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科技管理委员会议事规则2015年修订

信息科技管理委员会议事规则2015年修订

信息科技管理委员会议事规则2015年修订
信息科技管理委员会议事规则2015年修订

信息科技管理委员会议事规则2015年修订

XX银行

信息科技管理委员会议事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有效防范银行运用信息系统进行业务处理、经营管理和内部控制中产生的风险,促进我行各项业务安全、持续、稳健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以及国家信息安全相关要求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议事规则。

第二条本议事规则适用于XX银行总行及其所属机构。

第三条本议事规则所称信息科技是指计算机、通信、微电子和软件工程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我行业务交易处理、经营管理和内部控制等方面的应用,并包括进行信息科技治理,建立完整的管理组织架构,制订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流程。

第四条本议事规则所称信息科技风险,是指信息科技在我行运用过程中,由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技术漏洞和管理缺陷产生的操作、法律和声誉等风险。

第五条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建立有效的机制,实现对我行信息科技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促进我行安全、持续、稳健运行,推动业务创新,提高信息技术使用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二章信息科技管理委员会的组成与职责

第六条根据我行信息治理的要求,法定代表人是本机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本议事规则的贯彻落实。

第七条信息科技管理委员会是根据《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和行业监管要求及本行经营方针,研究信息科技管理架构,分析信息科技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状况,制订一定时期的信息科技发展政策、管理制度和相关技术性要求,审议信息科技业务,为行领导提供决策建议的工作机构。

第八条信息科技管理委员会由7人组成。分管信息科技的行长任主任委员,计划财务负责人、综合管理部负责人、风险管理部负责人、运营管理部部负责人、科技中心系统管理员、网络维护员任委员。

信息科技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运营管理部科技中心,办公室主任由科技中心负责人兼任,组织处理信息科技管理委员会日常事务。各成员部门确定联络员1名,负责信息科技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的日常工作联系。

第九条信息科技管理委员会应坚持实事求是,维护本行根本利益的原则;坚持依法合规、审慎稳健的原则;在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的基础上进行信息科技治理,形成分工合理、职责明确、相互制衡、报告关系清晰的信息科技治理组织结构。加强信息科技专业队伍

的建设,建立人才激励机制。

第十条信息科技管理委员会委员是对信贷审查委员会审议事项或信息科技管理业务审查职能并行使表决权的工作人员。

第十一条信息科技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审议全行需要报请信息科技管理委员会审批的各类信息科技管理业务,通过信息科技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提交信息科技管理委员会审议。

第十二条信息科技管理委员会职责:

(一)审议一定时期全行信息科技管理架构方案及信息科技管理结构的调整方案;

(二)审议信息科技管理业务发展情况报告和风险管理状况报

告;

(三)审议批准信息科技战略,确保其与我行的总体业务战略和重大策略相一致。评估信息科技及其风险管理工作的总体效果和效率。

(四)审议各项信息科技管理管理制度、办法和信息科技管理开发方案及操作规则;

(五)审议一定时期的信息科技管理市场战略技术定位、重点科技业务策略及服务方案;

(六)掌握主要的信息科技风险,确定可接受的风险级别,确保相关风险能够被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审议信息科技风险等级、综合应急处置方案;

(七)确保内部审计部门进行独立有效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审

计,对审计报告进行确认并落实整改;

(八)审议年度信息科技管理风险报告并向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报送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年度报告;

(九)确保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工作所需资金。

(十)确保银行所有员工充分理解和遵守经其批准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制度和流程,并安排相关培训。

(十一)确保本法人机构涉及客户信息、账务信息以及产品信息等的核心系统在中国境内独立运行,并保持最高的管理权限,符合银监会监管和实施现场检查的要求,防范跨境风险。

(十二)及时向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报告本机构发生的重大信息科技事故或突发事件,按相关预案快速响应。

(十三)配合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做好信息科技风险监督检查工作,并按照监管意见进行整改。

(十四)履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其他相关工作。

第三章信息科技管理委员会议事规则第十三条信息科技管理委员会审议事项或信息科技业务,一般采用集体例会审议、记名投票表决的方式进行。待条件成熟后,可对部分审议事项或信息科技业务进行网上审议和表决。

第十四条信息科技管理委员会会议由主任委员召集并主持。信息科技管理委员会举行会议,须有6人(含)以上正式委员出席。委员因故不能出席时,经会议召集人同意,可以委派其他人员出席。

第十五条根据审议事项或信息科技业务的需要,会议召集人可以决定相关部门人员列席会议,也可邀请有关方面专家列席会议,接受咨询,但列席人员不具有表决权。

第十六条信息科技管理委员会会议经信息科技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建议,主任委员决定,随时召开信息科技管理委员会会议。

第十七条信息科技管理委员会会议的一般程序:

(一)信息科技管理委员会办公室通知召开会议的时间、地点,主任委员主持,主任委员因故不能出席,由主任委员指定人员代为主持,报告到会委员人数及议程安排;

(二)信息科技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向委员介绍提交审议事项的基本情况及审查人审查意见;

(三)委员发表意见,提出质询,进行讨论。信息科技业务审查人回答委员提出的有关问题;

(四)主持人综合审议情况确定是否进行表决并确定提请表决的意见;

(五)委员投票表决。表决意见分为“同意、不同意、复议”三种,不得弃权。

(六)主持人宣布表决结果;

(七)会后信息科技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将形成会议记录,由信息科技管理委员会主任签字后执行。

第十八条委员对审议事项或信息科技业务(包括会议主持人根据委员讨论意见加以综合而确定提请表决的意见)表示赞成的,投“同

意”票;不赞成的投“不同意”票;委员认为报审材料不足以支持其结论,需要进一步核实情况、补充资料后再行审议和表决的,可投“复议”票。

委员投“不同意”票,必须同时简要列明不同意的理由;投“复议”票,必须同时列明复议时需要落实的条件或需要补充的资料。

第十九条信息科技管理委员会对需要表决的事项或信息科技业务,必须有出席信息科技管理委员会会议正式委员5票(含)以上“同意”方为通过;“同意”票数与“复议”票数之和达到5票(含)以上,可以复议。信息科技管理委员会会议确定复议的事项或信息科技业务,必须由会议主持人确定复议必须落实的条件或需要补充的资料。

第三章管理与监督

第二十条根据信息科技风险管理要求,信息科技管理委员会对重大信息科技业务的审议应按照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相关制度的要求整理备案,进行风险评价,行长对评价的信息科技业务认为风险较高或不予支持,可行使一票否决权。

第二十一条对需报董事会备案的特大型信息科技业务,按相关制度程序运行,董事会对信息科技管理委员会审批的事项可进行质询,对风险较高的,认为存在违规失实的业务,可提出纠正、处理意见。

业主大会议事规则及管理规约

业主大会议事规则(草案) 一、业主大会名称及相应的物业管理区域 1、业主大会名称:花园汇元小区业主大会 2、物业管理区域:东至:铁人路西至:祁连路东巷南至:敬老院含汇元南小区北至:清泉西路含花园小区 二、业主委员会的职责 业主委员会应当维护全体业主的全法权益,履行下列职责: (一)、召开业主大会或者业主代表大会,报告物业管理的实施情况; (二)、拟定管理规约草案和业主委员会章程草案; (三)、执行业主大会,业主代表大会先聘或者解聘物业服务企业的决定,与物业服务企业订立、变更或者解除物业管理服务合同; (四)、审议物业服务企业提出的物业管理服务年度计划、财务预算和决算; (五)、定期检查监督物业服务企业代管的维修基金的使用情况; (六)、听取业主、使用人的意见和建议,监督物业服务企业的管理服务活动; (七)、监督共用设施设备的合理使用; (八)、业主大会或者业主代表大会赋予的其他职责。 三、业主委员会议事内容

(一)组织召集业主大会会议,向业主大会报告工作; (二)为业主大会选聘、续聘、解聘物业服务企业做好相关准备工作,经业主大会决定和授权,代表业主与物业服务企业签订、解除物业服务合同; (三)组织业主委员会的换届选举,组织修订业主规约和业主大会议事规则; (四)负责业主资格登记和变更,督促业主、物业使用人遵守业主规约、按时缴交物业服务费用; (五)及时了解业主、物业使用人的意见和建议,监督物业服务企业履行物业服务合同,协调处理物业管理中的有关问题; (六)提出专项维修资金续筹方案,督促专项维修资金缴交责任人按照规定缴交专项维修资金,组织业主讨论专项维修资金使用; (七)公告业主大会议事规则、业主规约、物业服务合同和业主大会决议等内容; (八)对违反业主规约及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有权依照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要求行为人停止侵害、消除危险、排除妨害、赔偿损失。 (九)按业主大会授权决定共有物权的经营方案,签订经营合同,管理经营收入。按业主议事规则公布帐目。 (十)保管业主建筑物区域共有物权产权证、业主资格

瑞思国际教育科技VR项目管理系列课程大纲

瑞思国际项目管理系列课程大纲 [培训目标]: 学员通过VR虚拟现实技术参与虚拟的团队合作场景,引导师通过团队成员在虚拟环境中的行为及虚拟项目进度的呈现,从项目管理思维、管理工具与团队协作提升管理人员、团队成员对项目的统筹、推进及对关键问题的抓取、复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体验者快速学习项目管理的基本思路,掌握项目管理的工具与技术,提升管理过程中对项目范围管理、干系人管理、进度管理、资源管理、风险管理及沟通管理等方面的能力。改善、提升、优化企业效能。 [课程收益]: 1. 通过VR虚拟仿真实践中实际问题的探索及讨论,启发项目管理人员在项目管理过程处理和应对突发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项目管理人员自身的职业价值; 2. 通过培训,以使组织迅速拥有一批能独当一面的项目管理思维人员; 3.通过VR实践对项目的时间、目标规划、质量、风险、沟通、干系人等实行综合有效的控制及管理,使组织在项目中的投入更加经济、高效,从而保证利润最大化。 [授课时长]:2天 [教学形式]: 知识导入:系统输出项目管理5大过程组的内容及实践方法; 虚拟仿真:在学习中实践,强化自我认知,实现知行合一; 小组复盘:基于实践中的问题,优化决策及行动计划; 角色轮换:不同角色轮换,虚拟职场“演练式”体验多种角色; 引导提问:通过提问进行引导发散; 头脑风暴:小组成员基于实操进行讨论,实现智慧共创与聚焦; 经验分享:经验萃取,优化工作习惯,强化行动目标。 [课程逻辑]: 沉浸式—强化认知—主动接收—检验认知—深化反思—知行合一

[课程大纲]: 第一天: 模块一:4轮VR虚拟仿真实践+4轮复盘讨论 模块二:引导师提问及引导 第二天: 模块三:项目管理工具导入 模块四:总结提升 [课程交付]: 学员手册、课程大纲及讲义、管理过程工具应用模板5项、线上考试、课程评估、个人培训报告、团队报告 [课程剪影]:

国家科技成果登记系统操作流程

国家科技成果登记系统操作流程一.安装成果登记软件 二.选择用户类型并完成注册 安装完毕后,双击软件打开,跳出用户类型选择界面(图1): 图1 请选择“成果完成单位”,点击确认后,进入用户注册界面(图2): 图2 注册信息请按以下内容填写: 单位名称:宁波大学电话(含区号):0574-******** 通讯地址:宁波市风华路818号安中大楼505室邮政编码:315211 所在省市:选择“939宁波市”其他字段信息留空!

填写完毕后,点击“存储”,系统跳出系统信息框(图3): 图3 点击“确认”按钮。然后在注册界面点击“退出”完成注册。点击“退出”后,系统进入正式登记界面(如图4),以后每次打开登记软件就直接进入该界面。 图4 三.登记成果,录入成果信息 在图4的主界面的顶端的菜单栏有用户管理、数据处理、数据导入、数据导出等8个功能菜单,如需新录入数据或修改数据,点击“数据处理”,然后在下拉菜单中选择“科技成果”,进入数据处理界面(图5):

图5 1.如需新增成果,选择界面右边的“增加”,然后在跳出的对话框(图6)中选择成果 类型和年份,并确定。 图6 2.确定成果类型和年份后,即可在数据处理界面输入成果名称(批准登记号不需录入), 如图7,然后选择界面右边的“存储”,在系统跳出系统信息框(图8)中点击“确认”。 图7

图8 3.成果名称录入完成后,根据验收证书等材料依次选择数据处理界面(图5)顶端的“成果概况”、“项目立项、评价情况”等栏目录入信息,并保存。各栏目内均有“帮助”选项以规范填写。另外,有几点需作如下说明: (1)成果概况 批准登记号不需录入 推荐单位统一填写“宁波市科技局” 关键词、学科分类、中图分类号尽量选择填写 (2)第一完成单位情况 补充如下信息: 组织机构代码:41952910-6 单位联系人:科技处联系人电话:0574-******** 单位属性:大专院校 其他字段信息留空! (3)项目立项、评价情况 评价方式:对于省、市科技计划项目和市基金项目等需验收的项目,选择“验收”,评价单位分别填写浙江省科技厅、宁波市科技局;其他情况详见“帮助”信息。 评价日期:以验收证书的综合评价意见出具日期为准。 评价报告编号:验收证书编号,如“甬科验字[2013]第23-xx号”、浙科验字[2013]xxx 号 (4)知识产权、成果应用情况 成果类型为“应用技术”时有该栏目。对于验收或鉴定成果,根据验收证书或鉴定证书内容如实填写,对于其他成果、根据结题报告及论文、专利等材料填写填写。具体详见“帮助”信息。 (5)合作完成单位情况、成果完成人员名单、评价委员会名单 对于验收或鉴定成果,根据验收证书或鉴定证书内容如实填写,对于其他成果、根据结题报告及论文、专利等材料填写填写。具体详见“帮助”信息。 (6)评价证书内容 证书号和评价日期:同(3)中的评价报告编号和评价日期。 推广应用前景与措施:需根据成果情况填写 主要技术文件目录及来源:项目验收、鉴定、结题的具体材料清单,如论文、专利等。 评价意见:验收/鉴定证书上的专家综合意见。

交通科技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使用指南

交通科技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使用指南 科教处用户 二〇一三年五月

目录 1科教处用户登陆 (5) 2科技项目管理 (6) 2.1待办工作 (6) 2.2项目申报管理 (7) 2.2.1待受理项目列表 (7) 2.2.2已受理项目列表 (7) 2.2.3退回项目列表 (8) 2.2.4浏览申报信息 (8) 2.2.5受理 (12) 2.2.6查看处理信息 (12) 2.2.7导出申报项目 (13) 2.3项目评审管理 (13) 2.3.1评审指标管理 (14) 2.3.2分组管理 (17) 2.3.3评审结果查看 (21) 2.3.4项目立项 (23) 2.3.5专家查看 (24) 2.4项目执行管理 (25) 2.4.1查询 (26) 2.4.2当前信息 (26) 2.4.3受理 (42) 2.4.4查看处理过程 (42)

3查询统计 (44) 3.1受理项目查询 (44) 3.2项目评审查询 (44) 3.3立项项目查询 (45) 3.4受理成果查询 (45) 4数据交换 (47) 4.1项目信息发布 (47) 4.2成果信息发布 (47) 4.3人员信息发布 (48) 4.4实验室信息发布 (49) 5科技人力资源管理 (51) 5.1人员管理 (51) 5.1.1信息浏览 (51) 5.1.2信息查找 (52) 5.1.3专家审核 (52) 6科技成果管理 (54) 6.1审核 (54) 6.2查看附属信息 (55) 6.3导出word文件 (55) 6.4导出成果列表 (56) 6.5查看处理过程 (56) 7标准管理 (58) 7.1功能概述 (58) 7.1.1标准申报管理 (58)

国家科技成果登记系统用户操作说明

国家科技成果登记系统用户操作说明 第一章系统概述 科技成果登记是成果转化、推广、统计、奖励等科技成果管理的基础。本系统对于各级成果管理机构和成果完成单位而言,是一个完全独立的科技成果管理工作系统,全国科技成果完成单位和各级科技成果管理机构使用本系统以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生成上报数据文件,再通过文件的传输,实现科技成果数据的层层上报,最后通过数据导入,形成各级成果管理部门的成果数据库。 各级成果管理机构在进行成果登记时一定要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第二章系统运行环境 2.1 硬件环境 IBM PC或兼容机,至少256MB内存,1024*768分辩率的监视器,至少剩余200M的硬盘空间。 2.2 软件环境 Windows 操作系统(如windows 98, windowsXP ,windows2000, windows2003,windows2008等),32位、64位均可。 第三章系统的安装与运行 3.1 系统软件的获得途径 3.1.1 免费向各级科技成果管理部门或科技部"NAST"项目组索要光盘; 3.1.2 从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eb513780.html,或https://www.doczj.com/doc/eb513780.html,下载应用软件。 3.2 国家科技成果登记系统软件的安装 运行系统的安装程序"国家科技成果登记系统[v9.0].exe",系统即自动安装,缺省安装目录为C:\kjcg9.0,用户可自行选择安装路径。 注意:如果操作系统是windows7、windws2008或更高版本 ①系统安装时,一定要以管理员身份运行安装文件; ②自行选择安装路径时,不要选择c:\program files下。 系统安装后自动在系统"程序"菜单下形成"国家科技成果登记系统[V9.0]"子菜单。 3.3 系统运行 点击“开始”菜单,在"程序"菜单下点击"国家科技成果登记系统V9.0"即进入本系统,屏幕上出现“国家科技成果登记系统V9.0”主窗口。 注意:登记系统7.0版及7.0以上版本将不再分管理版和简易版,过去简易版的用户在主界面选择成果完成单位,过去管理版的用户则要选择成果管理机构。 3.4 系统功能 1)用户注册:根据具体的使用对象,对成果管理机构和下属机构、成果完成单位进行注册,确定用户相应的管理功能; 2)数据处理:对本软件使用单位管理的成果进行日常的录入、修改、删除、打印等操作; 3)数据导出:将本单位管理的成果数据和单位信息,生成上报文件,并将上报文件通过传输上报给上级管理机构;

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办法

XXXX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办法 总则 为XXXX银行有效防范银行运用信息系统进行业务处理、经营管理和内部控制过程中产生的风险,促进我行各项业务安全、持续、稳健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营口沿海银操作风险管理指引》,以及国家信息安全相关要求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管理办法。 本管理办法所称信息科技是指计算机、通信、微电子和软件工程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我行业务交易处理、经营管理和内部控制等方面的应用,并包括进行信息科技治理,建立完整的管理组织架构,制订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流程。 本管理办法所称信息科技风险,是指信息科技在我行运用过程中,由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技术漏洞和管理缺陷产生的操作、法律和声誉等风险。 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建立有效的机制,实现对我行信息科技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促进我行安全、持续、稳健运行,推动业务创新,提高信息技术使用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机构职责 根据我行信息科技治理的要求,法定代表人是本机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本管理办法的贯彻落实, 董事会应履行以下信息科技管理职责: 遵守并贯彻执行国家有关信息科技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落实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监会)相关监管要求。 审查批准信息科技战略,确保其与银行的总体业务战略和重大策略相一致。评估信息科技及其风险管理工作的总体效果和效率。 掌握主要的信息科技风险,确定可接受的风险级别,确保相关风险能够被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 规范职业道德行为和廉洁标准,增强内部文化建设,提高全体人员对信息科技风险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设立一个由来自高级管理层、信息科技部门和主要业务部门的代表组成的专门信息科技管理委员会,负责监督各项职责的落实,定期向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汇报信息科技战略规划的执行、信息科技预算和实际支出、信息科技的整体状况。 在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的基础上进行信息科技治理,形成分工合理、职责明确、相互制衡、报告关系清晰的信息科技治理组织结构。加强信息科技专业队伍的建设,建立人才激励机制。确保内部审计部门进行独立有效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审计,对审计报告进行确认并落实整改。每年审阅并向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报送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年度报告。 确保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工作所需资金。 确保银行所有员工充分理解和遵守经其批准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制度和流程,并安排相关培训。 确保本法人机构涉及客户信息、账务信息以及产品信息等的核心系统在中国境内独立运行,并保持最高的管理权限,符合银监会监管和实施现场检查的要求,防范跨境风险。 及时向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报告本机构发生的重大信息科技事故或突发事件,按相关预案快速响应。 配合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做好信息科技风险监督检查工作,并按照监管意见进行整改。 履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其他相关工作。 我行应设立分管信息科技的副行级领导,直接向行长汇报,并参与决策。副行级领导的职责

网络空间安全-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

附件8 “网络空间安全”重点专项2016年度 项目申报指南 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科技部在全国范围内征集了网络空间安全技术研究建议。在整理相关建议的基础上,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了《网络空间安全重点专项实施方案》编制工作,并经综合各方意见,启动“网络空间安全重点专项”2016年度首批项目,并发布本指南。 本专项总体目标是:贯彻落实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工作部署,聚焦网络安全紧迫技术需求和重大科学问题,坚持开放发展,着力突破网络空间安全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发一批关键技术装备和系统,逐步推动建立起与国际同步,适应我国网络空间发展的、自主的网络空间安全保护技术体系、网络空间安全治理技术体系和网络空间测评分析技术体系。 本专项围绕:网络与系统安全防护技术研究、开放融合环境下的数据安全保护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大规模异构网络空间中的可信管理关键技术研究、网络空间虚拟资产保护创新方法与关键技术研究、网络空间测评分析技术研究等5个创新链(技术方 —1—

向)部署32个重点研究任务,专项实施周期为5年,即2016年—2020年。按照分步实施、重点突出原则,首批在5个技术方向启动8个项目。 针对任务中的研究内容,以项目为单位进行申报。项目设1名项目负责人,项目下设课题数原则上不超过5个,每个课题设1名课题负责人,每个课题承担单位原则上不超过5个。 1. 网络与系统安全防护技术研究方向 1.1 创新性防御技术机制研究(基础前沿类) 研究内容:针对现有防御技术难以有效应对未知漏洞/后门带来的严峻挑战,探索不依赖漏洞/后门具体特征等先验信息的创新型主动防御机理,发展基于“有毒带菌”构件及组件建立风险可控信息系统的“沙滩建楼”式系统安全方法和技术,从体系结构层面大幅提高攻击难度和代价,显著降低网络空间安全风险。具体内容包括:提出和构建“改变游戏规则”的创新性防御理论体系,研究理论模型、安全架构和度量评估方法;研究面向网络、平台、运行环境、软件和数据的创新型防御共性关键技术,提供风险可控的执行环境和网络通道,确保核心任务安全,显著提高系统安全性;研究基于所提出的创新型防御理论、方法和技术的网络空间核心关键设备原型样机并开展原理验证。 考核指标:1.初步建立创新型网络空间安全防御理论体系,给出其理论模型、机制机理和安全度量方法,构建原型环境,完—2—

信息安全委员职责与会议事规则

XXX有限公司 信息安全委员会议事规则 (XXX字〔XXXX〕XX号,2017年XX月XX日印发)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提高XXX(下称集团公司)信息安全管理,明确信息安全责任,推进信息安全体系建设,保障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特设立信息安全委员会,并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集团公司信息安全委员会是信息安全工作的最高决策机构,负责信息安全政策、制度和体系建设规划的审批,部署并协调信息安全体系建设,领导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工作。 第二章信息安全委员会组成 第三条信息安全委员会由集团领导、相关子公司和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 第四条信息安全委员会设主任一名,根据需要可设若干名副主任。主任由集团总经理担任。 第五条信息安全委员会委员名单由总经理办公会确定。 第三章信息安全委员会主任职责 第六条信息安全委员会主任负责领导信息安全工作的

规划、建设和管理,检查指导各下属工作小组信息安全工作,协调处理信息安全工作中产生的重大问题,建设和完善信息安全组织体系。主要行使以下职责: (一)主任是信息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对公司信息安全 管理工作负全面责任。 (二)负责审批确定公司信息安全管理方针,并确保方针 的贯彻。 (三)任命公司信息安全管理者代表。 (四)负责为体系的实施、控制和持续有效运行提供所必 要的各种资源。 (五)督促、检查公司的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及时消除隐 患。 (六)招集公司信息安全委员会成员召开信息安全会议。 第四章信息安全委员会职责 第七条集团公司信息安全委员会主要行使以下职责: (一)研究审定集团公司信息安全监督规章制度、重要 措施和应急预案; (二)完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审议集团公司信息安全 管理制度和流程,提出信息安全管理措施和实施意见; (三)组织、指导、监督各部门履行信息安全体系规定 的各项职责,及时协调解决有关信息安全管理方面的

国家科技成果登记系统简易版常见问题

一.登记系统常见问题(管理版、简易版常见共性问题) 1、问题:为什么进入系统后,系统界面显示不全,一些功能按钮看不到? 回答:进入“控制面板”—〉“显示”—〉“设置”—>“高级”—〉将DPI设置为“正常尺寸(96DPI)” 2、问题:成果专利号超过15位时,无法录全。 回答:专利号标准格式目前已从过去15位统一改为16位(加点)。为此登记系统也做了相应修改,将数据表从15位增至16位,用户需重新下载登记系统6.0版,安装 后即可录入。 3、问题:成果登记系统中,“转让范围”(应用技术类成果)选项有“允许出口”、“限国内 转让”、“不转让”,其中“允许出口”怎样理解? 回答:“允许出口”指该成果可以转让给国外,即:出口转让,说明此项成果的技术可以对外公开,保密度比较低。 4、问题:国家科技成果登记系统管理版和简易版有何区别? 回答:“简易版”:适用于成果完成单位或成果上报单位使用。“简易版”软件侧重于数据处理,操作简单,主要用于实现成果的录入和上报,它是只是一个工 作系统,不具备管理功能。 “管理版”:适用于成果管理机构或有管理需求的成果完成单位使用。它除了具有“简易版”的数据处理、数据导入、导出功能外,还增加了用户管理、 数据查询、年度统计、系统维护等功能。它既是一个工作系统,又是一 个管理系统。 5、问题:下载登记系统(管理版、简易版)安装程序时,防病毒系统会提示有木马病毒,如何解决? 回答:由于登记系统安装程序的后缀是.EXE,可执行文件,防病毒系统误将其认为是病毒,因而产生误报。请在下载前暂时关闭防病毒系统或将下载的安装程序列入防 病毒系统的白名单。 6、问题:科技成果登记的标准和要求是什么? 回答:通过鉴定、验收、行业准入、评估等方式评价或已获得知识产权,并且不涉及国家秘密的科技成果应当申请登记。登记由成果的完成单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 企业或事业单位)申请进行。其具体要求详见科技部《科技成果登记办法》和各 地方、部门出台的科技成果登记实施细则。 7、问题:如何上报登记成果?如何获得成果登记号? 回答:成果上报单位使用成果登记系统进行成果登记,利用“数据导出”功能生成上报文件(成果压缩包),利用“数据处理”中的“打印登记表”功能生成纸质成果登 记表并加盖公章,将上报文件和纸质成果登记表一并上报给地方或部门成果管理 机构。按照科技成果登记办法,由成果管理机构进行登记后赋给成果登记号。 8、问题:登记成果是否还要做成果鉴定? 回答:一般说来,成果登记前要通过鉴定、验收、行业准入、评估等方式评价,评价方式是否采取鉴定方式,由鉴定科技成果管理机构根据本地方、本部门相关规定决 定。

网络空间安全-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

“网络空间安全”重点专项2018年度 项目申报指南 为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的任务,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启动实施“网络空间安全”重点专项。根据本重点专项实施方案的部署,现发布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本重点专项总体目标是:聚焦网络安全紧迫技术需求和重大科学问题,坚持开放发展,着力突破网络空间安全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发一批关键技术装备和系统,逐步推动建立起与国际同步,适应我国网络空间发展的、自主的网络空间安全保护技术体系、网络空间安全治理技术体系和网络空间测评分析技术体系。 本重点专项按照网络与系统安全防护技术研究、开放融合环境下的数据安全保护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网络空间虚拟资产保护创新方法与关键技术研究等3个创新链(技术方向),共部署7个重点研究任务。专项实施周期为5年(2016-2020年)。 1.网络与系统安全防护技术研究方向 1.1物联网与智慧城市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关键技术类) 面向物联网节点计算资源、体积、功耗受限和规模、复杂度提升带来的安全挑战,研究物联网安全体系架构;研究

在大连接、异构数据、时延复杂的条件下,能够与物联网节点融合的一体化安全机制;研究基于标识技术的安全物联网互联互通架构,基于标识的加密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研究大规模信任服务机理及关键技术,包括安全协商、数据完整性与私密性、跨域设备身份与认证服务等;研究大规模设备监控技术,实现在无安全代理条件下设备自动发现、识别及状态、行为智能感知;研究智慧城市安全保障总体技术架构;研究支持智慧城市统一管理且支持隐私保护的智慧小区或智慧家庭适用的安全技术架构及其相关原型系统。 考核指标: 1.提出适应智慧城市与物联网安全目标的模型和体系框架,指导智慧城市与物联网安全实践; 2.研制安全物联网原型平台,支持大规模物联网对象的分级分层管理与安全解析,物联网设备发现、识别和监控以及身份认证、密钥管理服务均支持10亿规模; 3.设计完成采用国家标准密码算法的物联网管理域的强逻辑隔离安全机制,安全隔离方案应通过国家主管部门的安全审查; 4.设计完成多物联网管理域之间的受控互联互通机制与协议,支持基于身份和基于角色的授权策略映射,支持时间、环境以及安全上下文敏感的授权管理,其中时间粒度应不大于1分钟,支持的环境鉴别应包括物理位置、网络接入途径、操作系统安全配置等因素;

风险管理委员会议事规则

广州**有限公司风险管理委员会议事规则(试行) 1.总则 1.1 目的 为保障广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规范、稳健运作,加强公司内部风险管理,规范投资行为,提高风险防范能力,有效防范和控制公司经营管 理和投资项目运作风险,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广州**有限公司章程》(以下简 称“公司章程”)和《广州**有限公司风险管理制度》(以下简称“风险管理制度”)的规定,特制定本风险管理委员会议事规则。 1.2 公司设立风险管理委员会作为公司运营的风险管理机构,组织制订风险管理规章制度、监督和分析风险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对公司日常经营及拟投 资项目进行合规性审核。任何投资项目或者方案未经风险管理委员会或其授权 的风险管理部审核并作出风险分析意见的,不得提交公司投资决策委员会表决。 1.3 风险管理委员会所作决议,必须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公司章程及风险管理制度的规定。 2.人员组成 2.1 风险管理委员会原则上由5-7人组成,委员原则上由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风险管理部分管领导、投资管理部负责人、风险管理部负责人、财务部 负责人、综合部负责人及董事会决定的其他人员组成。 2.2 风险管理委员会设主任委员一名,由公司董事长担任;副主任委员 一名,由公司总经理担任。主任委员负责召集和主持风险管理委员会会议;副 主任委员协助主任委员召集会议,在主任委员无法参加会议时,受主任委员委 托召集和主持风险管理委员会议会议。 2.3 风险管理委员会的日常事务由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办公室常设在公

司风险管理部,风险管理部负责人担任办公室主任。 3.职责权限 3.1 风险管理委员会在公司董事会领导与授权下开展工作,负责公司经 营和投资过程中的风险识别、防范、控制和转让等工作,其在风险控制方面的 主要职责包括: 3.1.1 组织制订、完善公司在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方面的基本制度,审 核风险管理工作流程和相关细则; 3.1.2 审核与公司日常经营及投资项目风险管理相关的经营、财务和投 资管理等制度; 3.1.3 授权风险管理部对公司拟投资项目及投资方案进行风险控制审核,并作出风险分析意见; 3.1.4 对公司经营的各流程进行检查,监督和分析风险管理制度的执行 情况; 3.1.5 董事会授权的其他事宜。 3.2 对于公司日常经营及投资项目风险管理相关的流程和制度,由风险 管理委员会进行审议并作出决策意见。风险管理委员会对本议事规则规定的事 项进行审议后,应形成风险管理委员会会议纪要联同相关议案报送公司董事会 备案。 3.3 风险管理委员会授权风险管理部对拟投资项目及投资方案作出风险 分析意见。拟提交风险管理部评估的项目必须经过公司业务部门进行尽职调查,并出具调查报告。风险管理部门对调查报告进行审查,出具风险提示意见书。 3.4风险管理部定期对公司业务运作、日常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风险分析与评价,在每年度3月底前向风险管理委员会提交上一年度的年度风险控制报告。风险管理委员会召开会议对报告进行讨论,制定风险控制对策,为公 司决策提供依据。 3.5 风险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履行以下职责: 3.5.1 根据风险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的安排,下发会议通知,布置会议 场所; 3.5.2 按照会议议题,准备会议资料,并及时送达给各委员; 3.5.3 负责会议记录,实事求是的反映各位委员的意见和观点;

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办法

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办法 编制部门:科技信息部 版次号:A/0 生效日期:20160509

目录 修改记录 (3) 第一章总则 (4) 第二章机构职责 (5) 第三章信息科技风险管理 (11) 第四章信息安全 (13) 第五章信息系统开发、测试和维护 (19) 第六章信息科技运行 (21) 第七章业务连续性管理 (24) 第八章外包与审计 (25) 第一节外包 (25) 第二节审计 (29) 第九章附则 (31) 附件 (32)

修改记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有效防范公司运用信息系统进行业务处理、经营管理和内部控制过程中产生的风险,促进我司各项业务安全、持续、稳健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金融信息监督管理办法》、《互联网金融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以及国家信息安全相关要求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本管理办法所称信息科技是指计算机、通信、微电子和软件工程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我司业务交易处理、经营管理和内部控制等方面的应用,并包括进行信息科技治理,建立完整的管理组织架构,制订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流程。 第三条本管理办法所称信息科技风险,是指信息科技在我司运用过程中,由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技术漏洞和管理缺陷产生的操作、法律和声誉等风险。 第四条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建立有效的机制,实现对我司信息科技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促进我司

安全、持续、稳健运行,推动业务创新,提高信息技术使用水平, 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二章机构职责 第五条根据我司信息科技治理的要求,法定代表人是本机 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本管理办法的贯彻 落实, 董事会应履行以下信息科技管理职责: (一)遵守并贯彻执行国家有关信息科技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落实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以下简称互金协会)相关监管要求。 (二)审查批准信息科技战略,确保其与公司的总体业务战略和重大策略相一致。评估信息科技及其风险管理工作的总体效果和效率。 (三)掌握主要的信息科技风险,确定可接受的风险级别,确保相关风险能够被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 (四)规范职业道德行为和廉洁标准,增强内部文化建设,提高全体人员对信息科技风险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五)设立一个由来自高级管理层、信息科技部门和主要业务部门的代表组成的专门信息科技管理委员会,负责监督各项职责的

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管理办法

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管理办法 苏州智为铭略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李晓明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规范管理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国家平台),推进科技资源向社会开放共享,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创新创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和《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优化整合方案》(国科发基〔2017〕250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属于基础支撑与条件保障类国家科技创新基地,面向科技创新、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社会治理、建设平安中国等需求,加强优质科技资源有效集成,提升科技资源使用效率,为科学研究、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提供网络化、社会化的科技资源共享服务。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国家平台主要指围绕国家或区域发展战略,重点利用科学数据、生物种质与实验材料等科技资源在国家层面设立的专业化、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 科研设施和科研仪器等科技资源,按照《国务院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国发〔2014〕70号)和《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管理办法》(国科发基〔2017〕289号)进行管理。图书文献等科技资源,依据相关管理章程和管理办法进行管理。 第四条国家平台管理遵循合理布局、整合共享、分级分类、动态调整的基本原则,加强能力建设,规范责任主体,促进开放共享。 第五条利用财政性资金形成的科技资源,除保密要求和特殊规定外,必须面向社会开放共享。 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形成的科技资源通过国家平台面向社会开放共享。 第六条中央财政对国家平台的运行维护和共享服务给予必要的支持。 第二章管理职责 第七条科技部、财政部是国家平台的宏观管理部门,主要职责是: 1.制定国家平台发展规划、管理政策和标准规范; 2.确定国家平台总体布局,协调组建国家平台,批准国家平台的建立、调整和撤销; 3.建设国家平台门户系统即“中国科技资源共享网”(以下简称共享网); 4.组织开展国家平台运行服务评价考核工作,根据评价考核结果拨付相关经费; 5.指导有关部门、地方政府科技管理部门开展平台工作。 第八条国务院有关部门、地方政府科技管理部门是国家平台的主管部门(以下简称主管部门),主要职责是:

风险控制管理委员会议事规则

风险控制管理委员会议 事规则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X X X X X X X有限公司 风险控制委员会议事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公司对各种风险的控制能力和水平,根据《公司章程》及其他有关规定,公司董事会设立风险控制委员会,并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风险控制委员会主要负责公司经营管理和直接投资业务中各种风险的控制和管理,其成员(委员)由董事会聘任。 第二章??风险控制委员会的组成和职责 第三条??风险控制委员会由三人组成,设主任委员一名。董事可以担任委员。 第四条??风险控制委员会委员(含主任委员)由公司董事长提名,报董事会批准后任免。 第五条??风险控制委员会委员任期与董事会任期一致,委员任期届满,可以连选连任。 第六条??风险控制委员会的主要职责: (一)制定公司直接投资业务的风险控制政策,建立风险指标体系,对直接投资业务进行全面监督、控制和审查; (二)提出公司业务经营管理过程中防范风险的指导意见,审定公司业务风险控制的制度和流程,组织对业务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风险监控,对已出现风险制定化解措施;

(三)对项目有关资料和评审委员会的评审意见进行风险评估,提出书面项目评估意见书; (四)建立动态风险监控机制,出具项目动态风险分析报告; (五)对公司风险及管理状况和风险管理能力和水平进行评估,提出完善公司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建议; (六)负责公司经营过程中其他风险的控制和管理; (七)董事会授权的其他事宜。 第七条??风险控制委员会对董事会负责,委员会的建议和报告提交董事会审议决定。 第三章???议事规则及程序 第八条??在风险控制委员会决定召开会议前,公司有关部门必须及时向风险控制委员会提供以下材料: (一)监管部门和公司风险管理的相关规定; (二)公司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报告; (三)公司风险状态报告; (四)公司资产质量动态分析报告; (五)直接投资项目尽职调查报告、项目投资实施方案、可行性研究和项目评估报告等; (六)其他相关材料。 第九条??风险控制委员会根据工作需要召开会议,并于会议召开前通知全体委员。

科研成果管理系统作品说明书

科研成果管理系统说明书 系统概述: 科研成果管理是典型的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基以java语言为基础,结合SQL server 及Tomcat 工具,利用My Eclipse平台主要完成对科研成果的管理,不同的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权限实现对数据库的不同操作,包括数据库中的添加、修改、删除等,能很好的完成科研成果管理。 科研成果管理系统主要是对科研成果相关信息的统计,及方便查看等,软件要求要实现以下流程:主管理员分配用户并赋予相应的权限,普通管理员(用户)登录后,统计个人科研成果信息提交管理系统后主管理员统一管理,执行修改,查询、删除、导出等功能。 系统主要功能: 系统功能模块图

系统ER图 系统功能设计: 该科研成果管理系统针对不同权限的用户提供不同的操作界面,它负责与用户交互,接收用户通过浏览器传来的数据请求,并将请求传给数据库,同时请求处理结果通过浏览器呈现给用户,所以该设计主要包括现在两方面普通用户功能和主管理员功能。 系统功能模块: 用户的功能设计: 用户运用该科研成果管理系统,应该具有用户登录注册,个人科研论文、学术著作、个人信息的添加、修改、删除等功能: (1)用户登录模块。 由于本系统是面向全校各系老师的,因此只有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才能登录系统。登录系统后进入用户权限的操作界面。 (2)用户注册模块。

用户在此页面完成自己相关信息的填写并完成注册,从而成为该系统用户中的一员并获得相应的访问和使用权限。 (3)论文管理模块。 主要完成论文的添加、修改、删除,用户在此页面可添加、修改、删除自己个人的科研论文的相关信息,而无权限在他人科研论文添加、修改、删除信息。 (4)学术著作管理模块。 主要完成对学术著作的添加、修改、删除,用户在此页面可添加、修改、删除自己个人学术著作的相关信息,而无权限在他人学术著作中添加、修改、删除信息。 (5)个人信息的修改模块。 主要完成对个人信息的修改,主要是用户对个人密码的修改。 主管理员的功能设计 本系统的管理员登录该科研成果管理系统后,具有对所有人员科研成果信息的添加、修改、删除、查询,对用户的添加、删除及修改,科研成果信息的导出等功能。 (1)所有人员论文、获奖信息、学术著作、个人信息的添加、修改或删除、。 (2)对用户的添加、修改、删除、查询。 使用说明: 1.首先必须确保您的电脑上已经安装了SQL server以及My Eclipse,如果没有安装,需要下载安装。完成了系统主页的设置,以后只需要在IE地址栏中输入http://localhost:8080/ky/就可以进行访问了。 2.数据库需要设置,输入数据库名字DELL-PC,然后连接。 3.前台用户操作: 账号:wuyuxiao 密码:123456 (1) 用户注册:进入登录页面http://localhost:8080/ky/reg2.jsp后,没有账号的进行注册 (2) 用户登录:输入用户名、密码。忘记密码可以点击进入忘记密码,找回密码。 (3) 会员中心:修改个人资料、个人密码和找回丢失的密码、查看个人论文,奖状,著作等。 (4) 上传:论文著作奖状上传以及修改删除等功能。 (5) 安全退出:退出用户系统。 5.后台管理员操作:

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

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以及国家信息安全相关要求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本指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法人商业银行。 政策性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贷款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货币经纪公司等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参照执行。 第三条本指引所称信息科技是指计算机、通信、微电子和软件工程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商业银行业务交易处理、经营管理和内部控制等方面的应用,并包括进行信息科技治理,建立完整的管理组织架构,制订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流程。

第四条本指引所称信息科技风险,是指信息科技在商业银行运用过程中,由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技术漏洞和管理缺陷产生的操作、法律和声誉等风险。 第五条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建立有效的机制,实现对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促进商业银行安全、持续、稳健运行,推动业务创新,提高信息技术使用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二章信息科技治理 第六条商业银行法定代表人是本机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本指引的贯彻落实。 第七条商业银行的董事会应履行以下信息科技管理职责: (一)遵守并贯彻执行国家有关信息科技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落实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监会)相关监管要求。

(二)审查批准信息科技战略,确保其与银行的总体业务战略和重大策略相一致。评估信息科技及其风险管理工作的总体效果和效率。 (三)掌握主要的信息科技风险,确定可接受的风险级别,确保相关风险能够被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 (四)规范职业道德行为和廉洁标准,增强内部文化建设,提高全体人员对信息科技风险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五)设立一个由来自高级管理层、信息科技部门和主要业务部门的代表组成的专门信息科技管理委员会,负责监督各项职责的落实,定期向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汇报信息科技战略规划的执行、信息科技预算和实际支出、信息科技的整体状况。 (六)在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的基础上进行信息科技治理,形成分工合理、职责明确、相互制衡、报告关系清晰的信息科技治理组织结构。加强信息科技专业队伍的建设,建立人才激励机制。 (七)确保内部审计部门进行独立有效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审计,对审计报告进行确认并落实整改。

1-1-风险控制管理委员会议事规则

XXXXXXX有限公司 风险控制委员会议事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公司对各种风险的控制能力和水平,根据《公司章程》及其他有关规定,公司董事会设立风险控制委员会,并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风险控制委员会主要负责公司经营管理和直接投资业务中各种风险的控制和管理,其成员(委员)由董事会聘任。 第二章风险控制委员会的组成和职责 第三条风险控制委员会由三人组成,设主任委员一名。董事可以担任委员。 第四条风险控制委员会委员(含主任委员)由公司董事长提名,报董事会批准后任免。 第五条风险控制委员会委员任期与董事会任期一致,委员任期届满,可以连选连任。 第六条风险控制委员会的主要职责: (一)制定公司直接投资业务的风险控制政策,建立风险指标体系,对直接投资业务进行全面监督、控制和审查; (二)提出公司业务经营管理过程中防范风险的指导意见,审定公司业务风险控制的制度和流程,组织对业务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风险监控,对已出现风险制定化解措施;

(三)对项目有关资料和评审委员会的评审意见进行风险评估,提出书面项目评估意见书; (四)建立动态风险监控机制,出具项目动态风险分析报告; (五)对公司风险及管理状况和风险管理能力和水平进行评估,提出完善公司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建议; (六)负责公司经营过程中其他风险的控制和管理; (七)董事会授权的其他事宜。 第七条风险控制委员会对董事会负责,委员会的建议和报告提交董事会审议决定。 第三章议事规则及程序 第八条在风险控制委员会决定召开会议前,公司有关部门必须及时向风险控制委员会提供以下材料: (一)监管部门和公司风险管理的相关规定; (二)公司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报告; (三)公司风险状态报告; (四)公司资产质量动态分析报告; (五)直接投资项目尽职调查报告、项目投资实施方案、可行性研究和项目评估报告等; (六)其他相关材料。 第九条风险控制委员会根据工作需要召开会议,并于会议召开前通知全体委员。

科研成果管理系统使用说明

科研成果管理系统使用说明 1.登陆(学校网站)、选择科学研究、选择科研成果管理系统使用本系统。 2.第一次登陆时,用户名为本人姓名(汉字),密码为123,如图1所示。 第一次登陆为本 人姓名(汉字) 第一次登陆 为123 图1 登陆界面 3.第一次进入系统时,请首先在“修改个人信息”处修改本人信息(输入信息后保存即可),如图2所示 进入个人信 息修改窗口 修改用户所 属部门 个人信息 修改窗口 修改登陆 时用户名 修改密码

图2 个人信息修改界面 4.在“论文管理”、“著作管理”、“专利管理”、“获奖成果管理”或“科研项目管理”各项中选择对应项后,在其录入选项中点击“新增”,按要求填写内容即可完成相应录入工作。现以论文录入为例对录入操作加以说明,论文信息录入步骤: 1.选择“论 文管理”项2.选择“论 文录入”项 3.点击 “新增” 图3 论文信息录入界面1

图4 论文信息录入界面2 图5 论文信息录入界面3 选择“完成”时返回论文录入界面,已录入信息会在该界面中列出,并且在该界面可对已录入信息进行修改,如图6所示。 5.信息录入完成后,点击进入下一步 不包括外校人员的排名(必填) 7.作者信息录入完成后,点“添加”,将 信息保存 总排名 8.确定信息无误,点击“送审” 8.信息仍需修改,点击“完成”(暂不送审,留待以后修改) 4.填写论文信息 选择刊物名称;没有时,选“ 新 增刊物” 6.填写作者信息 一个作者信息录入完成后,可再添加其他作者 选其中一步

图6 论文信息录入完成后界面(未送审) 本人可以在“个人论文汇总”项,查看自己论文的信息和状态。 注:1)带“*”的和选择性的内容为必填内容; 2)论文、著作、专利、获奖和项目由本校排名第一位的人负责录入工作(将其后的本校参与人员都录入到系统中)。 例:某一论文共5名作者,其中第二、四、五作者为我校人员,则第二作者为本校排名第一位的人;该论文由第二作者负责录入,即第二作者需将自己和第四、五作者的信息都录入到系统中(在图七所对应界面中添加自己和第四、五作者的信息);第四、五作者无需进行该论文录入; 3)“影响因子”功能尚未使用,现“影响因子”值全为“0”; 4)如要将本人信息导出(个人论文汇总等项中),须修改浏览器安全级别。 修改方法为: – 打开浏览器; – 选择工具选项; – 选择Internet 选项; – 选择安全标签; – 选择自定义级别选项; – 将Activex 控件和插件下的Activex 控件自动提示、对标记为可安 全执行脚本的Activex 控件执行脚本*、对未标记为可安全执行脚本的Activex 控件初始化并执行脚本选为启用。 5)如有问题请与科研处联系。联系人:张锐,电话:,。 修改论文信息 修改作者信息 确定信息无误,送审 删除已有信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