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场建筑设计说明与规划

广场建筑设计说明与规划

广场建筑设计说明与规划
广场建筑设计说明与规划

溧阳平陵广场建筑设计讲明

第一章、规划和建筑设计

(一)设计依据

(1)溧阳平陵广场设计方案设计文件

(2)用地红线图及建筑设计要求

(3)《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2005年版

(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6)《江苏省都市规划治理技术规定》2004年版

(7)国家现行建筑设计规范

(8)溧阳市都市规划设计评审小组评审意见(07,5,11)

(9)溧阳市都市规划设计评审小组评审意见(07,7,5)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溧阳市平陵中路和西大街交叉处,区位优越。总

用地面积42920平方米,规划设计商业购物广场、商务办公、餐饮和住宅等功能。规划要求设计10000平方米都市广场,可分为两部分。本方案地面总建筑面积为17.1263万平方米,要紧为商业、商务写字楼、餐饮和住宅,商业为五层,局部设备用房六层;

商务写字楼为椭圆形双子楼,要紧功能为办公和餐饮,共30层,建筑高度至屋面98.4米;住宅为7~24层,六层为商业;地下设计2层,地下一层为自行车库和下沉式广场以及地下商业用房,地下二层为汽车库和人防工程。

(三)规划设计

1.区位分析

平陵广场位于溧阳市主干道平陵中路与都市干道西大街交汇处,整个街区布置了大量的商场,是溧阳市最繁华的区域,商业广场基地则处于这一区域的中心位置,拥有巨大的商业潜力。

2.建筑退界

建筑沿红线退界:多层建筑和高层裙房部分沿西大街退10.2米,退平陵街红线15.4米,退平陵巷10.1米,退平陵中路34--38米。高层建筑退各红线不小于15米,地下室退红线3~6米。

3.总平面布局

提升广场的商业价值及营造良好的空间氛围是总平面布局设计

的动身点

(1)取传统文化之“气”,幻化为现代商业建筑的向心力

依据基地地形,在主干道平陵中路街面退出8700平方米的绿化休闲广场,形成广场建筑群的“气”,即提供了大型的市民休闲空间又为广场自身增加了气概。

(2)内敛而亲和的“核”,形成建筑组群的凝聚力

中心广场迎合地形设计成椭圆形下沉式广场2900平方米,形成建筑组群的“核”,并与绿化休闲广场的中间部分相呼应,成为人们休憩、驻足的场所,“核”的一端还设有露天舞台,极力为人们营造了多元化的生活空间。

中心广场是水平交通和垂直交通聚焦点,天桥、环廊、室外楼梯、景观电梯,越层式的自动扶梯等交通形式形成了极具感染力的空间层次;同时为地下商场提供了必要的自然通风及自然采光空间。

(3)以纵横贯穿的“轴”,形成分割空间重组的的整合力

两条交错的轴线贯穿建筑基地,建筑及广场则依轴线而布置,覆盖了整个建筑群的基地,条理清晰、交通流畅。轴线自身自然形成步行街,再配合内环式步行廊道,有明确的空间转换关系。

(4)爽朗灵动的“组群”,丰富了空间的层次感及趣味性

为减少巨大体量的压迫感及笨重感,建筑单体尽量分割以形成爽朗

轻快的建筑组群,而这些组群则通过两条主轴和一条空中环廊“化整为零”,形成了一个形散而神聚的空间体。

多层建筑形体各异,或轻快、或厚重,给人以不同的视觉和空间感受,而高层建筑(商务楼、住宅)有意识的放射布局,形成半围合的空间体量关系,与多层的商业建筑形成体量上和形式上的对比与呼应,营造了一个丰富的空间层次感和趣味性。

4.人流交通设计

(1).人流

大型的临街商业广场负担要紧的商业人流,商业人流要紧来源是由西大街东侧的城东和燕山路南侧的新区,通过广场和弧形商业街将人引入商业建筑和中部的下沉广场;各临街面均直面商业店面,承接各个方向的人流。在西大街、平陵中路和平陵街设计四个下沉广场,商业人流可由下沉广场进入地下商场。

广场内部则利用弧形外街和空中内环线满足水平人流,而圆形广场通过各种垂直交通工具和中心的下沉广场满足垂直人流疏散的要求。

立体的人流交通系统形成了以圆形广场为内核,以空中环廊为中环、以基地周边的都市道路为外环的多层次的交通空间,而两条主轴线则如纽带一般将所有的交通路线连成一个方便、高效的交通体系。

(2).车流

提供足够的停车位是商业广场经营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我们的设计中将地块地下整体开发,地下一层为非机动车库和设备用房以及将两个下沉广场联结而成商业街,地下二层结合人防设计成大型汽车库,可停放1154辆小汽车、其中207辆为机械停车,车库有三个出入口,布置在平陵街和平陵巷,地面在平陵巷临街设计2个大型货车卸货台和14个停车位,地下一层设计集中的卸货区域供中型货车卸货,同时减少对对面住户的干扰。住宅停车和社会停车通过智能化治理手段实现固定与临时停车用户的分离。

住宅入户:在住宅临街设计入户大厅,大厅设计门卫室和接待室和信报箱,在地下一层和二层设计入户厅,门为自动门采纳刷卡和监控治理。

商务楼:在平陵中路和平陵巷交叉口设计主入口,一层设计接待大厅和治理用房。

外围出租车在平陵中路和平陵街设计两个上下和等候站。

自行车库出入口以使用方便为前提,利用地下一层5.7米层高设计两层自行车停车库,

夹层自行车库结合原有地形的高差在平陵巷设计2个出入口,使社会自行车辆方便进入,顾客停车后由自动扶梯上下进入地下一层和交通核心筒;

丰联大厦住户自行车停在地下一层丰联大厦主体下。

丰盛大厦住宅用户自行车停在地下一层丰盛大厦主体下。

商业职工车库停在地下一层。

地面沿西大街和平陵街设计自行车停车位,与沿街绿化及街道家具相结合,设计充满人性化的氛围。

(四)建筑设计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社会也是生态社会,注重人和人之间的交流,同时也注重人与自然之间的交流。在设计中我们不仅提供了高品质的交流、休闲、游艺等各种场所,还将室内外环境有机地相互导入,营造了良好的室内外自然环境。

在高品质、多元化地建筑空间和有机的、生态的自然环境中,消费者会怀揣着一份独特的观赏性和趣味性悠闲的“游走”――购物,从此变得如此的轻松如此的令人向往。

1.平面设计:

本设计中,为提高基地的商业价值、充分的利用基地,地下的多层商业建筑都依据地形自由布置、由轴线和空中连廊将一系列的建筑组群合成一体,形成了以周围都市道路、两条主轴线、空中连廊为主的多条商业街,完成了水平围合、立体交叉相结合的商业环境。

高层建筑有意识的“退后”,形成半围合的空间体量关系,与裙房

的商业建筑形成体量上和形式上的对比与呼应、功能分区明确,立体造型美观,形成了良好的内部空间环境和优美的街景。

2.立面设计:

为体现商业建筑的特点,立面处理结合体块关系,运用现代材料,力图采纳一个简单的概念来表达我们所需要的,结合框架结构柱和建筑外围幕设计,采纳嵌入式大玻璃门窗,外套石材框架,虚实对比强烈,简洁大方,现代感强。

立面造型中多次运用弧面曲线,展示了建筑体块自由组合又与总体规划概念相呼应,形成良好的街景和空间感。

3.剖面设计:

为制造丰富多彩的室内空间,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提高建筑的商业价值,在建筑组群的中心布置了圆形广场,利用垂直交通将地下商场和地上各层商场连为一体,形成一围合的庭院式空间,空间尺度变化丰富;空中连廊又形成另一个空间高度变化的结合。

地面多层商场建筑层高设计为4.8米,局部层高5.5米。五层4.2米,层数最多为5层,如此既保证了室内空间的品质,又将建筑限定为多层建筑,减少建设投资;住宅标准层高为2.9米,商务写字楼层高3.0米,既舒适又经济。

(五)消防设计

依照《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本建筑是高层和多层相结合的建筑群。高层建筑为一类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多层建筑及裙房为二类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地下室耐火等级为一级。

总图设计:本建筑裙房分为四部分,分不为1#楼、2#楼、3#楼和4#楼(见功能分析图)。1#楼、2#楼为多层建筑,两者在一~四层通过两条室内连廊相连接,五层通过室外连廊连接;3#楼、4#楼为高层加裙房,两者之间与1#楼、2#楼之间通过室外连廊相连通。3#楼外围设计环行消防车道,中间有过街通道,平陵大厦有73米周边长度无登高障碍,超过平陵大厦周边长度的1/4,且在此范围内设计消防登高场地。4#楼外围设计环行消防车道,中间有过街消防通道,丰联大厦北侧无消防登高障碍,设计消防场地,由于地势有高差,设计18米x18米的消防回车场;丰盛大厦南侧无消防登高障碍,设计登高场地。

建筑设计:1#楼、2#楼为多层建筑,每层为为一个防火分区,每防火分区面积小于5000平方米。3#楼1~5层为商业零售铺位,多数设计为对外直接开敞,直接向室外连廊疏散,封闭部分每层为一个防火分区,每层防火分区面积小于4000平方米。4#楼2~3层为超市,分两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面积小于4000平方米,设计6部楼梯,并向

室外连廊开设疏散门,保证疏散宽度。平陵大厦为一类高层建筑,设计两部剪刀楼梯,两部消防电梯;每层为一个防火分区,每层防火分区面积小于2000平方米。丰联大厦和丰盛大厦为高层住宅,每单元设计一部剪刀楼梯和一部消防电梯。

地下一层:设计有18800.45平方米商业、4个下沉广场、自行车库。自行车库每防火分区小于1000平方米,且有一部直接对外疏散楼梯。下沉广场南、北、中四个广场,通过放开宽走廊相互联系,构成放开的安全区域,商业划分为若干防火分区,除楼梯疏散外,同时设有开向广场或放开走廊的疏散门,以保证消防宽度。

地下二层:本层为汽车库,设计三个汽车坡道,划分8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建筑面积小于4000平方米,机械停车库防火分区面积小于2600平方米,且每个防火分区有一部直接对外的楼梯。

设备设计:商业和平陵大厦、地下汽车库、地下自行车库设火灾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淋系统;高层建筑楼梯间有前室且设正压送风系统;裙房楼梯无自然通风时,设正压送风系统。

(六)景观设计

以广场景观为基点,附之以临街景观,意在营造一个优雅的购物、休闲环境。下沉广场以自然景观为主,在临街人行道一侧设计50米长

大型喷水池,形成一个动态景观。

中心圆广场要紧体现人文景观,露天舞台、立体式的交通流线、围合的庭院、层次丰富的空间再结合喷泉、花池、水池等自然景观的点缀,形成一个多元的、多维的优美景观。

临街景观以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结合,沿街面的花坛灵巧而富有生气。造型不致的广告指示牌、建筑小品和高杆灯柱形成灯光景观;建筑铺地丰富,依照不同位置和功能使用不同材料,花岗岩、黄麻石、是地面的要紧材料。

(七)广场及人防设计

1.广场设计:

广场总面积11600平方米,分为主广场和次广场两部分,其中主广场面积8700平方米,次广场面积2900平方米,两广场通过一条弧形步行走道相连。主广场紧邻平陵中路,包含西侧的下沉广场和两旁的绿化休闲广场,满足广场人流疏散、景观布置,市民休闲等功能的同时也为地下商场自然通风及采光制造了条件。次广场为椭圆形下沉广场,设有露天舞台及各种景观,与垂直交通工具、天桥等一起组成了引人入胜的环境。

南广场(左)和中心广场(右)

2.人防设计:

人防工程为六级人员掩蔽体,为了充分利用地下室空间设计将人防区域放在高层住宅的地下二层。人防建筑面积10711平方米,划分为三个防火分区,五个人防护单元。防火分区之间用防火卷帘和防火墙分隔,防护单元之间的连通部位采纳临战封堵等方式来满足汽车通道的宽度要求。防护单元不跨越防火分区。每个人防防护单元设计两个出入口,并做密闭及防毒处理,该出入口兼做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八)夜景广告天际线建筑日照设计

1.夜景设计:

商业中心夜景是夜间吸引顾客的重点,建筑夜景分三个层次,结合道路的照明的广告灯箱是建筑临街面的第一个层次,建筑入口处店铺招牌采纳灯箱、发光字体、泛光照明和绿化照明是建筑群的第二层次,在建筑层高线、窗顶、屋顶采纳发光光带或轮廓线灯反映建筑的特点

是第三层次。

住宅建筑在水平楼板处设计水平层灯,色彩由暖到冷,体现建筑高耸。

广场夜景 1

广场夜景 2、3、4 2.广告设计:

作为商业建筑的特征,广告在商业建筑的形象设计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项目广告要紧集中在建筑立面上,外挂式的大型广告灯箱

住宅小区建筑设计说明

第三部分规划专篇 一、基地现状 位于建邺区与鼓楼区交界处的xxxxxx,隶属建邺区兴隆街道,南临yyyyy,西靠wwwww。从应天大街高架俯视整个地块,破败的两三层平房和脏乱的生活环境,严重影响城市形象的提升。地块内违建密布,通道狭窄,采光、通风问题严重,防火更是存在严重隐患;同时居民区内人员流动性大,治安管理困难。目前地块已开始拆迁工作。 二、场地研究 本案为xxxx的一部分,距地铁二号线“集庆门大街站”仅900米,靠近南京最大120万平米城市综合体万达广场及白金级希尔顿大酒店,是南京新街口、龙江、河西CBD三重城市核心交集区位,是南京新江东中央活动区黄金核心区。区位条件优越,是一个真正适合人居的风水宝地。 本案由积贤街分为A、B两个地块(其中北侧地块为A地块,南侧地块为B地块),A、B地块西临乐山路,东临华山路,南侧与应天大街以一地块相隔,北临集庆门大街。A地块占地64162㎡,B地块占地21704㎡,总占地面积85866㎡。 地块东侧为集贤雅苑产权调换房项目,共四栋高层住宅,两层商业。地块北侧为苏宁开发的高档商品房小区睿城。B地块西侧为小学

用地,根据现有材料综合分析可得,A地块的东侧和南侧以及B地块东北角商业价值最大,转角可设置集中商业,业态考虑为净菜场和小型百货超市。从长远来看,集庆门大街和乐山路具备一定商业潜力。 三、功能定位与规划目标 规划力图提供一个高品质、安居化的居住环境,创造一个时尚、典雅的建筑群,提供多样化的住宅形式,并且最大限度的使起居室、卧室、观景阳台获得良好的日照,结合成本运用新技术,以打造“绿色、生态、宜居”为目标,极力营造一个具有深刻文化内涵,又充满时代气息的现代新概念居住家园。 四、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3、《住宅设计规范》 4、《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7、《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8、《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 9、《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 9、用地红线图

住宅建筑设计说明

住宅建筑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书 一、项目概况 本工程位于唐河县星江路与拱文路交叉口的东北角,规划总用地13498.84平方米(约合20.25亩),周边配套设施齐全,交通便利。项目共分为三栋住宅楼,项目的实施对于改进本区环境品质、树立良好的区化形象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设计依据及设计原则 设计依据及参考资料 1、建设方提供1:1000地形图。 2、建设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 3、唐河县规划局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条件通知。 4、唐河县城市建设管理部门意见。 5、唐河县规划局规划定点图 6、《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7、《建筑防火设计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8、《住宅设计规范》、《住宅建筑规范》 9、《河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三、规划设计 (一)区位分析 项目位于唐河县星江路与拱文路交叉口的东北角,,地块格局呈不规则形状,外部城市道路通畅,星江路作为唐河县城的一条重要南北向干道,其重要性日显突出,本地块是同时位于两条主干道的交叉口,未来拱文路的打通,势必带来这个区域的繁华,本项目的实施将给这一片区带来新的商机和亮点。 (二)规划定位 考虑到该项目在未来城市环境中位置重要,处于多维的景观视角焦点之上,两排建筑平行排列,产生了一个面向城市的开放空间,而居住区主要入口在该地块的东北角位置设置,公寓入口在该地块的西南角位置设置。小区南侧为商业步行街和沿街景观,和城市景观共同塑造有节奏变化的景观效果。 (三)建设必要性 本项目区域位置优越,项目最大限度的综合利用室内外空间。创造优美的居住环境,和社会环境,良好的居住户型和高效率高效益的商业空间,以期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基地概述: 本项目用地呈不规则,中间一条居民区间路将地块一分为二,当前2#、3#楼

厂房规划设计说明

方案设计说明 一、概述 1.自然条件 泗阳县地处苏北腹地,介于东经118 °20′——118 °45′,北纬33°23′——33 °58′之间,东界淮安市淮阴区,南濒洪泽湖,北临沭阳县,西与宿迁市宿城、宿豫区毗邻。县域总面积1418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99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70.38%;水域面积42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9.62%。陆地面积中有可耕地70603公顷。 境内无山丘,属黄泛冲击平原。总地势西高东低,相对高度大多介于12米—17米之间。京杭大运河横穿东西50公里,成为天然“分水岭”。运河以南,北高南低,河流皆流入洪泽湖,统属淮河水系;运河以北,南高北低,河流皆属沂、沭水系。全县境内大小河道有30多条,总长度近700公里。境内气候温和,属北亚热带季风过渡性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四季分明。 2.项目地块状况 江苏生辉木业科技有限公司位于江苏省泗阳县木业园区。由生产区,附属区两部分构成。用地面积12458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0072平方米,西临何庄路,南临规划工业区路,北靠徐淮路,基地成不规则梯形。 3.规划内容 根据规划要求该地块为工业用地。本次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为该项目地块的生产及其商业、办公配套的规划设计。 4.市场背景 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的提高,带来了工业用地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同时随着经济

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厂房、商业、办公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对房地产的潜在需求也将逐步释放出来。 二、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3.《城市工业区规划设计规范》 4.《工业建筑设计规范》 5.《民用建筑设计规范》 6.《建筑设计规范》 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8.关于该项目的规划设计条件及地形图、红线图等 9.建设方关于该项目的设计要求 10.国家及地方的相关规程、规范等 三、规划设计原则 根据地块周边现状以及整个泗阳县的房产市场,在设计时我们提出以下几点: 1.以人为本———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 设计以满足人们对现代生产、工作环境所要求的舒适性、健康性、安全性和经济性为出发点。创造出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备、交通便捷、环境优美、节能化的示范现代工业区,充分考虑现代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形成一种绿意盎然、自然和谐、高尚的生产、办公环境。 2.注重品质———追求“新建筑主义”的主题风格 充分满足工人员工的归属感与舒适感。全方位营造高品质生产、办公空间,妥善处

建筑初步设计说明

初步设计 第一章设计总说明 一、设计依据 (一) 有关文件 1、设计任务书; (二) 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规定,具体详见各专业设计说明 (三) 设计基础资料 1、气象资料:杭州地区30年平均(1971年-2000年) (1)温度:年平均气温为17.8℃ (2)降水量:年降水量为1454mm。 (3)湿度:月平均相对湿度70.3%,最大值出现在6月,最小值出现在12月。 (4)日照:平均日照小时147.1h/月。 2、建设场地工程技术条件: (1)用地条件:地块南北长约62.5米,东西长约65米。用地面积约3684.54平方米。 (2)交通条件:。 二、工程规模及设计标准 1、工程规模:建筑单体总建筑面积为2705.72平方米。 2、设计范围:根据建设单位的设计委托要求,我院设计内容包括总平面 规划设计,建筑单体的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三、设计指导思想和特点 1、遵循“适用、美观、大方”的原则,同时风格和色彩要与一期现有建筑的风格颜 色及环境相协调。。 2、遵从合理布局、因地制宜、配套完整以及节能、节地的原则。 3、综合考虑规划基地周围地区的土地使用功能、建筑物性质、道路交通、绿化状况以及其他环境因素,充分利用和强化已有特点和条件。 4、建筑单体设计依据总体布局,创造更多的自然通风、采光的室内空间,节约能源。平面布局紧凑,流线顺畅,布局经济合理,满足使用要求。 5、有效控制建设成本,提倡经济、实用、美观的设计原则。 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项目规划用地面积:3684.54㎡(合5.527亩) 2.总建筑面积:2705.72㎡ 3. 建筑基底占地面积:1370.14㎡ 4. 容积率: 0.73 5. 建筑密度: 37.19% 6. 绿地率: 10% 7.机动车停车数:15个 第二章总平面设计说明

住宅小区建筑方案设计说明

XXXXX规划 设计说明 目录 第一章设计总说明 第二章总图设计 第三章建筑设计 第四章结构设计 第五章给排水设计 第六章电气设计 第七章暖通设计 第八章消防及安全设计第九章建筑节能环保设计第十章智能化设计 第一章设计总说明

一、项目概况 xxxxx 二、设计依据 1、业主方提供的资料 (1)《规划条件图》 (2)《规划要点通知书》 (3)现状地形图电子版 2、工程设计规范 (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3)《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 (4)《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 (5)《商业建筑设计规范》(JGJ 48—2014) (6)《住宅建筑规范》(GB 50368—2005) (7)《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 (8)《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2014(9)《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 (10)《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设部2016)(11)国家、湖南省、长沙市现行的有关设计规范法律法规 三、设计规模和设计范围 XXX 四、气象地质条件及场地概况 XXXXX

五、设计理念 1、可持续性发展重点体现在两个方面——“绿色”及“低碳”,从城市发展的角度出发,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在单体设计中体现城市及居住的“绿色”“低碳”特点。 2、以人为本,创造便利的交通、购物、居住生活、工作的社区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市民生活需求不断转变,打造便捷、舒适的人居环境是城市发展的核心方向。 3、系统整合,实现城市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深刻理解场地的特点及价值,充分挖掘整个辉煌国际项目资源的复合效应,使商业、居住、休闲娱乐有机融合,形成聚合效应。 4、建筑主体在满足后退城市沿街尺度,保证南北向日照间距的要求的同时,尽可能在建筑之间不造成互相遮挡的现象,争取最大的日照时间,充分体现对住户生活质量的重视和设计人性化的一面,更进一步提高了小区的品位及级别。在景观创造方面,西侧两列住宅分别向西南、东南偏转角度,最大化利用江景,创造出独一无二的小区景观。 第二章总图设计 一、设计原则 1、明确组团分区,科学组织流线,为项目分期实施提供可能性。

住宅建筑设计方案说明

江南水都四期 方案设计 工程编号: 院长: 总建筑师: 总工程师: 项目主持人: 建筑工程设计资格证书2019年12月3日工程负责人:梁章旋 建筑专业:专业负责人: 审核人: 结构专业:专业负责人: 审核人: 给排水专业:专业负责人: 审核人: 电气专业:专业负责人: 审核人: 暖通专业:专业负责人: 审核人: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第二章总体规划 第三章建筑设计 第四章结构设计 第五章给排水设计 第六章暖通设计 第七章电气设计 第八章防火设计专篇 第九章人防设计专篇 第十章环保设计专篇 第十一章卫生防疫 第十二章劳动保护 第十三章环卫设计 第十四章安全防卫 第十五章无障碍设计 第十六章建筑节能设计专篇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设计依据: 1. 公司提供的设计委托书及方案设计要求。 2.福州市城乡规划局批复的总体规划设计方案。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 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5.《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6.《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 7.《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8.《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94)。 9.《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DBJ13-62-2004) 10.《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11.其它相关建筑设计规范。 二、基地概况:

三、建设内容与规模: 本项目局部设地下一层车库,地上共有13栋18层住宅,2栋11层住宅,19栋9层住宅,沿街设一层店面,区内结合住宅底层配有居委会、文化活动中心、诊所、物业管理用房、公厕等配套设施。 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实际用地面积:121890平方米 计容积率面积:287600平方米 其中:住宅:275794.5平方米 商店:8300平方米 居委会、文化活动中心等配套设施及架空停车(2.5米以上):3505.8平方米 地下室建筑面积:37723.8平方米 建筑占地面积:27505.6平方米 建筑密度:22.6% 容积率: 2.36 绿地率:30.16% 户数:2382户 机动车位1088部其中:地下机动车位:861部 地上机动车位:227部 其中户型面积大于120平方米所占车位1172X0.6=703部 户型面积小于120平方米所占车位1210X0.3=363部 商业部分停车位8300X0.2/100=17部 公共停车位:100部 非机动车位:4090部 其中:地下非机动车位:2080部 地上架空非机动车位:1090部 地面非机动车位:920部 其中户型面积大于120平方米所占车位1172X1=1172部 户型面积小于120平方米所占车位1210X2=2420部 商业部分停车位8300X6/100=498部 五、设计概念: 1. 本项目开发定位为高尚住宅小区,力求营造一个居住舒适,风格独特的生态型亲水社区。

小区规划方案设计说明

居住小区方案设计说明 指导老师: 设计者: 一.概况 1.区位条件:该基地位于南方某发达城市新城区,规划土地使用性质为居住用地,规划用地总面积为10公顷,其中可建设用地面积为10公顷。该基地地形平坦,基地内现有部分闲置建筑,多为一层砖混结构,建筑质量较差,规划予以拆迁。该基地四周均为规划的城市道路,东侧紧邻城市绿地,并有一河道从东侧经过,其余各册均为规划中的居住用地。 二.目标: 重塑和提升区域市环境及城市空间,打造城市内标志性居住社区。 三.规划设计依据: 1.本地块规划设计(土地使用)条件 2.规划建设法规文件 3.业主的相关要求 4.数字地形图 5.国家相关的主要设计规范 a 城市居住区设计规范(GB50180-93) b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 c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 d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e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 f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I6-87.2001年) g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二.设计理念: 设计遵循高品质及现代化的整体构念,强调居,商,景的一体化整合。从对用地现状环境特质的充分分析入手,结合地形的特点,合理安排用地分块及空间形态,功能及交通设计,形成有机秩序。层次丰富的空间序列。形成以下设计理念。 1.以人为本,以自然的生态为思考,以人文空间为参照点,塑造各具形态的居住空间。 2.关注小区公共空间的构合,以烘托小区的“大客厅”功能。 3.注意小区整体环境及空间序列组合及构成,围绕中心区和景观,交通轴线,通过建筑与景观,绿化的纵横穿插,住宅高低错落,景观节点的精心营造。配套设置的科学安排,人,车行系统的合理组织,绿化景观的巧妙梳理,为之提供了具有良好通顺,合理,宜人景色的均好性居住环境。

最新小区建筑设计方案说明.优选

XXX小区建筑设计方案说明 一、项目背景: 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4)《住宅设计规范》、 (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6)《河北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二、工程概括: 概况本工程地块北至南湖西路,西至204国道,南至纬一路,东至经一路。地块内土地平整,总用地面积约261.8亩。 三、项目设计理念: 以创造现代、文明、自然的生活方式为出发点,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和别具特色的单体设计全面提升生活层次,目的是创造出新颖、健康的建筑内外环境。考虑当地实际的消费模式及习惯,结合我们对住宅建筑发展潮流、趋势的研究与判断,总结确立了以下几条设计原则: 1、多样性 在小区建筑规划设计中贯以现代简洁为主线的多样原则。小区品质体现文化多元性;住宅类型多样化;住宅层次多样化;小区功能多样化,包括围绕居住生活的娱乐、休闲、学习等的功能;环境设计多媒体化,包括建筑媒体、绿化媒体、音乐媒体、多媒体等。 2、开放性 现代的社区应该包括开放的内涵,体现在空间、功能等模块的设计上,另如:户外空间,道路的通向开放性的社区活动和人际交往,私人家庭的对外

接纳与交流。 从宏观上在设计中贯穿可持续发展原则,使小区环境生态得到最大的保护、利用。 3、时代性 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e生活〔宽带传输、电子商务、SOHO、VOD视频点播等〕不仅是一种时尚,且已上升为必需,小区内按照国标进行智能化配备,为此提供基础。 4、合理性 理性原则体现在对小区功能区块分析,路网的布置设计,对户型的精心调整,对造型时尚的分析和重新创作等诸多方面,对各项感性及理性指标综合进行量化的理解贯彻,有理性途径到达合理性目的。 5、安全性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防盗报警红外线闯入报警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24小时电子巡更系统,利用先进的保卫系统,做到安全无误。 6、生态性 对自然条件的关注成为在设计中情趣与感性表现的基础。人类的外在环境已不再是过去的自然生态系统,它是一种复合人工生态系统。自然形态与建成形态之间的界线变得日益模糊,自然要素投入建筑,建筑构成景观的框架。而对自然条件的理解现在已经扩展到对人文、历史等因素的关注。结合本地特定的自然环境条件,在设计阶段充分体现对小区建设生态性的关注尤为重要。 四、规划设计 1、规划指导思想 本项目规划设计充分考虑地块场地特征与地方文脉的独特品质使小区环境和房型能在较长时期保持实用性,最大限度满足小区业主日益增加的对居住品质提高的要求,创作优雅、生态和私密性的室内外空间,使该小区具有的空间、视觉和生态环境,为小区业主提供一个品质高尚、主题明确、环境雅致的良好居住空间,体现出新世纪充满社区归属感的生活风貌。为倡导健康品位的生活方式,小区遍布室内外健身设施、儿童游戏。设置休闲

住宅建筑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书

一、项目概况 本工程位于唐河县星江路与拱文路交叉口的东北角,规划总用地13498.84平方米(约合20.25亩),周边配套设施齐全,交通便利。项目共分为三栋住宅楼,项目的实施对于改善本区环境品质、树立良好的区化形象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设计依据及设计原则 设计依据及参考资料 1、建设方提供1:1000地形图。 2、建设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 3、唐河县规划局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条件通知。 4、唐河县城市建设管理部门意见。 5、唐河县规划局规划定点图 6、《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7、《建筑防火设计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8、《住宅设计规范》、《住宅建筑规范》 9、《河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三、规划设计 (一)区位分析 项目位于唐河县星江路与拱文路交叉口的东北角,,地块格局呈不规则形状,外部城市道路通畅,星江路作为唐河县城的一条重要南北向干道,其重要性日显突出,本地块是同时位于两条主干道的交叉口,未来拱文路的打通,势必带来这个区域的繁华,本项目的实施将给这一片区带来新的商机和亮点。 (二)规划定位 考虑到该项目在未来城市环境中位置重要,处于多维的景观视角焦点之上,两排建筑平行排列,产生了一个面向城市的开放空间,而居住

区主要入口在该地块的东北角位置设置,公寓入口在该地块的西南角位置设置。小区南侧为商业步行街和沿街景观,和城市景观共同塑造有节奏变化的景观效果。 (三)建设必要性 本项目区域位置优越,项目最大限度的综合利用室内外空间。创造优美的居住环境,和社会环境,良好的居住户型和高效率高效益的商业空间,以期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基地概述: 本项目用地呈不规则,中间一条居民区间路将地块一分为二,目前2#、3#楼已经落成。北侧1#楼现为空地。 规划要求及要点 退后红线要求: 高层退后西侧星江路道路红线10米,裙房退8米;北侧高层退用地边界线14米,裙房退用地边界线6米;东侧退用地边界线9米。南侧保证1#楼日照间距。 设计要点: 通过本地块建设塑造良好城市景观形象,形成城市景观亮点。带动城市建设,为城市的居住建筑形态提供新的探索。 总体布局 2)道路系统 结合地形特点与空间布局,以建筑为中心,小区内道路绕建筑环通为一个系统。同时在用地西侧和南侧与城市道路相临处设小区出入口,强调小区道路系统和道路及城市道路系统要有机衔接的前提下,为小区内部能够和谐又相对独立的进行管理和使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地块内依托小区出入口道路的布置,在小区内西侧、北侧为适应小汽车的日异增长布置生态停车位,以配合居住人员的使用。 四、建筑设计 (一)总图设计

校园规划设计说明

说明书

目录 一、设计院校 二、院校设计背景 三、规划建设依据 四、背景分析 五、规划设计思想 六、规划设计理念 七、功能分区 八、道路系统 九、景观绿化 十、重点地段分析 十一、技术经济指标(一)十二、技术经济指标(二)

一、设计院校: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二、院校背景分析: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因水而生,缘水而成,60年来,学校三次搬迁,四易校址,风雨兼程,刚毅坚卓,自强不息,团结奋进,使学校发展壮大,并走向辉煌。现已经发展为以水利水电为特色,工、管、经、文、理、农、法互相渗透的综合型大学。 在2009年,水利部与河南省签署共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协议,成为河南省第三所省部共建院校。近期增加了博士硕士点,学校规模逐步扩大,华北水院现共有师生3万余人,规划建立图书馆、专业实验楼,专业教学楼、综合教学楼、学生活动中心。校园文化广场等等。这一系列构思源旨在把华北水院建造成一个学习氛围浓厚的学习环境和舒适的学生教工居住环境,致力将学校打造成一个综合性的高层次大学。 三、规划建设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3.《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 4.《郑州市总体规划》 5.《郑州市十一·五发展规划》

四、背景分析: 大学的校园规划发展趋势 1、可持续发展 今天的校园规划要树立可持续发展原则,建立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能为后人的发展保留必要条件的可持续发展的大学校园,这其中的内涵既包括在空间环境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更包含对校园文脉的延续和发展,即精神层面的可持续发展。 2 、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为人创造环境,体现尊重人、理解人、关怀人以及无障碍设计。校园规划的内容实际上就是对校园功能性建筑之间进行某种组织,在此过程中,必然产生大量户外活动,能够随时随意进行交流的生活方式才是现代大学生活的核心内容。因此设计工作应该重视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高度,重视具体空间对使用者的空间印象,细节设计应符合人性化尺度。 3、从严谨的学院空间到绿色校园环境 新时期的大学新校园在空间景观设计上,逐渐从片面地追求大广场、长轴线的形式主义转向以人为本、人车分流、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生态可持续观念。校园景观设计以尊重自然生态为优先,同时也重视人工生态绿化,使人工与自然结合并相得益彰。大学校园是表达校园生态化、地域化、人文化特征的理想载体,着重于校园文化氛围和交往环境的塑造。强调校园生态中心区的设计,这是营造校园空间特色的重要环节,是体现大学校园学术气氛的重要部分。

建筑设计初步设计说明

第一章总论 1.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陆埠镇第二小学项目,位于钟山北路东首、绿景花园北侧,24班小学规模,地块东面为陆埠镇中学校区,整个地块总用地面积约21817平方米。 1.2.设计依据 1.2.1甲方提供1:500测绘地形图、红线图。 1.2.2《余姚市规划局乡镇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 1.2.3余姚市发改委针对陆埠第二小学建设项目的批文。 1.2.4规划局方案设计评审意见。 1.2.5《浙江省九年义务教育普通学校建设标准》。 1.2.6国家有关设计法规、规范。 1.3.设计规模 总用地面积:21817㎡ 建筑占地面积:3650㎡ 总建筑面积:13432㎡ 1.4.设计范围 1.4.1总平面设计(包括道路、场地、水、电等) 1.4.2各单体工程设计(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弱电等)1.5.设计指导思想 1.5.1合理化的校园布局。 1.5.2安全、通畅的交通流线。 1.5.3多样复合的空间特征。 1.5.4观赏、使用并重的景观,绿化环境。 1.5.5科学性、超前性、可持续性的原则。 第二章总平面设计 2.1.设计依据(见总论) 2.2.基地分析 场地平面较规整,呈方形,整个场地较平整。东面、西面临路,建筑退东面用地红线不小于6米,退南侧用地红线不小于12米,退西道路红线不小于6米,退北侧用地红线不小于9米。 根据甲方的意见,地块主入口设在地块西侧,学校主入口预留不小于600平方米的出入口集散广场,须妥善考虑满足交通安全及景观要求。 2.3.总平面布置 共24班小学,包含行政办公、教学、图书阅览、体育馆、食堂、教工宿舍等功能。场内布置250米的环行标准田径场,两个篮球场以及各种软塑器械活动场。

住宅小区项目方案设计文本说明

禹宏·启城住宅小区项目方案设计 第一章建筑设计 一、设计依据 1、建设单位提供的数字化四线坐标及现状地形图 2、建设项目规划意见书和勘测红线图 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2002版) 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5、《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 6、《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7、《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9、《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10、《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11、《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10) 1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13、《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14、现行的《蚌埠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15、《建设项目日照分析技术管理规则(试行)》(2005版) 16、《建筑工程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05 17、与本项目相关的国家、地方颁布的法律、法规、规范和技术标准。 二、项目概况

1、项目区位 本项目地块位于安徽省蚌埠市,东临中学西路,西接西外环路,南临健康路,北接禹王西路。交通十分便利,接近城西新城区中心,本小区和拟建的医院、第二中学,都在半径600米的距离之内。地理位置优越,随着相应市政配套的日益完善,本区域将成为蚌埠市未来又一高档商住圈。 2、用地性质及规模 项目地块规划为居住和商业用地,总用地面积约㎡,规划总建筑面积209983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约万平方米。 3、地形地貌 地块用地呈长方形,当前为闲置用地,现状地块内有堆土,东西两边略有高差,总体地势南低北高。 4、规划要求 ■容积率 地块容积率要求≤ ■建筑密度 地块1建筑密度:26% (出让要求不大于26%) 地块2建筑密度:% 综合建筑密度: % ■住宅日照间距 住宅满足大寒日满窗日照有效时间不少于2小时。 ■绿地率 不小于35% ■退让间距 建筑物退让城市道路红线:道路切角视距退让按宽边并增加3~5米退让控制。 三、地块现状分析 ■周边环境综述

泰隆苑住宅小区修改方案设计说明

泰隆苑住宅小区修改方案设计说明 规划与建筑 一、设计依据与用地分析 1、设计依据 (1)关于本工程的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台路规选[2004]14、15号); (2)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及设计规范; (3)本工程的设计任务委托书; (4)甲方的设计要求。 (5)方案评审会议纪要([2005]95号) 2 、总平面用地分析 (1)气候特征:工程地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特色。初夏有梅雨,盛夏有伏旱,夏秋多台风,深冬有寒潮。多年平均气压1015.7百帕,多年平均气温17.7℃,多年平均降雨量1593.7mm,蒸发量1283.9mm,多年平均日照1507.2H,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2%,多年平均风速2.4m/s。 (2)地块与城市关系:本工程用地为台州市路桥区灵山居住区的A地块与B地块,交通便捷。东、西、北至规划支路,南至南山路。 (3)地块的景观要素:紧邻地块北侧为路桥区中央山公园,山高70余米,风景秀丽,是理想的居住用地。无论是从城市整体利益出发,还是从本项目的角度出发,都应在地块开发过程中充分重视这一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提升空间环境品质,营造出一个理想的住宅园地。 (4)用地基本条件:本工程用地呈不规则行,总用地面积71348.8M2。 二、规划原则 本工程地块地理位置优越,周边环境优美,在充分满足目前住宅市场需求的前提下,我们力求将本工程建设成为创意新颖、主题突出、技术合理并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高品质住宅小区。它不仅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居住的需要,更注重人们在文化上、心里上对“家”的热爱。在总体规划上吸取了中国传统园林造景的原理和手法,在小区内引进一条形态宜人的水景,使小区内大部分住宅都能感受到流水的温馨与亲切。同时采用现代的规划理论及空间与环境的塑造手法,力求创造出融大气、雅致、理性与浪漫于一体的现代化居住区。 “家”是每个人心目中理想化的生活概念,茅庐草舍可以为家,高堂华厦亦可为家。小区内以各种组团单元形式创造家的氛围,同时多层次的绿化、流水和人文景观,井然有序的道路系统,使得小区富有极强的整体感和标志性。建筑的现代感和他所包含的文化内涵结合整体环境的处理体现出鲜明的个性。充分体现出小区的可居住性、可持续发展性,体现“以人为本”。 三、规划构思 1、充分利用地形,建筑布局尽量坐北朝南,争取住宅的良好朝向与景观。全区设计有多种组合方式,规划整体而富有变化,保证开发的灵活性;同时充分利用周边环境,借用山景、改

生态园规划设计说明书

城阳女姑口生态园规划说明书 一、项目区位交通及现状概况 本项目选址于城阳胶州湾畔女姑口附近,紧邻城阳汽车 站、流亭飞机场、女姑口跨海大桥。 规划区域主要由林地、花卉、大棚、鸽场及部分老建筑 组成。 二、生态园项目开发SWOT分析 1、 Strength (优势) 本区内部环境具有原生态特征、田园情调,有林、花、 动物养殖等资源,具备一定的生态园发展基础。 本区紧邻胶州湾高速、城阳汽车站、流亭飞机场,公路 交通便捷,生态园可进入性良好。 2、 Weakness(劣势 ) 除林地环境外,缺乏有价值的生态旅游资源,资源单一;除城阳世纪公园距离较近,周边缺少有影响力的旅游点,周边旅游产品组合情况一般。 本案位于城阳北部与即墨市交界处,距离青岛市区较 远。 3、 Opportunity(机会) 近几年景区景点人满为患、城市生活压力剧增等因素促 使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越来越钟情于乡村田园牧歌式的休

闲方式;城市食品污染事件的不断发生也使城市居民越来越 向往“绿色食品” ;今年是国家“乡村旅游年”,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成为时代主题。所以,乡村生态园的生态旅游与 生态农业建设项目与整体大环境相适应。 青岛市相关旅游规划将本区周边的胶州湾沿海区域定 位为生态旅游发展区;同时确提出了大力发展郊区山林、乡 村旅游的思路。空间上将成为青岛海滨旅游向内陆区域延伸 的重要手段,产品上将与海滨旅游共同构建青岛旅游大框 架。 所以,在具有一定乡村情调的城阳女姑口建设生态园项目,从旅游角度符合整体旅游发展的大趋势,本项目具有一 定的发展机遇。 4、 Threats (威胁) 青岛正在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一些区域拥有良好的 自 然生态资源条件、交通区位条件与民俗文化依托,胶州 湾畔很多地方都在大力发展生态旅游项目,本区生态园项目 将面临同类项目的竞争。 三、应对策略建议 1、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展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生态园。 2、在现地理环境条件基础上,以“生态旅游”与“生态农 业”为主题,认真规划生态旅游项目与生态农业项目,精心

小区设计方案设计说明

武汉烟草卷烟物流配送中心设计说明 第一章建筑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G5—2001) 《厂房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J6-86)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89) 二、项目概况 武汉烟草卷烟物流配送中心是武汉东西湖区一项重要工程。该工程建成后将成为东西湖地区的标志性建筑,从而进一步推动武汉东西湖区经济发展。 该项目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吴家山台商投资区鑫桥产业园金桥三路2号。 总面积约82亩(净地),总建筑面积控制在2万平方米左右。 三、设计思路 简介: 湖北省烟草公司武汉市分公司[简称“武汉市烟草专卖局(公司)”],是武汉市烟草专卖行政主管机关,也是武汉地区从事烟草专营批发的大型国有企业。 武汉市烟草专卖局承担武汉烟草市场专卖管理及网络建设、卷烟销售的职责,是武汉市烟草专卖行政管理执法部门和大型国有企业,在全国烟草行业网建工作中率先创造了“全面访销、全面配送、专销结合、访送分离”的工作模式,开创了全国烟草行业网络建设新局面。1.设计思路的起点----打开的烟盒 2.设计思路的形成 卷烟物流配送中心与烟盒有相似的功能和作用。生产-收纳-发送,烟盒把散烟整齐有序的存放在烟盒中,供给消费者购买和使用;而卷烟物流配送中心是根据订单的要求,把一条条的烟有序的整合在一起,再供给给不同的销售网点。

3.设计与创意 卷烟物流配送中心的造型主要采用烟盒的方正形体,在局部设计中采用了曲线与斜线的元素,打破方正形体给人的拘谨与约束,使整个建筑富有活 力。在外立面的的处理上,外墙材料使用钢材。在屋面及部分外墙上运用四 氟乙烯膜结构,既可以满足厂房的采光要求,使厂房工作时拥有明亮的作业 环境,又起到环保节能的作用。将四氟乙烯膜结构运用在建筑造型上这一打 破常规的做法,与传统的工业厂房的做法大相径庭。将四氟乙烯膜结构做成 圆形的形式和卷烟的造型相契合。办公辅助区运用沉稳的黑色与中国特有的 中国红色,表现建筑的时代感和体量感,彰显建筑的大气和稳重。 四、总平面规划设计 1.设计依据 根据卷烟配送流程进行规划设计。 2.规划结构 主体建筑坐落于基地北侧,南侧设置停车场,临金桥三路设置员工上下班步行、车行出入口。货车出入口设在基地西侧(靠环湖西路的一侧)。在基地东侧设置员工上下班步行出入口一个,方便员工吃饭及午休出入。 停车位包括:大货车停车位33个,小型货车、轿车停车位155个。其中停车场中间部分两两相连的停车位可合并用作大货车停放。 3.功能分区 北侧为主体建筑,南侧为停车场及员工上下班步行、车行出入口,西侧为货车出入口,东侧为员工上下班步行出入口。 4.交通消防流线 货车主出入口设在西侧,南面临主干道的一侧设置办公人员车行、人行出入口,东侧为员工上下班步行出入口。在用地范围内沿规划建筑设置环形车道,既可用作车行道路,同时满足厂区消防要求。 5.景观分析 沿南面金桥三路一侧,以空旷的停车场与地面绿化为主。不仅解决停车的需要,同时开敞的空间可以更好的体现主体建筑的体量感和时代感,给过往的行人以视觉的冲击。 办公辅助区设置在面向环湖西路的一侧。辅助区立面用黑色与中国红相搭配,在给人以强烈的色彩冲击的同时,又不失沉稳与大气。 五.建筑单体设计 1.平面功能布置 根据卷烟物流配送流程来布置平面功能分区。办公辅助区设置在主体建筑的西面,既满足使用的要求,又不会影响物流流程,使卷烟物流配送发挥最大的效率。 2.建筑造型 卷烟物流配送中心的造型主要采用烟盒的方正形体,在局部设计中采用了曲线与斜线的元素,打破方正形体给人的拘谨与约束,使整个建筑富有活力。 3.立面设计 厂房外墙使用彩钢浪板;办公辅助区用黑色花岗岩与中国红涂料。屋面与部分墙体的设计上运用四氟乙烯膜结构,既满足厂房采光要求,同时又环保节能。 4.立面风格 采用现代主义风格,遵循简约、明快的色彩搭配,协调美观且不张扬,并结合环境景观的衬托,力求建筑自身与环境的和谐美、融洽美。体现企业的现代气息和文化底蕴,展示武汉烟草锐意改革、奋发拼搏、跨越式发展的企业形象,打造现代新颖、实用美观、功能齐备的区域标志性建筑。 5.剖面设计 根据各功能分区所需要的净高要求:仓储工房设计高度36米,分拣工房设计高度18米,办公辅助区根据形体造型的美观要求设计高度为21米。

建筑规划设计说明书

一、背景资料 (一)、地理位置 宝隆金香苑规划设计项目位于白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市。白族自治州地处省中部偏西,海拔2090米,东邻州,南靠普洱市、市,西与市、怒江州相连,北接市。地跨东经98°52′~101°03′,北纬24°41′~26°42′之间,东巡洱海,西及点苍山脉,辖市和祥云、弥渡、宾川、永平、云龙、洱源、鹤庆、剑川8个县以及漾濞、巍山、南涧3个少数民族自治县,是中国西南边疆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地处低纬高原,四季温差不大,干湿季分明,以低纬高原季风气候为主,常年气候温和,土地肥沃,以秀丽山水和少数民族风情闻名于世,境以蝴蝶泉、洱海、崇圣寺三塔等景点最有代表性。 (二)、用地条件 用地现状较规整,为近长方形,总用地面积3343.12㎡,地形较为平整。南面为次纬二路,西侧为规划北三路。 (三)、功能要求 依据建设方提出的设计要求,本项目为商住楼,一层为商业用房,二层及以上为住宅,并设计有地下机械停车场。 (四)、设计依据 由建设方提供的用地地形图和场地的道路红线等资料 由建设方提出的设计要求 《中华人民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GB50180-93),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GB50220-95),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CJJ83-99),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GB50289-98), 《住宅设计规》GB50096-1999, 《住宅建筑规》GB50368-2005,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库建筑设计防火规》GB50067-97,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JGJ100-98,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GB50038-2005, 《中华人民国城市规划法》 二、规划思考及定位 1、本项目用地西靠苍山,东临洱海,人居环境优越,如何与周边环境协调,形成生态自然的居中空间。 2、如何与周边环境,周边项目协调,形成完善的城市空间,。 3、如何在尽量不破坏周边自然环境的基础上打造一个集优越景观与精致建筑为一体的高品质小区。 三、规划设计 整个项目占地3343.12㎡,项目较小,本着大盘做气势,小盘做精致的原则:只有将更多的细节做好,从市场需求,从户型合理性上下功夫,整个楼盘的品质才能得到极大的提高。 1.用地位于城市边缘,远离喧嚣又融予山林,在满足总的建筑面积要求的同时,尽量做高建筑以留出更多的空地,营造较多的绿色空间,实现小区部景观与 周边自然环境的自然交融。 2.通过畅通的道路设计,使得居住小区更加的舒适和便利,方便小区居民生活和娱乐。建筑立面的设计在运用现代特色的同时,注重细节的设计,使得建筑 外部效果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使该地块成为城市发展的活力点。

建筑设计初步简答题

住宅套型的空间组织形式 一、餐室厨房型(DK型)DK型特点:炊事与就餐合用同一空间。这种套型适用于建筑面积较小,家庭人口少的住宅。采用DK式空间,必须注意油烟的排除以及采光通风等问题。D。K型特点:将就餐空间与厨房适当隔离,并相互紧邻。 二、小方厅型(B。D型)特点:将用餐空间与睡眠空间分离,而起居等活动仍与睡眠合用同一空间。这种套型往往在家庭人口多、卧室不足、生活标准较低的情况下采用。三、起居型(LBD型)特点:将起居空间独立出来,并以起居室为中心进行空间组织。其形式主要有三种:1、L。BD型,这种形式仅将起居与睡眠分离;2、L。B。D型,这种形式将起居、用餐、睡眠均分离开来,相互干扰最小,但要求建筑面积较大;3、B。LD型,这种形式将睡眠独立,起居、用餐合一。四、起居餐厨合一型(LDK型)特点:将起居、用餐、炊事等活动设在同一空间内,并以此空间为中心进行空间组织。五、三维空间组合型特点:套内的各功能空间不限在同一平面内布置,而是根据需要进行布置,并通过套内的专用楼梯进行联系。这种套型室内空间富于变化,有的还可以节约空间。 高层住宅的特点 高层住宅的优点是可以节约土地,增加住房和居住人口,尤其是在我国人 口密度和建筑密度较高的地区,拆迁的费用很高,动员人口外迁的工作难 度很大,但通过建设高层住宅就能较好地处理各方面的矛盾。同时,建造 和使用高层住宅也有不足之处,如:投资大,高层建筑的钢材和混凝土消 耗量都高于多层建筑,加上要配置电梯、高压水泵,增加公共走道和门窗,一次性投入很大,另外使用后,还要为电梯、泵站修缮养护付出一笔经常 性费用;上下不便,电梯服务虽很方便,但遇到停电、修理就很麻烦;安 全性差,高层住宅留置多个互相连通的疏散口和楼梯,往往为入户偷盗和 其他犯罪提供作案条件;高层住宅还应注意防火,因为一旦发生火灾很难 扑救;在高层生活的家庭有一种孤独和封闭感,老人和孩子因上下不便, 双职工要日日上班,很难建立和发展良好的人际交往和邻里关系;多幢点 式高层住宅建在一起,会产生不规则的高空风,影响居住区的生态环境质量。 住宅建筑群体的平面空间组合一般可归纳为以下五种: 1】行列式:条式单元住宅或联排式住宅楼按一定朝向和间距成排布置,使每户都能获得良好的日照和通风条件,便于规划道路、管网,方便工业化施工。其特点是:构图强烈、规律性强,但空间容易呆板、单调。2】周边式:住宅沿街坊道路的周边布置,有单周边和双周边两种布置形式。其特点是容易形成较好的街景,且内部较安静,又能节约用地,但部分住宅朝向较差,且日照通风受影响,

建筑设计方案设计说明1219

商住开发项目设计工程设计说明 第一章建筑规划方案设计说明 一、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x,用地面积:131663.00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367341.91平方米。其中东侧地块用地面积50350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148761.00平方米,其中住宅总建筑面积:143230.00平方米,商业总建筑面积:5531.00平方米。西侧地块用地面积73974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218580.91平方米,其中住宅总建筑面积:202558.42平方米,商业总建筑面积:16022.49平方米。项目地块较为方正,场地平整。 二、设计依据: 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2、《城市居民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3、《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 4、《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5、《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JGJ50-88 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7、《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本) 8、《汽车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9、《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10、《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38-2005 11、建设方提供的电子版现状地形图; 12、国家现行有关设计规范; 13、兴化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14、建设单位提供的地形图和设计任务书与要点 三、设计理念 结合宜人的水环境,创造一个景观与人和谐共生的、健康的生态型人文社区是本设计的主旨。 本项目充分分析地块景观价值,北侧紫荆河为最优景观资源,其次为东西两侧地块中间、东侧地块南侧沿河景观资源。地块内部为庭院景观资源。地块东西两侧紧邻市政道路位置为沿街景观,沿街布置配套安居房。 规划布局沿周围是市政道路布置高层住宅,内部布置小高层住宅。地块北至南依次由高至低,创造出丰富的城市景观。 户型采用一梯二户南北通透的高品质户型,打造高水准的品质小区。 地块北侧紫荆河沿河景观和地块中间的河岸绿化打造观景平台和休闲步道与项目主入口结合,强调小区内外景观的连续统一。在考虑居住空间与公共空间及自然环境的基础之上寻求自然美和人性化的和谐统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