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移动通信中的语音编码和信道编码

移动通信中的语音编码和信道编码

移动通信中的语音编码和信道编码
移动通信中的语音编码和信道编码

CDMA语音编码和信道编码

CDMA的语音编码与信道编码 摘要:随着3G移动通信技术的逐步实现以及移动通信与互联网的融合,全球正迅速步入移动信息时代。CDMA已被广泛接纳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核心技术之一,它具有优越的性能。本文主要介绍CDMA中常用的语音编码技术与信道技术。 关键词:语音编码信道编码受激励线性编码码激励线性预测编码矢量和激励线性预测编码编码器解码器卷积码 1 CDMA中的语音编码技术 语音编码为信源编码,是将模拟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然后在信道中传输。在数字移动通信中,语音编码技术具有相当关键的作用,高质量低速率的话音编码技术与高效率数字调制技术相结合,可以为数字移动网提供高于模拟移动网的系统容量。目前,国际上语音编码技术的研究方向有两个:降低话音编码速率和提高话音质量。 1.1 语音编码技术的分类 语音编码技术有三种类型:波形编码、参量编码和混合编码。 ●波形编码:是在时域上对模拟话音的电压波形按一定的速率抽样,再将 幅度量化,对每个量化点用代码表示。解码是相反过程,将接收的数字 序列经解码和滤波后恢复成模拟信号。波形编码能提供很好的话音质 量,但编码信号的速率较高,一般应用在信号带宽要求不高的通信中。 脉冲编码调制(PCM)和增量调制(ΔM)常见的波形编码,其编码速率 在16~64kbps。 ●参量编码:又称声源编码,是以发音模型作基础,从模拟话音提取各个 特征参量并进行量化编码,可实现低速率语音编码,达到2~4.8kbps。 但话音质量只能达到中等。 ●混合编码:是将波形编码和参量编码结合起来,既有波形编码的高质量 优点又有参量编码的低速率优点。其压缩比达到4~16kbps。泛欧GSM 系统的规则脉冲激励-长期预测编码(RPE-LTP)就是混合编码方案。1.2 CDMA的语音编码

有关语音传输速率、信道编码速率、信道总速率的专题

GSM系统的语音编码采用了规则脉冲激励长期预测编码(RPE-LEP编码器,Regular Pulse Excited Long Term Prediction ),RPE-LEP编码器结合了波形编码和声码器两种技术,编码速率低且话音质量高。原始语音信号是连续的模拟信号,经抽样、量化、编码等过程数字化之后,再送入RPE-LEP编码器,每20ms取样一次,每次输出260bit,所以语音传输全速率信道的速率为260bit/20ms=13kbit/s。 将每20ms取样输出的260bit的语音信号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对差错敏感的,共182bit,如果这部分比特发生错误将严重影响语音质量;另一部分是对差错不敏感的,共78bit。然后,再对重要部分的182bit 进行分类:最重要的50bit和次重要的132bit,对最重要的50bit加上3个奇偶校验比特,次重要的132bit 再加上4个尾比特。然后,对这50+3+132+4=189bit进行R=1/2的卷积编码,此时,速率变为[(50+3+132+4)x2+78]/20ms=22.8kbit/s作为信道编码速率。 时隙的格式(普通突发脉冲序列)(见下图)

在GSM的TDMA中,帧被定义为每个载频中所包含的8个连续的时隙,相当于FDMA系统中的一个频道。在每个时隙中,信号以突发脉冲系列(burst)的形式发送。TDMA帧号是以3.5小时(2715648个TDMA 帧)为周期循环编号的。每个TDMA帧含8个时隙,整个帧时长约为4.615ms,每个时隙含156.25bit个突发脉冲码元,时隙时长为0.577ms。GSM规范定义了两种不同的复帧结构,即含26帧、持续时间为120ms和含51帧、持续时间为235.385ms。26帧的复帧包括26个TDMA 帧,持续时间为120ms,51个这样的复帧组成一个超帧。这种复帧用于携带TCH (和SACCH加FACCH),用于语音信道及其随路控制信道,其中24个突发序列用于业务,2个突发序列用于信令。时隙时长:120/26/8=15/26ms=0.577ms。信道总速率:156.25/0.577=270.83kbit/s。每个比特占用的时间约为:0.577/156.25=3.7us/bit

5 差错控制与信道编码

第五章 差错控制与信道编码
内容简介
学习要求
学习目录
结束放映
作者:蒋占军

内容简介
——差错控制就是通过某种方法,发现并纠正数据传输中出现的 错误。差错控制技术是提高数据传输可靠性的重要手段之一,现 代数据通信中使用的差错控制方式大都是基于信道编码技术来实 现的,本章对差错控制的基本概念以及常用的信道编码方案作了 比较详细的理论述。
返回
结束

学习要求
1. 理解差错控制的基本概念及其原理等; 2. 掌握信道编码的基本原理; 3. 了解常用检错码的特性; 4. 掌握线性分组码的一般特性; 5. 掌握汉明码以及循环码的编译码及其实现原理; 6. 了解卷积码的基本概念。
返回
结束

学习目录
5.1 概述 5.2 常用的简单信道编码 5.3 线性分组码 5.4 卷积码
返回
结束

5.1 概 述
本节内容提要:
——差错控制是数据通信系统中提高传输可靠性,降低系统传输误 码率的有效措施 。本节将介绍差错控制和信道编码的基本原理、 差错控制的实现方式等内容。 5.1.1 差错控制 5.1.2 信道编码 5.1.3 基于信道编码的差错控制方式
上一页
下一页

5.1.1 差错控制
差错控制 ——通过某种方法,发现并纠正传输中出现的错误。 香农信道编码定理 ——在具有确定信道容量的有扰信道中,若以低于信道容量的速率传输 数据,则存在某种编码方案,可以使传输的误码率足够小。 基于信道编码的差错控制 ——在发送端根据一定的规则,在数据序列中按照一定的规则附加一 些监督信息,接收端根据监督信息进行检错或者纠错。
上一页
下一页

中国移动语音提醒

会了咱也装一回:您好!您所拨打的电话已关机。Sorry! The subscriber you dial ed is power off.来源:李雨甜?Star的日志 1、空号: 中文:您好!您所拨打的号码是空号,请核对后再拨。 英文:Sorry! The number you dialed does not exist, please check it and dial later. 2、被叫用户关机: 中文:您好!您所拨打的电话已关机。 英文:Sorry! The subscriber you dialed is power off. 3、被叫不在服务区: 中文:对不起!您拨打的用户暂时无法接通,请稍后再拨。 英文:Sorry!The subscriber you dialed can not be connected for the moment, pleas e redial later. 4、主叫欠费停机/单向停机 中文:对不起!您的电话已欠费,请您续交话费,谢谢! 英文:Sorry, your telephone charge is overdue, please renew it, thank you! 5、用户申请临时停机/其他原因暂时停机: 中文:对不起!您的电话已停机。详情请垂询“1860”。 英文:Sorry! Your telephone service is suspended, for more information, please dial “1860”. 6、被叫停机: 中文:对不起!您拨打的电话已停机。 英文:Sorry! The number you dialed is out of service. 7、被叫忙: (1)被叫用户登记了呼叫等待功能 中文:您好!请不要挂机,您拨打的电话正在通话中。 英文:Sorry! Please hold on,the subscriber you dialed is busy now,. (2)被叫用户未登记呼叫等待功能 中文:您好!您拨打的电话正在通话中,请稍后再拨。 英文:Sorry! The subscriber you dialed is busy now, please redial later. 8、中继忙/网络忙: 中文:对不起!您拨打的用户暂时无法接通,请稍后再拨。 英文:Sorry!The subscriber you dialed can not be connected for the moment, pleas e redial later. 9、被叫用户设置了呼入限制: 中文:对不起!您拨打的用户已设置呼入限制. 英文:Sorry! The subscriber you dialed has set barring of incoming calls. 10、国际长权限制: 中文:您好!您的电话尚未登记国际长途业务,请办理登记手续。详情请垂询“1860”。

信道编码

第六章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该能够: 1.画出GSM突发脉冲序列的结构图并理解每个构成的用途。 2.理解为保护空中接口上语音、数据和控制信道不出错采用的不同措施。

GSM突发脉冲序列(Burst) 对面图示的是一个GSM突发脉冲序列(Burst),它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信息 即话音,数据或控制信息。 ●保护带 BTS和MS接收信息时都必须在分配给它的时隙这一短暂的时间段内接收和解码突发脉冲序列,所以对于定时精确性的要求极高。采用保护带之后,允许有一小段空白的时间误差,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定时精确性的要求。准确的说,时隙的长度是 0.577ms,脉冲序列的长度是0.546ms,允许时隙中突发脉冲序 列有0.031ms时间上的误差。 ●偷帧标志 当话务信道突发脉冲序列被FACCH(Fast Associated Control Channel)盗用时,这两个比特将被设臵.只设臵了一个比特表示突发脉冲序列只有一半被盗用。 ●训练序列 供接收均衡器评估BTS和MS之间物理通路的传输质量,训练比特长26比特. ●尾比特 用于指示突发脉冲序列的开始和结束。

GSM 突发脉冲序列和TDMA帧 保护带保护带信息训练序列信息 尾比特 偷帧标志 尾比特常规突发脉冲序列

GSM突发脉冲序列… 突发脉冲序列类型(Burst Types) 对面图示了GSM空中接口用到的五种脉冲序列。所有的脉冲序列,不管是什么类型的,必须在时间上准确定时到给定的时隙。 突发脉冲序列Burst是BTS或MS发送的比特序列,时隙则是一个固定的时间段,脉冲序列必须顺序准确的到达这一时间段,以便接收器能正确接收解码。 ●常规突发脉冲序列(Normal Burst) 常规突发脉冲序列用于业务信道和除以下所说的各种控制信道以外的控制信道。(双向的) ●频率校正突发脉冲序列(Frequency Correction Burst) 该突发脉冲序列用于下行的FCCH,使MS能校正自己振荡器的频率并锁定到BTS的频率。 ●同步突发脉冲序列(Synchronization Burst) 用来用于下行的SCH,使MS同步到BTS。 ●填充突发脉冲序列(Dummy Burst) 当BCCH载频中没有用到的时隙中没有信息可发送时,发送填充突发脉冲序列(仅在下行方向) ●接入突发脉冲序列(Access Burst) 这种突发脉冲序列比其它类型的脉冲序列短很多。因为MS试图接入到系统时还不知道发射定时,所以要增加保护带。MS发送该突发脉冲序列时,BTS并不知道MS的位臵,所以来自MS的消息的定时也无法准确计算(接入突发脉冲序列仅为上行)。

中国移动语音提醒[说明]

中国移动语音提醒[说明] 会了咱也装一回:您好~您所拨打的电话已关机。Sorry! The subscriber you dialed is power off. 来源: 李雨甜?Star的日志 1、空号: 中文:您好~您所拨打的号码是空号,请核对后再拨。 英文:Sorry! The number you dialed does not exist, please check it and dial later. 2、被叫用户关机: 中文:您好~您所拨打的电话已关机。 英文:Sorry! The subscriber you dialed is power off. 3、被叫不在服务区: 中文:对不起~您拨打的用户暂时无法接通,请稍后再拨。 英文:Sorry~The subscriber you dialed can not be connected for the moment, please redial later. 4、主叫欠费停机/单向停机 中文:对不起~您的电话已欠费,请您续交话费,谢谢~ 英文:Sorry, your telephone charge is overdue, please renew it, thank you! 5、用户申请临时停机/其他原因暂时停机: 中文:对不起~您的电话已停机。详情请垂询“1860”。 英文:Sorry! Your telephone service is suspended, for more information, please dial “1860”.

6、被叫停机: 中文:对不起~您拨打的电话已停机。 英文:Sorry! The number you dialed is out of service. 7、被叫忙: (1)被叫用户登记了呼叫等待功能 中文:您好~请不要挂机,您拨打的电话正在通话中。 英文:Sorry! Please hold on,the subscriber you dialed is busy now,. (2)被叫用户未登记呼叫等待功能 中文:您好~您拨打的电话正在通话中,请稍后再拨。 英文:Sorry! The subscriber you dialed is busy now, please redial later. 8、中继忙/网络忙: 中文:对不起~您拨打的用户暂时无法接通,请稍后再拨。 英文:Sorry~The subscriber you dialed can not be connected for the moment, please redial later. 9、被叫用户设置了呼入限制: 中文:对不起~您拨打的用户已设置呼入限制. 英文:Sorry! The subscriber you dialed has set barring of incoming calls. 10、国际长权限制: 中文:您好~您的电话尚未登记国际长途业务,请办理登记手续。详情请垂询“1860”。 英文:Sorry! You have not applied for IDD service, please make registrations. For more information, please dial “1860”.

中国移动的呼叫转移设置及费用

中国移动的呼叫转移设置及费用 一、业务简介 呼叫转移是指客户将打入的电话转移到另一个电话、语音信箱或移动秘书台上的业务,分为:1.无条件呼叫转移:将打入的所有电话转移到另一个电话、语音信箱或移动秘书台上。 2.有条件呼叫转移:包括遇忙呼叫转移、无应答呼叫转移、不可及呼叫转移等。指当客户正在通话、电话无人接听、客户关机或不在网络服务区内时,打入的电话自动转移到另一个电话、语音信箱或移动秘书台。 二、业务开放范围 对所有全球通、动感地带、神州行三大品牌客户全部开放,默认开通。 三、业务受理渠道 客户可凭业务密码到营业厅、移动网站申请或取消。 四、操作方式 在手机菜单中进行设置呼叫转移。智能网"神州行"外的客户可在手机上按键操作,具体如下:转移项目登记操作取消操作查询操作 无条件转移**21*电话号码#(发送键)##21#*#21# 关机或无信号转移**62*电话号码#(发送键)##62#*#62# 遇忙转移**67*电话号码#(发送键)##67#*#67# 无应答转移**61*电话号码#(发送键)##61#*#61# 五、资费标准: (一)、无条件呼叫转移 1、呼转12580、12591、1380059X309、1380059X166等移动特服号:基本费(0.1元/分钟)+归属地至前转地的长途费。

2、呼转中国移动网内电话:基本费(0.2元/分钟)+归属地至前转地的长途费。 3、呼转其他号码:基本费(0.3元/分钟)+归属地至前转地的长途费。 (二)、有条件呼叫转移 1、呼转12580、12591、1380059X309、1380059X166等移动特服号:基本费(0.1元/分钟)+归属地至漫游地+漫游地至前转地的长途费。 2、呼转中国移动网内电话:基本费(0.2元/分钟)+归属地至前转地的长途费。 3、呼转其他号码:基本费(0.3元/分钟)+归属地至漫游地+漫游地至前转地的长途费。 4、一卡双号呼转资费:主号与副号间的呼转基本费0.1元/分钟;长途费按标准收取.

最新移动通信复习题库

一、填空题 1、移动通信系统中可能用到两类分集方式,即: 宏分集,微分集。P134 3、在移动通信空中接口的分层结构中,原语分为四类,即:请求,指示,响应,证实。 4、已知GSM系统的下行频段是:935~960 MHz,上行频段是890~915 MHz 载频间隔是 0.2 MHz,则第22频道的上行载波频率为 894.4MHz ,下行载波频率为 939.4MHz 。P238 (890+0.2n//935+0.2n) 5、在GSM系统中,三种主要的接口分别是 A接口, Abis接口,Um接口。P231 6、GSM系统采用的接入方式是 TDMA/FDMA(时分多址/频分多址) , 其中每帧包含 8 个时隙, 收发频率间隔为 45MHz MHz. P238 7、某TDMA/FDAM跳频移动通信系统,每帧长度为4ms, 采用每帧改变频率的方法,则系统的跳频速率为 250跳/秒。p248 8、美国Motorola公司提出的“铱星”系统,实际只使用了 66 颗卫星,它的卫星轨道高度是 780 Km, “铱星”系统采用 TDMA 多址方式。 10、指出无线电波至少三种传播方式直射波,地面反射波,地表面波。p94 11.现在用到的多址方式主要有哪几种: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码分多址(CDMA)、空分多址(SDMA)。 12.可以用来改进小尺度时间、空间中接收信号的质量和链路性能的三种技术是:均衡、分集、信道编码。 13.在实际情况下,用小区分裂、小区扇形化、覆盖区域逼近等技术来增大蜂窝系统容量。 14.我国信息产业部颁布3G的三大国际标准之一的 TD-SCDMA 为我国通信行业标准。 1. 移动通信是指移动用户之间或移动用户与固定用户之间进行的通信方式。 2. 按信号形式可将移动通信系统分为模拟移动通信系统和数字移动通信系统。 3. 中国提出的实现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技术方案是TD-SCDMA。 5. 我国正在商业运营的第三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有WCDMA,cdma2000,TD-SCDMA 7. 移动通信中的双向传输可分为单工、半双工和双工三种工作方式。 8. 移动通信中实现双工通信的方式有频分双工(FDD)和时分双工(TDD)。

移动通信练习题+答案

1.(√)所谓移动通信,是指通信双方或至少有一方处于运动中进行信息交换的通信方式。 2.(×)邻道干扰是指相邻或邻近的信道(或频道)之间的干扰,是由于一个弱信号串扰强信号而造成的干扰。(强信号串扰弱信号) 3.(√)移动通信的信道是指基站天线、移动用户天线和两幅天线之间的传播路径。 4.(×)电波的自由空间传播损耗是与距离的立方成正比的。(平方) 5.(×)由于多径传播所引起的信号衰落,称为多径衰落,也叫慢衰落。 6.【】(×)移动通信中,多普勒频移的影响会产生附加的调频噪声,出现接收信号的失真。 7.(√)莱斯分布适用于一条路径明显强于其他多径的情况。在接收信号中没有主导分量时,莱斯分布就转变为瑞利分布。 8.(×)在多径衰落信道中,由于时间色散导致发送信号产生的衰落效应是快衰落和慢衰落。(频率色散)P39 9.(√)分集接收的基本思想,就是把接收到的多个衰落独立的信号加以处理,合理地利用这些信号的能量来改善接收信号的质量。 10.(√)在实际工程中,为达到良好的空间分集效果,基站天线之间的距离一般相当于10多个波长或更多。 11.(×)GSM移动通信系统中,每个载频按时间分为16个时隙,也就是16个物理信道.8 12.(√)GSM中的逻辑信道分为专用信道和公共信道两大类。 13.(×)GSM中的同频干扰保护比要求C/I>-9dB,工程上一般增加3dB的余量。9 14.(×)GSM中的广播控制信道BCCH和业务信道TCH一样可通过跳频方式提高抗干扰性能。P261 15.(√)跳频就是有规则地改变一个信道的频隙(载频频带)。跳频分为慢跳频和快跳频。在GSM的无线接口上采用的是慢跳频技术。 16.(√)GPRS是指通用分组无线业务,是基于GSM网络所开发的分组数据技术,是按需动态占用频谱资源的。P293

中国移动5G语音业务测试要求规范 v0 1 0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 QB-╳╳-╳╳╳-╳╳╳╳ 中国移动5G规模试验测试规范 --核心网(领域)5G语音短信 业务测试规范 C h i n a M o b i l e T e s t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f o r5G S c a l e T r i a l C o r e N e t w r o k5G V o i c e a n d S M S s e r v i c e

版本号:0.1.0 ╳╳╳╳-╳╳-╳╳发布╳╳╳╳-╳╳-╳╳实施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发布

目录 1.前言.............................................................. II 2.围 (1) 3.规性引用文件 (1) 4.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1) 5.测试目的及原则 (1) 6.测试地点及时间计划 (2) 7.测试环境 (2) 8.测试流程 (3) 9.测试用例选择 (4) 10.测试组网 (5) 11.空闲态UE从5G到4G的重选流程 (5) 12.连接态UE从5G到4G的切换流程 (7) 13.连接态UE从5G到4G的切换流程的业务中断时长(性能) (8) 14.连接态UE从5G到4G的重定向流程 (9) 15.连接态UE从5G到4G的重定向流程的业务中断时长(性能) (11) 16.空闲态UE从4G到5G的重选流程 (12) 17.连接态UE从4G到5G的切换流程 (14) 18.连接态UE从4G到5G的切换流程的业务中断时长(性能) (16) 19.连接态UE从4G到5G的重定向流程 (18) 19.1.场景1(数据业务only,RAN测量5G满足驻留要求,而触发UE发起重定向) 18 19.2.场景2(VoLTE语音+数据业务,RAN检测到语音业务挂机,而触发UE发起重 定向)20 20.连接态UE从4G到5G的重定向流程的业务中断时长(性能) (22)

移动通信参数表..

一. 移动通信参数表 参数缩写含义解释参数缩写含义解释 1 TCH 业务信道23 BSIC 基站色码 2 BCCH 广播控制信道24 CA 小区置配 3 CCCH 公共控制信道25 HSN 跳频序列 4 RACH 随机接入信道26 MA 移动配置 5 AGCH 接入允许信道27 MAIO 移动培植指数偏移 6 PCH 寻呼控制信道28 FN 帧号码 7 DCCH 专用控制信道29 TSC 训练序列码 8 CBCH 小区广播信道30 TN 时隙号 9 SDCCH 独立专用控制信道31 PD 协议识别语 10 SACCH 慢速随路控制信道32 TI 处理识别语 11 SCH 同步信道33 IMSI 国际移动用户识别 12 CM 连接管理34 TMSI 临时移动用户识别 13 MM 移动管理35 IMEI 国际移动设备识别 14 RR 无线资源管理36 MCC 国际移动码 15 DTX 非连续发送(由话音激活)37 MNC 移动网号 16 OMC 操作维护中心38 LAC 位置区号码 17 MS 手机39 PLMN 公共陆地移动网 18 BS 基站40 TA 时间提前 19 SIM 用户识别模块41 RXLEV 平均的接收电平 20 ARFCN 频道(载频)序号42 RXQUAL 信道接收质量 21 Um 基站子系统与MS间接口43 TXPWR 发信功率电平 22 C2 小区重选信道质量标准参数44 C1 路径损耗原则参数 二. 参数详述 (一) 频道配置参数 GSM网和TACS网一样都采用等间隔频道配置方法。 1. 工作频段、频段间隔、频道序列及频点 数字公用陆地蜂窝移动通信网采用900Mhz频段。 MS发,BS收:890 –915 Mhz (上行) BS发,MS收:935-960MHz(下行) 载频间隔为200kHz,共124个无线载频,在每端留有200 kHz的保护带。 按照国家规定,邮电部门占用905 –909MHz(上行) / 950 –954 MHz(下行); 连通公司占用909 –915 MHz(上行)/ 954 –960 MHz(下行); 10MHz频带共有49个频道(载频),序号(ARFCN)为76 –124 。注:但如果邮电部门将ETACS的模拟网退频将继续扩频。GSM在900MHZ共有16MHZ 频段. 频道标称中心频率与序号的关系由以下公式确定: 基站收:Fl(n)=890.200MHz + (n+1)x 0.200MHz

MIMO信道容量的仿真分析

数字移动通信与个人通信论文题目:MIMO系统信道容量的研究 学生姓名李其信 学号201120952 院系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专业信号与信息处理

MIMO系统信道容量的研究 李其信 (西北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陕西西安710127) 摘要:本文首先对MIMO技术进行了简要介绍。其次,从信息论角度研究了MIMO系统的信道容量,对 平均分配天线发射功率下的几种典型系统(SISO、MISO、SIMO、MIMO)的平均信道容量进行了分析和比 较,并对两类特殊的MIMO信道(全1信道和正交信道)的容量进行了特殊的分析,得到了信道容量的计 算公式。同时给出了当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数很大时的MIMO信道极限容量的估算方法。 关键词: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信道容量;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2400(2XXX)0X-0-0 Research on the Capaity for MIMO System LI QI-xin ( College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 echnology, Northwest University, Xi’a n 710127, China) Abstract: In this paper,firstly,it gives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MIMO technology. Secondly,some average capacities of several typical systems,such as SlSO,MISO,SIMO,MIMO,are theoretically analyzed and simulated from the point ofview of information theory.The difference among those typical systems is compared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apacity and different schemes of distributing power are discussed.And two types of special MIMO channel (all channels and orthogonal channel) capacity for a special analysis was calculated channel capacity.It gives the limit estimating method when the mumber of the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antennas of MIMO. Key W ords: 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channel capacity 随着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的载体形式由传统的文字形式向多媒体形传统的无线通信系统是采用单一发射天线和单一接收天线的通信系统,即所谓的SISO天线系统。SISO天线系统在信道容量上具有一个通信上不可突破的瓶颈--Shannon容量限制。不管采用何种调制技术、编码策略或其他方法,无线信道总是给无线通信作了一个实际的物理限制。这一点在当前无线通信市场中形势尤为严峻,因为用户对更高的数据率的需求是非常迫切的[1-3],必须进一步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容量。可以实现这个目标的方法有很多,如加大系统发射功率、设置更多的基站、拓宽带宽和提高频谱利用效率等。加大系统发射功率姑且不论可能引起人的健康状况的变化,对硬件设计者来说这也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功放器件在大功率区域下的线性工作特性是很难设计的。另外,散热及发射功率的加大所引起的功率消耗也是移动终端要考虑的问题。增设基站意味着采用更多的蜂窝,这是提高容量代价最大的办法。由于目前的实际无线应用市场仍是在UMTS和WLAN之间,是微波频带(UMTS大约为2GHz,WLAN技术的ISM频带为2~5GHz),加大带宽,如利用毫米波频带,就会导致与现行系统具有非常大的兼容性问题,其代价也是很昂贵的,因此更高频段的使用在近期内不是提高无线通信系统容量的最佳方法。 目前在众多的信号处理技术中,最引人注目的是MIMO技术[4],研究表明在多径环境中,采用收发多天线空时编码系统(MIMO系统)在不增加信号带宽及发射功率的前提下可以使频谱效率得以成 1

通信系统中的信道编码方法

通信系统中的信道编码方法 Xx (xx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摘要:目前,中国固定和移动两大网络的规模都已位居世界第2位,上网用户也在不断增加,中国的信息通信制造业也得到很大的发展。中国将加快建设新一代信息通信网络技术、生产体系。在信息通信网络的高速发展下,要有效地提高传输速率,然而在实际信道上传输数字信号时,由于信道特性的不理想以及加性噪声和人为干扰的影响,系统输出的数字信息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差错。因此,为了保证通信内容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每一个数字通信系统对输出信息码的差错概率即误码率都有一定的要求。 为了降低误码率,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降低数字信道本身引起的误码,可采取的方法有:选择高质量的传输线路、改善信道的传输特性、增加信号的发送能量、选择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的调制解调方案等;另一种方法就是采用差错控制措施,使用信道编码。在许多情况下,信道的改善是不可能的或是不经济的,这时只能采用信道编码方法。因此实现信道编码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信道,误码率,信道编码 Abstract:At present, the scale of the fixed and mobile network are ranked 2 in the world, the Internet users are always growing, China’s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industry has got a lot of development. China will 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of a new generation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network technology and production system. Under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network, we should improve the transmission rate effectively, however, when transmitting digital signals in actual channels, there are mistakes in the system outputs of digital signals inevitably due to not ide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annels and additive noise as well as man-made interference. Though, in order to ensure dependability and accuracy of communication contents, a digital communications system for each output code error probability of bit error rate that has certain requirements. To reduce the error rate, there are commonly two ways: one is to reduce the number of channel bit error caused by its own, the following methods: Select high-quality transmission lines, to improve the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annel ,to increase signal transmission power, Select a strong anti-interference ability of modulation and demodulation programs; the other method is to use error-control measures , to use channel coding. In many cases, the improvement of the channel is not possible or not economical, then we can only use channel coding. Therefore, implementing channel coding method is significant. Keywords:channel,code errorrate,channel coding,

无线信道传播特性分析总结讲解学习

无线信道传播特性分 析总结

无线信道传播特性分析总结 班级学号姓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无线通信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对我们的生活工作有着巨大的影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无线通信的信道的特性对整个系统有着巨大的影响。 1、无线信道的概念 要想搞明白无线信道具有哪些特性,就要先了解什么是无线信道。信道是对无线通信中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通路的一种形象比喻,对于无线电波而言,它从发送端传送到接收端,其间并没有一个有形的连接,它的传播路径也有可能不只一条,但是我们为了形象地描述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工作,我们想象两者之间有一个看不见的道路衔接,把这条衔接通路称为信道。信道具有一定的频率带宽,正如公路有一定的宽度一样。 与其它通信信道相比,无线信道是最为复杂的一种,其衰落特性取决于无线电波传播环境。不同的环境,其传播特性也不尽相同。无线信道可能是很简单的直线传播,也可能会被许多不同的因素所干扰,例如:信号经过建筑物,山丘,或者树木所有反射而产生的多径效应,使信号放大或衰落。在无线信道中,信号衰落 是经常发生的,衰落深度可达30。对于数字传输来说,衰落使比特误码率大 大增加。这种衰落现象严重恶化接收信号的质量,影响通信可靠性。移动信道与非移动点对点无线信道相比,信号传输的误比特率前者比后者高106倍。 另外,在陆地移动系统中,移动台处于城市建筑群之中或处于地形复杂的区域,其天线将接收从多条路径传来的信号,再加移动台本身的运动,使得信号产生多普勒效应,并且信道的特性也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增加了信号的不确定性,使得移动台和基站之间的无线信道多变且难以控制。所以,与传统模型相比,无线信道多径数目增多,时延扩展加大,衰落加快。 2、无线信道的特性 信号从发射天线到接收天线的传输过程中,会经历各种复杂的传播路径,包括直射路径、反射路径、衍射路径、散射路径以及这些路径的随机组合。同时,电波在各条路径的传播过程中,有用信号会受到各种噪声的污染,包括加性噪声(如高斯白噪声)、乘性噪声的污染,因而会出现不同情形的损伤,严重时,会使有用信号难以恢复。无线信号在传播时,不仅存在自由空间固有的传输损耗,还会受到由于建筑物、地形等的阻挡而引起信号功率的衰减,这种衰减还会由于移动台的运动和信道环境的改变出现随机的变化。 下面将对无线信道的一些特性来进行分析。

移动通信中的语音编码和信道编码

移动通信中的语音编码和信道编码 目录 摘要---------------------------------------------------2 前言---------------------------------------------------3 1 基础理论---------------------------------------------3 2 语音编码---------------------------------------------3 2.1 PHS系统的语音编码-------------------------------4 2.2 GSM系统的语音编码------------------------------4 2.3 IS95 CDMA系统的语音编码-------------------------4 2.4 语音编码比较-------------------------------------5 2.5 语音编码展望-------------------------------------5 3 信道编码----------------------------------------------6 3.1 GPRS的信道编码----------------------------------6 3.2 WCDMA的信道编码---------------------------------6 3.3 信道编码比较-------------------------------------7 3.4 编码速率对网络规划的影响-------------------------7

移动通信期末试卷B答案

移动通信试卷(A卷) 1.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可以是 ( ) A 单工、双工和半双工 ;B仅仅是双工; C 单工和双工 2. 蜂窝系统的频率复用技术可以使( ) A 系统容量增大; B 系统容量减少; C系统容量不变 ; 3. 哪种干扰是蜂窝移动通信所特有( ) A 同频干扰; B 短波干扰; C反射干扰 4、3G的主流技术是( ) A窄带CDMA; B 宽带CDMA ; C有线接入 5 图象、音乐、网页浏览、视频会议及其他信息服务是移动通信的 ( ) A语音服务; B增殖服务; C技术手段 6、在移动通信中英文缩写GPRS是指:( ) A无线应用协议; B增强数据改进; C通用分组无线服务 7、移动通信系统中影响传播机制是( ) A发射、绕射和散射; B直射、绕射和散射; C全射、折射和散射 8、正六边形作为典型几何图形被采用在( ) A蜂窝网系统中; B寻呼系统中; C集群系统中 9、移动通信中英文缩写TDMA是指:( ) A 频分多址; B码分多址; C 时分多址 10、增大蜂窝系统的频率复用通过采用( ) A 大区制; B小区分裂; C波分复用技术 11 PCM的抽样、量化、编码是属于( ) A波形编码; B参量编码; C混合编码 12、移动通信系统采用信道编码技术是为降低( ) A网络编码差错; B 语音编码差错; C信道突发和随机的差错 13、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得到广泛使用的调制技术之一是( ) A BPSK ; B GMSK; C QPSK

14、GSM系统采用的多址方式是 ( ) A FDMA; B TDMA ; C FDMA/TDMA 15、手机功率控制的优点是() A 降低电池的功率损耗; B 避免接收机处于饱和状态,防止远近效应. C 减少系统内干扰 16、模拟移动通信系统采用的多址方式是( ) A. FDMA B. TDMA C. CDMA 17、GSM1800收发频率间隔为() A 95MHz ; B 45MHz; C 25MHz 18、锁相环的英文缩写是() A. VCO; B. PFD; C. PLL 19、 GSM系统的信道间隔为() A. 100KHz; B. 200KHz; C. 200MHz 20、GSM的语音编码速率为() A. 22.8kbps; B. 13kbps; C. 270.833kbs 二、填空题( 10分,每空0.5分) 1、GSM系统的调制方式为(GMSK )、CDMA的调制方式为(QPSK ); 2、GSM系统由(移动交换中心MSC)、(本地用户位置寄存器HLR)、(访问位置寄存器VLR)、(鉴权中心AUC)、(操作维护中心OMC)和(设备识别寄存器EIR)等组成。 3、GPRS的中文名称是(通用无线分组业务)英文全称是(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 4、PCM的中文名称是(脉冲编码调制)英文全称是(Pulse Code Modulation); 5、PWM的中文名称是(脉冲宽度调制)英文全称是(Pulse Width Modulation ); 6、CDMA的中文名称是(码分多址),英文全称是(Code Division Multiple Address); 7、GSM的中文名称是(全球移动通信系统),英文全称是(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8、GC87接收信号频率为935—960MHz,第一接收本振频率为782—807MHz,则第一接收中频频率为(108MHz ) 9、GSM信道编码加入的冗余码元为(9.8kbps ) 三、简述题 ( 30分,每小题6分 ) 1 简述移动通信的特点是什么? 1)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输;2)在复杂的干扰环境中进行;

卫星移动通信信道特性分析(精)

收稿日期 :2003-09-10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个人移动卫星通信电波传播特性研究0(60172006 作者简介 :1. 符世钢 (1979- , 男 , 云南安宁人 , 云南大学信息学院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 , 主要从事 移动通信关键技术研究 ; 2. 任友俊 (1973- , 男 , 云南宣威人 , 曲靖师范学院计科系讲师、工学硕士 , 主要从事网络通信及其编程研究 ; 3. 申东娅 (1965- , 女 , 云南昆明人 , 云南大学信息学院副教授 , 主要从事移动通信研究 . 卫星移动通信信道特性分析 符世钢 1, 任友俊 2, 申东娅 3 (1. 3. 云南大学信息学院 , 云南昆明 650091; 2. 曲靖师范学院计科系 , 云南曲靖 655000 摘要 :卫星移动通信作为地面移动通信的补充 , 是实现全球个人通信的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 , 同时也是目前发展最迅速的通信技术之一 . 卫星移动通信具有卫星固定业务和移动通信双重特点 , 其电波传输距离远 , 经历的环境特殊 , 导致其信道特性远比地面系统复杂 . 因此 , 研究其信道特性是设计出高效实用的通信系统的关键环节 . 本文对其信道特性进行了具体深入的分析 , 并对某些衰减因素的解决措施作了简要探讨 . 关键词 :卫星移动通信 ; 信道特性 ; 传输损耗 ; 多普勒频移 中图分类号 :TN927+1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879(2003 06-0071-04

卫星移动通信是指利用卫星实现移动用户间或移动用户与固定用户间的相互通信 . 近年来地面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得到了飞速发展 , 但是它的覆盖范围有限 , 仅能为人口集中的城市及其附近地区提供服务 . 为了获得全球范围的无缝覆盖 , 实现名符其实的全球个人通信 , 不得不引入卫星移动通信来作为地面移动通信的补充 . 卫星移动通信具有覆盖面积大、业务范围广、适用于各种地理条件等优点 , 在过去二三十年中发展十分迅速 , 成为极具竞争力的通信手段之一 . 与地面移动通信系统不同 ,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电波传播要经过漫长的距离 , 其间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 . 这大大增加了接收信号的波动性 , 成为保证通信质量的最大障碍 . 为此 , 研究信道特性成为设计通信系统的首要任务 . 本文将对其进行具体分析 . 1 传输损耗 卫星移动通信中电波传播要经过对流层 (含云层和雨层、平流层直至外层空间 , 传输损耗大致为自由空间传输损耗与大气损耗之和 . 111 自由空间传输损耗 在整个卫星无线路径中自由空间 (近于真空 状态占了绝大部分 , 因此 , 首先考虑自由空间传播损耗 .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无线链路与大尺度无线电波传播模型类似 , 在自由空间模型中 , 接收功率的衰减为T-R 距离的幂函数 [1] . 当发射和接收天线均具有单位增益时 , 自由空间路径损耗为 :L f =10lg( K 2=20lg(3@108 d f (db (1 当 d 取 km 、 f 取 GHz 为单位时 , 可简化为下式 : L f =92145+20lgd +10lg f (db (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