩、变安山质凝灰岩、煌斑岩、花岗闪长岩、闪长细晶岩等均含矿。自然类型有破碎蚀变岩型、石英脉型、斑岩型、矽卡岩型等。金的赋存状态为微细粒浸染型。代表矿床有李坝、金山、柴家庄等金矿床。

该类型金矿床具有典型岩浆中低温热液矿床的地质特征,矿体形态复杂,有似层状、透镜状、脉状、囊状等。形态变化大,在走向和倾向上尖灭再现、膨大缩小、分枝复合等现象普遍。矿体规模变化大,柴家庄金矿床长度28~370m,厚度0125~6.93m,延深大于250m。李坝金矿床矿体长度600~2000m,厚度6~7m(图略)。金山金矿床主要矿体长度800m,厚度3~4m,延深大于300m。矿石矿物成分复杂,以中温矿物组合为主,有自然金、银金矿、黄铁矿、毒砂、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辉铜矿、辰砂、方黄铜矿、斑铜矿、硫锑铅矿、银锑黝铜矿、磁铁矿、磁黄铁矿、白铁矿、铜蓝、褐铁矿、孔雀石、白铅矿、石英、方解石、重晶石、绢云母、绿泥石、白云母、电气石、黝帘石等。矿石具自形、半自形、它形粒状结构,交代、溶蚀、穿插、包含、破碎、嵌晶等结构。矿石构造主要有浸染状、脉状、角砾状、团块状、斑点状等。围岩蚀变以中低温热液蚀变为特征,有硅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高岭土化、黄铁矿化。成矿阶段分热液期及表生期,热液期分为3个阶段。早期阶段成矿温度较高,出现一些高温矿物,金矿化弱;中期阶段主要出现中温矿物组合,是金的主要成矿阶段,矿化强;晚期阶段为低温矿物组合,金矿化弱,元素组合亦是中低温A u、A g、Gu、Pb、Zn、Sb、A s等元素组合。金的品位分别为:柴家庄金矿床3~36.8g t,李坝金矿床金4~5g t,金山金矿床3~4g t。硫同位素组成以富集重硫?34S为特征,柴家庄金矿床?34S6.25‰~7.28‰,平均7.03‰;李坝金矿床?34S2.5‰~11.5‰,平均7.2‰;金山金矿床?34S0.4‰~3.5‰,平均1.3‰,总的看来,?34S较为均一,接近岩浆型硫的组成特征,其均一程度较高,值小,同岩浆活动的高温作用有一定关系。氢氧同位素组成:李坝金矿床?18O 4.00‰~9.46‰,?D值-63.03‰~-91.81‰;柴家庄金矿床?18O4.0‰~17.0‰,平均10.38‰。碳同位素组成:李坝金矿床?13C-6.43‰~1.71‰,平均-4.84‰;李坝金矿床Sm N d为0.175~0.209,小于0.26。铅同位素组成:李坝金矿床206Pb 204Pb为18.03~18. 98,207Pb 204Pb为15.463~151747,208Pb 204Pb为38.09~38.725,单阶段模式年龄19.89~416.56M a,两阶段模式年龄6.27~489.43M a,并且还出现负年龄,这些都说明除正常铅外,还有异常铅加入。模式年龄变化大,有的早于含矿地层的时代,有的晚于含矿地层时代,但大多数与印支构造运动的时间一致,同地层时代相同的几乎没有。包裹体特征:李坝金矿床包裹体发

育,形态主要有负晶形、椭圆形、扁圆形、星点状,其次为长方形、三角形、多边形、不规则状等;包裹体类型有液相、气相、含液相CO 2、含子矿物等;包裹体大小3~40Λm 。柴家庄金矿床主要是液体包裹体,大小变化在5~20Λm 之间,气液比5

~20。成矿温度:李坝金矿床均一温度145~360℃,柴家庄金矿床均一温度134~218℃。李坝金矿床盐度9.10W t %,柴家庄金矿床盐度

6.00W t %。李坝金矿床流体密度0.71g c m 3,压力400×105Pa ,成矿溶液为N a +1-Ca +2-C l

-1型。金的赋存状态为裂隙金、粒间金、包体金、空穴金、晶间金等。金的形状为树枝状、片状、不规则状、角砾状、圆粒状、针状等。载金矿物是黄铁矿、毒砂、褐铁矿等。金的粒度分显微金(>2mm ),次显微金(0.15~0.03mm )。

41112 成矿机理

该类型金矿床赋存最晚地层是三叠系,成矿时空位置和印支—燕山构造运动期(193~212M a )生成的花岗闪长岩体、花岗岩体、花岗斑岩体、闪长岩体、闪长细晶岩体密切相伴,故认为其成矿时代是印支—燕山构造运动期,成矿年龄(R b -Sr )17116M a 。在印支—燕山构造运动期生成的中酸性、酸性岩浆岩体侵位形成的末期,带来了成矿物质及成矿溶液、热量、能量等,以岩体为中心向外,一是形成一个“热场”,岩浆源具有的大量热量,自岩体向外围温度逐渐降低至正常区域地热场。二是形成一个“动能场”,岩浆由地壳深部向浅部涌动运移,由高压向低压区上升侵位,在上升侵位过程中,岩浆流动的速度产生动能,向四周冲压的应力场,叠加在区域正常应力场上,形成一个复杂的应力构造带。三是形成一个“化学场”,岩浆活动本身所带的成矿元素气液的成分及其浓度、酸碱度、氧化还原电位等,自岩体中心向四周渗透扩散,形成向区域地球化学场过渡的复杂局部化学场带。该类型金矿床就成矿于“热场”的低温低压带——热变质的斑点板岩带,“动能场”的复杂构造带——断裂构造发育地带,“化学场”的过渡带组成的复合带中。这就是该类型金矿床以一定距离围绕岩浆岩体产出的机理所在。这类金矿床成矿物质及热液主要来自岩浆活动,以岩浆热液成矿作用为主。但在岩浆侵入活动过程中,亦摄取地层中的成矿元素及地层封存水、地表渗流水参与成矿,这一点从个别硫、氧、氢同位素可以说明。

412 混合热液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机理

4.2.1 矿床地质特征

该类型金矿床也是西秦岭地区金矿床的主要类型之一,矿化普遍,已构成10余个金矿床。目前看,多为中、小型矿床,大型者少,但从矿化普遍等方面分析,找矿前景会有新的突破。

该类型金矿床,产出于逆冲断裂带中,成矿主要受断裂构造控制。含矿岩性复杂无专属性,花岗斑岩、二长斑岩、闪长玢岩、白云质灰岩、角砾状灰岩、硅质岩、含碳千枚岩、石英砂岩、角砾状灰岩、含砾石英砂岩、泥灰岩、砂质千枚岩等均含矿。含矿地层时代跨度大,寒武系、志留系—三叠系等均有金矿床产出。矿床自然类型为破碎蚀变岩型、石英脉型、石英方解石脉型。矿床具有典型热液矿床的地质特征。代表矿床有拉尔玛、大水、新关、坪定等。矿体形态变化较大,有板状、透镜状、脉状、串珠状、豆荚状、囊状等。矿体在走向、倾向上尖灭再现、膨大缩小、分枝复合现象常见。矿体规模变化大,新关金矿床矿体长数十至数百米,最大矿体长500m 左右,厚2~20m ;坪定金矿床主矿体长313~360m ,厚2.06~9.6m ,延深大于240m ;拉尔玛金矿床主矿体长数十至数百米,厚1.73~31.57m 。矿石矿物成分以中低温矿物组合为主,有自然金、银金矿、黄铁矿、方铅矿、红锑矿、硒汞矿、雌黄、雄黄、辉锑矿、黄铜矿、磁铁矿、闪锌矿、黝铜矿、赤铁矿、辰矿、汞砷黝铜矿、银黝铜矿、脆硫锑铅矿、菱锰矿、软锰矿、褐铁矿、孔雀石、蓝铜矿、石77 第2期 李 实 西秦岭金矿床成因类型及地质特征

87 甘肃地质学报 第7卷

英、方解石、萤石、天青石、毒砂、白铁矿等。矿石具自形、半自形、它形粒状结构及交代结构、包含结构、压碎结构、环带结构、镶嵌结构等。矿石主要有浸染状、脉状、网脉状、角砾状、碎斑状、炉渣状等构造。围岩蚀变以中低温蚀变为特征,有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高岭土化、碳酸盐化、重晶石化等。成矿阶段分为热液期及表生期,热液期又分3个阶段:早期阶段,金矿化弱,硫化物少量,出现少量高温矿物,成矿温度约300℃以上;中期阶段,是金的主要矿化阶段,成矿温度约250℃,出现大量硫化物。晚期阶段以低温矿物为主,金矿化弱,成矿温度在200℃以下。金的形态为显微粒状、片状、棒状、树枝状、角砾状、麦粒状。金的赋存方式为裂隙、晶体间、包体、晶缘、晶隙间等。载金矿物有黄铁矿、褐铁矿、长石、毒砂等。金的粒度分为细粒、微细粒,个别为粗粒。金的品位:大水金矿床10130g t,坪定金矿床平均11162g t。硫同位素组成以富集?34S为特征,坪定金矿床?34S值1.8‰~9.6‰,平均516‰;拉尔玛金矿床?34S值1.62‰~9. 49‰,平均419‰,个别?34S值大于10‰或负值。坪定金矿床?18O值1164‰~12.15‰;拉尔玛金矿床?18O值13118‰~16.95‰;坪定金矿床?D值-81.62‰~-78.62‰,拉尔玛金矿床?D值-91‰~-103‰,?13C值-10.07‰~-30.6‰,206Pb 204Pb为18.274~18.804,207 Pb 204Pb为15.572~15.762,208Pb 204Pb为38.410~38.801。单阶段模式年龄96.35~389. 87M a,两阶段模式年龄88.47~508.97M a,还出现负值,这是异常铅加入结果。包裹体特征以单液相为主,气相次之,体积比为5%,包裹体大小2.4~9Λm。成矿温度112~261℃。成矿压力2×106~4×106Pa。成矿pH为弱酸—弱碱性,Eh为0.4~0.68V。成矿盐度213W t%,矿化度1912~20.59g t。成矿溶液为N a+1+Ca+2+C l-1或N a+1+K+1+F-1+SO-24型。矿体稀土配分模式与围岩相近似。成矿时间约127M a,相当于燕山构造运动期。

41212 成矿机理

该类型矿床为多元复成中低温混合热液型金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于含矿地层岩石或前含矿地层岩石、岩浆活动。成矿作用复杂,沉积作用、变质作用、构造变动变形作用、岩浆作用等参与成矿。成矿时间为印支—燕山构造运动期。

413 变质热液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机理

41311 矿床地质特征

该类型金矿床产出于碧口拼贴地体和西汉水—凤县多层次逆冲推覆叠置岩片中。成矿于特定的地层时代和岩石或岩石组合中,一是中元古界碧口群阳坝组的变中基性火山岩建造和硅铁建造中,二是泥盆系中统西汉水组中的含钙质、砂质的斑点状板岩或千枚岩中。该类型金矿床矿化范围广,矿石品位低,一般小于3g t。自然类型为石英脉型、蚀变岩型、破碎蚀变岩型。矿床亦具有热液矿床的地质特征,代表矿床有安家岔、三洋坝、三华咀、小沟里等金矿床(点)。矿体形态复杂,有似层状、透镜状、脉状、囊状、不规则状,矿体在走向、倾向上变化较大,分枝复合、尖灭再现、膨大缩小现象普遍。矿体规模相对比较大,主矿体长数百米至千余米,厚1~10m,目前少数钻孔控制延深>200m。矿石矿物成分以中温矿物组合为主,有自然金、银金矿、黄铁矿、白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毒砂、石英、方解石、磁黄铁矿、铁白云石、褐铁矿等。矿石结构有浸染状、脉状、团块状等。围岩蚀变以中低温为主,有硅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黄铁矿化等。元素组合以中温成矿元素组合为主,有Cu、Pb、Zh、A g、A u、A s等。金的品位一般小于3g t,少数大于3g t。金的粒度不均匀,主要是中细粒(0.02~0.07mm),金的形状为浑圆状,角粒状。载金矿物为黄铁矿、毒砂、石英、方解石等。金的赋存状态为粒间或包裹金。?34S富集,其值8‰~12‰,?18O值为3157‰~19.59‰。成矿温度140~330℃。

4.3.2 成矿机理

该类型金矿床具有中低温热液矿床的特征。硫、氧同位素反映成矿物质及成矿溶液是以变质水为主,混入大气降水。成矿经历包括沉积阶段和变质、构造变动变形阶段。代表矿床为小沟里金矿床。

5 西秦岭金矿成矿特点

511 类型复杂

具有典型后生中低温热液矿床的特征。矿床成因类型有岩浆热液型、变质热液型、混合热液型,自然类型有蚀变岩型、破碎蚀变岩型、石英脉型、方解石石英脉型。金矿岩性分类有斑岩型、矽卡岩型、碳酸盐岩型、含碳硅质岩型、斑点状细碎屑岩型、火山岩型、石英岩型等。512 控矿条件复杂

成矿无一例外均受断裂构造控制,其次是中酸性、酸性侵入岩浆岩及特定的地层岩性。513 多元复成成矿

具有多物质来源、多成矿环境、多成矿阶段、多成矿作用、多成因的多元复成成矿的特征。514 矿床规模以小型为主,品位中等

矿床规模大、中、小型皆有,但小型矿床居多,在30余处金矿床中,小型矿床有21处。矿石质量中等,金的品位一般低,埋藏浅,易采。有些矿床砷含量高。

515 非卡林型金矿床

金矿床为微细粒浸染型。所有金矿床中金粒呈微细粒,个别矿床金粒较粗,明金常见。516 成矿时间为印支构造运动末期,燕山构造运动的早期

印支构造运动及燕山构造运动是西秦岭造山带演化、发展、形成中的重要地质事件,它结束了西秦岭地槽的发展史,使地槽回返褶皱造山成陆,伴之形成一系列逆冲推复断裂构造、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及成矿。

517 含矿岩性复杂,变质程度低浅

含矿岩性有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无严格的专属性;变质岩一般变质程度低浅,为板岩、千枚岩、结晶灰岩类。

518 含矿地层多

西秦岭所出露的中元古界、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等均有金矿床(点)产出。

519 成矿具带状分布规律(如前述)

6 找矿前景分析

西秦岭是一个找金矿的有望地区,有两个金矿带为找矿最佳地区。

611 德乌鲁—柴家庄金矿带

是一个与印支—燕山期中酸性、酸性岩浆侵入活动有关的岩浆热液型金矿的成矿带,其中找矿最佳地段有3处。

61111 夏河—合作地段

印支—燕山期中酸性、酸性岩浆岩发育,岩体成群集中产出。早仁道、阿姨山、美武、德乌鲁等岩体的周边部具备找岩浆热液成因的斑岩型、矽卡岩型、破碎蚀变岩型、石英脉型等金矿床9

7 第2期 李 实 西秦岭金矿床成因类型及地质特征

08 甘肃地质学报 第7卷

的条件。

61112 闾井—中川地段

亦是印支—燕山期中酸性、酸性岩浆岩发育地段,岩体成群集中产出,教场坝、闾井、正沟、碌碡坝、温泉、中川等六大花岗岩基外带,产出有李坝、金山、马泉、崖湾、楼底下、青崖沟等金矿床。在其它岩体外带找李坝式金矿床具备相似条件。且已知矿化异常信息反映良好。

61113 李子园地段

印支—燕山期中酸性、酸性岩浆岩亦发育,岩体成群集中产出,号称的五大花岗岩体产出于其中,即柴家庄、八卦山、千子山、糜署岭、党川等花岗闪长岩体、花岗岩体。这些岩体周边部是找柴家庄式金矿床的有望地段,已知矿化及异常信息反映良好。

612 大沟里—安家岔—小沟里金矿带

是一个变质热液型金矿的成矿带,成矿受地层岩性及脆韧性剪切带控制。矿化虽不强,品位低,但矿化普遍,范围大,异常信息良好,矿化分散中有集中。安家岔已构成中型金矿床,三华咀、三洋坝、小沟里等金矿床正在评价,有望找到陕西省凤太八卦庙式大型金矿床。

参 考 文 献

1 姚仲友1甘肃碌曲拉尔玛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1矿床地质,1994,13(1)

2 金府实1甘肃天水柴家庄金矿之研究1甘肃地质学报,1994,3(2)

3 任丰寿,黄建清1甘肃省金矿类型及区域成矿的某些特点1甘肃地质科技情报,1995(1~2)

THE GENET I C T Y PE AND GEOLOGI CAL CHARACTER IST I CS

OF G OLD D EPOSITS IN W EST QING L ING AREA

L i Sh i

(Gansu Bureau of Geo logical Exp lo rati on fo r N onferrous M etals L anzhou 730000)

Abstract W ith com p lex geo logical structu res,abundan t fau lts and fo lds,frequency m agm atic activities and com p licated m etam o rph is m,W est Q ingling area locates in an ex2 trem ely special tecton ic locati on and po ssesses favou rate geo logical conditi on s fo r m etallogen2 esis.Ju st as the distribu ti on of their structu re un its,fau lt belts,strata and in tru sive m agm atic rock s the go ld depo sits in th is area distribu te regu larly and zonely,and B ikou—Yangba zone etc.Six zones inall from Sou th to N o rth are divided ou t.

T he go ld depo sits of W est Q ingling area po ssess the characteristics as vari ou s types and com p licated o re-con tro lling conditi on s.T he m ain o re-con tro lling facto rs are fau lts and then are m iddle-acid,acid in tru si on s and strata.B ased on the geo logical featu res of the de2 po sits,o re-con tro lling conditi on s and m etallogen ic m echan is m,the go ld depo sits of W est Q ingling area are divided in to th ree genetic typ es such as m agm atic-hydro ther m al type, m etam o rp h ic-hydro ther m al type and m ixed-hydro ther m al typ e.

T he best go ld-p ro sp ecting po siti on s in W est Q ingling area are the tw o go ld depo sit zones such as D ew u lu—Chaijiazhuang zone and D agou li—A n jiacha—X iaogou li zone.

Key words Go ld depo sit genetic typ e O re-con tro lling conditi on Geo logical featu re M etallogen ic m echan is m W est Q ingling area

金矿床成因类型及勘探类型 一、岩金矿床工业类型 根据现行《岩金矿地质勘探规范》的岩金矿床分类资料,综合整理为七个类型,详见表1。 矿床工业类型成矿 作用 产出位置近矿围岩 矿体形态 产状 矿物共生组合 矿化特征及伴生 组分 蚀变作用 矿床规 模 矿床实 例 1 2 3 4 5 6 7 8 9 10 含金石 英多金属硫化物脉型变 质 地台边 缘、古隆 起边缘、 拗陷区或 沉降带 各类变质 岩,主要为变 质砂岩、板 岩、千枚岩、 片岩、角闪斜 长片麻岩、斜 长角闪岩、变 粒岩等 呈脉状、复脉、网 脉带产出。沿走向 及倾向具分枝、复 合膨胀、侧现、再 现等现象。以陡倾 斜为主。矿体呈脉 状、透镜状、扁豆 状、囊状产于脉体 中 (1)金-黄铁矿建造 自然金、黄铁矿、毒砂、黄 铜矿、石英、绢云母、方解 石。 (2)金-多金属建造 自然金、黄铁矿、黄铜矿、 方铅矿、闪锌矿、石英、绢 云母、方解石。 (3)金-砷建造 自然金、毒砂、磁黄铁矿、 辉钼矿、电气石、萤石、磷 灰石、石贡、钾长石。 (4)金-钨锑建造 自然金、白钨矿、辉锑矿、 黄铁矿、石英、绢云母 金常分段富集, 矿化很不均匀,主 要为富矿、。伴生 硫、砷、钼、铅、 锌、钨、锑等 硅化、黄 铁矿化、绢 云母化、绿 泥石化、高 岭土化、碳 酸盐化 小型大 型特大 型 夹皮 沟、金厂 峪、小营 盘、秦 岭、沃 溪、古 袍、桃花 等金矿 含铁硅质岩型热 液 地台隆 起边缘拗 陷带 镁铁闪石 类、含钨质沉 积岩、砂质泥 质板岩类 矿体常与铁矿层 伴生产出。多产于 铁矿层下部或底 板,其产状基本与 地层一致或稍有交 角。 矿体呈层状,似层 状、透镜状、扁豆 状 致密磁铁矿、磁黄铁矿、 毒砂、黄铁矿、辉钴矿、红 砷镍矿、自然金、铁闪石、 透辉石、柘榴石、绿泥石、 石英等 金分布很不均 匀,一般品位较 低。 常伴生钴、砷、 硫、镍等 硅化、黄 铁矿化、闪 石化、绿泥 石化、绢云 母化、钠长 石化 中型大 型特大 型 东风 山金矿 碳酸盐地层中 的石英方解石脉网脉型热 液 地槽基 底隆起边 缘拗陷区 或准地台 区碳酸盐 分布地区 层状灰岩、 白云岩、含碳 质板岩、大理 岩 硅化蚀变带、角砾 岩带,受岩层不同 层面、层间构造、 岩层裂隙构造控 制。产状多变,矿 体呈似层、透镜状、 扁豆状、网脉状 自然金、雄黄、黄铁矿、 辉锑矿、雌黄、毒砂、方铅 矿、闪锌矿、石英、重晶石、 方解石、白云石等 金的分布很不 均匀,常伴生砷、 汞、银、硫、钼、 铅、锌等 强硅化、 黄铁矿化、 碳酸盐化 小型大 型 坦头 山、金 厂、李家 沟、叫漫 等金矿 含金砾岩型热 液 地台边 缘或古陆 隆起拗陷 区内 变质砾岩、 砂砾岩、石英 岩 层状、富矿体常呈 条带状。 产状陡倾斜至中 等 自然金、黄铁矿、黄铜矿、 晶质铀矿、沥青铀矿、铬铁 矿、锇铱矿、锆英石、独居 石、柘榴石、绿泥石、石英、 绢云母 金主要赋存在 砾岩的胶结物中。 金组分分布较均 匀,品位中等,伴 生组分主要有铀、 沿裂隙有 绢云母化、 绿泥石化、 黄铁矿化 大型特 大型

赞比亚16151金矿床成矿地质特征简介 文章通过对赞比亚16151金矿床区域地质及矿床地质特征进行简要介绍,并通过已有资料对该矿床进行简单成矿分析。预测该矿床具有一定成矿潜力。 标签:区域地质;矿床地质;成矿潜力 1 矿区地理位置 赞比亚16151矿床位于赞比亚中不卢萨卡省Kafue地区与南方省Mazabuka 地区,矿权区交通发达,西侧及南侧分别有赞比亚国家干线公路T1,T2相连,坦赞铁路贯穿矿区腹地,矿权区内各类可通汽车行驶道路纵横交错。距首都卢萨卡仅40公里。 2 工作区矿产地质 2.1 区域地质 2.1.1 区域地层 不同地层的岩石类型及特征描述如下:(1)砂岩。砂岩主要出露于探矿权区西北侧、西南侧、西侧及北侧,露头连续。主要分为粉红色及红褐色砂岩。风化面呈灰白色,褐色;新鲜面呈暗红色;细粒结构,块状构造。砂岩主要成分是石英,长石。(2)砾岩。砾岩主要出露于探矿权区西南部。露头出露连续。风化面灰黑色,灰褐色,新鲜面杂色,砾状结构,块状构造。成分复杂,砾石的成分主要有石英、花岗岩、黑云母花岗岩、似斑状花岗岩、花岗片麻岩、花岗细晶岩、绿片岩、硅质岩及各种蚀变岩石。砾石大小从1-2cm到30cm不等,个别可达50cm。主要为硅质胶结,少量铁质胶结。(3)白云岩。白云岩主要分布在矿权区北侧向中部延伸,呈北西向、进南北向延展。露头不连续。一种沉积型碳酸盐岩,滴酸起泡。风化面呈灰褐色,有刀砍痕,新鲜面呈灰白色。细粒-中粒结构,块状-砾状构造。主要组成矿物为白云石、方解石及粘土矿。 2.1.2 区域构造 根据不同区域构造组合特征及相关资料分析,赞比亚全境大致可划分成三个断块区和五个断褶带,即班戈韦卢断块区、津巴布韦断块区、巴鲁特斯断块区和赞比西断褶带、伊鲁米德断褶带、克巴伦断褶带、卢班底安断褶带、卢弗里安断褶带。 上述断块区、断褶带相互嵌合,共同构成赞比亚现今的总体构造格局。从各构造单元的沉积建造、构造组合以及不同时期岩浆岩的分布、岩性组合特征分析,大致可区分出赞比亚及邻区在地质历史时期所经历的三次规模较大构造岩浆活动,依次为基巴尔安、加丹加及之后晚古生代-中生代的构造运动。

目录 前言............................................. III 摘要.............................................. IV 第一章绪言.. (1) 1.1勘查区位置、交通及矿权信息 (1) 1.2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情况 (2) 1.3勘查区以往地质工作 (3) 1.3.1 本勘查区涉及的地质工作 (3) 1.3.2 勘查区以往矿产勘查工作情况 (3) 1.4取得主要成果 (5) 第二章矿区地质特征 (5) 2.1地层 (5) 2.1.1 下奥陶统南津关组(O1n) (5) 2.1.2 下奥陶统分乡组(O1f) (6) 2.1.3 下奥陶统红花园组(O1hn) (6) 2.1.4 下泥盆统翠峰山组(D1c) (6) 2.1.5第四系(Qh) (7) 2.2构造 (7) 2.3岩浆岩 (9) 2.4围岩蚀变(变质作用) (9) 2.5地球物理特征 (10) 2.6地球化学特征 (11) 第三章矿床地质特征 (13) 3.1矿体特征 (13) 3.2矿石质量 (13) 3.3矿石类型和品质 (14) 3.4矿石加工技术性能 (14)

3.5矿床成因 (14) 第四章成矿远景分析 (15) 4.1矿床地质特征 (15) 4.1.1 曼龙沟金矿成矿地质特征 (15) 4.1.2鸡街南问金矿化带 (16) 4.1.3 龙歪、下海子金矿点 (17) 4.2控矿因素分析 (18) 4.3找矿标志和找矿模型 (18) 4.3.1、找矿标志 (18) 4.3.2、找矿模型 (19) 4.4找潜力结论 (19) 第五章总结与体会 (20) 致谢 (20) 参考文献 (20)

金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研究 发表时间:2018-10-01T13:56:00.95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3期作者:芦大超 [导读] 摘要:现阶段,我国矿产资源紧缺问题日益凸显,金矿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获取的矿产资源,其开采的整体质量和实际使用效率受到了越来越多人们的重视。 长春黄金设计院有限公司吉林省长春市 130012 摘要:现阶段,我国矿产资源紧缺问题日益凸显,金矿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获取的矿产资源,其开采的整体质量和实际使用效率受到了越来越多人们的重视。但由于我国金矿资源分布范围较为广泛,加之我国幅员辽阔,实际金矿地质情况较为复杂,直接导致金矿开采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因此,为从根本上提升金矿开采的整体质量和效率,加强金矿床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研究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就金矿矿床的主要地质特征进行分析,并深入研究了金矿矿床成因,望对我国未来金矿开采作业提供相应借鉴。 关键词:金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 金矿作为我国矿产资源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整体挖掘开采质量和工业生产效率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广泛重视。金矿资源主要指具有一定含金量的矿石,可以用于工业当中,经过冶炼提成,能成为精金及金制品。虽然现阶段我国的金矿开采工作取得了较大进步,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对金矿矿床的地质特征与成矿原因掌握的不够深入。 1 金矿矿床的主要地质特征 1.1 矿体特征 金矿矿体特征主要是由地层特点、构造以及岩浆活动决定的,一般矿体主要集中在构造破碎带中,金矿矿体与矿体周期岩石是逐渐过渡的。矿体平面为弧形分布,剖面较规则;矿体平面为分支复合脉状,矿体局部呈透镜状,剖面为复合脉状;矿体总体为透镜状,平面为分支复合脉状,剖面呈“S”型,且矿体中部延伸较大,矿体厚度较大。 1.2 矿石特征 矿床矿石具有多种类型,常见的矿石类型有四种,石英、白云母、锡石呈灰白色,风化后呈褐黄色,主要分布在内接触带的云英岩化花岗岩中,数量少,较为罕见;褐铁矿-锡石是氧化型带矿石,主要成分包括褐铁矿、黄铁矿、锡石、云英以及其它矿物,主要分布在地表以及矿床浅部;黄铁矿-黄玉-锡石主要分布在构造角砾岩中,一般位于分布带或外带,矿石特征为云英岩与黄铁矿的混合矿物,一般由黄铁矿、锡石、黄玉以及石英等成分,是最为常见的矿石类型;萤石-石英-锡石多处于黄铁矿-黄玉-锡石矿石的裂隙晶洞中,一般呈短柱状,主要成分包括石英、白云母、黄铁矿以及锡石,是仅次于黄铁矿-黄玉-锡石的矿石类型。由于矿石的形成环境复杂,形成条件的差异造成矿石结构以及构造的不同,按照此类依据,矿石可以分为原生矿石和氧化矿石两类。其中,原生矿石多形成于热液成矿期,主要矿物包括黄铁矿、白铁矿、磁铁矿以及辉锑矿等,矿石中金矿呈微细粒侵染状分布,显微镜观察难以察觉,可用电子探针的方式确定是否含有金矿。原生矿石中,黄铁矿和辉锑矿是主要的载金矿物,黄铁矿中金的含量是由黄铁矿晶的形成决定的,五角十二晶体含金量最高、立方体晶体含金量最低,一般黄铁矿中金的含量与砷的含量呈正比。原生矿石发生氧化现象并在热液渗流的作用下逐渐形成氧化矿石,氧化矿石多形成于热液成矿后期,载金矿物多为褐铁矿和粘土矿物,这是由于褐铁矿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吸附原生矿石中的金并形成富集金矿体。 1.3 矿石构造及结构 原生矿石较常见的构造类型为脉状构造以及网脉构造,热液阶段形成的矿物例如黄铁矿、石英等一般为脉状构造,热液阶段形成的黄铁矿胶状构造也是较为普遍的。条带构造多见于围岩裂隙,条带构造矿物一般有黄铁矿以及石英。角砾状构造是热液早阶段或主阶段形成矿物收到外力作用发生断裂,并充填在断裂破碎带中形成的。原生矿石的矿石结构包括粒状结构、交代结构、包含结构以及纤维状结构四种,其中粒状结构又可以分为自形结构和半自形结构。交代结构是在矿石形成的热液蚀变期形成的,交代结构形成晚期,交代结构裂缝充填交代,形成早期石英,常见的交代结构矿石为交代黄铁矿。纤维结构出现在白铁矿中,结构分布无定向性,较为罕见。原生黄铁矿矿石结构为稀疏侵染或分散侵染,半自形晶粒状结构,矿石形成后期的黄铁矿多为自形晶粒状结构。石英矿石结构一般为它形晶粒状结构,石英颗粒较大时为半自形晶粒结构。氧化矿石的矿石结构包括填隙结构、假象结构、泥质结构以及隐晶质结构等,原生矿石在酸性环境中,经过酸性溶液的淋滤作用形成填隙结构,褐铁矿填隙结构形态为脉状或斑块状;隐晶质结构矿石是原生矿石酸性环境中逐渐发生变化,易溶于酸性溶液的不稳定矿物流失,留下的稳定矿物逐渐形成隐晶质矿石;假象结构矿石是在热液阶段或矿石表面氧化结算,黄铁矿与锑的硫化物发生氧化作用,矿石中既存在氧化后的晶体结构,同时也保留了一部分原生矿石结构。泥质结构是原生矿石中易溶于酸性溶液的物质在酸性溶液的淋滤作用下流失,留下的铁泥质或隐晶硅质以泥质填充物的形式在角砾间填充并沿着矿石裂缝方向分布。 2 金矿矿床成因研究 2.1 金矿矿床形成的作用因素 金矿矿床形成的作用因素包括岩性、构造、岩浆活动、地层等几种形式,地层主要是发生地层作用产生一定的物质,以矿体为基础,将岩浆填充在构造带当中,随时岩浆的移动,在岩石内部产生矿体,同时岩浆活动也为金矿的成矿提供了物质条件。岩性则是指岩石的特性,例如粉碎岩与角砾岩等,具有大量的裂缝与断层,为岩浆活动提供了基础。 2.2 金矿矿床形成的物质来源 金矿矿床是由金矿形成的,含有同位素以及微量元素两大化学特征。硫同位素是同位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它的特征可以分为地幔硫、地层硫、混合硫三种,其中地幔硫是硅镁层的同位素,两者之间的差异性不大,地层硫则是经过岩浆作用在漫长的时间里使得地表层下降,在这其中又由于地层种类的丰富多样,地层经历着大量的变化,因此地层硫也随着地层的变化而变化,具有多种形态,结构繁多。同时,微量元素也是矿床形成的重要元素之一,通过对金矿矿石中的微量元素进行检测与分析,根据微量元素的种类与特征,这样就可以得出金矿成型的原因。金矿矿石中含有大量的碱性物质,微量元素在碱性物质下就会发生变化,以易溶结合物的形式存在于矿石之中。 2.3 金矿成矿的条件 金矿成矿的条件一般包括物理条件和化学条件,气温的高低、气压的大小、附着物的特征特性、盐含量以及密度的大小等都是金矿矿石成矿的条件。矿体包裹体可以按照岩石形成的原因分为原生包裹体、假次生包裹体、次生包裹体三种形式,原生包裹体通常是排列在一起密密麻麻的形式,少数包裹体则是分散的形式。同时在成矿形成的因素当中,时间是必不可少的,金矿矿石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来发生

卡林型金矿床的特征和成因综述 卡林型金矿床指产于未经区域性变质的细碎屑岩、碳酸盐岩和硅质岩中的微细浸染型中低温热液金矿床,又称为微细浸染型金矿床、渗透热(卤) 水型金矿床、沉积岩型金矿床以及“化学上有利于成矿的沉积岩层中的浸染状矿床”。该类型金矿床的贱金属含量低,具有一套中低温热液硫化物和蚀变矿物组合,形成环境以中温为主,不是典型的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和热泉型金矿床。 卡林型金矿床主要分布于美国和中国,在东南亚以及南美洲的秘鲁可能也有分布。自60年代在美国西部内华达州首先发现卡林金矿床以来,在该地区又陆续发现了30多个金矿床,内华达卡林金矿带的探明储量超过2000吨。美国卡林型金矿床的总储量达到3075吨,随着勘探工作的进行,储量还在增加。卡林型金矿床的规模大,形成许多大型和超大型金矿床,卡林金矿带中4个矿床的金储量超过100吨,其中,Goldstike金矿床的储量达到627吨。该类型金矿床在我国发现于80年代,已发现的矿床主要分布于滇黔桂和川陕甘“金三角”区。在滇黔桂地区已发现200多处矿化点、矿点和矿床,探明了一批大型和中小型矿床,少数矿床的储量接近超大型矿床的规模。 一、宏观地质背景 1. 空间和时间分布 卡林型金矿床具有分布局限和集中的特点,如在美国西部内华达州和犹他州形成Getchell等9个金矿集中区;在中国贵州形成黔西南金矿集中区、西秦岭地区形成川西北的松潘-平武成矿区。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卡林型金矿床主要分布在北美大盆地地区科迪勒拉造山带,少数分布于科罗拉多地台上;我国矿床主要分布于扬子地块西南缘的板内古生代-中生代沉降带和西北缘古生代-中生代冒地槽。 美国西部卡林型金矿床的成矿定年从侏罗纪到第三纪,矿床主要形成于中、晚第三纪。部分矿床形成作用持续较长,如Getchell 和TwinCreeks 金矿床早期含金矽卡岩型矿化的年龄为95Ma 和92Ma;第三期为典型卡林型矿化,形成年龄为83Ma;第四期低品位金矿化的形成年龄为75Ma;第五期为典型卡林型金矿化,可以分为3 个阶段,形成年龄42Ma。卡林型金矿床由第五期金矿化叠加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与矿床成因研究 金矿矿产地质复杂,要充分挖掘矿产并进一步开展找矿工作,必须详细勘探矿产的分布特征,明确矿床地质特征以及成因,论文论述了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并对金矿矿床成因进行了分析。 标签:金矿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 金矿矿产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的分析是在大量地质勘探工作的基础上开展的,结合地质勘探资料对金矿矿床的地址特征与成因进行分析,研究工作主要包括矿体特征、矿石结构与构造、成矿物质因素、成矿物质来源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等,是矿体分析与挖掘的重要依据。 1金矿矿床地质特征 1.1矿体特征 金矿矿体特征主要是由地层特点、构造以及岩浆活动决定的,一般矿体主要集中在构造破碎带中,金矿矿体与矿体周期岩石是逐渐过渡的。一般来讲,矿体平面为弧形分布,剖面较规则;矿体平面为分支复合脉状,矿体局部呈透镜状,剖面为复合脉状;矿体总体为透镜状,平面为分支复合脉状,剖面呈“S”型,且矿体中部延伸较大,矿体厚度较大。 1.2矿石特征 矿床矿石具有多种类型,常见的矿石类型有四种,其中,石英-白云母-锡石呈灰白色,风化后呈褐黄色,主要分布在内接触带的云英岩化花岗岩中,数量少,较为罕见;褐铁矿-锡石是氧化型带矿石,主要成分包括褐铁矿、黄铁矿、锡石、云英以及其它矿物,主要分布在地表以及矿床浅部;黄铁矿-黄玉-锡石主要分布在构造角砾岩中,一般位于分布带或外带,矿石特征为云英岩与黄铁矿的混合矿物,一般由黄铁矿、锡石、黄玉以及石英等成分,是最为常见的矿石类型;萤石-石英-锡石多处于黄铁矿-黄玉-锡石矿石的裂隙晶洞中,一般呈短柱状,主要成分包括石英、白云母、黄铁矿以及锡石,是仅次于黄铁矿-黄玉-锡石的矿石类型。 由于矿石的形成环境复杂,形成条件的差异造成矿石结构以及构造的不同,按照此类依据,矿石可以分为原生矿石和氧化矿石两类。其中,原生矿石多形成于热液成矿期,主要矿物包括黄铁矿、白铁矿、磁铁矿以及辉锑矿等,矿石中金矿呈微细粒侵染状分布,显微镜观察难以察觉,可用电子探针的方式确定是否含有金矿。原生矿石中,黄铁矿和辉锑矿是主要的载金矿物,黄铁矿中金的含量是由黄铁矿晶的形成决定的,五角十二晶体含金量最高、立方体晶体含金量最低,一般黄铁矿中金的含量与砷的含量呈正比。原生矿石发生氧化现象并在热液渗流的作用下逐渐形成氧化矿石,氧化矿石多形成于热液成矿后期,载金矿物多为褐铁矿和粘土矿物,这是由于褐铁矿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吸附原生矿石中的金并

〔收稿日期〕2001-12-03;〔收稿日期〕2002-02-05 〔作者简介〕张振贤(1934-),男,1956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区域地质测量及找矿专业。主要从事石油地质、区域地质、矿产地质科研及技术管理工作。高级工程师,现已退休。 ①李祖才,广西地质与矿产资源,1950。 广西方解石脉型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成因 张振贤 (广西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广西南宁 530023) 〔摘 要〕在二叠纪孤立碳酸盐台地边缘和生物礁的复合部位,含金方解石脉受右江断裂作用影响,具有挤压、扭 动、碎裂构造特征,矿体产状以脉状为主,次为不规则状。矿石结构构造为透镜状、条带状、扁豆状、浸染状、细脉状 和角砾状。金属矿物除自然金、银外,还有黄铁矿、辉锑矿、辰砂、白钨矿、毒砂、磁铁矿、褐铁矿;脉石矿物以方解石 为主,次为石英、高岭石,局部有萤石、水云母。围岩蚀变自内向外具有硅化、高岭土化、黄铁矿化→硅化、黄铁矿化 →褐铁矿化、重晶石化。矿石品位变化极大,一般为(1.5~19.06)×10-6,最高440.66×10-6,方解石脉晶洞中产 皇冠状狗头金,重47kg ,揭示了金矿资源的前景。 〔关键词〕金矿床;碳酸盐岩;方解石脉 〔中图分类号〕P 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861(2002)02-0047-04 据史料记载,广西田阳、田东、德保和大新一带岩溶凹地中产金,计15处,曾产金513两(吴燕生、周光, 1937~1949)①。其中田阳县叫曼金矿被认为属石英—方解石脉型金矿床(褚有龙,1957)〔1〕。70年代,区域 地质调查在上林县镇圩等地岩溶凹地发现砂金,产金>10kg 。90年代,凌云县下甲村当地群众在水晶砂矿两溶洞中,发现自然金粒和金丝,产金266.1kg ,提出碳酸盐岩方解石脉中的石英细脉与含金硫化物的关 图1 广西区域构造示意图 1-地体;2-断层系〔3、4〕。最近几年,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在碳酸盐岩分布区发 现大量金矿化异常,提供了更加广泛的找矿线索。根据笔者 调查,认为这类矿床受成岩后生作用所控制,属碳酸盐岩方 解石脉型金矿床。现以叫曼金矿为例探讨广西方解石脉型 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成因,以飨读者。 1 区域地质 广西地处华南板块的南部,属特提斯构造和华夏构造的复合部位(图1)。目前在碳酸盐岩中发现金矿19处(图2)。其中田阳叫曼金矿和沿老窿附近的砂矿位于右江断裂的南 西侧;凌云下甲等地的砂矿位于右江断裂的北东侧。显然, 矿化作用的分布受右江断裂所控制。右江断裂二叠纪为转换断裂,西南侧生物礁向南迁移,东北侧生物礁向北迁移。在礁体迁移的前缘,普遍发育灰岩、方解石脉,为含金硫化物石英细脉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空间。三 叠纪右江断裂具有自南而北推覆断裂特征。早期控制着微粒型金矿的分布〔4〕;晚期则控制着碳酸盐岩方解 石脉型金矿的分布。 2 矿床地质 田阳县那坡乡叫曼金矿位于五村背斜北翼,二叠系朝马新村生物礁向东变为碳酸盐台地边缘相厚—块第15卷第2期2002年6月 广 西 地 质Guangxi G eology Vol 115 No 12 J un 1 2002

魏家庄矿区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解析 论文简要地分析了河南省魏家庄地区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大致查明了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以及矿化体、矿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围岩蚀变及分布等地质概况,以及区内矿(化)体的规模、产状、分布及矿石质量特征,通过对调查区内成矿地质条件的分析,寻找可能发现的矿产,研究进一步工作的重点及找矿方向。 标签:金矿地质特征矿床成因 0前言 魏家莊矿区位于西峡县二郎坪乡北西约15km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11°36′00″—111°37′00″,北纬33°33′00″-33°34′04″。工作区地处伏牛山南麓、西峡县北部,属中低山地形。该区属季风型大陆性亚热带气候,农作物为小麦、水稻、玉米、红薯,经济作物有板栗、花生、油桐、香姑、木耳、山茱萸等。 1区域地质特征 工作区区域构造变动剧烈,岩浆活动频繁,金、铜等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条件极为有利。以朱阳关-夏馆断裂为界向北,区域地层从老到新为:下元古界秦岭群、下古生界二郎坪群、第四系。其中秦岭群和北部的二郎坪群均呈断层接触关系。 区域内构造发育,自北而南发育一系列规模巨大的NWW向韧性剪切带,这些区域性韧性剪切带控制了区内构造蚀变岩型银、金矿点、异常的空间分布。其中以朱阳关-夏馆深大断裂最为重要。 岩浆是由地壳深处或上地幔岩石部分熔融产生的、含有挥发分也可含少量固体物质、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高温黏稠的熔融体[1]。 区域内岩浆活动十分普遍,而且从早古生代到中新生代燕山期都很剧烈。岩石种类齐全,从超基性到酸性以至于碱性岩皆有分布,面积广泛。主要特点是在时间演化上和空间分布上具有不均一性,常和本区构造演化密切相关;从时代上由老到新,演化特点表现为岩性由基性到酸性,强度由强变弱。 2矿床地质特征 矿床是复杂地质作用的结果。矿床形成后又经历不同形式和不同程度的变化[2]。 2.1矿化带(矿体)形态与规模 2.1.1矿化带形态与规模

××火山岩型金矿床成矿地质特征 [摘要]××金矿床是我省东部中生代火山岩型金、多金属成矿带中典型矿床之一。本文通过对该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的论述,综合分析了矿床成矿地质作用及成矿机理。 [关键词] ××金矿床地质特征成矿作用成矿机理 1 区域地质背景 ××地区位于××褶皱系××优地槽褶皱带××复向斜西北仰起段。区内基底为早古生代长德变质岩系,呈零星残片状分布。盖层有中生代火山~沉积岩系。自晚侏罗世以来随着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斜向俯冲,使板块边缘接触带处于活化阶段,发生了强烈的断裂构造和火山~岩浆作用,形成了以东西向断裂带为主体构造格架的中~新生代盖层构造体系,这个阶段的构造运动以差异性断块远动为主要特点。盖层褶皱发育微弱或局部在断裂中,尤其在燕山期火山~岩浆作用强烈,形成了大量的金.多金属矿产是该区主要成矿时期(图1)。 2 ××金矿床地质特征 2.1 矿床近矿围岩特征 2.1.1 成岩特征 ××矿区火山~次火山岩的岩石组合、矿物特征、化学成分、同位素组成等特征反映其形成于大洋板块俯冲产生的陆源活动带,岩浆形成温度及深度分别为火山岩:1094~1230℃和94Km;次火山岩:1101~1223℃和85Km。根据锶同位素和岩浆形成深度及稀土地球化学特征推断,本区火山~次火山侵入杂岩的源岩区应为石榴二辉橄榄

岩或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即经过壳幔运动改造或地幔交代作用后的强大应力作用下,发生了沿壳断裂带的喷溢或浅成、超浅成相侵入活动。 2.1.2 成岩与成矿关系 成岩与成矿作用都是在地壳地幔运动控制下的漫长地质作用过程。全球性广泛发育的热液脉状金矿床都与一定的构造~岩浆活动有关,而且都直接或间接的与幔源岩浆体系和穿透性深断裂有关。××金矿床研究表明,矿体产在次火山岩脉密布的破碎蚀变带中,矿石石英包体块中子活化K~Ar年龄为127.8±0.2Ma,次火山岩脉Rb~Sr 等时线年龄为130Ma,说明矿体与次火山岩脉具有极密切的时间、空间关系。××金矿床的岩石微量元素和同位素(Sr、S、Pb)组成及稀土元素特征的研究证实了其含矿热液与火山~次火山岩来源于地幔岩,同属地幔源。含矿热液是在幔岩部分熔融产生,初始玄武岩浆过程中分离出来的地幔气~液流体和岩浆分异演化过程中,由于[Si —O]体系和[H—O]体系分离而产生的气~液流体的综合。因此可以认为成岩作用控制了矿液的形成和运移。矿液的沉淀和矿体定位主要和成岩后的断裂构造及一定物理化学条件制约的蚀变作用有关。 2.2 控矿构造特征 ××金矿床位于东西向××断裂带的中段南侧。受××北西向断裂与南北向的××断裂交汇控制。矿床控矿构造主要为断裂构造,按与成矿时间的先后顺序划分为成矿前断裂构造、成矿期断裂构造、成矿后断裂构造。 2.2.1 成矿前断裂构造

(一)岩浆热液金矿床 系指与重熔的中酸性侵入体或与混合岩化花岗岩在成因和时空分布上有关的热液型金矿床,可分三个亚类。 1.重熔岩浆热液金矿床硫化物—金建造河北峪耳崖 2.混合岩化—重熔岩浆热液金矿床硫化物—金建造山东玲珑、焦家 3.接触交代—热液金矿床 铅—锌—金建造湖南水口山 铜—金建造辽宁华铜,山东沂南 (二)火山及次火山-热液金矿床 系指在成因和时、空分布上与火山及次火山活动有关的热液型金矿床,可分两个亚类。 1.火山热液金矿床银—金建造台湾金瓜石,吉林刺猬沟 2.次火山—热液金矿床硫化物—金建造黑龙江团结沟 (三)沉积-变质金矿床 系指在沉积层中的成矿物质,在区域变质中进一步富集而形成的金矿床,其热液作用特征不显著。 钴—金建造黑龙江东风山 (四)变质-热液金矿床 系指(富)含金的沉积层或火山—沉积岩石组合,在区域变质形成的热液作用下,形成与沉积变质岩系在成因和时,空分布上有关的热液型金矿床,可分两个亚类。 1.古老绿色岩中的金矿床硫化物—金建造吉林夹皮沟,河北金厂峪,河南小秦岭 2.含炭质(火山)碎屑岩系中的金矿床 硫化物—金建造辽宁四道沟 铝—锌—银—金建造河南银洞坡 钨—锑—金建造湖南沃溪 砷—金建造吉林二道甸子 (五)地下(卤)水溶滤金矿床 系指主要在沉积岩地区。由地下热(卤)水溶滤作用而形成的金矿床,可分两个亚类。 1.碳酸盐系中的金矿床 石英—铁白云石—金建造陕西二台子 方解石—金建造广西叫曼 菱铁矿—金建造四川西昌 2.碎屑岩系中的金矿床砷—锑—汞—金建造贵州板其、丫他 (六)风化壳金矿床 系指在地台和近地表含金地质体,经风化淋滤形成,并主要在风化壳带产出的金矿床,可分三个亚类。 1.残余(铁帽)金矿床褐铁矿—金建造四川木里耳泽 2.淋积金矿床铜—银—金建造甘肃白银厂 3.残(坡)积金矿床碎, 屑—金建造内蒙古金盆 (七)沉积金矿床 系指含金地质体的风化产物,经表生流水等介质搬运沉积而形成的砂金矿床,并包括部分已固结的古砂(砾)金矿床,可分五个亚类。 1.冲积砂金矿床 河床—河谷—河漫滩砂金建造黑龙江兴隆沟 阶地砂金建造黑龙江桦南

第34卷第6期2015年6月 地质通报 GEOLOGICAL BULLETIN OF CHINA Vol.34,No.6Jun.,2015 加拿大霍普布鲁克金矿矿床地质特征 吴科锐1,2,聂凤军1,徐九华2,张晓康1,2 WU Kerui 1,2,NIE Fengjun 1,XU Jiuhua 2,ZHANG Xiaokang 1,2 1.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7; 2.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1.Institute of Mineral Resources,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Beijing 100037,China; 2.Civil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School,University of Science &Technology Beijing,Beijing 100083,China 摘要:霍普布鲁克(Hope Brook )金矿床是加拿大第六大金矿床,产于新元古界的阿巴拉契亚山脉阿瓦隆区岩体中,地表出露面积为3000×400m 2,向深部逐渐变小。该矿具有复杂的岩脉构造,与浅水体为主的火山碎屑序列的长英质、镁铁质火山碎屑岩密切相关。矿床赋存于大范围的热液蚀变区中,蚀变区内普遍有酸浸现象,并具有大量的泥质蚀变特点。同位素年代学证据表明,成矿时代为早—中寒武世(576±10Ma ),是多期次热液作用,同时伴有侵入岩浆以及火山作用产生的凝灰岩共同影响的产物,属于典型的高硫化的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关键词:霍普布鲁克;加拿大;金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552(2015)06-1036-09 Wu K R,Nie F J,Xu J H,Zhang X K.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ope Brook gold deposit,Canada.Geological Bulletin of China ,2015,34(6):1036-1044 Abstract:Located in the Chetwynd area along southwest coast of the Newfoundland island,the Hope Brook gold deposit is the sixth largest gold deposit in Canada.The Hope Brook gold deposit occurs in Avalon Zone intrusive body of Neoproterozoic Appala?chian Mountain.Its has an area of 3000×400m 2at surface but is gradually reduced with the depth.The deposit has complex veined structure,and 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felsic and mafic pyroclastic rocks of the pyroclastic sequence.The deposit occurs in a large hy?drothermal alteration area charecterized by argillic alteration.Isotope chronological evidence shows that the metallogenic epoch is Ear?ly Cambrian-Middle Cambrian (576±10Ma).The deposit experienced several times of hydrothermal activities,accompanied by joint effect of magmatic intrusion and tuff produced by volcanism,and hence should belong to a typical high sulfidation epithermal gold deposit. Key words:Hope Brook;Canada;gold deposit;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ore genesis 收稿日期:2014-04-15;修订日期:2015-05-20 资助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编号:12120115065901、12120115068701、1212011120326)作者简介:吴科锐(1991-),男,在读硕士生,地质工程专业。E-mail :347312609@https://www.doczj.com/doc/ef17770560.html, 通讯作者:聂凤军(1956-),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从事金属矿床地球化学研究。E-mail:nfjj@https://www.doczj.com/doc/ef17770560.html, 霍普布鲁克(Hope Brook )矿床位于加拿大纽芬兰岛西南海岸的切特温德地区,地处偏远,地理坐标为N47°41′、W57°52′。在切特温德地区已开采的霍普布鲁克金矿床中赋存着大量的金,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发布的数据,该矿床的矿石储量达1.12×108t ,Au 品位为4.54g/t ;铜的总含量估计为1.35×104t ,按回收金91%和日采矿石3000t 计算,年 产金126000盎司,是加拿大第六大金矿[1]。 该矿床于1987年7月投产,初期采用露天开采方式,用堆浸法回收黄金。后转为地下开采,80年代末达到产量高峰。在初期建厂过程中,该矿得到了当地政府的资金援助,投资修建了通往矿山的一条主要动力线路,经过早期的初步开采,现在霍普布鲁克金矿是作为一个商品化矿山开发的。1983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ef17770560.html, 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研究 作者:胡少华 来源:《科学与财富》2020年第04期 摘要:在我国金矿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矿产资源,因此合理开采金矿,可有效提升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近年来,伴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金矿开采也越来越重视,只有通过不断的研发新的科技技术,才能有效地提升金矿开采的工作效率与生产质量。本文主要对金矿成因进行分析,并对不同类型金矿的地质特征进行探讨,为后期的调研提供有力的参考数据。 关键词:金矿;地质特征;成因 引言 由于我国地大物博,地域较为广阔,所以是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的一个国家。金矿作为一种比较重要且特殊的矿产资源,需要对其加大开采的效率,这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由于金矿的分布情况与矿藏量以及形式等均不一致,则会出现不同的金矿类型。 一、金矿矿床地质特征 (一)金矿矿体特征。对于大多数的情况下,金矿石磷光体分布区域几乎呈弧形,切割表面轨迹更清晰,并且银矿体边界轨迹通过重叠辐射重复发射。中心区域的一小部分类似于明亮的荧光铜镜,其中切割表面的相同轨迹被辐射并且与重叠的山辐射图案重叠。通常,金矿体看起来像一个明亮的青铜镜子,切割表面的轨迹被辐射并重叠山脉的辐射图案。横截面轨迹是“蛇形”轨迹,矿体中心节点具有宽范围的荧光波和大面积,矿体厚。 (二)金矿矿石特征。合成矿石材料分为两类。一种是天然合成矿石,另一种是氧化矿石。前矿化的第一阶段主要是高温液体,主要成分主要是白色黄铁矿和白色闪锌矿,形状小而白色细颗粒,能准确捕捉显微镜很难。它可以在没有肉眼帮助的情况下进行检查,并且只能通过直接依赖于电子探针的检测来进行矿物质检测。原黄铁矿主要由黄铁矿,锑矿和金铁矿组成,黄铁矿内合金矿的数量主要受金黄铁矿晶体大小的限制。通常,铜的铜含量远远高于其他立方黄铁矿晶体的含量,在这种情况下,黄铁矿中的铋和砷含量通常较高,因此晶体含量超过一定量也可以包括在内。由海水氧化的原褐铁矿矿石缓慢转变为金矿石,在快速流体渗透压力下不易氧化,主要是热液渗透和矿化最后阶段的凝析油。主要成分由原褐铁矿和土壤粘土组成,主要原因是原褐铁矿粘土具有较强的附着力,并逐渐直接附着在一氧化氮矿石中它是为了氧化更浓缩的金矿石。如果客观的环境条件是非常弱的酸性并且是自然风化和雨水替代因素,则矿物将逐渐变成具有高粘土附着力的大型个性化网状粘土矿。

云南金矿床的主要类型及找矿前景分析 根据云南的残坡堆积、洪积、冲积等砂金矿床类型的成矿作用和成矿的环境基础来分析砂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并且结合云南的地理特征环境分析了砂金矿床遭受的因素,对其进行综合控制,为云南金矿床的类型以及找矿的前景进行综合分析。 标签:砂金矿床类型找矿 云南省位于我国西南边,该地储藏着丰富的有色金属,其中包含着许多金矿资源。但是在金矿资源的发现过程中,其中包含着诸多类型和组成的成因,这就需要结合该地地形以及金矿的分布状况进行研究。 1砂金矿床的类型及其基本特征 云南省,地质环境比较复杂,砂金矿床的类型比较齐全,其中主要半含着残坡积、洪积、冲积以及冰碛等,其中具体的成矿类型具体内容是:在残坡积中,其成矿具有风化的作用,成矿的特征是:由原生金矿原地风化残积形成,该矿床可以在缓坡地带、洼地或者是石牙缝中,具体的案例是:墨江的金厂、广南亮山以及老金山等;洪积:成矿的作用是由于季节性洪水在搬运的作用下形成的。其成矿的特征是:沉积物分选比较差,其厚度变化大,具体的形态比较复杂,其含金的品位变化大,该矿石在间歇河床的洪积扇中形成的,具体的案例是:大马固、干冲沟等;河流河床冲积:成矿的作用是在河流冲积的作用下形成的,其成矿的作用是该金矿主要在河流内弯的前端储存,在现代河床或者是河床的底部中,根据二元结构来垂向上金,具体的案例是龙潭坝;冰碛:其成矿的作用是在冰川下形成的,该矿的成分比较简单,无分选,其厚度以及金品位的变化比较大。该矿主要在冰川、洼地或者是冰川台地中形成,具体的案例是剑川金坪。 这四种金矿的基本特征是:残坡积砂金:其矿床主要分布在山间河谷、气候比较炎热或者是潮湿的地方,砂金储存于平缓谷地带的残积物当中,在基性和含金地质体风化的红土地带,其规模不等,含金量不同,这种砂金主要呈现的是自下伏基岩和含金石英脉,能够顺其找到原生金矿;冲积砂金:它主要分布于怒江、澜沧江、金沙江或者是红河等河谷地带,主要是根据砂金的沉积环境以及地貌特征来分布,其中河床—河漫滩砂金:分布于现代河床砂砾屑中,具体储存于以支流和干流的交汇处,在河床的开阔地带的河心滩上部和下部比较丰富,该砂金的砾石含量多,砾径比较大,磨圆度比较好、含泥量比较少,砾石的成分比较复杂,并且存在于砾层当中,但是该砾金品位的变化比较大,有可能在局部中存在着丰富的矿金;而阶地砂金中,主要分布于河流的两岸阶地中,其中沉积物多具有层状构造,其磨圆度以及选性比较好,而层位也相对比较稳定,在第一级中附近存在着比较丰富的金,含金的厚度也比较丰富;在洪积砂金中,主要分布于高山河谷地带或者是地势比较突出的地方,但是由于季节性洪水的搬运作用,就形成了洪积扇或者是洪积堆,在这些洪积扇中存在着不同含量的砂金,而洪积物中主要是泥砂,碎石或者是砂金,常常在洪积扇的前缘部位储藏;最后在冰碛砂金中,

第9卷第3期贵 金 属 地 质V o l19 N o13 2000年9月JOU RNAL O F PR EC I OU S M ETALL I C GEOLO GY Sep1,2000 文章编号:100224182(2000)0320166204 中国金矿床主要工业类型及其分布特征 邵晓东,李景春 (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辽宁 沈阳110032) 摘 要:石英脉型、蚀变碎裂岩型及糜棱岩型目前仍然是我国金矿床的主要类型.金矿床的空间分布上具有丛聚性, 在矿床类型及成矿时代方面,东、西部表现出明显差别.东间地区主要为石英脉型、蚀变碎裂岩型、冰长石一绢云母 石英脉型、矽卡岩型、铁帽型及红土型等,成矿时代主要为燕山期,铁帽型及红土型主要形成于第四纪;西北部地区 主要有蚀变碎裂岩型、冰长石一绢云母石英脉型和石英脉型等,成矿时代主要为海西期;西南部地区主要为微细浸染 型、蚀变碎裂岩型、石英脉型及红土型等,成矿时代主要为印支一喜马拉雅期1砂砾层型在各矿化集中区均有不同程 度分布,主要为现代地质作用的产物. 关键词:金矿床;工业类型;时空分布;中国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P618151;P617 在对我国金矿床工业类型初步划分的基础上[1], 进一步分析各类型金矿床的重要程度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对指导金矿勘查、生产布局具有重要意义. 1 金矿床主要类型 金矿床类型繁多是我国金矿床的一大特点,这是由我国地域广阔、地质构造复杂和特殊地质环境所决定的1尽管在生产实践中对各种类型金矿床都有所强调,但不同类型的金矿床其重要性存在着明显差别.从目前蝗勘查及开发情况来看,各类型所占的比重有所不同.我国黄金产量主要来自岩金矿床,其次是砂砾层型矿床,此外尚有大量有色金属矿床中的伴生金. 最近20多年来,岩金矿的找矿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无论是矿床数量还是储量都有了大幅度增加,特别是新类型矿床的发现和新成矿区的确认更为引人注目.从总体上看,石英脉型、蚀变碎裂岩型、微细浸染型、冰长石—绢云母石英脉型是当前我国岩金矿床的主要类型.其中石英脉型和蚀变碎裂岩型无论在矿床数量上(表1)还是在储量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含金石英脉一直是人们最为主要的开采对象.在许多地区,人们把石英脉和蚀变破碎岩带作为最直接的找矿标志.糜棱岩型金矿床目前虽然为数不多,但已发现的矿床多以其大储量和较为稳定的品位所决定的巨大经济价值而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红土型金矿床在我国尚属新发现的类型,这类金矿床与铁帽型金矿床一样,都具有埋藏浅、易采、易选的特点,对其开 收稿日期:2000-04-28.张哲编缉.发有低成本高收益的优势,也正在引起人们的重视. 矿砾层型金矿床自古以来一直是我国黄金业的重要开采对象.据不完全统计[2],全国已发现该类金矿床(点)4000余处,广布于全国727个县(市). 2 空间分布 任何矿床的产出都与地质构造环境密切相关.金矿床也不例外,它的分布受大地构造环境、含金建造、构造—岩浆活动及变质作用等因素所制约.中国大陆是现今欧亚板块的组成部分,其形成和演化经历了太古宙—早元古代的原始地壳克拉通化阶段,中、晚元古

焦家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2700字 金矿指金矿石或金矿床(山)。金矿石是具有足够含量黄金并可工业利用的矿物集合体;金矿山是通过采矿作业获得黄金的场所;金矿床是通过成矿作用形成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可工业利用的金矿石堆积。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金属能像黄金这样源源地介入人类的经济生活,并对人类社会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它那耀眼夺目的光泽和无与伦比的物理化学特性,有着神奇的永恒的魅力。黄金的社会地位虽在人类数千年的文明史中,历尽沧桑,沉浮荣辱,升降变迁不定,但至今在众多的人群之中仍保持着神圣的光环,为世人共同追求的财富。 摘要:在我国已探明岩金储量中,胶东地区金矿产量可以占据到1/3,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总体金矿产量。其中焦家金矿处于胶东金矿体系中区西北部,地质结构受断裂破碎带影响比较大,围岩蚀变情况严重,为典型的蚀变岩型金矿。本文对焦家金矿地质特征与成因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焦家金矿;矿床成因;地质特征 引言 焦家金矿床产出环境与成矿动力学均有一定特殊性,为提高其开采量,需要做金矿地质特征以及矿床成因的研究分析。即需要在现有基础上,对存在的各项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同时进行野外实地开考察,从区域构造出发,对矿床地质特征、控矿构造以及成矿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建立焦家金矿控矿模式。 一、焦家金矿地质特征与成因分析难点 焦家金矿作为我国金矿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地质特征以及矿床成因的研究已经十分丰富,多人的共同努力,目前已经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但是从整体上来看,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为完全解决,如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成因以及构造控矿机制等,长期以来并没有得到专业与技术上的统一。同时,目前对胶西北整体控矿特征以及成矿演化还需要做更进一步的研究。从焦家金矿地质特征与成矿原因研究成果来看,其矿体比较密集,并且可以确定寺庄、焦家、马塘以及望儿山等为一个成矿体,在地质结构深度通过低品位矿体连接在一起,但是具体分析资料成果比较少,还需要做更进一步的研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