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舆情监控管理办法

舆情监控管理办法

舆情监控管理办法
舆情监控管理办法

舆情监控管理办法

为提高项目部舆论引导水平,妥善处置舆情,有效防范和化解舆情风险,维护项目和企业的利益和形象,制定本办法。

一、原则

舆情无小事原则;一把手重视原则;源头首要控制原则;全局利益优先原则;分级分类原则;快速处置原则;统一口径原则:积极沟通原则;谨慎坦诚原则;化危为机原则。

二、项目成立舆情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项目部党支部书记、项目经理

副组长:项目部其他领导班子成员

成员:项目各部门专业负责人

办公室为舆情监控管理的归口部门,将各部门舆情监测员监测到的舆情,按照分公司舆情分级,做好划分登记,及时上报舆情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各部门要指定1名人员担任部门舆情监测员,负责舆情监测的上报、处置意见的报送。

三、处置流程

项目部发生突发事件或者舆情后,要第一时间启动危机处置案,包括突发事件新闻处置应急预案,上报办公室主任,第一时问做好媒体记者的接待和管理工作,同时及时通报项目党支部书记,党支部书记与项目经理按照分公司典情分级划分的等级,接收到突发事件、较大以上舆情后,要第一时间报送至分公司党群办和有关领导。对于一

般典情,舆情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应迅速调查、了解事件真实情况,并准备初步应对口径。舆情发生后,舆情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时间召开会议进行研判,并于第一时间将研判结果和舆情发展趋势报给分公司党群办。

三、处置方式

监测到舆情发生时,办公室要及时跟踪观察,掌握、研判舆情后,在领导小组指挥下,在尚未调查清楚、无法出具正式结论和回复之前,不能有抵触心理,要运用网络化语言,采用跟帖、撰写网络评论、微博等形式积极参与网上舆论,引导舆论焦点转向主流,维护正面形象,优化舆论环境,减少负面影响,防止事态恶化。

1、迅速与刊发的媒体联系,沟通情况,撤除或减少对负面信息的刊发或报道,及时封堵和删除有害信息。

2、与重点网站沟通,协调弱化处理,减少关注度。

3、与中央媒体、有影响的市场化媒体和新媒体沟通,防止媒体跟进导致事态进一步发酵。

4、因网络发帖或博客(微博客)引发的重大负面舆论,要尽量联系发帖人或博主,真诚沟通删除相关网页,与网站管理部门沟通删除网页。

5、报请政府新闻办公室、信息化办公室处理。

6、对恶意散布谣言、煽动、串联、聚集上访的进行正面引导,理清事实真相,同时报请当地公安机关网络监察处(网络警察)处理。

7、建立舆情管理工作台账。

网络舆情监控实施方案及应对措施

关于加强网络舆情监控 工作预案及应对措施 为进一步加强网络舆情监测,防止不良信息对学校和政府的负面影响,有效防范网络舆情事件发生,掌握网络舆论主动权,加强对网络舆情的预警防范和监测引导,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促进和保障网络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现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加强网上舆情监控,及时掌握舆情动态,坚决封堵、删除各种有害信息,及时掌握互联网等网络媒体对我校的工作动态、教师队伍建设、社情民意等方面信息的报道及评论,加强正面引导,释疑解惑,化解矛盾,消除不良影响,树立我校良好的对外形象。 二、应对措施: (一)网络舆情监控的基本程序为: 收集信息—核实信息—报送信息—处置舆情。 (二)工作要求 1、监测对象及监测内容在较经常出现涉及我校相关舆情信息的主要门户网站、网络论坛等对涉及我校的网络信息进行查询、收集,对新出现的网络信息及时下载,对不良舆情进行监测,做好记录、梳理等工作,及时上报并与主管领导沟通,正确处置。 2、监测方法,采用7*24小时分工轮值负责制,利用相关软件与人工利用百度、google等搜索引擎对舆情进行搜索两种方式,

对主要门户网站、政府网站、新闻网站网友留言、网上论坛、博客、即时通讯等互动性栏目,通过网页逐条浏览或者通过关键字词全网搜索等形式,收集相关舆情信息和留言,并将收集到的网络信息材料及时报送。上报内容包括网络实名、舆情和网友留言大概内容等。网站管理人员要加强网站信息监控和管理,特别是做好网贴、留言等内容的过滤工作,杜绝不良信息的出现。同时还可采用双管齐下的方法,聘请的专业监测机构以周报的形式,定期向上级信息化管理中心报送网络舆情信息;遇突发事件及重大舆情发生,各监测机构应于第一时间报告。 4、网络舆情研判,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将监测到的舆情信息进行分转交办,按照“快速反应、确认事实、妥善处理”的原则及时对网络舆情进行分析、判断、评估,准确查找舆情信息产生的原因,认真核实舆情反映的问题,对舆情走向作出正确的判断,对舆情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客观、全面评估。一般舆情,协调涉及单位作出情况说明;对于把握不准的问题,报主管领导审定。 5、网络舆情协调,得到舆情研判反馈后,网络舆情协调组迅速组织网评员了解真相,以发帖、跟帖、撰写评论文章、介绍事实真相等不同形式进行回复,积极释疑解惑,化解矛盾,消除影响,矫正视听,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回复重在讲事实、摆道理,以理服人,同时要注意用语艺术,做到态度诚恳,讲理不失礼。一般舆情和留言的回复内容由主管领导审核后发布。 重大舆情处置后,要密切关注事件进展情况,防范负面舆情出现反复。

(完整版)舆情管理办法

****有限公司舆情管理办法 为正确把握和引导舆论导向,切实加强企业与员工的密切联系,畅通员工意见表达渠道,进一步规范企业舆情信息管理工作,营造有利于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舆论环境,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舆情管理工作要坚持服务大局、实事求是的原则,围绕大局、大事、大势开展工作,积极贯彻“实时收集分析、迅速应对反馈、坚持实事求是、注重正面导向、实现群众满意、维护良好形象”的工作方法,密切关注基层群众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做到正视问题、坦诚对待、公开透明、依法处置,有效推动企务公开、切实化解负面质疑、杜绝矛盾升级、优化舆论环境,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服务**公司的组织成长。 第二条**公司成立舆情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公司主要领导任组长,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单位、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公司办公室负责人兼任,办公室副主任由相关部门负责人兼任。办公室下设舆情监测协调组、网络舆情监测组和舆情应对处理组等专业小组。 各单位、各部门要指定1-3名人员担任部门舆情监测员,

负责舆情监测的上报、处置意见的报送。 第三条舆情管理领导小组负责与**公司相关舆情监测管理的决策和指挥。 舆情监测办公室负责对外宣传口径的把握和舆情日常工作。办公室下设的各专业小组负责对舆情进行指导、协调、监测分析、督办、处理、反馈等具体工作。 舆情管理员负责舆情监测的上报、处置意见的报送。 第四条为及时、全面了解和掌握相关舆情,舆情管理员具体负责本单位或部门网络舆情监测、上报工作,并按照舆情管理办公室部署和要求做好跟帖等处置工作。 (一)舆情管理员应当要求具有保密意识,且责任心强,有一定分析、判断能力,对一些苗头性、共性的、敏感性、焦点性问题,要早发现、早重视、早解决、早上报。 (二)日常监测时段为7×8工作制(7个监测日,8个工作小时),重大节假日或特殊时期,可根据情况适当提高监测频次,延长监测时间,增加监测人员,重点关注各大网站、省市内各热门网站论坛、重点人员的博客微博。 (三)重大舆情发生,舆情管理员应于第一时间上报至公司舆情监测管理办公室。 (四)公司舆情管理办公室负责相关舆情信息报送的汇总、登记和评比,并提交舆情管理领导小组,由领导小组研判舆情的发展走向、舆论热点和媒体关注焦点,并分析判断

舆情监测、报告、 引导及处置工作方案9

舆情应对机制工作方案 为建立健全舆情监测、报告、研判和处置应对机制,及时了解掌握与开发区初中教育教学工作密切相关的舆情,实现舆情分类分级管理,逐步完善声誉管理体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舆情监督的作用,推动开发区初中作风建设,切实解决好广大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按照“快速反应、及时回复、强抓落实”的原则,建立健全科学、规范、有效的舆情工作长效管理机制,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全面、有序、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全面提升开发区初中教育教学工作质量,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原则 以开放、积极的姿态,坚持及时准确、公开透明、导向正确的原则做好舆情工作。把舆情工作作为人民群众服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提升学校管理水平,改善辖区教育服务,增强学校管理能力的重要工作之一,主动、有效地防范声誉风险和应对声誉事件,避免负面舆情升级和损害开发区初中声誉。舆情监测要及时准确,要搜集调查传播源头和路径,掌握传播范围,对舆论态度、评论、诉求有全面充分的认识;舆情引导及处置要积极主动,正确有效,要将正面宣传、新闻调控、网评引导相结合,形成引导合力;舆情报告要报告及时、内容完整,将相关应对措施写入报告内容。舆情处置要及时有效,及时协调有关部门消除辖内发生的有害、危害类舆情,有效控制影响面。 二、任务及职责 (一)工作任务 1.分级负责。建立开发区初中舆情监测、报告、引导及处置工作(以下简称“舆

情工作”)网络,形成学校办公室、网络中心统一指挥并协调指导,学校、级部、班级三级机构分级负责的工作体系。学校办公室授权各年级级部、网络中心、各处室行使对其所在工作范围内的学生、家长、社会舆情工作职责。各年级级部、网络中心、各处室为舆情工作主体,在遵照开发区初中相关工作要求的基础上,按照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原则,对其所在工作范围内的学生、家长、社会的舆情工作全面承责,级部负责人为舆情工作第一责任人。各年级级部、网络中心、各处室为舆情工作的责任部门,要将任务分解落实,指定工作联络员,实行责任追究工作制。 2.合力联动。办公室、网络中心要与级部班级联动,根据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进行社会舆论监测与引导。负面舆情涉及的相关年级、处室要保持紧密联系,互相配合,共同商议,及早对舆情走向、影响范围做出判断,按照舆情分类报告路径及应对措施及时予以处置。积极落实开发区初中新闻宣传协作机制,与监管处室和办公室、网络中心、各级部班级保持联动,及时沟通工作情况,将其制定的阶段性新闻宣传要点和舆情关注要点纳入学校辖内新闻宣传计划和舆情监测内容。建立健全与新闻宣传部门的沟通机制,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合作,采取多种形式与新闻媒体建立良好的关系,争取新闻媒体及公众对开发区初中教育教学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3.把握方向。针对监测到的舆情,各级农村信用社机构应有健全的机制、良好的应对能力和高度的政治敏锐性,明确思路,统一对外口径。 4.处置及时。各年级级部、各班级、网络中心、各处室应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和专业优势,建立重大负面舆情快速反应机制,第一时间有效利用新闻媒体、互联网站、信息简报等平台,正向引导和处置舆情。 (二)工作职责

网络舆情监控系统可行性报告

舆情监控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 2011年4月

1 目录 第一章项目总述 (2) 1.1 系统背景 (2) 1.2 数安舆情监控系统的必要性 (2) 1.3 我国网络舆情现状 (3) 1.4 系统设计方针和原则 (3) 第二章项目可行性分析 (4) 2.1价值分析 (4) 2.2 数安舆情监控系统三大模块 (5) 2.2.1 舆情分析引擎 (5) 2.2.2 互联网信息采集 (5) 2.2.3 搜索引擎数据管理 (5) 2.3 数安舆情监控系统先进技术 (5) 2.3.1 网络信息采集技术 (5) 2.3.2 数安舆情监控系统舆情智能分析技术 (6) 2.3.3 自然语言智能处理技术 (7) 2.3.4 全文检索技术 (7) 第三章实施方案 (7) 3.1 总体框架 (7) 3.2 数安舆情监控系统系统特点 (8) 3.2.1 自定义URL来源及采集频率 (9) 3.2.2 支持多种网页格式 (9) 3.2.3 支持多种字符集编码 (9) 3.2.4 支持整个互联网采集 (9) 3.2.5 支持内容抽取识别 (10) 3.2.6 基于内容相似性去重 (10) 3.2.7 热点话题、敏感话题识别 (10) 3.2.8 舆情主题跟踪 (10) 3.2.9 自动摘要 (10) 3.2.10 舆情趋势分析 (10) 3.2.11 突发事件分析 (10) 3.2.12 舆情报警系统 (10) 3.2.13 舆情统计报告 (11) 3.3 价值实现 (11) 第四章项目投资 (12)

第一章项目总述 1.1 系统背景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媒体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形式,已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网友言论活跃已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不论是国内还是国际重大事件,都能马上形成网上舆论,通过这种网络来表达观点、传播思想,进而产生巨大的舆论压力,达到任何部门、机构都无法忽视的地步。可以说,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 1.2 数安舆情监控系统的必要性 网络舆情是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公众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热点、焦点问题所持的有较强影响力、倾向性的言论和观点,主要通过BBS论坛、博客、新闻跟贴、转贴等实现并加以强化。当今,信息传播与意见交互空前迅捷,网络舆论的表达诉求也日益多元。如果引导不善,负面的网络舆情将对社会公共安全形成较大威胁。对我们说,如何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及时监测、有效引导,以及对网络舆论危机的积极化解,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国家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创建和谐社会的应有内涵。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正在跃升为全球领先的舆论媒体大国。截至2006年初,电视数量、报纸发行量和30岁以下网民人数均已排名全球首位;现有3000多个电视频道、2000多份报纸和9000多种杂志。在舆情媒体规模、媒体种类等发展迅猛的同时,舆情导向的监测预警显得愈发重要,特别是互联网这把“双刃剑”,既提供了大量进步、健康、有益的提倡性信息,也有不少反动、迷信、低级的误导性言论,这样就更需要有舆情监测预警的出现,防范误导性舆论的社会危害于未然,把握和保障正确舆论的前进导向,为构建和谐社会的舆情保驾护航。 2

关于舆情管理的规定

某某医院关于舆情管理的规定 为进一步健全全院舆情管理,加强舆情监测,防止不良信息的危害,促进和保障医院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一、总体要求 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律,把舆论信息管理工作作为文明单位创建和平安医院建设的重要内容,牢牢掌握医院舆论的主动权,加强正面宣传,疏导消极情绪,有效控制负面信息传播扩散,树立医护教职员工良好形象,不断提高舆情研判、预警、处置能力和水平,构建职责明确、应对及时、处置稳妥、宣传有力、考核到位的全院舆论信息管理工作体系。 二、工作内容和程序 (一)加强舆情监测 各科室要高度重视舆情管理工作,加强舆论阵地意识,强化组织领导,坚持科室主任责任制,做到守土有责,对涉及本科室舆情要及时处置,有效抑制负面新闻炒作和蔓延扩大。对涉及我院的负面新闻或领导干部信息,短期内可能形成网上舆论热点的,要在第一时间展开全网搜索和动态监测。 (二)重大舆情汇报 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群体性突发事件、医患暴力冲突、影响医院声誉和全国文明单位称号的其他突发事件;有关医院负面信息在短时间内增长迅速,转载、转发、评论数量大,占据各大网站主要版面或重要位置,不断扩散的;私自建成网络新媒体平台,发表不负责任的偏激评论,传播面广,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针对上述重要舆情,要及时上报,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妥善处置。 (三)坚持正面宣传疏导 网络宣传已成为医院日常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自媒体因为其快捷性、草根性、集成性、开放性、互动性等特点,越来越成为信息传播与获取的重要渠道和途径。有关职能部门和科室要利用新媒体、自媒体平台,围绕医院、科室病区的重点工作、重大决策部署,主动策划,形式多样地做好宣传报道,增强网上宣传的主

互联网舆情监控系统建设项目可行性方案

互联网舆情监控系统建设项目可 行性方案

目录 互联网舆情监控系统方案 (1) 一、舆情方案背景 (3) 二、需求分析 (3) 三、建设方案 (4) 1. 网络舆情抓取 (4) 2. 网络舆情热点自动发现 (4) 3. 多维度关联l旳舆情展现 (5) 4. 舆情分析和统计 (5) 5. 舆情专报生成 (6) 四、系统功能 (6) 五、系统特点与优势 (8) 六、价值 (9)

一、舆情方案背景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l旳统计,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43.3%,其中20岁以上网民占80%。随着因特网在全球范围内l旳飞速发展,网络媒体已被公认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l旳“第四媒体”网络成为反映社会舆情l旳主要载体之一。网络环境下l旳舆情信息l旳主要来源有:新闻评论、BBS、博客、聚合新闻(RSS)。网络舆情表达快捷、信息多元,方式互动,具备传统媒体无法比拟l旳优势。 网络l旳开放性和虚拟性,决定了网络舆情具有以下特点:1、直接性,通过BBS,新闻点评和博客网站,网民可以立即发表意见,下情直接上达,民意表达更加畅通;2、突发性,网络舆论l旳形成往往非常迅速、一个热点事件l旳存在加上一种情绪化l旳意见、就可以成为点燃一片舆论l旳导火索;3、偏差性、由于发言者身份隐蔽,并且缺少规则限制和有效监督,网络自然成为一些网民发泄情绪l旳空间。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挫折、对社会问题片面认识等等,都会利用网络得以宣泄。因此在网络上更容易出现庸俗、灰色l旳言论。 二、需求分析 由于互联网有越来越多l旳网民乐意通过BBS论坛、博客、新闻跟贴/转贴等渠道来表达观点传播思想。如果引导不善,负面网络舆情将对社会公共安全形成威胁。对我们电业局来说,加强对网络舆论l旳及时监测、有效引导,以及对网络舆论危机l旳积极化解,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国家发展具有重要l旳现实意义,也是创建和谐社会l旳应有内涵。

舆情监控系统

舆情监控系统

目录 目录 一、背景概述 (3) 二、建设必要性 (4) 三、建设目标 (5) 四、核心技术 (5) 五、系统架构 (7) 六、工作流程 (8) 七、系统功能 (8) 7.1 信息采集 (8) 7.2 信息处理 (1) 1 7.3 舆情分析 (1) 2 7.4 舆情展示 (1) 2 八、应用效果 (1) 3 九、系统配置 (1) 5 9.1 网络带宽 (1) 5 9.2 运行环境 (1) 5

网络舆情监测系统解决方案 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利用互联网信息采集技术、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和全文检索技术;结合网络舆情的传播分析模型:对境内外网络中的新闻网页、论坛、贴吧、博客、微博等网络资源进行全网监控、定向采集和智能分析,把互联网读薄,读透,提供相关舆情、负面舆情、热点信息的发现、主题事件监测、分类监测、舆情实进预警、舆情监管、统计分析、辅助决策支持等多层次,多维度的舆情信息的服务,根据用户有网络舆情监测和定向追踪等信息需求,形成简报、报告、图表等分析结果,从而帮助用户及时掌握舆情动向.为领导和舆情工作部门提供信息参考和决策支持. 一、背景概述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媒体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形式,已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网友言论活跃已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不论是国内还是国际重大事件,都能马上形成网上舆论,涉军涉警事件更是成为部分网民炒作对象,通过这种网络来表达观占、传播思想,进而产生巨大的舆论压力,达到任何部门、机构都无法忽视的地步.可以说,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 网络舆情是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公众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热点、焦点问题所持的有较强影响力、倾向性的言论和观点,主要通过BBS论坛、博客、新闻跟贴(回贴)、转帖等实现并加以强化.当今,信息传播与意见交互空前迅捷,网络舆论的表达诉求也日益多元.对部队来说,如何加强对涉军涉警网络舆论的及时监测、有效引导,以及对网络舆论危机的积极化解,对维护部队声誉、促进部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网络舆情监控系统" 是针对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涉军涉警事件

学校网络舆情监测管理制度

学校网络舆情监测管理制度 总则 为进一步提高我院网络管理水平,及时掌握网络舆情,充分发挥网络互动优势,正确把握和引导网络舆论导向,着力营造有利于我校健康发展的舆论环境和社会环境,根据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校园网络上有关校园内的舆情管理。舆情信息来源包括但不仅限于新闻评论、博客、论坛、聚合新闻RSS、贴吧等。 三、领导机构 (一)健全组织机构。校党务部具体负责指导、协调、各处(室)和归口管理全校网络舆情处置工作。各系(部)应积极配合做好网络舆情的引导和处置工作。 (二)加强队伍建设。各系(部)、各处(室)应至少确定一名网络信息员,具体负责各部门网络舆情的收集、反馈和回复工作。网络信息员要加强业务培训和政治理论学习,努力提高引导网络舆情的能力。 (三)落实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舆情责任追究制,对重要舆情信息迟报、漏报、瞒报的,对重要舆情回复不及时、处置不力的应追究其责任。 (四)建立联动机制。加强与学工处、保卫处等部门的联系,畅

通沟通渠道,形成联系顺畅、反应灵敏、配合有力的工作格局。发现重大舆情时,应及时沟通,统一步调,形成舆情处置整体合力。 四、工作原则 (一)加强监控,严格管理制度。按照分工协作、归口处置、集中应对的原则,由校党务部统一协调指导,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确保信息畅通和快速处理。校党务部应派专人重点监控所有涉及我校的网络舆情。 (二)坚持公开透明。以坦诚的态度,如实反映事件真相,争取大家的理解、信任和支持。除涉密事项外,能公开的尽量公开,切实保障大家的知情权。 (三)坚持快速反应,限时反馈,加强舆情督办。对于涉及我校的网络舆情,应及时介入并核实,要求责任部门在规定期限内向校党务部回复材料,回复材料需由责任部门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如情况特殊,无法在规定期限内处理完毕的,应于规定期限内向校党务部反馈表态性回复。 (四)坚持依法处置。依照党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党内的有关规定,开展舆情引导,做到科学、依法、有效处置。 (五)奖优罚劣,严格舆情考核。年底对各系(部)、各科(室)的网络舆情处理情况进行统计,对在处置网络舆情中表现优秀的部门进行通报表扬,对在处置网络舆情中不予配合或敷衍了事的部门进行通报批评,造成不良后果的,依照有关规定查处。 五、处置

舆情监测现状及解决办法

舆情监测现状及解决办法 什么是舆情?百科里是这样解释的:舆情是“舆论情况”的简称,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社会管理者及其政治取向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它是较多群众关于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等表现的总和。目前互联网的广泛给我们带来极大方便的同时网民言论活跃已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不论是国内还是国际重大事件,都能马上形成网上舆论,通过这种网络来表达观点、传播思想,进而产生巨大的舆论压力,达到任何部门、机构都无法忽视的地步。可以说,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 网络舆情主要通过BBS论坛、博客、新闻跟贴、转贴等实现并加以强化。当今,信息传播与意见交互空前迅捷,网络舆论的表达诉求也日益多元。如果引导不善,负面的网络舆情将对企业的社会公共形象形成较大威胁。如何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及时监测、有效引导,以及对网络舆论危机的积极化解,对提升企业舆情管理能力,推动企业的服务水平,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网络舆情监测要求达到实时性、全面性和准确地。 实时:获得信息越早,给应对和处置留下的余地就越大,而网络舆情的发展往往是爆发式的,机会稍纵即逝。 全面:网络舆情,容易“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又因信息量大,致使很多重要信息可能被忽略。 准确:海量信息条件下,如何准确地掌握问题的核心,而不为纷扰所困,是得出正确判断的关键。 目前舆情监测的困难很多,首先是手工监测的局限性。安排固定人手,24小时值班,不间断地浏览目标站点,并搜索目标关键词。这种手工监测的方式,是最初级的舆情监测方

舆情监测系统建设方案

舆情监测系统建设方案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前、中、后均可进行舆情监测,对网络舆情进行实时关注,及时发生社会稳定的不利因素。 常态和非常态,自动搜索关注量较大的新闻和热点,通过对新闻及相关数据的挖掘、分析,及时发现社会安全隐患,及时发出预警信号,达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目的,做好社会安定防控工作。 舆情监测系统通过对热点问题和重点领域比较集中的网站信息,如:网页、论坛、博客等进行24小时监控,随时下载最新的消息和意见。下载后完成对数据格式的转换及元数据的标引。对下载本地的信息,进行初步的过滤和预处理,减少智能分析的工作量。对热点问题和重要领域实施监控,前提是必须通过人机交互建立舆情监测的知识库,用来指导智能分析的过程。对热点问题的智能分析,首先基于传统基于向量空间的特征分析技术上,对抓取的内容做分类、聚类和摘要分析,对信息完成初步的再组织。然后在监控知识库的指导下进行基于舆情的语义分析、倾向性分析,使管理者看到的民情民意更有效,更符合现实。最后将监控的结果,分别推送到不同的职能部门,供制定对策使用。 1.1互联网舆情监控系统 1.1.1需求分析 通过对网页、论坛、博客、新闻评论信息的深度搜索和挖掘,实时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媒体报道和公众舆论信息进行汇聚和统计分析,使市卫生局应急办人员能够随时了解社会公众的声音,每天自动生成舆情监测专报,上报相关领导,为领导决策提供准确、全面的信息。

1.1.2建设方案 1.1. 2.1网络舆情抓取 自动采集网络媒体发布的网络新闻、BBS论坛信息、博客内容信息,舆情采集用户只需输入一个待采集的目标网址即可实现图文结合采集到本地。网页采集模块在互联网上不断采集新闻信息,并对这些信息统一加工过滤、自动分类,保存新闻的标题、出处、发布时间、正文、新闻相关图片等信息,经过手工配置还可以获得本条新闻的点击次数。以网络论坛BBS为代表的交互性网络站点,往往是一些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爆发点。 1.1. 2.2网络舆情热点自动发现 对重要的热点新闻信息进行分析和追踪,对于突发事件引起的网络舆情,可以及时掌握舆情爆发点和事态。系统会根据新闻文章数及文章在各大网站和社区的传播链进行自动跟踪统计,提供不同时间段(1天、3天、7天、10天)的热点新闻。对每条热点新闻还可以查看新闻相关传播链,了解在某一时间段该热点新闻在哪些站点的传播数量。同样也提供热点帖子、热点专题等功能。 1.1. 2.3多维度关联的舆情展现 自动对每天采集的海量的、无类别的舆情进行归类,把内容相近的文档归为一类,并自动为该类生成主题词。可支持自动生成新闻专题、重大新闻事件追踪、情报的可视化分析等诸多应用。 1.1. 2.4舆情分析和统计 1、热点专题统计 热点专题总体分布、重点预警事件总分布、各类重点预警事件分布。

网络舆情管理信息系统项目建设方案

网络舆情监控项目建设方案 青岛惠信科技有限公司

目录 第1章项目背景 (3) 第2章网络舆情概述 (4) 第3章舆情监控系统简介 (6) 第4章舆情监控系统使命 (7) 第5章舆情监控系统架构 (8) 第6章舆情监控理论模型 (10) 第7章配置清单与功能列表 (11) 第8章网络舆情采集(c/s架构) (12) 第9章网络舆情分析与展示(B/S端) (14) 第10章系统特点 (18) 第11章硬件部署与网络接入 (19) 第12章支持与服务 (20) 12.1 顾问咨询服务 (20) 12.2 售后服务 (20) 12.3 软件产品升级服务 (22) 12.4 技术巡检计划 (23) 第13章项目预算 (24) 第14章舆情信息系统特殊功能报价: (25) 第15章部分成功案例 (26)

第1章项目背景 当前,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扩大器 ---胡锦涛CNNIC《报告》显示,我国的网民规模和宽带网民规模增长迅猛,互联网规模稳居世界第一位。截至2009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38亿,较2008年底增长13.4%,半年增长了4000万;而宽带网民规模则达到了3.2亿,占总网民数的94.3%,较2008年底上升了3.7个百分点。 与网民规模持续增长相对应的,是我国互联网普及率的稳步提升。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6月底,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5.5%,保持平稳上升的态势。就是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构成了第四媒体---网络媒体,网络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不是你听我说,而是大家听大家说。互联网作为继电视、广播、报纸之外的第四媒体,已经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一个重要载体。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虚拟性,网上舆情已经越来越复杂,对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复杂。 互联网聚集的人气、展开的场景与揭示的真相,推动新闻事件的发展、形成网络舆论,甚至直接影响社会主流舆论,己经成为推进社会变革的一股强大的力量。 对相关政府部门来说,如何加强对网络舆情的及时监测、有效引导,如何对网络舆论危机的积极化解,网络舆情管理成为一大难点。网络舆情的监管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国家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创建和谐社会的应有内涵。网络舆情的持续性研究也将是一个长期的课题。

学校网络舆情管理制度整理版

唐河三小舆情管理制度及负面舆情处置办 法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舆情监测,特别是加强校园舆情的引导和监控,防止不良信息对校园的侵害,掌握网络舆情主动权,加强对网络舆情的预警防范和监测引导,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促进和保障校园网络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现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一、工作目标 加强网上舆情监控,及时掌握舆情动态,坚决封堵、删除各种有害信息,及时掌握学校学生在各种网络媒介中的言论和动态,加强正面引导,释疑解惑,化解矛盾,消除不良影响,营造积极、健康的舆论氛围。 二、主要内容 本办法中的网络舆情,特指可能或已经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影响的网上负面报道或网络负面言论。网络舆情的管理与处置,是指对涉及宣传思政工作的新闻报道或评论在互联网上刊发、扩散后,所引发的反应、言论、评论和后续报道等综合舆论情况的监测、控制和化解等具体措施。 三、组织结构 成立网络舆情管理与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在领导小组的领导

下牵头开展网络舆情管理与处置的组织、监督、实施、考核工作。 四、工作职责 网络舆情监督员负责监测校BBS,学校的、微博、微信,学生个人人人网、微博、微信的舆情情况,了解各网站当前的舆情,及时将舆情通报网络舆情管理员,督促及时控制和引导,并作好日志记录和备案工作;负责跟踪各单位的舆情控制及引导情况,及时上报学校。 五、工作原则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将监测到的舆情信息进行分转交办,按照“快速反应、确认事实、妥善处理”的原则及时对网络舆情进行分析、判断、评估,准确查找舆情信息产生的原因,认真核实舆情反映的问题,对舆情走向作出正确的判断,对舆情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客观、全面评估,及时准备好跟(回)帖材料。在处置网络舆情事件时,一定要端正工作态度,多渠道、多方法全面了解事件真相,不推卸责任,勇于承担应负的责任;在回应时不要只站在如何消除对学校和学校形象的影响上,而要站在师生或受害者的立场上。第一时间告知学生和当事人事情真相,进行真诚、公开、及时的沟通,不使矛盾进一步激化,赢得学生的理解和信任。根据某一重大舆情事件的发展态势和走向,最大程度地争取媒介的公信力和权威性,适时转移目标,发布最及时权威的信息,左右网络舆情的走向,把噪音杂音压下来,使该网络舆情信息关注度逐渐转冷。要加强正面宣传,树立良好风

国内互联网舆情监控领域十大系统软件

国内互联网舆情监控领域十大系统软件随着网络舆情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政府和企业对舆情监测的需求不断上升,这推动了舆情监测市场进入高速成长期。看到这块不断做大的蛋糕,大批投机者纷纷进入舆情监测市场。由于由于网页信息采集需要相应的高难技术支撑,很多舆情软件产品无法给用户带来有效的监测效果。反而是长期以来行业处在技术滞后、市场竞争激烈、良莠混杂的状况。在此,本着为大家服务的目的,根据一定的信息汇总,列出当前舆情监测市场最具影响力的十大互联网舆情监控系统,仅供参考: Top1.乐思互联网舆情监控系统。乐思互联网舆情监控系统是针对向互联网这一新兴媒体,通过对海量网络舆论信息进行实时的自动采集,对信息进行垃圾过滤、去重、相似性聚类、情感分析、提取摘要、自动聚类、辨别正负面等处理,形成预警信息或者舆情报告及时通知到相关人员,从而第一时间应急响应,为正确舆论导向及收集群众意见提供帮助的一套信息化系统。他们只做信息采集和舆情监测研发,有9年研发经验,专业性很强。同时提供系统建设和舆情服务两种应用方式。 Top 2.军犬网络舆情监控系统。军犬舆情监控系统以强大的网络舆情信息采集、舆情智能分析与应对、舆情预警、舆情报告生成等16项核心功能组成,专业提供网络舆情监测、网络舆情监控服务。舆情监测也是其主要业务,也有很强的专业性。在同类软件中,是乐思软件较强竞争对手。主要提供舆情系统建设应用。 Top3.Rank互联网舆情监控系统。Rank互联网舆情监控系统实时监控和采集Internet网站内容,过滤、分类和排重等智能化处理,并准确提取文章标题、摘要相关数据,以直观的图表、简洁的文章列表等形式表现出来,采用云处计算技术,海量抓取、海量分析、海量存储。舆情监测是其公司业务之一,因此在舆情监测专业性有一定劣势。

中学网络舆情监控应急处置预案

中学网络舆情监控应急处置预案 为切实维护校园和谐稳定,加强学校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最大限度地避免、减少和消除因网络舆情造成的各种负面影响,营造良好的学校舆论环境,根据学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 1.准确把握、快速反应。网络舆情事件发生后,力争在第一时间发布准确、权威信息,稳定公众情绪,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公众猜测和新闻媒体的不准确报道,掌握新闻舆论的主动权。 2.加强引导、注重效果。提高正确引导舆论的意识和工作水平,使突发事件的新闻发布有利于学校工作大局,有利于维护全体师生的切身利益,有利于社会稳定和人心安定,有利于事件的妥善处置。 3.讲究方法、提高效能。坚持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处置与新闻发布同时布置、同时落实,新闻发布依托主流强势媒体、积极引导和应用好外来媒体,处置舆情突发事件的各行政部门密切配合新闻发布工作等行之有效的做法,确保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发布最新消息,正确引导舆论。 4.严格制度、明确职责。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加强组织协调和归口管理,健全制度,明确责任,严明纪律,严格奖惩。 二、工作方法 1.加大学校网站建设力度,增强校园网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配合上级部门做好网上正面宣传,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 2.加强对校内网络信息内容管理,对各部门采写的信息,在部门负责人审核通过后,由各单位网络信息员通过学校网络信息处理平台报送,党总支进行文字审核,对涉密信息和重大信息还须同时报校保密办、党办、校办审核。 3.围绕网上热点问题,在师生访问频繁、关注度高的新闻网站、门户网站以及互动类网站等,撰写正面评论文章;对涉及本校工作的网上不实言论,适时以论坛贴文的形式主动进行引导,消除负面影响。 4.围绕学校改革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以及重大突发事件,在校园网上主动导贴,积极跟贴,适时结贴。及时发布正面观点,做好正面引导工作。 5.针对别有用心的造谣、歪曲和攻击,开展理直气壮的舆论斗争,发表即时性评论,及时跟贴,批驳反面声音,澄清事实,抵御负面言论的渗透和传播。

舆情防控办法方案.doc

**市**舆情防控方案 (一)建立舆情预警机制。 防控舆情信息重在先知先觉、提前预警、消除对立、化解矛盾,各部门应对可能产生不良舆情信息的具体行为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和敏锐性。每一名员工在业扩报装、收费缴费、政策解答、保修服务、征林征地等工作过程中,如有存在对服务对象不当或过激行为,并极有可能在日常工作中滋生不满、酝酿抵触、造成对立,进而激化矛盾、诉之媒体、形成事件的,具体行为责任人应保持警觉,及时将情况报告部门负责人和公司领导,跟踪留意被监管服务对象的情绪发展和行动走向,主动找到当事人做好情绪化解、矛盾消除工作,同时,密切关注报刊、论坛等有关媒体动态,及时监测、有效防控可能发生的舆情信息。 (二)建立舆情监测机制。 1.监测对象。较经常出现涉及我公司相关舆情信息的主要论坛(BBS)、新闻网站和贴吧。对论坛(BBS)主要监测在本地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论坛栏目(如**贴吧)中发布的,与我公司有关的帖子和相关跟帖;对新闻网站主要监测各大新闻门户网站对我公司有关的报道和相关评论跟帖;对贴吧主要监测热门贴吧(如百度贴吧)中与我公司有关的帖子和相关跟帖。

2.监测内容。网络上涉及供电部门的敏感工作和容易被关注的内容。 3.监测方法。主要有指定网站(论坛)搜索和全网搜索。指定网站搜索,即对辖区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网站和论坛进行定期浏览,收集有关对**农电报道和论坛中出现的一些敏感的话题;全网搜索,即利用百度(baidu)、谷歌(google)等搜索引擎,搜索国内各个知名的门户网站有关对**农电报道和论坛中出现的一些敏感的话题。 4.监测类型。主要采取日常监测。日常监测是指每天(含节假日)至少分上、下午4次对相关指定网站、论坛和贴吧进行浏览和搜索,并做好监测记录。 (三)建立网络舆情研判机制。 1.研判分析。监测到或收到涉及本部门和由本部门引发的舆情信息后,要及时组织人员召开舆情研判例会,对收集到的网络舆情进行分析、判断、评估,准确查找舆情信息产生的原因,认真核实舆情反映的问题,对舆情走向作出正确的判断,对舆情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客观、全面评估,及时准备好多套跟(回)帖材料。 2.危机防范。对一些影响面大、可能导致事件升级危机的舆情信息,要密切关注事态发展,保持对事态信息的第一时间获知掌控。要针对各种类型的危机事件,制定比较详尽的判

网络舆情监控实施方案(1)

关于加强网络舆情管理工作暂行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加强网络舆情监测,防止不良信息对政府的侵害,有效防范网络舆情事件发生,掌握网络舆论主动权,加强对网络舆情的预警防范和监测引导,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促进和保障政府网络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现结合我省实际,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加强网上舆情监控,及时掌握舆情动态,坚决封堵、删除各种有害信息,及时掌握互联网等网络媒体对全省的工作动态、干部队伍建设、社情民意等方面信息的报道及评论,加强正面引导,释疑解惑,化解矛盾,消除不良影响,树立我省良好的对外形象。 二、程序及工作要求 (一)网络舆情监控的基本程序为: 收集信息—核实信息—报送信息—处置舆情。 (二)工作要求 1、监测对象及监测内容在较经常出现涉及我省相关舆情信息的主要门户网站、政府网站、新闻网站和网络论坛等对涉及党和政府的网络信息进行查询、收集,对新出现的网络信息及时下载,对不良舆情进行监测,做好记录、梳理等工作,及时上报并与主管领导沟通,正确处置。 2、监测方法,采用7*24小时分工轮值负责制,利用相关软件与人工利用百度、google等搜索引擎对舆情进行搜索两种方式,对人民网及主要门户网站、政府网站、新闻网站网友留言、网上论坛、博客、即时通讯等互动性栏目,通过网页逐条浏览或者通过关键字词全网搜索等形式,收集相关舆情信息和留言,并将收集到的网络信息材料及时报送。上报内容包括网络实名、舆情和网友留言大概内容等。 政府网站管理人员要加强网站信息监控和管理,特别是做好网贴、留言等内容的过滤工作,杜绝不良信息的出现。同时还可采用双管齐下的方法,聘请

舆情监控管理系统测试报告

苏州工业园区文体旅游局 (苏州新时代文体会展集团有限公司) 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 苏州工业园区体育中心 舆情监控管理系统测试报告 (Version 1.0) 签署:

文档版本记录

目录 1. 测试概况 (4) 1.1 编写目的 (4) 1.2 项目背景 (5) 1.3 测试人员安排 (5) 1.4 测试环境与配置 (5) 1.5 测试用例设计 (6) 1.6 测试方法 (7) 1.7 测试工具 (7) 1.8 测试计划 (7) 1.9 测试内容 (7) 1.10 测试执行 (9) 1.11 缺陷的统计与分析 (9) 1.12 可靠性 (17) 1.13 兼容性 (17) 1.14 安全性 (19) 1.15 性能 (19) 2. 总结&问题&建议: (20) 2.1 测试总结 (20) 2.2 呈现的问题 (20) 2.3 测试建议 (21)

1. 测试概况 1.1 编写目的 本文档用于记录测试过程,总结各轮次的测试情况,分析测试数据,归纳测试工作进行过程中暴露的问题与遗留的风险,给出相应的测试建议以供后续项目参考。 按既定的测试计划对整个系统进行如下测试: 本次测试的系统模块主要有: 前台 1. 系统首页; 2. 舆情汇总; 3. 统计分析; 4. 负面舆情; 5. 舆情简报; 6. 我的舆情; 7. 舆情知识 后台 1. 系统设置 2. 门户管理 3. 信息管理 4. 数据采集 5. 监控设置

6. 统计分析 7. 预警管理 8. 舆情知识 1.2 项目背景 我国大型体育场馆的建设也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但是大型体育场馆的运营开发和管理问题的矛盾也日益突显,已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紧要难题。苏州工业园区体育中心由苏州工业园区体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承担建设、开发和经营管理任务,拟分为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物业公司、商业开发等五个分公司独立运营管理模式进行管理,未来将综合开发体育、演艺和商业资源,因此需要采用完备的信息化管理手段,来充分利用体育场馆和各类设备资源,以更好地服务大众,从而实现体育产业管理的专业化运营,提高场馆利用率。 1.3 测试人员安排 项目经理:吕伟晔 测试人员:陈来 缺陷修复人员:吴旭宏、王鑫 1.4 测试环境与配置 操作系统:Windows 7 专业版; 服务器:SQL Server 2012 浏览器:IE11、Chrome 网络环境:内部测试环境、甲方测试环境

舆情监控管理系统

舆情管理系统 设 计 方 案

目录 目录 一、背景概述 (3) 二、建设必要性 (4) 三、建设目标 (5) 四、核心技术 (5) 五、系统架构 (7) 六、工作流程 (8) 七、系统功能 (8) 7.1信息采集 (8) 7.2信息处理 (11) 7.3舆情分析 (11) 7.4 舆情展示 (12) 八、应用效果 (13) 九、系统配置 (14) 9.1 网络带宽 (15) 9.2 运行环境 (15)

网络舆情监测系统解决方案 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利用互联网信息采集技术、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和全文检索技术;结合网络舆情的传播分析模型:对境内外网络中的新闻网页、论坛、贴吧、博客、微博等网络资源进行全网监控、定向采集和智能分析,把互联网读薄,读透,提供相关舆情、负面舆情、热点信息的发现、主题事件监测、分类监测、舆情实进预警、舆情监管、统计分析、辅助决策支持等多层次,多维度的舆情信息的服务,根据用户有网络舆情监测和定向追踪等信息需求,形成简报、报告、图表等分析结果,从而帮助用户及时掌握舆情动向.为领导和舆情工作部门提供信息参考和决策支持. 一、背景概述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媒体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形式,已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网友言论活跃已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不论是国内还是国际重大事件,都能马上形成网上舆论,涉军涉警事件更是成为部分网民炒作对象,通过这种网络来表达观占、传播思想,进而产生巨大的舆论压力,达到任何部门、机构都无法忽视的地步.可以说,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网络舆情是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公众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热点、焦点问题所持的有较强影响力、倾向性的言论和观点,主要通过BBS论坛、博客、新闻跟贴(回贴) 、转帖等实现并加以强化.当今,信息传播与意见交互空前迅捷,网络舆论的表达诉求也日益多元.对部队

一、舆情监控指挥平台整体架构图

一、舆情监控指挥平台整体架构图 网络舆情监控指挥平台整体架构由核心区、辅助区、展示区、扩展区和支撑区共五个功能模块组成,具体如下图所示: 1.1展示区概述 展示区包括身份认证子系统、大屏幕展示管理系统、个人终端展示管理系统三部分。 身份认证子系统通过整合核心功能区各子系统的认证登录模块,实现监控指挥平台的单点登录功能;大屏幕展示管理系统负责对12个60”拼接大屏幕进行展示管理,合理分配各屏幕的显示内容;个人终端展示管理系统根据用户权限显示不同子系统模块,并根据子系

统具体授权显示相关内容。 1.2核心区概述 核心区包括舆情监控子系统、信息报送子系统、RTX即时通讯指挥子系统、评论员管理子系统四部分。 软件集成商使用直观的产品界面统一展现核心区各部分功能,实现对舆情信息采集、舆情信息分析、舆情信息报送、评论员管理、即时通讯指挥的统一监控、统一调度。 1.3扩展区概述 扩展区负责实现与全省17地市舆情监控数据的信息共享。一期工程计划根据各地市不同的关注重点设置相应监控策略,地市网管部门可依托本平台监控相关敏感信息;二期工程计划充分利用各地市服务器等硬件资源,在地市已有服务器上部署舆情信息采集软件,并即时向本平台实时推送采集数据,有效扩大舆情信息监看范围。 1.4辅助区概述 辅助区负责实现网站备案、网站所有人等网站基本信息的查询功能。在共享省通讯管理局网站信息数据库的基础上,整合现有网站信息查询工具,切实提高敏感信息处置能力,增强平台的指挥效能。 1.5支撑区概述 支撑区负责整个舆情监控指挥系统的硬件平台搭建以及软硬件

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保障舆情监控指挥系统稳定、高效、保密、安全。 二、展示区功能实现 2.1统一身份认证系统 2.1.1功能概述 通过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实现用户单点登录,多系统操作的便捷模式。具体如下图: 统一登录界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