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操作系统是配置在计算机硬件上的第一层软件里对硬件的层次扩(精)

1操作系统是配置在计算机硬件上的第一层软件里对硬件的层次扩(精)

1操作系统是配置在计算机硬件上的第一层软件里对硬件的层次扩(精)
1操作系统是配置在计算机硬件上的第一层软件里对硬件的层次扩(精)

1 操作系统是配置在计算机硬件上的第一层软件里对硬件的层次扩充2操作系统的目标1有效性2方便性3可扩充性4开放性

3操作系统的作用

1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借口

2计算机资源的管理者

3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4有效性:提高计算机系统的资源利用和系统的吞吐量

5推动操作系统发展的主要动力

1不断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

2方便用户

3器件的不断更新换代

4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

6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人工阶段,批处理阶段,分时阶段

7无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系统人工操作方式,脱机输入输出方式

8人工操作方式用户独占全机cpu等待人工操作

9脱机输入输出方式优点减少cpu的空闲时间,提高i/o速度

10批处理单道,多道

11在os中引入多道程序设计技术带来的好处

1提高cpu的利用率

2提高内存和i/o设备的利用率

3增加系统的吞吐量

12多道批处理系统的优缺点

1资源利用率高

2系统吞吐量达

3平均周转时间长

4无交互能力

13多道批处理需要解决的问题

1批处理机管理问题

2内存管理问题

3i/o设备管理问题

4文件管理问题

5企业管理问题

14分时系统的需求

人机交互,共享主机,便于用户上机15分时系统实现中的关键问题

及时接受,及时处理

16分时系统的特点

多路性,独立性。及时性,交互性

17实时系统:系统能及时响应外部事件的请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对该事件的处理并控制所有实时任务协调一致的运行

18实时系统的应用需求实时控制,实时信息处理

19微机操作系统的发展

单用户单任务操作系统,单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

20操作系统的基本特性并发性,共享性,虚拟技术,异步性

21 并发性是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刻发生

22共享性;系统中的资源可供内存中多个并发执行的进程共同作用

23 实现资源共享的重要方式互斥共享方式,同时访问方式

24虚拟技术分为时分复用技术和空分复用技术

25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

26处理机的设备管理功能:进程控制,进程同步,进程通信,调度

27存储器管理功能:内存分配,内存保护,地址映射。内存扩充

28设备管理功能:缓冲管理。设备分配。设备处理

29文件管理功能::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目录管理。文件的读写管理和保护

30 传统的os结构:

1传统的操作系统结构

2客户/服务点模式

3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

4微内核os结构

31 传统的

无结构操作系统

模式化结构os

分层式结构os

32微内核os结构

进程管理

低级存储器管理

中断和陷入处理

33微内核OS的特点:足够小的内核,基于客户、服务器模式,应用“机制与策略分离”原理,采用面向对象技术。

1程序顺序执行的特征:顺序性封闭性可再现性

2前趋图:有向无循环图用于表示前后关系

3程序开发执行的特恒间断性失去封闭性不可再现性

4进程是程序的一次执行

5进程的特征:结构特征,动态性,并发性,独立性,异步性

后加的:进程控制块的作用:使一个在多道程序环境下不能运行的程序,成为一个能独立与性的基本单位,一个能与其他进程并发执行的进程。

进程控制块中的信息:进程标示符,处理机状态,进程调度信息,进程控制信息。

6进程调度信息

1进程状态

2进程优先级

3进程调度所需的其他信息

4事件

7进程控制信息

1程序和数据地址

2进程同步机制

3资源清单

4链接指针

8进程控制块的组织方式:链接和索引

9进程控制是进程管理中最基本的功能

10引起创建进程的事件:用户登录作业调度提供服务应用请求

11进程的创建:申请空白pcb ,为新进程分配资源,初始化进程控制块,将新进程插入就绪队列

12管程的定义:一个线程定义了一个数据结构和能为并发进程所执行的一组操作,这组操作能同步进程和改变管理中的数据

进程的通信机制:共享存储器系统,消息传递系统,管道通信系统。

直接通信方式:用OS所提供的命令

简介通信方式:用信箱方式。

线程的属性:轻型实体,独立调度与分派的单位,可并发执行,共享进程资源。

多线程OS中的进程的属性:作为系统资源分配的基本单位,可包括多个线程,进程不是一个可执行的实体。

线程的实现方式:内核支持线程,用户级线程,组合方式。

13管理的目标

1管理的名称

2局部与管理内部的共享数据结构说明

3对该数据进行操作的一组过程

4对局部于管理内部的共享数据设置初始值

1处理机调度的层次:高级调度(作业调度,低级调度(进程调度,中级调度。

2调度的对象是作业

3作业步:作业运行时间的每一个步骤

4JBC:作业控制块

5进程调度的功能

1保存处理机的现场信息

2按某种算法选取进程

3把处理器分配给进程

6进程调度中的三个基本体制:排队器,分派器,上下文切换机制

7带权周转时间=周准时间/执行时间=执行时间+等待时间/执行时间=1+等待时间/执行时间8调度算法

1先来先服务算法

2短作业优先算法

3高优先权调度算法

4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

5时间片轮转法

6多级反馈队列调度算法

9实时调度的基本条件

1提供必要信息

2系统处理能力强

3采用抢占式调度机制

4具有快速切换机制

10 常用的实时调度算法

最早截止时间算法(EDF

最低松弛度优先算法(LLF

11松弛度=必须完成时间-本身的运行时间-当前时间

12死锁:多个进程在运行过程中因争夺资源而造成的一种僵局,当进程处于这种僵持状态时,若无外力作用,他们都将无法再向前推进

13产生死锁原因:资源竞争进程间推进顺序非法

14死锁必要条件: 互斥条件请求和保持条件不剥夺条件环路等待条件

15处理死锁方法: 预防死锁避免死锁检测死锁解除死锁

16预防死锁办法: 摒弃’请求和保持’条件摒弃不剥夺条件摒弃环路等待条件

17死锁检测; 资源分配图死锁定理死锁检测中的数据结构

18死锁的解除: 剥夺资源撤销进程

19管理的特性: 模块化抽象数据模型信息掩蔽

20 高级通信机制

共享存储器系统信息传递系统管道通道系统

21共享存储器系统:基于共享数据结构的通信方式基于共享存储区的通信方式

22线程与进程比较: (调度,并发性,拥有资源,系统开销占有资源独立调度的执行共享所在线程的资源

23实现用户级线程与内核控制现成的连接的模型:一对一多对一多对多

程序的装入方式:绝对装入方式,可重定位装入方式,动态运行时装入方式

程序的链接方式:静态链接,装入时动态链接,运行时动态链接。

分区分配算法:首次适应算法,循环首次适应算法,最佳适应算法,最坏适应算法,快速适应算法。

对换:内存中暂时不能运行的进程或进程所需的程序和数据调处到外存上,一边腾出足够的内存空间,再把已具备条件的进程或进程所需要的程序和数据调入内存。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上报辅助系统软件使用说明书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上报辅助系统 v2015.6.15.0 (原名:体测工具) 使 用 说 明 书

目录 第一章概述 (4) 第二章软件运行的软硬件环境 (5) 2.1硬件环境 (5) 2.2软件环境 (5) 第三章安装说明 (6) 3.1相关配置软件的安装 (6) 3.2软件的安装 (6) 3.2技术支持 (6) 第四章主要业务流程 (7) 4.1完整上报流程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章软件功能操作说明 (25) 5.1登录系统 (7) 5.2软件主界面介绍 (7) 5.3登录口令设置 (8) 5.4学校信息设置 (8) 5.5学生基本信息管理 (9)

5.6 测试与成绩管理 (12) 5.7 数据上报辅助 (18) 5.8 工具箱操作 (19) 第六章常见问题 (22)

第一章概述 从2013年开始,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采用了新的上报方法,即需要制作班级基本信息模板、学生基本信息模板、学生体测成绩模板和测试环境信息模板,然后登录上报平台进行数据的导入。实际工作中,从教师采集学生信息、组织测试、成绩数据处理、模板制作等主要工作流程中,需要进行反复的数据复制、粘贴操作,工作量是相当大的,特别是对于不熟悉Excel的老师来讲,在处理信息和数据时往往消耗大量的精力与时间,稍有不慎就会因为数据格式错误而无法正确上报。为此,需要设计一款能自动协助教师处理测试与上报的各种数据,并快速制作出上报模板的工具软件,将教师从重复、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 本系统是一款协助体育教师完成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与上报的辅助工具,主要功能包括:管理学生基本信息、组织体质测试、管理学生体测成绩、体测成绩评分计算、体测数据统计与分析、自动制作上报模板等。

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组成及主要技术指标

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组成及主要技术指标 硬件组成一般包括:CPU(中央处理器)、内存、主板、显卡、硬盘、显示器、键盘鼠标、音箱等其它外设,有时还有各种专用的设备如扫描仪、打印机、智能卡等,当然还应该有机箱、电源、导线、信号线等基础东西。硬件性能指标:CPU:要看主频(就是xxGHz那个参数),现在还要看核心数(单核、双核甚至四核),架构,步进制程,二级三级缓存,前端总线频率、外频、倍频等等指标。一般都是越高越好。基本总体性能与价格正比(同品牌同类型条件下)内存:容量(512M、1G、2G等),速度(667/800/1066等),技术(DDR、DDR2、DDR3等),现在主流是DDR2 800MHz,质优价廉,但如果是老主板插不上ddr2只能差ddr的,既贵又慢容量又小。所以性能并不和价格正比。主板:主要看芯片组(南桥/北桥),芯片组分为Intel、AMD、SiS、nvidia等多家,不同家的没可比性,现在最多的是Intel和AMD两家。Intel由大致低到高是815、845、865、915、945、P31、P35、P43、P45等等,还有G31、G43、X38、X48等,目前比较多的是P35、P43、P45;AMD主要的是770、780、790芯片;nvidia有nf520、Mcp78等。上面都是北桥芯片(主芯片),南桥一般是I/O控制类的,一般随北桥档次提升,有ICH7、8、9、10(intel),SB600、700、750(AMD)。除此外还要看提供的接口、支持的内存、有没有集成显卡等等。价格除了和芯片有关外,还与生产厂商有巨大关系。比如华硕的P35可能贵于杂牌昂达的P45。性能

实验5 建立软件系统的辅助模型-精教材

实验5 建立软件系统的辅助模型 [实验目的] 掌握用Rose/viso绘制顺序图、通信图、活动图、状态图的方法。 [实验内容] 1.绘制顺序图 在图书馆管理系统中,每个用例都可以建立一个时序图,将用例执行中各个参与的对象之间的消息传递过程表现出来。建立系统管理员添加书籍的时序图。 2.绘制通信图 在图书馆管理系统中,建立图书管理员处理借书的通信图。 3.绘制活动图 在图书馆管理系统中,有明确活动的类包括借阅者、图书馆管理员和系统管理员,建立借阅者的活动图 4.绘制状态图 在图书馆管理系统中,有明确状态转换的类包括:书籍和借阅者的账户(相当于包含特定个人信息的电子借阅凭证)。建立书的状态图。 [实验步骤] 1.绘制顺序图 ①创建顺序图。 在浏览器窗口中,在“Use Case View”的图标上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New →Sequence Diagram。此时,在“Use Case View”树形结构下多了一个名为“New Diagram”的图标,右键单击此图标,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Rename菜单项,可以更改新创建的时序图的名字。 双击时序图图标,出现时序图的编辑区和编辑工具栏。 ②时序图工具栏按钮简介。 时序图工具栏中各个按钮的图标及其作用如图5-1所示。 图5-1顺序图工具栏各个按钮的图标及作用

③添加对象。 ?向时序图添加对象。首先点击工具栏中的对象图标按钮,然后在编辑区要放置对象的位置单击鼠标左键。 ?设置对象属性。可以双击相应的对象图标,弹出对象属性设置对话框。也可以选中要改变属性的对象,单击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Open Specification...”,打开属性设置对话框。 ?设置对象持续性。可以设置每个对象的持续性,Rose中提供了3个选项。“持续(Persistent)”对象保存到数据库或其他形式的永久存储体中,即使程序终止,对象依然存在。“静态(Static)”对象保存在内存中直到程序终止。“临时(Transient)”对象只是在短时间内保存在内存中。 要设置对象的持续性,右键单击要设置持续性的对象,从弹出菜单中选择“Open Specification...”,打开属性设置对话框,即可进行设置。 ④添加消息 消息是对象间的通信,一个对象可以请求另一个对象做某件事。在时序图中,消息用两个对象生命线之间的箭头表示。 ?增加对象间的消息。首先点击工具栏中的图标按钮→,然后将鼠标从发送消息的对象或角色的生命线拖动到接收消息的对象或角色的生命线。 消息绘制出来以后,还要输入消息文本。双击表示消息的箭头,在弹出的对话框的Name 字段里输入要添加的文本。 ?显示或取消消息编号。消息编号在时序图中是可选的,选择菜单栏的Tools→Options 菜单项,在出现的对话框中选择Diagram选项卡,将“Sequence numbering”复选框勾选,就可以显示消息编号;如果不勾选,消息编号不会显示在时序图中。 ?显示或取消激活显示。选择菜单栏的Tools→Options菜单项,在出现的对话框中选 择Diagram选项卡,将“Focus of control”复选框勾选,就可以显示激活;如果不勾选,激活不会显示在时序图中。 5.绘制通信图 ①创建协作图。 在浏览器窗口中,在“Use Case View”的图标上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New →Collaboration Diagram。此时,在“Use Case View”树形结构下多了一个名为“New Diagram”的图标,右键单击此图标,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Rename菜单项,可以更改新创建的协作图的名字。 双击协作图图标,出现协作图的编辑区和编辑工具栏。 ②协作图工具栏按钮简介。 协作图工具栏中各个按钮的图标及其作用如图5-2所示。

计算机硬件与软件之间的关系简述

计算机硬件与软件之间的关系简述 1 计算机的发展及系统构成 1.1 计算机硬件的起步阶段及未来发展 第一代计算机基于真空管技术,由Mauchly and Eckert 设计那时候的计算机无操作系统运行,都是采用机器指令或者汇编语言来进行计算;50 年代的计算机研制达到了一个高潮时期,由于那时的计算机中的主要大部分元器件都是用电子管制作而成的,所以后人将用电子管制作而成的计算机称为第一代计算机。这个时期的计算机发展有三个特点:军转民用,由实验室开发转入工业化生产,同时由科学计算扩展到数据和事务处理。EDVAC 的出现,实现了计算机之父冯. 诺伊曼的两个设想:采用二进制和存储程序。 第二代电子计算机采用晶体管制造的电子计算机,晶体管不仅能实现电子管的功能,又具有尺寸小、重量轻、寿命长、效率高、发热少、功耗低等优点。使用了晶体管以后,电子线路的结构大大改观,制造高速电子计算机的设想也就更容易实现了。其软件也开始使用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语言,如fortran、algol 等。1958 年IBM 1401 这是第二代计算机中的代表,用户当时可以租用。中国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于1967 年制成,运算速度为每秒五万次。第三代计算机已经开始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制造。其外部设备品种繁多,并开始与通信设备相结合而发展为由多机组成的计算机网。运算速度可达每秒几百万次,甚至几千万次、上亿次。

第四代计算机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LSI)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为主要电子器件制成的计算机,在面积约为10mm X l0mm的单个芯片上,可以集成大约32 万个晶体管。 1.2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简单的说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 1.2.1 硬件部分 由主机(cpu, 存储器)、外部设备(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外村)构成,而cpu 是由寄存器,运算器,控制器组成。 (1)输入设备(Input Device)的作用是把计算机操作用户将需要的各种外部信息输入并经操作系统转化为计算机能识别的二进制数据送到相应的存储器中保存。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沟通,输入设备是第一位,它是人给电脑的指令设备,也是用户和计算机系统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主要设备之一。 (2)输出设备(Output Device)就是用于接收计算机数据的输出显示、打印、声音、控制外围设备操作等。也是把各种计算结果数据或信息以数字、字符、图像、声音等形式表示出来,简单的说输出设备就是接收数据后,显示给人的设备。 (3)存储器(Memory)计算机系统中的记忆设备,好比人的大脑,用来存放相应程序和用户数据。计算机中全部信息,包括输入的数据、计算机运行程序、中间运行结果和最终运行结果都保存在存储器中。 (4)控制器(Controller)的职能是控制和协调整个计算机的动作。 1.2.2 软件系统部分: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 硬件系统 --------------------------------------------------------------------------------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 计算机硬件系统:指构成计算机的所有物理部件的集合。从外观上看,由主机、输入和输出设备组成。根据冯·诺依曼原理,将计算机分成输入设备、存储设备、运算器、控制器和输出设备。 输入设备:使计算机从外部获得信息的设备,包括文字、图像、声音等信息。常用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扫描仪、话筒、手写汉字输入设备,数码相机、触摸屏等。 输出设备:计算机中把信息处理的结果以人们能够识别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设备。常用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 存储器:计算机的记忆和存储部件,用来存放信息。存储器分为内存和外存。 内存:存储程序和数据,又可分为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储器(RAM)。 区别类别对信息的修改断电后信息情况用途 ROM只读不丢失永久存放特殊专用信息 RAM可读、可写全部丢失存放临时程序和数据 外存:长期存储程序和数据,容量大。主要有三种:软盘、硬盘和光盘。硬盘是一种硬质圆形磁表面存储媒体,不但存储量大,而且速度快,是目前计算机主要的存储设备。按光盘读/写功能来分:只读(CD-ROM)、一写多读(CD-R)和可擦型光盘。 存储容量:基本单位是字节(Byte),一个字节由八位二进制数(Bit)组成。为了表示方便,还有千字节(KB)、兆字节(MB)、吉字节(GB)。 换算关系:1KB=210B=1024B1MB=210KB=1024KB1GB=210MB=1024MB 运算器:是计算机实施算术运算和逻辑判断的主要部件。例:+、-、×、÷、<、>、=、≠等。 控制器:指挥、控制计算机运行的中心。作用:从存储器中取出信息进行分析,根据指令向计算机各个部分发出各种控制信息,使计算机按要求自动、协调地完成任务。具体过程在工作原理。 说明:中央处理器(CPU)是运算器和控制器的合称,是微型计算机的核心,习惯上用CPU 型号来表示计算机的档次。例:80286、386、486、Pentium、PⅡ、PⅢ、P4。 软件系统 软件:程序、数据和有关文档资料的总称。可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根据功能又可分为操作系统(OS)、各种语言处理程序和数据库管理系统。 操作系统:是系统软件中最基础的部分,是用户和裸机之间的接口,其作用是管理计算机的

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各功能详解

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vanced Driver Assistant System),简称ADAS,是利用安装于车上的各式各样的传感器,在第一时间收集车内外的环境数据,进行静、动态物体的辨识、侦测与追踪等技术上的处理,从而能够让驾驶者在最快的时间察觉可能发生的危险,以引起注意和提高安全性的主动安全技术。ADAS 采用的传感器主要有摄像头、雷达、激光和超声波等,可以探测光、热、压力或其它用于监测汽车状态的变量,通常位于车辆的前后保险杠、侧视镜、驾驶杆内部或者挡风玻璃上。早期的ADAS 技术主要以被动式报警为主,当车辆检测到潜在危险时,会发出警报提醒驾车者注意异常的车辆或道路情况。对于最新的ADAS 技术来说,主动式干预也很常见。ADAS通常包括以下17种用与汽车驾驶辅助的系统: 1、导航:导航是一个研究领域,重点是监测和控制工艺或车辆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导航领域包括四个一般类别:陆地导航,海洋导航,航空导航和空间导航。 2、时交通系统TMC:TMC是是欧洲的辅助GPS导航的功能系统。它是通过RDS方式发送实时交通信息和天气状况的一种开放式数据应用。借助于具有TMC功能的导航系统,数据信息可以被接收并解码,然后以用户语言或可视化的方式将和当前旅行路线相关的信息展现给驾驶者。 3、电子警察系统ISA:我国道路交通管理系统中的“电子警察”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而产生的,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它作为现代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有效手段,可以迅速地监控、抓拍、处理交通违章事件,迅速地获取违章证据,提供行之有效的监测手段,为改善城市交

通拥堵现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已成为道路交通管理队伍中必不可少的一员,以充分发挥它准确、公正的执法作用。 4、车联网(Internet of Vehicles):车联网是由车辆位置、速度和路线等信息构成的巨大交互网络。通过GPS、RFID、传感器、摄像头图像处理等装置,车辆可以完成自身环境和状态信息的采集;通过互联网技术,所有的车辆可以将自身的各种信息传输汇聚到中央处理器;通过计算机技术,这些大量车辆的信息可以被分析和处理,从而计算出不同车辆的最佳路线、及时汇报路况和安排信号灯周期 5、自适应巡航ACC(Adaptivecruise control):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是一种智能化的自动控制系统,它是在早已存在的巡航控制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安装在车辆前部的车距传感器(雷达)持续扫描车辆前方道路,同时轮速传感器采集车速信号。当与前车之间的距离过小时,ACC控制单元可以通过与制动防抱死系统、发动机控制系统协调动作,使车轮适当制动,并使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下降,以使车辆与前方车辆始终保持安全距离。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在控制车辆制动时,通常会将制动减速度限制在不影响舒适的程度,当需要更大的减速度时,ACC控制单元会发出声光信号通知驾驶者主动采取制动操作。当与前车之间的距离增加到安全距离时,ACC控制单元控制车辆按照设定的车速行驶。 6、车道偏移预警系统LDWS(Lanedeparture warning system):车道偏离预警系统是一种通过报警的方式辅助驾驶员减少汽车因车道偏离而发生交通事故的系统。车道偏离预警系统由图像处理芯片、控制器、传感器等组成。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

第2课、计算机的硬件与软件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是初中七年级信息技术的第一单元第二课,属于常识课。主要内容是介绍常用计算机的组成、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计算机的组成,计算机各部分的名称及其作用。 难点:计算机软件的概念, 三、课时安排:l课时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l)了解常用计算机的构成; (2)认识计算机的主机、常用的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并了解它们的作用;(3)了解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的概念; (4)了解主机的内部结构; (5)学会对一台简易的计算机进行组装操作。 2.过程与方法 (l)通过学生观察计算机,直观地认识组成计算机的主要设备及其作用;(2)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扩展学生自己已有的知识,使学生对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及其作用有个系统的了解,让学生学会协作学习,学会自我评价的方法;(3)通过让学生动手对计算机进行组装,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并获得成功体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认识计算机消除学生对计算机的神秘感,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五、教学理念和方法 本节是以知识学习为主,内容较多,而且有些还是比较抽象的,学习时要结合实物、图片进行,使一些理念性的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事例。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更进一步的理解。为了让学生消除对计算机的陌生感,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设计了以下活动。 活动一,让学生观察打开机箱的主机。

活动二,让学生动手操作,将一台简易的电脑组装起来。 六、教学组织设计 通过猜谜语引出这节课的学习内容,通过设问和图片介绍的方法,让学生认识计算机。通过让学生观察和小组讨论的方法,让学生了解计算机是由主机、输入部分、输出部分组成。通过让学生以产品介绍员的身份向同学介绍计算机各部分设备的名称和作用。通过教师讲述、让学生认识硬件和软件的概念及其作用。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装机小能手的活动,激发起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七、教学准备 机房、学生用电脑、各类计算机的图片。 九、教学过程

辅助管理系统建设技术方案V1.0

电费辅助管理系统 技 术 方 案 XX电业局 2010 1. 技术要求 1.1 总体技术要求 ◆实用性要求:满足内江电业局电费回收相关业务扩展需求。 ◆开放性要求:支持多种硬件平台,采用通用软件开发平台开发, 具备良好的可移植性。采用标准开放接口,支持与其它系统的数据交换和共享。 ◆安全性和稳定性:由于该系统最终目标要实现各系统互联稳定的 运行,要始终保证安全性和保密性,要实现数据流的安全控制,而且该系统要向客户提供全方位的、开放的服务,所以其安全性和稳定性永远是第一位的。 ◆标准化要求:所有各项软件开发工具和系统开发平台应符合我国

国家标准、信息产业部标准、国家电网公司相关技术规范和要求、内江电业局相关技术规范和要求。系统必须重点考虑提供切实可行的、能都稳定、安全运行的技术方案。 ◆参数化要求:必须实现完全模块化设计,支持参数化配置,支持 组件及组件的动态加载。 ◆可靠性要求: ?系统应保证数据的高可靠性; ?系统应能支持大数据量冲击并保持系统性能和功能指标; ?提供可靠的事务处理机制; ?提供系统可能遇到的各种突发情况的应急处理预案; ◆兼容性要求:满足向下兼容的要求,软件版本易于升级,任何一 个模块的维护和更新以及新模块的追加都不应影响其他模块,且在升级的过程中不影响系统的性能与运行。 ◆易维护性:系统维护简单方便,只需在应用服务器端操作,即可 实现所有终端同步更新。 ◆易用性要求:应具有良好的简体中文操作界面、详细的帮助信息, 系统参数的维护与管理通过操作界面完成。 ◆经济性:系统的软件和硬件系统的配合要求最佳,且具备良好的 性能价格比。 1.2 系统架构技术要求 ◆服务器端应用系统支持Windows操作系统,符合https://www.doczj.com/doc/e910254486.html,架构规范。

计算机硬件与软件之间的关系简述

计算机硬件与软件之间的关系简述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1 计算机的发展及系统构成 计算机硬件的起步阶段及未来发展 第一代计算机基于真空管技术,由Mauchly and Eckert 设计那时候的计算机无操作系统运行,都是采用机器指令或者汇编语言来进行计算;50 年代的计算机研制达到了一个高潮时期,由于那时的计算机中的主要大部分元器件都是用电子管制作而成的,所以后人将用电子管制作而成的计算机称为第一代计算机。这个时期的计算机发展有三个特点:军转民用,由实验室开发转入工业化生产,同时由科学计算扩展到数据和事务处理。EDV AC 的出现,实现了计算机之父“冯. 诺伊曼”的两个设想:采用二进制和存储程序。 第二代电子计算机采用晶体管制造的电子计算机,晶体管不仅能实现电子管的功能,又具有尺寸小、重量轻、寿命长、效率高、发热少、功耗低等优点。使用了晶体管以后,电子线路的结构大大改观,制造高速电子计算机的设想也就更容易实现了。其软件也开始使用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语言,如fortran、algol

等。1958 年IBM 1401 这是第二代计算机中的代表,用户当时可以租用。中国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于1967 年制成,运算速度为每秒五万次。第三代计算机已经开始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制造。其外部设备品种繁多,并开始与通信设备相结合而发展为由多机组成的计算机网。运算速度可达每秒几百万次,甚至几千万次、上亿次。 第四代计算机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LSI)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为主要电子器件制成的计算机,在面积约为10mm X l0mm的单个芯片上,可以集成大约32 万个晶体管。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简单的说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 硬件部分 由主机(cpu, 存储器)、外部设备(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外村)构成,而cpu 是由寄存器,运算器,控制器组成。 (1)输入设备(Input Device)的作用是把计算机操作用户将需要的各种外部信息输入并经操作系统转化为计算机能识别的二进制数据送到相应的存储器中保存。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沟通,输入设备是第一位,

常用辅助业务系统

第六章常用辅助业务系统 一、判断题 1.《中国农业银行客户身份验证、识别与保存制度表》要求留存的,应采集并保存客户身份证件的复印件或影印件。对已经实现了客户身份证影像文件共享的分行,可不再复印或影印。() 答案:对 命题依据:第六章第一节 认知程度:应用 难度:易 2.在客户身份验证、识别过程中,对代理人代办业务时,应按照对被代理人的要求识别或保存被代理人的有效身份证件或者身份证明文件。() 答案:对 命题依据:第六章第一节 认知程度:应用 难度:中 3.客户身份验证、识别制度中,特殊情况和特殊关系人也不允许代理。()答案:错 命题依据:第六章第一节 认知程度:理解 难度:中 4.若经辅助验证,仍不能确切判断身份证为假证件的,除风险很大的业务,原则上不应该拒办业务。() 答案:对 命题依据:第六章第一节 认知程度:应用

难度:易 5.客户公民身份信息未发生变化且以前已对其进行联网核查,可不再进行联网核查。() 答案:对 命题依据:第六章第一节 认知程度:应用 难度:易 6.若客户出示的身份证件已过有效期的,客户没有在合理时间内更新且没有提出合理理由的,应中止为客户办理业务。() 答案:对 命题依据:第六章第一节 认知程度:理解 难度:中 7.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是指通过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系统核对或查询相关个人的公民身份信息,以验证相关个人的居民身份证所记载的姓名、公民身份号码等信息真实性的行为。() 答案:对 命题依据:第六章第一节 认知程度:应用 难度:中 8.营业机构办理业务时,如难以确定客户出示的居民身份证真伪,可要求客户出示居民户口簿、护照、机动车驾驶证等其它有效证件进行佐证。() 答案:对 命题依据:第六章第一节 认知程度:理解 难度:易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

1、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软件系统是计算机系统赖以工作的实体,硬件系统是保证计算机系统按用户指定的要求协调地工作。 2、Windows XP的菜单包括「开始」菜单、程序菜单、控制菜单、快捷菜单4种。 3、删除文件或文件夹时,必须是先删除到“回收站”中,然后再"清空回收站",才能彻底删除文件或文件夹。 4、程序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被挂起,不响应正常操作,成为"未响应"的程序,这时用户只能重新启动计算机。 5、在Windows XP中,不能使用计算器完成数字的进制转换计算。 6、在用Word 2003编辑文本时,若要删除文本区中某段文本的内容,可先选取该段文本,再按Delete键。 7、Word的视图工具栏总是出现在文档编辑区的左下角,不能任意移动它的位置. 8、在Word 2003中,要改变行间距,则应该选择"格式"菜单中的"段落"命令。 9、在Word 2003中,按Ctrl+V组合键与工具栏上的复制按钮功能相同。 10、默认状态下,Word将表格单元格中的文字设置成"靠上两端对齐"。 11、在"开始"菜单中打开"运行"程序,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Excel 2003"就能打开Excel 2003。 12、Excel2003中,下拉菜单中"格式"菜单的快捷键是Alt+O。 13、在Excel2003中,关系运算符的运算结果是TRUE或FASLE。 14、在Excel2003中,[汇总表]销售!$B$10是合法的单元格引用。 15、一个Excel文件就是一个工作簿,工作簿是由一张或多张工作表组成, 工作表又包含单元格,一个单元格中只有一个数据。 16、数据传输速率的单位bps表示每秒传送多少字节。 17、电子邮件的发送和接收只有在通信双方的计算机都联网的情况下才能快速传递信息。 18、默认的HTTP(超级文本传输协议)端口是:8080。 19、不必在OUTLOOK EXPRESS中设置E-MAIL账号就能收发邮件。 20、光纤传输分为单模和多模两种,单模光纤性能优于多模光纤。 1、在windows xp系统中,桌面上的任务栏( )。 A. 只能固定在桌面的底部 B. 只可以在桌面上移动位置 C. 可以改变大小,不能在桌面上移动位置 D. 既可以移动位置,也可以改变大小 2、对于写字板,下面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可以对文本格式化 B. 可以对段落排版 C. 可以进行查找和替换操作 D. 不可以插入图像等对象 3、文件的存取控制属性中,"只读"的含义是指该文件( )。 A. 只能读、不能修改 B. 只能读、不能删除

计算机硬件与软件-教学设计

计算机硬件与软件 玉林市第十二中学 计算机硬件与软件 没有不变的成绩,只有不懈的努力! 没有不变的成绩,只有不懈的努力! 1 《计算机硬件与软件》教学设计 [教学科目] 全日制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教科书 信息技术高中第一册第二节信息技术基础 [教学内容] 《计算机硬件与软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时间] 201X 年12月16日星期四 [教学地点] 玉林市第十二中学多媒体教室 [授课教师] 玉林市第十二中学 [教学对象] 高一年级 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了解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基础知识。 [2]方法与过程——通过软件制作的画面导入和动手组装电脑的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培养学生对硬件和软件的认知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强调掌握计算机技能的重要性,通过做练习让学生树立信心,轻松备战会考,教育学生做一个合乎新时代发展,适应现代网络生活的90后中学生。 [重点难点] 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其中软件系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相互配合,才能发挥计算机系统的全部功能。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情景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课程 以不一样的风格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同时让学生认识到计算机的实用性和新颖性。 【衔接一】[由画面的制作引出计算机系统组成之一 ——软件系统,引入本堂课程]。 二、第一部分——概述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 硬件概念与组成[详细] (1)从外观上,一台完整的微型计算机主要由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音箱和打印机等组成。 (2)从功能上,一台完整的计算机硬件系统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分组成。(知识扩展——功能上是依据美籍匈牙利科学家冯·诺依曼的体系结构来 划分的,冯·诺依曼被后人称为“计算机之父”,因为他为1946年世界上的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作出了重要贡献。) 软件概念及分类。[简要介绍] 【衔接二】欣赏硬件图片,[引入硬件系统]。 三、第二部分——硬件系统 展示硬件实物并现场讲解内存条和CPU 、硬盘等各大硬件之间的关系。(知识扩展—— 指导学生组装电脑) 【衔接三】发问:这样安装好的计算机是不是就能马上为我们工作了呢?为什么?[引 出软件系统] 四、第三部分——软件系统 软件概念及分类。[详细讲解] 只有硬件的裸机是无法运行的,软件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灵魂”。 (知识扩展——讲解硬件和软件的关系) 【衔接四】“软”“硬”兼施之后是统筹兼顾。[引入课堂总结] 五、第四部分——课堂小结 【衔接五】会考,你准备好了吗?[引入会考试题] 六、第四部分——历年会考题目演练 重温并掌握本节内容,了解会考动向,树立信心,轻松备战会考。

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教学设计

《信息新技术——计算机的硬件与软件》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信息新技术——计算机的硬件与软件》是清华大学“大、中、小学一条龙教学研究”实验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信息大世界中第2课的教学内容,本课主要内容由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和计算机系统三部分组成。通过计算机与人的关系引领学生认识信息新技术,并由此展开,从硬件与软件两个方面去认识计算机的组成,从硬件工作流程、硬件与软件的关系去提升对智能机器的认识。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节课授课对象是七年级学生,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对计算机有了一定的了解,他们认识鼠标、键盘等硬件设备,部分学生还掌握了一些常用的软件操作,但学生对计算机的系统组成、主机箱内部结构认识不清晰,对计算机的神秘感还没有完全揭开,本节课主要对电脑硬件进行深入“解剖”,了解电脑各组成部分,让学生感觉到计算机不过是为人服务的工具而已。 三、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初步认识计算机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核心; (2)理解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硬件与软件之间的关系; (3)认识一般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举例和教师的操作演示,让学生明白计算机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核心,并利用实物和课件进行辅助教学,让学生能更直观的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了解各个功能模块的作用,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了解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和品德; (2)培养学生科学探索与认知的能力,使学生从智能机器的高度去认识、使用计算机。 四、教学重点 认识计算机硬件系统。 五、教学难点 理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六、教学资源

模块一信息技术基础及计算机软硬件系统

模块一:信息技术基础及计算机软硬件系统 1、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概念、特点、信息与数据的不同;了解信息处理及信息技术的应用。 2、了解计算机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及发展趋势。 3、关于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 (1) 知道计算机中为什么采用二进制; (2) 掌握二进制与十进制之间的相互转换; (3) 了解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方法(字符与汉字的编码); (4) 理解数据的存储单位(位、字节、字)及相互之间的换算关系。 4、掌握硬件系统的结构:CPU(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内存(ROM、RAM)、外存(硬盘、光盘、闪盘、软盘)}、输入设备、输出设备;掌握常用硬件设备的工作特点及作用。 5、理解什么是计算机软件;掌握计算机软件的分类;能够区分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理解计算机的简单工件原理(冯·诺依曼型计算机原理)。 6、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特征(隐蔽性、潜伏性、传染性、激发性、破坏性)及一般的防治方法。 计算机病毒的概念:是一种干扰计算机系统正常工作和破坏程序、数据的,能潜伏和自行繁衍、传播的人为编制的特殊程序。 防治方法:不随便使用外来软件;对外来软盘必须先查毒后使用;不要在计算机上玩电子游戏;不要用非原始软盘引导系统,做到专盘专用;重要软件或数据必须要有备份;系统盘和重要文件要加以写保护;不要使用盗版光盘;给计算机系统安装病毒防火墙;定期对硬盘作检查;在互联网上下载软件和数据后,必须首先进行病毒检查。

使用计算机的道德规范:1、提倡文明用机,培养良好习惯;2、尊重知识产权,使用合法软件。 模块二:WINDOWS操作系统 1、简介。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其分类,掌握WIN98操作系统的启动和退出,了解WIN98桌面的组成,掌握鼠标操作及任务栏和“开始”菜单的使用方法。 2、汉字输入。掌握汉字输入的基本方法。 3、窗口及菜单。掌握:(1)控制菜单按钮;(2)标题栏;(3)菜单栏;(4)活动窗口切换;(5)多任务和多窗口。 4、文件和文件夹。熟练运用“我的电脑”或“资源管理器”进行文件(夹)的操作,内容包括:(1)文件(夹)的选定;(2)文件(夹)的浏览;(3)新建文件(夹);(4)文件(夹)的重命名;(5)文件(夹)的复制、移动、删除;(6)文件(夹)的查找;(7)回收站及其应用;(8)设置文件(夹)的属性。 5、控制面板。了解它的基本功能:会“显示属性”设置、“时间和日期设置”及“安装和删除”程序的应用。 6、附件。了解附件中记事本或写字板、画图等常用程序的使用方法。 模块三:文字处理 1、WORD简介。熟练掌握WORD的启动和关闭操作;了解WORD窗口界面;熟练掌握创建、打开、保存文档的方法。 2、文本的编辑。熟练掌握:(1)特殊符号和公式的输入;(2)选定文本;(3)移动、复制和删除文本;(4)查找和替换;(5)文字的修饰;(6)段落设置;(7)页面设置;(8)插入页码;(9)分栏排版。 3、表格制作。掌握:(1)创建表格;(2)编辑表格。包括:选定、插入、删除、合并和拆分表格,行列的增加和删除、行高和列宽的调整。

硬件和软件的区别

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区别 硬件系统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理部件或设备,就是平常说的主板,显示卡之类的。可以拿在手里面鼓捣的东西,电脑的一个实体部件,有实物在,介入人们放便操作的工具计算机的硬件:CPU:(中央处理器: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相当于电脑的心脏 存贮器:(包括随机存贮器RAM即内存条,只读存贮器ROM即BIOS芯片;外存贮器:硬盘、U盘、光盘……))随机存贮器RAM即内存条:用于数据临时存储相当于数据中转站;只读存贮器ROM即BIOS芯片:用于保存硬件设备信息和启动的基本数据。 输出设备:(显卡:处理并输出图形、图像、文字等信息;.声卡:处理并输出声音等;打印机、绘图仪、刻字机……) 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手写版、话筒(声卡)……) 其它配件:. 散热系统:(风扇等) 主版:起到联接以上组件并供电等工能. 电源:为以上组件供电. 机箱:固定以上组件. 软件系统是以程序和文档的形式存在,通过在计算机上运行来体现他的作用。是人编写的指令,它以硬件为载体来对我们传达信息。比如我们用的QQ,和windows操作系统。就是你拿不到手上,只能显示在显示器的东西。最简单的识别方式。是电脑运行的程序,是通过编的程序进行,二进值编程码进行有效的程序指令编程,与硬件进行配合运行! 应用软件和系统软件的区别 系统软件是基本的系统:dos系统,windows系统,unix系统,linux系统等等,系统正常运行所需要的程序,系统软件是系统自带的,比如XP系统中各种硬件驱动,音量调节等。, 应用软件有:办公软件,图像处理软件,看视频的软件等等。根据自己的需求安装的程序,是用户为完成某些工作安装的,如PS,CAD,各类游戏软件。

国外著名的系统优化和辅助软件

1.杀毒软件Antivirus Tools Avira:德国小红伞,最著名的免费杀毒工具,https://www.doczj.com/doc/e910254486.html,里已有过不少介绍。ComoFix,Malwarebyte Anti-Malware:针对Malware恢复被篡改的设置(IE,Cooki e)。 Remove Fake Antivirus:删除伪装为杀毒软件的工具(外国网站上比较常见的病毒)。Dr.WebCurIt! Antivirus,Spybot,SuperAntispyware: 针对间谍,广告,木马,诈骗,蠕虫等专杀工具。 TDSSKiller:Win32,Rootkit病毒专杀。 2.备份工具Backup Tools CloneDisk: 全能的备份工具,MBR,分区表,整盘,虚拟机多种虚拟磁盘文件,等等。COPYR.DMA Build013:可备份已发现坏扇的磁盘内容。 DriveImage XML,ShadowCopy:在Windows系统运行中,将系统文件进行备份。ImgBurn:全能的媒体压缩镜像制作。 RegBak:备份系统注册表工具 TeraCopy:对较大数据的移动提供:提速,暂停,继续,自动关机,复查,恢复等功能,非常实用! WhitSoft File Splitter:分/合文件的工具,俺在此推荐FFSJ V3.3。 PS:Hiren'sBootCD居然没有GHOST??告诉你,真的没有,以前旧版本是自带的,不过https://www.doczj.com/doc/e910254486.html,已经找到了解决方法。 3.BIOS/CMOS工具

COMS:针对没有Profile Save功能的BIOS。 DISKMAN4:比较老的一款BIOS工具, LZ自V5.3就使用的一款BIOS工具: 备份,恢复等。Kill COMS:下次就不用拔电池或跳线了,直接清掉。 4.浏览器/文件管理Browsers/File Managers 7-Zip:高强度压缩软件。 Bulk Rename Utility :批量文件改名工具,俺在XP时代时在MS DOS下通过命令来完成。 Everything:文件搜索工具,联机电脑都在搜索范围内。 Mini Windows Xp:微型WINDOWS XP,拯救已瘫痪系统。 Opera Web Browser:网络浏览器,与苹果的Safari齐名。 SearchMyFiles:帮你找出重名的文件,如图片,歌曲等 5.清理工具Cleaners CCleaner:系统垃圾清理的极品工具,https://www.doczj.com/doc/e910254486.html,有过推荐。 Revo Uninstaller:清除注册表垃圾,清理未完全删除的程序。 SpaceSniffer:找回非法占用的磁盘空间,适用于专门用来下载的分区。 6.设备驱动管理工具Device Driver Tools Device Driver Tools,Device Doctor:自动匹配,搜索最新驱动。UnknownDevices,PCI 32 Sniffer:提供未知设备的基本信息,便于匹配驱动。USBDeview:卸载被自动安装的USB设备驱动。 7.编辑器/看图工具Editors/Viewers

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软件习题及答案

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软件习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 硬件系统由五大功能部件组成,即运算器、控制器、______、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A 存储器 B 处理器 C 输入设备 D 输出设备 2. ______是计算机的指挥中心。它的功能是取出指令、翻译并分析指令、将指令转化为各种电信号,从而使各个部件协同工作。 A 处理器 B 控制器 C 运算器 D 存储器 3. 总线是各个部件共享的传输介质,它由许多______和相关的控制电路组成,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一个比较复杂的部件。 A 传输电路 B 传输线 C 传输电缆 D 传输光缆 4. 按照总线中传输的信息的不同,系统总线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______三类。 A 信息总线 B 通信总线 C 指令总线 D 控制总线 5. CPU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部件。它的主要任务是执行指令,它按照指令的要求完成对数据的运算和处理。CPU主要由运算器、控制器和______三部分组成。 A 存储器 B 缓冲器 C 寄存器组 D 译码器 6. 只读存储器(Reading Only Memory ,ROM)。它的特点是______,是能够永久性(或半永久性)地保存存储信息的存储器,属于非易失性存储器件,通常用来储存那些经常使用的固定不变的程序和数据。 A 只能读不能写、断电信息不消失 B 只能读不能写、断电信息消失 C 不能读只能写、断电信息不消失 D 既能读又能写、断电信息不消失 7. 读写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 ,RAM),它的特点是______,属于易失性存储器件,用来储存平常那些可以发生改变的程序和数据。 A 既能读又能写、断电信息不消失 B 既能读也能写、断电后信息会消失 C 只能读不能写、断电信息不消失 D 只能读不能写、断电信息消失 8. 辅助存储器也称为外部存储器。与内存相比,具有______、速度慢、成本低、可以脱机保存信息的特点。 A 效率低 B 技术含量高 C 容量大 D 容量小 9. 光盘存储器由光盘和光盘驱动器组成,按照其存取方式分为只读型和可记录型,按照记录

计算机软硬件系统认识报告记录

计算机软硬件系统认识报告记录

————————————————————————————————作者:————————————————————————————————日期:

X X X X 大学 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论文)题目: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报告 系别:XXXXXX 专业:计算机网络 班级:XXXXXX 学号:XXXXXX 姓名:XXX 完成时间:2012-06-21

一、认识报告 1、对计算机系统的认识 1.1、计算机系统的知识基础 定义:由一台或多台计算机和相关软件组成并完成某种功能的系统。 功能:计算机系统具有接收和存储信息、按程序快速计算和判断并输 出处理结果等功能。 特点:计算机系统的特点是能进行精确、快速的计算和判断,而且通用 性好,使用容易,还能联成网络 组成:内核是硬件系统,是进行信息处理的实际物理装置。最外层是 使用计算机的人,即用户。人与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界面是软件系统,它大致可分为系统软件、支援软件和应用软件三层。 硬件系统主要由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控制系统和各种外部 设备组成。 软件系统的最内层是系统软件,它由操作系统、实用程序、编译程序 等组成。 分类:计算机系统可按系统的功能、性能或体系结构分类。 ①专用机与通用机②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微型机③流 水线处理机与并行处理机④多处理机与多机系统、分布处理系统和 计算机网⑤诺伊曼机与非诺伊曼机 展望:计算机系统约每3~5年更新一次,性能价格比成十倍地提高,体积大幅度减小。计算机应用将日益广泛。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 控制的生产线、智能机器人将大大提高社会劳动生产力。办公、医疗、通信、教育及家庭生活,都将计算机化。计算机对人们生活和社会组 织的影响将日益广泛深刻。 1.2、计算机硬件软件维护的必要性 计算机是一种消耗品,各个硬件都有各自的寿命。由于工作环境的不同,硬件的寿命也长短不一。而一些适当对硬件的维护可以很有 效的延长计算机的寿命。所以对于大部分用户来说,经常对计算机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