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与营养保健
- 格式:ppt
- 大小:1.50 MB
- 文档页数:39
仔猪的饲养管理一、乳猪的饲养管理:(一)过好仔猪出生关1、初生仔猪几乎没有免疫力、抗病力,用无毒、无刺激性、无腐蚀性、高效安全的消毒剂做好产房和临产母猪体表的消毒工作。
调整母猪的内分泌功能,提高母猪的泌乳功能,以满足初生仔猪快速生长的营养需要。
防治母猪产程过长综合症,缩短产仔时间,减少难产和死胎现象,以减少仔猪的出生应激,促使仔猪获得平均的母源抗体,母源抗体高、一致性好,仔猪的免疫力、抗病力就高,再给仔猪注射疫苗效果就好。
为达成仔猪最高成活率和增重打下扎实的基础。
2、加强初生仔猪的护理。
有专家报道,温度每下降1℃,仔猪发生黄、白痢的可能性就上升1%--2%,仔猪刚出生时管理的关键是控制好温度,防止被母猪压死。
1、做好剪齿、断尾工作。
4、让仔猪及时吃到初乳并做好定奶工作:初生的仔猪肠道是“开放的”,母猪初乳中的免疫蛋白仔猪不经消化就能直接吸收进入血液,而一段时间后,仔猪的肠道就会“慢慢封闭”,吸收大分子免疫蛋白的功能就会降低,所以让仔猪及时吃到初乳非常重要。
(二)过好仔猪补血关1、母猪产前通过补饲富含甘氨酸螯合铁的“泌乳进”能使甘氨酸螯合铁通过胎盘进入仔猪身体以提高仔猪身体贮铁量和提高母乳中的含铁量。
2、仔猪3日龄时注射铁剂:补铁针剂是有机铁与维生素B12的复合物,同时铁针最好含有微量元素硒。
3、仔猪诱食料中添加含优质补血铁剂甘氨酸螯合铁的“特补”。
(三)过好仔猪诱食关饲养乳猪的关键是诱食工作,也是养猪户易忽略的饲养问题。
1、诱食的重要性。
再好的母猪分泌乳汁的能力也是有限的,母猪再多的泌乳量也不能满足仔猪生长发育的需要。
提早诱食补料能促进仔猪消化机能提前发育,促使胃底腺因受诱食料的刺激提早分泌盐酸,胃中盐酸能阻碍病菌生长,防止仔猪下痢,盐酸又能增强消化酶的活性,从而提高仔猪对饲料的消化能力。
2、诱食过迟造成的后果:断奶困难。
3、仔猪如何诱食:(1)选择优秀的诱食料:“特补”。
(2)诱食开始的时间:5-7日龄。
哺乳仔猪的生理特点及饲养管理要点王冰冰(黑龙江省集贤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155900)1 生理特点生长发育迅速。
仔猪出生后,在哺乳期内能够迅速生长发育,10日龄的体重达到初生重的2.1倍,1月龄达到5~6倍,2月龄达到10~15倍,第二个月体重是第一个月的2~3倍。
此外,由于仔猪生长发育速度非常快,导致其物质代谢非常旺盛,因此哺乳仔猪在饲养管理过程中要采取补好料与早补料的有效措施,以使仔猪的生长潜力能够充分发挥,从而使哺乳仔猪的断奶窝重提高,饲料利用率提高,饲料成本降低,最终使经济效益提高。
胃肠道结构和机能不完善。
仔猪刚初生时的胃肠道容积较小,之后随着日龄的增长而变大。
一般来说,仔猪初生时胃的重量约为4~8g,大约仅是成年猪胃重的1%,当体重达到50kg时才基本达到成年猪胃的重量,且仔猪体内其他的消化器官也具有相似的变化规律。
仔猪3周龄前,自身分泌产生的酶主要用于消化母乳,而含有较少的胰蛋白酶、麦芽糖酶、淀粉酶和蔗糖酶等,一般仅达到成熟的酶系统消化酶含量的50%,因此仔猪对植物蛋白的利用率较低。
仔猪出生后24h就定植了乳酸菌、大肠杆菌、双歧杆菌、小梭菌、肠球菌等,形成胃肠道微生态系统。
其中的乳酸菌一般是通过对营养物质进行竞争性分解来抑制有害菌增殖,使毒素产生减少,增强胃黏膜保护作用,从而防止发生腹泻,但是乳酸菌适宜在酸性环境中生长繁殖,仔猪不能够分泌充足的胃酸,不仅降低对植物蛋白质的消化率,还导致肠道内微生物区系中菌群数量和种类容易发生改变,从而破坏微生物区系平衡。
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
初生仔猪皮下脂肪少,皮薄毛稀,散热速度快。
此外,仔猪大脑皮层调温中枢未充分发育,没有通过季节变换来实现冷热锻炼,导致其无法进行正常的化学调节,即在寒冷的刺激下无法将血糖转化成热能用于维持体温,造成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仔猪在北方冬季与早春出生时,要加强防压防冻。
缺乏先天免疫力。
新生仔猪获得免疫力主要是通过吸食初乳获得母源抗体。
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仔猪的饲养管理是养殖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良好的饲养管理能够保证仔猪的生长发育,并提高生产效益。
以下是仔猪饲养管理的一些关键要点:1. 温度管理:仔猪对温度的适应能力较弱,因此保持舒适的温度对仔猪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饲养环境的温度应保持在28-32摄氏度,注意防止温度过高或过低对仔猪的不良影响。
2. 饮水管理:仔猪对水的需求量较大,充足的饮水能够确保仔猪的生长发育和消化吸收功能的正常运行。
要保持饮水的清洁,定期更换并清洗水器。
3. 饲料管理:仔猪的饲料需求量相对较小,但是营养需求丰富。
应根据仔猪的不同生长阶段,配制适宜的饲料,保证其能够获得充足的营养。
要注意饲料的质量和卫生,避免饲料变质和污染。
4. 健康管理:仔猪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因此健康管理是仔猪饲养管理的重要环节。
要定期对仔猪进行常规体检,观察其精神状态和食欲情况。
并根据需要进行疫苗接种和药物预防,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
5. 环境管理:仔猪饲养的环境应保持清洁,空气流通和湿度适宜。
定期对猪舍进行消毒和清洁,防止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和传播。
还应注意猪舍的通风和排泄物处理,以保持良好的饲养环境。
6. 疾病防控:仔猪容易受到一些常见疾病的影响,如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等。
要加强疾病的防控工作,根据需要进行疫苗接种、驱虫和消毒等措施,保持仔猪的健康状态。
7. 补充营养:仔猪在生长过程中需要适量的营养补充。
应根据仔猪的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配制合适的添加剂,保证其获得充足的营养供给,促进生长发育。
养殖业哺乳仔猪饲养管理要点1.保温仔猪最适宜的环境温度是:1日龄~7日龄28℃~32℃。
20日龄时,仔猪的体温调节机能才接近完善,所以,保温是提高仔猪育成率的关键性措施。
2.及早吃初乳仔猪及早吃初乳,促进胎便的排出,增加营养,提高对寒冷的抵抗力。
3.固定乳头一般仔猪会自动找准并固定乳头,但当一窝猪个体差异较大时,需人工将个别小的猪放在前边,个体大的放在后边,经人工调教,即可固定。
4.剪牙断尾仔猪出生后24小时内可剪牙断尾。
5.补铁初生仔猪缺铁,外表看似健康,但其较容易疲劳、患病。
出生后2天~3天内应该给仔猪注射补铁针剂(颈部注射即可),每头200毫克,补铁仔猪能显著提高育成率和促进生长。
6.去势小公猪在4周龄以前任何时间都可去势,但日龄越早对它们的冲击越小。
出生24小时至一周内去势较好。
另外,应避免断奶与去势及防疫同时进行,以减少对小猪的应激。
7.补水出生3天后,给仔猪供应饮水,保证其生长所需。
8.补料为促进仔猪生长及减少断奶后吃料的应激,仔猪在7日龄开始补料。
最好是在母猪栏内设补料栏。
在干净的木板上撒少许乳猪料,3天~4天后,当仔猪开始采食乳猪料时,便可采用料槽。
9.断奶断奶最早不应早于21日龄。
断奶仔猪原则上要求不换圈、不混群、不换料,断奶时把母猪移走,仔猪留原圈饲养。
断奶的第一个星期内控制喂料量,防止消化不良引起的拉稀。
哺乳仔猪有三个关键时期,即初生关、补料关、断奶关。
出生关重在预防仔猪黄、白痢和让仔猪及时吃上初乳,注意防冻、防压。
第二关为补料关,仔猪7日龄~10日龄开始补料,为早期断奶做准备。
第三关为断奶关,提倡早期断奶。
具体应做好以下工作:农民文摘年第期YAN GZ H IYE盛夏肉鸡舍降温措施10.并窝并窝仔猪日龄要尽量接近,而且一定要吃到初乳。
先产的仔猪往后产的窝里并时,要拿个体较小的仔猪。
后产的仔猪往先产的窝里过,要拿个体大的。
如果出现不吃奶或母猪不让外来猪吃奶时,可分别采取人工辅助和干扰嗅觉的方法。
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作为养猪业中重要的生产环节,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对于生产效益的提高具有至关重
要的作用。
以下是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一、保持环境卫生
仔猪因抵抗力较弱,在饲养过程中易感染各种病菌。
因此,保持环境卫生非常重要。
首先要保证饲养场地的干燥,不积水。
同时,饲养场地要经常清洁消毒,以此减少细菌的
滋生。
其次,要保持饲养场地空气流通,避免因缺氧导致仔猪死亡。
二、合理饮水饮食
仔猪的饮食比较特殊,需要营养均衡、易消化的食物。
在饲养中,应根据不同阶段的
生长需要,为仔猪提供不同的饲料。
同时,要保证饮水干净,水质清洁,以防止仔猪感染
病菌。
三、适宜的温度
仔猪对温度变化较为敏感,因此要保持饲养环境温度适宜。
在仔猪刚出生时,应尽量
保持环境温度在28℃以上。
随着仔猪的生长,环境温度可逐渐降低。
四、保持良好的通风
通风对于仔猪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如果饲养场地通风不良,仔猪容易患有呼吸道疾病,影响生长和发育。
因此,在饲养过程中,要保持空气流通,避免气味过重。
五、定期体检和治疗
仔猪容易患上各种疾病,因此要定期体检,防止病菌的传播和感染。
如果发现仔猪出
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请兽医进行病因诊断,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总之,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对于养猪业的发展和生产效益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只有我们合理的制定养殖方案,并认真执行各项管理措施,才能够让仔猪健康成长,大大
提高养猪业的生产效益。
如何饲养小猪的正确方法是什么小猪的饲养好坏关系到猪场的经济效益。
那么小猪如何饲养呢?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小猪饲养方法,一起来看看。
小猪饲养方法一、怎样养好吃奶仔猪1 、保证初生仔猪吃好初乳。
2 、注意防寒保温。
初生仔猪怕冷畏寒,初生1-3天应保持30-32 ℃,4-7天28-30 ℃,8-30 天22-25 ℃,一个月后,保持室温。
3 、防止仔猪红痢、黄痢、白痢三种病,防治关键在搞好清洁卫生。
药物预防:0.1%高锰酸钾水溶液给仔猪口服2-3 毫升以后可放入饮水中,让仔猪自由饮用,或在补饲中加入土梅素进行预防,或用痢特灵每日每头0.4-0.5 克,分二次口服或用磺胺咪1-2克,每日2次,连用3天。
或用大蒜一斤,甘草六两,切碎后加白酒一斤浸泡5-7天,取原汁1 毫升加水4毫升灌服每日两次。
4 、及时搭糟(开食、补饲)仔猪补料应在7-10日令就开始,这样有利仔猪生长,执弃传统20日令才补料的落后办法。
补料最好用商品乳猪料,另加一些优质的青饲料。
补料时切忌忽视给予充足的清洁,干净,新鲜的饮水。
5 、适时断奶:30-40 天断奶较好,经济效益好些。
二、断奶仔猪的饲养养殖专业户,购回一群仔猪(断奶仔猪)怎样才能提高成活率,加快生长速度,应搞好下面几项关键技术措施。
1 、进猪前,对栏舍,用具进行彻底消毒,消洁。
场地用生石灰水消毒处理,墙面生石灰水涂刷,用...一、怎样养好吃奶仔猪1 、保证初生仔猪吃好初乳。
2 、注意防寒保温。
初生仔猪怕冷畏寒,初生1-3天应保持30-32 ℃,4-7天28-30 ℃,8-30 天22-25 ℃,一个月后,保持室温。
3 、防止仔猪红痢、黄痢、白痢三种病,防治关键在搞好清洁卫生。
药物预防:0.1%高锰酸钾水溶液给仔猪口服2-3 毫升以后可放入饮水中,让仔猪自由饮用,或在补饲中加入土梅素进行预防,或用痢特灵每日每头0.4-0.5 克,分二次口服或用磺胺咪1-2克,每日2次,连用3天。
哺乳仔猪饲养管理现代化养猪要求自繁自养,即使是中小规模的养猪场也要从养猪的经济效益出发,饲养母猪产仔自用,而哺乳仔猪(从出生到断奶的仔猪)的饲养是整个生猪生产中十分关键且较为困难环节,为获得最高的成活率和最大断奶窝重及个体重,在生产中应掌握仔猪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生理特点,采用相应的饲养管理措施来处理好仔猪的这些应激,以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和断奶窝重。
1哺乳仔猪死亡原因的分析与措施仔猪出生后,对外界环境的调节适应能力相对较低,如果饲养管理不当,很容易引起仔猪的死亡。
仔猪死亡的原因主要有2个方面:其一是因各种疾病而导致仔猪的死亡,如腹泻、肺炎病、缺铁性贫血和其他遗传疾病等;其二是非疾病死亡,如被母猪压死、踩死、冻死、咬死以及后天营养不良等而引起的死亡。
究其原因,主要与哺乳仔猪的生理特点有密切关系,初生仔猪反应能力差,活动能力差,很易被压死和踩死;仔猪体温调节能力差,怕冷,保温能力差,易冻死;另外,有的弱仔吃奶和料都较少,易出现后天营养不良而死亡。
仔猪年龄越小,死亡率越高,尤以8日龄内最多,所以,加强出生后仔猪8d内的保温防压护理是提高仔猪成活率的第一个关键时期;出生后10~25d,由于母猪泌乳一般在21d左右达高峰后就逐渐下降,而仔猪的生长发育却在迅速上升,需乳量增加,如不及时喂料补充母乳之不足,就很容易造成仔猪营养不足或患病死亡,这是第二关键时期;仔猪1月龄后,死亡较少,食量增加,是仔猪由吃乳过渡到吃料独立生活的重要准备期,这是第三个关键时期。
2哺乳仔猪的饲养2.1仔猪补饲初生仔猪完全靠吃母乳为生,随着仔猪日龄的增加,其体重和所需要营养物质与日俱增,而母猪的日泌乳量在分娩后先是逐日增加,到产后21d左右达到泌乳高峰后则逐渐下降,因此,仔猪在3周龄后单靠母乳不能满足其快速生长的需要,需要补充各种营养物质,一般仔猪补饲的时间是在7~10日龄,补料的目的除补充母母乳之不足、促进胃肠道发育外,还有解消仔猪牙床发痒和防止下痢的作用。
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仔猪是指出生后尚未断奶的幼猪,对于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立良好的饲养环境:仔猪对温度和湿度波动比较敏感,饲养场的温度和湿度应
该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通风要良好,避免仔猪患上肺炎等疾病。
2. 合理的饲喂方式:仔猪在出生后第1-3天主要依靠母乳饲喂,之后逐渐过渡到断奶饲养。
在自然生态环境下,母猪通常会为仔猪提供足够的乳汁,但在人工饲养下就需要进
行合理的饲喂管理。
饲喂时要使用高营养价值的仔猪奶粉,同时要注意控制饲喂量,避免
过度喂养导致消化问题。
3. 饲养密度控制:仔猪饲养的密度过高会导致猪只之间相互竞争,影响其生长发育。
饲养场要合理控制仔猪的饲养密度,确保每只仔猪有足够的空间用于活动。
4. 疾病防控:仔猪由于免疫力较弱,容易患上各种疾病。
要加强对仔猪的疾病防控
工作。
包括定期接种疫苗、清洁饲喂工具,加强场所卫生等。
5. 合理的饲养管理措施:在仔猪饲养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保持饮水清洁,
防止粪便污染;定期更换和消毒饲喂设备;定期观察仔猪的生长情况,如有异常及时进行
调整;加强对仔猪饲料的营养调整,根据仔猪生长发育的需要进行合理配方。
以上就是关于仔猪饲养管理技术要点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对养殖户有所帮助。
乳猪的饲养方法是什么在做好母猪饲养管理的同时,乳猪的健康养殖也受到关注。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乳猪的饲养方法,一起来看看。
乳猪的饲养方法乳仔猪接产期间的护理一、做好产前准备工作产前一周清洗消毒产房,准备好接产用品(毛巾、碘酒、细线、止血钳、剪刀钳、耳号钳、青霉素、链霉素、催产素),接好红外线灯。
母猪消毒后提前一周进入产房。
产前三天减料至分娩当天不给料,产仔当天要用0.1%高锰酸钾对母猪乳房进行擦洗,体弱母猪可喂加糖和盐的稀麸皮水。
提前选好接产人员。
由经验丰富的员工进行接产和仔猪护理,便于及时处理特殊情况(如假死猪、弱仔、胎衣不下、食仔等)。
二、接产实际操作1擦拭由于刚出生的仔猪体内血糖含量低,产热量少,同时体毛稀少,皮下脂肪薄,抵抗力弱,湿润的体表易导致仔猪机体散热量大,极易引起感冒。
所以仔猪刚出生时,首先要用干净的毛巾对仔猪的鼻、口及全身粘液进行擦拭,使其体表保持干燥,同时在保温箱内放一层麻袋可以达到保温和预防细菌感染的目的。
2断脐断牙在擦干仔猪体表粘液的同时进行断脐,方法是先使仔猪躺卧,把脐带中的血液反复向仔猪脐部方向挤压,在距离仔猪脐部约4-6cm处用线结扎、切断。
断牙,要求做到仔猪牙龈不肿、不流血。
3尽早饲喂初乳在做好上述工作后,应尽快让仔猪吃上初乳。
未能吃到初乳的仔猪或弱仔应挤出初乳后饲喂或用其它母猪代养。
这是由于母猪的胎盘是上皮绒毛膜型,这种胎盘可以阻止母猪抗体通过胎盘直接传送给胎儿,新生仔猪出生时没有抵抗病原体的抗体,初生仔猪从母猪初乳中获得母源抗体。
但是,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在出生4-6小时后就直线下降,而仔猪对免疫球蛋白的吸收能力仅可维持12-18小时,18小时后免疫球蛋白要通过分解后才能吸收,所以尽快吃到初乳有助于仔猪获得免疫力。
另外,在此期间,对仔猪灌服免疫球蛋白1-2mL,可以提高仔猪的抵抗力。
4做好保温措施初生仔猪体内贮存的营养少,以血糖为例,仅够维持仔猪数小时的需要,而且仔猪的体脂较少,不可能长时间为仔猪提供能量。
养好仔猪的技巧养好仔猪是每个养殖户的愿望,因为只有健康成长的仔猪才能带来丰厚的收益。
在养殖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技巧,以确保仔猪的健康和生长。
本文将介绍一些养好仔猪的技巧,帮助养殖户们更好地照顾仔猪。
1. 提供适宜的饲料和营养仔猪的饮食非常重要,它们需要获得充足的营养来支持其生长发育。
在仔猪的饲料中,我们应该提供含有高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的饲料,以满足它们的生长需求。
此外,合理的矿物质和维生素的摄入也是必不可少的。
养殖户们可以咨询专业兽医或养殖顾问,根据仔猪的生长阶段和品种选择适宜的饲料和添加剂。
2. 维护干净的饮水干净的饮水是仔猪健康成长的基础。
我们需要确保给仔猪提供清洁新鲜的饮水,以满足它们的饮水需求。
定期清理和消毒饮水设备,以防止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此外,我们还可以添加一些饮水消毒剂,如氯化钠,来减少饮水中的有害微生物。
3. 提供舒适的环境仔猪需要一个舒适、温暖和干燥的环境来生长。
我们应该为仔猪提供干净的饲养场所,保持室内通风和适宜的温度。
在冷天气中,我们可以使用加热设备来保持室温,以防止仔猪受冷。
此外,应定期清理饲养场所,以防止细菌和寄生虫的滋生。
4. 注重疾病预防和控制疾病是仔猪健康成长的最大威胁之一。
我们应该加强疫苗接种,定期进行疾病检测和防治。
此外,应注意饲料和饮水的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如果发现仔猪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请专业兽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5. 定期体检和生长监测定期体检和生长监测是了解仔猪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
我们应该定期测量仔猪的体重和体长,并观察其食欲、精神和粪便情况。
如果发现仔猪生长缓慢或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调整饲养管理和饲料配方。
6. 合理的饲养密度和群体管理合理的饲养密度和群体管理对仔猪的健康和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过高的饲养密度会导致空气质量下降和疾病传播,从而影响仔猪的生长。
我们应根据饲养场所的大小和仔猪的数量合理安排饲养密度,并确保每只仔猪都有足够的空间来活动和休息。
仔猪吃保育料吃多少天保育猪的营养与饲养管理今天我们来好好说说这断奶也就是保育猪,仔猪先吃奶和教槽料然后吃保育料,等到65-70日才的从保育猪转为育肥猪,那么仔猪喂保育仔猪料喂多少天?保育猪的微量元素与饲养管理。
仔猪吃保育料源于断奶后开始第10到70天(转为育肥猪前),都要吃的正常吃55天到60天。
接着我给饲养大家好好说道这保育猪的营养与喂养管理。
一、坚持“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仔猪断奶前,要清理好保育猪舍,安装漂亮饮水器和料槽等,修理好损坏的防盗门、猪栏、猪圈、天棚及墙壁、地面、通道、排污沟等,并彻底清扫干净,用高压水枪冲洗2次,干燥后再用卫康或菌毒敌(1:300)或0.2%过氧乙酸等消毒剂反复消毒3次,每日1次,空舍3天后进猪。
这这有利于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遏止病原体交叉感染。
二、饲养管理1、猪舍灭鼠1次,并灭杀各种吸血昆虫,准备好优质的小猪料、常用药品、医疗器械及工具等。
2、仔猪28日龄断奶前要完成猪瘟、伪狂犬病、链球菌病及气喘病狂犬病等疫苗的免疫。
断奶时母猪先下产床离开北极熊舍,仔猪停驻原窝不动在产车里停留3~5天后再转入保育舍,有利于防止发生断奶应激,减少各种腹泻病的会发生。
3、保育舍要保温又开窗,转入仔猪时要求环境温度:冬季为28℃、夏季为26℃。
因为断奶仔猪的体温调节能力和胃肠道的消化机能都尚未完全成熟,对温度要求较高,一般断奶第1周为28℃、第2周为25℃、第3周为23℃、第4周为21℃、第5周为20℃,适宜的湿度为65%~70%。
仔猪对低温非常令人不安,冷应激可引起肾上腺素在血液中的浓度成倍上升,导致仔猪消化能力降低,生长缓慢,免疫力下降,可诱发此病腹泻、肺炎、气喘病及多系统心肌梗塞衰竭遗传性的发生。
仔猪吃保育料吃多少天?保育猪的营养与饲养管理三、分群与调教仔猪进保育舍时,要按公、母、大、小、强、弱分群,日龄不要相差太大,最好控制在7日龄以内。
如能按原窝转群更好,有利于稳定仔猪的情绪,减少应激,避免恃强凌弱,相互争斗造成伤害。
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仔猪是指出生后至断奶期的猪只,是养殖业中重要的生产环节。
仔猪的饲养管理对于猪群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影响。
下面是仔猪饲养管理的一些技术要点。
1. 生产环境:为了提供良好的生产环境,保证仔猪的生长发育,需要在猪舍内控制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等条件。
保持舍内温度在25-27摄氏度,湿度在60-70%之间,保持空气流通,防止细菌和病毒的滋生。
2. 清洁卫生:保持猪舍的清洁和卫生是预防疾病的关键。
定期清理猪舍内的粪便和床材,并加入适量的消毒剂或农家肥料,保持猪舍的干燥和清洁。
保持饮水设备的清洁,并经常更换饲喂器具。
3. 饲料管理:仔猪的饲料管理要点包括口感适宜和营养均衡。
选择适宜的饲料配方,保证饲料中的热能、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比例适当。
控制好饲料中的粗纤维含量,提高饲料的消化率。
饲喂量要根据仔猪的生长发育特点进行科学调整,避免饲喂过量或过少。
4. 饮水管理:保证仔猪的饮水量和水质是保证仔猪健康生长的重要因素。
仔猪的生理发育需要充足的饮水,所以要保证饮水系统的正常运行,检查饮水设备是否完好,并保持饮水器的清洁,以防止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饮水设备应该放置在仔猪易达到的位置,保证仔猪可以方便地饮水。
5. 生长管理:仔猪的生长管理技术要点包括断奶管理、断奶后的过渡饲养和断奶后的饲养。
断奶前的管理主要是控制母猪的饲养管理,保证母猪能够提供充足的高质量初乳。
断奶后,仔猪需要经过适应期,逐渐由乳料过渡到固体饲料,逐渐减少乳料的饲喂量,直至完全断奶。
断奶后的饲养要注意饲养密度、餐次、餐间歇和饲料的细碎度等,合理安排饲养管理,促进仔猪快速生长。
6. 疾病防控:采取科学的疾病预防措施,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是仔猪饲养管理的重要内容。
定期进行疫苗免疫和驱虫;加强猪舍的消毒工作,杀灭病毒和细菌;隔离病猪,防止疫情传播;根据仔猪的生长发育特点,合理应用药物,预防和治疗疾病。
仔猪饲养管理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产环境、定期消毒和清理、合理的饲料和饮水管理、科学的生长管理和科学的疾病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