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论指导下的儿童文学翻译
- 格式:pdf
- 大小:153.61 KB
- 文档页数:2
8 口陈夏薇
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要】在儿童文学翻译的过程中,目标读者的特殊性不容忽视。翻译目的论将翻译的目的作为翻译
行为应遵循的首要法则,为儿童文学翻译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从目的论角度出发,结合儿童文学 的特殊性,以《格列佛游记》为例,分析了目的论在儿童文学翻译中的运用。 【关键词】目的论;儿童文学;翻译
【中圈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167(2012)09—0018 02
口引育
语言是一种“有目的”的交际资源系统。翻译是一 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特定的目标读者是儿童 文学的独特之处,在儿童文学翻译中应重视这一特点。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目的论指出,同一原文根据不 同的译文目的可有不同的译文,因此目的论是适合指导 儿童文学翻译的理论。
Et关于‘‘目的论’,
目的论(Skopos Theory)是功能派学者汉斯・维米 尔和诺德等著名学者在上世纪中期提出来的。他们认 为,翻译是一种交际行为,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 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目的决定手段”(Nord, 2001:124)。译本的对象——读者,是决定翻译目的的最 重要因素之一。读者拥有的特殊文化背景、阅读需要、 交际需求等因素影响着译者的翻译行为。译者应从读者 的角度出发来选择具体翻译策略和手法,不必拘泥于与 原文“对等”,以致影响译文在目标语文化环境中的交际 功能。
目目的论指导下的儿童文学翻译
(1)儿童文学的特点 儿童文学是以儿童为目标读者,适合儿童阅读欣赏, 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它们 对儿童的成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儿童文学不但要求 作品的主题突出,形象生动,语言精练浅显,情节有趣, 想象丰富,还要求其内容、形式及表现手法都尽可能适 合于少年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因此在进行儿童文学 翻译时,应首先了解儿童文学的特点:1)教育性:儿童 心智不成熟这一特点决定了儿童文学应注重教育性。在 阅读的过程中,帮助儿童正确地认识世界。2)形象性: 只有形象生动地表达故事才能吸引儿童,才能有效发挥 教育的作用。3)趣味性: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就是在 轻松愉快的说笑中,在有趣的情节中,潜移默化地给孩 子们讲述一个道理或一些有益的启示。4)时代性:在科 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翻译也应与时俱进。再现儿童的生 活环境,把现实与作品相结合,更能吸引广大儿童。 (2)目的论在儿童文学中的运用——以《格列佛游 记》为例 《格列佛游记》是乔纳森・斯威夫特的代表作,是英 国文学史上一部伟大的讽刺小说。它在中国有许多版本 的译作,有些译者重点强调其讽刺和批判精神,让中国 读者感受小说浓厚的讽刺味道;有些译者着重讲述主人 公的冒险经历,突出童话色彩和故事性,吸引了大批的 儿童读者。“目的论”在此小说翻译中的运用就显得格外 重要。目标读者不同,译者就应采取不同翻译手段和技 巧,而不能只一味地要求“对等”。在此,本文选择杨吴 成的译本,以及徐崇亮、王姬萍合译的版本,以目的论 为基础,对两个版本进行比较。 1)用词简洁明了,明白如话 儿童在词汇量方面有所限制,翻译时在忠实原文的 基础上应该尽量做到浅显易懂,形象生动,这样能够帮 助他们在头脑中形成具体形象。 例:Butthat which first surprisedme wadthe length ofthe
grass,which,in thosegroundsthatseemed bekeptforhay,啪 abouttwentyfeethigh,(Swift,2001:89) ①但首先令我吃惊的是草的高度,就在那片似乎 是种着快要收割的草地里,草足有二十英尺高。(Xu, 2008:73) ②但首先让我吃惊的是那草的高度,在那片似乎 是种着秣草的地上,草的高度在二十英尺以上。(Yang, 2005:63) 两个译文分别用“快要收割的草”和“秣草”来解 释“kept for hay”,译文①的翻译更加简单明了,且忠实 于原文,达到了为儿童翻译的目的。②中的“秣草”虽 表达了原文的意思,但用词生僻,不利于儿童的接受。 2)语言生动,富有童趣 生动性和趣味性是儿童文学必不可少的条件。儿童 本身童真的天性决定了文章语言要足够有趣才能吸引他 们,并且要符合儿童的文学欣赏和接受能力。 例:Then Isaw this froficsome animalfnskingandleaping upanddown tillatlast e cametomybox,(Swift.2001:1381
作者简介:陈夏薇,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学。 收稿日期:2012-7—31
①只见那只顽皮的家伙正在那儿蹦蹦跳跳、 窜上窜下地闹个不停,最后竟然跳到我的箱子 跟前。(Xu,2008:115) ②接着我就看到了这只顽皮的动物,它在 那儿窜上跳下,一刻不息,最后来到了我的箱 子前。(Yang,2005:98) 原文中讲的是一只猴子,在此处翻译时, 译文①用了“蹦蹦跳跳、窜上窜下”、“闹个不 停”等字眼,活灵活现地表现出猴子动作,并 且叠词的运用使得文章读起来顺口,充满童趣。 译文②的翻译对于儿童来说就稍显沉闷,不能 唤起儿童兴趣。
口结论
在翻译一部作品之前,译者首先应考虑它 的目的是什么。通过以上对两种译文的对比分 析,我们可以看到儿童文学翻译过程中需要与 成人文学加以区别。目的论为我们提供了很好 的理论依据,在翻译儿童文学作品时,译者应 以儿童为中心,为儿童说话,选择合适的翻译 技巧,这样才能翻译出受欢迎的优秀的儿童文 学作品。
参考文献
[11 Nord,C.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H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2]Swift,Jonathan.Gulliver's Travels[M].London:Penguin Books,2001. [3] 吴艳辉.浅谈儿童文学翻译的策略[J].四川学院学 报。2007(10). 【4】 张美芳.翻译研究的功能途经[M].上海:上海外语 教育出版社,2005.
Abstract:The characteristics of target readers
in the process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translation
should never be neglected.Skopos theory holds that
the purpose of translation is the primary principle observed in translating.It provides the children’S
literature translation with theory evidence.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kopos theory,combi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 and taking Gulliver
Travels as an example,this paper aims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of Skopos theory in the translation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Key words:Skopos theory;children’S literature;
translation 口彭翼
四川省经济贸易学校旅游酒店教学部
I摘要】谚语是表达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和各种社会活动中积
累的丰富经验的一种语言,闪耀着人民智慧的火花。而英语作
为一种外来语,英文著作中的谚语是最难翻译的内容,译者能
否忠实通顺地再现原文的内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原文有 关文化及其构成文化的各种背景知识的了解。因此。掌握英语
谚语的翻译方法成为了影响翻译水平高低的关键。
【关键词】英语谚语;翻译方法;概说 tO圈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6167(2012)09—0019—03
英语谚语反映了英语民族的文化特点,在翻译时,仅仅以 语言之间词汇的同义性为前提,寻求对等的表现是不够的。译 者须较多运用汉语的表现手段,力求能再现英语谚语的语言风 格和丰富内涵。本文将就如何翻译英语谚语这一问题进行初步 的探讨。
口谚语的定义和特点
(1)谚语的定义 谚语是意义相对完整的固定句子,句子是由词汇构成,而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语法是语言的组织规律,它们都是音 义结合的。词汇包括词和熟语两大部分,词是语言中能独立运 用的最小单位,固定的词的组合可能是固定词组,也可能是匿 定句子。谚语是意义相对完整的句子,作为熟语的一种,也是 语言的词汇单位 。谚语是语义相对完整的固定句子,使用时司 作为句子成分,也可以作为独立的交际单位,表达完整的思想 谚语的最大特点是表达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和各种社会活 中积累的丰富经验,闪耀着人民智慧的火花。总之,谚语是人 民社会生活经验的结晶,它具有诲人和劝解的功能。 (2)谚语的特点 1)谚语是语言的词汇单位,是语言熟语的一种,这一特 已如上述。2)谚语的语言特点;谚语是语义相对完整的固定 子,有韵律,用语通俗,修辞生动,言简意赅。3)谚语的内容 特点:谚语是人民生活经验的结晶,人类智慧的闪光,包含者 特定的文化色彩。
目翻译的定义及标准
(1)翻译的定义 “翻”即翻版,作为一个修饰词放在译字前面,出现在西 时期。现代学派对翻译从不同的角度下了定义:文艺学派认
收稿日期:2012-7-23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