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成功者与不成功者在方法上的差异
- 格式:doc
- 大小:40.50 KB
- 文档页数:4
读书交流会之《英语学习的成功之路》读后感近期阅读了文秋芳的《英语学习的成功之路》一书,全文分为三部分:导论、正文、附录。
导论部分简要介绍了英语学习策略的研究背景,阐述了英语学习策略系统体系内外部因素的关系及其特点。
正文部分分为7章。
一、提出了管理观念和学习观念管理观念和学习观念是指人们对如何学好外语的认识和看法。
观念有四(Wenden,1991)。
1、稳定性;2、可描述行;3、易错性;4、可变性。
研究发现,英语学习成功者对自己的学习已具有很强的管理意识,他们有目标,有方法,有评估,有调整,按部就班地控制着自己行进的节奏,逐步向既定的目标前进。
关于几个重要观念的分析与调控,作者运用提问的方式逐个解惑,分析了谁对学习的成败负责;强调了学习过程的重要性;说明在对待学习语言的形式和内容,语言的准确性和流利程度的取舍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二、管理方法及其调控。
研究表明管理方法虽然不涉及语言材料本身,但对语言学习的好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作者将其分为认知活动管理法,和情感活动管理法,并详细的说明了两种方法的实施过程。
管理方法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们于学习方法不同,使用不受学科限制,同时管理方法得当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者学习方法的成效。
三、语言学习方法的调控这一章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具体详细的介绍了英语成功者是如何学习的,并根据不同的情况总结了有效的学习方法。
介绍的方法很使用也很全面,无论是刚刚英语起步的初学者还是大学英语专业的学生都能有所得,同时也提出了英语学习的误区。
现在市面上很的关于如何快速学习英语的书籍和培训机构让人们对英语学习产生了许多误解,在文中略有提到。
比如单词记忆的形象记忆法,用谐音去记单词,扭曲了原来的发音,最终学习者记住的是错误发音。
这一部分,学生可以有针对性的去了解自己的薄弱环节,而老师也可以针对自己学生的需要向他们介绍其中的方法。
我自己就在攻克顽固音这一节有所获,虽然要解决这一问题还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英语教学方法分析与反思【摘要】本文阐述了笔者在英语教学方面如何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用激励等方法让学生喜欢上英语课。
用疑问教学和互动教学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关键词】英语教学;互动;激励;学习兴趣英语教学和其他学科的教学一样,需要合适的教学方法。
好的教学方祛屡见不鲜,但有时同一种方法,却因不同的教师的运用而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
我认为,对教学方法的驾驭在其中有着重要作用。
学习的结果是教师的教育教学与学生内部学习吸收互动的共同结果。
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才能够发挥学习者的主观能动作用,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英语教学中,除掌握教学方法外,更重要的是使教学方法灵活运用,从而使课堂教学优质化,最大限度地优化我们的教与学的环境。
以下,作为一位从事英语教学者,我简单谈几种在日常教学中个人对英语教学的反思与具体做法。
一、让学生保持良好学习心态在英语教学中,特别是初中英语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中普遍存在对英语的恐惧、烦躁、以及没有信心等情绪,以至于“知难而退”。
要消除学生对英语的恐惧心理,首先要帮助学生树立学好英语的自信心。
应该明确英语的重要意义,这是一个学习的保障。
其次交给他们学习英语的学习方法。
许多初中生,尤其是刚刚进入校门的初一新生,对英语渴求的愿望是我们想象不到的,他们满怀无限憧憬,信心百倍,希望教师成为他们英语学习的救星。
可是我们的老师们往往对此并不敏感,而学生的积极性就在此时被泼上一盆凉水,减退不少。
此时,教师应该不厌其烦地讲如何识记单词,先念熟念准,再去到文章中去体会,练习中去印证,课外读物中或作业去强化直至水到渠成的有意拼记。
其次帮助学生制定短期目标并助其实现,使之享受成功的喜悦。
二、让教学方法灵活起来1.激励教学法英语教学和其他学科一样,激励的作用不可忽视,尤其是对初学英语者。
用激励和鼓励性的语言尤其重要。
有一位教育学家说过:“小孩本族语学得那样好原因很多,其中重要一点是小孩在学习过程中,每个进步都会受到成年人的赞扬,每一个进步都会受到关注和鼓励”。
6篇成功的方法英语作文_带翻译成功有很多种方法,但每个人走向成功用的方法都不同,你对成功的`方法又有什么见解呢?参考别人成功的方法英语作文,自己也来写一篇有关成功方法的英语作文吧!成功的方法英语作文1:When it comes to success, different people have different opinions about what makes it come true. Some people regard hard-working as an essential quality to success while others believe being clever would lead to success. From my point of view, I think perseverance and hard-working are indispensable for those who want to make an achievement.Firstly, perseverance let people step closely towards success. Most people want to make a big difference to prove their value. People who set their goal and keep moving would make their dream come true. However, there are some people who set their goal but they stop at the difficulty would fail in the end. I think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uccess and failure is perseverance. If we have perseverance, even if we are not clever, we will make a great difference, but if we not, we are doomed to lose. As we all know, Edison is a great inventor in the world. However, before he invented the bulb, he kept trying for tens of thousands of times to find a suitable wire. Let us imagine, if he gave up at the 999th, then how he couldn’t become so successful. So, I strongly believe that perseverance produces success.Secondly, there is also a kind of people who are born with cleverness, I think they are lucky. Nevertheless, if they don’t make a hard work on their way to their goal, they, absolutely, will become loser. Whether we are gifted for intelligent, we must be hard-working so as to success. I regard hard-working as anefficient approach to be successful because I believe ‘pains and gains’. As for those who do not make great efforts on work, failure follows. In old times, there is a clever boy who can make excellent poem when he can talk. When his father found the little child’s cleverness, he just let the child make poems to show around while never let the boy learned anything. When the boy grew up, people forgot him because he lost the ability to compose poems and became ordinary as others. From this matter, we can see that only by hard-working can we get knowledge and make a good future.Anyway, I think perseverance and hard-working are both important in our way to success for they enhance us and produce success.谈到成功时,对于实现成功的原因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英语评课用语优缺点及建议【7篇】第1篇: 英语评课用语优缺点及建议1、课堂上细节讲解不够。
2、对学生的带动性不够。
3、整个课堂的气氛不是很活跃, 学生的兴奋度还不高, 上课有点放不开。
4、在课堂教学中, 老师没有设置一个适合学生学习的情景, 导致这个教学过程不连贯。
5、教师示范少, 学生没机会展示。
6、教师没有及时帮助学生解决练习中出现的安全问题。
7、在这节课的内容安排上, 课中的内容最好减少一个活动内容, 否则教学时间有点紧。
8、应教会学生如何容易处理数据, 如何从数据中发现结论(规律);9、本节课实际上不需要利用网络教学, 只需要引用多媒体课件就足矣;10、应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讨论(新教师的缺点), 注意控制课堂节奏、语言节奏)11、课堂教学方式较传统, 希望年轻教师要大胆探索、大胆改革。
第2篇: 英语评课用语优缺点及建议李老师讲的是四年级的一节英语课, 四年级学生对英语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也有了一年学习英语的基础, 对英语学习有较高的学习兴趣。
李老师根据这点课上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进行愉快的教学, 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课堂气氛活跃, 目标达成率较高。
现将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和需改进的地方总结如下:1教学目标明确, 重难点突出, 教学结构清晰, 通过课前播放英语歌曲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通过复习旧知引导新知过渡自然, 环环相扣。
2教师个人素质较高, 课堂驾奴能力强, 口语流利, 动作优美, 富有激情, 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 自身人格魅力较高, 使整个一节课神采飞扬。
3注意教学细节, 主要体现在给小组用英文字母命名, 努力营造一种英语教学的氛围。
4活动方式多样化, 有group work, look and read,等一系列活动。
5准备充分, 有课件, 图片, 卡片等。
建议:1讲解过多, 应让学生更可能多的进行练习, 以达到学会的目的, 给学生竟可能多的创设情景, 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真是的运用语言。
对外语学习策略研究的调查和展望葛欣曹青(河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石家庄,054800)摘要:本文通过对近十五年发表于国内期刊上的外语学习策略文献的研究,回顾和总结了我国外语学习策略研究的主要成果,文章将研究文献分为学习策略理论研究类、学习策略的微观视角研究类、影响学习策略的因素研究类等六个类别,对外语学习策略研究的不足之处进行了分析并做出相应的展望。
关键词:外语学习策略成果回顾分析展望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355(2012)09—0285—01一、引言自Carton(1968)首次提出外语学习中的线索推理三策略以来,不少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视角探索外语学习策略特征。
近年来,研究者对外语教学领域的研究兴趣由研究如何“教”转移到探讨学生如何“学”。
外语学习策略研究的成果层出不穷,而近十五年的相关研究内容更为丰富,鉴于此,为了更准确地把握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笔者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了1996年至2011年《外语教学与研究》等12种外语类核心期刊,回顾和总结了近十五年来我国外语学习策略研究的主要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同类研究及其发展趋势做出预测性展望。
二、主要成果回顾近十五年来我国外语学习策略研究的成果总量巨大。
越来越多的外语教育工作者关注对外语学习策略的研究。
为了使读者能充分把握我国外语学习策略研究现状,笔者对近十五年来12种外语类核心期刊上发表的“外语学习策略”研究文献分类描述,将研究文献分为以下六个类别。
(一)学习策略理论研究类:学习策略理论研究类文章主要是对外语学习策略涵义的归纳总结,以及结合当前教育热点阐述较新的学习策略研究结果。
在笔者筛选的近十五年来76篇有关学习策略理论研究类的文章中,仅有的两篇文章也并非单纯地讲理论,它们更强调的是与实践的结合部分。
(二)学习策略的微观视角研究类:对于学习策略的研究,国内学者从微观视角出发进行了研究,其中微观视角包括听力、词汇、阅读、写作等策略的研究。
【英语作文】关于如何成为一个成功的英语演讲者如何成为一个成功的英语演讲者How to Become a Successful English Speaker英语演讲能力是当今社会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
无论是在教育、商务、政治还是其他场合,都需要非常出色的英语演讲技巧来获得成功。
那么,如何才能成为一个成功的英语演讲者呢?The ability to speak English is a very important skill in today's society. Whether in education, business, politics or other fields, excellent English speaking skills are needed to achieve success. So how can you become a successful English speaker?一、练习口语表达和听力技巧1. Practice speaking and listening skills成为一名出色的英语演讲者必须具备良好的口语和听力技能。
因此,学习者需要从日常生活中紧紧抓住这些机会来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和听力能力。
可以尝试听录音,模仿外教的发音,或者我们可以利用各种听力材料如英语新闻、BBC纪录片等进行练习。
二、提高表达自己的能力2. Improve your ability to express yourself学习者应该注重提高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练习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可以从写作和口头表达入手,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此外,通过与他人进行交流,多交一些英语熟人,了解英语文化等方式也可以提高表达自己的能力。
三、注意语音语调和身体语言3. Pay attention to pronunciation, intonation and body language良好的语音语调和身体语言是英语演讲者必不可少的表现能力之一。
点燃激情个性出彩的英语差异教学摘要:注重学生英语学习的差异教育,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尤其是要撩拨学生渴求成功的欲望,点燃激情,翘起兴趣支点,使其在课堂上或保持一定时间内达到足够学习英语的兴奋强度,激活、张扬、成就个性和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与合作等方式,完成学习任务和目标,促进其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的学习和培养,使其感受成功,并时获出彩机会。
关键词:分层达标;体验;成功感;兴趣支点一、引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新的高考制度改革的出炉,英语在众多学科中重要地位的凸显,其学习难度加大,考查的能力项目(听说读写译)较多,再加上当今城市学校的空前发展规模造成班额增多,班级人数剧增而导致课堂教学质量的下滑,形成一对矛盾,要求教师克服客观困难,高效地利用好课堂四十五分钟,愉悦地推进课堂师生互动,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
近年来,笔者积极探索研究十二字课堂教学模式,即“激活个性,优化输入,分层达标”。
这也可以说成是一种教学方法,这三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辩证统一整体。
其中,分层达标是激活个性、优化输入的目的和归宿,也是架起学习质量提升的持久兴趣支点。
二、何谓分层达标就像每个人的身高不同一样,学生的学能及掌握知识的进度会有差别。
分层达标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生本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一种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在一系列的组织课堂、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之后,要及时检查学生接受知识能力培养的情况,并根据不同学生和学生的不同特点作一些具体的层次要求,使每个学生在每堂课后都有成就感,不断地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和幸福感,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
三、怎样做好分层达标做好分层达标,要正确认识学生,公正评价学生,保护学生自尊心,注重学生的认知差异、能力差异和主体参与差异以及一些非智力因素差异等。
1.层次分类及要求(1)层次分类①能力层次:读→听→写→说→译。
译为最高层,分口译、笔译、心译、汉译、英译。
初中英语学习成功的核心要素初中英语学习的成功,就像建造一座坚固的桥梁,需要多个核心要素的紧密配合。
每一个要素都承担着特定的角色,相互作用,共同促成学生的语言能力飞跃。
首先,明确的学习目标是这座桥梁的基础。
没有明确目标的学习就像是无目的的航行,容易迷失方向。
设立具体、可实现的学习目标,可以帮助学生清晰地知道自己要达到的水平,并在学习过程中保持动力。
例如,设定每天掌握五个新单词或者每周完成一篇短文的目标,可以让学生在逐步积累中感受到进步的喜悦。
其次,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这座桥梁的结构支柱。
习惯是成就的基石,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尤为重要。
规律的复习习惯、定期的听说读写练习、积极的参与课堂活动,这些都能帮助学生建立坚实的语言基础。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并严格遵守,可以有效避免临时抱佛脚的情况,提升学习效果。
然后,积极的语言环境就像是桥梁上的钢索,支撑着整个学习过程。
语言环境对于语言学习的促进作用不可忽视。
学生可以通过与同学、老师的英语交流,参与英语角活动,观看英语电影和听英语歌曲等方式,融入到语言的实际使用中。
这样的环境不仅能够激发学习兴趣,还能够提高语言运用的实际能力。
紧接着,有效的学习策略是桥梁的拱形结构,为整个学习过程提供了稳固的支撑。
使用科学的学习策略能够让学习更加高效。
比如,采用联想记忆法来记单词,运用语境猜测词义的方法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或通过角色扮演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这些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言知识,并在实际使用中得心应手。
另外,家长和教师的支持是桥梁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长的鼓励和教师的指导,如同桥梁的建设者,他们的支持不仅仅体现在课本知识的讲解上,更在于给予学生足够的信心和适时的反馈。
家长可以通过帮助孩子制定学习计划、关注学习进展、参与学习活动等方式,增强孩子的学习动力。
而教师则通过课堂教学、作业批改、课外辅导等形式,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支持。
最重要的是,学生自身的积极态度和自信心是这座桥梁中最关键的支柱。
Successful People Do What Failures Don'tWant to DoIn the journey of life, success and failure often depend on the choices we make. Successful people are not necessarily born with superior abilities or extraordinary talents. They stand out because they are willing to do what others don't want to do, what others are afraid to try, and what others are unwilling to persevere with. This willingness to embrace challenges and overcome obstacles is what sets them apart and leads them to success.One of the key differences between successful people and failures is their attitude towards difficulties. Failures often shy away from challenges, preferring the familiar and comfortable path. They are quick to give up when faced with obstacles, unwilling to push through the tough times. On the contrary, successful people view challenges as opportunities for growth and learning. They embrace difficulties with open arms, using them as stepping stones to achieve greater heights.Successful people also differ in their approach to failure. For failures, failure is a devastating blow thatthey are unable to overcome. They see it as a permanent setback, something that defines their limitations and capabilities. However, successful people view failure as a temporary setback, a learning experience that helps them refine their skills and strategies. They learn from their failures, using them as a springboard for further success. Another crucial aspect is the perseverance shown by successful people. They are relentless in their pursuit of goals, refusing to give up even when faced with seemingly insurmountable obstacles. They understand that success does not come easily and is often the result of hard work, dedication, and perseverance. They are willing to put in the hours and effort required to achieve their goals, regardless of the difficulties they encounter.Moreover, successful people are often open to new ideas and experiences. They are not afraid to step out of their comfort zones and explore unknown territories. They are curious and eager to learn, constantly seeking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hat will help them grow and develop. This openness to new experiences allows them togain valuable insights and knowledge that can be leveraged for success.In conclusion, successful people achieve their goals by doing what failures don't want to do. They embrace challenges, learn from failures, persevere in the face of obstacles, and are open to new ideas and experiences. By developing these habits and qualities, anyone can turntheir dreams into reality and achieve success in their chosen field.**成功者做失败者不想做的事**在人生的旅途中,成功与失败往往取决于我们所做的选择。
英语教学反思与总结简短教学反思能暗中帮助教师迅速接收反馈信息,找出成功与不足,使课堂教学不断优化明晰。
以下是给大家的关于英语教学反思与总结,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英语教学反思与总结【1】从事多年初中英语教学工作的英语教师,结合日常教学工作当中的工作点点滴滴,总结的几点教学反思。
学会英语,不但多了一对耳朵,一双眼睛,和一条舌头,甚至是多了一个头脑!因为语言是思维生物思维的工具,认识世界的工具,掌握认识语言也即掌握了一种观察和一种世界的方法和习惯。
从事多年初中英语教学教育工作的我,结合日常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总结以下几点教学反思:教学反思一、初中英语教师应有情感意识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学习过程中影响学习效果的最大是之一因素学习者的情感控制。
近几十年来,研读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会,学习者的情感原因,包括动机和态度等对英语学习的效果促成乃至成败起到相当大的作用。
如何课题素质教育理论引入外语教学是当前外语教学战线的四大将。
英语学习成功的因素中,除了智力因素外,更重要的是那些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教学反思二、初中英语教师应有文化意识在中学英语的教学中,因为课文的简单易懂,所含的信息量少的某种原因,很多外语系教师忽视了文化对语言的影响,而导致可能引发了一些语言情景的不真实,和虚假的语言的释放出。
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重要组成部分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组成部分。
词汇是文化纯化信息的主要浓缩。
对英语单词的准确理解,和对语言环境的认识和创设和把握,需要对文化的比较十分深刻的理解。
外族文化知识的获得,主要是通过对该族文化历史的研究和学习,通过对该族语言文学作品的研读,通过对该族东方文化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的了解。
而读原版英语经典著作的学习,是到达这三条的捷径。
教学反思三、初中英语教师应有发展意识一向以来,人们中学英语教师的语言知识潜力要求不高,认为中学英语纯粹,不需要太好的语言功底,只要有良好的教学技能就能够了。
英语学习成功者与不成功者在方法上的差异(1) (2006-12-05 21:45:54) 转载 分类: 学习策略 老师推荐文 了英语学习成功者与不成功者在方法上的差异 一、理论背景: 英语学习者的观念大致分为两类。一类为管理概念,另一类为语言学习观念。管理概念指学生对确定目标、制定计划、选择策略、控制策略等一系列管理活动重要性的认识。语言学习观念是指学生对如何才能掌握好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交际能力的主张。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对外语学习的一系列主张就是一种学习理论。学习者形成的学习理论对他们自身的学习行为有着直接的影响。如果调整学习者的语言学习行为,必须使他们的观念发生变化。策略指对学习过程最理想的调控。调控内容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与过程有关,二是与语言学习材料本身有关。前者称为管理策略,后者称为语言学习策略。管理策略涉及目标的制定、策略的选择、时间的安排、策略有效性的评估和调整。这一系列活动都以自我评价为前提。语言学习策略直接用于英语学习。应该说语言学习策略本身并没有明显的好坏之分,它们效果的好坏要看学习者使用是否恰当。这种恰当性就是执行管理策略有效性的最好标志。
二、研究方案: 1. 研究对象。参加个案研究的学生有王红和李华。她们于1989年秋进入南京某高校英语专业学习。至调查之日,她们已在同一个班级学习了两年。她们有着类似的家庭背景,高考入学考试的中文和英文成绩几乎一样。两人都抱怨中学的英语教学忽视了听说技能的训练。两人都很想把英语学好,但根据两人每星期课外花在英语上的时间,李华似乎比王红更加发奋。王红每星期大约花21个小时,李华却花了41个钟头。尽管她们几乎在同样的条件下学习,但两年后,她们的英语水平出现了惊人的差异。最为令人不解的是,李华几乎是付出了双倍的代价,但在全国四级考试中,成绩(64,25)却比王红(90.5)低26分之多,达三个多标准差,而王红却成了1991年全国四级考试中的佼佼者。鉴于王红和李华的其他情况基本相仿,造成她们学习成绩明显差异的原因似乎可以归于学习方法上的不同。 2.数据收集。在个案研究时,王红和李华参加了面谈,记日记和阅读文章。这三项活动都是个别进行的。面谈的内容紧紧围绕她们的观念和策略。例如"你认为从上下文中猜词义是不是学单词的一种好方法?为什么?""你平时用不用猜词义的方法学习单词?” 如果她们的回答是“用了”,下一个问题便是: “你是如何运用这一策略的?”一个星期日记的内容包括:1)课外所做的与学习英语有关的事;2)每项活动所花的时间;3)进行每项活动时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即是否精力充沛,是否思想集中);4)进行每项活动时所采取的策略。随后,还就日记内容不清楚的地方进行了询问。阅读文章有850个字。阅读时间不限。要求像平时阅读综合英语教材一样,该查字典时,查字典,该做笔记时,做笔记。此外,还把她们阅读的情况分别摄了像。阅读任务完成后,立即将摄像放给她们看,并在有趣的地方停下来,进行询问,例如,让她们回忆当时为什么要停下来或用笔做记号。 三、结果: 下面首先考察王红和李华在课外所从事的听、说、读、写活动,目的在于探究她们在语言观念和策略上的差异。然后报告她们在管理观念与管理策略上的不同之处。 1.语言观念和策略上的差异 1)听力练习 如何在课外进行听力训练?在面谈中,王红对这一问题作了如下回答: 我听voa的新闻广播。我喜欢一边听一边做笔记,听完后根据笔记定内容摘要。有时我把英语广播节目录下来,反复听,直到听懂每一个字,像这样的活动要花40分钟到一个钟头。有时我也去听力室听磁带,有的听得细,有的听得粗。听得细的,就像做dictation一样。 根据她的描述可以看出,她课外听力的活动有两种:一种是半精听,另一种是精听。这两种活动有着明显的区别。半精听时,只听一遍,精力主要放在内容上,但不忽视语言形式。她一边听+边记笔记,至少有三个好处,一是促使注意力集中,二是提高对语言形式的意识程度,三是可以训练自己的写作能力。精听时,她要求自己听懂每一个字、每一句话。 李华意识到她的听力比较差。根据日记的记载,她每天至少花半个小时听英文广播,但感到进步不快。当被问及她是如何听时,她说道:"我经常去听力室听录音,磁带内容各种各样,但我很少记录听的内容。我的目的是要听懂大意。对我来说,听voa或bbc,就是要听懂意思。" 可以看出,李华无论是听磁带,还是听广播,都不注意语言形式。从她的日记中还可以看出她虽然花了很多时间练听力,但多数时间心不在焉。常常是一边听一边做其它事情,有时甚至听着听着睡着了。因此她富有成效的听力活动并不多。 2)口语练习 当王红被问及如何提高自己的口语能力时,她作了如下的描述: 我上课非常积极,因为我认为这是练口语的好机会。我也喜欢和同学或老师说英语,我还喜欢自乙对自己说英语。有时我在厨房一边做家务一边说英语,妈妈听到我读英语的声音时,以为我在和她说话,她就从房间里大声问:"你在说什么?“我认为自己对自己说英语是个练习口语的好方法。… 在英语会话时,如有生词想不起来,我通常不用手势,因为手势不能清楚地表达思想,我喜欢用简单的英语解释或用其它的语言手段。假如不知道如何用英语来表达自己,我就问别人而不采用回避的方法。 以上的描述清楚地体现了王红练口语的两个特点。第一,她充分利用一切机会,不仅积极用英语进行交际,且自己对自己讲英语。第二,她不用回避的策略,也不用非语言手段来解决交际过程中语言知识不够的问题。 面谈中,李华却是这样回答同一问题的: 我不愿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有时知道了答案也不想讲。课外我也不练,因为根本没有说英语的环境。偶尔,我会对自己讲。交际时想不起某个英文词时,我用手势或者就干脆不讲,偶尔会查查字典。 3)阅读练习 在面谈中,王红主动分出了两种阅读: 自选读物和教材。在第一种阅读中,她把重点放在阅读速度和整篇文章的内容上,但遇到有趣的生词,她查词典,不仅弄清词义,还注意它的用法;在第二种阅读中,她努力读懂每一句话和每一个字,同时弄懂整篇文章的内容。下面就是她对阅读练习的描述: 假如读的是自己找的材料,我就不一字一句地抠。只要能弄懂大概内容,我就不查生词了,但遇到有趣的词,我还是要查。如果读的是老师布臵的内容,我总是非常仔细,因为老师就喜欢挑我们不注意的地方出考题。 平时我不喜欢背诵课文,但喜欢朗读课文。我不大精通语法,因为有时我不能说出句子每个部分的语法作用,但如果句子结构非常复杂,我就要找出主语和从句。 当王红被问及如何处理阅读材料中的新单词时,她讲: 如果单词不重要,我不查字典,特别是读自己选的东西。但读教材时,我先把课文通读一遍,猜生词的意思,不用字典。第二遍读的时候,我才用字典记生词。除了看词义的解释外,还看短语和例句。我不重复个别的单词,但重复短语。一个单词要是查几次字典,我就能记住了。课文中有些词很生僻,我不花时间记它们,至多考试前看一看。我不喜欢把单词抄在笔记本上,我的习惯是把词义直接写在课本上,通常是英文,但有时英文的解释太长又不清楚,就写中文意思。我喜欢把记单词和读课文结合在一起,我感到这种方法比单独记单词效果要好得多。 根据王红的描述,我们可以归纳出她学习单词的几个显著特点。首先,她能区分重要的和不重要的,并对此采取不同的策略。第二,她把猜词义这一策略与查字典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第三,她不孤立地记单词,而是记短语,并且把这一任务和读课文连在一起。第四,她能对英语解释的清晰程度作出判断,对不清楚的,就改用中文。简言之,她的单词学习涉及了一系列的自我决策和选择。 李华在面谈中没有主动区分两种不同的阅读,她的描述仅限于教材。然而,在一周的日记中,她所记载的活动也有两种。这说明她对这两种不同性质的阅读在意识层面上没有清晰的区分。根据日记记载,她在阅读课外书时,速度慢得惊人,有时一课书竟花了她三个半小时。观察李华的阅读过程,850个字的文章,她共花了65分钟,其中竟用了三分之二的时间查字典,抄词义和例句。她在抄词义和例句时,没有进行必要的选择,而是一古脑儿抄下来。当问及如何记新单词时,她说她没有什么方法,就是反复读,但是今天记住了,明天又忘了,复习对她来说似乎没有什么用处。笔者认为她对生词的重要性不加区别,一律采取同样的方法。什么单词都想记,不分重要不重要,平均使用力气,其结果,花了许多时间,但成效仍不尽人意。另外,李华不记课外阅读中出现的单词,这就限制了她词汇学习的范围。 最有趣的是当问及阅读时用不用中文翻译时,王红立即回答,她从不作解释,除非老师要求做翻译练习。她认为在阅读过程中依赖中文翻译是有害的。但李华的看法和做法与王红形成明显的对比。她说:中文翻译对理解应该是有帮助的,当然光用翻译未免有点单调。〃…一般我不做一字一句的解释,但碰到复杂困难的句子。我会停下来,分析句子的结构,想它中文的意思。如果课文容易,脑子会自动翻译。 4)写作练习 王红对发展自己的英语写作能力也非常重视。平时除了完成老师布臵的作业外,她坚持用英语作笔记,用英语写日记,她还将练听力和练写作结合起来。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她每写一篇作文,都要经过反复修改,既改内容,也改语法和用词上的错误。在日记中,她叙述了写小故事时所用的策略: 尽管这几天我一直在想这个故事,但故事的内容直到写之前才在脑海里出现。因此,我一口气把它写下来,这是第一稿,放一两天后,再写第二稿,然后给同学看。让他们提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