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生物环境调查实验操作流程
- 格式:ppt
- 大小:1022.50 KB
- 文档页数:26
武汉工业学院2012-2013年第2 学期水产养殖学专业《水环境调查》实习安排表实习班级:1107021-3总人数:67实习时间:2012年6月24 日至6 月28 日实习地点:武汉市东西湖渔场动科学院水产养殖专业实验室(动科学院201实验室—水质分析;203实验室-水生生物分类鉴定)实习安排:1、6月24日:具体实习任务的分配,实习内容的讲解,实习所需试剂的配制及仪器准备工作。
2、6月25日:集中到湖心亭采集水样和浮游生物及底栖动物,并进行一些现场项目的测定,主要有水温,透明度,pH值等。
3、6月26-28日:在实验室进行水样的分析,主要分析水质指标有:溶解氧、氨氮和总磷,每个指标都要测定分析;同时鉴定浮游动物、浮游植物和底栖动物的组成,要求鉴定到属;书写实习报告,并进行实验总结。
需携带以下物品:温度计1支;pH试纸1盒;采水器2-3个;塞奇圆盘1-2个250ml具塞磨口瓶30个(1个用于DO测定,其他3个溶于总硬度、氨氮和总磷测定用);MnSO4 和KI 500ml各1瓶,吸管若干以及实验记录本2012年水环境调查实习指导前言:水环境调查一般可分为:水环境调查和水生态调查。
水环境调查主要是非生物环境组成成分的测定,如:调查水体的宽度、水深、流速、水温、水质(感官指标、pH值、DO、BOD、电导率及悬浮固体物质)及水域地形和地貌调查等。
水生态调查包括水域中各种水生生物,如鱼类、虾蟹类、藻类、水生昆虫、螺贝类、环节动物、植物等第一部分水环境调查-董桂芳负责水化学调查基本知识一、水样的采集与保存供化验用的水样,必须有足够的代表性。
水样取出后,到分析工作结束之前,应尽量避免水中原有成分发生明显变化,又要避免受到外来污染。
这是水质调查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这一环往往被人轻视。
如果所取水样没有代表性,或者成分已发生了变化,后续工作做得再好,也得不到正确结果,有问题也不容易检查出来。
因此必须重视水样的采集与保存工作。
养殖水环境化学水质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1)综合所学养殖水环境化学理论知识和实验分析技能,完成海水养殖区水质监测与评价。
(2)掌握渔业水域水质调查的基本程序。
二、调查内容与方法1、调查时间与地点地点:广东海洋大学西湖1号调查点经纬度:110.304512,21.157934时间:2023年12月30日上午9:00~10:002、调查项目与方法1现场测定项目1.1西湖水温测定1.1.1实验目的温度是水样的一个根底性指标,准确测量出水样的温度对养殖水体起着重要的作用。
1.1.2实验原理温度计液泡里的水银对温度变化很敏感,它会随着所接触温度的不同而伸缩。
1.1.3实验仪器和材料仪器:水银温度计、烧杯。
实验材料:西湖采集的水样。
1.1.4测定步骤挑选两个适合取水的位置,用烧杯从西湖内取出适量的水样,将温度计的液泡置于液面以下,待温度计的度数不再变化后,准确读出水样的温度并记录。
1.2西湖pH测定1.2.1实验目的水质中pH值的变化会影响藻类对氧气的摄入能力及动物对食物的摄取敏感度;会影响细胞膜转运物质的活性和速率,影响其正常代谢,进而对整个食物网产生影响。
1.2.2实验原理pH值是一个描述溶液酸碱性质的重要参数,用于评价溶液的酸碱程度,ph值越小,酸性越强;ph值越大,碱性越强;pH值为7时,为中性。
pH计是常用的测量pH值的仪器,它通过电极和在水溶液中的离子的作用产生电机势差,并将其显示为数字。
1.2.3实验仪器与试剂仪器:pH计、电极、烧杯、吸管、小勺。
试剂:氢氧化钠、盐酸、酸碱指示剂。
1.2.4测定步骤(1)测前准备1)将pH计接通电源并调节为标定状态。
2)取容量瓶并用纯净水冲洗干净。
3)用滴定管取一定数量的盐酸溶液并加入到容量瓶中,用同样的方法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4)使用第三步配置的酸碱溶液,检验pH计是否正常工作。
(2)开始实验1)用烧杯从西湖中取水。
2)把PH计的电极插入容量瓶中的溶液内,并轻轻搅拌10秒。
DB43/T 432-2009淡水生物资源调查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采样、样品保存、定性及定量分析方法,着生生物的定性调查方法,底栖动物采样、样品保存和生物量计算方法,大型水生植物调查方法等。
本标准适用于湖南省水库、江河、湖泊等水体水生生物资源调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SC/T 9102 渔业生态环境检测规范第三部分:淡水部分SL 88 叶绿素的测定分光光度法SL 167 水库渔业资源调查3 淡水生物资源调查主要内容淡水生物资源调查主要内容见表1。
水体形态与自然环境调查的主要内容见附录 A 的表A.1 、A.2 、A.3 、A.4 。
表中各项目的资料、数据,可从所属管理单位和当地水产、水利、农业、林业、气象、水文、环保等部门获取,也可通过调查访谈或独立观测方式获取。
4.1 气候需了解年、季节气候特征,年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气温和气温年变化,年(月)均风速、主导风向,年(月)均降水量、年均相对湿度,年均日照时数、无霜期、冰封期等。
4.2 水体DB43/T 432-2009需调查水体形状,总面积、最大面积、最小面积、正常水面,水体长度、宽度、深度,正常水位、最高水位、最低水位,水体交换量,湖(库)湾数量及主要湖(库)湾的面积和水深,底质类型及特性。
湖泊还需调查容积、湖岸线长度、湖底倾斜度,含盐量等;水库需调查总库容、兴利库容、死库容,枯水期、丰水期,入库径流,各径流流量;河流需调查源头、终点,流经地区,流速和流量,含沙量,各支流名称及特征等。
4.3 水体污染源主要调查水体沿岸工业污染源分布情况,农业(农田)污染源分布情况,人口分布与生活污水排放情况,矿山污染情况等。
生态渔业技术流程一、鱼塘的准备。
咱们先说这鱼塘吧。
这鱼塘的选址可是很有讲究的,不能随便找个地儿就成。
得找那种水源充足而且干净的地方,要是水脏脏的,鱼可怎么活呀。
而且周围环境也要好,不能有太多污染的源头。
鱼塘的大小呢,得根据咱打算养多少鱼来定,就像盖房子得看住多少人一样。
挖好鱼塘之后,可不能就直接把鱼放进去,还得好好清理一下。
把那些乱七八糟的石头啊、树枝啊都清走,然后再给鱼塘消消毒,就像给鱼宝宝们准备一个干净又安全的家一样。
二、鱼苗的选择。
鱼苗的选择就像是挑小宠物一样。
咱得挑那些健康又活泼的鱼苗。
怎么看健康不健康呢?你看那些游得欢快的,身体没有什么伤口或者毛病的,那就是好鱼苗啦。
而且不同种类的鱼,适合的环境和养殖方式也不太一样。
比如说草鱼,它就比较喜欢吃水草,那你要是在一个没什么水草的鱼塘养草鱼,可能就不太合适啦。
还有鲫鱼,鲫鱼适应能力比较强,不过也要看它和其他鱼能不能和平共处。
所以选鱼苗的时候,要考虑的事儿可不少呢。
三、饲料的投喂。
说到喂鱼,这也是个大学问。
鱼吃的饲料可不能乱喂。
有专门的鱼饲料,这些饲料得营养均衡,就像我们人吃饭一样,不能光吃一种东西。
而且投喂的量也得掌握好,喂少了鱼吃不饱,长不大。
喂多了呢,饲料就会沉到水底,时间长了会污染水质。
这就像我们吃饭,吃太多了肚子不舒服,还会弄脏周围环境呢。
有些鱼还可以吃一些天然的食物,像浮游生物之类的,要是能让它们在鱼塘里也能吃到这些天然食物,那就更好啦。
四、水质的管理。
水质对鱼来说那就是生命啊。
咱们得经常看看水质好不好。
怎么看呢?可以看看水的颜色,如果水变得浑浊或者颜色很奇怪,那可能就有问题了。
还有水的气味,如果有臭味,那肯定是水质变差了。
平时呢,可以通过换水来保持水质的清洁。
不过换水也不能太猛了,一下子换太多水,鱼可能会不适应。
还可以在鱼塘里种一些水生植物,像睡莲之类的,这些植物可以吸收水里的一些有害物质,还能给鱼提供一些藏身的地方,就像鱼的小花园一样。
大水面渔业资源调查研究内容
1. 渔业资源调查,对目标水域的渔业资源进行全面的调查,包括渔业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生长状况等。
这可能涉及使用各种科学方法和工具,如拖网、刺网、声纳等,来获取渔业资源的相关数据。
2. 生物学研究,对目标水域中各种渔业资源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包括生长规律、繁殖习性、食性等,以便更好地了解渔业资源的生态特征和保护需求。
3. 渔业资源管理,研究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渔业资源,包括制定渔业资源保护政策、管理措施和监测系统,以维护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 环境影响评估,对大水面渔业活动对水域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估,包括渔业活动对水质、水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等方面的影响,以便制定保护环境的措施。
5. 社会经济研究,研究渔业资源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包括渔业资源的经济价值、对当地居民生计的影响等,以便更好地
协调渔业资源的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总的来说,大水面渔业资源调查研究内容涵盖了渔业资源的调查、生物学研究、资源管理、环境影响评估和社会经济研究等多个
方面,旨在全面了解和保护大水面渔业资源,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
渔业生态环境监测规范篇一: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技术规程(最新版)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技术规程1 范围本规程给出了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的技术规定,适用于我国管辖海域的海洋生态环境监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程的引用而成为本规程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程,然而,鼓励根据本规程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程。
GB 17378 海洋监测规范GB 12763 海洋调查规范GB 3097 海水水质标准GB 18421 海洋生物质量GB 11607-89 渔业水质标准GB/T 14914-1994 海滨观测规范 3 通则3.1 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基本条件为保证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的科学性、有效性,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应具备必要的采样、实验条件和仪器设备,具有样品采集、分析、鉴定和数据分析处理的基本能力。
暂无条件和能力完成的监测实验项目,须委托已通过国家计量质量认证或海洋监测资质认证并具备监测能力的监测机构承担相应的监测工作。
3.2 质量控制从事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的机构须具备全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运行机制,执行监测质量控制与保证的规定和要求,对监测的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
3.3 仪器设备检定所有在监测过程中使用的计量检测器、设备和计量器具必须在有效检定期内使用,并在规定的检定周期内进行检定。
可自检的计量检测器、设备和计量器具应按期进行自检。
3.4 监测人员素质从事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的人员须具备资格证书方可上岗。
4 监测方案设计4.1 站位布设监测站位应能覆盖所需的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价范围。
监测范围一般不少于200km2,每15km2应布设1~2个监测站位;除特殊需要(因地形、水深和监测目标所限制)外,所有监测站位应在监测海域内均匀布设,可采用网格式、断面或梅花式等布设方式,以便确定监测要素的分布趋势。
第一章绪论调查报告的编写:1 编写内容前言a)任务及其来源,重点论述应突出;b)调查海去的位置及地理坐标c)调查船(飞机)及调查时间d)调查方法e)任务执行概况调查海区a)调查海区及周围地区的自然环境b)以前对该海区的调查研究程度海上调查工作状况a)测网、测线及测点的布设b)导航定位系统及准确度评价c)仪器设备的性能和运转情况d)调查方法和现场资料描述样品分析和资料整理a)原始资料和样品的周转与审核b)样品分析、测试、鉴定方法及概况c)资料整理、计算和图件编绘方法及概况d)调查要素的时空分布特征质量计划实施情况报告a)资源配置的合理性、符合性和量值溯源的实现程度b)调查数据处理中统计方法的说明c)本单位及分包单位的质量控制措施实施情况与结论d)参考资料的溯源性和合理性e)样品、原始资料、资料汇编和图集的质量评价f)调查结果的质量及应用价值评估g)质量目标实现状况资料分析与结论分析解释调查资料和图件时,应阐明调查资料时空分布特征、重要发现,并评价其海洋学意义及其与海洋管理、工程设计、开发利用的关系。
应将观测到的暑假进行统计分析,并与历史资料、临近水域(站位)资料,相关学科等资料进行比较和综合分析,然后确立分布规律,发现演变规律及相关量间的经验公式。
根据统计分析结果,对调查海域的水文、气象、地质、生物、化学等环境特性进行评估,就委托方提出的调查目的给出客观、科学、公正的评估结论。
存在问题和建议应总结调查发现的问题,并提出今后应开展工作的建议。
第二章海洋生物要素调查一术语和定义叶绿素:自养植物细胞中一类很重要的色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吸收和传递光能的主要物质。
初级生产力:自养生物通过光合作用生产有机物的能力。
通常以单位时间(年或天)内单位面积(或体积)中所产生的有机物(一般以有机碳表示)的重量来计算,相当于该时间内相同面积(或体积)中的初级生产量。
碳同化数:单位时间内,单位叶绿素a含量同化无机碳的能力新生产力:在真光层中再循环的氮为再生氮,由真光层之外提供的氮为新生氮。
海洋生物与环境调查监测实习报告第一部分海洋环境调查一、实习目的与意义通过实习,初步了解海洋环境调查的基本方式及仪器设备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海洋水文、海洋化学的主要内容,掌握海洋环境监测的基本过程,掌握监测计划的设计、采样点布设、样品采集、运送保存、分析测试、数据处理及海洋环境评价等知识,掌握沿岸入海某些污染源、污染物的调查监测方法,并学会对监测水域进行质量评价。
进一步巩固课堂上所学知识,增强实践能力,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实习方法专业分成十组由老师带队,通过参观厦门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和集美污水处理厂,对集美沿岸排污口、九龙江口附近海域水质情况的监测以及集美沿岸滩涂污染现状采样调查,通过固定,数据分析以及在实验室鉴别所采集的生物样,并进行归类和查找习性等,从而得出上述地方的污染现状以及其水质情况,最后撰写实习报告。
三、实习参与人员四、实习内容1、关于“国家海洋局厦门预报台国家海洋局厦门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福建省厦门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厦门海洋环境预报台”的参观(1)目的:通过对国家海洋局厦门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的参观实习,巩固学习各主要仪器设备的原理和功能,了解监测中心站的业务内容及运作模式,认识环境预报台在环境保护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2)地点:国家海洋局厦门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暨国家海洋局厦门预报台(3)过程:20xx年x月x日,在中心站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先后对中心站的各大实验室进行了系统地参观,随后参加了会议室座谈,听取了中心站的x主任以及刘师兄关于中心站的概况以及工作情况的介绍。
①实验室参观。
主要包括流式细胞摄像系统实验室、赤潮毒素分析实验室、微生物处理室、无机预处理室、有机预处理室、热处理室、粒度分析室以及基础实验室等。
实验室中的部分仪器是为我们所熟知并曾经亲自操作过的。
通过实验员对实验室仪器、功能的讲解,同学们更加深刻了解到气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微波消解仪、荧光分光光度计、原子荧光光度计、多参数水质快速测定仪等50多台先进的仪器设备的功用,认识到监测中心站具有海洋水文气象、痕量金属元素、贝类毒素、赤潮生物等90多个项目的检测或鉴定能力。
渔业养殖水质检测管理制度
一、背景介绍
随着渔业养殖业的迅速发展,水质问题愈发引起人们的关注。
为了保障水质的安全和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渔业养殖水质检测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二、水质检测标准
1. 水质常规指标检测:包括水体浊度、pH值、溶解氧、总氮、总磷等指标的检测,确保水质基本符合养殖要求。
2. 水质微生物检测:检测水体中细菌、藻类等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防止水质受到微生物污染。
三、检测管理流程
1. 检测计划制定:根据养殖场的规模和特点,制定适宜的水质检测计划,明确检测频率和检测指标。
2. 检测机构选择:选择具有资质和信誉的水质检测机构,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3. 检测数据分析:根据检测结果,及时分析水质状况,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养殖措施。
四、应急响应机制
针对突发性水质污染事件,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及时处理和解决水质问题,避免对养殖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五、监督检查与评估
1. 监督检查:建立水质检测管理制度的定期监督检查机制,确保养殖场严格执行水质检测管理规定。
2. 评估与改进:根据监督检查结果,评估水质检测管理制度的实施效果,及时修正和改进制度,提高管理水平。
六、结语
渔业养殖水质检测管理制度的建立对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合理的水质检测管理,保障水质安全,促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希望各养殖场能够认真执行水质检测管理制度,共同为我国渔业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渔业资源评估与保护研究渔业资源是海洋与淡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渔业资源的过度开发与破坏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对渔业资源的评估与保护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渔业资源的评估渔业资源的评估是了解渔业资源现状的基础,其目的是确定渔业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和生态特征,以及其开发与保护的现状和趋势。
渔业资源的评估主要包括直接评估和间接评估两种方法。
直接评估直接评估是指通过实地调查和观测,获取渔业资源的数据。
常用的直接评估方法包括定性和定量两种。
定性方法主要包括现场观察、专家咨询和历史文化资料研究等;定量方法主要包括种群动态模型、资源统计模型和渔获量分析等。
间接评估间接评估是指通过研究渔业资源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学特征,间接推断渔业资源的状况。
常用的间接评估方法包括生态模型、环境指标和生物多样性指标等。
渔业资源的保护渔业资源的保护是维护生态平衡、保障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渔业资源的保护主要包括资源管理和资源修复两个方面。
资源管理资源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法律法规,对渔业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资源管理主要包括渔业捕捞管理、渔业养殖管理和渔业保护区管理。
资源修复资源修复是指对已经受到破坏的渔业资源进行修复和恢复。
常用的资源修复方法包括生态修复、人工增殖和生物保护等。
渔业资源评估与保护的研究现状及展望当前,我国在渔业资源评估与保护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在面临着渔业资源日益减少、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挑战下,仍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
未来的研究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综合运用多种评估方法,提高渔业资源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2.深入研究渔业资源的生物学特征和生态环境,为渔业资源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3.探索渔业资源保护的新技术和新方法,提高渔业资源保护的效果;4.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渔业资源保护的挑战。
渔业资源的评估技术进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渔业资源的评估技术也在不断创新。
2018年胶州市渔业环境监测项目实施方案为保障我市渔业环境安全,加大对渔业养殖进排水水质监测力度,全面降低养殖排放水污染风险,根据《中共胶州市委胶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胶发〔2018〕5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渔业实际,特制定实施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为深入贯彻学习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一、二、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上级部门的部署安排,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降低养殖排放水污染风险,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美丽胶州,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二、工作目标开展养殖用水及排放水抽样检测,全市设置监测养殖业户20家,每家设定1个位点,共计20个位点,开展进排水定期监测,在6、8、10月各做1次,全年共集中开展3次水样检测,有力保障渔业养殖环境安全。
三、工作要求1、监控范围我市范围内重点海、淡水养殖生产单位(附件1 )。
2、检测机构确定及任务检测机构通过政府采购确定,负责样品的抽检工作和检测结1果的汇总分析及上报工作。
3、监控种类水质:养殖用水、养殖排放水4、监控项目养殖用水水样检测参照农业部《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52-2001)或《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51-2001)标准;排放水水样检测参照《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SC/T 9101-2007)和《海水养殖水排放要求》(SC/T 9103-2007)执行。
5、监控结果报告及处理检测机构应当将检测结果及时报送下达任务的渔业行政主管部门。
检测结果不合格的,应当在确认后二十四小时内将检测报告报送下达任务的渔业行政主管部门。
市海洋与渔业局根据监测结果建立台账,形成动态监管。
四、项目保障严格按照青岛市财政局、青岛市海洋与渔业局《关于印发< 青岛市海洋与渔业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青财农指[2014]39 号)要求,加强日常监管,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推动实施项目绩效管理。
松花江流域水生生物试点监测方案附件松花江流域水生生物试点监测方案 1.监测项目松花江流域水生生物试点监测项目分为水生生物多样性、鱼类生物残留、水体富营养化、鱼类生长观测和例行理化监测等五大项内容。
具体为生物多样性监测四项内容,分别为着生藻类、底栖动物、浮游植物、浮游动物。
鱼类生物残留监测主要监测重金属、持久性有机物、挥发性有机物和异味等四大类污染物在鲤科鱼类(鲤鱼和鲫鱼)体内的富集和残留情况。
重金属监测汞、铅、镉、铬、砷5项;持久性有机物监测有机氯农药、多环芳烃、多氯联苯3类;挥发性有机物监测苯系物、卤代烃等;异味项目监测硫醚、硫醇和氯酚类项目。
水体富营养化监测项目为水温、溶解氧、总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叶绿素a和透明度等7项指标。
鱼类生长观测主要开展鱼类组织切片观察和冰封期鱼类生长观测。
例行理化监测指标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项目进行,河流断面监测前24项,湖泊、水库水体监测监测前29项。
开展鱼类生物残留和生长观测的水体,需要同步监测与之相同的水质项目。
详见表1。
表 1 松花江流域水生生物监测项目及监测频次序号监测类别监测项目监测频次监测水体 1 生物多样性着生藻类每年2次,6月下旬和9月上旬采样河流底栖动物河流、湖泊、水库浮游动物湖泊、水库浮游植物湖泊、水库 2 鱼类生物残留重金属汞、铅、镉、铬、砷每年2次,鱼类标本采集为开江、9月份2次河流、水库挥发性有机物苯系物、卤代烃持久性有机物有机氯农药、多环芳烃、多氯联苯异味项目硫醚、硫醇、氯酚类3 富营养化水温、溶解氧、总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叶绿素a、透明度与例行监测同步湖泊、水库 4 鱼类生长观测组织切片观察每年2次河流、水库冰封期鱼类生长观测每年1次 5 理化监测例行监测项目及相关水质项目与例行监测同步河流、湖泊、水库 2.监测断面及承担单位监测河流12条,共37个断面;湖库7个,共17条垂线(点位)。
在所监测的37个断面和17条垂线(点位)中,国控断面50个,省控断面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