镀锡板抗时效性能研究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301.42 KB
- 文档页数:4
镀铬镀锡软溶钝化环评-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在1.1 概述部分,我们将对镀铬、镀锡、软溶、钝化和环评这五个主题进行介绍和概述。
首先,镀铬是一种常用的化学镀涂工艺,通过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铬的薄膜,可以提高材料的耐腐蚀性和抗磨损性。
镀铬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和装饰等领域,但由于其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和有害物质的排放,需要进行合理的环境评估和控制。
其次,镀锡是一种将锡涂覆在金属表面的技术,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导电性。
镀锡常用于金属包装材料、电子元件和电路板等领域。
然而,镀锡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有害废气和废水,对环境造成潜在的影响,因此对其环保性能的评估和改进也至关重要。
软溶是一种利用有机溶剂将有机膜均匀涂覆在物体表面的技术,可以提高材料的耐磨损性、抗划伤性和外观效果。
软溶广泛应用于家具、木工和装饰等行业。
然而,软溶涂料中常含有有机溶剂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对环境造成潜在的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问题,因此对其环境风险评估和控制非常重要。
钝化是一种改善金属表面耐腐蚀性能的技术,通过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稳定的氧化膜来防止金属被腐蚀。
钝化广泛应用于汽车零部件、航空航天和建筑等领域。
然而,钝化过程中使用的酸性溶液和废水可能对环境造成潜在的危害,因此对钝化液的环保性评估和处理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环评即环境评价,是对某一项目、工艺或活动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估和预测的过程。
在镀铬、镀锡、软溶和钝化等工艺中,环评可以帮助我们全面了解其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并在工艺设计和操作中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总之,本文将依次介绍镀铬、镀锡、软溶、钝化和环评这五个主题,旨在全面探讨它们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环境影响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这些关键技术和环境的分析,我们可以为相关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建议。
文章结构部分起到引导读者了解整篇文章的框架和内容安排的作用。
本篇文章的结构如下:1. 引言1.1 概述1.2 文章结构1.3 目的2. 正文2.1 镀铬2.1.1 要点12.1.2 要点22.2 镀锡2.2.1 要点12.2.2 要点22.3 软溶2.3.1 要点12.3.2 要点22.4 钝化2.4.1 要点12.4.2 要点22.5 环评2.5.1 要点12.5.2 要点23. 结论3.1 总结3.2 研究展望文章结构部分应该简洁明了,清晰地说明了文章的主要分节和重点内容。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供货技术条件电镀锡钢板及钢带Q/BQB450-2014代替Q/BQB450-2009 1范围本技术条件规定了一次冷轧和二次冷轧电镀锡钢板及钢带的分类和代号、尺寸、外形、重量、技术要求、检验和试验、包装、标志和检验文件等要求。
本技术条件适用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公称厚度为0.17mm~0.55mm的一次冷轧和公称厚度为0.12mm~0.36mm的二次冷轧电镀锡钢板及钢带(以下简称钢板及钢带)。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8.1-2010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GB/T230.1-2009金属材料洛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A、B、C、D、E、F、G、H、K、N、T标尺)GB/T728-2010锡锭GB/T1838-2008电镀锡钢板镀锡量试验方法GB/T8170-2008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22316-2008电镀锡钢板耐腐蚀性试验方法GB/T28290-2012电镀锡钢板表面铬量的试验方法Q/BQB400冷轧产品的包装、标志及检验文件Q/BQB401冷轧钢板及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3术语和定义3.1电镀锡板electrolytic tinplate通过连续电镀锡作业获得的在两面镀覆锡层的冷轧低碳钢钢板或钢带。
3.2差厚镀层电镀锡板differentially coated electrolytic tinplate两面具有不同重量锡镀层的电镀锡板。
3.3一次冷轧single cold-reduced(SR)钢基板经过冷轧减薄获得要求的厚度,随后进行退火和平整。
3.4二次冷轧double cold-reduced(DR)钢基板经过一次冷轧并完成退火后,再进行第二次较大压下量的冷轧减薄。
丸必診专题综述碍荡无铅焊点可靠性的研究进展邹阳,郭波,段学俊,吴庆堂,魏巍,吴焕(长春设备工艺研究所,长春130012)摘要:文中根据近两年来国内无铅钎料研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简要评述了无铅钎料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并着眼于焊点可靠性对无铅钎料进行了评述。
首先介绍影响无铅焊点可靠性的因素;其次汇集了2012-2018年国内学者对无铅钎料焊点可靠性的研究方法及研究成果,并结合加载载荷及热循环共同作用、有限元模拟分析、电迁移及锡须生长影响无铅焊点性能的4个方面对无铅焊点可靠性进行了分析;最后结合以上研究成果针对无铅钎料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为新型无铅钎料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无铅钎料;焊点可靠性;外加载荷及热循环;电迁移;锡须中图分类号:TG4540前言随着IC集成电路的迅猛发展,其已经从大规模集成电路(LSI)向着超大规模和甚大规模(ULSI)的方向发展。
电子元件的发展越来越精密,在印刷电路板上的安装密度越来越大。
研究如何进一步改善钎料的物理性能,提高焊点的抗拉强度和抗蠕变的能力,进而延长电子设备服役时间的问题显得愈发紧迫和重要。
在传统的钎焊工艺中,SnPb系列钎料具备价格低廉、可焊性较高和导电性能优秀等重要的优势,SnPb系列钎料已经被大量运用于电子工业界的焊接当中。
然而,由于Pb作为有毒重金属,其对环境和生物具有毒害作用,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机构学者探索研究使用无铅钎料作为传统SnPb钎料的替代品⑴。
这种趋势符合当下科技发展要求,是势在必行的。
无铅钎料要代替传统的SnPb系列钎料,必须具备以下性能⑵:①其全球储量足够满足市场需求。
某些元素(如锢和钳)储量较小,因此只能作为无铅钎料中的微量添加成分;②无毒性。
某些在考虑范围内的替代元素(如镉、确)是有毒的。
而某些元素(如铸)如果改变毒性标准的话,也可以认为是有毒的;③相变温度(固/液相线温度)与SnPb钎料相近;④足够的力学性能:剪切强度、等收積日期:2021-05-21doi:10.12073/j.hj.20210521003温疲劳抗力、热机疲劳抗力及金属学组织的稳定性;⑤良好的润湿性;⑥可接受的成本价格。
甲基磺酸体系电镀锡及锡合金研究现状张著,吴海国,宾智勇,李婕【摘要】摘要:对比了几种电镀锡体系的优缺点,介绍了甲基磺酸(MSA)体系电镀的镀液及镀层的特点,分析了甲基磺酸体系镀液稳定的原因。
展望了甲基磺酸盐镀锡的发展前景。
【期刊名称】湖南有色金属【年(卷),期】2013(029)002【总页数】5【关键词】关键词:甲基磺酸;电镀锡;可焊性镀层;环保锡及锡合金镀层具有很好的延展性、抗蚀性、银白色外观和可焊性等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设备和包装以及装运设备、泵部件、轴承、阀门、汽车活塞、镀锡铜线和CP线、电子元器件和印制线路板等。
锡镀层在食品加工业的应用是由于无毒性、良好延展性(韧性)和抗蚀性。
1 几种电镀锡及锡合金体系的工艺及特点目前电镀锡及锡合金有四种主要的体系:碱性锡酸盐体系、硫酸盐体系、氟硼酸体系和甲基磺酸体系。
碱性锡酸盐体系主要采用锡酸钾或锡酸钠为主盐。
碱性锡酸盐体系电镀过程中不需要添加有机添加剂,且具有优良的均镀能力,但是在电镀过程中电镀液需加热,且镀液中锡为四价,电流效率只有80%~90%。
高速镀锡的主要工艺条件:锡酸钾210 g/L,氢氧化钾22 g/L,允许的电流密度可达到16 A/dm2。
工艺的关键是必须控制锡阳极的表面状态,在电镀过程中阳极表面必需形成金黄色半纯膜以保证得到良好的锡镀层[1]。
硫酸盐体系电镀锡一般在室温下进行,镀液的主盐是硫酸亚锡。
由于原料易得,电流密度高,沉积速度快,不用加热,对设备腐蚀小,一直被广泛应用。
但是硫酸盐体系镀液不稳定,因为镀液中的Sn2+易被氧化成Sn4+,Sn4+水解后生成偏锡酸导致镀液混浊、不能过滤除去,而使镀液性能下降[1]。
硫酸盐镀锡工艺的镀液主要成分为硫酸亚锡(15~60 g/L),硫酸(80~180 g/L)和合适的添加剂。
改变添加剂的类型(晶粒细化剂或光亮剂体系),可以得到暗锡或光亮锡镀层。
氟硼酸体系主盐为氟硼酸亚锡。
镀液主要成分是氟硼酸亚锡(75~115 g/L)、氟硼酸(50~150 g/L)和适量的添加剂。
镀锡层可焊性下降的原因及对策镀锡层可焊性下降的原因及对策前言影响镀锡层可焊性的因素多且复杂。
本文介绍了提高镀锡层可焊性的方法。
1·影响镀锡层可焊性的因素1.1镀液浑浊镀液浑浊是导致镀锡层可焊性下降的主要因素。
镀锡电解反应以Sn2+/Sn形式进行。
(1)在酸性镀锡液中Sn4+是杂质离子,必须将Sn4+还原成Sn2+。
因为Sn4+水解呈胶体状态,溶液的黏度增加,影响了Sn2+/Sn电化学反应的机制,所以镀层发灰、不光亮。
(2)在碱性镀锡液中,若有Sn2+存在,会影响电沉积状态,镀层也会出现发灰等缺陷。
必须将Sn2+氧化成Sn4+,否则同样会使镀液浑浊。
(3)光亮剂用量过多,使极化作用增强,电镀时大量析氢。
特别是镀液中Sn4+水解成锡酸,与光亮剂的分解产物形成胶体而使镀液浑浊,从而使阴极电流效率降低,镀层夹杂的有机物增多。
(4)镀液中Fe2+过多,也会影响Sn4+的产生。
在电镀时,Fe2+被氧化成Fe3+,而Fe3+的氧化性将Sn2+氧化成Sn4+;Sn4+水解成锡酸,与Sn2+及有机物形成复杂的胶团结构,使镀液浑浊[1]。
(5)经常在高温、高负荷下作业,由于槽镀量大,导致溶液温度升高,往往产生Sn4+的速率加快;同时,Sn4+的水解速率也会加快,最终使镀液状态变差,这样镀出来的锡层的可焊性就较差。
1.2镀层厚度通常要求镀锡有一定厚度的、银白色的、均匀的易焊镀层。
如果镀层太薄或厚度不均,铜基镀锡或钢基镀铜后镀锡,锡和铜相互接触,存在一个铜/锡界面,两种金属长时间接触就会发生相互渗透的现象,形成合金扩散层。
这种情况下,镀锡层太薄,必然导致可焊性下降。
1.3结晶状况镀液中Sn2+的质量浓度高或光亮剂不足,镀层结晶粗糙、疏松,光亮性差。
这种镀锡层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变色,从而影响可焊性。
1.4放置时间生产中刚镀好的锡层,其可焊性非常好。
经过一段时间(约2个月)的放置,镀层的可焊性就会变差,但厚度在5μm左右的光亮锡层较少变坏。
镀锡盐雾 120h
镀锡盐雾测试是一种常用的测试方法,用于评估材料的耐腐蚀性能。
在这个测试中,将待测试的材料暴露在盐雾环境中,持续一定时间,通常为120小时。
通过观察材料在盐雾环境中的表现,可以评估其抗腐蚀性能。
在开始测试之前,首先需要准备好测试样品和盐雾测试设备。
测试样品可以是各种金属材料、涂层材料或其他需要评估耐腐蚀性能的材料。
盐雾测试设备通常由盐雾试验箱和相应的控制系统组成。
测试开始后,将样品放置在盐雾试验箱中,并进行设定的测试时间,即120小时。
在这段时间内,样品将不断暴露在盐雾环境中,模拟真实的腐蚀条件。
盐雾环境中的氯化物离子会与材料表面产生化学反应,导致腐蚀现象的发生。
测试结束后,需要对样品进行观察和评估。
可以通过裸眼观察样品表面是否出现腐蚀斑点、氧化层或其他异常现象来评估材料的耐腐蚀性能。
同时,还可以使用显微镜等仪器对样品进行更加详细的观察和分析。
通过镀锡盐雾测试,可以评估材料在盐雾环境中的抗腐蚀性能,为材料的选择和应用提供依据。
这项测试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例如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电子电气等行业。
镀锡盐雾测试是一项重要的测试方法,可以评估材料的耐腐蚀性能。
通过这项测试,可以选择合适的材料,并提供保证材料在恶劣环境下的使用寿命。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可以期待更加先进的测试方法和设备的出现,以满足不断提高的需求。
目录第1章文献综述 (1)1.1 前言 (1)1.2 钢板的预处理 (2)1.2.1 钢板的润湿性 (2)1.2.2 钢板的表面预处理 (2)1.3 热浸镀锌种类 (4)1.4 热镀锌概况 (5)1.4.1 Fe-Zn 相平衡 (5)1.4.2 热镀锌中的Fe-Zn反应 (6)1.4.2.1 Fe-Zn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 (6)1.4.2.2 Fe-Zn金属间化合物的生长动力学 (6)1.4.3 影响热镀锌镀层的因素 (7)1.4.3.1 工艺参数的影响 (8)1.4.3.2 钢中化学成分的影响 (8)1.4.3.3 锌池中合金元素的影响 (10)1.5 本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 (13)1.5.1 扩散偶法 (13)1.5.2 溶剂法 (14)1.6 金相试样的制备与观察 (14)1.7 研究背景及意义 (14)1.8 研究内容 (15)第2章纯铁热浸Zn-Mn合金镀层组织的研究 (16)2.1 前言 (16)2.2 实验方法 (16)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18)2.3.1 镀层组织 (18)2.3.2 镀锌渣 (21)2.3.3 锌池中锰对镀层的生长动力学的影响 (23)2.4 本章小结 (26)第3章锰对纯铁热浸Zn-0.2%Al合金镀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27)3.2 实验方法 (27)3.3实验结果与分析 (28)3.3.1 镀层组织 (28)3.3.2 Mn对镀层组织的影响 (31)3.3.3 镀锌渣 (33)3.3.4 锌池中锰对镀层生长动力学的影响 (33)3.3.5 对比浸镀Zn-Mn合金 (35)3.3.6 锌浴中锰对镀层耐腐蚀性的影响 (37)3.4 本章小结 (37)第4章锌浴中锰对Q345钢镀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38)4.1 前言 (38)4.2 实验方法 (38)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9)4.3.1 镀层组织 (39)4.3.2 镀层的耐腐蚀性 (39)4.3.3 镀层的抗氧化性 (40)4.4 对比实验结果及分析 (42)4.5 本章小结 (43)第5章钢中合金元素锰对热浸镀纯锌镀层的影响 (44)5.1 前言 (44)5.2 实验方法 (44)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5)5.3.1 钢中锰元素对镀层生长动力学的影响 (45)5.3.2 Mn含量对热浸镀纯锌镀层组织及厚度的影响 (47)5.4 锰对Fe-0.08%Si合金镀层组织的影响 (49)5.5 本章小结 (50)第6章液固扩散偶研究 (51)6.1 前言 (51)6.2 实验方法 (51)6.3 实验结果与分析 (51)6.4 本章小结 (54)第7章全文总结与工作展望 (55)7.2 工作展望 (56)参考文献 (57)致谢 (60)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61)主要符号对照表Zn 锌Mn 锰Fe 铁Al 铝Si 硅δ FeZn10ζ FeZn13η锌Γ Fe3Zn10Γ1 Fe5Zn21 Diffuse-Δ破碎δ+液锌at. % 原子百分比wt.% 质量百分比mg/cm2毫克/厘米平方第1章文献综述1.1 前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保护环境的需求,现代汽车已经向减少污染排放、节省油耗和安全舒适等方向发展。
2021.12科学技术创新电镀锡薄板生产线PSA 与MSA 工艺优缺点分析及转换方法研究郭强刘海涛贾广欣王锦旗(河钢集团衡水薄板有限责任公司,河北衡水053000)目前全国有电镀锡薄板生产线30余条[1],绝大部分电镀锡生产线采用弗洛斯坦法,其电镀工艺有两种方式,即PSA 工艺和MSA 工艺,PSA 工艺电镀液中主要化学成分为苯酚磺酸和萘酚磺酸,MSA 工艺电镀液中主要化学成分为甲基磺酸、抗氧化剂、添加剂、助溶剂。
产线设计时只能采取一种特定工艺,生产企业为了实现自身在不同阶段、不同形势条件下的不同需求。
通过对比研究分析,对两种工艺进行转换,转换流程较为复杂,需深入研究,最大程度保证产品质量和降低运行成本。
1PSA 电镀锡工艺优缺点分析1.1采用PSA 电镀锡工艺的优点1.1.1SA 电镀锡工艺。
电镀段的工艺药剂有两种,即PSA(苯酚磺酸)和ENSA (萘酚磺酸)。
PSA 工艺各化学药剂管控浓度如表1。
表1PSA 电镀锡工艺电镀液成分中只有两个主要控制项目,且浓度范围在16至25克/升之间均可以获得较好的产品质量,具有工艺控制项目少,浓度管控范围宽泛的优点。
1.1.2PSA 电镀锡工艺最大的优势在于成本低,由于苯酚磺酸和萘酚磺酸容易加工获得,而且对于电镀锡产品的适应性较强,可以在较宽的温度范围以及浓度范围内稳定生产。
表2为PSA 电镀锡工艺化学试剂耗量及成本。
表中可以看出,采用PSA 电镀锡工艺,吨钢化学药品成本8.16元。
表21.2采用PSA 电镀锡工艺的缺点1.2.1镀锡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典型污染物主要是以液态形式存在的含锡、含油污染物、和以半固态形式存在的含锡泥液污染物[2]。
PSA 镀锡工艺存在镀液COD 高的问题,COD 又名化学需氧量,是一种氧的质量浓度,单位以mg/l 计量[3],PSA 产生的废镀液COD 高达20000ppm ,需通过化学氧化还原,且氧化还原反应存在不彻底的风险,PSA 镀液废水的处理及日常PSA 镀液的泄漏均存在COD 排放超标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