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频电路试题

高频电路试题

高频电路试题
高频电路试题

练习题

一、填空题

1.为了加宽调谐放大器的通频带,可以在谐振回路两端电阻,此时放大器的增

益。

2.小信号调谐放大器一般工作于类,高功放一般工作于类。

3.从晶体管角度看,影响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的稳定性的因素为,为了提高其稳定性,常用的措施有和。

5.并联LC回路在高频电路中作负载,具有功能。

6.在小信号谐振放大器中,三极管的集电极负载通常采用,它的作用是。

7.一高功放工作于临界状态,若输入信号的中心频率突然增大较多,则工作状态变为,晶体管工作是否安全。

8.一高功放工作于临界状态,若外接负载间变然短路,则工作状态,晶体管工作是否安全。

9.欲使工作于过压状态的高功放调至临界状态,可以增大参数。

10.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按晶体管集电极电流脉冲形状可分为、、

三种工作状态,它一般工作在状态。

11.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为了提高效率而工作在类状态,其导通角θ小

于,因此要求放大器的基极偏压U BB小于。

12.已知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工作在欠压状态,现为了提高效率而改变电路参数,此时可将谐振回路电阻R P,或将电源电压V CC。

13.高频功放在放大调频信号时,一般选工作状态;高频功放在放大AM信号时,一般选工作状态。

14.某谐振功放,已知U CC=24V、P L=5W。当=60%时,P O= 、I c0= ,若P O不变,η=80%,则P l = 。

15.正弦波振荡器的振幅起振条件是,而相位平衡条件是;振幅平衡条件是、而相位平衡条件。

16.三点式振荡器的基本组成原则是晶体管的e到c和b间要接电抗,而b-c间接电抗

17.石英晶体在并联型晶体振荡器中起作用,而再串联型晶体振荡器中起

作用。

18.高电平调幅主要包括和两种。

19.抑制载波的调幅方式有、两种。

20.基极调幅一般工作于状态,集电极调幅一般工作于状态。21.调制方式,主要有;;相对应的解调方式

为;;。

22.调幅信号的一般表达式为。

23.根据调制级电平的高低,调幅电路可分为、两种类型。24.调幅信号有三种,他们分别、和。

25.振幅调制与解调、混频电路都是电路,他们必须采用具有

功能的非线性器件构成。

26.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制只传输不传输,因而同样服务范围的发

射机功耗比普通调幅波小。

27.一个大信号的包络检波器,主要失真为失真和失真。

28.一大信号的包络检波器工作正常,如加大负载电阻,则可能引失真

29.二级管包络检波只适用解调信号,对DSB、SSB信号解调则需采用

检波电路,而对于调频信号应采用进行解调。

30.二极管峰值包络检波器用于解调信号。假设原电路工作正常,若负载电容C加大,会引起失真;若调制度m大于1,会引起失真。

31.有一AM信号u AM=25(1+0.7cos2π×5000t+…+0.3cos2π×104t)cos2π×106tV其频带宽度为。

32.取差值的混频器输入信号为u S(t)=0.1[1+0.3cos(2π×103t)]cos(2π×106t )V,本振信号u L(t)= cos(2π×1.5×106t )则混频器输出信号的载频为 Hz,调幅系数m a为,频带宽度B AM为 Hz。

33.若载波u c(t)=10cos2π×50×106t(V),调制信号为u(t)=5sin2π×103t (V)且最大频偏Δfm=12KHz,写出调频波的表达式。34.载波振荡的频率fc= 25MHz,振幅Uc=4V;调制信号为单频余弦波,频率为F=400Hz;最大频偏Δfm=10KHz,试写出调频波的数学表达

式。

35.LC回路串联谐振时,回路最小,且为纯。

36.LC回路并联谐振时,回路最大,且为纯。

37.LC回路串联谐振时,的电压是电压的Q倍;

LC回路并联谐振时,的电流是电流的Q倍。

38.为了提高效率,高频功率放大器多工作在或状态。

39.产生单边带信号的方法有和。

40.角度调制电路有和两种。

41.调频是用控制的频率,使其按调制信号的变化规律成正比例地变化。

42.调相是用控制的瞬时相位,使其按调制信号的变化规律成正比例地变化。

43.混频器的输入信号有和两种。

44.将基带信号变换成适合信道传输的高频信号的过程称为。

45.电阻元件在高频应用时,不仅具有电阻特性,还具有特性。

46.电感元件在高频应用时,不仅具有电感、电阻特性,还具有特性。

47.电容元件在高频应用时,不仅具有电容、电阻特性,还具有特性。

48.对谐振功率放大器的要求是功率,效率。

49.高频功率放大器工作在丙类状态的目的是。

50.正弦波振荡电路主要由、和及稳幅环节组成的。

51.信号的解调既可以采用包络检波,又可以采用同步检波。

52.信号的解调只能采用同步检波。

53.调幅过程是信号频谱的线性过程。

54.调频过程是信号频谱的非线性过程。

55.利用变容二极管电容量的特性,可实现直接调频。

56. 用低频调制信号去改变高频信号振幅的过程,称为();从高频已调信号中取出原调制信号的过程,称为();将已调信号的载频变换成另一载频的过程,称为()。

57. 普通调幅的作用是将低频调制信号的频谱不失真地搬移到()的两边,振幅检波的作用是将调幅信号的频谱搬移到()附近,混频的作用是将输入信号的频谱不失真地搬移到()的两边。

58. AM信号的最大振幅为15V,最小振幅为5V,则载波振幅为()V,调幅系数为(),边频分量振幅为()V。

59、在双踪示波器中观察到如下图所示的调幅波,根据所给的数值,它的调幅度应为。

60. 调制过程是频谱的线性搬移过程。

61. 调制过程是频谱的非线性搬移过程。

二、判断题

1.在单级单调谐放大器中,有时为增加通频带,通常在回路两端串一电阻以降低Qe值,展宽通频带。()

2.在单级单调谐放大器中,有时为增加通频带,可在回路两端并一电阻以降低Qe值,展宽通频带。()

3.矩形系数是衡量调谐放大器选择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4.高频放大器和低频放大器通常都采用选频回路作负载()

5.矩形系数(总是大于1)越接近1,则选择性越好,抑制干扰的能力越强。()

6.高频谐振功放和低频功放都能工作于丙类。()

7.多级单调谐放大器中,当级数n增加时,通频带Bn变窄,放大器的选择性变好。()8.当负载电阻由小向大变化时,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工作状态的变化过程依次是过压—临界—欠压。()

9.U BB和Ub对工作状态的影响是一样的。当它们增加时,放大器的工作状态将由欠压—临界—过压状态变化。()

10.集电极调幅应工作于欠压状态。()

11.当Ub,U BB一定时三极管的导通电压U BB′越大,则导通角θ越大。()

12.基极调幅应工作于过压状态。()

13.当负载电阻由大向小变化时,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工作状态的变化过程依次是过压—临界—欠压。()

14.一个振荡器因为某种原因使反馈电压滞后于输入电压340O,仍可以振荡。()

15.高功放属非线性电路,对它的分析通常采用折线法近似的分析,也可用高频小信号等效电路分析()

16.某调制信号的最高频率为Fmax,最低频率为Fmin,则调幅波所占带宽为2(Fmax-Fmin)。()

17.调幅系数ma与载波振幅Uc成正比,而调频指数mf与Ω成反比。()

18.与幅度调制、频率调制和相位调制相对应,有幅度解调、频率解调和相位解调,分别简称为检波、鉴频和鉴相。()

19.AGC电路是接收机的重要辅助电路之一,它可保证接收机在输入信号强弱变化较大的情况下,输出信号基本稳定。()

20.若普通调幅广播,最高音频的调制频率为6500Hz,则调制后的广播信号带宽为12KHz。()21.混频器是超外差接收系统中的重要电路,其工作原理是将已调波信号从本振频率处搬移

一个信号频率而变成中频信号。因此,其改变了已调信号的频率。()

22.若Δfm=12KHz,F=3KHz,则B S=15KHz。()

23.调频指数mf与调制信号的振幅UΩ成正比,与调制频率Ω成反比。()

三、选择题

1.造成小信号调谐放大器工作不稳定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A、电路不匹配

B、Yre的影响

C、Yfe的影响

D、谐振回路的损耗

2.单调谐回路放大器中,为了展宽通频带,可采取以下措施中。()

A、回路两端另并一电阻

B、回路两端另串一电阻

C、回路两端串一电容

D、回路两端并一电容

3.多级单调谐放大器,随着级数的增加,下面哪个参数变小。()

A、增益

B、通频带

C、以上都不对

4.多级单调谐小信号放大器级联,将使总通频带()。

A、减小

B、增大

C、不变

5.常用集电极电流流通角θ的大小来划分功放的工作类别,丙类功放。()

(A)θ = 180O (B)90O<θ<180O (C)θ =90 O (D)θ<90O

6.当负载电阻由大变小时,(其它参数不变),则放大器的工作状态依次变化为() A 欠压临界过压 B、过压临界欠压 C、临界过压欠压 D、不确定

7.若高功放的输出功率为P l=5W,集电极电源电压Ucc=+24V,若要求功放集电极效率η=80%,则P O为()

A、6.25W

B、5W

C、11.25W

D、1.25W

8.对于丙类功放,下面哪一种状态会使输出功率大,效率也高()

A、欠压状态

B、临界状态

C、过压状态

D、都有可能

9.若丙类功率放大器中,u CE=10cosωt,R L=10Ω ,则输出功率P l为()

A、20W

B、5W

C、10W

D、0.5W

10.下面哪一种变化会使得高功放的工作状态由过压向欠压发展()

A、R L增大

B、Ucc增大

C、U BB增大

D、Ub增大

11.当负载电阻由小变大时,(其它参数不变),则放大器的工作状态依次变化为()

A、欠压临界过压

B、过压临界欠压

C、不变

12.高功放中,Ub对Ic1、Ico的影响为()

A B C

13.下面哪一种变化会使得高功放的工作状态由欠压向过压发展()

A、R L增大

B、Ucc增大

C、U BB减小

D、Ub减小

14.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中,晶体管集电极采用LC谐振回路作负载的作用是()。

A、滤除干扰提高选择性

B、滤除谐波,阻抗匹配

C、滤除谐波,提高效率

15.集电极调幅要求谐振功放工作在()状态。

A、欠压

B、临界

C、过压

16.谐振功率放大器工作在丙类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放大器的()。

A、输出功率

B、效率

C、增益

17.为使振荡器输出稳幅正弦信号,环路增益T(jω)应为。()

(A)T(jω)=1 (B) T(jω)>1 (C)T(jω)<1

(B)(D)T(jω)=0

18.并联型晶体振荡器中,石英晶体在电路中起()元件作用。

A、电容

B、电感

C、短路

19.在下列伏安特性中,具有理想混频特性的器件是()。

A、i=au2

B、i=au3

C、i=a0+ a1u+ a2u2

20.对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分析通常采用的是()

A、幂级数分析法

B、混π等效电路分析

C、H参数分析

21.若高波u c(t)=U c coswct ,uΩ=UΩcosΩt ,则调幅信号为()

A u AM=Uc(1+m a SinΩt)Cosw c t

B u AM=Uc(1+m a CosΩt)Cosw c t

C u AM=Uc(1-m a SinΩt)Cosw c t

D u AM=Uc(1-m a CosΩt) Sinw c t

22.变频器主要由()组成。

A、混频器

B、本地振荡、混频器

C、混频器、滤波器

D、本地振荡、滤波器、混频器23.以下关于混频器特性的分析,哪一个是对的()

A、混频器改变了信号的载频,也改变了信号的频谱的内部结构。

B、混频器不改变信号的载频,也不改变信号频谱的内部结构。

C、混频器改变了信号的载频,不改变信号频谱的内部结构。

D、混频器不改变信号的载频,改变信号的频谱的内部结构。

24.双边带调幅信号的振幅与()成正比。

A、UΩ

B、uΩ(t)

C、| uΩ(t)|

25.若调幅波的表达式u AM(t)= 10(1+SinΩt )cosw c t 则其波形图是()

26.某调幅广播电台的载频为982KHz,音频调制信号的频率为100Hz~5KHz,则该调幅信号频率分布范围为()

A、981.9 KHz~982.1 KHz

B、977 KHz~987 KHz

C、982KHz~987KHz

D、972KHZ~992KHz

27.若普通调幅广播,最高声音调制频率取到6500Hz,最低调制频率为2000Hz,则调制后的广播信号带宽为()

A、4000Hz

B、8500Hz

C、4500Hz

D、13000Hz

28.调幅波解调电路中的滤波器应采用。()

(A)带通滤波器(B)低通滤波器(C)高通滤波器(D)带阻滤波器29.某已调波的数学表达式为u(t) = 2(1+Sin(2π×103t)Sin2π×106t ,这是一个。

()

(A)AM波(B)FM波(C)DSB波(D)SSB波

30.二极管峰值包络检波器中,若RC过大会产生()失真。

A、惰性

B、负峰切割

C、惰性与负峰切割

31. 以频率为5KHz的信号对振幅为30V,频率为20MHz的载波进行调频,最大频率偏移为

15KHz,则调制指数mf为()

A、6

B、4

C、7

D、3

32.给定Δfm=12KHz,调制信号频率F=3KHz,则B S为()

A、15KHz

B、30KHz

C、9KHz

D、18KHz

33.Y参数等效是晶体管在高频下的一种()等效。

A、线性

B、非线性

C、具有实际物理意义

D、唯一的

34.随着频率的升高结电容对晶体管放大性能的影响会()。

A、减小

B、增大

C、不变

D、不确定

35.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的负载一般是()。

A、电阻元件

B、电感元件

C、电容元件

D、LC回路

36. 单调谐放大器中,Qe对选择性和通频带的影响是()。

A. Qe 越大,选择性越好,通频带越宽

B. Qe 越大,选择性越好,通频带越窄

C. Qe 越大,选择性越差,通频带越窄

37. 单调谐小信号放大器中,并联谐振回路作为负载时常采用抽头接入,其目的是()

A.展宽通频带

B.提高工作频率

C.减小晶体管及负载对回路的影响

38. 单调谐小信号放大器多级级联,其总通频带将()。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39. LC并联谐振回路两端并联一电阻后,回路的通频带将会( )。

A.缩小

B.展宽

C.不变

40.通信系统中广泛应用的各种混频器、调制器、解调器、倍频器等,实现其频率变换功能,都是利用()

A.放大电路B.振荡电路

C.线性电子电路D.非线性电子电路

41.以下几种混频器电路中,输出电流频谱最纯净的是()

A.模拟乘法器混频器B.三极管混频器

C.场效应管混频器D.二极管混频器

42.某混频器输入信号是调制频率F=lkHz、载频f c=620kHz的AM波,混频器本振频率为

f L=1085kHz,取下混频,则混频输出信号的带宽为( )

A.2kHz

B.465kHz

C.620kHz

D.1705kHz

43. 丙类谐振功放Uim由零开始增大,放大器工作状态将按下列()规律变化。

A. 欠压—临界—过压

B. 过压—临界—欠压

C. 过压—欠压—临界

44. 丙类谐振功放的集电极电流波形为()。

A. 余弦波形

B. θ<90o余弦脉冲波形

C. θ=90o余弦脉冲波形

45. 丙类谐振功放集电极电压VCC从零开始增大,功放工作状态按下列()规律变化。

A.欠压—过压—临界

B.过压—临界—欠压

C. 欠压—临界—过压

46. 谐振功放中,增大、减小Re,功放输出功率都减小,说明功放原工作状态是()。

A.过压

B. 欠压

C. 临界

47. 丙类谐振功放谐振电阻Re由零开始增大,放大器工作状态将按下列()规律变化。

A. 欠压—临界—过压

B. 过压—临界—欠压

C. 欠压—过压—临界

48. 丙类谐振功放,原工作在临界状态,电路其它参数不变,只使Re增大,放大器状态将变为()。

A. 过压

B.欠压

C. 甲类

49. 丙类谐振功放,原工作在临界状态,电路其它参数不变,只使VBB增大,放大器输出功率Po与效率ηC将发生下列()变化。

A. Po 、ηC基本不变

B. Po 减小、ηC增大

C. Po 增大、ηC减小

50. 丙类谐振功放,原工作在临界状态,电路其它参数不变,只使VCC 增大,放大器输出功率Po与效率ηC将发生下列()变化。

A. Po 减小,ηC提高

B. Po略增大,ηC下降

C. Po 、ηC均减小

51. 丙类谐振功放,原工作在临界状态,电路其它参数不变,只使Re减小,放大器的功率与效率将发生下列()变化。

A.Po 、PC、ηC 均减小

B.Po 、PC 减小,ηC 增大

C. Po 、ηC减小,PC 增大

52. 为了起振容易,反馈型正弦波振荡器起振时的工作状态应设置为()。

A、丙类

B、乙类

C、甲类

53. 下列振荡电路中频率稳定度最高的是()。

A、改进型电容三点式LC振荡器

B、石英晶体振荡器

C、RC桥式振荡器

54. 石英晶体的串联谐振为fs,并联谐振为fp其电抗等效为感性的频率范围是()。

A. f

B. fs

C. f>fp

55.反馈型振荡器要产生稳定可靠的正弦波振荡,必须满足()

A.振幅起振条件B.相位起振条件

C.平衡条件D.稳定条件

56. 当调制信号为单音信号时,DSB信号的频谱为()。

A.上、下两个边频 B.载频和无数对边频 C.载频和上下两个边频

57. 调幅、检波和混频电路的实质都是()。

A.频谱非线性搬移 B.频谱线性搬移 C.相位变换

58. 二极管峰值包络检波器中,若要消除惰性失真应()。

A.降低输入信号

B.增大RC

C. 减小RC

59. 下列不适于解调单边带调幅信号的电路是()。

A.包络检波器

B.二极管环形混频器

C. 双差分对模拟相乘器

60. 二极管峰值包络检波器中,产生负峰切割失真的原因是()。

A.交流负载电阻过小

B. 交流负载电阻过大

C. 输入信号调幅系数过小

61. 二极管峰值包络检波器中,若要消除负峰切割失真应()。

A.增大RC

B. 增大RL

C.减小 RL

62. 包络检波电路只能适用于检波()调幅信号。

A. DSB

B. SSB

C. AM

63.调频波的特点是()

A.载波频率随调制信号的大小而变化

B.载波频率随调制信号的频率而变化

C.载波幅度随调制信号的频率而变化

D.载波的附加相移随调制信号频率而变化

64.调制信号为uΩ(t)=UΩcosΩt,载波信号为u c(t)=U c cosωc t,则表达式u o(t)=Ucos(ωc t+msin Ωt)是()

A.普通调幅波B.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幅波

C.调频波D.调相波

65.下图所示框图的输入信号为u i(t)=uΩcosΩt,u c(t)=U c cosωc t,则输出信号u o(t)是()

A.AM波B.DSB波

C.SSB波D.FM波

66.如图所示,输入信号为:u1(t)=U1cosΩt,u2=U2cosωt,ω>>Ω,可以判定输出信号uo 为( )

A.AM波

B.FM波

C.DSB波

D.SSB波

67.题9图所示框图中,输入信号为u1(t)=U l cosΩtcosωc t,u2(t)=U2cosωc t,可以判定输出信号是

A.调幅信号

B.调制信号

C.调频信号

D.调相信号

68. 采用频率幅度变换网络及包络检波器的鉴频器称()鉴频器。

A、相位

B、斜率

C、脉冲计数式

69. 鉴频器的输入信号uFM(t)=10cos[(2π×107t)+5sin(2π×103t)]V,鉴频特性线性范围大于2Δfm,鉴频跨导SD=-10mV/kHz,则鉴频器输出电压的表达式为()。

A、u0(t)=50cos(2π×103t)mV

B、u0(t)=-50cos(2π×103t)mV

C、u0(t)=-50sin(2π×103t)mV

70. 采用频率-相位变换网络和相位检波器的鉴频器称为()鉴频器。

A、相位

B、斜率

C、脉冲计数器

71. 变容二极管直接调频电路中,变容二极管应工作在()状态。

A、正向偏置

B、零偏置

C、反向偏置

6. 为了扩展调频信号的最大频偏,在实际电路中可采用()。

A、放大器

B、倍频器

C、混频器

D、倍频器与混频器

72. 间接调频是利用调相来实现调频的,但它应先对调制信号进行()。

A、微分

B、积分

C、移相90°

73. 单频调制时,宽带调频信号的最大频偏Δfm=100kHz,现调制信号的振幅和频率都增加一倍,则Δfm为()kHz。

A、50

B、100

C、200

74. 单频调制时,调相信号的最大相位偏移mp=10rad,当调制信号的振幅减小一半,则mp为( )rad。

A、20

B、10

C、5

75. 单频调制时,调频信号的最大频偏Δfm=50kHz,当调制信号的振幅增加一倍,则最大频偏Δfm为()kHz。

A、100

B、50

C、25

76. 当调制信号幅度不变,频率升高时,宽带调频信号的带宽()。

A、基本不变

B、与调制信号频率成反比而减少

C、与调制信号频率成正比而增大

77. 调相信号的带宽为20kHz,当调制信号幅度不变,调制信号频率升高一倍,则带宽变为()。

A、40kHz

B、20kHz

C、10kHz

78. 低频调制信号uΩ(t)=UΩmcos(Ωt),载波信号uc(t)=Ucmcos(ωct),下列式中为调频信号的是()。

A、u(t)=Ucmcos(ωct+mcosΩt)

B、u(t)=Ucmcos(ωct+msinΩt)

C、u(t)=Ucm(1+mcosΩt)cos(ωct)

79. 低频调制信号uΩ(t)=UΩmcos(Ωt),载波信号uc(t)=Ucmcos(ωct),下列式中为调相信号的是()。

A、u(t)=Ucm(1+0.5cosΩt)cosωct

B、u(t)=Ucmcos(ωct+0.5cosΩt)

C、u(t)=Ucmcos(ωct+0.5sinΩt)

80.两种载波频率相同,调制信号频率(0.4~5kHz)也相同的FM波(m f=15)和SSB波,那么它们的带宽分别为()

A.75 kHz、5 kHz B.150 kHz、5 kHz

C.160 kHz、10 kHz D.160 kHz、5 kHz

81.某调频波,若调制信号的振幅不变,调制频率增大一倍,则调频波的最大频偏

f ()

m

A.增大一倍B.减小一倍

C.增大2倍D.保持不变

82.二极管峰值包络检波器适用于哪种调幅波的解调()A.单边带调幅波 B.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幅波 C.普通调幅波 D.残留边带调幅波

83.欲提高功率放大器的效率,应使放大器的工作状态为()A.甲类 B.乙类 C.甲乙类 D.丙类

84.MC1596集成模拟乘法器不可以用作()

A.混频 B.振幅调制 C.调幅波的解调 D.频率调制

85.某单频调制的普通调幅波的最大振幅为10v,最小振幅为6v,则调幅系数m a为() A.0.6 B.0.4 C.0.25 D.0.1

86.以下几种混频器电路中,输出信号频谱最纯净的是()

A.二极管混频器 B.三极管混频器 C.模拟乘法器混

87.利用石英晶体的电抗频率特性构成的振荡器是()A.f=fs时,石英晶体呈感性,可构成串联型晶体振荡器

B.f=fs时,石英晶体呈阻性,可构成串联型晶体振荡器

C.fs

D.fs

88.下图所示框图能实现何种功能?()其中u s(t)= U s cosωs tcosΩt, u L(t)= U L cosωL t

A.振幅调制 B.调幅波的解调 C.混频 D.鉴频

89.在调谐放大器的LC回路两端并上一个电阻R,可以()

A.提高回路的Q值 B.提高谐振频率 C.加宽通频带 D.减小通频带

90.功率放大电路根据以下哪种说法可分为甲类、甲乙类、乙类、丙类等()

A.电路特点 B.功率放大倍数 C.电流大小 D.功放管静态工作点选择情况91.二极管峰值包络检波器,原电路正常工作。若加大调制频率Ω,会引起() A.惰性失真 B.底部切割失真 C.惰性失真和底部切割失真92.AGC电路的作用是()

A.维持工作频率稳定 B.消除频率误差

C.使输出信号幅度保持恒定或仅在很小的范围内变化

93.同步检波器要求接收端载波与发端载波()

A.频率相同、幅度相同 B.相位相同、幅度相同

C.频率相同、相位相同 D.频率相同、相位相同、幅度相同

94.属于频谱的线性搬移过程的有()A.振幅调制 B.频率调制 C.相位调制 D.角度解调

95.在高频放大器中,多用调谐回路作为负载,其作用不包括() A.选出有用频率 B.滤除谐波成分 C.阻抗匹配 D.产生新的频率成分96.惰性失真和负峰切割失真是下列哪种检波器特有的失真()

A.小信号平方律检波器 B.大信号包络检波器 C.同步检波器

97.如图所示电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电路可以产生正弦波振荡

B.该电路不能产生正弦波振荡,原因在于振幅平衡条件

不能满足;

C.该电路不能产生正弦波振荡,原因在于相位平衡条件

不能满足;

D.该电路不能产生正弦波振荡,原因在于振幅平衡、相

位平衡条件均不能满足;

98.下图所示框图能实现何种功能?()其中u s(t)= U s cosωc tcosΩt, u r(t)= U r cosωc t

A.振幅调制 B.检波 C.混频

D. 鉴频

99.属于频谱的非线性搬移过程的有()A.振幅调制 B.调幅波的解调 C.混频 D.频率调制

100.在低电平调幅、小信号检波和混频中,非线性器件的较好特性是()。

A、i=b0+b1u+b2u2+b3u3

B、i=b0+b1u+b3u3

C、i=b2u2

D、i=b3u3

101.要避免惰性失真,应()。

(A)加大输入信号的调制度(B)加大调制频率

(C)减小检波器的RC时间常数(D)提高检波效率和滤波效果

102.用乘积型同步检波器解调DSB、SSB信号时,要求参考信号与调制端的载频信号()。

(A)同频(B)同相(C)同频同相(D)没有要求

103.混频时取出中频信号的滤波器应采用()。

(A)带通滤波器(B)低通滤波器(C)高通滤波器(D)带阻滤波器

104.根据高功放的负载特性,由于R L减小,当高功放从临界状态向欠压区变化时()。(A)输出功率和集电极效率均减小。(B)输出功率减小,集电极效率增大。

(C)输出功率增大,集电极效率减小。(D)输出功率和集电极效率均增大。

105、在各种调制电路中,最节省频带和功率的是()。

(A)AM电路(B)DSB电路(C)SSB电路(D)FM电路

106.作为集电极调幅用的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其工作状态应选用()。

(A)甲类状态(B)临界状态(C)过压状态(D)欠压状态

107.如载波信号为u C(t)=Sin2π×106t,已调制波数学表示式为u(t)=Sin(2π×106t+3Sin2π×103t),则该已调波为

(A)DSB波(B)AM波(C)SSB波(D)调角波

108.频谱线性搬移电路的关键部件是()。

(A)相加器(B)乘法器(C)倍频器(D)减法器

109.下图所示框图的输入信号为u i(t)=uΩcosΩt,u c(t)=U c cosωc t,则输出信号u o(t)是(C )

A .AM 波

B .DSB 波

C .SSB 波

D .FM 波

110.如右图所示的电路是( )

A 、普通调幅电路

B 、双边带调幅电路

C 、混频器

D 、同步检波器

111.发射机的部分框图如图1所示。试画出在单音频调制下A 、B 、C 三点的AM 调制波形。

112.接收机的部分框图如图1所示。试画出在单音频调制下A 、B 两点的AM 调制波形。

113

?滤波器为什么类型的滤波器?

114.信号变换示意图如图所示,若要实现幅度的解调,则u 1、u 2各为什么信号?滤波器为什么类型的滤波器?

115.鉴频器的组成框图如图所示,要求:

(1)指出框图实现何种鉴频法,并说明A、B的功能。

(2)分别说明图中u1、u2、u0信号的主要特征。

五、问答题

1.在小信号谐振放大器中,三极管与回路之间常采用部分接入,回路与负载之间也采用部分接入,这是为什么?

3.谐振功率放大器原来工作在临界状态,若集电极回路稍有失谐,放大器的I c0、I c1m将如何变化?P c将如何变化?有何危险?

4.某谐振功率放大器,原工作于过压状态,现分别调节R p、V CC、V BB和U im使其工作于临界状态,试指出相应P o的变化。

5.当谐振功率放大器的输入激励信号为余弦波时,为什么集电极电流为余弦脉冲波形?但放大器为什么又能输出不失真的余弦波电压?

6.通信系统中为什么要采用调制技术。(8分)

答:调制就是用待传输的基带信号去改变高频载波信号某一参数的过程。

采用调制技术可使低频基带信号装载到高频载波信号上,从而缩短天线尺寸,易于天线辐射,实现远距离传输;其次,采用调制可以进行频分多路通信,实现信道的复用,提高信道利用率。

7. 丙类放大器为什么一定要用谐振回路作为集电极的负载?谐振回路为什么一定要调谐在

信号频率上?

8.二极管峰值包络检波器中,RC时间常数是否越大越好?为什么?

9.某高频功放工作于临界状态,若负载电阻R L的值突然减小,功率放大器工作状态将如何变化?输出功率会有什么变化?管子是否有危险?

10.某非线性器件的伏安特性为i=b1u+b3u3,试问它能否实现调幅?为什么?如不能,非线性器件的伏安特性应具有什么形式才能实现调幅?

11. 若非线性器件的伏安特性幂级数表示为:i=a0+a1u+a2u2,式中a0、a1、a2是不为零的常数,信号u是频率为200KHz和300KHz的两个正弦波,试分析电流i的频率成分;此器件能否实现混频,为什么?

12.某高频功放工作于临界状态,若负载电阻R L的值突然变小,功率放大器工作状态将如何变化?输出功率会有什么变化?管子是否有危险?

13. 一高频功率放大器原来工作在临界状态,U cc始终保持不变,现出现了输出功率变大,但效率下降,而u BEmax和输出电压幅度U c却不变。试分析产生的原因,并说明工作状态如何变化的。

14. 一高频功率放大器原来工作在临界状态,U cc始终保持不变,现出现了输出功率变小,但效率反而提高,而u CEmin和u BEmaxm没有改变。试分析产生的原因,并说明工作状态如何变化的。

15. 为什么丙类功放效率高?

16. 为什么高频功放要采用丙类功放?

17. 试简述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放大倍数的分析过程。

18. 试画出发信设备的主要结构框图,并说明各部分的功能。

19. 试画出收信设备的主要结构框图,并说明各部分的功能。

20. 频谱的线性搬移。

21. 频谱的非线性搬移。

22. 试画出实现幅度调制的结构框图,并说明各输入信号的特点和各部分框图的功能。

23. 试画出实现混频的结构框图,并说明各输入信号的特点和各部分框图的功能。

24. 相对于单级小信号谐振放大器,多级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的总通频带如何变化?总的放大倍数如何变化?总矩形系数如何变化?

25. 混频电路的作用是什么?

26.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作用是什么?

27.已知谐振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P 0=2w 。现增加Ucc ,发现放大器的输出功率P 0增加,说明为什么?如发现放大器的输出功率P 0增加不明显,这又是为什么?

28. 试画出微分鉴频的原理框图,并说明各信号的特点和各部分框图的功能。

29. 试画出斜率鉴频的原理框图,并说明各信号的特点和各部分框图的功能。

30. 试画出相位鉴频的原理框图,并说明各信号的特点和各部分框图的功能。

31. 什么是调幅信号?调幅信号有哪几种类型?

32. 什么是频谱的线性搬移?

33. 什么是频谱的非线性搬移?

34. 电路模型如图所示,该电路实现的功能是什么?输出的是什么信号?

35. 电路模型如图所示,该电路实现的功能是什么?输出的是什么信号?

36. 电路模型如图所示,该电路实现的功能是什么?输出的是什么信号?

37. 电路模型如图所示,该电路实现的功能是什么?输出的是什么信号?

38. AGC 电路的功能是什么?其输出信号的特点是什么?

c c

c ω

39. 变容二极管调频的原理是什么?

40. 什么是载波信号?

41. 什么是调制信号?

42. 什么是已调信号?

43. 什么是电路的通频带?

44. 什么叫匹配网络,其功能是什么?

45. 什么叫电路的调谐?什么叫电路的调配?

高频电子线路复习题(含答案)

~ 学年第学期专业年级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期末考试题A卷 班级姓名学号 (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将一个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在调谐放大器的LC回路两端并上一个电阻R,可以( C )A.提高回路的Q值B.提高谐振频率C.加宽通频带D.减小通频带2.在自激振荡电路中,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C)A.LC振荡器、RC振荡器一定产生正弦波B.石英晶体振荡器不能产生正弦波C.电感三点式振荡器产生的正弦波失真较大D.电容三点式振荡器的振荡频率做不高3.如图为某收音机的变频级,以下正确叙述是( A ) A.电感三点式本机振荡电路 B.双回路调谐放大器取出中频信号 C.对接收信号构成共基放大电路 D.以上说法都不对 4.试用自激振荡的相位条件判别下图能产生自激振荡的电路(D) A B C D 5.功率放大电路根据以下哪种说法可分为甲类、甲乙类、乙类、丙类等(D )A.电路特点B.功率放大倍数C.电流大小D.功放管静态工作点选择情况6.用万用表欧姆档测量小功率三极管的电极时,应该把欧姆档拨到(A)A.R×100或R×1k档B.R×1档C.R×10档D.R×10k档7.若载波u C(t)=U C cosωC t,调制信号uΩ(t)= UΩcosΩt,则调频波的表达式为(A )A.u FM(t)=U C cos(ωC t+m f sinΩt)B.u FM(t)=U C cos(ωC t+m p cosΩt)C.u FM(t)=U C(1+m p cosΩt)cosωC t D.u FM(t)=kUΩU C cosωC tcosΩt 8.MC1596集成模拟乘法器不可以用作(C )A.振幅调制B.调幅波的解调C.频率调制D.混频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目录 一设计总体思路及比较 (2) 二单元电路思路 (6) 输入回路 (6) 本机荡回路 (8) 中频滤波器匹配参数 (10) 限频电路 (12) 鉴频电路 (13) 低频放大电路 (14) 三总结体会 (15) 四总原理图 (16) 参考资料 (17)

第一章设计总体思路及方案比较 一.调频收音机的主要指标 调频接收机的主要指标有: 1工作频率范围 接收系统可以接受到的无线电波的频率范围称为接收机的工作频率范围。接受系统的工作频率必须与发射机的工作频率工作频率相对应。调频接收机的频率范围为88~108MH,是因为调频广播收音机的工作范围也为88~108MH。 2 灵敏度 接收系统接受微弱信号的能力称为灵敏度。一般用输入信号电压的大小来表示。接收的输入信号越小,灵敏度越高。调频接收机的灵敏度一般为5~30uv。 3选择性 接收系统从各种信号和干扰信号中选出所需信号,抑制不需要的信号的能力称为选择性,单位用dB表示,dB数越高,选择性越好。调频接收机的中频干扰应大于50dB。 4 频率特性 接收系统的频率响应范围称为频率特性或通频带。 5 输出功率 负载输出的最大不失真功率称为输出功率。

二调频接收机的系统方框图 调频接收机的系统方框图如所示,它是由输入回路,高频放大器,混频器,本机振荡,中频放大器,鉴频器,低频放大器等电路组成。其工作原理是:天线接受到的高频信号,经输入调谐回路选频为f1,再经高频放大器放大进入混频级。本机振荡器输出的另一高频f2也进入混频级,则混频级的输出为含有f1、f2、(f1+f2)、(f2-f1)等频率分量的信号。混频级的输出接调频回路选出中频信号(f2-f1),再经中频放大器放大,获得足够高增益,然后鉴频器解调出低频调制信号,由低频功放级放大。 三MC3362芯片特点 MC3362是低功耗窄带双变频超外差式调频接收机系统集成电路,它的片内包含两个本征,两个混频器,两个中放和正交鉴频等功能电路。MC3362的接收频率可达450MHz,采用内部本征时,也可

高频电路试题库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无线电波主要的传播方式有---------------,---------------, --------------------,------------------。 2、根据载波的受调参数不同,调制分为----------------,------------------, ---------------------。 3、调幅波解调用----------------器,调频波解调用----------------器。 4、反馈控制电路分为-----------------,------------------,--------------------。 5、鉴频方法有------------------,-------------------,-------------------。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号表示)。 1、单调谐放大器因为采用调谐回路作负载,只放大一定频率范围内的信号, 即具有带通特性。 2、高频功率放大器,因为工作在C类状态,i c的波形是余旋脉冲,所以输出电压 u o的波形也是是余旋脉冲。 3、调频、混频都产生了新的频率分量,所以都是非线性频谱搬移。 4、理论分析表明调频波的频谱为无限宽,所以调频波不能用于发射。 5、自动增益控制电路,使放大器的增益更加稳定。 三、计算题(1-5每题3分,第6题5分,共20分) 1、单调谐放大器中心频率为465Khz,要求通频带为10 Khz,求调谐回路的品 质因数Q。 2、超外差混频器输出中频为10.7Mhz,输入信号的频率范围为88Mhz~108 Mhz,

高频电子线路复习题(含答案)

(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将一个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在调谐放大器的LC回路两端并上一个电阻R,可以( C )A.提高回路的Q值B.提高谐振频率C.加宽通频带D.减小通频带2.在自激振荡电路中,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C)A.LC振荡器、RC振荡器一定产生正弦波B.石英晶体振荡器不能产生正弦波C.电感三点式振荡器产生的正弦波失真较大D.电容三点式振荡器的振荡频率做不高3.如图为某收音机的变频级,以下正确叙述是( A ) A.电感三点式本机振荡电路 B.双回路调谐放大器取出中频信号 C.对接收信号构成共基放大电路 D.以上说法都不对 4.试用自激振荡的相位条件判别下图能产生自激振荡的电路(D) A B C D 5.功率放大电路根据以下哪种说法可分为甲类、甲乙类、乙类、丙类等(D )A.电路特点B.功率放大倍数C.电流大小D.功放管静态工作点选择情况6.用万用表欧姆档测量小功率三极管的电极时,应该把欧姆档拨到(A)A.R×100或R×1k档B.R×1档C.R×10档D.R×10k档7.若载波u C(t)=U C cosωC t,调制信号uΩ(t)= UΩcosΩt,则调频波的表达式为(A )A.u FM(t)=U C cos(ωC t+m f sinΩt)B.u FM(t)=U C cos(ωC t+m p cosΩt)C.u FM(t)=U C(1+m p cosΩt)cosωC t D.u FM(t)=kUΩU C cosωC tcosΩt 8.MC1596集成模拟乘法器不可以用作(C )A.振幅调制B.调幅波的解调C.频率调制D.混频 9.某超外差接收机的中频为465kHz,当接收931kHz的信号时,还收到1kHz的干扰信号,此干扰为( A )A.干扰哨声B.中频干扰 C.镜像干扰D.交调干扰 10.混频电路又称变频电路,在变频过程中以下正确叙述是(C)A.信号的频谱结构发生变化B.信号的调制类型发生变化

高频课程设计_LC振荡器_克拉泼.(DOC)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高频正弦信号发生器 2015年 1月 6 日

目录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1) 二、设计方案 (1) 2.1电感反馈式三端振荡器 (2) 2.2电容反馈式三端振荡器 (2) 2.3克拉波电路振荡器 (6) 三、设计内容 (8) 3.1LC振荡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8) 3.2克拉泼电路原理图 (9) 3.2.1振荡原理 (9) 3.3克拉泼振荡器仿真 (10) 3.4.1软件简介 (10) 3.4.2进行仿真 (10) 3.4.3电容参数改变对波形的影响 (11) 四、总结 (17) 五、主要参考文献 (18) 六、附录.................................................................................... .. (18)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为了熟悉《高频电子线路》课程中所学到的知识,在本课程设计中,我和队友(石鹏涛、甘文鹏)对LC正弦波振荡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通过对几种常见的振荡器(电感反馈式三端振荡器、电容反馈式三端振荡器、改进型电容反馈式振荡器)进行分析论证,我们最终选择了克拉泼振荡器。 在本次课程设计中,设计要求产生10~20Mhz的振荡频率。振荡器的种类很多,适用的范围也不相同,但它们的基本原理都是相同的,都由放大器和选频网络组成,都要满足起振,平衡和稳定条件。然后通过所学的高频知识进行初步设计,由于受实践条件的限制,在设计好后,我利用了模拟软件进行了仿真与分析。为了学习Multisim软件的使用,以及锻炼电子仿真的能力,我们选用的仿真软件是Multisim11.0版本,该软件提供了功能强大的电子仿真设计界面和方便的电路图和文件管理功能。它包含了电路原理图的图形输入、电路硬件描述语言输入方式,具有丰富的仿真分析能力。NI Multisim软件结合了直观的捕捉和功能强大的仿真,能够快速、轻松、高效地对电路进行设计和验证。 最后我们利用了仿真软件对电路进行了一写的仿真分析,如改变电容的参数,分析对电路产生的影响等,再考虑输出频率和振幅的稳定性,得到了与理论值比较相近的结果,这表明电路的原理设计是比较成功的,本次课程设计也是比较成功的。 二:设计方案 通过学习高频电子线路的相关知识,我们知道LC正弦波振荡器主要有电感反馈式三端振荡器、电容反馈式三端振荡器以及改进型电容反馈式振荡器(克拉波电路)等。通过老师所讲和查阅相关资料可知,克拉泼振荡电路具有该电路频率稳定性非常高,振幅稳定,适合做波段振荡器等优点。所以在本设计中拟采用改进型电容反馈式--克拉泼电路振荡器。 下面对几种振荡器进行分析论证: 2.1电感反馈式三端振荡器

高频电子线路基础知识

高频电子线路基础知识

基本概念 ?高频电子线路:高频电波信号的产生、放大和接收的电路。 ?广义的“高频”指的是射频(Radio Frequency,RF),它是指适合无线电发射和传播的频率,其频率范围非常宽。

本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 本课程的第1~7章讨论可用集中参数描述的高频电路,而分布参数分析法在第8章介绍。 只要电路尺寸比工作波长小得多,可用集总参数来分析实现。 当电路尺寸大于工作波长或相当时,应采用分布参数的方法来分析实现。

?第1章系统基础知识 ?第2章小信号选频放大电路 ?第3章高频功率放大电路 ?第4章正弦波振荡电路 ?第5章振幅调制、解调与混频电路?第6章角度调制与解调电路 ?第7章反馈控制电路 ?第8章高频电路的分布参数分析 ?第9章高频电路的集成与EDA技术简介

学习本课程有何意义? ?无线电报的发明开始了无线电通信的时代,并逐步涉及陆地、海洋、航空、航天等固定和移动无线通信领域,从1920年的无线电广播、1930年的电视传输,直到1980年的移动电话和1990年的全球定位系统及当今的移动通信和无线局域网,无线通信市场还在飞速发展,移动通信手机、有线电视调制解调器以及射频标签的电信产品迅速地渗入我们的生活,变成大众不可缺少的工具。 ?高频电子线路的发展推动了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是当代无线通信的基础,是无线通信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1章系统基础知识 ?无线电频段是如何划分的?无线通信为何要用高频电磁波? ?高频电子线路有什么特点? ?无线通信系统究竟包括哪些电路?它们都有什么功用? ?表征高频电路(系统)性能的参数有哪些?

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试题库

1、图1所示为一超外差式七管收音机电路,试简述其工作原理。(15分) 图1 解:如图所示,由B1及C1-A 组成的天线调谐回路感应出广播电台的调幅信号,选出我们所需的电台信号f1进入V1基极。本振信号调谐在高出f1一个中频(465k Hz )的f2进入V1发射极,由V1三极管进行变频(或称混频),在V1集电极回路通过B3选取出f2与f1的差频(465kHz 中频)信号。中频信号经V2和V3二级中频放大,进入V4检波管,检出音频信号经V5低频放大和由V6、V7组成变压器耦合功率放大器进行功率放大,推动扬声器发声。图中D1、D2组成1.3V±0.1V 稳压,提供变频、一中放、二中放、低放的基极电压,稳定各级工作电流,保证整机灵敏度。V4发射一基极结用作检波。R1、R4、R6、R 10分别为V1、V2、V3、V5的工作点调整电阻,R11为V6、V7功放级的工作点调整电阻,R8为中放的AGC 电阻,B3、B4、B5为中周(内置谐振电容),既是放大器的交流负载又是中频选频器,该机的灵敏度、选择性等指标靠中频放大器保证。B6、B7为音频变压器,起交流负载及阻抗匹配的作用。(“X”为各级IC 工作电流测试点). 15’ 2、 画出无线通信收发信机的原理框图,并说出各部分的功用。 答: 上图是一个语音无线电广播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框图,它由发射部分、接收部分以及无线信道三大部分组成。发射部分由话筒、音频放大器、调制器、变频

器、功率放大器和发射天线组成。接收设备由接收天线、高频小信号放大器、混频器、中频放大器、解调器、音频放大器、扬声器等组成。 低频音频信号经放大后,首先进行调制后变成一个高频已调波,然后可通过上变频,达到所需的发射频率,经小信号放大、高频功率放大后,由天线发射出去。 由天线接收来的信号,经放大后,再经过混频器,变成一固定中频已调波,经放大与滤波的检波,恢复出原来的信息,经低频功放放大后,驱动扬声器。 3、对于收音机的中频放大器,其中心频率f0=465 kHz .B0.707=8kHz ,回路电容C=200 PF ,试计算回路电感和 QL 值。若电感线圈的 QO=100,问在回路上应并联多大的电阻才能满足要求。 答:回路电感为0.586mH,有载品质因数为58.125,这时需要并联236.66k Ω的电阻。 4、 图示为波段内调谐用的并联振荡回路,可变电容 C 的变化范围为 12~260 pF ,Ct 为微调电容,要求此回路的调谐范围为 535~1605 kHz ,求回路电感L 和Ct 的值,并要求C 的最大和最小值与波段的最低和最高频率对应。 解: 022 612 0622 11244651020010100.5864465200f L f C mH πππ-===????=≈??2由()03 03 4651058.125810 L L 0.707f Q f Q B =?===?0.707由B 得: 9 003120000 0000010010171.222465102001024652158.125 1171.22237.6610058.125 L L L L L L L Q R k C C C Q Q R g g g R Q Q R R R k Q Q Q ΩωππωωΩ∑ -===≈??????=== ++=-==?≈--因为:所以:( ),t C C C ∑ =+??=?????== 33根据已知条件,可以得出:回路总电容为因此可以得到以下方程组16051053510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 2012年2月24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高频电子线路 题目高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姓名学号 主要内容、基本要求、主要参考资料等 1、主要内容 利用所学的高频电路知识,设计一个高频功率放大器。通过本次电路设计,掌握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的设计方法、电路调谐及测试技术。加深对高频电子线路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电路设计及电子实践能力。 2、基本要求 设计一个高频功率放大器,主要技术指标为: (1) 工作中心频率 06.5MHz f=; (2) 输出功率100mW A P≥; (3) 负载电阻75 L R=Ω; (4) 效率60% η>。 3、主要参考资料 [1] 阳昌汉. 高频电子线路. 哈尔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张肃文,陆兆雄. 高频电子线路(第三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3] 谢自美. 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4] 高吉祥.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与课程设计.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完成期限2月20日-2月24日 指导教师 专业负责人 2012 年 2 月17 日

一、电路基本原理 1.选题背景 无线电通信的任务是传送信息。为了有效的实现远距离传输,通常是用要传送的信息对叫高频率的载频信号进行调幅或调频,经过高频功率放大达到较大功率,再通过天线辐射出去。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功能是用小功率的高频输入信号去控制高频功率放大器,将直流电源供给的能量转换为大功率的高频能量输出,它是无线电发送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高频功率放大器不仅仅应用于各种类型的发射机中,而且高频加热装置、高频换流器、微波炉等许多电子设备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工作原理 在通信电路中,高频功率放大器的效率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其效率的高低与放大器的工作状态有直接的关系。放大器件的工作状态可分为甲类、乙类、丙类等,提高功率放大器效率的主要途径是使放大器件工作在乙类、丙类状态,但这些工作状态下放大器的输出电流与输入电压间存在很严重的非线性失真。低频功率放大器因其信号的频率覆盖系数很大,不能采用谐振回路作负载,因此一般工作在甲类状态;采用推挽电路时可以工作在乙类状态;高频功率放大器因其信号的频率覆盖系数小,可以采用谐振回路作负载,故通常工作在丙类状态,通过谐振回路的选频作用,可以滤除放大器的集电极电流中的谐波成分,选出基波从而消除非线性失真。因此,高频功率放大器具有比低频功率放大器更高的效率。根据放大器电流导通角θ的范围,电流导通角θ越小,放大器的效率η越高。基于这一特点,高频功率放大器一般都工作在丙类状态。 丙类功率放大器在直流电源CC V 、偏置电压BB V 、输入电压cos b bm u U t ω=,晶体管和谐振于ω的并联谐振回路的谐振电阻p R 确定的条件下,放大器各级电压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各级电压与电流波形 (a) (b)

(完整版)高频电子线路复习题(含答案).doc

( 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将一个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在调谐放大器的 LC 回路两端并上一个电阻 R ,可以 ( C ) A .提高回路的 Q 值 B .提高谐振频率 C .加宽通频带 D .减小通频带 2.在自激振荡电路中,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C ) A .LC 振荡器、 RC 振荡器一定产生正弦波 B .石英晶体振荡器不能产生正弦波 C .电感三点式振荡器产生的正弦波失真较大 D .电容三点式振荡器的振荡频率做不高 3.如图为某收音机的变频级,以下正确叙述是 ( A ) A .电感三点式本机振荡电路 B .双回路调谐放大器取出中频信号 C .对接收信号构成共基放大电路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4.试用自激振荡的相位条件判别下图能产生自激振荡的电路 ( D ) A B C D 5.功率放大电路根据以下哪种说法可分为甲类、甲乙类、乙类、丙类等 ( D ) A .电路特点 B .功率放大倍数 C .电流大小 D .功放管静态工作点选择情况 6.用万用表欧姆档测量小功率三极管的电极时,应该把欧姆档拨到 ( A ) A .R × 100 或 R × 1k 档 B .R ×1 档 C .R ×10 档 D . R × 10k 档 7.若载波 u (t)=U cos ωt, 调制信号 u (t)= U Ω cos Ωt ,则调频波的表达式为 ( A ) C C C Ω FM (t)=U C cos (ωC t +m f sin Ωt ) B . u FM (t)=U C cos ( ωC t +m p cos Ωt ) A .u D . u (t)=kU U C cos ωtcos Ωt FM (t)=U C (1+mcos Ωt )cos ωt C .u p C FM Ω C 8. MC1596 集成模拟乘法器不可以用作 ( C ) A .振幅调制 B .调幅波的解调 C .频率调制 D .混频 9. 465kHz ,当接收 931kHz 的信号时, 还收到 1kHz 的干扰信号, 某超外差接收机的中频为 此干扰为 ( A ) A .干扰哨声 B .中频干扰 C .镜像干扰 D .交调干扰 10.混频电路又称变频电路,在变频过程中以下正确叙述是 ( C ) A .信号的频谱结构发生变化 B .信号的调制类型发生变化

(完整版)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 班级:电信12-1班 姓名:徐雷 学号:1206110123 指导教师:李铁 成绩: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信息与通信工程系

目录 摘要 (1) 引言 (2) 1. 概述 (3) 1.1 LC振荡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3) 1.2 起振条件与平衡条件 (4) 1.2.1 起振条件 (4) 1.2.2平衡条件 (4) 1.2.3 稳定条件 (4) 2. 硬件设计 (5) 2.1 电感反馈三点式振荡器 (5) 2.2 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 (6) 2.3改进型反馈振荡电路 (7) 2.4 西勒电路说明 (8) 2.5 西勒电路静态工作点设置 (9) 2.6 西勒电路参数设定 (10) 3. 软件仿真 (11) 3.1 软件简介 (11) 3.2 进行仿真 (12) 3.3 仿真分析 (13) 4. 结论 (13) 4.1 设计的功能 (13) 4.2 设计不足 (13) 4.3 心得体会 (14) 参考文献 (14)

徐雷:LC振荡器设计 摘要 振荡器是一种不需要外加激励、电路本身能自动地将直流能量转换为具有某种波形的交流能量的装置。种类很多,使用范围也不相同,但是它们的基本原理都是相同的,即满足起振、平衡和稳定条件。通过对电感三点式振荡器(哈脱莱振荡器)、电容三点式振荡器(考毕兹振荡器)以及改进型电容反馈式振荡器(克拉波电路和西勒电路)的分析,根据课设要求频率稳定度为10-4,西勒电路具有频率稳定性高,振幅稳定,频率调节方便,适合做波段振荡器等优点,因此选择西勒电路进行设计。继而通过Multisim设计电路与仿真。 关键词:振荡器;西勒电路;Multisim Abstract The oscillator is a kind of don't need to motivate, circuit itself automatically device for DC energy into a waveform AC energy applied. Many different types of oscillators, using range is not the same, but the basic principles are the same, to meet the vibration, the equilibrium and stability conditions. Based on the inductance of the three point type oscillator ( Hartley), three point capacitance oscillator ( Colpitts) and improved capacitor feedback oscillator (Clapp and Seiler) analysis, according to class requirements, Seiler circuit with high frequency stability, amplitude stability frequency regulation, convenient, suitable for the band oscillator etc., so the final choice of Seiler circuit design. Then through the Multisim circuit design and simulation. Key Words:Oscillator; Seiler; Multisim 1

PCB高频布线基本知识

高频布线基本知识 内容目录 1. 引言 2. 信号完整性问题 3. 电磁兼容性问题 4. 电源完整性问题 5. 高频电路设计一般规范 6. 数模混合电路设计一般规范 一:高频电路的定义 *在数字电路中,是否是高频电路取决于信号的上升沿和下降沿,而不是信号的频率。 公式:F2 =1/(Tr×π),Tr为信号的上升/下降延时间。 *F2 > 100MHz,就应该按照高频电路进行考虑,下列情况必须按高频规则进行设计 –系统时钟频率超过50MHz –采用了上升/下降时间少于5ns的器件 –数字/模拟混合电路 *逻辑器件的上升/下降时间和布线长度限制上升/下主要谐波频谱分布最大传输线最大传输 降时间Tr分量F2=1/Fmax=10*距离(微带)线距离(微带线)πTr F2 74HC 13-15ns24MHz 240 MHz 117cm 91cm 74LS 9.5ns 34 MHz 340MHz 85.5cm 66.5cm 74H 4-6ns 80 MHz 800MHz 35 28 74S 3-4ns 106 MHz 1.1GHz 27 21 74HCT 5-15ns 64 MHz 640MHz 45 34 74ALS 2-10ns 160 MHz 1.6GHz 18 13 74FCT 2-5ns 160 MHz 1.6GHz 18 13 74F 1.5ns 212 MHz 2.1GHz 12.5 10.5 ECL12K 1.5ns 212 MHz 2.1GHz 12.5 10.5 ECL100K 0.75ns 424 MHz 4.2GHz 6 5 传统的PCB设计方法效率低: 原理图,传统的设计方法设计和输入布局、布线没有任何质量控制点,制作PCB每一步设计都是凭经验,发现问题就必须从头开始,功能、性能测试问题的查找非常困难 信号完整性问题: 1.反射问题 2.串扰问题 3.过冲和振荡 4.时延 反射问题:传输线上的回波。信号功率(电压和电流)的一部分传输到线上并达到负载处,但是有一部分被反射了。 多点反射

高频电路复习材料

复习材料 1、什么是D类功率放大器,为什么它的集电极效率高? D类放大器是一种工作在开关状态的功率放大器,两个晶体管在输入激励控制下交替饱和导通或截止,饱和导通时,有电流流过,但饱和压降很低;截止时,流过晶体管的电流为零。所以晶体管的平均功耗很小,效率很高。 2、高频谐振放大器中,为使放大器稳定工作,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一般采取提高稳定性的措施为:(1)采用外电路补偿的办法如采用中和法或失配法(2)减小负载电阻,适当降低放大器的增益(3)选用fT比较高的晶体管4)选用温度特性比较好的晶体管,或通过电路和其他措施,达到温度的自动补偿。 3、无线通信为什么要用高频信号?“高频”信号指的是什么? 高频信号指的是适合天线发射、传播和接收的射频信号。采用高频信号的原因主要是:(1)频率越高,可利用的频带宽度就越宽,信道容量就越大,而且可以减小或避免频道间的干扰;(2)高频信号更适合电线辐射和接收,因为只有天线尺寸大小可以与信号波长相比拟时,才有较高的辐射效率和接收效率。这样,可以采用较小的信号功率,传播较远的距离,也可获得较高的接收灵敏度。 4、当工作频率提高后,高频功放通常出现增益下降,最大输出功率和集电极效率降低,这是由哪些因素引起的?主要原因是1.放大器本身参数,如α、β随频率下降。2.电路失谐,集电极阻抗减小。3.少数载流子渡越时间效应。4.非线性电抗效应,如CbˊC 的影响。5.发射极引线电感的影响,对高频反馈加深。 5、克拉波和西勒振荡线路是怎样改进电容反馈振荡器性能的? 由于克拉波振荡器在回路中串行接入了一个小电容,使得晶体管的接入系数很小,耦合变弱,因此,晶体管本身的参数对回路的影响大幅度减小了,故使频率稳定度提高,但使得频率的调整范围变小,所以,西勒振荡器是在克拉波振荡器的基础上,在回路两端再并联一个可调电容,来增大频率调节范围。由于存在外接负载,当接入系数变小时,会带来增益的下降。 6、自动增益(AGC)控制电路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自动增益(AGC)控制电路的主要作用是当输入电压在接收机允许的范围内升高时,保持接收机

高频电子线路复习题一答案

高频电子电路第一章 (一)填空题 1、语音信号的频率范围为,图象信号的频率范围为,音频信号的频率范围为。 (答案:300~3400Hz;0~6MHz;20Hz~20kHz) 2、无线电发送设备中常用的高频电路有、、 、。 (答案:振荡器、调制电路、高频放大器、高频功率放大器) 3、无线电接收设备中常用的高频电路有、、 、。 (答案:高频放大器、解调器、混频器;振荡器) 4、通信系统的组成:、、、、。 (答案:信号源、发送设备、传输信道、接收设备、终端) 5、在接收设备中,检波器的作用是。 (答案:还原调制信号) 6、有线通信的传输信道是,无线通信的传输信道是。 (答案:电缆;自由空间) 7、调制是用音频信号控制载波的、、。 (答案:振幅;频率;相位) 8、无线电波传播速度固定不变,频率越高,波长;频率;波长越长。(答案:越短;越低) (二)选择题 1、下列表达式正确的是。 A)低频信号可直接从天线有效地辐射。 B)低频信号必须转载到高频信号上才能从天线有效地辐射。 C)高频信号及低频信号都不能从天线上有效地辐射。 D)高频信号及低频信号都能从天线上有效地辐射。 (答案:B) 2、为了有效地发射电磁波,天线尺寸必须与相比拟。 A)辐射信号的波长。B)辐射信号的频率。 C)辐射信号的振幅。D)辐射信号的相位。 (答案:A) 3、电视、调频广播和移动通信均属通信。 A)超短波B)短波C)中波D)微波 (答案:A) (三)问答题 1、画出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框图。 2、画出用正弦波进行调幅时已调波的波形。 3、画出用方波进行调幅时已调波的波形。

第二章《高频小信号放大器》 (一)填空题 1、LC选频网络的作用是。 (答案:从输入信号中选出有用频率的信号抑制干扰的频率的信号) 2、LC选频网络的电路形式是。 (答案:串联回路和并联回路) 3、在接收机的输入回路中,靠改变进行选台。 (答案:可变电容器电容量) 4、单位谐振曲线指。 (答案:任意频率下的回路电流I与谐振时回路电流I0之比) 5、LC串联谐振电路Q值下降,单位谐振曲线,回路选择性。 (答案:平坦;差) 6、通频带BW0.7是指。 (答案:单位谐振曲线≥所对应的频率范围) 7、LC串联谐振回路Q值下降,频带,选择性。 (答案:增宽;变差) 8、距形系数K r 0.1定义为单位谐振曲线f值下降到时的频带范围与通频带之比。 (答案:0.1) 9、理想谐振回路K r 0.1,实际回路中K r 0.1,其值越越好。 (答案:等于1;大于1;小) 10、LC并联谐振回路谐振时,阻抗为。 (答案:最大且为纯电阻) 11、LC并联谐振回路,当f=f0即谐振时回路阻抗最且为,失谐时阻抗变,当ff0是呈。 (答案:大;纯电阻;小;感性;容性) 12、电容分压耦合联接方式可通过改变的数值来实现阻抗变换。 (答案:分压电容) 13、强耦合η>1,当η越大,谐振曲线两峰间距离越。 (答案:宽) 14、强耦合时,耦合回路η越接近1时,谐振曲线顶部较宽且平坦,较接近理想,通频带较,选择性较。 (答案:距形系数;宽;好) 15、LC并联谐振回路,谐振时并联回路阻抗。 (答案:最大) (二)选择题 1、LC串联谐振回路发生谐振时,回路阻抗为,回路总阻抗为, 回路电流达到。 A)最大值B)最小值C)零D)不能确定 (答案:C;B;A) 2、串联谐振曲线是之间的关系。

重大通信电子模电高频课程设计调幅发射机设计电路图及仿真波形模板

重大通信电子模电高频课程设计调幅发射机设计电路图及仿真波形

高频课程设计 分析软件: Multisim 10.0 调幅发射机 ● 调制方式: AM ● 载波中心频率: 30MHz( 具体要求见后) ● 调制信号频率: 0~3KHz ● 调幅系数: 30%~80% ● 末级输出功率: 2W ● 天线阻抗: 50欧姆 ● 电源电压: 15V

调幅接收机 ●调制方式: AM ●载波中心频率: 30MHz( 与输入相对应) ●灵敏度: 1mV (输入信号电压) ●调制信号频率: 0~3KHz ●解调中频: 433KHz ●电源电压: 9V 设计2 调频发射/接收机 ( 选做) 要求: 1、完成具体电路设计、参数设计 2、完成各个子模块的电路仿真, 保存仿真结果 整机电路的电路仿真, 保存仿真结果 3、对设计过程理解、掌握, 能够回答教师的提问 4、完成设计报告 调幅发射机设计电路图及仿真波形1.( 1) 振荡器电路

V1 12 V R1 1k|? R2 1k|? R3 1k|? R4 1k|? Q1 BFS19 L1 1mH C1 1uF C2 1uF C3 1uF C4 120pF C5 680pF C6 1uF C7 100pF Key=A 50% L2 1mH 2k|? Key=A 50% 1 2 3 4 5 8 7 10 9 11 6 ( 2) 振荡器频率 Probe5,Probe1 V(p-p): 1.70 V V(rms): 6.19 V V(dc): 6.16 V Freq.: 25.1 MHz ( 3) 振荡器输出波形

高频电子线路复习考试题及答案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高频电路》期末考试题(A ) 使用教材:主编《高频电子线路》、 适用班级:电信12(4、5、6)命题人: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X 分) 1.调幅的几种调制方式是AM 、DSB 、SSB 。 3.集电极调幅,应使被调放大器工作于过压______状态。 5. 电容三点式振荡器的发射极至集电极之间的阻抗Z ce 性质应为容性,发射极至基极之间的阻抗Z be 性质应为容性,基极至集电极之间 的阻抗Z cb 性质应为感性。 6. 通常将携带有信息的电信号称为调制信号,未调制的高频振荡信号 称为载波,通过调制后的高频振荡信号称为已调波。 8. 解调是调制的逆过程。振幅调制信号的解调电路称为振幅检波电路,它的作用是从高频已调信号中恢复出调制信号。 9. LC 串联谐振回路品质因数(Q )下降,频带变宽,选择性变差。 10. 某高频功率放大器原来工作在临界状态,测得cm U =22v , co I =100mA ,P R =100Ω,c E =24v ,当放大器的负载阻抗P R 变小时,则 放大器的工作状态过渡到欠压状态,回路两端电压cm U 将减小,若负 载阻抗增加时,则工作状态由临界过渡到过压 状态,回路两端电压 cm U 将增大。 11. 常用的混频电路有二极管混频、三极管混频和模拟乘法器混频 等。 12. 调相时,最大相位偏移与调制信号幅度成正比。 13. 模拟乘法器的应用很广泛,主要可用来实现调幅、解调和混频等频谱搬移电路中。 14. 调频和调幅相比,调频的主要优点是抗干扰性强、频带宽和调频发射机的功率放大器的利用率高。 15.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负载特性是当CC V 、BB V 、bm V 等维持不变时,电 流、电压、功率和效率等随电阻p R 的增加而变化的特性。 16. 混频器按所用非线性器件的不同,可分为二极管混频器、三极管混频器和模拟乘法器混频器等。 17. 在双踪示波器中观察到如下图所示的调幅波,根据所给的数值,

《高频电路》复习题A卷已经整理

《高频电路》测试题A 卷 一、选择题。 1.石英晶体谐振器,工作在(A )时的等效阻抗最小。A.串联谐振频率fs 2.并联谐振回路外加信号频率等于回路谐振频率时回路呈(C ).C.阻性 3.在高频放大器中,多用调谐回路作为负载,其作用不包括(D )D.产生新的频率成分 4.高频功率放大器放大AM 信号时,工作状态应选(A )A.欠压 5.关于通角θ的说法正确的是(B )B.θ是指一个信号周期内集电极电流导通角度的一半 6.(D )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高。D.石英晶体 7.为提高振荡频率的稳定度,高频正弦波振荡器一般选用(B )B.晶体振荡器 8.利用石英晶体的电抗频率特性构成的振荡器是:f =fs 时,石英晶体呈阻性,可构成串联型晶体振荡器 9.石英晶体谐振于fq 时,相当于LC 回路的(A )A.串联谐振现象 10.石英晶体谐振于f0时,相当于LC 回路的(B )B.并联谐振现象 11.石英晶体振荡器的主要优点是(C )C.频率稳定度高 12.改进型电容三点式振荡器的主要优点是(C )C.频率稳定度较高 13.振荡器的相位平衡条件和振幅起振条件为(C ) C.φT (ω)=2n л,T (j ω)>1 14.如图为某收音机的变频级,以下正确叙述是(A )A.电感三点式本机振荡电路 15.正弦振荡器中选频网络的作用是:产生单一频率的正弦波 16.电容三点式LC 正弦波振荡器与电感三点式LC 正弦波振荡器比较,优点是(B )B.输出波形好 二、填空题。 1.无线通信系统由输入变换器、发送设备、信道、接收设备、以及输出变换器组成。 2.无线通信系统的工作频率为225MHz ,它属于超短波频段,波长λ=1.33米,主要传播方式是直线传播,若天线为线天线,其长度约为0.133米。 3.中波波段的频率范围通常为200kHz ~3MHz ,波长为102~103m ,主要传播方式为地波、天波。 4.并联LC 回路发生谐振是,回路中阻抗达到最大(最大、最小),电压达到最大(最大、最小),在高频电路中作为负载,具有选频、阻抗变换功能,回路选择性由品质因数决定。 5.电路如图1所示,Q0=100,ω0=2×108rad/s ,Ri=2.5k Ω,B0.707=2×106rad/s 。 6.一般用噪声系数和噪声温度作为衡量电路或系统内部噪声大小的度量;用灵敏度来判断接收机接收微弱 信号的能力。 7.噪声系数NF 用于衡量放大器内部噪声大小。NF 越大,则内部噪声越大(大或小)。对级联系统而言, 其噪声系数主要取决于第一级(第一级,中间级,末级)。 8.放大器的噪声系数NF 是指输入端的信噪比与输出端的信噪比两者的比值,用分贝表示即为10lg (Psi/PNi )/(Pso/PNo)。 9.已知一接收机正常接收时所需的最小信噪比为20dB ,其带宽为6MHz ,噪声系数为10dB ,则该接收机 的灵敏度为23.8Pw 。(k=1.38×10-23J/K ) 10.两级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的功率增益和噪声系数分别为Kpml 、Kpm2和NF1、NF2,总的噪声系数NF= 11.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的主要作用是放大和滤波。从晶体管角度看,影响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稳定性的因素为C’bc ,可用中和法、失配法等方法提高稳定性。 LC 10=ωQ f B o =L Q p R p R o i 022ω==1211 pm F F F k N N N -+=KTB N i =i i N S SNR =

高频电子线路-am调制与解调电路设计_本科论文

提供全套毕业论文,各专业都有 海南大学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题目名称:AM调制与解调电路设计 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专业班级:12级通信工程B班 姓名: 学号:20121613310103 指导老师:

目录 一、题目分析 (3) 1.前言 (3) 2.基本理论 (3) 二、电路设计 (4) 1.仿真分析 (4) 2.设计要求 (6) 3.设计内容 (6) (1)电路设计 (6) (2)调幅电路 (7) (3)解调电路 (9) 三、心得体会 (10) 四、问题分析 (12) 五、参考文献 (13)

基于Multisim的调幅电路的仿真 1.前言 信号调制可以将信号的频谱搬移到任意位置,从而有利于信号的传送,并且是频谱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调制作用的实质就是使相同频率范围的信号分别依托于不同频率的载波上,接收机就可以分离出所需的频率信号,不致相互干扰。而要还原出被调制的信号就需要解调电路。调制与解调在高频通信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也是信号处理应用的重要问题之一,系统的仿真和分析是设计过程中的重要步骤和必要的保证。论文利用Multisim提供的示波器模块,分别对信号的调幅和解调进行了波形分析。 AM调制优点在于系统结构简单,价格低廉,所以至今仍广泛应用于无线但广播。 论文主要是综述现代通信系统中AM 调制解调的基本技术,并分别在时域讨论振幅调制与解调的基本原理, 以及介绍分析有关电路组成。此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巩固高频、通信原理等相关专业课上所学关于频率调制与解调等相关内容。同时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2.基本理论 由于从消息转换过来的调制信号具有频率较低的频谱分量,这种信号在许多信道中不宜传输。因此,在通信系统的发送端通常需要有调制过程,同时在接受端则需要有解调过程从而还原出调制信号。 所谓调制就是利用原始信号控制高频载波信号的某一参数,使这

高频复习题(有答案)

高频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表达正确的是() A. 低频信号可直接从天线有效地辐射 B. 低频信号必须装载到高频信号上才能从天线有效地辐射 C. 高频信号及低频信号都不能从天线上有效地辐射 D. 高频信号及低频信号都能从天线上有效地辐射 2. 高频电子技术所研究的高频工作频率是() A. 300Hz~30MHz B. 300Hz~30kHz C. 30kHz~300MHz D. 300kHz~3000MHz 3. 在电视广播系统中,图像信号采用() A. 残留边带调幅方式 B. 单边带调幅方式 C. 双边带调幅方式 D. 正交调幅方式 4. 晶体管fβ参数的定义为() A. 当β下降到低频电流放大系数的 2 1时,此时的频率为fβ B. 当β的模值下降到低频电流放大系数的2 1时,此时的频率为fβ C. 当频率升高时,β值下降。当β的模 值下降到低频电流放大器系数的 2 1时,此时的频率为fβ D.当β的模值下降到低频电流放大系数的10 1时,此时的频率为fβ 5. 在相同条件下,双调谐回路放大器与单 调谐放大器相比,下列表达正确的是() A. 双调谐回路放大器的选择性优于单调谐回路放大器,通频带也较宽 B. 双调谐回路放大器的选择性优于单调谐回路放大器,通频带也较窄 C. 单调谐回路放大器的选择性优于双调谐回路放大器,通频带也较宽 D. 单调谐回路放大器的选择性优于双调谐回路放大器,通频带也较窄 6. 设计一个稳定度高的频率可调振荡器, 通常采用() A. 晶体振荡器 B.变压器耦合振荡器 C. 西勒振荡器 D.哈莱特振荡器 7. 振荡器的幅度由() A. 相位平衡确定 B. 幅度平衡确定 C. 相位稳定确定 D. 幅度稳定确定 8. 晶体的等效阻抗() A. 是一个小电阻 B. 是一个大电阻 C. 是电容性 D. 是电感性 9. 电视机的高放与中放电路应采用() A. 单调谐放大器 B. 双调谐放大器 C. 宽频带放大器 D. 单调谐放大器或双调谐放大器 10.单边带发射机频率合成是通过() A. 混频、倍频、分频实现的 B. 混频、倍频、检波实现的 C. 倍频、差频、检波实现的 D. 调频、分频、放大实现的 11.在基极调幅电路中,谐振功放工作在() A. 过压状态 B. 欠压状态 C. 临界状态 D. 任意状态均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