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漓江的鱼类调查

漓江的鱼类调查

漓江的鱼类调查
漓江的鱼类调查

漓江的鱼类调查

朱瑜周解施军 (广西水产畜牧学校南宁 530021) (广西水产研究所南宁 530021)

漓江(含下游桂江)是西江水系重要支流,其鱼类品种居广西各江河之冠,占全区江河鱼类290余种的50%左右。漓江鱼类鲤科占优势比重达60%,在渔获物组成中相对产量较高。漓江在我国是鱼类研究开展得较早的地方。近年,因漓江鱼类资源极度衰竭而引起世人高度关注。

一、漓江鱼类研究简史

据史料记载,漓江有鱼类144种。

关于漓江鱼类,从上世纪三十年代起有不少学者进行了研究。伍献文在1939年发表了《On the fishes of Li-Kiang》的论文,比较系统地研究了广西漓江的鱼类,共描记79种,其中3新属11个新种和1新变种:Parasinilabeo、Sinibrama、Aorichthys,Lissochilus longipinis、Varicorhinus lini、Paracheiognathus meridianus、Acheilognathus argenteus、Botia maculosa、B. robusta、B. pulchra、B. zebra、Formosania yaoshanensis、Siniperca loona、Ctenogobius filamontosus和Cyprinus carpio triangulus。

1950年梁启燊等在桂林良丰附近调查纪录鱼类44种。范围不广,资料零星。1965年湖南师范学院刘素女丽等报告桂林良丰一带调查所获鱼类43种及亚种,其中的“奇鳞鱼Schizothorax sp.”是鲤科的裂腹鱼亚科在我区的首次报导,原标本已不存在,后人迄今亦未获。根据该亚种鱼类的分布,特别是在漓江水系出现,似存可疑,故不能肯定这一纪录,推测有可能是金线鲃属鱼类。

1981年出版的《广西淡水鱼类志》记载了漓江鱼类118种。

1982年广西水产研究所承担的《漓江受污染对渔业资源的影响》课题中记载了漓江桂江鱼类8目20科86属141种。另记载通漓江暗河金线鲃属鱼类-新种桂林金线鲃。

1989出版的《珠江鱼类志》记载了漓江鱼类75种,并描述了采自桂林的新种桂林长须鳅鮀Gobiobotia guilinensis Chgen。

1994年陈宜瑜和刘焕章合作,发表了《Phylogeny of the Sinipercine Fishes with Some Taxonomic Notes》,确立了1939年伍献文命名采自广西阳朔的Siniperca loona有效种的地位。

1999年出版的《中国动物志硬骨鱼纲鲇形目》记载了漓江鲇类10种。

1998年出版的《中国动物志硬骨鱼纲鲤形目(中卷)》和2000年出版的《中国动物志硬骨鱼纲鲤形目(下卷)》,描述采自漓江的标本分别为30种和24种。

2003年广西水产研究所在漓江上游防洪调水工程的环评调查中,大鳞副泥鳅在漓江上游首次发现,并在《广西水产科技》描记。

二、漓江鱼类种类现状

从2006年3月至2007年1月,项目组数次赴漓江,分别在桂林市区、大圩填、会仙湿地和兴坪设采样点、进行实地渔业调查,共收集到标本400多尾,计62种,检索属于6目16科50属。漓江名录祥见下表6-1 漓江鱼类名录与历次采样结果。

表6-1 漓江鱼类名录与历次采样结果

1、种类组成

本次所采集到的漓江鱼类中,以鲤科鱼类为最多,共37种,占总数的58.7%,其次为鲈形目鱼类12种,占19.0%,鲇形目11种,占17.5%,鳗鲡目、鳉形目、合鳃目各1种,各占1.6%。

鲤形目鱼类中,以鲤科鱼类为主,共28种,占总数的44.4%,鳅科鱼类7种,占总数的11.1%,平鳍鳅科鱼类2种,占3.2%。鲤科鱼类中鮈亚科鱼类有6种,占总数的9.5%,鲃亚科5种,占总数的7.9%,鲌亚科和鱊亚科各3种,占

4.8%,鱼丹亚科、雅罗鱼亚科、鲴亚科、鲢亚科、鲤亚科鱼类各2种,占3.2%,野鲮亚科1种,占1.6%。

所采集 62种鱼类中,日本鳗鲡为降河洄游鱼类,纯淡水的土著鱼类有61种。

2、区系组成

漓江62种纯淡水土著鱼类从起源上来看由5个区系复合体构成。

(1)热带平原区系复合体,为起源于南岭以南的南亚热带、亚热带平原区的鱼类。主要分布在浙江、福建、两广山溪内,喜水清澈、含氧量高、水流较急的河流上游和林区水域,水温一般不低于5℃。包括鳅科的壮体沙鳅、漓江副沙鳅,鲤科鲃亚科的条纹小鲃、光倒刺鲃、倒刺鲃、带半刺光唇鱼、北江光唇鱼、鲮,鲿科的黄颡鱼、粗唇鮠、细体拟鲿、白边拟鲿、斑鳠、大鳍鳠,胡鲇科的胡子鲇,长臀鮠科的长臀鮠,黄鳝科的黄鳝,塘鳢科的中华沙塘鳢和海南细齿塘鳢,鰕虎鱼科的子陵吻鰕虎鱼、溪吻鰕虎鱼和李氏吻鰕虎鱼,斗鱼科的叉尾斗鱼,鳢科的斑鳢,刺鳅科的刺鳅和大刺鳅。共26种。

(2)江河平原区系复合体:系第三纪在我国长江、黄河流域为主的平原区形成的鱼类。包括鲤科鱼丹亚科的宽鳍鱲和马口鱼,雅罗鱼亚科的青鱼和草鱼,鲌亚科的大眼华鳊、餐、海南拟餐,鲴亚科的银鲴、圆吻鲴,鲢亚科的鳙、鲢,鮈亚科的花鱼骨、江西鳈、银鮈、点纹银鮈、福建小鳔鮈,鱊亚科的越南鱊、广西副鱊、高体鳑鲏,鮨科漓江鳜、斑鳜和大眼鳜,共22种。

(3)中印山区系复合体,起源于南方热带、亚热带山区急流中,包括鳅科的美丽小条鳅、无斑南鳅、横纹南鳅,平鳍鳅科的平舟原缨口鳅、贵州爬岩鳅,鮡科的福建纹胸鮡,共6种。以前曾采集过的盘鮈、拟平鳍鳅、修仁鱼央没有收到标本。

(4)上第三纪区系复合体,为第三纪早期在北半球北部温带地区形成,并在变冷后残留下来的鱼类是我们最古老的鱼类。包括鲤科鲤亚科的鲤、鲫,鮈亚科的麦穗鱼,鳅科的泥鳅和鲇科的越鲇、鲇,共6种。

(5)北方平原区系复合体,原在北半球北部亚寒带平原地区形成,包括花鳅属的中华花鳅1个种。

依李思忠的《中国淡水鱼类的分布区划》(1981),漓江鱼类应属东洋界的华南区,本区鱼类多属于温暖性鱼类,其特点为:鮈亚科、鱊亚科、鳅鮀亚科和鲴亚科的种类所占比重明显较低,而适宜于暖水生活的鲃亚科、野鲮亚科的种类明显增多;鳅科的种类以沙鳅属Botia和身体较侧扁且有鳞的条鳅亚科的种类为主,与鳅科的北方种类多有不同;鲇形目中鮠属Leiocassis、鲇属Silurus和鮡属Pareuchiloglanis的许多种类都较常见。另外,该区还分布有合鳃鱼科、鳢科、刺鳅科的很多种类。可见,漓江淡水鱼类区系主要由热带平原、江河平原两个区系复合体构成,再将中印山区复合体联系起来,明显地显示出其热带性质。

3、特有鱼类和濒危鱼类

仅在漓江分布的鱼类有漓江副沙鳅,这种鱼分布范围较窄,在漓江也是罕见的种类。由于过度的捕捞以及水域环境的原因,有的鱼类现在已经很难见到踪迹,如鳤鱼、鳊鱼、桂华鲮、唇鲮、乌原鲤,甚至鳡鱼、倒刺鲃、大眼鳜等许多个体较大的经济鱼类都觅不见了。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汪松,1998)的有长麦穗鱼和长臀鮠。

(1)漓江副沙鳅Parabotia lijiangensis Chen,1980

背鳍iii–9,臀鳍ii–5,胸鳍i–10―11,腹鳍i–7。

体长为体高的4.5―5.3倍,为头长的3.9―4.4倍,为尾柄长的7.2―8.3倍,为尾柄高的7.5―8.3倍。头长为吻长的2.3―2.5倍,为眼径的4.7―6.2倍,为眼间距的4.2―5.3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0―1.1倍。

体长,稍侧扁。尾柄短,其长约等于尾柄高。头较短,稍长于体高。吻圆钝,吻长等于眼后头长。颅顶具囟门。口下位;下唇为纵沟隔开成为两半。须短,3对;其中吻须2对;口角须1对,其长稍短于眼径。眼大,侧上位,位于头的中部;眼间距等于眼径或稍大。眼下刺分叉,末端达到或稍超过眼中央。侧线完全,平直。鳞片较大,易脱落;颊部有鳞。

背鳍前距为体长的50―52%;最长背鳍条约等于背鳍基长。腹鳍起点约位于背鳍第2或3分枝鳍条下方,其末端达到或超过肛门。肛门至腹鳍基的距离为腹鳍基至臂鳍起点距离的63―69%。尾鳍上、下叶等长,末端尖形。

体上部为灰褐色,下部浅黄色。体具10―13条棕黑色垂直带纹,延伸至腹部。头背部具2条棕黑色横带纹,一条位于头后部,伸至鳃孔上角,另一条位于眼间,伸至眼上缘;吻端背面具∩形黑带纹。尾鳍基中央具一黑斑。背鳍具2

条由斑点组成的斜行黑条纹;尾鳍具3―4列斜行黑带纹;靠近臀鳍起点具1条不明显黑色带纹,鳍间具一条明显黑色带纹;腹鳍具2条不很明显的黑色带纹。胸鳍背面暗色。

本种现知仅分布于桂林漓江。

(2)长麦穗鱼Pseudorasbora elongata Wu,1939

背鳍ⅲ-7,臀鳍ⅲ-6,胸鳍ⅰ-12,腹鳍ⅰ-7,背鳍前鳞16—17,围尾柄鳞14。鳃耙8。下咽齿1行:5-5。脊椎骨4+40。

体长为体高的4.5—5.2倍,为头长的4.5—4.7倍,为尾柄长的4.5—5.0倍,为尾柄高的8.2—9.7倍。头长为吻长的2.4—2.5倍,为眼径的4.5—4.8倍,为眼间距的2.5—2.8倍,为尾柄长的1.0—1.1倍,为尾柄高的1.8—2.0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8倍左右。

体细长,略呈圆筒形。头尖而略呈方形,头高几与头宽相等。吻极平扁,前尖细,其长约等于眼间距,大于眼后头长。口稍呈上位,很小,下颌向前突出,口裂几近垂直。上颌后伸不达鼻孔前缘。无须。鼻孔小,鼻孔至眼的距离较距吻端为近。眼大,侧上位,眼间宽而平。鳃膜宽广,连于峡部。侧线完全,稍平直,行至尾柄中央。

背鳍无硬刺,其起点在吻端至尾鳍基间距的中点。胸、腹、背、臀鳍均短小,胸鳍末端不达自其起点至腹鳍基间的1/2。腹鳍起点略前于背鳍起点,在胸鳍基与臀鳍起点间的中点。臀鳍起点距腹鳍基较至尾鳍基为近。肛门位于靠近臀鳍起点处。尾鳍分叉较深,上、下叶末端尖。下咽齿稍侧扁,末端呈钩状。鳃耙排列稀疏。鳔2室,前室小,壁较厚,但不为膜囊所包被;后室壁薄,末端尖细,其长约为前室的2.0倍。腹膜白色,上面有细小黑点。

活体呈暗银灰色稍黑,体侧自吻端向后沿侧线至尾鳍基部的末端具1宽阔的黑纵纹,其宽度为3排鳞片,侧线上方有4条平行于此宽纹的黑色细条纹,背中央自头后至尾鳍基亦有1黑纹;背、尾鳍具零散小黑点,尾鳍基中央有1黑斑。

生活于河流中上层,一般栖息于小支流较多,以清澈的缓流水环境最为适宜。生殖季节5—6月。

分布于我区漓江水系,区外见于长江下游。

(3)长臀鮠 Cranoglanis bouderius bouderius(Richardson),1846

背鳍i-5—6,臀鳍ⅱ—ⅲ-26—34,胸鳍i-9—13,腹鳍i-10—11。

体长为体高的3.7—4.9倍,为头长的3.7—4.1倍,为尾柄长的6.8—8.4倍,为尾柄高的9.4—11.4倍,为前背长的2.5—2.7倍,为背鳍起点至脂鳍基后端的2.0—2.4倍,为背鳍刺长的4.3—5.7倍,为胸鳍刺长的4.1—5.1倍,为臀鳍基的3.2—3.7倍。头长为眼径的4.0—5.9倍,为吻长的2.0—2.5倍,为头宽的1.3—1.5倍,为眼间距的1.9—2.3倍。

体长形,侧扁。头近锥形,背缘略斜直,头顶裸露,表面皮肤粗糙。枕突长,后延几达背鳍起点。吻钝。口亚下位,弧形,上颌略突出。上颌齿带横裂,中央有裂缝;下颌齿带明显分为左右两块。眼位头之中央偏后,侧下位,眼间隔弧形,间距较宽。两鼻孔相隔较远,前鼻孔呈短管状;后鼻孔之前有一鼻须,一般伸达眼后缘,个别略超过或仅及眼中心。颌须一般伸达胸鳍刺的1/2—4/5,较小个体可达胸鳍刺的末端。外侧颏须一般达胸鳍起点,内侧颏须可达鳃峡凹部。侧线始于鳃孔上角,水平延伸至尾鳍基中央,有许多分枝短管。背鳍很高,最长硬刺略短于最长分枝鳍条,其后缘及上端的前缘具锯齿。脂鳍小,基部与臀鳍基后部相对。臀鳍基很长,基长大于胸鳍起点至腹鳍起点的距离。胸鳍始于鳃孔上角的垂直下方,起点至腹鳍起点的距离约等于头长,后伸几及腹鳍起点。腹鳍条超过臀鳍起点。肛门紧靠臀鳍基。尾鳍深分叉。体高、尾柄长和眼径呈现异速生长的情况,随个体的成长,相对体高增大,相对尾柄长和眼径变小。

活体橄榄褐色,向腹部逐渐转为乳白色。鳍条灰白色,基部黄色。

为善游泳的底层鱼类,以小型水生动物为食,如螺蛳、虾及小鱼等。幼鱼(体长100mm左右)常在支沟入江口的漫水中觅食,成鱼则喜在江岸、河叉缓流中索饵。体重可达2kg。肉味鲜美,脂肪较多。为产地食用经济鱼。

分布于广西境内西江水系红水河、柳江、桂江、浔江、邕江等。

4、主要经济鱼类生物学简介

现存的漓江鱼类中,鲫、大眼华鳊较常见,为当地的主要经济鱼类

(1)生长情况

鲫、大眼华鳊所采集到的标本为Ⅱ龄以下鱼,测量结果见表6-2、表6-3。

表6-2 鲫各年龄组的生长及平均增长

表6-3 大眼华鳊各年龄组的生长及平均增长

从表2、表3可以看出,鲫和大眼华鳊Ⅰ龄——Ⅱ龄间体长和体重增长均明显,即此阶段生长最快,尤其是体重增长更快。同种鱼不同年龄组的肥满度无明显的差异。

(2)食性

鱼类的食性与其分布地区、水温、水质、季节、天然饵料等环境因素有密切关系,鱼类的食性也因不同种类和不同年龄阶段而异。解剖25尾Ⅰ以上的大眼华鳊和30尾Ⅰ以上的鲫鱼的肠管,进行食性分析。出现次数百分比是指某种生物出现次数和总数之比;出现频率是指出现次数占含有食物肠管(空肠除外)总数的百分比。大眼华鳊和鲫的食性见表6-4、表6-5。

表6-4 大眼华鳊的食性分析

表6-5 鲫的食性分析

从表6-44中可以看出,大眼华鳊的食物中水生植物出现的次数和频率最大,分别为92.6%和100%,说明其食性为植物食性。鲫的食物中水生植物的出现次数和频率最高,其次为昆虫,动物性食物占一定比例,即鲫鱼有食性为杂食性,偏植物食性。

(3)繁殖

大眼华鳊的繁殖季节为4—7月,性成熟年龄为Ⅰ,绝对怀卵量为23253个,相对怀卵量为176.2个/克,成熟系数为17.4,粘性卵,卵径为0.667—1.48mm。卵产出后附着在卵石等基质上,在流水发育孵化。

鲫的繁殖季节为3—8月,性成熟年龄为Ⅰ,绝对怀卵量为24122个,相对怀卵量为237.8个/克,成熟系数为19.2,卵为粘性卵,卵径为0.88—1.00mm。

三、鱼类资源状况变动情况及其原因探讨

1、鱼类资源变动情况

(1)鱼类种数逐年减少

1974年—1976年采集到的标本有84属119种,1980年—1982年65属89种,2006年仅为50属62种,2006年与1974-1976年相比,鱼类种的数量减少了47.1%,见历年鱼类比较图。

图6-1 三次调查鱼类属、种数量对比图

(2)大型经济鱼类种类数量明显减少,少数小型鱼类成为优势种

三次调查结果比较,大型经济鱼类种类数量明显减少。雅罗鱼亚科多为大型鱼类,1974-1976年记载有5种,1980-1982年3种,2006年仅为2种,种类减少了60%;鲌亚科鱼类1974-1976年记载有13种,1980-1982年有7种,2006年仅有3种,减少了76.9%,以往大型的经济种类,如翘嘴鲌Culter alburnus、海南鲌Culter recurviceps、鳊Parabramis pekinensis、三角鲂Megalobrama terminalis等,已不见踪影,而只有个体不大,经济价值不高的种类,如大眼华鳊Sinibrama macrops、餐Hemiculter leucisculus、南方拟餐Pseudohemiculter dispar,这些鱼类适应性广,生活能力强,繁殖快,1冬龄性成熟,怀卵量大,,因此产量较高,成为漓江的优势鱼类,常占鱼获物的30%以上;鲃亚科鱼类1974—1976年有13种,1980-1982年有10种,本次调查仅有5种,与1970-1976年相比减少了53.8%,白甲鱼属和结鱼属鱼类在70年代曾是漓江常见的经济鱼类,但本次调查没收到这两个属鱼类的标本,条纹小鲃Puntius semifasciolatus为会仙湿地的常见鱼类;野鲮亚科鱼类更是急剧减少1974-1976年记载有8种,1980-1982年有4种,本次调查仅见鲮Cirrhinus

molitorella1个种。鲤亚科鱼类仅见鲤Cyprinus carpio和鲫Carassius auratus 两个常见种,比1974-1976年记载的5个种减少了60%。无经济价值的小个体鱼类越南鱊Acheilognathus tonkinensis也为漓江和会仙湿地的习见种和优势种。

(3)大多数名贵鱼类已经不见踪影

名贵鱼类单纹似鳡Luciocyprinus langsoni、桂华鲮Sinilabeo decorus、叶结鱼Tor zonatus、乌原鲤Procypris merus、长臀鮠Cranoglanis bouderius bouderiu、斑鳠Mystus guttatus等,个体较大,肉味鲜美,在70年代,产量较高,曾是漓江的常见经济鱼类,本次调查发现大多数种类已经不见踪影,在大圩采样点偶见长臀鮠,而斑鳠仅见年幼个体。

(4)渔获物中鱼类个体低龄化

本次调查,对渔获物中几种常见鱼进行年龄调查,结果列表如下:

表6-6 几种常见鱼类年龄表

表中可见草鱼Ⅰ+个体占35%,Ⅱ+个体40%,Ⅲ+个体25%;光倒刺鲃Ⅰ+个体占72%,Ⅱ+个体28%;大眼华鳊Ⅰ+个体占43.8%,Ⅱ+个体56.2%;渔获物中的斑鳠全为Ⅰ+个体。Ⅰ+个体和Ⅱ+个体占抽样种类的大多数,即漓江渔获物中鱼类呈现低龄化。渔获物中大量低龄化的鱼被捕获,表明资源状况已经衰退。

可见,漓江鱼类资源呈下降趋势。

2、资源变动原因的探讨

丹江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丹江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丹江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总面积10168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8708公顷,实验区面积1460公顷。特别保护期为每年的4月1日—6月30日。保护区地处河南省淅川县南20公里的丹江口水库上游马蹬开阔带,范围在东经111°22′44″―111°33′04″,北纬32°53′35″―33°00′56″之间。核心区是由21个拐点连接172米水位线所组成的封闭区域,拐点坐标分别为:盛湾镇红庙码头(111°30′26″E,32°53′35″N)—陈庄(111°30′09″E,32°53′44″N)—鱼关(111°28′22″E,32°54′28″N)—陈营(111°28′46″E,32°55′12″N)—马岭(111°28′09″E,32°55′45″N)—贾湾(111°26′36″E,32°56′15″N)—宋湾(111°26′01″E,32°56′14″N)—盛湾(111°24′23″E,32°55′40″N)—马湾(111°23′49″E,32°55′54″N)—姚营(111°23′06″E,32°56′32″N)—单岗(111°22′44″E,32°57′11″N)—老城镇王家岭(111°25′58″E,32°59′19″N)—杨家山(111°26′53″E,32°58′18″N)—岵山(111°28′07″E,32°57′37″N)—官夫山(111°28′23″E,32°59′38″N)—姚湾(111°28′17″E,33°00′56″N)—武家洲(111°28′55″E,33°00′12″N)—马蹬镇向阳(111°29′55″E,32°58′39″N)—肖山头(111°29′59″E,32°56′44″N)—吴营(111°30′27″E,32°56′11″N)—白渡(111°30′43 ″E,32°54′20″N)。实验区是由9个拐点连接的封闭区域,其拐点坐标分别为:向阳(111°29′55″E,32°58′39″N)—高庄(111°31′43″E,32°58′08″N)—崔湾(111°31′27″E,32°57′20″N)—任沟(111°32′18″E,32°56′58″N)—寇楼(111°32′55″E,32°57′21″N)—桐柏

热电厂附近泥滩环境因子与小型底栖动物的调查研究[设计+开题+综述]

开题报告 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 热电厂附近泥滩环境因子与小型底栖动物的调查研究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电力需求持续上升,引发了电厂建设的热潮,由于淡水资源的缺乏和为了满足电厂大量冷却水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大型热电厂建造在河口或沿海地区,以充分利用海水作为冷却用水。温排水对海洋生态环境热影响具有潜在性和累积性,热污染主要的是从根本上、整体上改变水体理化特性,进而严重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因此,电厂温排水余热对水环境影响的研究,对于防止热污染,保护海域水质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对电厂排水口附近小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和泥滩的环境因子进行了研究,可以为评价沿港电厂大量温排水对海洋生态环境影响提供重要的资料。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研究的基本内容 (1)研究电厂附近泥滩底栖小型底栖动物的丰度和生物量及季节变化。 (2)研究电厂附近泥滩有机物含量的季节变化。 (3)研究电厂附近泥滩叶绿素含量的季节变化。 (4)研究电厂附近泥滩沉积物含水率和粒度的季节变化。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热电厂排水口对小型底栖动物分布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影响; 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布设站位→现场采样→样品的处理保存(套筛过滤,然后固定)→样品室内分析(鉴定和计数、测定)→数理统计分析→结合资料比较、分析→结论具体方法、步骤: 1. 电厂邻近海域调查共设3个断面,用长10cm直径 2.9cm的塑料管采集8管,其中的6、7、8号管储存在冰箱内,用于环境因子测定,其余的5管按照0-2cm、2-5cm、5-10cm分段,用5%的福尔马林溶液固定用于小型底栖动物鉴定。 2. 室内分析,进行样品的鉴定并计数。

水产调查报告

渔业概论课程作业 水产市场调查报告 农林经济管理一班 傅裕 1406160104 指导教师:孙建富 调查日期:2016.6.28

一、水产业的调查报告 水产是海洋、江河、湖泊里出产的动物或藻类等的统称,和相关的服务或加工行业的总称,如水产品加工、水产品药物、水产品出口贸易、观赏水产品等。随着水产科学技术的发展,配合饲料的营养成分全面而合理、适口性好、散失浪费少、投喂方便、饲料报酬高等优点,已逐渐被广大养殖者所认识和接受。 水产业是指利用各种可利用的水域或开发潜在水域(包括低洼地、废坑、故河道、坑塘、沼泽地、滩涂等),以采集、栽培、捕捞、增殖、养殖具有经济价值的鱼类或其他水生动植物产品的生产部门。又称渔业。包括采集水生动植物资源的水产捕捞业和养殖水生动植物的水产养殖业两部分。广义的水产业还包括水产品的贮藏、加工、综合利用、运输和销售等产后部门,渔具、渔船、渔业机械、渔用仪器及其他生产资料的制造、维修、供应等产前部门以及渔港的建设等辅助部门,它们与捕捞、养殖和加工部门一起,构成统一的生产体系 行业现状 水产业是我国最早进行市场化改革的领域。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从基本国情出发,确立了“以养为主”的发展方针,改革经营管理体制,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基础建设投入,加强资源养护,依靠科技进步,走出了一条具有本国特色的水产业发展道路。过去十年,中国水产品总产量增长了9倍;人均占有量增长了7.2倍,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实现了“以捕为主”向“以养为主”的历史性转变,养殖产量占水产品总产量的比重提高到近70%,养殖区域从中东部延伸到西部各个省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水产业发展的一个重大特征和成果是外向型水产业迅速发展,国际化程度显著提高,有效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不断增强。远洋渔业起步并迈入了世界前列,外向型水产业迅速发展,水产品出口已达到100亿美元,年均出口额增速高于同期农产品近5个百分点。中国水产品出口已经跃居世界首位,约占世界水产品贸易总额的10%。过去十年,中国水产品进口量年均增长17%。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水产品出口贸易进入了更快的发展阶段,形成了以国内自产水产品出口为主、来进料加工相结合的水产品国际贸易格局,进一步带动了水产品生产的发展和结构优化,提升了国际竞争力。 据农业部统计,2013年,全社会渔业经济总产值达到17321.88亿元,实现增加值7915.22亿元;其中渔业产值9048.75亿元,实现增加值5077.95亿元;渔业工业和建筑业产值4127.19亿元,实现增加值1436.57亿元;渔业流通和服务业产值4145.94亿元,实现增加值1400.70亿元。全国水产品总产量5907.68万吨,比上年增长5.43%。其中,养殖产量4288.36万吨,占总产量的72.59%,同比增长6.59%;捕捞产量1619.32万吨,占总产量的27.41%,同比增长2.49%。全国水产品人均占有量43.63千克,比上年增加2.04千克,增长4.91%。 水产品市场消费行为 水产品在我国动物产品消费中始终占有重要位置,消费份额占比变化不大。消费量方面,在居民食物消费的大宗动物性食品中,猪牛羊肉始终占据重要位置,全国人均水产品消费仅为猪牛羊肉消费量的一半。总体看,尽管水产品消费有较大幅度增长,但对于居民动物性食品消费来说,仍与传统的猪牛羊肉消费存在较大的差距。目前我国消费的主要水产品为鲜活、冷冻水产品,但随着水产品消费市场的多元化发展,熟制干制品等产品需求量呈现快速发展态势。熟制干制品分为海水、淡水两个部分。熟制干制品主要用于大中城市饭店、餐馆,近几年来发展迅速,需求量成倍增加。

影响漓江底栖动物群落的主要环境因素解析解读

第27卷第2期2009年6月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GuangxiN o rm al U niversity:N atural Science Edition V o l .27N o.2 Jun .2009收稿日期:200920321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870345,40301047;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项目(200801051;广西科 技厅攻关项目(063200623A 通讯联系人:王备新(1970—,男,江苏江阴人,南京农业大学副教授,博士。E 2m ail :w angbeixin @njau .edu .cn 影响漓江底栖动物群落的主要环境因素解析 赵湘桂1,曹艳霞2,张杰2,王备新2,蔡德所1,3 (1.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广西南宁530004; 2.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昆虫学系农业部作物病虫害监测与防控重点开放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5; 31三峡大学土木水电学院,湖北宜昌443002 摘要:对漓江水系31个样点的12个环境因子和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参数分别进行因子分析和Spear m an 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所获得的5个主成份因子的累计贡献率为86.35%,以化学因子(氮和磷为主的第一主成份的贡献率为28.5%,以水文因子(流速和深度等为主的第二主成份的贡献率为27.23%。第一主成份和第二主成份中的主要环境因子与底栖动物群落参数的Spear m an 相关性分析表明,总分类单元数、EPT 分类单元数和优势单元百分数都与总氮、总磷和氨氮显著相关(P <0.05,

但与最大流速、平均流速和深度没有显著的相关性(P >0.05。漓江水系水体中氮和磷引起的环境梯度差异对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变化的作用要大于其他环境梯度的影响。 关键词:因子分析;大型无脊椎底栖动物群落;环境因子;漓江 中图分类号:Q 178.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00126600(2009022******* 漓江是桂林山水的灵魂,保护漓江水生态系统健康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漓江水生态系统的监测与保护主要建立在水体理化指标的评价基础上,而单一依靠水体理化指标进行水生态系统管理的模式是不完善的。大型无脊椎底栖动物是河流生态系统中多样性最高,对水环境变化敏感的重要指示生物[1]。影响河流底栖动物群落组成与结构的自然和人为因素很多,包括地理、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等。本文以12个主要的环境因素:温度、pH 、 电导率、溶解氧、海拔、总氮、总磷、氨氮、深、宽深比、平均流速、最大流速为研究对象,采用因子分析法探讨影响漓江底栖动物群落组成与结构变化的关键环境因素,拟为漓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漓江水生态系统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因子分析是从全部原始变量中将有关信息集中起来,通过探讨相关矩阵的内部结构,将多变量综合成少数因子,以再现原始信息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产生这些相关关系内在原因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2]。这种分析方法能够最大限度地保存原有信息,并且其对结果的描述更加直观、合理,应用起来也更加方便。 1研究方法 1.1数据采集 2008年2月底至3月初在漓江上中下游各干流和支流的31个点位采集底栖动物样本[3],同时采集各

渔民调查报告.

渔民调查报告 篇一:北江鱼类资源现状调查报告 北江鱼类资源现状调查报告 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北江鱼类资源调查组暑期三下乡服务队 蓝昭军20XX年8月 引言 北江是珠江水系中第二大水系,鱼类种类繁多,资源丰富,在广东省的内河渔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由于酷渔滥捕,拦河水利工程没有配套过鱼设施以及工业三废污染等因素的影响,北江鱼类资源受到严重破坏。七十年代后期以来北江捕捞产量一直持续下降,一些重要的经济鱼类资源如唇鱼等已由盛而衰,由衰而竭,面临灭绝的危险;中华鳄鲫鱼等自六十年代以来在北江已经绝迹;昔日重要的经济鱼类如桂华簸、倒刺墾等自九十年代以来在北江也面临濒危的处境。八十年代初期,北江渔业捕捞产量只有五十年代中期的约三分之一。因此,我们对北江鱼类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但这些都必须以北江鱼类资源的全面调查和系统研究为前提。 一、调查目的 了解如今北江鱼类资源具体的变化情况,进一步了解造成鱼类资源锐减的原因,为科学地恢复北江鱼类资源提供基 础材料。

二、调查对象及其一般情况 (1)、北江流域韶关与清远段渔民。大部分在40岁一70岁之间,文化水平较低,靠打鱼为生。 (2)、韶关市区及清远市区市民。选择买河鱼的市民进行调查,一般对河鱼有相对较多的了解。 三、调查方法 1、对渔民和普通市民进行问卷调查,以由我们向对方 提问并作记录的方式进行。共发出调查问卷58份,回收58份,回收率100 %o 2、跟渔民出河捕鱼,或者到河里寻找正在捕鱼的渔民,直观了解北江鱼类资源的现状。 四、调查时间:20XX年7月11日一20XX年7月18日 五、调查内容 主要对渔民主要的捕鱼方法、捕获鱼类的种类和数量、 造成鱼类资源现状的原因进行了调查。针对渔民和市民的问卷各一份,分别向渔民和市民提出了二十七个及十七个问题 (见附录1、2 ) o 六、调查结果 根据对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以及结合我们跟渔民出去捕鱼的亲身感受,发现北江的渔业资源现状令人堪忧。

鱼类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课题研究背景 嘉陵江古称阆水,是长江水系中流域面积最大的支流,嘉陵江水系跨越陕西、四川、重庆三省市,流域面积约16万平方公里,属于长江北岸重要的一级支流,它的水系主要由嘉陵江干流、涪江、渠江三大河流组成,流域内鱼类资源丰富。江中鱼类多达151种,属于7目19科83属,其中51种是长江流域特有种,居四川省各河之首。 近20年来,随着嘉陵江“全面渠化,梯级开发”综合水电工程的实施,嘉陵江水域生态环境发生了急剧变化,对当地生物多样性,特别是鱼类资源带来了较大的影响。由于鱼类的外形特征易于呈现出随地理分布的变异, 是鱼类不同地理种群划分的重要依据 , 进而在鱼类种质资源的鉴定和保护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课题研究意义 嘉陵江流域渔业资源丰富,经实地考察整理分析发现:由于大量水利枢纽的建设,河段的人为阻隔,大部分水域环境发生了改变。其水域环境的变化对该区域鱼类组成有重要影响,近年来,统计各方所得数据,并对比1980年的渔业资源调查数据发现,经济鱼类的种类发生了变化,在渔获物中消失或比例急剧减少。因此,为研究环境变化对鱼类的影响,加强对鱼类形态特征的认识十分重要。 不同形态的鱼类栖息在不同的生境下,江河鱼类形态特征与环境之间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一种和谐的关系。形态特征是生物与环境

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鱼类对特定环境条件的适应,必然会在其生活习性、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等方面发生适应性变化;其中,形态学特征的变化较之于生理机能和生活习性的变化更为具体,易于比较观察,是探讨生物与环境间相适应的重要依据。 2.1环境分布的特点(嘉陵江):银飘鱼为江河、湖泊中常见的小型鱼类,不论静水、流水都能生活。喜欢漂泊于浅水地区,行动迅速,经常成群地在水面上来往漂游,故有飘鱼之称。冬季到深水层中越冬。以小鱼、浮游动物及植物碎屑为食。个体不大,但繁殖力强。 2.2相关形态学测量: 用游标卡尺测定鱼的全长、体长、体宽、眼后头长、头长、头高、体高、尾柄长、尾柄高、背鳍基长、臀鳍基长、吻长、尾叉长、眼径等14个形态指标 2.3数据分析 根据所测量的各项可量性状, 采用生物统计方法处理分析,对 各项数据进行统计, 计算平均值、标准差、主要变化范围、形态特征的偏相关系数等。观察其变动范围,并与之前测量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近年来环境变化对银飘鱼形态特征的影响。 三、研究方法和材料来源 3.1 材料来源: 3.2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包括书籍、期刊等) 3.3 测量方法:借助直尺、圆规等工具利用传统形态度量法对所选种类进行可量性状的测量,精确到0.01cm.

淡水生物调查规范.

宁波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2000 年 7 月

一.浮游植物定量调查 (一)采样点的选择 由于水面大小、水深、水流等条件不同,不同水域的采集点选择也有差别,有条件时采样点可适当多设一些,一般情况下建议下列位置应设采样点:水库库心区、各湖区的中点、上游、下游、水库大坝附近及库(湖)湾等有代表的区域。 (二)采样层次、采水量及采样次数 ①凡水深不超过二米者,可于采样点水下0.5米处采水。②水深2-10米以内,应于距库底0.5米处另采一个水样。③水深超过10米时,应于中层处增采一个水样。深水湖泊、水库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采样层次。 采样次数可多可少,有条件时可逐月采样一次,一般情况可每季采样一次,最低限度应在春季和夏未秋初各采样一次。 每一采样点应采水1000毫升,如系一般性调查,可将各层所采水样等量混合,取1000毫升水样固定;或者分层采水分别计数后取平均值。分层采水可以了解每一采样点各层水中浮游植物的数量和种类。采得水样后应立即加入15毫升碘液(即鲁哥氏液)固定(鲁哥氏液配制方法:将6克碘化钾溶于20毫升水中,待其完全溶解后,加入4克碘充分摇动,待碘全溶解后加入80毫升水即可)。 采水器,各种采水器均可,但一定要能分层采水,一般水深不超过10米可用1000毫升或1500的玻瓶采水器,水更深(如海洋)必须用颠倒采水器、北原式采水器或其它形式的采水器。 (三)沉淀与浓缩 以采水器采得水样后,须经浓缩沉淀方适于研究和保存。凡以碘液固定的水样瓶塞要拧紧,还要加入2-4%的甲醛固定液以利保存。定量水样应放入1000毫升分液漏斗中,静置24-36小时后,用内径为30毫米的橡皮乳胶管,接上橡皮球,利用虹吸法将沉淀上层清液缓慢吸出(切不可搅动底部,万一动了应重新静置沉淀),剩下30-50毫升沉淀物,倒入定量瓶中以备计数。为不使漂浮水面的某些微小生物等进入虹吸管内,管口应始终低于水面,虹吸时流速流量不可过大,吸至澄清液1/3时,应控制流速流量,使其成滴缓慢流下为宜。 采水时,每瓶上都应贴好标签,写明时间、地点、站号、样品号、水层、温度等内容,同时记录卡片以致备查。 (四)计数 将浓缩沉淀后水样充分摇均后,吸出0.1毫升,置于0.1毫升计数框内(表面积最好20×20平方毫米)在400-600倍显微镜下观察计数,每瓶标本计数二片取其平均值,每片大约计算100个视野,但视野数可按浮游植物多少,而酌情增减;如果平均每个视野有十几个细胞,数50个视野就可以了;如果平均每个视野只有5-6个,就要数100个视野,如平均每个视野不超过1-2个时,要数200个视野以上,总之,每片计数的细胞总数应在1000-2000个以上,同一样品的二片计算结果和平均数之差如不大于其均数的15%,其均数视为有效结果,否则还必须测第三片,直至三片平均数与相近二数之差不超过均数的15%为止,这两个相近的值的均数,即可视为计数结果。

彭泽鲫水产种质资源可研报告

彭泽鲫水产种质资源保护项目 一、项目情况 以保护彭泽鲫种质资源为重点,以科学研究为依托,实现保护、科研、生产开发相结合,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建成集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研究、宣传教育于一体的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全面加强太泊湖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维护水生生态系统的生态特征和基本功能,保持和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系统的各种功能和效益,保证水生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 二、项目内容 设立彭泽鲫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培养综合素质高、业务知识强的职工队伍,实现保护区的有效管理。通过建设和保护,使彭泽鲫原种种群数量逐步增加,鱼类产卵场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有明显改善和提高。具体实施如下: 完成保护区的总体实施方案; 建立管理机构,落实编制经费,实现科学有效的管理; 完成保护区的勘界以及界标、界桩、界牌的设置;

完成保护区管理局选址征地和建设,购置办公、管理设备等; 建设彭泽鲫水产良种场,开展基础性科研工作; 配备科研仪器设备,建立完善标本室、资料室、化验室、病害研究防治室、技术培训室等; 完善整个保护区管理体系,行使保护、救护、执法、宣教等职能。 中、长期目标 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建成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科研监测站,建立水产种质资源基因库,加强对水产遗传种质资源、特别是珍稀水产遗传种质资源的保护,强化相关技术研究,促进水产种质资源可持续利用。处理好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关系,引导社区居民参与保护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增进与国际国内的技术合作与交流。建立比较完善、科学、规范的彭泽鲫种质资源保护区保护和管理体制,以及保护区资源监测体系和法规体系。形成一套完整的保护、科教、综合利用等相互促进的科学体系。通过加强保护和管理,使太泊湖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争取使该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成为我国淡水优质水产种质资源的宝库 三、项目背景 XX是彭泽鲫的原产地,保存比较完整的适合彭泽鲫

漓江底栖动物调查

漓江底栖动物调查 张益峰 (广西水产研究所南宁 532021) 在水域生态系统中,由于底栖动物具有对环境条件变化的敏感性或耐受性,且大部分终生生活在水体里,比较固着,相对位移小、寿命长、形体易于辨认等特点,多年来,国内外许多研究人员已比较普遍地运用底栖动物的一些种类来监测水体污染,评价水质。如:水蚯蚓是淡水底栖动物群落中的主要耐污种类组成部分(尤其是寡毛类中的颤蚓),它们象蚯蚓一样在一定时间内将淤泥吞食而又排出,这有助于改善水底环境,在污水自净中有着深远的意义。另外,底栖动物也是淡水中下层鱼类的优质天然饵料。为了对桂林漓江水域生态系统作出科学的生物学评价,课题组于2006年3月至2006年12月共8次赴桂林,在漓江域内选择设置了木龙湖、小溶江、会仙湿地睦洞湖(表中简称会仙)、大圩、兴坪以及榕湖共6个采样点进行水生生物采样调查,其中采集了31份底栖动物样本进行调查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 定性:用框长35㎝三角拖网随机取样;对河床为沙砾或卵石较多的底 质时则下水探摸用分样筛接漏方法取样。 1.2 定量:用面积为1/16㎡改良彼德生采泥器进行采样;对河床为沙砾或卵石较多的底质则下水用分样筛划方取样的方法进行采样。 用10%福尔马林溶液将所采样本固定后带回室内进行检索分类、计数及称重,多次采样的按平均数进行计算。

1.3 观察:注意观察不同河段、水域底栖动物的不同优势种群和栖居小生境。 2、结果 2.1种类组成: 在丰水期,漓江水域的底栖动物有67种(属、科),分属3门6纲。在67种底栖动物中以水生昆虫居多,有34种;腹足类次之,有14种;甲壳类8种,寡毛类6种,瓣鳃类3种;蛭类最少,只有2种;见表1。 在枯水期,漓江水域的底栖动物则有60种(属、科),分属3门6纲。在60种底栖动物中水生昆虫稍多,达21种;腹足类有20种;甲壳类和瓣鳃类各有5种;寡毛类有6种;蛭类只有3种;见表2。 表 1 丰水期漓江各采样点底栖动物名录表

观赏鱼调查报告

锦鲤鱼调查报告小组成员:林xx、梁xx、郭xx 2015/12/12

目录 一、调查内容 二、调查方法 三、调查实施 四、调查结果 五、基本结论 附件:

一、调查内容: 锦鲤,是一种家养的观赏性鲤鱼,锦鲤对水质要求不高,食性较杂,易繁殖,其体格健美、色彩艳丽、花纹多变、泳姿雄然。锦鲤的寿命很长,寓意吉祥,相传能为主人带来好运,是备受青睐的风水鱼和观赏宠物。所以我们以广州芳村花地湾观赏鱼市场为调查地点,目的是观赏和了解锦鲤的种类、生活习惯以及发展,通过调查,对锦鲤鱼有更深的了解。 二、调查方法: 上网查资料,去广州市花鸟市场实践调查。 三、调查实施: 三人一小组,一起去水族馆进行采访和记录,分析并了解观赏鱼,然后回去一起做总结。 四、调查结果: (一)锦鲤的种类 锦鲤品种的划分主要依据其颜色分为若干品系。其鲤种来源分为绯鲤、革鲤和镜鲤。锦鲤共分为九大品系,约百余品种。根据色彩、斑纹及鳞片的分布情况,主要分为13个品种类型。 1.红白锦鲤:红白锦鲤的底色为白上衬红色斑纹,是日本锦鲤的正统,有“绐于红白,终于红白”的美称。红白锦鲤中最可贵的品种是白色中绯红色要在眼部之上;其次是嘴部,没有绯红色而只是白色的是上等鱼。 2.大正三色锦鲤:其主要特点是在鱼体的纯白底色上布红色和黑色斑纹。这种鱼,最好的是黑色部分如墨一样黑,背侧有大的绯红色斑纹和黑色斑纹和谐地排列。大正三色锦鲤有的以斑纹新奇的色彩而制胜;有的却以姿态优雅、体形丰满、格调奇特而引入注目。 3.昭和三色锦鲤:昭和三色锦鲤产生于1927年日本昭和年代。其主要特点是鱼体的黑色底色上有红、白花纹点缀,胸鳍基部有圆形黑斑,又称元黑。昭和三色锦鲤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华丽而矫健,是锦理中的精华。 4.写鲤:写鲤的体色是以黑色为基底,上面有三角形的白斑纹或黄斑纹或红斑纹。 (1)白写锦鲤:其三角形斑纹呈白色。此鱼黑白分明。(2)黄写锦鲤:其黄斑纹金黄而有光泽。(3)绯写锦鲤:其三角形斑纹呈橙红色,胸鳍也有红色斑纹。 5.别光锦鲤:在洁白、绯红、金黄的不同底色上呈现出黑斑的锦鲤,称为别光锦鲤。其品种有:(1)白别光锦鲤鱼体的底色洁白,其上的黑斑纯黑,色浓,分布于躯干部和尾柄部,黑白相同,色彩极为明快清秀。(2)赤别光锦鲤鱼体底色为红色,背部有黑斑纹。(3)黄别光锦鲤在黄色的鱼体上,点缀着漆黑如墨的黑斑。 6.浅黄秋翠:此类鱼是锦鲤的原种之一。其背部呈深蓝色或浅蓝色,鳞片的外缘呈白色,左右颊颚、腹部和各鳍基部呈红色。 7、衣锦鲤:衣锦鲤是红白锦鲤与浅黄锦鲤杂交的后代。所谓衣,是指在原色彩上再套上一层好像外衣的色彩。 8、变种鲤:按锦鲤的13种分类法,除其中12种以外的其他品种都归属为变种鲤。乌鲤、秃白锦鲤、四白锦鲤、黄鲤、茶鲣、绿鲤、松叶锦鲤与浅黄锦鲤等。 9、黄金锦鲤:指鱼体为单色金黄的鲤鱼。此类锦鲤中的代表品种有:(1)山吹黄金锦鲤鱼体呈纯黄金色,鱼鳞排列整齐,亮晶晶的,发出金黄般的光芒。(2)

科学养护土著鱼类,发展特色渔业经济

基层农技推广 2013,1(7):47-49 经验交流 Grass-roots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https://www.doczj.com/doc/ef11832625.html, ·47· 科学养护土著鱼类,发展特色渔业经济 李 军 (辽宁省淡水水产科学研究院,辽宁辽阳 111000;联系人E-mail: lj_nwafu@https://www.doczj.com/doc/ef11832625.html,) 摘 要:我国土著鱼类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经济价值。由于土著鱼类的栖息地不断减小, 其种群数量也不断减少,野生资源破坏严重,所以有必要进行科学养护。保护栖息地以及建立保护区;在科学养护的基础上,进行土著鱼类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土著品种的弊端。 关键词:科学养护 土著鱼类 渔业经济 引言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这是我国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范仲淹的《江上渔者》,此诗道出了渔民劳作的艰辛,但同时也反映了土著河鱼—松江鲈鱼的鲜美。赞誉土著鱼类美味的诗文颇多,唐代诗人张志和在《渔歌子》中写道:“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清人徐鹄庭在《汉口竹枝词》也写道:“不须考究食单方,冬月人家食品良。米酒汤圆宵夜好,鳊鱼肥美菜苔香。”自古以来,土著鱼类就以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而久负盛名,这些赞美之词,多出自名家之手,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随同这些名家名篇而千古流传。 土著鱼类属于土著品种范畴,土著品种也称本地物种或当地物种,顾名思义,是指出现在其自然分布区及其自然传播范围内(即在其自然占领的或无需人类直接或间接引种也能占领的分布区内)的物种,亚种或更低的分类单元。 我国具有丰富的淡水资源,按水系分主要有珠江水系、长江水系、黄河水系、淮河水系、辽河水系、海河水系和松花江七大水系,另外有内陆河流塔里木河和主要人工运河京杭大运河和灵渠。辽阔的水域蕴藏着丰富的鱼类资源,鱼类因其特殊的生活史和栖息环境,生活习性不同,演化成品种众多的土著鱼类,如我国长江、黑龙江水系和钱塘流域 的蒙古红鲌,新疆北部额尔齐斯河流域的白斑狗鱼,黄河水系的黄河鲶、黄河鲤和黄河裸裂尻鱼,澜沧江下游叉尾鲇、云南抚仙湖的抗浪鱼、澜沧江水系的丝尾鳠、云南滇池的滇池金线鲃、斑鳜、拉氏鱥、松江鲈鱼、兴凯湖翘嘴鲌、云南陆良鲇鱼、渭河上游及其支流和汉水北侧支流湑水河、子午河的上游的溪流中秦岭细鳞鲑、长江鲥鱼、盛产于嘉陵江的中华倒刺鲃、我国长江中、下游干流及附属湖泊中的似刺鳊鮈、瓯江刺鲃等等。 1 土著鱼类生态效益和社会价值 1.1 生态效益 土著鱼类是庞大生物网络中重要的一员,是在特定的自然水域生态环境中长期进化的结果,在生态系统中占有一定的生态位,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作用。青海湖是以水生生物—鸟类—草原为主的湖泊生态,其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构成了独特的高寒生态系统。土著鱼类青海湖裸鲤是青海湖中唯一的优势种类,青海湖裸鲤每年5~8月洄游到河流中产卵,为食鱼鸟提供了丰富食物条件,形成了青海湖独特的鱼—鸟共栖生态系统,其种群对鸟类群体繁衍、青海湖生态环境和青海渔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在生态系统中,一个物种不仅仅作为一种生物资源,更重要的是会对生态系统中的结构和功能产生整体影响。

北江鱼类资源现状调查报告

北江鱼类资源现状调查报告 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北江鱼类资源调查组暑期三下乡服务队 蓝昭军2007年8月 引言 北江是珠江水系中第二大水系,鱼类种类繁多,资源丰富,在广东省的内河渔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由于酷渔滥捕,拦河水利工程没有配套过鱼设施以及工业三废污染等因素的影响,北江鱼类资源受到严重破坏。七十年代后期以来北江捕捞产量一直持续下降,一些重要的经济鱼类资源如唇鱼等已由盛而衰,由衰而竭,面临灭绝的危险;中华鲟、鲥鱼等自六十年代以来在北江已经绝迹;昔日重要的经济鱼类如桂华鲮、倒刺鲃等自九十年代以来在北江也面临濒危的处境。八十年代初期,北江渔业捕捞产量只有五十年代中期的约三分之一。因此,我们对北江鱼类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但这些都必须以北江鱼类资源的全面调查和系统研究为前提。 一、调查目的 了解如今北江鱼类资源具体的变化情况,进一步了解造成鱼类资源锐减的原因,为科学地恢复北江鱼类资源提供基础材料。 二、调查对象及其一般情况 (1)、北江流域韶关与清远段渔民。大部分在40岁—70岁之间,文化水平较低,靠打鱼为生。 (2)、韶关市区及清远市区市民。选择买河鱼的市民进行调查,一般对河鱼有相对较多的了解。 三、调查方法

1、对渔民和普通市民进行问卷调查,以由我们向对方提问并作记录的方式进行。共发出调查问卷58份,回收58份,回收率100%。 2、跟渔民出河捕鱼,或者到河里寻找正在捕鱼的渔民,直观了解北江鱼类资源的现状。 四、调查时间:2007年7月11日―2007年7月18日 五、调查内容 主要对渔民主要的捕鱼方法、捕获鱼类的种类和数量、造成鱼类资源现状的原因进行了调查。针对渔民和市民的问卷各一份,分别向渔民和市民提出了二十七个及十七个问题(见附录1、2)。 六、调查结果 根据对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以及结合我们跟渔民出去捕鱼的亲身感受,发现北江的渔业资源现状令人堪忧。 (一)鱼类资源现状 1、鱼类资源急剧下降 调查发现,37.93%的渔民平时一天的渔获量少于2.5kg,37.93%的渔民平时一天的渔获量在2.5kg—5kg之间,只有6.89%的渔民平时每天经常捕到10kg 的鱼,而这少数渔民用的是较大的渔船。另外,93.10%的受访渔民及53.57%的受访市民表示由于北江鱼类资源的剧减,北江上渔船和渔民的数量减少了很多。 在我们跟随清远市渔政支队清城大队的飞艇出河寻找正在捕鱼的渔民的时候,发现大多数渔民捕到的是一些个体很小的鲮鱼和赤眼鳟等,而且总量均不多。 渔民告诉我们,80年代的时候,一天一般都可以捕到25kg以上的鱼,多的时候可以达到100kg,而且以大鱼为多。 由上可知,北江鱼类资源已经急剧下降,鱼类的种群数量大不如前。 2、名贵、特色鱼类越来越少

鱼类调查报告

鱼类调查报告

————————————————————————————————作者:————————————————————————————————日期:

学号:20110423 姓名:汤爱萍 鱼类学调查报告 名 称 目、科、属、种价格介简主要鉴别特征图片 鲫鱼鲤形目 鲤科 鲫属 7.5 一种主要以植 物为食的杂食 性鱼,喜群集而 行,择食而居 鲫体侧扁而高, 体长为体高的 2.2-2.8倍,腹 部圆,头较小, 吻钝,口端位, 无须,下咽齿侧 扁。;背鳍和臀 鳍均具一根粗 壮且后缘有锯 齿的硬刺。鳞较 大,整个身体呈 银灰色,背部深 灰色,腹部灰白 色。 鲤鱼鲤形目 鲤科 鲤属 7.9 杂食性,掘寻食 物时常把水搅 浑,增大混浊 度,对很多动植 物有不利影响 体呈纺锤形,口 位于头部前端, 口旁有须两对。 体色青黄,尾鳍 下叶红色。背 鳍、臀鳍都有硬 刺,最后一根刺 的后缘有锯齿 草鱼鲤形目鲤科 草鱼属 8.9 栖息于平原地 区的江河湖泊, 一般喜居于水 的中下层和近 岸多水草区域 体型延长、躯干 部略呈亚圆筒 形,尾部侧扁, 无腹棱、头中等 大,吻宽而平 扁,口端位弧 形,上颌稍有突 出。鳞片颇大, 圆形。侧线微 弯,向后延至尾 柄正中鱼体呈 茶黄式,背部青 灰,腹部灰白,

鲢鱼鲤形目 鲤科 鲢属 5.0 分布水域很广, 从南方到北方 几乎全中国淡 水流域都能看 到它的身影 体侧扁,头较 大,。口阔,端 位,下颌稍向上 斜。口咽腔上部 有螺形的鳃上 器官。眼小,位 置偏低,无须。 下咽齿勺形,平 扁,齿面有羽纹 状,鳞小。自喉 部至肛门间有 发达的皮质腹 棱。胸鳍末端仅 伸至腹鳍起点 或稍后。体银 白,各鳍灰白色 黑鱼鲈形目 鳢科 鳢属 15 各地的淡水江 河、湖泊、沟塘、 池沼中均产 覆盖着鳞片的 头部很像蛇,全 身也遍布“蛇 纹”,且体表常 覆盖一层黏液。 与大多数鱼类 不同,黑鱼的鳃 具有小囊,起着 类似肺的作用。 黄辣丁鲇形目鲿科 黄颡鱼属 13.5 又名黄腊丁、嘎 牙子、黄鳍鱼、 黄刺骨,广布于 中国东部各太 平洋水系。在静 水或缓流的浅 滩生活。 体长,腹平,体 后部稍侧扁。头 大且平扁,吻圆 钝,口大,下位, 眼小。须4对, 上颌长。无鳞。

底栖动物

底栖动物栖动物是指水蚯蚓、螺类和蚌类等无脊椎动物,多生活于水体底层,是生物链的重要环节。中俄西伯利亚联合科学考察队队员、中科院水生生物所王洪铸研究员介绍说,这类动物多为初级消费者,以有机碎屑和藻类等为食,同时又是鱼类等水生经济动物的食物。 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 底栖动物 英文名称: zoobenthos 定义1: 生活在水底(底内或底表)的动物。 所属学科: 海洋科技(一级学科) ;海洋科学(二级学科) ;海洋生物学(三级学科) 定义2: 生活史全部或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水底的无脊椎动物。 所属学科: 生态学(一级学科) ;水域生态学(二级学科) 定义3: 生活在水域底表或潜栖在底泥中的水生动物。 所属学科: 水产学(一级学科) ;水产基础科学(二级学科) 定义4: 生活繁衍在各类水体底部的动物的总称。 所属学科: 资源科技(一级学科) ;动物资源学(二级学科) 基本信息 底栖动物benth(on)ic animal 底栖生物中的动物的总称。底栖动物是生活在水体底部的肉眼可见的动物群落。底栖动物(zoobenthos或benthic animal)是指生活史的全部或大部分时间生活于水体底部的水生动物群。 除定居和活动生活的以外,栖息的形式多为固着于岩石等坚硬的基体上和埋没于泥沙等松软的基底中。此外还有附着于植物或其他底栖动物的体表的,以及栖息在潮间带的底栖种类。在摄食方法上,以悬浮物摄食(suspension fe-eding)和沉积物摄食(deposit feeding)居多。 底栖动物是一个庞杂的生态类群,其所包括的种类及其生活方式较浮游动物复杂

得多,常见的底栖动物有水蚯蚓、摇蚊幼虫、螺、蚌、河蚬、虾、蟹和水蛭等。主要包括水栖寡毛类、软体动物和水生昆虫幼虫等。 多数底栖动物长期生活在底泥中,具有区域性强,迁移能力弱等特点,对于环境污染及变化通常少有回避能力,其群落的破坏和重建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且多数种类个体较大,易于辨认。同时,不同种类底栖动物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及对污染等不利因素的耐受力和敏感程度不同;根据上述特点,利用底栖动物的种群结构、优势种类、数量等参量可以确切反应水体的质量状况。 [编辑本段] 研究分类 1.根据研究的需要可分 (1) 原生底栖动物(primary zoobenthos),是能直接利用水中溶解氧的种类,包括常见的蠕虫、底栖甲壳类、双壳类软体动物等。 (2)次生底栖动物(secondary zoobenthos),是由陆地生活的祖先在系统发生过程中重新适应水中生活的动物,主要包括各类水生昆虫、软体动物中的肺螺类(Pul mata)如椎实螺Lymnea等。 2.为了研究方便,可分 (1)将不能通过500μm孔径筛网的动物称为大型底栖动物(marofauna)。 (2)能通过500μm孔径筛网但不能通过42μm孔径筛网的动物为小型底栖动物(m eiofauna)。 (3)能通过42μm孔径筛网的动物为微型底栖动物(nanofauna)。 [编辑本段] 生活方式 3.按其生活方式,可分为五种类型 (1)固着型--固着在水底或水中物体上生活,如海绵动物、腔肠动物、管栖多毛类、苔藓动物等。 (2)底埋型--埋在水底泥中生活,如大部分多毛类、双壳类的蛤和蚌、穴居的蟹、棘皮动物的海蛇尾等。 (3)钻蚀型--钻入木石、土岸或水生植物茎叶中生活的动物,如软体动物的海笋、船蛆和甲壳类的蛀木水虱。 (4)底栖型--在水底土壤表面生活,稍能活动,如腹足类软体动物、海胆、海参及海星等棘皮动物。

2011-三门湾大型底栖动物时空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三门湾大型底栖动物时空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廖一波1  寿 鹿1,2  曾江宁 1**  高爱根 1 (1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系统与生物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杭州310012;2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南京 210097) 摘 要 2006年11月二2007年1月二4月和8月在三门湾18个采样点对大型底栖动物进行调查,分析了其时空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调查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124种,其中多毛类44种二软体动物34种二甲壳动物22种二棘皮动物11种二其他类动物13种;多毛类和软体动物种数占总种数的62.9%,二者构成了三门湾大型底栖动物的主要类群.双鳃内卷齿蚕二小头虫和不倒翁虫是春季三门湾大型底栖动物的优势种;不倒翁虫二双鳃内卷齿蚕和海稚虫为夏季的优势种;不倒翁虫二小头虫二双鳃内卷齿蚕和白沙箸为秋季的优势种;双鳃内卷齿蚕二不倒翁虫二小头虫和海稚虫为冬季的优势种.三门湾大型底栖动物年均生物量为17.36g 四m -2,年均栖息密度为72ind 四m -2.不同季节大型底栖动物的平均生物量和平均栖息密度存在显著性差异.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平均Shannon 多样性指数在1.53~1.89,平均Margalef 物种丰富度指数在2.25~2.96,平均均匀度指数在0.83~0.94,3个指数在不同季节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经典范对应分析,影响三门湾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主要环境因子包括海水的温度二盐度二溶解性无机氮以及表层沉积物中的有机质二总氮和总磷等,环境变量可以较好地解释主要类群的变化.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物种多样性 群落 环境因子 典范对应分析 三门湾*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0CB428903)二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905011)二国家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zj908?01?01?2,zj908?02?02,zj908?04?02)和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JG200920)资助.**通讯作者.E?mail:jiangningz@https://www.doczj.com/doc/ef11832625.html, 2011?02?20收稿,2011?06?22接受. 文章编号 1001-9332(2011)09-2424-07 中图分类号 Q958.1 文献标识码 A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macrobenthic communities and its relationships with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Sanmen Bay.LIAO Yi?bo 1,SHOU Lu 1,2,ZENG Jiang?ning 1,GAO Ai?gen 1(1Key Laboratory of Marine Ecosystem and Biogeochemistry ,Second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 ,State Oceanic Administration ,Hangzhou 310012,China ;2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7,China ).?Chin.J.Appl.Ecol .,2011,22(9):2424-2430. Abstract :In November 2006and in January,April,and August 2007,an investigation on the macrobenthic communities was conducted at 18stations in Sanmen Bay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macrobenthic communities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A total of 124taxa were collect?ed,including 44species of Polychaeta,34species of Crustacea,22species of Mollusca,11spe?cies of Echinodermata,and 13species of others.The species of Polychaeta and Mollusca accounted for 62.9%of the total,which constituted the main population of the communities.Aglaophamus di?branchis ,Capitella capitata ,and Sternaspis scutata were the dominant species in spring,Sternaspis scutata ,Aglaophamus dibranchis ,and Spionidae spp.were the dominant species in summer,S.scutata ,C.capitata ,A.dibranchis and Virgularia gustaviana were the dominant species in au?tumn,and A.dibranchis ,S.scutata ,C.capitata ,and Spionidae spp.were the dominant species in winter.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average biomass and average density of the mac?robenthic communities between different seasons.The annual average biomass was 17.36g四m -2,and the annual average density was 72ind四m -2.The diversity indices of the macrobenthic commu?nities also differed significantly between different seasons.The seasonal average Shannon diversity 应用生态学报 2011年9月 第22卷 第9期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Sep.2011,22(9):2424-243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