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自发性气胸120例临床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9
老年自发性气胸诊治体会目的:分析老年人自发性气胸的发病特点,探讨老年自发性气胸合理的诊疗方案。
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老年自发性气胸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影响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
结果:41例病人中肺压缩20%者首选胸腔闭式引流术并加持续负压吸引,46.3%(19/41)肺完全复张,平均肺复张时间为7.5天;2.4%(1/41)张力性气胸合并COPD、纵隔气肿患者胸腔闭式引流术后3天死于呼吸衰竭;19.5%(8/41)反复多次气胸发作,闭式引流紧急减压缓解症状后开胸手术治疗,7.4%(3/41)的病人经闭式引流术后超过15天持续漏气,开胸手术治疗,11例开胸手术患者全部治愈,术后平均住院天数12天。
结论:老年自发性气胸是长期慢性肺部病变所引起的结果,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局,应在全身的高度上认识,治疗上应重视全身情况的调整,严格控制开胸手术适应症。
胸腔闭式引流加负压吸引对老年人生理影响较小,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处理方式,应为该类病人的首选治疗方式。
标签:老年自发性气胸;负压吸引;开胸手术自发性气胸是呼吸系统常见急症之一,而老年自发性气胸患者临床表现复杂,常病情危重,治疗效果差,且多伴有局限性胸膜粘连,治疗后肺复张较慢,住院时间长,费用高,无论是诊断还是治疗上都有不同于青年自发性气胸的特点,因此,有必要将其单独归类。
本文总结了我院胸外科2003年10月-2010年10月间收治的41例年龄60岁以上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加以分析,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41例,男性32例,女性9例,年龄60~75 岁,平均66岁。
左侧18例;右侧19例。
首次发作入院者20例;发作2次入院者12例;3次以上者9例。
41例病人全部经反复胸部X线检查证实诊断和治疗效果, 15例患者同时加行胸部CT平扫。
肺压缩51%者10例。
类型:闭合性气胸12例;交通性气胸23例;张力性气胸2例。
合并症及并发症:合并COPD21例(其中5例并发皮下气肿;4例并发纵隔气肿);支气管扩张9例;肺结核7例;肺间质纤维化2例;合并糖尿病7例,高血压24例。
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62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对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临床特点进行分析。
方法分析从2012年到2013年收治的62位患有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有58位为男性患者,有4位为女性患者,并根据病理生理特征与临床特征进行分型。
结果所有患者在进行原发病治疗的同时,结合肺压缩程度与气胸类型,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
结论老年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有呼吸困难加重或者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无论体征是否典型,都应该进行胸片的检查,以免耽误治疗。
【关键词】 copd;自发性气胸;临床分析自发性气胸在临床中是比较常见的急症,诊断起来并不难,但是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的诊断比较有难度,并且起病快,病情的发展速度也快,容易造成呼吸衰竭,是内科中比较严重的症状之一[1]。
为了对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收集了2012年到2013年收治的62位患有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1 临床资料1.1 资料共有62位患者,其中男性患者有58位,女性患者有4位,患者年龄在52岁到78岁之间,患者的平均年龄是64岁,有50位患者的年龄在60岁以上,62位患者的诊断都符合copd标准。
根据病理生理特征与临床特征进行分型,有12位患者为混合型,有45位患者为气肿型。
1.2 临床表现有6位患者出现刺激性咳嗽,有2位患者出现胸痛的现象,有51位患者呼吸困难加重。
1.3 诱因有9位患者是由排便引起的,有44位患者的诱发因素为呼吸道感染,还有9位患者无诱发因素。
1.4 胸部x线检查 62位患者都进行了胸部x线检查之后确诊,有2位患者由于病情严重没办法进行摄片,确诊方式采取胸膜腔试穿刺抽气。
copd的不同分型并发自发性气胸除了有气胸的特征以外,还有以下几点的不同:气肿型主要为心脏形态正常但是气肿的征象明显;支气管炎型主要为心脏扩大或者是肺野正常,而肺气肿的征象不是很明显;混合型同时又以上两种特点。
自发性气胸160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主要研究出现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方式。
方法对我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间出现自发性气胸的1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其发生的原因以及相应的治疗方法。
结果有45例患者为单纯性气胸,低于20%的肺被压缩,需进行卧床休息疗法,治愈时间为6.25天。
有39例患者的肺被压缩21-30%,需进行抽气治疗,平均需时8.3天。
有76例患者肺被压缩大于30%,需行胸腔闭式引流术。
内科治疗有效率为93.6%。
结论对于出现自发性气胸的患者要采用综合治疗方法,症状不明显的轻微气胸可以采用保守治疗方法,如果30%以上的肺被压缩,则立即采取胸腔闭式引流术,留置导管的时间不宜在半个月以上,如患者为交通性气胸或液气胸可以适当延长插管时间,但最多在30天,如仍有症状,可进行外科治疗方法。
【关键词】自发性气胸;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在临床常见的急症中自发性气胸较为常见,发病迅猛,危重,每个患者在临床上的表现各不相同,如临床医生观察不仔细,容易出现漏诊的现象。
这种疾病最近几年发病逐渐增多,如果未进行及时抢救,易导致生命危险,特别是张力性气胸,很容易出现窒息死亡[1]。
我院对2010年3月-2012年3月间出现自发性气胸的1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1.1基本资料我院选择了2010年3月-2012年3月间出现自发性气胸的160例患者,其中128例为男性,32例为女性,年龄均在17-83岁之间,不到20岁的有8例,20-30岁之间的有64例,30-60岁之间的有42例,超过60岁的有46例。
1.2发病诱因及病因这些患者的发病诱因中有64例原因不清,40例为剧烈咳嗽,用力屏住呼吸和呼吸道感染各为28例。
这些患者的发病原因中有108例患者为原发性气胸,52例患者为继发性气胸,继发性气胸中有36例继发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12例继发于肺结核,4例继发于肺癌。
老年人自发性气胸120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自发性气胸临床特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4月~2002年4月收住气胸患者184例的临床资料。
结果根据肺萎陷程度、病程、肺部原有病变以及临床表现等综合考虑治疗方式,及时强化抗炎,排气减压,促使肺尽早复张,可有效地预防心肺功能衰竭,转危为安。
结论老年人自发性气胸发病率高、原发病多、张力性气胸多、并发症多、死亡率高、肺平均复张时间长。
【关键词】老年人自发性气胸
自发性气胸是肺科常见的急诊之一。
我院1992年4月~2002年4月收住气胸患者184例,占同期住院患者总数(3379例)的5.45%,其中50岁以上老年人气胸120例,与同期49岁以下青壮年气胸64例进行临床对比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184例患者,男169例,女15例,男∶女=11.3∶1,年龄最大82岁,最小17岁;其中老年组50~82岁120例(65.22%),平均年龄6
2.02岁,男117例,女3例;青壮年组17~49岁64例(34.78%),平均年龄35.48岁,男52例,女12例。
1.2 诱因与原发疾病
1.2.1 诱因 184例气胸中除无明显诱因137例(74.46%),用力屏气34例(18.48%),咳嗽12例(6.52%),其他1例(0.54%),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2 原发病 184例气胸中有肺结核79例(42.93%),是两组中主要原发病;其次,老年组以慢支、肺气肿多见,有38例(20.65%),青壮年组以特发性多见,有29例(15.76%),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1.3 气胸类型与主要症状
1.3.1 部位与类型 184例气胸中单侧180例,双侧4例,其中老年组左侧54例(45%),右侧63例(5
2.5%),双侧3例(2.5%),青壮年组左侧34例(5
3.12%),右侧29例(45.31%),双侧1例(1.56%)。
由此可见,单侧多见,双侧少见,究竟哪一侧发病率高,文献资料不一,多数认为右侧多于左侧[1],本组资料中老年组右侧高于左侧,而青壮年组左侧高于右侧。
184例气胸中除92例未测定外,闭合性气胸63例(68.48%),
张力性气胸18例(19.57%),开放性气胸11例(11.96%),以闭合性最多,开放性最少。
其中,老年组中闭合性气胸44例(62.02%),青壮年组中闭合性气胸19例(82.61%),明显高于老年组。
而张力性气胸中,老年组有17例(24.64%),青壮年组1例(4.35%),明显低于老年组(0.01<P<0.05)。
1.3.2 主要症状 184例自发性气胸主要临床症状为咳嗽121例(65.76%),气急171例(9
2.93%),胸痛101例(54.89%),其中老年组以气急和咳嗽为主,分别为95%和65%;青壮年组以咳嗽和胸痛为主,分别为67.19%和60.94%。
1.4 治疗与结果
1.4.1 肺萎陷程度与治疗方式两组气胸治疗均采用卧床休息、抗感染、排气减压及对症治疗等综合处理。
老年组中肺压缩≤20%26例(21.67%),采用卧床休息8例(30.77%),采用胸穿抽气6例(23.08%),采用抽气无效而改作胸腔插管闭式引流或并用负压吸引12例(46.15%),青壮年组中肺压缩≤20%有10例(15.62%),采用卧床休息8例(80%),采用胸穿抽气1例(10%),采用胸腔插管闭式引流并用负压吸引1例(10%)。
肺压缩>40%者,两组均采用积极抽气或作胸腔插管闭式引流或并用负压吸引。
1.4.2 治疗方式和复张时间老年组经治疗后肺完全复张有103例(85.83%),最长为37天,最短为1天,平均为1
2.93天。
青壮年经治疗后肺完全复张有50例(78.12%),最短为3天,最长为30天,平均为11.02天。
老年组中14天内肺复张者经休息和抽气治疗有28例(39.44%),胸腔插管引流加负压吸引14例(42.42%);青壮年组中14天内肺复张者经休息和抽气治疗有19例(52.78%),胸腔插管引流加负压吸引18例(42.11%),两组有一定的差别(P<0.05)。
1.4.3 复发率老年组气胸复发在2次以上者30例(25%),青壮年复发8例(12.5%),老年组明显高于青壮年组,对4例(老年组3例,青壮年组1例)多次反复发作的顽固性气胸经持续负压吸引并以50%葡萄糖50 ml加2%普鲁卡因0.5 g,经引流管注入胸膜腔内2~3次后均治愈。
1.4.4 并发症老年组有1种或2种以上并发症者14例(11.67%),其中皮下气肿12例,纵隔气肿2例;青壮年组皮下气肿1例,脓气胸2例,血气胸2例。
老年组并发症明显高于青年组,对治疗增加了一定难度。
1.4.5 死亡率 184例气胸中死亡7例(3.8%),其中肺部均有严重肺结核和慢支、肺气肿疾病。
老年组死亡6例(5.0%),青壮年死亡1例(1.56%),两组有明显差异性(P<0.05)。
老年组死于皮下气胸呼吸衰竭4例,肺部严重感染伴呼吸衰竭2例,青壮年1例死于对侧肺毁损急性呼衰。
2 讨论
根据我院近10年来肺科住院统计,自发性气胸占住院总数的5.45%,气胸住院率呈持续上升的趋势,但老年人发病率有明显增高的倾向,>50岁年龄组占65.22%,<49岁青壮年组占34.78%,而国内报道的发病年龄以20~40岁为多,其原因与近年来老年人肺结核患病率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病率增高相关[2],老年人自发性气胸并非“自发”,而为继发,且多继发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3]。
老年组病情明显重于青壮年组,老年人气胸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气急,占95%,与老年人基础肺功能较差、肺代谢功能下降有关。
老年人原发病多,曾患过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肺炎,致局限性胸膜增厚粘连者,发生气胸后裂口被牵扯不易闭合,故老年人气胸张力性多见,加之老年人免疫功能的减退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并发症多,使病情更严重而复杂化,增加了治疗上的难度,促使肺复张时间延长,也是造成病死的重要原因。
因此,必须及时强化抗炎,排气减压,促使肺尽早复张,可有效地预防心肺功能衰竭,转危为安。
气胸治疗的原则为及时排除胸膜腔内气体。
Levyw建设的治疗方案,主要根据肺萎陷程度决定治疗方式。
我们认为根据肺萎陷程度、病程、肺部原有病变以及临床表现等综合考虑治疗方式:(1)肺部无
明显病变,无明显症状,肺压缩
≤20%,病程在2天以内者,仅作卧床休息,积极抗感染治疗。
(2)有呼吸困难症状,肺部有原发病灶,肺压缩≤40%,均作胸穿抽气,强化抗炎,使肺尽快复张。
(3)对下列患者应及时考虑作肋间插管水封瓶引流:①凡肺部有慢性病变,一侧压缩>40%,有呼吸困难等症状;
②张力性、开放性及双侧气胸、脓气胸、血气胸等呼吸功能障碍者;
③闭合性气胸反复发作或气胸存在较久,经反复抽气治疗肺不复张者;
④如水封瓶引流2天肺仍未复张,应加用负压吸引。
气胸复发率老年组明显高于青壮年组,文献报道不一,我们对4例反复发作气胸者采用胸内注入50%高渗葡萄糖液加2%普鲁卡因,设法使胸膜粘连,经过2~3次,均获得治愈。
对多次反复发作性气胸、血气胸,内科治疗失败者我们同意Bbshat的建议,如肺功能条件许可应作手术治疗[4]。
【参考文献】
1 刘同伦.实用结核病学.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546-555.
2 胡曾吉,邓伟吾,万欢英,等.自发性气胸531例分析.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80,3(2):81-82.
3 黄念秋.现代老年呼吸病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662.
4 邓伟吾.自发性血气胸和血胸的救治.实用内科杂志,1985,5(9):496-49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