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风景园林大师阿兰·普罗沃设计风格与经典作品简析
- 格式:pdf
- 大小:1.24 MB
- 文档页数:2
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之凡尔赛宫鉴赏美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人类开展的历史,确实是根基一部不断熟悉和制造美的过程。
而高质量、高水平的园林工程建设,既是改善城镇生态环境和建设投资环境的需要,又是人民高质量生存、生活、工作环境的根底。
16-17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式园林传进法国。
法国多平原,有大片天然植被和大量的河流和湖泊。
17世纪后半叶,从路易十三开始,国王战胜了封建诸侯而同一法兰西。
路易十四时〔1661-1715年〕,是法兰西的极盛时代。
路易十四为了满足他的虚荣,代表他的至尊玉权威,建筑了宏伟的凡尔赛宫苑,在西方的建园建园史上解开了光华灿烂的崭新一页。
那个宫苑是法国最杰出的建筑大师勒诺特设计和主持建筑的。
这座园林不仅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名园之一,也是法国尽对君权的象征。
艺术特征:凡尔赛宫宫殿为古典主义风格建筑,立面为标准的古典主义三段式处理,立即立面划分为纵、横三段,建筑左右对称,造型轮廓整洁、庄重宏伟,被称为是理性美的代表。
其内部装潢那么以巴洛克风格为主,少数厅堂为洛可可风格。
正宫前面是一座风格独特的“法兰西式〞的大花园,园内树木花草不具匠心,使人瞧后顿觉美不胜收。
而建筑群周边园林亦是世界著名。
它与中国古典和皇家园林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
它完全是人工雕琢的,极其讲究对称和几何图形化。
要是凡尔赛宫的外瞧给人以宏伟壮瞧的感受,那么它的内部陈设及装潢就更富于艺术魅力,室内装饰极其豪华华美是凡尔赛宫的一大特色。
500余间大殿小厅处处金碧辉煌,豪华非凡:内壁装饰以雕刻、巨幅油画及挂毯为主,配有17、18世纪造型超尽、工艺精湛的家具。
大理石院和镜厅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两处,除了上面讲到的室内装饰外,太阳也是常用的题目,因为太阳是路易十四的象征。
有时候还和兵器、盔甲一起出现在墙面上。
除了用人像装饰室内外,还用狮子、鹰、麒麟等动物形象来装饰室内。
有的还用金属铸造成楼梯栏杆,有些金属配件还镀了金,配上各种色彩有大理石,显得十分灿烂。
第四章法国园林1.法国国土景观有哪些特点?对法国园林风格的形成有哪些影响?答:(1)法国国土景观有气候温和湿润、平原开阔、河流众多、森林广布的特点。
(2)在造园要素的运用方面,法国古典式园林再现了法国国土景观的特点:①在水景创作上,将法国平原上常见的湖泊、河流、运河等形式引入园林,并形成以水镜面般的效果。
②在植物方面,采用大量本土丰富的落叶阔叶乔木,集中种植在林园中,形成茂密的丛林。
③由于法国园林中的地形比较平缓,因此布置在府邸前的刺绣花坛成为全园的构图中心。
④法国温和湿润的气候条件下,需要运用以鲜花为主的大型刺绣花坛,形成更加欢快的热烈的效果。
⑤在园路景观的处理上,通常以水池、喷泉、雕塑及小品等装饰在路边或园路的交叉口,有着引人入胜的作用。
2.法国文艺复兴园林与意大利园林在造园手法上有哪些联系与区别?答:从16世纪起,法国文艺复兴园林在意大利园林的影响下逐渐发展成熟的,初期是在单纯的模仿意大利园林的造园要素和布局形式。
随后,法国园林不在满足于对意大利园林的模仿,在学习意大利造园手法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以求形成适合法国本土特点的造园样式,并且在造园要素的更新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步。
例如刺绣花坛作为园林构图中心的运用,采用整体平面布局的方式而不是意大利园林的台地式园林;丰富的花卉运用;以及运用水镜面的造园手法,均体现了法国园林与意大利园林在造园手法上的区别。
3.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与之前的园林有哪些联系?答:(1)产生背景从16世纪下半叶起,在意大利园林的深入影响下,以及法国造园师的不懈努力下法国园林取得了长足进步,17世纪,古典主义成为御用思想与文化,促进古典主义理论的发展,法国进入古典主义造园时代。
(2)联系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延续了法国文艺复兴园林的构图原则和造园要素,在此基础上将这种原则运用的更加彻底,将要素组织的更加协调,使构图显得更加完美,成为规则式园林发展的顶峰。
在此基础上引入科学的透视法,寻求视线上景物之间的比例和谐,同时将丰富花园样式统一成一个整体。
法国园林1.法国⽂艺复习园林与意⼤利园林在造园⼿法上有哪些区别和联系?答:法国⽂艺复兴园林在造园⼿法上有仿造意⼤利园林,采⽤多层台地式,但是由于两国地貌的差异,意⼤利园林的台地⾼差更明显,⽽法国园林台地⾼差效果不甚显著,更趋于平坦;两者都是中轴对称设计,建筑都位于中轴线上,控制全园;植物上都有运⽤⼤量花坛,意⼤利园林主要是模纹花坛样式,法国⽂艺复兴园林也开始出现了绣花纹样的简单图案,偶尔⽤雕像点缀;⽔景的运⽤上,意⼤利园林更多的是动态⽔景多⼀些⼤量使⽤跌⽔、喷泉,法国⽂艺复兴园林因法国地形平坦,在园林理⽔技巧上多⽤平静的⽔池、⽔渠,很少⽤瀑布、落⽔。
另外,引进了意⼤利园林中的岩洞。
⽂艺复兴时期的园林为法国早期的古典主义。
在倡导⼈⼯美,提倡有序的造园理念影响下,造园布局便注重规则有序的⼏何构图,这⼀理念同时在植物要素的处理上也有表现,他们运⽤植物以绿墙、绿障、绿篱、绿⾊建筑等形式出现,⽽且技艺⾼超,充分反映了他们唯理主义思想。
2.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产⽣的历史背景,与之前的园林有哪些联系?答:法国园林萌芽于罗马⾼卢时期,那时主要以蔬果园形式为主。
16世纪初,收到意⼤利⽂艺复兴园林的影响,诞⽣了法国⽂艺复兴园林。
17世纪,法国的路易⼗四建⽴了古罗马帝国以后欧洲最强⼤的君权,绝对军权主义主张⼀切科学、⽂学、艺术、建筑,乃⾄城市规划,园林建设都必须为君主政权服务以及当时出现的笛卡尔的唯理主义,这⼀时期,欧洲各国向法国学习⼀切,从⽂学、艺术,直⾄⽣活⽅式,强调⼈⼯美⾼于⾃然美。
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到17世纪下半叶,法国园林艺术形成了鲜明的特⾊,园林的构图基本形式多为直线和⽅⾓,花园中种植⼤量精致的刺绣花坛,⾄此达到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的⿍盛时期。
3.为什么说沃勒维贡特庄园标志着法国古典主义园林艺术⾛向成熟?答:在沃勒维贡特庄园中,勒诺特尔在他的花园⾥第⼀次加⼊了⼀些个性化的元素: ⽤黄杨⽊仿制的⼟⽿其地毯,灌⽊林,岩洞,草坪,湖和泉⽔所构筑的种植园; 这个新构想反映了那个时代等级森严的贵族的制度。
第章法国古典园林(1)第章法国古典园林法国古典园林,是指受法国16至18世纪的宫廷文化影响,以法国风格为主导创建的花园。
其中,第章法国古典园林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法国风格。
一、什么是第章法国古典园林?第章法国古典园林源于17世纪,在法国已成为一种固定的规划方式。
它的建筑风格以对称性为主要特征,注重形式之美和空间之美的统一。
第章法国古典花园主要被设计用于大型皇家、贵族庄园的建设,是当时欧洲最富盛名的园林之一。
二、第章法国古典园林的设计特点有哪些?1.对称性第章法国古典园林以对称性为主要特点,整个花园可以分为左右两部分。
对称性的设计,使得整个园林在视觉上更加平衡和统一。
2.人工构造第章法国古典园林的设计风格追求完美和规则,因此人工构造是其重要特点。
景观中包括了大量的立体造型和建筑物,如等距的树林、对称的喷泉、均匀划分的草地等。
3.印象主义景观尽管第章法国古典园林强调对称和规则,但其整体风格仍融合了印象主义的元素。
设计师们常常利用花园中的颜色、绿色植物、水景等元素,创造出一种充满自然气息的景观。
4.形式化的景观第章法国古典园林中,规划和构造过程非常严格,主要追求形式上的完美和规则性。
这种形式化的景观格外适合大型宫廷和贵族庄园的修建,体现出其华丽、宏伟的特点。
三、哪些第章法国古典花园值得一提?1.凡尔赛宫花园凡尔赛宫花园,是第章法国古典园林的代表之作,被誉为“园林的楼级大师”。
花园以对称和规则著称,景观中有许多富有大气势的水景、喷泉、花坛等。
2.维千斯宫花园维千斯宫花园,是第章法国古典园林的另一代表,与凡尔赛宫花园齐名。
花园设计规矩严谨,构造精美独具。
其最大的特色是双森园,即由两排约500棵的树组成,两排树叶轻轻碰撞的声音,透着古典与宁静的情致。
四、为什么要了解第章法国古典园林?了解第章法国古典园林的设计特点,不仅有助于我们欣赏和理解欧洲园林文化的发展历程,更也可在我们自身的建筑设计、庭院规划中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的风格布局17世纪后半叶,传统的西方几何式园林风格在法国获得进一步发展。
这种风格被称为“法国古典主义”,它具有鲜明的特色,很快风靡了整个欧洲。
“法国古典主义”风格是怎样被用来进行园林布局的?它的开创者又是谁?法国古典主义园林风格是法国的造园家勒诺特开创的,勒诺特由于完成了沃勒维孔特城堡(也叫子爵城堡)花园的设计和建造,从而一举成名,该花园的建成也奠定了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的基本特征。
勒诺特后来成为路易十四时期的宫廷造园家,其代表作凡尔赛宫可称得上是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的巅峰之作。
法国园林在高卢罗马时期就已经开始出现,中世纪附属于修道院或寨堡的园林已经具有绿廊和修剪整齐的树木等。
在整个16世纪和17世纪上半叶,法国的园林主要受同时期的意大利园林的影响。
在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逐渐发展出一套成熟的传统几何式造园体系,这是一种台地式花园,多建于丘陵地带,有立体的堆积感,需要从高空视点俯瞰。
至17世纪,它发展为巴洛克风格庭园,更加重视奇特、具曲线的人工修剪的树木。
而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不再使用台地式花园的布局方式,而是在平地上利用宽阔的园路形成贯通的透视线,并利用水渠等物形成恢弘的景观。
这种园林景观的平面几何图案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它们不仅仅是简单的图形,而且是进行总体布局的重要手段。
凡尔赛宫园林位于巴黎西南郊外,原为国王狩猎的行宫。
路易十四决定在凡尔赛建设自己的王宫,并由勒诺特负责大花园的设计,其由东向西分为花园、小林园和大林园三个部分,其中以大林园面积最大。
主轴线从宫殿开始穿过花园,在小林园处穿过王家大道,大道两端各有一座喷水池,池中分别雕有阿波罗之母和阿波罗组合雕像。
大林园中部有十字形的运河,一方面延续了园林的主轴线,另一方面也引出了与其垂直的一条辅助轴线。
辅助轴线的南端为动物园,北端筑有大、小特里阿农庭园各一个。
在轴线的重要节点处向外放射出笔直而互相交叉的林荫路,林荫路两侧种有两排到三排修剪过的树木,它们常正对雕像或喷泉,因而形成了明显的节奏感。
普罗旺斯浪漫风情普罗旺斯(Provence)位于法国东南部,以其浪漫的风情和美丽的自然景观而闻名于世。
它拥有迷人的乡村、宜人的气候和独特的文化,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体验其独特的魅力。
1. 青花瓷般的蓝色天空普罗旺斯的蓝天是其独特之处,常年都有着湛蓝无云的天空。
蔚蓝的天空与黄色的阳光相映成趣,为普罗旺斯增添了一抹浪漫的风情。
在普罗旺斯的小镇上漫步,仰望那片湛蓝的天空,仿佛进入了一个梦幻的世界。
2. 紫色的薰衣草花海普罗旺斯的薰衣草盛产地之一,每年夏季,数千公顷的薰衣草田在普罗旺斯绽放。
薰衣草盛开时,整片土地都弥漫着浓郁的芳香,花海波澜壮阔,紫色的花朵像烟雾一般在阳光下轻轻舞动,给人一种宛如仙境的感觉。
3. 古老的城堡与修道院普罗旺斯拥有很多古老的城堡和修道院,它们静静地屹立在山脚下或者山顶上。
这些建筑凝聚了普罗旺斯的历史和文化,每一个建筑都有其独特的故事。
游客们可以在这些古老的建筑中漫步,感受历史的沉淀。
4. 别样的艺术与文化普罗旺斯以其独特的艺术和文化而闻名。
这里曾是画家梵高和塞尚的创作地,他们在普罗旺斯创作的作品成为了艺术史的经典。
此外,普罗旺斯还有独特的音乐、舞蹈和手工艺品传统,游客们可以在这里体验到别样的艺术与文化。
5. 美食与美酒普罗旺斯的美食和美酒同样令人难以忘怀。
这里的食材新鲜,并以浓郁的地中海风味为特色。
奶酪、香肠、橄榄油、蔬菜和水果等,在普罗旺斯都有着独特的味道。
普罗旺斯还自产葡萄酒,红酒和玫瑰酒都是其特色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6. 悠闲的乡村生活普罗旺斯的乡村生活被人们誉为“法国的乡村梦想”。
在这里,你可以与时间慢慢流淌,沉迷于乡间的宁静与美丽。
可在薰衣草田中散步,坐在小镇的咖啡店里品尝当地特色小吃,或者漫步在村庄的麦田中,感受大自然的恩赐。
7. 诗人和爱情的聚集地普罗旺斯被誉为诗人和爱情的聚集地。
这里的美景、浪漫的气氛,以及浓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以及爱情中的情侣。
普罗旺斯的魅力让人们对爱情充满了憧憬,诗人们在这里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让人们流连忘返。
凡尔赛宫简析
凡尔赛宫是法国最著名的宫殿之一,位于巴黎西南约20 公里处的凡尔赛镇。
以下是对凡尔赛宫的简要分析:
- 建筑风格:凡尔赛宫是一座宏伟的巴洛克式建筑,由法国建筑师路易·勒沃(Louis Le Vau)和安德烈·勒·诺特尔(André Le Nôtre)设计。
宫殿的外观壮观,内部装饰豪华,充满了各种精美的雕刻、壁画和挂毯。
- 花园景观:凡尔赛宫的花园是其最大的亮点之一,由安德烈·勒·诺特尔设计。
花园占地约800 公顷,包括多个区域,如花坛、水池、喷泉、雕塑和迷宫等。
花园的设计体现了对称、秩序和几何美感,是法国古典园林的代表作。
- 内部装饰:凡尔赛宫的内部装饰同样豪华,包括各种精美的家具、挂毯、绘画和雕塑等。
其中最著名的是镜厅,由357 面镜子组成,是凡尔赛宫最华丽的房间之一。
- 历史意义:凡尔赛宫是法国历史的重要见证,是法国封建王朝的象征。
在法国大革命期间,凡尔赛宫曾被革命者占领,成为了法国政治和文化的中心。
- 旅游景点:如今,凡尔赛宫已成为了法国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
除了宫殿本身,凡尔赛宫的花园和附属建筑也吸引了很多游客。
凡尔赛宫是法国文化和历史的重要遗产,其宏伟的建筑、精美的
装饰和美丽的花园景观,使其成为了世界上最著名的宫殿之一。
日本书籍装帧大师杉浦康平作品简析
李静;吴卫
【期刊名称】《设计》
【年(卷),期】2016(000)013
【摘要】杉浦康平青年时期接受日本本土设计教育,后在西德乌尔姆设计学院任教,回国后将欧洲的理性主义与东方传统文化相结合,基于建筑专业的学科背景,杉浦康平喜欢像设计建筑一样设计现代书籍,创出一套自己的装帧设计风格;从其大量的书籍设计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其东西融合的排版风格,匠心独运的书脊设计和冷暖协调的色彩运用等三大书籍创作特色;杉浦康平拓宽了书籍装帧设计的表现手法,不愧是亚洲现代书籍设计的先行者.
【总页数】3页(P146-148)
【作者】李静;吴卫
【作者单位】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05
【相关文献】
1.日本现代建筑设计大师隈研吾作品简析 [J], 马雅丽;吴卫
2.现代主义式网格与日本传统文字排版风格的融合——杉浦康平《全宇宙志》书籍设计之考察 [J], 李文轩
3.英国波普艺术大师艾伦·琼斯作品简析 [J], 马雅丽;吴卫
4.书籍装帧设计中的汉字艺术r——从《亚洲的书籍、文字与设计:杉浦康平与亚洲
同人的对话》谈起 [J], 王尧;郭甜
5.法国风景园林大师阿兰·普罗沃设计风格与经典作品简析 [J], 王世豪; 叶杨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法国风景园林大师阿兰·普罗沃设计风格与经典作品简析王世豪,叶杨飞(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北京海淀100083)介绍了阿兰·普罗沃(Allain Provost )的生平经历和设计风格,以巴黎水生植物花园、巴黎雪铁龙公园和迪德罗公园为例,分析阿兰·普罗沃的设计特征:早期多用自然有机形、具有现代气息的古典主义风格、善用水元素。
阿兰·普罗沃;生平经历;设计风格;古典主义克斯、劳伦斯·哈普林和丹·凯利等20世纪初现代风景园林师的影响,设计风格有了根本性的转变,逐渐由自然式转向规则式的风景园林设计,形成了我们所熟知的阿兰·普罗沃风格。
在此期间,他的园林作品也表现出了转变过程中自然式与几何式混合的特点。
1990年普罗沃再度成立园林设计公司———他与阿兰·库塞朗(Alain Cousseran )共同成立“符号团队”(Groupe Signes )事务所,并一直合作到1998年,此后他便开始退居后位。
从1976~1986年,他在从事设计专业的同时,也任教于法国景观设计国立高等学院。
从1987年开始,担任景观建筑高等学院的院长。
他的专业工作与教学工作并没有影响他在1982年成为法国景观联盟会的创始人之一,之后他几次当选为会长[3]。
2阿兰·普罗沃的设计风格及主要作品解析阿兰·普罗沃处于欧洲20世纪2种现代潮流断层的位置上,从倡导“绿色空间”到园林艺术的回归,普罗沃不仅见证了2种现代潮流的转变,而且也在特定的时代完成了阿兰·普罗沃风格的塑造[1]。
纵观阿兰·普罗沃的设计历程,其设计风格具有以下3个典型特征。
2.1早期自然有机形的运用在普罗沃的职业生涯早期,即20世纪80年代以前,他的设计作品常带有18世纪英国风景园如画的风格,他喜爱并擅长运用自然有机形的曲线和反曲线来组织平面形态。
而这样的设计风格是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的。
20世纪50年代后期,巴黎地区有一部分风景园林师开始反思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各种环境问题,场地改造的设计师开始将对自然的体验融入场地之中来表现自然的无穷魅力。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大地艺术开始形成,建筑师、风景园林师等也开始反思自己,强调人类与社会、自然的和谐共存,并向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前进[4]。
于是“重建城市中具有可塑性品质的绿色空间”便成了普罗沃在这一时期的工作重点。
巴黎水生植物花园即是在上述的背景下产生的。
花园位于巴黎东部万森纳森林(Vincennes )内的巴黎阿兰·普罗沃(Allain Provost )是法国当代著名的风景园林设计大师,以其独特的设计思想,创造出众多富含精神品质的园林空间。
他多次获得国内外风景园林设计大奖,受到了业界的广泛的赞誉。
在多年的规划设计实践中,普罗沃的设计风格也在悄然地发生变化,并最终形成了我们所熟知的阿兰·普罗沃风格[1]。
1阿兰·普罗沃的生平经历阿兰·普罗沃1938年出生于法国西部港口城市南特(Nantes ),有布里多尼人(Breton )血统[1]。
布列塔尼半岛(Brittany )和安茹(Anjou )的自然风光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自然景色美不胜收,海滩、森林、陆地、沙丘、优雅的海岸线以及安详淳朴的小镇,使普罗沃从小就产生了对自然的美好向往。
普罗沃出生在一个裁缝世家,祖父和父亲都是裁缝,在普罗沃小的时候,他们裁剪布料时专注的眼神和姿态以及使用剪刀时平稳的双手,一直深深地印在普罗沃的脑海中。
自小耳濡目染,尺寸的掌握、形体的塑造,使他对不同空间的美都有所感悟[2]。
此外,普罗沃在7岁时还曾学习过透视和绘画,这也为他后来的手绘设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生活的环境、家庭的熏陶以及自身的努力都对普罗沃今后成为风景园林师、艺术家和工程师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
1958年,普罗沃进入法国国立凡尔赛高等园艺学院学习,并于1962年取得国立高等园艺学院的工程师学位,之后便留在母校的风景园林系工作。
他于1964年取得国家景观建筑师学位并获得法国国家风景园林师资格认证。
从1965年开始,在良师益友丹尼尔·科兰的引荐下,成为巴黎花园主任观察员罗伯特·若费小组的成员,并担任助理至1970年。
1969年,丹尼尔·科林将万森纳花园(Parc Floral de Vincennes )中水生植物花园部分的设计任务委托给他,这是他个人的第一个项目,普罗沃也因为水生植物花园的成功设计而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1]。
1973~1979年间,普罗沃与JM.科林合作成立了SESPA 事务所。
在1980~1990年的10年间,普罗沃成为了一名自由职业者,在这段时间他受到意大利、法国和西班牙的古典园林艺术以及布雷·马现代园艺2019年第15期106〇花园(Parc Floral de Vincennes)中心湖区的一角,面积仅1hm2,是阿兰·普罗沃的第一个项目[4]。
普罗沃的水生植物花园与科林的花谷和雅克·斯加德的雕塑花园三者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其平面以突出或内凹的曲线、反曲线构成,这样的自然有机形态优美和谐,并很好地与周边环境相互关联,将木平台、卵石铺装和草地等元素进行有机地连接并大量延伸,使游览者有了近距离观赏水生植物的平台。
再如拉·古尔纳夫公园中巧妙地利用废渣在山谷两侧塑造曲线和反曲线的地形而形成的山谷,使得堆积如山的废渣“摇身一变”成了一个具有流动地形的新公园,让人们得以在喧闹的城市中觅得一处静谧的场所。
2.2具有现代气息的古典主义风格曾经无比辉煌的勒·诺特园林,在封建社会退出历史舞台之后曾一度成为被批判的对象。
直到社会理性开始回归,人们重新审视勒·诺特园林,才再次认识到这是一笔多么宝贵的财富。
到20世纪60~70年代,法国的风景园林师们开始有意识地在实践中吸收借鉴本国的优秀园林传统,从而形成了法国当代园林特有的风格,创造了新时代的“法国式”园林[5]。
在这一时期,普罗沃也加入其中,从古典园林艺术中汲取营养,得到他所钟爱的设计元素,并将传统的精髓提炼出来,用现代的手法重新组合展现。
“我把传统和现代结合在一起,我喜爱寻找和建立‘拓线’(可以作为构图依据的旧痕迹和新规线)。
”于是普罗沃逐渐形成了其独有的园林设计风格,即具有现代气息的古典主义风格。
1992年建成的巴黎雪铁龙公园(Parc André-Citro!n)是法国现代园林中具有国际影响的作品。
雪铁龙公园的平面是一系列大大小小的矩形在平面上的组合,然后被一条霸道的斜线从头到尾一刀切到底,为从雅维尔(Javel)地铁站到巴拉尔(Balard)地铁站的人们提供了最快捷的通道,一系列有矩形边界的空间组成了面向塞纳河的轴线。
2个大温室作为公园中的主体建筑,如同勒·诺特尔式园林中的宫殿;温室前下倾的草地又似宫殿前大花坛的简化;周边的环形水渠是法国园林中特有的水壕沟的再现;系列小花园仿佛勒·诺特式园林中的丛林园......[5]无论是平面布局,还是建筑与环境小品的处理,普罗沃都力求在继承法国园林传统的同时,建设一个现代城市公共绿化空间。
正如其所说的:“所谓的现代性都应该是以当代视角对每个国家的传统进行再创造......现代性是在重视环境现状下对其古典题材及重要结构线索的重新整合和再创造。
”2.3善用水元素在古典园林艺术的回归期,也是普罗沃设计风格转变的时期里,他不仅从法国的巴洛克园林中获取灵感,也在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园林和西班牙的伊斯兰园林中领悟到了水的妙用,让夏德海尔瀑布轻快的水流在拉德方斯玻璃和混凝土的世界里演奏出了一曲富丽堂皇的管弦乐章。
迪德罗公园占地1.5hm2,位于巴黎拉德方斯新区,于1993年建成。
公园分为3部分:孚日(Vosges)广场、迪德罗步行道和公园。
在迪德罗公园中,水无疑是最主要的元素,充满着趣味与欢乐的水流从高处广场的源头而来,消逝在低处广场,构成了这一序列的主题,而夏德海尔(Chadhar)瀑布就是这一序列的中心:水流沿着呈条状波浪形体、令人惊叹的坡道下落,从开始的平缓、半透明转换成一簇簇细小而湍急的白色泡沫。
瀑布侧面伴随着自由摆动的多年生植物以及2个波浪形阶梯,倘若您伴随着水流从台阶上走下来,可以观察到水流下落形成的起伏波浪,但是其韵律与旁侧的台阶和绿篱有所不同。
此处是慢板在他处却变成了二二节拍的律动。
被放大尺度呈现的沙塔尔(莫卧尔王朝传统花园中的小型水流坡道)则以极快节奏驱动所有其他的旋律[3]。
在这个构图严谨、原本可能难以接近的几何平面图上,由于水的存在,所有的东西都活跃、舞蹈起来了。
3结语阿兰·普罗沃曾经这样描述他自己:“我不是一个理论家,而是一个手工艺人、艺术家、工程师,不是服务于上流社会的园艺者,而是城市设计师。
[3]”正如他所说的,他从来不会在一个项目完成后由果溯因地创立一套理论来解释他的方案,因为他希望他的作品拥有更多令人赞赏的实际品质,而不是承载着许多深奥的含义,像许多所谓时尚的公园一样总是伴随着晦涩难懂的夸夸其谈。
也正因如此,他的设计总是拥有着高质量的空间品质,能够满足一种极少表达出来却确实存在的社会需要。
做真正有品质的、为大众所喜爱的设计,看似简单,却正是最值得当今园林工作者所认真思考的问题。
(收稿:2019-02-28)[1]吴爽,丁绍刚.解读阿兰·普罗沃斯风格———法国当代风景园林设计大师阿兰·普罗沃斯的设计思想和作品简介[J].中国园林,2007(05): 60-65.[2]杨睿,邱超男,李慧静,等.架起古典主义到现代的桥梁———法国风景园林大师阿兰·普罗沃的景观设计[J].山东林业科技,2017,47(01): 103-105+72.[3]法国亦西文化.景观设计之拓线:阿兰·普罗沃设计作品专辑[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4]杨鑫,张琦.再忆阿兰·普罗沃斯特的巴黎水生植物花园[J].风景园林,2011(02):110-115.[5]林箐.传统与现代之间[J].中国园林,2006(10):70-79.王世豪,男,天津市人,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园林专业。
2019年第15期现代园艺107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