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童发展读后感

儿童发展读后感

儿童发展读后感
儿童发展读后感

儿童发展读后感5000_儿童发展读后感

第一篇:儿童发展读后感

儿童发展读后感

《儿童发展》这部书是美国的劳拉·e·贝克所着,这部书中,

作者的创作动机就是“奉献一本在知识性上催人上进的课本”。这

部书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他阐述了儿童的内在潜能,表明这种生命

力是一种积极的、活动的、发展着的存在,它具有无穷无尽的力量。他说:“生长,是由于内在的生命潜力的发展,使生命力显现出来,它的生命力量是按照遗传确定的生物学的规律发展起来的。”教育

的任务是激发和促进儿童的“内在潜力”的发现,并按其自身规律

获得自然的和自由的发展。他主张不应该把儿童看作是物体来对待,而应作为人来对待,儿童不是成人和教师进行灌注的容器,也不是

可以任意塑造的蜡或泥,也不是可以任意刻划的木块;不是父母和

教师培植的花木或饲养的动物,而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能动的、

发展着的一个活生生的人。教育家、教师和父母应该仔细地观察儿童,研究儿童,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发现“童年的秘密”,揭示

儿童的自然发展进程及规律性;热爱儿童,尊重儿童个性,在儿童

自由和自发的活动中,帮助儿童智力的、精神的和身体的、个性的

自然发展。

他的教育理论和方法是建立在较少(或尽量减少)干预儿童主动(或自发性)活动的基础上的。他的培养目标是:运用科学的方法,促进“人类的潜能”的发展,使他们能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和独

立工作,并能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发展的时代潮流,保持社会

文明和科学进步,促进人类和平的强有力的新一代。

《儿童发展》这部书从总体上概括出了儿童发展过程中的本质性的表现。从总体上把握儿童发展的规律,我们还可以发现这些规律

所反映出的一些更为深刻的内容,即儿童的生理成熟先于其心理的

成熟;每一年龄阶段儿童发展水平、特点的充分实现,将有助于其

后的发展,否则,下一阶段的发展将会受到一定阻碍;儿童的身心发展,归根结底是儿童个体的发展,尊重和顺应儿童个体发展的差异性,是促进儿童整体发展水平的丰富性的根本道路。

这本书给我的很大印象是对于一名教师,我们应该注意儿童的各方面的特点,加强自身的学习,提高自己的素养,从而更好的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使学生学得更好。因为教师不是一名教书匠,一名只会教死书的人。因为教育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门艺术。

第二篇:小学美育化教学与儿童创造性发展研究读后感

小学美育化教学与儿童创造性发展研究读后感

最近,读了《小学美育化教学与儿童创造性发展研究》,受益很多。书中提到,在素质教育观念的引领下,美育逐渐找到了自己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明确了服务于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的方向。但是美育的边缘化地位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本文就四个长期无法解决的问题为切口进行了剖析,令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了美育在小学艺术学科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引导美术这个单项学科的教育教学的深入开展,从中获得启发。针对自己教了多年美术,结合读书心得,简要谈谈以下感受:

的确,艺术学科应该从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情感,艺术与文化,艺术与学科等不同领域来培养学生对于艺术的审美态度和对人生的审美态度。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认识到,在小学进行的艺术教育知识一种国民艺术教育,我们的教育对象中大部分人目前不可能将主要尽力放在学习艺术上,将来也不一定一艺术专业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我们对于学生实施的不应该是专业艺术教育,而应该是生活艺术教育。我们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应该是对学生未来生活有帮助的,有利于他们身心发展的。

学习了本书,体会到美育化教学在小学学科中实施的具体策略可以概括为以下五点:1、创设愉悦的学习情境;2、建立适合于学科教育的、和谐的课堂组织形式;3、保障探究式活动的自主性;4、引发体验学习过程;5、搭建审美创造与科学创造的桥梁。对于小学

生来说,不是要他们能发明创造出什么东西来,重要的是要让他们

在学习过程中提出新的思路、独特的想法、让他们经历一个发现新

事物的过程。

艺术教育,任重而道远。定一个明确目标,用正确的方法思路去做,可以逐步实现我们的新时代美育的要求。

第三篇:发展障碍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读后感)

智力障碍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措施分享

最近读《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这本书,其中第六章发展智障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印象深刻。当谈到智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时的

一些观点时感觉非常的实用,和大家分享一下:

智力障碍是指儿童在发展期间智力功能明显低于常态,同时伴随适应性行为方面的缺陷。这个定义必须符合3个条件:1、智商低于

平均水平两个标准差2、伴随有适应性行为障碍3、发生在18岁之前。

智障儿童主要的心理问题是不良适应行为,人格偏差,人际与社会适应不良,造成心理问题的因素有个体原因和环境原因。

作为智障孩子的家长,面对智障孩子心理问题,应该如何去做?下面有6种正确的教养态度和方式:

1、转移法。当孩子有不良行为时,家长可用其他有趣的事物转

移孩子的注意力。

2、忽视法。孩子有时为了引起他人的注意而出现打自己的头或

呕出食物等不良行为,

以得到关心。如果父母表现的很关心,那么下次孩子便会乐此不疲。

3、疏导法。智障儿童由于语言能力差,无法正确表达自我需求,因而有时会以伤害他

人,顺坏物品等方式来引人注意。为此,父母平时应多关心,并进行沟通方式的训练,使孩子掌握表达和发泄需求和情绪的途径。

4、手的控制。当孩子有不良行为时,父母可用手牢牢地握住他

犯错的手腕,待他挣扎

1-2分钟后才放手,通常此法对打人、摔物、打头、扯电线等手

部行为有制止效果。时候再教孩子掌握表达和发泄需求和情绪的途径。

5、拥抱控制。当孩子任意吵闹或到处游走时,可紧紧地拥抱他,使她无法挣脱,同时

一边拍抚他一边同他轻言细语,直到孩子不再挣扎。

6、环境控制法。为孩子布置一个属于他的游戏和活动空间,教

他收拾物品于固定处,

不希望他接触的物品要收藏好,容易引发他异常行为的物品尽量不要让他见到。

作为老师,面对智障儿童的心理问题,如何处理呢?

(一)如何处理智力障碍儿童的情绪失控问题

智力障碍儿童轻度的情绪行为问题可以通过特殊教育和训练得到有效地控制和改善

1、寻找出可能造成情绪失控的因素

2、善于用行为改变技术

3、提供书写的机会,培养书写习惯,以减少情绪爆发

4、短暂隔离,或转移注意力,以稳定情绪

挫败也可能导致暴怒行为,教师宜避免让儿童承受过多的挫败,当儿童显现暴怒行为时,教师可把他带离现场,送到另一处小而安

静的地方,没有玩具,也没有任何活动,提供儿童充分休息的机会。儿童借此获得自我重组,自我控制的机会和空间。

(二)如何处理智障儿童的多动行为

一般智障儿童多动的问题原因有3个,1环境或学习的因素2、

其他疾病引起3、注意力缺陷或多动症

1、环境或学习的因素

教师必须考虑教材的难易程度是否适合学生,教法是否恰当,教师外面环境是否太过复杂,教室布置是否太多让儿童分心。

2、疾病因素

因注重主障碍的治疗,借助医学帮助,通过药物来辅助治疗。主要障碍若有缓解,多动行为也会减轻。

对于智障儿童,我们应该接纳他们,用爱来教育他们,使他们不乏亲情的温暖,生活有幸福感,安全感,并可在快乐的生活中孕育

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第四篇:《3至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读后感

《3至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读后感

在心理学界,往往认为幼儿在三岁左右时期是一个关键的发展时期。这个年龄的幼儿很容易情绪化,固执或者任性,会向事物的极

端两面性发展。作为一名3岁幼儿的家长,为了自己孩子的健康成长,也为了配合幼儿老师的辛勤工作,我在工作之余抽出时间仔细

阅读了《3至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并从中受益匪浅。书中

从孩子的身心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大的方面分别

阐述了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生活和学习状态。我结合自己在日常生

活中教育孩子与孩子交流当中,谈谈自己的切身体会。

我家宝宝是个活泼好动的男孩,在他二周十一个月的时候,带着家长对宝宝的期许将他送进了现在的幼儿园,并有幸结识了三位敬

爱的老师。起初,我非常担心这么小的他能不能很快适应新的环境,也做好了长期输导的心理准备。记得上幼儿园的第一天,因为有家

长的陪同,他显得特别的高兴和兴奋。而且我们在宝宝上幼儿园以

前已经提前对宝宝进行心理输导,让他对幼儿园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时不时给他讲一些幼儿园老师和小朋友的故事;不定期带他去幼儿

园参观,玩耍,让他对自己以后生活和学习的地方有一个空间上的

认识。刚开始上幼儿园的几天,他虽然也哭闹过几次,而且胆子很小,总是跟在老师的后面,这些我也想到了,这么小的孩子换了环

境肯定会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但让我没有想到的是,经过老师的耐

心帮助,他很快就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并且爱上了这个地方,每

次接他回家都特别高兴的和我说幼儿园里发生的事情。看来我们在

他上幼儿园前做的一些功课没有白费,也取得了一些预期的效果。

男孩子的天性也许就是活泼好动吧,我家宝宝也不例外,特别喜欢跳舞。虽然他的舞技毫无章法,但一招一式也还挺像那么回事。

在宝宝跳舞的时候,总喜欢拉上我和他的妈妈,作为家长这时候就

不能厌烦孩子的这种行为,要配合他完成跳舞的动作,和他一起互动,给他赞许的言语和鼓励的目光,让他从中获得一种勇气和自信。还有他

特别喜欢当老师,模仿幼儿园老师讲话,对我们“发号施令”,把我们当做他的小朋友,教我们学儿歌,站队。我们也乐此不疲,

受他指挥,这样和宝宝交流互动,可以增进他的组织和管理协调能力,增加集体荣誉感。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变得越来越爱与人交流,变得胆大起来,能在新环境里对陌生人发号施令。

这个时期的孩子对任何言谈和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老爱对着我和他的妈妈问:“爸爸妈妈这是为什么呀?”“为什么晚上要睡觉?”“为什么爸爸要上班?”??真是不厌其烦,花样百出。但这个

时候我们作为家长不能厌烦的阻止孩子发问,相反还要正确的解答

这些看似好笑的疑问,给他一个明确的答案;或者在这个时候提出

反问,让孩子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解决这个为什么,培养其解决

问题的能力。

培养宝宝的阅读和认知能力,在老师教幼儿阅读课文之前,家长在家提前对宝宝进行课文预习。并且只要他愿意,有很强的学习欲望,就要鼓励他把想学的课文都预习一遍,不要刻意打断他的这种

学习欲望。在这个时候,即使他跟读得不完全正确也不要着急纠正

他的错误,先让他按自己的理解把课文读一遍甚至两三遍,然后再

针对某些错误的地方对宝宝做出纠正,并且告诉他这个地方为什么

要这样读。

3岁的宝宝正处在心理叛逆期。比如宝宝要去安全设施不健全的

河边玩耍,你告诉他不安全不要去,他就是不听,非要去。这个时候,就先顺从宝宝的想法,告诉他可以去,但前提是在会游泳的情

况下去,他会思考自己是否会游泳,但他不会承认自己不会。然后

家长再告诉他如果不会游泳将有什么危险,有什么样的后果,再假

意带他去,他就会摇头了。如果家长一听无理要求就严厉批评将会

助长幼儿的叛逆心理,对幼儿日后的纠正引导教育会雪上加霜。

日常和宝宝交流时,要将宝宝看作有行为能力的大孩子,比如给幼儿一些选择权,穿什么,去哪里玩,这样会让他自己觉得长大了,对自己的想法负责了,长期以往,他觉得自己是个“大人”了,有

话语权,有决定权,这样慢慢培养下他会逐步的成熟起来。这也是

为什么同样年龄段的孩子看起来年龄不一样的重点所在了。

另外,倾听孩子的心声也很重要。在孩子说话时一定要给予关注,要用心听,实时给予点头的肯定,眼睛和耳朵一定不能开小差。如

果不把孩子的话当回事,长期以往就不愿意和你交流了。因为他没

有感觉到被尊重,而是被忽略了。

总而言之,幼儿教育是一门大学问,作为家长要不断充电学习,丰富自我,才能更好的教育和影响孩子,使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感

到快乐和自信。

以上这些是我在生活中与孩子交流互动的一些粗浅心得体会。同时,宝宝的每一步健康成长都浸透着老师的心血和汗水,真心感谢

你们这些让宝宝快乐成长的老师们!

轩辕蒙八班栗浩然小朋友家长

2014.5.20

第五篇:《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读后感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读后感

当前,机关幼儿园给我们家长印发了这本《3-6岁儿童学习与发

展指南》,我先只是抽空大致学习了一遍,这是一本关于3-6岁孩

子成长阶段的指导读本。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

域设定了“阶梯状”的成长参照,给家长指明了教育的方向。作为

家长,说来惭愧,其实我自己对孩子的每个发展领域并不是很清楚,而《指南》给了非常具体的指导,并且细化了各领域不同年龄段孩

子的学习与发展目标,列举了一些能够有效帮助和促进幼儿学习与

发展的教育途径与方法,让我们家长也对孩子的教育有了全面的了解,具有非常强的指导意义和实用操作性。

在指南里有提到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而拔苗助长是当今社会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在当今激烈的竞争社会中,我

们家长为让孩子所谓的不输在起跑线上,给予孩子不按照教育规律

成长的各种各样的学习,如假期里、周六、周日的各类兴趣班,有

的家长不管孩子有没有这方面的兴趣爱好,是不是适合自己孩子年

龄段的特点,只管给孩子报名,压的孩子喘不过气来,以至于孩子

厌倦了学习,对孩子将来的学习非常不利。指南要求我们要遵循幼

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尊重和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让他

们喜欢学习,自愿学习。而且尤其是让我们家长不要用对自己的孩

子与其他的小朋友做横向比较。在指南里,有很多很好的教育建议,比如:对幼儿的安全知识教育很重要,外出时提醒幼儿要紧跟成人,不远离成人的视线,

不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在河边和马路边玩;过马路时一定要注意看红绿灯等。以前我不太注意这些,现在带孩子

外出,我肯定要看红绿灯的,自己要首先给孩子做好榜样!帮助幼

儿了解周围环境中不安全的事物,不做危险的事。如不动热水壶,

不玩火柴或打火机,不摸电源插座,不攀爬窗户或阳台,手里拿着

尖锐物品时不能跑步,以防跌倒。在外面玩时,教他认识一些很常

见的安全标志,如小心触电,安全出口等。有意识的教孩子记住自

己的家庭住址和父母的姓名,手机号码,并告诉他如果找不到爸爸

妈妈了,就要找警察叔叔,告诉他们自己的家庭住址和父母的姓名、电话,请警察叔叔帮助联系。他也告诉我幼儿园老师有教他们一些

求救电话,如110,119等。现在,孩子有时候急于表达他的意见或

者感受,说话语无伦次时,我会提醒他慢慢说,不要急。对于他说不清的地方,我会帮他说出来并让他重复一遍等。

孩子应该有天真快乐的童年,如何能做到这样,《指南》给我们的家长指明了方向,再次感谢学校给了我们家长这么好的书本,我们会按照《指南》的标准和要求严格操作,帮助他们度过一个非常有童趣和回味的童年!

中四班樊启航的家长二〇一四年六月十八日

儿童人格发展

儿童人格发展 一、人格的定义: 人格的内涵包括三层意思,一是指个体特有的、区别于他人的性格;二是指这个性格是在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形成的;三是指性格通过外显的行为习惯表现出来。实质上在西方心理学上,人格就是性格,而性格则是指一个人一定不变的特有品质。这种特有品质内在表现为心理特征,外在表现为行为,心理特征支配、指导着行为,而行为表现着心理特征。与人格有关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动机、情绪、态度、价值观、自我观念等。 二、人格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粗略行为阶段(Rudimentary Behavion)(10个月一16个月)。婴儿在这时期有企图消除内驱力、紧张度的要求。母亲的果断、敏捷、可靠性、规律性以及对婴儿的态度(如温存、亲密的接触等)为婴儿的行为提供了基本的强化。当孩子需要强化时,密切注意孩子行为的母亲就要给孩子以适当的强化。反 过来,孩子借助于母亲的注意,也更加牢固了他学习的行为。这样,孩子的变化就能达到他这个年龄机能发展的水平。在这种双向的强化过程中,孩子和母亲双方都保留了有意义的相互强化,作出与他们各自期望相符合的刺激性的回答。积极地维持儿童与父母之间相互依赖是通过父母给孩子提供满足,特别是由父母提 供抚爱、重复控制需要来达到的。这个发展阶段的本质是对食物欲望和对母亲的形象、微笑等的需要,它决定了后来的社会化阶段的发展。母亲不仅带来了食物,也培养了双向关系,增加了孩子对她的依赖性。无视孩子的自然欲望可能形成一种反社会的欲望。对孩子的护理、维持身体卫生等,是为培养孩子正常的社会欲望。西尔斯认为攻击是由于挫折造成的,这一时期挫折的造成大多是由于生理上的不满足,由于挫折会使婴儿感到不舒服、疼痛,所以,攻击很快就变成早期学习行为的一部分。父母如果对孩子的攻击行为放纵将有损于他们孩子行为模式的强化,给孩子人格品质里留下任性的攻击性;相反,过分允许孩子的依赖性,又会导致儿童离不开成人,久而久之,孩子会拒绝从事他完全可以自己掌握的事情,其中也包括影响到儿童对挫折的克服。所以儿童发展的第一阶段中对孩子的自我控制总是产生于父母对他们的控制。 西尔斯在这一发展阶段中尤为强调母亲的作用,母亲的人格、母亲的能力、对孩子控制的限制、对性别的态度以及她外表的仪容都对儿童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如果母亲能受到较高的教育,那么她对儿童就会更加关心,也就更能理智地控制孩子,并加以正确地培养,而缺乏教育的母亲总是用不合适的方法纵容孩子或严加处罚。 第一阶段的人格发展是与孩子的生物基础和与之相关的社会环境的影响有关的,这一阶段的发展会为儿童顺利进入社会打下基础。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读后感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读后感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读后感 为结合区里的“读书让我更有魅力”活动,上周五我们幼儿园开展了“读书沙龙”活动,活动中许多老师都交流了自己的读书感言。在此,我也来分享一下我的读书后感:《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是许卓娅老师的着作。书中对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历史、发展、及实际操作活动都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更好的开展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活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再次拜读许老师的这本着作,对于许老师在打击乐方面的阐述使我感触颇多。尤其是第二章第二节第三小段,关于音乐教育与学前儿童打击乐演奏能力的发展。 书中阐述的孩子演奏乐器能力的发展非常符合孩子的认知特点,正象许老师所说,对于一些用软绳穿起来的碰铃孩子们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因为这种主要靠小肌肉来演奏的乐器,对手眼协调能力的要求较高。那在孩子的演奏过程中,孩子们总是不能很好的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绳子的顶端,而总是用手捏住碰铃的根部,造成碰铃悦耳动听的音色出不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大家除了一遍遍的示范,还可以让幼儿倾听正确的演奏方法和错误的演奏方法演奏出的音色有什么不同,通过反复的教育和练习,孩子们肯定能够逐步学会用小肌肉来演奏乐器,而且,通过不断的练习,他们自然会熟悉各种乐器的不同演奏方法,也了解了用什么样的演奏方法才能使自己演奏出来的音色更好听。 还有对孩子们在演奏打击乐作品中的创造性表现进行的阐述。许老师说,随着儿童对音乐对周围事物的感知经验日益扩大,感知能力逐步增强,理解体验能力逐步提高,他们对节奏、音色、速度、力度表现力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和丰富,与运用这些要素来进行创造性表现的热情和能力也越来越强。对这一点,我是深有认同。以前在班里刚开始开展打击乐的演奏活动时,孩子们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并不强,对演奏过程中音色、节奏、力度、速度的把握总是让人非常失望。稍微慢点的乐曲,他们就会抢拍,快点的乐曲速度也总是更不上。 更别提对音乐中力度和音色的把握。演奏出来的作品既机械又枯燥,充其量只能是说给乐曲打拍子。正象许老师说的,孩子们对音乐的感知经验太少,理解体验的能力才会上不去。为此,大家可以利用时间,开设音乐欣赏活动,注意调动孩子们对音乐的认知能力。比如听到欢快的乐曲,可以引导他们去尽情的用身体用乐器去体验音乐的欢乐。听到悲伤的乐曲,让他们静静体会,引导他们用语言表达、用打击乐演奏出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并让孩子们学会倾听,多倾听自己用打击乐器演奏出来的音色,并集体讨论那一种方法演奏出来的音色最好听,最符合作品。通过这一系列的训练,孩子们的音乐认知能力一定会有很大提高,相应的他们在演奏过程中对音乐的把握,也会有很大进步,对音乐演奏的兴趣也会越来越强。 感谢您的阅读!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 阿德勒是奥地利著名的心理学家和精神病理学家,个体心理学派的创始人,我们要读的这本书是他的经典著作。这本书其实早就买了,好像浏览了一遍就放在一边,读不懂。三月份认真读了一遍,越读越不敢写读后感,打开书,一页页读下去,很佩服作者的观点,合上书却不写不出什么,这本书不多读几遍是读不懂的。 阿德勒提出了关于人的自卑感的理论,他还有一本著作是《自卑与超越》,结合着读可以深入了解自卑理论。阿德勒从自身的成长悟出自卑感的理论,从一个角度解释了很多心理问题,成为精神分析学的大家。读他的书我深有感触,其实我也是一个自卑的人,特别是小时侯自卑感特别强。小时候性格非常孤僻,不爱说话,只爱学习,除了学习成绩好之外,没有其它争优点,一心想通过学习摆脱困境,每天不停地学啊学啊,很少与别人交流,简直学成了书呆子。看着别人说说笑笑,心里非常自卑,别人知道的事我不闻不问,不会说,不爱笑,渐渐地我几乎与世隔绝,沉浸在学习的天地里,身边唯有一两个知心朋友。 所有的儿童都有一种天生的自卑感,它会激发儿童的想象力,激励他尝试通过改善自己的处境来消除自己的心理自卑感。我的自卑感不是天生的,它是在后天的生活环境里形成并且越来越深,严重影响了成长,我陷在严重的自卑中,用现在的心理学术语来说应当说是得了自闭症,因学习而得,也因学习而去,高考结束后,经过两年师专生活的调理我才走出魔境。那时候我是自卑的,我想超越,我想通过努力获得新生,我想通过学习改变一切,只是在行动时偏离了方向由于过于努力而陷入绝境,好在中学之后我又找到了自己。就如序言中译者所说我国的文化和国民大抵都有一种自卑而超越的心理。我曾是一个深度自卑的人,甚至现在还有一点点自卑,当别人口若悬河,当别人功成名就时,我内心不免有一种自卑感。因自卑而奋发,虽然没有什么成就,但超越一直是努力的方向。加入这个叙事者团队也应归于自卑而超越吧。我想通过写作更深刻的认识自己,改变自己,变自卑为自信,变平庸为卓越,这个目标也许非常遥远,但有此方向,感觉生活多了一些趣味。 阿德勒的许多话百年之后不失其针对性,如在儿童教育中,一个最严重的错误就是,家长和教师对于一个偏离正道的儿童作出恶毒的断语。这种断语无助于情形的改变,它只会加重孩子的怯懦。相反,我们应该鼓励他们。我们是否严厉地批评过某些学生?严厉的词语对学生产生什么作用?否定、负面的说教副作用非常大,最好多用正面词语,从积极方面进行教育。这是心理老师的建议,也是我从多年的教育管理中深刻领悟出的。向上的目光可以引导学生进入光明之境,向下的目光可能把学生带入深渊。多用肯定之词,多表扬,即使批评学生时也不要忘记三明治的办法,不要一味的批评,指责。教育者最为重要的任务,或者说是神圣的职责,就是确保每个学生不会丧失勇气,并使那些已经丧失了勇气的学生通过教

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的读后感

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的读后感 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读后感一 节假日中,我时断时续的阅读了《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一书,细细品味,觉得其间的收获颇丰。感受如下: 尊重儿童人格,儿童的发展,无论是生理的,还是心理的,都是一个追求和体现独立的过程。从脱离母体到身心成熟,进入成人社会,开始承担社会责任,儿童越来越多地具有独立活动的能力。在获得独立能力的过程中,儿童以其自身的哲学精神为核心,不断地建构自己不同于成人文化的文化。所以,尊重的教育首先应体现在尊重儿童人格的独立性上。 曾经有位教育家这样说过:“教育孩子其实就是爱孩子的过程。”教育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老师爱孩子,孩子爱老师。孩子从老师的爱中学习到了知识、技能和情感,老师也从孩子的爱中获得了一些经验和情感。老师只有去爱孩子,才能博得孩子的爱,进而提高教育的效率。 怎样才能让孩子爱我们呢? 托尔斯泰说过:“如果一个教师仅仅热爱教育事业,那么,他只能是一个好教师。如果一个教师仅仅像慈母一样爱学生,那么他将不

比那种虽读过许多书,但却不爱事业,也不爱学生教师好。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教师热爱学生是出于对人类社会最崇高事业的热爱和追求,是教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标志。用爱去启迪学生的智慧,用爱去塑造学生的心灵,做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这是合于教师美德的完整的教师之爱。 立足于热爱学生的教育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教师无私奉献爱心的典范,也只有达到这种境界的教师才能更好地在教育这项工作中实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师的人生价值,也才能在教育中获得喜悦。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每个儿童的喜悦和苦恼都敲打着你的心,引起你的思考、关心和担心,那你就勇敢地选择崇高的教师工作作为自己的职业吧,你在其中才能找到创造的喜悦。”正是因为爱,所以才会有创造的喜悦。所以,热爱学生,才能获得教育的喜悦。 儿童世界是一个独特的文化世界,在文化世界中每一个儿童又是独特的存在。儿童的教育也应该是整个教育世界中独有的奇葩,在教育世界中每个儿童应受到尊重,获得应有的地位和权利。书中也提到: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1 老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备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素养。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儿童的人格教育》就是一本儿童心理学方面的好书。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是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在心理学发展史上做出过重大贡献,被称为心理学三大奠基人之一。我非常欣赏他从“社会”的角度来分析心理这一研究方向。《儿童的人格教育》一书包括引论、十三章具体内容、附录和关键词汇表。全书以“自卑感”和“追求卓越为中心”,并强调社会意识。综合全书来看,作者认为人的人格结构形成为童年期,要解决一个人的人格心理问题,必须从他的童年着手。因此,要帮助儿童形成正常的健康的人格,是教育儿童的首要和核心问题,其中非常重要的就包括培养社会情感、克服自卑、追求正确的优越感等三方面。首先,关于社会情感。作者认为“儿童教育的实质就是要培养孩子的社会情感,或增强孩子的社会团结意识”。作者在“引论”中说“父母或监护人不能让孩子只和一个人建立密切的关系,否则,孩子就不能很好地适应今后的生活。”“如果父母没有让孩子做好与他人接触的准备,那么孩子入学时就会感到形单影只,十分孤独。”人是群居动物,具有天生不能孤独的社会属性。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不仅是结交朋友和与人交往,还包括友谊、同伴情谊、诚实、真诚等抽象素质。有关于这个问题,作者在引论、第一章“人格的统一性”、第六章“社会情感及其发展障碍”中做了详细论述。本书的第二章和第三章主要围绕追求优越感展开。分别论述了“追求优越感及其对教育的意义”以及“如何引导孩子追求优越感”。作者认为追求优越感是人格心理发展的源泉之一,每个孩子都在追求优越感。父母或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将追求引向富有

儿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养

《儿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养》 刘召霞 1,请根据一二章的阅读以及自行搜集资料,简要描述你对个体心理学的了解。答:初读《儿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养》第一章内容时感觉一头雾水,对于个体心理学更是摸不到头脑。现在仔细品味一下及借助网络资源将个人见解总结如下:1,个体心理学可以看作是一门社会心理学,可以被描述为一种研究特殊规律的心理学,阿德勒认为人的生命和精神活动都具有一定目标性,人是未来定向的。他觉得由于人们为精神生活确定一个目标,他们就会更好地适应现实。 2,他把一切心理现象都看作反映某种统一的生活计划,而生活计划的总目标就是优越。心理活动都是围绕着人格理论的基本动力。行为的动机出于人的社会性,而不是生物因素起主要作用。后来,阿德勒又把个人优越而奋力的观点改变成个人为完善的社会而奋斗。他同时还认为个人优越而奋力可能有益,也可能有害。如果一个人不顾别人和社会的需要,只专心于个人的优越,就可能产生优越情结,而具有优越情结的人可能成为一个专横跋扈、自吹自擂、傲慢之人,这种人不太受社会欢迎。这一点在书中第一章节有所体现,判断孩子或个人是否获得成长的一个明确标准,就是孩子或个人所表现出来的社会感情。社会感情的强弱是一个人获得正常成长的关键性和决定性因素。 3,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被认为是心理学史上第一个沿着社会科学方向发展的心理学体系.个体心理学有充分的理由把对于社会有益的事情视为正确,而偏离社会的要求和标准就是有违正确。强调运用孩子的社会意识来检测这个孩子是否获得成长,时刻与社会评价意识挂钩。 4,对人格心理学的贡献(1)从社会的含义去看待人,理解人, (2)提出了创造性自我概念(3)强调人格的独特性(4)使意识成为人格的中心. 2,你如何理解人格统一体这个概念?它如何形成,如何和人的心理活动和人的行为发生关系? 答:孩子做的每一件事似乎都表达了他的全部生活和人格,不了解这一隐蔽的背景就无从理解他做的事情,这种现象我们名之为人格统一体。我们必须了解一个孩子的全部生活史才可以弄清楚他做的单一一件事情。 人格统一体的发展就是把人的行为和表达协调成为一个单一的模式,这种发展从幼年就开始了。 人格统一体这一事实一般遭到众多心理学派的忽视,不曾得到它应有的注意。在研究中,病人的某一个手势或表情被独立出来研究代表一个整体。这一错误运用到教学中放在孩子的惩罚上面会导致人们会先根据孩子留给人们的印象进行评判,也就是我们说的晕轮效应与刻板效应,在一定意义上说对孩子本身是有失公平性的。 孩子对事物的理解决定着他的一生,文章中提到的小男孩行为变坏或者某些新的令人不快的现象出现的时候,我们就需要考虑他对于个人的生活计划与学校所要求的生活计划之间发生了冲突,也就是孩子人格的目标要看成一个统一体来进行,不要单独分裂开来。 正如文章所说,惩罚孩子是没有用的,因为这只会使他更加确信他不喜欢学校。需要我们记住,人格的各种表述互相一致,他们构成了一个整体,孩子的行事一贯和他的人格逻辑相吻合。要将单个的音符和整支乐曲联系起来,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

一些关于人格养成的蒙太奇思考 常听到这样一句话:“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当一个人的行为累加成一个人的命运,感慨行为的巨大影响力时,我们也不难看到性格对命运的直接影响。 百度搜索“人格和性格”出现1570万个结果。“性格”,是人的一种心理特征,也是生活环境的烙印。个性也叫人格(personality)。这个概念源于拉西语Persona,一开始指舞台上演员的面具,后来被借用成心理学术语,用来说明每个人在人生舞台上各自扮演的角色及其不同于他人的精神面貌。确切地说,人格涵盖了性格。 短短的几十天时间里,这本书我看得囫囵吞枣。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这个能和大名鼎鼎的弗洛伊德分庭抗礼的犹太人用自己的经历和几十年不懈地研究告诉了我一些我曾懵懂难了,但真正存在的东西。 阿德勒认为,人的人格结构形成于童年期,要解决一个人的人格心理问题必须从他的童年着手。 几天前我曾看过一部美国电影《front of the class》(《叫我第一名》)似乎听着名字是一种赤裸裸的宣誓,其实电影内容不是要强的宣誓而是一种被打倒无数次后坚强站起的韧劲。主人公布莱德从小患有妥瑞氏症,父母离异,周围人嘲笑他,他被一所所学校劝退。没有人知道他患妥瑞氏症前,连父亲都觉得他一直在故意作怪,看心理医生成了家常便饭。在知道了病症后,周围的歧视一直存在。但是万幸他有一个不放弃他的母亲,并遇到了一个让他改变命运的校长,他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成了一个优秀的师范毕业生。可妥瑞氏症让他一次次面试失败,他很乐观,积极面对困难,最后遇到了不歧视他的学校,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也收获了自己的爱情。 一个从小就有缺陷的孩子,在最后走上这条圆满的成功路不得不说他很幸运,也很努力。他的母亲,学校的老师,他想为此证明给他看的父亲,是他们帮助儿童时期的布莱德形成正常的、健康的人格。 翻书的时候突然发现100多年前的阿德勒早就诠释了这点。书中反复强调要用正确的方法帮助儿童培养和建立独立、自信、勇敢、不惧困难的品质和积极与他人、集体合作的能力。 阿德勒在书中说,学校是一个显示器,种种原因,它能显示学生家庭教育的缺失。这个问题在我们的学生中显得尤为明显,我们总是拿群贤的孩子和普通学校的学生做比较,确实凸显的问题也特别多。 书中第二章这样写到:“儿童的心理生活是件奇妙的事。无论我们接触到哪一点,都引人入胜,令人着迷”。我们都是儿童的老师,在我们的教育生活中,批评是常有的事情,可是很多时候,我们往往只是看到了儿童的表面,或者直视他们所犯的错误。书中提到“如果我们明白了真实的情形,我们就不得不承认,对孩子的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予以惩罚,几乎没有什么意义。” 中国古语有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不能武断地说惩罚是没有意义的。但是,不明白原因的武断惩罚不仅是没有意义,而且是极端有害的。孩子的每一个行为都是一种生存的试探,老师的表扬、惩罚、冷漠都是一种反馈,该采取怎样的反馈才能帮助他形成正确的理解、应对模式,这是要有高度的智慧的。 和家长接触时,常会听到家长这样抱怨,孩子不听自己的话。也曾和问题学生家长交流的时候了解到,家长在家其实对孩子的不良习惯狠狠地在惩罚,可是孩子依然不良于行。 无数的例子表明,有时候孩子拒绝做一件对他们有益的事情,只是因为他们不想在父母的压力面前屈服。其次,即使体罚能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这也并不意味着,其他方法无法达到同样的效果。当然,体罚孩子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如果我们把暴力作为解决问题的办法,虽然孩子可能会去做我们要求的事,但这不是在鼓励孩子用暴力来解决冲突吗? 当我们为了回避惩罚去做事情的时侯,我们可能会忽视事情本身的价值,而陷于对失败的忧虑。 圣诞节那天晚上,微博上有人转载柴静柴老的新书《看见》的发布会。花了两个多小时细细看了各位新闻人的人生体悟。柴老的演讲中有几个例子几句话特别触动我。她曾采访一个电击治网瘾的机构,戒网瘾的孩子面对镜头抱着老师痛哭流涕,面对电击,孩子静静地流着泪,麻木

儿童人格教育

阿德勒的人生观包括六个方面,虚构目的论、追求优越感、自 卑感与补偿、社会兴趣、生活风格、创造性自我。 虚构目的论即我们所有人在童年时期都无意识地发展了一种关 于生活的信念,在阿德勒看来,这种虚构的目的就是追求人生的意义,追求优越感、超越、完美。个体追求优越感的原因,在于所有 的儿童都有一种天生的自卑感,这是一种普遍的人类心理。个人处 境的改善会缓和自卑感,心理学把这种现象称为心理补偿。 区分有益和无益的优越感追求的基础,就是是否符合社会利益。一个高尚、高贵的行为,应该是对自身和社会都有益处的。因此, 教育孩子就是要培养他这种社会情感。 阿德勒提出过四种主要的生活风格。支配——统治型;索取型;回避型;对社会有益型。 自卑情结所激发的追求优越性会走错方向,这些人会把追求优 越性扭曲为追求权力,控制别人,自私自利,或沉湎于自我想象的 世界之中,缺乏面对现实世界的勇气。而这些错误正是教育应该加 以注意的地方。 阿德勒的治疗方法就是通过分析病者的生活风格,帮助病者提 高社会兴趣,面对现实,做出新的生活选择,这是个体心理学的独 特性。 了解一个人的生活风格的三条途径:看他的出生顺序;对早期 的回忆;对梦的解释。 个体心理学集中研究整体人格,并将自己的科学目光投向整体 人格对其发展和可能表现的充满活力的追求。 个体的行为是由个体的整体人格发动和指引的,因此个体心理 学关于人的行为的所有陈述都精确地体现了这些行为间的互相关系,个体的行为反映了个体的心理活动。 个体心理学就是围绕社会感情的根本原则来发展相应的教育方法。

三个基本问题:社会关系;个体如何投入和运用自己的一生, 在普遍的社会分工中发挥自己的作用;性别问题。 了解个体某一行为表达的意义的前提是,我们要有方法能够认 识他的整体人格。 因此训练孩子野心勃勃并无益处。相反,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孩 子的勇敢、坚韧和自信,要让他们认识到,面对挫折不能气馁,不 能丧失勇气,而要把挫折当做一个新的问题去解决。 个体心理学的基本思想,即个体的人格(包括成人和儿童)是 一个统一体,这种人格的行为表现和个体逐渐形成的行为模式是一 致的。 学校总试图按照各个时代的社会理想来教育和塑造个体,今天 的理想是人是独立,自我控制和勇敢的人。 有必要教育儿童不要把自己的生活看作是一系列互不关联的事件,而是要把自己的生命视为一种贯穿所有相关关联的线索。 在我们每个人身上,自卑感和追求优越是密切相关的。只有当 自卑感阻碍了我们对优越的追求,或当它由于对器官缺陷的反应而 加剧到令人难以承受的程度时,它才会是心理问题。这时我们就会 产生自卑情结。自卑情结是一种过度、过分的自卑感,它必然促使 人去寻找可以轻易获得的补偿和富有欺骗性的满足,比如懒惰、口吃、等等。 个体追求优越感和渴望社会情感都是建立在人的本性的基础上。两者都是渴望获得认可和肯定的根本表现,它们的表现形式不同, 个体追求优越感涉及的人性假设是,个体不必依赖于群体,而渴望 社会感情的人性假设是个体是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群体和社会的。 儿童的行为并不是客观的反应,而是受制于他对自己早期经验 的无意识的理解。如果他对某一情况或应付某一情境的能力产生错 误理解,那么,这种错误的理解和判断就会决定他的行为。只要这 种原始的、童年时期形成的看法没有被矫正过来,那么任何数量的 逻辑或常识都不会改变他后来的成人行为。

读《儿童的人格教育》有感材料

读《儿童的人格教育》有感 如何引导孩子追求优越感 每一个孩子都在追求优越感,但是在孩子追求优越感的过程中,总会出现自己不满意或者他人也不满意的情况,也就是说,他所追寻的优越感不符合大众的利益。阿德勒说,父母或教师要将孩子追求优越感引向富有成效和有益的方向,确保追求优越感能给孩子带来心理健康和幸福。这样就必须区分有益和无益的优越感追求的基础—追求优越感是否符合社会利益。儿童的教育实质就是要培养孩子的社会情感,或增强孩子的社会团结意识。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是没有发挥正确的引导作用的。学校里唯成绩论,学业成绩差的同学感受不到老师的关爱,会觉得老师认为自己没用。实际上,唯成绩论的做法是给学生设置了人为的障碍,没有将教育和社会的终极目标作为评判学生的标准。社会不只需要能考高分的人,它需要才华横溢的数学家,也需要在体育方面有特长的人,还需要绘画能力比较强的人。我所在的班级里,有许多艺考生,这些孩子成绩相对比较落后,一次让我非常震惊的是,有个学生找到我,希望我上课的时候不要点这些同学提问,因为他们答不上来,希望我不要浪费时间在他们身上。我听完非常震惊,觉得很有必要和同学们讲清楚,这些艺考生大部分都是有自己的专长的人,他们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也发着光,也是社会需要、人民需要的力量。第二天班会课的时候,学生们都没有想到我会就这个话题而延伸,课后,我还找到了

一些艺考生,希望他们也能正确看到自己的价值,专注自己的特长,争取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创作。在这里也想提醒一些溺爱孩子的父母、爷爷奶奶,教育孩子如果脱离了儿童教育的实质,对孩子的成长是十分不利的。 懒惰心理 我的孩子挺聪明的,就是太懒了。我们常听到父母这样评价自己的孩子,甚至有些老师也会这样评价学生。实际上,这对孩子来说是有一种安慰,这个荒谬的条件句,减轻了他们的失败感。他们听到大人们这样说之后,内心也会认可这个观念,“如果我不偷懒,我有什么做不到的呢?”,这种思想非常危险,尤其在他们稍稍勤奋了一点又取得了一些小小的成绩的时候,他们会赋予这些小小的成绩特别的意义,非常直接地一个结论就是我果真是聪明呀,稍微用点力就行,大人们这个时候也会对他们进行赞扬。 人们为什么对这样的孩子这么柔和呢?确实,指责一个孩子懒惰比指责他无能,对他造成的伤害会小一些,但是这样无非是给他提供了一个保护屏,掩盖了他们的不自信,也阻止了他试图去解决面临的问题。但并不是说我们就要去指责他无能或者粗暴地惩罚他,现实中有非常多比指责更好的办法。 比如给懒惰的孩子信心。责怪孩子懒惰实际上是转移了重心的做法,因为懒惰的行为是他们缺乏信心的表现之一,要究其根本,关注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读后感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读后感 如果有家长困惑不知道该给孩子读什么样的书,或者不知道孩子读什么书会感兴趣,我力介《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这本书,因为我的亲身经验,当时上小学的我,第一次捧起这本书,便被深深吸引了......接下来我给你整理了《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欢迎大家的阅读。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读后感一 寒假里,我翻阅了张明红编著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一书,它共分为三大篇,分别是:语言功能篇、语言发生发展篇、语言教育实践篇。最后的语言教育实践篇,我认为与自身的幼教工作有着很大的联系,因此我进行了重点阅读此篇。本书通篇行文流畅优美,清新明快,富有理论联系实践的指导意义,让人有一饮而尽的渴望和酣畅淋漓的期盼。 在这一书中,作者以饱满的激情、独特的视角,大量阐述了语言教育的目标与内容、语言教育的方法与途径、语言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等另类思考。阅后让人久久不能释怀,情不自禁地陶醉在他所描绘的语境里。透过文字,我在共鸣的同时进一步感悟着作者的心灵,为之打动。站在教育的圈子里,看整个世界,我们心怀教育者的真诚,担负教育者的责任,世界在我们眼里,缩成了一道风景。为了这美丽的风景,我们才对教育如此痴迷、寄予厚望。 书中阐述了许多理论知识,提升了我的理论学习。幼儿期是人的一生中掌握语言最迅速的时期,这段时期幼儿的相应语言能力将得到怎样的发展,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丰富幼儿的生活,为幼儿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是幼儿掌握语言的关键,幼儿的一切活动都是教育,作为老师必须抓住一切契机,对幼儿进行教育,

因此必须从小培养和发展幼儿的语言,注重对幼儿的语言教育,使其语言能力在良好语言训练和培养中健康成长。 幼儿的日常生活是幼儿学习语言的基础,幼儿生活的各方面与幼儿的语言教育息息相关。贯穿幼儿一切活动都是教育这个理念,因此我们不光着重集体语言教育活动,而应将语言教育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如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在幼儿来园、饭前、饭后等分散时间,或者区域活动中,利用与幼儿接触的一切时机,和幼儿进行交谈。鼓励幼儿多和小朋友交流,多和家长联系,多带孩子外出郊游,丰富孩子的视野,也就是丰富了孩子的语言基础,此外,教师应善于抓住时机对幼儿进行语言培养。例如:在进餐时,教幼儿说出菜谱的名称,读书时简单说出故事、进区活动说出内容等。教师还应利用师生间交往,有意提供示范,通过动画让幼儿观察、学习、模仿。通过师生间、小朋友间交往,不断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幼儿教育中的语言教育在幼儿时期是非常关键的,因此我们应从幼儿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教育是一门陶醉的艺术;教育是一曲激昂的乐章;教育是打开心智之门的金钥匙;教育是塑造灵魂之窍的雕刻刀。有人说:读一本好书,就等于和高尚的人在对话,读了《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一书,完全有此功效,在书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如何去进行语言教育。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读后感二 如何上好一节语言课是我一直有所困惑的事情,为了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最近我仔细的阅读了《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这本书,给我的感受很深,使我认识到自己平时在语言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使我认识到自己在语言教学中有很多

儿童人格教育读后感

儿童人格教育读后感 “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都不能在对孩子的教育上有半点泄气,不能因为自己的付出没有立即得到回报就心生绝望,不能因为看到孩子没精打采、冷漠、消极、被动就觉得挫败,更不能相信孩子有天赋或没有天赋这类迷信的想法。” 这是我第二次翻开阿德勒《儿童人格教育》时与家长们共勉的一段话。很早就听过这本书的名字,也有一位学过心理学的家长向我推荐过这本书,但我却一直没有阅读。在与学校班主任工作室同仁的共同学习下,这一次我终于认真阅读了这本为人父母、为人师长必读的儿童心理宝典。 说实话,由于知识储备浅薄,对这样一本内容丰富而深刻的心理学理论著作,我的领悟是极为有限的。有的章节内容我的理解也比较浅显。但分享是一件快乐的事,下面谈谈自己的认识与收获。 首先说说“人格”一词,开始我通俗地理解为性格与道德品质,而在心理学上应为个性,是个体在物质活动和交往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社会意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系统。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阿德勒认为,人的人格结构形成于童年时期,要解决一个人的人格心理问题要从童年着手。显然,对儿童进行良好的人格教育格外重要。“班主

任是学生成长的重要他人。”作为班主任,要多读一些教育著作,多读一些心理学书籍,一定要读阿德勒的《儿童人格教育》。 “儿童的心理生活非常奇特。无论我们接触到他们生活的哪一点,都会十分着迷,都会感觉引人入胜。”“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一定碰到过特别爱笑的学生,也一定遇见过沉默寡言的孩子;我们教过自觉、积极向上的学生,也碰见了调皮、消极颓丧的孩子……如果我们想要了解他们某一特定行为,就必须了解他们完整的生活经历。”儿童所参与的每一项活动都是他整体生活和完整人格的表达,不了解儿童行为中隐蔽的生活背景就无从理解他正在做的事情。这就是儿童人格的统一性。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我想我们班主任在处理学生问题时绝对不能孤立地看待发生在学生身上的某一件事,不要轻易地惩罚学生的出错,应尽量了解孩子的整体人格,探寻背后的原因,或许问题就能得到更轻松地解决,也会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带来积极的影响。 本书的第三章到第六章谈及了两大重要内容,即自卑感与追求优越感。儿童对于希望图景的追求,还源于另一个重要的心理事实,即人的自卑感。“所有的儿童都有一种天生的自卑感,它会激发儿童的想象力,激励他尝试通过改善自己的处境来消除自己的心理自卑感,追求优越感。”自卑感与优越感是同一基本事实的两面,难以截然分开。阅读完这几章内容以及结合同仁们相关的阅读感悟,我想到了爱的教育和赏识教育。我想,自卑感理论以及追求优越感的教育意义在

家庭教育对儿童人格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儿童人格养成的影响 摘要:一个人的人格形成与本人的先天素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环境等都有很大的关系。健康的家庭教育对儿童心理健康和人格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对此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字:儿童人格家庭教育影响建议 正文: 未来社会的人才应该是身心全面发展的人,不仅要有高智商及丰富的知识,而且还应该具有高情商,心理健康,具有健康的体魄。而人格的形成是关系到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关键。一个人的人格形成与本人的先天素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环境等都有很大的关系。而家庭教育对儿童心理健康和人格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健康的家庭教育环境有利于儿童健康人格的养成。 一.概念理解 人格的形成与重要性人格就是与人的需要、动机、兴趣、爱好、情感、气质、性格、人际关系等有关的比较稳固的各种个人特征儿童从出生就表现出这些个性特征,例如,饿了、尿湿了、身体不舒适、要睡觉、想让抱等,婴儿的这些需要都是用哭来表达,引起家长的注意,达到和满足自己的需求这些表现就是人最初的个性特征。 家庭环境,是指笼罩着特定场合的特殊气氛或情调,它诉诸于人的内在情绪和感受,对人起着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是家庭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所形成的一种气氛。每个人从出生伊始就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这种影响往往是经常的、多方面的。家庭环境是家庭教育的基本要素之一。指的是家庭中能够对儿童的身心发展产生实际影响的全部条件。 二.家庭教育对人格养成的影响 (一)父母的人格因素是施教的核心力量。

它对儿童的人格形成起着巨大的潜移默化影响。由于儿童的模仿性极强,孩子一生中待人接物、处人处世的态度都直接向父母学习模仿而来。父母的人格特点还会辐射到家庭生活的各个层面而使家庭生活染上独特的色彩,继而影响孩子的人格形成。 父母的性格对孩子的影响是通过三个方面进行的。最核心的是父母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其次是父母为人处事的态度。这是对儿童性格最直接的影响。最后是父母的行为方式,这是性格的表现方式。父母通过自己的语言、表情、行为,用自己立身处世的态度和世界观、价值观.对孩子的性格进行全方位的渗透,不论孩子的性格是否与父母相同或相异,都能折射出父母的人格特点。例如.父母热情和蔼、作风民主,孩子容易养成独立、协作、直爽、善于交际等良好的性格。父母冷淡严厉、独断专制,就容易造成孩子胆怯、顺从、依赖、固执、冷酷、残忍等不良的性格。所以说,家长人格的特点对孩子人格的形成有非常直接的关系。 (二)父母良好的教养方式是良好的心理素质形成的关键。 家庭的教养方式是父母人格、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以及教育方式的整合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学习的榜样,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教育方法直接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儿童的行为习惯是父母教育的结果,但儿童个性的缺陷和不良的行为习惯也与父母的教育方式不无关系。 一般来讲,可将家庭教养方式分为:专制型、保护型、放任型、民主型和混合型几种。第一类是专横型,常常强调辈份,过分严厉,强调绝对服从父母的意志,往往独断专制,稍有不听从就会受到惩罚。一般说来,专制下的儿童容易形成自卑,他有一个强大的超我,严厉的父母往往剥夺了孩子独立发展的能力,踏入社会往往没有一定的独立能力和独立自主的观点孩子往往依赖性过强,独立性差。第二类是溺爱型的,孩子有求必应,为孩子提供无微不至的帮助和保护,什么事情都包办代替,使孩子适应能力差,不能养成独立的能力,依赖感强。第三类是放任型的教养态度,忽略孩子,不关注孩子的发展。第四类是以民主平等的教养态度教育儿童,孩子的错误给以正确的引导,在家庭里把孩子当做与父母平等的朋友,注重培养孩子独立能力。不

【最新】幼儿教师读书读后感范文二

【最新】幼儿教师读书读后感范文二 纪律是群体的重要特征,任何群体需要纪律.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如何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一日生活常规进行纪律教育,成为我工作中最头疼的事.因为每个儿童个性特点不一,产生纪律问题的原因经常是不一样的.所以,我希望通过阅读>能为自己解惑. 本书第一作者玛乔丽?费尔兹博士(美国)总结了其三十余年的幼儿教育经验,向我们展示了全面实用的儿童纪律教育方法.作者在阐述与纪律教育有关的理论基础上,介绍了如何通过各种手段了解儿童.分析儿童产生纪律问题的原因并寻找合适的解决办法.当细细阅读完此书后发现,它的确是一本有理有据,案例详实的实用书籍.全书运用了我你他的对话式写作风格,使读者容易参与文本,在比较和鉴别中,心悦诚服地接受作者的观点,与作者进行思想的交流与碰撞,读者也能充分发挥自主性. 其中,作者对奖励这一方法的阐述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父母和教师长期以来一直试图通过奖励和(或惩罚)来教授是非概念.奖励和惩罚表面上确有成效,但从长远来看,其结果不是儿童盲目服从就是使其易受奖励和(或惩罚)的左右. 关于此问题,我们首先要做到不要再使用奖励和(或)惩罚来促进自主的发展 ,书中例举了多个例子来说明,而这些例子又似乎是我们常见的教育行为.例如,如果孩子完成了作业,我们就给他们发小红花,那么我们无意中教孩子易被奖励所控制;当我们说喜欢某某孩子的坐姿时,而有些孩子也坐得很好却没被点到名字时,这似乎是对那些孩子的惩罚;有时我们鼓励孩子把玩具整理好就有小贴纸,其时有大部分孩子经常把玩具物归原处的,却没有得到贴纸奖励,这让那些孩子感到茫然与不知所措.

书中提到尽可能的避免在活动中单纯描述孩子做了什么 ,即不要说诸如你做得很好.我为你骄傲.你很棒等, 而是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孩子活动的过程,描述自己所看到的孩子做了什么?比如我看到你和某某分享了玩具,这让她很开心. 你把剪刀放回了架子,这很好而不是表扬他你真能干你是个懂得友好的孩子 ,因为这样实际上反而降低了他们对操作活动的信心.兴趣和乐趣.作为教师或家长要更尊重和更支持孩子,不是对他工作做出判断,而是询问有关他们的过程的问题,如:我发现你在画中用了很多颜色?你觉得在制作过程中,最难的是哪个部分等,成人表示对孩子努力的热情是不需要通过表扬的. 以真诚沟通着称的教师也极有可能得到来自己他们的学生的真诚沟通.这里真诚是一个关键词,真诚地表达感激或欣赏与旨在控制某人行为的表扬具有天壤之别,当你努力减少使用表扬时,首先应注意,要停止使用控制性的表扬,特别是让孩子与他人竞争的表扬. 幼儿期正是促进儿童自主发展的时期.通过建立牢固的人际关系,与孩子交流观点,并允许孩子从自己的错误中吸取教训,我们就可以帮助孩子提高考虑相关因素的能力.自主是一个复杂的目标,需要我们逐渐改变以往认为通过外在的说教.奖励和惩罚来灌输给幼儿的观念,而是应从幼儿的内部建构或产生,才能成为儿童自己的规则. 儿童纪律问题的背后往往有错综复杂的原因,不经过望闻问切的诊断很难提示问题的根源,也就很难进行有效的规训.每当呈现一个行为问题时,不能立刻简单地宣判这种行为的对错,而是强调行为问题的合理性,系统分析行为产生背景,在分析的过程中,有效的解决办法就会逐渐浮现出来,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

读《儿童的人格教育》有感 最近学校推荐看一本书《儿童的人格教育》,第一次听到这个书名,我想这大概是一本关于如何教育孩子培养健全的人格的书吧。儿童的人格教育对于教师来讲确实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问,于是我毫不犹豫入手了这本书,拿到的时候,我很庆幸,这本书不是很厚,应该有足够的时间可以阅读完。但直到翻阅了其中的内容之后,我才发现我想的太简单了,这毕竟是一部心理学著作,书中的内容深刻而丰富。 由于知识浅薄,对于书中的很多内容我还是懵懵懂懂,我甚至开始迷茫,到底什么是人格,在我的理解里,人格是人的性格与品德,但是书中的理解与我的还是有点出入的。于是我查阅了汉语词典,其中的解释是这样的“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这确实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人格的形成是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环境、教育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作者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认为:人的人格结构形成于童年期,要解决一个人的人格心理问题必须从他的童年着手。阿德勒也反复强调要用正确的方法帮助儿童培养和建立独立、自信、勇放、不惧困难的品质和积极与他人、集体合作的能力。 在本书的阅读过程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两个词:“自卑”与“优越”。阿德勒的一个教育思想就是自卑而超越,他认为只有让学生感到自卑,他才能追求超越。所有的儿童都有一种天生的自卑感,它激

发儿童的想象力,激励他尝试通过改善自己的处境来消除内心的自卑感,他把自卑与补偿看作是追求优越的动力根源。 阿德勒认为,人的心理总是充满着有活力、有目的追求。儿童自出生起,就不断地追求发展,追求伟大、完善和优越的希望图景,这种图景是无意识形成的,但却无时不在。这种追求,决定了儿童一生的具体行为。 儿童对于希望图景的追求,还源于另一个重要的心理事实,即人的自卑感。所有儿童都有一种天生的自卑感,它会激发儿童的想象力,激励儿童通过各种方式来消除自卑感,追求优越感。所以自卑感是儿童发展的基本动力。 自卑感和优越感是同一基本事实的两面,难以截然分开。但是,当自卑感过于强烈时,儿童最终只是在心理上而非行为上加以克服,这是问题学生产生的根源。因此,解决问题儿童的问题,要防止简单的训诫,而应该从儿童的整体人格入手,检查儿童理解事实以及做出反应的方式。 因此,对于问题学生,教师应该学会洞察儿童追求优越感的方式,加强鼓励,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引导孩子反思并改变错误的方式,逐渐走到正确的道路上来。 读到这里,我也开始反思自己的工作,对于班级的一些问题学生,有时可能缺少耐心,只是简单粗暴的教训,而没有真正地深入了解这

读儿童人格教育心得体会(2020年九月整理).doc

教育是一场修行 ——读《儿童人格教育》心得 竹园明德小学申海洋 在不知不觉中,我成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已经有两年的时间了,细细回味着两年中的工作,有许多苦不堪言的压力,也有很多激动人心的幸福瞬间。我是个急性子,对于教师这个职业来说,这是一个致命的弱点,因为这个弱点会让我经常性的对孩子们失去耐心,尤其是过去这一年面对的一年级的孩子们,他们的考试平均成绩在全校乃至全镇都处于尾巴的状态,我就焦虑不安,而这种焦虑,导致我对孩子们失去了耐心,忍不住大喊大叫,恨不能他们在我的高压政策之下瞬间就秒变高材生,但其实我自己内心清楚,这是不可能的,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教育尤其如此。 期末考试我的平均成绩依旧不理想,我思考了很久,莫非真的只能靠高压政策让他们怕我然后机械的去记忆?这样效果可能会很快,但是一定会让学校成为某些孩子的噩梦,而且,孩子们还小的时候他会害怕,再大一些怎么办?我翻阅教育前辈大家的著作,希望能从中找出更好的办法。叶圣陶先生在他的著作《假如我当老师》中提到,要教好孩子们,教师必须了解孩子,知道孩子的想法以及孩子们行为背后的心理。我深以为然。于是,我买了几本书,打算在假期里认真了解一下孩子们的心理。 就这样,我开始阅读这本由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著的《儿童人格教育》一书。阿德勒1870年出生于维也纳郊外一个

富裕米谷商人的家庭中,排第二。但是富裕的家庭并没有让他拥有一个愉快的童年生活,他自小患有驼背,行动不便,这使得他很自卑,但是这也促使他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儿童心理学家,他的许多观点,对家长和教师都有很大的帮助。全书一共14章,分别从各个方面阐述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必须要注意的问题以及如何与家长沟通也 做出了细致明确的表述。 书中作者的观点像一缕缕明亮的阳光,照进我迷雾重重的心灵,我第一次知道,每个人都有追求优越感的心理,包括小孩子。孩子们表现出的种种问题,恰恰是自卑心理和追求优越感的心理在作祟,不管是三好学生还是问题学生,都无一列外。作者提到:如果一个孩子毫无追求,油盐不进,说明他在生活中总是充满责备和批评,他没有信心;如果一个孩子总是忘记做作业、忘带课本和文具,这说明他在家庭里被宠坏了,依赖心理很重;如果一个孩子总是问题不断,频繁的违反班级学校规定,那么说明他渴望被关注,希望被温柔对待;如果一个孩子忽然性情变化,那么可能是家里出现变故,让他感觉自己不再被关心和爱护……这些都告诉我们,孩子们任何一个问题行为的出现,都不是单一的,也不应该被单独对待,它只是孩子们心理问题的一种表现形式,要深入的从时间和空间了解孩子们的发展整体,才能很好的理解孩子,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认识了本质问题,从而再进行纠正、指导矫正,引导他们走上正轨。这才是教育真正的意义。而这个过程一定不会顺利,孩子习惯了之前的方式,并不是教师一时的温柔相待就能让他改邪归正,这就需要我们有相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