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子生物学各章复习要点

分子生物学各章复习要点

分子生物学各章复习要点
分子生物学各章复习要点

《分子生物学》作业题目

第一章

一、简述题

?什么是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基本原理。

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 组蛋白

2.C 值反常

3.DNA 的半保留复制

4. 复制子

5. 冈崎片段

6.SSB 蛋白

7. 错配修复

8.AP 位点

9. 转座子

10.D- 环复制

二、简述题

1. 比较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2. 在核酸分子中,脱氧核糖的哪个碳原子带有磷酸基、羟基和碱基?

3.DNA 二级结构有哪几种?比较其差别。

4. 简述真核细胞染色体的组成并描述其典型的空间结构及特点。

5. 构成染色体的组蛋白具有哪些基本特性。

6. 比较真核细胞 DNA 序列构成。

7. 简述双链 DNA 分子复制的主要过程。

8. 简述真核细胞 DNA 复制调控的几个水平。

9. 简述 DNA 修复的种类及主要特点。

10 比较几种不同转座之不同及转座作用的遗传学效应。

第三章

一、名词解释

1. 模板链

2. 编码链

3.RNA 聚合酶

4. 转录单元

5. 启动子

6. 增强子

7.Pribnow 盒

8. 终止子

9. hnRNA

10. 转录

11.SD 序列

二、简述题

1. 全面简要叙述转录的基本过程。

2. RNA 聚合酶的结构与功能。

3. 比较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RNA 聚合酶之不同。

4. 比较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mRNA 的特征。

5. 简述 mRNA 前体的加工过程。

第四章翻译

一、名词解释

1. 遗传密码

2. 摆动假说

3. 校正 tRNA

4. 氨酰 -tRNA 合成酶

5. 信号肽

6. 导肽

7. 分子伴侣

8. 兼并密码

9. 无义突变

10. 错义突变

二、简答题

1. 简述遗传密码的主要特性。

2. 简述 t-RNA 二维结构和三维结构及各自的功能特点。

3. 简述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rRNA 的结构和功能。

4. 核糖体作用位点及其功能。

5. 简述大肠杆菌翻译过程中核蛋白体循环的主要过程。

6. 比较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的异同。

7. 简述翻译后加工的主要过程。

8. 简述蛋白质合成抑制剂的种类及其功能特点。

9. 比较蛋白质两种转运机制之异同。

10. GUG 是 Val 的密码子,但有时也可作为起始密码子,说明其作为起始密码子和内部密码子的功能。

第五章

一、名词解释

1. 基因工程

2. 克隆载体

3. 烈性噬菌体与溶源性噬菌体

4. 双脱氧链终止法

5. 柯斯质粒载体

二、简答题

1. 简述重组 DNA 实验中常用的主要工具酶及其各自的功能。

2. 简述 pUC 质粒载体的结构特征,与 pBR322 质粒载体相比,它有何优势?

3. 简述基因工程操作技术的主要过程。

4. 简述克隆基因分离的主要方法

第六章

一、名词解释

1. 操纵子

2. 顺式作用元件

3. 反式作用因子

4. 看家基因

5. 弱化子

6. 魔斑

7. 正调控

8. 负调控

9. 琥珀突变

10. 前导序列

二、简答题

1. 简述乳糖操纵子是正调控和负调控。

2. 终止子和终止密码子的区别是什么?

3. 启动子( promoter )的作用是什么?原核生物启动子有哪些结构特征?

4. 简述色氨酸操纵子的结构及其负控调节。

5. 简述半乳糖操纵子的结构特点及其调控。

第七章

一、名词解释

1. 基因家族

2. TATA 盒

3. CAAT 盒

4. 锌指结构

5. 亮氨酸拉链

6. 基因重排

7. 基因转换

8. X 染色体失活中心

9. 沉默子

10. 应答元件

二、简答题

1. 真核生物中 tRNA 、 rRNA 、 mRNA 的剪接有何区别?

2. 大肠杆菌和真核生物的蛋白质合成起始有何区别?

3. 真核生物中 tRNA 、 rRNA 、 mRNA 的剪接有何区别?

4. 什么是转录活化结构域?它有哪几种类型?

5. 在真核生物中有哪几种 RNA 聚合酶,它们分别转录哪种 RNA 分子第八、九章

一、名词解释

ORF

?蛋白质的磷酸化

?基因重排

?基因组学

?端粒

? EST

?基因家族

?卫星 DNA

? RFLP

二、简答题

1. 简述鸟枪法测序全基因组的主要过程。

2. 简述 DNA 或蛋白质的化学修饰与基因表达之间的关系。

3. 简述人类基因组计划实施的科学意义。

现代分子生物学_复习笔记完整版.doc

现代分子生物学 复习提纲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分子生物学的基本含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1 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的基本含义 ?广义的分子生物学:以核酸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及其在遗传信息和细胞信息传递中的作用为研究 对象,从分子水平阐明生命现象和生物学规律。 ?狭义的分子生物学:偏重于核酸(基因)的分子生物学,主要研究基因或DNA的复制、转录、表达和调控 等过程,也涉及与这些过程相关的蛋白质和酶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1.1 分子生物学的三大原则 1) 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单体是相同的 2) 生物遗传信息表达的中心法则相同 3) 生物大分子单体的排列(核苷酸、氨基酸)的不同 1.3 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 ●DNA重组技术(基因工程) ●基因的表达调控 ●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结构分子生物学) ●基因组、功能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研究 第二节分子生物学发展简史 1 准备和酝酿阶段 ?时间: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50年代初。 ?确定了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是DNA。 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明实验一: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明实验二: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实验 RNA也是重要的遗传物质-----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繁殖过程 2 建立和发展阶段 ?1953年Watson和Crick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作为现代分子生物学诞生的里程碑。 ?主要进展包括: ?遗传信息传递中心法则的建立 3 发展阶段 ?基因工程技术作为新的里程碑,标志着人类深入认识生命本质并能动改造生命的新时期开始。 ? 第三节分子生物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思考 ?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有哪些? ?分子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列举5~10位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简要说明其贡献。

(完整版)分子生物学试题及答案(整理版)

分子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cDNA与cccDNA:cDNA是由mRNA通过反转录酶合成的双链DNA;cccDNA是游离于染色体之外的质粒双链闭合环形DNA。 2.标准折叠单位:蛋白质二级结构单元α-螺旋与β-折叠通过各种连接多肽可以组成特殊几何排列的结构块,此种确定的折叠类型通常称为超二级结构。几乎所有的三级结构都可以用这些折叠类型,乃至他们的组合型来予以描述,因此又将其称为标准折叠单位。 3.CAP:环腺苷酸(cAMP)受体蛋白CRP(cAMP receptor protein ),cAMP与CRP结合后所形成的复合物称激活蛋白CAP(cAMP activated protein ) 4.回文序列:DNA片段上的一段所具有的反向互补序列,常是限制性酶切位点。 5.micRNA:互补干扰RNA或称反义RNA,与mRNA序列互补,可抑制mRNA的翻译。 6.核酶:具有催化活性的RNA,在RNA的剪接加工过程中起到自我催化的作用。 7.模体:蛋白质分子空间结构中存在着某些立体形状和拓扑结构颇为类似的局部区域 8.信号肽: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N端有15~36个氨基酸残基的肽段,引导蛋白质的跨膜。 9.弱化子:在操纵区与结构基因之间的一段可以终止转录作用的核苷酸序列。 10.魔斑:当细菌生长过程中,遇到氨基酸全面缺乏时,细菌将会产生一个应急反应,停止全部基因的表达。产生这一应急反应的信号是鸟苷四磷酸(ppGpp)和鸟苷五磷酸(pppGpp)。PpGpp与pppGpp的作用不只是一个或几个操纵子,而是影响一大批,所以称他们是超级调控子或称为魔斑。 11.上游启动子元件:是指对启动子的活性起到一种调节作用的DNA序列,-10区的TATA、-35区的TGACA 及增强子,弱化子等。 12.DNA探针:是带有标记的一段已知序列DNA,用以检测未知序列、筛选目的基因等方面广泛应用。13.SD序列:是核糖体与mRNA结合序列,对翻译起到调控作用。 14.单克隆抗体:只针对单一抗原决定簇起作用的抗体。 15.考斯质粒:是经过人工构建的一种外源DNA载体,保留噬菌体两端的COS区,与质粒连接构成。16.蓝-白斑筛选:含LacZ基因(编码β半乳糖苷酶)该酶能分解生色底物X-gal(5-溴-4-氯-3-吲哚-β-D-半乳糖苷)产生蓝色,从而使菌株变蓝。当外源DNA插入后,LacZ基因不能表达,菌株呈白色,以此来筛选重组细菌。称之为蓝-白斑筛选。 17.顺式作用元件:在DNA中一段特殊的碱基序列,对基因的表达起到调控作用的基因元件。18.Klenow酶:DNA聚合酶I大片段,只是从DNA聚合酶I全酶中去除了5’→3’外切酶活性 19.锚定PCR:用于扩增已知一端序列的目的DNA。在未知序列一端加上一段多聚dG的尾巴,然后分别用多聚dC和已知的序列作为引物进行PCR扩增。 20.融合蛋白:真核蛋白的基因与外源基因连接,同时表达翻译出的原基因蛋白与外源蛋白结合在一起所组成的蛋白质。 二、填空 1. DNA的物理图谱是DNA分子的(限制性内切酶酶解)片段的排列顺序。 2. RNA酶的剪切分为(自体催化)、(异体催化)两种类型。 3.原核生物中有三种起始因子分别是(IF-1)、(IF-2)和(IF-3)。 4.蛋白质的跨膜需要(信号肽)的引导,蛋白伴侣的作用是(辅助肽链折叠成天然构象的蛋白质)。5.启动子中的元件通常可以分为两种:(核心启动子元件)和(上游启动子元件)。 6.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含(结构分子生物学)、(基因表达与调控)、(DNA重组技术)三部分。7.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两个关键性实验是(肺炎球菌感染小鼠)、( T2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这两个实验中主要的论点证据是:(生物体吸收的外源DNA改变了其遗传潜能)。 8.hnRNA与mRNA之间的差别主要有两点:(hnRNA在转变为mRNA的过程中经过剪接,)、 (mRNA的5′末端被加上一个m7pGppp帽子,在mRNA3′末端多了一个多聚腺苷酸(polyA)尾巴)。 9.蛋白质多亚基形式的优点是(亚基对DNA的利用来说是一种经济的方法)、(可以减少蛋白质合成过程中随机的错误对蛋白质活性的影响)、(活性能够非常有效和迅速地被打开和被关闭)。 10.蛋白质折叠机制首先成核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成核)、(结构充实)、(最后重排)。 11.半乳糖对细菌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可以作为碳源供细胞生长);另一方面(它又是细胞壁的成分)。所以需要一个不依赖于cAMP—CRP的启动子S2进行本底水平的永久型合成;同时需要一个依赖于cAMP—CRP的启动子S1对高水平合成进行调节。有G时转录从( S2)开始,无G时转录从( S1)开

分子生物学复习题(基本完整版)

分子生物学复习题 第一章 1、蛋白质的三维结构称为构象(conformation),指的是蛋白质分子中所有原子在三维空间中的 排布,并不涉及共价键的断裂和生成所发生的变化。 2、维持和稳定蛋白质高级结构的因素有共价键(二硫键)和次级键,次级键有4种类型,即离子 键、氢键、疏水性相互作用和德瓦力。 3、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是指肽链中局部肽段的构象,它们是完整肽链构象(三级结构)的结构单元, 是蛋白质复杂的立体结构的基础,因此二级结构也可以称为构象单元。α螺旋、β折叠是常见的二级结构。 4、一些肽段有形成α螺旋和β折叠两种构象的可能性(或形成势),这类肽段被称为两可肽。 5、两个或几个二级结构单元被连接肽段连接起来,进一步组合成有特殊几何排列的局域立体结 构,称为超二级结构(介于二、三级结构间)。超二级结构的基本组织形式有αα,βαβ和ββ等3类 6、蛋白质家族(f amily) :一类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有30%以上同源性,或一级结构同源性很低, 但它们的结构和功能相似,它们也属于同一家族。例如球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相差很大,但属于同一家族。超家族(superfamily):有些蛋白质家族之间,一级结构序列的同源性较低,但在许多情况下,它们的结构和功能存在一定的相似性。这表明它们可能存在共同的进化起源。这些蛋白质家族属于同一超家族。 7、结构域是一个连贯的三维结构,是可互换并且半独立的功能单位,在真核细胞中由一个外显 子编码,由至少40个以上多至200个残基构成最小、最紧密也最稳定的结构,作为结构和功能单位,会重复出现在同一蛋白质或不同蛋白质中。 8、蛋白质一级结构所提供的信息有哪些?α螺旋、β折叠各自的特点? 第二章 1、DNA是由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的长链多聚物,是遗传物质。具有下列基本特性:①具有稳定 的结构,能进行复制,特定的结构能传递给子代;②携带生命的遗传信息,以决定生命的产生、生长和发育;③能产生遗传的变异,使进化永不枯竭。 2、DNA链的方向总是理解为从5’—P端到3’—OH端。DNA的一级结构实际上就是DNA分子碱 基的排列顺序。 3、DNA是双螺旋结构:主链由脱氧核糖和磷酸基团以3’,5’—磷酸二酯键交互连接构成的, 在双螺旋的外侧,碱基在侧,碱基必须配对。一条链绕着另一条链旋转、盘绕,一条链上的嘌呤与另一条链上的嘧啶相互配对,嘌呤与嘧啶以氢键保持在一起。 4、双螺旋DNA熔解成单链的现象称为DNA变性。已经变性的DNA在一定条件下重新恢复双链的 过程称为复性。 5、染色质是以双链DNA为骨架,与组蛋白(histon)、非组蛋白(non-histon)以及少量的各种 RNA等共同组成丝状结构。在染色质中,DNA和组蛋白的组成非常稳定,非组蛋白和RNA

分子生物学复习提纲

基因:是生物的基本遗传单位,是控制遗传性状的功能单位 基因组:一种生物所含的全套遗传物质。 基因表达:指细胞在生命过程中,把储存在DNA顺序中遗传信息经过转录和翻译,转变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分子。 质粒:是附加到细胞中的非细胞的染色体或非核区DNA原有的能够自主复制的较小的DNA分子。 顺式作用元件:存在于基因旁侧序列中能影响基因表达的序列,包括启动子、增强子、调控序列和可诱导元件等,它的作用是参与基 因表达的调控,本身不编码任何蛋白质。 顺反子:是基因的基本功能单位,一个结构基因就是一个顺反子。 外显子:真核生物基因转录区的初级转录产物经过转录后加工之后保留于成熟RNA中的序列和转录区内的对应序列,属于编码序列。 内含子:真核生物基因转录区内位于相邻外显子之间的序列及初级转录产物中的对应序列,属于非编码序列。 启动子:是一段DNA序列,常位于基因转录区的上游,是DNA在指导合成RNA时被RNA聚合酶识别、结合并启动转录的碱基序列,具有方 向性,属于调控序列。 终止子:位于转录区下游的一段DNA序列,是转录的终止信号。 病毒,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特征与区别? 答:病毒基因组特征 1、病毒的基因组可能是DNA或RNA 2、可能是单链分子或双链分子,可能是闭环结 构或线性结构 3、DNA病毒基因组为单一DNA分子,多数RNA分子 基因组为单一RNA 4、基因组为单倍体且基因为单拷贝 5、基因组序列基本上都是编码序列 6、相关基因丛集成一个转录单位 7、有些基因组存在重叠基因 原核生物基因组特征 1、基因组DNA常为单一闭环双链分子 2、基因组DNA只有一个复制起点 3、基因组所含基因数量较多,且形成操纵子结构 4、编码序列几乎都是连续的,没有内含子结构 5、编码序列占基因组的50% 6、非编码序列主要是一些调控序列 7、多拷贝基因很少

现代分子生物学课后习题及答案(朱玉贤 第3版)

现代分子生物学课后习题及答案(共10章) 第一章绪论 1.你对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含义和包括的研究范围是怎么理解的? 答: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本质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它以核酸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及其在遗传信息和细胞信息传递中的作用为研究对象,是当前生命科学中发展最快并正在与其它学科广泛交叉与渗透的重要前沿领域。狭义:偏重于核酸的分子生物学,主要研究基因或DNA的复制、转录、表达和调节控制等过程,其中也涉及与这些过程有关的蛋白质和酶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为人类认识生命现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也为人类利用和改造生物创造了极为广阔的前景。所谓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的本质主要是指对遗传、生殖、生长和发育等生命基本特征的分子机理的阐明,从而为利用和改造生物奠定理论基础和提供新的手段。这里的分子水平指的是那些携带遗传信息的核酸和在遗传信息传递及细胞内、细胞间通讯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这些生物大分子均具有较大的分子量,由简单的小分子核苷酸或氨基酸排列组合以蕴藏各种信息,并且具有复杂的空间结构以形成精确的相互作用系统,由此构成生物的多样化和生物个体精确的生长发育和代谢调节控制系统。阐明这些复杂的结构及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是分子生物学的主要任务。 2.分子生物学研究内容有哪些方面? 答:分子生物学主要包含以下三部分研究内容:A.核酸的分子生物学,核酸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核酸的结构及其功能。由于核酸的主要作用是携带和传递遗传信息,因此分子遗传学(moleculargenetics)是其主要组成部分。由于50年代以来的迅速发展,该领域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技术,是目前分子生物学内容最丰富的一个领域。研究内容包括核酸/基因组的结构、遗传信息的复制、转录与翻译,核酸存储的信息修复与突变,基因表达调控和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等。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centraldogma)是其理论体系的核心。B.蛋白质的分子生物学蛋白质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执行各种生命功能的主要大分子——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尽管人类对蛋白质的研究比对核酸研究的历史要长得多,但由于其研究难度较大,与核酸分子生物学相比发展较慢。近年来虽然在认识蛋白质的结构及其与功能关系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对其基本规律的认识尚缺乏突破性的进展。 3.分子生物学发展前景如何? 答:21世纪是生命科学世纪,生物经济时代,分子生物学将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结构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生物信息学、信号跨膜转导成为新的热门领域,将在农业、工业、医药卫生领域带来新的变革。 4.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的社会意义和科学意义是什么? 答:社会意义:人类基因组计划与曼哈顿原子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并称为人类科学史上的三大工程,具有重大科学意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极大地促进生命科学领域一系列基础研究的发展,阐明基因的结构与功能关系、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细胞发育、生产、分化的分子机理,疾病发生的机理等,为人类自身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为医药产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2)促进生命科学与信息科学、材料科学和与高新技术产业相结合,刺激相关学科与技术领域的发展,带动起一批新兴的高技术产业;3)基因组研究中发展起来的技术、数据库及生物学资源,还将推动对农业、畜牧业(转基因动、植物)、能源、环境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改变人类社会生产、生活和环境的面貌,把人类带入更佳的生存状态。 科学意义:1)确定人类基因组中约5万个编码基因的序列基因在基因组中的物理位置,研究基因的产物及其功能;2)了解转录和剪接调控元件的结构和位置,从整个基因组结构

分子生物学复习题(答案完善)

答案完善版本,不要太爱我,我只是神一般的女子! 第二章 一、填空题 1、由DNA 和组蛋白组成的染色质纤维细丝是许多核小体连成的念珠状结构。P30 2、核小体的形成是染色体中DNA压缩的第一阶段。P32 3、DNA的二级结构分两大类:一类是右手螺旋,另一类是左手螺旋。P37 4、如果DNA聚合酶把一个不正确的核苷酸加到3’末端,一个含有3’ 5’活性的独立催化 区会将这个错配碱基切去。这个催化区成为校正核酸外切酶。 5、原核生物中有三种起始因子分别是 IF-1 、 IF2和IF-3。P137 6、由于新合成的DNA分子中,都保留了原DNA的一条链因此叫半保留复制 p43 7、复制时,双链DNA要解开成两股链分别进行,所以,这个复制起始点呈现叉子的形式,被称为 复制叉.p43 8、为了解释DNA的等速复制现象,日本学者冈崎(okazaki)等提出了DNA的半不连续复制.p46 9、两条链均按5'到3'方向合成,一条链3'末端的方向朝着复制叉前进的方向,可连续合成,称前 导链。P46 10、环状DNA双链的复制可分为θ型、滚环形和D型几种类型.p47 11、真核细胞的DNA聚合酶和细菌DNA聚合酶基本性质相同,均以__dNTP___为底物,需要__Mg2+__ 激活,聚合时必须有 _模板链和_3’-OH末端_的引物链,链的延伸方向为5’→3’. (55页) 12、DNA聚合酶的α的功能主要是引物合成,即能起始前导链和后导链的合成.(P55) 13、DNA复制的调控主要发生在起始阶段_ ,一旦开始复制,如果没有意外的阻力,就可以一直复 制下去直到完成.(P56) 14、质粒DNA编码两个负调控因子_Rop蛋白______和反义RNA(RNA1),它们控制了起始DNA复制所 必须的_引物合成__。(P56) 15、染色体的复制与_细胞分裂_一般是同步的,但复制与_细胞分裂_不直接偶联。(P56) 16、转座子分为两大类:插入序列和复合型转座子。(书P62) 17、转座子存在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内。(书P63) 18、玉米细胞内的转座子归纳为两大类:自主性转座子和非自主性转座子。(书P64) 19、转座作用可被分为复制型和非复制型两大类。(书P65) 20、插入序列是最简单的转座子,它不含有任何宿主基因。(书P62) 21、SOS反应广泛存在于原核和真核生物中,主要包括两个方面:DNA的修复;产生变异。P62 二、名词解释 C值反常现象:指C值往往与种系进化的复杂程度不一致,某些低等生物却有较大的C值p29 端粒:是真核生物线性基因组DNA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它是一段DNA序列和蛋白质形成的复合 体.p33 DNA变性与复性:当DNA溶液温度接近沸点或者pH较高时,互补的两条链就可能分开,称为DNA 的变性:但DNA双链的这种变性过程是可逆的,当变性DNA的溶液缓慢降温时,DNA的互补链又 可重新聚合,重新形成规则的双螺旋。p40 增色效应:当DNA溶液温度升高到接近水的沸点时,260nm的吸光度明显增加。p40 复制子:一般把生物体内能独立进行复制的单位称为复制子。p43 复制起始点:复制子中控制复制起始的位点称为复制起始点。p43 染色体水平调控:决定不同染色体或同一染色体不同部位的复制子按一定顺序在S期起始复制。 P57 DNA聚合酶:是一种天然产生的能催化DNA(包括RNA)的合成和修复的生物大分子。P53、P177 AP位点:所有细胞中都带有不同类型、能识别受损核酸位点的糖苷水解酶,它能特异性切除受损 核苷酸上的N-?糖苷键,在DNA链上形成去嘌呤或去嘧啶位点,统称为AP位点。p59 转座子:存在于染色体DNA上可自主复制和位移的基本单位(P62)

分子生物学题库重点

一. 名词解释 1. C值及C值反常反应:所谓C值,通常是指一种生物单倍体基因组DNA的总量。真核细胞基因的最大特点是它含有大量的重复序列,而且功能DNA序列大多被不编码蛋白质的非功能DNA所隔开,这就是C值反常现象。 2. 半保留复制:DNA生物合成时,母链DNA解开分为两股单链,各自为模板按碱基互补规律,合成与模板互补的子链。子代细胞的DNA,一股从亲本完全接受过来,另一股则完全从新合成。两个子细胞的DNA碱基序列一致。 3 半不连续复制:前导链连续复制而随从链不连续复制,就是复制的半不连续性。 4 引发体:复制的起始含有解螺旋酶.DNA C蛋白.引物酶和DNA复制起始区域的复合结构称为引发体。 5. DNA损伤:在复制过程中发生的DNA突变体称为DNA损伤。 6 转座子:是存在于染色体DNA上可自主复制和位移的基本单位。 7. 中心法则:通过DNA的复制把遗传信息由亲代传递给子代,遗传信息由DNA传递到RNA,最后翻译成特异的蛋白质.RNA还以逆转录的方式将遗传信息体传递给DNA分子。这种遗传信息的流向称为中心法则。 8 编码链:双链DNA中,不能进行转录的那一条DNA链,该链的核苷酸序列与转录生成的RNA的序列一致,又称意义链。 9. 转录因子:能直接或间接辨认和结合转录上游区段DNA的蛋白质,称反式作用因子。在反式作用因子中,直接或间接结合DNA聚合酶的,则称为转录因子。 10 RNA编辑:是某些RNA,特别是mRNA前体的一种加工方式,如插入,删除或取代一些核苷酸残基,导致DNA所编码的遗传信息发生改变,因为经过编辑mRNA序列发生了不同于模板DNA的变化。 11 cDNA:互补DNA,是以mRNA为模板,按碱基互补规律,合成与mRNA互补的DNA 单链。 12 RNA选择性剪接:是指不同的剪切方式从一个mRNA前体产生不同的mRNA剪接异构体的过程。 13 GU-AG法则:多数细胞核mRNA前体中内含子的5’边界序列为GU,3’边界,序列为AG。因此,GU表示供体先借点的5’端,AG代表接纳体衔接点3’端序列。习惯上,这种保守序列模式称为GU-AG法则。 14. 顺反子:遗传学上将编码一个多肽链的遗传单位,称为顺反子。真核mRNA只编码一种蛋白质,为单顺反子。 15. 翻译:以mRNA为模板,氨酰-tRNA为原料直接供体,在多种蛋白质因子和酶的参与下,在核糖体上将mRNA分子上的核苷酸顺序表达为有特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16. 摆动假说:Crick为解释反密码子中某些稀有成分的配对以及许多氨基酸有2个以上的密码子的问题而提出的假说。 17. 氨酰-tRNA合成酶:是一类催化氨基酸和tRNA相结合的特异性酶。 18. SD序列:早在1974年,Shine就发现,几种细菌小亚基rRNA3’末端顺序为:5’—ACCUCCUA—3’,它可以和mRNA中离AUG顺序5’侧约9-13个碱基处有一段富含嘌呤碱基AGGA或GAGG互补,后来称此区域为SD。 19. 多核糖体:mRNA同时与若干个核糖体结合形成的念珠转结构,称为多核糖体。 20 核定位序列:蛋白质中的一种常见的结构域,通常为一短的氨基酸序列,它能与核载体相互作用,将蛋白质运进细胞核内。 21. 基因打靶:是指通过DNA定点同源重组,改变基因组中的某一特定基因,从而在生物活体内研究此基因的功能。

关于分子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分子生物学试题(一)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 一.填空题(每题选一个最佳答案,每题1分,共20分) 1. DNA的物理图谱是DNA分子的()片段的排列顺序。 2. 核酶按底物可划分为()、()两种类型。 3.原核生物中有三种起始因子分别是()、()和()。 4.蛋白质的跨膜需要()的引导,蛋白伴侣的作用是()。5.真核生物启动子中的元件通常可以分为两种:()和()。6.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含()、()、()三部分。 7.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两个关键性实验是()、()。 8.hnRNA与mRNA之间的差别主要有两点:()、()。 9.蛋白质多亚基形式的优点是()、()、()。 10.蛋白质折叠机制首先成核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成核)、(结构充实)、(最后重排)。 11.半乳糖对细菌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可以作为碳源供细胞生长);另一方面(它又是细胞壁的成分)。所以需要一个不依赖于cAMP-CRP的启动子S2进行本底水平的永久型合成;同时需要一个依赖于cAMP-CRP的启动子S1对高水平合成进行调节。有G时转录从(S2 )开始,无G时转录从(S1 )开始。 12.DNA重组技术也称为(基因克隆)或(分子克隆)。最终目的是(把一个生物体中的遗传信息DNA转入另一个生物体)。典型的DNA重组实验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步骤: ①提取供体生物的目的基因(或称外源基因),酶接连接到另一DNA分子上(克隆载体),形一个新的重组DNA分子。 ②将这个重组DNA分子转入受体细胞并在受体细胞中复制保存,这个过程称为转化。 ③对那些吸收了重组DNA的受体细胞进行筛选和鉴定。 ④对含有重组DNA的细胞进行大量培养,检测外援基因是否表达。 13、质粒的复制类型有两种:受到宿主细胞蛋白质合成的严格控制的称为(严紧型质粒),不受宿主细胞蛋白质合成的严格控制称为(松弛型质粒)。 14.PCR的反应体系要具有以下条件: a、被分离的目的基因两条链各一端序列相互补的 DNA引物(约20个碱基左右)。 b、具有热稳定性的酶如:TagDNA聚合酶。 c、dNTP d、作为模板的目的DNA序列 15.PCR的基本反应过程包括:(变性)、(退火)、(延伸)三个阶段。 16、转基因动物的基本过程通常包括: ①将克隆的外源基因导入到一个受精卵或胚胎干细胞的细胞核中; ②接种后的受精卵或胚胎干细胞移植到雌性的子宫;

分子生物学复习题(有详细标准答案)

分子生物学复习题(有详细答案)

————————————————————————————————作者:————————————————————————————————日期:

绪论 思考题:(P9) 1.从广义和狭义上写出分子生物学的定义? 广义上讲的分子生物学包括对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的研究,以及从分子水平上阐明生命的现象和生物学规律。 狭义的概念,即将分子生物学的范畴偏重于核酸(基因)的分子生物学,主要研究基因或DNA结构与功能、复制、转录、表达和调节控制等过程。其中也涉及与这些过程相关的蛋白质和酶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2、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几个方面?什么是反向生物学?什么是 后基因组时代? 研究内容: 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DNA重组技术和结构分子生物学。 反向生物学:是指利用重组DNA技术和离体定向诱变的方法研究已知结构的基因相应的功能,在体外使基因突变,再导入体内,检测突变的遗传效应,即以表型来探索基因结构。 后基因组时代:研究细胞全部基因的表达图式和全部蛋白质图式,人类基因组研究由结构向功能转移。 3、写出三个分子生物写学展的主要大事件(年代、发明者、简要内容) 1953年Watson和Click发表了“脱氧核糖核苷酸的结构”的著名论文,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1972~1973年,重组DNA时代的到来。H.Boyer和P.Berg等发展了重组DNA 技术,并完成了第一个细菌基因的克隆,开创了基因工程新纪元。 1990~2003年美、日、英、法、俄、中六国完成人类基因组计划。解读人类遗传密码。 4、21世纪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随着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人类已经掌握了模式生物的所有遗传密码。又迎来了后基因组时代,人类基因组的研究重点由结构向功能转移。相关学说理论相应诞生,如功能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生命科学又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第四章 思考题:(P130) 1、基因的概念如何?基因的研究分为几个发展阶段? 概念:基因是原核、真核生物以及病毒的DNA和RNA分子中具有遗传效应的核苷酸序列,是遗传的基本单位和突变单位以及控制形状的功能单位。 发展阶段:○120世纪50年代以前,主要从细胞的染色体水平上进行研究,属于基因的染色体遗传学阶段。 ○220世纪50年代以后,主要从DNA大分子水平上进行研究,属于分

现代分子生物学课后答案(朱玉贤_第三版)上

第一章绪论 2.写出DNA和RNA的英文全称。 答:脱氧核糖核酸(DNA, Deoxyribonucleic acid),核糖核酸(RNA, Ribonucleic acid)4.早期主要有哪些实验证实DNA是遗传物质?写出这些实验的主要步骤。 答:一,肺炎双球菌感染实验,1,R型菌落粗糙,菌体无多糖荚膜,无毒,注入小鼠体内后,小鼠不死亡。2,S型菌落光滑,菌体有多糖荚膜,有毒,注入到小鼠体内可以使小鼠患病死亡。3,用加热的方法杀死S型细菌后注入到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 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吸附→侵入→复制→组装→释放。2,DNA中P的含量多,蛋白质中P的含量少;蛋白质中有S而DNA中没有S,所以用放射性同位素35S标记一部分噬菌体的蛋白质,用放射性同位素32P标记另一部分噬菌体的DNA。用35P标记蛋白质的噬菌体侵染后,细菌体内无放射性,即表明噬菌体的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内部;而用32P标记DNA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细菌体内有放射性,即表明噬菌体的DNA进入了细菌体内。 三,烟草TMV的重建实验:1957年,Fraenkel-Conrat等人,将两个不同的TMV株系(S株系和HR株系)的蛋白质和RNA分别提取出来,然后相互对换,将S株系的蛋白质和HR株系的RNA,或反过来将HR株系的蛋白质和S株系的RNA放在一起,重建形成两种杂种病毒,去感染烟草叶片。 6.说出分子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答:1,DNA重组技术;2,基因表达调控研究;3,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研究----结构分子生物学;4,基因组、功能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研究。 第二章染色体与DNA 3.简述真核生物染色体的组成及组装过程 真核生物染色体除了性细胞外全是二倍体,DNA以及大量蛋白质及核膜构成的核小体是染色体结构的最基本单位。核小体的核心是由4种组蛋白(H2A、H2B、H3和H4)构成的扁球状8聚体。 蛋白质包括组蛋白与非组蛋白。组蛋白是染色体的结构蛋白,它与DNA组成核小体,含有大量赖氨酸核精氨酸。非组蛋白包括酶类与细胞分裂有关的蛋白等,他们也有可能是染色体的结构成分 由DNA和组蛋白组成的染色体纤维细丝是许多核小体连成的念珠状结构。 1.由DNA与组蛋白包装成核小体,在组蛋白H1的介导下核小体彼此连接形成直径约10nm的核小体串珠结构,这是染色质包装的一级结构。 2.在有组蛋白H1存在的情况下,由直径10nm的核小体串珠结构螺旋盘绕,每圈6个核小体,形成外径为30nm,内径10nm,螺距11nm的螺线管,这是染色质包装的二级结构。 3.由螺线管进一步螺旋化形成直径为0.4μm的圆筒状结构,称为超螺线管,这是染色

分子生物学复习题(有详细答案)

绪论 思考题:(P9) 1.从广义和狭义上写出分子生物学的定义? 广义上讲的分子生物学包括对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的研究,以及从分子水平上阐明生命的现象和生物学规律。 狭义的概念,即将分子生物学的范畴偏重于核酸(基因)的分子生物学,主要研究基因或DNA结构与功能、复制、转录、表达和调节控制等过程。其中也涉及与这些过程相关的蛋白质和酶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2、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几个方面?什么是反向生物学?什么是 后基因组时代? 研究内容: 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DNA重组技术和结构分子生物学。 反向生物学:是指利用重组DNA技术和离体定向诱变的方法研究已知结构的基因相应的功能,在体外使基因突变,再导入体内,检测突变的遗传效应,即以表型来探索基因结构。 后基因组时代:研究细胞全部基因的表达图式和全部蛋白质图式,人类基因组研究由结构向功能转移。 3、写出三个分子生物写学展的主要大事件(年代、发明者、简要内容) 1953年Watson和Click发表了?脱氧核糖核苷酸的结构?的著名论文,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1972~1973年,重组DNA时代的到来。H.Boyer和P.Berg等发展了重组DNA 技术,并完成了第一个细菌基因的克隆,开创了基因工程新纪元。 1990~2003年美、日、英、法、俄、中六国完成人类基因组计划。解读人类遗传密码。 4、21世纪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随着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人类已经掌握了模式生物的所有遗传密码。又迎来了后基因组时代,人类基因组的研究重点由结构向功能转移。相关学说理论相应诞生,如功能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生命科学又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第四章 思考题:(P130) 1、基因的概念如何?基因的研究分为几个发展阶段? 概念:基因是原核、真核生物以及病毒的DNA和RNA分子中具有遗传效应的核苷酸序列,是遗传的基本单位和突变单位以及控制形状的功能单位。 发展阶段:○120世纪50年代以前,主要从细胞的染色体水平上进行研究,属于基因的染色体遗传学阶段。 ○220世纪50年代以后,主要从DNA大分子水平上进行研究,属于分

分子生物学各章节复习题

第一章 1、概念: 分子生物学DNA重组技术结构分子生物学“基因”的分子生物学定义:产生一条功能多肽链或功能RNA所必需的全部核甘酸序列。 2、用你现有的知识解释DNA为什么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3、关注了解近几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及其科学发现。 第二章 名词解释: DNA的C值:C值是一种生物的单倍体基因组DNA的总量。 C值矛盾(C Value paradox):C值一般随生物进化而增加,研究发现某些两栖类的C值甚至比哺乳动物还大,而在两栖类中C值变化也很大,这种C值与生物进化(结构和组织的复杂性)矛盾的现象称为C值矛盾。 冈崎片段 DNA的半保留复制(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由亲代DNA生成子代DNA时,每个新形成的子代DNA中,一条链来自亲代DNA,而另一条链则是新合成的,这种复制方式称半保留复制。 半不连续复制(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DNA复制时其中一条子链的合成是连续的,而另一条子链的合成是不连续的,故称半不连续复制。 复制子(Replicon):从复制原点到终点,组成一个复制单位,叫复制子。 转座子(transposon):存在于染色体DNA上可自主复制和位移的基本单位。 反转录转座子(retrotransposon):指通过RNA为中介,反转录成DNA后进行转座的可动元件。 单链结合蛋白(SSBP-single-strand binding protein):在DNA复制过程中,稳定已被解开的DNA单链,阻止复性和保护单链不被核酸酶降解。 DNA连接酶: 双链DNA中一条链有切口,一端是3ˊ-OH,另一端是5ˊ-磷酸基,连接酶可催化这两端形成磷酸二酯键,而使切口连接,不能将两条游离的DNA单链连接起来。在DNA复制、损伤修复、重组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拓扑异构酶(DNA Topisomerase): 拓扑异构酶?:使DNA一条链发生断裂和再连接,作用是松解(消除)负超螺旋。主要集中在活性转录区,同转录有关。例:大肠杆菌中的ω蛋白。 拓扑异构酶II:该酶能暂时性地切断和重新连接双链DNA,作用是将负超螺旋引入DNA分子。同复制有关。例:大肠杆菌中的DNA旋转酶(gyrase)。 DNA 解螺旋酶/解链酶(DNA helicase): 通过水解ATP获得能量来解开双链DNA。E.coli中的rep蛋白就是解螺旋酶,还有解螺旋酶I、II、III。rep蛋白沿前导链模板3 ’→5’移动,而解螺旋酶I、II、III沿滞后链模板5 ’→3’移动。 判断: DNA复制时在前导链上DNA沿5’-3’方向合成,在滞后链上则沿3’-5’方向合成。()。DNA的复制需要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 基因组DNA复制时,先导链的引物是DNA,后随链的引物是RNA( )。 rep蛋白沿前导链模板3 ’→5’移动,而解螺旋酶I、II、III沿滞后链模板5 ’→3’移动()。大肠杆菌DNA聚合酶Ⅰ主要是对DNA损伤的修复;以及在DNA复制时切除RNA引物并填补其留下的空隙( )。 大肠杆菌DNA聚合酶Ⅲ是DNA复制的主要聚合酶,具有3’-5’外切酶的校对功能,提高

(完整版)分子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分子生物学》考试试题B 课程号:66000360 考试方式:闭卷 考试时间: 一、名词解释(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 SD 序列 2. 重叠基因 3.ρ因子 4.hnRNA 5. 冈崎片段、 6. 复制叉(replication fork) 7. 反密码子(anticodon): 8. 同功tRNA 9. 模板链(template strand) 10. 抑癌基因 二、填空题(共20空,每空1分,共20分) 1.原核基因启动子上游有三个短的保守序列,它们分别为____和__区. 2.复合转座子有三个主要的结构域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原核生物的核糖体由_____小亚基和_____大亚基组成,真核生物核糖糖体由_____小亚基和_______大亚基组成。 4.生物界共有___个密码子,其中__ 个为氨基酸编码,起始密码子为__ _______;终止密码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DNA生物合成的方向是_______,冈奇片段合成方向是_______。 6.在细菌细胞中,独立于染色体之外的遗传因子叫_______。它是一

种_______状双链DNA,在基因工程中,它做为_______。 三.判断题(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 1.原核生物DNA的合成是单点起始,真核生物为多点起始。( ) 2.在DNA生物合成中,半保留复制与半不连续复制指相同概念。( ) 3.大肠杆菌核糖体大亚基必须在小亚基存在时才能与mRNA结合。( ) 4.密码子在mRNA上的阅读方向为5’→ 3’。( ) 5.DNA复制时,前导链的合成方向为5’→ 3’,后随链的合成方向也是5’→ 3’。() 四、简答题(共6题,每题5分,共30分) 1.简述三种RNA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作用。 2.蛋白质合成后的加工修饰有哪些内容? 3.简述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主要任务。 4.简述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四大研究热点。 5.何谓转座子?简述简单转座子发生转座作用的机理。 6.简述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与色氨酸操纵子在阻遏调控机制上有那些区别? 四、问答题(共2题,共20分) 1.叙述蛋白质生物合成的主要过程。(10分) 2.请叙述真核基因的表达调控主要发生在那些环节?分别是怎样进行 的?(10分)

智慧树知到《分子生物学》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分子生物学》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1、目前生物遗传信息传递规律中还没有实验证据的是(). A:A. DNA→RNA B:B. RNA→蛋白质 C:C. RNA→DNA D:D. 蛋白质→DNA 正确答案: D. 蛋白质→DNA 2、从小鼠的一种有夹膜的致病性肺炎球菌中提取出的DNA,可使另一种无荚膜、不具有致病性的肺炎球菌转变为有夹膜并具有致病性的肺炎球菌,而蛋白质、RNA无此作用,由此可以证明()。 A: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是遗传信息的体现者。 B:蛋白质是遗传物质,DNA是遗传信息的体现者。 C:DNA和蛋白质均是遗传物质。 D:RNA是遗传物质,DNA和蛋白质是遗传信息的体现者。 正确答案: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是遗传信息的体现者。 3、自然界中以DNA为遗传物质的大多数生物DNA的复制方式为()。 A:环式 B:半保留 C:D-环式 D:全保留 正确答案:半保留 4、1997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授予美国加州旧金山大学Stanley B.Prusien,表彰他发现朊病毒及其致病机理,请问朊病毒是一种()?

A:DNA B:葡萄糖 C:蛋白质 D:RNA 正确答案:蛋白质 5、证明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的科学家为()。 A:Meselson&stahl B:F. Miesher C:o. Avery D:Chargaff 正确答案:Meselson&stahl 第二章 1、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两个关键性实验是:肺炎球菌在老鼠体内的毒性和T2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这两个实验中主要的论点证据是()。 A:从被感染的生物体内重新分离得到DNA作为疾病的致病剂 B:DNA突变导致毒性丧失 C:生物体吸收的外源DNA(而并非蛋白质)改变了其遗传潜能 D:DNA是不能在生物体间转移的,因此它一定是一种非常保守的分子 正确答案:生物体吸收的外源DNA(而并非蛋白质)改变了其遗传潜能 2、物种的C值与其进化复杂性之间无严格对应关系。 A:对 B:错

分子生物学各章节复习题.docx

第一章 1、概念: 分子牛物学DNA重组技术结构分子牛物学“基因”的分子生物学定义:产生一条功能多肽链 或功能RNA所必需的全部核II?酸序列。 2、用你现有的知识解解DNA为什么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3、关注了解近儿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及其科学发现。 第二章 名词解释: DNA的C值:C值是一?种牛物的单倍体基因组DNA的总量。 C值矛盾(C Value paradox): C值一般随生物进化而增加,研究发现某些两栖类的C值其至比哺乳动物还大,而在两栖类中C值变化也很大,这种C值与生物进化(结构和组织的复杂性)矛盾的现彖称为C值矛盾。 冈崎片段 DNA的半保留复制(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由亲代DNA牛成子代DNA时,每个新形成的子代DNA中,一条链來自亲代DNA,而另一条链则是新合成的,这种复制方式称半保留复制。半不连续复制(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 DNA复制时其屮一条子链的合成是连续的, 而另一条子链的合成是不连续的,故称半不连续复制。 复制子(Replicon):从复制原点到终点,组成一个复制单位,叫复制子。转朋了(transposon):存在于染色体DNA上可自主复制和位移的基木单位。 反转录转座了(rctrotransposon):指通过RNA为中介,反转录成DNA后进行转座的可动元件。单链结合蛋0(SSBP-single-strand binding protein):在DNA复制过程中,稳定L1被解开的DNA 单链,阻止复性和保护单链不被核酸酶降解。 DNA连接酶:双链DNA中一条链有切口,一端是3 z -OH,另一端是5" ■磷酸基,连接酶可催化这两端形成磷酸二酯键,而使切口连接,不能将两条游离的DNA单链连接起來。在DNA复制、损伤修复、重组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拓扑界构酶(DNA Topisomerase): 拓扑异构酶I:使DNA —条链发主断裂和再连接,作用是松解(消除)负超螺旋。主要集屮在活性转录区,同转录有关。例:人肠杆菌屮的3蛋片。 拓扑异构酶II:该酚能暂时性地切断和重新连接双链DNA,作用是将负超螺旋引入DNA分子。同复制有关。例:大肠杆菌中的DNA旋转酶(gyrase)。 DNA解螺旋腮/解链酶(DNA helicase): 通过水解ATP获得能量來解开双链DNAo E.coli屮的rep蛋口就是解螺旋酶,还有解螺旋酶I、II、HL rep蛋白沿前导链模板3 J5,移动,而解螺旋酶I、II、III沿滞后链模板5 ' —3,移动。 判断: DNA复制时在前导链上DNA沿5'?3'方向合成,在滞后链上则沿3'?5'方向合成。( ) 。 DNA的复制需耍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酚()。 基因组DNA复制时,先导链的引物是DNA,后随链的引物是RNA()。 rep蛋白沿前导链模板3,-5,移动,而解螺旋酶I、II、III沿滞后链模板5 移动()。大肠杆菌 DNA聚合酶I主要是对DNA损伤的修复;以及在DNA复制时切除RNA引物并填补其留下的空隙()o 人肠杆菌DNA聚合酶III是DNA复制的主要聚合酶,具有3,?5'外切酶的校对功能,提高

分子生物学题(含答案)

1.哪些因素引起DNA的突变?简要叙述生物体存在的修复方式。 突变引起的物理因素:辐射、紫外线等,化学因素:聚乙二醇,致癌物质等,生物因素:仙台病毒等。 修复方式:错配修复恢复错配 切除修复(碱基、核苷酸)切除突变的碱基和核苷酸片段 重组修复复制后的修复,重新启动停滞的复制叉 DNA直接修复修复嘧啶二体或甲基化DNA SOS系统DNA的修复,导致变异 2.描述乳糖操纵子的调控机制。(看不懂题目,乱写的) 乳糖操纵子的调控属于可诱导调节。在以乳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中,在单个透过酶分子的作用下,少量乳糖分子进入细胞,又在单个β-半乳糖苷酶分子作用下转变成异构乳糖。某个异构乳糖与结合在操纵区上的阻遏物结合后使后者失活离开操纵区,开始了lac mRNA的生物合成。Lac mRNA翻译后生成大量的透过酶和β-半乳糖苷酶,加速了乳糖分子的转变。当乳糖分子都被消耗完毕时,阻遏物仍在不断被合成,有活性的阻遏物浓度超过了异构乳糖浓度,使细胞重新建立起阻遏状态,导致lac mRNA合成被抑制。mRNA半衰期短,不到一个世代生长期,mRNA几乎从细胞消失,透过酶和β-半乳糖苷酶的合成也趋于停止。 3.简述DNA半保留复制的概念。 每个子代分子的一条链来自亲代DNA,另一条链则是新合成的,这种复制方式被称为DNA的半保留复制。 4.对生物体转录和复制的特征进行说明比较?(网上找的) DNA复制和RNA转录在原理上是基本一致的,体现在:①这两种合成的直接前体是核苷三磷酸,从它的一个焦磷酸键获得能量促使反应走向合成;②两种合成都需要RNA聚合酶和四种核苷酸;③两种合成都是以DNA为模板;④合成前都必须将双链DNA解旋成单链;⑤合成的方向都是5’→ 3’。 DNA复制和RNA转录的不同点体现在:①复制和转录所用的酶是不同的,复制用的是DNA聚合酶,而转录用的是RNA聚合酶;②所用前体核苷三磷酸种类不同,DNA复制用四种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即dA TP、dGTP、dCTP、dTTP,而RNA转录用四种核糖核苷三磷酸,即A TP、GTP、CrP、UTP做前体底物;③在DNA复制时是A与T配对,而RNA转录是A与U配对;④DNA复制时两条链均做模板,而RNA转录时只以其中一条链为模板;⑤DNA复制是半不连续的,可产生冈崎片段,而RNA转录是连续的;⑥DNA复制时需RNA做引物,而RNA转录无需引物;⑦DNA复制时需连接酶的参与,而RNA 转录时不需要。 5.阐述蛋白质生物合成途径 氨基酸的活化→翻译的起始(核糖体结合mRNA且甲硫氨酰-tRNA*结合到核糖体)→肽链的延伸(后续AA-tRNA与核糖体的结合,肽键生成,移位)→肽链终止→蛋白质前体加工→蛋白质的折叠 6.简要叙述真核生物mRNA的转录后加工的方式,这些加工方式各有何意义 RNA的编辑:某些RNA,特别是mRNA前体的一种加工方式,如插入、删除或取代一些核苷酸残基,导致DNA所编码的遗传信息的改变。因为经过编辑的mRNA序列发生了不同于模板DNA的变化。 生物学意义:校正作用有些基因突变在突变过程中丢失的遗传信息可能通过RNA的编辑得以回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