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化学非选择题规范练习题一

高考化学非选择题规范练习题一

高考化学非选择题规范练习题一
高考化学非选择题规范练习题一

非选择题规范练

26.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在生产生活中应用极其广泛。工业上以黄铜矿(主要成分FeCuS2)为原料制取金属铜,其主要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反应Ⅱ的离子方程式:Cu2++CuS+4Cl-===2[CuCl2]-+S

回答下列问题:

(1)FeCuS2中S的化合价__________。

(2)反应Ⅰ在隔绝空气、高温煅烧条件下进行,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使反应Ⅰ充分进行,工业上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Ⅲ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向反应Ⅲ后的溶液中加入稀硫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该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除CuCl2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7)反应Ⅳ中,处理尾气SO2的方法,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高空排放

B.用BaCl2溶液吸收制备BaSO3

C.用氨水吸收后,再经氧化,制备(NH4)2SO4

D.用纯碱溶液吸收可生成Na2SO3(H2CO3:K a1=4.4×10-7,K a2=4.7×10-11;H2SO3:K a1=1.2×10-2,K a2=5.6×10-8)

(8)CuCl悬浊液中加入Na2S,发生的反应为2CuCl(s)+S2-(aq)Cu2S(s)+2Cl-(aq)。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已知K sp(CuCl)=a,K sp(Cu2S)=b]。

答案 (1)-2 (2)FeCuS 2+S =====高温煅烧FeS 2+CuS (3)粉碎或搅拌 (4)4[CuCl 2]-+O 2+4H +

===4Cu 2++8Cl -+2H 2O

(5)在相同条件下,CuSO 4的溶解度低于其他物质,加入H 2SO 4,有利于其析出

(6)S 、H 2SO 4、HCl

(7)CD (8)a 2b 解析 (1)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Fe 为+2价,Cu 为+2价,则FeCuS 2中S 的化合价为-2。

(2)黄铜矿主要成分FeCuS 2,反应Ⅰ在隔绝空气、高温煅烧条件下进行,硫和FeCuS 2发生反应生成FeS 2和CuS ,化学方程式为:FeCuS 2+S=======高温煅烧 FeS 2+CuS 。

(4)由反应Ⅱ的离子方程式:Cu 2++CuS +4Cl -===2[CuCl 2]-+S ,经过滤可知滤液中含有[CuCl 2]-、H +等离子,通入空气后[CuCl 2]-中的+1价铜被氧气氧化,所以反应Ⅲ的离子方程式为4[CuCl 2]-+O 2+4H +===4Cu 2++8Cl -+2H 2O 。

(5)因为在相同条件下,CuSO 4的溶解度低于其他物质,所以向反应Ⅲ后的溶液中加入稀硫酸的目的是使CuSO 4变成晶体析出。

(6)根据流程图分析可知:该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CuCl 2、S 、H 2SO 4、HCl 。

(7)二氧化硫有毒,不能直接高空排放,否则会污染空气,应该用碱液吸收,故A 错误;盐酸酸性大于亚硫酸,所以二氧化硫和BaCl 2不反应,则不能用二氧化硫和氯化钡溶液制取BaSO 3,故B 错误;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一水合氨是碱,二者反应生成亚硫酸铵, 亚硫酸铵不稳定,易被氧化成硫酸铵,所以用氨水吸收后,再经氧化制备硫酸铵,故C 正确;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的亚硫酸酸性大于碳酸,所以二氧化硫能和纯碱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钠,所以用纯碱溶液吸收制备亚硫酸钠是正确的,故D 正确。

(8)CuCl 悬浊液中加入Na 2S ,发生的反应为2CuCl(s)+S 2-(aq)

Cu 2S(s)+2Cl -

(aq),反应的平衡常数K =c 2(Cl -)c (S 2-)=K 2sp (CuCl )K sp (Cu 2S )=a 2b

。 27.氮化锶(Sr 3N 2)在工业上广泛用于生产荧光粉。已知:锶与镁位于同主族;锶与氮气在加热条件下可生成氮化锶,氮化锶遇水剧烈反应。

Ⅰ.利用装置A 和C 制备Sr 3N 2

(1)实验装置中玻璃管之间需用橡皮管连接,其连接方法是先将____________,然后稍稍用力即可将玻璃管插入橡皮管中。

(2)写出由装置A 制备N 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A 中a 导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利用该套装置时,有同学提出应先点燃装置A 的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再点燃装置C 的酒精灯,你同意其观点吗?

________(“同意”或“不同意”)。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利用装置B 和C 制备Sr 3N 2。利用装置B 从空气中提纯N 2(已知:氧气可被连苯三酚溶液定量吸收)

(4)写出装置B 的NaOH 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装置C 中广口瓶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测定Sr 3N 2产品的纯度

(6)取10.0 g 该产品,向其中加入适量的水,将生成的气体全部通入浓硫酸中,利用浓硫酸增重质量计算得到产品的纯度,该方法测得产品的纯度偏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改进后测得浓硫酸增重1.02 g ,则产品的纯度为____________。

答案 (1)橡皮管和玻璃管润湿

(2)NH 4Cl +NaNO 2=====△

N 2↑+NaCl +2H 2O

(3)平衡气压,使液体顺利流下 同意 利用生成的N 2将装置内空气排尽(或排尽装置内空气等)

(4)CO 2+2OH -===CO 2-3+H 2O

(5)浓硫酸

(6)未将气体中的水蒸气除去,也被浓硫酸吸收(或其他合理答案) 87.6%

解析 (3)装置A 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a 导管的存在,可以平衡气压,使饱和氯化铵溶液顺利流下。利用该套装置时,为了防止空气中的氧气与金属锶反应,实验时应先点燃装置A 的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再点燃装置C 的酒精灯。

(6)浓硫酸具有强烈的吸水性,生成的气体中含有一定量的水蒸气,未将气体中的水蒸气除去,也被浓硫酸吸收,导致测得氨气的质量偏大,造成测得产品的纯度偏高;Sr 3N 2+6H 2O===3Sr(OH)2+2NH 3↑,取10.0 g 产品,向其中加入适量的水。将产生的气体全部通入

到浓硫酸中,浓硫酸增重1.02 g ,为氨气质量,氨气的物质的量= 1.02 g 17 g·mol -1

=0.06 mol ,则n (Sr 3N 2)=0.03 mol ,产品纯度=0.03 mol ×292 g·mol -1

10.0 g

×100%=87.6%。 28.工业上利用合成气(CO 、CO 2和H 2)来生产甲醇,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

化学反应

平衡常数 温度/℃ 500 700 800 Ⅰ.2H 2(g)+CO(g)

CH 3OH(g) ΔH 1 K 1 2.5 0.34 0.15 Ⅱ.H 2(g)+CO 2(g)

H 2O(g)+CO(g) ΔH 2 K 2 1.0 1.70 2.52 Ⅲ.3H 2(g)+CO 2(g)

CH 3OH(g)+H 2O(g) ΔH 3

K 3

(1)若合成气为H 2和CO 2,发生反应Ⅲ。

①由H 2(g)和CO 2(g)合成CH 3OH(g)的ΔH 3=____________。(用ΔH 1、ΔH 2表示)

②下列措施能使反应Ⅲ的平衡体系中n (CH 3OH )n (H 2)

增大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 .将水蒸气从体系中分离出去

B .恒压时充入氦气

C .升高温度

D .恒容时再充入一定量CO 2

③500 ℃测得反应Ⅲ在10 min 时,H 2(g)、CO 2(g)、CH 3OH(g)、H 2O(g)的浓度分別为2 mol· L -1、1.0 mol·L -1、0.6 mol·L -1、0.6 mol·L -1,则此时v 正______(填“>”“=”或“<”)v 逆。从开始到该时刻,用H 2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为v (H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合成气H 2、CO 和CO 2生产甲醇。当n (H 2)n (CO )+n (CO 2)

=a 时,体系中CO 平衡转化率[α(CO)]与温度和压强关系的一些散点如图1所示。520 K 、压强为p 时,α(CO)处于C 点。

①若保持温度不变,增大压强,则可能是图中的________点(填字母,下同)。

②若保持压强不变,升高温度,则可能是图中的________点。

(3)利用甲醇燃料电池进行电解的装置如图2,其中A 、B 、D 均为石墨电极,C 为铜电极。工

作一段时间后断开K ,此时A 、B 两极上生成等物质的量的气体。

①乙中B 电极为________(填“阴极”或“阳极”),该电极上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丙装置溶液中金属阳离子的物质的量(n )与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n (e -)]变化关系如图3,则图中c 线表示的是________(填离子符号)的变化。

答案 (1)①ΔH 1+ΔH 2 ②AD ③> 0.18 mol·L -1·min -1

(2)①D ②I (3)①阴极 2.24 L ②Cu 2+

解析 (1)①反应Ⅰ.2H 2(g)+CO(g)CH 3OH(g)ΔH 1,反应Ⅱ.H 2(g)+CO 2(g)H 2O(g)+

CO(g)ΔH 2,根据盖斯定律,将反应Ⅰ+反应Ⅱ得反应Ⅲ:3H 2(g)+CO 2(g)

CH 3OH(g)+H 2O(g) ΔH 3=ΔH 1+ΔH 2。

②结合反应Ⅰ+Ⅱ得到反应Ⅲ,可得500 ℃时,平衡常数K 3=K 1·K 2=2.5×1.0=2.5,700 ℃时平衡常数K 3=K 1·K 2=0.34×1.70=0.578,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减小,说明反应为放热反应,3H 2(g)+CO 2(g)CH 3OH(g)+H 2O(g) ΔH 3<0。将H 2O(g)从体系中分离出去,平衡正向移

动,n (CH 3OH )n (CO 2)比值增大,故A 正确;恒压时充入He(g),平衡逆向移动,n (CH 3OH )n (CO 2)

比值减小,故B 错误;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n (CH 3OH )n (CO 2)

比值减小,故C 错误;恒容时再充入一定量CO 2,平衡正向移动,n (CH 3OH )n (CO 2)

比值增大,故D 正确。 ③平衡常数是利用生成物平衡浓度幂次方乘积除以反应物平衡浓度幂次方乘积,结合反应Ⅰ+Ⅱ得到反应Ⅲ,500 ℃时,可得平衡常数K 3=K 1·K 2=2.5×1.0=2.5,测得反应Ⅲ在10 min 时,H 2(g)、CO 2(g)、CH 3OH(g)、H 2O(g)的浓度分别为2 mol·L -1、1.0 mol·L -1、0.6 mol·L -

1、

0.6 mol·L -1,Q c =0.6×0.623×1.0

=0.045

110 min

=0.06 mol·L -1·min -1,用H 2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为v (H 2)=3v (H 2O)=3×0.06 mol·L -1·min -1=0.18 mol·L -1·min -1。

(2)①上述反应Ⅱ反应前后物质的量不变,Ⅰ、Ⅲ反应后物质的量减少,则保持温度不变,增大压强,反应Ⅰ、Ⅲ平衡正向移动,导致Ⅱ的平衡也正向移动,CO 平衡转化率[α(CO)]增大,可能变成图中的D 点。

②反应Ⅰ的K 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反应Ⅱ的K 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说明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保持压强不变,升高温度,反应Ⅰ平衡逆向移动,反应Ⅱ平衡正向移动,导致CO 平衡转化率[α(CO)]减小,可能变成图中的I 点。

(3)①在燃料电池中通入燃料的为负极,通入氧气的为正极,则B 电极为电解池的阴极,铜离子得电子生成铜,电极反应为:Cu 2++2e -===Cu ,工作一段时间后,断开K ,此时A 、B 两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相同,说明铜离子全部放电后溶液中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电极反应为2H ++2e -===H 2↑,设生成气体物质的量为x ,溶液中铜离子物质的量为0.1 mol ,电极反应为:

Cu 2+ + 2e -===Cu ,

0.1 mol 0.2 mol

2H ++2e -===H 2↑,

2x x

A 电极为阳极,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失电子生成氧气,电极反应为:

4OH --4e -===2H 2O +O 2↑,

4x x

根据得失电子守恒,0.2 mol +2x =4x ,解得x =0.1 mol ,乙中A 极析出的氧气或B 极析出的氢气物质的量为0.1 mol ,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 L 。

②根据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和金属阳离子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可知,铜离子从无增多,铁离子物质的量减小,亚铁离子增加,a 为Fe 3+,b 为Fe 2+,c 为Cu 2+。

非选择题规范练35.太阳能的开发利用在新能源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片在加工时,一般掺杂微量的铜、钴、硼、镓、硒等。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二价铜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高温下Cu 2O 比CuO 更稳定,试从核外电子排布角度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铜的某种氧化物晶胞如图,该晶胞中阴离子的个数为____________。

(3)铜与(SCN)2反应生成Cu(SCN)2,1 mol(SCN)2中含有π键的数目为______________,HSCN 结构有两种,硫氰酸(H—S—C ≡N)的沸点低于异硫氰酸(H—N===C===S)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F 3能与NH 3反应生成BF 3·NH 3。B 与N 之间形成配位键,氮原子提供________,在BF 3·NH 3中B 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

(5)Co 的一种氧化物CoO 2晶体的层状结构如图所示(小球表示Co 原子,大球表示O 原子)。下列用粗线画出的重复结构单元不能描述CoO 2的化学组成的是________(填字母)。

(6)六方氮化硼晶体结构与石墨晶体相似,层间相互作用力为______。六方氮化硼在高温高压下,可以转化为立方氮化硼,其结构、硬度与金刚石相似,其晶胞如图,晶胞边长为361.5 pm ,立方氮化硼的密度是________g·cm -

3(只列算式,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答案 (1)1s 22s 22p 63s 23p 63d 9(或[Ar]3d 9) 亚铜离子价电子排布式为3d 10,核外电子处于稳定的全充满状态

(2)4

(3)4N A (或2.408×1024) 异硫氰酸分子间可形成氢键,所以沸点较高

(4)孤电子对 sp 3

(5)D

(6)分子间作用力(或范德华力) 4×25N A ×(361.5×10-10)3

解析 (2)根据均摊法可知,晶胞中氧离子的数目为8×18+2×12+4×14

+1=4。 (3)铜与类卤素(SCN)2反应生成Cu(SCN)2,(SCN)2分子中硫原子形成两个共用电子对、C 原子形成四个共用电子对、N 原子形成三个共用电子对,(SCN)2结构式为N ≡C—S—S—C ≡N ,每个分子中含有4个π键,则1 mol(SCN)2中含有π键的数目为4N A ;能形成分子间氢键的物质熔、沸点较高,异硫氰酸(H—N===C===S)分子间可形成氢键,而硫氰酸(H—S—C ≡N)不能形成分子间氢键,所以异硫氰酸沸点高于硫氰酸。

(4)硼元素具有缺电子性,其化合物可与具有孤电子对的分子或离子形成配合物,如BF 3能与NH 3反应生成BF 3·NH 3,在BF 3·NH 3中B 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是4,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

论,B 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 3,B 与N 之间形成配位键,N 原子含有孤电子对,所以氮原子提供孤电子对。

(5)CoO 2的重复结构单元示意图中Co 、O 原子数目之比应为1∶2,由题图可知:A 中Co 、O

原子数目之比为1∶????4×12=1∶2,符合;B 中Co 、O 原子数目之比为?

???1+4×14∶4=1∶2,符合;C 中Co 、O 原子数目之比为????4×14∶???

?4×12=1∶2,符合;D 中Co 、O 原子数目之比为1∶???

?4×14=1∶1,不符合。 (6)六方氮化硼晶体结构与石墨晶体相似,石墨晶体层间为分子间作用力(或范德华力),层内为共价键;立方氮化硼的结构和硬度都与金刚石相似,二者结构相似,根据晶胞结构,1个

晶胞中含有4个N,8×18+6×12

=4个B ,不妨取1 mol 这样的晶胞,即有N A 个这样的晶胞,1个晶胞的体积为V =a 3cm 3=(361.5×10

-10)3cm 3,则立方氮化硼的密度是ρ=m N A V

=4×(14+11)N A ×(361.5×10-10)

3g·cm -3。 36.有机物A(C 11H 12O 5)同时满足下列条件:①含苯环且不含甲基;②苯环上一氯取代物只有2种;③1 mol A 与足量的NaHCO 3反应生成1 mol CO 2;④遇FeCl 3溶液不显色。A 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

已知:RCOONa +NaOH ――→CaO

R—H +Na 2CO 3 回答下列问题:

(1)E 中官能团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H 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C 生成G 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 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 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①写出C →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I →J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C 的同分异构体中能同时满足下列条件:a.能发生银镜反应;b.能发生皂化反应;c.能与Na 反应产生H 2,共有________种(不含立体异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为3组峰,且峰面

积比为6∶1∶1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结构简式)。 答案 (1)碳碳双键、羧基 C 7H 4O 3Na 2

(2)酯化(或取代)反应 (3) (4)①n HO(CH 2)3COOH ――→催化剂H O(CH 2)3CO OH +(n -1)H 2O ②+CO 2+H 2O ―→+HCO -

3 (5)5

解析 A 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得到B 与H ,则A 中含有酯基;B 酸化得到C 具有酸性,则C 中含有羧基,C 反应可以得到聚酯,则C 中还含有羟基;由F 的结构逆推可知E 为CH 2===CHCH 2COOH ;C 发生消去反应得到E ,E 发生加聚反应生成F ,C 在浓硫酸作用下得到五元环状酯G ,则C 为HOCH 2CH 2CH 2COOH ;G 为,B 为HOCH 2CH 2CH 2COONa ,C 发生缩聚反应得到D 为。结合A 分子式可知,H 中含有7个碳原子,H 发生信息中脱羧反应得到I ,I 与二氧化碳、水作用得到J ,J 与浓溴水作用生成白色沉淀,则J 中含有酚羟基;1 mol A 与足量的NaHCO 3反应生成1 mol CO 2,说明A 分子中含有1个—COOH ,而A 遇FeCl 3溶液不显色,则A 不含酚羟基,则A 中酯基为羧酸与酚形成的,A 中含苯环且不含甲基,且苯环上一氯取代物只有2种,则A 中含有2个对位位置的取代基,可推知A 的结构简式为:,H 为

,I 为,J 为,K 为。

(5)C 为HOCH 2CH 2CH 2COOH ,C 的同分异构体中能同时满足下列条件:a.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含有醛基,b.能发生皂化反应,含有甲酸形成的酯基,c.能与Na 反应产生H 2,还含有羟基,可以看作丙烷中H 原子被—OH 、—OOCH 取代,—OOCH 取代甲基中H 原子,—OH 有3种位置,—OOCH 取代亚甲基中H 原子,—OH 有2种位置,共有5种(不含立体异构),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为3组峰,且峰面积比为6∶1∶1的是。

全国卷高考化学选择题汇编

1.[化学常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锥形瓶可用作加热的反应器 B.室温下,不能将浓硫酸盛放在铝桶中 C.可以使用碱式滴定管量取高锰酸钾溶液 D.用蒸馏水润湿的试纸测溶液的pH,一定会使结果偏低 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 B.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香烃等有害物质 C.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 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85% 3.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2-甲基丁烷也称为异丁烷 B.由乙烯生成乙醇属于加成反应 C.C4H9Cl有3种同分异构体 D.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叫做皂化反应 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SO使溴水褪色与乙烯使KMnO溶液褪色的原理相同 B.制备乙酸乙酯时可用热的NaOH溶液收集产物以除去其中的乙酸 C.用饱和食盐水替代水跟电石反应,可以减缓乙炔的产生速率 D.用AgNO溶液可以鉴别KC1和KI 5.下列叙述中,错误 ..的是 A.苯与浓硝酸、浓硫酸共热并保持55~60℃反应生成硝基苯 B.苯乙烯在合适条件下催化加氢可生成乙基环己烷 C.乙烯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

D.甲苯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主要生成2,4-二氯甲苯 6、[离子方程]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用过量氨水吸收工业尾气中的SO2:2NH3·H20+SO22NH4++SO32-+H2O B.氯化钠与浓硫酸混合加热:H2SO4+2Cl-SO2↑+Cl2↑+H2O C.磁性氧化铁溶于稀硝酸:3Fe2++4H++NO3-3Fe3++NO↑+3H2O D.明矾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使SO42-恰好完全沉淀: 2Ba2++3OH-+Al3++2SO42-2BaSO4↓+Al(OH)3↓ 7.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向Ba(OH)2溶液中滴加稀硫酸:Ba2++2OH-+2H++SO42—=BaSO4↓+2H2O B.酸性介质中KMnO4氧化H2O2:2MnO4-+5H2O2+6H+=2Mn2++5O2↑+8H2O C.等物质的量的MgCl2、Ba(OH)2和HC1溶液混合:Mg2++2OH-=Mg(OH)2↓ D.铅酸蓄电池充电时的正极反应:PbSO4+2H2O-2e-=PbO2+4H++SO42— 8.[阿伏伽德罗常数]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lmolFeI与足量氯气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 B.2L0.5mol?L硫酸钾溶液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N C.1molNaO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N A D.丙烯和环丙烷组成的42g混合气体中氢原子的个数为6N 9.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14 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2N A B.1molN2与4molH2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为2N A C.1molFe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2N A D.标准状况下,2.24LCCl4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4N A 10.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0.1mo l·L-1的NH4NO3溶液中含有的氮原子数为0.2N A B.1mol氯气分别与足量铁和铝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均为3N A

2020高考化学易错题纠错训练化学计算

2020高考化学易错题纠错训练化学计算1、某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其相同价态的硫酸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b,那么该元素的化合价的数值为: A、(b-a)/20 B、(b-a)/40 C、(b-a)/80 D、(a-b)/20 2、密度为1.45g·cm-3的硫酸溶液中,逐滴加入BaCl2溶液,直至沉淀完全为止,沉淀物的质量与原硫酸溶液的质量相等,那么原硫酸溶液的浓度为〔〕 A、29. 6% B、42.1% C、14.8mol/L D、6.22mol/L 3、t℃时,将某硝酸钾溶液,第一次蒸发掉10g水,冷却到原温度无晶体析出;第二次蒸发掉10g水,冷却到原温度析出晶体3g,第三次蒸发掉10g水,冷却到原温度时析出晶体质量应为〔〕 A、等于3g B、大于或等于3g C、小于或等于3g D、无法确定 4、密度为0.91g/cm3的氨水,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5%〔即质量分数为25%〕,该氨水用等体积的水稀释后,所得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 A、等于12.5% B、大于12.5% C、小于12.5% D、无法确定 5、将质量分数分不为5X%和X%的硫酸等体积混合后,其质量分数为〔〕 A、大于3X% B、等于3X% C、小于3X% D、无法确定 6、由CO2、H2、CO组成的混合气在同温同压下与氮气的密度相同,那么该混合气中CO2、H2、CO的体积比是〔〕 A、29:8:13 B、21:1:14 C、13:8:29 D、26:16:17 7、120℃时,将0.2gH2和2.8gCO的混合气体与足量O2充分燃烧后,赶忙将所得混合气体通过足量Na2O2粉末,固体质量将增加〔〕 A、2.8g B、3.0g C、7.2g D、无法确定

(完整)2019届高三化学选择题专题—有机选择专题练习

有机化学基础(选择题)专题 1.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乙酸的分子模型可表示为 B.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C.新制的氢氧化铜可以鉴别乙酸、葡萄糖和乙醇 D.丁酸和乙酸乙酯互为同分异构体 2.指甲花中存在的β-紫罗蓝酮属于一种萜类化合物,可作为合成维生素A的原料。下列有关β-紫罗蓝酮的说法正确的是 A.β-紫罗蓝酮的分子式为C10H14O B.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C.与足量的H2反应后,分子中官能团的种类减少一种 D.和酸性KMnO4溶液、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的反应类型相同 3.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见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B.分子式为C14H15O6NBr C.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在一定条件下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1mol该有机物最多消耗 4 mol NaOH 4.某抗肿瘤药物中间体的合成路线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吲哚的分子式为C8H6N B.苯甲醛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全部共平面 C.可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区分苯甲醛和中间体 D.1mol该中间体,最多可以与9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5.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3H6Cl2的有机物有4种同分异构体(不考虑立体异构) B.和互为同系物 C.乙炔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 D.甲苯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6.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丙烷的二氯取代物有3种 B.和苯乙烯互为同系物 C.饱和(NH4)2SO4溶液和福尔马林均可使蛋白质溶液产生沉淀,其原理相同 D.聚合物(—[CH2—CH2—CH— CH2—]n)可由单体CH3CH=CH2和CH2=CH2加聚制得 | CH3 7.已知互为同分异构体,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盆烯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B.苯与棱晶烷的一氯代物均只有一种 C.上述三种物质中,与甲苯互为同系物的只有苯 D.上述三种物质中,只有棱晶烷的所有原子不处于同一平面内 8. 增塑剂DCHP可由环己醇制得。环已醇和DCHP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CHP的分子式为C20H14O4 B 环已醇和DCHP的二氯代物均有4种 C.1molDCHP水解时消耗2mol NaOH D.环已醇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9、某抗癌药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祛正确的是 A.能发生取代、氧化、加聚反应 B.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 C.与苯甲酸苯甲酯属同系物 D.水解生成酸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3种 10.化合物X是一种药物合成的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化合物X的说法正确的是()A.化合物X的分子式为C16H16O6 B.能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消去反应 C.1mol化合物X最多可与5molNaOH、7mol H2、4molBr2发生反应 D.可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但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2020版新高考化学非选择题规范练一无机化学工艺流程综合题含解析5

非选择题规范练(一) 无机化学工艺流程综合题 (建议用时:35分钟) 1.硫酸锰在锰系产品中具有重要地位,一种由软锰矿(MnO2)和硫铁矿(FeS2)制备硫酸锰的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将软锰矿、硫铁矿和硫酸按一定比例放入反应釜中,搅拌,加热保温反应一定时间,其中搅拌、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从“除质2”后的溶液中得到MnSO4固体的操作为________、降温结晶、过滤和干燥。 (2)如图是在一定条件下,不同浓度的硫酸对各元素浸出率的影响,由此得出的相关结论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3)除铁剂为H2SO5和氨水。 ①H2SO5中S的化合价为+6,其中过氧键的数目为________,加入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Fe3+生成沉淀黄铵铁矾[NH4Fe3(SO4)2(OH)6]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工业除质剂为MnF2,发生反应为(已知,该温度下MnF2、CaF2和MgF2的K sp分别为5.0×10-3、2.0×10-10、8.0×10-11): 反应ⅠMnF2(s)+Ca2+CaF2(s)+Mn2+ 反应ⅡMnF2(s)+Mg2+MgF2(s)+Mn2+ 若滤液中c(Mg2+)=0.02 mol·L-1,加入MnF2(s),使Ca2+恰好沉淀完全,即溶液中c(Ca2+)=1.0×10-5mol·L-1,此时是否有MgF 2沉淀生成?________(填“是”或“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合计算解释)。 2.(新题预测)硼氢化钠(NaBH4)是有机合成中常用的还原剂。一种制备工艺如下(部分条件和产物省略):回答下列问题: (1)MgH2和NaBO2合成硼氢化钠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难溶的Mg2B2O5与浓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SOCl2溶于水能产生两种气体,其中一种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则灼烧时加入SOCl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镁-H2O2酸性燃料电池反应为Mg+H2O2+H2SO4===MgSO4+2H2O。常温下,电解质溶液为200 mL 0.1 mol·L-1硫酸溶液。 ①写出正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近三年高考化学选择题(全国卷)

17-1 7.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由合成纤维制造的是 A.尼龙绳B.宣纸C.羊绒衫D.棉衬衣 8.《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 A.蒸馏B.升华C.干馏D.萃取 9.已知(b )、(d )、(p)的分子式均为C6H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的同分异构体只有d和p两种 B.b、d、p的二氯代物均只有三种 & C.b、d、p均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D.b、d、p中只有b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10.实验室用H2还原WO3制备金属W的装置如图所示(Zn粒中往往含有碳等杂质,焦性没食子酸溶液用于吸收少量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中依次盛装KMnO4溶液、浓H2SO4、焦性没食子酸 溶液 B.管式炉加热前,用试管在④处收集气体并点燃,通过声音判断 气体纯度 C.结束反应时,先关闭活塞K,再停止加热 D.装置Q(启普发生器)也可用于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 % 11.支持海港码头基础的防腐技术,常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进行防腐,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高硅铸铁为惰性辅助阳极。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通入保护电流使钢管桩表面腐蚀电流接近于零 B.通电后外电路电子被强制从高硅铸铁流向钢管桩 C.高硅铸铁的作用是作为损耗阳极材料和传递电流 D.通入的保护电流应该根据环境条件变化进行调整 12.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简单氢化物可用作制冷剂,Y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由X、Y和Z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盐溶于水后,加入稀盐酸,有黄色沉淀析出,同时有刺激性气体产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的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强 ! B.Y的简单离子与X的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 构 C.Y与Z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可使蓝色石蕊 试纸变红 D.Z与X属于同一主族,与Y属于同一周期 13.常温下将NaOH溶液添加到己二酸(H2X)溶 液中,混合溶液的pH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 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K SP(H2X)的数量级为10-6 B.曲线N表示pH与 2 (HX) lg (H X) c c 的变化关系

高考化学易错题精选-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及答案

高考化学易错题精选-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及答案 一、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A、B、C、D四种物质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A是气体单质,C 是红棕色气体。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的化学式:___; (2)写出A的电子式___; (3)写出C→D转化的化学方程式___。 【答案】NO23NO2+H2O=2HNO3+NO 【解析】 【分析】 A是气体单质,C是红棕色气体,则A为N2,B为NO,C为NO2,D为HNO3。 【详解】 (1)C是红棕色气体,为NO2,;故答案为:NO2; (2)N2中N原子最外层为5个电子,两个N原子间形成三个共用电子对,氮气的电子式为:;故答案为:; (3)二氧化氮溶于水生成硝酸和NO,C→D转化的化学方程式:3NO2+H2O=2HNO3+NO,故答案为:3NO2 +H2O═2HNO3+NO。 2.根据下列变化进行推断: 且已知对A加强热产生的气态物质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6.3。 (1)推断A、B、C、D的化学式: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2)写出①②变化的离子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NH4 HCO3 NH3 BaCO3 CO2++Ba2 + +2OH-NH3 ↑+BaCO3 ↓+2H2O BaCO3 +2H+ ══Ba2 + +CO2 ↑+H2 O 【解析】 【分析】

高中化学有机选择题

一、选择题 (每空2分,共80分) 1、某中药的有效成分M具有清炎杀菌作用,M的结构如图所示:,已知 和NaOH反应能生成 RCOONa和R’O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M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80 B. 1 mol M最多能与2mol 发生反应 C. M 与足量的 溶液发生反应时,所得有机产物的化学式为 D. 1mol M 与足量反应能生成2 mol 2、下列只用水就能鉴别的一组物质是() A.苯、己烷、四氯化碳B.苯、乙醇、四氯化碳 C.苯、乙醇、乙酸乙酯D.硝基苯、乙醇、乙酸 3、现有乙酸和两种链状单烯烃混合物,其中氧的质量分数为a,则碳的质量分数是 A. B. C. D. 4、一些中草药中常存在下列四种香豆素类化合物,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七叶内酯与东莨菪内酯互为同系物 B.四种化合物含有的官能团种类完全相同C.它们都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1mol上述四种物质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消耗氢氧化钠最多的是亮菌甲素 5、茉莉醛具有浓郁的茉莉花香,其结构简式如下所示:() 关于茉莉醛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能被氢气还原 B.能被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氧化 C.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溴发生取代反应 D.不能与氢溴酸发生加成反应 6、迷迭香酸是从蜂花属植物中提取得到的酸性物质,其结构如右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迷迭香酸属于芳香烃 B.1mol迷迭香酸最多能和8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C.迷迭香酸可以发生水解反应、取代反应和酯化反应 D.1mol迷迭香酸最多能和含5mol NaOH的水溶液完全反应7、有机物M的结构简式如右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mol M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完全,消耗3molNaOH B.M既能与乙酸反应,又能与乙醇反应 C.M不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D.1mol M分别与Na和NaHCO3完全反应时,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 8、现有八种物质:①甲烷、②苯、③聚乙烯、④氯乙烯、⑤2—丁炔、⑥环己烷、 ⑦邻二甲苯、⑧乙醛,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能与溴水反应使之褪色 的是 A.③④⑤⑧ B.④⑤⑦⑧ C.④⑤ ⑧ D.②③④⑤⑦⑧ 9、HPE是合成除草剂的重要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HPE的说法正确

高考化学 非选择题规范练 (5)

非选择题规范练 五 26.LiFePO 4可作为新型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以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O 3、Fe 2O 3及少量CuO 、SiO 2杂质)为主要原料生产TiOSO 4,同时得到的绿矾(FeSO 4·7H 2O)与磷酸和LiOH 反应可制备LiFePO 4, LiFePO 4的制备流程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酸溶时 FeTiO 3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加铁屑还原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②过滤前需要检验还原是否完全,其实验操作可描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加入FeSO 4溶液、磷酸和LiOH ,其加入顺序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滤渣中的铜提纯后可用于制取Cu 2O ,Cu 2O 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基于绿色化学理念设计的制取Cu 2O 的电解池示意图如下,电解总反应:2Cu +H 2O=====电解 Cu 2O +H 2↑。则该装置中铜电极应连接直流电源的__________极,石墨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有0.1 mol Cu 2O 生成时电路中转移________mol 电子。

答案 (1)FeTiO 3+2H 2SO 4===FeSO 4+TiOSO 4+2H 2O (2)①把铁离子还原为亚铁离子,置换出铜 ②取少量反应液于试管中,加入几滴硫氰化钾溶液,如果溶液变红色,说明还原没有完全,如果溶液不变红色,说明还原已经完全 (3)磷酸、硫酸亚铁溶液、LiOH 先加磷酸,在酸性环境可以抑制亚铁离子的水解、氧化,又避免生成氢氧化铁沉淀 (4)正 2H 2O +2e -===H 2↑+2OH - 0.2 解析 (4)根据电解总反应:2Cu +H 2O=====电解 Cu 2O +H 2↑可知,Cu 发生氧化反应,作阳极,应与电源的正极相连;石墨电极为电解池的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H 2O +2e -===H 2↑+2OH -;根据该反应可知2e -~Cu 2O ,所以当有0.1 mol Cu 2O 生成时电路中转移 0.2 mol 电子。 27.实验室制备苯甲酸乙酯的反应装置示意图和有关数据如下:

2018年高考化学试卷(全国卷1)

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Ⅰ) 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42分) 1.(6分)磷酸亚铁锂(LiFePO4)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之一,采用湿法冶金工艺回收废旧磷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中的金属,其流程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 B.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Fe、Li C.“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为Fe3+ D.上述流程中可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2.(6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 B.酶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C.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Br2/CCl4褪色 D.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 3.(6分)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 A.B. C.D. 4.(6分)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6.25gFeCl3,水解形成的Fe(OH)3为胶体粒子数为0.1N A B.22.4L(标准状况)氩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N A C.92.0g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1.0N A D.1.0molCH4与Cl2在光照下生成CH3Cl的分子数为1.0N A 5.(6分)环之间共用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称为螺环化合物,螺(2,2)戊烷()是最单的一种,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与环戊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B.二氯化物超过两种 C.所有碳原子均处同一平面 D.生成1molC5H12,至少需要2molH2

6.(6分)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均不大于20.W、X、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W与Y同族;W与Z形成的化台物可与浓硫酸反应,其生成物可腐蚀玻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X的单质为气态 B.Z的氢化物为离子化合物 C.Y和Z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 D.W与Y具有相同的最高化合价 7.(6分)最近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CO2+H2S协同转化装置,实现对天然气中CO2和H2S的高效去除。示意图如右所示,其中电极分别为ZnO@石墨烯(石墨烯包裹的ZnO)和石墨烯,石墨烯电极区发生反应为: ①EDTA﹣Fe2+﹣e﹣=EDTA﹣Fe3+ ②2EDTA﹣Fe3++H2S=2H++S+2EDTA﹣Fe2+该装置工作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阴极的电极反应:CO2+2H++2e﹣═CO+H2O B.协同转化总反应:CO2+H2S═CO+H2O+S C.石墨烯上的电势比ZnO@石墨烯上的低 D.若采用Fe3+/Fe2+取代EDTA﹣Fe3+/EDTA﹣Fe2+,溶液需为酸性 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43分) 8.(14分)醋酸亚铬[(CH3COO)2Cr?2H2O]为砖红色晶体,难溶于冷水,易溶于酸,在气体分析中用作氧气吸收剂。一般制备方法是先在封闭体系中利用金属锌作还原剂,将三价铬还原为二价络;二价铬再与醋酸钠溶液作用即可制得醋酸亚铬。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所用蒸馏水均需经煮沸后迅速冷却,目的是仪器a的名称是。(2)将过量锌粒和氯化铬固体置于c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按图连接好装置。打开K1、K2,关闭K3。 ①c中溶液由绿色逐渐变为亮蓝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同时c中有气体产生,该气体的作用是 (3)打开K3,关闭K1和K2.c中亮蓝色溶液流入d,其原因 是;d中析出砖红色沉淀。为使沉淀充分析出并 分离,需采用的操作是、洗涤,干燥。 (4)指出装置d可能存在的缺点

高考化学易错题集锦

化学易错题集锦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已知Co2O3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Co2+,Co2O3、Cl2、FeCl3、I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 下列反应在水溶液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3Cl2+6FeI2=2FeCl3+4FeI3B.Cl2+FeI2=FeCl2+I2 C.Co2O3+6HCl=2CoCl2+Cl2↑+3H2O D.2Fe3++2I-=2Fe2++I2 2.Cu2S与一定浓度的HNO3反应,生成Cu(NO3)2、CuSO4、NO2、NO和H2O,当NO2和NO的物质的量为1∶1时,实际参加反应的Cu2S与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7 B.1∶9 C.1∶5 D.2∶9 3.将40g铜与200mL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铜完全溶解产生的NO和NO2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请回答: (1)NO的体积为L,NO2的体积为L。 (2)待产生的气体全部释放后,向溶液加入VmL a mol/L的NaOH溶液,恰好使溶液中的Cu2+全部转化成沉淀,则原硝酸溶液的浓度为mol/L。 (3)欲使铜与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在NaOH溶液中全部转化为NaNO3, 至少需要30%的双氧水 g。 4.某溶液既能溶解Al(OH)3,又能溶解H2SiO3,在该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离子组是A.K+、Na+、HCO3-、NO3-B.Na+、SO42-、Cl-、ClO- C.H+、Mg2+、SO42-、NO3-D.Ag+、K+、NO3-、Na+ 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过量的SO2通入NaOH溶液中:SO2+2OH-=SO32-+H2O B.Fe(NO3)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HI溶液:2Fe3++2I-=2Fe2++I2 C.NaNO2溶液中加入酸性KMnO4溶液:2MnO4-+5NO2-+6H+=2Mn2++5NO3-+3H2O D.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 2HCO3-+Ba2++2OH-=BaCO3↓+2H2O+CO32- 6.已知1 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121 kJ,且氧气中1 mol 的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 kJ,水蒸气中1mol H-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 kJ,则氢气中1mol 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 A.920 kJ B.557 kJ C.436 kJ D.188 kJ 7.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mol-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24LC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0.3 ×6.02×1023 B.0.1L3 mol·L-1的NH4NO3溶液中含有的NH4+数目为0.3 ×6.02×1023 C.5.6g铁粉与硝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一定为0.3 ×6.02×1023 D.4.5gSiO2晶体中含有的硅氧键数目为0.3 ×6.02×1023 8.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 mol-1,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室温下,42.0 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约为3×6.02×1023 B.标准状况下,a L甲烷和乙烷混合气体中的分子数约为a/22.4×6.02×1023 C.常温常压下,18.0 g重水(D2O)所含的电子数约为10×6.02×1023

2019届高三化学选择题专题—有机选择专题练习(最新整理)

有机化学基础(选择题)专题 1.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乙酸的分子模型可表示为 B.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C.新制的氢氧化铜可以鉴别乙酸、葡萄糖和乙醇 D.丁酸和乙酸乙酯互为同分异构体 2.指甲花中存在的β-紫罗蓝酮属于一种萜类化合物,可作为合成维生素A 的原料。下列有关β-紫罗蓝 酮的说法正确的是 A.β-紫罗蓝酮的分子式为C10H14O B.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C.与足量的H2反应后,分子中官能团的种类减少一种 D.和酸性KMnO4溶液、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的反应类型相同 3.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见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B.分子式为C14H15O6NBr C.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在一定条件下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1mol 该有机物最多消耗4 mol NaOH 4.某抗肿瘤药物中间体的合成路线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吲哚的分子式为C8H6N B.苯甲醛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全部共平面 C.可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区分苯甲醛和中间体 D.1mol 该中间体,最多可以与9mol 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5.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3H6Cl2的有机物有4 种同分异构体(不考虑立体异构) B.和互为同系物 C.乙炔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 D.甲苯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6. 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丙烷的二氯取代物有 3 种 B . 和苯乙烯互为同系物 C .饱和(NH 4)2SO 4 溶液和福尔马林均可使蛋白质溶液产生沉淀,其原理相同 D .聚合物(—[ C H 2—CH 2—CH —CH 2—]n )可由单体 CH 3CH =CH 2 和 CH 2=CH 2 加聚制得 C |H 3 7. 已知互为同分异构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盆烯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B .苯与棱晶烷的一氯代物均只有一种 C .上述三种物质中,与甲苯互为同系物的只有苯 D .上述三种物质中,只有棱晶烷的所有原子不处于同一平面内 8. 增塑剂 DCHP 可由环己醇制得。环已醇和 DCHP 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CHP 的分子式为 C 20H 14O 4 B 环已醇和 DCHP 的二氯代物均有 4 种 C.1molDCHP 水解时消耗 2mol NaOH D.环已醇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9、某抗癌药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祛正确的是 A.能发生取代、氧化、加聚反应 B.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 C.与苯甲酸苯甲酯属同系物 D.水解生成酸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 3 种 10. 化合物 X 是一种药物合成的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化合物 X 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化合物 X 的分子式为 C 16H 16O 6 HO HO B. 能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消去反应 O C. 1mol 化合物 X 最多可与 5molNaOH 、7mol H 2、4molBr 2 发生反应 D. 可与 FeCl 3 溶液发生显色反应,但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H 3C O O OH CH 3

2020高考化学非选择题答题策略与技巧

高考化学的非选择题有五道,一共占58分,非常重要,今天总结了非选择题(工业流程、化学反应原理、实验题、物质结构与性质(选做)、有机化学基础(选做))的答题策略,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答题策略一丨工艺流程 1.工艺流程中信息方程式书写试题以反应现象、物质性质、元素价态变化、氧化剂得失电子数目等信息呈现出来,书写方法是:(1)信息提取:依题给信息找出已知的反应物和产物,确定反应类型。(2)联想推理:根据原子个数守恒或物质的特征或元素价态变化特点及微粒存在形式填写出未知产物。(3)配平:缺少的物质一般用H2O、H+、OH-填补。 2.工艺流程中原料预处理原料预处理的常用方法3.工艺流程中反应条件的控制常见反应条件的控制及目的(1)控制溶液的pH①控制反应的发生,增强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或改变水解程度。②控制溶液的酸碱性使其中的某些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a.控制溶液的酸碱性使其中的某些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如若要除去Al3+、Mn2+溶液中含有的Fe2+,先用氧化剂把Fe2+氧化为Fe3+,再调溶液的pH。b.调节pH 所需的物质一般应满足两点:能与H+反应,使溶液pH增大;不引入新杂质。例如:若要除去Cu2+溶液中混有的Fe3+,可加入CuO、Cu(OH)2、Cu2(OH)2CO3等物质来调节溶液的pH。(2)控制反应的温度①控制化学反应速率。②控制平衡移动方向。③控制固体的溶解与结晶,如趁热过滤能防止某物质降温时析出。④促进溶液中气体的逸出或实现蒸馏。⑤防止或实现某物质水解或分解。⑥使催化剂达到最大活性。⑦防止副反应的发生。(3)调节反应物的浓度①根据需要选择适宜浓度,控制一定的反应速率,使平衡移动有利于目标产物的生成,减小对后

高考全国卷1化学试题附答案

2016年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 卷) 一、选择题: 7.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 B. 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烃等有害物质 C. 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 D. 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95% 8. 设A 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14g 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A 2N B. 1mol 2N 与4mol 2H 反应生成的3NH 分子数为A 2N C. 1mol Fe 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A 2N D. 标准状况下,2.24L 4CCl 含有的共价键数为A 0.4N 9. 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2-甲基丁烷也称为异丁烷 B. 由乙烯生成乙醇属于加成反应 C. 49C H Cl 有3种同分异构体 D. 油脂和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10.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用长颈漏斗分离出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产物 B.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铜粉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NO C. 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 D. 将2Cl 与HCl 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得到纯净的2Cl 11. 三室式电渗析法处理含24Na SO 废水的原理如图所示,采用惰性电极,ab 、cd 均为离子 交换膜,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两膜中间的+Na 和24SO - 可通过离子交换膜,而两端隔室中 离子被阻挡不能进入中间隔室。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通电后中间隔室的24SO - 离子向正极迁移,正极区溶液pH 增大

高三化学难题和易错题训练

难题和易错题训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09肇庆一模6)用铝热剂法还原下列氧化物制得金属1mol ,耗铝最少的是 A .MnO 2 B .WO 3 C .Co 3O 4 D .Cr 2O 3 2.(09肇庆一模7)下列实验操作或所记录的数据合理的是 A .NaOH 溶液保存在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B .液溴应盛放在用水密封且用玻璃塞塞紧的棕色试剂瓶中 C .一学生用pH 试纸测得某氯水的pH 为2 D .配制硫酸亚铁溶液,是将绿矾晶体溶于蒸馏水再加入一定量的铁粉 3.(09汕头一模6)下列各组离子:(1) I -、ClO -、NO 3-、Cl -; (2) K +、H +、NO 3-、Cl -; (3)SO 32-、S 2-、Cl -、OH -; (4)Mg 2+、Cu 2+、SO 42-、Cl -; (5)Fe 3+、SCN -、K +、SO 42-; (6)K +、HPO 42-、PO 43-、HSO 3- 。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组别共有 A .1组 B .2组 C .3组 D .不少于4组 4.(09汕头一模9)恒温25℃时,将两铂电极插入一定量硫酸钠饱和溶液中进行电解。通电一段时间后,阳极析出了a mol 气体,同时有ωg Na 2SO 4·10H 2O 晶体析出。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 .αωω18+×100% B .α ωω36+×100% C .%)18(1617100αωω+ D . %)36(1617100αωω+ 5.(09清远一调6)要求设计实验证明:某种盐的水解是吸热的。有四位同学作了如下回答,其中不正确... 的是 A .甲同学:将硝酸铵晶体溶于水,若水温下降,说明硝酸铵水解是吸热的 B .乙同学:用加热的方法可除去KNO 3溶液中混有的Fe 3+,说明含有Fe 3+的盐的水解是吸热的 C .丙同学:通过实验发现同浓度的热的纯碱溶液比冷的纯碱溶液去油污效果好 D .丁同学:在醋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加热(不考虑水蒸发)后若红色加深,说明醋酸钠水解是吸热的 6.(09清远一调8)纯净的氯化钠是不潮解的,但粗盐很容易潮解,这主要是因为其中含有杂质MgCl 2的缘故。为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有人设计了一个实验:把买来的粗盐放入纯氯化钠饱和溶液一段时间,过滤,洗涤,可得纯净的氯化钠晶体。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粗盐的晶粒大一些有利于提纯 B .设计实验的根据是MgCl 2比NaCl 易溶于水 C .在整个过程中NaCl 饱和溶液浓度会变大(温度不变) D .设计实验的根据是NaCl 的溶解平衡 7.1966年,范克等人提出用H 2O 、SO 2和I 2为原料进行热化学循环制氢法: 2H 2O(l)+SO 2(g)+I 2(s) H 2SO 4(aq)+2HI(g); H 2SO 4(aq)H 2O(l)+ SO 2(g)+O 2(g); 2HI(g) H 2(g)+I 2(g)。从理论上讲,该循环中,a mol 原料水能制得氢气 A. a mol B.0.5a mol C. 0.25a mol D. 2a mol 8.(09韶关一调6)某工厂废液中含有少量硫酸,拟选用下列物质(见下表)中和后再排放,如果要求花最少的钱来中和相同量的废硫酸,则应选择

2018高考化学选择题专题突破_:_常见有机化合物解题策略精选习题word教师版1.23

1.(2017·全国卷Ⅰ,7)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由合成纤维制造的是() A.尼龙绳B.宣纸C.羊绒衫D.棉衬衣 答案 A 2.(2017·全国卷Ⅲ,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植物油氢化过程中发生了加成反应 B.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C.环己烷与苯可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 D.水可以用来分离溴苯和苯的混合物 答案 A

3.(2017·全国卷Ⅰ,9)化合物(b)、(d)、 (p)的分子式均为C6H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的同分异构体只有d和p两种 B.b、d、p的二氯代物均只有三种 C.b、d、p均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D.b、d、p中只有b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答案 D 角度一常见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和用途判断

1.常见有机物的重要物理性质 (1)常温常压下,分子中碳原子个数不多于4的烃是气体,烃的密度都比水小。 (2)烃、烃的卤代物、酯类物质均不溶于水,低级醇、酸能溶于水。 (3)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目的增多,各类有机物的同系物熔点、沸点逐渐升高。同分异构体的支链越多,熔点、沸点越低。 2.常见有机物的结构特点及主要化学性质 物质结构简式特性或特征反应 甲烷CH4与氯气在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 乙烯 CH2==CH2 官能团①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 ②加聚反应 ③氧化反应: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苯①加成反应 ②取代反应:与溴(溴化铁作催化剂),与硝酸(浓硫酸催化) 乙醇 CH3CH2OH 官能团—OH ①与钠反应放出H2 ②催化氧化反应:生成乙醛 ③酯化反应:与酸反应生成酯 乙酸 CH3COOH 官能团—COOH ①弱酸性,但酸性比碳酸强 ②酯化反应:与醇反应生成酯 乙酸乙酯CH3COOCH2CH3 官能团—COOR 可发生水解反应,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彻底 油脂可发生水解反应,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彻底,被称为皂化反应

高考理综化学非选择题专项训练

高考化学大题专项训练 一、基本理论综合类试题 (一)热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相结合的基本理论综合题 1、乙醇是重要有机化工原料,可由乙烯气相直接水合法或间接水合法生产。回答下列 问题: (1)间接水合法是指先将乙烯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氢乙酯(C 2H 5OSO 3H),再水解生成乙醇。写出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甲醇脱水反应 2CH 3OH(g)=CH 3OCH 3(g)+H 2O(g) △H 1= -23.9kJ/mol 甲醇制烯烃反应2CH 3OH(g)=C 2H 4(g)+2H 2O(g) △H 2= -29.1kJ/mol 乙醇异构化反应 C 2H 5OH(g)=CH 3OCH 3(g) △H 2= +50.7kJ/mol 则乙烯气相直接水合反应C 2H 4(g)+H 2O(g)= C 2H 5OH(g)的△H=_____kJ/mol 。与间接水合法相比,气相直接水合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_。 (3)如图为气相直接水合法中乙烯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其中n O H 2:n 42H C =1:1) ①列式计算乙烯水合制乙醇反应在图中A 点的平衡常数Kp=____ __ _(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②图中压强(p 1、p 2、p 3、p 4)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 ③气相直接水合法常采用的工艺条件为:磷酸/硅藻土为催化剂,反应温度为290℃、压强为6.9Mpa ,n O H 2:n 42H C =0.6:1。乙烯的转化率为5%,若要进一步提高乙烯的转化率,除了可以适当改变反应温度和压强外,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合物AX 3和单质X 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化合物AX 5。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AX 3的熔点和沸点分别为-93.6 ℃和76 ℃,AX 5的熔点为167 ℃。室温 时AX 3与气体X 2反应生成lmol AX 5,放出热量123.8 kJ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反应AX 3(g)+X 2(g) AX 5(g)在容积为10 L 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起始时AX 3和 X 2均为0.2 mol 。反应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反应体系总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列式计算实验a 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的反应 速率 v(AX 5)= 。 ②图中3组实验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的反应速率v(AX 5)由大到小的次序为 (填实验序号);与实验a 相比,其他两组改变的实验条件及判断依据是:b 、c 。 ③用p 0表示开始时总压强,p 表示平衡时总压强,α表示 AX 3的平衡转化率,则 α 的表达式 为 ;实验a 和c 的平衡转化率:αa 为 、αc 为 。 3、在容积为1.00L 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N 2O 4,发生反应N 2O 4(g)2NO 2(g), 随温度升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的△H 0(填“大于”“小于”);100℃时,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上图所示。在0~60s 时段,反应速率v(N 2O 4)为 mol?L -1?s -1反应的平衡常数K 1为 。 (2)100℃时达到平衡后,改变反应温度为T ,c(N 2O 4)以0.0020 mol?L -1?s -1的平均速率降低,经10s 又达到平衡。 a:T 100℃(填“大于”“小于”),判断理由是 。 b:列式计算温度T 是反应的平衡常数K 2 (3)温度T 时反应达平衡后,将反应容器的容积减少一半,平衡向 (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判断理由是 。 (二)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相结合的基本理论综合题 1、次磷酸(H 3PO 2)是一种精细磷化工产品,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回答下列问题: (1)H 3PO 2是一元中强酸。写出其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H 3PO 2及NaH 2PO 2均可将溶液中的Ag+还原为银,从而可用于化学镀银。 ①H 3PO 2中,P 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②利用H 3PO 2进行化学镀银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则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