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交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上海交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上海交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上海交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150分钟完成,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

命题:陈良瑾审核:陈雄校对:李群芳

一、阅读(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8分)

①中国古代传记文学的成熟,应该从司马迁的《史记》开始。《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伟大历史著作,同时也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伟大文学著作。从历史的角度讲,《史记》开拓了我国古代两千多年来以人物为中心的历朝“正史”的先河;从文学的角度讲,《史记》第一次运用丰富多彩的艺术手法,向人们展现了栩栩如生的人物画廊。

②《史记》之所以能在历史与文学两方面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这一方面固然取决于司马迁个人的天才与其特殊的人生经历,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先秦时期已经产生了相当卓越的文学著作,这些著作对司马迁的历史观、文学观、审美观的形成及其具体的艺术操作,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左传》、《国语》、《国策》的许多章节,其叙事写人的方法,其描述用语及其人物辞令的巧妙,都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所不同的就在于它们还都不是以人物为中心,它们的写人仍然是为了叙事。先秦也曾有过名称上类似于传记的著作,如《晏子春秋》,可惜它的目的仍不是写人,而像是一本逸闻趣事的资料汇编,完全没有剪裁。因此,真正以人物为中心的传记文学的创始人,只能归于司马迁了。

③《史记》作为第一部传记文学的确立,是具有世界意义的。过去欧洲人称古希腊的普鲁塔克为“世界传记之王”。他著有《列传》50篇,这是欧洲传记文学的开端。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司马迁的《史记》要比普鲁塔克的《列传》早产生近两个世纪。

④从《史记》出现的西汉时期开始,到清朝被推翻的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中国产生了浩如烟海的传记与传记文学。在历朝正史中,被后人称之为“传记文学”的首先是《史记》,其次是《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和《新五代史》的若干篇章,其他“正史”在中国文学史上一般很少被人提及。《史记》是历史性与文学性高度结合的完美之作,这种完美结合在史学史上和文学史上都既是空前的,也是绝后的。班固是司马迁的杰出继承者,也是古史传统的改造者。从班固开始,他在有意识地把“历史”与“文学”分开。从今天的观点看来,作为“史学”的品格,《汉书》无疑是更完美、更系统、更周密了;但从文学角度讲,《汉书》则无疑是在大踏步地倒退。甲《汉书》毕竟因袭了《史记》的旧有成果,乙《汉书》作为一部“正史”,其文学性在我国古代散文中也是屈指可数的佼佼者。

⑤从传记发展的历史上看,两汉是我国古代“史传”文学最辉煌的时期,这时其他形式的传记文学还大都没有出现或没有大量发展起来。从魏晋开始,随着“史传”文学的逐渐衰落,其他各种形式的传记作品则日益兴盛起来。应该说明的是,我们这里所说的“衰落”,并不是指《三国志》、《后汉书》等这些著作的“历史”价值与“文学”品格,我们所指的只是它们的“文学”水平与它们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1.第②段中,“具体的艺术操作”指的是。(2分)2.从文中看,《史记》不同于《左传》、《晏子春秋》的根本点是。(2分)

3.文章第④段甲、乙两处应填入的关联词是( ) (2分)

A.而且……所以

B. 然而……因此

C. 尽管……然而

D.不但……而且

4.作者认为,司马迁的《史记》在传记文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因为:(4分)

5.下列说法符合文意

....的一项是:()(3分)

A.《史记》在史学和文学上都是空前绝后的。

B.《后汉书》、《三国志》的文学品格在历朝正史中是比较高的。

C.《史记》开创了中国古代官修史书的先河。

D.因为史传文学的衰落,所以其他形式的传记作品兴盛起来。

6.《史记》向人们展现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请以《鸿门宴》为例,从一个角度切入简析人物的表现手法。(5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 7— 12题。(20分)

看灵魂林贤治

①人与自然比邻而居,遂得以常常看风景。

②风景是人类闲居或静处时,对自然的一种选择。所以,陶渊明有南山,梭罗有瓦尔登湖,高更有塔希提岛。即如火山、海啸,也须在不相干的远处,才能观赏到蜿蜒流畅的美丽。列维坦在崖头看海,放声恸哭,其实那已经是病,不是看风景了。

③人生多辛苦。看风景是人生短暂的中断,是不带惊恐的逃跑。一直逃至踪影全无时,便是古来的隐者。

④结庐在人境而无人世的烦忧,或许是令人神往的吧!然而可惜不能。威猛如魏武,当月明星稀之夜,尚有无枝可依的喟叹;豁达如东坡居士,月下访友,看庭中积水空明,树影绰约如藻荇交横,竟也无端兴起时不再来的寂寥。日落黄昏,雨打梨花,都会被风流倜傥的才子看出血泪来。所谓“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或“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或“一树梅花一放翁”,都是在看风景时看到了自己。临到最后,人总要面对自己。

⑤作为人类而崇尚自然是不可思议的。与其看风景,我想,不如就看灵魂。

⑥我不能想象,世界上有哪一片大陆会比惠特曼更辽阔。在他那里,群山耸立,河川奔流,大路箭一样射向远方。在他那里,所有动植物都因为人迹的出现而充满生气,既有疾蹄,巨翮,强壮的枝柯,自然也有知更的啼唱,紫罗兰的芳馥,繁密的草叶在爱抚间变得碧绿和温柔起来。在哥尼斯堡,那个喜欢散步的智者不是仰望灿烂的星空,就是俯视自己的内心,俯仰之间,摸索着通往人类的哲学道路。康德是一个宁静的湖,因为浩瀚,致使有翻卷不已

的波澜也全被人们忽略了。灵魂的博大使人敬畏。爱因斯坦飙风似的在宇宙间往来驰骋,虽或不见形迹,但在日后的圣殿的废墟中,却不难发现他的存在。

⑦我热爱英雄的灵魂甚于太阳,我为他们庄严、热烈而慷慨的照临而常怀感激。在历史书里,我认识斯巴达克斯。如果说第一个神是普罗米修斯,那么,斯巴达克斯就是第一个人。自从他和他的兄弟握紧扭断的锁链而躺入血泊,被侮辱被损害的人们由此不再相信眼泪。马尔克斯曾经描画过一位“迷宫的将军”,那是玻利瓦尔,他勇敢地放弃了从殖民者手中夺取的可以垄断的权力。由于目标过于远大,结果无人追随,在他所做的自我流放的无比孤寂的旅途中,我读懂了内心的坚强。我喜欢这个外形枯干而灵魂丰满的人,他是不屈的抵抗者、解放者,而不是征服者。我猜想,英雄的灵魂是由爱和意志所构成的。有两个生活在囚狱中的汉子康帕内拉和葛兰西,为了守卫梦中的太阳城,他们先后战胜了无尽的酷刑、子弹和时间。当我知道他们同是意大利人的时候,是何等地惊服于人文思想的伟大啊!圣地佛罗伦萨,产生了又养育了多少伟大的灵魂!

⑧有这样一些英雄,人生在战场和牢狱之外,却一样作无休止的抗争。他们的力量,仅仅留在纸片上,画布上,留在不可触及的动荡的旋律之中。

⑨矮小的贝多芬,以他旋风击电般的音乐,扼住命运的咽喉。米勒毕生以农民的身份抵抗巴黎精致的画室艺术,决不肯在自己的土地上让出哪怕是木鞋大小的地方。对于上流社会,他有一种宁静的藐视,当人们向他啧啧描述王子命名仪式的壮观场面时,他感叹道:“可怜的小王子!”然而,他笔下出现的农民,一个个是圣徒般的完美。在铜黄色所铺设的同样的宁静安详底下,分明隐藏着另一种情愫,一种难言的心的悸动……

⑩我爱看灵魂。在风景那里,我纯然是一个陌生客,始终无法变做其中的一株树,一只鸟,跟随它们一起摇曳鸣唱,而一旦与灵魂相通,便当即为它所缠裹,无从回避那人性的无言的呼喊与倾诉。风景使人在静止和优雅中瘫痪、隐遁和沉迷,惟灵魂使人奋起,逼进,正直地站立着。

7.第③段中,“看风景是人生短暂的中断”的意思是:。(3分)

8.文章题为“看灵魂

..”,作用是:。(3分)

..”,却先写“看风景

9.曹操、苏东坡等人在“看风景时看到了自己”,下列诗句中表达与他们相似感慨的是:()(2分)

A.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C.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D.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10.第⑤段中,作者为什么说“作为人类而崇尚自然是不可思议的”?()(2分)

A、风景使人在静止和优雅中沉迷,因此人类不该崇尚自然。

B、人类在看风景的时候,最后总要面对自己,因此“不可思议”。

C、人类灵魂的宽广博大是自然风景所无法比拟的,与其崇尚自然,不如崇尚伟大的灵魂。

D、崇尚自然是对人生的逃避。

11.作者在文中列举了斯巴达克斯、玻利瓦尔以及贝多芬、米勒等人的例子,他们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分别是。(5分)12.作者在描述美国诗人惠特曼时,通过对他诗歌意象的铺陈把诗人的精神世界展现出来,请你参照这种写法,用100字左右介绍一位中国诗人。(5分)

(三)、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每空必填)。(6分)

13.⑴白云回望合,。(王维《终南山》)

⑶千岩万转路不定,。(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⑷,清辉玉臂寒。(杜甫《月夜》)

⑹,望其旗靡,故逐之。(《曹刿论战》)

⑺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破阵子》)

(8) ,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四)、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第14-16题。(8分)

寒食

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寒食寄京师诸弟

韦应物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①寒食草青青。

注:①杜陵:在长安东南,是唐代长安人游乐之地,也是作者的故园所在。

14.寒食是我国古代的一个传统节日,一般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传统节日名)前一或二日。(1分)

15.下面对这两首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孟诗第二句写出了“堪悲”。作者独在他乡,寒食佳节,倍思亲人。加之,这里的“寒食”二字,还暗含少食、无食之意,一语双关,因此“他乡寒食”也就更其可悲了。

B.孟诗借咏“寒食”写寒士的辛酸,其三、四两句似乎是作者自嘲:象我这样清贫的

寒士,天天过着“寒食”生涯,反倒不必格外费心呢。这种幽默诙谐,是一种苦笑,似轻描淡写,却传达出一种攫住人心的悲哀。

C.韦诗的首句从近处着笔,实写客中寒食的景色;末句从远方落想,遥念故园寒食的景色。这一起一收,首尾呼应,紧扣诗题。

D.韦诗通篇写景,正因为诗人情深意真,在下笔时把“想诸弟”的情意贯串、融合在全诗之中,就使四句诗成为一个极其和谐的整体。

16.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两首诗歌的划线句。(任选一句)(4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7分)

孟德传苏辙

孟德者,神勇之退卒也。少而好山林,既为兵,不获如志。嘉祐中,戍秦州,秦中多名山。德出其妻,以其子与人,而逃至华山下,以其衣易一刀十饼,携以入山。自念吾禁军也,今至此,擒亦死,无食亦死,遇虎狼毒蛇亦死。此三死者,吾不复恤矣,惟山之深者往焉。食其饼既尽,取草根木实食之,十日十病十愈,吐、利①、胀、懑②,无所不至,既数月安之,如食五谷,以此入山二年而不饥。然遇猛兽者数矣,亦辄不死。德之言曰:凡猛兽类能识人气,未至百步,辄伏而号,其声震山谷,德以不顾死,未尝为动;须臾,奋跃如将搏焉;不至十数步则止而坐,逡巡弭耳③而去;试之前后如一。后至商州,不知其商州也,为候者所执,德自分死矣。知商州宋孝孙谓之曰:“吾视汝非恶人也,类有道者,”德具道本末,乃使为自告者,置之秦州。张公安道适知秦州,德称病,得除兵籍为民。至今往来诸山中,亦无他异能。

夫孟德可谓有道者也。世之君子,皆有所顾,故有所慕,有所畏。慕与畏交于胸中,未必用也,而其色见于面颜,人望而知之。故弱者见侮,强者见笑,未有特立于世者也。今孟德其中无所顾,其浩然之气,发越于外,不自见而物见之矣。推此道也,虽列于天地可也,曾何猛兽之足道哉!

【注释】①:通“痢”,泄泻。②懑:胸闷。③弭耳:贴耳,顺服的样子。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⑴德出.其妻,以其子与人()⑵吾不复恤.矣()

⑶张公安道适.知秦州()⑷德具.道本末()

18、下列各句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凡猛兽类.能识人气/类.有道者

B、故弱者见.侮/不自见.而物见之矣

C、以.其子与人/德以.不顾死

D、未尝为.动/为.候者所执

1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分)

⑴少而好山林,既为兵,不获如志。

⑵推此道也,虽列于天地可也,曾何猛兽之足道哉!

20、孟德对山林的喜好到了痴迷的地步,文中具体表现为:。(3分)

21、苏轼在《书孟德传后》一文中说道:“使人之不惧,皆如婴儿、醉人与其未及知之时,则虎畏之,无足怪者。”结合这句话的内容,谈谈你对《孟德传》中所阐述的人生哲理的理解。(3分)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2-25题。(11分)

有道之士固骄人主,人主之不肖者亦骄有道之士,日以相骄,奚时相得?若儒、墨之议与齐、荆之服矣。贤主则不然,士虽骄之,而己愈礼之,士安得不归之?士所归,天下从之,为帝。帝也者,天下之适也;王也者,天下之往也。得道之人,贵为天子而不骄倨,富有天下而不骋夸,卑为布衣而不瘁摄,贫无衣食而不忧慑,恳乎其诚自有也,觉乎其不疑有以也,桀乎其必不渝移也,循乎其与阴阳化也,匆匆乎其心之坚固也,空空乎其不为巧故也,迷乎其志气之远也,昏乎其深而不测也,确乎其节之不庳也,就就乎其不肯自是,鹄乎其羞用智虑也,假乎其轻俗诽誉也。以天为法,以德为行,以道为宗。与物变化而无所终穷,精充天地而不竭,神覆宇宙而无望,莫知其始,莫知其终,莫知其门,莫知其端,莫知其源,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此之谓至贵。士有若此者,五帝弗得而友,三王弗得而师,去其帝王之色,则近可得之矣。(《吕氏春秋·下贤》)

22、对“人主之不肖者亦骄有道之士”一句意思理解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主人也不屑于傲视那些有道的士人。

B、长得不像君主的人也傲视有道的士人。

C、不贤明的君主也傲视有道的士人。

D、君主中不贤明的也和有道的士人一样傲慢。

23、在作者看来,君主要成为帝王,对待“有道之士”应。(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24、“有道之士固骄人主”,但他们的处事原则是。(2分)(用原文回答)

25、本文的主旨可以用一个成语概括为,这是从一个贤明的君王角度来说的。从以人为本的角度,你如何评价这种主张?(4分)

二、作文(70分)

26、“起点和终点/总有一段路/曲直坑洼,或短或长……起点和终点/循环往复地编织并实现/无尽的梦想……”

读了这首短诗,你对“起点和终点”有何感想,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09-20010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三语文期中试卷

一、阅读(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8分)

①中国古代传记文学的成熟,应该从司马迁的《史记》开始。《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伟大历史著作,同时也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伟大文学著作。从历史的角度讲,《史记》开拓了我国古代两千多年来以人物为中心的历朝“正史”的先河;从文学的角度讲,《史记》第一次运用丰富多彩的艺术手法,向人们展现了栩栩如生的人物画廊。

②《史记》之所以能在历史与文学两方面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这一方面固然取决于司马迁个人的天才与其特殊的人生经历,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先秦时期已经产生了相当卓越的文学著作,这些著作对司马迁的历史观、文学观、审美观的形成及其具体的艺术操作,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左传》、《国语》、《国策》的许多章节,其叙事写人的方法,其描述用语及其人物辞令的巧妙,都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所不同的就在于它们还都不是以人物为中心,它们的写人仍然是为了叙事。先秦也曾有过名称上类似于传记的著作,如《晏子春秋》,可惜它的目的仍不是写人,而像是一本逸闻趣事的资料汇编,完全没有剪裁。因此,真正以人物为中心的传记文学的创始人,只能归于司马迁了。

③《史记》作为第一部传记文学的确立,是具有世界意义的。过去欧洲人称古希腊的普鲁塔克为“世界传记之王”。他著有《列传》50篇,这是欧洲传记文学的开端。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司马迁的《史记》要比普鲁塔克的《列传》早产生近两个世纪。

④从《史记》出现的西汉时期开始,到清朝被推翻的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中国产生了浩如烟海的传记与传记文学。在历朝正史中,被后人称之为“传记文学”的首先是《史记》,其次是《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和《新五代史》的若干篇章,其他“正史”在中国文学史上一般很少被人提及。《史记》是历史性与文学性高度结合的完美之作,这种完美结合在史学史上和文学史上都既是空前的,也是绝后的。班固是司马迁的杰出继承者,也是古史传统的改造者。从班固开始,他在有意识地把“历史”与“文学”分开。从今天的观点看来,作为“史学”的品格,《汉书》无疑是更完美、更系统、更周密了;但从文学角度讲,《汉书》则无疑是在大踏步地倒退。甲《汉书》毕竟因袭了《史记》的旧有成果,乙《汉书》作为一部“正史”,其文学性在我国古代散文中也是屈指可数的佼佼者。

⑤从传记发展的历史上看,两汉是我国古代“史传”文学最辉煌的时期,这时其他形式的传记文学还大都没有出现或没有大量发展起来。从魏晋开始,随着“史传”文学的逐渐衰落,其他各种形式的传记作品则日益兴盛起来。应该说明的是,我们这里所说的“衰落”,并不是指《三国志》、《后汉书》等这些著作的“历史”价值与“文学”品格,我们所指的只是它们的“文学”水平与它们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1.第②段中,“具体的艺术操作”指的是叙事写人的方法、描述用语、描写人物辞令。(2分)

2.从文中看,《史记》不同于《左传》、《晏子春秋》的根本点是以写人物为中心。(2分)3.文章第④段甲、乙两处应填入的关联词是( ) (2分)

A.而且……所以

B. 然而……因此

C. 尽管……然而

D.不但……而且

4.作者认为,司马迁的《史记》在传记文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因为:(4分)

⑴《史记》开创了以人物为中心的传记文学

⑵《史记》是有世界意义的第一部成熟的传记文学

5.下列说法符合文意

....的一项是:( B )(3分)

A.《史记》在史学和文学上都是空前绝后的。

B.《后汉书》、《三国志》的文学品格在历朝正史中是比较高的。

C.《史记》开创了中国古代官修史书的先河。

D.因为史传文学的衰落,所以其他形式的传记作品兴盛起来。

6.《史记》向人们展现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请以《鸿门宴》为例,从一个角度切入简析人物的表现手法。(5分)

1)人物置于矛盾冲突的旋涡之中,通过他们各自的行动显示性格特征。如《项羽本纪》中“鸿门宴”一节,是消灭秦帝国后起义军中两个集团的内部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后的第一次面对面的较量。在刀光剑影中纠集着项羽集团和刘邦集团的矛盾,项羽集团内部主战、主和派的斗争,项羽是这些矛盾的结集点。从项羽对种种矛盾的处置,显示出他的幼稚、仁慈、坦率种种心理因素,而刘邦在这一场面中也显示了他的灵活、狡诈的性格特点。

《项羽本纪》的“鸿门宴”,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文字。在这场力与智的冲突中,项羽的优柔寡断,范增的阴鸷远见,刘邦的智诈狡猾,张良的善于谋划,樊哙的勇猛机智,以及项伯的温和憨愚,都在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得到鲜明表现。

2)善于选取富有表现力的生活细节,揭示人物的性格及内心世界。

3)通过人物的对话、独白,成功地显示了人物的性格和声音笑貌。

4)人物之间的对比衬托。

司马迁善于使用对比衬托的方法,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有不同篇章人物之间的对比,也有正反对比。

《项羽本纪》和《高祖本纪》中,年轻气盛、好勇斗狠的项羽,与世故老成、狡诈机智的刘邦形成鲜明对比。刘邦的深谋远虑,项羽的识见短浅,便如画而出。

重要人物之间的对比外,《史记》还往往描写一些次要人物。形成对主要人物的比衬。如《项羽本纪》中老谋深算而坚忍的范增之与简单直率又鲁莽的项羽,形成了鲜明有力的对比衬托,从而突出了人物各自的性格特点。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 7— 12题。(20分)

看灵魂

林贤治

①人与自然比邻而居,遂得以常常看风景。

②风景是人类闲居或静处时,对自然的一种选择。所以,陶渊明有南山,梭罗有瓦尔登湖,高更有塔希提岛。即如火山、海啸,也须在不相干的远处,才能观赏到蜿蜒流畅的美丽。列维坦在崖头看海,放声恸哭,其实那已经是病,不是看风景了。

③人生多辛苦。看风景是人生短暂的中断,是不带惊恐的逃跑。一直逃至踪影全无时,便是古来的隐者。

④结庐在人境而无人世的烦忧,或许是令人神往的吧!然而可惜不能。威猛如魏武,当月明星稀之夜,尚有无枝可依的喟叹;豁达如东坡居士,月下访友,看庭中积水空明,树影绰约如藻荇交横,竟也无端兴起时不再来的寂寥。日落黄昏,雨打梨花,都会被风流倜傥的才子看出血泪来。所谓“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或“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或“一树梅花一放翁”,都是在看风景时看到了自己。临到最后,人总要面对自己。

⑤作为人类而崇尚自然是不可思议的。与其看风景,我想,不如就看灵魂。

⑥我不能想象,世界上有哪一片大陆会比惠特曼更辽阔。在他那里,群山耸立,河川奔流,大路箭一样射向远方。在他那里,所有动植物都因为人迹的出现而充满生气,既有疾蹄,巨翮,强壮的枝柯,自然也有知更的啼唱,紫罗兰的芳馥,繁密的草叶在爱抚间变得碧绿和温柔起来。在哥尼斯堡,那个喜欢散步的智者不是仰望灿烂的星空,就是俯视自己的内心,俯仰之间,摸索着通往人类的哲学道路。康德是一个宁静的湖,因为浩瀚,致使有翻卷不已的波澜也全被人们忽略了。灵魂的博大使人敬畏。爱因斯坦飙风似的在宇宙间往来驰骋,虽

或不见形迹,但在日后的圣殿的废墟中,却不难发现他的存在。

⑦我热爱英雄的灵魂甚于太阳,我为他们庄严、热烈而慷慨的照临而常怀感激。在历史书里,我认识斯巴达克斯。如果说第一个神是普罗米修斯,那么,斯巴达克斯就是第一个人。自从他和他的兄弟握紧扭断的锁链而躺入血泊,被侮辱被损害的人们由此不再相信眼泪。马尔克斯曾经描画过一位“迷宫的将军”,那是玻利瓦尔,他勇敢地放弃了从殖民者手中夺取的可以垄断的权力。由于目标过于远大,结果无人追随,在他所做的自我流放的无比孤寂的旅途中,我读懂了内心的坚强。我喜欢这个外形枯干而灵魂丰满的人,他是不屈的抵抗者、解放者,而不是征服者。我猜想,英雄的灵魂是由爱和意志所构成的。有两个生活在囚狱中的汉子康帕内拉和葛兰西,为了守卫梦中的太阳城,他们先后战胜了无尽的酷刑、子弹和时间。当我知道他们同是意大利人的时候,是何等地惊服于人文思想的伟大啊!圣地佛罗伦萨,产生了又养育了多少伟大的灵魂!

⑧有这样一些英雄,人生在战场和牢狱之外,却一样作无休止的抗争。他们的力量,仅仅留在纸片上,画布上,留在不可触及的动荡的旋律之中。

⑨矮小的贝多芬,以他旋风击电般的音乐,扼住命运的咽喉。米勒毕生以农民的身份抵抗巴黎精致的画室艺术,决不肯在自己的土地上让出哪怕是木鞋大小的地方。对于上流社会,他有一种宁静的藐视,当人们向他啧啧描述王子命名仪式的壮观场面时,他感叹道:“可怜的小王子!”然而,他笔下出现的农民,一个个是圣徒般的完美。在铜黄色所铺设的同样的宁静安详底下,分明隐藏着另一种情愫,一种难言的心的悸动……

⑩我爱看灵魂。在风景那里,我纯然是一个陌生客,始终无法变做其中的一株树,一只鸟,跟随它们一起摇曳鸣唱,而一旦与灵魂相通,便当即为它所缠裹,无从回避那人性的无言的呼喊与倾诉。风景使人在静止和优雅中瘫痪、隐遁和沉迷,惟灵魂使人奋起,逼进,正直地站立着。

7.第③段中,“看风景是人生短暂的中断”的意思是:人在欣赏风景的时候,可以暂时忘却人生的烦恼和不快,(2分)但临到最后,人总要面对自己(1分)。

8.文章题为“看灵魂

..”,作用是:说明风景使人在静止和优雅中瘫痪、..”,却先写“看风景

隐遁和沉迷(1分),反衬灵魂使人奋起、逼近、正直地站立(2分)。

9.曹操、苏东坡等人在“看风景时看到了自己”,下列诗句中表达与他们相似感慨的是:( D )(2分)

A.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C.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D.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10.第⑤段中,作者为什么说“作为人类而崇尚自然是不可思议的”?( C )(2分)

A、风景使人在静止和优雅中沉迷,因此人类不该崇尚自然。

B、人类在看风景的时候,最后总要面对自己,因此“不可思议”。

C、人类灵魂的宽广博大是自然风景所无法比拟的,与其崇尚自然,不如崇尚伟大的灵魂。

D、崇尚自然是对人生的逃避。

11.作者在文中列举了斯巴达克斯、玻利瓦尔以及贝多芬、米勒等人的例子,他们的相同之处是他们都是英雄,有由爱和意志构成的伟大灵魂。(2分,突出灵魂)不同之处是抗争的方式不同(1分)前两者用鲜血和生命进行顽强的抗争,后两者用艺术作品表达内心的感情(2分)。

12.作者在描述美国诗人惠特曼时,通过对他诗歌意象的铺陈把诗人的精神世界展现出来,请你参照这种写法,用100字左右介绍一位中国诗人。(5分)

(三)、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每空必填)。(6分)

13.⑴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王维《终南山》)

⑶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⑷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杜甫《月夜》)

⑹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曹刿论战》)

⑺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破阵子》)

(8)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四)、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第14-16题。(8分)

寒食

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寒食寄京师诸弟

韦应物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①寒食草青青。

注:①杜陵:在长安东南,是唐代长安人游乐之地,也是作者的故园所在。

14.寒食是我国古代的一个传统节日,一般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清明(传统节日名)前一或二日。(1分)

15.下面对这两首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3分)

A.孟诗第二句写出了“堪悲”。作者独在他乡,寒食佳节,倍思亲人。加之,这里的“寒食”二字,还暗含少食、无食之意,一语双关,因此“他乡寒食”也就更其可悲了。

B.孟诗借咏“寒食”写寒士的辛酸,其三、四两句似乎是作者自嘲:象我这样清贫的寒士,天天过着“寒食”生涯,反倒不必格外费心呢。这种幽默诙谐,是一种苦笑,似轻描淡写,却传达出一种攫住人心的悲哀。

C.韦诗的首句从近处着笔,实写客中寒食的景色;末句从远方落想,遥念故园寒食的景色。这一起一收,首尾呼应,紧扣诗题。

D.韦诗通篇写景,正因为诗人情深意真,在下笔时把“想诸弟”的情意贯串、融合在全诗之中,就使四句诗成为一个极其和谐的整体。

16.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两首诗歌的划线句。(任选一句)(4分)

孟诗首句描写物候,兼写时令,写出江南之春繁花竞丽,以乐景写哀情,为后句写自己远在他乡,在孤独贫寒中过寒食节做反衬。韦诗结句就本句说是景中见情,就全篇说是以景结情,描写了故园寒食芳草萋萋的景象,既透露了诗人的归思,也表达了对诸弟、对故园的怀念。人和地的双重怀念交相触发,融合为一。

孟云卿天宝年间科场失意后,曾流寓荆州一带,过着极为贫困的生活。就在这样的飘泊流寓生活中的一个寒食节前夕,他写下了这首绝句。

寒食节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当春二月。由于江南气候温暖,二月已花满枝头。诗的首句描写物候,兼点时令。一个“满”字,传达出江南之春给人的繁花竞丽的感觉。这样触景起情,颇觉自然。与这种良辰美景相配的本该是赏心乐事,第二句却出人意外地写出了“堪悲”。作者乃关西人,远游江南,独在他乡,身为异客;寒食佳节,倍思亲人,不由悲从中

来。加之,这里的“寒食”二字,除了指节令之外,还暗含少食、无食之意,一语双关,因此“他乡寒食”也就更其可悲了。

诗中常见的是以哀景写哀情,即陪衬的艺术手法。而此诗在写“他乡寒食远堪悲”前却描绘出“二月江南花满枝”的美丽景色,在悲苦的境遇中面对繁花似锦的春色,便与常情不同,正是“花近高楼伤客心”,乐景只能倍增其哀。恰当运用反衬的艺术手法,表情也就越有力量。

下联承上句“寒食”而写到断火。寒食禁火的习俗,相传为的是纪念春秋时贤者介子推。在这个节日里,人们多外出游春,吃现成食物。野外无烟,空气分外清新,景物尤为鲜丽可爱。这种特殊的节日风物与气氛会给人以新鲜愉快的感受,而对于古代贤者的追思还会更使诗人墨客逸兴遄飞,形于歌咏。历来咏寒食诗就很不少,而此诗作者却发人所未发,由“堪悲”二字,引发出贫居寒食与众不同的感受来。寒食“无烟火”是为纪念子推相沿而成的风俗,而贫居“无烟火”却是为生活所迫的结果。对于富人来说,一朝“断炊”,意味着佳节的快乐;而对于贫家来说,“往往”断炊,包含着多少难堪的辛酸!作者巧妙地把二者联系起来,以“不独”二字轻轻一点,就揭示出当时的社会本质,寄寓着深切的不平。其艺术构思是别致的。将貌似相同而实具本质差异的事物对比写出,这也是一种反衬手法。

此诗借咏“寒食”写寒士的辛酸,却并不在“贫”字上大作文章。试看晚唐张友正《寒食日献郡守》:“入门堪笑复堪怜,三径苔荒一钓船。惭愧四邻教断火,不知厨里久无烟”,就其从寒食断火逗起贫居无烟、借题发挥而言,艺术构思显有因袭孟诗的痕迹。然而,它言贫之意太切,清点了一番家产不算,刚说“堪笑”、“堪怜”,又道“惭愧”;说罢“断火”,又说“无烟”。不但词芜句累,且嫌做作,感人反不深。远不如孟云卿此诗,虽写一种悲痛的现实,语气却幽默诙谐。其三、四两句似乎是作者自嘲:世人都在为明朝寒食准备熄火,以纪念先贤;可象我这样清贫的寒士,天天过着“寒食”生涯,反倒不必格外费心呢。这种幽默诙谐,是一种苦笑,似轻描淡写,却涉笔成趣,传达出一种攫住人心的悲哀。这说明诗忌刻露过火,贵含蓄耐味。而此诗也正由于命意新颖,构思巧妙,特别是恰当运用反衬手法,亦谐亦庄,耐人咀嚼,才使它成为难以数计的寒食诗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韦应物诗集中收录寄诸弟诗近二十首,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手中情深的诗人。而正由于出自性情,发自胸臆,所以这首诗虽只是即景拈来,就事写出,却令人感到蕴含深厚,情意悠长。

就章法而言,这首诗看似平铺直叙,顺笔写来,而针线极其绵密。诗的首句从近处着笔,实写客中寒食的景色;末句从远方落想,遥念故园寒食的景色。这一起一收,首尾呼应,紧

扣诗题。中间两句,一句暗示独坐异乡,一句明写想念诸弟,上下绾合,承接自然。两句中,一个“独”字、一个“想”字,对全篇有穿针引线的妙用。第二句的“独”字,既是上句“空”字的延伸,又是下句“想”字的伏笔;而第三句的“想”字,既由上句“独”字生发,又统辖下句,直贯到篇末,说明杜陵青草之思是由人及物,由想诸弟而联想及之。从整首诗看,它是句句相承,暗中钩连,一气流转,浑然成章的。

在表面上,这首诗,除第三句直抒情意外,通篇写景;而从四句之间的内在联系看,正是这第三句在全诗中居主位,其余三句居宾位,一切雨中空斋、江上流莺以及杜陵草青之景,都是围绕第三句而写的。王夫之在《夕堂永日绪论》中说:“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又说:“诗文俱有主宾。无主之宾,谓之乌合。”这首诗的第三句,如他所说,是“立一主以待宾”。这样,上下三句就不是乌合的无主之宾,“乃俱有情而相浃洽”。换言之,正因为诗人情深意真,在下笔时把“想诸弟”的情意贯串、融合在全诗之中,就使四句诗相互浃洽,成为一个极其和谐的整体。

当然,宾虽然不能无主,而主也不能无宾。这首诗的第三句又有赖于上两句和下一句的烘托。这首诗的一、二两句,看来不过如实写出身边景、眼前事,但也含有许多层次和曲折。第一句所写景象,寒食禁火,万户无烟,本来已经够萧索的了,更逢阴雨,又在空斋,再加气候与心情的双重清冷,这样一层加一层地写足了环境气氛。第二句同样有多层意思,“江上”是一层,“流莺”是一层,“坐听”是一层,而“独坐”又是一层。这句,本是随换句而换景,既对春江,又听流莺,一变上句所写的萧索景象,但在本句中却用一个“独”字又折转回来,在多层次中更显示了曲折。两句合起来,对第三句中表达的“想诸弟”之情起了层层烘染、反复衬托的作用。至于紧接在第三句后的结尾一句,把诗笔宕开,寄想象于故园的寒食景色,就更收烘托之妙,进一步托出了“想诸弟”之情,使人更感到情深意远。

这首诗,运笔空灵,妙有含蓄,而主要得力于结尾一句。这个结句,就本句说是景中见情,就全篇说是以景结情,收到藏深情于行间、见风韵于篇外的艺术效果。它与王维《山中送别》诗“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句,都取意于《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但王维句是明写,语意实;这一句是暗点,更显得蕴藉有味。它既透露了诗人的归思,也表达了对诸弟、对故园的怀念。这里,人与地的双重怀念是交相触发、融合为一的。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7分)

孟德传

苏辙

孟德者,神勇之退卒也。少而好山林,既为兵,不获如志。嘉祐中,戍秦州,秦中多名山。德出其妻,以其子与人,而逃至华山下,以其衣易一刀十饼,携以入山。自念吾禁军也,今至此,擒亦死,无食亦死,遇虎狼毒蛇亦死。此三死者,吾不复恤矣,惟山之深者往焉。食其饼既尽,取草根木实食之,十日十病十愈,吐、利①、胀、懑②,无所不至,既数月安之,如食五谷,以此入山二年而不饥。然遇猛兽者数矣,亦辄不死。德之言曰:凡猛兽类能识人气,未至百步,辄伏而号,其声震山谷,德以不顾死,未尝为动;须臾,奋跃如将搏焉;不至十数步则止而坐,逡巡弭耳③而去;试之前后如一。后至商州,不知其商州也,为候者所执,德自分死矣。知商州宋孝孙谓之曰:“吾视汝非恶人也,类有道者,”德具道本末,乃使为自告者,置之秦州。张公安道适知秦州,德称病,得除兵籍为民。至今往来诸山中,亦无他异能。

夫孟德可谓有道者也。世之君子,皆有所顾,故有所慕,有所畏。慕与畏交于胸中,未必用也,而其色见于面颜,人望而知之。故弱者见侮,强者见笑,未有特立于世者也。今孟德其中无所顾,其浩然之气,发越于外,不自见而物见之矣。推此道也,虽列于天地可也,曾何猛兽之足道哉!

【注释】①:通“痢”,泄泻。②懑:胸闷。③弭耳:贴耳,顺服的样子。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⑴德出.其妻,以其子与人(休掉;弃)⑵吾不复恤.矣(顾念)

⑶张公安道适.知秦州(恰好)⑷德具.道本末(全部;详细亦可)

18、下列各句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D )(2分)

A、凡猛兽类.能识人气/类.有道者

B、故弱者见.侮/不自见.而物见之矣

C、以.其子与人/德以.不顾死

D、未尝为.动/为.候者所执

1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分)

⑴少而好山林,既为兵,不获如志。

(孟德)年少时就向往山林生活,当兵以后,没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⑵推此道也,虽列于天地可也,曾何猛兽之足道哉!

推究这种精神(气势),即使与天地并列也是可以的,那些猛兽又哪里值得一提呢!20、孟德对山林的喜好到了痴迷的地步,文中具体表现为:抛妻弃子,割断骨肉之情;冒着被处死的危险当逃兵;不顾山林中的危险,依然前往。。(3分)

21、苏轼在《书孟德传后》一文中说道:“使人之不惧,皆如婴儿、醉人与其未及知之时,则虎畏之,无足怪者。”结合这句话的内容,谈谈你对《孟德传》中所阐述的人生哲理的理解。(3分)

无畏、无慕则卓然独立;无欲则刚等。

译文

孟德,是禁军神勇营的逃兵。年少时喜好山林,当了兵,“好山林”的志愿不能实现。宋仁宗嘉祐年间,戍守秦州,陕西关中名山很多。孟德休掉妻子,把他的儿子也给了人,逃到华山脚下,用他的衣服换了一把刀十个饼,拿着进了山。自己想:“我是禁军的一员,如今到了这里,被捉住也是死,没吃的也是死,遇到虎狼毒蛇也是死。对这三种死,我不再忧虑了,只管向山的深处去呀!”他的饼吃完了以后,采草根树果来食。一天病十次愈十次,呕吐、下痢、腹胀、胸闷,全都出现了。数月以后,吃这些如吃五谷一样平安。因此进山二年不饿,多次遇到猛兽,也没死。孟德说:“凡是猛兽,大都能识别人的气息。离人尚有百步,就伏在地上号叫,声音在山谷中震响。我因为不怕死,没有被它吓住。过一会,它就跳过来像是要与我搏斗,离我十几步,又停下来蹲坐在那里,迟疑不决,终于俯首贴耳地走了。再试之其它猛兽,前后都一样。”后来孟德来到商州,他不知是商州,被哨兵抓住,孟德自料要被处死。商州知府宋孝孙对他说:“我看你不是坏人,好像有道之人。”孟德全部说出了事情的始末,就让他作为自首的人,把他安置在秦州。张安道恰巧作秦州知府,孟德自称有病,得以复员为民。至今仍在各山中往来,也没有其它奇异的本事。孟德可以说是一个有道之人啊。世上的君子都有所顾惜,所以对有的事仰慕,对有的事畏惧;仰慕畏惧交织心中,虽未必在行动中有所表现,但情绪表现于面色中,旁人一望而知。所以弱者受人侮辱,强者受人讥笑,没有一个是超凡脱俗、独立于世的人。如今孟德心中没有眷念,盛大刚直之气表现在外,自己虽不觉得,但众人却见到了。把这个道理推广开来,即使同天地并列也是可以的,猛兽又何足道哉!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2-25题。(11分)

有道之士固骄人主,人主之不肖者亦骄有道之士,日以相骄,奚时相得?若儒、墨之议与齐、荆之服矣。贤主则不然,士虽骄之,而己愈礼之,士安得不归之?士所归,天下从之,为帝。帝也者,天下之适也;王也者,天下之往也。得道之人,贵为天子而不骄倨,富有天下而不骋夸,卑为布衣而不瘁摄,贫无衣食而不忧慑,恳乎其诚自有也,觉乎其不疑有以也,桀乎其必不渝移也,循乎其与阴阳化也,匆匆乎其心之坚固也,空空乎其不为巧故也,迷乎

其志气之远也,昏乎其深而不测也,确乎其节之不庳也,就就乎其不肯自是,鹄乎其羞用智虑也,假乎其轻俗诽誉也。以天为法,以德为行,以道为宗。与物变化而无所终穷,精充天地而不竭,神覆宇宙而无望,莫知其始,莫知其终,莫知其门,莫知其端,莫知其源,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此之谓至贵。士有若此者,五帝弗得而友,三王弗得而师,去其帝王之色,则近可得之矣。(《吕氏春秋·下贤》)

22、对“人主之不肖者亦骄有道之士”一句意思理解正确

....的一项是:( C )(2分)

A、主人也不屑于傲视那些有道的士人。

B、长得不像君主的人也傲视有道的士人。

C、不贤明的君主也傲视有道的士人。

D、君主中不贤明的也和有道的士人一样傲慢。

23、在作者看来,君主要成为帝王,对待“有道之士”应以礼相待,因为士人才会归附,天下的人会顺从,这样才可以成为帝王。(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24、“有道之士固骄人主”,但他们的处事原则是以天为法,以德为行,以道为宗。(2分)(用原文回答)

25、本文的主旨可以用一个成语概括为礼贤下士,这是从一个贤明的君王角度来说的。从以人为本的角度,你如何评价这种主张?(4分)

从以人为本的角度看,人都是平等的,人和人之间不存在依附关系。(1分)古代的“礼贤下士”固然有尊重知识分子的积极一面(1分),但其逻辑的前提仍然是帝王至尊至贵,其核心内容是上下尊卑的等级观念,所以不可取(1分)。

译文:

有道的士人本来就傲视君主,不贤明的君主也傲视有道的士人。他们天天这样互相傲视,什么时候才能相投呢?这就像儒家墨家思想不同,齐国楚国衣服不同,各是己而非人的情况一样。贤明的君主就不是这样。有道的士人虽然傲视自己,而自己对他却更加以礼相待。这样,士人怎么会不归附呢?士人所归附的君主,天下的人也会顺从,他就可以成为帝王。所谓帝,就是天下的人都来亲附;所谓王,就是天下的人都来归服。得道的人,即使贵为天子也不会骄横傲慢,即使富有天下也不会放纵自夸,即使卑为普通百姓也不会感到失意屈辱,即使贫困到无衣无食也不会忧愁恐惧。他诚恳坦荡,胸有大志;他明觉事理,遇事不疑;他卓尔不群,从不动摇;他遵循法则,随着阴阳一起变化;他坦白直率,意志坚定;他忠厚淳朴,不作诈伪之事;他志向远大,高远无边;他思想深邃,深不可测;他刚毅坚强,节操高

尚;他做事谨慎,不肯自以为是;他光明正大,耻于运用智巧;他胸襟宽广,轻视世俗的诽谤和赞誉。他以天为法则,以德为品行,以道为根本。他随万物变化而无所终极。他的精气充满天地而不衰竭,他的精神覆盖宇宙而没有边界。他所拥有的道,没有谁知道它何时开始,没有谁知道它何时终结,没有谁知道它的门径在哪儿,没有谁知道它的开端在哪儿,没有谁知道它的来源是什么。道大至无所不包,小至微乎其微。这就是最珍贵的东西。士人如果有持此大道的,五帝也得不到他们当朋友,三王也得不到他们当老师。如果能够去掉帝王的尊贵神态,那就差不多能够和他们交朋友、以他们为老师了。

二、作文(70分)

26、“起点和终点/总有一段路/曲直坑洼,或短或长……起点和终点/循环往复地编织并实现/无尽的梦想……”

读了这首短诗,你对“起点和终点”有何感想,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古代诗文阅读(29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8分) 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 (1)民生各有所乐兮, (2),池鱼思故渊 (3)地崩山摧壮士死, (4)艰难苦恨繁霜鬓, (5),相逢何必曾相识 (6)沧海月明珠有泪, (7)人生如梦, (8)想当年,,气吞万里如虎。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一5题。 马文升,字负图,貌瑰奇多力。登景泰二年进士,授御史。历按山西、湖广,风裁甚著。成化初,召为南京大理卿。满四之乱,录功进左副都御史,振巩昌、临洮饥民,抚安流移。绩甚著。是时败寇黑水口,又败之汤羊岭,勒石纪之而还。进右都御史,总督漕运。淮、徐、和饥,移江南粮十万石、盐价银五万两振之。孝宗即位,召拜左都御史。弘治元年上言十五事,悉议行。帝耕藉田,教坊以杂戏进。文升正色曰:“新天子当使知稼穑艰难,此何为者?”即斥去。明年,为兵部尚书,督团营如故。承平既久,兵政废弛,西北部落时伺塞下。文升严核诸将校,黜贪懦者三十余人。奸人大怨,夜持弓矢伺其门,或作谤书射入东长安门内。为兵部十三年,尽心戎务,于屯田、马政、边备、守御,数条上便宜。国家事当言者,即非职守,亦言无不尽。尝以太子年及四龄,当早谕教。请择醇谨老成知书史者,保抱扶持,凡言语动止悉导之以正。山东久旱,浙江及南畿水灾,文升请命所司振恤,练士卒以备不虞。帝皆深纳之。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诸大臣莫敢望也。吏部尚书屠滽罢,倪岳代滽,岳卒,以文升代。南京、凤阳大风雨坏屋拔木,文升请帝减膳撤乐,修德省愆,御经筵,绝游宴,停不急务,止额外织造,振饥民,捕盗贼。已,又上吏部职掌十事。帝悉褒纳。正德时,朝政已移于中官,文升老,连疏求去,许之。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语及时事,辄颦蹙不答。五年卒,年八十五。文升有文武才,长于应变,朝端大议往往待之决。功在边镇,外国皆闻其名。尤重气节,厉廉隅,直道而行。卒后逾年,大盗至钧州,以文升家在,舍之去。(节选自《明史·马文升传》)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登景泰二年进士登:升职。 B.录功进左副都御史录:记载。 C.振巩昌、临洮饥民振:救济。 D.勒石纪之而还勒:铭刻 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马文升劝谏皇上修身爱民内容的一组是()(3分) ①新天子当使知稼艰难②即非职守,亦言无不尽

上海交通大学软件学院软件工程本科培养计划

软件工程本科培养计划 一.指导思想 1.体现"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 2.培养学科基础厚、专业口径宽、综合能力强、整体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 3.从反映发展和需求,培养创新能力,加强工程实践角度优化培养计划。 二.学制 四年。 三.培养目标 把学生培养成为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能适应信息产业和软件产业需求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系统设计与开发、软件项目能力及其它领域的高级人才。 四.基本要求 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软件工程人才,不仅应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而且还应具有合理的能力结构;他们应对新生事物具有敏感性和适应性;应对学过的知识具有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应具有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开拓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善于用文字和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与别人共事、协同工作的能力;以及适应竞争的能力。此外,他们应具有良好的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 五.课程体系及构成 本专业教学计划课程共分四个知识模块: 1.公共基础知识模块; 2.学科基础知识模块; 3.人文、社科、经济、管理知识模块; 4.专业前沿及特色知识模块。

六.主干课程 本专业的主干课程共8门,它们是:程序设计、算法与数据结构、数据库应用技术、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概论、面向对象设计和UML以及软件项目管理。 七.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上机及专业外语等教学安排 本专业在四年中安排了军训、学农、金工实习、项目实践、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共约37周。这些实践环节对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造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本专业培养软件工程专业人才的特色之一。 第4和第6学期只安排18周教学,第19-24周为暑期短学期,分别安排开发技术和系统设计两个project,以及专题讲座。聘请国内外专家讲学。 除了三年级安排一门英语口语与写作课外,还安排若干门课程采用原版教材;四年级学生结合毕业设计(论文)安排阅读和翻译外文文献资料。并安排108学时开设大学日语基础,以适应软件产业需要。 八.课外实践活动安排与要求 本专业四年除课程安排上机(所涉及的课程见教学安排一览表)外,实验室对学生实行开放实验。课外安排包括阅读教材及参考书,做所布置的习题,准备实验和上机,设计大型综合课程设计,撰写实验报告和有关论文等。 课外教学安排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消化掌握课堂知识,理论联系实际的辅助途径。因此,学生应根据教学安排,围绕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师的要求完成课外教学安排,课外要求应视作考核的内容之一。 九.毕业规定 学生在本专业毕业应获总学分202.5,其中必修课学分174.5并完成生产实习项目和毕业设计(论文)。 十.课程列表

高三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高三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 1. (2分) (2019高二下·吉林期中) 下列化学用语的表述错误的是() A . 过氧化氢的结构式:H—O—O—H B . 氮原子的L层电子轨道表示式: C . CO2的比例模型: D . Cl-的结构示意图: 2. (2分)(2019·北京) 下列除杂试剂选用正确且除杂过程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 A B . B C . C D . D

3. (2分) (2018高一下·哈尔滨期中) 下列块状金属在常温下能全部溶于足量浓硝酸的是() A . Pt B . Ag C . Al D . Fe 4. (2分) (2019高一上·公主岭期末) 二氧化硅属于酸性氧化物,理由是() A . Si是非金属元素 B . SiO2对应的水化物是可溶性弱酸 C . SiO2与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D . SiO2不能与酸反应 5. (2分) (2017高一上·台州期末) 下列不属于物质分离、提纯实验操作用到的实验装置是() A . B . C .

D . 6. (2分)单质钛的机械强度高,抗蚀能力强,有“未来金属”之称。工业上常用硫酸分解钛铁矿(FeTiO3)的方法制取二氧化钛,再由二氧化钛制金属钛,主要反应有: ①FeTi03+3H2SO4=Ti(SO4)2+FeSO4+3H2O ②Ti(SO4)2+3H2O=H2TiO3↓+2H2SO4 ③H2TiO3TiO2+H2O ④TiO2+2C+2Cl2TiCl4↑+CO↑ ⑤TiCl4+2Mg2MgCl2+Ti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 反应①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 B . 反应②是水解反应 C . 反应④中二氧化钛是氧化剂 D . 反应⑤表现了金属镁还原性比金属钛强 7. (2分)下列事实能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A . 蘸取烧碱和纯碱溶液分别放在无色火焰上灼烧,都产生黄色火焰 B . 向氯化钡溶液通入SO2 ,再加入氯水或氨水,都产生白色沉淀 C . 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醋酸钠或醋酸铅溶液,都产生白色沉淀 D . 将二氧化硅分别加入到氢氧化钠溶液或氢氟酸中,固体都溶解 8. (2分) (2016高一上·吉林期中) 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A . 氯气溶于水:Cl2+H2O═2H++Cl﹣+ClO﹣ B . Fe2+与NO3﹣在酸性溶液中的反应:Fe2++NO3﹣+4H+=Fe3++NO↑+2H2O

(2020年)(交通运输)外事网上申报系统使用说明书上海交通大学人事处精编

(交通运输)外事网上申报系统使用说明书上海交通 大学人事处

(交通运输)外事网上申报系统使用说明书上海交通 大学人事处

上海交通大学外事网上申报系统

目录1.登录3 2.用户注册3 3.功能菜单4 4.教师学生出国申报4 4.1团组编辑5 4.2出访地编辑6 4.3成员编辑7 4.4团组附件9 4.5打印申请表10 4.6近期申报记录10 4.7出访历史查询11 5.医学院业务流程11 5.1出国申报11 5.2 医学院团组受理11 5.3 医学院团组审核11 5.4 医学院政审12 5.5 生成市外办上报接口文件13 5.6 申报市外办办理护照签证16 6.医学院附属医院业务流程17 6.1出国申报17 6.2审核和审批18

6. 3生成市外办上报接口文件18 6.4 申报市外办办理护照签证18 7.因私申报18 7.1因私教师申报19 7.2因私学生申报19 7.3因私历史查询19

1.登录 打开浏览器,打入以下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ef16582656.html,,即可进入申报系统。注意:(1).浏览器必须设置允许本网站弹出窗口;(2).如果登录后30分钟不操作,或者使用期间离开页面超过30分钟,服务器会自动断开连接,这时候会返回出错信息,录入的数据不能保存,需要重新进行登录。所以,录入期间如果中途离开请先保存和退出。 仍没有账号的,需要先行进行注册 2.用户注册 注意:所属学院需照实填写,将会影响团组的流向,特别是医学院下属的附属医院申报的团组需要经过医学院的审核,所以不能选错。 3.功能菜单 登录成功后,能够见到页面上方的功能栏。 根据用户类型不同,及其所具有的权限不同,菜单栏会有所不同。 普通用户(自行注册用户)拥有:【出国申请】,【近期申报团组】,【出访历史查询】,【帮 助】,【出访小结格式】,【因私申报】,【团组查询】 二级单位用户(由管理员创建的附属医院管理员用户)拥有:【出国申请】,【近期申报团 组】,【出访历史查询】,帮助】,【出访小结格式】,【因私申报】,【团 组查询】,【上报市外办】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 2018-2019 学年第一学期 高三英语摸底考试卷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 高三英语摸底考试卷 II.Grammar and Vocabulary Section A Directions:After reading the passages below,fill in the blanks to make the passages coherent and grammatically correct.For the blanks with a given word,fill in each blank with the proper form of the given word;for the other blanks,use one word that best fits each blank. (A) Space is a dangerous place,not only because of meteors but also because of rays from the sun and other stars.The atmosphere again acts(1)__________our protective blanket on earth.Light gets through,and this is essential for plants(2)__________(make)the food which we eat.Heat,too, makes our environment endurable.Various kinds of rays come through the air from outer space,but enormous quantities of radiation from the sun(3)__________(screen)off.As soon as men leave the atmosphere they are exposed to this radiation but their spacesuits or the walls of their spacecraft, (4)__________they are inside,do prevent a lot of radiation damage. Radiation is(5)__________(great)known danger to explorers in space.The unit of radiation is called"rem".Scientists have reason to think that a man can put up with far more radiation than 0.1rem without(6)__________(damage);the figure of60rems has been agreed on.The trouble is(7)__________it is extremely difficult to be sure about radiation damage-a person may feel perfectly well,but the cells of his or her sex organs may be damaged,and this will no be discovered (8)the birth of deformed children or even grandchildren.Missions of the Apollo flights have had to cross belts of high amount of rems.So far,no dangerous amounts of radiation have been reported,but the Apollo missions have been quite short.We simply do not know yet(9) __________men are going to get on when they spend weeks and months outside the protection of the atmosphere,working in a space laboratory.Drugs might help to decrease the damage(10) __________(do)by radiation,but no really effective ones have been found so far. (B) Before I went to the British Koi Keepers’Annual Show,I didn’t understand(1)______ people could take fish so seriously.However,the more I learned about koi,the more interested I became.As one expert told me,“Collecting koi is far more addictive than you might think.They’re as beautiful as butterflies and very calming to watch.”Freddie Mercury,the lead singer of Queen, would have agreed----the pool in his specially built Japanese garden was home to89koi,(2) __________cost up to£10,000each. At the show I met koi euthusiast Jean Kelly.“Koi are getting more and more expensive,”she told me.“One recently sold for£250,000.”I was shocked-----that’s almost as much as I paid for my house.“Well,that was a record,”(3)__________(admit)Jean.“The normal price is nowhere near as high as that.” Nevertheless,serious collectors can pay up to£15,000for a fully(4)_______(grow)koi, which is nearly as expensive as a new luxurious car,and the bigger they are,the more they cost.The cheapest I(5)________find was£75each,but they were only about twice as big as my goldfish. Jean wasn’t impressed by one of the koi on sale either.“Actually,these koi aren’t any nicer than (6)_______,”She commented.“(7)_______they are slightly bigger than the ones I’ve got,I paid considerable less than this.”

2019计算机硕士就业情况(上海交通大学)

2019计算机硕士就业情况(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 统分[研] {成功出国} 出国【获录取通知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统分[研] {成功出国} 出国【获录取通知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统分[研] {成功出国} 出国【签证→工作】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统分[研] {成功出国} 出国【获录取通知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统分[研] {成功出国} 出国【获录取通知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统分[研] {成功出国}

出国【获录取通知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统分[研] {成功出国} 出国【获录取通知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统分[研] {成功出国} 出国【签证→读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统分[研] {成功出国} 出国【获录取通知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统分[研] {成功出国} 出国【获录取通知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统分[研] {成功出国} 出国【获录取通知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统分[研] {成功出国} 出国【获录取通知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统分[研] {成功出国} 出国【获录取通知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统分[研] {成功出国} 出国【获录取通知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统分[研] {成功出国} 出国【获录取通知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统分[研] {成功出国} 出国【获录取通知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统分[研] {成功出国} 出国【获录取通知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统分[研] {成功出国} 出国【获录取通知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统分[研] {成功出国} 出国【签证→读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统分[研] {成功出国} 出国【获录取通知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统分[研] {成功出国} 出国【签证→工作】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统分[研] {成功出国} 出国【获录取通知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统分[研] {成功出国} 出国【获录取通知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统分[研] {成功出国} 出国【获录取通知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统分[研]

高三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真题

高三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 1. 马克思在称赞巴黎公社的领导者时说:“这些勤务员经常是在公众监督之下进行工作的。”他们“公开地老老实实地办事……在众目睽睽之下进行活动,不自命为绝对正确,没有文牍主义的敷衍拖拉作风,不耻于承认和改正错误。”对以上材料的认识正确的是() A .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天赋人权的思想 B . 说明公社领导人的权力制约与民主作风 C . 表明国家政权机关已变为“社会公仆” D . 体现了巴黎公社无产阶级政权的性质 2. 在西周分封制下,被嫡长子继承制排除在王位继承以外的众王子弟,获得了新建诸侯国的权力,更得到一般宗族子弟绝不会出现的各种政治特权。材料表明西周分封制() A . 强化了王室间的血缘纽带 B . 推动了王室宗族迅速分化 C . 有效缓和了各诸侯国矛盾 D . 实现了地方对中央的拱卫 3. 1938年,布哈林(当时任共产国际技委会主席)在中共六大上说,红军应该“分散到各个地力经相当的时间,再转一个地方,到这个地力在一些时间。杀一杀土豪劣绅,吃一吃饭,喝一喝鸡汤,再到另一个地方,照样杀土豪吃鸡,过了相当时向再前进”这说明布哈林() A . 要求重视农村根据地和红军的建设 B . 指明了中国革命正确道路 C . 认识到动员农民阶级力量的重要性 D . 反对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4. 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都曾大规模对外扩张,在此过程中,罗马不断扩大公民权

的授予范围,而雅典则严格将公民资格限制在雅典本地居民范围内。这种差异() A . 是罗马扩张迅速的根本原因 B . 促使罗马帝国进一步完善法律建设 C . 保障了雅典公民的紧密团结 D . 使罗马公民的权利比雅典更加广泛 5. 公元前242年,罗马设立了外事裁判官,裁判官审案时从罗马古老的“信义”观念出发,认为无论是罗马人还是异邦人出于善意的行为都应该且能够得到保护,确立并认可了一系列新的契约法律关系。罗马法的这一发展() A . 树立了各民族间的交易法则 B . 形成了完备的法律体系 C . 说明当时民族矛盾日渐消失 D . 对私产作出了合法保护 6. 15世纪末16世纪初,罗马教会加强了对德意志的掠夺。罗马教廷每年从德意志搜刮的财富达到30万古尔登(货币单位),相当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每年税收额的20倍。德意志成为教会榨取最严重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A . 德意志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B . 教会是德意志最大的封建主 C . 德意志社会各种矛盾的激化 D . 德意志缺乏统一的中央集权 7. “延安县中四乡在进行普选运动时,在两个村里,有个别群众提出一个地主当乡长,因他识字。当时该乡的群众知道他表现不好,都不愿选举他。大家主张要选能代表群众利益的人当乡长,不要以识字多少为原则。结果地主落了选。”材料所述现象() A . 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 B . 反映出地主不受农民欢迎 C . 反映当地群众已经有了民主的意识 D . 证明延安实行了普选的民主选举制度 8. 1935年起,蒋介石在国内外通过三条渠道寻找共产党进行秘密接触:一是由曾养甫、谌小岑出面,通过翦伯赞、吕振羽与中国共产党北方局以及长江局代表谈判。二是通过宋庆龄、宋子文派以牧师身份活动的中国共产党党员董健吾秘密到达陕北,向中共中央转达国民党要求谈判的信息。三是令驻苏武官邓文仪找中国共产党驻共产

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圆周运动专题练习(解析版)

一、第六章 圆周运动易错题培优(难) 1.如图所示,叠放在水平转台上的物体 A 、B 及物体 C 能随转台一起以角速度 ω 匀速转动,A ,B ,C 的质量分别为 3m ,2m ,m ,A 与 B 、B 和 C 与转台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 μ ,A 和B 、C 离转台中心的距离分别为 r 、1.5r 。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 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重力加速度为 g )( ) A . B 对 A 的摩擦力一定为 3μmg B .B 对 A 的摩擦力一定为 3m ω2r C .转台的角速度需要满足g r μω D .转台的角速度需要满足23g r μω 【答案】BD 【解析】 【分析】 【详解】 AB .对A 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以及B 对A 的静摩擦力,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有 ()()233f m r m g ωμ= 故A 错误,B 正确; CD .由于A 、AB 整体、C 受到的静摩擦力均提供向心力,故对A 有 ()()233m r m g ωμ 对AB 整体有 ()()23232m m r m m g ωμ++ 对物体C 有 ()21.52m r mg ωμ 解得 g r μω 故C 错误, D 正确。 故选BD 。 2.如图所示,水平的木板B 托着木块A 一起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心为O 的匀速圆周运动,

Oa水平,从最高点b沿顺时针方向运动到a点的过程中() A.B对A的支持力越来越大 B.B对A的支持力越来越小 C.B对A的摩擦力越来越小 D.B对A的摩擦力越来越大 【答案】AD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于始终做匀速圆周运动,合力指向圆心,合力大小不变,从最高点b沿顺时针方向运动到a点的过程中,合力的水平分量越来越大,竖直向下的分量越来越小,而合力由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提供,因此对A进行受力分析可知,A受到的摩擦力越来越大,B对A的支持力越来越大,因此AD正确,BC错误。 故选AD。 3.如图所示,两个水平放置的轮盘靠摩擦力传动,其中O、O′分别为两轮盘的轴心,已知两个轮盘的半径比r甲∶r乙=3∶1,且在正常工作时两轮盘不打滑。两个同种材料制成的完全相同的滑块A、B放置在轮盘上,两滑块与轮盘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两滑块距离轴心O、O′的间距R A=2R B,两滑块的质量之比为m A∶m B=9∶2.若轮盘乙由静止开始缓慢地转动起来,且转速逐渐增加,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滑块A和B在与轮盘相对静止时,线速度之比v A∶v B=2∶3 B.滑块A和B在与轮盘相对静止时,向心加速度的比值a A∶a B=2∶9 C.转速增加后滑块B先发生滑动 D.转速增加后两滑块一起发生滑动 【答案】AB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假设轮盘乙的半径为r,因r甲∶r乙=3∶1,所以轮盘甲的半径为3r。 由题意可知两轮盘边缘的线速度v大小相等,由v=ωr可得

高三上学期期中试卷

高三生命科学期中考试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不给分 第I 卷(共6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物质中同时含有磷和氮元素的是 A .丙酮酸 B .核苷酸 C .氨基酸 D .脂肪酸 2、微生物的种类繁多,下列微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①黏菌 ②酵母菌 ③蓝细菌 ④大肠杆菌 ⑤乳酸杆菌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④⑤ 3、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脂质不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 B. 蛋白质是生物体主要的能源物质 C. 核酸是生物体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 D. 糖类不参与细胞识别和免疫调节 4.生物体中的某种肽酶可水解肽链末端的肽键,导致 A .蛋白质分解为多肽链 B .多肽链分解为若干短肽 C .多肽链分解为氨基酸 D .氨基酸分解为氨基和碳链化合物 5、下列有关ATP 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 ATP 是生物体内主要的贮存能量的物质 ② ATP 的能量主要储存在腺苷和磷酸之间的化学键中 ③ ATP 水解一般指ATP 分子中高能磷酸键的水解 ④ ATP 只能在线粒体中生成 ⑤ ATP 在生物细胞内普遍存在,是能量的“携带者”和“转运者”,有“能量货币”之称 A .①③ B . ③⑤ C .②④ D .④⑤ 6、某种植物细胞在浓度分别为200mmol ∕L 和400mmol ∕L 的M 物质溶液中,细胞吸收M 的速率都是10mmol ∕min ,通入空气后,吸收速率不变。对此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 A .细胞吸收M 的方式为自由扩散 B .细胞吸收M 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 C .细胞吸收M 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D .所需能量供应不足 7、以下关于微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菌芽胞在合适的条件下可萌发形成新的菌体,它是细菌的有性生殖方式 。 B.质粒是许多微生物细胞内独立于拟核外的能自主复制的DNA 分子。 C.光合细菌和蓝细菌都含有叶绿体,所以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细菌核糖体是核酸和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8.控制传染源是抑制微生物传染病传播的重要措施,下列做法属于对传染源进行控制的是 A .接种特效疫苗 B .设立隔离病房 C .注射相应抗体 D .室内定期通风 9.有机磷农药可抑制胆碱酯酶(分解乙酰胆碱的酶)的作用,对于以乙酰胆碱为递质的 突触来说,中毒后会发生 A .突触前膜的流动性消失 B .关闭突触后膜的Na+离子通道 班级__________ 考试号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高三理科数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三年级—上期期中考试 数学(理) (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填在答题卷上. 1.若复数() 1a i a R i +∈+是纯虚数,则实数a 的值为 A .1- B . 1 C .2- D .2 2.设集合S = {0 , 1 , 2 , 3 } , T = { x | | x –3 | ≤2},则S ∩T = A .{0 , 1, 2 , 3 } B .{1 , 2 , 3 } C .{0 ,1 } D .{1} 3.在等比数列{an}中,若 3 21a a a = 2 , 4 32a a a = 16,则公比q = A .21 B .2 C .22 D .8 4.定义集合M 与N 的新运算:M+N=M x x ∈|{或N x ∈且}N M x ??,则(M+N)+N 等于 A .M B .N C .N M ? D .N M ? 5.若()x f 是R上的增函数,且()(),22,41=-=-f f 设P=(){}31|<++t x f x , Q=(){}4|-

学军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学军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42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张建封,字本立,邓州南阳人,客隐兖州。少喜文章,能辩论,慷慨尚气,自许以功名显.。李光弼镇河南,盗起苏、常间,残掠乡县。代宗诏中人马日新与 光弼麾下皆讨。建封见中人,请前喻贼,可不须战。因到贼屯开譬祸福,一日降数千人,纵还田里,由是知名。时马燧为三城镇遏使雅知之表为判官擢监察御史燧伐李灵耀军中事多所诹访杨炎将任以要职卢杞不喜出为岳州刺史①。 李希烈既破梁崇义,跋扈不臣,寿州刺史崔昭与相闻,德宗召宰相选代昭者,杞仓卒不暇取它吏,即白用建封。希烈数败王师,张.甚,遂僭即天子位。是时, 四方尚多故,乃缮陴隍,益治兵,四鄙附悦。希烈使票帅悍卒来战,建封皆沮衄之。贼平,进封阶。 是时,宦者主宫市,无诏文验核,但称宫市,则莫敢谁何.,大率与直十不偿 一。又邀阍闼②所奉及脚佣,至有重荷趋肆而徒返者。有农卖一驴薪,宦人以数尺帛易之,又取它费,且驱驴入宫,而农纳薪辞帛,欲亟.去,不许,恚曰:“惟有 死耳!”遂击宦者。有司执之以闻,帝黜宦人,赐农帛十匹,然宫市不废也。谏臣交章列上,皆不纳,故建封请间为帝言之,帝颇顺听。会诏书蠲民逋赋,帝问何如,答曰:“残逋积负,决无可敛,虽蠲除之,百姓尚无所益。” 治徐凡十年,躬于所事,一军大治。善容人过,至健黠亦未尝曲法假之。其言忠义感激,故下皆畏悦。性乐士,贤不肖游其门者礼必均,故其往如归。许孟容、韩愈皆奏署幕府,有文章传于时。 (《新唐书·卷一五八·列传第八十三·张建封传》) 【注】①马燧、李灵耀、杨炎、卢杞均为人名。②阍闼:宫门。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慷慨尚气,自许以功名显.显:显扬 B、希烈数败王师,张.甚张:张狂 C、但称宫市,则莫敢谁何.何:怎样

高三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在交通事故的分析中,刹车线的长度是很重要的依据,刹车线是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轮胎在地面上滑动时留下的痕迹.在某次交通事故中,汽车的刹车线长度是14m设汽车轮胎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7,取g=10 m/s2,则汽车开始刹车时的速度大小为( ) A.7 m/s B.10 m/s C.14 m/s D.20 m/s 2、电梯内的地板上竖直放置一根轻质弹簧,弹簧上方有一质量为m 的物体。当电梯静止时弹簧被压缩了x1;当电梯运动时弹簧被压缩了x2,且有x2> x1,试判断电梯运动的可能情况是() A.匀加速上升B.匀加速下降 C.匀减速上升D.匀减速下降 3、下列几种情景,请根据所学知识选择对情景的分析和判断的正确说法() ①点火后即将升空的火箭②高速公路上沿直线高速行驶的轿车为避免事故紧急刹车③运动的磁悬浮列车在轨道上高速行驶④太空的空间站在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A.因火箭还没运动,所以加速度一定为零 B.轿车紧急刹车,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 C.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因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也一定很大

D.尽管空间站做匀速圆周运动,加速度也不为零 4、为了节省能量,某商场安装了智能化的电动扶梯。无人乘行时,扶梯运转得很慢;有人站上扶梯时,它会先慢慢加速,再匀速运转。一顾客乘扶梯上楼,恰好经历了这两个过程,如图所示。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顾客始终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B.顾客始终处于超重状态 C.顾客对扶梯作用力的方向先指向左下方,再竖直向下 D.顾客对扶梯作用力的方向先指向右下方,再竖直向下 5、质量为m的汽车以恒定功率P沿倾角为θ的倾斜路面向上行驶,最终以速度v匀速运动。若保持汽车的功率P不变,使汽车沿这个倾斜路面向下运动,最终匀速行驶。由此可知(汽车所受阻力大小不变)() A.汽车的最终速度一定大于v B.汽车的最终速度可能小于v C.汽车所受的阻力一定大于mgsinθ D.汽车所受的阻力可能小于mgsinθ 6、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长木板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木块的在长木板上滑行,长木板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1μ,木块与长木板间动摩擦因数为2μ,则长木板受地面摩擦力大小一定为()A.μ1(m+M)g B.μ2mg C.μ1mg D.μ1mg+μ2Mg 7.木块A、B分别重50 N和70 N,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与A、B相连接的轻弹簧被压缩了5 cm,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00 N/m。用F =7N的水平力作用在木块A上,如图所示,力F作用后()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 2017-2018 学年度第二学期(含答案解析)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 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三英语毕业考试卷 I.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Section A Directions: In Section A, you will hear ten short conversations between two speakers. At the end of each conversation, a question will be asked about what was said. The conversations and the questions will be spoken only once. After you hear a conversation and the question about it, read the four possible answers on your paper, and decide which one is the best answer to the question you have heard. 1. A. Use a ladder to help her reach the cup. B. See a doctor about her shoulder. C. Put the cup on a lower shelf. D. Buy a new cupboard. 2. A. He has already called Harry. B. Harry knows most of the facts. C. He ne eds to talk to Harry soon. D. Harry doesn’t have a telephone. 3. A. The new doctor lacks experience. B. She disagrees with what the man said. C. The man had better talk with the patients first. D. Patients usually cannot offer a fair evaluation. 4. A. Take the man to the station. B. Look after the man’s things. C. Find out when the next bus leaves. D. Show the man the way to the station. 5. A. He was good at fixing up bookshelves. B. He helped James build up the furniture. 页1

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

北京市昌平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 [10月28日]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把答案填写在机读卡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填其他答案标号. 一、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已知集合{} lg 0A x x =>, { }220 B x x x =-<,则A B ?= ( ) A . {}210x x << B .{}110x x << C .{}12x x << D .{}02x x << 2. 已知p :关于x 的不等式2 20x ax a +-≥的解集是R ,q :01<<-a ,则p 是q 的 ( ) A .充分非必要条件 B .必要非充分条件w.w.w.k.s.5.u.c.o.m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 3. 函数x x g x x f -=+=122)(log 1)(与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下的图象大致是( ) A B C D 4. 从4名男生和3名女生中选出3人,分别从事三项不同的工作,若这3人中至少有1名女生,则选派方案共有( ) A .186种 B .31种 C .270种 D . 216种 5. 等差数列{ n a }中, ,数列022112 73=+-a a a {n b }为等比数列,且 77 b a =,则 8 6b b 的值 为( ) A .2 B .4 C .8 D.16 6. 右图是函数 2 ()f x x ax b =++的部分图象,则函数的零点所在的区间是( ) A . B . C . D . 7.设,a b R ∈,若33是3a 与3b 的等比中项,则b a 22+的最小值是( ) ()ln ()g x x f x '=+11(,)42(1,2)1 (,1)2(2,3)

陕西省高三上学期数学期中考试试卷(I)卷

陕西省高三上学期数学期中考试试卷(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单选题 (共 10 题;共 20 分)
1. (2 分) (2017·宁波模拟) 已知全集 U=A∪B={x∈Z|0≤x≤6},A∩(?UB)={1,3,5},则 B=( )
A . {2,4,6}
B . {1,3,5}
C . {0,2,4,6}
D . {x∈Z|0≤x≤6}
2. (2 分) (2019 高二上·哈尔滨期末) 已知命题 :
,则( )
A.
B.
C.
D.
3. (2 分) (2019·安徽模拟) 若函数 A.2
的最大值为 ,则
()
B. C.3
D. 4. (2 分) (2019·新宁模拟) 已知角 a 的终边经过点 P(-3,-4),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 tana=-
第 1 页 共 12 页

B . sina=-
C . cosa=-
D . tana=
5. (2 分) (2018 高三上·云南月考) 已知正三角形 ABC 的边长为 的最小值为
,重心为 G,P 是线段 AC 上一点,则
A. B . -2
C. D . -1
6. (2 分) (2019·新乡模拟) 设
围为( )
,满足关于 的方程
表示 , 两者中较大的一个,已知定义在
的函数
有 个不同的解,则 的取值范
A.
B.
C.
D.
7.(2 分)(2018·龙泉驿模拟) 将函数
图象 若对满足
的 、 ,有
的图象向右平移 ,则
个单位后得到函数

第 2 页 共 12 页

2021年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毕业考数学试题

2021年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毕业考数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______. 2.双曲线22312x y -=的两渐近线的夹角大小为______. 3.用行列式解线性方程组2710 x y x y +=??-+=?,则y D 的值为______. 4.湖面上浮着一个球,湖水结冰后将球取出,冰上留下一个直径为24cm ,深为8cm 的空穴,则这球的半径为______cm . 5.直线240x y +-=经过抛物线22y px =的焦点,则抛物线的准线方程是______. 6.已知函数()sin y x ω?=+(0>ω,02π?<≤ )的部分图像如图所示,则函数解 析式为_______. 7.设函数36log (1),6,)()3,(,6) x x x f x x --+∈+∞?=?∈-∞?的反函数为1()f x -,若11()9f a -=,则(4)f a += . 8.二项展开式7(23)x +中,在所有的项的系数、所有的二项式系数中随机选取一个,恰好为奇数的概率是______. 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内,曲线|1||3|||7x x y ++-+=所围成的区域的面积为______. 10.已知梯形ABCD 中,12 AD DC CB AB ===,P 是BC 边上一点,且AP xAB y AD =+,当P 在BC 边上运动时,x y +的最大值是___________

11.求方程2sin sec tan 10x x x -+-=在[0,2]x π的解集______. 12.已知底面为正方形且各侧棱长均相等的四棱锥V-ABCD 可绕着AB 任意旋转,AB ? 平面α, M 是CD 的中点,2,AB VA ==点V 在平面α上的射影点为O ,则OM 的最大值为_______ 二、单选题 13.下列以t 为参数的方程所表示的曲线中,与曲线1xy =完全一致的是( ) A .12 12x t y t -?=???=? B .1x t y t ?=??=?? C .cos sec x t y t =??=? D .tan cot x t y t =??=? 14.已知无穷数列{}n a 是公比为q 的等比数列,n S 为其前n 项和,则“0||1q <<”是“存在0M >,使得n S M <对一切n *∈N 恒成立”的( )条件 A .充分不必要 B .必要不充分 C .充要 D .既不充分也不 必要 15.已知z 均为复数,则下列命题不正确的是( ) A .若z z =则z 为实数 B .若20z <,则z 为纯虚数 C .若|1||1|z z +=-,则z 为纯虚数 D .若31z =,则2z z = 16.直线l 在平面上α,直线m 平行于平面α,并与直线l 异面.动点P 在平面上α,且到直线l 、m 的距离相等.则点P 的轨迹为( ). A .直线 B .椭圆 C .抛物线 D .双曲线 三、解答题 17.如图,在正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AA =114A B =,D 、E 分别为1AA 与11A B 的中点. (1)求异面直线1C D 与BE 所成角的大小; (2)求四面体1BDEC 的体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