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酚类消毒剂

酚类消毒剂

酚类消毒剂
酚类消毒剂

酚类消毒剂

摘要:酚类消毒剂已有100年的历史,曾经是医院主要消毒剂之一,为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传播起过重要作用。由于今年来新型消毒剂不断出现,加之酚类消毒剂本身固有的缺点和环境污染问题,应用已越来越来。酚类化合物是中效消毒剂,70年代以前广泛用于医学和卫生防疫消毒由于其杀菌效力低,加上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目前已不主张大量使用;已被更有效环、毒性低的酚类衍生物所取代。如卤化酚(氯甲酚)、甲酚(煤酚皂液又称来苏儿)、二甲苯酚和双酚类、复合酚等。关键字:酚类化合物、酚类消毒剂

正文:酚类化合物是芳烃的含羟基衍生物,根据其挥发性分挥发性酚和不挥发性酚。自然界中存在的酚类化合物大部分是植物生命活动的结果,植物体内所含的酚称内源性酚,其余称外源性酚。酚类化合物都具有特殊的芳香气味,均呈弱酸性,在环境中易被氧化。酚类化合物的毒性以苯酚为最大,通常含酚废水中又以苯酚和甲酚的含量最高。目前环境监测常以苯酚和甲酚等挥发性酚作为污染指标。

酚类消毒剂主要包括苯酚、煤酚皂溶液、六氯酚、黑色消毒液及白色消毒液等。在高浓度下,酚类可裂解并穿透细胞壁,使菌体蛋白凝集沉淀,快速杀灭细胞;在低浓度下,可使细菌的酶系统失去活性,导致细胞死亡。其代表产品是苯酚、煤酚皂溶液、六氯酚、对氯间二甲苯酚。以下是代表产品的介绍:

苯酚:

理化性质:化学式是C6H6O,分子量是94.11。苯酚是最简单的酚类有机物,一种弱酸。常温下为一种无色晶体。常温下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液;当温度高于65℃时,能跟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其溶液沾到皮肤上用酒精洗涤。暴露在空气中呈粉红色。低熔点(40.3℃)无色晶体,在空气中放置及光照下变粉红,有特殊气味,沸点181.84℃。对人有毒,有腐蚀性,要注意防止触及皮肤。生物作用:苯酚属于中效消毒剂,可有效杀灭细菌繁殖体、真菌、结核杆菌和灭活大部分病毒,但不能杀灭细菌芽孢,对乙型肝炎病毒的灭活效果亦不肯定。

使用方法:临床一般使用25g/L苯酚水溶液浸泡或擦拭物体表面,亦可以使用其擦拭地面,但会留下酚臭味。浸泡物品至少需要60min。苯酚与乙醇混合使用可明显提高杀菌效果。

注意事项:(1)苯酚具有一定的毒性和不良气味,使用时应注意。(2)不可直接用于粘膜消毒,因其对粘膜有明显刺激性。(3)对橡胶制品有损坏,易使其变脆变硬。

煤酚皂溶液:

理化性质:煤酚皂溶液又称来苏儿。其主要成分是甲酚的三种同分异构体即邻甲酚、间甲酚和对甲酚与肥皂所组成。煤酚皂溶液棕黄色或红色的粘稠性液体,带有很浓的酚臭味,含甲酚的体积分数为48%~52%。可溶于水或乙醇,稀释液浅棕色透明液,呈碱性反应,性能稳定。

生物作用:煤酚皂溶液的杀菌能力比苯酚强2~5倍,它的常用浓度可破坏肉毒杆菌毒素,能杀灭绿脓杆菌等细菌繁殖体,对结核杆菌和真菌有一定杀灭能力,并能杀死亲脂性病毒,但不能杀灭亲水性病毒,也难杀灭细胞芽孢,如炭疽杆菌及破伤风杆菌。其2%溶液经10~15分钟能杀死大部分致病性细菌,2.5%溶液经30分钟能杀灭结核杆菌。

使用方法:使用1%~5%的煤酚皂溶液,可采用浸泡、喷洒和擦拭等方法,消毒污染的物体表面,如家具、墙面、地面、器皿和衣服等,一般持续30~60分钟。若消毒被结核杆菌污染的物品应使用5%的水溶液,持续l~2小时。对皮肤消毒可用l%~2%的水溶液。

注意事项:煤酚皂溶液杀菌性能稳定,可长期保存,曾广泛用于防疫消毒,但它在消毒时对水源有污染,且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和腐蚀作用,并有特殊气味。六氯酚:

理化性质:六氯酚是双酚类化合物,它是酚类消毒剂被卤化后增强了杀菌作用的产品。为白色或淡棕色的结晶粉末,易溶于乙醇、酯、醚等有机溶剂,加碱或肥皂可促进溶解。毒性和刺激性比酚小,杀菌力比酚大。六氯酚不溶于水,但能溶解于皮肤的脂肪酸内,沉积于皮肤上,不易被水洗去。

生物作用:六氯酚不溶于水,但能溶解于皮肤的脂肪酸内,沉积于皮肤上,不易被水洗去,所以六氯酚肥皂的杀菌作用持久,尤其是连续使用可以使手部的皮肤细菌减少85%~95%,但停止使用后,细菌数会逐渐增多。六氯酚对革兰阳性菌的作用大于阴性菌。六氯酚主要用于皮肤消毒,以2.5%~3%六氯酚肥皂和凝胶洗手,能减少细菌数,连续使用可使皮肤细菌数保持极低水平。

使用方法:(1)溶液:外用。(2)涂膜气雾剂:喷射於创面,待干後再喷射1~2次。

目前用于外科人员手的消毒产品有:六氯酚油膏、六氯酚冷霜、六氯酚皂液和六氯酚肥皂凝胶。

注意事项:六氯酚制剂可以经婴儿的皮肤和破损的伤口吸收,产生强毒性,因此不能用于婴儿洗澡及外科创面消毒。电有报道提出六氯酚可以发生神经系统损害,故不宜长期使用。

对氯间二甲苯酚:

理化性质:对氯间二甲苯酚(PCMX),它的水中溶解度0.03%,易溶于醇、醚、聚二醇等有机溶剂和强碱水溶液。化学稳定性好,通常贮存条件下不会失活。原产品为白色或无色晶体,有微弱酚的气味。用于消毒剂的对氯间二甲苯酚溶液为含有乙醇、松油醇、蓖麻油酸钾等成分,其原液为棕色油状液体,产品偏碱性。

生物作用:用含对氯间二甲苯酚650mg/l水溶液作用10min,可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不同浓度的对氯间二甲苯酚溶液对绿脓杆菌、白色念珠菌、铜绿假单胞菌等革兰氏阳性、阴性菌,真菌,霉菌都有杀灭功效。无刺激,是一种低毒性抗菌剂。

使用方法:可作为防霉抗菌剂广泛应用于消毒或个人护理用品,如去屑香波,洗手液、肥皂和其它卫生用品等抗菌洗涤剂中。也可以作为防腐剂和防霉剂用于胶水、涂料、油漆、纺织、皮革、造纸等工业领域。

注意事项:目前,用于消毒的对氯间二甲苯酚产品很多,一般以消毒洗涤产品为主,主要用于物体表面和地面擦拭消毒。对氯间二甲苯酚由于不易分解,容易残留,在医学消毒领域属于逐步退出的产品。酚类消毒剂不适合作为医疗用品消毒,更不适合皮肤消毒剂,市场上已经有大量更安全的皮肤、粘膜消毒剂产品。参考文献:

刘育京酚类消毒剂消毒杀虫灭鼠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

陈慧珍对氯间二甲苯酚复方消毒剂生物效应研究中国消毒杂志

铵盐消毒剂.docx

精品文档2.2.32季铵盐消毒剂 作为一类高效、温和的阳离子杀菌剂已得到了近百年的关注和研究,阳离子季铵盐化合物广泛应用在细菌抑制剂和消毒剂中。早在 1915 年,Jacobs 就报道合成了季铵盐类消毒剂,并作了杀菌的研究,指出该类消毒剂具有一定的杀菌能力。1935 年,德国人 Domagk研究了这类消毒剂的杀菌性能及化学结构与制菌的关系,同年 Wetzel 将其用于临床消毒实践,逐渐推广。该类消毒剂低毒安全,副作用小,低浓度有效,无色、无臭、刺激性低,故初期曾经被誉为理想消毒剂的一个突破。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发现,单一品种的季铵盐消毒剂抗菌谱狭小,消毒应用范围有限,曾影响了季铵盐作为消毒剂的使用与推广。近年,随着产品的升级换代,以及复配技术的运用,不同种类的季铵盐独特的抗菌作用机理,在配方中因协同作用得到放大、应用范围更广,加上季铵盐类消毒剂自身特有的安全性能,使得季胺盐类消毒剂逐步被人们认识和认可。目前除用于医院的皮肤粘膜消毒、外科洗手消毒和医疗器械消毒,也用于各种公共场所和各类生产用具和设备器皿的消毒,以及工业品和农业农作物的防霉,畜舍的卫生消毒、水产养殖、藻类杀灭、塑料抗菌剂制备、复方消毒剂制备等广泛用途。自上个世纪 50年代,季铵盐类消毒剂发展至今,品种已达数百种。按其结构,我们将其分 为四类,单链季铵盐、双链季铵盐、复合季铵盐、聚季铵盐。 2.2.32.1单链季铵盐消毒剂 单链季铵盐消毒剂:代表品种主要有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苯扎氯铵)、十二烷基二甲基苯氧乙基溴化铵(度米芬)和十四烷基二甲基吡啶溴化铵(消毒技术净)等,其中苯扎氯铵是单链季铵盐消毒液中最常用的一类消毒成分,其消毒液兼有清洁和杀菌的作用,属于低水平消毒剂。 沙力迪苯扎氯胺消毒剂以苯扎氯胺为主要消毒成分,在医疗手术时广泛用于皮肤和手术器械的消毒。 (1)理化性质和剂型 苯扎氯铵为白色蜡状固体或黄色胶状体,水溶液为澄清无色透明至浅黄色液体,略带气味,在低温下长期储存会凝结,加热搅拌会使之溶解,完全溶解于水、

消毒剂使用有技巧 5大消毒习惯或致癌

消毒剂使用有技巧5大消毒习惯或致癌 如今消毒剂越来越受主妇们的青睐,不管是洗衣服、大扫除还是个人洗漱,都不忘加点消毒剂。然而,消毒剂用对了可以杀菌防病,用不对反而会坏事。 不问成分。市场上消毒产品有很多,有的利用过氧化物来消毒,如双氧水,适用于伤口、环境及食品消毒;有的是醇类,如酒精,常用于伤口、皮肤消毒;有的是酚类,如来苏,常用于手、器械、环境消毒及处理排泄物。不同的消毒产品使用方法也有差异,因此消费者购买时一定要仔细阅读产品成分及说明。 浓度太高。以常见的84消毒液为例,它可以用来消毒贴身衣物,以及擦拭电话机、键盘、桌椅、门窗、把手等。但很多人用前都不稀释,并且一用就是小半瓶。事实上,家庭消毒并不需要那么高的浓度。5%浓度的84消毒液,用于擦拭一般物体表面时,应稀释100倍;清洗一般衣物时,稀释250倍就够了。另外,使用84消毒液时最好戴上手套,避免与消毒液直接接触;如果大面积消毒,人不要留在房中,应该关上门出去半个小时;颜色深的衣物尽量少用,因为如果84消毒液与水没充分混匀,很容易让衣服脱色不均匀。 频繁使用。有些人对卫生格外重视,尤其是有孩子的家庭,孩子的碗勺单独消毒,地板也每天都要用消毒水拖。但这种家庭的孩子反倒容易生病。家庭并不是医院,并没有那么多的细菌病毒需要消灭,太过干净反而会让免疫系统得不到锻炼,一旦在外面接触到病菌,免疫系统会立即“缴械投降”。对于普通家庭来说,碗筷只要定期用开水煮15~30分钟,衣服床单勤洗勤换勤晒,平时多开窗通风就足够了。 漂洗不净。洗衣服时如果使用了消毒剂,一定要额外再用清水漂洗两遍,否则残留物会刺激皮肤;用消毒液洗碗,更要用流水反复冲洗,以免将残留的消毒成分吃进体内。 胡乱混用。很多人将消毒液和洁厕灵、洗衣粉等混着用,但这样可能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毒物质,损害健康。此外,使用前必须彻底清除粪便、分泌物、体表脱落物、污水等有机物,否则其中藏匿的大量病原微生物会消耗消毒剂的有效成分,影响使用效果。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误用消毒剂,例如大量吸入,要迅速从有害环境中撤到空气清新处,更换被污染的衣物,洗手以及其他暴露的部位,如大量接触或有明显不适,要尽快就医;皮肤接触高浓度消毒剂后,应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再用淡肥皂水清洗,如皮肤仍有持续疼痛或刺激症状,也要及时就医;如果溅入眼睛,应立即用流动清水持续冲洗不少于15分钟,如仍有严重的眼部疼痛、畏光、流泪等症状,要尽快就医。

常用的消毒剂产品

常用的消毒剂产品 常用的消毒剂产品以成分分类主要有9种:含氯消毒剂、过氧化物类消毒剂、醛类消毒剂、醇类消毒剂、含碘消毒剂、酚类消毒剂、环氧乙烷、双胍类消毒剂和季铵盐类消毒剂。 人们常称消毒剂为“化学消毒剂”,按照其作用的水平可分为灭菌剂、高效消毒剂、中效消毒剂、低效消毒剂。 灭菌剂:可杀灭一切微生物使其达到灭菌要求的制剂。包括甲醛、戊二醛、环氧乙烷、过氧乙酸、过氧化氢、二氧化氯等。 高效消毒剂:指可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等,对细菌芽胞也有一定杀灭作用,达到高水平消毒要求的制剂。包括含氯消毒剂、臭氧、甲基乙内酰脲类化合物、双链季铵盐等。 中效消毒剂:指仅可杀灭分枝杆菌、真菌、病毒及细菌繁殖体等微生物,达到消毒要求的制剂。包括含碘消毒剂、醇类消毒剂、酚类消毒剂等。 低效消毒剂:指仅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达到消毒剂要求的制剂。包括苯扎溴铵等季铵盐类消毒剂、氯己定(洗必泰)等二胍类消毒剂,汞、银、铜等金属离子类消毒剂及中草药消毒剂。 醛类

常用的醛类消毒剂有甲醛与戊二醛,此类消毒原理为一种活泼的烷化剂作用于微生物蛋白质中的氨基、羧基、羟基和巯基,从而破坏蛋白质分子,使微生物死亡。甲醛和戊二醛均可杀灭各种微生物,由于它们对人体皮肤、黏膜有刺激和固化作用,并可使人致敏,因此不可用于空气、食具等消毒,一般仅用于医院中医疗器械的消毒或灭菌,且经消毒或灭菌的物品必须用灭菌水将残留的消毒液冲洗干净后才可 使用。 甲醛具有极强的杀菌力,与氧化剂(高锰酸钾等)结合后所产生的气体进行熏蒸消毒,是空栏后封闭式消毒的最佳消毒剂。但甲醛刺激性气味强,对皮肤、黏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多用于浸泡、熏蒸消毒;戊二醛气味较少,杀菌作用较甲醛强2~10倍,渗透能力强,对任何细菌、病毒、霉菌及顽固的芽胞等都有极强的杀灭作用,但对碳钢制品有一定的损害,可用于环境及猪体表的消毒,还可用于熏蒸消毒,因其不宜在物体表面聚合,故效果优于甲醛。此类产品如安灭杀(美国先灵葆雅,含有15%的戊二醛)。 季铵盐类 季铵盐类消毒剂是一种离子表面活性剂,属于合成的有机化合物,有单链季铵盐和双链季铵盐两种。季铵盐类消毒剂,它们属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杀菌和去污作用,医院里一般用于非关键物品的清洁消毒,也可用于手消毒,将其溶于乙醇可增强其杀菌效果作为皮肤消

2.2.31季铵盐消毒剂(20151023)

2.2.32 季铵盐消毒剂 作为一类高效、温和的阳离子杀菌剂已得到了近百年的关注和研究,阳离子季铵盐化合物广泛应用在细菌抑制剂和消毒剂中。早在1915年,Jacobs就报道合成了季铵盐类消毒剂,并作了杀菌的研究,指出该类消毒剂具有一定的杀菌能力。1935年,德国人Domagk研究了这类消毒剂的杀菌性能及化学结构与制菌的关系,同年Wetzel将其用于临床消毒实践,逐渐推广。该类消毒剂低毒安全,副作用小,低浓度有效,无色、无臭、刺激性低,故初期曾经被誉为理想消毒剂的一个突破。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发现,单一品种的季铵盐消毒剂抗菌谱狭小,消毒应用范围有限,曾影响了季铵盐作为消毒剂的使用与推广。近年,随着产品的升级换代,以及复配技术的运用,不同种类的季铵盐独特的抗菌作用机理,在配方中因协同作用得到放大、应用范围更广,加上季铵盐类消毒剂自身特有的安全性能,使得季胺盐类消毒剂逐步被人们认识和认可。目前除用于医院的皮肤粘膜消毒、外科洗手消毒和医疗器械消毒,也用于各种公共场所和各类生产用具和设备器皿的消毒,以及工业品和农业农作物的防霉,畜舍的卫生消毒、水产养殖、藻类杀灭、塑料抗菌剂制备、复方消毒剂制备等广泛用途。自上个世纪50年代,季铵盐类消毒剂发展至今,品种已达数百种。按其结构,我们将其分为四类,单链季铵盐、双链季铵盐、复合季铵盐、聚季铵盐。 2.2.32.1单链季铵盐消毒剂 单链季铵盐消毒剂:代表品种主要有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苯扎氯铵)、十二烷基二甲基苯氧乙基溴化铵(度米芬)和十四烷基二甲基吡啶溴化铵(消毒技术净)等,其中苯扎氯铵是单链季铵盐消毒液中最常用的一类消毒成分,其消毒液兼有清洁和杀菌的作用,属于低水平消毒剂。 沙力迪苯扎氯胺消毒剂以苯扎氯胺为主要消毒成分,在医疗手术时广泛用于皮肤和手术器械的消毒。 (1)理化性质和剂型 苯扎氯铵为白色蜡状固体或黄色胶状体,水溶液为澄清无色透明至浅黄色液体,略带气味,在低温下长期储存会凝结,加热搅拌会使之溶解,完全溶解于水、低碳醇、酮和丙醇。在水溶液显中性或弱碱性,具有杀菌、除臭特性。苯扎氯铵

常见的消毒剂使用十大误区

常见的消毒剂使用十大误区 过去,只有在医院、防疫站,才能闻到一股消毒水的味道。现在,消毒剂几乎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日用品。消毒剂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安全,但使用不当也可能带来危险。老百姓对消毒剂往往有这样十个疑问。 消毒就是灭菌吗? 消毒和灭菌两个词在生活中常被混用,其实两者含义不同。消毒是杀灭微生物,但不能杀死芽抱等还在“休眠状态”的微生物;灭菌是杀灭包括芽抱在内的所有微生物。也就是说,灭菌的要求比消毒更严格,通常用在食品工业和医药领域,生活中很难实现,所以平时只需要消毒,将致病微生物的数量减少到不会引起人发病即可。 用了消毒剂就能防病吗? 用消毒水拖地、擦桌子,可以消灭其表面的病菌,但室内各个角落,如墙角、橱柜,甚至空气中都可能存有微生物;从外面回家,衣物、鞋子、裸露的皮肤上也会携带有害微生物,所以要做到全方位清洁才能防病。 普通家庭有必要使用消毒剂吗? 一般家庭应尽量少用消毒剂,多靠通风、勤洗手等减少病菌侵入。而且消毒剂不能滥用,否则会使微生物产生抵抗性,大大降低今后的杀灭作用。从长期来看,经常大量使用消毒剂还会造成其他负面效果。比如84消毒液中的次氯酸会见光分解,生成氯化氢,具有一定毒性,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其实,生活中有很多有效的消毒方法。比如紫外线是最好的消毒剂,晒被子、衣服等即可消毒;餐具煮沸15~30分钟也能达到消毒效果。 什么情况下需要使用消毒剂? 坐拥挤的公交车、地铁,特别是刚从医院回来,不妨用衣物消毒剂洗一下衣服;常拿到户外使用的物品,比如孩子的玩具、野营用具等,也需要用消毒剂擦拭;洗衣机每2~3个月应用专业消毒剂清洁一次。 84消毒液是万能消毒剂吗? 有人将84消毒液当成万能消毒剂,拖地、洗衣服、洗手都用,这样做是错误的。过氧乙酸、84消毒液等腐蚀性比较强,主要用在地面、墙壁、门窗等处。消毒应根据不同的对象来选择:1.空气消毒:过氧乙酸、过氧化氢、二氧化氯。 2.物体表面消毒:如家具、玩具、电话、门把手、地面、洁具等,用含氯类或溴类的消毒剂。3.手和皮肤的消毒:酒精、异丙醇、洗必泰醇溶液、碘伏等。 消毒剂越浓越好吗? 只供学习与交流

季铵盐类消毒剂企业标准2020版

14 Q/STSM 企业标准 Q/STSM08-2020 季铵盐类消毒剂 2020-02-17发布2020-02-17实施 发布

委铵盐类消毒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季铵盐类消毒剂的原料要求、技术要求、应用范围、使用方法、检验方法、标志和包装、运输和贮存、标签和说明书及注意事项。 本标准适用于季铵盐类消毒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174表面活性剂洗涤剂阳离子活性物含量的测定 GB/T6368表面活性剂水溶液pH值的测定电位法 GB14930.2食品工具、设备用洗涤消毒剂卫生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消毒产品标签说明书管理规范2005年版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季铵盐类消毒剂quaternary ammonium disinfectant 以季铵盐为主要化学成分的消毒剂,本标准指以氯型季铵盐、溴型季铵盐为主要杀菌有效成分的消毒剂,包括单一季铵盐组分的消毒剂、由多种季铵盐复合的消毒剂以及与65%?75%乙醇或异丙醇复配的消毒剂。 3.2 氯型季铵盐quaternary ammonium chloride 由C 6?C18的脂肪链(单链或双链)、甲基(或苄基、乙基苄基)组成的氯化季铵盐及由松宁基、二 甲基、苄基组成的氯化苄铵松宁。 3.3 溴型季铵盐quaternary ammonium bromide 由C 6? C18的脂肪链(单链或双链)、甲基(或苄基、乙基苄基)组成的溴化季铵盐。 3.4 清洁对象clean object 经过清洗或者仅存在极少量有机物污染的被消毒对象。 3.5

季铵盐消毒剂

2.2.32季铵盐消毒剂 作为一类高效、温和的阳离子杀菌剂已得到了近百年的关注和研究,阳离子季铵盐化合物广泛应用在细菌抑制剂和消毒剂中。早在 1915 年,Jacobs 就报道合成了季铵盐类消毒剂,并作了杀菌的研究,指出该类消毒剂具有一定的杀菌能力。1935 年,德国人 Domagk研究了这类消毒剂的杀菌性能及化学结构与制菌的关系,同年 Wetzel 将其用于临床消毒实践,逐渐推广。该类消毒剂低毒安全,副作用小,低浓度有效,无色、无臭、刺激性低,故初期曾经被誉为理想消毒剂的一个突破。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发现,单一品种的季铵盐消毒剂抗菌谱狭小,消毒应用范围有限,曾影响了季铵盐作为消毒剂的使用与推广。近年,随着产品的升级换代,以及复配技术的运用,不同种类的季铵盐独特的抗菌作用机理,在配方中因协同作用得到放大、应用范围更广,加上季铵盐类消毒剂自身特有的安全性能,使得季胺盐类消毒剂逐步被人们认识和认可。目前除用于医院的皮肤粘膜消毒、外科洗手消毒和医疗器械消毒,也用于各种公共场所和各类生产用具和设备器皿的消毒,以及工业品和农业农作物的防霉,畜舍的卫生消毒、水产养殖、藻类杀灭、塑料抗菌剂制备、复方消毒剂制备等广泛用途。自上个世纪 50年代,季铵盐类消毒剂发展至今,品种已达数百种。按其结构,我们将其分 为四类,单链季铵盐、双链季铵盐、复合季铵盐、聚季铵盐。 2.2.32.1单链季铵盐消毒剂 单链季铵盐消毒剂:代表品种主要有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苯扎氯铵)、十二烷基二甲基苯氧乙基溴化铵(度M芬)和十四烷基二甲基吡啶溴化铵(消毒技术净)等,其中苯扎氯铵是单链季铵盐消毒液中最常用的一类消毒成分,其消毒液兼有清洁和杀菌的作用,属于低水平消毒剂。 沙力迪苯扎氯胺消毒剂以苯扎氯胺为主要消毒成分,在医疗手术时广泛用于皮肤和手术器械的消毒。 (1)理化性质和剂型 苯扎氯铵为白色蜡状固体或黄色胶状体,水溶液为澄清无色透明至浅黄色液体,略带气味,在低温下长期储存会凝结,加热搅拌会使之溶解,完全溶解于水、

医院常用消毒剂的应用指导原则

医院常用消毒剂的应用指导原则为加强常用消毒剂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卫生部《消毒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等文件的要求,特制定本指导原则。 一、常用消毒剂的应用原则 1 、加强管理,使用合格的消毒剂:采购、使用的消毒产品必须具有省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的卫生许可批件,从正规途径采购,并按批准的使用范围和方法使用。 2 、选择消毒剂的原则: (1) 根据物品污染后的危害程度选择: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血流或血液从中流过的医疗用品为高危险性物品,必须选择灭菌剂;接触人体黏膜或破损皮肤的医疗用品中为中度危险性物品,选择高- 中效消毒剂;仅和人体完整皮肤接触的物品为低度危险性物品,选择去污清洁剂或低效消毒剂( 无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环境和场所不须每天使用消毒剂消毒) 。 (2) 根据消毒物品的性质选择:消毒剂的种类繁多,用途和用法各不相同,杀菌能力和对物品的损坏也有所不同。应根据消毒物品的性质选择消毒效果好,对物品损伤小的消毒剂。 3 、根据使用说明书正确使用:仔细阅读消毒剂使用说明书了解消毒剂的性能、使用范围和使用方法以及使用注意事项,有疑问时可咨询医院感染控制科和器械科。 通常情况下需结合消毒对象、污染后危害性及物品性质选择:高 危险性物品首选压力蒸汽灭菌法,不能压力蒸汽时可以选择过氧化氢

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法,化学消毒剂或灭菌剂消毒灭菌是最后的选择。化学消毒与灭菌时,一般情况下,消毒剂浓度高、作用时间短,消毒效果下降,对物品的损坏也较轻。

4 、加强监测,防止消毒剂及灭菌剂的再污染:包括有效期监测、浓度监测、生物监测等。生物监测由医院感染控制科按卫生部要求执行,用于消毒的消毒剂每季度一次,用于灭菌的灭菌剂每月一次。 5 、充分考虑对消毒剂消毒灭菌效果的其他影响因素:消毒剂消毒灭菌效果除浓度和作用时间外,如温度、消毒湿度、酸碱度、有机物、化学拮抗物、微生物污染程度、消毒剂的种类与穿透力等均影响消毒剂的消毒灭菌效果;尤其要重视物品清洁程度对消毒灭菌效果的影响,确保物品在消毒灭菌前清洗符合要求。 7 、配置消毒液应使用量杯定量,不得随意配置。 二、常用消毒剂应用中注意事项: 1 、消毒剂对人体有一定毒性和刺激性,对物品有损伤作用,大量频繁使用可污染环境,应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的剂量使用。 2 、正确掌握消毒剂使用浓度计算方法,加强配置的准确性:消毒剂的配置和使用均以其有效成分含量计算,因此稀释时不能将其有效成分按100%计算,而应按其实际含量计算。 3 、注意消毒剂使用有效期,使用单位及器械科(消毒剂采购部门)严禁存放和使用过期产品。

季铵盐类消毒

季铵盐类消毒 1 适用范围 适用于环境、物体表面、皮肤与黏膜的消毒。 C.14.2 使用方法 C.14.2.1 环境、物体表面消毒一般用1000mg/L~2000mg/L消毒液,浸泡或擦拭消毒,作用时间15min~30min。 C.14.2.2 皮肤消毒复方季铵盐消毒剂原液皮肤擦拭消毒,作用时间3min~5min。 C.14.2.3 黏膜消毒采用1000mg/L~2000mg/L季铵盐消毒液,作用到产品使用说明的规定时间。 C.14.3 注意事项 不宜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如肥皂、洗衣粉等使用。 C.15 酸性氧化电位水 C.15.1 适用范围 适用于消毒供应中心手工清洗后不锈钢和其他非金属材质器械、器具和物品灭菌有的消毒、物体表面、内镜等的消毒。 C.15.2 使用方法 C.15.2.1 主要有效成分指标要求:有效氯含量60mg/L ±10mg/L,pH 值范围2.0~3.0,氧化还原电位(ORP)≥1 100mV,残留氯离子<1000mg/L。 C.15.2.2 消毒供应中心手工清洗器械灭菌前的消毒

手工清洗后的器械、器具和物品,用酸性氧化电位水流动冲洗浸泡消毒2min,净水冲洗30s,取出干燥,具体方法应遵循WS310.2的要求。 C.15.2.3 物体表面的消毒洗净待消毒物体,采用酸性氧化电位水流动冲洗浸泡消毒,作用3min~5min;或反复擦洗消毒5min. C.15.2.4 内镜的消毒严格遵循国家有关规定的要求。 C.15.2.5 其他方面的消毒遵循国家有关规定及卫生部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的使用说明。 C.15.3 注意事项 C.15.3.1 应彻底清除待消毒物品上的有机物,再进行消毒处理。 C.15.3.2 酸性氧化电位水对光敏感,有效氯浓度随时间延长而下降,生成后原则上应尽早使用,最好现制备现用。 C.15.3.3 储存应选用避光、密闭、硬质聚氯乙烯材质制成的容器。室温下贮存不超过3d。 C.15.3.4 每次使用前,应在使用现场酸性氧化电位水出水口处,分别检测pH值、氧化还原电位和有效氯浓度。检测数值应符合指标要求。 C.15.3.5 对铜、铝等非不锈钢的金属器械、器具和物品有一定的腐蚀作用,应慎用。

消毒剂的种类及应用

消毒剂的种类及应用 一、化学消毒剂的基本分类 按用途分类: 环境消毒剂和带畜(禽)体表消毒剂(包括饮水、器械等) 按杀菌能力分类: ⑴高效(水平)消毒剂:即能杀灭包括细菌芽胞在内的各种微生物。 ⑵中效(水平)消毒剂:即能杀灭除细菌芽胞在外的各种微生物。 ⑶低效(水平)消毒剂:即只能杀灭抵抗力比较弱的微生物,不能杀灭细菌 芽胞、真菌和结核杆菌,也不能杀灭如肝炎病毒等抗力强 的病毒和抗力强的细菌繁殖体的。 按物品性状: 固体、液体、气体 按化学性质分类 (一)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指能产生具有杀菌能力的活性氧的消毒剂 如过氧乙酸、过氧化氢、过氧戊二酸、臭氧、二氧化氯等杜邦子公司 Antec的“Virkon”过一硫酸氢钾复合盐消毒剂等。 缺陷及危害:过氧乙酸、过氧化氢、过氧戊二酸不稳定、刺激性强,长期使用对人和动物眼睛、呼吸道黏膜、环境有强力的破坏 过氧化物消毒剂性能对照表

有机含氯消毒剂性能对照表

非离子型:元素碘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等形成的络合物:例如聚维酮碘(PVP-I)、聚醇醚碘(NP-I)、聚乙烯醇碘(PVA-I)、聚乙二醇碘(PEG-I。使用 最广泛的是PVP-I和NP-I。 阳离子型:元素碘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等形成的络合物:例如:季铵盐碘 阴离子型:元素碘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等形成的络合物:例如:烷基磺酸盐碘 (3)其他复合型:碘酸溶液(百菌消:碘、硫酸、磷酸、表面活性剂)等 碘制剂性能对照表 (四)醛类:能产生自由醛基再适当条件下与微生物的蛋白质及某些其他成分发生反应。

甲醛、戊二醛、聚甲醛等,目前最新的器械醛消毒剂是邻苯二甲醛OPA。 危害:甲醛、聚甲醛具有高度刺激性、高致癌。 醛类消毒剂性能对照表

常用消毒剂的种类

常用消毒剂的种类、用法和用途 摘要:许多化学制剂具有抑制和杀灭细菌的作用,用于杀死细菌的化学制剂称消毒剂,通常只能外用。用于抑制细菌生长与代谢的制剂称防腐剂。常用化学消毒剂的种类繁多,其杀菌作用机理各不相同,其用法和用途也有所不同。现列表介绍之,以供实际工作中选用(表8-1) 许多化学制剂具有抑制和杀灭细菌的作用,用于杀死细菌的化学制剂称消毒剂,通常只能外用。用于抑制细菌生长与代谢的制剂称防腐剂。 常用化学消毒剂的种类繁多,其杀菌作用机理各不相同,其用法和用途也有所不同。现列表介绍之,以供实际工作中选用(表8-1)。 常用消毒剂的种类、用法和用途 类 别 名称用法用途附注 表活 性 面剂 新洁尔灭 杜灭芬 (消毒灵) 0.05%~0.1% 0.05%~0.1% 外科洗手,皮肤粘膜消毒,浸泡器械, 皮肤创伤冲洗;金属器械、塑料、橡皮 管、棉织品等消毒。 醇 类 乙醇70%~75%皮肤体温计消毒 不用于伤口和 粘膜酚 类 石炭酸3%~5%地面、家具、器皿表面消毒 已 烷 洗必泰0.02%~0.05% 常用于皮肤粘膜消毒,手术前洗手,而 0.01%~0.025%浓度可用于腹腔、膀胱 等冲洗。 酸 碱 类 醋酸 乳酸 生石灰 5~10ml/m3加等量水蒸发 10~15g或20ml 2%水溶 液 加温蒸发 加水(1:4或1:8)配成糊状 房间消毒,控制呼吸道感染 可消毒空气100m3,可用于喷雾,空气 消毒 消毒排泄物及地面

重金属盐类升汞 红汞 硫柳汞 硝酸银 0.05%~0.1% 2%水溶液 0.01% 0.1% 1% 非金属器皿消毒 皮肤粘膜,小创伤消毒 生物制品防腐 皮肤消毒,手术部位消毒 新生儿滴眼,预防淋球菌感染 氧化剂高锰酸钾 过氧化氢 过氧乙酸 0.1% 3% 0.2%~0.5% 皮肤、尿道消毒,蔬菜水果消毒 外耳道、口腔粘膜消毒 塑料、玻璃、人造纤维消毒,皮肤消毒 (洗手) 类 别 名称用法用途附注 醛 类 甲醛 戊二醛10% 先以0.3%NaHCO3调整pH 至7.5~8.5,再配成2%溶液 ①浸泡、物品表面消毒 ②房间空气消毒:10%溶液加等量 水,加温蒸发,密闭房间6~24h; 或加半量高锰酸钾,产生烟雾,消 毒效果更好 用于不能用热力灭菌的物品,如精密仪 器 烷基化合物环氧乙烷塑料袋消毒法:用药量为 1.5ml/L(0.001335g/L,作用 24h(>15℃) 用于手术器械、敷料及手术用品等的消 毒,亦可用于食具、皮毛等的消毒 有毒,使用时要 注意防护;易 爆,严禁与烟火 接触 染 料 龙胆紫2%~4%水溶液表浅创伤消毒

季铵盐类杀菌剂说明书

Dodecyl Dimethyl Benzyl ammonium Chloride 【CAS】8001-54-5或63449-41-2 139-07-1 别名:洁尔灭、苯扎氯铵、杀藻胺DDBAC 分子式:C21H38NCl 相对分子质量:340.00 结构式: 一、性能与用途 1227是一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属非氧化性杀菌剂,具有广谱、高效的杀菌灭藻能力,能有效地控制水中菌藻繁殖和粘泥生长,并具有良好的粘泥剥离作用和一定的分散、渗透作用,同时具有一定的去油、除臭能力和缓蚀作用。 1227毒性小,无积累性毒性,并易溶于水,并不受水硬度影响,因此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电力、纺织等行业的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用以控制循环冷却水系统菌藻滋生,对杀灭硫酸盐还原菌有特效。1227可作为纺织印染行业的杀菌防霉剂及柔软剂、抗静电剂、乳化剂、调理剂等。 二、技术指标:HG2230—2006 项目指标 外观无色或微黄色透明液体淡黄色透明液体淡黄色蜡状固体 活性物含量%≥44.0 80 88 胺盐含量%≤ 2.0 2.0 2.0 pH值(1%水溶液) 6.0~8.0(原液) 6.0~8.0 6.0~8.0 三、使用方法 1227作非氧化性杀菌灭藻剂,一般投加剂量为50-100mg/L;作粘泥剥离剂,使用量为200-300mg/L,需要时可投加适量有机硅类消泡剂。1227可与其它杀菌剂,例如异噻唑啉酮、戊二醛、二硫氰基甲烷等配合使用,可起到增效作用,但不能与氯酚类药剂共同使用。投加1227后循环水中因剥离而出现污物,应及时滤除或捞出,以免泡沫消失后沉积。 1227切勿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混用。 四、安全与防护 1227略有杏仁味,对皮肤无明显刺激,接触皮肤时,用水冲洗即可。 五、包装与贮存: 1227塑料桶包装,每桶25kg或200 kg。贮于室内阴凉通风处,贮存期为二年。

浅谈化学消毒剂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影响

_ 消毒的概念:消毒是指清除或者用于杀灭外环境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及其他有害微生物。 _ 消毒剂:是指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要求的制剂。它不同于抗生素,在防病中的主要作用是将病原微生物消灭于人体之外,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达到控制传染病的目的。人们常称它们为“化学消毒剂” 化学消毒剂 1、醛类消毒剂 _ 危害甲醛本身对消毒物品无明显危害,但其中含有微量甲酸对金属、橡胶、塑料有轻微损害。甲醛能凝固蛋白质,对皮肤和黏膜有刺激作用。甲醛蒸气可引起眼部灼伤、引起流泪、结膜炎、眼睑水肿、角膜炎、鼻炎、嗅觉丧失、咽喉炎和支气管炎等。甲醛对中枢神经系统,尤其对视丘有强烈的作用。 防护措施皮肤接触者可用水或肥皂水冲洗,黏膜损伤可用2%的碳酸氢钠溶液冲洗;消化道中毒者应该尽早地洗胃,口服牛奶、豆浆等。吸人中毒者要脱离现场,到空气新鲜处。 2、含氯消毒剂 _ 含氯消毒剂:是指消毒剂溶于水时能够产生次氯酸,次氯酸有杀微生物活性的能力。(1)漂白粉、次氯酸钙 危害:对金属和天然纺织品有腐蚀作用,并有漂白作用。次氯酸释放的氯可引起流泪、咳嗽,并刺激皮肤黏膜。严重者引起氯气中毒,表现为烦躁、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 防护:由于有上述毒性,使用时应该注意个人防护,戴防护口罩、橡胶手套、围裙、穿高筒靴等。室内消毒后要经过充分通风后才能进入。消毒衣物、金属制品时浓度不宜过高,不宜浸泡时间过长,消毒后应该用水冲洗干净。 (2)二氧化氯 二氧化氯主要应用于饮用水消毒,有效氯含量只须0.2mg/L即可达到消毒的要求。二氧化氯可以改善水质味道,可以分解水中肉毒杆菌毒素,还可以减少氯化过程中形成的致癌物。二氧化氯有可能在动物体内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症。但通过长期应用和毒理实验结果,在消毒饮用水浓度下的二氧化氯是安全的。 3、过氧化物消毒剂 (1)过氧乙酸(CH3COOOH) 防护: ①过氧乙酸有强氧化性,对人体皮肤黏膜和眼睛有一定刺激性,使用时应避免皮肤黏膜受损,公共场所进行空气消毒时须在无人的状态下进行,以减少对人体的伤害。②严格按照消毒药物使用浓度、使用量及消毒作用时间操作。按照规定一般情况下可以用0.2%~0.5%的过氧乙酸进行喷洒或拖地的方式进行消毒,用量为20~30ml/m2 ,作用30~40分钟就能达 到消毒目的。 ③在消毒液配制过程中,工作人员应戴口罩、防护眼镜和手套,以免引起呼吸系统和眼部损害。不要用手直接接触原液。④为了保证消毒效果,消毒时要关闭门窗,人员离开消毒场所,消毒完成后应打开门窗通风,待气味散尽后人员再进入。⑤注意妥善保管消毒用品,特别是用饮料瓶装消毒液,一定要贴上标志,防止由于放置不当而被误食造成急性中毒。 (2)过氧化氢(H2O2) _ 应用:日常生活中过氧化氧可用于消毒隐形眼镜、耐热的塑料制品、餐具、服装、饮水。用1%~1.5%溶液作含漱剂,用于扁桃体炎、口腔炎、白喉、咽炎。可用3%溶液清洗创伤、

应合理使用消毒剂 避免造成环境危害(最新版)

Safety issues are often overlooked and replaced by fluke, so you need to learn safety knowledge frequently to remind yourself of safety.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应合理使用消毒剂避免造成环 境危害(最新版)

应合理使用消毒剂避免造成环境危害(最新 版) 导语:不安全事件带来的危害,人人都懂,但在日常生活或者工作中却往往被忽视,被麻痹,侥幸心理代替,往往要等到确实发生了事故,造成了损失,才会回过头来警醒,所以需要经常学习安全知识来提醒自己注意安全。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经过全国上下齐心协力、顽强奋战,疫情形势出现了积极的变化,公众在疫情中对预防性消毒工作有了广泛重视。开展预防性消毒是切断病毒传播通道不可缺少的手段,多地政府部门也发布了针对公共场所或居家环境的预防性消毒操作指南,对公众进行指导。但近日来,多家媒体对喷淋气雾消毒、室外空气消毒等进行了报道,中国疾控中心和多地疾控部门的专家也呼吁叫停不当的消毒方式,使得公众对过度消毒的现象越来越关注。 消毒剂的合理使用可以起到杀灭或抑制细菌病毒生长繁殖的效果,遏制其生长所需的中间宿主从而避免交叉感染。然而,不当使用不仅不能提升消毒效果,反而会影响人群健康。目前,家庭常用的消毒剂有氯类、醇类、过氧化物类、含溴类和醛类等,其中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漂白粉等)因消毒效果好、价格便宜等原因在本次疫情中得到广泛使用。为此,笔者对含氯消毒剂合理使用的建议、不当

消毒剂的种类及消毒原理

一、化学消毒剂的基本分类 按用途分类: 环境消毒剂和带畜(禽)体表消毒剂(包括饮水、器械等) 按杀菌能力分类: ⑴高效(水平)消毒剂:即能杀灭包括细菌芽胞在内的各种微生物。 ⑵中效(水平)消毒剂:即能杀灭除细菌芽胞在外的各种微生物。 ⑶低效(水平)消毒剂:即只能杀灭抵抗力比较弱的微生物,不能杀灭细菌芽胞、真菌和结核 杆菌,也不能杀灭如肝炎病毒等抗力强的病毒和抗力强的细菌繁殖体的。 按物品性状: 固体、液体、气体 按化学性质分类 (一)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指能产生具有杀菌能力的活性氧的消毒剂 如过氧乙酸、过氧化氢、过氧戊二酸、臭氧、二氧化氯等杜邦子公司Antec的“Virkon” 过一硫酸氢钾复合盐消毒剂等。 缺陷及危害:过氧乙酸、过氧化氢、过氧戊二酸不稳定、刺激性强,长期使用对人和动物眼睛、呼吸道黏膜、环境有强力的破坏 过氧化物消毒剂性能对照表

(二) 含氯消毒剂:指在水中能产生具有杀菌活性的次氯酸的消毒剂 (1)有机含氯消毒剂:如二氯异氰尿酸钠、二(三)氯异氰尿酸、氯胺-T、二氯二甲基海因、 四氯甘脲氯脲等的消毒剂 (2)无机含氯消毒剂:漂白粉(CaOCl2)、漂(白)粉精(高效次氯酸钙Ca(ClO)2 2H2O)、次氯酸钠 (NaClO.5H2O)、氯化磷酸三钠(Na3PO4 . 1/4NaOCl . 12H2O)等。 缺陷及危害:代谢物:三氯甲烷高致癌、绝大多数刺激性强,无表 面活性作用 有机含氯消毒剂性能对照表 无机含氯消毒剂性能对照表

(三) 碘类消毒剂:是以碘为主要杀菌成分制成的各种制剂。一般来说可分为: (1)传统的碘制剂:碘水溶液、碘酊(俗称碘酒)和碘甘油。 (2)碘伏(Iodophor):是碘与表面活性剂(载体)及增溶剂等形成稳定的络合物。有非离子型、阳离子型及阴离子型三大类;其中非离子型碘伏是使用最广泛、最安全的碘伏,主要有聚维酮碘(PVP-I)和聚醇醚碘(NP-I);尤其聚维酮碘(PVP-I),我国及世界各国药典都已收入在内。非离子型:元素碘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等形成的络合物:例如聚维酮碘(PVP-I)、聚醇醚碘(NP-I)、聚乙烯醇碘(PVA-I)、聚乙二醇碘(PEG-I。使用最广泛的是PVP-I和NP-I。 阳离子型:元素碘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等形成的络合物:例如:季铵盐碘 阴离子型:元素碘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等形成的络合物:例如:烷基磺酸盐碘 (3)其他复合型:碘酸溶液(百菌消:碘、硫酸、磷酸、表面活性剂)等 碘制剂性能对照表

消毒剂简介之季铵盐类消毒剂之欧阳学文创作

消毒剂简介之季铵盐类消毒剂 欧阳学文 早在1915年,Jacobs就报道合成了季铵盐类消毒剂,并作了杀菌的研究,指出该类消毒具有一定的杀菌能力,翻开了季铵盐类消毒的历史篇章,然而一直没有被人们所重视。1935年,德国Domagk研究了这类消毒的杀菌性能及化学结构与制菌的关系,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同年Wetzel 即用于临床消毒实践。随后对这类消毒药物研究的人接踵而至,逐渐广泛用于医院的皮肤粘膜消毒、外科洗手消毒和医疗器械消毒,也用于各种公共场所和生产各行来中的用具和设备的消毒,以及工业品和农业农作物的防霉,畜舍的卫生消毒水产养殖、藻类杀灭、塑料抗菌剂制备、复方消毒剂制备等。 季铵盐消毒剂也是一种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其分子结构模式如下: R2

︳ R1—N+—R3X- ︳ R4 结构中烷基R1,R2,R3和R4可以相同或不同,取代的或非取代的,饱和的或不饱和的,可以有分支或没有分支,可以为环状结构或直链结构,可以包含醚、酯、酰胺,也可以是芳香族或芳香族取代物。氮原子与烷基相连形成带正电荷的阳离子基团,是杀菌的有效部分。X则为一阴性离子,如卤素,硫酸根或其他类的阴性离子。 季铵盐类消毒,自上个世纪50年代投产至今,品种达数百种,只有少数种类具有良好的杀菌作用。包括单链和双链季铵盐类消毒剂。因该类消毒剂低浓度有效,副作用小,无色、臭、刺激性,低毒安全,故初期曾誉为理想消毒剂的一个突破。后来逐渐发现其抗菌谱小,对清水病毒无效,消毒应用范围有限。虽经不断合成新品种,但迄今未有突破成效。 季铵盐类消毒剂的发展历程

按照季铵盐类开发的历程,将其分为若干代,目前已分成至少7代产品: 第1代产品是常用的特定烷基分配比的烷基二甲基苄铵氯化物(氯化苄烷铵); 第2代产品为将芳香环上的氢取代为氯、甲基或乙基而形成的取代苄烷铵,如烷基二甲基乙基苄铵氯化; 第3代产品是最具重要商业意义的,为第1代与第2代季铵盐的混合物,具有里程碑意义。如:烷基二甲基苄铵氯化物(第1代)与烷基二甲基乙基苄铵氯化物(第2代)的等量混合物。这种组合方式的产品不仅提高了杀菌效果,而且急性El服毒性也明显下降; 第4代产品为双长链季铵盐。产品类型有双辛基、双癸基、双十二烷基、辛基癸基等多种组合形式,其杀菌效果明显增强。如:双葵基二甲基溴化铵、双葵基二甲基氯化铵、二甲基苄基氯化铵、溴化双(十二烷基二甲基)乙撑二铵、2一(2一苯氧基乙氧基)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以及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与辛基葵基二甲基氯化铵混合物,即沙必灵等。 第5代产品为第4代与第1代混合季铵盐。如:双烷

2020年各类消毒剂的安全使用知识

各 类 消 毒 剂 的 安 全 知 识 2020年XX企业

各类消毒剂的安全使用 新型冠状病毒来势汹汹,但是它依然可防可控。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戴口罩、勤洗手,给自己居住、生活的环境消消毒,都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 冠状病毒是一类具有包膜的RNA病毒,当包膜被消毒剂破坏后,RNA也非常容易被降解,从而使病毒失活。由于有这个包膜,冠状病毒对化学消毒剂敏感,75%酒精、乙醚、氯仿、甲醛、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紫外线均可灭活病毒。 针对近期公众对消毒剂使用需求的急剧上升,今天,我们将为大家介绍各类化学消毒剂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关于化学消毒剂

化学消毒剂是指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要求的制剂,它不同于抗生素,它在防病中的主要作用是将病原微生物消灭于人体之外,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达到控制传染病的目的。常用的消毒剂产品按照成分可分为9种:含氯消毒剂、过氧化物类消毒剂、醛类消毒剂、醇类消毒剂、含碘消毒剂、酚类消毒剂、环氧乙烷、双胍类消毒剂和季铵盐类消毒剂。 消毒剂本身是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化学品,必须严格按照说明选用。消毒剂不是浓度越高越好,过度使用会带来其他风险。如过氧乙酸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以轻易地将微生物杀灭,常用于衣物、地面、墙壁、房屋空间等的消毒,但使用浓度过高时可刺激、损害皮肤黏膜,腐蚀物品。同时,长期大量使用同一种消毒剂、灭菌剂,会使微生物产生抗药性,灭菌效果大大降低。为避免致病菌产生耐药性,可以轮换使用不同消毒剂。部分消毒

剂一定程度可以在功能上相互替代,但各类消毒剂消毒原理不同,使用和禁忌事项也各不相同,必须慎重选用,才能做到安全消毒、有效消毒、绿色消毒。 常见化学消毒剂及其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1、醇类消毒剂 常见的醇类消毒剂是乙醇和异丙醇。95%的酒精能将细菌表面包膜的蛋白质迅速凝固,并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酒精进入细菌体内,因而不能将细菌彻底杀死。如果酒精浓度低于70%,虽可进入细菌体内,但不能将其体内的蛋白质凝固,同样也不能将细菌彻底杀死。只有70%-75%的酒精即能顺利地进入到细菌体内,又能有效地将细菌体内的蛋白质凝固,因而可彻底杀死细菌。因此,WHO推荐含量70%-75%的乙醇作为手消毒剂。酒精不适宜用于大面积消毒。 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消毒剂(精选.)

1/常用的含氯消毒剂:在水消毒、环境消毒、器具消毒等方面应用。漂白粉、84消毒液、二氯异氰脲酸钠如亿佳洁;三氯异氰脲酸如万福金安消毒片、泰胜消毒片、文华消毒片;同属卤族消毒剂的碘类消毒剂如碘酒、碘伏主要用于皮肤消毒,二溴海因、溴氯海因等主要用于环境与工器消毒。 2/二氧化氯:主要在水消毒、器具消毒、环境消毒、食品消毒等方面应用。有绿先锋、奇露、华龙星宇、文华206、氧氯灵等; 3/醛类消毒剂:福尔马林溶液与高锰酸钾配合使用,主要用于熏蒸消毒,戊二醛主要用于医疗器械的消毒; 4/过氧化剂类消毒剂:常见的有过氧乙酸、过氧化氢、过氧戊二酸。过氧乙酸用途广泛,缺点是不稳定,对金属的腐蚀性较大。过氧化氢主要用于空气消毒、皮肤消毒、粘膜消毒。过氧戊二酸稳定性好于过氧乙酸和过氧化氢,但成本高,处于停产状态,市场上基本见不到。臭氧消毒在纯净水厂大行道,主要是消毒之后无残留 3/季铵盐类:在交通工具、环境、工器具等方面消毒。有泰胜、优洁、优莱洁、万福金安、绿缘保、瑞茛消毒液; 4/其他消毒剂:洗必泰、三氯生等,可以在卫生用品中添加如制作消毒湿巾、抗菌香皂、空调消毒之类;酚类消毒剂有来苏尔、煤酚皂溶液,以前在医院环境消毒用得多,一到医院就能闻到来苏尔的味道;中草药消毒剂提取出来成本高,杀菌活性也有待提高,需要与化学消毒剂混配;生物制剂如生物酶、噬菌体等,有特定的作用对象,不一定能广谱消毒。收 理论上说,大部分季铵盐都有杀菌消毒的作用。其中最常用的是洁尔灭(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和新洁尔灭(苯扎溴铵/ 溴化苄烷铵,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溴化铵) 季铵盐类消毒剂是一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国内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大量生产应用,如苯扎溴铵,又名新洁尔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如肥皂、吐温80、卵磷脂,金属离子如钙、镁、铁等,对其杀菌作用有拮抗作用,影响杀效果。现在国内外生产的双链季铵盐,特别是第四代季铵盐,杀菌作用增强,受水硬度影响小,对金属无腐蚀性、对皮肤无刺激、毒性低,在很多领域得己应用。台湾生产的百毒杀,在台湾作为畜禽饲养场环境消毒的首选。国内江浙上海一带的消毒剂厂如万福金安、泰胜、绿缘保、优洁等厂家均有季铵盐类消毒产品,是交通工具消毒的首选消毒剂。

消毒剂分类

1、消毒剂分类 根据国家卫生部编写的消毒技术规范、消毒剂的杀菌水平将消毒剂分为如下3类: 1.1 高效消毒剂 可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的消毒剂,如戊二醛、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漂白粉、次氯酸钠、次氯酸钙(漂粉精)、二氯异氰尿酸钠(优氯净)、三氯异氰尿酸等。 1.2 中效消毒剂 可杀灭各种细菌繁殖体(包括结核杆菌),以及多数病毒、真菌,但不能杀灭细菌芽孢的消毒剂。如含碘消毒剂(碘伏、碘酊)、醇类、酚类消毒剂等。 1.3 低效消毒剂 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的消毒剂.如苯扎溴铵(新洁尔灭)等季铵盐类消毒剂,氯己定 (洗泌泰)等双胍类消毒剂等。预防消毒时,根据消毒对象和消毒任务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消毒剂进行消毒。若有疫病发生,最好选用高效消毒剂进行扑灭,或选用已经权威机构检验鉴定杀灭效果确切的消毒剂进行扑灭。 2、常用消毒剂介绍 2.1 卤素类消毒剂 卤素类消毒剂包括:(1)含氯消毒剂;(2)含碘消毒剂;(3)含溴消毒剂。其杀菌原理是通过氧化、卤代反应破坏细胞壁、细胞膜,使细胞质漏出,细胞核也被破坏。也可以解释为其细胞结构、蛋白质、酶系统被氧化、卤代、分解、破坏。 2.1.1 合氯消毒剂 包括:(1)无机类含氯消毒剂(次氯酸钠、漂白粉、漂粉精等); (2)有机类含氯消毒剂(——氯异氰尿酸、二氯异氰尿酸钠、三氯异氰尿酸、二氯海因); (3)——氧化氯消毒剂。 无机类含氯消毒剂主要成分是NaOCI或Ca(OCl):。其中还含有NaOH或Ca(OH),,其水溶液是碱性。氯是以次氯酸根存在。次氯酸根带负电,病菌小粒也带负电,电性相斥,次氯酸根不易接近病菌进行杀灭。次氯酸是不带电荷的中性小分子,就很容易接近病菌,进行杀菌。试验也证实次氯酸的杀菌效力比次氯酸根强几十倍。有机含氯消毒剂属于氯胺结构类,在水溶液中逐渐水解生成次氯酸,其水溶液显酸性。其消毒杀菌力强于无机氯消毒剂,在水处理中使用,药效持久,对保证余氯的含量有利。该类消毒剂只要按规定保存,相当稳定,其有效期长。二氧化氯消毒剂,是4价氯消毒剂,主要是通过氧化作用杀灭病菌。属于中性小分子,其价位高、杀菌力强。含氯消毒剂属于高效消毒剂,是环境消毒的首选消毒剂。安全环保、高效广谱。为国内外广泛使用。现在欧美国家也普遍使用。在水处理和饮用水处理消毒方面,氯胺类消毒剂,二氧化氯消毒剂显出独特的优越性,是安全卫生的。今年被推荐为杀灭“非典”病毒的首选消毒剂。 2.1.2 合碘消毒剂 有碘酊、碘伏、PVP-I等。属于中效消毒剂。 2.1.3 合溴消毒剂 如二溴海因、溴氯海因、含溴异氰尿酸类等等。属于胺—溴结构类。其杀菌效力与含氯消毒剂差不多,但价格高。除藻性能特好。 2.2 氧化剂类消毒剂 氧化剂类消毒剂有过氧乙酸、高锰酸钾。这两个都是高效消毒剂。是通过氧化作用破坏细胞壁、细胞膜及其酶系统等杀灭病菌的。过氧乙酸是环境消毒的很好消毒剂,今年作为杀灭“非典”病毒的消毒剂。过氧乙酸不仅有氧化杀菌的机理,它的强酸作用也能杀灭病毒。特别是在低温环境下仍有很好的杀菌效果,被选作冷库的良好消毒剂。它的缺点是不稳定,易分解失效。若改为双组份包装,在消毒前将两组份混合反应24-48 h再使用,其杀菌效果很好,与新的单组份一样,但保质期可达两年以上,就克服了过氧乙酸的不稳定的特点。  2.3 醛类消毒剂 醛类福尔马林溶液、戊二醛、戊二醛成本高,作为器械消毒不错,作为环境消毒受到成本的限制。福尔马林是很好的环境、尸体处理剂。醛类属于还原性,是通过凝固蛋白质杀灭病菌的。使用浓度大,气味大,属于高效消毒剂。 2.4 酚类消毒剂 酚类消毒剂有来苏尔、煤酚皂溶液、复合酚等。来苏尔和煤酚皂溶液是老消毒剂,属中效消毒剂。复合酚的消毒力强于前两种,完全可以取代前两种。是通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