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商业银行科技金融业务发展研究

商业银行科技金融业务发展研究

商业银行科技金融业务发展研究
商业银行科技金融业务发展研究

商业银行科技金融业务发展研究

摘要:科技金融的重要性已被广泛认可,但是目前在科技金融发展中暴露出成

效不显著、产品不丰富、模式不兼容等问题,这些问题成为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

掣肘。文章从商业银行视角出发,研究了目前商业银行开展科技金融面临的问题,并结合传统信贷研究现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科技金融;商业银行;生命周期

1商业银行成为科技金融最核心的推动力

1.1传统信贷市场仍将长期扮演重要角色

我国的金融市场中,以银行贷款为代表的间接融资一直是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商业银行占据着全国80%的金融资产,是科技型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

与此同时,由于我国历史上的体制机制等原因,商业银行的信贷投入仍然将会是

支持科技金融发展的重要渠道之一,是促进科技金融发展的主导者。

1.2外围环境倒逼传统商业银行审视革新自身业务发展模式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伴随着监管力度的逐渐加强,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本

也在逐渐提升,传统的依赖存贷利差的盈利模式也难以为继。商业银行需要充分

认识自身的问题并努力解决,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在产品、业务、组织结构、管

理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深挖科技金融潜力,做深做透科技金融。优化资产结构,带动中间业务发展,为商业银行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

2商业银行支持科技金融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2.1科技金融信贷规模增长缓慢

以中农工建交五大行为代表的银行体系占有绝大多数的存款和市场份额,其

竞争也主要集中于一些大型的优质客户资源的竞争,对急需资金用于产品研发、

市场推广及管理提升的科技型企业的关注度并不大。加之科技型企业自身条件又

相对较弱,企业规模小、品牌知名度低,因此难以获得银行贷款。

2.2科技型中小企业特征不适合传统信贷模式

根据国家宏观政策导向来看,贷款及其他社会资金主要流向了国家基础建设

及大型国有企业,中小企业没有被列为贷款重点扶持对象。科技型中小企业却普

遍存在轻资产、无抵押、无担保、小规模、弱实力等负面特点,因此商业银行在

资源配置过程中也不会予以重视。即使有些银行为了政策的需要为科技型企业提

供了贷款,也主要是成熟期和成长期的一些科技企业,真正为初创期的科技企业

提供的贷款少之又少。

2.3科技金融创新产品无法满足现实需求

整体而言,我国目前金融创新的整体活跃度有待提升,金融创新产品还是比

较少的,与国外发达资本市场孕育下的金融创新产品相比还是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的。特别是对于科技型企业的知识产权质押等风险较大的创新业务,商业银行的

态度是十分谨慎的,甚至不愿参与。

3商业银行创新转型支持科技金融跨越发展

正确认识科技型企业融资难问题并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积极调动商业银行信

贷投入的积极性,正确地将信贷资源投入科技型企业将成为化解科技型企业融资

难题的关键。同时,商业银行可以通过整合其他科技金融的参与者,以科技金融

资源集成商的角色联合其他参与者共同推动科技金融的整体发展。

3.1转变经营观念,发挥贷款杠杆效用

3.1.1降低科技型企业融资门槛

金融科技时代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挑战及对策研究

2019年第4期 26·普惠金融与数字化转型· 收稿日期: 2019-03-28摘 要:传统商业银行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包括但不限于商业模式和思维模式面临颠覆性变化,数字化转型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严重缺乏,传统银行的风险防控能力面临考验,组织结构和信息系统难以适应数字化需要。因此,商业银行应当顺势而为,迎接挑战。对于大型商业银行而言,变革理念和思维,探索商业新模式;培养复合型人才;打造网络金融服务新业态,加强智能产品和场景金融建设;基于市场变化重构组织结构,实施信息系统智能化改造是可供选择的对策。 关键词:金融科技;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 中图分类号:F8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817(2019)04-0026-04DOI :10.16678/https://www.doczj.com/doc/ed11498111.html,ki.42-1864/f.2019.04.006 ■ 中国农业银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肖 奎 中国农业银行湖北省分行 彭 中 胡 丹 一、引言 随着金融科技时代的到来,金融在业态呈现、驱动力量、服务效率等方面发生革命性巨变。金融服务不再受制于时空的局限,由此导致服务层级大幅降低。建立数字化的获客活客、营销管理、风险防控体系是商业银行拥抱金融科技的必要选择,也是商业银行顺应数字化转型趋势的必由之路。数字化银行具有丰富的场景生态,能够以客户为导向、灵活满足市场需求实现产品创新,可以通过线上线下协同提供极致的客户体验。不仅如此,数字化银行有利于实现高效的运营管理和智能化的风险防控。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实施数字化转型是换道超车。数字化转型不仅涉及商业银行改革发展全局,而且是实现“业技”深度融合的重大战略性工程。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在于积极应用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金融科技,将金融科技元素植入全行业务发展全流程、全领域,提高金融服务能力和客户体验。但是, 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并非一蹴而就的,实践中必 然面临诸多挑战。因此,深入研究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面临的挑战,并且结合实际提出数字化转型的对策建议具有重要意义。 二、金融科技时代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挑战(一)传统银行的商业模式和思维模式面临颠覆性变化 商业银行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主要挑战在于传统商业模式和思维模式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一是数字化转型对传统银行的商业模式构成挑战。传统银行的核心竞争能力在于风险定价、风险管理和信用分析,而数字化银行对客户开发、产品设计、服务提供和风险防控提出了新要求。不仅如此,数字化银行全面实现业务线上线下一体化和移动化,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实体网点存在的必要性,导致传统银行面临网点转型。二是数字化转型对传统银行的思维模式构成挑战。传统银行的思维模式集中体现 金融科技时代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 挑战及对策研究 ①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方向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优化而改变,中间业务逐步成为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重点,逐渐培育了信用卡、代理收付、票据承兑、投资理财等中间业务。中间业务规模有所扩大,开办面不断拓宽,收入占比也有所提高。但由于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受传统观念和体制的影响,起步较晚,与外资银行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 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利用其结构、信息、技术、信誉和资金等优势,不懂用自身资金,代理客户承办支付和其他委托事宜,并据此以收取手续费和佣金的一种业务。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主要有结算、代理、咨询、信托等业务,其主要服务对象是各类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 一、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 我国银行业中间业务发展起步较晚,重视程度也远不如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我国商业银行才真正开始发展中间业务。由于受传统经营理念的束缚和分业经营的限制,国内商业银行仍倚重传统的存贷业务,中间业务发展的比较缓慢。我国商业银行长期以来都把存贷业务作为发展的重点,把存贷差看作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增长点。没有站在经营战略的角度把中间业务作为现代经济条件下商业银行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对金融创新、发展中间业务的思想认识不足,仅仅把中间业务作为资产负债表内业务的附属,作为商业银行的一个附加业务,一直将中间业务作为拓展低成本存款的手段而不是利润的增长点来看待。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越来越强的市场竞争和经营风险。在生存压力与发展需求的推动之下,我国商业银行纷纷开展中间业务,但其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在经营管理上海存在着许多问题。 二、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中的问题。 1、发展规模减小,业务品种单一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开展的范围窄、层次低,覆盖面不均衡。中间业务是一项范围广、跨度大的系统化服务项目。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大多是起步较早、操作简单、科技含量低的传统品种,如结算、一般性代理、信用卡业务等。对中间业务缺乏内涵式开拓,即较少开拓经营深度,提高经营要素的质量,银行很少能利用其经济金融信息、银行技术和金融人才等软件优势来充当客户的财务和投资顾问,代客理财,为企业兼并、重组、收购提供项目融资等高层次的服务。 2、技术力量不足,缺乏专业人才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是知识密集型业务,涉及经济、金融、贸易、法律、科技等诸多领域。中间业务的发展需要大批知识面广、实践经验丰富、懂技术、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尤其需要具备系统的银行、保险、证券、外汇等金融专业知识及掌握计算机、法律等知识,通晓各种金融投资工具,了解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专家。但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从业人员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懂得一般操作的人员多,缺乏精通管理的人员;懂得传统业务的人员多缺乏精通创新业务的人员;懂得单项业务的人员多,缺乏精通计算机、外语和国际业务等多项业务的人员。我们需要专业知识,又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与西方商业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这种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稀缺,培养和储备不足,我们需要专业知识,又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3、经营理念落后,阴历观念淡薄 我国银行长期在“统收统支,统存统贷”的体制下,我国银行只重视资产和负债业务的发展,不重视中间业务的发展。锁着我国经济金融体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与社会经济发展对商业银行拓展中间业务的要求、与西方商业银行发达的中间业务发展比较,无论是在业务数量还是在业务质量上都存在较大的差距。其主要原因是

银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

银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 一、银行业面临市场化、国际化和规范化的管理挑战 经济贸易的全球化加速了金融服务的全球化进程,金融服务的触角早已穿越了国家疆界,使全球化的资本在世界各地扮演着重 要的角色。中国加入WTO以后,国内银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开放环境,外资银行带来了包括资本、管理、人才、市场、客户、以及技术等方方面面的竞争,同时也为中国金融市场注入了活力,金融服务与国际惯例和国际标准逐渐接轨,推动我国银行业走向市场化、国际化、规范化!今后几年是我国银行业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我国的银行业只有在竞争中快速形成核心竞争优势,在开放中增强抵御和防范风险的能力,在发展中掌握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才能提高我国银行业的整体竞争实力。 二、实现管理信息化全面提升竞争力 从我国银行业的信息技术应用情况看,在业务处理层面,我国银行业与国际银行业的技术应用水平差距不大,但是在管理信息层面的差距是明显的,其本质在于,管理信息化决定于经营思想和经营思念,并涉及到管理方式的革命,同时,技术集成难度也非常大。 银行业是信息密集型行业,它所有的业务信息全部都是以数字为载体存储在各处。银行业的管理必须依托信息技术实现以客户中心、电子商务、管理集中化的转变,借助信息管理工具为银行业构建科学的管理平台,建立集中监控体系,实现管理的全面升级,提升银行的核心竞争力。管理的信息化已经成为当前的商业银行信息技术运用的最重要的课题,成为缩

短与国际现代商业银行的管理差距,全面提升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用友银行业解决方案 北京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多年来一直关注和研究国内银行业的信息化应用,在研究和总结国内外银行业先进管理经验以及 为银行业客户服务的实践基础上,结合在管理软件开发上的优势,开发了适合银行客户的新一代金融管理信息化平台,在此基础上,为银行业提供具有前瞻性、成熟的管理信息化解决方案。 用友银行业管理信息化解决方案面向银行业的管理信息化建设,在提供财务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资产托管系统、报表分析和决策支持等应用的同时,与商业银行综合业务系统、金融资产及风险管理等系统集成应用,实现对银行从前台到后台,从业务到财务、从经营到分析的全面信息化管理,为银行决策层提供全面的查询分析、总体监控、风险监管和辅助经营决策。 银行业管理信息化解决方案充分考虑了未来我国银行国际化发展的需要,使用先进成熟的技术,基于internet/intranet运作,提供以集成、优化、计划、控制为基础的集中式网络化信息管理平台,并且具备多语言支持和多种货币支持功能。 对银行来说,银行战略管理是一切管理工作的核心,追求股东价值的最大化是银行经营的目标。银行的业务和管理系统的建设也必须围绕着整个银行战略的实现来展开,即可以从客户线、业务运作和风险控制线、财务线和员工线来进行。用友银行业解决方案从银行战略管理目标出发,主要提供如下管理和支持系统: 集中财务管理系统 全面成本管理系统 资产托管系统 集中采购及资产管理系统 计划预算管理系统 财务及量本利分析系统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1、集中式的财务管理系统 银行业集中式财务管理系统以集中式财务应用(数据集中、业务集中和管理集中)为基础,提供从财务核算到财务管理至财务分析的不同应用阶段和层次,功能涵盖账务处理、费用报账管理、计划预算、固定及递延资产管理、薪资福利管理等,并和综合业务系统实现安全高效的数据交换,充分体现了集约、集中和集成的财务应用理念。通过集中式的网络平台,实现从主管行到分支机构的实时、集中式的后台业务处理和数据监控,动态掌握全行的资源状况(人员、财务、资产),为银行的经营分析和业绩评价提供全面、真实、及时的信息来

农村商业银行网站建设方案

农村商业银行建设方案 智领普华科技XX

目录 1概述5 1.1背景5 1.2建设目标5 1.3项目建设内容6 1.4设计原则6 1.4.1以客户为中心原则6 1.4.2品牌原则7 1.4.3经济性原则7 1.4.4扩充性原则7 1.4.5易用性原则7 2总体方案8 2.1总体结构8 2.1.1数据层8 2.1.2支持层9 2.1.3函数层9 2.1.4功能层9 2.1.5表现层9 2.2采用J2EE的三层架构10 2.2.1能有效降低建设和维护成本,简化管理10 2.2.2适应大规模和复杂的应用需求10 2.2.3可适应不断的变化和新的业务需求11 2.2.4能有效提高系统并行处理能力11 2.2.5能有效提高系统安全性11 2.3系统软件配置12 2.3.1服务器操作系统12 2.3.2数据库管理系统12 3技术路线14 3.1统一的工作流管理平台14 3.1.1快速构建基于流程的应用系统14 3.1.2灵活的流程制定15 3.2内容管理平台17 3.3展现力强的富煤体工具-flex20 3.4统一的用户管理和权限管理22

4功能描述23 4.1门户各类功能(前台)23 4.1.1首页23 4.1.2走进本行24 4.1.3新闻中心25 4.1.4业务指南26 4.1.5网点设置26 4.1.6政策法规27 4.1.7专题报道28 4.1.8人才招聘28 4.1.9联系我们29 4.2后台功能29 4.2.1栏目管理29 4.2.2信息录入、编辑和发布29 4.2.3模板管理29 4.2.4信息审核30 4.2.5信息分类与检索30 4.2.6广告发布管理模块30 4.3OA办公管理系统30 4.3.1管理31 4.3.2公文管理31 4.3.3我的工作台32 4.3.3.1待办工作34 4.3.3.2日程管理34 4.3.3.3个人文档35 4.3.3.4个人信息设置35 4.3.3.5我的关联36 4.3.3.6单位通讯录37 4.3.4行政办公38 4.3.4.1会议管理38 4.3.4.2其他行政服务管理39 4.3.5知识管理39 4.3. 5.1灵活的知识收集过程40 4.3. 5.2文档资料管理41 4.3.6在线客服42

基于商业银行视角的科技金融发展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ed11498111.html, 基于商业银行视角的科技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束兰根原二军 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14年第11期 摘要:科技金融的重要性已被广泛认可,但是目前在科技金融发展中暴露出成效不显著、产品不丰富、模式不兼容等问题,这些问题成为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掣肘。文章从商业银行视角出发,研究了目前商业银行开展科技金融面临的问题,并结合传统信贷研究现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科技金融;商业银行;生命周期 科技金融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战略部署,其重要性已被广泛关注。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围绕如何推动科技金融发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商业银行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主体,承担着推动科技金融融合发展的历史使命。目前,国内商业银行通过组织架构创新、业务创新等做了大量探索,较好地助力了国内科技金融发展。但是,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目前商业银行作为科技金融主要推动方在科技金融发展中作用仍未被彻底有效释放,科技金融的发展仍面临极大的障碍和阻力。商业银行如何创新转型,深耕科技金融领域沃土,是值得社会各方亟待解决的重要命题。 一、商业银行成为科技金融最核心的推动力 (一)传统信贷市场仍将长期扮演重要角色 我国的金融市场中,以银行贷款为代表的间接融资一直是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商业银行占据着全国80%的金融资产,是科技型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与此同时,由于我国历史上的体制机制等原因,商业银行的信贷投入仍然将会是支持科技金融发展的重要渠道之一,是促进科技金融发展的主导者。 (二)外围环境倒逼传统商业银行审视革新自身业务发展模式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伴随着监管力度的逐渐加强,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本也在逐渐提升,传统的依赖存贷利差的盈利模式也难以为继。商业银行需要充分认识自身的问题并努力解决,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在产品、业务、组织结构、管理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深挖科技金融潜力,做深做透科技金融。优化资产结构,带动中间业务发展,为商业银行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 二、商业银行支持科技金融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商业银行金融科技发展策略研究

2019.02 商业银行金融科技发展策略研究 宋 刚 摘要:金融科技的本质是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为金融业提质增效,发展金融科技的目的是为了赋能金融业转型升级,使金融业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和防范金融风险。本文从研究金融科技发展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影响入手,介绍国内外商业银行金融科技的应用现状,阐述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战略转型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商业银行应对挑战、把握机遇,借力金融科技打造新一轮核心竞争力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金融科技 商业银行 大数据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1246(2019)02 - 0003 - 06 一、金融科技发展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一)推动商业银行业务转型 首先是支付结算领域的变革。以往以现金和银行卡为主的支付方式处理时间长、便利性差,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小额高频的场景支付成为常态。同时,随着支付宝、微信等社交工具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支付宝、微信等非银行支付机构电子支付的笔数和金额占比逐年提升。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2018年上半年,非银行支付机构处理电子支付业务2332.1亿笔,金额99.4万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111.3%和71.5%,增速远远高于银行电子支付方式。 其次在理财领域。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理财服务迅猛发展,具有智能投资理念的投顾平台也应运而生。智能投顾解决了市场信息收集不充分的问题,降低了服务成本和准入门槛,给商业银行传统理财业务带来较大竞争压力。 再次在信用贷款领域。以支付宝的花呗、借呗、京东白条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产品挤占了银行业市场份额。这些金融产品利用大数据风险控制模型为线上客户的资金需求和资金供给提供撮合,可实现快速审批、快速放贷。 (二)改变商业银行客户管理模式 随着金融科技在支付结算、理财、信用贷款等领域的拓展和渗透,以及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客户的行为习惯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变化。 银行业传统的客户管理模式具有较高的人力成本,而金融科技则颠覆了传统的客户管理和客户经营方式。传统的营销服务模式主要 专 稿 3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 一、导言 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是指银行作为中介人,利用技术、信息、机构网络、资金和信誉等方面的优势,不运用或不直接运用自己的资产,以中间人(代理人)的身份接受客户的委托为客户办理收付、咨询、代理、担保、租赁和其他委托事项,提供各类金融服务并收取佣金、手续费、管理费等费用的经营活动,它不影响银行的资产负债总额,被银行称为表外业务。我国银行中间业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表内业务如果以揽储放贷的利息差为代表,那么银行的息差收入就很难提高盈利空间,中间业务为银行盈利提供了空间。例如理财,不利用(或少利用)银行的资产来提供服务,获得收入。例如汇兑、手续费收入等等。国外银行的发展经验表明中间业务的盈利是提升银行竞争力的有效办法。发展中间业务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增强银行的竞争能力。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银行择优选择客户,客户也在挑选银行,特别是优质客户更看重银行服务水平的高低,能不能满足其需求将成为客户是否选择银行的主要标准。 (2)满足了个人理财的需求。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个人金融资产规模日益庞大,银行个人理财服务也日趋成熟。各大商业银行都推出了自己的理财产品,不仅仅是理财产品方面,个人客户对于保险代理、资金交易、资产管理、财务顾问、资信调查等方面的需求都希望得到满足,所以大力发展中间业务也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3)加强了银行与证券、保险等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在分业经营的体制下,任何一家金融机构都无法独立满足客户全方位的投资理财需求。不同类型的金融企业合作可以提高对客户的服务水平,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质量。

(4)适应国际银行业务发展趋势,中间业务成为国际间银行业务发展的重点。在不远的将来,银行业之间的竞争将主要体现在对中间业务的竞争,也就是在产品、技术、人才、营销上的争夺,西方银行业认为,中间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越高,商业银行的收入就越稳定,受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就越小。 本文总共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言;第二部分是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现状与西方国家的比较及发展的意义;第三部分是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第四部分是加快中间业务发展的探索研究;第五部分是结语。 二、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现状及与西方国家的比较 1.发展中间业务的现状 从2011年上半年报数据看,银行都在积极发展中间业务,部分银行更是达到成倍增长。截止到2011年6月份,各家上市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同比去年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工农中建四大行的中间业务处于领先地位,工行收入最高达到537.91亿元,其次是建行和农行,中行位于最后,中型股份制商行中交通银行最高100.44 亿元,其次是招商银行,华夏银行位于最后仅有15.27亿元。

论述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

论述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 1.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活动 1.1 商业银行的自然选择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快速发展根本原因是外部因素的结果。首先,国家放松了控制,开放银行和国际发展的趋势,包括中间业务,包括金融创新的步伐;其次,市场竞争也促进了中介机构的发展,商业银行的一些传统业务,就要面临着同业竞争。国家资本市场的发展,大大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传统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业务日益呈现出“夕阳产业”的下降,因此,商业银行被迫进行新的业务创新,以创建一个新的利润来源;再次,中间业务创新是市场需求的结果,由于在利率和汇率,在这经济环境的企业频繁波动具有不确定性,中间业务的创新增加了有效的管理工具。其中,尤其是金融衍生品的数量为银行中间业务发展,风险管理,以满足客户需求的风险,商业银行以及其他多元化的金融服务;最后,银行有自己的优势,以及20世纪80年代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可能的发展和广泛使用的实用信息技术。 1987年2月在美国西北大学举行缔结关于资产证券化和发展中间业务研讨会上,学者对商业银行的发展,在大量的商业银行中间的风险的存款机构,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和技术、控制、利率风险、以及客户的竞争,如资本充足率等因素密切相关。 1.2中间业务发展的意义 (1)可以扩展到商业银行的中介功能,扩大业务规模。 (2)商业银行可以分散经营风险,提高银行的抗风险能力。 (3)能发挥多种经营,“捆绑式”的效果,以提高银行的竞争力。 中间业务的商业银行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其他业务,并为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不仅带来直接的利润,但也与其他业务,第二市场的互动,增强银行的竞争力。 2.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 2.1更广泛的业务范围,品种繁多 西方国家的商业银行和各种各样的产品,满足多样化需求的客户。传统的银行,信托服务、投资银行、共同基金、保险等业务范围。而西方国家他们可以从事货币市场业务,也可以从事贴现商业票据市场和资本市场业务,是商业银行新的业务创新。 2.2业务规模逐步扩大,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从1993年到1996年之间,美国的银行业务从912亿美元增长至12.188万亿美元,占银行资产从78%提高到142.9%,其中七大银行的商业贷款超过一倍多,五大银行的总资产超过2.2万亿美元,同一时期业务活动所涉及的内容中,在美国银行资产和负债资本额为7800亿美元,总资产为45亿美元。中间业务3年平均增速为54.2%,平均每年超过9%的年均总资产和21.6%的总资产增长率。

农村金融机构信息化建设水平有待提高

农村金融机构信息化建设水平有待提高 随着2007年8月10日海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的挂牌成立,这是全国最后一家挂牌开业的省级联社,它的诞生,标志着农村信用社新的管理体制框架已经全面建立,表明经过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不断努力,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和阶段性成果。目前国内金融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同时,国内银行业的信息化建设经过持续多年的建设,已具相当规模和水平,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信息化水平由于历史原因并不很高,加快信息化建设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目前,在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完成了现阶段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任务,确立了新的管理体制框架,初步建立了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符合现代法人治理结构的农村信用社、农村信用联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组织机构,在风险控制、业务发展、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目前,各地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经营潜力开始有效发挥,各项业务快速发展,资产质量不断提高,经营状况开始发生本质变化,抗御风险能力有了显著提高,服务“三农”的能力正不断增强。 农村信用社改革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特别是各项业务能够较快的发展,这与各地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信息化建设是分不开的。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中较早进行的信息化建设开始于1980年代后期,较晚的也开始于1996年农村信用社与中国农业银行脱钩以后,基本上都经历了单机和区域计算机联网处理两个阶段。2000年以后,省级联社等行业管理机构开始组建,在联社成立之初,就对信息化建设给予高度重视,并将综合业务网络系统建设做为重点。 截至2007年12月底,广东、湖北、湖南、重庆、山西、山东、河北(沧州市)、青海、江苏、吉林、浙江、天津、陕西、江西、四川、北京等16省、市、直辖市的3920家农信银机构及所属营业网点,已先后办理签发银行汇票业务,全国各地农信银机构均可代理收款和解付银行汇票;广东、深圳、湖南、湖北、吉林、重庆、山东、云南(部分)、陕西(西安市)、广西(部分)等地的农信银机构网点,已开通受理个人账户通存通兑业务。 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信息化建设较前几年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与此同时,其他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信息化建设步伐并未停止,而且还逐渐加快。工、农、中、建等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都已实现数据集中,重新梳理规范了业务流程,适应了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要求,极大提高了金融服务水平。 分析各商业银行信息化水平有了质的改变,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银行的信息技术应用已从操作层面转入经营管理层面,成为经营管理决策的重要工具。第二,信息技术应用从提高银行内部运营效率、主要解决前后台业务处理问题,转向面对外部市场竞争,重点解决改进金融服务面临的各项应用问题,引领各项业务全面发展。第三,银行的信息技术应用从满足账务核算要求,转向致力于综合信息处理和数据加工。第四,将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落实到对客户需求的全面支持,增加了客户自我服务功能,支持银行与客户、客户与客户之间的相互交流。第五,银行信息技术平台获得几乎没有限制的延伸,第三方、第四方服务供应商及客户都可以应用银行的信息技术平台获得各种所需要的信息和相关服务。 农村合作金融系统目前的信息化水平与各商业银行相比,还是有较大差距的,有关专家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受管理体制的制约,全国农村合作金融系统没有整体的信息化建设规划。二是各地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计算机信息技术系统建设起步晚,自1996

商业银行科技金融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Modern Management 现代管理, 2018, 8(6), 577-581 Published Online December 2018 in Hans. https://www.doczj.com/doc/ed11498111.html,/journal/mm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ed11498111.html,/10.12677/mm.2018.86075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Sci-Tech Finance Team in Commercial Banks Hua Zhu, Miaomiao Jiang* Bank of Nanjing, Nanjing Jiangsu Received: Nov. 8th, 2018; accepted: Nov. 22nd, 2018; published: Nov. 29th, 2018 Abstract Commercial banks have regarded Sci-tech Finance as a significant aspect of business development. However, there’s not a high-quality team with inter-disciplinary talents, which makes it difficult to carry out the practice. Moreover, because of the limitations in the employment mechanism and assessment mechanism of commercial banks, this makes the construction of talent team very dif-ficult.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argues that commercial banks should broaden the channels for re-cruitment, change the traditional and single mode of talent recruitment. In addition, the internal training system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can be improved through sand table drills, salon sharing, industry experts’ selection activities and other forms. Furthermore, we should optimize the assess-ment mechanism, make the rewards and punishments more accurate, and finally form a mechanism of Sci-tech financial talent teambuilding mechanism with commercial bank characteristics. Keywords Sci-Tech Financial, Inter-Disciplinary Talents Teams, Construction Mechanism 商业银行科技金融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朱华,蒋苗苗* 南京银行,江苏南京 收稿日期:2018年11月8日;录用日期:2018年11月22日;发布日期:2018年11月29日 摘要 科技金融成为商业银行业务转型升级的重要发展方向,然而由于高素质复合型科技金融人才缺乏,该业*通讯作者。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现状和创新策略

拓展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思考 陈懿 内容摘要:银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大背景下,加快发展中间业务将成为银行业调整战略的重点。为此,商业银行应审时度势,抓住机遇,创新业务,创新功能,丰富服务品种,改善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大力开拓和发展中间业务,作为商业银行提高竞争力,降低经营风险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银行状况;业务发展;业务创新;创新策略;指导思想 在过去20多年里,由于世界经济环境变幻莫测和信息传播技术的进步,国际金融业出现了金融创新为主流的深刻革命。金融创新冲击了传统的金融体制,金融市场结构和银行的经营管理方式,丰富了金融产品,为全球金融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特别是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的创新异军突起,获得长足发展,迅速成为银行业务的三大支柱之一。随着中国加入WTO后,中国的经济同世界经济已日趋一体化,国内银行业要置身于世界经济大潮中,就要在金融业务上有所创新,特别是在中间业务上有所突破和创新。 一、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现状 (一)中间业务收入占全行总收入的比重长期在低位徘徊。在西方国家银行业中,中间业务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发展空前,迅速成为银行业务的三大支柱之一,中间业务收入在总收入中比重普遍占30% 以上,有的银行已达60%。我国的商业银行由于受传统观念经

营模式、人才、技术等多方面的影响,中间业务发展不充分,据一份资料统计表明:国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比重,工行5%、农行1.71%、中行17%、建行8%。 (二)中间业务品种尚未全部开发推广。根据巴塞尔委员会的分类方法,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可分为四类:一是银行提供的各种担保;二是贷款或投资的承诺业务;三是创造金融工具;四是利用银行的人力与技术设备等资源为客户提供中介与服务。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已开办的中间业务,以上述分类的第四类为主,正尝试推广第一、二类的某些业务,至于第三类业务,除了国际贸易及外债收支因防范汇率、利率风险需要可以做远期和互换交易外,其他衍生产品还未实现零的突破。 (三)中间业务发展很不平衡。一是中间业务在各业务种类之间的发展很不平衡,有的中间业务种类如银行卡和代理业务发展十分迅速,而有的中间业务种类如商人银行、电子计算机服务目前甚至还未开展起来;二是中间业务在各地区之间的发展很不平衡,在经济较发达的省会城市的省辖中间业务发展较快,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则发展缓慢;三是中间业务在同一地区各家银行之间的发展也不平衡,在交通银行、招商银行等股份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较迅速,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发展则相对缓慢。 二、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存在的问题

商业银行信息管理系统

《信息系统分析与集成》 课程论文 题目商业银行信息管理系统分析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 任课教师 二O一五年十一月二十日

商业银行信息管理系统 摘要:在我国的金融行业中,拥有自己的管理信息系统在很大程度上为银行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论文主要研究管理信息系统在中国商业银行中的开发应用情况,通过系统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分析以及系统功能的实现,进一步深入了解了中国商业银行管理信息系统的运用情况和运用效果,探寻管理信息系统在金融行业发展中的影响,以及对商业银行管理信息系统在未来的发展中提出建议。 关键字:信息系统;商业银行;信息管理。 1.背景 激烈的市场竞争给商业银行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挑战,面对纷繁复杂、数量巨大的信息资源,商业银行如何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将成为经营成败的关键。近几年来,我国银行业的电子化进程有了长足的发展,目前正在进行主机延伸、数据结构调整、新一代综合业务系统的推广等一系列工作,这都对数据资源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的商业银行业应秉承以储户为中心, 实现储户价值的战略理念, 在产品和服务设计上,在组织结构或管理结构的调整上,都必须从储户角度出发来考虑, 做到为每一个目标储户提供满意服务,而不再是以前那种为“一群顾客”服务的观念。通过贯彻顾客至上的经营理念, 建立全方位满足顾客的具体措施,最终建立“优质服务型”的竞争优势。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给商业银行的信息化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商业银行管理信息系统是为商业银行内部的工作人员和商业银行的管理人员服务的。在日常的工作中商业银行管理信息系统能够为员工提供更加便捷的信息资源,使工作流程简化、提高效率、节省时间。 2.企业需求分析 2.1企业组织与功能结构分析 2.1.1组织结构分析 (1)组织结构调查内容 商业银行由业务部、财务部、人力资源部、营业部、信息科技部、储户部和法律事务部组成。其中业务部管理营业部和储户部;信息科技部为各个部门提供信息技术保障;营业部获得的储户信息传递给储户部,人力部的人员调配信息将传递给人力资源部;各个营业部每天的资金信息会汇总到业务部,便于管理和整理;业务部汇总的信息传递到财务部。 各组织之间的信息传递是通过各种票据实现的,在传递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错误和遗漏,可能导致整个组织信息的错误,如业务部的人员调动可能无法及时上报到人力资源部,使得可能存在同一个人员被安排不同的工作的情况;又如业务部在上报财务部业务时可能遗漏了某一天的信息,事后发现时则要对整个财务报表进行修改等等。因此,新建立的信息系统要求各个部门之间能够获得该部门所需的必要信息,而且能够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便于操作,具有检错能力以降低人为疏忽造成的损失。

企业战略-我国商业银行信息化建设的问题与反思

★★★文档资源★★★ [摘要] 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改变着传统的银行运作方式?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加快“金融脱媒”步伐?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加大银行经营风险?为此,我国商业银行也应相应地加快银行网络化的发展步伐,加大中间业务的发展力度,加强信息安全的管理? [关键词] 商业银行;信息化;网络银行;中间业务;安全管理 一?前言 当今世界,信息化浪潮正以雷霆万钧之力?汹涌澎湃之势震撼着世界?纵览信息化发展史,其发端可追溯到20世纪中叶?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宣告了人类社会迈入一个崭新的时代——“信息时代”?如今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正在给人类社会经济?文化和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各行各业都在通过信息技术对传统业务进行整合和改造,?银行业也不例外?,现代商业银行视信息化为生命线,诸如网上银行?数码银行等新兴业务已在国内银行业蓬勃发展?但是快速发展红火的表象背后,潜藏着的却是银行业发展的危机?银行业何去何从,已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二?信息化及其对银行业的影响分析 现代信息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核心,是知识经济的标志,是渗透性最强?应用最广泛?倍增效益最高?发展最为迅速的高新技术,其创造着有史以来人类最高的生产效率?信息化,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完成信息的采集?传输和处理任务,实现预期目标的过程?当前,席卷全球的信息化浪潮已对银行业产生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具体到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一)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改变着传统的银行运作方式 计算机网络是当今世界最为激动人心的高新技术,该技术在银行业的运用改变了传统业务的处理方式,将传统的银行业带入一个全新的领域?从外部存?贷?取?汇业务到内部办公?管理,均可通过计算机处理?银行电子化不仅加快了资金的流转速度,提高了服务效率,方便了广大顾客?更重要的是,按照传统规则建立起来的银行业务流程?组织架构?管理模式及相关制度,必须按照信息化的要求进行重构? 有人预言,因特网将会改变银行竞争能力的排行榜?信息化发展对传统银行业的冲击,更突出的体现在与传统银行经营理念迥异的网络银行业务?据统计,网上银行的交易成本比银行低75%,比普通银行低90%?网上银行还具有无分支机构?无纸化操作?全天候服务等特征?网上银行的建立已成为银行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这将成为未来银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二)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加快“金融脱媒”步伐 商业银行的产生是以社会化分工和信息传播不充分导致投融资双方难以匹配为前提条件的?从某种意义讲,银行利润的真正来源是银行所掌握的存款人和投资者的需要但没有时间或能力去收集的信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银行的信息优势正在以不断加快的速度消失?因此,我们有必要认真思考,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问题立足点? 微软总裁比尔·盖茨曾预言:“传统商业银行将是在21世纪灭绝的一群恐龙?”这一预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介绍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概 况

目录 第一章中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概况 (4) 一、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基本概念 (4) (一)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定义 (4) (二)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分类 (4) 二、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现状 (6) (一)我国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现状 (6) (二)我国银行中间业务收费现状 (6) (三)银行中间业务法律法规现状 (6) (四)我国银行中间业务营销现状 (7) 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问题及建议 (8) (一)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问题体现 (8) (二)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建议 (10) 四、中间业务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11) (一)实现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 (11) (二)实现银行的财务结构优化 (11) (三)促进存贷款传统业务发展 (11) 第二章中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竞争格局 (13) 一、中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态势 (13) 二、中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竞争格局 (14) 第三章中国上市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 (17) 一、国有上市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 (17) 二、股份制上市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 (18) 三、城市商业上市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 (20) (一)北京银行 (20)

第一章中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概况一、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基本概念 (一)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定义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11年颁布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是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即可以理解中间业务实际上就是非利息收入。 通俗讲,中间业务是介于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中间的那部分业务,一般是指银行不需要动用自己的资金,依托业务、技术、机构、信誉和人才等优势,从中间人的身份代替客户办理收付和其他代理事项等各种金融服务以及直接参与合规的市场交易等经营活动,从而增加银行收益的业务。 中间业务与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共同构成商业银行的三大业务类型并正在成为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 (二)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分类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主要分为九大类业务:即,结算业务、代理业务、信托业务、租赁业务、咨询业务、保管及其他业务。 1.支付结算类业务 支付结算类业务是指由商业银行为客户办理因债权债务关系引起的与货币支付、资金划拨有关的收费业务。 2.银行卡业务 银行卡是由经授权的金融机构(主要指商业银行)向社会发行的具有消费信用、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或部分功能的信用支付工具。银行卡业务的分类方式一般包括以下几类: 依据清偿方式,银行卡业务可分为贷记卡业务、准贷记卡业务和借记卡业务。

2020年(发展战略)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问题及战略研究

(发展战略)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问题及战略研究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问题及战略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起步晚,收入比重低,品种少,创新能力不足,服务收费不合理。加入WTO后,中外银行的激烈竞争促使我国商业银行于发展中间业务上必须尽快提高认识,完善组织管理,强化产品开发,实施有效市场营销,优化服务手段,完善人才培养机制,调整收费标准,防范市场风险。 中图分类号:F83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217(2004)03-0031-04壹、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及存于的问题 (壹)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现状 近几年,国内银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所能带来的利润越来越小,为寻求和扩大盈利空间,各商业银行将目光投向了中间业务。据了解,我国四大银行2002年中间业务占其全部收益比重分别为:中国银行约17%、中国建设银行约8%、中国工商银行约5%、中国农业银行约4%。但因我国银行中间业务起步较晚,发展不快,不仅业务量占总收入的比重偏低,而且品种较少,仅仅限于结算、代理收费等劳动密集型产品。而技术含量高的资信调查、资产评估、个人理财、期货期权以及衍生工具类于我国才刚刚起步,有的基本没有开展。目前,我国各商业银行已经开展的中间业务大约有260余个品种,可是,其中有相当壹部分是不收费的,例如邮寄对帐单、代发工资、银证转帐等业务均不收费。 (二)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存于的问题 和西方商业银行发达的中间业务相比,我国银行中间业务无论于规模仍是质量

等方面均存于许多问题,主要体当下: 1.绝对收入额及其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偏低 表12001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比较单位:亿元 ─────────────────────────────── 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合计 ─────────────────────────────── 中间业务 26.169.6652.4632.28120.56 收入 营业收入 746.6496.57403.59595.312242.07 净额 中间业务 净收入占3.51.95135.425.38 比例 ─────────────────────────────── 注:中国银行中间业务净收入中其他营业收支净额(含汇兑损益)为25.2亿元,建设银行其他营业收支净额(含汇兑损益)为3.2亿元。 从表1中见出,除中国银行因历史原因外汇业务收入较大导致其中间业务的业

最新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研究 论文关键词:商业中间业务;对策 论文提要:商业银行积极稳定地发展中间业务,既是摆脱存贷利差日益减小,利润趋微困境的需要,也是应对加入WTO后外资银行冲击的理性选择。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起步较晚,加之重视不够、业务范围狭窄,发展受到了极大限制。本文将主要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我国自2006年11月15日对外资银行全面放开,本土商业银行正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在坚守和巩固传统业务的同时,我国商业银行不得不开发新的业务、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以增强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如今,这个重担便落在了中间业务身上。其原因在于:国外商业银行的成功经验证明了发展中间业务是银行尤其是商业银行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与国外商业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上的发展存在着巨大差距,发展还非常滞后,在存款利息不断减少、化对银行生存空间不断挤压、传统业务经营风险日益加 大的今天,中间业务已成为国有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 一、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现状 二、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重要性 中间业务指的是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 1、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实现利润最大化的需要。银行是企业,以提供服务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我国商业银行传统资产负债业务资产品种单一、质量低下、筹资高;同时,受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影响,存贷利差越来越小,利差收益提高困

难,靠传统资产负债业务维持生存发展越来越困难。因此,必须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中间业务不仅可以改善资产负债结构、分散风险,而且通过增强服务创造效益,已经成为商业银行收益的重要来源。发展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实现利润最大化的需要。 2、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需要。按照《巴塞尔协议》,银行的资本对风险资产比率达8%,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必须增加资本储备,这必然影响银行盈利。中间业务具有成本低、收益高、风险小的优势,有助于商业银行积累大量资本,增强竞争能力,是商业银行未来发展和竞争的主要阵地。 三、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面临的问题 1、对发展中间业务存在认识偏差。受体制、观念、思维方式和实践经验的制约,我国商业银行均以存贷款业务为主营业务,对国际银行业中间业务快速发展的趋势认识不足;对利率市场化步伐加快和金融市场全面开放后面临的生存和发展压力认识不足,对中间业务的手续费收入可以大大提高商业银行利润总水平没有给予高度重视,影响了中间业务的发展。 2、中间业务规模小,技术含量不高,结构不合理。近年来,尽管我国商业银行开办的中间业务已达260余种,但实际运用的品种很少且层次低、功能不完善,主要集中在收付结算和代理业务等劳动密集型品种方面,高附加值品种在我国银行业中尚处于起步阶段。而西方国家商业银行推行的中间业务范围广泛、种类繁多,涵盖代理、结算、担保、融资、咨询和金融衍生等众多领域。 3、我国业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体制限制了中间业务的发展。1995年颁布的《商业法》明确规定,商业银行只能从事传统的银行业务,不得从事信托和股票业务,不得投资于非自用不动产,不得向非银行和企业投资。中间业务大多属于银行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