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鸟嘌呤大生产工艺
- 格式:pdf
- 大小:293.58 KB
- 文档页数:1
麦角硫因制备工艺麦角硫因是一种广泛用于农业、医药和化工等领域的杀虫剂和杀菌剂。
它具有高效、广谱、持久的特点,因此备受青睐。
下面将介绍麦角硫因的制备工艺。
麦角硫因的制备工艺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原料准备:制备麦角硫因的主要原料是麦角菌。
麦角菌生长在麦角上,因此需要采集麦角并进行初步处理。
首先,将采集到的新鲜麦角进行清洗,去除杂质和表面的泥沙。
然后,将麦角切成小块,以便更好地进行后续处理。
2. 发酵处理:将切好的麦角放入发酵罐中,加入适量的水和发酵剂。
发酵剂可以促进麦角的分解和提取麦角菌。
然后,将发酵罐密封并进行恒温发酵。
发酵过程中,发酵剂会分解麦角中的麦角碱,并转化为麦角硫因。
3. 分离提取:发酵结束后,将发酵液进行过滤,分离出麦角菌和麦角碱。
麦角菌可以进行再利用,用于下一批次的制备。
而麦角碱则需要经过进一步的处理。
4. 合成麦角硫因:将分离得到的麦角碱与硫化氢气体反应,生成麦角硫因。
这一步需要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以保证反应的顺利进行。
反应结束后,得到的产物中含有麦角硫因和一些未反应的麦角碱。
5. 精制处理:将产物进行精制处理,去除未反应的麦角碱和其他杂质。
这一步通常采用溶剂提取、结晶等方法进行。
经过精制处理后,得到的麦角硫因产品纯度较高,可以用于各种应用领域。
总结起来,麦角硫因的制备工艺主要包括原料准备、发酵处理、分离提取、合成麦角硫因和精制处理等步骤。
这些步骤的顺序和操作方法都需要严格控制,以确保制备出高质量的麦角硫因产品。
麦角硫因的制备工艺不仅需要科学的技术支持,还需要丰富的经验和细致的操作,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效果。
嘌呤核苷酸合成途径
嘌呤核苷酸合成途径:
1、碱基合成法:原料为5-羟基嘌呤醌和卤化物,将盐基用底物作用,
水解出醛结构,再用碱作用,反应生成酯结构,通过改变条件形成目
标碱基。
2、余热化学合成法:原料为亚磷酸和烷基肼,通过高温反应,使烷基
肼与亚磷酸形成某种特定的碱基,结合嘌呤基而形成嘌呤核苷酸。
3、水解合成法:原料为嘌呤核糖和嘌呤糖苷,将嘌呤核糖与嘌呤糖苷
一起受到酶的作用,通过水解反应,逐步将原料转换为鸟嘌呤核苷酸。
4、断环合成法:将某些已知的核苷酸片段聚合,孵育出嘌呤核苷酸。
5、脱氨反应法:原料以亚磷酸为溶剂,在脱氨反应温度条件下合成,
通过改变温度和pH值,可形成不同类型的鸟嘌呤核苷酸。
总之,从化学角度而言,嘌呤核苷酸的合成主要有以上5种方法:碱
基合成法、余热化学合成法、水解合成法、断环合成法和脱氨反应法。
各种合成方法均能高效制备和改造鸟嘌呤核苷酸,并且技术可行性高,可在实验室范围内较为容易实现,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鱼鳞有效成分提取技术的研究进展吴锁连;康怀彬;李冬姣【摘要】The research of the category and extraction methods of effective ingredients of fish scale was reviewed at home and abroad .The ex-traction process of fish scale was studied, including collagen, hydroxyapatite, lecithin,guanine etc.The different extraction methods were ana-lyzed to provide theory basis for further research and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ing extraction technology of effective ingredients of fish scales.%论述了国内外关于鱼鳞有效成分的特性及提取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研究鱼鳞胶原蛋白、羟基磷灰石、卵磷脂、鸟嘌呤等提取工艺过程,并分析不同提取方法,为鱼鳞有效成分提取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和综合开发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7(045)027【总页数】4页(P110-112,141)【关键词】鱼鳞;有效成分;胶原;羟基磷灰石;卵磷脂;鸟嘌呤【作者】吴锁连;康怀彬;李冬姣【作者单位】鄂州职业大学医学院,湖北鄂州436000;河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河南洛阳471000;鄂州职业大学医学院,湖北鄂州43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01我国是世界上水产品产量最高的国家,近几年我国水产品总量一直在6 700万t左右。
水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约占总重30%的下脚料,其中约5%是鱼鳞[1],而大部分的下脚料会被制成饲料的原料——鱼粉或者直接丢弃,污染环境,对其中的有效成分尚未充分利用。
甲酸钠法合成鸟嘌呤的研究
张从芬;王凤各;游志英;缪慧萍
【期刊名称】《中国当代医药》
【年(卷),期】2013(20)28
【摘要】目的研究合成精制鸟嘌呤的方法.方法以2,4,5-三氨基-6-羟基嘧啶硫酸盐和甲酸钠为原料,在3 atm压力和甲酸催化下,通过回流反应得到粗品鸟嘌呤,用盐酸酸化后,再用氨水处理得到精制鸟嘌呤.结果当物质的量配比(2,4,5-三氨基-6-羟基嘧啶硫酸盐∶甲酸)为1∶1.5,反应时间为8h,以铁粉作还原剂时,得率较高.结论甲酸钠法工艺简单,操作容易控制,产品收率较高且反应时间短,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是合成鸟嘌呤的良好方法.
【总页数】3页(P9-10,13)
【作者】张从芬;王凤各;游志英;缪慧萍
【作者单位】皖南医学院药学系,芜湖241002;皖南医学院药学系,芜湖241002;皖南医学院药学系,芜湖241002;江苏中丹制药厂,江苏泰兴22545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463
【相关文献】
1.2-氨基-6-氯鸟嘌呤的合成工艺改进研究 [J], 应梦遥;李坚军
2.反应精馏合成鸟嘌呤工艺的研究 [J], 孔立;赵莹;程焕达;朱钦朋
3.甲酸钠钙化法合成草酸生产工艺的研究 [J], 亢永斌;宋培中
4.甲酸钠链转移法合成超低分子量聚丙烯酰胺的研究 [J], 赵献增;朱靖;王冬梅;李天仚;肖丹
5.羰基化法在醇溶剂中合成甲酸钠的研究 [J], 方永明;乐清华;程钢;史小帅;候世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