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对检具进行测量系统分析报告

如何对检具进行测量系统分析报告

如何对检具进行测量系统分析报告
如何对检具进行测量系统分析报告

如何对检具进行测量系统分析?

QS-9000是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为统一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而推行的采购要求。出于美国汽车工业的影响和地位,QS-9000在世界围被广泛推广运用,尤其是为整车生产企业提供零部件、生产材料及加工的企业。随着ISO9000标准被国各行业广泛采用,近几年来,QS-9000作为体现汽车行业特点的质量体系标准,也逐渐得到了国汽车行业的认同。国主要整车生产企业在以ISO9000质量体系作为对其供应商要求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特殊要求,一些整车生产企业对其供应商提出了按QS-9000建立质量体系的要求,并以此作为决定供应商配套资格或其采购份额的条件。

本人在QS-9000认证审核中,发现以下问题较为普遍,在此提出,以供参考。

一、关于标准要求

1、可行性评审

可行性评审在什么阶段进行,应评审那些容?标准中对可行性评审的要:“供方在签定生产某种产品合同之前,应研究并确定该产品的制造可行性。……可行性评审应采用产品质量先期策划和控制计划(APQP)参考手册中‘小组可行性承诺’来形成文件”。首先,从以上容可知,可行性评审是在签定合同之前进行的。APQP参考手册在产品开发所经历的五个阶段中第二阶段2.13条对‘小组可行性承诺’作出解释。如果供应商承担设计责任,那么,所有的设计过程都可理解为为满足顾客要求所进行的合同评审过程。由于产品设计和过程开发是同步进行的,在产品图样和/或规输出后,过程开发也到了一定阶段,这时,横向协调小组通过对产品图样和/或规以及过程阶段性开发输出结果的分析,对产品是否满足顾客的要求、设备和工装成本、材料、过程能力等容进行评审,从而对产品制造可行性进行判定。可行性评审可视为合同评审的一部分。

2、分承包方的零件批准(PAP)

标准中规定供方应对其分承包方采用一种零件批准程序,批准的方法可按PPAP或其它零件批准(PAP)进行。一个企业的分承包方可能会涉及到提供零部件和原材料的不同供方。在审核中发现,许多企业忽视了对散装材料供应商的批准要求。

3、分承包方的开发

标准要求供方必须以QS-9000第一部分作为基本质量体系要求,对其分承包方进行质量体系开发,此要求适用于各层次的供方。如何满足此项要求呢?1、分包方按QS-9000建立了质量体系;2、分包方的质量体系(不一定按QS-9000建立体系)能够满足QS-9000第一部分要求;3、分包方已按ISO9001/2建立了质量体系并获得第三方认证,且能够满足顾

客增加的质量体系要求(来源于IASG认可的QS-9000解释)。

4、维持过程能力

QS-9000中对过程能力/性能提出了明确要求,为了维持PPAP中经顾客批准的过程能力/性能指数,企业应不断监控过程能力/性能指数的变化。在QS-9000中,顾客认可的稳定过程的Cp值应大于1.33,实质上,是顾客容忍了制造过程中出现的不合格品数在64ppm以,如果Cp值小于1.33时,所采取的反应计划是100%检验或控制过程输出,这可以理解为当制造过程中出现的不合格品数超出64ppm时,企业必须采取100%检验(逐个挑选,剔除不合格品)或控制过程输出的反应计划,以降低不合格品对顾客造成的风险。但反应计划并不是永久措施,这需要企业制定纠正措施计划,对过程实施改进,以保持过程稳定并有能力。

5、产品最终审核

产品最终审核不是产品最终检验,这是应该严格区分的。产品最终审核可以理解为以顾客的眼光对供方已判定合格的产品所进行的出厂前评定,因为顾客采购的产品不仅是产品实物本身,审核容除产品实物质量外,还应涉及产品的包装、标识等。

6、优先减少计划

一些企业认为出现的不合格品数量很少,或不合格品数量在其规定的指标,就不需要制定优先减少计划,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无论不合格品数量大小,供方均应对出现的不合格品进行量化分析,制定措施,消除或减少不合格品。在措施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可能会涉及到技术改进、设备工装更新等,则减少计划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来完成,重要的是,应明确实施步骤,跟踪检查进展情况。

另一种误区是:一些企业在文件中规定优先减少计划每半年或数月制定一次。这实质上是容忍了不合格品在间隔区间出现而不采取措施,不能体现出对不合格品统计、分析、减少的即时性。

7、库存

QS-9000中规定供方应使用库存管理系统,优化货物周转期,减少库存量至最低,其目的就是减少资金占压,因此,库存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都应满足此要求。企业可采用多种方法降低库存,衡量的方法可以库存品占压的资金与产量的比例是否呈减小趋势来判定。

8、供方交付能力的监控

标准中规定供方对交付过程进行监控,以满足百分之百按期交付的要求。一些企业认为只要按顾客的要求按时发货就可以了,这样理解是不完整的。交付过程如何监控要根据合同要求,有些顾客在合同中只要求发货日期,对该过程的监控可以做到发货为止。但有些顾客要求的是到货日期,那么,交付过程监控应延续到顾客收到货物为止。

9、记录保存

QS-9000对质量记录的保存期限作出了比较具体的规定,除标准中明确给出的保存期限的质量记录外,体系运行还会不断产生大量记录。如果质量记录保存期限规定过短,则不能起到证实、追溯的目的;反之,过长的保存期限会使管理成本增加,造成浪费。总的来讲,判断某种质量记录的保存期限取决于该记录所记载的容应传递的时间期限及顾客要求。

10、培训有效性

QS-9000在ISO9000的基础上增加了对培训有效性评价的要求,如何对培训有效性进行评审呢?一些企业采用培训后集中考试的方式。这种方法可作为对有效性进行评审的一种方法,但不等于考试合格就能够证明培训有效了。培训的有效性要结合所培训的容进行有针对性评价,培训是否有效,要看接受培训的人员在与培训容有关的实际工作中的业绩是否改善才能作出有效判定。

二、核心工具部分

1. 测量系统分析(MSA)

QS-9000配套手册“测量系统分析(MSA)”根据检具的类型分别对计量型检具和计数型检具的评价方法进行了介绍。测量系统误差可以分为5种类型:偏倚、重复性、再现性、稳定性和线性,对于某种测量系统,应该对那些特性进行分析?分析时应考虑检具本身的特点、检具使用人员、被测产品特性、使用环境等因素。

1.1 计量型量具

许多企业对计量型检具的分析,仅针对重复性和再现性进行,忽略了偏倚、稳定性和线性分析。以计量型检具为例,如果仅用该检具测量一个固定的产品特性,则检具本身、测量过程中零件在检具中位置的变化和测量人员之间产生的测量误差是测量系统变差产生的主要因素,所以针对检具本身变差——分析重复性;测量人员间的变差——分析再现性。当测量过程使用检具的一段量程时,即使用该检具测量多个不同特性时,如果仅分析某一点的重复性和再现性是不完整的,应考虑检具在所使用的量程的偏倚和线性,以确定偏倚和基准值之间

是否存在线性关系。

对于某些电测量检具或者对测量环境变化较敏感的检具,通常应进行稳定性分析。

1.2 计数型量具

许多企业用计数型量具研究(小样法)对检具进行分析,该方法是两名测量人员用被评价检具对每个零件(共20个零件)测量两次所得到的结果进行分析。但在评价过程中20个零件地选取上经常出现问题,有的从生产线上直接抽取,零件合格与否不清楚;有的在最终检验完成后的合格件中抽取,20个零件中没有不合格件,导致评价结果不能判定被评价检具是否能检出不合格产品。

零件的选取应保证20个零件中有合格和不合格件,并且,取样人员对零件的情况是已知的,零件应尽量选取接近规限值。通常可用精度较高的计量型检具来选取零件。取样人员在选取零件后,交两名测量人员对检具进行评价。这里需要注意,两名测量人员在测量前对零件的状况是未知的。

另外,应注意对结果的分析,一个测量系统除了检具外,测量人员也是其中的一部分,该方法除了对检具本身进行评价外,同时对测量系统中的测量人员也进行了评价,如果两名测量人员的测量结果不同,说明其中一人在测量的方法上有问题,则该测量系统也是不可接受的。

2. 统计过程控制(SPC)

统计技术运用中的主要问题是,企业如何在生产过程中选用合适的统计工具对过程进行控制,QS-9000配套手册《统计过程控制(SPC)》中附录C对控制图的选用给出了指南。统计技术种类很多,具体采用何种方法,应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考虑产品的生产过程、产品特性、使用人员的素质等多种因素,此外,所采用的统计技术,应不限定在SPC参考手册中给出的方法。

对于过程能力和过程性能,注意Cp、Pp 及Cpk、Ppk的区别,过程能力指数Cp、Cpk,仅适用于处于统计稳定的过程--即无特殊原因变差过程;过程性能指数Pp 、Ppk,用于有特殊原因变差过程。这里,要注意Cp、Pp值中δ计算方法的差别。此外,应注意Cp与C pk及Pp 与Ppk的区别,Cpk、Ppk考虑了过程中心与上下规限(公差)的位置差。

3. 潜在生效模式及后果分析(FMEA)

FMEA是在产品开发和过程开发中采取的一种分析技术,FMEA可理解为一种“预防措施”,通过FMEA分析,找出潜在的失效隐患,提前制定措施,降低失效后果造成的影响,遏制

或减小失效出现的频次,退一步讲,即使出现了问题,也能及时找出不合格,使其不至于流入下序或顾客手中。

在FMEA中,以严重度(S)、频度数(O)、探测度(D)的数值及三者的乘机(RPN值)进行分析。首先,应注意S、O、D的数值确定,对于严重度(S),其数值的确定是依据“潜在失效后果”来确定的;在采取措施前,频度数(O)、探测度(D)的数值是根据“现行设计/过程控制”的方法决定的,这一点很重要。

为了降低严重度或RPN值,如果不是改变了产品/过程设计,则严重度(S)的数值是不会发生变化的;降低频度数(O)、探测度(D)的数值,取决于“采取的措施”,这里应注意分析“措施”与频度数(O)、探测度(D)的联系。通常,提高检测手段和增加检验频次可以降低探测度(D)值,但这种方法是不经济的,一是增加了检验成本,其次,毕竟不合格已经出现,造成了浪费。所以,“采取的措施”的重点应设法降低失效出现的频次--即降低频度数(O)。

在FMEA参考手册中,给出了严重度(S)、频度数(O)、探测度(D)的评价取值准则。在审核中发现,一些企业在采取了有限的措施后,就将频度数(O)或探测度(D)降为“1”,这种取值是不准确的。从FMEA参考手册中推荐的评价准则中可以看出,当频度数(O)或探测度(D)为“1”时,这种失效基本上不会发生,即便是发生了,采用的检测方法肯定能够找出这种失效

项目(产品)系统测试分析报告

文档号:密级:内 部 版本号: 2.0 ××××××系统 系统测试分析报告 撰写: 审核: ×××××测试中心 日期:××××× 修订历史记录

目录 1 简介 (4) 1.1目的 (4) 1.2背景 (5) 1.3测试工具 (6) 1.4测试工具 (6) 2测试内容概要 (7) 3测试结果及发现 (12) 3.1测试结果 (12) 3.1.1功能测试 12 3.1.2数据和数据库完整性测试 14 3.1.3用户界面测试 15 3.1.4安全性和访问控制测试 16 3.1.5性能测试 17 4对软件的结论 (19) 4.1软件功能 (19)

4.2软件安全性 (19) 4.3软件容错性 (19) 4.4软件性能 (19) 5分析摘要 (20) 5.1能力 (20) 5.2缺陷和限制 (20) 5.2.1缺陷的严重级别分布 20 5.2.2缺陷状态分布 20 5.2.3产品各模块缺陷分布 20 5.2.4系统限制 20 5.2.5缺陷密度的分布 21 5.3评价 (21)

1简介 项目名称:××××××××系统,以下简称×××系统 ××××××××系统主要包括×××系统服务器、××× Web 服务器,是一种无客户端软件纯Web模式交流平台,适合广域网上提供客户服务和咨询服务办公模式。××××××××系统是为了支持M2M网站系统的在线客服功能,实现M2M网站访客与网站管理员进行在线交流。 同时××××××××系统也是网上交互平台,实现即时交流、咨询和服务等。实现了网上即时客服功能,实现了企业产品的售前、售后服务功能,由原来电话咨询服务转为网上在线咨询和服务模式,为企业节省了服务费用,同时也为用户咨询和服务带来方便。 1.1目的 本功能测试报告的编写目的在于统计量化××××××××系统的错误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和错误的分布特征,发现软件的缺陷和限制,从而对模块的质量做出一个客观有效的评价。 本测试报告的预期读者是××××××系统的软件开发人员、项目管理人员、研发管理人员、测试经理、测试人员、维护人员。

测试分析报告

测试分析报告(GB8567——88) 1引言 编写目的 检验软件产品中是否存在明显的错误,验证该软件已正确地实现了用户的要求,确立用户对软件质量的信心。为了尽可能的找出软件的不足,提高软件的质量,促进软件的成功验收,专门制定了本大纲。其主要目的在于为所要进行的测试工作制定各种必要的准则和规范,以及在有关方面协议的基础上对测试工作进行合理组织与管理。根据测试计划报告,对软件进行测试,详细记录测试过程,以对软件的质量进行测评,为软件设计人员提供BUG依据,故做产生测试分析报告。 背景 1.项目名称:温州大学图书管理系统(Bookmanage) 2.项目提出者:王咏 3.项目开发者:温州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06计本第一小组 4.用户:温州大学全体学生、教职工。 5.运行中心:温州大学图书馆 6.测试环境及其影响:服务器端安装在计算机中心的一个机柜上,客户端运行在计算机中心的其他机柜上。由于服务器及客户端同时在计算机中心使得测试响应速度方面存在较大误差。 定义 B/S结构:浏览器/服务器结构,即客户端使用浏览器通过网络访问服务器,向服务器提交服务请求。 参考资料 要用到的参考资料: 1.《软件工程导论》张海藩清华大学出版社 2. 《图书管理系统总体设计说明书》 3.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2测试概要 差别:无 3测试结果及发现 测试1 单元1 输入用户名:Azao 密码:123 预测输出:用户名或密码错误,还有2次 输入用户名:Azao 密码:123456 预测输出:登录成功 测试2 单元2 3.2.1图书信息查询 输入书号、书名、出版社、作者其中一种信息预测输出:图书记录 3.2.2读者信息查询 输入借书证号、借阅者姓名的其中一种 预测输出:读者信息记录

测量系统分析报告(MSA)方法

测量系统分析(MSA)方法 测量系统分析(MSA)方法**** 1.目的 对测量系统变差进行分析评估,以确定测量系统是否满足规定的要求,确保测量数据的质量。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用以证实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所有测量系统分析管理。 3.职责 3.1质管部负责测量系统分析的归口管理; 3.2公司计量室负责每年对公司在用测量系统进行一次全面的分析; 3.3各分公司(分厂)质检科负责新产品开发时测量系统分析的具体实施。 4.术语解释 4.1测量系统(Measurement system):用来对被测特性赋值的操作、程序、量具、设备以及操作人员的集合,用来获得测量结果的整个过程。 4.2偏倚(Bias):指测量结果的观测平均值与基准值的差值。 4.3稳定性(Stability):指测量系统在某持续时间内测量同一基准或零件的单一特性时获 得的测量平均值总变差,即偏倚随时间的增量。 4.4重复性:重复性(Repeatability)是指由同一位检验员,采用同一量具,多次测量同一产品的同一质量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值的变差。 4.5再现性: 再现性(Reproductivity) 是指由不同检验员用同一量具,多次测量同一产品的同一质量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平均值的变差。 4.6分辨率(Resolution):测量系统检出并如实指示被测特性中极小变化的能力。 4.7可视分辨率(Apparent Resolution):测量仪器的最小增量的大小,如卡尺的可视分辨率为0.02mm。 4.8有效分辨率(Effective Resolution):考虑整个测量系统变差时的数据等级大小。用测量系统变差的置信区间长度将制造过程变差(6δ)(或公差)划分的等级数量来表示。关于 有效分辨率,在99%置信水平时其标准估计值为1.41PV/GR&R。 4.9分辨力(Discrimination):对于单个读数系统,它是可视和有效分辨率中较差的。 4.10盲测:指在实际测量环境中,检验员事先不知正在对该测量系统进行分析,也不知道所

软件测试结果及分析报告

***系统测试结果及分析报告报 告

目录 1 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项目名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编写目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项目背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定义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产品发布标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资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测试情况概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试环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试内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主要功能测试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主要性能测试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用户界面测试..........................................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安全性测试............................................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测试结果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功能测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性能测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用户界面测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安全性测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能力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缺陷和限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试情况统计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试用例质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试质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代码质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测试资源消耗......................................................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发布建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测试分析报告

〖YummyHouse餐饮管理系统〗 测试分析报告 项目承担部门:YummyHouse小组 撰写人(签名):梅景云 完成日期:2010/12/2

1.引言 1.1编写目的 根据测试计划的安排对软件进行测试,详细记录测试过程,以对软件的质量进行测评,为软件设计人员提供BUG依据,产生测试分析报告。 1.2项目背景 Yummy house餐饮管理系统界面美观,操作便捷,灵活的后台管理,导航操作界面,简明的业务流程。随着电子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逐渐地进入信息化社会。“民以食为天”,美食在人们的生活中占着很大的一部分;人工化的管理已渐渐满足不了人们日益增长的趋势;同时人们对信息和数据的利用与处理也已进入自动化、网络化和社会化的阶段,因此,开发相关的餐饮管理系统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必要和必需了,集管理科学、信息科学、系统科学、现代通信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于一体,可以解决餐饮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对内来看,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对外来看,获得竞争优势。 随着餐饮业的不断发展,餐饮管理系统的内容对于餐饮业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来说都非常重要。本系统主要包括桌台显示、消费查询、人事档案及权限等几大部分,本系统具有良好的用户接口,使用方便。具有完善的查询,对维护系统起到辅助决策的作用,能及时、方便、灵活地进行查询、修改、删除等维护性操作。餐饮管理系统有足够的存储容量,满足每日营业的变动,另外,对于操作用户有一定的管理,并对用户的权限有一定的设置。 1.3定义 IDE:集成开发环境(Integrat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UML:统一建模语言(United Modeling Language)

测量系统分析指导书

测量系统分析指导书 1目的 本规定具体明确进行“测量系统分析”的方法,以确定测量系统是否具有恰当的统计特性,并根据对研究结果的分析来评估所使用的量具或设备的测量能力是否能达到预期的要求。 2 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由控制计划规定的量具或测试设备并指出其相对应的关键特性。 3 术语或缩语 3.1重复性Repeatability:是用一个评价人,使用相同测量仪器,对同一零件上的同一特性进行多次测量所得到的测量变差。 3.2再现性Reproducibility:是用不同的评价人,使用相同的测量仪器,对同一零件上的同一特性进行测量所得的平均值的变差。 3.3重复性和再现性(GRR):测量系统重复性和再现性联合估计值。 3.4Cg:检具能力指数。 4 程序 4.1流程图 4.2 职责 4.2.1 质量保证部负责对本工作规定的建立,保持和归口管理。 4.2.2 使用部门按控制计划要求,编制测量系统分析计划,上报质量保证部批准,使用部门准备样件,实施,提供报告。质量保证部负责结果评价。 4.2.3 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员培训。

4.2.4 量具使用部门归档保存相应记录。 5 测量系统分析: 5.1 根据客户的要求来确定MSA,现场使用的计量器具,用于大众产品用Cg值来评估,用于通用的产品的用GRR来评估,其余的产品根据客户要求来定,客户无要求的采用GRR分析。 5.2 计量仪器的MSA,采用GRR来分析。测量仪器按对应的测量产品来做评估,但对同一大类的产品,同一种工艺允许只选取一种零件作为代表性的来做GRR分析。 5.2.1 CMM的MSA,可从控制计划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零件进行,项目包括位置尺寸、几何尺寸进行GRR分析。 5.2.2 齿轮测量中心的MSA,可根据齿轮加工特性,选取对最终的齿轮精度有影响加工工艺(如插齿、剃齿、珩齿、磨齿、成品)进行GRR分析。项目选取:周节累积误差、相邻齿距误差、平均齿向角度误差、平均齿形角度误差。 5.2.3 圆柱度仪的MSA,在控制计划中涉及到使用圆柱度仪的根据加工特性可分为车加工、磨加工和零件特性分为轴类和盘类,对其分别进行圆度、圆柱度和母线平行度的GRR分析。 5.2.4 轮廓仪的MSA,根据加工特性,可在控制计划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如倒角、R圆角、距离等进行GRR分析。 5.2.5 粗糙度仪的MSA,按控制计划中规定的项目(Ra、Rz、Rt),每一类评定标准选一种公差小的,分别进行GRR分析。 5.2.6 卡板的MSA,进行GRR分析。 5.3对在控制计划中出现的万能量具,由使用部门按控制计划组织MSA,对同一类万能量具用于同一大类的产品、同一工艺、同一精度允许只选取一种作为代表性的来做GRR分析分析方法,根据客户要求分为GRR和Cg。 5.4 对带表检具全部实施MSA,但对一台多参数专用检具,允许只对最小公差的检测项进行MSA。分析方法根据客户要求分为GRR和Cg。周期为检具六个月。 5.5对卡板、塞规等专用量具,首次使用前由使用部门按控制计划组织MSA,分析方法为计数型。对同一大类的产品、同一工艺、同一精度允许只选取一种作为代表性的来做GRR分析评估。 5.6专用量检具首次使用前应进行MSA。对用于SPC过程控制点的专用量检具需定期做MSA,原则上参照检定周期。 6. MSA的实施方法: 6.1 计量仪器、带表检具及万能量具的GRR实施方法和结果评估。 6.1.1带表检具及万能量具由使用部门组织并确定三位测量者,并从过程中抽取有代表性的10个零件(选定的零件应考虑到零件加工过程中可能波及的范围),同时做好标记。每个测量者代号(A,B,C)测量10个零件三次,并分别记录在JJ/SQC-69“测量系统分析数据采集卡”输入电脑,电脑需计算的数据有: 测量者A,B,C各自的对各零件的第一至第三次的测量值及其对应的极差(最大值--最小值)R; 计算测量者A,B,C各自的第一次,第二次和第三次的测量值总和与平均值、、,以及极差的总和与平均值、和。 计算各零件测量值的平均值Xp。 计算极差的值和、、的极差,以及零件平均值Xp的均值和极差Rp。 计算重复性,即由量具变化而造成波动的变差EV,系数K1按每测量者重复测量次数而定。系数K1见附表《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报告》。 计算再现性,由于测量者变化而造成波动的变差A V,系数K2按测量人数而定。式中,n为零件数量,r为测量次数。系数K2见附表《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报告》。 计算重复性与再现性,GRR。

测试分析报告

测试分析报告 1.引言 1.1 编写目的 对测试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分析,根据测试结果总结测试的覆盖范围、程序的问题点。1.2 背景 使用即将安装到现场的测试设备(温湿度探头、单片机、控制设备、PC)等进行测试,测试环境与实际环境基本相符。 1.3 定义 [列出本文件中用到的专问术语的定义和外文首字母组词的原词组。] 1.4 参考资料

2.测试概要

3.测试结果及发现 3.1程序启动 1.程序启动可以在配置文件正常时,读取出正常的温湿度探头和房间信息,以及系统 配置数据。 2.出现配置文件被打开时,也可以正常打开。 3.文件消失或者破损时,程序可以正常打开,但是无法读取数据。 以上测试结果属于正常。 3.2设备属性数值设定 1.设备属性对话框可以根据当前数据正确范围内的数值。 2.用户可以在设备属性对话框中设定规定范围内的数据。 3.用户在属性对话框中输入范围外的数据后,会进行提示。 以上测试结果属于正常。 3.3系统数据的设定(串口数据) 1.在规定范围内的数据可以设定并保存。 2.在规定范围外的数据提示用户重新输入,不做保存。 3.串口配置后,如果通讯不通会进行提示。 4.串口配置后,会立即按照设定完的串口属性进行通讯。 以上测试结果属于正常。 不足: 1.通讯过程中,突然拔出串口,程序没有明显提示用户串口通讯失败,但是可以通过 通讯查看发现没有接受数据。

3.4探头控件的布局 1.可以从配置文件中正确读取探头控件的位置,显示在房间控制中。 2.用户拖动控件后,退出程序时,能够将最终位置保存到文件中。 3.在房间范围内可以正常拖放探头控件。 4.拖动区域超出房间,将不移动探头控件。 以上测试结果属于正常。 不足: 1.在窗口大小发生变化时出现滚动条时,拖动控件出现位置偏置,需要修正。3.5探头控件的数据显示 1.通讯正常时,能够正常显示温湿度参数。 2.在通讯超时后,能够显示温湿度探头异常。 以上测试结果属于正常。 3.6房间控件的数据显示 1.通讯正常时,能够显示房间名称和平均温湿度。 2.在通讯超时探头异常后,能够显示异常的温湿度平均值【用—显示】。 以上测试结果属于正常。 3.7单片机通讯 1.温湿度在正常范围内不通知单片机 2.出现正常范围外的温湿度数值,将通知单片机进行工作 以上测试结果属于正常。 不足: 1.由于没有使用问答式的通讯方式,仅仅是软件发送控制命令给单片机,所以出现单 片机故障时,软件系统不从得知。

学生对教师教学测评分析报告

学生对教师教学测评分析报告 一.测评数据 1. 上课教师总数:18 2.测评教师数:18 3.测评教师比例:100﹪ 4.本系承担教学任务的班级、课程总数: 14、32 5.测评的班级、课程总数:14、38 6.测评面:100﹪ 二.学生对老师测评得分 参加测评老师共18人,平均分82 三.情况分析 从测评结果看,学生们普遍认为老师责任心强,备课认真,讲授耐心,批改作业也很仔细,都能尽职尽责,很有敬业精神,对老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水平总体是满意的。学生对于少数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意见或建议,我们都分别及时进行了反馈。 在这次测评中反映较大的是几位年轻教师。经验不足使他们的课堂教学不够生动、活跃,缺乏与学生的交流互动,我们已分别与这几位老师进行了交流。 通过这次测评,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重视自己的不足之处,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学水平,使他们尽快的适应教学工作,为教书育人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附1、学生对教师测评总表 2、学生对教师测评反馈意见(综合) 机械工程系 2007年6月

附1 学生对教师教学环节测评总表(07、6)

附2 学生对教师测评反馈意见(综合) 1、严格考勤、课堂纪律 2、敬业,授课认真、负责 3、传授知识的同时,也传授做人的道理 4、语言幽默、风趣,课堂气氛活跃 5、作业适中 6、态度和蔼,耐心解答学生的疑问 7、重点、难点突出 8、课堂中不妨多给同学练习,不要一味只讲课,要给同学锻炼的机会 9、不要只顾讲课而忽视讲台下学生们的知识掌握程度 10、理论课程枯燥、单调,希望老师多展示实物、多组织实操活动或多点现场参观。 11、希望老师能大量搜索课外知识,特别是与专业有关的知识和就业信息 12、希望都用多媒体课室授课,立体而直观的模具实物造型,加上老师的讲课,有利于学生们 更好地掌握知识 13、希望老师能讲评作业 14、不喜欢拖堂 15、希望老师能经常与学生沟通 16、多给大家讲些现在社会上比较实用的知识,以增强我们的专业知识,拓宽知识面 17、老师语速太快、说话声音小,影响学生们的听课 18、多举例,不要只照本宣科 19、缺乏趣味,没有实物难以发挥空间想象力。 20、上新课前最好复习上次课内容 机械工程系 2007年6月

教育测评分析报告

好老师1对1学员测评分析报告 (好老师教学管理部) 学员姓名:郭浩然 年级:高二 测评项目:学习力 科目:数学 咨询师:申老师

一次实际行动的价值要超过一百句口号,一千次决心。一个学生,在前进的道路上,如果能说到做到,已经很了不起了,家长及教师要及时对浩然赞扬和鼓励,以策动其坚持。 第二步:控制时空,自我约束。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受情景因素的影响。比如,学生已经认识到上网打游戏的负作用了,不想再玩了,可是,一走近电脑就把握不住自己了。因此,在意志力还不强的情况下,应该从控制他的活动时间和活动空间入手约束其行为。在时间上,从早上起床一直到晚上就寝,有意义的学习内容和活动内容要都安排满,不让一日虚度、不让一时空耗。对于学生来说,持有积极主动的态度是至关重要的,让学生深刻理解控制自己行为的重要性。 第三步:偶有偏离,及时调整。浩然容易出现反复、拖拉、放任、敷衍等意志力不强的现象,这就要求引导学生严格监督自己,使其学会自我约束,增强自控能力,教师和家长也要时时提醒,发现偶有偏离,立即做出调整。 第四步:进入轨道,自由飞行。按照学习目标去努力,先是慢慢启动,继而逐渐加速,在行进中不断调整,最后进入轨道。这就像卫星一样,一旦进入预定轨道,就会沿着轨道不停地飞行。这时候的意志力不仅是一种品质,还已经成为一种优秀的习惯,它能够帮助孩子克服困难,增强执行力。 在家庭中,家长要督促孩子学习,使其逐步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在生活中,要有意识地让孩子做事,逐步培养其细心耐心的好习惯,或者通过让孩子锻炼身体、爬山,让他们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以有意识地练就意志力,学会细心、忍耐和坚持等。 6、天赋评价 【发明型】动手能力强,对事物喜欢求新求异,喜欢探索性的学习活动,爱冒险,智能高。 【创造型】有比较旺盛的探索欲和好奇心,有敢于质疑、乐于创新的精神,观察和思考能力强,这对于学习新的知识有很大的帮助。 【机械】表现出善于思考、思路开阔、好奇心强、动手能力强,对事物的探究和演绎能力较好,有一定的举一反三能力,对顺序、序列等概念理解较好,喜欢从事推理类的活动,比如电脑闯关游戏。 【空间感】善于制图、临摹、设计、绘图、图像思考和形象记忆,并且有较好的方位感,同时也具有较强的视觉感知能力。 【身体协调】喜欢参加运动,身体的协调性、动作的准确性、节奏感较好,运动的技巧性比较高。这类学生总喜欢问更多的“为什么”,乐于思考和观察。最反感繁复琐碎的学习方式,同时他们也具备优秀的逻辑与抽象思维。创造型的人体验感很强,也从来不缺方法,但是他们却很少有耐心去贯彻自己设计的学习规划,时常表现出没有耐心、马虎大意的样子,对这种学生要注意培养其严谨的学习习惯。这类学生是“效率学习”的推崇者,他们不喜欢用繁重的劳动来换取学习成绩,乐于寻找更好的学习方法。另外,由于此类学生的非凡创造力,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其优秀的发散思维,使用联想记忆法等技巧,来提高学习效率。 适合以多种智力发展的方式教导,尊重其特质,“接纳”比“强迫”更重要,鼓励其将逆向思考运用在分析辩证、艺术创作、发明研究方面。因为这类孩子一般具有高智能,所以应该加强

怎么写测试结果分析和质量报告

如同代码是程序员的成果之,测试报告是测试人员的丰要成果之一。一个好的测试试报告建立在测试结果的基础之上,不仅要提供必要测试结果的实际数据,同时要对结果进行分析,发现产品中问题的本质,对产品质量进行准确的评估。 分析的对象和内容:测试的覆盖率、缺陷分析、产品总体质量分析、过程分析等。 1测试的覆盖率 ·语句覆盖率:检测在软件测试时代码语句执行覆盖率。 ·分支覆盖率:用于分析被测软件在进行软件测试时分支的执行情况。 ·子程序调用覆盖率:判断某一程序是否调用了所有应该调用的子程序,或判断所 有的子程序是台被调用过。此指标杠系统集成测试时很有用。 ·数据值覆盖率:检测程序中变量在测试时是否包含了所有可能值。 ·面向对象覆盖率:多态类的覆盖、模式化的覆盖、继承的覆盖。类的状态决定它的行为,需要确认每一个对象独直状态的代码覆盖率,或测试每一个类或子系统独立线程的覆盖率。例如,通信西议类有很多状态:初始化状态、正在连接状态、已连接状态和出错状态等。 ·Mc/Dc代码覆盖率:支持RTC‘A DO-178B标准。 2 bug分析 ·№分布:在程序模块的横向分布,在时间上的纵向分布。 ·测试的效率:根据丢失的bug数日和发现的总bug数,可以了解测试的效率。也可咀根据执行的总测试用例数,计算H1每发现一个bug所需要的测试用例数、测试时间等,对不同阶段、不唰模块、不同人员等进行对比分析。 ·程序的质量:通过对每千行代码所含的bug数分析,了解程序代码质量。 ·开发解决bug的能力或状态。 3产品总体质量分析 传统的软件测试,只针对软件产品开展,找到缺陷之后冉加以改正和修补,这是一种“亡羊补牢”的质量管理方式。而针对开发全过程所开展的软件测试和过程度量,则注重事先分析,通过对已发生的数据对比、统计、时间序列等分析,来判断软件产品质量的未来趋势,并提前予以控制和预防,属于一种“防忠于末然”的质量管理方式。与传统的软件测试相比,全过程测试管理方式不仅可以有效降低产品的质量风险,而且还可以提前对软件产品缺陷进行规避,这不仅缩短了对缺陷的反馈周期和整个项目的开发周期,而且也会在较大程度七降低软件产品开发用在修正软件缺陷时所支付的成本。对测试的结果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一般借助于Excel文件、数据库和_些直方图、圆饼图、趋势图来进行分析和表示。主要的方法有对比分析、根本原因(root cⅫase)查找、问题分类、趋势(时间序列)分析和其他统计分析等。 ·对比分析:用软件执行测试结果与标准输出的对比工作,因为可能有部分的输出内容是不能直接对比的(比如,对运行的时间的记录,对运行的路径记录,以及测试对象的版本数据等),就要用程序进行处理。 ·根本原因查找:“分析”是找出不吻合的地方并指出错误的可能起因。 ·问题分类:“分类”包括各种统计上的分项,例如,对应的源程序位置,错误的严重级别(提示、警告、非失效性错误、失效性错误或别的分类方法),新发现的还是已有记录的错误。 ·趋势(时间序列)分析:根据所发现的软件缺陷历史数据进行分析.预测未来情况。 ·其他统计分析:通过对缺陷进行分类,然后利用一些成熟的统计方法对已有数据进行分析。因为已了解程序开发中主要问题或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从而比较容易提高软件质量。 4.3 CMM思想和结构体系 cMM(capabil时M蚰Ⅱ时Model)即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是向软件组织提供如何增

测试分析报告

测试分析报告(GB8567 ―― 88) 1引言 编写目的 检验软件产品中是否存在明显的错误,验证该软件已正确地实现了用户的要求,确立 用户对软件质量的信心。为了尽可能的找出软件的不足,提高软件的质量,促进软 件的成功验收,专门制定了本大纲。其主要目的在于为所要进行的测试工作制定各种必要的准则和规范,以及在有关方面协议的基础上对测试工作进行合理组织与管理。根据测试计划报告,对软件进行测试,详细记录测试过程,以对软件的质量进行测评,为软件设计人员提供BUG依据,故做产生测试分析报告。 背景 1.项目名称:温州大学图书管理系统( Bookmanag? 2.项目提出者:王咏 3.项目开发者:温州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06计本第一小组 4.用户:温州大学全体学生、教职工。 5.运行中心:温州大学图书馆 6.测试环境及其影响:服务器端安装在计算机中心的一个机柜上,客户端运行在计算机中心 的其他机柜上。由于服务器及客户端同时在计算机中心使得测试响应速度方面存在较大误 差。 定义 B/S结构:浏览器/服务器结构,即客户端使用浏览器通过网络访问服务器,向服务器 提交服务请求。 参考资料 要用到的参考资料: 1?《软件工程导论》张海藩清华大学出版社 2.《图书管理系统总体设计说明书》 3.《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2测试概要 3测试结果及发现 测试1单元1 输入用户名:Azao密码:123 预测输出:用户名或密码错误,还有2次 输入用户名:Azao密码:123456 预测输出:登录成功 测试2单元2 3.2.1图书信息查询 输入书号、书名、出版社、作者其中一种信息 预测输出:图书记录 3.2.2读者信息查询 输入借书证号、借阅者姓名的其中一种

测量系统分析作业指导书(稳定性、偏移和线性研究)分析报告

有限公司作业文件 文件编号:版号:A/0 (MSA)测量系统分析 稳定性、偏移和线性研究 作业指导书 批准:吕春刚 审核:尹宝永 编制:邹国臣 受控状态:分发号: 2010年11月15日发布2010年11月15日实施

量具的稳定性、偏移、线性研究作业指导书JT/C-7.6J-003 1目的 为了配备并使用与要求的测量能力相一致的测量仪器,通过适当的统计技术,对测量系统的五个特性进行分析,使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已知,为准确评定产品提高质量保证。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使用的所有测量仪器的稳定性、偏移和线性的测量分析。3职责 3.1检验科负责确定过程所需要的测量仪器,并定期校准和检定,对使用的测量系统分析,对存在的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纠正预防措施。 3.2工会负责根据需要组织和安排测量系统技术应用的培训。 3.3生产科配合对测量仪器进行测量系统分析。 4术语 4.1偏倚 偏倚是测量结果的观测平均值与基准值(标准值)的差值。 4.2稳定性(飘移) 稳定性是测量系统在某持续时间内测量同一基准或零件的单一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值总变差。 4.3线性 线性是在量具预期的工作量程内,偏倚值的变差。 4.4重复性 重复性是由一个评价人,采用一种测量仪器,多次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获得的测量值的变差。 4.5再现性 再现性是由不同的评价人,采用相同的测量仪器,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的测量平均值的变差。 5测量系统分析作业准备 5.1确定测量过程需要使用的测量仪器以及测量系统分析的范围。 a)控制计划有要求的工序所使用的测量仪器; b)有SPC控制要求的过程,特别是有关键/特殊特性的产品及过程; c)新产品、新过程; d)新增的测量仪器; e)已经作过测量系统分析,重新修理后。 5.2公司按GB/T10012标准要求,建立公司计量管理体系,确保建立的测

系统测试报告详细

xxxxxxxxxxxxxxx 系统测试报告 xxxxxxxxxxx公司 20xx年xx月

版本修订记录

目录 1引言............................................................................. 1.1编写目的................................................ 1.2项目背景................................................ 1.3术语解释................................................ 1.4参考资料................................................ 2测试概要......................................................................... 2.1系统简介................................................ 2.2测试计划描述............................................ 2.3测试环境................................................ 3测试结果及分析................................................................... 3.1测试执行情况............................................ 3.2功能测试报告............................................ 3.2.1系统管理模块测试报告单 3.2.2功能插件模块测试报告单 3.2.3网站管理模块测试报告单 3.2.4内容管理模块测试报告单 3.2.5辅助工具模块测试报告单 3.3系统性能测试报告........................................

教育满意度测评表分析报告

2016年教育满意度测评分析报告 按照上级教育部门工作要求,为进一步落实和推进“四师一满意”工作,收集社会和家长对学校工作开展的满意程度,我校组织开展了2016年教育满意度测评工作,通过采集和整理各项工作,进一步认清了我校各项工作开展是否规范、合理,现将我校此次工作开展情况做如下报告: 一、高度重视统一思想 对于此次活动,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亲自部署,成立了一把校长为组长的测评工作领导小组。 二、合理部署缜密安排 由主管领导制定合理的工作方案,确保此次工作有效、扎实地开展,测评对象严格按照上级教育局工作方案中的要求,保证征集意见的开放性和公正性。 三、发现问题落实整改 此次测评活动,我校共组织学生家长40名、学生40名、社会各界人士20名,测评满意度均达到95%以上,虽然满意度较高,但还是有不尽人意的地方,通过信息采集,发现我校各项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学校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⑴过去说学校是一方净土,由于受大气候的影响,净土不净了。所以政治学习,教师思想素质还需要提高和加强。学校应积极鼓励教

师终身热爱教育事业,树立创新意识,开拓进取,加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 ⑵学校教研活动流于形式,不能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⑶在学生养成教育上工作力度不够。 二、领导班子在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 ⑴在执行法律、法规和学校制度方面力度不够,对教师有偿家教等问题过于迁就,只是点到为止。 ⑵在注重树立品牌形象的同时,未能统筹考虑学科的均衡发展。 ⑶培养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培养现代化人才的工作有待加强。 三、教师队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⑴教师爱岗敬业的责任心需要进一步提高,部分教师把学校安排的工作当做一种负担,敷衍塞责,不尽职尽责去做。 ⑵关爱学生方法简单,关注学生成长不注重全面发展。 ⑶教书育人方法单一,评价方式不能适应当代学生心理需求,不适合课改的需要。

软件测试质量分析报告

软件测试质量分析报告

1编写目的 为了发现程序的错误和缺陷,通过测试,检查该程序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结果,发现其中的缺陷,确保程序可以正确执行。质量控制是为了保证每一件工作产品都满足对它的需求而应用于整个开发周期中的一系列审查、评审和测试,质量控制在创建工作产品的过程中包含一个反馈循环,通过对质量的反馈,使得我们能够在得到的工作产品不能满足其规约时调整开发过程。所有工作产品都应该具有定义好的和可度量的规约,这样就可以将每个过程的产品与这一规约进行比较。质量保证由管理层的审计和报告构成,目标是为管理层提供获知产品质量信息所需的数据,从而获得产品质量是否符合预定目标的认识和信心。 2 测试项目及说明 测试对象为一段计算基本运算加减乘除的代码,通过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等方法来检测该程序的缺陷。软件质量保证是为了保证软件系统或软件产品满足用户要求的质量而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其目的是生产高质量的软件。在软件质量方面必须强调三个要点:软件必须满足用户规定的要求,与用户需求不一致的软件,就无质量可言。软件应遵循软件标准所定义的一系列开发标准,不遵循这些标准的软件,其质量难以得到保证。软件还应满足某些隐含的要求,例如希望有良好的可理解性、可维护性等,而这些隐含的要求可能未被写在用户规定的需求中,满足它的显性需求而不满足其隐含需求,那么该软件的质量是令人怀疑的。

4:测试工具及方法 (1)单元测试 测试工具:Eclipse Eclipse简介: Eclipse 是一个开放源代码的、基于Java的可扩展开发平台。就其本身而言,它只是一个框架和一组服务,用于通过插件组件构建开发环境。幸运的是,Eclipse 附带了一个标准的插件集,包括Java开发工具(Java Development Kit,JDK)。 虽然大多数用户很乐于将Eclipse 当作Java 集成开发环境(IDE)来使用,但Eclipse 的目标却不仅限于此。Eclipse 还包括插件开发环境(Plug-in Development Environment,PDE),这个组件主要针对希望扩展Eclipse 的软件开发人员,因为它允许他们构建与Eclipse 环境无缝集成的工具。由于Eclipse 中的每样东西都是插件,对于给Eclipse 提供插件,以及给用户提供一致和统一的集成开发环境而言,所有工具开发人员都具有同等的发挥场所。这种平等和一致性并不仅限于Java 开发工具。尽管Eclipse 是使用Java 语言开发的,但它的用途并不限于Java 语言;例如,支持诸如C/C++ 和COBOL 等编程语言的插件已经可用,或预计将会推出。Eclipse 框架还可用来作为与软件开发无关的其他应用程序类型的基础,比如内容管理系统。 测试方法:白盒测试 白盒测试简介:

测量系统分析作业指导书(MSA)

Document Constitute/Change Application Form 核准/Approved by:文管中心/DCC: 版本版次:A STD-401-000-14

1.目的 : 对所有量具、量测及试验设备实施统计分析, 藉以了解量具系统之准确度与精确度。 2. 范围 : 所有控制计划(Control Plan)中包含的/或客户要求的各种量测系统均适用之. 3.定义 : 3.1 MSA:量测系统分析 3.2 量具:是指任何用来获得测量结果的装置。经常是用在工厂现场的装置,包括通/止规(go/no go device)。 3.3 量测系统:是对测量单元进行量化或对被测的特性进行评估,其所使用的仪器或量具、标准、操作、方法、 夹具、软件、人员、环境和假设的集合;也就是说,用来获得测量结果的整个过程。 3.4量具重复性(EV) : 一个评价人多次使用一件测量仪器,对同一零件的某一特性进行多次测量下的变差。 3.5 量具再现性(AV) : 由不同的评价人使用相同的量具,测量一个零件的一个特性的测量平均值的变差。 3.6偏性:同一人使用同一量具在管制计划规划地点与在实验室量测同一产品之相同特性所得平均值与真值之 间的差异。 3.7稳定性:指同一量具于不同时间量测同一零件之相同特性所得之变异。 3.8线性:指量具在预期内之偏性表现。 4.权责: 4.1量测系统测试的排定、数据分析、仪器操作人员的选择:品保部 4.2测试执行:各相关单位 4.3 MSA操作人员的培训:品保部 5. 执行方法 5.1 QA工程师人员依公司PCP文件建立《xx年MSA实施计划表》或客户要求,并依据计划表之排程进行对仪器 做量测系统分析。 5.2 取样方法: 5.2.1计量型取样:从代表整个工作范围的过程中随机抽取10件样品,但所抽取的10件样 品其数值必须涵盖该产品的公差带。 5.2.2计数型取样:取50PCS样品,其中包含临近值,不良品与合格品。 5.2.3.需要2或3个测量者随机抽取对每个产品各测量取一定数量样品. 5.3计数型: 5.3.1被评价的零件的选定 随机抽取50个零件,把零件编号,由研究小组给出该50个零件的标准,必须含合格,不合格,模糊 品,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各占1/3。 5.3.2 评价人的选定:由品质部从该系统的检验人员中的人员中挑选3人进行测量。 5.3.3 由三名评价人随机对零件进行评定,每个评价人对每个零件随机评定3次,结果记录于《计数型分 析报告》,表格讲自动生成数据。 5.3.4 判定准则: a.评价人之间一致性的程度Kappa值必须大于0.75(未知基准值); b.每个评价人与基准判断一致的程度必须大于0.75; c.有效性(实际判断正确数/总判断数),错误率(不合格品判为合格品数/不合格品总数),

性格特征测评分析报告

性格特征测评报告

————————————————————————————————作者:————————————————————————————————日期: 2

性格特征测评报告 报告编号:DTHMBTI00038457名称:赛亚人 报告阅读说明 本报告对被测者的人格倾向进行了探测。人格倾向指的是在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之下,被测者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稳定的行为习惯体系。这个行为体系从长期来看是会变化的。但是从一段时间(一般至少6个月)来看,是比较稳定的。因此,被测者需要带着对自己负责的态度,首先把握自己的当前状态,然后规划下一步的积极行动方向。 基于被测者完成的测评题目,而测知被测者最可能具有的稳定行为倾向。报告所给被测者提供的说明,完全依据被测者回答的题目总结归纳而出。这些结果,只是给被测者一个参考,让被测者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自己。因此,报告不是用来限制被测者的选择,而是辅助被测者做出更有针对性的选择。这里的选择,可以是被测者的职业方向,可以是被测者人际互动的心理状态,也可以是被测者在团队中的角色定位。 这里要特别说明的一点是:人的行为倾向没有“好”与“差”之分,但针对不同的岗位需求,却有“适合”与“不适合”的区别。因此,被测者需要根据自己的行为倾向,来分析自己最适合的空间与领域,与目前所从事的事情、学习的内容进行综合分析。 要知道,习惯化的行为倾向也性格的内涵之一。而性格是被测者与环境互动过程中,长此以往形成的一种“最佳”生存模式。这种模式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因为它们是伴随着人的成长而稳定发展起来的。因此,不要想象轻易地就去改变它们。但被测者却可以通过对报告有效利用,扬长避短,更好的发挥个人潜力。 行为倾向只是一种可能性,要清楚自己最适合做什么,还需要好好考虑自己的能力。而在自己行为倾向上训练能力时,效率最高。因此,该报告可以指导被测者下一步需要努力的方向。 最后需要强调一点:人的心理特征是极其复杂的,测评只能通过一定的理论与方法对被测者的心理特征,在一定的信心(信度与效度:75%-95%)水平进行推测。因此,所有的测评都达不到100%准确,因此需要被测者根据自己的现实情况做出恰当的分析与取舍。 赛亚人报告详情 性格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特征,它可以影响人的做事方式、交友方式、工作方式、成就方式,所以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性格倾向,就可以早早让自己站在最适合自己的起点上,早早锁定一个更成功的未来。 下面这幅图展示了被测者所具有的性格特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