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我觉得,一个小孩起码要背两百首诗, 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
“起码”即最低要求,最低限度。 季老在与苗苗交流中提出古诗文积累 的建议,并用“起码”“最起码”提 出了量化的要求。这里面既有季老自 身成长的体验,又有着对中华传统文 化继承的关注,更是对“古今贯通” 的一个注解与落实。
回归整体
(1)这首诗共 16 行,分成几个小节?每个小节有几行?
(2)看看下面四个小节的意思,对照课文,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
)向盲婆婆表示自己的心意。
(
)给盲婆婆送蝈蝈。
(
)向盲婆婆说明送蝈蝈的目的。
(
)相信会使盲婆婆满意。
(3)指名学生填写。 (4).小结。
(5).分 4 组读课文,每组读一节。 5. 齐读课文
实际上“小苗”还包含着苗苗在求学和 增长知识的路上刚刚起步,犹如破土而出的 小苗要汲取营养;而季老学识渊博、学有建 树,恰似一株根深叶茂的大树。“小苗”与 “大树”交流的正是如何生长、汲取营养, 小苗才会长成参天大树,像苗苗这样的孩子 们才会成才的内容。
(1).会读田字格里的生字。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喜滋滋 邻居 送给 田野 欢乐 童年 清波 替 (3)读通课文。 2. 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字词,指名读。 (2).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 (3).指名分段读课 文。 3. 分小节,理清脉络。
②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
“贯通”,即全部透彻地理解和领悟, 达到精通。“三贯通”则是指清华大学 提出的“中西贯通”“古今贯通”和季 老提出的“文理贯通”。这句话是季老 针对苗苗偏科而说的。国力的竞争取决 于人才的竞争,21世纪是一个知识和经 济高速发展的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不仅要学贯中西、博古通今, 还要文理兼备。这种综合型的人才,才 能适应新世纪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