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花坛与花径的设计与应用

花坛与花径的设计与应用

花坛与花径的设计与应用
花坛与花径的设计与应用

花坛和花境的应用

花坛和花境是将多种花卉或不同颜色的同种花卉,集中栽种在特定的苗床内,使其发挥群体美的一种布置方式。它们大多设量在公园内或大型建筑物的前面、绿地中心和道路两旁等处,虽占地不多,但对美化环境、活跃气氛、提高绿化效果,有着突出的作用,是花卉应用于园林绿化的重要形式。

一、花坛

花坛是将同期开放的多种花卉,或不同颜色的同种花卉,根据一定的图案设计,栽种于特定规则式或自然式的苗床内,以发挥群体美。它是公园、广场、街道绿地以及工厂、机关、学校等绿化布置中的重点。

花带是花坛的一种。凡沿道路两旁、大建筑物四周、广场内、墙垣、草地边缘等设置的长形或条形花坛,统称花带。

(一)花坛的种类

花坛的种类可根据花坛的形状、性质、布置方式、植物材料、观赏季节等特点进行分类。如根据花坛的形状可分为圆形花坛、带状花坛、平面花坛和立体花坛等;根据植物材料可分为一二年生草花花坛、球根花坛、五色草花坛(毛毡花坛)等。依布置方式的不同,分为以下两种:

1.花丛花坛:又叫集栽花坛。就是集合几种花期一致、色彩调和的不同种类的花卉,配置成的花丛花坛。它的外形可根据地形呈自然式或规则式的几何形等多种形式。而内部的花卉配置可根据观赏的位置不同而各异。如四面观赏的花坛一般是中央栽植植株稍高的种类、四周栽植株较矮的种类;单面观赏的花坛则前面栽植较矮的种类,后面栽植较高的植株,使其不被遮掩。这类的花坛设置和栽植较粗放,没有严格的图案要求。但是,必须注意使植株高低层次清楚、花期一致、色彩协调。一般以一二年生草花为主,适当配置一些盆花。

2.模样花坛:又叫毛毡花坛或模纹花坛。此种花坛是以色彩鲜艳的各种矮生性、多花性的草花或观叶草本为主,在一个平面上栽种出种种图案来,看去犹如地毡。花坛外形均是规则的几何图形。花坛内图案除用大量矮生性草花外,也可配置一定的草皮或建筑材料,如色砂、磁砖等,使图案色彩更加突出。这种花坛是要通过不同花卉色彩的对比,发挥平面图案美,

所以,所栽植的花卉要以叶细小茂密、耐修剪为宜。如半枝莲、香雪球、矮性霍香蓟、彩叶草、石莲花和五色草等。其中以五色草配置的花坛效果最好。在模样花坛的中心部分,在不防碍视线的条件下,还可选用整形的小灌木、桧柏、小叶黄杨以及苏铁、龙舌兰等。当然也可用其它装饰材料来点缀,如形象雕塑、建筑小品、水池和喷泉等。

模样花坛既可独立成为一个整体,又可分散在两侧成带状。但图案纹样要朴素大方,色彩鲜艳、简洁明快。此类花坛除平面式之外,还有龟背式、立体花篮式和花瓶式等。模样花坛利用时间长,可从3~5月一直运用到9~10月。但由于此类花坛施工复杂费工,需要精细管理,多设置在园林的重要部位。

(二)花坛的设置

1.花坛的位置和形式:花坛的设置主要根据当地的环境,因地制宜地设置。一般设置在主要交叉道口、公园出入口、主要建筑物前以及风景视线集中的地方。花坛的大小、外形结构及种类的选择,均与四周环境有关系。一般在花园出入口应设置规则整齐、精致华丽的花坛,以模样花坛为主;在主要交叉路口或广场上则以鲜艳的花丛花坛为主;并配以绿色草坪效果为好;纪念馆、医院的花坛则以严肃、安宁、沉静为宜。花坛的外形应与四周环境相协调。如长方形的广场设置长方形花坛就比较协调,圆形的中心广场又以圆形花坛为好,三条道路交叉口的花坛,设置马鞍形、三角形或圆形均可。

2.花坛的高低和大小:花坛的高度应在人们的视平线以下,使人们能够看清花坛的内部和全貌。所以,不论是花丛花坛,还是模样花坛,其高度都应利于观赏。为了使花坛层次分明、便于排水,花坛应呈四周低中心高或前低后高的斜坡形式。一般花坛四周(或单面观赏花坛的最前边)高于路面,花坛中心(或单面观赏花坛的后面)高于花坛四周(或前面地面)。

花坛不宜过大。花坛过于庞大既不易布置,也不易与周围环境协调,又不利于管理,如场地过大时,可将其分割为几个小型花坛,使其相互配合形成一组花坛群,如在花坛之间开一条小径或安放上坐凳构成一个小花园,这样会收到更好的观赏效果。

3.花坛的色彩:花坛内花卉的色彩是否配合得协调,直接影响观赏的效果。如色彩配合不当,就会显得繁琐杂乱。为了合理配置花卉色彩,首先了解一些色彩方面的知识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红、黄、蓝称为三原色或基本色。三种基本色之间不同比例的混合,便形成丰富多样的颜色。按色彩的配合变化,排列成色环图,如红和黄相配得到橙色,蓝和黄相配得到绿色,红与蓝相配得到紫色。这种由两种原色混合而产生的颜色称为间色。色环图中位于180°的相对的两种颜色,称为对比色,如红色与绿色,蓝色与橙色,都构成对比色。从色彩给予人的感觉上说,可分为暖色和冷色。如红色、橙色和黄色会给人以热情、兴奋的感觉,故称暖色。而蓝色、绿色和紫色则给人以沉静、凉爽及深远的感觉,故称冷色。白色属于中间色,混合在不同的颜色中,给人以调合的

感觉。

整个花坛的色彩布置应有宾主之分,即以一种色彩作为主要色调,以其它色彩作为对比、衬托色调。一般以淡色为主,深色作陪衬,效果较好,若淡色、浓色各占一半,就会使人感觉呆板、单调。当出现色彩不协调时,用白色介于两色中间,可以增加观赏效果。一个花坛内色彩不宜太多,一般以二三种为宜。色彩太多会给人以杂乱无章的感觉。在布置花坛的色彩时,还要注意周围的环境,注意使花坛本身的色彩与周围景物的色彩相协调。如在周围都是草地的花坛中,栽种以红、黄色为主的花卉,就会显得格外鲜艳,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施工与养护管理

1.施工:花坛施工,首先要翻整土地,将石块、杂物拣除或过筛剔出。若土质过劣则换以好土,如土质贫瘠则应施足基肥。土地按设计要边缘,以免水土流失和防止游人践踏。也可求平整后,四周最好用花卉材料作边饰,不得已情况下也可用水泥砖、陶砖砌好配以精致的矮栏,更能增加美观和起到保护作用。然后按图纸要求以石灰粉在花坛中定点放样,以便按设计进行栽植。

植株移栽前将苗床浇一次水,使土壤保持一定湿度,以防起苗时伤根。起苗时,要根据花坛设计要求的植株高低、花色品种进行掘取,然后放入筐内避免挤压,散挖。将苗移到花坛时应立即栽种,切忌烈日曝晒。栽植时应按先中心后四周,或自后向前地顺序栽种。如用盆花,应连盆埋入土

花坛设计

花坛设计 盛花花坛的设计 1、植物选择 一二年生花卉为花坛的主要材料,其种类繁多,色彩丰富,成本较低。球根花卉也是盛花花坛的优良材料,色彩艳丽,开花整齐,但成本较高。 适合作花坛的花卉应株丛紧密、着花繁茂。理想的植物材料在盛花时应完全覆盖枝叶,要求花期较长,开放一致,至少保持一个季节的观赏期。如为球根花卉,要求栽植后花期一致,花色明亮鲜艳,有丰富的色彩幅度变化,纯色搭配及组合较复色混植更为理想,更能体现色彩美。 不同种花卉群体配合时,除考虑花色外,也要考虑花的质感相协调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2、色彩设计 盛花花坛表现的主题是花卉群体的色彩美,因此一般要求鲜明、艳丽。如果有台座,花坛色彩还要与台座的颜色相协调。其配色方法有:

①对比色应用:这种配色较活泼而明快。深色调的对比较强烈,给人兴奋感,浅色调的对比配合效果较理想,对比不那么强烈,柔和而又鲜明。如堇紫色+浅黄色(堇紫色三色堇+黄色三色堇、霍香蓟+黄早菊、荷兰菊+三色堇),绿色+红色(扫帚草+星红鸡冠)等。 ②暖色调应用:类似色或暖色调花卉搭配,色彩不鲜明时可加白色以调剂。这种配色鲜艳,热烈而庄重,在大型花坛中常用。如红+黄或红+白+黄(黄早菊+白早菊+一串红或一品红、金盏菊或黄三色堇+白雏菊或白色三色堇+红色美女樱)。 ③同色调应用:这种配色不常用,适用于小面积花坛及花坛组,起装饰作用,不作主景。 色彩设计中还要注意其他一些问题: ① 一个花坛配色不宜太多。一般花坛2~3种颜色,大型花坛4~5种足矣。配色多而复杂难以表现群体的花色效果,显得杂乱。 ② 在花坛色彩搭配中注意颜色对人的视觉及心理的影响。 ③花坛的色彩要和它的作用相结合考虑。 ④花卉色彩不同于调色板上的色彩,需要在实践中对

1花坛设计

1花坛设计、种植施工及养护更换 “花坛”乃人类应用不同花卉造景的一种创意,据史实记载起源于古罗马时代的文人园林,16世纪在意大利园林中广泛应用,17世纪在法国凡尔赛宫乃典型案例,当时大量使用的是“彩结式模纹花坛群”。 花坛的最初表现系在具有几何造形轮廓的植床内,种植各种不同色彩的花卉,运用花卉的群体效果来体现图案纹样,或观赏盛花时绚丽景观的一种花卉应用形式。并以突出鲜艳的色彩或精美华丽的图案来体现花卉植物的生动装饰效果。 早期的花坛均有固定地点,几何形植床边缘用砖或石头镶嵌,形成花坛的周界。随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交流,花坛形式也在求新求变。由最初的平面地床或沉床(花坛植床稍低于地面)花坛拓展出斜面、立面, 浮面及活动式等多种不同类型。现代工业的发展,亦为花坛施工技术的提高、盆栽育苗方法的改进提供了许多的不同花卉应用及进而产生日新月异的新构想,并为花卉应用形式带来了新的生机及另类的生命创作。 一、花坛设计 花坛在环境中可做为主景,亦可做为配景。样式与色彩的多样性可供设计者有广泛的选择性。花坛的设计首先应有风格、样式、大小等方面并与周围环境相搭配,而突显花坛本身的特色。 如: a - 在民族风格的建筑前设计花坛,应选择具有中国传统风格

的图案纹样和形式. b - 在现代风格的建筑物前可设计有时代感的一些抽象图案,形式多变化的力求新颖. 花坛的大小需与花坛设置的广场、出入口及周围建筑的高低及横宽成比例,一般不应超过广场面积的1/3,不小于1/5。出入口处设置花坛以美观不妨碍游人路线为原则,在高度上不可遮住出入口处视线。花坛的外部轮廓也应与建筑物边线、相邻的路边和广场的形状协调。色彩应与所在环境有所区别,既起到醒目和装饰作用,又可与环境协调,融于环境之中,形成整体美及特色。 (一)盛花花坛的设计 A. 植物选择 以观花草本为主体,可以是1~2年生花卉,也可用多年生球根或宿根花卉。可适当选用少量常绿、色叶及观花小灌木作辅助材料。 1~2年生花卉为花坛的主要材料,其种类繁多,色彩丰富,成本较低。球根花卉也是盛花花坛的优良材料,色彩艳丽,开花整齐,但成本较高。适合作花坛的花卉应株丛紧密、着花繁茂,理想的植物材料在盛花时应完全覆盖枝叶,要求花期较长,开放一致,至少保持一个季节的观赏期。如为球根花卉,要求栽植后开花期一致。花色明亮鲜艳,有丰富的色彩幅度变化,纯色搭配及组合较复色混植更为理想,更能体现色彩美。不同种花卉群体配合时,除考虑花色外,也要考虑花的质感相协调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植株高度依种类不同而异,但以选用10~40cm的矮性品种为宜。此外要移植容易,缓苗较快。

园林设计 节日花坛设计特点

目录 1前言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1) 2.什么是花坛 (1) 2.1花坛的概念 (2) 2.2节日花坛的概念 (2) 3.花坛的布置 (2) 3.1花坛的布置原则 (2) 3.2花坛的布置形式 (3) 4.花坛的设计原则 (3) 4.1突出主题 (3) 4.2因地制宜 (3) 4.3色彩协调 (4) 4.4花坛植物的选择配置 (4) 5.花坛的设计要点 (4) 5.1花坛大小 (5) 5.2花坛边缘处理 (5) 5.3花坛高度 (5) 6设计实例 (5) 7.总结 (6) 参考文献 (6)

节日花坛设计特点 宝鸡市植物园 摘要 节日花坛近年来已经发展成为节日期间市民游玩赏花不可缺少的一道风景,节日花坛的布置是城市节庆活动渲染气氛,突出节日主题的一种艺术形式,通过对节日花坛的设计原则、布置形式的灵活应用,花坛与环境的相互映衬,使得园林更加充满生机,也为人们带来自然而舒适的感觉。 关键词节日花坛设计原则设计要点 1.前言 1.1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类文明程度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生存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城市品位日趋提升,建设园林城市及丰富植物的多样性思想也得到了极大的关注,“城市花园”正在被“花园城市”的观念所取代。许多国内城市在“五一”、“十一”、“春节”等节日都进行大规模花坛的布置,既美化人们的生活又烘托了节日的气氛。通过多年的探索发展和植物种植技术的不断进步。节日花坛规模越来越大,艺术水平越来越高,表现形式也在不断创新和丰富。节日花坛已经成为节日期间市民游玩赏花和欢度节日不可或缺的风景线。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五颜六色、鲜艳夺目的各色花坛,如菊花造型的或三色堇造型的,往往成为节日欢乐热闹气氛最富有表现力的形式,通过对花坛的布置形式,设计原则和植物选择材料的研究更能美化城市环境,给人以视觉的享受。节日主题花坛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例如“祖国万岁”、“民族团结”、“和谐家园”等主题花坛,具有时代感和民族感,丰富了人们文化生活,振奋了民族精神,寓乐于教。 2什么是花坛

园林景观之花坛设计

花坛的常见类型 在我们的城市园林中所采用的花坛样式多种多样,无论从何种角度分类都是以观赏功能为基本点组成的生态景点。为更好地对花坛进行理解和应用,现好养护园林绿化养护将在园林中常用的几种花坛形式归纳如下。 (1)依空间位置分类 平面花坛:花坛与地平面基本一致,或有微小坡度,便于排水和管理,可从不同角度观赏。 斜坡花坛:花坛与地平面呈一定角度,一般根据地势位于坡地上,大多单面观赏。 立体花坛:花坛向空间伸展,具有竖向景观,大多可四面观赏。 高台花坛:为了分隔空间或受地形、地势限制,设置的高于地面的花台。 下沉花坛:花坛设置低于地平面,可由高处俯视整体效果,也可走近花坛细赏。 依花卉材料分类 一、二年生草本花卉花坛:花坛主体花材为一、二年生草花,具有颜色绚丽、花型整齐、花期集中的优势。但是观赏期相对较短,需及时更换以保持繁花似锦的效果,幽维护费用比较高,一般适用于重点区域。 宿根花卉花坛:主要以宿根花卉为主的花坛,优势是一次栽植,可观赏数年,管理起来较简便。由于其栽植位置固定,一般用于远景或非主要区域。 球根花卉花坛:用球根花卉布置的花坛,花色丰富鲜艳,株型整齐,具有良好的景观效果。但是大多球根花卉花期较短,花后休眠,需更换或配植其他植物保持景观,投资费用较大。适用于重点区域的坡地或有一定地形的区域。 混合花坛:由多种草本和木本观赏植物组成的花坛。主要优势是色彩丰富,景观壮丽,观赏期相对较长。要求有较高的设计、种植、管理的水平。 模纹花坛:由低矮的观叶植物或花叶兼美的植物组成,表现出精美的图案或文字。 主景花坛:有明确的主题,可形成独立的景点,常构成景观中心的花坛,常用在广场、建筑物前、交叉路口处,大多为大型立体花坛。 衬景花坛:主要作为背景,起衬托和点缀作用的花坛。大多用在雕塑、宣传睥、建筑等前面或周围。 造型花坛:以植物材料为主根据主题塑造出各种形态的造型,常为人物和动物造型,也包括花堆、花台及文字花坛。

盛花花坛的设计与应用

盛花花坛的设计与应用 10资环 花坛在环境中可做为主景,亦可做为配景。样式与色彩的多样性可供设计者有广泛的选择性。花坛的设计首先应有风格、样式、大小等方面并与周围环境相搭配,而突显花坛本身的特色。 如: 1、在民族风格的建筑前设计花坛,应选择具有中国传统风格的图案纹样和形式.2、在现代风格的建筑物前可设计有时代感的一些抽象图案,形式多变化的力求新颖. 花坛的大小需与花坛设置的广场、出入口及周围建筑的高低及横宽成比例,一般不应超过广场面积的1/3,不小于1/5。出入口处设置花坛以美观不妨碍游人路线为原则,在高度上不可遮住出入口处视线。花坛的外部轮廓也应与建筑物边线、相邻的路边和广场的形状协调。色彩应与所在环境有所区别,既起到醒目和装饰作用,又可与环境协调,融于环境之中,形成整体美及特色。 (一)盛花花坛的设计 A. 植物选择 以观花草本为主体,可以是1~2年生花卉,也可用多年生球根或宿根花卉。可适当选用少量常绿、色叶及观花小灌木作辅助材料。 1~2年生花卉为花坛的主要材料,其种类繁多,色彩丰富,成本较低。球根花卉也是盛花花坛的优良材料,色彩艳丽,开花整齐,但成本较高。适合作花坛的花卉应株丛紧密、着花繁茂,理想的植物材

料在盛花时应完全覆盖枝叶,要求花期较长,开放一致,至少保持一个季节的观赏期。如为球根花卉,要求栽植后开花期一致。花色明亮鲜艳,有丰富的色彩幅度变化,纯色搭配及组合较复色混植更为理想,更能体现色彩美。不同种花卉群体配合时,除考虑花色外,也要考虑花的质感相协调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植株高度依种类不同而异,但以选用10~40cm的矮性品种为宜。此外要移植容易,缓苗较快。 B. 色彩设计 盛花花坛表现的主题是花卉群体的色彩美,因此在色彩设计上要精心选择不同花色的花卉巧妙的搭配。一般要求鲜明、艳丽。如果有台座,花坛色彩还要与台座的颜色相协调。 盛花花坛常用的配色方法如下: a. 对比色应用: 这种配色较活泼而明快。深色调的对比较强烈,给人兴奋感,浅色调的对比配合效果较理想,对比不那幺强烈,柔和而又鲜明。如堇紫色+浅黄色(堇紫色三色堇+黄色三色堇、藿香蓟+黄早菊、荷兰菊+黄早菊+紫鸡冠+黄早菊),橙色+蓝紫色(金盏菊+雏菊、金盏菊+三色堇),绿色+红色(扫帚草+星红鸡冠)等。 b. 暖色调应用: 类似色或暖色调花卉搭配,色彩不鲜明时可加白色以调剂,并提高花坛明亮度。这种配色鲜艳,热烈而庄重,在大型花坛中常用。如红+黄或红+白+黄(黄早菊+白早菊+一串红或一品红、金盏菊或黄三色堇+白雏菊或白色三色堇+红色美女樱)。

花坛的设计种植施工及养护更换

花坛的设计、种植施工及养护更换 “花坛”乃人类应用不同花卉造景的一种创意,据史实记载起源于古罗马时代的文人园林,16世纪在意大利园林中广泛应用,17世纪在法国凡尔赛宫乃典型案例,当时大量使用的是“彩结式模纹花坛群”。 花坛的最初表现系在具有几何造形轮廓的植床内,种植各种不同色彩的花卉,运用花卉的群体效果来体现图案纹样,或观赏盛花时绚丽景观的一种花卉应用形式。并以突出鲜艳的色彩或精美华丽的图案来体现花卉植物的生动装饰效果。早期的花坛均有固定地点,几何形植床边缘用砖或石头镶嵌,形成花坛的周界。随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交流,花坛形式也在求新求变。由最初的平面地床或沉床(花坛植床稍低于地面)花坛拓展出斜面、立面,浮面及活动式等多种不同类型。现代工业的发展,亦为花坛施工技术的提高、盆栽育苗方法的改进提供了许多的不同花卉应用及进而产生日新月异的新构想,并为花卉应用形式带来了新的生机及另类的生命创作。 一、花坛设计 花坛在环境中可做为主景,亦可做为配景。样式与色彩的多样性可供设计者有广泛的选择性。花坛的设计首先应有风格、样式、大小等方面并与周围环境相搭配,而突显花坛本身的特色。如:a-在民族风格的建筑前设计花坛,应选择具有中国传统风格的图案纹样和形式.b-在现

代风格的建筑物前可设计有时代感的一些抽象图案,形式多变化的力求新颖. 花坛的大小需与花坛设置的广场、出入口及周围建筑的高低及横宽成比例,一般不应超过广场面积的1/3,不小于1/5。出入口处设置花坛以美观不妨碍游人路线为原则,在高度上不可遮住出入口处视线。花坛的外部轮廓也应与建筑物边线、相邻的路边和广场的形状协调。色彩应与所在环境有所区别,既起到醒目和装饰作用,又可与环境协调,融于环境之中,形成整体美及特色。 (一)盛花花坛的设计 A.植物选择 以观花草本为主体,可以是1~2年生花卉,也可用多年生球根或宿根花卉。可适当选用少量常绿、色叶及观花小灌木作辅助材料。1~2年生花卉为花坛的主要材料,其种类繁多,色彩丰富,成本较低。球根花卉也是盛花花坛的优良材料,色彩艳丽,开花整齐,但成本较高。适合作花坛的花卉应株丛紧密、着花繁茂,理想的植物材料在盛花时应完全覆盖枝叶,要求花期较长,开放一致,至少保持一个季节的观赏期。如为球根花卉,要求栽植后开花期一致。花色明亮鲜艳,有丰富的色彩幅度变化,纯色搭配及组合较复色混植更为理想,更能体现色彩美。不同种花卉群体配合时,除考虑花色外,也要考虑花的质感相协调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植株高度依种类不同而异,但以选用

花坛植物的选择与设计

H UMAN AND NATURE 人与自然 ◆吴霄虹 花卉艺术作为改善环境、美化生活的重要元素,正日益受到人们的推崇和喜爱。重大节日的花坛布置已成为一个城市现代文明的标志,无论是城市的公园里、街道上,还是在工厂、机关、学校等的绿地、广场中,靓丽的花坛都成为璀璨的景观明珠。 一、花坛的形式 根据视觉空间的不同,可将花坛分为平面花坛和立体花坛;根据立地特点的不同,可将花坛分为单独花坛和群体花坛;根据使用花坛布置形式的不同,可将花坛分为规则式花坛和自然式花坛;此外还有模纹花坛、组合花坛等等。 二、植物材料的选择 花坛植物材料应选用花期一致、花朵显露、株高整齐、叶色和叶形协调,容易配置的品种,由一、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球宿根花卉及低矮色叶花灌木组成。配置上应具有季相变化,并突出重点景观。花坛花卉必须选择其生物学特性符合当地立地条件的品种。江南地区常见品种如下: 1、春季的花卉主要有:矮牵牛、万寿菊、一串红、三色堇(红、黄、蓝、紫)、金盏菊(黄)、雏菊(粉、红)、矮牵牛(红、粉、白)、四季海棠、虞美人、美女樱等。 2、夏季摆花要求抗高温和耐干旱。初夏的花卉主要有:一串红、石竹、万寿菊、孔雀草、鸡冠花等;盛夏的花卉主要有:百日草、千日红、四季海棠、大岩桐、凤仙、洋凤仙、太阳花、马齿苋、大丽菊、金鸡菊、长春花、醉蝶花、硫华菊、天竺葵、彩叶草、夏堇、一串红、万寿菊、孔雀草等。 3、秋季天高气爽,温度适宜,雨量充足,各种花卉开花多,花色鲜艳,最能体现各品种的特性,其品种的选择也比较广泛。主要有:一串红、鸡冠花、羽毛鸡冠、万寿菊、孔雀草、矮大丽、波斯菊等。 4、冬季的花卉主要有:金盏菊、三色堇、雏菊、小花樱草、羽衣甘蓝、四季报春等。 三、花坛的选择及设计要点 花坛讲究群体效果,符合功能要求,并与环境协调。模纹花坛要求图案清晰、色彩鲜明、对比度强;自然式花坛要求花繁色亮,美观大方;立体花坛要求形象大气,富有生命力。 1、花坛的形式、大小、高低和花卉品种色彩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在选择花坛的种类时,对环境的考虑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花坛植物的选择 设计38

实习七-花坛、花境设计

实习七、广场花卉应用调查及花坛设计 (综合性 6学时,必修) 一、目的要求了解花坛花境在园林中的应用,以及掌握花坛花境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达到能实际应用的能力。 二、设计原则以园林美学为指导,充分表现植物本身的自然美以及花卉植物组成的图案美、色彩美或群体美。 三、设计要求 1. 花坛设计在环境中可作为主景,也可作配景。花坛的设计首先应风格、体量、形状诸方 面与周围环境协调,其次才是花坛自身的特点。花坛的体量、大小应与花坛设计处的广场,出入口及周围建筑的高低成比例,一般不应超过广场面积的1/3,不小于1/5。花坛的外部轮廓应与建筑物边线、相邻的路边和广场的形状协调一致;色彩应与环境有所差别,既起到醒目和装饰作用,又与环境协调,融于环境之中,形成整体美。 (4)种植设计 a. 植物选择全面了解植物的生态习性,综合考虑植物的株形、株高、花期、花色、质地 等主要观赏特点。 b. 色彩设计色彩设计上应巧妙地利用花色来创造空间或景观效果。基本的配色方法有类 似色:强调季节的色彩特征;补色:多用于局部配色;多色:具有鲜艳热烈的气氛。 色彩设计应注意与环境、季节相协调。 c. 立面设计要有较好的立面观赏效果,充分体现群落的美,要求植株高低错落有致,花 色层次分明。充分利用植物的株形、株高、花序以及质地等观赏特性,创造出丰富美观的立面景观。 d. 平面设计平面种植采用自然块状混植方式,每块为一组花丛,各花丛大小有变化,将 主花材植物分为数丛种在花境不同位置。 四、实习方法 1.实验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每组5人,全班(30人)分6个小组同时进行。 2.对本市区现有花坛进行现场调查记录,调查内容包括市区内花坛的类型、常见花坛花卉的种类、花坛花卉在花坛内的配植特点等。 3.以胜利广场、人民广场为主要调查现场。(主要以国庆节,五一为主要时期集中调查)。 4.选择典型的花坛作为重点观测目标,现场测量其面积、轮廓线等,并计算出花坛与广场的面积比。同时绘制出花坛及花卉配植的平面示意图。 五、作业与思考 1.本地区春季花坛的类型。 2.本地区常见春季花坛花卉的种类及其配植特点。 3.九教广场上建造一个半径10米的四面观赏的横纹花坛,请综合花坛设计的相关知识及环境特点,提出你的设计方案,并绘出平面示意图。每人完成一套花坛,包括总平面图(1:500~1000),施工图(1:20~50),立面图(比例尺与平面图同),复杂的花坛画出其设计说明书。

花坛设计方法

花坛设计方法 首先必须从周围的整体环境来考虑所要表现的园景主题、位置、形式、色彩组合等因素。具体设计时可用方格纸,按1:20至1:100的比例,将图案、配置的花卉种类或品种、株数、高度、栽植距离等详细绘出,并附实施的说明书。设计者必须对园林艺术理论以及植物材料的生长开花习性、生态习性、观赏特性等有充分的了解。好的设计必须考虑到由春到秋开花不断,作出在不同季节中花卉种类的换植计划以及图案的变化。 花坛用草花宜选择株形整齐、具有多花性、开花齐整而花期长、花色鲜明、能耐干燥、抗病虫害和矮生性的品种。常用的有金鱼草、雏菊、金盏菊、翠菊、鸡冠花、石竹、矮牵牛、一串红、万寿菊、三色堇、百日草等。 花坛主要用在规则式园林的建筑物前、入口、广场、道路旁或自然式园林的草坪上。中国传统的观赏花卉形式是花台,多从地面抬高数十厘米,以砖或石砌边框,中间填土种植花草。有时在花坛边上围以矮栏,如牡丹台、芍药栏等。 花境设计手法 花境设计首先是确定平面,要讲究构图完整,高低错落,一年四季季相变化丰富又看不到明显的空秃。配置在一起的各种花卉不仅彼此间色彩、姿态、体量、数量等应协调,而且相邻花卉的生长强弱、繁衍速度也应大体相近,植株之间能共生而不能互相排斥。花境中的各种花卉呈斑状混交斑块的面积可大可小,但不宜过于零碎和杂乱。几乎所有的露地花卉都能作为花境的材料,但以多年生的宿根、球根花卉为宜。因为这些花卉能多年生长,不需要经常更换,养护起来比较省工,还能使花卉的特色发挥得更充分。设计者要了解花卉的不同生长习性,选择不同种类合理搭配,使花境具有持久和良好的观赏效果。 花境分单面(2至4米宽)和双面(4至6米宽)观赏两种,单面观赏花境植物配置由低到高,形成一个面向道路的斜面。双面观赏花境,中间植物最高,两边逐渐降低,其立面应该有高低起伏错落的轮廓变化,平面轮廓与带状花坛相似,植床两边是平行的直线或有轨迹可寻的平行曲线,并且最少在一边用常绿木本或矮生植物镶边。 花境植床一般应稍高出地面,内以种植多年生宿根花卉和开花灌木为主,在有路牙的情况下处理与花坛相同。没有路牙的,植床外缘与草地或路面相平,中间或内侧应稍稍高起,形成5°至10°的坡度,以利于排水。 攀援绿化 应用爬山虎、地锦、络石、薜荔、凌宵等具有吸盘或气根的藤本植物,沿墙面、石壁、篱笆攀爬。这些植物不需要任何支架和牵引材料,栽培管理简单,其绿化高度可达五、六层楼房以上。 应用葡萄、紫藤、金银花等具有缠绕性能和蔓性月季、木香等长蔓性藤本,在略加牵引扶持下,攀爬在园林花架、简易棚架及与墙面保持一定距离的垂直支架上,点缀装饰小游园和庭院等。 屋顶花园 种植设计原则 1、选择耐旱、抗寒性强的矮灌木和草本植 物。 2、选择阳性、耐瘠薄的浅根性植物。 3、选择抗风、不易倒伏、耐积水的植物种 类。 4、选择以常绿为主,冬季能露地越冬的植 物。 5、尽量选用乡土植物,适当引种绿化新品

花坛设计与施工

一、花坛 花坛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园林绿地,具有一定的几何图形的栽植床,床内布置各种色彩艳丽或纹样优美的花卉,构成一幅显示群体美的平面图案画。通常床面高出地面或中央高四周略低的缓曲面;边缘为砖石、水泥或栏杆等结构,也有镶嵌其他装饰性的材料。花坛一般设计在广场和道路的中央,或道路的两侧,建筑物前后等人流较多的地段。布置同一花坛可由1—3种花卉组成,种类不宜过多,要求图样简洁、轮廓鲜明、色彩明快。常选用植株低矮,生长整齐、花期集中并一致,花朵繁茂、色彩鲜艳,管理方便的花卉。 第三节花坛设计与施工 花坛是一种古老的花卉就用形式,源于古罗马时代的文人园林,16世纪在意大利园林中广泛应用,17世纪在法国凡尔赛宫中达到了高潮,那时大量使用的是彩结式模纹花坛群。花坛的最初含义是在具有几何形轮廓的植床内,种植各种不同色彩的花卉,运用花卉的群体效果来体现图案纹样,或观赏盛花时绚丽景观的一种花卉应用形式。它以突出鲜艳的色彩或精美华丽的纹样来体现其装饰效果。 早期的花坛具有固定地点,几何形植床边缘用砖或石头镶嵌,形成花坛的周界。随时代的变迁和文化交流,花坛形式也在变化和拓宽。由最初的平面地床或沉床(花坛植床稍低于地面)花坛拓展出斜面、立面及活动式等多种类型。现代工业的发展,为花坛施工技术的提高、盆钵育苗方法的改进提供了可能性,使得许多在花坛意义上的花卉应用新设想得以实现,为这古老的花卉应用形式带来了新的生机。 一、花坛设计 花坛在环境中可做为主景,也可做为配景。形式与色彩的多样性决定了它在设计上也有广泛的选择性。花坛的设计首先应有风格、体量、形状诸方面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其次才是花坛自身的特色。例如在民族风格的建筑前设计花坛,应选择具有中国传统风格的图案纹样和形式;在现代风格的建筑物前可设计有时代感的一些抽象图案,形式力求新颖。再考虑花坛自身的特色。 花坛的体量、大小也应与花坛设置的广场、出入口及周围建筑的高低成比例,一般不应超过广场面积的1/3,不小于1/5。出入口设置花坛以既美观又不妨碍游人路线为原则,在高度上不可遮住出入口视线。花坛的外部轮廓也应与建筑物边线、相邻的路边和广场的形状协调一致。色彩应与所在环境有所区别,既起到醒目和装饰作用,又与环境协调,融于环境之中,形成整体美。 (一)盛花花坛的设计 1.植物选择 以观花草本为主体,可以是一二年生花卉,也可用多年生球根或宿根花卉。可适当选用少量常绿、色叶及观花小灌木作辅助材料。 一、二年生花卉为花坛的主要材料,其种类繁多,色彩丰富,成本较低。球根花卉也是盛花花坛的优良材料,色彩艳丽,开花整齐,但成本较高。适合作花坛的花卉应株丛紧密、着花繁茂,理想的植物材料在盛花时应完全覆盖枝叶,要求花期较长,开放一致,至少保持一个季节的观赏期。如为球根花卉,要求栽植后开花期一致。花色明亮鲜艳,有丰富的色彩幅度变化,纯色搭配及组合较复色混植更为理想,更能体现色彩美。不同种花卉群体配合时,除考虑花色外,也要考虑花的质感相协调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植株高度依种类不同而异,但以选用10~40cm的矮性品种为宜。此外要移植容易,缓苗较快。 2.色彩设计 盛花花坛表现的主题是花卉群体的色彩美,因此在色彩设计上要精心选择不同花色的花卉巧妙的搭配。一般要求鲜明、艳丽。如果有台座,花坛色彩还要与台座的颜色相协调。 盛花花坛常用的配色方法有:①对比色应用:这种配色较活泼而明快。深色调的对比较强烈,给人兴奋感,浅色调的对比配合效果较理想,对比不那么强烈,柔和而又鲜明。如堇紫色+浅黄色(堇紫色三色堇+黄色三色堇、藿香蓟+黄早菊、荷兰菊+黄早菊+紫鸡冠+黄早菊),橙色+蓝紫色(金盏菊+雏菊、金盏菊+三色堇),绿色+红色(扫帚草+星红鸡冠)等。②暖色调应用:类似色或暖色调花卉搭配,色彩不鲜明时可加白色以调剂,并提高花坛明亮度。这种配色鲜艳,热烈而庄重,在大型花坛中常用。如红+黄或红+白+黄(黄早菊+白早菊+一串红或一品红、金盏菊或黄三色堇+白雏菊或白色三色堇+红色美女樱)。③同色调应用:这种配色不常用,适用于小面积花坛及花坛组,起装饰作用,不作主景。如白色建筑前用纯红色的花,或由单纯红色、黄色或紫红色单色花组成的花坛组。 色彩设计中还要注意其他一些问题: ①一个花坛配色不宜太多。一般花坛2~3种颜色,大型花坛4~5种足矣。配色多而复杂难以表现群体的花色效果,显得杂乱。 ②在花坛色彩搭配中注意颜色对人的视觉及心理的影响。如暖色调给人在面积上有扩张感,而冷色则收缩,因此设计各色彩的花纹宽窄、面积大小要有所考虑。例如。为了达到视觉上的大小相等,冷色用的比例要相对大些才能达到设计意图。

花坛设计注意事项及施工方案

花坛设计注意事项及施工方案 一、花卉的应用 草类为例,不可窄于5cm,一般草本花卉以能栽植2株为限。设计条纹过窄则难于表现图案,纹样粗宽色彩才会鲜明,使图案清晰。 内部图案可选择的内容广泛,如仿照某些工艺品的花纹、卷云等,设计成毡状花纹;用文字或文字与纹样组合构成图案,如国旗、国徽、会徽等,设计要严格符合比例,不可改动,周边可用纹样装饰,用材也要整齐,使图案精细,多设臵于庄严的场所:名人肖像,设计及施工均较严格,植物材料也要精选,从而真实体现名人形象,多布臵在纪念性园地;也可选用花篮、花瓶、建筑小品、各种动物、花草、乐器等图案或造型,可以是装饰性,也可以有象征意义;此外还可利用一些机器构件如电动马达等与模纹图案共同组成有实用价值的各种计时器。常见的有日晷花坛、时钟花坛及日历花坛等。 ①日晷花坛:设臵在公园、广场有充分阳光照射的草地或广场上,用毛毡花坛组成日晷的底盘,在底盘的南方立一倾斜的指针,在晴天时指针的投影可从早7时至下午5时指出正确时间。 ②时钟花坛:用植物材料时钟表盘,中心安臵电动时钟,

指针高出花坛之上,可正确指示时间,设在斜坡上观赏效果好。 ③日历花坛:用植物材料组成“年”“月”“日”或“星期”等字样,中间留出空间,用其他材料制成具体的数字填于空位,每日更换。日历花坛也宜设于斜坡上。 (三)立体花坛的设计 1.标牌花坛 花坛以东,西两向观赏效果好,南向光照过强,影响视觉,北向逆光,纹样暗淡,装饰效果差。也可设在道路转角处,以观赏角度适宜为准。有二种方法,其一用五色苋等观叶植物为表现字体及纹样的材料,栽种在15cm×40cm×70cm 的扁平塑料箱内。完成整体的设计后,每箱依照设计图案中所涉及的部分扦插植物材料,各箱拼组在一起则构成总体图样。之后,把塑料箱依图案固定在竖起(可垂直,也可斜面)的钢木架上,形成立面影观。其二是盛花花坛的材料为主,表现字体或色彩,多为盆栽或直接种在架子内。架子为台阶式则一面观为主,架子呈圆台或棱台样阶式可作四面观。设计时要考虑阶梯间的宽度及梯间高差,阶梯高差小形成的花坛表面较细密。用钢架或砖及木板成架子,然后花盆依图案设计摆放其上,或栽植于种植槽式阶梯架内,形成立面景观。 设计立体花坛时要注意高度与环境协调。种植箱式可较高,台阶式不易过高。除个别场合利用立体花坛作屏障外,

校园设计说明

校园设计说明 一、地块概括 二、规划依据 1.国家现行的相关设计规范、规定。 2.建设方提供的《桓台实验学校修建性详细规划》。 三、设计理念 “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与其他学生、教师、艺术作品、书本及非常规活动的即兴交流……校园规划的功能不仅仅是为教学活动提供物质环境,只有当校园规划具备激发好奇心,促进随意交流谈话的特质时……它所营造的校园氛围才具有真正最广泛意义上的教育内涵。”(《人性场所》) 以营造文化氛围为指导思想,创造最适孩子们学习、游戏和进行体育锻炼的学习生活空间。 四、设计原则 注重“以人为本”,强调环境的整体和谐,使景观的观赏性与功能性得到最大限度的相互统一。 1.生态原则: 生态原则是设计的首要原则。随着社会的进步,对于绿地的生态的理解,也在一步步地加深起来。生态是物种与物种之间的协调关系,是景观的灵魂。设计中采用以乡土树种为主的多物种生态原则,尽可能多的布置多物种的植物群落,从而达到最佳的滞尘、降温、增加湿度、净化空气、吸收噪音、美化环境的作用。 2.功能性原则: 景观的功能性是不可缺少的。设计中尽量做到景观与功能相结合、相统一,既要考虑景观小品的实际功用,又要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针对空间使用者的不同,空间尺度也有所不同。 3.植物造景原则: 注重绿化与美化相结合,由于树木高低、树冠大小、树形姿态与色彩的四季变化等,都能使居住环境具有丰富的变化,增加绿色层次,加深空间感,可以打破建筑线条的平直、单调的感觉,使整个校园显得生动活泼。 五、景观结构分析与布局 1.景观结构: 根据规划功能分区,全园有四大部分功能区:教学区(小学部分、中学部分)、行政区、体育运动区(小学部分、中学部分)、生活休闲区。由此展开景观规划布局结构,“三心两轴,一带八区”,点、线、面充分融合。 三心:主入口水景广场、学苑广场、学苑绿地; 两轴:南北为全园的中心景观轴线,是全校的精神象征与交流活动核心,小学和中学的教学区、体育运动区分布其两侧;景观次轴线是由学苑绿地中心点引出到入口与综合楼距离的中心点的连线,它经学苑绿地、综合楼东入口、学苑广场、主入口水景广场; 一带:将主入口水景广场、学苑广场、综合楼东入口、学苑绿地、北入口绿化带串连起来的生态绿带; 八个绿地功能片区:小学教学区、中学教学区、主入口区、综合办公区、小学体育运动区、中学体育运动区、绿地休闲区、学生生活区。 另外,还有几处焦点:景观大道与车行道的交点、主次轴线的交点、综合楼内庭院、综合楼东入口处次轴线与车行次干道的交点、学苑绿地中心点、中心轴线与北边车行主干道的交点,

园林景观之花坛设计

花坛的常见类型在我们的城市园林中所采用的花坛样式多种多样,无论从何种角度分类都是以观赏功能为基本点组成的生态景点。为更好地对花坛进行理解和应用,现好养护园林绿化养护将在园林中常用的几种花坛形式归纳如下。 (1)依空间位置分类 平面花坛:花坛与地平面基本一致,或有微小坡度,便于排水和管理,可从不同角度观赏。 斜坡花坛:花坛与地平面呈一定角度,一般根据地势位于坡地上,大多单面观赏。 立体花坛:花坛向空间伸展,具有竖向景观,大多可四面观赏。 高台花坛:为了分隔空间或受地形、地势限制,设置的高于地面的花台。 下沉花坛:花坛设置低于地平面,可由高处俯视整体效果,也可走近花坛细赏。 依花卉材料分类 一、二年生草本花卉花坛:花坛主体花材为一、二年生草花,具有颜色绚丽、花型整齐、花期集中的优势。但是观赏期相对较短,需及时更换以保持繁花似锦的效果,幽维护费用比较高,一般适用于重点区域。 宿根花卉花坛:主要以宿根花卉为主的花坛,优势是一次栽植,可观赏数年,管理起来较简便。由于其栽植位置固定,一般用于远景或非主要区域。 球根花卉花坛:用球根花卉布置的花坛,花色丰富鲜艳,株型整齐,具有良好的景观效果。但是大多球根花卉花期较短,花后休眠,需更换或配植其他植物保持景观,投资费用较大。适用于重点区域的坡地或有一定地形的区域。 混合花坛:由多种草本和木本观赏植物组成的花坛。主要优势是色彩丰富,景观壮丽,观赏期相对较长。要求有较高的设计、种植、管理的水平。 模纹花坛:由低矮的观叶植物或花叶兼美的植物组成,表现出精美的图案或文字。 主景花坛:有明确的主题,可形成独立的景点,常构成景观中心的花坛,常用在广场、建筑物前、交叉路口处,大多为大型立体花坛。 衬景花坛:主要作为背景,起衬托和点缀作用的花坛。大多用在雕塑、宣传睥、建筑等前面或周围。

植物配置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 某某某公司植物配置是按照自然与环境相协调的主题来设计的。设计遵循的是植物生长的自身规律以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因地制宜,合理科学配置,使各类喜阳耐阴,喜湿耐旱的植物各期所重。乔木、灌木、地被、攀岩、岩生、水生,以及常绿、落叶、草本等植物共生共存。按照背景、主景、配景综合原则组合各种植物,充分表现植物的自然美,与环境结合的融合美。 首先要进行植物配置看的是软件园整个建筑构成,按照建筑构成来进行设计,软件园用的是现代化建筑,采用的的方正的建筑,建筑有十四幢单楼一幢复合楼。植物配置的功能就是把现代感和自然感相结合。 前大门设计的植物配置是由景观大道组成。大门上方景观由乔木为主,下方由乔木作主体,灌木围绕乔木,乔木与灌木相搭配。使之起到绿化和隔绝噪音、吸尘、吸收汽车尾气的作用。所以我选择了吸尘能力强的植物。进入大门之后,紧挨着门两边是以彩色灌木为主体设计的花坛,以衬托广场中心的五角星。而五角星中心有一棵矮小乔木,灌木则在四周进行衬托。 进入大门后,看到的是第十三幢建筑和十四幢建筑。十三幢建筑旁边的设计是以黄杨和石楠为主的灌木进行配置。同时在十三幢建筑停车场处有三角梅组成的灌木丛。十三幢建筑上方有个半圆形花坛,以黄梅为主体进行设计。第十四幢建筑旁边的灌木用蜘蛛抱蛋为主要配置,每隔一段距离就种植一棵红绒球,使低矮的灌木衬托色彩鲜艳的球形灌木,从而达到了层次分明的特点。十四幢建筑上方分别是第一幢,第二幢,第三幢,第四幢和第十一幢。第一、二、三、四幢是围绕中间的石景来配置的。石景是由规则的矩形构成,中间全是由石头构成景色,石头上栽植了配景植物,石头旁则是水池,水是由整设计中心的湖泊为原点构成穿越建筑间的一个景致。这几幢建筑旁的植物配置也多以灌木为主来配置,也有灌木围绕乔木来设计,其中灌木由龙柏,红花继木和黄杨等组成,其中有几种彩叶植物,使之色彩鲜艳。由于十一幢建筑是处于整个软件园的边缘,所以植物配置上,就多采用乔木为主,灌木配合乔木,使之起到隔离的作用。而是一幢大楼上方有屋顶花园,花园配置则以灌木为主,进行点缀。其中旁边的绿化带中连接湖泊和树木林,所以修筑了三个亭子作为其中的连接点,亭子上方有乔木和灌木,其中由南天竹和石头构成了一个新的看点,下方则由五色梅组成灌木丛,以一棵乔木为中心种植灌木。前大门广场正对到的是第五、六、七、八、九幢建筑,其中有一条沟渠贯穿这几幢建筑的中心道路,流向中心的湖泊。在这个景点上,沟渠穿过的点有几个水池和喷泉,喷泉旁边也有扇形的花坛,以花卉和植物进行配置,使之成为一个独特的景色。第五幢建筑旁边的植物是由龟甲冬青和红绒球组成,用枝叶较长的草作底,体现了自然美。第六幢建筑旁则由乔木和灌木相结合,其中,青桐和忍冬为主,用灌木丛植,乔木孤植来配置,使其植物配置显示出随意性。第七幢建筑两边用的的两棵乔木和灌木混植,灌木为袖珍椰子和鱼尾葵组成,最低处有蕨类植物进行铺植。第八幢建筑两旁的绿化全是由灌木构成,其中有龙柏、鱼尾葵、以及海桐,进行丛植和列植,体现的是规则与自然的结合。第九幢建筑旁的绿化用地较宽广,采用灌木曲线形栽植,其中有红花继木和杜鹃和垂丝海棠作为栽植植物,色彩艳丽,植物层次丰富多姿。第十幢建筑与第幢建筑相对,并且是到湖泊的必经之地,植物必须具有色彩性和代表性,所以我采用了乔木群植灌木丛植的方法,使之隔离了后面建筑,把视点向湖泊看点中聚集。第十二幢建筑隔离了办公区和宿舍,所以其中的植物配置必须有隔离作用,使之不同的功能区发挥不同的作用。第十二幢建筑中心有休息区,休息区内有植物是由灌木构成,而两边的植物主体也是有灌木构成,各种灌木进行混植,使高大灌木和矮小灌木相搭配,形成远点高低各不同的景象。使和宿舍的景色形成鲜明的对比。宿舍大楼分为A区和B区,A区紧挨后大门,为了使后大门与宿舍相隔离,外面道路与宿舍相隔离。所以修筑了隔离墙,在隔离墙的基础上还用植物进行了隔离,宿舍楼采用的也是植物与灌木相配合,用高大灌木和矮小灌木相结合,彩色灌木与纯色灌木相搭配的原理进行设计配置。采用植物带进行栽植,在不同的方位栽植不同的植物,采用直线栽植和曲线栽植,使规则式与自然式相结合,体现出一种流线型。宿舍楼旁边的矩形花坛是以乔木

花坛施工设计方案

一、综合说明 工程名称:水上公园改造工程 承包区域:水上公园月季花节主会场 承包式:包工包料 质量标准:质量验收规合格标准 二、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一)、施工总平面布置合理与否,将直接关系到施工进度的快慢和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水平的高低,为保证现场施工顺利进行,具体的施工平面布置原则如下: 1、在满足施工的条件下,节约施工用地。 2、满足施工需要和文明施工的前提下,减少临时设施费用。 3、由于公路绿化施工战线长,在保证场交通运输畅通和满足施 工对材料要求的前提下,通过合理布置材料、机具存放位置, 最大限度地减少场交叉运输,特别是尽量减少场二次搬运的 运距。 4、临时用电设施要因地制宜,合理布置,安全有效,科学规。 中标后根据测算作出临时用电施工案。 (二)、具体安排详见附表4《施工总平面图》和附表5《临时用地表》三、项目管理班子主要管理人员

(一)、根据本项目工程施工要求,我公司决定委派具有丰富园林专业项目经理经验的工程师为本工程的项目经理,并配备具有丰富相关施工经验的技术负责人、施工负责人、质量负责人、财务负责人、资料员、施工工长、材料负责人、安全负责人组成一个管理班子。 四、劳动力计划 1.建立精干的施工队伍:根据本工程施工容和工程量确定专业、工种的合理配合、根据劳动组织、流水施工式组织技工、普工的比例,制定出本工程的劳动力需要量计划。 2.按照开工日期和劳动力需要量计划、组织劳动力进场。进行安全、防火和文明施工的教育、安排好后勤保障。 3.向施工队伍、工人进行施工组织设计、计划和技术交底:在进场时和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对施工容、施工计划、施工技术、工艺、质量标准、安全措施、验收规和甲、施工现场的规定、制度等向施工队伍和工人进行讲解和交代。 4.具体安排详见附表2《劳动力计划表》。 五、施工进度、施工工期保证措施 1、签发任务书,使工期、质量与经济效益挂钩,建立切实可行的有效的奖罚措施,使每个作业班组心中有数,确保每个分项工程进度的按期完成,从抓日进度做起,以日进度保证进度,以进度保证旬进度,从而为进度总计划的完成奠定基础。 2、由项目经理带队,对每分部分项的计划进度落实情况检查。

某厂区园林景观设计说明【规划】

城市化的过程离不开工业经济的发展,在新兴的城市以及在城市新兴的工业园区内,工业用地都占有极大的比重。因此,工业企业厂区景观与公共空间、商业空间以及其他城市空间的景观一样是城市景观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引起我们的充分重视。 与其他城市空间相比,工业企业厂区在空间特性上有自己的特点,我们不能简单抄袭很多在其他城市空间景观设计过程中采用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手法,相反,我们应该根据不同企业自身特性来思考和完成工业企业厂区景观的设计。 2005年春,我们接受了重庆雅戈尔服饰有限公司生产基地的景观设计任务。几个月来,我们把整个的设计过程作为不断思考、不断学习的过程,通过近两个月的努力,在完成方案设计任务的同时,我们对工业企业厂区景观设计的要点也形成了一些自己的想法,本文结合项目实例对此做一简单阐述,抛砖引玉,希望能与园林界前辈和同仁就此展开探讨。 一、项目实例分析 1. 项目概况 雅戈尔生产基地位于重庆市茶园新城区入口位置,北靠世纪大道,西邻科创中心。世纪大道为新区主入口道路之一,科创中心又是新区管委会办公所在地,因此,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基地是展示新区城市景观的第一道门户。 同时,基地是雅戈尔在其本埠外首次建设的生产基地,是集团公司实施西进战略的开始,未来的重庆基地应该、也必将成为雅戈尔辐射整个西部地区的区域中心,其生产基地的景观设计对提升企业形象、弘扬企业文化、促进企业在西部地区的长远发展意义重大。 从环境景观的角度看,基地厂区规划对景观的营造形成了较大的局限。主要包括: 1) 由于基地集合了生产厂区和集团公司西部营销展示中心等功能,分区布局较为分散,对景观设计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2) 基地被市政道路强行分隔为两个区域,从而打破了厂区的地块完整性,因此在进行景观设计的时候,必须重点考虑解决厂区的交通合理性以及分区之间的景观协调与统一。 2.设计目标 1)充分展示企业形象,体现企业精神 环境景观是展示企业形象、体现企业精神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在设计开始之前我们就对雅戈尔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和思考。

花坛设计说明

人民路中段隔离带花坛改造设计方案说明 一、范围 本次改造范围为人民路中段道路中分带:东起塔南路,西至民主南路,全长1020米,中分带宽度为24米,总面积约22800平方米。二、改造前情况 人民路中段隔离带花坛改造前栽植情况为:小叶女贞铺底,穿插丰花月季序列,色块模纹绿化模式。存在植物老化,层次单调,四季景观不够丰富等缺陷.三、设计原则本次设计原则为:在原有的的绿化基础上增加植物层次,丰富四季景观。注重景观的延续性、开敞性、适用性、美观性,创造多层次、多色彩、多季相性的多维立体空间。注重植物在道路空间中的生态保护作用和安全引导功能,在保障行车、行人安全舒适的前提下,给人以丰富多彩的视觉享受。创造人民路作为我市重要都市大道形象的道路景观。四、设计构思 设计特点强调从大处着眼,在相对统一中求变化。从东到西四个花坛依次体现不同的季节景观,达到"春花、夏叶、秋香、冬绿"丰富的季相特色。改造原有小叶女贞绿篱过于平板缺陷,在临道路的隔离带边沿开辟5米宽种植不同层次植物,丰富底层植物景观。五、设计内容 从东到西依次体现春、夏和秋冬不同季节绿化景观效果。 (1)春花段(塔南路--沁阳路)长370米:以体现春花的植物榆叶梅、白玉兰、樱花、紫荆、贴梗海棠、红叶石楠等植物层次序列或丛植或自然式点缀在原有常青绿篱中,外侧种植3米宽的铺地柏衬托迎春花,花坛两端种植时令草花形成层次鲜明、花团锦簇景观效果。 (2)夏景段(沁阳路--恒通路)长400米:以体现夏花景观的植物木槿、百日红、花石榴、鸢尾等植物层次序列或丛植或自然式点缀在原有常青绿篱中,配合常青植物桂花、石楠球、龙柏,结合本花坛为人民广场对景位置,中心组团栽植大的落叶乔木楸树丰富植物层次、尺度、色彩和空间的变化。植物搭配种植时考虑到空间的相对开敞性。 (3)秋香冬绿段(恒通路--民主南路)长250米:以体现秋香、秋色、冬绿景观的植物五角枫、桂花、红叶李、腊梅、红梅、火棘等植物层次序列或丛

模纹花坛和盛花花坛的区别

模纹花坛和盛花花坛的区别 花坛是在具有一定几何轮廓的植床内种植颜色、形态、质地不同的花卉,以体现其色彩美或图案美的园林应用形式。花坛具有规则的外部轮廓,内部植物配置也是规则式的,属于完全规则式的园林应用形式。花坛具有极强的装饰性和观赏性,常布置在广场和道路的中央、两侧或周围等规则式的园林空间中。 一、花坛的类别 (一)按表现主题分类,分为盛花花坛和模纹花坛。 1、盛花花坛(花丛式花坛) 此种花坛不适宜采用复杂的图案,但要求图案轮廓鲜明,对比度强。盛花花坛重点是观赏开花时花草群体展现出来的华丽鲜艳的色彩,因此必须选用花期一致、花期较长、高矮一致、开花整齐和色彩鲜艳的花卉,如三色堇、金鱼草、一串红、石竹、矮牵牛、翠菊等;同时一些一二年生彩叶植物也很常用。同一花坛内的花卉之间的界限必须明显,相邻花卉色彩对比一定要强烈,高矮不能相差太远。盛花花坛观赏价值很高,但很费成本,主要应用在园林重点地段的布置。 2、模纹花坛(图案式花坛、毛毡花坛、镶嵌式花坛) 模纹花坛主要以精细的图案为表现主题。此种花坛应用的花卉要求是植株低矮、株丛紧密、生长缓慢、耐修剪,如五色苋、三色堇、半支莲、矮牵牛、香雪球等,同时低矮的灌木也可以应用其中。模纹花坛除了平面造型外,还可以是立体的,称立体花坛。 (二)按布置形式分类,可以分为独立式花坛、组合式花坛和带状花坛。 独立式花坛为单个花坛或多个花坛紧密结合而成。大多作为局部构图的中心,一般布置在轴线的焦点、道路交叉口或大型建筑前的广场。 组合式花坛又称花坛群,是由多个花坛组成的不可分割的整体。组合式花坛与独立花坛的区别在于组合式花坛的各个花坛之间在空间上是分割的,一般用道路或草地连接,游人可以自由进出。组合式花坛用花量大,造价高,管理费工,因而只在重要地段、重要场合使用。 带状花坛长为宽的3倍以上,在道路、广场、草坪的中央或两侧,划分为若干段落,有节奏的简单重复布置。 花坛的设计 花坛的设计包括花坛的外形轮廓、花坛的高度、边缘处理、花坛内部的纹样、色彩的设计已经花材的选配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