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非线性回归模型
- 格式:doc
- 大小:214.00 KB
- 文档页数:5
非线性回归分析随着数据科学和机器学习的发展,回归分析成为了数据分析领域中一种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
线性回归和非线性回归是回归分析的两种主要方法,本文将重点探讨非线性回归分析的原理、应用以及实现方法。
一、非线性回归分析原理非线性回归是指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的关系不能用线性方程来描述的情况。
在非线性回归分析中,自变量可以是任意类型的变量,包括数值型变量和分类变量。
而因变量的关系通常通过非线性函数来建模,例如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等。
非线性回归模型的一般形式如下:Y = f(X, β) + ε其中,Y表示因变量,X表示自变量,β表示回归系数,f表示非线性函数,ε表示误差。
二、非线性回归分析的应用非线性回归分析在实际应用中非常广泛,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1. 生物科学领域:非线性回归可用于研究生物学中的生长过程、药物剂量与效应之间的关系等。
2. 经济学领域:非线性回归可用于经济学中的生产函数、消费函数等的建模与分析。
3. 医学领域:非线性回归可用于医学中的病理学研究、药物研发等方面。
4. 金融领域:非线性回归可用于金融学中的股票价格预测、风险控制等问题。
三、非线性回归分析的实现方法非线性回归分析的实现通常涉及到模型选择、参数估计和模型诊断等步骤。
1. 模型选择:在进行非线性回归分析前,首先需选择适合的非线性模型来拟合数据。
可以根据领域知识或者采用试错法进行模型选择。
2. 参数估计:参数估计是非线性回归分析的核心步骤。
常用的参数估计方法有最小二乘法、最大似然估计法等。
3. 模型诊断:模型诊断主要用于评估拟合模型的质量。
通过分析残差、偏差、方差等指标来评估模型的拟合程度,进而判断模型是否适合。
四、总结非线性回归分析是一种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可应用于各个领域的数据分析任务中。
通过选择适合的非线性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和模型诊断,可以有效地拟合和分析非线性关系。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领域和问题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非线性回归方法,以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解释性。
回归模型的函数形式回归模型是一种用于研究变量之间关系的统计模型。
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并用于预测未来的观测值。
回归模型的函数形式通常包括线性回归和非线性回归两种。
一、线性回归模型线性回归模型是回归分析中最常见的一种模型,它假设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线性回归模型的函数形式可以表示为:Y=β0+β1X1+β2X2+...+βnXn+ε其中,Y是因变量,X1,X2,...,Xn是自变量,β0,β1,β2,...,βn 是回归系数,ε是误差项。
线性回归模型假设误差项ε服从正态分布,且均值为0,方差为常数σ^2、回归系数β表示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其值越大表示影响越大。
二、非线性回归模型当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时,我们可以使用非线性回归模型。
非线性回归模型的函数形式可以是各种形式的非线性函数,常见的形式包括指数函数、幂函数、对数函数等。
例如,指数函数形式的非线性回归模型可以表示为:Y=β0+β1e^(β2X)+ε幂函数形式的非线性回归模型可以表示为:Y=β0+β1X^β2+ε对数函数形式的非线性回归模型可以表示为:Y = β0 + β1ln(X) + ε需要注意的是,非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一般不像线性回归模型那样可以用最小二乘法直接求解,通常需要使用迭代算法。
三、多元回归模型多元回归模型用于研究多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
多元回归模型的函数形式可以表示为:Y=β0+β1X1+β2X2+...+βnXn+ε其中,Y是因变量,X1,X2,...,Xn是多个自变量,β0,β1,β2,...,βn是对应的回归系数,ε是误差项。
多元回归模型可以通过估计回归系数,来衡量每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
通过比较不同自变量的回归系数,我们可以判断它们之间的影响大小。
总结:回归模型是一种用于研究变量关系的统计模型。
线性回归模型假设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可以用线性函数表示。
非线性回归模型及其应用一、引言非线性回归模型在数据分析和预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与线性回归模型不同,非线性回归模型能够更好地描述数据之间的复杂关系,适用于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中的非线性回归分析。
本文将介绍非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领域。
二、非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原理1. 模型表达式非线性回归模型的表达式一般形式为:Y = f(X, β) + ε其中,Y为因变量,X为自变量,β为参数向量,f(·)为非线性函数,ε为误差项。
通常,我们将模型的函数形式根据问题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2. 参数估计方法非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可以使用最小二乘法和最大似然法等方法。
最小二乘法通过最小化误差平方和来估计参数值,最大似然法则是通过最大化似然函数来估计参数值。
选择合适的参数估计方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三、非线性回归模型的应用1. 生物医学领域在诊断和治疗方面,非线性回归模型可以用来建立生物医学数据的模型,进而进行疾病的预测和治疗方案的优化。
例如,可以通过建立非线性回归模型来预测病人术后恢复的时间。
2. 经济学领域非线性回归模型在经济学研究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可以通过非线性回归模型来研究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反应,以及对商品需求的影响因素等。
3. 工程领域在工程领域,非线性回归模型可以用来研究工程结构的变形、断裂等情况。
例如,在建筑工程中,可以通过非线性回归模型来估计建筑物的强度和稳定性。
4. 金融领域非线性回归模型在金融领域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可以通过建立非线性回归模型来分析股票价格的波动,预测市场的走势等。
四、非线性回归模型的评估指标1. 残差分析残差分析是评估非线性回归模型拟合优度的重要方法。
通过对模型的残差进行分析,可以判断模型是否符合假设,进而进行模型的改进和优化。
2. 决定系数决定系数(R-squared)是评估非线性回归模型拟合优度的指标之一。
决定系数越接近1,表示模型对观测数据的拟合程度越好。
研究非线性回归模型及其拟合方法在统计学中,回归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它用于研究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在传统的线性回归模型中,假设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即因变量的变化可以通过自变量的线性组合来解释。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许多问题并不满足线性关系的假设,因此非线性回归模型成为研究的重要领域。
非线性回归模型是指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的模型。
与线性回归模型相比,非线性回归模型可以更好地适应实际问题的复杂性。
在非线性回归模型中,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可以是多项式、指数、对数、幂函数等形式。
例如,当我们研究人口增长与时间的关系时,人口增长的速度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缓,这种关系无法用线性模型来描述,需要使用非线性回归模型。
拟合非线性回归模型是指通过统计方法确定模型参数,使得模型能够最好地拟合观测数据。
与线性回归模型不同,非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通常不能通过解析方法得到,需要使用数值优化算法进行求解。
常见的数值优化算法包括最小二乘法、最大似然估计、梯度下降法等。
这些方法通过迭代计算,不断调整模型参数,使得模型预测值与观测值之间的误差最小化。
在拟合非线性回归模型时,选择适当的模型形式是十分重要的。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通过观察数据的分布特征来选择模型形式。
例如,如果数据呈现出指数增长或衰减的趋势,可以考虑使用指数函数来描述。
此外,还可以通过绘制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散点图来观察数据的分布情况,进而选择合适的模型形式。
除了选择模型形式外,还需要考虑模型参数的初值设定。
由于非线性回归模型通常具有多个参数,其初值的设定可能对拟合结果产生较大影响。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通过观察数据的特点来设定初值。
例如,对于指数函数形式的模型,可以通过计算数据的平均值或估计数据的增长率来设定初值。
在拟合非线性回归模型时,还需要注意模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通过拟合结果的统计检验来评估模型的拟合效果。
常用的统计检验方法包括残差分析、F检验、t检验等。
非线性模型非线性模型是一种常用于描述非线性现象的数学模型。
与线性模型不同,非线性模型可以更好地适应复杂的数据结构和变化规律。
在各个领域中,非线性模型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物理学、生物学、经济学等。
非线性模型的建立是根据数据的特点和需求来确定的。
首先,在数据分析之前,需要对问题进行准确的描述和假设的建立。
然后,通过收集实际数据,可以利用统计方法和计算机技术来拟合非线性模型。
非线性模型可以分为参数模型和非参数模型两类。
参数模型是指模型的形式已知,并且其中的参数也可以通过拟合获得。
常见的参数模型包括多项式回归模型、指数模型、对数模型等。
非参数模型是指模型的形式不确定,需要通过数据来决定。
常见的非参数模型包括核函数回归模型、支持向量机模型等。
多项式回归模型是最常见的非线性模型之一。
它通过引入高次项来适应非线性关系。
例如,若要研究某种材料的强度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可以采用多项式回归模型来描述。
如果温度的增长对材料强度的影响是非线性的,那么高次项就会在模型中发挥作用。
指数模型和对数模型是描述变化趋势的常用非线性模型。
指数模型可以用于描述一些与时间或其他变量呈指数关系的数据。
对数模型则适用于呈现缓慢增长或减少的数据。
这两种模型在生物学、经济学等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核函数回归模型是一种非参数模型,它通过引入核函数来实现非线性拟合。
核函数回归模型可以解决传统线性回归模型中无法描述的非线性问题。
它在图像处理、模式识别等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支持向量机模型是另一种常见的非参数模型。
它通过寻找最大化分类边缘的超平面来实现非线性分类。
支持向量机模型在模式识别、文本分类等领域中具有出色的性能。
总之,非线性模型在各个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适当的模型选择和合理的数据拟合,可以更好地描述和解释复杂的非线性现象。
非线性模型的建立和使用是数据分析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
非线性回归非线性模型非线性函数非线性表达式SPSSAU非线性回归模型如果数学模型为非线性关系,比如人口学增长模型Logistic(S模型),其模式公式为:y = b1 / (1 + exp(b2 + b3 * x)),其中y为人口数量,x为年份(实际数据为第n年,数字从0年起,依次顺序增加),b1,b2和b3分别为三个估计参数,exp为自然指数的意思。
此数学表达式并非线性表达式,因此不能使用SPSSAU的线性回归进行拟合。
诸如此类非线性关系(即不是直接关系)的非线性模型,可使用非线性回归进行研究。
SPSSAU当前提供约50类非线性函数表达式,涵盖绝大多数非线性函数表达式。
如下图:备注:图中出现的b1,b2,b3等代表待估计参数;exp表示自然指数,ln表示自然对数,cos表示余弦函数;“**”表示指数的意思。
进行非线性回归模型构建时,通常分为三步。
第一步:首先需要结合专业知识选择正确的构建模型,比如人口增长预测时使用logistic模型,经济学研究的抛物线二次曲线模型等。
第二步:设置参数初始值;与线性回归不同,非线性回归模型数学原理上使用迭代思想计算参数估计值,因而对初始值的不同设置,很可能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因而初始值设置较为重要,其可使用模型求解更为精确,并且有助于模型快速迭代收敛。
关于初始值的设置在案例中有更详细说明。
第三步:模型预测。
在得到参数拟合值后,并且拟合效果在认可范围内时,那么可使用模型进行预测数据,输入X的数据信息,对应得到Y的预测值。
特别提示:关于初始值。
初始值是由研究人员输入的一个‘大概’值,即参数的大概估计值,大概预期的值,与此同时,也可设置参数的范围,即上下界,但通常情况下不设置上下界值,除非认为有必要,通常不需要设置上下界值。
关于初始值的设置方法。
通常包括两种,一是结合专业知识进行判断,二是利用模型公式时的特殊点(比如X=0时,Y=?)去求解得到。
专业知识判断上,某参数的实际意义为数据的最大值,那么就设定该参数为最大值即可。
非线性回归与广义线性模型在统计学和机器学习领域,非线性回归和广义线性模型是两个重要的模型。
它们可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广泛的成功。
一、非线性回归非线性回归是一种拟合函数与自变量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的回归模型。
相对于线性回归,在非线性回归中,拟合函数可以是任意形式的非线性函数,例如多项式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等。
通过拟合非线性模型,我们可以更准确地描述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非线性回归的核心是确定拟合函数的参数,通常使用最小二乘法来实现。
最小二乘法通过最小化观测值与拟合值之间的差异来估计参数。
然而,由于非线性回归模型的复杂性,最小二乘法可能无法得到闭合解,因此需要使用迭代算法,例如梯度下降法或牛顿法,来找到最优解。
非线性回归常用于实际问题,例如生物学领域的生长模型、经济学领域的供需模型等。
通过拟合非线性模型,我们可以预测未来的趋势,做出科学的决策。
二、广义线性模型广义线性模型(Generalized Linear Model,GLM)是一种扩展的线性回归模型。
与传统的线性回归模型不同,广义线性模型允许因变量的分布不满足正态分布的假设,可以适应更广泛的数据类型。
在广义线性模型中,我们通过使用连接函数将自变量的线性组合与因变量的期望值联系起来。
常见的连接函数包括恒等函数、对数函数和逆函数等。
通过选择不同的连接函数,可以适应不同的数据类型,例如二项分布、泊松分布和伽马分布等。
广义线性模型的优点是具有灵活性和拓展性。
它可以适应各种形式的数据,包括二分类、多分类和计数数据等。
通过调整连接函数和选择合适的解释变量,我们可以构建出适用于实际问题的模型。
总结:非线性回归和广义线性模型是两个重要的统计学与机器学习模型。
非线性回归通过拟合非线性函数来描述变量间的关系,广义线性模型通过连接函数适应不同类型的数据。
这两个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做出准确的预测和决策。
面板数据非线性回归模型建模方法及其应用一、本文概述面板数据非线性回归模型建模方法及其应用是近年来计量经济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面板数据,也称为纵向数据或时空数据,包含了多个个体在不同时间点的观测值,具有更为丰富的信息量和更高的数据利用效率。
而非线性回归模型则能够更好地描述现实世界中复杂、非线性的经济关系。
因此,将两者结合起来,构建面板数据非线性回归模型,对于深入理解经济现象、提高预测精度和制定有效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面板数据非线性回归模型的建模方法、步骤和关键技术,并通过实证分析验证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文章首先介绍了面板数据非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包括面板数据的特性、非线性回归模型的设定与估计方法等。
然后,详细阐述了面板数据非线性回归模型的建模过程,包括模型的选择、变量的处理、参数的估计和模型的检验等步骤。
在此基础上,文章还重点介绍了几种常用的面板数据非线性回归模型,如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模型、面板数据变系数模型等,并详细说明了它们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
为了验证面板数据非线性回归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文章还选取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实证分析。
这些案例涉及不同领域和行业,如经济增长、金融市场、能源消费等,通过对比不同模型的预测结果和实际数据,评估了面板数据非线性回归模型的预测精度和适用性。
文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指出了面板数据非线性回归模型建模方法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通过以上内容,本文旨在为研究者提供一套完整的面板数据非线性回归模型建模方法和技术体系,同时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和参考依据。
二、面板数据非线性回归模型基础面板数据(Panel Data)也称为纵向数据或时间序列截面数据,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数据结构,它结合了时间序列和横截面数据的特性,同时包含了时间维度和个体维度。
面板数据中的每个个体在多个时间点上的数据被观测到,因此它既可以描述个体的动态行为,也可以分析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
非线性回归一、可化为线性回归的曲线回归在实际问题当中,有许多回归模型的被解释变量y 与解释变量x 之间的关系都不是线性的,其中一些回归模型通过对自变量或因变量的函数变换可以转化为线性关系,利用线性回归求解未知参数,并作回归诊断。
如下列模型。
εββ++=x e y 10-------(1) εββββ+++++=p p x x x y 2210--------(2) εe ae y bx =--------------------(3) ε+=bx ae y -------------(4)对于(1)式,只需令x e x ='即可化为y 对x '是线性的形式εββ+'+=x y 10,需要指出的是,新引进的自变量只能依赖于原始变量,而不能与未知参数有关。
对于(2)式,可以令1x =x ,2x =2x ,…, p x =p x ,于是得到y 关于1x ,2x ,…, p x 的线性表达式εββββ+++++=p p x x x y 22110对与(3)式,对等式两边同时去自然数对数,得ε++=bx a y ln ln ,令 y y ln =',a ln 0=β,b =1β,于是得到y '关于x 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εββ++='x y 10。
对于(4)式,当b 未知时,不能通过对等式两边同时取自然数对数的方法将回归模型线性化,只能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方法求解。
回归模型(3)可以线性化,而(4)不可以线性化,两个回归模型有相同的回归函数bx ae ,只是误差项ε的形式不同。
(3)式的误差项称为乘性误差项,(4)式的误差项称为加性误差项。
因而一个非线性回归模型是否可以线性化,不仅与回归函数的形式有关,而且与误差项的形式有关,误差项的形式还可以有其他多种形式。
乘性误差项模型和加性误差项模型所得的结果有一定差异,其中乘性误差项模型认为t y 本身是异方差的,而t y ln 是等方差的。
非线性模型非线性模型在统计学和机器学习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被广泛用于描述和预测非线性关系。
非线性模型的引入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解决现实世界中的复杂问题,并从中获取更精确的预测结果。
非线性模型包括多种类型,如多项式回归、神经网络、决策树、支持向量机等。
这些模型与线性模型相比,能够更好地捕捉数据中的非线性关系。
在许多实际应用中,线性模型往往不能给出令人满意的结果,因为数据往往包含复杂的非线性特征。
因此,非线性模型的灵活性使其成为处理这些复杂问题的有力工具。
多项式回归是一种常见的非线性模型,它通过引入高次项来拟合数据中的非线性关系。
与线性回归不同,多项式回归的模型形式为:y = w0 + w1x + w2x^2 + ... + wnx^n其中,y是因变量,x是自变量,w是模型的参数。
通过调整参数w的值,多项式回归可以逼近任意形状的非线性关系。
神经网络是另一类重要的非线性模型,它模拟了生物神经元网络的结构和功能。
神经网络由多个神经元组成,每个神经元接收来自其他神经元的输入,并通过激活函数将输入转换为输出。
通过构建多层神经元网络并进行训练,神经网络可以学习非线性函数的映射关系。
决策树是一种基于树状结构的非线性模型,它通过一系列的决策节点将数据划分为不同的类别。
每个决策节点根据某个特征对数据进行划分,并选择使得划分结果最好的特征进行决策。
通过构建多层决策节点形成的树状结构,决策树可以捕捉数据中的复杂非线性关系。
支持向量机是一种利用核函数将数据映射到高维空间的非线性模型。
在高维空间中,支持向量机可以通过在超平面上构建最大间隔来进行分类或回归。
通过选择适当的核函数,支持向量机可以从非线性关系中学习到有效的模型。
总结起来,非线性模型通过引入高阶项、构建多层结构、利用核函数等方法,能够更好地描述和预测数据中的非线性关系。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问题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非线性模型,并进行参数调整和模型训练,以获得准确的预测结果。
概率统计——非线性回归方程非线性回归是通过非线性函数来建立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关系。
在实际问题中,很多现象都无法用简单的线性模型来描述,因此非线性回归成为了统计学中重要的工具之一、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非线性回归方程的学生版。
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线性回归方程的基本形式。
线性回归方程可以表示为:y = β0 + β1*x1 + β2*x2 + ... + βn*xn + ε其中,y表示因变量,x1, x2, ..., xn 表示自变量,β0,β1, ..., βn表示线性回归方程的系数,ε表示误差项。
而非线性回归方程则基于线性回归方程进行了一定的扩展和变化,使其可以更好地描述实际问题中的非线性关系。
非线性回归方程的形式可以表示为:y = f(x1, x2, ..., xn; β1, β2, ..., βk) + ε其中,f(x1, x2, ..., xn; β1, β2, ..., βk) 表示非线性回归方程的非线性函数部分,β1, β2, ..., βk 表示非线性回归方程的系数,ε表示误差项。
在实际问题中,非线性回归方程的形式是根据具体问题的特点而确定的,因此不同的问题可能会有不同的非线性函数形式。
常见的非线性函数形式有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多项式函数等。
在建立非线性回归方程时,一般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1.数据的收集和准备:首先需要收集相关的样本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清洗和整理。
2.模型的选择:根据问题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非线性函数形式来建立非线性回归方程。
这一步需要依靠相关的统计方法和领域知识来确定。
3.参数的估计:利用最小二乘法或其他合适的统计方法来估计非线性回归方程中的参数。
参数的估计可以通过解析法、迭代法、数值优化算法等来实现。
4.模型的检验和评估:在参数估计之后,需要对建立的非线性回归方程进行检验和评估。
常见的方法有残差分析、拟合优度检验、参数显著性检验等。
这些方法可以用来评估模型的拟合程度和可靠性。
常见非线性回归模型
1.简非线性模型简介
非线性回归模型在经济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有一些非线性回归模型可以通过直接代换或间接代换转化为线性回归模型, 但也有一些非线性回归模型却无法通过代换转化为线性回归模型。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
εβα+=L AK y
其中 L 和 K 分别是劳力投入和资金投入, y 是产出。
由于误差项是可加的, 从而也不能通过代换转化为线性回归模型。
对于联立方程模型, 只要其中有一个方程是不能通过代换转化为线性, 那么这个联立方程模型就是非线性的。
单方程非线性回归模型的一般形式为
εβββ+=),,,;,,,(2121p k x x x f y
2.可化为线性回归的曲线回归
在实际问题当中,有许多回归模型的被解释变量y 与解释变量x 之间的关系都不是线性的,其中一些回归模型通过对自变量或因变量的函数变换可以转化为
线性关系,利用线性回归求解未知参数,并作回归诊断。
如下列模型。
(1)εββ++=x e y 10
(2)εββββ+++++=p p x x x y 2210
(3)ε+=bx ae y
(4)y=alnx+b
对于(1)式,只需令x e x ='即可化为y 对x '是线性的形式εββ+'+=x y 10,需要指出的是,新引进的自变量只能依赖于原始变量,而不能与未知参数有关。
对于(2)式,可以令1x =x ,2x =2x ,…, p x =p x ,于是得到y 关于1x ,2x ,…, p x 的线性表达式εββββ+++++=p p x x x y 22110
对与(3)式,对等式两边同时去自然数对数,得ε++=bx a y ln ln ,令 y y ln =',a ln 0=β,b =1β,于是得到y '关于x 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εββ++='x y 10。
乘性误差项模型和加性误差项模型所得的结果有一定差异,其中乘性误差项模型认为t y 本身是异方差的,而t y ln 是等方差的。
加性误差项模型认为t y 是等方差的。
从统计性质看两者的差异,前者淡化了t y 值大的项(近期数据)的作用,强化了t y 值小的项(早期数据)的作用,对早起数据拟合得效果较好,而后者则对近期数据拟合得效果较好。
影响模型拟合效果的统计性质主要是异方差、自相关和共线性这三个方面。
异方差可以同构选择乘性误差项模型和加性误差项模型解决,必要时还可以使用加权最小二乘。
3.多项式回归
多项式回归模型是一种重要的曲线回归模型,这种模型通常容易转化为一般的多元线性回归来做处理。
1、常见的多项式回归模型
回归模型i i i i x x y εβββ+++=2210称为一元二阶多项式模型。
通常将回归模
型中的系数表示成:i i i i x x y εβββ+++=21110,回归函数21110i i i x x y βββ++=是一条抛物线方程,通常称为二项式回归函数。
回归系数1β为线性效应系数,11β为二次效应系数。
当自变量的幂次超过3时,回归系数的解释变得困难起来,回归函数也变得很不稳定,对回归模型的应用会收到影响。
因而,幂次超过3 的多项式回归模型不常使用。
在实际应用当中,常遇到含两个或两个以上自变量的情况,称回归
模型:i i i i i i i i x x x x x x y εββββββ++++++=21122222222111110为二元二阶多项式回
归模型。
它的回归系数中分别含有两个自变量的线性项系数1β和2β,二次项系数11β和22β,并含有交叉乘积项系数12β,交叉乘积项表示1x 与2x 的交互作用,系数12β通常称为交互影响系数。
4.非线性模型
在非线性回归中,平方和分解式SST=SSR+SSE 不在成立,类似于线性回归中的复决定系数,定义非线性回归的相关指数:R^2=1-SSE/SST
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求解非线性回归方程,非线性最小二乘是使残差平方和达到最小,这种平方损失函数的优点是数学性质好,在一定条件下具有统计学的一
些优良性质,但其最大的缺点是缺乏稳健性。
当数据存在异常值时,参数的估计效果变得很差。
因而在一些场合,可以用一些更稳健的残差损失函数代替平方和损
失函数,例如绝对值损失函数。
绝对值残差损失函数为:∑
=-
=
n
i
i i
x
f
y
Q
1
)
, (
)
(θ
θ有时候用最小绝对值法的最大残差比普通最小二乘法的最大残差更大,这是否与最小绝对值法的稳健性相矛盾?其实这正说明了最小绝对值法的稳健性。
这是因为最小绝对值法受异常值的影响程度小,回归线向异常值靠拢的程度也小,因而异常值的残差反而大。
5.最小二乘估计
参数估计的常见方法
直接搜索法
直接搜索法是把参数的所有可能取值都代入S, 使S达到最小的取值即为参数的估计值。
直接搜索法原理简单, 但只适用参数个数少, 且参数的可能取值也少(或对参数估计的精度要求不高)的情况。
格点搜索法
格点搜索法的效率高于直接搜索法。
格点搜索法不是是把参数的所有可能取值都代入S , 而是按一定规律把部分取值代入S。
例1 设只有一个参数b , b的可能取值为区间[0,1]。
先把区间10等分, 然后分别把a0=0,a1=0.1,…,a10=1带入S,设ai使得S最小,然后重新把[ai,a(i+1)]10等分,重复上述方法,使参数的可能取值范围不断减小,直到满足精度要求或者收敛,即得参数的最小二乘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