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东金厂峪金矿床成矿地质特征、矿床地球化学及其成因机制(精)
- 格式:pdf
- 大小:1.07 MB
- 文档页数:4
冀东金厂峪金矿区印支期成矿作用的发现及地质意义
宋扬;王瑞江;聂凤军;胡建中;石成龙;张松
【期刊名称】《地球学报》
【年(卷),期】2011(32)1
【摘要】@@ 金厂峪金矿位于河北省迁西县境内,距北京市140 km,是华北地区产出规模最大和开采历史最悠久的矿床之一.该矿早在唐代就发现并进行开采,自1958年建矿以来已累计生产黄金32吨,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总页数】4页(P125-128)
【作者】宋扬;王瑞江;聂凤军;胡建中;石成龙;张松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7;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7;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536;P57
【相关文献】
1.河北省金厂峪金矿区水文地质特征及充水因素分析 [J], 任磊;熊恒恒
2.冀东金厂峪金矿床成矿地质特征、矿床地球化学及其成因机制 [J], 贾三石;王恩德;付建飞;郭耀宇
3.冀东金厂峪金矿区钠长岩脉及青山口花岗岩体SHRIMP锆石U-Pb定年及其意义 [J],
4.冀东金厂峪特大型金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和矿床成因 [J], 秦大军;蔡新平;王杰;高浩中;张宝林;周少平
5.东秦岭印支期成矿作用及其地质意义 [J], 陈元;张凯;王居里;邵朵朵;胡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金矿矿床是一种重要的矿产资源,对于研究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有着重要的意义。
金矿矿床的形成和分布不仅受地质构造、岩浆活动、热液活动等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地质历史、构造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深入研究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有助于揭示金矿矿床的成因机制,指导矿床勘探和开发工作,促进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
金矿矿床属于重要的金属矿床类型之一,对于金属矿产资源的储量和产量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金矿矿床的研究中,地质特征是首要的研究对象,通过对金矿矿床的地质特征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描述,可以揭示金矿矿床的形成过程和演化历史,为后续的矿床成因研究提供重要的依据。
本文将重点分析金矿矿床的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以期为金矿矿床的勘探与开发提供科学参考和技术支持。
1.2 研究意义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是地质学和矿产资源开发领域的重要课题。
对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金矿床的形成机制,提高金矿勘探的效率和成功率。
通过对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的分析,还可以为金矿床的综合利用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促进金矿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推动地质勘查技术和矿业经济的发展。
深入研究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促进地质学和矿产资源开发领域的进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 正文2.1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概述金矿矿床是含有金属黄金的矿床,是地球上非常珍贵的资源之一。
金矿矿床的地质特征主要包括矿石类型、矿石组合、矿床产出规模、矿床分布特点等方面。
金矿矿床的矿石类型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含金矿石、含砂金矿石、含金石矿石等。
含金矿石是指矿石中含有金的石头,含砂金矿石是指矿石中含有金砂的石头,而含金石矿石则是指矿石中含有金石的石头。
金矿矿床的矿石组合丰富多样,既有单一金矿石,也有多金属矿石。
矿石组合的多样性对金矿矿床的开采和加工有着重要的影响。
46管理及其他M anagement and other河北金厂峪金矿地球物理特征及深部找矿方向预测成山林,宁腾霄,张永哲,缪 广,汪鑫强,梁斯琪(北京金有地质勘查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0011)摘 要:河北金厂峪金矿为百年老矿山,隶属中国黄金集团有限公司,目前矿区深部矿体不连续、品位不均匀,为扩展深部找矿空间、评价深部成矿地质条件,本文依托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剖面数据,通过SCS2S 反演并建立地球物理模型,总结矿区地球物理电性特征,对矿区深部构造进行研判,推断矿区深边部矿化富集规律,并圈定3处成矿预测区。
关键词:金厂峪金矿;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深部找矿预测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1)22-0046-2收稿日期:2021-11作者简介:成山林,男,生于1986年,汉族,河北易县人,专科,地质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勘查、综合信息找矿。
1 矿区地质情况金厂峪金矿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冀东山海关-马兰峪隆起西北边部,出露地层为太古界迁西群上川组上段下部,岩层产状总体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40°~70°。
矿区内岩石普遍发生混合岩化。
区内韧性剪切作用强烈,韧性剪切带东侧以F I 19断裂,西侧以F II 1断裂为界。
沿走向向北可延伸至大堡城子一带,逐渐收敛,向南可达刘存寨西沟附近,总体呈北部收敛、南部散开的扇形分布,全长约20km ;矿区的主要构造为呈北北东向延伸的韧性剪切带及后期多组脆性断裂带。
矿体主要分布在强烈韧性变形的石英脉、钠长石英脉及钠长石脉中。
矿区未发现较大规模的岩浆岩体,仅在矿区西部2km 处有燕山期青山口花岗岩体和西北部7km 处贾家山花岗岩体。
2 CSAMT工作方法本次工作使用的仪器为加拿大凤凰公司生产的V8多功能电法工作站,采用赤道偶极测量装置,本次工作选择发射极AB 位于上营乡,坐标为:A (625005,4473871)、B (626803,4473038),方位角115°,发射极长度1800m,最小收发距≥9km,工作频率1Hz ~9600Hz,发射电流4.9A ~12A。
迁西县尖山峪金钼矿床成矿条件及地质特征冀东地区构造复杂,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床类型多样。
斑岩型矿床是以后工作的主要方向,区内找矿工作有了新突破,本区对化探圈定的异常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工作,发现了金、钼矿化带,为以后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启示和找矿线索。
标签:构造;岩浆岩;地球化学研究区位于冀东北金及多金属矿成矿带上,区内断裂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是寻找金、钼矿资源的有利地段。
1 成矿地质环境1.1地层条件研究区位于燕山台褶带之马兰峪复背斜的次一级构造单元遵化穹褶束中部。
区域地层主要为太古界迁西岩群深变质岩系及中元古界轻微变质碎屑岩系。
太古界迁西岩群构成结晶基底,盖层主要为中元古界。
前者为一套富Fe、Mg质的中深变质岩和花岗质混合岩(相当于陆台相花岗-绿岩地体)构成。
中元古界分布于迁西岩群北侧,为一套海相陆源碎屑岩和富Si、Mg、Ca质的碳酸盐岩、砂页岩组合,属陆内裂陷槽早期沉积物,强烈拉张时有大红峪期富钾火山作用,形成粗面岩。
古生界、中生界主要分布于区域北部断陷盆地中,面积较小。
1.2构造条件区内构造复杂,以断裂构造为主,密云—喜峰口大断裂在工作区北侧通过;在长期的不同方向构造作用下,形成了本区以EW、NW、NE向为主的基本构造框架。
1.3岩浆岩条件区内中东部燕山期岩浆活动强烈,在贾家山一带形成了花岗岩、斜长花岗岩复式侵入体,在东水峪一带形成了斑状花岗岩、花岗闪长岩体,本区汉儿庄尖山峪一带形成了花岗斑岩体。
宏观上看区内各类型金矿均受构造、地层、岩浆活动控制。
分布于岩体边缘或旁侧或迁西岩群及中上元古界地层中。
受构造控制明显,岩体呈东西、北东向成带分布,在构造交汇处集中成群出现。
2 矿床地质特征2.1岩体特征岩体以中细粒花岗斑岩为主体相,岩石呈肉红色-浅土黄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斑晶主要为斜长石、钾长石、石英、暗色矿物等,斑晶杂乱分布,斜长石呈半自形板状,粒径0.8-1.2mm,钾长石呈半自形板状-它形粒状,粒径0.8-2.5mm,晶内多具微斜长石包体,石英呈它形粒状,粒径1-4mm,基质成分与斑晶相同,粒径0.5mm-微晶状,斜长石呈半自形板状,杂乱分布,钾长石、石英填隙状分布,暗色矿物已变为绢云母、铁质等,集合体呈堆状、条痕状零星分布。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孙晓飞,刘扩龙,季 春(陕西地矿区研院有限公司,陕西 咸阳 712000)摘 要:如今,国内在金矿地质工作体系中的投入不断增多,在开发金矿的过程中,矿床的数量以及资源的储备量等都取得了突破式的进展。
国内的地产丰富,矿产资源储备量相对较大,金矿床自身的地质状况相对复杂,同时矿床类型较多,甚至在一个区域当中存在不同类型的矿床,但是可能在同一区域的金矿集中区域内只存在一种主要的矿物类型。
为了提升金矿开发工作的有效性,需要对金矿矿床形成的地质特征进行分析,同时对矿床成因展开深入探讨。
关键词:金矿矿床;地质特征;成因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0)22-0085-2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tic analysis of gold depositsSUN Xiao-fei, LIU Kuo-long, JI Chun(Shaanxi Geology and Mineral Research Institute Limited,Xianyang 712000,China)Abstract: Nowadays, the domestic investment in the geological work system of gold mine is increasing.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gold mine, the number of deposits and the reserves of resources have made breakthrough progress. China is rich in real estate, the reserves of mineral resources are relatively large, and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gold deposits are relatively complex.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many types of deposits, and even there are different types of deposits in a region. However, there may be only one major mineral type in the gold concentration area of the same reg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gold mine development, it is necessary to analyze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old deposit formation and discuss the genesis of the deposit.Keywords: gold deposit;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genesis目前国内的金矿区域内都存在着影响矿体形成的比较关键的区域性断裂构造带,含有金矿的建造地层经过长期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基性火山岩系、元古界含金浅变质岩系等,为了提升金矿资源开发的有效性,需要对金矿矿床地质特征以及成因进行分析,这也是提升资源开发与利用率的有效途径。
文章编号:100820244(2002)0320007206冀东金矿成矿物质深部来源及其找矿方向王宝德,牛树银,孙爱群,李红阳(石家庄经济学院资源环境与工程系,河北石家庄050031)摘 要:冀东是华北主要产金区之一,也是研究程度较高的地区。
前人的研究将该区金矿分为多种成矿模式,矿质来自不同渊源。
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资料的不断积累,有必要对该区的成矿作用和金的物质来源进行再认识。
总结13个金矿床(点)的各种资料,认为该区金矿的矿质应来自深源流体。
原定的各种成矿模式只是矿液在不同空间滞留成矿的结果,而非本质问题。
找矿方向应是研究其矿液通道及其富集成矿的部位。
关键词:成矿物质;深部来源;找矿方向;冀东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01212227:修回日期:2002204213基金项目:国土资源部地调局“张宣幔枝构造的形成及成矿控制研究”(200044);教育部“冀东幔枝构造的成矿作用”(J 200225)第一作者简介:王宝德(1953—),男,副教授,主要从事地质地球化学的教学和科研。
冀东地区是河北金矿集中区,也是地质研究程度较高的地区。
成矿物质的来源一直是困扰成矿理论研究以及确定找矿方向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受“绿岩带成矿”思想的影响者,过去多注重矿源岩(层)的寻找,往往单纯把某矿床产出的空间位置周围的岩层(体)的微金高低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物质成分分析,找矿方向也仅停留在片麻岩区;受“岩浆成矿”思想影响者,多注重矿体所赋存的岩浆岩体含矿性的研究,找矿方向也仅停留在岩浆岩区;而受“卡林型成矿”思想者认为金来自于古生代碳酸盐岩,提出“长城式金矿”(但据笔者实地观察,采场深部已见石英脉型含金黄铁矿脉),找矿方向也仅停留在古生代碳酸盐区。
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资料的不断积累(特别是大量同位素资料、包裹体资料及与金矿成矿关系密切的燕山期花岗质岩浆岩微金含量资料等),一些带普遍性的规律就逐渐显现出来了。
冀东三家地区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
欧阳成甫
【期刊名称】《黄金地质科技》
【年(卷),期】1993(000)001
【摘要】冀东三家地区的金矿床属燕山期重熔岩浆热液矿床,矿石类型有石英脉型、蚀变岩型和糜棱岩型。
其成矿与太古宙TTG片麻岩、韧性剪切带、F_7-脆性主断
裂及燕山期花岗岩密切相关,并明显具带状分布规律。
【总页数】6页(P8-12,72)
【作者】欧阳成甫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510.2
【相关文献】
1.冀东地区典型金矿床地质特征研究 [J], 李素荣;李昌存;张韩;段珊;韩秀丽;
2.浅谈冀东北地区的大地构造演化规律与金矿成矿规律 [J], 刘锡文
3.冀东地区东梁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J], 辛存林;巩鑫;朱晓磊;赵志鹏
4.浅谈冀东北地区的大地构造演化规律与金矿成矿规律 [J], 刘锡文
5.冀东三家地区金矿床控矿地质因素 [J], 陈元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金厂峪特大金矿床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金厂峪特大金矿床。
金厂峪特大金矿床在迁西县的东北部,33度方向,与迁西县城直距22公里,矿床位于迁西县金厂镇金厂峪村。
金厂峪金矿大约在唐朝就已经开采,日军侵华时,建设一日处理50吨矿石的选矿厂,日本投降后,矿山被日军炸毁,解放后1958年重新建立矿山,初始日处理矿石50吨,1965年扩建至日处理500吨的选矿厂,后期扩建至年处理矿石30万吨,现在矿山已经生产60多年,矿山已经接近矿山生命周期的末期,就要走完它漫长生产黄金的光辉历史。
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冀东太古界迁西岩群变质岩系,地层岩性主要为斜长角闪岩、斜长角闪片麻岩、硅质斜长角闪岩、石榴子石斜长角闪岩、混合岩化斜长角闪岩、变粒岩、浅粒岩及少量的磁铁石英岩。
金矿床产于深变质绿岩带内,含金脉带主要是由石英脉、钠长石脉、次生石英岩等断续分布于绢云母或绿泥石片岩中。
矿区褶皱构造主要有金厂峪复背斜和崔堡子复向斜,以及次一级的小背斜、小向斜,金矿床就位于复背斜的轴部;矿区内构造主要有东西向、南北向、北东向、北西向等四组断裂,控矿构造以北北东向压扭性断裂最发育,表现形式为片岩带或片理化带,矿区有六条矿化带。
矿区内没有大的火成岩体,仅在矿区西部2公里处分布有燕山期青山口花岗岩体和西北部7公里处分布有贾家山花岗岩体。
矿区内主要出露脉岩相岩石,主要有伟晶岩脉、超基性岩脉、中基性岩脉(闪长岩)、钠长石脉、石英脉、安山玢岩脉、煌斑岩脉等,与金矿化关系密切的主要有钠长石脉、钠长石英脉、石英脉等。
金厂峪金矿床主要赋存在迁西群上川组下部斜长角闪岩的韧性挤压剪切带内,带内主要由片岩和片理化岩石组成,在片岩中含金石英细脉、含金钠长石英细脉构成复脉。
矿区内含金脉带自北向南分为北部黑石峪矿段、中部金厂峪矿段、南部桑家峪矿段三个矿段。
黑石峪矿段长度1700m,金厂峪矿段长度1300m,桑家峪矿段长度3000m,脉带总体呈北东东向分布在东、西部两断层之间,脉带宽360—390m,矿区由西向东划分为0—Ⅴ号六个较大的脉带,这些脉带主要有20度、0度、60度三组走向,它们的倾向以北西为主,倾角一般70—85度,相邻脉带间存在交织复合,呈束状、扁豆状、雁形状、'人'字状等形式展布。
冀东地区东梁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辛存林;巩鑫;朱晓磊;赵志鹏【摘要】东梁矿区位于冀东地区宽城凹褶束东南边缘.金矿床主要产于燕山期火成岩与中元古界长城系、蓟县系碳酸盐岩地层的接触带部位,受构造、岩浆活动控制.矿区岩(矿)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成矿流体中的硫、铅主要来源于深部,与深部岩浆活动有关;氢、氧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原生岩浆水;金矿床成矿温度125~305℃,成矿深度1.5 km,成矿时代为燕山期火山活动晚期.认为在燕山期板块构造影响下,东梁金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深部活化变质岩系,属岩浆热液型中低温金矿床.【期刊名称】《地质找矿论丛》【年(卷),期】2014(029)001【总页数】8页(P51-58)【关键词】东梁金矿床;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矿床成因;冀东地区【作者】辛存林;巩鑫;朱晓磊;赵志鹏【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兰州730070;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兰州730070;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兰州730070;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兰州73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3;P618.51冀东地区是我国重要的产金区之一,目前已发现金矿床(点)500处[1]。
金矿床形成的地质条件复杂,需要结合其所处的地质环境和构造来研究。
目前,工作区周围较大的金矿如峪耳崖[24]、金厂峪[56]、华尖[7]等研究程度较高,而东梁金矿床研究程度较低。
1992年和2008年,河北省地质矿产局和河北省地质局第五大队分别对东梁金矿床进行了普查和详查。
在此基础上,作者于2012年7月对东梁金矿床进行了野外地质调查,采集相关的岩(矿)石样品进行了分析,研究总结了矿床的地质特征,初步探讨了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和矿床成因,这对东梁金矿床乃至整个冀东地区寻找更多的金矿资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碰撞对接,形成欧亚大陆板块。
中、新生代,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双向挤压,区域构造呈现出EW向与NNE向构造复合的特征。
矿床地质MINERAL DEPOSITS2024年4月April ,2024第43卷第2期43(2):396~414*本文得到河北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编号:22374201D )、河北省自然资源厅科研项目(编号:13000024P00F2D410444H )、河北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科研项目(编号:13000022P0069B410037Y )和河北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科研项目(编号:13000023P0069B410163U )联合资助第一作者简介杨爱雪,女,1992年生,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矿产勘查、火成岩、矿床成因及地质科研工作。
Email:******************通讯作者吕水,男,1983年生,硕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区域地质调查、矿产勘查及地质科研工作。
Email:****************文章编号:0258-7106(2024)02-0396-19Doi:10.16111/j.0258-7106.2024.02.010冀东高家店金矿床成因:来自金及载金黄铁矿化学成分、流体包裹体和氢氧硫同位素的证据*杨爱雪,吕水**,许曼,邢运涛,刘海龙,韦文国,安梦莹(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五地质大队(河北省海洋地质环境调查中心),河北唐山063000)摘要高家店金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冀东矿集区中部,为典型的蚀变岩型金矿床,少部分为石英脉型,赋存于高家店岩体的花岗岩和闪长岩内,受断裂构造控制。
为了探讨高家店金矿床的成因,文章对其开展了详细的矿床地质特征、金及载金黄铁矿化学成分、流体包裹体和氢氧硫同位素研究。
结果表明,高家店金矿床热液成矿期包括4个阶段,其中Ⅱ和Ⅲ阶段为金的主要成矿阶段。
黄铁矿是金的主要载体矿物,金矿物为自然金和银金矿,以独立的金矿物的形式赋存于黄铁矿中。
主成矿阶段黄铁矿Fe 和S 含量及Fe/S 元素比值揭示金矿床具有岩浆热液型的特征。
主成矿阶段流体包裹体类型以富液相的两相H 2O 溶液包裹体为主,其次为含CO 2三相包裹体,属中温、中低盐度流体。
冀东长城式金矿构造地质特征及构造演化与金矿化的关系①樊秉鸿②② 杨文思 王 郁 汪振彬(冶金部天津地质研究院,天津,300061)摘 要 长城式金矿是产在中晚元古宇碳酸岩中的一种新类型金矿,本文从金矿床的构造地质特征及其演化的角度,阐述了长城式金矿构造与金矿化的独特关系。
关键词 长城式金矿,构造,演化,地体拼贴带近年来,随着对冀东地区找矿和研究的深入,我们在青龙、迁安、迁西、宽城等县境内的一条北西向构造带中,发现了产在中晚元古宇富镁碳酸岩地层里的金矿床,与已知金矿对比在赋矿地层、控矿构造、矿化特征、矿物共生组合、围岩蚀变等方面有其独特之处。
本文侧重从构造地质特征及其演化与金矿化的关系进行讨论。
1 区域地质背景及金矿化特征1.1 金矿带范围、地层特征长城式金矿冷口矿带位于华北地台北缘东段燕山台褶带,具体指迁安冷口至迁西大岭寨的NW 向构造带。
该带长50公里左右,宽3~5km (见图1)。
目前带内已发现有道窄门子沟、小井沟、小东峪、斧刃山、军屯等金矿床和金矿化点。
带内主要出露了一套中晚元古宇及少量早中寒武统的海相沉积浅变质岩或未变质岩,由老到新依次为长城系大红峪组、高于庄组、蓟县系杨庄组、雾迷山组、青白口系井儿峪组、下马岭组和早、中寒武统,其上部有中侏罗统髫髻山组安山岩侵入。
冷口金矿带北侧为遵化2迁西地体太古宇地层和老花岗岩,与该带的中元古宇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其南侧为迁安地体太古宇迁西群,与该带地层呈断层接触。
该带为两大地体的构造拼贴带(王守伦,1996)(见图2)第13卷 第4期1998年12月地质找矿论丛 1998年①②第一作者简介:樊秉鸿,男,1966年生。
硕士,高级工程师,矿床学专业。
收稿日期 1998204216 审回日期 1998210206图2 冷口金矿带区域构造位置示意图Fig.2 Showing the tectonic position of Lengkou Au ore belt1.2 金矿化特征从目前已开采的金矿床和金矿化点的研究表明该区金矿具以下几方面特征:(1)金矿化主要产于中、晚元古宇长城系高于庄组三、四段,蓟县系杨庄组、雾迷山组一、二段中,赋矿岩石主要为白云岩和白云质灰岩。
冀东金厂峪金矿黄铁矿矿物特征研究作者:郭媛提云生姜敬敬来源:《科技视界》2015年第17期【摘要】黄铁矿是金厂峪金矿主要的载金矿物,通过野外调查取样、显微镜观察和电子探针分析对其进行研究。
根据金厂峪矿床野外产出的地质特征、矿脉间的穿插关系以及矿物共生组合特征,将矿床的成矿阶段划分为钠长石—石英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石英大脉和石英—碳酸盐四个阶段,并逐步分析各个阶段黄铁矿的特征。
自然金产出于钠长石—石英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的它形晶黄铁矿颗粒中。
通过黄铁矿的化学成分分析,其矿床成因为岩浆热液型金矿床,成矿深度为中深部。
【关键词】金厂峪;成矿阶段;黄铁矿;自然金【Abstract】Pyrite is the main gold bearing minerals of Jinchanyu, Through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sampling, microscope and EPMA analysis of its research. According to the geological features, field output vein penetration relationship and mineral paragenesis characteristics, will be divided into four stages of mineralization of the ore deposit is albite-quartz stage, quartz-sulfide stage, quartz vein and quartz- carbonate stage, each stage characteristic and gradually analysis of pyrite. Native gold production for albite-quartz stage, quartz-sulfide stage of the anhedral crystal pyrite particle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pyrite, genesis of the deposit belongs to magmatic hydrothermal type, metallogenic depth is medium-deep.【Key words】Jinchanyu; Stage of mineralization; Pyrite; Native gold金厂峪金矿床是冀东地区知名的大型金矿床,该矿床主要载金矿物为黄铁矿,是金的主要携带者和富集者。
82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冀东金厂峪金矿剪切带控矿规律及找矿建议鄂建新1,缪 广1,宁腾霄1,郭运晨2,张 强21.中国黄金集团地质有限公司,北京 100011;2.河北金厂峪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河北 唐山 064307摘 要:冀东金厂峪金矿为典型受构造作用控制的矿床,金矿体主要产于NNE向脆-韧性片理化带内的强变形带之中,直接控矿构造为叠加于强变形带之上的NNE向燕山期脆性断裂构造。
本文在详细的野外调查基础上进行了构造分期配套,建立了弱变形域控岩+强变形带赋矿的透镜体控矿模式,结合矿体赋存和矿化富集规律总结,提出了韧脆性片理化带深部、两侧次级平行构造等找矿方向。
关键词:冀东;金厂峪金矿;脆-韧性变形;片理化带;强变形带;弱变形域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4)01-0082-3The ore control law and prospecting suggestions of the shear zonein the Jinchangyu gold deposit in eastern Hebei provinceE Jian-xin 1, MIAO Guang 1, NING Teng-xiao 1, GUO Yun-chen 2, ZHANG Qiang 21.China Gold Group Geological Co., Ltd,Beijing 100011,China;2.Hebei Jinchangyu Mining Co., Ltd,Tangshan 064307,ChinaAbstract: The Jinchangyu gold deposit in eastern Hebei is a typical deposit controlled by tectonic action. The gold deposit mainly occurs in the strong deformation zone within the NNE trending brittle ductile schistosity zone, and the directly controlling structure is the NNE trending Yanshanian brittle fault structure superimposed on the strong deformation zone. On the basis of detailed field investigation, this article carried out structural staging matching and established a lens body control ore model of weak deformation domain controlling rock+strong deformation zone hosting ore. Combining with the occurrence and mineralization enrichment laws of ore bodies, the exploration directions of deep ductile brittle schistosity and secondary parallel structures on both sides were proposed.Keywords: Jidong; Jinchangyu Gold Mine; Brittle ductile deformation; Foliated zone; Strong deformation zone; Weak deformation domain收稿日期:2023-11作者简介:鄂建新,生于1974年,汉族,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金铜多金属矿勘查及管理。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
金矿是指矿石中含有较高的金属金的矿床。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主要包括岩性、构造、
控矿构造、矿体形态、矿石组成等方面。
金矿矿床常在变质岩、火山岩和沉积岩中发现,其中变质岩是最主要的富金矿岩石。
常见的变质型金矿矿床有石英脉型、硫化物型、黄铁矿石型等,其中以石英脉型最为典型。
石英脉型金矿矿床一般由岩浆热液作用形成,浸染了裂缝和岩石中的石英脉石,其中富含金、银等有价金属。
构造对金矿矿床的形成和分布具有重要的影响。
金矿矿床常位于地壳构造活动带中,
特别是断裂带附近。
断裂带具有良好的物质运移通道和储集空间,是金矿床形成的重要构
造基础。
而且,断裂带的活动还会导致地壳的变形和破裂,形成金矿矿床的富集环境。
矿床成因分析是探讨矿床形成的过程和条件,可以分为热液成矿和沉积成矿两大类。
热液成矿是金矿矿床较为常见的成矿过程。
这类矿床主要由岩浆热液或热液系统在地
壳中运移,部分溶解岩石,沿着断裂带、岩性转换带等地质构造进入到矿床的富金岩脉中,同时由于热液中浸染有宝贵金属元素,随着岩浆的冷却结晶在矿体中形成金矿。
沉积成矿是金矿矿床另一种常见的成矿过程。
这类矿床的形成与沉积岩地质过程密切
相关。
金矿元素通常以金的氧化态形式存在于矿体中,当地壳中的金矿元素被风化和溶解后,随着水流进入沉积环境中,通过沉积物的淤积及后期的压实、成岩作用,逐渐形成金
矿矿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