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桉凋落叶分解初期对小白菜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494.34 KB
- 文档页数:7
环境因子对植物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研究植物叶片,作为重要的光合器官,是植物对外界环境最敏感的器官之一。
多年来,植物生理学家们一直致力于研究环境因素对植物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希望能够深入了解植物生长和适应不同生态环境的机制。
本文将从气候、土壤、光照等方面论述环境因素对植物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1. 气候因素对植物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气候因素包括温度、湿度、风力、降雨等,这些因素会影响植物的水分平衡、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生理过程,从而影响植物叶片的生理特性。
首先是温度对植物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温度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高温或低温均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
在高温条件下,植物叶片的蒸腾作用会增加,导致水分蒸发过快,影响植物的水分平衡和生理代谢;而低温则会导致叶片的生长发育受限,光合作用弱化,水分吸收能力减弱。
其次是湿度因素对植物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植物叶片上的气孔可以控制水分和气体的交换,而湿度对气孔的开合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在干旱环境下,湿度较低,植物为了保持水分平衡,会减少气孔的开放度,从而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而在潮湿的环境下,植物气孔开启较多,对水分的利用效率相对较低。
第三,风力因素也会对植物叶片生理特性产生影响。
风力会影响植物叶片的水分蒸发和光合作用效率,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双重影响。
在强风环境下,植物的叶片易受伤害,光照强度下降,气孔关闭,导致水分蒸发过慢,从而影响植物的水分平衡和光合作用。
最后,降雨也是重要的气候因素之一。
降雨量的多少会影响植物的水分利用和生长发育。
在干旱环境下,植物通过减少气孔的开放度来减少水分的流失,从而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而在降雨过多的情况下,叶片表面易受到侵蚀,导致叶片表面污染和气孔阻塞,从而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和生长发育。
2. 土壤因素对植物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土壤因素包括土壤质地、土壤水分、土壤养分等,这些因素会影响植物根系的生长发育和水分吸收能力,从而影响植物叶片的生理特性。
生物观察报告小白菜分别放进盐水和淡水中
观察:小白菜被放入盐水和淡水中后,可以观察以下现象:
1. 盐水中的小白菜:在观察的一段时间内,小白菜可能开始逐渐凋谢,叶片会变得黄色或透明。
这是因为盐水中的高浓度盐分会导致水分从植物细胞中流失,造成植物脱水。
这样的脱水会使得植物无法正常进行光合作用和营养运输,导致植物死亡。
2. 淡水中的小白菜:相比之下,小白菜在淡水中可能会继续生长和健康。
淡水中的低浓度溶质和盐分含量可以保持植物细胞内外的水分平衡,使植物能够正常吸收水分和养分,并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和其它生理过程。
结论:从观察结果来看,小白菜在盐水中的生长状况较差,而在淡水中生长正常。
这是因为小白菜对高浓度盐分较为敏感,盐水导致了脱水和细胞死亡。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小白菜对盐分敏感,对淡水适应性较好。
桉树枝瘿姬小蜂体内两种优势细菌对桉树组培苗叶片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劳家鸿;蒋腾洋;刘光锐;杨振德;林亿群;李俊珏;彭小团;郑琳柯;丁芷柔【期刊名称】《山东农业科学》【年(卷),期】2022(54)10【摘要】本试验研究了桉树枝瘿姬小蜂体内两种优势细菌(E4、N14)对桉树组培苗叶片光合生理、叶绿素荧光特性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以期为阐明桉树枝瘿姬小蜂与寄主桉树的互作关系及建立该害虫的生物防治方法提供参考。
试验以等量体积清水为对照(CK),设置10 mL稀释的E4菌液(E4)、10 mL稀释的N14菌液(N14)、两种稀释菌液各5 mL的混合菌液(E4+N14)处理,均匀喷洒桉树组培苗叶片,喷洒结束7 d后测定各项生理指标。
结果表明,E4处理的游离脯氨酸(PRO)、叶绿素含量(Chl a、Chl b、Chl a+b)、净光合速率(Pn)、水分利用效率(WUE)、PSⅡ实际光量子产量(Yield)、光化学猝灭系数(qP)、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PSⅡ相对电子传递速率(ETR)均显著高于CK,可溶性蛋白含量和胞间CO_(2)浓度(Ci)显著低于其它处理,其余指标相比CK无显著变化。
N14处理的渗透调节物质、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高于CK;叶绿素各指标低于CK,且除Chl b含量外,均与CK 差异显著;除Ci显著高于CK外,光合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均显著低于CK。
E4+N14处理各项指标总体来说介于E4和N14处理之间,且多数与CK差异不显著。
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Ci与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呈正相关,而与其余光合作用指标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呈负相关;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与叶绿素含量、除Ci外的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参数均呈负相关;除Ci外,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间均呈正相关关系;但指标间的相关程度不同。
表明两种桉树枝瘿姬小蜂体内优势细菌中,E4倾向于提高桉树组培苗叶片的光合生理指标,降低渗透调节物质含量,而N14作用相反,两种菌的混合液作用介于两种单菌处理之间,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桉树正常生理代谢平衡。
叶片衰老的生理变化叶片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也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之一。
然而,随着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叶片会逐渐衰老,出现一系列生理变化。
本文将针对叶片衰老的生理变化进行探讨。
一、叶片色彩变化随着叶片的衰老,它们的色彩会发生明显变化。
例如,一些叶片会逐渐由鲜绿色转变为黄色或褐色。
这是因为叶绿素的分解导致叶片色彩的变化。
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关键色素,但随着叶片衰老,叶绿素分子会逐渐降解,导致叶片的颜色变浅。
同时,叶片中的类胡萝卜素等其他色素也会逐渐显露出来,使叶片呈现出黄色或褐色的色调。
二、叶片质地变化衰老的叶片质地也会发生变化。
一般来说,年轻的叶片通常比较柔软,而衰老的叶片则会变得干燥、脆弱。
这是由于叶片内部细胞的结构和组织发生了变化。
随着叶片衰老,细胞壁中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增加,而细胞间隙中的水分含量减少,导致叶片质地变硬,失去了柔软的特性。
三、叶片形态变化叶片衰老还会导致叶片形态的变化。
一般来说,衰老的叶片会逐渐变小、变薄,并且出现明显的褶皱或皱缩。
这是由于叶片细胞的伸长能力减弱,导致叶片无法保持原本的形态。
此外,衰老的叶片还可能出现边缘的干枯和裂缝,进一步影响叶片的形态。
四、叶片功能变化叶片衰老会导致叶片功能的变化。
一方面,叶片衰老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力。
随着叶片中叶绿素的降解,光合作用的效率会下降,导致植物无法充分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
另一方面,衰老的叶片还可能影响植物的水分和养分吸收能力。
由于叶片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衰老的叶片可能无法有效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五、叶片衰老的原因叶片衰老是植物生长发育的正常过程,但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环境因素是主要原因之一。
例如,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条件的变化会影响叶片的衰老速度。
此外,营养供应不足、病虫害的侵袭、氧化应激等也会加速叶片衰老的过程。
另外,植物自身的因素如基因调控、激素水平等也会影响叶片衰老的速度和程度。
小白菜品质光照调控的机理研究及其光质构建一、引言小白菜是我国北方地区广泛种植的一种优质蔬菜,它具有生长快、口感爽脆、品质佳等特点。
目前,小白菜的品质调控主要集中在肥料使用、土壤调理和温度控制等方面,而对于光照的调控却鲜有研究。
然而,光照对于小白菜的生长发育和品质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深入研究小白菜品质光照调控机理,为小白菜的生产提高品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具有重要意义。
二、小白菜光照调控机理研究1. 光对小白菜生长发育的影响光是小白菜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因素,光的强度、光周期和光质都对其生长发育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在小白菜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光的强度对其产量和品质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
虽然小白菜的光量要求不高,但是过高或过低的光照强度都会对其生长产生不利影响,严重时会导致小白菜死亡。
因此,光的强度应该适中,光周期也应该合理,以促进小白菜生长发育。
2. 光质对小白菜品质形成的影响光质是指光线中各种波长的比例。
小白菜对光质的需求较高,光质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其品质形成。
目前,研究表明红光和蓝光是对小白菜比较重要的波长区域,光谱中红光的比例越高,小白菜的产量和品质就越好;而蓝光则对小白菜的生长发育和品质影响较小,过高的蓝光会影响小白菜的生长速度,降低其品质。
3. 光质构建对小白菜品质形成的作用根据小白菜对光谱的需求,可以通过构建特定的光质来调节小白菜的生长发育和品质形成。
例如,在小白菜的生产过程中增加红光的比例,减少蓝光的比例,可以提高小白菜的产量和品质。
同时,还可以通过调整光周期、光照强度等参数,结合适当的肥料管理,进一步提高小白菜的品质形成。
三、结论与展望小白菜的品质形成受到光照的影响,特别是光质构建在调节小白菜生长发育和品质形成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和前景。
未来需要针对小白菜的特定需求,探究合适的光质构建方案,通过与其它环境因素的结合,进一步提高小白菜品质的形成。
亚热带森林凋落物分解及其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响应亚热带森林凋落物分解及其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响应引言亚热带森林是地球上最为丰富且多样化的生态系统之一。
其中,森林的凋落物分解过程对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凋落物分解是指植物的落叶、枯枝以及其他有机物质在土壤中被微生物和其他分解生物降解的过程。
本文将探讨亚热带森林凋落物分解的机制、影响因素以及其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响应。
一、亚热带森林凋落物分解的机制1. 凋落物分解的基本过程凋落物分解是由土壤中的微生物和其他分解生物通过呼吸作用、酶的分泌以及物理、化学反应来降解有机物质的过程。
凋落物中的大分子有机物首先通过微生物酶的作用被降解成小分子有机物,然后进一步转化为无机物质,如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
2. 分解速率的调控凋落物的分解速率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湿度、土壤质地、微生物群落组成、凋落物的化学组成等。
高温和湿度有利于加速凋落物分解的速率,而低温和干旱则会减缓凋落物的降解过程。
土壤质地也会影响凋落物分解的速率,土壤中有机质含量高和微生物丰富的土壤有利于分解速率的提高。
二、亚热带森林凋落物分解的影响因素1. 植物物种和凋落物特征不同植物物种的凋落物在其化学组成上存在差异,如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含量不同。
这些差异也导致了凋落物的分解速率和降解产物的差异。
凋落物的多样性和分解酶的丰富性也会影响分解速率。
2. 微生物和其他分解生物土壤中的微生物和其他分解生物对凋落物的分解起着重要作用。
微生物通过分解酶的分泌和代谢活动来降解凋落物中的有机物质。
其他分解生物如土壤动物也可以通过摄食和粪便贡献物质转化。
三、亚热带森林凋落物分解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响应1. 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对亚热带森林凋落物分解具有重要影响。
预计随着全球变暖,凋落物分解速率将加快,从而释放更多的二氧化碳到大气中。
这可能会加剧全球变暖的趋势,并对地球的碳循环产生负面影响。
2. 土地利用变化亚热带地区的土地利用变化也会对凋落物分解产生重要影响。
LED光强对不结球小白菜生长与光合特性的影响丁娟娟;杨振超;王鹏勃;耿凤展;高波【期刊名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5(043)003【摘要】[目的]研究LED不同光强对不结球小白菜生长、光合特性及光源能耗的影响,探讨适合不结球小白菜生长的节能高效的光强参数.[方法]以“四季”和“鸡毛”2个不结球小白菜品种为材料,在4个LED光强处理(153,229,287和330μmol/(m2·s))下栽培不结球小白菜,处理48 d后测定不结球小白菜的形态指标、生物量、光合指标及LED耗电量.[结果]随光强增加,不结球小白菜茎粗、叶片数、叶面积、生物量均有所增加;株高先降低后增高.除高强光处理(330μmol/(m2·s))外,叶绿素含量均随光强的降低而增加.净光合速率(Pn)、光系统Ⅱ的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光化学量子效率(Fv/Fm)、光化学猝灭系数(qP)和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等指标随光强下降也都呈现减小趋势.光强越低,消耗的电能越小;光强越高,电能转换效率越高.[结论]330 μmol/(m2·s)高光强处理增强了光系统Ⅱ反应中心的开放程度和光能转化效率,提高了光合能力,有利于不结球小白菜的正常生长.【总页数】6页(P113-118)【作者】丁娟娟;杨振超;王鹏勃;耿凤展;高波【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农业部西北设施园艺工程重点实验室,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农业部西北设施园艺工程重点实验室,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农业部西北设施园艺工程重点实验室,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农业部西北设施园艺工程重点实验室,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农业部西北设施园艺工程重点实验室,陕西杨凌712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25.5+2;S634.301【相关文献】1.γ-氨基丁酸对淹水胁迫下不结球白菜生长与光合特性的影响 [J], 刘金平;李晓锋;朱红芳;朱玉英;侯喜林2.不同光强对6个欧美杨无性系苗期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J], 王明援; 刘宁; 李波; 刘成功; 丁昌俊; 黄秦军3.不同LED光强、光质对三七种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J], 殷小智;肖红;李冬雪;何忠俊4.不同光强LED蓝光对滇重楼生长、光合特性及皂苷累积的影响 [J], 曹嘉芮;梁社往;张勤涛;何忠俊;莫健雷5.LED光源不同光强对冀星9号辣椒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J], 张谨薇;高亚新;李恭峰;马万成;孟清波;李青云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吴瑕,周浩楠,刘德阳,等.有机肥与生物炭对小白菜光合作用及硝酸盐积累的影响[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23,54(4):403-412.收稿日期:2023-04-10基金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引导项目(LH2021C066);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02110223016);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博士科研启动资助计划项目(XDB201819)第一作者:吴瑕(1978-),女,博士后,副教授,从事设施园艺生理生态与蔬菜安全生产研究,E-mail :wuxiaxia_2005@有机肥与生物炭对小白菜光合作用及硝酸盐积累的影响吴瑕a,b ,周浩楠a ,刘德阳a ,胡艺琛a ,王鹏c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a.园艺园林学院,b.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加工质量监督检验检测中心(大庆)博士后工作站,c.农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9]摘要:为探究提高小白菜生长及品质的适宜的施肥方式,通过小白菜盆栽试验,设置常规化肥(对照,CK )、有机肥替代化肥50%(O)和常规化肥添加3%生物炭(C)处理,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小白菜光合作用、生长指标、硝酸还原酶活性及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有机肥和生物炭处理显著提高小白菜的干、鲜重,有机肥处理提高小白菜干重达到55%以上,生物炭处理提高小白菜干重达到30%以上。
其中播种后28d 小白菜气孔导度和光合速率显著提升,42d 时蒸腾速率显著提升,不同施肥处理一定程度上提高小白菜净光合速率。
56d 时,50%有机肥替代化肥和3%生物炭处理小白菜的硝酸盐含量显著低于对照,两处理小白菜的硝酸还原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
生长56d 时,施用50%有机肥和3%生物炭处理小白菜根际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碱解氮含量、速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土壤EC 值和pH 值均显著高于施用常规化肥的对照,两处理小白菜的株高,干、鲜重和根长均显著高于对照。
小白菜干物质积累与胞间二氧化碳和硝酸还原酶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速效养分呈显著负相关。
植物叶绿素对叶⽚光合作⽤的影响
叶绿素是植物光合作⽤的启动者,历来为研究光合作⽤的学者所注意。
近年来,有关叶绿素与光合作⽤关系⽅⾯的研究⼤都集中在下列三个⽅⾯:⼀是研究光合速率同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a/b⽐值的相关性〔。
,‘,s〕;⼆是研究植物的⽣育进程中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b⽐值的变化以及叶绿素a/b⽐值同叶绿素a+b、a和b的相关性[7⼀引;三是研究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b ⽐值同基粒堆叠和光合特性的关系[l1,12,1,2〕。
在⽐较不同早稻品种的光合特性时,我们发现⽔稻叶⽚叶绿素a/b⽐值在⼀天内呈现有规律的变化。
这⼀现象,迄今未见⽂献报道。
1、供试材料:供试的五个⽔稻品种为原丰早、⼴矮四号、8216、837和⼤冶糯,均为早稻。
浸种催芽后于5⽉7⽇播种,盆栽,肥⽔管理为⼀般盆栽条件。
2、取样⽅法:在剑叶完全抽出后,选择⽣长健壮、叶⾊均匀,没有病⾍危害的剑叶,挂牌编号,从7时⾄内时30分,按规定时刻,由叶尖⾄叶基顺序分次取样。
第⼀次取样时,先剪去5cm叶尖,以后每次贝lJ先剪去伤⼝部分,⽽后再剪取1⼀1.scm的叶⽚并除去中脉后作测定样品。
每次每个样品均重复三次。
3、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将所取样品⽤万分之⼀天平称鲜重,放⼊刻度试管,加95拍甲醇10ml,塞盖后于阴凉⿊暗处静置24⼩时,取出摇匀后⽤UV⼀120型分光光度计测663⼏m和645nm处的消光值,按⽂献〔13〕的公式计算叶绿素a和b的含量以及叶绿素a/b⽐值。
相关仪器:SPAD502叶绿素仪。
第3O卷第2期 2012年6月 匹川农业大学学报 Journal of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V01.3O No.2
Jun.2012
doi:10.3969/j.issn.1000—2650.2012.02.010
巨桉凋落叶分解初期对小白菜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陈良华,弓 平,杨万勤,张 健,胡庭兴 (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四川雅安 625014)
摘要:【目的】探讨巨桉凋落叶化感物质对受体植物光合效率及光合机构的影响。【方法】采用向栽植盆中直接施加 巨桉凋落叶的方法,模拟巨桉凋落叶化感物质自然释放过程,分别设置0、20、4O、80、120 g/盆等5个巨桉凋落叶施 用水平,选择受体作物小白菜进行盆栽控制实验。【结果】随着巨桉凋落叶施用量的增加,小白菜的各种色素含量显 著下降,叶绿素a降幅最大,最高处理量(120 g/盆)的小白菜叶绿素a比对照降低了67.3 ;P.-PAR曲线和P 一Ci 曲线的曲角也不断减小,光饱和下AQY…P…L 、L 、Ra以及CO。饱和下CE…P 、R 等拟合参数也呈总体降低 的趋势,C 逐渐升高,c。 无明显规律;光适应下FO F 、F 、Fv"/F 、 sⅡ、qP、 等叶绿素荧光参数值也显著下降, 8O和120 g/盆两个处理与对照差异显著(P<O.05)。【结论】巨桉凋落叶分解初期释放的化感物质显著地抑制了小 白菜的光合作用,表现出明显的光抑制特征,光反应系统受到损害。 关键词:化感作用;巨桉;小白菜;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 中图分类号:¥792.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2650(2012)02—0174。07
Effects of Allelopathy from the Early Decomposition of Eucalypt Leaf Litter on the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Brassica chinensis L
CHEN Liang—hua,GONG Ping,YANG Wan—qin,ZHANG dian,HU Ting—xing (College of Forestry.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Yaan 625014,Sichuan,China)
Abstract:[Objectivel Our aim is to investigate effects of allelopathy from the early decomposition of Eucalypt foliar litter on photosynthesis efficiency and apparatus of Brassica chinensis.[Meth— od]A pot—experiment with five levels of Eucalypt leaf litter mass(O,20,40,80,and 1 20 g per pot)were used to examine the impacts of allelopathy during natural releasing process of Eucalypt foliar litter on the photosynthesis of B.chinensis.[Results]The contents of pigments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Euealypt foliar litter.The most significant decline happened to chlorophyll a.The greatest decrease rate(67.3 )of chlorophyll was observed at the highest level(120 g per pot). The angle( )P 一PAR and P 一Ci curve,AQY,L p,P under the photo—saturation and P un— der the CO2一saturation,CE and Rp decreased(except for C。p and C。p)with Eucalypt litter addi, tion.F。 ,F ,F ,Fv"/F , PsⅡ,qP,qN were also decreased by litter addition.There were signif— icant differenees in such parameters between control and level of 80 or 120 g per pot(P<0.05). [Conclusion]Our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allelopathic substances released from Eucalypt leaf lit— ter significantly sbupressed photosynthesis of pakchoi,and the photosynthesis system was'to some extent,destroyed by the allelopathic substances. Key words:allelopathy;Eucalypt;Brassica chinensis L;photosynthesis;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收稿日期:2012—05—28 基金项目:“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No.2011BAC09B05)。 作者简介:陈良华,博士,讲师,主要从事植物生理生态学研究・,E-mail:chenlh@cib.ac.ca。 责任作者:胡庭兴,教授,主要
从事林业生态工程研究,E-mail:hutx001@yahoo.corn.cn。 第2期 陈良华(等):巨桉凋落叶分解初期对小白菜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175 植物化感作用(Allalopathy)是指植物体(供体) 产生并通过茎叶挥发、水分淋溶、根系分泌和植物 (残)体分解等途径向环境释放某些化学物质从而影 响周围植物(受体,包括自身)生长和发育的化学生 态学现象E 。它是植物普遍存在的一种化学生态机 制,也是某些植物提高自身生存竞争力的化学手 段E 。近年来,化感作用在农林复合生产实践特别是 混交林营造 和人工林培育 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巨桉(Eucalyptus grandis)是桃金娘科(Myr— taceae)桉树属(Eucalyptus)常绿乔木,原产澳洲大 陆及附近岛屿,现已被广泛引种,成为我国南方地区 重要的人工用材林树种[5]。巨桉的大量引种栽植, 虽然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由其引发的诸如土 壤退化、土地生产力下降和林下生物多样性降低 等 ]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巨桉的化感作用被认为是导致以上问题的主要原 因。桉树属的许多树种已被证实具有化感效应,其 叶片的浸提物对其他植物种子发芽、生根以及幼苗 的生长会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7 ]。然而,目前植物 化感作用的研究大多是在非自然条件下进行的,采 用植株组织浸提液作为化感源,浸提液测定法虽然 具有技术成熟、试验重复性较好等优点,但都是高度 浓缩化感物后产生的结果,不能够真实地反应自然 状态下化感作用的释放过程和作用机理。所以,非 常有必要开展模拟植物组织在土壤中自然分解状态 下对其他植物他感作用的研究。本研究采用盆栽方 式,通过向盆土中直接添加巨桉凋落叶,模拟凋落叶 化感作用的自然释放过程,选用对化感作用较为敏 感的园艺作物小白菜(Brassica chinensis)作为受 体,研究巨桉凋落叶分解初期对小白菜光合生理特 性的影响,探讨施加巨桉凋落叶对植物光合作用的 影响机制以及其可能的原因,为巨桉与农作物复合 种植的生产实践提供科学支持。 1材料和方法 1.1试验地与试验材料 本试验于2009年9—11月在四川农业大学教 学科研园区大棚中进行,采用统一规格聚乙烯塑料 盆(口径27 cm、底径17 cm、盆高22 cm)进行盆栽 控制实验。盆土选择农田沙壤土(pH 7.85,有机质 24.38 g/kg,全氮o.66 g/kg,全磷3.36 g/kg,全钾 5.81 g/kg,速效磷128.63 mg/kg,速效钾15.27 mg/kg),预先过1 cm筛,并用多菌灵进行土壤消 毒,混匀后定量装盆;2009年8月于1O一15 3生巨 桉人工林下收集巨桉新鲜凋落叶,带回风干后剪成 1 cm 左右的小块,以利于与土壤混合装盆。 1.2试验设计 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参照巨桉纯林年凋 落叶量[1o](约为8 000 kg/hm )设置F0(CK,0 g/ 盆)、F1(20 g/盆)、F2(40 g/盆)、F3(8O g/盆)、F4 (120 g/盆)等5个凋落叶施用水平,每个水平6个 重复,共3O盆。按照以上标准将凋落叶与土壤均匀 混合(每盆装土2O kg),然后浇1次透水,之后隔天 浇水,采用HH2便携式土壤水分测定仪(ML2x, GBR)监测土壤含水量,保持盆内土壤湿度为最大 田间持水量的8O (土壤容积含水量约为18 ),一 周后播种小白菜。播种前先在盆土表面覆土0.5 cm厚(过1 cm筛)的浮土,于其上均匀播撒种子,然 后在表面再覆盖2 cm厚的浮土(过2 mm筛),之后 喷洒清水浸透覆土,以保持种子湿度和发芽。待各 处理全部出芽后进行一次问苗。待凋落叶量最高处 理组F4第一片真叶完全展开后(播种后40 d),选 择晴天进行各项光合指标的测定。 1.3试验方法 于2009年11月上旬选晴天进行。上午9:O0 一l1:3O时,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LI- COR Inc.,USA)进行光响应曲线(P 一PAR)、CO 响应曲线(P 一ci)及光适应荧光参数的测定。各种 气体交换速率测定时设定叶片温度为(25±1)℃, 空气相对湿度为6O ~80 。 P 一PAR曲线:设置CO 浓度为400 ffmol/ mol,光合有效辐射PAR(ffmol/(m ・s))梯度为0、 5O、75、100、150、200、300、400、600、800、1 200、 1 600、2 000 umol/(m ・s),运用自动测量程序按梯 度依次测定不同巨桉凋落叶量处理的小白菜功能叶 净光合速率P (ffmol CO2/(m ・s))。 P 一Ci曲线:设定PAR为1 000 ffmol/(rn ・ s),设定CO2浓度梯度为0、50、75、100、150、200、 300、400、600、800 Umol/mol,运用自动测量程序按 梯度依次测定不同巨桉凋落叶化感处理的小白菜功 能叶净光合速率P (ffmol CO2/(m ・s))。 选择植株从中央数的第一、二片完全展开叶,提 前清洁叶面,控制叶室温度为25℃,设置活化光为 1 000 ffmol/(m ・s)(其中可见光占90 ,远红光占 1O ),夹上叶片,光适应约20 min,待荧光强度变 异系数(Flr CV )<1时,测定叶片光适应状态下 的光下最小荧光(F09、光下最大荧光(F )、稳态荧 光(F )、光下光化学量子效率(Fv'/Fm')、光系统Ⅱ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