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工未来发展方向

化工未来发展方向

化工未来发展方向
化工未来发展方向

化学工业未来发展方向

(王来阳,常州轻工学院,江苏常州)

摘要:本文论述化学生产技术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化学生产在工业生产中占有及其重

要的地位,化工产业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并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水平得到了稳步的提升,而经济的提升促进化学工业生产技术的多样化发展。当前,我国大部分化工企业暴露出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生产工艺和装备落后,资本结构不合理,综合成本高,科技发展基础薄弱,在环保方面欠帐较多,我国化学工业将面临许多机遇和挑战,化学工业发展中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的步伐也将在这一时期有较大进展。本文首先概述化工生产发展现状,并且针对化工生产中存在的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来分析探究化工生产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化工/ 发展/ 改变/方向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chemical produc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status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s, chemical production in the industrial production and occupies important position, chemical industry and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has a very close relationship has become a pillar industry of our national economy, is playing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economic level has been steadily improved, and economic improvement, promote the diversific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production technology. So far, the chemical industry gradually into the our world, has brought a series of incredible changes to our life, we began to gradually understand the chemical industry, it has become closely linked with our life. In today's society,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and the survival of the industry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hemical industry, of course, will change and development. In this paper,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hemical production and development is summarized, and some problems needed to be improved in chemical production are analyzed to explore th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chemical industry.

Key Words:chemical industry/development/change/direction

1.绪论

1.1引言

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和支柱性产业之一。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化工行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高,质量效益稳步提升,行业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农业生产离不开化肥、农药,日常生活中从洗发水到电脑外壳,从医药产品到装修涂料,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工产品。近10年来我国化工工艺、技术创新突飞猛进,行业结构调整效果显现,化工行业正朝着“环境保护”和“低碳经济”的方向发展

2.化学工业的定义与组成结构

2.1化学工业的定义

化学工业(chemical industry)又称化学加工工业,泛指生产过程中化学方法占主要地位的过程工业。化学工业是从19世纪初开始形成,并发展较快的一个工业部门。

化学工业是属于知识和资金密集型的行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它由最初只生产纯碱、硫酸等少数几种无机产品和主要从植物中提取茜素制成染料的有机产品,逐步发展为一个多行业、多品种的生产部门,出现了一大批综合利用资源和规模大型化的化工企业。包括基本化学工业和塑料、合成纤维、石油、橡胶、药剂、染料工业等。是利用化学反应改变物质结构、成分、形态等生产化学产品的部门。如:无机酸、碱、盐、稀有元素、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染料、油漆、化肥、农药等。

2.2化学工业的分类

它的内部分类比较复杂,过去把化学工业部门分为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工业两大类,前者主要有酸、碱、盐、硅盐酸、稀有元素、电化学工业等;后者主要有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化肥、农药等工业。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跨类的部门层出不穷,逐步形成酸、碱、化肥、农药、有机原料、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染料、涂料、医药、感光材料、合成洗涤剂、炸药、橡胶等门类繁多的化学工业。

2.3化学工业的特点

化学工业是属于知识和资金密集型的行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它由最初只生产纯碱、硫酸等少数几种无机产品和主要从植物中提取茜素制成染料的有机产品,逐步发展为一个多行业、多品种的生产部门,出现了一大批综合利用资源和规模大型化的化工企业。这些企业就其生产过程来说,同其他工业企业有许多共性,但就生产工艺技术、对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生产过程的严格比例性、连续性等方面来看,又有它自己的特点:[2]

2.3.1生产技术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和综合性。化工产品品种繁多,每一种产品的

生产不仅需要一种至几种特定的技术,而且原料来源多种多样,工艺流程也各不相同;就是生产同一种化工产品,也有多种原料来源和多种工艺流程。由于化工生产技术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任何一个大型化工企业的生产过程要能正常进行,就需要有多种技术的综合运用。

2.3.2具有综合利用原料的特性。化学工业的生产是化学反应,在大量生产一种产

品的同时,往往会生产出许多联产品和副产品,而这些联产品和副产品大部分又是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可以再加工和深加工。因此,化工部门是最能开辟原料来料、综合利用物质资源的一个部门。

2.3.3生产过程要求有严格的比例性和连续性。一般化工产品的生产,对各种物料

都有一定的比例要求,在生产过程中,上下工序之间,各车间、各工段之间,往往需要有严格的比例,否则,不仅会影响产量,造成浪费,甚至可能中断生产。化工生产主要是装置性生产,从原材料到产品加工的各环节,都是通过管道输送,采取自动控制进行调节,形成一个首尾连贯、各环节紧密衔接的生产系统。这样的生产装置,客观上要求生产长周期运转,连续进行。任何一个环节发生故障,都有可能使生产过程中断。

2.3.4化工生产还具有耗能高的特性。因为,第一,煤炭、石油、天然气既是化工

生产的燃料动力,又是重要的原料;第二,有些化工产品的生产,需要在高温或低温条件下进行,无论高温还是低温都需要消耗大量能源。

化工生产这一系列特点说明,在化工企业管理中,必须重视技术在生产中的作用,提高技术水平;珍惜化工资源,搞好综合利用;注意节约能源;搞好生产的组织工作,保持生产的长期运转,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3.中国化学工业发展现状

发展化学工业,对于改进工业生产工艺(如以化学工艺代替繁重的机械工艺),发展农业生产,扩大工业原料,巩固国防,发展尖端科学技术,改善人民生活以及开展综合利用都有很大作用,它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化学工业的历史和现状1949年以前,中国的化学工业基础非常薄弱,只在上海、南京、天津、青岛、大连等沿海城市,有少量的化工厂和一些手工作坊。只能生产为数不多的硫酸、纯碱、化肥、橡胶制品和医药制剂,基本没有有机化学工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化学工业发展很快,已逐步形成化学矿、化学肥料、酸、碱、无机盐、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合成树脂和塑料、有机原料、农药、染料、涂料、感光材料、橡胶制品、溶剂、助剂和化学试剂、催化剂等门类比较齐全的行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化工对外贸易得到长足的发展。 1999年全国石油和化工产品进出口总额达500.55亿元,其中出口164.95亿元,进口335.60亿元,占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出口额和进口额的比重分别为13.88%,8.46%和20.24%。同年,化工产品进出口贸易额达到394.46亿美元(出口144.24亿元,进口250.22亿元),相当于1980年化工进出口贸易额37.62亿美元的10.5倍。过去20年我国化工进出口贸易额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3. 17%。在1995到1999年的五年中,尽管受到亚洲金融风波的影响,我国化工进出口贸易额仍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年均增长率达到了7.33%,快于同期我国对外贸易总额年平均增长6.45%的速度。

4.化学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4.1化学工业中的环境保护

在我国传统工业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为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其结果是自然资源的过分开始,污染环境,使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这种传统的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21世纪要求从传统的线形经济到循环经济的变革即可持续发展。通向可

持续发展道路则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末端治理―清洁生产―生态工业―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

4.2环境与化工的可持续发展

当今的工业生产在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的同时,也造成了资源和能源的大量消耗及对自然环境的严重污染,使得人类生存环境面临着不可持续发展的危险境地。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认为:人类任何时候都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也不能以今天的发展损害明天的发展。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做到保护环境同经济、社会发展协调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是一种提倡和追求“低消耗、低污染、适度消费”的模式,用它取代人类工业革命以来所形成的“高消耗、高污染、高消费”的非持续发展模式。化学工业是对环境中的各种资源进行化学处理和加工转化的生产部门,其产品和废弃物具有多样化、数量大的特点。废弃物大多有害、有毒,进入环境会造成污染。有的化工产品在使用过程中造成的污染甚至比生产本身所造成的污染更严重、更广泛。由于化学工业对环境影响巨大,所以实施可持续发展对化工生产尤为重要。

5.中国化工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5.1结构调整

数十年间,化工行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持续加快,传统高能耗产业在经济增长中的比重下降,产品结构正逐渐趋向功能化、差异化和高端化

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原材料工业,我国化学工业已形成了包括基础化学原料、化肥、农药、专用化学品、橡胶制品在内的约45个重要子行业,可生产6万多个(种)产品,产品涉及国民经济各领域。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化工产品生产国和消费国之一,我国化学工业已成为基础完善、门类齐全、大中小企业配套、技术管理水平先进、主要产品和产量都位居世界前列的战略基础产业,在国际化工界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力。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化学工业取得长足发展。至2011年,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达2.41万家,从业人数约508万人,实现总产值6.62万亿元,跃居世界第一。这10年间,化工行业产值、利润、投资、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率都在20%以上,是历史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我国主要化学品的消费量从2005年的2.32亿吨增长到2011年的3.97亿吨,年均增长9.5%;主要化学品的产量从2001年的1.53亿吨增长到2011年的4.18亿吨,年均增长10.6%;有20多种大宗化工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其中,氮肥、磷肥、纯碱、烧碱、硫酸、电石、农药、染料、轮胎、甲醇等排名世界第一。

化工行业经济总量不断增长,结构调整的步伐持续加快。首先,化工行业经济增长的结构明显优化,传统高能耗产业在经济增长中的比重下降,精细化工、专用化学品比重上升。2010年,无机化工原料产值占化工行业比重的4.4%,比2005年下降两个百分点;化肥行业

产值比重为11%,下降3个百分点。2010年,专用化学品产值占化工行业比重达25.5%,比2005年大幅提高7个百分点。其次,化工产品结构调整步伐加快。2010年,我国离子膜烧碱比重达到59.7%,比2005年提高30.2个百分点;轮胎子午化率46.8%,比2005年提高2个百分点;高浓度磷复肥比重达到76.6%,比2005年提高16.2个百分点;产品结构正逐渐向功能化、差异化和高端化方向发展。

在产品结构进行调整的同时,化工行业的区域发展进一步协调。2011年,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行业投资增速同比分别达34.0%和24.1%,均快于东部地区增速,中西部地区投资占行业总投资的比重达51.8%。中西部地区主要化工和石化产品比重稳步提高。2011年,中西部地区硫酸产量占全国比重达76.6%,较2005年上升8.7个百分点;纯碱和烧碱产量比重分别达49.8%和47.2%,较2005年上升11.9和9.8个百分点;化肥产量占比达78.5%,较2005年上升8.2个百分点。

5.2科技创新

化工行业加强关键技术和大型成套装备研发,提高了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化学工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技术创新作为实施结构调整的主要手段,已经越来越被化工行业重视。过去的10年中,全行业共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4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80项;取得行业技术发明奖116项,科技进步奖1160项,MDI制造技术与装备、巨型工程子午线轮胎成套生产技术与设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这10年,是行业科技成果最为丰富的时期。特别是在新型煤化工技术、新催化技术、新分离技术、生物化工技术、自动控制与信息技术、纳米技术、新型环保与节能技术等重大关键共性技术方面,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近年来,国内首套HT-L粉煤加压气化炉和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等技术开发成功,打破了国外煤制气技术的垄断;生物技术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生物法脱除炼油化工生产废水氨氮等技术的突破,把我国污水治理推向新的高度;一批循环经济技术、低碳经济技术的开发应用,为“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的提前完成,作出重要贡献。此外,我国化工行业大型装备自主化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我国乙烯关键设备自主化水平大幅提高,百万吨级乙烯装置自主化率达85%以上,30万吨合成氨、50万吨尿素装置自主化率达94%以上。

与此同时,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取得新进展。10年前,化工行业各技术机构没有一家承担ISO国际标准秘书处工作,也没有提交过国际标准提案。如今,化工行业相关标委会已相继承担了4家ISO标委会国际标准秘书处的工作并得到ISO相关成员国的认可。近年来,提交ISO标准提案7项(5项已获批立项),参与制修订ISO标准11项,其中由全国塑料标委会负责起草的《聚烯烃材料稀溶液黏数测定》国际标准已正式出版。

5.3节能减排

我国扎实推进化学工业污染物减排工作,成果显著,2010年化学工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05年累计降低35.8%

化工行业节能工作不仅有力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更提高了全行业节能意识,遏制了能源消耗强度大幅上升的势头,成为全行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大亮点。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化工行业以较低的能源消耗增长率支撑了行业较高的增速,能耗增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2000年开始,化工行业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加大投入、加强管理、加快采用新技术,从2001年到2010年的10年间,全化学工业生产中废水排放量下降了8.3%,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了7.8%,氨氮排放量下降了61.2%,废

水中重金属污染物、行业特征污染物排放量均大幅度下降,为“十二五”乃至未来更长一段时期行业减排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重点污染物排放量大幅下降的同时,全行业废水、废气达标排放率,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和处置率也得到大幅提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工业用水重复用水率、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氮氧化物排放达标率、烟尘排放达标率、工业粉尘排放达标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工业固体废物处置率均比2000年提高了10余个百分点。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数据显示,2011年,全行业综合能源消耗4.45亿吨标准煤,比2005年增长22.3%,增幅比同期全国能耗增长率低34.5个百分点;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为1.85吨标煤,比2005年累计下降44.6%。

6.结论

我国化学工业面临许多机遇和挑战,化学工业发展中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的步伐也将有较大进展。面对新世纪的到来和国际、国内市场一体化的趋势,应认清形势,明确任务,调整发展战略,全面提高竞争力。

参考文献

⑴钱易.唐孝炎主编.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⑵胡忠鲠.现代化学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⑶朱裕贞.顾达,黑恩成.现代基础化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

⑷今山.化学工业进入绿色时代[N].浙江日报.2000.

⑸王静康.陈建新.李天祥.化工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现代化工.2003.

⑹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 展望21世纪化学工程.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室内设计未来发展趋势

室内设计未来发展趋势 设计(DESIGN)是连接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桥梁,人类寄希望于通过"设计"来改造世界,改善环境,提高人类生存的生活质量。据有关专家介绍,现代室内设计可以大到归纳为七个新趋势: 1、回归自然化: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长,人们向往自然,喝天然饮料,用自然材料,渴望住在天然绿色环境中。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的流派由此兴起,对世界各国影响很大,在住宅中创造田园的舒适气氛,强调自然的色彩和天然材料的应用,采用许多民间艺术手法和风格。在此基础上设计师们不断在"回归自然" 上下功夫,创造新的肌理效果,运用具象的和抽象的设计手法来使人们联想自然,感受大自然的温馨,身心舒逸。 2、整体艺术化: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丰富,人们要求从"物的堆积"中解放出来,就各种物件之间存在统一整体之美。正如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所说:"美与关系俱生、俱长、俱灭。"室内环境设计是整体艺术,它应是空间、形体、色彩以及虚实关系的把握,意境创造的把握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协调,许多成功的室内设计实例都是艺术上强调整体统一的作品。 3、高度现代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室内设计中采用一切现代科技手段,使设计达到最佳声光、色形的匹配效果,实现高速度、高效率、高功能,创造出理想的值得人们赞叹的空间环境来。 4、高度民族化:只强调高度现代化,人们虽然提高了生活质量,却又感到失去了传统、失去了过去。因此,室内设计的发展趋势就是既讲现代,又讲传统。日本许多新的环境设计人员致力于高度现代化与高度民族化相结合的设计体现。去年落成的东京雅叙园饭店及办公大楼的室内设计,传统风格浓重而又新颖,设备、材质、工艺高度现代化,室内空间处理及装饰细部引人入胜,使大家印象深刻备受启发。日本各地的大、小餐厅、茶室及商店室内设计,均注意风格特色的体现。特别是日式餐厅从建筑、室内装饰到食器均进行了配套设计。人们即使在很小的餐馆用餐,也同样感受到设计者的精心安排。因此,处处环境美,处处有设计给每一个顾客、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个性化:大工业化生产给社会留下了千篇一律的同一化问题。相同楼房,相同房间,相同的室内设备。为了打破同一化,人们追求个性化。一种设计手法是把自然引进室内,室内外通透或连成一片。另一种设计手法是打破水泥方盒子、斜面、斜线或曲线装饰,以此来打破水平垂直线求得变化。还可以利用色彩、图画、图案以及玻璃镜面的反射来扩展空间等等,打破千人一面的冷漠感,通过精心设计,给每个家庭居室以个性化的特征。 6、服务方便化:城市人口集中,为了高效、方便,国外十分重视发展现代服务措施。日本采用高科技成果发展城乡自动服务措施,自动售货设备越来越多,交通系统中电脑问询、解答,向导系统的使用,自动售票、检票、自动开启,关闭进出口站口通道等设施,给人们带来高效率和方便,从而使室内设计更强调人个主体,以让消费者满意、方便为目的。 7、高技术高情感化:最近,国际上工业先进国家的室内设计正在向高技术,高情感方向发展,这就是第七个趋势。高技术与高情感相结合,既重视科技,又强调人情味。在艺术 风格上追求频繁变化,新手法、新理论层出不穷,呈现五彩缤纷,不断探索创新的局面。

工业设计趋势分析

工业设计发展历程 工设10901何龙 关键词:工业设计史工艺美术新艺术运动现代设计 设计的对象归根结底就是改善人的环境、工具,以及人自身,其渊源就是伴随“制造工具的人”的产生而产生的,设计是人类有目的的改变生存方式的创造性活动,是应用科技、经济、艺术的要素、系统解决问题,以及满足人类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从人类的历史进程来看,设计始终是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而不断进步的,这一部进步与发展的历程就是一部工业设计史。 工艺美术运动 工艺美术运动是起源于19世纪下半叶英国的一场设计改良运动,运动的时间大约从1859年至1910年。得名于1888年成立的艺术与手工艺展览协会。其起因是针对装饰艺术、家具、室内产品、建筑等,因为工业革命的批量生产所带来设计水平下降而开始的设计改良运动。这时的产品出现了两种倾向:一是工业产品外型粗糙简陋,没有美的设计;二是手工艺人仍然以手工生产为少数权贵使用的用品。于是社会上的产品明显地两极分化:上层人士使用精美的手工艺品,平民百姓使用粗劣的工业品。 “工艺美术”运动的缺点或者说先天不足是显而易见的,它对于工业化的反对,对干机械的否定,对干大批量生产的否定,都没有可能成为领导潮流的主流风格。过于强调装饰,增加了产品的费用,也就没有可能为低收入的平民百姓所享有,因此,它依然是象牙塔的产品,是知识分子的一厢情愿的理想主义结晶。 新艺术运动 在19世纪80年代,新艺术运动只是被简单地称为现代风格,就像洛可可风格在它那个时代的称呼一样。另一方面,很多小范围团体的互相聚集,稍微改良了当时矫饰的流行风格,形成20世纪现代主义的前奏。新艺术风格的流行时间大约从1880到1910年左右。这种艺术新形式带有欧洲中世纪艺术和18世纪洛可可艺术的造型痕迹和手工艺文化的装饰特色,同时还带有东方艺术的审美特点,也运用工业新材料,包含了当时人们的怀旧和对新世纪的向往情绪,是人们从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过渡时期所有复杂情感的综合反映。这一运动带有较多感性和浪漫的色彩,表现出怀旧和憧憬兼有的世纪末情绪,是传统的审美观和工业化发展进程中所出现的新的审美观念之间的矛盾产物。社会转型期的新旧更替并不仅仅体现在时间上,还体现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审美观念,以及每天所使用的日用品中。这一时期,欧洲艺术家、手工艺人、建筑师所创造出来的新的艺术形式被称为“新艺术”。 现代设计 “现代”是一个专用术语,它是针对“后现代”而言。什么叫“现代”?这要区分三个范畴:科学领域、艺术领域、工业设计领域。在科学技术和经济方面,“现代”指工业化以后的两个历史时期。第一次现代化时期指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现代设计欣赏。 国家出现以流水线为代表的经济高速发展,尤其是19世纪20年代形成了以

化工行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化工行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罗梦玲化环1104 2011113020407 “入世”以来,我国化工产业发生了巨大变化,化学品市场在世界上的地位进一步得到提升,化学品产量持续增长,化学品进口的年均增长率近十年来一直居世界首位,我国化工园区的基地化、规模化正在加速,外商外资全方位进入我国市场的步伐明显加快,烯烃及其下游衍生物装置正在向规模化发展,我国化工产业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竞争和发展的新阶段。2005年我国取代德国,登上全球化工产业第三大国的位置。到2005年。我国已经有十余种主要石油化工产品的产量居世界前列,其中化肥、合成氨、纯碱、硫酸、染料、磷矿、磷肥、合成纤维、胶鞋等产量居第一位;农药、烧碱、轮胎产量居设计界第三位;原油生产、合纤单体、合成胶、合成树脂、合成纤维能力和产量、部分合成单体能力和产量都居世界前列。由于国内产能产量大幅提高,我国主要的石油石化产品的自给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就总量而言,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主要的精细化工产品生产国之一。根据中国化工报的统计数据,2008年我国规模以上企业农药总产量达190.2万吨,已居世界第一位。未来,我国将在农药、涂料、染料、食品添加剂、胶黏剂、电子化学品及水处理剂7个领域重点开发新型高附

加值产品,满足各产业需要。 “十五”、“十一五”期间,我国石油和化工产业基地快速发展,除原有的化工基地将继续改造和扩建外,在临海、临江或资源丰富地区建设的国家及化学工业园区都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如:上海化学工业区、南京等化工区、江苏张家港扬子江国际化工园区等。现全国已有60多个建设或拟建的化工园区,这些化工园区交通运输便利、产品靠近市场、园区内原料和产品相互配套、劳动力便宜、公用工程设施完善等,给投资者创造了比较好的条件,美、日、德等外资公司大量进入这些园区。精细化工和专用化工产品将成为新的增长点,“绿色化工”也将是我国化工产业未来发张的必然趋势。根据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预测,近年来我国石油和化工产业将以年均7%—10%的速度增长,将远远高于世界目前3%—4%的增长速度,我国石油产业的世界市场份额将逐年增大。 近年来,以欧美大石油石化公司为主,日、韩、中东等国家地区紧跟其后的外资企业加大了对我国市场的投入,规模日趋加大,业务领域日趋广泛,产业链结构日趋完善,是我国石化产业市场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多元化竞争格局已经形成。目前外资已经形成了以油品营销、石油化工、精细化工、专用化学品、功能化学品、合成材料加工、石油石化仓储物流、高附加值终端产品为重点的投资发展产业集群,有

浅述未来设计发展的趋势

浅述未来设计发展的趋势 作为一个设计师,不但是产品设计风格缔造者,更是品味的定位者。产品的形象对环境也会带来一些影响,主要体现在产品寿命期限和材料方面。由于人们以往的生活方式造成大量的产品品种的过时,以及产品频繁更换的速度对环境保护产生了不好的影响,如果能延长产品寿命期限,就可以减少对资源无谓的浪费。研究表明,在促成现有产品过时方面,消费者的心理因素和材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物质经济相对繁荣的今天,往往消费者的好恶直接决定着一些产品的“寿命”。db_mkef 从某些角度看,绿色设计不能被看作是一种风格的表现。成功的绿色设计的产品来自于设计师对环境问题的高度意识,并在设计和开发过程中运用设计师和相关组织的经验、知识和创造性结晶。目前大致有以下几种设计主题和发展趋势: 1)使用天然的材料,以“未经加工的”形式在家具产品、建筑材料和织物中得到体现和运用。 2)怀旧的简洁的风格,精心融入“高科技”的因素,使用户感到产品是可亲的、温暖的。 3)实用且节能。 4)强调使用材料的经济性,摒弃无用的功能和纯装饰的样式,创造形象生动的造型,回归经典的简洁。 5)多种用途的设计,通过变化可以增加乐趣的设计,避免因厌烦而替换的需求;它能够升级、更新,通过尽可能少地使用其它材料来延长寿命;使用“附加智能”或可拆卸组件。 6)产品与服务的非物质化。 7)组合设计和循环设计。

我们并不可以简单地认为采用明显的可回收材料的产品就一定是“绿色产品”,因为产品可回收性有可能成为加快产品废弃速度的借口,人们对可回收材料的外观的认可程度也可能会对产品的销售产生影响。当绿色设计渐渐融入主流产品的设计时,设计师所面对的不只是少数的“绿色狂热分子”,而是普通消费者。如果设计仅注重功能性,而忽视用户的审美需求,则无法延长产品寿命。 因此,设计师在提倡绿色设计的时候,更应该引导消费者的消费理念,成为主流的趋势之后,绿色的工业设计才有市场。

工业设计的发展与前景

工业设计的发展与前景 摘要: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中国面临的国际竞争也日益激烈。针对这一情况,本文基于工业设计在企业竞争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对比美国与我国工业设计发展的不同,总结出我国工业设计的不足,同时也探讨工业设计的前景,以明确我们工业设计的道路。 关键词:工业设计、社会责任、以人为本 一、工业设计的起源 工业设计起源于“包豪斯”,“包豪斯”一词是格罗皮乌斯生造出来的,由德语的“建造”和“房屋”两个词根构成。包豪斯学校由魏玛艺术学校和工艺学校合并而成,其目的是培养新型设计人才。虽然包豪斯名为建筑学校,但直到1927年之前并无建筑专业,只有纺织、陶瓷、金工、玻璃、雕塑、印刷等科目,因此,包豪斯主要是一所设计学校。 包豪斯提出了三个基本观点:①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②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 ③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这些观点对于工业设计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 作用,使现代设计逐步由理想主义走向现实主义,即用理性的,科学的思想来代替艺术上的自我表现和浪漫主义。 包豪斯对于现代工业设计的贡献是巨大的,特别是它的设计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其教学方式成了世界许多学校艺术教育的基础,它培养出的杰出建筑师与设计师把现代建筑与设计推向了新的高度。包豪斯的影响不在于它的实际成就,而在于它的精神。包豪斯的思想在一段时间内被奉为现代主义的经典。但包豪斯的局限也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到,因而它对工业设计造成的不良影响受到了批评 二、工业设计的发展 工业设计在近几十年的发展可以说是飞速发展,世界各国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本人就简单地介绍西方国家的代表—美国,和中国的工业设计的发展,通过对比发现我们的不足。 美国的工业设计发展: 现代主义的设计在20世纪40~50年代已得到了巨大的成功,但是,与其平行发展并同样有影响的设计流派也在发展中。这些流派的宗旨常常是与现代主义的信条相背离的,但它们在设计史中的地位也不应该被忽视,美国的商业性设计就是其中之一。由于工业设计作为一种社会上公认的职业起源于美国,它是20世纪20~30年代激烈商品竞争的产物,因而一开始就带有浓厚的商业色彩。商业性设计的本质是形式主义的,它在设计中强调形式第一,功能第二。设计师们为了促进商品销售、增加经济效益,不断花样翻新,以流行的时尚来博得消费者的青睐,但这种商业性设计有时是以牺牲部分使用功能为代价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美国的工业设计就以一种未来主义的态度来看待机器及其产品,对电气化、高速交通等现代工业的产物大唱颂歌,并发展了“流线型”一类具有象征性的“时代风格”。战后美国工业设计的实践仍然是建立在这种基础上的,即强调设计的象征意义,迎合美国人追求新奇的心理。随着经济的繁荣,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消费的高潮,这进一步刺激了商业性设计的发展。在商品经济规律的支配下,现代主义的信条“形式追随功能”被“设计追随销售”所取代。美国商业性设计的核心是“有计划的商品废止制”,即通过人为的方式使产品在较短时间内失效,从而迫使消费者不断地购买新产品。 商品的废止有三种形式:一是功能型废止,也就是使新产品具有更多,更完善的功能,从而让先前的产品“老化”;二是合意型废止,由于经常性地推出新的流行款式,使原来的产品过时,即由不和消费者的意趣而废弃;三是质量型废止,即预先限定产品的使用

光电化学电池的发展和未来发展趋势

光电化学电池的发展和未来发展趋势 1508471008赵世南随着人类的工业文明得以迅猛发展,由此引发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成为急待解决的严重问题,利用和转换太阳能是解决世界范围内的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世界上第一个认识到光电化学转换太阳能为电能可能实现的是Becquere,他在1839年发现涂布了卤化银颗粒的金属电极在电解液中产生了光电流,以后Brattain、Garrett及Gerisher等人先后提出和建立了一系列有关光电化学能量转换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开辟了光电化学研究的新领域。 光电化学池即通过光阳板吸收太阳能并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光阳板通常为光半导体材料,受光激发可以产生电子——空穴对,光阳极和对极(阴极)组成光电化学池,在电解质存在下光阳极吸光后在半导体带上产生的电子通过外电路流向对极,水中的质子从对极上接受电子产生氢气。 光电化学池中染料敏化纳米晶光电化学电池以其低成本和高效率而成为硅太阳能电池的有力竞争者。染料敏化太阳电池主要由透明导电玻璃、TiO2多孔纳米膜、电解质溶液以及镀铂镜对电极构成的“三明治”式结构。与p-n结固态太阳能电池不同的是,在染料敏化太阳电池中光的吸收和光生电荷的分离是分开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是由二氧化钛多孔膜、光敏化剂(染料)、电解质(含氧化还原电对)、镀铂对电极及导电基板组成的夹层结构。 光电化学池中染料敏化纳米晶光电化学电池其基本工作原理是:在染料分子的激发态、TiO2导带、SnO2(导电玻璃)导带、Pt(对电极)功函之间存在着一个能级梯度差,当染料分子吸收太阳光其中基态的电子受光激发跃迁到染料激发态能级后,在能级差的驱动下,电子将会迅速转移到TiO2导带中,经纳米晶TiO2膜空间网格的输运进入到SnO2导带,后经外路到达对电极,并与氧化还原电对进行电子交换后,依靠氧化还原电对在氧化态染料和对电极间完成电子转移,从而实现整个光电循环。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核心部分是纳米多孔半导体氧化物薄膜电极。敏化染料中染料分子是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光捕获天线,是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就是吸收太阳光,将基态电子激发到高能态,然后再转移到外电路,它的性能是决定电池转换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整个光电转换的性能决定于染料能级与TiO2能级的匹配情况以及它对太阳光谱的响应性能。到目前,最有效的敏化染料是含有4,4-二羧基-2,2-联吡啶配体的钌有机配

现代设计色彩的发展与未来发展趋势

现代设计色彩的发展与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现代色彩设计的发展历程,自20世纪初期至今的几近一百时间内,从理论建构到教学实践,概括起来大约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色彩设计的启蒙期;二是色彩设计的发展期;三是色彩设计的繁荣期。 中国设计色彩的启蒙期是中国色彩设计发展进程中历史最为漫长的一个阶段。到上个世纪80年代为止,其大约历经了半个多世纪的演变过程。这个时期的色彩设计内容主要为《装饰色彩》或《图案色彩》等。在学术著作实践当中,从写生色彩客观对象或从传统色彩中获取色彩创作素材和灵感。在特定的历史阶段,《装饰色彩》对于培养色彩应用者认识色彩、应用色彩的确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某些思想观念及应用方法至今应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进入21世纪后,国内各个艺术高校在继续保持自身色彩发展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做出许多“跨越式”发展的举措。其中,一个重要举措就是突破了将色彩艺术设计仅仅停留在以往设计艺术基础课程,同时,解构与模糊了传统意义上的专业划分模式,而是以全新的思维方式及市场需求对色彩给予专业界定。 任何形式的艺术、艺术设计作品如想达到高超的水准,都需要它们的作者具备良好的基础,这也是设计色彩发展这

一概念作用于艺术创作、艺术设计的普遍意义。但如果将这一普遍意义无限地作用于各种不同的领域和时期,那就大为不妥了。时代在改变,设计色彩的概念本身也在变,那些靠身体力行和技能支撑的设计色彩形式已经或正在逐渐被那些倚靠观念创意和新材料建立起来新的艺术形式所取代。过去的基础不能服务于今天的创作和设计,今天的艺术和设计需要新的基础来适应。 目前在我们国家各美术及设计院校所采用的设计色彩方式大多都是前苏联美术教育体系与法国印象主义光色理论相结合的综合体。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这套体系的确起到了相当有益的作用。它建立了西方艺术形式在中国的位置,打破了中国传统设计色彩一成不变的模式,使中国的古老文化得以发展。但这毕竟是一种源干过去时代的“旧基础”模式,尽管它是前人在艺术实践中总结的经验,尽管它也曾哺育出很多的杰出人物,但任何设计色彩如果被作为“经验”固定下来,并以一种“科学”的方式传授给后人,那么这种方式本身就是旧的方式,就应该结束。过去我国几十年的设计色彩发展史已经证明:陈旧落后的设计色彩已越来越难以胜任当今社会艺术、设计形式发展的需要。今天的艺术、艺术设计院校已不再是传统技能的传授之地,而是新思想、新观念的诞生交流场所。所有的基础训练课程都应以如何摆脱旧的基础训练模式和如何来引导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为中

城市规划的发展前景与未来

城市规划的发展前景与未来

城市规划的发展前景与未来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对各方面的要求也不断增高。城市的合理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阻碍城市发展的因素出发,简述了城市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未来城市规划的展望。 【关键词】城市规划;未来;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由工业经济转向知识经济的模式,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受到也一定的变化,城市的规划将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城市的规划和发展于市民息息相关,在进行城市规划的时候应以城市的发展和认知为灵魂,对一个城市做出合理的规划目标。由于经济全球化带来多方面的影响,城市的规划工作也有一定的影响。城市的规划对城市空间结构的探索更全面,也追求安全、高效的工作、生活环境。 一、阻碍城市发展的因素 (一)环境因素 城市环境的好坏制约着城市活动的发展。目前,人类创造出大量的城市物质环境来满足人口增多和不同活动发展 的需求。虽然总体的进步可以,但是却带来巨大的污染和破坏。一方面是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另一方面是历史人

文资源遭受的损坏。城市环境的情况会严重制约着未来城市发展的标准。这里所说的城市环境包含文化、人文、教育等多方面的内容。 (二)科学技术 各个时期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都会对该地区城市的功能和发展结构有一定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的运用,为人们带来了高效、全面的生活帮助。科学技术的运用对未来城市的空间结构的影响表现的形式 如下; 1、信息化、智能化高新技术会对未来城市的空间结构有巨大的影响,也会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由一定的影响和改变。智能化高科技的建筑形式,不但给人们创造出一个舒适、高效的生活和工作的空间,也便于合理的运用各种能源和高效的安全管理。智能化在城市中的大规模使用,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土地应用的模式。 2、高新工程技术的发展,帮助人们建造更加高层安全、便捷的楼层,开发更深层次的地下领域。原来人们探讨的海上城市、空中楼阁等不再成为幻想可以成为现实。高新科技的运用也会为城市提供无污染的新能源,具有高效率、成本低的新型运输工具等,更加快捷的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所服务。这种种的因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未来城市的发展形态和空间结构。

产品设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产品设计的现状 2.1大的社会环境 由于整个社会处在转型期,我们周围充满了浮躁的味道。产品设计免不了也陷入其中。浮躁不是一种病,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一个正在奋起直追的国家的常态。我们正在追赶世界,世界张开双臂迎接我们。身在其中,想做到不浮躁真的很难。产品设计在我国还处在幼稚阶段,如何面对这么强大的社会背景值得深思。 2.1.1 整体设计意识的薄弱 拿工业设计而言,现代工业设计已经是现代意识与现代心理的物化,是理性与感性的构成,是科技、艺术、经济、社会的有机统一的创造活动。这时,设计意识也就有个人意识上升为社会意识,只有在社会意识表现出对设计的渴求,设计活动才会被认可与重视。而一个国家的设计发展与否,也与这个国家的社会意识对设计的需求的有无来决定。 今天,世界已经不知不觉进入了一个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标志的数字化信息时代。理智上我们知道新时代已经来临,但心理上我们还没有准备好!我们看看周围,设计常常被社会“作为肤浅的比附,即使没有被丢弃,至少也是被冷落的和轻视的”(张道一,1994)更谈不上深刻的体现或揭示社会的心理。但是,我们相信,当设计师的个体设计意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发展到一定阶段,势必会使设计成为生活的必需,社会的渴求,汇聚成一定的社会意识从而替代整个社会意识。也只有当社会意识对设计情有独钟,形成设计意识的时候,我国的设计才有真正的出路,才会后来居上。 2.1.2 认识的缺陷 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人民大众混淆了设计和艺术两个概念。很多人认为做设计就是艺术设计人就是艺术人。他们总带有一种蔑视的眼光,口语称其为“看不起学设计的人”。认为做设计的就知道画画,就是恶搞,就是与众不同。足见设计并没有这么乐观的称为已经大众化。 3产品设计的发展趋势 产品设计未来发展是一种完全依据新思路的创造性的设计,这种未来型设计也许不能为当代人们所接受,但它是人们对今后生活的美的憧憬,是未来社会图

(整理)化学未来的发展趋势.

白春礼:对化学未来的发展趋势的阐述以及对于广大化学工作 者的期望 发布时间:2011-06-07 【字 号:小中大】谈一下化学未来的发展,有四点趋势。化学将向更广度、更深层次的方向延伸;新工具的不断创造和应用促进化学创新发展;绿色化学将引起化学化工生产方式的变革;化学在解决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重大问题当中将继续发挥更大的作用。 化学向更广更深的层次延伸体现在几个方面,对原子,分子的认识将更为深入,多层次分子研究更为系统,创造新分子,新材料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功能性。超分子是一个分子结构与宏观性能的关键纽带,是产生更高级结构的基础。如何设计超分子结构和材料,对复杂生命体系的理解和模拟及调控都是前沿的课题。这是化学向更深层次,更复杂拓展的延伸。 新工具的创造和应用会促进化学的发展,随着技术能力和仪器设备的不断进步,空前准确和灵敏的仪器不断被创造和应用,科学家不仅能在原子,分子甚至电子层次观察并研究微观世界的性质,而且能够对其物质结构和能量过程进行操控。1981年,人类实现了观察单个原子的愿望,实现了移动单个原子和单个分子,促进了化学的创新和发展。同步辐射及各种实验方法和技术的改进,使同步辐射光源在化学研究领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比如真空紫外辐射光可以在量的水平上观察化学共振态。原位气固反应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实验新方法,各种应用促进了化学向更深层次的发展。 绿色化学将促进化学化工生产方式的变革,绿色化学不仅是对现有过程的改进和新过程的研究,未来化学的研究将更加注重绿色产品设计的理念。绿色化学将注重经济,高效,制备与人类生活相关的物质,绿色化学不仅是创造可持续的化学产品,也需要变废为宝,将今天的废弃物变为明天有用的资源,将引起化学化工的变革。美国在1995年设立了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07年通过了绿色化学研究和发展法案。日本在上世纪90年代旨在防止全球气候变暖,在21世纪重建绿色地球的新阳光计划开始实施,主要内容为能源和环境技术研究开发。97年德国提出为环境而研究的计划。化学家开发了大量的化学合成反应,制备人类息息相关的物质,超过80%的化学生产需要催化剂,70%以上的化学化工过程使用溶剂。我们现在考虑如果从合成方法学来讲,原子经济学,计算化学,绿色化学结合,合成方法学的角度上进行绿色化学的研究。80%化学品的生产需要催化剂,如何通过发展新型的高效催化剂高稳定性,并且在制造的过程中对环境是无害,使用的过程可以回收再利用,使催化剂不污染环境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70%以上的化学化工过程要使用溶剂,我们要采用绿色的溶剂,二氧化碳做溶剂,离子液体,聚乙二醇等等使之更加清洁和可持续。绿色化学还需要变废为宝,把引起气候变暖的二氧化碳转化利用,通过开发新的技术进行转化应用。前不久我们曾经在宝钢与新西兰研究一个新的技术,利用钢厂的尾气对二氧化碳进行转化研究。秸秆,树木,藻类转化为燃料,重要化学品核材料,木质素,纤维素为原料的新化学反应,粘土等天然无毒原料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不仅是创造新一代的可持续的化学产品,还要考虑如何变废为宝,这是下一步发展的重要方面。 第四方面,化学在解决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中会发挥重要的作用,社会的发展不断对化学发展提出新的需求,比如能源危机要求我们如何像光合作用那样高效的利用太阳能。前不久有仿造树叶的光合作用来高效利用太阳能。环境保护方面如何控制降解驱除污染,资源利用方面必须做到合理高效的利用资源,最大显著的利用资源,材料方面绿色化及智能化,可再生循环利用,社会安全方面防患于未然,比如易燃品,爆炸品的检查和防护,有很多的工作需要化学家发挥更大的作用。 刚才讲了环境,能源,资源利用等方面,在材料化学方面,要设计铸造分子,生命科学方面不仅是研究生命起源,调控机制,疾病发生机制和药物的作用机制,在脑科学和认知科学方面,如何在生物分子的水平上认识结构,化学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未来产品设计发展趋势

未来产品设计发展趋势 引言 工业设计作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正处于发展的高峰期,而未来是怎样发展的,就需要我们去探讨。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信息复杂度远超以往的时代,我们所面对的是一个物质和信息都极大丰富的世界,从产品竞争的角度上来说,越来越激烈的对抗和冲击是必然的,许多产品已经从单纯的“谈配置”过渡到了“谈感情”的阶段,情感化设计已经在不同的设计领域中崭露头角,甚至成为了最核心的组成部分。 1情感化设计 1.1情感化设计的概述 情感化设计是指旨在抓住用户注意、诱发情绪反应(有意识的或无意识的)以提高执行特定行为的可能性的设计。情绪反应可以是有意识的或无意识的。例如,通过影响唤醒水平(即生理刺激),一个有着明亮色彩的按钮能够无意识地抓住用户的注意。而随后的行为可以是任何动作,比如点击按钮、注册内部通讯、或进行网上购买。日本设计大师深泽直人设计了拉线式CD,通过仔细的观察人们无意识的一些动作,然后通过设计来表现这个无意识的动作,让人们能够很自然的使用,他强调设计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方便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强行改变,使之强行复杂化,加重使用者适应负担,好的设计师必须以人为本,注重人的生活细节,方便人的生活习惯。本文内容主要通过情感化设计让用户拥有更好的生活体验。在当今快

节奏的生活方式下,人们的生活重复且压抑,通过对人们之间的互动交流分析,找到人与产品之间的互动关系,这不仅有利于更好的用户体验,而且能缓解家庭关系与压力。加强人机互动联系,充分体现现代设计“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一切以用户的需求为出发点,改变枯燥的生活体验,让生活变成一种快乐的事。 1.2情感化设计的意义 现代生活让许多年轻人喘不过气,来自家庭、社会等压力让人们不得不适应快节奏下的都市生活,怎样去提高效率,节省用户的时间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在的设计也是这样去发展的,例如:电饭煲的发展由原来的仅仅满足煮饭要求变成了现在更加人性化的要求,采用全面加热技术,强热循环对流,煮出柴火饭的味道,让用户体验小时候妈妈做的饭的味道,给人一种亲情关怀,另外还有人工智能模糊逻辑电路,设有快煮、粥、菜饭、糯米饭、糙米饭等多种烹饪功能,自动调节,寻找记忆的味道,虎牌电饭煲还2组预约功能,预约时间长达24小时,清早起床、下班回家就能吃上喷香的米饭。在网上可以明显的看到智能电饭煲的销量是传统电饭煲的十倍之多,即便价格比传统电饭煲贵许多。未来的设计也必定是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脱离人的目的而产生的产品必定没有适合的产品语境,情感化设计也必将会提高产品销量,让用户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关怀,使家庭更加和睦,朋友之间更加团结。 1.3情感的分类及产生 (1)从情绪的内容来分--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2)从情绪的状

工业设计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工业设计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对中国工业设计现状的一个比喻 如果可以用一个比喻来形容的话:我们一直在为客户护养宠物,却没有属于自己的宠物,也没有为客户缔造新的宠物。对于护养的工作,我们又缺乏一定的专业性。很多时候,我们也 没有能力去拥有或者缔造宠物。 护养宠物:中国大部分的产品设计师一直在按照客户提出的想法和要求进行着产品的设计, 参与企业产品的开发,为企业,为社会创造着价值。这是事实也是这个时代中国工业设计所 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但这种设计的价值和影响力远远不是设计的全部。 不得不做的护养工作:即使委托设计的价值远不是设计价值的全部,但是出于设计公司的生存现状,出于客户自身对产品设计的要求。我们却必须去做,并且努力去做好委托式产品设 计的工作,这是设计的一个基础工作。 缺乏护养的专业性:我们一味的想要把宠物打扮的更漂亮,但是却很少在意宠物的感受,在意宠物的健康,在意宠物自身的特点。就像做一个产品设计,我们除了对产品自身的造型有 更高的追求,但是对产品的结构、材料、工艺、可实现性、产品自身的特点和市场的需求定 位以及产品的文化内涵,缺乏更深层次的探寻。因此,我们对产品设计的把握能力也就存在 了一定的难度。这个和中国现有的教育形式是有一定关系的,理论与实际的脱节,也是中国工业设计教育的一个现状。 缔造新的宠物:很多国外的设计公司,不断的为客户缔造新的宠物。而我们在新产品的自主设计问题上存在一定的距离,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包括以下三点: (1)中国工业设计公司的组织构成:中国多数的设计公司包括业务员,ID设计人员和结构设计人员三个部分。其中ID人员占据了大部分比例。于是在新产品的开发中,我们除了对造 型有更高的理解,对于电子,材料,工艺,市场的分析等力量显的薄弱,约束了创新思维的 嗅觉。团队的整合优势因为没有完善的资源流程而发挥不出最强的力量。 (2)中国客户对产品设计的理解认知程度:中国更多的企业划好了一条道路让设计师沿着已 经有的路子进行产品设计,约束了设计师的主动性,而国际性的大公司在中国相对数量不多, 对产品设计提出更高要求的公司更是鲜见。出于设计公司的生存状况,经常使大家力不从心,这是制约我们的设计师缔造新宠物的一个枷锁。 (3)设计理论和设计的现实环境脱节:设计是一个前沿性的创新工作,不仅要求设计师在设 计的流行趋势和设计的方法上有前瞻性的理解,也要求我们的设计师对现有的加工工艺、材料以及新型的加工工艺、材料,电子技术的应用与拓展,新型的技术应用,产品的市场分析和定位等方面,也要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这些内容都是书本之外的知识,工业设计教育不能与现实环境紧密联系,往往制约了设计师能力的提高,阻碍了设计的发展,这是设计在中

论网页设计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前景.

论网页设计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前景 作者:刘斌专业班级:资源0802班学号:0120808280228 【摘要】 本文介绍了网页设计的发展趋势,中国的网络市场存在着巨大的潜力。在互联网越来越深入到生活中每一个角落的年代,网页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网页设计师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职业,是未来非常有发展前景的工作,只要有能力就可以得到非常诱人的薪水,必须全面提升自己特别是专业的技能,要立志做一个有竞争力的网页设计师。 【关键词】 网页设计网站策划网页设计师工资发展趋势未来前景 【正文】 美国市场调研机构ComScore NetWorks提供的报告显示,2007年1月,全球15岁及以上使用互联网的人数达到了7.47亿,同比增长10%。ComScore发现,美国互联网用户达到了1.53亿,依然是全球网民最多的国家,但增长率仅为2%,中国网民数量仅次于美国,为8670万,但增长率却高达20%。通过以上数据,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的网络市场存在着巨大的潜力,那么如何把握住这个机遇,培养出合格的人才,就成了我们这些高校专业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我认为作为一名有竞争力的网页设计师,不但要做到有美术修养,还要做到懂编程,这样一来我们的网页设计师就可以既能胜任前台的设计工作又能胜任后台的编程工作了。 一、网页设计的发展趋势 网页设计是成功网站平台建设成败的关键内容之一。在中国真正普及全职的网站设计员严格讲是2002年,在之前更多是由技术性人才担任此项职位,随着中国互联网环境转晴,网站的高竞争使网站策划的地位突显。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真正处于领军性地位的网站平台90%具有一个特点——网站策划思路清晰合理,界面友好,网站营销作用强;因此专业的网站设计是未来网站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

论化工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论化工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一、PVC供需分析 1. 产能过剩局面难以改善。从2005年以来国内PVC的产能和表观消费量来看,国内PVC市场一直处于供大于求的格局,据中国氯碱协会统计,今明两年我国PVC每年的新增产能仍有望超过300万吨,加之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国内PVC产能过剩的局面很难改善,将沉重压制PVC价格的反弹空间,也使得国内PVC企业难有大的利润空间。这意味着从中期来看,成本将是影响PVC价格走势的重要因素。 2. 经济低迷导致PVC需求清淡。 PVC的需求与全球宏观经济走势紧密相连,中国目前也正在采取经济刺激措施,努力争取完成经济增长“保8”的目标,但从目前的全球经济形势来看,PVC需求很难乐观,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表现低迷。由于PVC最终消费市场主要集中在房地产和建材市场,因此PVC的需求也与这些市场的状况密切相关。尽管国内部分城市商品房销售有所转暖,但我们认为房地产市场还很难转势,因为国内庞大的商品房库存尚需要1—2年时间消化。由于新屋开工面积难以乐观,房地产、建材市场的PVC需求难有大的起色。 二、分析公司未来发展走向 乌海地区目前正在着力打造大化工基地,乌海及周边地区与我公司发展战略雷同的企业集团陆续上马,加剧了与我公司的竞争,未来面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亿立集团、鄂绒集团、新希望等公司以及其他有实力的公司也正同样以“煤—电—化工”的战略规划进入到行业中,公司依靠战略致胜的优势正在逐步丧失。在未来激励的竞争环境下,如何在保证公司生存的前提下,实现公司的发展和壮在,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仅仅依靠战略规划是不行的,更需要的是保持公司在行业内产品质量和成本的领先。从公司未来发展的趋势,我认为集团的发展要做强,而不是做大。具体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继续完善产业链结构,进一步锁定原材料、能源供应及价格波动风险。 在各区域产业定位的特点方面,新疆、西藏是政策撬动的重点区域,也就是说西部大开发的脚步逐步转移向新疆、西藏等地区,该地区将出台多项优惠政策、投资越加集中、再加上自然资源丰富等因素,该区域大规模的化工企业将崛起,内蒙古地区化工行业将逐渐失去其区域竞争优势。我公司大多项目属于高耗能企

浅谈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

浅谈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 摘要:人类设计发展史一路走来,各个时期都诞生了经典的代表,未来的设计之路又将何去何从。我们期待着再次产生划时代的巨作! 关键词:设计未来发展个性环保简约文化 从原始时期到后现代主义,人类的设计艺术史一路走来,诞生了无数的经典巨作。每个时期的艺术设计各有其特色,总体来说大部分受其社会现状的影响。社会思潮启迪设计师的思路,设计师们将其思路以伟大的作品展现在世人面前。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步入了多极化格局,科技的迅猛发展,也将人们带入了信息时代。今后设计的发展趋势一定会反映并适合这个时代的需求,所以设计的发展趋势是个性,环保,简约,富有文化底蕴的。 个性,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身为90后的我们,深切的体会到我们这代人渴望彰显个性的心理。很容易接受并适应新鲜事物,不希望与其他人一样,他们不希望别人与自己穿一样的衣服。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装修房屋,而不是一味的听从装修公司的。小到服装饰品,大到生活方式,无不彰显着个人的与众不同。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谁也无法取代。今后的00后,以致再后来的几代人,相信他们也是自由独立,彰显自己的。马克思说:“人类自然发展规律,一旦满足了某一范围的需要之后,又会游离出,创造出新的需要。”现在,人们满足了温饱之后开始追求高品质的生活,而精神思想的外

露随着信息的飞速传播也必然成为一种时尚。为了彰显个性,为个人量身定做的产品设计应该会有更大的发展潜力。 人类已经进入新的世纪,设计也必须树立新观念、新思维,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以往人们都是为了满足的基本物质需求和享受,一味地向自然环境索取,使自然环境受到很大的破坏,人类为求自身的发展也就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才使人们认识到设计已不是单纯解决人类物质享受的问题,还必须顾及到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一一自然环境。世界工业时代的空前发展,创造了一个技术的世界,也解决了许多社会现实问题,却很少考虑会产生的负面影响。有时,工业 业化大生产在为人类带来经济发达、社会繁荣的同时,导致了世界性的自然环境破坏和生态不平衡,以及相关的人口、资源、能源等问题。这些问题困扰着人类。绿色设计是以人为本的设计,许多艺术家、设计师们都根据人类需要,顺应时代要求,把目光投向环保。环保设计是以人为本,那么它的目的也是为了满足人的各种需要。一方面是满足生理的需要,比如说产品设计更加符合人体的使用机能,更加有利于人的健康。另一方面它也给人带来心理的满足,好的设计和作品让人感到视觉的愉悦、心灵的放松。设计中注入环保意识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创造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改善人与环境的关系。环保的设计作品,一方面要求设计师具有环保意识,制作中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少制造垃圾及污染。另一方面在设计制作过程中尽可能创造良好的环境,让人最大限度接近自然。

未来产品设计发展趋势

未来产品设计发展趋势 汤翔燕1 ,晏合敏1 ,严国栋 2 (1.南昌大学,南昌330029;2.江西省第一建筑有限责任公司,南昌330029) 摘要:随着制造技术的成熟,产品设计可发挥的空间越来越宽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该重新考虑产品与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本文以汽车造型设计为例,从使用者这个角度进行论述,得出未来产品造型设计将把情感化设计作为设计重点,设计定位将更注重个体性与差异性,使用者将参与产品设计生产过程,人类的各种感官功能将得到充分挖掘,在经历了物质的消费时代后,我们正进入一个情感的消费时代。 关键词:产品设计;汽车造型;情感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T B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563(2006)04-0235-03 收稿日期:2006Ο03Ο10 作者简介:汤翔燕(1981-),女,江西宜丰人,南昌大学教师,主要从事工业设计教学和研究。 Devel op ing Trend of I ndustrial Design TAN G X iang 2yan 1 ,YAN He 2m in 1 ,YAN Guo 2dong 2 (1.Nanchang University,Nanchang 330029,China;2.J iangxi Pr ovince No .1Constructi on Co .,Nanchang 330029,China ) Abstract:This paper gave an exa mp le of car styling design and t ook a research fr om the cust omers .It was put f or ward that the e moti onal design will be a ne w e mphasis of industrial design,design orientati on should pay more attenti on t o pers onality,and user should take part in the course of industrial design,then each kind of sense organ of mankind will be exerted fully .After the physical consu mp ti on age,we are com ing int o a ne w age of e moti onal one . Key words:industrial design;aut o styling;e moti onal design 在今天这个时代,技术发展从未如此先进,能够让全世界各个角落的人都能分享最前沿的物质享受,产品设计受到的技术限制也越来越小,在这种背景下,产品与人、产品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重新成为关注的焦点,产品如何最大限度地提供用户在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在功能得到满足后,设计如何让产品和人之间有更深层次上的交流?产品如何和这个社会更和谐的相处?情感化是否将成为设计新焦点?本文以汽车造型设计为例,从使用者的角度分析探讨未来汽车造型发展趋势。 从使用者的角度看,社会未来发展趋势最重要的变化就是个人社会地位的变化,在经过了工业化大生产时代后,重新回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式的精英时代,但这是一个全新的精英时代,这是一个必须坚信个人能力的时代,我们必须承认少数天才人物的直觉判断[1]。随着社会组织形式做出调整,逐渐天才型人才的存在会被肯定,个体的重要性逐渐提高,这对社会、对产品设计都会产生深远影响。 1 设计定位更注重个体性与差异性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现代设计提倡的是民主,强调每个人都必须平等,这种平等在初期时的积极作用显而易见,但是发展到后 期,过分清一色的平等,同时抹杀的个性的存在,抹杀了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基本差异[2]。所谓清一色的平等只能够创造出一种表面上的平等假象,而并不是真正满足了每个人的需要。 可以预测,个体的独特性将成为新世纪设计发展的新主题,每个人不同的个性与才能将得到承认,儿童、老人、女性、身体残障人士,他们不同的需要都将得到满足,特殊人群与正常人群之间的界线将不再存在,因为每个人都是特殊而独立的个体。 所以,在设计定位时将更多注重个体性与差异性。在设计时不应再坚持使用百分比标准值作为数据依据,技术的进步将为我们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让我们有能力更灵活、更多样化的设计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不是旧有的规格化和标准化。 2004年日内瓦车展上展出的沃尔沃YCC 概念车(见图1) 正预示了这样一个时代的到来,该车定位于那些具有独立工作意识、拥有高级车的女性消费层。这部车的设计小组全部由女性组成,以女性特有的视角进行了设计,主要目的是为了便于女性驾驶。针对女性用车时的特殊需求,YCC 做出了许多相应的设计:例如考虑到女士倘若在途中遇到困难时更需要及时地救助,YCC 的远程信息系统更为完善;驾驶座椅靠头的部分有意做成凹陷状,以保护美丽的头发不受压迫;考虑到女性驾车者的鞋跟高度的变化,YCC 采用可调节高度的踏板,使女性 5 32汤翔燕等 未来产品设计发展趋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