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脓肿的诊治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251.19 KB
- 文档页数:3
垂体脓肿1例并文献复习垂体脓肿是一种十分罕见的潜在致命性疾病,迄今为止,仅有大约200例见诸报道[1]。
复杂多变、无明显特异性的临床表现,令垂体脓肿的早期诊断十分困难。
由于其罕见性,许多病例被漏诊,常常在外科手术中才被发现。
本文报道一例老年女性患者,术前误诊为垂体腺瘤伴卒中,术中发现为垂体脓肿,并且由病理证实。
1 病例资料患者,女,57岁。
2012年2月17日因“头痛三周视物不清一周”入院。
患者表现为持续性的全头痛,无发热,无恶心呕吐,双眼视力下降,仅有光感,伴复视,视野检查不配合,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4.5 mm,对光反射迟钝,余无其它阳性体征。
头颅CT检查发现鞍区类圆形等高密度占位性病变(图1)。
进一步MRI检查发现鞍区一大小约2.6 cm×2.5 cm×1.8 cm边界清晰的占位病变,T1像混杂等高信号(图2),T2像混杂低等高信号(图3),向上生长,压迫鞍上池、视交叉上台,增强后病灶壁成环形强化,信号密度混杂(图4),鞍底骨质未见吸收破坏,双侧海绵窦无异常。
血常规、血生化未见明显异常,促甲状腺素、T3、T4均轻度降低,其它激素未见异常。
术前检查未见全身其它部位肿瘤。
术前诊断考虑垂体腺瘤伴卒中。
在全麻下行经鼻-蝶显微手术清除病灶。
术中所见:鞍底骨质正常,硬膜完整,十字切开硬膜见淡黄色脓性液体流出,刮匙去黄色液体急诊图片检查,见大量白细胞,考虑垂体脓肿,双氧水及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清除脓肿。
术后病理显示为化脓性炎症组织(图5)。
术后患者头痛减轻,右眼视力好转,左眼失明,瞳孔左:右=4.0 mm:3.0 mm,左侧对光反射迟钝,右侧对光反射灵敏。
术后5个月随访无复发,患者已无明显头痛,右眼视物清楚,左眼仅感光20 cm。
图4 增强后病灶壁成环形强化,信号密度混杂图5 病理显示为化脓性炎症组织2 讨论垂体脓肿是一种十分罕见的潜在致命性疾病,多数病例症状不典型,术前难以诊断。
垂体脓肿的治疗体会(附9例报告)
程涛
【期刊名称】《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年(卷),期】2014(018)019
【摘要】垂体脓肿即鞍内脓肿,临床上非常少见,Simmonds[1]于1914年首次报告。
在所有鞍区占位性疾病中,垂体脓肿占0.3%-0.5%[2]。
垂体脓肿在3-69岁人群中
均可发病,且中青年为该病好发人群[3],患者主要表现为周围结构受到压迫而造成头痛、视功能障碍,可引发垂体功能低下、尿崩症等并发症[4]。
【总页数】2页(P192-193)
【作者】程涛
【作者单位】海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海南海口,5703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1.1
【相关文献】
1.垂体脓肿的诊断和治疗(附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2.垂体脓肿的临床与影像学表现(附13例报告)
3.鼻内窥镜辅助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垂体脓肿临床分析(附2例报告)
4.垂体脓肿的诊断及手术治疗(附7例报告)
5.垂体脓肿的诊治分析:附3例报告
并文献复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垂体脓肿的诊断与治疗(附9例临床分析)景治涛;周仁义;李婷;吴安华;欧绍武;王义宝;班允超;王运杰【期刊名称】《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年(卷),期】2009(8)5【摘要】目的探讨垂体脓肿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垂体脓肿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诊断和治疗,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9例患者中有8例经鼻蝶入路手术,1例行大脑开颅手术.视功能改善77.8%(7/9),头痛缓解83.3%(5/6),垂体功能低下改善25%(1/4),尿崩症缓解33.3%(1/3).结论垂体脓肿的发生有增多趋势;当患者头痛、视力视野障碍、垂体功能低下,尤其有尿崩的出现,结合影像学检查,鞍区磁共振及增强示类圆形囊状占位性病变,等或长T1,长T2,囊壁呈环形强化("鸭梨"征)等,应考虑垂体脓肿的诊断.诊断一旦确定,应尽早行手术治疗,入路以经蝶为首选;术后予抗感染、补允激素及对症等治疗.【总页数】3页(P446-448)【作者】景治涛;周仁义;李婷;吴安华;欧绍武;王义宝;班允超;王运杰【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辽宁,沈阳,110001;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辽宁,沈阳,110001;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辽宁,沈阳,110001;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辽宁,沈阳,110001;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辽宁,沈阳,110001;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辽宁,沈阳,110001;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辽宁,沈阳,110001;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辽宁,沈阳,11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4【相关文献】1.垂体泌乳素腺瘤的诊断与治疗附124例临床分析 [J], 韩林;雷霆;舒凯;李勇;张华楸;董芳永;李龄2.鼻内窥镜辅助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垂体脓肿临床分析(附2例报告) [J], 张剑;王波定;韩义新;谢光天3.垂体脓肿的诊断与治疗(附6例报告) [J], 张文德;王峰;刘永良4.脑脓肿的诊断与治疗(附14例临床分析) [J], 杨俊;顾应江;朱健伟;肖华5.垂体泌乳素腺瘤的诊断与治疗(附124例临床分析)(英文) [J], Lin Han Kai Shu Chao You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读片时间】第2058期:垂体脓肿垂体脓肿【临床资料】患者女,36岁。
闭经溢乳8个月,视力下降1个月。
体格检查:体温正常,双眼视力下降,左眼:0. 8,右眼:0. 2。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2. 82×109,中性粒细胞38.2%,淋巴细胞56.4%。
激素检查:FSH、LH下降,PRL明显增高。
图1垂体脓肿a~d MRI:平扫,蝶鞍扩大并鞍内及鞍上不规则形肿块,主要呈T1低信号、T2高信号,病变下部可见等T2信号,右侧海绵窦受累,右侧颈内动脉部分受包绕,视交叉受压上抬;增强扫描病变呈薄壁均匀环形强化,上部可见增粗、强化的垂体柄,鞍内未见正常强化的垂体【影像学检查】MRI:平扫示蝶鞍扩大,鞍内及鞍上见一不规则形病变,主要呈T1低信号、T2高信号,病变下部可见等T2信号,右侧海绵窦受累,右侧颈内动脉部分受包绕,视交叉受压上抬(图1a、b)。
增强扫描病变呈薄壁环形强化,壁厚薄均匀,内部无强化,病变上部见增粗、强化的垂体柄,鞍内未见正常强化的垂体(图1c、d)。
【诊断及鉴别诊断】本例为年轻女性,鞍区囊性占位,应鉴别的疾病包括:1.垂体瘤嚢变患者临床有闭经泌乳症状和激素改变,应高度怀疑垂体瘤,但泌乳激素腺瘤因其症状出现早,一般为微腺瘤,生长到巨大腺瘤的很少见,巨大腺瘤一般为无功能性,多呈“蜂腰状”向鞍上生长,易出血、囊变,其内信号可不均一,增强检查呈明显不均一强化。
2.颅咽管瘤是儿童鞍区最常见的病变,常为囊性,增强检查是与垂体瘤鉴别的最佳检查方法,颅咽管瘤鞍内可见正常强化的垂体组织,本例可将其排除。
3.Rathke嚢肿是鞍内较常见的囊性病变,因其囊内蛋白质含量高,易出血,在T2 WI上常为低信号,与本例不符。
4.肉芽肿性病变鞍区肉芽肿性病变属于非特异性炎性病变,较为少见,临床可无感染表现,而以视力障碍和激素功能低下为主要表现,与本例临床表现不符。
因此,综合患者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本例诊断为垂体瘤。
垂体脓肿的诊断和治疗肖仕印,王业忠,曾白云,岑宇翔,曹国彬,张时真“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广东广州510260)【摘要】目的探讨垂体脓肿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诊断和治疗,提高对垂体脓肿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丨例垂体脓肿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和治疗过程,以及随访结果结果11例患者中男6例,女5例:年龄23 ~7丨岁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多尿、视力下降、发热、月经紊乱等磁共振平扫表现为鞍区或鞍上区囊性病变,增强扫描为均匀或不均匀环形强化7例患者采用抗菌药物抗感染治疗,4例患者采用手术治疗I I例患者随访时间3个月至8年,未 见脓肿复发结论垂体脓肿病史和临床表现多不典型,蝶窦炎及垂体前叶功能低下有助于垂体脓肿鉴别诊断.早期足量足程抗菌药物可作为垂体脓肿的首选治疗方法及诊断性治疗方法,经鼻蝶窦手术作为垂体脓肿抗菌药物治疗方法的补充,疗效确切垂体脓肿总体预后良好【关键词】垂体脓肿;诊断与治疗;经蝶手术【中图分类号】K651.丨3;丨{453.2 【文献标志码】ADOI :10. 13820/ki.gdyx. 20200252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pituitary abscess :a report of 11cases. XIAO Shi - yin, WANG Ye - zhong, ZENG Bai — run , CEN \u - xiang, CAO Guo - bin, ZHANG Shi - zhen.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 Guangzhou501260, Guangdong, ChinaCorresponding dut h or :ZHANG Shi - zhen. E-m a il:525970447 @row【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imaging features,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pituitaiT abscess, and to improve i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pituitar\,abscess. Methods The history,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imaging manifestations, laboratory examination results,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process, and follow -up results of 1 1patients with pituitaty abscess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iT 2010 to Sej)tember 2019 w t*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There were 6 males and 5 females. The age was 23 -71 years old.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included headache, dizziness, nausea, vomiting, polyuria, decreased vision, fever, menstrual disorder, and etc. MR scan showed cystic lesions in sellar or suprasellar region;and enhanced scan showed uniform or uneven ring enhancement. Seven patients were cured by antibiotic therapy, and 4 patients were treated by operation. The followed — up were 3 months to 8 y^ars, no rec urrence was reported. Conclusion The histoiy and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pituitar>:abscess are not typical. MR imaging shows sphenoid sinusitis, and hypofunction of anterior pituitary are helpful for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pituitary abscess. Early sufficient antibiotics can be used as the first choice and diagnostic* management for pituitary abscess. Transsphenoidal surgery has a definite effect as the supplement to the antibiotics treatment. The overall prognosis of pituitary abscess is good.【Key words】Pituitary abscess;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transsphenoid surgery垂体脓肿临床上极其少见,占垂体病变的0.2% ~ 1. 1%;|,因其发病率低,容易误诊,Heslop 在1948年首次报道了垂体脓肿。
垂体脓肿的临床分析(1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外一科河北沧州 061000;2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放疗科河北沧州 061000)【摘要】目的:探讨垂体脓肿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
方法:回顾分析8例垂体脓肿病例,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分析临床特点及诊断和治疗。
结果:2例行开颅手术,6例行经蝶窦入路手术。
术后随诊6月~5年,7例垂体脓肿患者无复发,头痛消失;视力、视野障碍有所改善者6例;5例尿崩患者术后2-5周恢复正常;1例经翼点入路患者术后3个月脓肿复发,再次手术后患者出现昏迷,自动出院。
结论垂体脓肿治疗的关键在于术前的诊断及手术入路的选择,手术效果较好,术后患者头痛、视力视野障碍、垂体功能低下等症状可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中图分类号】r1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6-0308-02垂体脓肿(pituitary abscess pa)又称鞍内脓肿,临床上较为少见,因其临床及影像学表现与囊性垂体腺瘤、颅咽管瘤等相似,极易误诊,术前确诊率仅为4%[1],我院自1997年至2011年共收治8例,均经手术证实,现将其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性3例,女性5例,年龄15-57岁,平均41.8岁,病程7个月至5年,平均2.7年。
1.2 临床表现:头痛5例,额颞部为主,8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视力损害或颞侧偏盲,3例有烦渴、多饮多尿等尿崩症状,7例出现性功能减退。
1例患者有经鼻蝶垂体瘤手术史。
发热伴脑膜刺激征1例。
1.3 辅助检查:血常规检查:1例患者白细胞升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其余6例均正常。
内分泌学检查:8例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睾丸酮的低下。
1例泌乳素增高,3例生长激素降低,2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血总皮质醇、尿游离皮质醇降低。
影像学检查:3例患者行颅骨平片检查,均有蝶鞍扩大。
8例患者ct均表现为等密度或低密度肿物向鞍上、鞍内扩展,蝶鞍扩大,均有不同程度的环状增强,1例患者囊内有气液平面。
垂体脓肿的诊断与治疗(附6例报告)
张文德;王峰;刘永良
【期刊名称】《山东医药》
【年(卷),期】2005(45)21
【摘要】目的探讨垂体脓肿(PA)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6例PA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诊断和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例患者术前均行CT及MRI检查,术前确诊2例.6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3例经鼻蝶入路,2例经翼点入路,1例经额下入路.术后头痛、泌乳、月经紊乱等症状逐渐消失,随访3个月~2a PA无复发.结论 PA早期诊断困难,手术治疗效果肯定,最佳选择为经鼻蝶入路.
【总页数】2页(P13-14)
【作者】张文德;王峰;刘永良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青岛,266003;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青岛,266003;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青岛,266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1.1
【相关文献】
1.垂体脓肿的治疗体会(附9例报告) [J], 程涛
2.垂体脓肿的诊断和治疗(附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J], 凌晓阳;罗正祥;张岩松;陈永严;赵金兵;赵鹏来
3.垂体脓肿的诊断与治疗(附9例临床分析) [J], 景治涛;周仁义;李婷;吴安华;欧绍武;王义宝;班允超;王运杰
4.鼻内窥镜辅助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垂体脓肿临床分析(附2例报告) [J], 张剑;王波定;韩义新;谢光天
5.垂体脓肿的诊治分析:附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J], 线春明;张强;杨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664・垂体脓肿的诊治进展何国军(天津市大港医院脑外科,天津300270)【关键词】垂体;脓肿;经蝶入路垂体脓肿是一种少见的严重鞍内感染性疾病,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
此病多无明显的感染征象,头痛、视觉障碍以及内分泌异常为最常见的临床表现,cT及MRI多显示蝶鞍扩大及骨质破坏,亦无特异性。
因此,很难与其他鞍内占位性病变如垂体瘤、颅咽管瘤、Rathke§囊肿等相鉴别,临床误诊率较高。
目前认为经蝶人路手术及联合应用抗生素治疗为首选治疗方法。
1发病率垂体脓肿的发病率极低,不足垂体疾病的l%。
Sire.momde于1914年报道了第1例垂体脓肿。
目前国内外文献报道此病也仅百余例,且多为病例报告。
Jain曾报道l000多例经手术治疗的垂体疾病中,垂体脓肿只有6例。
加利福尼亚大学神经外科自1968年一1999年共进行了3500余例垂体区手术…,只有24例为垂体脓肿。
2发病机制2.1病因:垂体脓肿的形成一般有以下几种:①血行播散:当患者患有其他部位感染性疾病时,病原菌可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垂体,发生垂体脓肿。
②直接蔓延:当患者患有脑膜炎、蝶窦炎、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或感染性脑脊液漏时。
局部病灶直接蔓延侵及垂体组织,形成垂体脓肿。
③继发于鞍内其他病变:如侵袭性垂体腺瘤卒中H】、坏死液化口】,颅咽管瘤,Bath-ke’e囊肿【40等。
④鞍区病变术后以及垂体的放射治疗可破坏垂体局部的血液循环,降低垂体对病原菌的抵抗力。
而全身因素可明显增加患垂体脓肿的几率:免疫功能低下、严重的损伤或休克、糖尿病、尿毒症、白血病、低蛋白血症或大量服用激素。
2.2致病菌:术中脓液培养多为阴性,部分阳性结果提示,引起垂体脓肿的致病菌最常见的为革兰染色阳性的球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A组链球菌∞]、肺炎链球菌。
其他包括革兰染色阴性细菌:如微球菌、奈瑟(氏)菌属、柠檬酸细菌属、大肠杆菌、厌氧菌、真菌【63等。
3临床表现垂体脓肿的临床表现如下:①头痛"】:垂体脓肿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头痛,Vatee曾报道91.7%的患者伴有头痛,头痛的形式不典型。
可位于双额、眶后或顶部,有些患者可因突发性头痛而就诊。
但大多数呈慢性持续性头痛,病程可达数月至数年。
②内分泌功能障碍n】:脓肿破坏正常垂体,引起垂体功能低下。
垂体前叶功能低下多见,严重者可引起全垂・综述・体功能低下。
表现为虚弱无力、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性欲减退、尿崩等。
极少数患者可有一过性垂体激素(如泌乳素)增加,可能与脓肿刺激垂体有关。
部分患者垂体功能异常是由于引起垂体脓肿的原发病变导致(如垂体腺瘤)。
③视力视野障碍:当垂体脓肿达到一定体积并向鞍上发展到一定程度时。
可压迫视神经及视交叉。
引起视力视野的改变。
初期多为视野障碍,随后出现视力受损。
最常见的视野障碍为双颞侧偏盲,其余包括单颞侧偏盲、单侧或双鼻侧偏盲、单侧偏盲等。
视力减退多从一侧开始,可为渐进性,亦可迅速发展。
还可表现为复视。
眼底改变表现为视神经萎缩。
④眼球运动障碍:部分患者可出现眼球内斜、眼睑下垂、视物模糊、瞳孔散大等表现,与鞍上脓肿侵及动眼神经和外展神经有关。
⑤外周感染征象:外周血白细胞升高。
少数患者可有发热、畏寒、肌肉酸痛等表现。
⑥假性脑膜炎:部分患者发病时可表现为头痛、颈部抵抗感、克氏征及布氏征阳性。
⑦下丘脑受压:患者可出现嗜睡、多食、肥胖、行为异常等表现。
⑧脑脊液漏:如脓肿向下发展,侵及鞍底可出现脑脊液鼻漏。
漏液以黄色多见,可反复发作,漏液过多可引起低颅压综合征。
⑨其他:若脓肿阻塞脑脊液循环通路可引起梗阻性脑积水而出现颅内压增高。
4辅助检查4.1内分泌检查:患者可出现糖耐量曲线低平或下降延迟,血PRL、GH、ACTH、LH、FSFI、TSH等多种激素水平下降。
4.2外周血:外周血白细胞可正常亦可升高,部分患者可有血沉加快。
C反应蛋白可增加。
4.3脑脊液检查:脑脊液压力多正常,脑脊液检查可有白细胞增高,蛋白也可增高,糖和氯化物变化不大或稍低。
脑脊掖培养可有阳性结果。
4.4X线检查:鞍底骨质多有破坏,蝶鞍可扩大,前床突和鞍背骨质亦可有破坏。
4.5颅脑cT扫描:CT扫描最常见的征象为蝶鞍扩大和蝶鞍骨质的破坏”J,鞍内以及鞍上可见软组织影,呈低密度改变。
Cr强化扫描病变多为不均匀强化。
少数可为环状强化。
4.6磁共振检查:磁共振扫描可见鞍内或鞍上有类圆形占位性病变,蝶鞍扩大。
有学者¨训报道MILl、DWI可用来区别垂体脓肿和其他鞍区病灶,在MRI、DWI垂体脓肿表现为显著的高信号,有别于其他囊性病变。
Tl加权像可为低信号或略高信号,L加权像为等信号或高信号,垂体脓肿呈现不同信号变化的原因可能主要与脓液的黏稠度和成分有关,多为不均匀强化,少数为环状强化。
伴有垂体柄增粗。
环形强化是垂体脓万方数据肿的影像学表现特点,MR增强扫描显示这种环形强化比四增强扫描更优越‘IIJ。
5诊断与鉴别诊断垂体脓肿的临床表现、c,r及lVlRI扫描均无特异性,因此.较难与其他鞍内占位性病变相鉴别。
仅根据密度和信号变化无法区别垂体瘤和垂体脓肿。
增强扫描是垂体瘤和垂体脓肿鉴别的关键。
元囊变坏死的垂体瘤呈均质强化。
容易与垂体脓肿区别,有囊变坏死的垂体瘤在增强扫描时周围肿瘤实质部分强化,可类似环形强化,但通常强化的壁厚度差别较大。
而垂体脓肿呈环形强化,环壁厚度较均匀,是诊断垂体脓肿并与有坏死的垂体瘤鉴别的重要征象。
垂体腺瘤早期很少引起垂体功能低下和尿崩症,颅咽管瘤多为鞍上肿物.病程较长。
有生长发育障碍。
对于符合下述者应考虑垂体脓肿的可能:①患者曾有脑外伤史.颅底骨折伴有脑脊液漏;②患者曾息有细菌性脑膜炎(尤其为化脓性脑膜炎)、副鼻窦炎等病变;③患者曾患有鞍区占位性病变(如垂体瘤、颅咽管瘤、llatlake’・囊肿等),或近期曾行过垂体病变的手术,伴有不明原因的发热病史;④患者有尿崩症和垂体功能低下等症状;⑤症状突然加重,出现剧烈疼痛、全身感染、眼外肌麻痹等海绵窦受压的症状。
⑥Cr检查显示鞍区囊形肿物.中央均匀低密度,没有强化,周边呈不均匀的等密度或高密度,多有薄层强化;⑦IVIItl示较严重的蝶鞍骨质破坏伴有垂体柄增坦。
环形强化,鞍内或鞍上的不均匀强化的长Tl、长T2的占位性病变。
6治疗对确诊为垂体脓肿的患者.应尽早行手术治疗并术前开始抗生寨治疗,单纯药物保守治疗多效果不佳,但也有例外。
Yujin0Ⅲ’报道l例高龄患者单纯应用施怕沙星治愈垂体脓肿;gaiur¨3’亦报道l例。
当患者病情严重,不能耐受手术时,可先积极行营养支持、抗炎等保守治疗。
待病情稳定时再行手术治疗。
对于鞍内或轻度鞍上扩展的患者,经蝶人路垂体脓肿清除为最佳方案Ⅲj,可彻底清除脓肿,取样送细菌学涂片及培养.可降低垂体受损的几率,避免脓肿与蛛网膜下腔相通而引起脓肿扩散。
术中应用生理盐水、过氧化氢和抗生隶溶液反复冲洗脓腔、蝶窦。
手术结束放置碘纺纱条引流脓肿。
而明显向鞍上扩展或经碟入路不可能充分排空脓肿或使鞍上结构减压的垂体脓肿,可经颅行脓肿切除,但经颅手术时不易彻底清除脓肿,且术中易损伤神经、血管及正常的脑组织,术后可导致感染不容易控制、脓肿复发、视神经粘连等。
手术后3—4周内使用抗生索,在细菌尚未检出之前,可按病情选用易于通过血脑屏障的广谱抗生素,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曲松,万古霉素、甲硝唑,待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结果出来以后,予以适当的调整。
对于有垂体功能低下的患者,应采用激素替代疗法o7并发症垂体脓肿的常见并发症‘Ⅱ3包括脑膜炎、脑炎、感染性血・665・管损伤、视神经损伤、脑脊液漏等。
只要手术操作轻柔。
术中彻底清洗囊腔。
术后积极应用抗生素,大多可避免。
Vates曾报道在进行的17例垂体脓肿手术中,无一例出现上述并发症。
8预后垂体脓肿的手术效果较好,术后患者的头痛、视力障碍、垂体功能低下等症状可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手术治疗的死亡。
率不超过10%。
术前垂体功能正常的术后功能也多正常。
可能出现的是术后短暂的尿崩。
术后垂体脓肿的复发率较低。
不超过5%。
全垂体功能低下既是垂体脓肿的结果,又在垂体脓肿复发中发挥重要作用。
全垂体功能低下导致肾上腺功能低下。
皮质醇功能低下患者应激能力差,免疫功能低下。
因此.全垂体功能重度低下¨”,可能是垂体脓肿复发的主要原因。
9参考文献[1]VtlteecE,BergerIrIS,wil8叩cB。
Diagnosisandinane—naent《pituitaryab∞嘲:areview0ftwentyfourc啦B【J].JNeur氇urg,2001,95(2):233.[2]JadhavRN,DahiwadkarHV.PalandeDA.Ab8ees8forma・tioninim,mivepitu/taryad哪哪:c柏ereport[J].Neurosurgery.1998。
43(3):616.[3]DomingueJN,WilsoncB.Pituitaryab∞e略髓:Reportofsevenca蝴andreviewofliterature[J].JNeurosurg,1977,46(5):601.[4]Cdii【ogluE,BoranBO,tlozbugaM.胁鲳formationinRathke台cl出cyst[J].NeurolIndia,2006,54(2):213.[5]SuYI-I,(;henY,'r6engStt.Pituitaryabscess[J].JClinNeurosei,2006,13(10):1038.[6]ttaoL,Jing12。
BowenC,eta1.Aspergill璐sellarab-∞嘲:Casereportand陀viewoftheliterature[J].NettrolIndia,2008,56(2):186.【7]DalanR,LeowMK.Pituitaryabseess:Oltllt"experiencewithac哪andareviewoftheliter8tu肥[J].Pituitary,2008,ll(3):299.[8]Hern钒tezI,CarciaL,GuintoG,eta1.Bacterialpltuita-ryabscess:allunusualcal,l靶ofpanhypopituitarism[J].EndoerPrnet,2002,8(6):424.[9]S8bbahP.BonarddG,IterveR,eta1.CTandI-IRIfind-ingBinprimitivepituitaryab6eesfl:acasereportand理Ⅳiewoflit-唧ture[J].J]%uroradiol,1999,26(3):196.【lo]'l'akaoH,DoiI,WatanabeT,eta1..Diffusion—weightedmagnetic陀舳哪ceimaginginpituitaryab6e嘲[J].JComputAssistTomogr,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