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异常处理流程模板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4
电子厂品质异常报告模板# 电子厂品质异常报告模板## 1. 异常报告概述报告编号报告日期报告人员相关部门异常报告编号异常报告日期报告人员姓名涉及的部门名称异常描述:简要描述品质异常的情况,包括异常现象、影响范围及程度。
异常类别:根据问题类型进行分类,如制造问题、设计问题、供应商问题等。
## 2. 异常详细描述### 2.1 异常发现过程描述异常是如何被发现的,包括异常现象、发现时间、发现人员等。
### 2.2 异常处理过程描述异常处理的步骤和流程,包括分析、解决方案制定、执行等。
### 2.3 异常影响范围描述异常可能对产品质量、生产进度、客户满意度等方面产生的影响范围。
### 2.4 异常根本原因根据对异常的分析和调查结果,总结出异常发生的根本原因,可以采用“五为法”进行分析。
### 2.5 解决方案及措施针对异常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措施,包括制定改进流程、人员培训、质量标准调整等。
### 2.6 异常过程改善措施效果评价经过实施改善措施后,对异常过程进行评价,包括异常指标的改善情况、效果评估等。
## 3. 异常总结与建议### 3.1 异常总结对异常情况进行总结,包括异常的主要原因、处理过程及效果。
### 3.2 异常建议根据对异常的分析和总结,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以避免类似的异常问题再次发生。
## 4. 异常报告审批部门负责人日期部门负责人姓名审批日期## 5. 附件附件可以包括异常报告相关的文件、照片、数据等。
通过此电子厂品质异常报告模板,可以系统记录、分析和解决电子厂品质异常问题。
及时、准确地记录异常情况,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改进建议,可以为电子厂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提供有力的支持。
通过对异常问题的分析和处理,电子厂可以不断优化改进流程,提高质量控制水平,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不合格品处理制度模板一、本制度适用于本厂原材料验收、产品生产过程和使用现场不合格品及成品检验不合格的控制等范围;二、本企业授权检验人员负责本厂内不合格品的评审现场不合格品的评审由本厂委派的人员负责;三、工作程序按照原料、成品检验和试验中发现不合格品进行标识、评审,确定不合格品的范围和性质;决定并实施不合格品处置方案,并割据不合格品的严重程度和范围,通知生产技术部门,质管部门有关负责人。
产品生产过程中不合格品判定由生产技术人员根据标准作出评审,做好质量记录,通知质管部门;四、对原料收购检验时发现的不合格品,一律拒收。
储存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品,由仓库保管员作出如下标识:不合格品应设立红色标志另行隔离堆放。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合格品,由该岗位人员根据技术规程规定作出相应标识,有条件时,应与合格品隔离。
不符合规定检验标准的产品,不允许包装入库;五、检验人员对不合格品评审有作出处置决定,由相关人员进行处置。
收购原料时发现不合格,由供应方自行处置。
生产过程中,结于标准允许返工的不合格品,生产人员应按相应标准和技术规程的操作工艺,予以返工,并经检验员重新验证合格后方可放行。
对已判定不合格的成品或经返工仍不合格的产品另行堆放,并做好标识。
原料/成品储存过程中发生的不合格品,由仓管人员进行处置。
现场不合格由本厂委派的人员和客户协商处理办法,做好记录,并写成书面报告交质量管理部;六、处理不合格成品和废弃物时,需方必须在保证购买后不再用于加工食品原料的前提下,主要工业或畜禽之用,形成书面协议文件,否则焚烧,并留存往来票据(影像资料)。
不合格品处理制度模板(二)1.所有员工都必须意识到产品质量的重要性,降低不合格品,提高产品质量是减少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体现。
2.在生产包装过程中,要不断加强机台巡查和工作自检,以此减少不合格品的产生和人为造成不合格品的增加。
3.接触到产品的所有工序员工,懂得慎重将合格品与不合格品进行分离,隔开避免混杂,造成工时成本的浪费。
品质异常处理报告模板嘿,大家好!今天咱们聊聊品质异常处理这事儿。
别看这个话题听上去挺严肃的,其实也是个充满趣味的领域。
说到品质异常,就像咱们生活中总会遇到的小麻烦,可能是你早上想喝咖啡,结果发现杯子破了,或者你心心念念的外卖晚到了。
品质异常报告就像是给这些小麻烦贴个标签,帮咱们一块儿理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
处理品质异常就跟给生活解压一样,得找出症结,才能轻松解决。
咱得看看异常的来源,像捉迷藏似的,得找出来。
有没有什么环节出问题?是材料不达标,还是生产过程中的小插曲?这就像去超市买水果,挑了半天,结果买回来的苹果上面有虫眼,心里那个五味杂陈啊!得仔细分析,看看是哪个环节没照顾到,绝对不能让这种情况再发生。
咱可不想把质量问题当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简直太扎心了!再来说说影响,这可是大事儿。
品质异常不仅仅是产品的问题,还可能影响到客户的体验,影响到咱们的品牌形象。
这就像是在一场宴会上,结果菜没做好,宾客们全都挑剔,心里头直犯嘀咕。
处理不好,可就得不偿失。
咱们可不能让客户失望,得让他们觉得买咱的东西是物超所值,心里美滋滋的。
就该说说解决方案了。
这儿可是大显身手的时刻。
想想办法吧,看看是不是可以通过改进工艺,或者加强质量监控来避免类似问题。
就好比是咱们家里的小问题,换个灯泡、修个水龙头,总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最重要的是,咱们得把每个步骤都记录下来,就像在日记里写今天的点滴,这样才能保证下次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毕竟一失足成千古恨嘛!处理异常的过程中,沟通也很重要。
无论是跟同事还是客户,及时反馈才能让大家都心里有数。
想象一下,如果你在工作中发现了问题,结果没人跟你说,就自己一个人憋着,心里肯定不舒服。
咱们得形成一个良好的沟通机制,让每个人都能畅所欲言,这样大家都能齐心协力,共同打击品质异常,才能把问题扼杀在摇篮里!得给自己留点反思的空间,认真总结一下处理品质异常的经验。
反思不是什么丢人的事儿,恰恰是让咱成长的好机会。
1 目的藉由质量异常问题的发掘、分析、改善作业,及时解决问题,进而杜绝异常再次发生,以提升整机产品质量。
2 范围适用于XXXX所有来料异常物料。
3 职责3.1 进料检验人员供货商质量不良时通知SQE,由SQE提出供应商纠正与预防措施单,并跟催供货商及时回馈矫正措施与效果确认,记录保存。
3.2 工程人员(EM/ME)质量异常之调查与原因分析及对策发掘/验证。
主导对评审需要试产的异常物料进行试产并出具试产报告并参与特产物料的评审3.3 项目品质工程师PQE评审异常产品及物料,并给出评审意见,推动责任部门分析改善;3.4 采购&MPL采购负责量产物料特采申请,经过批准后才可以特采使用;MPL 负责量产前物料特采申请;3.5 PM(项目经理)参与NPI阶段物料特采的评审,并给出评审意见.3.6 品质经理负责物料评审委员会物料最终的批准.3.7 责任部门对品质异常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有效之改善对策,防止再发。
4 定义4.1 SQE(Supply Quality Control) 供应商质量管理4.2 IQC(In-Coming Quality Control) 来料质量控制4.3 PQE (Project Quality Engineer) 项目质量工程师4.4 EM (Engineering Manager) 工程经理4.5 ME(Mechanical Engineer)机构工程师4.6 PM (Project Manager) 项目经理4.7 DMR (Defective Material Report) 缺陷物料报告4.8 OQC (Outgoing Quality Control) 出货质量控制4.9 IPQC (In-Process Quality Control) 制程质量控制4.10 RTV(Return To Vendor) 退货供应商4.11 NPI(New Project Introduction) 新项目导入4.12 MRB(Material Review Board) 物料审查会议4.13 MPL (Material Project Leader) 项目物料采购4.14 MD (Manufacturing director) 厂长5 异常处理流程5.1 进料异常处置5.1.1 品质异常定义5.1.1.1 致命不良(产品环境不良)发生时。
品质异常处理流程
(公开文件,共4页)
一、目的:
规范品质异常处理流程,提高品质异常处理的时效性,确保来料质量及生产的正常运转,同时满足顾客的质量要求。
二、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来料、制程、出货品质异常的处理。
三、定义:
3.1
来料品质异常:
a、不符合相关检验标准要求,且不良率超过质量目标时;
b、合格物料制程中发现重点物料不合格时;
c、有经过改善且有效果确认,但又重复发生品质异常时。
3.2
制程品质异常:
a、使用不合格的原料或材料;
b、同一缺陷连续发生;
c、不遵守作业标准或不遵守工艺要求;
d、机械发生故障或精度磨损;
e、其他情形影响到产品质量时。
3.3
出货品质异常:
a、客户投诉或抱怨;
四、职责
4.1
来料品质异常:
品质:a.负责填写《品质异常联络单》“异常描述”部分;
b.负责将《来料检验报告》、《品质异常联络单》发送于采购,抄送工程、生产;
c负责品质异常改善结果确认。
采购:负责将《来料检验报告》、《品质异常联络单》发送给供应商并及时与供应商联系跟踪供应商及时回复“原因分析”“纠正与预防措施”并将结果回复品质部.
4.2
制程品质异常:
品质部:
a,负责品质异常之最终判定;
b,负责确认品质异常责任部门;
c,负责主导品质异常案例的处理过程;
d,负责对责任单位的改善结果进行追踪确认
异常责任单位:
a负责品质异常的原因分析,提出临时措施及长期改善对策并执行。
生产部:
a负责品质异常的改善和预防措施的实施及验证改善措施的有效性;
其它相关单位:
a在需要时进行异常改善的配合
4.3
出货品质异常:
品质部:
a负责将品质异常通知各部门及确定责任部门;
b负责异常改善后的跟踪确认;
c负责处理客户抱怨
异常责任单位:
a负责品质异常的原因分析,提出临时措施及长期改善对策并执行。
生产部:
a负责品质异常的改善和预防措施的实施及验证改善措施的有效性;
营业部:
a负责将客户抱怨反馈给相关部门。
其它相关单位:
a在需要时进行异常改善的配合
五、工作程序:
5.1
进料品质异常:
5.1.1
依相关检验标准判定不合格,针对不合格物料标示“不合格”,并立即移至不良品区域。
5.1.2
异常成立4小时内开立《品质异常联络单》通知采购。
5.1.3
采购接《品质异常联络单》后4小时内转责任供应商。
5.1.4
供应商需于1个工作日内针对异常物料提出临时对策,如对异常内容有疑问,需在4
小时与品质相关人员确认清楚。
5.1.5
供应商必须在《品质异常联络单》要求的期限前(如无明确要求,默认为《品质异常联络单》发出后2个工作日内)回复完整的改善方案。
5.1.6
品质部对供应商回复内容进行确认,针对改善措施不合格部分予以退件,要求供应商重新回复。
改善措施合格,则报告予以归档,跟踪后续进料品质状况,依5.1.7执行。
5.1.7
针对供应商改善后产品加严检验,连续追踪3批无异常予以结案,转正常检验;连续追踪3批中途发现不良现象仍存在,则重复5.1.2-5.1.7。
5.1.8
如供应商改善措施回复后连续2个月无进料,则强制结案,后续进料依正常检验执行。
5.1.9
如同一质量问题连续发起两次品质异常,验证结果无明显改善,则需采购部组织召开供应商评审,决定是否需要取消供应商资格。
5.2
制程品质异常:
5.2.1
发现制程产品不良,应立刻停止加工。
5.2.2
如异常属现场作业人发现,需立即找品质部确认不良现象可否接收。
如异常可接受则继续生产,不可接收依5.2.3执行。
5.2.3
依相关检验标准进行判定,确认不良成立时,应开具《检测不良记录表》。
5.2.4
将不合格内容标识在工件上,立即移至不良品区域。
5.2.4.1
不良品如以进行返工、返修达到合格要求,则由品质部发出《不良返修报告书》,生产对不良品进行返工、返修,返工返修后需交付品质进行检验,合格品进行出货区,品质回收报告书,统计返修用时,交返修者签名。
5.2.4.2
判定重做时,生产1小时内填写补料单,交工程确认后,同《异常分析报告》一起交采购,采购1小时内下加急采购单,生产跟进材料,所有工序加急处理(如内部制程超出负荷,可申请外协)。
如影响出货交期,营业客户客户交期。
5.2.5
当异常问题严重,品质部又不能明确判定时,则由品质、工程、生产、营业共同会签,品质部开立《品质异常联络单》,责任部门分析原因、改善措施后,发送至营业部,最终由营业转发给客户,营业部负责跟踪客户回复处理结果,并将客户处理结果发给各部门。
5.2.6
生产部按客户处理意见返工或重做(必须要有补料单),营业部1小时内回复客户最终送货时间。
当处理意见为让步接收时,品质部将工件转入出货区,并附上《品质异常联络单》和客户回复的处理意见,出货时此工件不贴合格标签。
5.2.7
制程品质异常开立时机。
5.2.7.1
制程异常属材料所致,需第一时间通知责任单位、品质前往确认,双方判定标准一致,确认异常成立,则开立《品质异常联络单》要求责任单位改善。
5.2.7.2
产品制造过程中如发现产品不良时,品质应开出《检测不良记录表》待工程、品质、制造担当分析出原因找出责任单位后由责任单位进行对策,品质部监控对策实施有效性
5.2.7.3
当产品制造不良时,品质应立即召集工程、品质等单位对问题点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和对策,等问题点解决后,方可再生产。
相关不合格品的控制见《不合格处理流程》。
5.2.7.4
品质再现(品质异常重复发生)时,开立《检测不良记录表》,通知生产单位整改。
5.2.8
所有制程中《检测不良记录表》需生产部、工程部进行会签,生产、工程接到品质异常
信息后半小时内需针对异常现象提出临时对策。
5.2.9
责任单位需于《品质异常联络单》或《检测不良记录表》要求期限前,针对异常现象提出长期改善方案。
5.2.10
品质部对责任单位回复内容进行确认,针对改善措施不合格部分予以退件,要求责任单位重新回复。
改善措施合格,则报告予以归档,由品质跟踪后续进料品质状况,依5.2.11
执行。
5.2.11
返工OK产品需重新送品质检验,重新检验合格转入出货区,检验不合格依《不合格处理流程》要求执行。
5.2.12
针对异常改善后产品,品质加严检验,连续追踪3批无异常后予以结案,转正常检验。
5.2.13
如异常发生后连续2个月无生产,则强制结案,后续生产依正常检验执行。
5.3
出货品质异常:
5.3.1
客户投诉或抱怨,由营业将投诉或抱怨内容0.5小时内发给品质部,抄送到生产、工程。
5.3.2
如客户退货返修,依5.2.4.1执行。
5.3.2.1
如客户判定重做时,依5.2.4.2执行。
5.3.3
品质部24小时内分析外流原因及预防措施,并回复给营业部,抄送到生产、工程。
5.3.4
营业部1小时内将品质回复内容确认,并回复给客户。
5.3.5
异常单回复后,由文员统一归档整理/追踪。
5.3.6
改善对策执行后,品质部依对策内容进行追踪确认,连续1个月内无同样异常外流再发,则予以结案。
5.3.7
追踪期内再发则重新开立《检测不良记录表》,依5.3.4-5.3.6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