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山药高产栽培技术
- 格式:pdf
- 大小:100.11 KB
- 文档页数:1
无公害山药高产栽培技术
武素英
【期刊名称】《内蒙古农业科技》
【年(卷),期】2004(000)003
【摘要】山药属薯蓣科薯蓣属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和多种矿
质元素,用途广泛,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具有广大的市场发展前景。
近年来.临漳县柳园镇通过引进高产抗病品种.使古老的山药产业焕发青春.产量5000~7500kg/667m2,效益平均7000元/667m2左右,高者达1万元/667m2以上。
发展山药生产大有可为,是农民种植致富的好项目,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总页数】1页(P49-49)
【作者】武素英
【作者单位】临漳县农业局技术站,河北,临漳,054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32.1
【相关文献】
1.云南省无公害紫山药高产栽培技术 [J], 罗建山山
2.麻山药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J], 李勇真
3.特克斯县无公害山药高产栽培技术 [J], 阿力木别克·努尔旦;沙德汗·巴依吐拉克
4.衡水市无公害麻山药高产栽培技术 [J], 吕亚慈
5.无公害麻山药高产栽培技术 [J], 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无公害生产-无公害山药的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1、繁殖材料准备(1)山药栽子。
山药收获时,选择颈短、粗壮、无分杈和无病虫害的山药,将上端山药嘴子截断作种;断面蘸石灰粉或多菌灵粉剂消毒;在阳光下晒7~10天,使断面愈合,放温暖处或窖内贮藏越冬。
进入3月,将山药嘴子取出在日光下晾晒10~15天,当断面内缩干裂时即可栽植。
也可采用阳畦双膜保温方式催芽,待幼芽长到1厘米时(约需18~25天)即可播种。
(2)山药段子。
栽植前30天分段,每段含1个以上的休眠芽,每段重80~120克,切口用石灰粉或多菌灵粉剂消毒,分段时将每段上端或下端统一做标记,分段应选择晴天进行。
在日光下晒种15~20天,每天翻动2~3次,当断面向内收缩干裂,表皮呈灰绿色即可催芽。
栽植前15~20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消菌灵1000倍液浸泡5分钟,捞出晾干,放入小拱棚沙埋催芽,温度控制在25℃左右,当芽长1~2.5厘米时,将温度降低至15℃~18℃,炼苗5~7天后定植。
(3)山药豆培育山药栽子。
①选种。
初霜来临前,选择无病虫、健壮植株上依据形状、颜色等特点,选择符合品种特征特性、个体较大的山药豆,在5℃~7℃条件下沙藏或窖藏。
②催芽。
播前15天左右,将山药豆晾晒5~6天,阳畦内催芽,方法是:在20℃~25℃条件下,畦面上先铺3厘米厚的细沙,然后一层山药豆一层湿沙(每层厚度2~3厘米)层积催芽,总厚度30厘米。
待芽露白至1~2毫米时,即可播种。
③整地施肥。
选择4~5年内未种过山药的肥沃、平坦、灌排方便、土层深厚、土质结构一致的轻壤土或沙壤土地块。
一般每亩施腐熟农家肥5000千克,硫酸钾型复合肥(15-15-15)50千克,腐熟豆饼50千克。
每亩撒施灭线威颗粒剂5千克或根线克颗粒剂4千克,防止地下害虫。
④开沟做畦。
育苗地的山药沟应在秋末冬初或早春土壤刚解冻时刨好。
按75厘米为一种植带划线,沿线开宽50厘米、深20厘米~25厘米的沟,翻地时将表层20厘米~25厘米的土翻到一侧,下面的生土松动不翻出。
无公害长山药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长山药生产的产地环境、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收获和生产档案。
本标准适用于无公害长山药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525有机肥料NY5010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山药栽子山药上端较细,具一隐芽和茎的斑痕,通常用来作为种子栽植,称“山药栽子”。
3.2山药段子山药块茎中下部供食用部分,在栽子不足时切成小段栽植,称“山药段子”。
3.3零余子山药茎蔓叶腋间着生的椭圆形气生块茎即“零余子”,可作为种子繁殖,用来更新山药栽子。
4产地环境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NY5010的规定。
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地下水位在1m以下、土壤PH5.5~7.0、保水保肥力强、通气性好的沙质壤土地块。
5生产技术5.1培育种苗选择已栽培2年的无病斑、优质山药段子繁殖山药栽子,把块茎切成每段长10cm~15cm、每段重100g~150g的山药段子作种,亦可用零余子当年繁殖成山药栽子,下一年使用。
5.2整地开沟每年隔沟种植,种植山药的地块每隔3年轮作换茬一次。
土壤解冻后进行整地开沟,按行距l m挖南北向深沟,沟深120cm~140cm,沟宽25cm。
5.3施足基肥种植前每667m2施腐熟有机肥5000kg、磷酸二胺15kg、尿素15kg,硫酸钾20kg,充分混合后施入,并与耕层土充分混匀。
肥料使用应符合NY/T496的规定,有机肥质量应符合NY525的规定。
5.4定植5.4.1适时定植山药栽子种植前15~20d进行晾晒催芽。
一般在4月中下旬到5月上中旬种植,当地日平均温度达12℃以上,地温稳定在10℃上时,选择晴天定植。
无公害麻山药生产技术1生产基地及环境条件要求生产优质、安全的麻山药,首先选择自然环境良好,周围5km内无排污企业,不直接接受工业三废及农业、城镇生活、医疗废弃物污染的农业生产区。
土壤应选择轻壤或沙壤土质,卫生,无疫病虫害的寄生存在环境。
土层深厚、地力中上等,保1生产基地及环境条件要求生产优质、安全的麻山药,首先选择自然环境良好,周围5km 内无排污企业,不直接接受工业三废及农业、城镇生活、医疗废弃物污染的农业生产区。
土壤应选择轻壤或沙壤土质,卫生,无疫病虫害的寄生存在环境。
土层深厚、地力中上等,保水、保肥、供氧能力强,能浇能排的灌溉条件。
气候条件:无霜期180d以上的气候条件。
2栽培管理2.1品种选择选用从外地引进并经本地多年种植驯化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种茎。
2.2栽培季节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收获。
2.3用种量每667平方米用种300~350kg。
2.4整地施肥施足底肥:每667平方米施粗肥4000kg,腐熟的饼肥50kg,草木灰25kg,磷酸二铵25kg,尿素20kg,硫酸钾10kg。
深翻1遍,翻后按60~80cm做平畦或高畦,浇水造墒。
2.5栽植造墒整地后,于3月下旬至4月上旬栽植,按大行小行栽植,大行60cm,小行30cm,两行开沟,沟宽10~15cm,沟深10cm,株距20cm,每667平方米5500~6000株,栽后覆土镇压保墒。
2.6栽后管理2.6.1苗期管理一般栽种后15~20d即可出苗,待苗高20cm左右时,用直径1~1.5cm,长2~2.5m小竹竿按株插架,苗期一般不浇水。
2.6.2中后期管理麻山药主要根系分布于土壤表层,中耕宜浅,结合中耕追肥、浇水。
一般当麻山药秧顶尖爬到架高2/3时,随水追施硫酸钾10kg,磷酸二铵10kg次,以后遇旱只浇水,不追肥。
块茎膨大盛期要始终保持土壤湿润,雨涝天注意及时排水。
3病虫害防治3.1病害防治麻山药主要病害有褐斑病、炭疽病。
山药高产栽培技术山药又称薯蓣、野山药、淮山。
山药属多年生缠绕草本,地下圆柱形,内质肥厚,富含淀粉,可用来制造淀粉,热带地区常作为粮食。
山药别有风味,是珍贵的蔬菜,也是一种滋补品,还是酿酒的好原料。
现将山药的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选地整畦山药是以地下肉质块茎器官为产品的一种蔬菜,须根细,因些对土壤理化性能的要求比较严格。
一般要求土层深厚、透气性好、富含有机质、排水良好的沙土或沙壤土种植,畦高要求60厘米以上,畦面80厘米。
打洞施足基肥这是关键技术措施之一。
畦整好后,选一根长1.5米、直径2厘米的规格在畦布边打洞边摇钢盘,打成深米、直径10厘米的深洞(使山药块有一个宽松的生长环境,长得又长又直,)结合施入腐熟的有机肥,如优质厩肥、人烘尿、鸡烘肥及土杂肥等,亩施2000 公斤。
适时播种3月中下旬,选择晴天或阻天(雨天不宜),将山药种切成每段5厘米,每个洞竖放一段,不可倒放(注意肥种隔离,以防烂种),然后覆土5-8厘米。
田间管理山药是用地下块茎繁殖,发芽后经过发芽期、幼苗期、发棵期和块茎膨大期。
发棵期以前,以茎叶生长为主,现蕾后为块茎膨大期。
前期茎叶与块茎同步旺盛生长,后期以块茎生长为主,此时块茎积累的干物质占总干物质的85%以上。
幼功期为促进茎叶生长,氮肥用量可占全生育期总量的1/2,并施部分钾肥,发棵期和块茎膨大期应增施磷钾肥和余下的氮肥,以利块茎生长,在山药种植行两侧开浅沟施肥。
适时收获山药收获期很长,从9月上旬开妈持续至次年春节一段时间,为获取较好的经济效益,在9月初即可收获。
鲜山药的简易存放法鲜山药稍加处理就可在常温下自然存放到6-8月,非产季上市售高价。
2001年6-8月,启东市吕四镇蔬菜市场上鲜山药售价高达12—16元/kg。
鲜山药的简易存放法介绍如下:1、在室内预挖存放鲜山药的土坑,深0.8-1米,长与宽由鲜山药的存放量确定,土坑周壁与底部用塑料薄膜作隔层防潮。
2、根据山药性喜高温干燥,山药根茎能够耐-15℃地温和10℃时山药根茎开始萌动的特点,山药采挖后,先将山药龙头切下作种薯,并在切口蘸上石灰粉杀菌防腐,然后将山药顶端朝上竖放在土坑中,山药之间撒些细土,山药上覆盖干草或棉毯隔热,每隔10—15天查看1次,发现山药顶端有芽生出,随即将芽抹去,以免消耗养分,降低品质。
山药的产地及其高产种植技术山药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在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
那么,山药的产地及其高产种植技术是怎样的?一、山药的产地山药原产中国山西平遥、介休,现分布于中国华北、西北及长江流域各省区,朝鲜、日本也有分布。
山药是短日照、喜温暖作物,主要生长于海拔150-1500米的山坡、山谷林下、溪边、路旁的灌丛中或杂草中,适应性强,喜温暖,也能耐寒,是深根性植物,要求环境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以向阳温暖的平原丘陵环境生长更好。
二、山药的高产种植技术为了获得高产的山药产量,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种植技术。
以下是山药高产种植技术的关键要点:1、品种选择山药有多个品种,不同品种的产量和品质各异。
在种植山药时,应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合的品种。
常见的品种包括山药、麻山药、长山药等。
2、土壤准备山药适宜生长在排水良好、肥沃的土壤中。
在土壤准备阶段,应深翻土壤,去除杂草和病虫害,施入有机肥料,提高土壤肥力。
3、种植方法山药的种植方法包括插秧、分株、直播等。
插秧法是常见的种植方式,适合于丰水期的地区。
分株法适合于干旱地区,可以减少水分的浪费。
4、良好的管理在山药的生长期间,需要注意及时浇水、施肥、杂草清除、病虫害防治等管理措施。
特别是要避免水分过多或不足,以免影响产量和质量。
5、支架建设为了使山药藤蔓有良好的生长空间,可以建设支架或竹架。
这有助于增加通风,减轻病虫害的发生,提高产量。
6、病虫害防治山药容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袭,如白粉病、蚜虫、甲虫等。
因此,及时采取化学或生物防治措施,保持山药健康生长。
综上所述,山药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具有广泛的产地分布和高产种植技术。
农户可以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合的品种,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以获得丰收的山药产量。
山药无公害栽培技术作者:吕永亮张桂玲来源:《吉林蔬菜》2008年第02期山药属薯蓣科,主要产品为地下块茎。
营养丰富,可药食兼用。
在我国一年栽培一茬,生育期160~220天。
适宜条件下具有无限生长习性,生育期越长,产量越高,一般(亩)产3000千克左右,高产田块可达5000千克以上。
我县种植的主要山药品种有水山药、毛山药、日本白山药,是本地重要的出口农产品之一。
实施山药无公害栽培技术,生产无公害农产品既是人们对环境、健康要求的必然,也是农民增加效益、致富奔小康的途径之一。
1种薯的选择与处理1.1种薯的选择:为了提高种薯的纯度,催芽前一般对越冬的种薯进行选种。
选种时首先选择具有本品种特性的栽子(山药块茎上部较细、肉质粗硬的部分,称为山药栽子,起刨山药时,将栽子切下,长约30厘米,翌年春季作栽种材料)或块茎作为种薯,对栽子细长瘦弱,混杂退化及畸形的种薯要淘汰。
选择表皮光滑,肉质新鲜,不干缩,不腐烂,未受冻,质地密实、无畸形无、病虫危害、健康的种薯。
1.2种薯的处理:对选择好的种薯必须经过适当处理,打破种薯的休眠,促进种薯内物质的转化,降低种薯内的水分,为种薯的发芽作好物质准备。
1.2.1切段:山药栽子具有发芽早、产量高的特点。
但每个块茎只有一个栽子,繁殖系数较低,因此我们要选部分好的种薯进行切段繁殖,切段长15~20厘米,切后的种薯用10%石灰水或草木灰浸蘸,以促进伤口愈合,防止病菌侵入。
1.2.2晒种:播种催芽前15~20天取出种薯单层放在苇箔或草栅上进行晒种。
晒种时要每天翻动1~2次,使种薯受热均匀。
傍晚要收入室内或加盖防寒物,以防种薯夜间受冻。
经10~15天晾晒,切断面伤口向内萎缩,纵断面出现裂口,颜色变绿,形成保护层,种薯表皮颜色变暗,突起许多小疙瘩,种薯重量降低20%~30%时即可进行催芽。
1.2.3催芽:为了促进种薯迅速萌芽,出苗整齐,在播种前要对种薯进行催芽。
催芽时将切段放入湿沙或细沙土中,保持20~25℃。
山药高产栽培技术作者:刘博艳赵菲来源:《科学与财富》2015年第15期摘要:山药是药、菜兼用滋补保健的食品,深受人们喜爱,又因易栽培管理,经济效益高,在保定地区广泛种植。
本文从山药的生物学特性、栽培管理技术方面介绍山药高产栽培技术,为山药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山药;高产;栽培技术山药,多年生草本植物,茎蔓生,常带紫色,块根圆柱形,叶子对生,卵形或椭圆形,花乳白色,雌雄异株。
块根含淀粉和蛋白质,可以吃。
原产山西平遥、介休,现分布于我国华北、西北及长江流域的江西各省区。
山药又名长芋,属于薯芋科,营养丰富,不仅是是很好的营养滋补品,是上等的蔬菜产品。
山药栽培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整地山药喜阳怕涝,适宜种植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土壤肥沃的沙壤地。
山药属浅根性作物,生长期长,一年一茬,一般在春季地温达到10℃时田间栽植。
山药不宜连作,一般应隔2-3年轮作1次,通常采用每年隔行挖沟种植。
冬天挖沟春天填土,以充分冻融熟化土壤。
挖栽培沟时沟间距为1~1.2米,深0.7~1.0米,宽25~30厘米。
挖沟时将表土和下层土分开堆放,使土壤得到充分风化。
春季土壤解冻后,先将下层土壤填入沟内,再将表土填入,使之不乱土层。
二、种块处理在种植前20-25天选则符合所栽品种特征的无病块极上端较硬的根头作种,将其一端断面在消石灰粉中蘸一下,然后放太阳下晒几天,以杀菌和促进发芽。
若要增加繁殖系数,必须将块根切断繁殖。
即选长1m左右,横径2.4-4.5cm的较细块根,切分成15-20cm长的若干小段,并用毛笔记上、下端,然后将每个断面蘸石灰,横放太阳下晒种,一直晒到段头有细裂缝为止。
晒种期要轻拿轻放,以防擦伤。
同时要做好防风、防雨和防霜冻工作。
三、栽植山药栽培沟填入土肥后,沟上做成1米左右宽的平畦。
栽植时在平畦中间开深10厘米左右宽的栽种沟,然后浇水。
待水渗下将山药栽子按株距15~20厘米单行平铺到沟内,每亩栽-4000株左右。
盖土8~10厘米,再加盖地膜保墒,增加土壤温度,促进出苗。
麻山药无公害生产管理措施5.1品种选择选用从外地引进并经本地多年种植驯化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品种作为当地的主推品种。
如:棒药、小白嘴、紫药。
5.2栽培季节4月下旬~5月上旬播种,当10厘M地温稳定在10℃以上时开始播种,根据收购商收购价格,10月下旬~11月上旬开始收获。
5.3用种量每亩用种500~750公斤。
5.4播前准备5.4.1种薯处理①首先要用水清洗种薯表面,用眼检查种薯是否感病。
有病薯块全部不能作为种薯使用。
种薯大小10厘M左右,重量在100-150克为宜。
请农民朋友注意,种薯粗大时,种薯长度也不能小于8厘M,种薯过短对当年产量有很大影响。
②种薯处理:选好种薯后,用1.5%噻霉酮水剂50--100倍液浸种,浸种时间15分钟左右,然后将种薯取出晾干待种。
此药对防治防止病菌侵染和种薯腐烂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③晒种:为了保证种薯出苗整齐均匀,在播种前25~30天进行晒种,要求晒种20天左右。
除种块粗细重量尽量一致之外。
晒种时将种薯排成一层,尽量避免互相压,要经常翻动,防止雨淋,严禁把种薯直接放在水泥地上晒种,当晒种时间达到20天以上,种块一端表皮变成褐绿色,水分蒸发掉30-40%,断面出现裂纹即可。
晒种目的是降低种薯水份,打破种薯休,使养分向上集中,防止烂种,提高发芽率和出苗速度。
④播前药剂拌种:拌种方法是播种前将麻山药用水喷湿,把生物药剂萎菌净可湿性粉剂撒于种薯表面,使种薯表面均匀沾着药剂,稍晾即可播种。
此药剂对防止麻山药根腐病、枯萎病等地下病害均有良好的预防治疗作用。
5.4.2施足底肥:每亩施腐熟的鸡粪3000公斤,磷酸二铵50公斤,硫酸钾25公斤。
施肥方法:将肥均匀撒于畦间,然后用旋耕机精细深旋耕,旋耕深度25~30厘M。
经过旋耕可使肥料和土壤相互混合均匀,分布于10--30cm的土层内,有利于麻山药根系的吸收。
5.4.3整地做畦栽植麻山药需深翻地,翻地深度80~100厘M,翻后按畦宽60㎝,畦间距40厘M做平畦或高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