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育知识讲座.doc

体育知识讲座.doc

体育知识讲座—五小王占军

一、体育教学

体育教学是教和学形成的双边活动;是教师根据教育计划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指导学生反复进行身体的练习中,掌握体育的知识、技术、技能,增强体质,发展能力,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教育过程。

体育教学的特点是:从事各种身体练习,通过反复的身体活动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来实现体育的教学目标。而其它学科的教学主要是通过大量的思维活动来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体育教学的理论依据:体育教学必须遵循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人体工作能力变化的规律,身体功能提高的规律。

运动技术:又称动作技术,是指在学习和练习动作时,所做的动作符合人体科学原理,能充分发挥人体潜能,合理而有效地完成动作的方法。

运动技能:是指学生按运动技术的要求,通过反复练习,较好地掌握了某种运动动作的方式,形成动作系统,并能充分运用自己的体力去完成,这就是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

二、体育教学内容

1、准确把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体育教学的准则,体育教材和体育教学内容全部集中反应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里。它是由国家教育部组织专家编写,经审定后统一颁布实施的,它具有权威性和指导性。

2、合理选择体育教材

要上好体育课,在教材方面必须做到以下四点:第一,选好教材;第二,能准确地把握体育教材的性质、特点和价值;第三,要把教材处理得当;第四,要使主要教材具有适宜的技术难度和较强的教学因素。

①、要选好体育教材,选好的体育教材的标准是“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发展需要”。所谓“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教材”就是指“学生应该去学去练”的教材。体育教材的本质是传授给学生或用来锻炼学生的教学材料。简单讲就是对学生要有用处。“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教材”主要是指“学生想学想练”“适合学生学练”的教材。如果一个教材再好,学生想学而不想练,那么它也不是最佳的教材。比如太极拳,队列练习,长跑以及某些器械体操等教材,学生对此一直不感兴趣。但在必要时,那些“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又不被学生喜欢”的教材,也必须让学生原汁原味地去练习,因为有特殊的教育意义,如军训中的队列和冬季长跑锻炼等。反之,“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的教材,不管学生喜欢与否,都是不能作为教材的。

②、要能准确地把握体育教材的性质、特点和价值。

先介绍什么是体育课程的性质:“体育是以体育知识和运动技术的学习为主要内容,以身体练习为主要途径,以增强学生体质与健康,传承体育文化,养成终生体育习惯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体育课程的性质是由体育教材的性质来决定的,因为体育教材是课程的实体部分,它贯穿整个体育教学过程。因此体育课程性质的每一句话都会落实在体育教材上,落实在体育教材的性质、特点和价值上。所以我们要准确把握体育课程的性质,用科学精神探索体育教学规律,遵循体育教学规律,驾驭体育教学规律。

什么是体育教材的性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途径。即身体练习是主要的体育教材。具体说学生身体活动的教材要多上,不活动的教材要少上。

体育教材的特点:是以体育知识和运动技术的学习为主要内容。就好比说语文教材是以语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术学习为主要内容一样。在此必须强调,体育教材只能是体育知识和运动技术,其它的教材因素和教育因素只能通过体育知识和运动技术为载体反映出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