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乙醇的发展前景
- 格式:doc
- 大小:34.03 KB
- 文档页数:4
棉花秸秆生产燃料乙醇的预处理技术研究概述摘要乙醇是一种很有希望替代有限石油的燃料。
我国目前燃料乙醇生产的主要原料是陈化粮,但我国陈化粮可用于燃料乙醇生产的量十分有限。
棉花秸秆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和其它灰分等组成,经过预处理、发酵和脱水可生成燃料乙醇,在能源急剧短缺的今天,丰富而又可再生的棉花秸秆已经备受关注。
纤维质材料的预处理是转化乙醇过程中的关键步骤,该步骤的优化可明显提高纤维素的水解率,进而降低乙醇的生产成本。
本文总结了纤维质材料预处理的各种方法,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综述和分析,并对生物质预处理技术发展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棉花秸秆;预处理;生物乙醇RESEARCH ON PRETREATMENT OF COTTON STALK FORBIOETHANOL PRODUCTIONABSTRACTEthanol is promising alternative energy source for the limited crude oil. Ethanol mainly comes from aged grain in our country.However, the aged grain which is used to produce ethanol is lim-ited. Cotton stalk is composed of cellulose, hemicellulose, lignin and solvent extractives. Ethanol can be obtained by pretreatment, fermentation and dehydration of cotton stra-w. In the current circumstances of energy shortage, abundant and renewable cotton str-aw has caused widespread concern.Petreatment, the critical technology for transformation of lignocellulosic materials to ethanol, can significantly enhance the hydrolysis of cellulose, and then reduce the cost of ethanol production. Progress 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pretreatment is re-viewed in this paper, a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different methods of pretreatment a-re summarized and analyzed in detail. The prospect of pretreatment is also discussed.KEY WORDS: Cotton stalk; Pretreatment; Bioethanol第一章文献综述1.1 前言能源是当今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生物燃料乙醇发展及其对近期粮食价格上涨的影响分析t仇焕广杨军黄季焜内容提要:本文在对已有相关研究和各主要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国燃料乙醇发展现状和政策进行系统综述的基础上,分析了生物燃料乙醇发展对近期全球和我国粮食价格上涨的影响。
分析表明,生物能源发展是近期全球粮食价格快速上涨的重要原因之一;生物燃料乙醇发展不但提高了对能源作物的需求,而且通过密切农产品与石油两个市场的联系,使粮食价格紧随能源市场价格而波动;生物燃料乙醇将在未来得到进一步发展,其对粮食价格的影响也将是长期的;我国政府应当尽早采取措施以保障国内粮食安全。
关键词:生物燃料乙醇;粮食价格;政策措施一、研究背景近几年,由于对能源安全和环境污染的日益担心,生物燃料乙醇的发展受到了全球各国普遍关注和重视。
2000年全球生物燃料乙醇的产量只有1300万吨,在近几年内迅速扩张,2007年全球燃料乙醇产量达到4500万吨。
其中,美国生物燃料乙醇产量为2000万吨,使用了其玉米产量的近30%左右(Trostle, 2008);巴西的生物燃料乙醇产量为1600万吨,使用的主要原料为甘蔗(I EA,2006)。
由于国际能源价格的积极性,提高农民与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合作社的凝聚力(张广胜等,2007)。
(5)重视登记审核批准制度,合作社登记前,要到指定部门进行审核登记。
负责审核登记的部门,要对合作社的发展前景、发展能力进行相应的调查。
符合条件的批准到工商部门登记,不符合的讲明原因,等条件成熟后再进行登记。
(6)实施普惠制扶持措施,一是能够为合作社发展创造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提升合作社发展的动力;二是能够为弱小的合作社起到/雪中送炭0的作用。
/扶上马,送一程0,帮助合作社逐步走出困境,促进有能力、有条件、有发展前景的合作社大步向前。
(7)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确保合作社登记后明确需要与哪些部门打交道,要履行哪些手续,减少合作社自身的盲目性。
参考文献11G rei n er1E voluti on and Revol u tion as Organ iz ati on G ro w1H arval d B usi n ess Revie w,197221伊查克#麦迪思1赵睿等译1企业生命周期1华夏出版社,200431陈佳贵1关于企业生命周期与企业悦变的探讨1中国工业经济,1995(11):5~1141李业1企业生命周期的修正模型及思考1南方经济,2000(2):56~6051张广胜,周娟,周密1农民对专业合作社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沈阳市200个村的调查1农业经济问题,2007(11):68~73(作者单位:天津大学管理学院,天津,300072)责任编辑:李玉勤*基金项目:本文得到了国家社科基金(编号:07B J Y062)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70741034)的资助特别是石油价格的不断上涨,美国、巴西、印度、中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在短期内都制定了生物燃料乙醇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未来全球生物燃料乙醇还将进一步发展。
关于酒精做燃料汽车的说明当前,世界范围内能源紧张问题已日趋尖锐,石油资源已近枯竭已是不争的事实,同时环境保护也是世界各国、特别是面临2008年奥运会的北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用醇燃料替代传统的汽油开车,不但能有效缓解能源紧张,并且作为世界公认的清洁燃料,对环境保护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全酒精车点火装置目前汽油87%是碳、13%是氢;乙醇52%是碳;13%是氢、35%是氧,甲醇含氧量则高达50%,氧是冷冰冰的,气化潜热大,饱和蒸气压低,爆炸低限高,不易挥发,难以雾化。
车用点火装置即使点燃也难以传播,燃烧不完全,汽车的动力也不足。
针对这一特点,ZQ-84汽车高能点火装置与常规点火线圈相比,点火能量提高了10-20倍。
在高压喷出的不是瞬间即逝的电火花,而是持久不惜的火球,该火球除能量大外,还能把甲醇混合气电离,离子化的混合气体以H2+CO为主进入气缸燃烧,因而动力增加,排污极低,燃耗减少,价格也比汽油便宜,对于目前在用车仅需更换高能点火装置,就可以实现全甲醇M100开车,也可以使用全乙醇甚至白酒(如北京二锅头)行驶。
如果生产甲醇发动机和专用化油器,把压缩比提到14:1,预计油醇比还可以大幅降低,产生更显著的节能环保效果。
全酒精车环保汽车排放主要有三项指标:总排放量、总排放毒性、从燃料生产到汽车使用的全过程污染。
欧洲和美国(轻型汽油车g/km)排放标准与酒精排放比较欧洲标准美国标准甲醇Co HC NOx 生效期 Co HC NOx 生效期 Co HC NOx欧Ⅰ 2.72 0.97 1992 81-94 0.20 0.03 0.04欧Ⅱ 2.2 0.50 1995 2.1 0.25 0.62 95-05 / / /欧Ⅲ 2.3 0.2 0.15 2000 2.1 0.16 0.25 2005- 1.03 0.06 0.19 欧Ⅳ 1.0 0.1 0.08 2005总体看,油类污染最高,气体类居中,醇、醚类很低,氢气最低(零下263度储存,常温下会爆炸,极不安全,成本很高,属于未来的技术)。
目录一、项目概述 (1)二、技术的可行性分析 (3)1、秸杆燃料乙醇生产技术现状 (3)2、生产技术概述 (6)(1)原料 (7)(2)预处理 (7)(3)纤维素酶及酶水解 (9)(4)发酵 (10)(5)蒸馏、脱水和变性 (11)(6)污水处理 (11)三、我场秸杆资源分析 (12)四、项目建设的技术方案 (14)五、项目的经济分析 (16)六、存在的问题 (19)七、项目建议 (20)一、项目概述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用以支撑社会进步的一次能源的代表——石油,已成为现代文明赖以生存的“血液"。
然而,地球上的一次能源是有限的、不可再生的,并且已呈逐渐枯竭之势。
据联合国能源组织多次评估,再过50年左右,地球上的石油储量大工业化开采将趋结束。
能源短缺已是现代社会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为了寻求替代能源,几十年来,人们做出了不懈努力,通过大量的研究、对比和实践,来寻找可方便制取、使用的可再生能源。
近些年来,世界将目光集中到生物燃料乙醇上来。
我国对生物燃料乙醇发展特别谨慎。
在2008年6月召开的全球粮食安全高级别会议上,我国表示:将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生物能源发展道路,坚持“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的原则,严格控制用玉米、油料等粮油产品生产生物燃料,坚持充分利用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农村废弃物发展生物质能源。
农村废弃物如稻草、玉米秸秆、麦秸、蔗渣及森林工业副产品等具有来源丰富,品种多,再生时间短等优点.目前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而且常常造成环境污染。
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可生产生物质2200×108t,相当于目前世界能源消耗的8~10倍。
我国纤维素类可再生资源非常丰富,仅农作物的秸秆就有7×108 t。
因此,如何成功地开发这一资源作为液体燃料,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的研究课题。
乙醇是来自可再生资源的最有发展前景的液体燃料,但目前生物法生产的乙醇还主要来自糖类和淀粉发酵,面对世界人口的急剧膨胀和粮食短缺,用粮食生产酒精的发展将受到限制。
燃料乙醇的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马 欢 ,刘伟伟 ,张无敌 ,刘士清(云南师范大学 省农村能源重点实验室 ,云南 昆明 650092)摘 要 :介绍了燃料乙醇的优点 ,开发的意义 ,及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 。
结合云南的实际情况 ,指出 在云南以甘蔗为原料发展燃料乙醇的前景广阔 。
关键词 :燃料乙醇 ;研究进展 ;存在问题 ;云南 ;甘蔗 中图分类号 : TK6文献标识码 : A文章编号 : 1004 - 3950 ( 2006) 02 - 0029 - 05 Pre s en t s i tua t i on an d ex ist i n g prob l em of fue l a lcoho lM A Huan, L I U W e i 2we i , ZHA NG W u 2d i , L I U Sh i 2q i n g( P r ovinc i a l Key L a b o r a t o r y of R u r a l Ene r g y Enginee r ing, Yunnan No r m a l U n i ve r sity, Kunm ing 650092, Ch i na ) A b s tra c t : T he au t ho r su mm a r ized the p r oce s s techno l og y and deve l opm e n t of fue l a l coho l w i th its sig n i f ican t advan t ag e s a t h om e and ab r oad in th i s p a p e r . A n a l yse show s tha t sug a r cane is a ve r y p r om ising raw m a t e r ia l fo r fue l a l coho l p r o 2 duc t ion in Yunnan P r ovince .Key word s : fue l a l coho l ; re s ea r ch p r ogre s s; existing p rob l em ; Yunnan P r ovince; sug a r cane增加汽油的含氧量 ,使其充分燃烧 。
燃料乙醇产业的产业关联效应分析摘要:燃料乙醇产业作为新兴的生物能源产业,与农业、运输、环保、科研等相关产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具有产业集聚发展的带动作用以及促进农业产业化、实现惠农支农、减少环境污染的多重产业关联效应,从而有着巨大的机遇和光明的前景。
关键词:燃料乙醇;农业产业化;能源替代燃料乙醇产业作为新兴生物能源产业的主要代表,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特别是它的石油替代、环境保护、农业增收、新经济产业一矢四的的独特优势,已经给传统能源产业、传统农业带来了革命性颠覆,如果说20世纪形成的是石油经济和以其为主体的技术体系,21世纪将会形成以生物能源产业为主导的生物质经济及其技术体系。
燃料乙醇产业在我国的发展与农业、运输、环保、科研相关产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所具有的产业集聚发展的带动作用以及促进农业产业化、实现惠农支农、减少环境污染的多重产业关联效益,使产业未来的发展面临巨大的机遇和光明的前景。
一、燃料乙醇产业对促进农业产业化具有重要作用李克强副总理曾指出,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粮食大国,应当利用好丰富的生物质资源。
把农业产业化发展起来,燃料乙醇产业的发展可以有效解决粮食转化,促进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确保我国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更加有利于增产和稳定农民的收入,实现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为农业的产业化探索一条新途径。
目前,我国的年汽油消费量约为3600万吨,需燃料乙醇395万吨,以谷物计算,耗谷物约1300万吨,与每年消耗的巨大的饲料粮资源相比,不仅不会使粮食安全受到冲击,还可通过燃料乙醇的生产,极大地促进农产品的转化,平衡农产品的生产与消费。
稳定农产品价格。
相对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
天冠集团的发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天冠集团作为国内生物能源和循环经济的代表性企业,有效带动上游农业和下游化工产业(乙烯)等多个附属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对农产品资源的高度“吃干榨净”,为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提供了新的“支点”。
生物质能源的现状和发展前景一.生物质能源概述化石资源的过度消耗引发了能源和环境危机,寻找不可再生资源的替代品成为人类社会生存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
生物质能源环境友好,可再生,并且有丰富的存量,且从生物质出发,获得多种形态的能源成为了研究热点和投资热点。
生物质是指由光合作用产生的各种有机体。
生物质能则是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蕴藏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即绿色植物通过叶绿素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而贮存在生物质内部的能量形式。
它除了可以提供燃烧热,还可以制成种类繁多的重要化工品[1]及气、液、固的能源形态,尤其是可以作为交通燃料的制备原料[2]。
生物质的研究在推动化学工业和能源燃料可持续发展中已经并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生物质资源按其来源分类可分为:一是木材及森林;二是农业废弃物;三是水生植物;四是油料植物;五是城市和工业有机废弃物;六是动物粪便。
生物质的应用和开发在政策层面上引起了各国的重视,我国在生物能源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突出了五个方面: 1.提高能源植物的数量和质量;2.从原料到技术发展燃料乙醇工业。
3.加快生物柴油产业化的步伐。
4.推进生物质发电和供热。
5.促进生物质转化为致密成型燃料。
利用生物质能方式主要有:一是热化学转换技术,获得木炭焦油和可燃气体等高品位的能源产品,分为高温干馏、热解、生物质液化等方法;二是生物化学转换法,主要指生物质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下,生成沼气、酒精等能源产品;三是利用油料植物所产生的生物油;四是直接燃烧技术,包括炉灶燃烧技术、锅炉燃烧技术、致密成型技术和垃圾焚烧技术等。
二.生物质资源量1.全球的生物质资源生物质能仅次于三大化石能源位列第四,存量丰富且可再生,具备很大的发展前景。
全球每年经光合作用产生的生物质约1700亿吨,其能量相当于全球能量年消耗总量的10倍,而作为能源的利用量还不到总量的1%,开发潜力巨大。
目前来自生物质的能量约占全球消耗能量的14%。
其中发达国家每年3%左右的能源来自生物质能,发展中国家生物质利用约占这些国家能源消耗的35%。
2008年8月 农机化研究 第8期 乙醇与生物柴油应用对比分析和市场化前景 安晓东,李冠峰,李洲 (河南农业大学机电学院,郑州450002) 摘要:对生物柴油和乙醇的主要物理化学特性以及两者与柴油混合在柴油机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对比。结 果表明:在中小负荷工况下,乙醇与石化柴油掺烧,柴油机排放烟度PM降低,NO 和c0排放增大,HC排放稍微 增加;生物柴油与石化柴油掺烧,柴油机排放烟度PM降低,NO 排放升高,CO排放降低,HC排放减少明显。在 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情况,讨论了其市场化的前景,指出我国在目前的情况下,乙醇生产要以“非粮”为主,重 点发展纤维素制取乙醇;对生物柴油料油的发展,要汲取国外的经验,走生物质燃料油原料的多样性之路。 关键词:柴油机;乙醇柴油;生物柴油 中图分类号:921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88X(2008)08一O189一O5
0 引言 2006年,国际石油价格突破70¥/桶,石油替代 品重新受到了关注,可再生能源替代石化能源是发展 的趋势。现行可再生资源有甲醇、乙醇、二甲醚和生 物柴油等,其中乙醇汽油已产业化应用,生物柴油的 特性比较接近石化柴油也得到了多方关注。在整个 成品油市场中,柴油的供需平衡问题将是我国未来较
长时间石油市场发展的焦点问题…。因此,本文主要 探讨用于柴油机代用燃料的乙醇柴油和生物柴油的 燃烧特性(烟度P 、NO 耗油量和CO)以及生产市 场化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1 乙醇与生物柴油的主要物化特性对比 几种燃料的主要物化特性比较如表1所示。
表1几种燃料的主要物化特性比较 Tab.1 Comparison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everal fuels
1.1 乙醇柴油 乙醇主要以粮食作物或生物秸秆等为原料,经发 酵或与蒸馏制得,也可用乙烯与乙炔合成。将乙醇进
<墨搏CERE信AL侈&F饲EED杆iND工U STORY2009。
N。
.10我国纤维素乙醇的开发进展和前景钱伯章,朱建芳(上海擎督信息科技公司金秋能源石化工作室,上海200127)粮食安宝及品质控制田摘要:我国《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要求,到2010年非粮原料燃料乙醇年利用量达200万t;到2020年,生物燃料乙醇年利用量迭1000万t。
评述了我国纤维素乙醇开发进展、纤维素乙醇开发前景和国际合作进展以及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支持下的发展展望。
关键词:纤维素;乙醇;现状;开发前景;生物炼制;纤维素酶中图分类号:TK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202(2009)10-0011一04我国《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指出,今后,将不再增加以粮食为原料的燃料乙醇生产能力,积极发展非粮生物液体燃料。
从长远考虑,要积极发展以纤维素生物质为原料的生物液体燃料技术。
到2010年,非粮原料燃料乙醇年利用量达200万t;到2020年,生物燃料乙醇年利用量达1000万t。
秸秆发酵生产燃料乙醇与用粮食转化乙醇相比,能节约大量粮食,有利于国家粮食安全。
目前,每生产1t乙醇要消耗玉米3—4t。
而我国目前大约年产生农作物秸秆6亿多t,除少量用作青贮饲料和燃料外,大量秸秆成为农业废弃物。
有关研究指出,随着以基因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技的推广应用,纤维质生产乙醇在未来10年内有望完成工业化进程。
纤维质是地球上资源量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主要包括草、甘蔗、木薯等不与口粮争地、争水的高产、高糖或耐旱、耐碱经济作物,还包括秸秆、农作物壳皮、树枝、落叶、林业边角余料和城乡固体垃圾。
国家出台不再批准新建粮食乙醇项目的规定后,业界发展纤维素乙醇的热情骤然升温。
但目前纤维索酶的高成本、低效率,成为妨碍纤维素酶法生物转化技术实用化的主要障碍。
曾经首创“木糖一酒精联产”生物炼制模式的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指出,构建纤维素资源的生物炼制模式,必须学习石化工业的发展经验,打破用生物质单纯生产单一产品的传统观念,充分利用纤维素原料中的每一组分,将其分别转化为不同产品,以此解决纤维素转化技术经济效益不佳的问题。
生物质资源化利用技术及其应用随着世界人口不断增加和能源需求不断增长,传统的化石能源已经逐渐走向枯竭,开发并利用可再生能源逐渐成为了国际社会的共识。
其中,生物质资源的利用被广泛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主要讨论生物质资源化利用技术及其应用。
一、生物质资源的概念所谓生物质资源,就是指以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体及其代谢产物为基础的天然材料或能源。
它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具有储量大、分布广、更新快、再生性好、环保等优点。
生物质资源主要有植物、林木、养殖、农业和生活废弃物等。
二、生物质资源的利用技术目前生物质资源的利用技术主要包括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生物化工利用技术、生物制品利用技术和生态环境利用技术等。
1、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生物质能是指利用生物体或其代谢产物作为能源。
生物质能利用技术主要包括生物质热能利用技术、生物质电力利用技术和生物质沼气利用技术。
其中,生物质沼气利用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农村地区,以养殖废弃物和生活废弃物等为原料,通过沼气池发酵,可以获得沼气和高价值肥料。
2、生物化工利用技术生物化工利用技术是指利用生物质作为原料,通过生物转化和化学合成等过程,生产出各种基础化学品、精细化学品和医药化学品等。
生物化工利用技术具有资源可再生、产品可降解、环境友好等优点。
其中,生物质乙醇生产技术被广泛研究和应用,已经成为了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的主要领域之一。
3、生物制品利用技术生物制品利用技术是指将生物质作为原料生产各种生物制品,包括食品、饲料、化妆品、生物药品等。
生物制品利用技术具有生物可降解、营养丰富、生态安全等优点。
其中,食品和饲料加工技术是生物制品利用技术的主要领域之一,如将生物质制成蛋白粉、鱼粉等,用于食品加工和畜牧养殖。
4、生态环境利用技术生态环境利用技术是指利用生物质作为原料,通过生态制造和再生利用等方式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包括生物质能源生态利用技术、生物质工程生态利用技术和生物资源保护技术等。
其中,生物质炭制备技术是生态环境利用技术的主要领域之一,通过生物质的炭化处理,可以获得具有高活性和吸附性能的生物质炭,用于土壤改良和水源保护等。
2006-2007年中国生物乙醇汽油投资与发展分析《2006-2007年中国生物乙醇汽油投资与发展分析》生物乙醇是以生物质为原料生产的可再生能源。
它可以单独或与汽油混配制成乙醇汽油作为汽车燃料。
汽油掺乙醇有两个作用:一是乙醇辛烷值高达115,可以取代污染环境的含铅添加剂来改善汽油的防爆性能;二是乙醇含氧量高,可以改善燃烧,减少发动机内的碳沉淀和—氧化碳等不完全燃烧污染物排放。
同体积的生物乙醇汽油和汽油相比,燃烧热值低30%左右,但因为只掺入10%,热值减少不显著,而且不需要改造发动机就可以使用。
巴西和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物乙醇燃料生产和消费国家。
巴西主要以甘蔗为原料,美国则主要以玉米为原料,每年分别消费1200万吨和450万吨生物乙醇燃料,美国有占总数约10%的1500万辆汽车使用含10%生物乙醇的E10乙醇汽油。
我国已经决定参照美国成熟的技术途径,推广应用在汽油中掺入10%变性生物乙醇的E10乙醇汽油。
在今后的10年或更长的时间,生物乙醇可望具有光明的市场前景。
按照生物燃料乙醇“十五”发展专项规划,国家批准建设了4个生物燃料乙醇生产试点项目。
截止目前,已形成生产能力102万吨/年,其中黑龙江华润酒精有限公司10万吨/年、吉林燃料乙醇有限公司30万吨/年、河南天冠燃料乙醇有限公司30万吨/年和安徽丰原生化股份有限公司32万吨/年。
上述4个企业已累计生产生物燃料乙醇120多万吨。
200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在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安徽5个省及河北、山东、江苏、湖北4个省的27个地市开展车用乙醇汽油扩大试点工作。
目前上述省份和地区均已完成试点任务,已实现年混配1020万吨生物乙醇的能力,生物乙醇的消费量已占全国汽油消费量的20%。
生物乙醇作为—种新型生物燃料,是目前世界上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重点,产业发展具有较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因此我国也在快速发展生物燃料乙醇。
《2006-2007年中国生物乙醇汽油投资与发展分析》是在中心石油化工行业研究组课题研究成果基础上,采用最新数据,结合对行业投资策略分析的基础上撰写而成。
中国非粮无水乙醇行业研究报告酒精工业是基础的原料工业,其产品主要用于食品、化工、军工、医药等领域,也可在汽油中加入5%-20%无水酒精而得到乙醇汽油。
近年来,在原油价格持续高位运行的刺激下,燃料乙醇的旺盛需求推动全球酒精产量强劲增长,美国超越巴西成为第一大酒精生产国,美国、巴西及中国是当前全球酒精行业的主要消费国。
1概述1.1乙醇定义乙醇的结构简式为C2H5OH,俗称酒精,它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乙醇的用途很广,可用乙醇来制造醋酸、饮料、香精、染料、燃料等。
1.2乙醇分类1.2.1无水酒精无水乙醇是指含水量很少的乙醇,一般乙醇体积分数大于99.2%,在无水乙醇中添加改性剂形成变性燃料乙醇,并以一定比例与汽油调和,形成车用乙醇汽油,用作点燃式内燃机的燃料。
用途:化学试剂、化学原料、防腐剂、消毒、燃料、有机溶剂等。
1.2.2食用酒精食用酒精产品,适用于谷物、薯类、糖密为原料,经发酵、蒸馏而制成的含水酒精,为食品工业专用的食用酒精。
用途:白酒、饮料、乙酸乙酯、丁醇、丙酮、医药等。
1.2.3工业酒精工业酒精产品质量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394.1-94适用于谷物、薯类、糖密为原料,经发酵、蒸馏而制成的含水工业酒精。
其杂质指标比食用酒精宽松。
按其生产的酒精不得用于食品、饮料。
用途:燃料、有机溶剂、乙烯、橡胶、聚乙烯、聚氯乙烯、染料、农药等。
2无水乙醇制作工艺生产无水乙醇的方法,主要分为发酵法和合成法,其中发酵法又分为粮食法和非粮法;合成法中有亚硫酸法、乙烯水合法、乙醛加氢法等。
2.1粮食法制无水乙醇:我国目前主要以粮食,尤其是玉米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虽工艺简单,但能源转换率均低于2/3,成本偏高,而且我国人多地少,粮食产量有限,能源需求大,依靠粮食生产燃料乙醇远不能满足能源需求。
利用非粮材料制取乙醇,开辟了低成本材料生产能源的新途径,有助于缓解能源危机,同时,减少玉米、小麦等粮食材料用量,有利于缓解粮食危机。
燃料乙醇的发展前景
"当前,正值国际油价上涨、能源紧张时期,各国政府都在大力发展和推广生物能源。
日前,全球著名咨询机构科尔尼公司发布的《中国燃料乙醇产业现状与展望--产业研究白皮书》显示,目前我国燃料乙醇产业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为成本过高、生产效率偏低。
对此,业内专家和企业家表示,目前我国燃料乙醇产业面临资源短缺和相关政策不明朗的问题。
"十一五"期间,我国将生产600万吨生物液态燃料,其中燃料乙醇500万吨。
日前,国家发改委的一位官员介绍,8年前我国上马燃料乙醇项目,意在解决过剩陈化粮问题。
经过1999-2005年的不懈努力,国家首批4家燃料乙醇定点生产企业已完成规划建设的102万吨产能,基本实现了"十五"提出的"拉动农业、保护环境、替代能源"三大战略目标。
粮食安全成瓶颈
目前我国是继巴西、美国之后全球第3大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和消费国。
据悉,随着燃料乙醇的逐步推广,我国以陈化粮为原料的燃料乙醇产量从2003年的7万吨一路飙升至2006年的132万吨,如果按每3.3吨玉米产1吨燃料乙醇折算,仅2006年就消耗玉米436万吨。
然而,近期作为燃料乙醇主要原料的玉米正处于供不应求状态,玉米库存的骤减使国内玉米价格猛涨,燃料乙醇出现与民争食的隐患,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成为摆在政府面前的严峻课题。
业内专家分析,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少,用大量粮食生产燃料乙醇必然要和人"争食"、"争土地",造成人类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不符合我国国情。
针对部分地区发展生物乙醇燃料的过热倾向和盲目势头,2006年12月,国务院下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玉米加工项目建设管理的紧急通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加强生物燃料乙醇项目建设管理,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要求各地不得盲目发展玉米加工乙醇燃料,同时对玉米加工项目进行清理。
从这两个通知可以看出,坚持"非粮为主"是根本,是今后中国生物燃料乙醇的发展方向。
国家出台的《生物燃料乙醇及车用乙醇汽油'十一
五'发展专项规划》以及相关的产业政策也明确提出"因地制宜,非粮为主"的原则。
实践证明,以粮食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不符合国情,探索非粮能源资源是
大势所趋。
目前燃料乙醇发展规模处于前列的巴西是用甘蔗生产燃料乙醇,美
国是用玉米生产燃料乙醇。
但我国不具备大规模使用甘蔗或玉米的条件,随着
政策限制玉米加工项目的上马,业界必须寻找玉米以外的生物质资源来生产燃
料乙醇。
"其实,不仅玉米可以生产乙醇,某些纤维质类原料也同样可以生产乙醇。
"有关专家指出。
据介绍,纤维质原料主要包括草、红薯等作物及秸秆、农作物壳皮、树枝、落叶、林业边脚余料等。
用非粮原料生产燃料乙醇具有重要性和
可行性,既不与粮食和其他有关国计民生的作物争地、争水,且单位面积产出
率高。
但是,目前在我国用这些原料生产乙醇燃料还存在原材料大规模收集和
运输的问题,且纤维素生产燃料乙醇的技术还有待完善。
政策尚不明朗
燃料乙醇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原料短缺,缺少品种优良的能源植物,而且现有能源植物的种植远不能满足需要,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开发边际
土地加大能源植物的种植面积",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研究员袁振宏建议。
他说,目前我国可开发利用的边际土地很多,大概和现有耕地面积差不多,完
全可以因地制宜,种植能源作物。
但要生产生物质能源,要开发这么多土地,
国家必须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
因为开发生物质能源不仅仅是企业的行为,仅
靠市场行为解决不了问题。
有关人士也认为,资源问题从一定程度上讲就是政策问题。
目前关于如何
开发边际土地种植能源作物,国家没有出台明确的政策,企业也就无所适从。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企业家向记者抱怨,"我们早就看到了燃料乙醇的市场商机,也考虑到了生产原料的问题。
我们很看好那些长期'没有利用价值'的土
地--北方和南方的一些山区,多年来几乎没有任何农业或商业利用价值,只能
生长甜高粱或木薯,如果将这些资源加以利用,不仅能产生经济价值,也能产
生社会效益--提高当地农民的收入,且不会产生与民争粮的问题。
但是,由于
国家没有关于能源植物种植的政策,这些土地一直无法得到利用。
"
另外记者还了解到,个别早就开始从事燃料乙醇制造的企业,多年来一直
没有制造出真正的燃料乙醇。
"这不是由于技术上的不成熟,而是由于国家至今还没有出台政策开放乙醇燃料市场。
现在只有那些经过国家发改委审批的试点
国有企业能够生产和定向销售燃料乙醇。
"企业界人士还透露,"这两年考虑到
粮食安全,国家的审批更加严格和缓慢。
虽然燃料乙醇的市场前景非常好,但
政策审批繁琐又有无形的门槛,一些之前看好的企业已经陆续退出。
即便企业
生产出燃料乙醇,由于没有下游的定点渠道支持,也没有销路。
"
另外,据了解,我国《可再生能源法》早在2006年1月1日就已经实施,此后国家发改委又颁布了《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指导目录》,但时至今日,并
没有出台《可再生能源法》的具体实施细则。
将能源战略落实到位
专家预测,2050年我国将会出现大的能源缺口。
未雨绸缪,只有在现阶段
就明晰可再生能源当前所处的产业化阶段,制定相应的引导和激励政策,才可
以使可再生能源产业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能源战略的目标才有可能成为现实。
据了解,国外鼓励可再生能源的政策主要体现在目标引导、价格激励、财
政补贴、税收优惠、信贷扶持、出口鼓励、科研和产业化促进、行政干预等方面。
目前我国只有黑龙江、吉林、河南和安徽省4家由国家发改委批准的燃料
乙醇生产企业被允许进入国家燃料乙醇销售体系,并且每吨燃料乙醇可以得到1375元国家补贴。
"我们并不看重政府给予产品的补贴,我们只希望政府能利用当前发展燃料乙醇的大好时机,把这个市场放开,制定出明确的市场准入门槛和产业发展政策,允许更多投资者公平竞争参与。
"一位多年等待审批的企业家表示。
据了解,以纤维素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项目在我国已经开始起步。
中国工
程院专家告诉记者,我国近期目标是用薯类(如木薯)生产300万吨燃料乙醇,
中期目标是用甜高粱为主要原料生产500万吨燃料乙醇。
据悉,目前我国木薯
产量约为1200万吨,其中广西一地产量就达800万吨,通过提高产量和利用荒地,可以把木薯产量增加到5000万吨;而甜高粱耐干旱能力强,可以在盐碱地生长,我国从海南岛到黑龙江省都可以种植甜高粱,全国有2000万吨的种植潜力。
另外,到2015年以后,秸秆类纤维素将可能成为燃料乙醇的主要原料,燃料乙醇的产量可以达到1200万吨。
袁振宏表示,我国国土面积很大,如果国家能出台很好的政策,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源,扩大到现有的几倍,这个产业的前景是非常可观的。
但是如果没有政策配合,仅靠现有资源的话,很难在整个能源体系中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