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燃料乙醇发展状况
- 格式:docx
- 大小:18.64 KB
- 文档页数:5
国外燃料乙醇发展状况2008-09-27 09:01:46 作者:蒲公英来源:中国生物能源网浏览次数:30 网友评论 0 条国外燃料乙醇发展状况随着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和石油供应紧张矛盾加剧,以及全球环境压力的不断加大,燃料乙醇以其清洁、环保和可再生性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
尤其是近年原油价格高位运行,不仅美欧发达 ...随着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和石油供应紧张矛盾加剧,以及全球环境压力的不断加大,燃料乙醇以其清洁、环保和可再生性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
尤其是近年原油价格高位运行,不仅美欧发达国家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鼎立支持燃料乙醇发展,一些发展中国家也纷纷提出燃料乙醇的发展目标。
目前,一些具有农业资源优势的国家,如英国、荷兰、德国、奥地利、印度、菲律宾、南非等国政府都制定了规划,积极发展燃料乙醇工业并推广应用于运输业。
世界燃料乙醇产业正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但全球粮食价格的持续上涨引发燃料乙醇和粮食安全问题的广泛争议,燃料乙醇的环保性也受到质疑。
中国燃料乙醇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关注和重视世界燃料乙醇产业新的发展动态,研究各国发展燃料乙醇的政策及其影响和作用,有利于我们积极应对世界燃料乙醇发展的影响,制定符合我国实际的燃料乙醇长期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
高油价时期,各国政府推动燃料乙醇快速发展近年来,高油价促使美国、欧盟和亚洲等国的生物燃料政策发生重大变化,大幅提高生物燃料的发展目标,同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燃料乙醇产能不断扩大,产量迅速增长。
2006年世界燃料乙醇产量达到380亿升,相当于全球汽油消费量的2.5%。
与2000年194亿升的产量相比,2006年增长了95.9%。
预计2007年世界燃料乙醇产量可达440亿升,同比增长15.8%,世界燃料乙醇的产量主要集中在美国和巴西,2006年两国产量分别达到183.8亿升和160亿升,占世界总产量的90.5%。
1、美国超越巴西成为世界最大燃料乙醇生产国,未来十年消费量将增加五倍多对美国这个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来说,确保能源安全至关重要。
乙醇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乙醇行业作为新能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
本文将从乙醇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行业从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乙醇行业现状概述1.产能现状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乙醇产能近年来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乙醇生产国之一。
产能的扩大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支持以及市场需求的增长。
2.产品应用现状乙醇产品在我国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主要包括燃料、化工、医药、食品等领域。
其中,燃料乙醇作为替代传统石油能源的重要选择,市场规模逐年增长。
3.市场竞争现状在乙醇市场竞争方面,国内外企业纷纷加大投资力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国内主要乙醇生产企业集中在东北、华北等地,产能占比较高。
此外,国际巨头如巴西的酒精能源公司也在我国市场占有一定份额。
二、乙醇行业政策环境分析1.国家政策支持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乙醇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给予支持。
如《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要加大乙醇等生物质能的研发和推广力度。
2.行业法规及标准为保障乙醇产业的健康发展,我国制定了一系列行业法规及标准。
如《车用乙醇汽油》(GB18351-2015)规定了车用乙醇汽油的质量标准,为行业发展提供了依据。
三、乙醇行业发展趋势1.产能扩张趋势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和国家政策的扶持,乙醇行业产能将继续扩张。
预计到2025年,我国乙醇产能将达到1亿吨/年。
2.技术创新趋势在技术创新方面,我国乙醇产业将加大对生物质资源综合利用、先进生产工艺和催化剂等方面的研发投入,提高乙醇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3.产品应用拓展趋势未来,乙醇产品应用领域将继续拓宽,包括新能源汽车、生物塑料等新兴市场。
此外,随着乙醇在石油化工领域的替代作用逐渐凸显,市场需求将进一步增长。
4.行业竞争趋势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乙醇行业将迎来新一轮洗牌。
具备技术优势、产业链优势和市场优势的企业将逐渐脱颖而出,成为行业领导者。
燃料乙醇的发展趋势
燃料乙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以农作物、秸秆、木材等植物质为原料生产,广泛应用于汽车等交通运输领域。
燃料乙醇的发展趋势如下:
1. 市场需求增加:随着环境保护和能源安全意识的提高,对替代传统石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
燃料乙醇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具有可再生、低碳排放等优势,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关注和重视。
2.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各国纷纷出台政策,鼓励和支持燃料乙醇的生产和应用。
例如,一些国家实施了乙醇添加比例的强制性要求,对燃料乙醇的市场需求提供了保障。
此外,还有各种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等政策措施,加快了乙醇产业的发展。
3. 技术进步推动产业升级:燃料乙醇生产技术不断创新和提高,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乙醇的产率和纯度。
新技术的应用使得燃料乙醇更加具有竞争力,同时也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4. 多样化原料利用:传统的燃料乙醇生产大多采用粮食作为原料,随着技术的发展,可利用的原料范围逐渐扩大。
目前,一些国家已经开始利用废弃物、农林剩余物和能源作物等作为燃料乙醇的原料,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减轻了环境压力。
综上所述,燃料乙醇的发展趋势是在市场需求增加、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技术进步推动产业升级和多样化原料利用等因素的影响下,逐渐实现大规模生产和广泛应用。
2022-2022年国际燃料乙醇发展现状分析一、世界燃料乙醇产业进展快速燃料乙醇也被称为清洁燃料。
以发酵法生产的燃料乙醇,具有和矿物燃料相像的燃烧性能,但其生产原料为生物源,是一种可再生的能源。
此外,与汽油燃烧相比,乙醇燃烧过程所排放的一氧化碳和含硫气体均较低,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和作为原料的生物源生长所消耗的二氧化碳的数量基本持平,这对削减对大气的污染及抑制温室效应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自20世纪70年月人们开头使用汽油混合燃料以来,种植玉米的农夫就始终盼望能更多地使用乙醇作为汽车燃料。
90年月末,用可再生资源替代石油资源,用生物技术路线取代化学技术路线进行生物燃料及化学品生产,已成为世界上各大化学公司进展战略的热点。
目前世界上生产的燃料乙醇大部分是以甘蔗为原料发酵制造的。
为了扩大乙醇生产的原料来源,降低乙醇的生产成本,国外近几年正在乐观讨论开发利用生物质生产乙醇的技术。
可作为乙醇生产原料的生物质包括:农业和林业生产废物与城市废物,如干磨玉米残留的纤维素、废纸等。
可用作乙醇生产原料的另一更大的生物质来源是木本和禾本作物,如白杨、刺槐、甜高粱,其中最有进展前途的是刺槐和甜高粱。
此外,增加乙醇生产原料来源的另一途径是利用遗传工程。
孟山都公司的遗传工程学家正在利用基因技术,培育淀粉含量远远高于一般品种的马铃薯和玉米。
巴西从1975年开头实行酒精替代方案,制定了一系列的经济资助和免税政策,以推动燃料乙醇生产过程的讨论、开发及工业化,目前已达到年产40亿加仑乙醇的生产规模。
这一方案的实施为巴西平衡外贸逆差,促进汽车工业的进展,振兴种植业,扩大社会就业,缩小地区经济差别,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作出了乐观的贡献。
同时,这一方案的实施,已使温室气体的排放削减了20%。
美国于1992年开头鼓舞使用乙醇作新配方汽油的充氧剂,从而极大地促进了美国燃料乙醇的生产。
1996年,美国国家地质综合考察部的一篇讨论报告指出,作为汽油氧质添加剂的MTBE(甲基叔丁基醚),在削减空气污染的同时却增加了水质的污染。
生物质燃料乙醇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摘要:燃料乙醇作为生物质能源的一种,以其可再生、清洁环保等方面的特性,成为化石能源的重要替代品。
本文简要论述了燃料乙醇的生产技术,以及国外重要燃料乙醇生产国的发展现状,进而说明我国发展燃料乙醇的重要性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生物质;燃料乙醇;现状;趋势Abstract:as a kind of biomass energy,fuel ethanol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substitute for fossil energy because of its characteristics of renewable,clea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In this paper,the production technology of fuel ethanoland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fuel ethanol producing countries abroad are briefly discussed,and the importance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fuel ethanol in China are illustrated.Key words:biomass;fuel ethanol;status;trends随着石油储量不断下降,石油开采成本不断加大,环境破坏日益加剧,人们逐渐将目光转向为核能、风能及生物质能等替代能源。
燃料乙醇是目前世界各国生产最多的生物质液体燃料,也是我国目前投入最大、研究最成熟的清洁替代能源。
一、燃料乙醇生产技术现状第1代燃料乙醇第1代燃料乙醇主要是以粮食或饲料为原料的生产工艺,其原理是利用原料中的糖类物质发酵生产燃料乙醇。
具有工艺成熟、淀粉转化率高等特点,但存在的原料成本高、原料有限等问题,根据我国的相关政策规定,到2020年,以粮食作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产量被限制在150万千L以下,而以薯类和甜高粱等非粮原料生产燃料乙醇也仅是过渡工艺,未来以农作物秸秆为代表的各类纤维类生物质生产燃料乙醇技术,被认为是未来解决燃料乙醇的根本出路[1]。
醇类燃料的发展历程使用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陈伟浙江科技学院内容摘要目前, 世界的石油资源日趋减少, 石油燃料的短缺现象已经出现, 并且日益严重。
另外,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长, 约占能源总需求量40%的车用燃料的消耗量与日俱增, 巨大的燃油消耗不仅对日益枯竭的石油能源造成巨大压力, 同时大量燃油燃烧不当所排放出的污染物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主要因素。
因此, 寻求资源丰富、环境友好和经济可行的代用燃料已成为人类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醇类作为液体燃料,其储存、携带、使用都和传统的汽油、柴油差不多。
生产乙醇燃料的原料主要来自于农作物,属可再生能源。
用生物技术路线取代化学技术路线进行生物燃料的生产,已成为全球各国能源规划的核心内容。
本文研究了醇类燃料的发展历程,使用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醇类燃料发展现状未来趋势概述乙醇(CH3CH2OH)、甲醇(CH3OH)均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在化学、医药、轻工、纺织及运输等行业都有着广泛的用途。
乙醇主要用作溶剂,也用于制染料、涂料、合成橡胶、医药、洗涤剂、化妆品等。
乙醇既可以由乙烯水合制成,也可由谷类、甘蔗和任何含淀粉或糖类的农作物为原料采用生物发酵方法制成。
目前,国际上燃料乙醇的总产量约为2400万t,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乙醇生产国之一,2000年乙醇产量达到1031万t,其主要生产原料是甘蔗。
美国现有乙醇生产能力约为868.88万t,2002年乙醇产量达到650万t左右,其主要原料为玉米。
我国乙醇生产主要依靠玉米、薯类和甘蔗等发酵制取。
目前,全国乙醇产量约200万t/a。
甲醇主要用于制造甲醛、醋酸、氯甲烷、甲胺和硫酸二甲脂等多种有机化工产品,也是农药、医药的原料,还是非常重要的溶剂之一。
目前,国际上甲醇主要由天然气(目前约占世界78%)、重(占10%)、石脑油(占7%)、液化石油气(占3%)、煤炭(占2%)生产,我国甲醇主要是以煤炭为原料生产。
甲醇的生产方法主要是合成法。
燃料乙醇发展现状
燃料乙醇是一种可替代传统石油燃料的生物能源,可以用作汽车燃料,具有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节能环保的优势。
在世界范围内,燃料乙醇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面临着挑战和困难。
目前,全球燃料乙醇的主要生产国家有美国、巴西、中国等。
美国是全球燃料乙醇的最大生产和消费国,其主要通过玉米生产乙醇。
巴西则以甘蔗为原料生产乙醇,成为全球最大的乙醇生产国。
中国在燃料乙醇领域也有一定的发展,但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相对较低。
燃料乙醇发展的主要挑战之一是原料供应的问题。
目前主要的乙醇生产原料是玉米和甘蔗,但这些农作物的种植和收获对土地、水资源和环境都会造成一定的压力。
同时,乙醇生产需要大量的水和能源,这也对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影响产生了一定的限制。
另外,燃料乙醇的生产技术也需要进一步提高。
目前乙醇的生产主要依赖于发酵技术,但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如厌氧处理产生的有机废水等,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因此,燃料乙醇生产过程中需要采用更加环保的技术和设备。
此外,燃料乙醇的市场推广也面临一定的困难。
与传统的石油燃料相比,燃料乙醇的成本较高,且需求量相对较小。
对于汽车制造商和消费者来说,购买和使用燃料乙醇汽车也需要一定的改变和适应。
因此,政府在推动燃料乙醇发展方面需要加大
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以促进其在市场上的推广和应用。
总体来说,燃料乙醇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面临着原料供应、生产技术和市场推广等方面的挑战。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政策的支持,相信燃料乙醇在未来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同时,我们也需要从多个方面共同努力,推动燃料乙醇的可持续发展。
美国是燃料乙醇生产的第一大国,2007年8月,美国乙醇产量达到68.13亿加仑(277.0亿升)。
美国燃料乙醇生产主要依靠玉米,通过转基因技术和扩大种植面积,美国玉米产量近年增长迅速,目前有30%的玉米是用于燃料乙醇的生产。
除玉米乙醇外,为促进纤维素乙醇的发展,2005年颁布的美国能源政策法案(EPACT)为此制定了优惠政策。
巴西主要依靠甘蔗来生产燃料乙醇。
2001年,巴西取消了对燃料乙醇的补贴,由市场供求直接调节。
目前,巴西年产酒精已超过1200万吨,酒精在汽油中的添加比重为20%~25%,50%以上的汽车使用酒精燃料,而该国生产的新一代汽车可以完全使用乙醇为燃料。
目前,我国燃料乙醇以粮食为主要原料,生产成本较高,价格偏低,必须要依靠政府的补贴才能够保本/盈利。
受单产和播种面积的限制,未来我国玉米生产将难以满足燃料乙醇生产的工业化需求,完全使用玉米生产燃料乙醇在我国并不现实。
2007年9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促进玉米深加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意见》指出,“十一五”期间原则上不再核准新建玉米深加工项目,要求各地立即停止备案玉米深加工项目,而且要对在建、拟建项目全面清理对已备案尚未建的项目全面叫停。
这也意味着我国将停止新建玉米燃料乙醇企业。
中粮集团准备在广西、河北、内蒙古三地新建共计80万吨乙醇项目,这些项目都将避免直接以玉米、小麦等粮食为原料。
2006年10月,中粮集团投资的国内第一个用木薯生产、年产20万吨燃料乙醇项目在广西开工。
2007年8月,河南天冠集团新建了年产3000吨的纤维素乙醇生产线。
木薯是替代玉米的最佳选择。
其主要优势有:原料优势(生物特性好、种植面积广阔、单产增长潜力大);酒精生产率高于其它作物;木薯乙醇生产的成本较低。
从长期看,纤维素乙醇的发展潜力最大。
按照美国每4吨秸秆出产1吨乙醇的技术水平,我国林业废弃物资源将能生产1.5亿吨燃料乙醇。
若10万吨木薯乙醇项目08年投产,北海国发(行情股吧)的业绩将有一定提高,其幅度将主要取决于木薯价格和燃料乙醇价格。
2024年玉米燃料乙醇市场发展现状1. 引言随着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不断加剧,替代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
在可再生能源中,乙醇被广泛认可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燃料替代品。
其中,玉米燃料乙醇作为最主要的乙醇原料之一,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玉米燃料乙醇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讨论。
2. 玉米燃料乙醇的背景和概述玉米燃料乙醇是通过玉米等农作物的淀粉发酵制成的一种可再生能源燃料。
相比于传统石油燃料,玉米燃料乙醇具有较低的碳排放、较高的可再生性和更广泛的原料来源等优势。
因此,玉米燃料乙醇受到了政府和能源公司的密切关注。
3. 国际2024年玉米燃料乙醇市场发展现状3.1 美国市场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玉米燃料乙醇生产国和消费国。
该国政府实行了一系列鼓励乙醇生产和使用的政策,如乙醇生产补贴和乙醇添加强制法规等。
这些政策推动了美国乙醇产量的快速增长,玉米燃料乙醇已经成为美国汽车燃料的重要组成部分。
3.2 巴西市场巴西是全球第二大玉米燃料乙醇生产国。
由于巴西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潜在的玉米产能,玉米燃料乙醇在该国得到了迅速发展。
巴西政府对乙醇生产和消费实行了一系列促进政策,如乙醇车辆购置补贴和乙醇和汽油混合强制规定等。
3.3 其他国际市场除了美国和巴西,欧洲、中国、加拿大等国家也在积极推动玉米燃料乙醇的发展。
这些国家通过制定政策支持乙醇产业发展,如生产补贴、消费税收优惠和燃料添加强制等。
然而,与美国和巴西相比,其他国家的玉米燃料乙醇市场仍处于较早期的发展阶段。
4. 玉米燃料乙醇市场存在的问题和挑战4.1 玉米供应不足玉米燃料乙醇的生产需要大量的玉米作为原料。
然而,玉米作为一种粮食主要作物,其供应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如天气、市场需求和农业政策等。
因此,在一些地区,玉米供应不足成为制约乙醇产量和市场规模扩大的主要因素之一。
4.2 玉米燃料乙醇对食品价格的影响由于玉米燃料乙醇与玉米作为食物的需求存在竞争关系,玉米燃料乙醇的生产可能会导致玉米价格上涨,从而对食品价格产生影响。
2024年燃料乙醇市场分析现状1. 引言燃料乙醇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在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本文旨在对当前燃料乙醇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需求趋势、产业发展等方面,为相关机构和企业提供有关燃料乙醇市场的重要参考信息。
2. 市场规模及增长趋势燃料乙醇市场的规模一直在不断扩大。
根据目前的数据统计,全球燃料乙醇市场规模已经达到X亿美元。
这主要得益于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以及政府对推动清洁能源发展的支持。
未来几年,燃料乙醇市场预计将继续保持较高增长率。
3. 主要应用领域燃料乙醇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最为广泛。
目前,燃料乙醇主要用于汽油替代品,被添加到汽油中以提高燃料的氧含量和抗爆性能。
燃料乙醇可以降低尾气排放,减少空气污染,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商的青睐。
此外,燃料乙醇还可以应用于航空燃料、燃料电池等领域。
4. 产业发展现状全球燃料乙醇产业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4.1 生产技术逐步成熟燃料乙醇的生产技术正在不断改进和成熟。
传统的燃料乙醇生产主要依赖于农作物的淀粉和糖分,但这种方式存在着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近年来,一些新型技术,如生物质发酵技术和基于废弃物的生物乙醇技术,逐渐兴起,为燃料乙醇的生产提供了新的途径。
4.2 市场竞争加剧随着燃料乙醇市场的扩大,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目前,全球燃料乙醇市场上存在着众多的生产商和供应商。
为了在竞争中取得优势,不少企业开始加大研发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降低生产成本,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4.3 国家政策推动各国政府对燃料乙醇的发展给予了积极支持和推动。
许多国家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鼓励企业投资燃料乙醇产业,提供补贴和减税政策,推动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这些政策的支持为燃料乙醇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5. 挑战与机遇燃料乙醇市场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些挑战,但也带来了一些机遇。
5.1 挑战首先,燃料乙醇生产过程中依赖于农作物的种植和收获,这对土地资源和水资源提出了巨大的压力。
国外燃料乙醇发展状况2008-09-27 09:01:46 作者:蒲公英来源:中国生物能源网浏览次数:30 网友评论 0 条国外燃料乙醇发展状况随着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和石油供应紧张矛盾加剧,以及全球环境压力的不断加大,燃料乙醇以其清洁、环保和可再生性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
尤其是近年原油价格高位运行,不仅美欧发达 ...随着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和石油供应紧张矛盾加剧,以及全球环境压力的不断加大,燃料乙醇以其清洁、环保和可再生性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
尤其是近年原油价格高位运行,不仅美欧发达国家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鼎立支持燃料乙醇发展,一些发展中国家也纷纷提出燃料乙醇的发展目标。
目前,一些具有农业资源优势的国家,如英国、荷兰、德国、奥地利、印度、菲律宾、南非等国政府都制定了规划,积极发展燃料乙醇工业并推广应用于运输业。
世界燃料乙醇产业正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但全球粮食价格的持续上涨引发燃料乙醇和粮食安全问题的广泛争议,燃料乙醇的环保性也受到质疑。
中国燃料乙醇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关注和重视世界燃料乙醇产业新的发展动态,研究各国发展燃料乙醇的政策及其影响和作用,有利于我们积极应对世界燃料乙醇发展的影响,制定符合我国实际的燃料乙醇长期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
高油价时期,各国政府推动燃料乙醇快速发展近年来,高油价促使美国、欧盟和亚洲等国的生物燃料政策发生重大变化,大幅提高生物燃料的发展目标,同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燃料乙醇产能不断扩大,产量迅速增长。
2006年世界燃料乙醇产量达到380亿升,相当于全球汽油消费量的2.5%。
与2000年194亿升的产量相比,2006年增长了95.9%。
预计2007年世界燃料乙醇产量可达440亿升,同比增长15.8%,世界燃料乙醇的产量主要集中在美国和巴西,2006年两国产量分别达到183.8亿升和160亿升,占世界总产量的90.5%。
1、美国超越巴西成为世界最大燃料乙醇生产国,未来十年消费量将增加五倍多对美国这个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来说,确保能源安全至关重要。
2005年8月,美国颁布《能源政策法案》,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可再生燃料标准(RFS),该标准规定燃料生产商混合生物燃料的年生产量2006年为40亿加仑(151亿升),2012年要达到75亿加仑(284亿升)。
2007年初,美国总统布什在《国情咨文》中再次呼吁扩大乙醇和生物柴油的消费量,要求到2017年,替代燃料和可再生燃料的使用量增加到每年350加仑(1325亿升),将汽油使用量降低20%。
2007年12月,美国总统布什签署了新能源法案,该法案规定到2020年汽车制造商必须将燃料效能提高40%,达到行业平均水平35英里/加仑,也就是每100公里6.7升。
到2022年乙醇年使用量将增至360亿加仑(1363亿升)。
美国政府自1978年起就对生物乙醇生产实施各种补贴,各个州政府还另有补贴。
2005年《能源政策法案》颁布后,美国政府加大了在财政方面的支持力度,对燃料乙醇销售实行每加仑补贴51美分。
另外,美国联邦政府为发展可再生能源提供了16亿美元的发展基金,21亿美元的纤维素乙醇发展专项担保贷款,5亿美元生物能源和生物产品研究补贴,5亿美元发展可再生能源体系和提高能源效率的补助资金。
美国燃料乙醇的产量因此迅速增加,2004年至2006年,美国燃料乙醇产量年均增长2 0.2%,2007年预计产量为246亿升,同比增长33.8%。
目前,美国正在运行的乙醇厂有124个,新建76个,扩建7个,产能达到245.4亿升。
但是,美国燃料乙醇的消费增长快于产量的增长,2004至2006年,美国燃料乙醇消费量年均增长24.7%,2006年的消费量达到2 06.3亿升,同比增长34.3%。
供需缺口由进口补充,主要从巴西和中美洲国家进口,2006年美国从巴西进口17.6亿升,占其进口总额的77.9%。
目前,美国年消费汽油1400亿加仑(5300亿升),其中约1/3混合乙醇,大部分为E10(乙醇汽油中乙醇含量为10%),少部分为E85(乙醇汽油中乙醇含量为85%)。
早在1997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就推出使用E85燃料乙醇的灵活燃料车(FFV),目前有超过500万辆灵活燃料汽车(FFV)在美国销售。
2、巴西燃料乙醇最具竞争优势,为世界最大的燃料乙醇出口国20世纪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给正在快速发展的巴西经济造成了沉重打击,为实现能源自给,巴西政府于1975年开始强力实行“国家燃料乙醇计划”,此后不断扩大燃料乙醇生产目标,并相继出台全国推广使用燃料乙醇的强制性法规和鼓励生产和使用的优惠政策。
早在1931年,巴西首次制定推动燃料乙醇使用的法规,规定在所有出售的汽油中混合至少5%的乙醇。
1975年实施国家燃料乙醇计划后,巴西政府对汽油中混合乙醇的比例进行了多次调整,从1979年的15%提高到1998年的24%,自2002年以来,规定在20—25%的范围内浮动。
目前,巴西汽油中混合乙醇的比例在世界上是最高的。
为鼓励农业综合企业生产燃料乙醇,巴西政府提供专项低息贷款;为鼓励发展乙醇汽车,对购买乙醇汽车和使用可再生燃料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实施燃料乙醇发展计划初期,为鼓励使用乙醇汽油,巴西政府对乙醇的零售价进行严格的限定,加油站出售的燃料乙醇价格比汽油价格低41%。
随着乙醇生产效率的提高,成本大幅下降,市场竞争力提高,巴西政府于1999年放开了对燃料乙醇零售价的限制,让市场自由调节。
2007年初,巴西国家石油管理部门公布,巴西26个州有1 1个州的乙醇汽油销售量超过汽油的销售量。
巴西“国家燃料乙醇计划”已实施三十多年,随着燃料乙醇产业化的不断推进,所采取的上述政策和措施大多已被取消。
但巴西政府保留了一个重要的政策规定,即在销售的汽油中必须混合至少20-25%的乙醇。
正因为有这个强制性的规定,加上2003年以来大量灵活燃料车的市场销售,有力地拉动了燃料乙醇的需求。
到2006年底,灵活燃料车已占巴西新车销售的90%。
巴西燃料乙醇成功替代了40%的汽油需求,在2006年首次实现了车用燃料的供需平衡。
燃料乙醇产业成为巴西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
3、欧盟建立生物燃料发展目标,减免税政策推动燃料乙醇产量大幅增长1992年原欧共体通过法律,对以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生产燃料的试验性项目,成员国可采取免税政策,包括燃料乙醇都可实行税收优惠。
由于税收优惠政策的推动,欧盟成员国中的法国、西班牙和瑞典开始生产和使用燃料乙醇,此后德国、荷兰等国也相继开始发展燃料乙醇工业。
对进口石油的依赖使欧盟经济极易受国际石油市场波动的影响,同时交通运输业大量使用汽油导致欧盟未能完成《京都议定书》规定的二氧化碳减排任务。
为改变这一状况,200 3年5月,欧盟通过《生物燃油指令》,规定到2005年生物燃料(生物柴油和燃料乙醇)的使用应达到燃料市场的2%,2010年达到5.75%。
近两年油价的高位运行促使欧盟国家加大力度促进包括燃料乙醇的生物燃料发展。
法国计划到2008年实现生物燃料占总燃料的5.75% (比欧盟的目标早两年),到2010年达到7%,到2015年达到10%。
德国首次强制使用生物燃料,要求从2007年起,生物柴油使用量占总燃料的4.4%,燃料乙醇占2%。
2010年生物燃料使用量达到5.75%。
英国确定到2010年生物燃料占运输燃料的5%。
2007年3月,欧盟出台了新的共同能源政策,计划到2020年实现生物燃料乙醇使用量占车用燃料的10%。
为促进生物燃料目标的实现,欧盟国家先后颁布了生物燃料税收减免的政策,目前已在至少九个欧盟国家开始实施,包括法国、德国、希腊、匈牙利、波兰、意大利、西班牙、瑞典、和英国,大多数税收减免政策是在2005-2006年颁布。
2006年11月,欧盟提出加大对生物燃料作物种植的扶持力度,把对生物燃料作物45欧元/公顷的补贴从17个成员国扩大到所有的25个成员国,获得直接补贴的生物燃料作物种植面积从150万公顷扩大到200万公顷。
欧盟允许各成员国为多年成材的生物燃料作物提供50%的种植成本补贴,并针对新加盟的八个成员国的补贴制度期限从2008年延长至2010年。
2004-2006年,欧盟燃料乙醇的产量大幅增长,年均增长率达到44.5%。
欧盟燃料乙醇的产量主要集中在德国、西班牙和法国,2006年三国的产量分别为4.31亿升、3.96亿升、2.93亿升,占欧盟总产量的70.4%。
产量增长最快的是意大利和波兰,2006年分别增长98 7.5%和151.6%。
尽管产量大幅增长,欧盟生物乙醇燃料消费量依然高于产量,欧盟2006年燃料乙醇的消费量达到17亿升,供需缺口由进口来补充,主要从巴西进口,进口量为2.3亿升,瑞典、英国和芬兰为主要进口国。
截至2007年9月,欧盟生物乙醇产能达到32.76亿升,其中法国、德国和西班牙的产能分别为11.2亿升、7.06亿升和5.21亿升,三国乙醇产能占欧盟燃料乙醇总产能的71.6%。
欧盟在建产能40.16亿升,主要集中在德国、法国、荷兰和英国,分别为5.6亿升、5.5亿升、4.8亿升和4亿升,四国在建产能占总在建产能的49.6%。
4、亚洲国家推广应用燃料乙醇的国家增多,中国和印度的生产初具规模近年来,高油价也使长期依赖石油进口的一些亚洲国家启动燃料乙醇推广应用计划。
2003年6月,日本资源能源厅决定在汽油中添加不超过3%的乙醇。
2006年日本环境省制定新的环保计划,在2008-2012年日本国内50%的汽车改用E3燃料乙醇。
从2020年开始供应E10燃料(酒精含量为10%),2030年所有车用燃料都将使用E10燃料乙醇。
印度于2003年启动燃料乙醇计划。
按照政府规定,第一阶段北部9个邦和4个联邦区在汽油中加入5%的乙醇,由于甘蔗减产,导致计划没有完全实行。
2006年11月进入第二阶段燃料乙醇计划,在20个邦和8个联邦区实行5%乙醇汽油。
计划在2008年末把汽油中乙醇的比例提高到10%。
印尼和菲律宾也推出了E10燃料乙醇发展目标。
5、国际社会普遍认同的发展原则和方向尽管面临诸多质疑甚至批评,但许多国家现行的生物燃料发展战略有其自身根源,反映了不同国家在社会经济、能源和资源环境等基础条件方面的差异。
总的来说,目前国际社会认为,世界燃料乙醇产业在替代化石能源和促进社会经济和自然可持续发展方面有很大潜力,但其发展前景及影响取决于各国的发展目标和实行的政策是否符合其客观实际。
目前,国际社会普遍认同燃料乙醇产业的发展应采取以下基本原则和方向:粮食安全问题应予以高度重视和优先考虑,应加快发展纤维素乙醇等第二代生物燃料;应鼓励可持续利用生物质能源,保护草原和森林等自然生态,建立国际认证计划,其中包括温室气态的核查,以确保生物燃料符合环保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