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整合提升航空公司核心能力——以东航并购上航为例(下)
- 格式:pdf
- 大小:105.12 KB
- 文档页数:5
企业并购财务分析——东方航空并购上海航空
慈滢云
【期刊名称】《经贸实践》
【年(卷),期】2017(0)5X
【摘要】本案例描述了上市公司东方航空吸收合并上市公司上海航空变成新东航,并对吸收合并的背景、合并的动因、合并的经济后果及有关问题进行的探讨。
东方航空吸收合并上海航空改变了中国航空业竞争结构,此外,东方航空在严重亏损、资不抵债的情况下并购一家也是严重亏损的公司,这对对上市企业间吸收合并、行业重组、并购资金整合、亏损企业间并购等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总页数】1页(P221-221)
【作者】慈滢云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管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71;F560.68;F562.6
【相关文献】
1.基于并购动机的并购绩效评价——以东方航空并购上海航空为例
2.1+1〉2的目标选择——企业并购的财务研究及并购新动向:并购对企业财务的影响
3.上市公司换股吸收合并短期市场绩效分析--以东方航空并购上海航空为例
4.上市公司并购策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分析——以东方航空为例
5.东方航空并购上海航空协同效应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东方航空吸收合并上海航空的并购绩效第3章东方航空吸收合并上海航空的简介3.1并购双方主体介绍3.1.1东方航空的介绍及发展状况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China Eastern Airlines)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上海的国有控股航空公司,在原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的基础上,兼并中国西北航空公司,联合中国云南航空公司重组而成。
在1997年当年,同时在上海、香港、纽约三地挂牌上市。
截至2014年公司已拥有各型飞机350多架,通达全球187个国家、1000个地区航空覆盖面积。
东方航空合并前10年的营业水平均不甚如意,尤以2008年最是堪忧。
由于2008 年国内外大环境,以及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等不利因素,致使公司的多数财务数据出现各种程度的下降。
仅2008年,东方航空出现了140.46亿的亏损额,同比下降 2,406.08%;出于航油价剧烈震荡,公司的燃油成本随之出现明显涨幅,以及巨额的金融衍生品账面浮亏,主营业务损失60亿元,每股净资产暴跌到-2.37元,资产负债率高至115%,因资不抵债情况极其严重,被冠以ST东航。
2009年,全球航空运输业仍旧举步维艰,国内经济和航运市场因不断努力而慢慢好转。
东航正面展开各项降本增效的举措,又因国际油价比2008年下降这个利好消息,燃油套期公允价值变动损失转回,加之政府补贴等政策干预,公司2009年前两个季度的营业绩效均实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与提升,净利润数值突破了117,351万元。
东方航空要完善航线覆盖,切实减少运营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提升公司盈利水平和在行业内的话语权。
全心服务于世博会,分享中国发展经济带来的益处、稳抓建设“两个中心”带来的强大历史机遇,进而为所有股东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3.1.2上海航空的介绍及发展状况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设立于1985年12月。
主要运营国内航线,包括客运、货运、配套发展旅游及其他延伸的航空业务。
2002年10月,上海航空发行的A 股股票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东方航空合并上海航空——合并方式以及价格的合理性分析本段主要论述东方航空合并上海航空在合并方式及价格上的合理性分析。
在方式上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1、为什么采用换股合并;2、采用股票均价进行估值的合理性分析。
在价格上主要从三个重要数据入手:1、东方航空选取的均价5.28元/股是否合理;2、上海航空选取的5.80元/股是否合理;3、最终的25%补偿比例选取是否合理。
一、方式的合理性第一部分换股合并方式的合理性一般针对并购标的分为两种:资产收购以及股权收购;而通过支付方式又分为:现金支付以及股权支付。
从东航与上航两者的动因看,是为了摆脱经营困境的“弱弱合并”,无论是东航还是上航,均不具备以现金支付为手段的合并方式。
而从换股合并的特点来看:1、单笔交易规模大;2、溢价率较高;3、税收优惠,换股形成资本利得无需当即计提计税基础,只有在未来出售时才会计提;4、不涉及现金,不影响公司现有流动性;5、可采用增发股票形式,可操作性比较高。
由此可见,换股合并的方式不会对公司财务造成太大的压力,是比较可行的合并方式。
第二部分采用20日交易均价作为估值指标的合理性从双方的盈利能力见下表1表1(单位:千元)从评估估值角度来看,企业估值分为绝对估值法和相对估值法。
绝对估值法是从自身角度出发对公司价值进行评估,例如DCF、经济利润折现法等等;相对估值法则是找到其他公司的价格作为标的公司的定价依据。
而一般针对上市公司,习惯于使用市盈率、市净率等估值指标进行判断。
从上述数据来看,东方航空的无论规模还是盈利能力都要略好与上海航空,而2008年,无疑是航空业“坠机”的一年,两家公司的业绩均呈现了负数。
这种异常波动的数据严重影响了对于两家公司的估值数据,尤其是市盈率、市净率等估值指标无法合理体现航空公司的价值水平,在这种情况下,选取公开市场的每股价格是较为合理的选择(下面将会分析价格的合理性)。
二、价格的合理性本次合并中较为关键的三个数据:东航价格5.28元/股、上航价格5.5元/股、风险溢价25%。
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及应对措施--以东方航空吸收合并上海
航空为例
刘梦迪
【期刊名称】《环渤海经济瞭望》
【年(卷),期】2024()3
【摘要】一、前言企业并购是一个企业通过收购或合并其他企业而实现扩张的行为。
企业并购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机会和利润,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
在实施企业并购时,企业必须认真评估并购所带来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以确保成功实施并购[1]。
本文将以东方航空收购上海航空为例,探讨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及应对措施。
【总页数】3页(P48-50)
【作者】刘梦迪
【作者单位】新疆财经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7
【相关文献】
1.合并财务报表理论应用的比较r——以东方航空吸收合并上海航空为例
2.上市公司换股吸收合并短期市场绩效分析——以东方航空并购上海航空为例
3.企业跨国并购中的财务风险与防范措施分析——以吉利并购沃尔沃为例
4.企业并购财务分
析——东方航空并购上海航空5.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及防范措施——以伊利并购澳优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近三年企业合并商誉案例一、东方航空与上海航空合并案例分析2010年东方航空公司合并上海航空公司,是企业间合并的典型例子。
2010年1月28日,东航以换股的方式完成吸收合并上航的全部股份,在会计处理方面,东航将本次合并看作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因此采用了购买法,在上海航空净负债为负十亿多情况下,确认商誉85亿之多。
东航和上航都是国有企业,二者是否仅仅是同受国家控制而不属于关联方关系,在合并过程中政府是否有参与,假如政府参与合并,那么将其归类为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是否合理,进而确认85亿的商誉是否合理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东方航空与上海航空合并商誉分析本文将从上海航空的企业整体价值以及合并对价的形成过程的角度来验证合并商誉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合并对价的合理性。
具体将从上航企业整体价值、换股比例的确定、合并成本的确定三个角度分析。
1、上航企业整体价值分析企业作为一个整体的价值要远远大于其各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之和。
这是由企业是一个有机系统决定的,根据系统论的观点,企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所创造出的价值要远远大于各项资产单独作用时所创造的价值。
即使一个关于不善处于亏损境地的企业其整体的价值也要高于各项资产的价值之和。
本案中,被合并企业上海航空在合并前从经营成果来看,2007年度、2008年度以及2009年上半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均为负值,分别为负4.7亿、负11.6亿、负6.7亿,成为上市ST公司,并面临被摘牌的危险,因此可以看出,合并时上航为连续三年的亏损企业,盈利能力很差。
从财务状况来看,在购买日,上航资产总额公允价值为144.9亿,而负债总额为161.7亿,股东权益仅仅为负16.7亿,在净资产为负的情况下,东航合并上航的合并成本公允价值却高达68.7亿。
东航的合并成本与上航的净资产差距如此悬殊,并不完全是空穴来风。
上航作为一个有着近三十年历史,曾经被上海市人民政府确定为95家第一批进行现代企业制度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单位之一,并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列为重点扶持的54家大型企业集团之一,目前仍然是我国航空业界知名度较高的航空公司,虽然其近几年盈利状况急剧下滑,甚至到净资产为负境地,其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所发挥的作用仍然要远远大于其各项资产公允价值之和的。
东方航空合并上海航空 ——合并方式以及价格的合理性分析 本段主要论述东方航空合并上海航空在合并方式及价格上的合理性分析。 在方式上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1、为什么采用换股合并;2、采用股票均价进行估值的合理性分析。 在价格上主要从三个重要数据入手:1、东方航空选取的均价5.28元/股是否合理;2、上海航空选取的5.80元/股是否合理;3、最终的25%补偿比例选取是否合理。
一、方式的合理性 第一部分 换股合并方式的合理性 一般针对并购标的分为两种:资产收购以及股权收购;而通过支付方式又分为:现金支付以及股权支付。从东航与上航两者的动因看,是为了摆脱经营困境的“弱弱合并”,无论是东航还是上航,均不具备以现金支付为手段的合并方式。 而从换股合并的特点来看:1、单笔交易规模大;2、溢价率较高;3、税收优惠,换股形成资本利得无需当即计提计税基础,只有在未来出售时才会计提;4、不涉及现金,不影响公司现有流动性;5、可采用增发股票形式,可操作性比较高。 由此可见,换股合并的方式不会对公司财务造成太大的压力,是比较可行的合并方式。
第二部分 采用20日交易均价作为估值指标的合理性 从双方的盈利能力见下表1 表1(单位:千元) 项目 2009年1-6月 2008年 2007年 东方航空 上海航空 东方航空 上海航空 东方航空 上海航空 营业收入 17,497,784 5,437,979 41,842,361 13,373,080 43,541,228 12,310,114 毛利 638,549 540,017 -1,233,527 853,853 5,891,516 1,384,712 息税前利润 2,441,255 179,440 -11,314,808 -829,174 3,078,900 -34,091 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 5,035,849 542,297 -6,603,536 -191,369 7,615,959 608,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