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内旅游收入的影响因素分析

国内旅游收入的影响因素分析

国内旅游收入的影响因素分析
国内旅游收入的影响因素分析

国内旅游收入的影响因素分析

张成岑()

郭飞霞()

唐茜()引言:

中国是世界上著名的旅游大国,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我国旅游业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尤其是在推行“黄金周”以后,外出旅游已经成为一种具有共识的潮流,国内旅游得到了全面快速的发展。据世界旅游组织(WTO)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和第四位的旅游客源产生地。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

一、问题的提出

旅游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地位、经济作用逐步增强,旅游业对城市经济的拉动性、社会就业的带动力、以及对文化与环境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然而,旅游业的如此快速的发展,到底是何种因素在起推动作用?该如何预测未来时间里旅游业的前景方向呢?本文将从定量的角度,采用现有的统计数据,运用回归分析的方法,来研究我国目前国内旅游市场规模的影响因素,弄清在目前的社会经济下,影响我国国内旅游市场的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并在此基础上,对国内旅游市场的规模进行科学的预测。

二、理论综述

国内目前关于居发旅游消费的研究中,主要以定性研究为主。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如下:许春晓(1999)通过对中国旅游消费的状况进行分析和评论,指出今后旅游消费的研究方向之一是旅游消费典型现象的研究;颜绍梅(2001)从宏观上探讨了中国旅游消费的运行特征,提出了可持续性旅游消费的建议;谷慧敏和伍来春(2003)从居发收入分配及其结构演变的角度,对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的国内旅游消费的特征进行了理论分析;尹世杰(2003)指出了我国旅游消费发展中的情况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了未来促进我国旅游消费的措施。

至于旅游消费定量研究的文献,大部分则是从局部影响因素出发。李银兰和范红(2002)利用1993—1998年的统计数据,分析了我国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消费支出与可自由支配收入之间的关系,但未能把价格指数的因素纳入到研究范畴中;张立生则(2004)则主要从交通条件分析。

综上,我们得出启示,纳入多方面的影响因素,从交通条件和环境条件及居民消费水平方面综合考虑,建立模型分析对国内旅游收入的影响。

三、影响因素的分析

1、人均可支配收入

可支配收入是衡量购买能力的重要指标,可支配收入是指人们从事社会经济活动而得到的个人收入扣除所得税的余额,是自己可以自由决定其用途的收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们在基本生存需要满足之后,将会把追求目标转移到精神方面去,会不断建立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来完善和发展自己。现在,一些发达国家,人们已经把旅游看作现代生活方式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文选择人均可支配收入作为一个指标。

2、CPI

CP I反映了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同时也必然影响到出游者消费的增长,从而增加旅游收入。

3、国内旅行社数

旅行社作为旅游业的三大支柱之一,与旅游业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当前的旅行社数目既受旅游产业发展的直接影响,同时它也反映出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水平。因此,在对旅游产业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时,国内旅行社数必须作为一个重要解释变量加以分析。

4、国内旅游人数

从1994年到2005年这十余年间,国内旅游总人次从524百万人次增加到1212百万人次增加到六倍左右;国内旅游总收入从亿元,增加到亿元增加到五倍左右。说明两者之间有很大的相关性。

5、城乡居民年底存款余额

为反映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与国内旅游收入之间的关系,我们选取城乡居民年底存款余额指标。从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城乡居民年底存款余额2005年达到141051亿元,是1994年的倍。而同期国内旅游收入达到5286亿元,为1994年的倍。经相关分析,发现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为。可见,国内旅游收入与城乡居民年底余额呈正相关,即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国内旅游收入的增长。

6、交通里程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办旅游业的发展都受到了交通条件的制约。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交通条件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给旅客的出行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因此选择交通里程这一指标作为影响旅游收入的一个指标。

四,数据的收集

本文获取了1994年到2005年的数据如下表一所示。

Y X1 X2 X3 X4 X5 X6

1994 3399 524

1995 2821 629

1996 3275

1997 3995 644

1998 4910 695

1999 6070 719

2000 331 7725 744

2001 4613 9222 784

2002 10203 878

2003 11997 870

2004 6179 13467 1102

2005 16348 1212 141051

资料来源:注:Y为中国国内旅游收入,单位为亿元x1为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为元

x2为消费价格指数,以1985年为基年

x3为国内旅社数,单位为个

x4为国内旅游人数,单位为百万人次

x5为城乡居民年底存款余额,单位为亿元

x6为交通里程,单位为万公里

由中国国情决定,中国的旅游业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发展的相当缓慢,到近几年才快速发展起来。因此直到1994年才有与旅游收入相关的统计数据,这直接导致我们研究问题的样本量不足的问题。

五、模型的估计与调整

1、检验多重共线性

1)分别做y和各个解释变量的散点图,我们发现各个解释变量与y都是近似的线性关系,因此我们设定模型为

y=c+c1*x1+c2*x2+c3*x3+c4*x4+c5*x5+c6*x6

EViews的最小二乘估计结果见表二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12/16/07 Time: 20:27

Sample: 1994 2005

Included observations: 12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X1

X2

X3

X4

X5

X6

R-squared Mean dependent var

Adjusted R-squared . dependent var

. of regression Akaike info criterion

Sum squared resid Schwarz criterion

Log likelihood F-statistic

Durbin-Watson stat Prob(F-statistic)

从表一可以看出,除了x4的系数通过检验,其他解释变量的系数都未通过检验。可见上述模型不是太好,我们可将模型设定如下

Y=c+c1*logx1+c2*logx2+c3*logx3+c4*logx4+c5*logx5+c6*logx6 EViews的最小二乘估计结果见表三:

表三EViews的最小二乘计算结果

Dependent Variable: LOG(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12/16/07 Time: 19:11

Sample: 1994 2005

Included observations: 12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LOG(X1)

LOG(X2)

LOG(X3)

LOG(X4)

LOG(X5)

LOG(X6)

R-squared Mean dependent var

Adjusted R-squared . dependent var

. of regression Akaike info criterion

Sum squared resid Schwarz criterion

Log likelihood F-statistic

Durbin-Watson stat Prob(F-statistic)

由上表可知,有些解释变量的系数的t统计量有所增加,即模型有所改进。回归系数和修正

的回归系数都很高,F统计量也很显著。我们猜想上述模型存在多重共线性。则由软件求得

个解释变量的相关系数如表四:

X1 X2 X3 X4 X5 X6 X1 1

X2 1

X3 1

X4 1

X5 1

X6 1

由相关系数矩阵可以看出,各解释变量相互之间的相关系数较高,证实确实存在严重多重

共线性。

2).修正多重共线性

采用逐步归回的办法,去检验和解决多重共线性问题。分别做Iny对logx1,logx2,logx3,

logx4,logx5,logx6的一元回归。结果如表五:

变量logx1 logx2 logx3 logx4 logx5 logx6

参数估计值

t统计量

2

R

2

R

由表五可知,Inx5的修正系数最大,而且也通过了t检验,现在以Inx5为基础,顺次加入

其他变量逐步回归结果如表六:

logx1 logx2 logx3 logx4 logx5 logx6 2

R

logx5 logx1

logx5 logx2

logx5 logx3

logx5 logx4

logx5 logx6

由上表可知所有新引入的解释变量都没有通过t 检验,则如表七有LnY 对LnX5的回归结果

Dependent Variable: LOG(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12/15/07 Time: 19:13 Sample: 1994 2005 Included observations: 12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LOG(X5)

R-squared

Mean dependent var Adjusted R-squared . dependent var . of regression Akaike info criterion Sum squared resid Schwarz criterion Log likelihood F-statistic Durbin-Watson stat Prob(F-statistic)

所以最后的回归结果为:

log ?t Y =+*log 5t X se= t=

2R = 2R = F= DW= 2、异方差的检验

由于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及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状况,我们的样本量受实际情况限制无法足够大,因此我们只能选择用图示法来检验模型是否存在异方差。 1)相关图形分析

我国农民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农民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 自改革开放以来,虽然中国经济平均增长速度为9.5 % ,但二元经济结构给经济发展带来的问题仍然很突出。农村人口占了中国总人口的70 %多,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不发达,以及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问题势必成为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障碍。正确有效地解决好“三农”问题是中国经济走出困境,实现长期稳定增长的关键。其中,农民收入增长是核心,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本文力图应用适当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有关农民收入的历史数据和现状进行分析,寻找其根源,探讨影响农民收入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增加农民收入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收入增长影响因素计量模型 Abstract: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 up, although China's economic growth rate of 9.5% on average, but the dual economic structure brings to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problem is still outstanding. The rural population accounts for 70% of China's population is much, unreasonable agricultural structure, economic underdevelopment, and farmers' income growth slow is bound to become an obstacle to the sustainable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Correctly and effectively solve the "SAN nong" issue is China's economy out of trouble, the key to achieve long-term, stable growth. Among them, the farmers' income growth is the core, also is the key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this paper tries to apply the appropriate to the related historical data and the status quo of farmers' income were analyzed, and find the root cause, and discusses the main factors that affect farmers' income, and on this basis on how to increase farmers' income,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policy recommendations. 【Key words】revenue growthInfluencing factorsEconometric model

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摘要: 财政收入是一国政府实现政府职能的基本保障,主要有资源配置、收入再分配和宏观经济调控三大职能。财政收入的增长情况关系着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财政收入主要受国民经济发展、预算外资金收入、税收收入等因素的影响。本文针对我国财政收入影响因素建立了计量经济模型,并利用E-views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相关回归分析,排除简单多元回归模型存在的严重多重共线性等问题,建立财政收入影响因素更精确的模型,分析了影响财政收入主要因素及其影响程度,预测我国财政收入增长趋势。

一问题的提出 据《中国之声》报道,2010年中国税收收入预计将达到7.7万亿元,加上非税收入,今年财政收入走入“8万亿”时代已成定局。而一旦实现了这个数字,中国将紧随美国之后成为全球第二大财政收入经济体。中国仅用了3年的时间就超越日本,坐上了世界第二的宝座,这一变动将会对全球经济及政治形势产生巨大的影响。 据统计1978~2008年我国财政收入的规模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而增长,由1978 年的1132.26亿元到2008年的61330.35亿元,扩大了近50倍。“十一五”期间,中国财政收入从“十五”末年的3万亿元起步,以年均1万亿元的幅度增长,年度增速数倍于同期GDP。 同时,“中国税负是否过高”引发了全民关注。 为了研究影响中国财政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分析中央财政收入对税收收入的依赖程度,预测中国财政收入未来的增长趋势,需要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 影响中国财政收入增长的因素很多,但据分析主要的因素有: ①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是基础性的。经济发展水平与财政收入是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 ②预算外资金收入。预算外收入是指不通过国家预算管理的财政收入。数据显示,1978年,全国预算外收入为347亿元,相当于当年预算内收入的30.6%;而2006年的全国预算外收入总量,已与3.9万亿元的国家财政收入不相上下。预算外收入已成为影响中国财政收入不可或缺的因素。 ③税收收入。税收是社会主义国家参与国民收入分配最主要、最规范的形式,筹集财政收入稳定可靠。中国的税收收入已占到财政收入的95%左右,是财政收入最主要的来源。 ④能源消费总量。未来十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将达48亿-53亿吨煤,等于在现有基础上再增加近20亿吨,而从供应端来说,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从能源的角度考虑,中国也必须叫停大量耗费能源的“世界加工厂”模式,这必然对中国经济造成冲击,而由此带来的财政收入的变化问题也值得我们思考。 综上所诉,我们可以从以上几个方面,分析各种因素对中国财政税收增长的具体影响。 二、模型设定 研究财政收入的影响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变量的选择 研究财政收入的影响因素离不开一些基本的经济变量。大多数相关的研究文献中都把总税收、国内生产总值这两个指标作为影响财政收入的基本因素,还有一些文献中也提出了其他一些变量,

我国旅游业总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国内旅游业收入的影响因素分析商学院083物流1班20083089037 张小珍 摘要:本文根据1995-2009年我国旅游业收入的各项指标和各项数据,主要运用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旅游人数,国内旅行社个数等相关数据,构建理论模型,用计量经济学方法来分析影响我国旅游业收入的因素,预测未来旅游业收入,并结合实际对旅游业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旅游业收入、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引言:旅游业是以提供服务为主的综合性产业,通过提供衣食住行等服务满足人们的需求。旅游业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发展。20实际以来,旅游业的经济地位不断上升,愈益成为人们的基本需求,大力反战旅游业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的共同选择。旅游业不仅在各国经济和社会中发挥着独特的促进作用,而且成为各国之间交流文化、促进和平友谊的重要渠道,对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的进步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在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旅游业已成为我国第三产业中极具活力与潜力的新兴产业和国名经济新的增长点,并成为很多地方的支柱型产业。旅游业拉动内需,增加创汇,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考虑到旅游业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下面将对我国旅游业收入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一、我国旅游业影响因素的选取 1.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直接影响着旅游业收 入。随着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和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发展,我国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包括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有了很大的增长,,这种提高不 仅表现在物质生活的提高,也表现在精神需求的提高。而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壮大就是精神需求提高的表现。 2.旅行社的数量---我国旅游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和管理 也不同程度的影响着旅游业收入。随着我国旅游业基础设 施的不断完善,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我国旅游业起到 了积极地促进作用。这些具体包括就有旅行社的数量。 3.旅游人数---旅游人数也是影响旅游收入的重要因素。随着 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需求也不断提高以适应其发 展,反映在旅游业就是旅游人数的不断上升。 综上所述,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旅游人数,旅游社数量作为模型的解释变量。 二、模型的建立 (一)相关数据 通过查阅资料和上网搜索得到以下数据: 表1 旅游业收入及其影响因素统计资料

中国农民收入影响因素的计量经济分析

我国农民收入影响因素的计量经济分析 一、我国农民收入影响因素研究课题 我国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与人均国内总产值、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乡村从业人员数和化肥施用量、国家财政支农支出的相关性研究。 二、郑重申明 用于此项研究的相关数据是从国研网、国家统计局网站等可靠网站获得,数据具有权威信。 三、我国农民收入的影响因素(步骤) 1、引言 2、理论假说 3、样本数据 4、建立模型 5、图形展示 6、模型分析 7、检验假设 8、结论及政策建议 四、引言 农民增收作为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一直备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它事关国家粮食的安全、社会稳定、经济的发展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既是当前紧迫而繁重的任务,也是今后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当前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现状下,农民增收将从本质上减小差距,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五、理论假说 1、其他条件不变时,随着农业劳动力的增加我国农民人均收入将下降,这是由我国农业劳动力过剩而引起的。 2、农产品生产价格总指数。2000 年之前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指数,2000 年以后为农产品生产价格总指数。此解释变量的数据是以1978 年为基期的定基数据。农产品生产价格总指数是反映农产品价格的主要指标,也是影响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重要因素,其一般与农民收入呈负相关。 3、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包括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农村救济费,等等。从理论上讲,农业属于弱势部门,国家财政的支持有利于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4、当农产品收购价格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既定的情况下,农民对农业生产投入越多,即在化肥的边际效益还大于其边际成本时,化肥的使用量增加则农业收入越多。 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农民收入呈现正相关的关系。 六、样本数据

19502013年中国历年财政收入一览表

1950-2013年中国历年财政收入一览表 财政部2012年2月1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税收总收入完成89720.31亿元,比上年增加16509.52亿元,同比增长22.6%。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2011年税收增长的主要特点:一是税收总收入平稳增长。全国税收总收入增长与上年增速基本持平。二是分季度来看税收收入增速呈“前高后低、逐季回落”走势。三是与生产经营相关的主体税种较快增长。国内增值税、营业税同比分别增长15.0%、22.6%,与上年增速持平;企业所得税增长30.5%,比上年增速加快9.2个百分点。此外,与汽车、房地产相关的税种增速明显回落。汽车消费税、车辆购置税同比分别增长10.2%和14.1%,比上年增速分别回落45.6和39.9个百分点。房地产营业税和契税同比分别增长14.9%和12.1%,比上年增速分别回落17.5和30 个百分点。 分税种看,2011年国内增值税实现收入24266.64亿元,同比增长15.0%,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为27%;国内消费税实现收入6935.93亿元,同比增长14.2%,比上年增速回落13.3个百分点,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为7.7%;营业税实现收入13678.61亿元,同比增长22.6%,比上年增速回落1.2个百分点,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为15.2%;企业所得税实现收入

16760.35亿元,同比增长30.5%,比上年增速加快19.2个百分点,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为18.7%。 2011年个人所得税实现收入6054.09亿元,同比增长25.2%。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为6.7%。 财政部表示,个人所得税收入实现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随着资本市场和艺术品市场发展,个人股权转让以及拍卖收入大幅增长,带动居民财产转让所得税快速增长。二是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带动工资薪金、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税较快增长。三是税务机关加强了对高收入者及股权转让个人所得税的征管,保证了相关个人所得税税款的及时足额入库。 2011年房产税实现收入1102.36亿元,同比增长23.3%。 财政部称,房产税收入快速增长的原因:一是办公楼和商业营业用房的保有量一直保持快速增长;二是房屋租赁价格上升。 2011年资源税实现收入598.87亿元,同比增长43.4%,比上年增速加快19.9个百分点。 资源税收入占税收总收入比重为0.7%。 财政部发布消息:2011年1-12月,全国财政收入103740亿元,比上年增加20639亿元,增长24.8%。 1950-2013年中国历年财政收入一览表统计年度

分析财政收入的影响因素

分析财政收入的影响因素 财政收入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可以有效地调节资源配置,从而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化和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的财政收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1989年的2664.9亿元到2008年的61330.35亿元,20年平均每年增长了16.98%。为了研究影响中国财政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分析财政收入的增长规律,预测中国财政收入未来的增长趋势,我们需要建立计量经济模型。 影响财政收入增长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财政支出、居民可支配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年底就业人数。 一、模型的建立 本模型主要反映的是财政收入与各影响因素的关系。在这里,我们选择“财政收入”作为被解释变量;选择“财政支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底就业人数”、“进出口总额”为模型的解释变量。 从《中国统计年鉴》中收集到以下数据。 年份财政收 入 (亿元) 财政支 出 (亿元) 城镇居民 家庭人均 可支配收 入(元) 农村居民 家庭人均 可支配收 入(元) 社会消费 品零售总 额 (亿元) 年底就 业 人员数 (万人) 进出口总 额 (亿元) 1989 2664.90 2823.78 1260.70 601.50 7074.20 55329 1116.00 1990 2937.10 3083.59 1510.20 686.30 7250.30 64749 5560.10 1991 3149.48 3386.62 1700.60 708.60 8245.70 65491 7225.80 1992 3483.37 3742.20 2026.60 784.00 9704.80 66152 9119.60 1993 4348.95 4642.30 2577.40 921.60 12462.10 66808 11271.00 1994 5218.10 5792.62 3496.20 1221.00 16264.70 67455 20381.90 1995 6242.20 6823.72 4283.00 1577.70 20620.00 68065 23499.90 1996 7407.99 7937.55 4838.90 1926.10 24774.10 68950 24133.80 1997 8651.14 9233.56 5160.30 2090.1 27298.90 69820 26967.20 1998 9875.95 10798.18 5425.10 2162.00 29152.50 70637 26849.70 1999 11444.08 13187.67 5854.02 2210.30 31134.70 71394 29896.20 2000 13395.23 15886.50 6280.00 2253.40 34152.60 72085 39273.20 2001 16386.04 18902.58 6859.60 2366.40 37595.20 73025 42183.60 2002 18903.64 22053.15 7702.80 2475.60 42027.10 73740 51378.20 2003 21715.25 24649.95 8472.20 2622.20 45842.00 74432 70483.50

《我国财政收入影响因素分析》-计量经济学论文(eviews分析)

《我国财政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摘要:对我国财政收入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建立了数学模型,并提出了提高我国财政收入质量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财政收入实证分析影响因素 一、引言 财政收入对于国民经济的运行及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首先,它是一个国家各项收入得以实现的物质保证。一个国家财政收入规模大小往往是衡量其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其次,财政收入是国家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宏观调控的首要问题是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问题,实现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包括总量上的平衡和结构上的平衡两个层次的内容。财政收入的杠杆既可通过增收和减收来发挥总量调控作用,也可通过对不同财政资金缴纳者的财政负担大小的调整,来发挥结构调整的作用。此外,财政收入分配也是调整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格局,实现社会财富公平合理分配的主要工具。在我国,财政收入的主体是税收收入。因此,在税收体制及政策不变的情况下,财政收入会随着经济繁荣而增加,随着经济衰退而下降。 我国的财政收入主要包括税收、国有经济收入、债务收入以及其他收入四种形式,因此,财政收入会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从国民经济部门结构看,财政收入又表现为来自各经济部门的收入。财政收入的部门构成就是在财政收入中,由来自国

民经济各部门的收入所占的不同比例来表现财政收入来源的结构,它体现国民经济各部门与财政收入的关系。我国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工业、农业、商业、交通运输和服务业等部门。 因此,本文认为财政收入主要受到总税收收入、国内生产总值、其他收入和就业人口总数的影响。 二、预设模型 令财政收入Y(亿元)为被解释变量,总税收收入X1(亿元)、国内生产总值X2(亿元)、其他收入X3(亿元)、就业人口总数为X4(万人)为解释变量,据此建立回归模型。 二、数据收集 从《2010中国统计年鉴》得到1990--2009年每年的财政收入、总税收收入、国内生产总值工、其他收入和就业人口总数的统计数据如下: 财政收入Y 总税收收入X1 国内生产总值X2 其他收入X3 就业人口总数X4 obs 1990 2937.1 2821.86 18667.8 299.53 64749 1991 3149.48 2990.17 21781.5 240.1 65491 1992 3483.37 3296.91 26923.5 265.15 66152 1993 4348.95 4255.3 35333.9 191.04 66808 1994 5218.1 5126.88 48197.9 280.18 67455 1995 6242.2 6038.04 60793.7 396.19 68065 1996 7407.99 6909.82 71176.6 724.66 68950 1997 8651.14 8234.04 78973 682.3 69820 1998 9875.95 9262.8 84402.3 833.3 70637 1999 11444.08 10682.58 89677.1 925.43 71394 2000 13395.23 12581.51 99214.6 944.98 72085 2001 16386.04 15301.38 109655.2 1218.1 73025 2002 18903.64 17636.45 120332.7 1328.74 73740 2003 21715.25 20017.31 135822.8 1691.93 74432 2004 26396.47 24165.68 159878.3 2148.32 75200 2005 31649.29 28778.54 184937.4 2707.83 75825 2006 38760.2 34804.35 216314.4 3683.85 76400 2007 51321.78 45621.97 265810.3 4457.96 76990 2008 61330.35 54223.79 314045.4 5552.46 77480 2009 68518.3 59521.59 340506.9 7215.72 77995 三、模型建立

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分析及对策选择

摘要:“九五”时期,农村居民纯收入的增长幅度逐年下降。因此,研究农业结构、农民就业、农民素质、农民负担、体制因素等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九五”时期,农村居民纯收入的增长幅度逐年下降,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趋缓已造成严重的后果。目前,占总人口近70%的农村居民,在社会消费品的购买份额中却不足40%。有效需求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从1998年开始,农户家庭经营的生产费用开支连续下降,这意味着今后一段时间内农业增长乏力。生产投入不足和有效需求不足必将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有序运行。 一、影响农民收入的主要因素 (一)农业结构 1、近几年,农民收入的增长主要来自于非农业收入的增长,而来自于农业的收入绝对额已持续减少。2000年农民人均种植业收入为784元,比上年减少98元,下降11.2%。种植业收入大幅度减少主要是由于粮食减产和价格下降,全年农民出售粮食平均价格比上年下降了15%。 2、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快增长,而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动则相对滞后。从生产者角度看,农民手中的低质量农产品大量积压,价格一再下降使农民利益不断流失,收入增长趋缓。从消费者角度看,城镇居民(尤其是高收入阶层)所需要的高质量农产品和个性化农产品却严重供给不足,生产者收入最大化和消费者效用最大化都无法实现。 3、我国已加入WTO,农产品的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现在国内有些农产品价格已经达到或超过国际同类产品的价格,而质量却比较低。 (二)农民就业 1、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超常规高速增长之后,乡镇企业的增长速度开始合乎逻辑地放慢。由于增长速度的放慢,就业增长也随之下降。加上乡镇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资金趋密,就业弹性明显下降。 2、长期以来,我国的城市化发展严重滞后。2000年,我国的城市化率为30.9%,而世界平均水平为45%,发达国家为75%。我国城市化的严重滞后,影响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进而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三)农民素质 农民的文化素质是指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即接受文化知识的教育程度。我国农民文化程度虽在逐步提高,但增幅不大。农业商品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核心。但由于我国农民文化素质低,受传统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农民商品意识淡薄,不能及时捕捉经济信息,导致农民的生产行为常常是走在市场需求变动之后。再加上农业生产周期长、转产慢,受洪涝、干旱、气候、季节等自然因素影响,农民又不能很好地预测未来,常使得农产品需求反差过大,市场价格波动剧烈,反过来又导致市场行为扭曲。 (四)农民负担 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发展战略,一方面实行占有全部工农业劳动者剩余价值,投入以重工业为主的扩大再生产的高积累分配政策和制度;另一方面实行过度提取农业剩余,为工业发展积累资本和对城市进行补贴的城市偏向的分配政策和制度。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放弃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改革了高积累的分配政策和制度,使国民收入分配不断向城乡居民倾斜。当前城乡居民收入已经占国民总收入的60%以上。但由于没有从根本上改革城市偏向的分配政策,从而导致农民收入占国民收入份额不但没有增加,反而有所减少。 (五)体制因素 1、财政体制

关于财政收入影响因素 的统计分析报告.doc

关于财政收入影响因素的统计分析报告 14经济统计1班 陈秋昱 陈翔强 毛翔宇 2016年4月13日

目录 影响我国财政收入因素的统计分析 (3) 一、引言 (3) 二、财政收入影响因素的分析 (3) 2.1变量的选择 (3) 2.2数据说明 (3) 三、模型建立 (4) 3.1模型数据 (4) 3.2相关分析 (6) 3.3模型建立 (7) 四、模型检验 (7) 五、个别数据的折线图分析 (9) 5.1从业人数与国家财政收入间关系 (9) 5.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于财政收入间关系 (9) 5.3财政收入占GDP的时间变化 (10) 六、从模型中得到的结果 (10) 6.1财政收入对GDP的依存度 (10) 6.2财政收入对能源消费总量的依存度 (10) 6.3财政收入对实际利用外资的依存度 (11) 6.4财政收入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依存度 (11) 七、结论 (11)

影响我国财政收入因素的统计分析 摘要:影响一国财政收入的因素有很多,如税收收入,三大产业产值,固定资产投资等,本文选取GDP、能源消费总量、从业人员总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全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底总额、居民人均消费水平、消费品零售总额、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这9个指标,建立了财政收入影响因素的模型,分析了影响财政收入主要因素及其影响程度。 一、引言 财政作为最为重要的政府活动,是政府职能的具体体现,能够有力地促进经济的发展,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并能够调节资源配置。因此,财政收入的变化情况关系着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有税收,国有资产经营收益,政府性基金收益等。同时,一个国家财政收入的规模还要受到经济规模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以财政收入为因变量,GDP、能源消费总量、从业人员总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等9 个经济指标为自变量,利用R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建立财政收入影响因素模型,分析影响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为何。 二、财政收入影响因素的分析 2.1变量的选择 研究影响财政收入的影响因素离不开基本经济指标,许多文献资料中都把税收、GDP这两个指标列为影响财政收入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而本文通过对较多指标的综合分析,企图在众多而复杂的指标当中寻找财政收入比较重要的决定因素。 2.2数据说明 1、财政收入:财政收入,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实施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需要而筹集的一切资金的总和。财政收入表现为政府部门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个财政年度)所取得的货币收入。财政收入是衡量一国政府财力的重要指标,政府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范围和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财政收入的充裕状况。 2、GDP:国内生产总值(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是指一个国家(国界范围内)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GDP 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状况重要指标。 3、能源消费总量:能源消费总量是一定时期内全国或某地区用于生产、生活所消费的各种能源数量之和。是反映全国或全地区能源消费水平、构成与增长速度的总量指标。 3

我国财政收入现状及规范

财政学 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我国财政收入现状及规范 学院:金融学院 专业:金融工程班级:1401 学生姓名:洪锡顺学号:2120140451 完成日期:2016.12.20

我国财政收入现状及规范 摘要:我国的财政收入是20多年来经济体制改革和财政收入体制改革的反映和结果。计划经济体制下,财政收入的构成主要是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和税收。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运行机制的转变,要求税收成为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主要手段,同时还要成为调节经济的杠杆。在经过多次改革后,税收取代了利润上缴成为财政收入的主导部分。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渐走上国富民强之路,但同时,百姓收入差距也日渐扩大,我国居民的贫富差距非常悬殊。究其原因,很大一方面是由于收入分配改革滞后而导致的收入分配不公。当前加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十分必要且非常紧迫。 关键词:财政收入背景,财政收入现状及其规范,财政改革 财政收入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实施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需要而筹集的一切资金的总和。财政收入表现为政府部门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个财政年度所取得的货币收入。其实质是反映了一部分社会产品和劳务或者一部分经济资源的支配使用权由企事业单位和居民个人手中转移给政府的经济关系。财政是同国家的产生和存在相联系,国家为了维持自身的存在和发挥职能,必须消耗一定的社会产品。但是,国家本身通常不直接从事生产活动,因而必须凭借自身拥有的政治权力,强制性地征收一部分社会产品,以满足各方面支出的需要。这种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它是国家凭 借政治权力而进行的社会产品的分配。从这一概念的内容可以看出,财政是一种分配关系,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在社会范围内集中性的分配关系。 接下来将从我国近年财政收入背景,财政收入分配现状及其原因,并给出规范建议这三个方面具体阐述我国财政收入相关问题。 (一)我国近年财政收入背景 2011年全国财政收入103740亿元,比上年增长24.8%。这是我国年度财政收入次突破10万亿。2011年,全国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各项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障,财政收入总体增长较快,是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物价水平上涨、企业效益较好及将原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管理等因素的综合反映。 2012年,我国财政收入“蛋糕”继续增大。财政部数据显示,全国财政收入逾11.7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3335亿元。但是全国财政收入增速出现较大幅度放缓,增幅放缓至12.8%,较2011年回落12.2个百分点。专家表示,2012年财政收入完成了预算,但

中国行业收入差距的成因及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行业收入差距的成因及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对行业收入差距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从竞争性劳动力市场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效率工资理论和租金分享理论四个角度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中国行业收入差距的成因,总结出影响中国行业收入差距的成因包括:行业垄断、行业构成要素不同、行业人力资本水平不同和税收制度不完善。要缩小行业间收入差距必须(1)规X 行业竞争制度,降低行业垄断水平;(2)健全劳动力市场,提高劳动生产率;(3)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各行业人力资本水平;(4)完善税收制度,加强对垄断行业税收的重点监控。 【关键词】 行业收入差距;人力资本水平;垄断 一、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行业收入差距呈不断扩大的趋势,并且已成为我国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因素之一。长期以来,国内对行业收入差距问题的研究相对较为薄弱,相关文献也主要从行业垄断角度入手。本文从四个主流的行业间收入差距理论入手,分析了影响中国行业间收入差距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二、行业收入差距的理论解释 (一)竞争性劳动力市场理论 竞争性劳动力市场理论由短期差异说和补偿性差异说 两部分构成。前者认为,行业收入差异只是一种短期现象,是劳动力市场对产品市场的需求变化做出的反应;而后者认为,劳动者在确定合适的工资水平时,不仅关心货币方面的收益,还重视非货币方面的收益。工作的复杂程度、工作强度、工作环境等会给劳动者带来负效应的非货币特征,为了补偿这些负效应,这些行业通常会为劳动者支付相对较高的工资,即补偿性工资。 竞争性劳动力市场理论实际上指出了行业收入差距形 成的主要原因是行业产品需求的变化或行业非货币特征的 差异。如果一个行业的劳动程序复杂、工作强度大、工作环境较恶劣,亦或者行业的产品需求增加,则该行业通常会为劳动者提供较高的工资水平。 (二)人力资本理论 虽然早期的经济学家如亚当?斯密(Adam Smith,1776)、马歇尔(Alfred Marshall,1890)等都在各自的著作中对人力资本的概念进行了阐述,但是最早将其发展为理论的是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西奥多?舒尔茨(Theodore W Schult,1960)。人力资本理论认为,行业收入差异反映了行业间劳动力质量的差异,高收入行业拥有更大比例的高质量劳动力。由于先

我国农民收入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计量经济学课程设计 学生姓名:学号: 学院: 专业: 题目: 指导教师: 2011年 6 月

(空2行) 目录(4号黑体,居中) 1引言(或绪论)(作为正文第1章,小4号宋体,行距1.25—1.5倍)……… 1 2 ××××××(正文第2章)…………………………………………………Y 2.1 ××××××(正文第2章第1条)………………………………………Y 2.2 ××××××(正文第2章第2条)………………………………………Y 2.X ××××××(正文第2章第X条)………………………………………Y 3×××××(正文第3章)……………………………………………Y ………………………………………(略) X ×××××(正文第X章)………………………………………………………Y 结论…………………………………………………………………………………Y 参考文献………………………………………………………………………………Y 注:1. 目次中的内容一般列出“章”、“条”二级标题即可; 2.X表示具体的阿拉伯数字。

第三步:进行模型的结果分析,对模型进行经济解释并分析存在的问题,同时对未来的年份的收入进行预测。 第二章建立回归模型并估计回归系数 1.设定模型 农村居民纯收入以及其主要收入构成数据表2.1 建立模型最小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06/01/13 Time: 18:38 Sample: 1997 2011 Included observations: 15 X1 0.900367 0.184675 4.875406 0.0009 X2 1.369304 0.165974 8.250109 0.0000 X3 0.010014 0.003231 3.099489 0.0127

影响国家财政收入的因素主要有

影响国家财政收入的因素主要有 (1)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变化的影响最大,其系数估计值为1左右,这说明财政收入增长率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变化率之间呈1对1的关系,财政收入超收与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变化高度相关;(2)财政支出增长率和GDP增长率的系数估计值分别为0.9和0.6左右,这说明基于财政支出预算安排的财政(税收)收入计划具有刚性,通常计划本身安排就比GDP增长速度要高,实际执行时又会超额完成,所以财政支出具有很高的收入弹性,甚至超过GDP的收入弹性很多;(3)全社会商品零售额变化率的系数估计值为0.18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率的影响最差,其系数估计值为0.06左右,这说明消费的收入弹性较高,而投资的收入弹性较低; (4)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的系数估计值分别为0.15和0.40左右,这说明居民收入越高,消费能力越强,同时意味着其工作积极性越高,创造出的财富越多,这些因素都能带来财政收入的更快和持续增长。 《计量经济学》报告 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分析 金管0202 穆兰 ◆前言 本篇报告我们主要是要来研究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之所以研究这一问题,是因为,财政收入对于国民经济的运行及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首先,财政收入是一个国家各项收入得以实现的物质保证。一个国家财政收入规模大小往往是衡量其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其次,财政收入是国家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宏观调控的首要问题是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问题,实现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包括总量上的平衡和结构上的平衡两个层次的内容。财政收入的杠杆既可通过增收和减收来发挥总量调控作用,也可通过对不同财政资金缴纳者的财政负担大小的调整,来发挥结构调整的作用。此外,财政收入分配也是调整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格局,实现社会财富公平合理分配的主要工具。 在我国,财政收入的主体是税收收入。因此,在税收体制及政策不变的情况下,财政收入会随着经济繁荣而增加,随着经济衰退而下降。 ◆理论背景 我们从财政收入的部门构成来分析财政收入的影响因素。从国民经济部门结构看,财政收入又表现为来自各经济部门的收入。财政收入的部门构成就是在财政收入中,由来自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收入所占的不同比例来表现财政收入来源的结构,它体现国民经济各部门与财政收入的关系。我国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工业、农业、商业、交通运输和服务业等部门。其中工业和农业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最大。 第一,农业与财政收入的关系。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财政收入的基础。这样说并不是从农业直接为财政收入提供的数据来分析,而是基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来认识

最新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分析

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 分析

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分析 张颖经济学基地班 40501105 一、问题提出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近年来我国农村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农民收入也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近年来农民收入绝对量不断增长,但增长幅度不断下滑;城乡居民家庭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农民收入内部出现了严重的失衡;农村居民家庭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极低;农民收入的来源由以农业收入为主转向来源形式多样化等方面。农民收入增速下滑,城乡收入差距拉大,农民收入的严重失衡,不仅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制约了农村市场的扩大,使农村消费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减弱,也制约着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严重阻碍了我国统一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从而影响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 二、研究现状 当前“三农”问题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中心,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对于增加我国农民收入的探讨,学术上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从农业、农村本身入手,通过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农村经济来增加农民收入。按照托达罗的理论,发展中国家应改变“重工业、轻农业”的现状,要重视对农业的投资,大力开发、挖掘农村本身的就业潜力。叶祥松、罗海平(2006)认为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把发展农村和农业生产力尤其是农业生产力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张宁(2006)认为,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应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方面加大力度。陈颂

东(2006)提出,选择比较优势战略、建立高效率的农业产业体系,应该成为我国农业政策的基本取向。二是认为农业之所以在发展过程中受到歧视,是因为城市阶层在政治上具有过大的影响力。农民虽然人数众多,但对于政策的影响力却很小,缺乏政治力量,由此便形成农民人数众多而政治影响力微弱这种所谓“数量悖论”(M·Olson,1985)。因此,增加农民收入应从政策和制度因素入手,通过政府政策和制度创新,给予农民国民待遇来促进农民增收。实际上,这两类因素对我国农民收入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理论基础 学者们提出了许多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如国家财政的投入,国家税收的减免,农村人民文化水平的提高等等。另外还有有一种流行的说法是解决农民收入的办法在农村之外。现有的研究大都从理论上进行说明影响农民收入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关于农民收入主要决定于农村之外的说法,大多都是从中国的二元结构出发,说明农村劳动生产率不高,需要依靠城市化和向城市转移劳动力来解决,而且也是根本的解决农村居民收入的办法。但很少做有关实证的分析,特别是把转移劳动力与农村自身的发展联合在一起来分析影响农民收入的根本因素。由于数据难于统计,在此将农民的农业外收入不加入模型,可能会造成模型的不准确。 四、模型设定 通过参考诸多相关文献,结合中国农业发展状况,选取农业税收,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支出,农副产品收购价指数,作为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考虑建立如下模型:Y=β0+β1X1+β2X2+β3X3+β4 X4+u 其中:Y代表农民收入(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纯收入)

国家财政收入的影响因素分析

国家财政收入的影响因素分析 1.研究背景 财政收入对于国民经济的运行及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首先,它是一个国家各项收入得以实现的物质保证。一个国家财政收入规模大小往往是衡量其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其次,财政收入是国家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财政收入的增长情况关系着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然而,符合我国当前国情的财政政策到底是什么,如何在保证财政收入的基础上制定出利于中国国民的福利制度,是我们所关心并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研究分析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对帮助国家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基础。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的财政收入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增长十分快速。许多学者为了研究影响全国财政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分析财政收入的增长规律,预测中国财政的增长趋势,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回归模型等进行过多次研究。影响财政收入水平的因素可能有很多。例如,税收、国内生产总值、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农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总人口数、税收体制、就业、科学教育发展程度等都可能对财政收入有影响。现针对税收收入、国内生产总值、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农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总人口数等因素对我国财政收入做简单分析。 2.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理论 2.1设置指标变量 回归分析模型主要是揭示事物间相关变量的数量关系。首先要根据所研究问题的目的设置因变量y,然后再选取与y有统计关系的一些变量作为自变量。 2.2收集、整理统计数据 回归模型的建立是基于回归变量的样本统计数据。当确定好回归模型的变量之后,就要对这些变量收集、整理统计数据。数据的收集是建立经济问题回归模型的重要一环,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样本数据的质量如何,对回归模型的水平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2.3建立模型的数学形式 当收集到所设置的变量的数据,就要确定适当的数学形式来描述这些变量之

农民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农民收入影响因素分析作者:罗广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9年第12期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切实加快农村改革的步伐,重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长期存在的制约农民收入提高的因素,不仅影响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关系到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武乡县农民收入也长期受到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增长速度缓慢,农民生活水平得不到改善。所以,针对武乡县农民收入的实际情况,研究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武乡县农民增收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民收入;影响因素;增收途径 中图分类号:F323.8; ; ; ; 文献标志码:A; ; ;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12-0024-04 农民收入增长问题关系到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关系到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解决好农民的收入问题,就等于抓住了农村工作的关键,就会带动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稳定。因此,加强对武乡县农民收入问题的研究,对武乡县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武乡县农民收入的现状分析 1.农民的纯收入增长不稳定。据对武乡县农民收支情况调查得到的有关数据,武乡县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 846元,到了2017年为5 586元,2014—2017年武乡县农民收入呈现上升趋势,尤其是2016年增长幅度最大,增长了1 852元。但是在2016—201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有明显减少的趋势。从变化情况看,2016—2017年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平均年减少844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农村对生活消费的支出增多。近年来,由于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种植业抗御大灾大害的能力和对经济发展的承载力较弱,台风侵袭、农产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