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座椅头枕冲击...
- 格式:doc
- 大小:505.50 KB
- 文档页数:33
汽车被动安全测试技术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汽车保有量不断增长,汽车交通事故逐年增加,汽车安全性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为保护汽车乘员安全,汽车安全技术不断发展更新。
被动安全技术作为汽车安全的一项重要内容,更需要持续改进完善。
而被动安全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被动安全测试技术。
因此本文针对汽车被动安全测试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并根据发展趋势提出了关于汽车被动安全测试的前瞻性研究内容。
关键词:汽车被动安全;测试技术;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汽车作为现代化交通工具越来越普及,汽车保有量逐年攀升。
车辆的增加也促使交通事故增多,因此汽车安全性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汽车安全分为主动安全与被动安全。
事故发生后被动安全技术起主要作用,而被动安全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被动安全测试技术。
被动安全测试技术是用来对被动安全开发技术进行检测的技术,能够验证车辆开发的被动安全技术有效性。
本文系统的分析了现阶段汽车被动安全测试技术的发展现状,同时基于发展现状分析了未来被动安全测试技术的布局重点,对个别重点内容进行了具体的前瞻性研究。
1汽车被动安全测试技术发展现状1.1实车碰撞测试技术实车碰撞技术是根据实际的交通事故碰撞类型演变产生,主要包括车对车碰撞测试、车与移动壁障碰撞测试、车与固定壁障碰撞测试。
车对车碰撞测试车对车碰撞测试大部分是带角度和不带角度的小偏置测试,碰撞中两车的重叠率不同,冲击力的传递途径也不同,吸能零部件的变形也不同,直接影响了碰撞的结果。
相对于车对障碍物碰撞试验而言,在车对车碰撞中,碰撞能量的吸收与分散情况比车对材质均匀的障碍物碰撞更加复杂,对硬度不均匀的车辆结构和零件碰撞吸能提出了更苛刻的要求。
因此车对车碰撞测试更加严格,更能体现出车辆真实的安全性水平。
1.2滑台及零部件测试技术由于实车试验最大的弊端就是试验周期长、费用高、风险大,所以滑台及零部件测试技术的发展有效的弥补了实车碰撞试验的这一缺陷,成为约束系统及汽车配件开发的不可缺少的手段,对于降低整车企业成本,提高车辆安全技术有着重要的意义。
汽车头枕执行标准
汽车头枕的执行标准主要为国家/行业标准和企业自身标准。
以下列举一些常见的汽车头枕的执行标准:
1. GB 8410-2006 《汽车座椅头枕》:这是中国国家标准,规定了汽车头枕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标志、包装、运输、储存。
2. ISO 27955:2011 《道路车辆座椅头枕系统》:这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标准,规定了汽车座椅头枕的通用要求和试验方法。
3. JIS D 9403 《自动車シート本体、脚立、頭部支持、取付部》:这是日本工业标准,规定了汽车座椅本体、脚立、头部支持和安装部分的要求。
此外,一些汽车生产企业也会根据自身需求和标准制定特定的汽车头枕执行标准。
因此,消费者在选择购买汽车头枕时,可以参考以上标准来评估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能。
中国汽车座椅法规近年来,中国汽车产业蓬勃发展,汽车座椅作为车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为了保障汽车座椅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汽车座椅法规,以规范汽车座椅的设计、制造和使用。
本文将介绍中国汽车座椅法规的主要内容。
中国汽车座椅法规对座椅的结构和材料进行了规定。
根据法规要求,汽车座椅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能够承受正常使用条件下的荷载。
同时,座椅的材料应符合环保要求,不得含有有害物质,且具备一定的阻燃性能,以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护乘员的安全。
汽车座椅法规对座椅的安全性能进行了详细规定。
根据法规要求,座椅应具备一定的抗冲击能力,以减轻乘员在碰撞事故中的伤害。
此外,座椅还应设计防滑装置,以防止乘员在急刹车等情况下滑动。
同时,座椅的头枕、安全带等配件也需要符合相应的安全标准,以提高乘员的安全系数。
中国汽车座椅法规还对座椅的舒适性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要求。
根据法规规定,座椅应具备一定的人体工程学设计,以提供舒适的乘坐体验。
座椅的靠背、座垫等部分应符合人体曲线,以减轻乘员的疲劳感。
同时,座椅还应具备一定的通风性能,以提高乘员的舒适度。
中国汽车座椅法规还对座椅的使用和维护进行了一定的规定。
根据法规要求,座椅的使用应符合相应的安全规范,乘员应正确使用安全带,并按照规定的方式调整座椅。
同时,座椅的维护也应得到重视,座椅的清洁和保养应按照相关的标准进行,以延长座椅的使用寿命。
中国汽车座椅法规对汽车座椅的设计、制造和使用进行了严格的规定,旨在提高汽车座椅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各汽车制造商和乘员都应严格遵守相关法规,确保座椅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只有如此,才能保障乘员的安全和舒适,推动我国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GB115501995汽车座椅头枕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汽车座椅头枕GB 11550—1995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代替 GB/T 11550—89Motor vehilles-Seats head restraints-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1 主题内容与通用范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座椅头枕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M1类车辆的前排外侧座椅头枕。
2 引用标准GB/T ll559 汽车室内尺寸测量用三维H点装置GB/T 11563 汽车H点确定程序3 术语3.1 头枕指用以限制乘员头部相对躯干向后移位的弹性装置,其作用是发生撞车事故时,减轻乘员颈椎可能受到的损害。
3.2 头部模型(头型)指直径为165mm的球状或半球状的刚性模型,动态试验时其作用于撞击点的有效质量为6.8kg。
3.3 假背(靠背加载板)依照GB/T 11559规定的人体模型躯干背部形状制作的曲面加载板。
3.4 座椅中心面GB/T 11559规定的成人男子50百分位的三维H点装置按GB/T 11563的程序着坐在座椅上,由三维H点装置左右对称中心面来确定的座椅基准面。
4 性能要求4.1 位置及尺寸头枕的位置及尺寸应满足下述要求,然而位置能够调剂的头枕应能固定在同时满足4.1.1及4.1.2要求的位置上。
4.1.1 沿平行于躯干基准线测量头枕的顶端到R点的长度,驾驶员座椅为700mm以上,其他座椅为650mm以上。
4.1.2 由头枕顶端沿平行于躯干基准线方向向下65mm处或者由R点沿平行于躯干基准线向上635mm处,头枕的外形宽度以座椅中心面为对称面,左右各应宽85mm以上。
4.1.3 位置能够调剂的头枕的外形高度沿平行于躯干基准线方向测量为100mm以上。
4.2 强度和吸能4.2.1 头枕按5.2的方法试验时头型移动量必须小于102 mm,将载荷加至890 N时头枕及其安装部件在座椅及靠背等损破前不能破旧或脱落。
汽车座椅头枕缝制工艺工艺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汽车座椅头枕缝制工艺工艺流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 设计与准备根据汽车座椅的设计要求,确定头枕的形状、尺寸和样式。
移动行李对前排座椅冲击试验研究作者:李勋来源:《汽车科技》2017年第04期摘要:对国标GB15083和欧标ECE R17中关于行李位移乘客防护装置的试验方法进行分析,可知国标GB15083中没有移动行李对前排座椅冲击试验的相关法规要求。
进行前排座椅行李防护验证试验,对比结果,得出移动行李对前排座椅冲击试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同时提出相关改进方向,为前排座椅设计和性能分析提供参考。
关键词:移动行李;前排座椅;冲击试验中图分类号:U463.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550(2017)04-0088-04Abstract: The test procedure for devices intend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s against displacement of luggage indicates that GB15083 lacks the requirements on the impact test of the displacement of luggage to the front seat, compared with ECE R17.The result of the validation test of the front seat to luggage retention shows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test result. At the same time, the improvement direction is put forward and it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design and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the front seat.Key Words: displacement of luggage; front seat; impact test1 引言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道路交通事故频发,汽车的安全问题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
2024年汽车座椅头枕市场分析现状1. 引言汽车座椅头枕作为一种重要的汽车座椅配件,具有提供舒适感和安全性的功能。
随着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汽车座椅头枕市场也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
本文将对汽车座椅头枕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竞争格局、消费者需求等方面。
2. 市场规模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目前汽车座椅头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以及消费者对舒适性和安全性的追求,推动了汽车座椅头枕市场的增长。
根据预测,未来几年内,汽车座椅头枕市场的规模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趋势。
3. 竞争格局汽车座椅头枕市场竞争激烈,主要厂商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在产品质量、设计创新以及品牌声誉等方面。
目前,市场上存在着许多知名汽车座椅头枕品牌,如A公司、B公司和C公司。
这些公司凭借着自身的优势和不断的创新,稳定了在市场中的地位。
此外,市场上还存在着一些中小型厂商,它们通过低价格和差异化服务来吸引消费者注意。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厂商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4. 消费者需求消费者对汽车座椅头枕的需求不断增长。
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以及生活品质的追求,消费者对舒适性和安全性的要求也不断提升。
他们希望汽车座椅头枕能够提供舒适的睡眠体验,并且能够提供保护颈椎的功能。
此外,消费者还对汽车座椅头枕的外观设计和材质选择有一定的要求。
他们希望头枕的外观设计简洁大方,并且材质要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耐久性。
5. 市场机遇和挑战汽车座椅头枕市场存在着一些机遇和挑战。
市场机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为汽车座椅头枕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消费者对舒适性和安全性的追求,为汽车座椅头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汽车座椅头枕产品的创新和升级,具有较高的市场需求。
然而,汽车座椅头枕市场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市场竞争激烈,新进入者需要具备较强的产品创新和市场营销能力。
•消费者对价格敏感,价格竞争激烈。
•汽车座椅头枕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要求不断提高,对产品质量和技术研发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汽车座椅常见异响故障及解决方案摘要:座椅是汽车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乘客直接接触的区域,更是安全性、功能性、舒适性与装饰性为一体的部件。
座椅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乘客的乘坐感受,座椅异响问题是乘客不能接受的缺陷,座椅发生异响会引起顾客抱怨,降低品牌美誉度,所以合理设计座椅,解决座椅异响对提升产品销量及提升品牌形象至关重要。
针对分析汽车座椅常见异响故障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归纳总结解决措施,有效地提高整车质量。
关键词:异响;解决措施;座椅前言:汽车座椅作为汽车内饰系统中与乘客身体接触面积最大的零部件,其异响问题直接影响乘客的乘坐舒适性。
因此,需要对座椅异响问题予以重视。
1.汽车座椅介绍1.1 汽车座椅结构说明作为整车内饰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件,汽车座椅舒适性设计在车辆开发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汽车座椅一般是由座椅骨架、头枕、靠背、坐垫、调节机构等部件组成。
1.2汽车座椅异响原理及分类汽车座椅异响根据其产生的原理,可以分为如下三类:1)摩擦声:物体之间相互摩擦所产生的声音。
物体材质不同,摩擦声亦有差异。
2)振动声:物体共振或者是结构性振动所产生的声音。
3)敲击声:两相邻物体之间相互撞击所发出的声音,例如“咔哒”、“哒哒”、“叮叮”等不连续声音。
汽车座椅异响根据其异响发生部位的不同,又能分成靠背异响、滑轨异响、坐垫异响、头枕异响等。
影响汽车座椅异响的主要因素有接触型面、结构设计、装配精度、尺寸公差等。
2.座椅系统异响分析及整改方案2.1座椅头枕异响座椅头枕异响一般出现在汽车行驶在坑洼路面,主要是头枕导套内径与头枕导杆外径配合间隙过大,在坑洼路面行进时头枕晃动导致头枕导杆与头枕杆锁片相碰,产生撞击异响。
某车型在路试经过比利时路行驶时头枕出现“嗒嗒”异响。
经分析发现其为带控头枕导套松动异响,剖开导套测量其内部尺寸,发现锁止片与帽盖间的滑槽间隙为单边0.5mm,间隙过大,单边间隙应为0.1mm;导套内腔与头枕杆间也存在松动间隙,两个过大间隙共同作用导致异响产生。
汽车座椅安全等级汽车座椅的安全性在整个汽车安全系统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乘客的保护设备,汽车座椅的设计和制造必须遵循严格的安全标准。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汽车座椅的安全等级以及其在乘客保护中的作用。
汽车座椅的安全等级是根据其在碰撞和事故中提供乘客保护的能力来评估的。
国际上广泛使用的座椅安全等级系统包括欧洲的Euro NCAP、美国的NHTSA等。
Euro NCAP是由欧洲各国的车辆协会和交通安全组织成立的,旨在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水平。
Euro NCAP的评估标准涉及对汽车座椅前面的头部、胸部和腿部进行冲击测试。
基于这些测试结果,座椅会被评级为1至5星,其中5星是最高等级。
同样地,美国的NHTSA(National Highway Traffic Safety Administration)也有类似的评估系统,从1至5星评级。
座椅的评估参数包括正面碰撞、侧面碰撞和侧面扩展碰撞等。
这些座椅安全等级评估系统的目的是向消费者提供有关汽车座椅安全性的信息,帮助他们在购买汽车时做出明智的决策。
同时,这些评估结果也促使汽车制造商在座椅设计和制造过程中更加重视安全性能。
在汽车座椅设计和制造中,有几个关键因素会影响其安全性能。
首先是座椅结构的强度和刚度。
座椅必须能够承受碰撞和冲击力,保护乘客免受伤害。
其次是座椅的安全附件,如安全带和头枕。
安全带必须能够正确固定乘客,头枕则起到防止颈部受伤的作用。
座椅的舒适性也与安全密切相关。
乘客在长时间行驶中,如果不舒适,可能会分散驾驶者的注意力,从而增加事故发生的风险。
因此,制造商在设计座椅时必须平衡舒适性和安全性能,确保乘客的长时间乘坐安全和舒适。
除了评估和制造过程中的安全考虑外,车主也有责任确保座椅的安全性能处于最佳状态。
座椅的使用和保养也会影响其安全性能。
例如,确保安全带正确固定,调整头枕的高度以适应乘客的身高,以及定期检查座椅附件的状态等。
总体而言,汽车座椅的安全等级是确保乘客在事故和碰撞中得到适当保护的关键因素。
途观Tiguan秉承大众经典的WOKS主动安全头枕(编者注:该系统为大众汽车的设计专利,其原理是通过座椅靠背支撑身体的上部进行减速,并借助于安全头枕使头部同步减速,获得了头部与上身同步的、和谐的减速过程,从而有效预防了颈部扭伤的发生。
其头枕及座椅的特有轮廓、所使用泡沫材料的硬度,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该系统具有比许多主动安全系统更为显著的安全保护的潜力,2008年被授予了“欧洲NCAP”奖。
),在保证座椅舒适性的同时,大大缩短了头枕与乘员头部之间的距离,将事故对驾乘人员颈部的危害降到最低。
以上转帖查到一篇主动式头枕资料:主动式头部防护头枕汽车对于人类来说。
不过是代步工具,但是越来越多的意外却因为汽车的性能提升而增加。
所以。
更多的技术用来保护人在行驶中的安全。
主动式头部防护头枕(Active Head Restraint),是一种针对车辆遭受后方撞击时,头部快速往后仰时最常发生的头颈部伤害所设计的一种防护缓冲装置。
根据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nsurance Institute of Highway Safety:IIHS)1999年的统计,在车辆遭受到撞击时约有26%的伤者有颈部扭伤的情形,因而花费的保险理赔几乎占所有身体伤害理赔金额的66%,每年支付的理赔金额高逹70亿美元以上。
大部份的主动式头枕都为机械式系统,座椅上方的衬垫支撑是由一支连杆连接至座椅椅背内的压力板(另外有种设计的启动装置是放在头枕内),当车辆遭受后方追撞时,乘客的身体因撞击力道的作用会往后撞向座椅的椅背将压力板往后推,迫使连杆上升而使头枕往前推动,以便在头颈快速往后仰时抵住乘客的头部,以缓冲、防止并降低头颈部受伤的可能。
在作动完成后,主动式头枕会自动回复到原来的位置,以便下次再使用,而无须再进行修复。
虽然现今的汽车都配备了许多高科技的安全辅助系统,以提升车辆与乘员在行驶时的安全,但这些系统也只是辅助,并不是万能也无法絶对的确保乘员的安全,唯有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与德道,确实的遵守交通规则,随时注意车辆状况以及定期为车辆做保养与检查才是真正安全的不二法门。
汽车座椅系统工作原理与维修汽车座椅是车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件之一,对于驾乘者的舒适度和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介绍汽车座椅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常见的维修方法,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并解决相关问题。
一、汽车座椅系统的工作原理汽车座椅系统通常由座椅结构、座椅调节装置、座椅加热装置和安全气囊等组成。
下面将针对不同部分进行详细介绍。
1. 座椅结构座椅结构是座椅系统的基础组成部分。
它通常由座椅骨架、座垫、座背和头枕等组成。
座椅骨架负责提供整体的支撑结构,座垫和座背则用于提供乘坐的舒适性。
同时,头枕的设置旨在减少颈椎的受力,提高安全性。
2. 座椅调节装置座椅调节装置使得驾乘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身形和舒适度需求对座椅进行调整。
常见的调节装置包括座椅前后调节、座椅高低调节、座椅靠背角度调节和腰部支撑调节等。
这些功能通过手动或电动方式完成,为驾乘者提供个性化的乘坐体验。
3. 座椅加热装置座椅加热装置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汽车座椅的一项功能。
它通过加热丝圈或发热片等元件,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并传导到座椅表面,为驾乘者提供取暖功能。
座椅加热装置可分为多档位调节,使乘坐者能够根据需要进行温度调节。
4. 安全气囊安全气囊是汽车座椅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保护驾乘者在碰撞事故中的安全。
座椅上通常配备有侧面安全气囊和头部气囊,其工作原理是通过车辆碰撞感应器的信号,由气体发生装置迅速充气膨胀,减少乘员碰撞时的冲击力,避免二次碰撞带来的伤害。
二、汽车座椅维修的注意事项汽车座椅作为安全和舒适的重要因素,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修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维修注意事项:1. 检查座椅结构和固定件定期检查座椅结构和固定件的状况,确保其完好无损。
特别注意检查座椅骨架是否存在锈蚀、断裂等问题,并紧固座椅固定螺栓是否松动。
及时修理或更换有问题的座椅结构和固定件。
2. 清洁和保养座椅面料座椅面料容易受到污渍、磨损和褪色的影响,因此需要定期清洁和保养。
使用适当的清洁剂和工具清洁座椅面料,并使用防晒剂来保护面料的颜色和质地。
【干货】汽车座椅设计规范智享导读GEAR SHARE•获取《本文pdf+相关干货资料合集》,进入公众号,回复关键词“原文”获取下载路径。
•免费资料包下载:【干货合集】内外饰篇丨工艺流程—正文—一、应用范围本文介绍了座椅设计应满足的性能要求和应完成的校核内容适用于M1,N1类汽车座椅的设计开发,其它类型车辆可以参考此文。
二、座椅相关的标准本文中座椅适用的国标、行业标准如下:GB 15083 《汽车座椅、座椅固定装置及头枕强度要求和试验方法》GB 11550 《汽车座椅头枕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B l4167 《汽车安全带安装固定点》GB 8410 《汽车内饰材料燃烧特性》GB 11552 《汽车内部凸出物》GB11551 《乘用车正面碰撞的乘员保护》GB/T 5453 《织物透气性试验方法》FZ/T 72001 《涤纶针织面料》GB/T 10802 《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GB/T 10607 《软质泡沫聚合材料硬度的测试方法(压陷法)》GB/T 6670 《软质泡沫塑料回弹性能的测定》GB/T 6669 《软质泡沫聚合材料压缩永久变形的测定》GB/T 6344 《软质聚氨酯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GB/T 6343 《泡沫塑料和橡胶外观(体积)密度的测定》JB/T 5943 《工程机械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QC/T 625 《汽车用涂镀层和化学处理层》QC/T484 《汽车油漆涂层》三、座椅总体布置、设计1座椅基本结构手动型电动型2座椅总布置输入条件整车销售区域及性能要求,确定应满足的法规条款;座椅配置及性能要求,确定座椅结构;整车总布置图、造型CAS面、座椅周边环境数据3座椅法规校核座椅在结构设计中的法规校核主要是内部凸出物和头枕两方面的内容。
1)内部凸出物区域一、包含在该区域内的结构圆角需要大于2.5mm内部凸出物校核主要满足GB11552和ECE R21相关要求,具体如下:a、对于不带头枕的独立式座椅,该区域是指位于距座椅中心线的座椅中心面100m的左右两个纵向垂直面间,且过靠背顶点沿基准线向下100处垂直于基准线的平面以上的靠背的后面的区域;b、对于不带头枕的长条座椅座椅,该区域是指位于距由制造厂提供的每个外侧座椅纵向中心面100mm的左右两个纵向垂直面间且且过靠背顶点沿基准线向下100处垂直于基准线的平面以上的靠背的后面的区域;c、对于带有头枕的座椅或长条座椅,该区域是指位于距座椅纵向中心面70mm的左右两个纵向垂直面间且过R点沿基准线向上635mm处垂直于基准线的平面以上的区域,试验时,对可调节头枕,一般将头枕在可调节范围内调节到最不利的位置。
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作者:陈慧超学号: 085265 系:机械工程专业:车辆工程题目:汽车座椅头枕冲击试验装置设计指导者:武一民教授评阅者:2012 年 06月 01 日汽车座椅头枕冲击试验装置设计摘要:汽车座椅头枕是汽车上与人体接触最密切的部件,汽车座椅不但要乘坐舒适,还应能承受人体重量,同时还应能经受车辆诸如起步、加速、制动等重复动作和碰撞事故的冲击,汽车座椅头枕是汽车上重要的被动安全系统之一。
每年的汽车乘员伤亡事故中,有相当大的比例是有成员与座椅的二次碰撞或车辆固定件失效一起的。
因此,国家和行业制定了一系列的技术标准和试验方法, 对汽车座椅头枕的要求越来越严格。
本文主要介绍汽车座椅和根据国标、行业标准及试验方法研制汽车座椅头枕冲击试验装置。
.关键词: 汽车座椅汽车座椅试验试验设备研制Car Seat and Headrest Impact Test Design of the DeviceAbstract :Car seat and headrest is a part car with human body contact most closely ,Car seat not only want to take the comfortable, should also be able to withstand the human body weight, also should be able to withstand vehicles such as the beginning, accelerate, brake repetitive movements and the impact of the crash. car seat headrest is important in the car of the passive safety system . The crew accidents each year that a large proportion of the members and the seat is a secondary collision or vehicle fixed a failure cause. Therefore, the nation and industry to develop a series of technical standard and test methods of car seat headrest requirements more and more strictly.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car seats 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standard, the industry standard and test methods ,to develop car seat and headrest impact test device. .Keywords:car seats, tryout of car seats, development of experiment Equipment目录1绪论 (1)1.1 设计座椅头枕冲击试验装置的意义 (1)1.2 汽车座椅头枕国、内外发展状况 (2)1.3 本次设计主要任务 (3)2 汽车座椅头枕的国家标准 (4)2.1 汽车座椅行业标准 (4)2.2 汽车头枕行业标准 (8)2.3 对汽车座椅头枕的结构和分类 (10)3 国家规定汽车座椅头枕相关试验 (13)3.1 汽车座椅动态舒适性试验方法 (13)3.2 汽车座椅头枕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14)4 座椅头枕冲击试验装置结构分析和设计 (16)4.1 总体尺寸的确定 (17)4.2 摆锤总成的设计 (18)4.3 绕绳机构总成设计 (19)4.4 CAXA 图纸设计 (21)4.5 使用说明 (26)结论与展望 (27)参考文献 (28)致谢 (29)1 绪论1.1设计座椅头枕冲击试验装置的意义汽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它的实际已经日趋完善。
从它的诞生起,加速了世界工业化的进程。
并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是现代交通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在现代化的今天,汽车在国民经济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正起着巨大的作用。
同时社会的需求也给汽车工业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其中座椅头枕作为汽车重要组成部分,其行业标准非常严格。
汽车座椅是汽车内饰部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与驾乘者联系最为密切的部件,近年来越来越多地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根据J.D.Power的一项市场调查显示,汽车座椅设计和车辆外形设计已成为消费者选购汽车的2个主要因素,而消费者选择汽车座椅的要求依次为安全性、舒性、轻便。
一个性能优良的驾驶座椅除了为驾驶人员提供一个与人体生理特点相适应的舒适而稳定的坐姿、良好的野位置、具备一定的操纵空间和安全空间外,最重要是减轻传给驾驶人员身体的振动和冲击,满足振动舒适性评价标准。
头枕是为了提高汽车乘坐人员乘坐舒适性和安全性而设置的一种辅助装置。
头枕的主要作用是在汽车受到冲撞时,具有防止反弹的作用,以保护驾乘人员的头、颈椎部位不受损伤。
早期,汽车的研究主要是为汽车的动力性,经济型,制动性等。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行各业的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们很快解决了上述主要性能之后,把各项技术和精力转移到汽车各方面。
如:汽车乘坐的舒适性平顺性,操纵稳定性,安全靠性等等一些细微的地方上来,而影响这些因素的一个重要部件就是汽车座椅。
汽车座椅是汽车中将乘员,驾驶员和车身联系在一起的部件。
它的功能是,在规定的条件下,能够为驾驶员和乘客提供舒适的位置。
正因它对汽车行驶的平顺性,乘坐舒适性,安全性及操作方便性有很大影响,每年的汽车乘员伤亡事故中,有相当大的比例是由乘员与座椅的二次碰撞引起的,基于以上因素,汽车座椅的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此次试验设备检验汽车座椅头枕性能,保证座椅头枕的合格性,车辆安全方面有重要意义。
1.2 汽车座椅头枕国、内外发展状况汽车座椅不仅代表着很重要的汽车价值,而且还包含了浓重的感情色彩,那就是对乘客负责的态度。
基于这些原因,一款新型汽车在开发初期就会提出对座椅设计的要求。
汽车座椅设计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赋予产品新的功能,提高座椅的品质,给消费者提供更加舒适、安全和愉悦的驾乘体验。
目前,高品质的汽车座椅已经成为汽车设计人员乃至整车个性化设计风格的重要考核标准之一,同时也是保障汽车安全性能的一部分。
安全、舒适、美观的汽车座椅往往会成为一款汽车的一大亮点和卖点所以,随着国内外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对汽车座椅要求越来越高,国内外汽车生产企业及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也在不断地加大对汽车座椅的研发力度.在座椅的新结构、新工艺、新材料的研发及应用领域下工夫顺应汽车技术“绿色”和安全的发展潮流.轻量化、模块化,以及更注重安全性、环保型、舒适性,将会成为未来汽车座椅设计的发展趋势。
1轻量化要求鉴于汽车节能及降低汽车重量这一发展趋势,座椅的减重也被斌予重大意义。
目前,已经有部分汽车及零配件生产厂家运用了各种高强度钢材及铝合金等材料代替原有材料,满足了座椅强度的要求,同时又能降低座椅重量。
2模块化将各种标准化部件组合成独特的模块,形成不同的平台化结构。
进行产品开发时,可以从一整套灵活机动的组合构件中有选择地组成座椅系统,不仅能减少投资,同时还能节省研发时间和成本。
3安全性为了增强座椅的安全性,各种新技术也将越来越多地运用到座椅系统中,例如自适应主动头枕、带有被带或者安全带的靠背支撑系统,保护头部、躯体臀的安全气囊等。
4舒适性座椅的舒适性不仅要让驾乘人员坐在座椅上时感到舒服,还应综合考虑驾乘人员的各种感官知觉(比如视觉、触觉、听觉和嗅觉)、心里感觉和功能性感觉(是否符合人体工程)等,这将在未来的座椅设计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电动座椅、腰托和按摩系统、座椅加热的通风装里、双密度的坐垫泡沫等技术的普及也将大大提升座椅的舒适性。
5环保性目前,在座椅的设计和开发过程更注重采用“绿色”和可再生环保材料,例如采用可再生的原材料生产发泡产品等。
另外,轻量化的产品设计.即采用更少的材料也是提高产品环保性1.3本次设计的主要任务查阅相关的汽车座椅及头枕设计方法试验方法及国家标准,了解汽车座椅结构及实验装置。
熟悉CAXA、UG等计算分析软件,撰写前期报告。
根据标准,计算分析实验装置,设计装置结构,绘制装置相关图纸。
本次参照汽车座椅头枕国家标准的冲击要求,设计一套座椅冲击试验装置,本次毕业设计要求首先对实验装置进行计算分析,设计装置的具体结构形式,绘制装置的CAXA图纸。
通过这次毕业设计认真深入回顾大学里所学的知识。
毕业设计设计汽车制造、汽车理论、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各方面的知识。
通过不断思考不断计算,学会设计过程中的探索,培养自己独立设计,查询书籍,计算数据的能力。
2.汽车座椅头枕的国家标准2.1 汽车座椅行业标准2.1.1 一般要求(1)座椅总成应符合标准要求,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2)座椅表面不得有任何可能危及乘员安全的粗糙面或尖棱,应符GB-11552-1999的要求(3)所有面套应符合其对应图样的缝制及外观要求(4)座椅表面应无污染、破损、开裂等缺陷以及客户不能接受的褶皱(5)座椅H点的测量啊按GB/T11563-1995.应满足设计要求,允许误差 15mm。
躯干角度误差±3°。
假人的型号采用SAE J826-2002的规定。
(6)安装扭矩应满足设计图样要求。
(7)座椅安装位置尺寸应满足设计要求,采用验具检验。
(8)座椅处于任何给定的位置,滑道手柄应能够复位。
滑道调节后应能够锁定座椅。
2.1.2 性能要求(1)面料性能要求座椅面套的面料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应满足客户要求(2)非金属材料的排放性能试验座椅非金属材料的排放性能试验应满足以下条件:A)可凝结水试验按照SAE J1756-1994 的试验方法,其界定值为:G ≤3mg;B) 气味测试按照SAE J1351-1993 测试方法,其界定值为:气味评分小于或等于3.5(3)燃烧特性烧特性和试验方法按GB 8410。
(4)座椅系统强度要求座椅系统强度要求和试验方法按 GB 14167(5)正面碰撞要求正面碰撞要求通过汽车向前的碰撞试验,对配置假人的座椅状况进行验证分析,要求在减速时,假人不允许冲撞其他物体。
座椅零件及止动和调节装置不准碎裂或拉断,允许弯曲。
靠背松开装置仍需保持功能完好。
(6)后部碰撞要求后部碰撞要求通过汽车向后的碰撞试验,对配置假人的座椅状况进行验证分析,在碰撞时,靠背可弯曲,但不允许冲撞其他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