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旧胶粉对沥青改性性能的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79.23 KB
- 文档页数:3
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及混合料性能研究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及混合料性能研究引言:随着道路交通的不断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推进,沥青路面作为一种常用的路面材料,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传统的沥青材料在面对高温、重负荷以及频繁的车辆行驶等恶劣条件时往往会出现龟裂、变形等问题,影响了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为了提高沥青路面的性能,人们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其中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是最为重要和广泛研究的方向之一。
一、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1.1 胶粉的性质和分类胶粉是一种树脂颗粒材料,其具有优异的附着性和黏度等特性,可以提高沥青路面的粘结力和耐久性。
胶粉根据来源和成分的不同可分为合成胶粉和天然胶粉。
天然胶粉一般是指橡胶粉,而合成胶粉则主要有红胶粉、丙烯酸酯等。
1.2 SBS的性质和优势SBS(丁苯橡胶-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是一种弹性体材料,具有优异的耐热性、抗老化性以及良好的粘结性和延展性。
在沥青改性中,加入SBS可以提高沥青的弹性模量、黏度和抗龟裂性能。
1.3 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的制备方法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的制备方法包括热溶法、共混法和熔体法等。
其中,热溶法将胶粉和SBS分别与沥青进行独立热溶后,再将两种改性物质混合,最后辅以机械搅拌来获得复合改性沥青。
二、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的性能研究:2.1 力学性能力学性能是评价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的重要指标之一。
研究表明,加入胶粉和SBS可以有效提高沥青的弯曲强度、抗剪切强度和抗拉强度,进而提高沥青路面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2.2 稳定性稳定性是指沥青混合料在交通荷载作用下保持形状和结构的能力。
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可以减少沥青路面的变形和沉陷,提高路面的平整度和舒适度。
2.3 抗老化性能胶粉和SBS均具有优异的抗老化性能,可以减少沥青路面受紫外线和氧化等因素的影响,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研究发现,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在高温和恶劣环境条件下依然能够保持较好的力学性能和稳定性。
废轮胎胶粉改性沥青对路面噪音的抑制效果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和交通规模的不断扩大,道路交通噪音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
噪音不仅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还会对周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寻找有效的降噪途径成为了交通、环境等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近年来,废轮胎胶粉改性沥青作为一种环保、低噪音的路面材料,在道路交通噪音控制方面展示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废轮胎胶粉改性沥青是将废轮胎胶粉与传统沥青进行共混改性,形成一种新型的沥青材料。
它具有耐磨损、耐老化、施工性好等特点,并能有效吸声,降低路面产生的噪音。
废轮胎胶粉改性沥青的抑制噪音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废轮胎胶粉改性沥青材料具有较好的吸声性能。
废轮胎胶粉中富含细小的孔隙结构,这些孔隙结构能够大量吸收声波,从而降低路面产生的交通噪音。
研究表明,废轮胎胶粉改性沥青具有较高的声吸收系数,可以将路面噪音吸收消散掉,减少噪音的传播距离和强度。
其次,废轮胎胶粉改性沥青具有降低胎噪的效果。
轮胎在道路上行驶时会产生较大的胎噪,这是道路交通噪音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废轮胎胶粉改性沥青具有一定的隔声效果,可以有效减少轮胎与路面接触时产生的噪音。
通过使用废轮胎胶粉改性沥青铺设道路,可以有效降低胎噪,减少交通噪音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此外,废轮胎胶粉改性沥青还能够提高路面的抗噪性能。
传统沥青在长期交通负荷下容易产生路面龟裂、剥落等问题,造成噪音的增加。
而废轮胎胶粉改性沥青具有良好的抗老化、抗磨损性能,可以有效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减少维护和修复次数,从而降低噪音的源头。
需要注意的是,废轮胎胶粉改性沥青并不是完全消除交通噪音的万能方案。
交通噪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除了路面材料的选择外,车辆行驶速度、车辆类型、交通密度等也会对交通噪音产生影响。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该综合考虑并采取多种措施,从源头减少噪音的产生,以达到更好的降噪效果。
综上所述,废轮胎胶粉改性沥青对路面噪音的抑制效果是显著的。
橡胶粉掺量对橡胶沥青粘度的影响的研究摘要:首先研究橡胶沥青的制备工艺,再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不同掺量的废轮胎橡胶粉对基质沥青的改性效果,反应橡胶粉掺量对粘度的影响,而后研究了橡胶沥青的性能随反应温度变化橡胶沥青的粘度变化规律.关键词:废旧轮胎橡胶粉;改性;橡胶沥青;工艺;性能1.概述橡胶粉来作为橡胶沥青的改性剂,其掺量毫无疑问会显著影响橡胶沥青的粘度,同时,温度也是显著影响橡胶沥青粘度的另一重要因素。
本文将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来研究不同橡胶粉掺量和不同温度下橡胶沥青的粘度,以及通过实验的出橡胶沥青粘度与橡胶粉的掺量和试验温度的关系。
橡胶粉的掺量是关系到橡胶沥青性能的重要影响因素,根据美国材料与实验协会定义,橡胶沥青中的橡胶掺量至少要占到总量的15%;而美国亚利桑那州橡胶沥青规范中第1009—2.02条规定橡胶沥青至少应含有基质沥青重量20%的橡胶;实际上美国各州的橡胶粉用量也不尽一致。
2.橡胶沥青的制备2.1 试验材料及设备1.橡胶粉采用青岛绿叶公司生产的废旧轮胎橡胶粉,统一粒径为30目。
2.基质沥青为韩国sk,a级 70号沥青,其技术指标见表1.2.2 制备工艺橡胶粉与沥青在高温条件下搅拌过程中,橡胶粉主要发生溶胀、脱硫与降解两种变化.溶胀是一物理变化过程,即橡胶粉颗粒吸收沥青中轻质油分而体积变大;脱硫与降解是一化学变化过程,脱硫是指橡胶粉颗粒中c-s发生断裂,造成橡胶颗粒失去部分硫化橡胶的弹性而恢复部分天然橡胶的柔韧性;降解是指橡胶粉颗粒中c-c 发生断裂,导致橡胶分子链断裂、分子量降低.因此在制备橡胶沥青时,既要保证橡胶粉充分溶胀,又要避免橡胶粉发生严重的脱硫与降解,应寻求2者平衡点.因此,搅拌温度和时间是生产橡胶沥青关键技术参数.依据应用橡胶沥青相当成功的美国亚利桑那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的经验,规定的温度范围最低190℃,最高226℃.橡胶沥青胶结料必须在搅动状态下反应至少45 min才能达到较为理想的反应效果.考虑到目前受于橡胶沥青生产设备的限制,200℃的高温很难达到,为此选择175~180℃作为制备温度,拌和时间为60min.3.实验结果3.1橡胶粉的掺量对粘度的影响1. 橡胶粒径统一为30目,分别采用5%,10%,15%,20%,25%五种掺量制备的橡胶沥青,测试针入度、软化点、延度三个指标,实验结果1). 基质沥青的25℃针入度为71 1/10mm,5%橡胶粉掺量的橡胶沥青25℃的针入度为60 1/10mm,随橡胶粉掺量的不断增加,橡胶沥青的针入度不断减小,这说明橡胶粉加入后,橡胶沥青的粘度有显著增加,但掺量达到一定程度后,掺量的增加对粘度的影响不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