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喀什经济特区发展战略的思考
- 格式:pdf
- 大小:150.88 KB
- 文档页数:2
对伽师县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思考纵观历史我们会发现,谈到县域经济时,常说:古人云“郡县治,天下安”或者是“郡县治,则天下安”与此体现相同思想的还有孟子提出的“百姓安,才能天下安;百姓富,才能天下兴”。
相对于国家来说郡县属于局部,相对于天下来说百姓属于局部。
公元前221年,秦国统一天下。
“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郡县制自此确立为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
东汉荀悦《前汉纪》记载,“郡县治民,从制则天下安矣”,进而引申为:“郡县治,天下安”。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
一、伽师县县域经济的发展现状县域经济是基础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
强区之基在于强县,县域兴则全区兴,县域活则全区活。
我们发展县域经济,也要结合当地实际突出特色,分类推进。
俗语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各地要结合自身实际,努力创新发展优势,确立差异化发展战略,增强自身的比较竞争能力,从而实现快速发展。
伽师,维吾尔语称“排孜阿瓦提”,意为美丽富饶的地方,是“丝绸之路”南道久负盛名的重要商埠,是著名的古代西域重镇之一。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东邻巴楚,西接疏勒,南连岳普湖,北依天山山脉的柯坪南支,西北与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毗邻,是塔克拉玛干沙漠西缘的一块绿洲,素有“西域明珠”的美誉。
目前,伽师县县域经济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近年来,伽师县委、县人民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为第一要务,以社会和谐稳定为第一责任,紧紧围绕农民持续增收和壮大县域经济实力两大主题,大力实施“工业强县、商贸活县、城建带县、科教兴县、文化塑县、瓜枣富农”六大战略,实现了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但是我们对于发展的规划不能只满足于现在取得的成绩,我们拿自己和自己比只会看到骄傲,与喀什地区所辖的其他县市相比我们还有很多不足,同时我们自身在发展县域经济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浅析喀什地区生态环境现状\问题及对策摘要:喀什地区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生态地理环境独特,生态保护与建设缺乏有效统一的管理,生态环境问题比较严峻。
本文指出了喀什地区目前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并提出促进喀什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喀什地区;生态环境现状;问题;对策Abstract: Kashi is located in the edge of the Taklimakan Desert, the unique eco-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the lack of an effective and unified management of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construction,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re fairly severe. This article points out the Kashi existing ecological problems and propose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f promote Kashi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Keywords: Kashi; ecological state of the environment;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喀什地区处于我国中纬度大陆腹地、西北内陆干旱区,三面环山,北有天山南脉横卧,西有帕米尔高原耸立,南部是绵亘东西的喀喇昆仑山,东部为一望无垠的全国最大的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并且远离海洋。
由于地理位置独特,喀什气候呈现干旱、降水量少(年降水量200mm以下)、蒸发量大、气候干燥(干燥度>4.0)等特点。
随着国家在喀什成立经济特区政策的确立,各兄弟省市援喀力度的加大,极大的促进了喀什的开发与建设。
保护古城文化景观延续古城历史文脉——对喀什历史名城保护的理性思考伊明江·阿布者热依木【摘要】基于文化景观对历史名城的特殊价值,剖析了历史名城景观建设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系列实例,并对喀什作为历史名城应该如何保护文化遗脉、打造地域特色以及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提出了见解.【期刊名称】《设计艺术研究》【年(卷),期】2011(000)004【总页数】4页(P60-62,80)【关键词】历史名城;她域标志;保护与更新【作者】伊明江·阿布者热依木【作者单位】新疆艺术学院,乌鲁木齐83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J5众所周知,“历史名城是保存文物非常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的城市”,① 特别是其史迹信息极具特色、独一无二,如北方名城的凝重厚朴、南方名城的灵秀奇特、西部名城的古朴厚重。
建筑形象中的街道能使人领略到不同文化的精髓,其独特定位、地域特色、文化价值与古迹荟萃都能清晰明瞭地显现其风骨风貌。
我国现有101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每个历史文化名城都有着独特的城市景观。
喀什作为新疆唯一一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以其浓郁的地方特色享誉国内外。
然而,造城浪潮正冲击着中国。
目前,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大约是38%,到2020年要达到55%,投资数亿、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的建设改造历史文化名城正成为一种趋势。
在这场造城浪潮中喀什也会受到冲击,同样面临着改建旧城时不可回避的保护问题。
因此,怎样完整、有序地保护这座古城的文化遗脉,怎样避免“千城一面,万屋一貌”的平庸建筑景观问题确实到了不得不思考的时候了。
时代将一个难题摆到了我们面前:古城向何处去,古城的保护和发展怎样才能寻找到最佳结合点?历史文化提升一个城市的精神品质,望造一个城市的风貌形象。
这已是国内外专家学者不再产生争论的问题了。
目前,中国各大城市中比较热门的话题是“城市竞争”以及“城市竞争力”。
由于经济全球化和跨国资本的流动,各个城市在有限的资本、人才和技术资源中展开着竞争,其中“城市文化和城市形象成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旅融合项目发展路径思考与规划建议——以喀什市稻香泉
村为例
刘社堂
【期刊名称】《农村经济与科技》
【年(卷),期】2022(33)23
【摘要】以喀什市稻香泉村为例,说明了农旅融合在旅游兴疆中取得的进展,但与同类项目及农旅未来方向相比,存在优势不突出、层次不够高等问题。
基于农旅融合在国家支持、时代背景、社会需求等方面的良好态势,必须加快提质升级、大力推进。
根据自然资源空间规划文件,对项目生态农业类型、旅游业态状况进行归纳,对其价值进行评价探析,从功能承载、优化链条、空间布局、运营管理角度,通过SWOT分析,针对性提出以“农业+旅游”为融合发展总体思路的规划框架,建议发挥资源禀赋优势、改善优化生态环境、延伸产业链条、做好旅游要素配套、实现“吃住行游购娱”一站式服务,以项目基地带动农旅协同发展,提升农旅项目综合竞争力,切实推进乡村振兴。
【总页数】5页(P121-125)
【作者】刘社堂
【作者单位】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西北分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3.4
【相关文献】
1.乡村振兴战略下贫困村退出后商-农-旅产业联合发展路径探究\r——以河北省陈台子村项目为例
2.乡村农旅融合发展的优势与规划建议:以贵州省瓮港村为例
3.农商文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的几点思考——以陕西汉阴凤堰古梯田景区与茨沟村融合发展为例
4.基于"农文旅"产业融合理念下大都市近郊村景观规划与发展探究——以广州市太和镇乡村示范区景观规划为例
5.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旅融合发展的路径分析——以浙江省三堆村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构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的思考胡江(喀什地区纪委监委办公室信息督查室新疆喀什844000)摘要:构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的明确要求,是进一步深化反腐败工作、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的迫切需要,是实现腐败问题标本兼治的必然要求。
从纪检监察视角来看,在构建过程中由于受到主观认识与实践落实上的偏差、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融合不深、制度机制不完善、监督网不强、抓手创新不够等因素影响,构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上还存在一定的短板和漏洞,需要在深度融合“两个责任”、织密织牢监督网、强化理想信念教育、拓宽调研抓手、丰富廉政文化建设、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等六个方面进一步强化。
关键词:全面从严治党党的建设“三不”体制机制抓手中图分类号:D262.6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3-4641.2020.05.04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持续加强全面从严治党和惩治腐败力度,始终坚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一以贯之地将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贯穿于全面从严治党的全过程,集中正风肃纪,着力构建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全面从严治党从治标到治本的转变取得了巨大成效。
但从2020年以来中央纪委监委网站公布的情况来看,现实当中部分党员干部依然心存侥幸、顶风违纪,隐性腐败、变异腐败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因此,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员队伍,必须坚持治标与治本相结合,进一步将全面从严治党落到实处,在构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以下简称“三不”)体制机制上下功夫。
一、构建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的必要性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构建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是加强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形成预防腐败长效机制的必然要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收稿日期]:2020-03-30[作者简介]:胡江(1987-),男,山东临沂人,法学硕士,喀什地区纪委监委办公室信息督查室干部,研究方向:反腐倡廉教育。
学科地理设计者审核者时间编号八年级地理下册《台湾与新疆》复习学程班级姓名小组等级【学习目标】1.我能掌握台湾与新疆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特征。
2.我会分析台湾、新疆气温及降水的特点,探究影响气候的因素。
3.我懂地理位置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学习过程】模块一明标自学一、自学任务对比掌握台湾、新疆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
二、自学指导认真回顾课本,结合课本内容与全程精练习题,完善知识框架图,完成自学练习。
三、自学练习1.完善知识框架图四、自学困惑模块二治标群学一、群学任务1.解决自学阶段中的共性困惑。
2.通过分析台湾、新疆部分地区气温及降水的特点,探究影响气候的因素。
二、群学指导以温定带,以水定型三、群学练习读我国台湾河流及气温分布图(单位℃),回答1—3题。
1、图中①地区气温较低的原因是()A.纬度较高B.距海较远C.海拔较高D.人口较少2、影响台湾岛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地势和海陆B.纬度和地势C.海陆和河流D.纬度和河流3、关于台湾岛河流的特征,正确的是()A.流程短,内河航运发达B.流量和落差大,水能蕴藏量丰富C.汛期集中在冬季D.结冰期较长4、为什么天山北坡有生长良好的森林,南坡的森林却很少?四、群学困惑模块三达标省学一、省学任务1.回顾本节知识你都掌握了吗?同桌之间互相检查。
2.做练习巩固提升。
二、省学要求先独立思考完成省学练习,然后小组内订正,拿不准的标出一起解决。
三、省学练习1.新疆的地形特征通常描述为“三山夹两盆”,这里的“三山”中的B是山脉,“两盆”中的E是盆地。
2.喀什经济特区发展的独特优势条件是什么?设立特区的意义是什么?四、省学自评1.我的收获2.我的疑惑1、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区域知识基础,但是知识掌握不系统。
2、读图能力有待提高,本节课应注重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
3、本节不仅在知识量上学生难以一下掌握,而且还需要有较强的空间思维能力和比较、辨别能力,因而给教学带来不便。
个人自传 本人xxx,x,汉族人,于xx年xx月份出生在xx市xx县,xx年入x庄村小学读书。在小学期间我,学习十分勤奋,被老师选为学习委员,当时感觉非常自豪,积极主动的帮助同学解决疑难问题,配合老师敦促同学们认真完成各项家庭作业。小学四年级时被推选为学校优先少先队员,并作为代表第一次在国旗下讲话。xx年,为响应国家号召,随着父母迁往新疆生活。 刚搬迁至新疆,在生活和学习各方面均不适应,尤其是学习上,由于语言障碍,沟通问题使得自己的学习一落千丈,看着周边陌生的同学老师和环境,更是倍感寂寞和孤单,最终在班主任和同学的鼓励下,逐渐与大家交流,慢慢解决困难,时间久了,对环境一点点的适应了,学习也逐渐提高。刚刚搬到新疆时,那里环境十分恶劣,房屋简陋,道路破旧,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每年到4、5月份沙尘天气经常出现,漫天黄沙肆意恣虐,但到了7、8月份,瓜果漫天,种类繁多,仿佛进入了天堂一般,慢慢的越发的喜欢那里,而故乡的印象却越来越模糊了。 2000年1月,国务院成立了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由原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担任组长,原副总理现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担任副组长。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之后,国务院西部开发办于2000年3月正式开始运作。“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一批实现全国资源合理调度的战略性工程陆续建设,同时也加强了新疆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产业建设,对为保护生态环境,退耕还林(生态林应在50%以上)、还草产出的农业特产收入,自取得收入年份起十年内免征农业特产税。对人工种植甘草、麻黄草、肉苁蓉、芦苇等工业企业原料的农业特产收入,比照保护生态环境和退耕还林、还草产出政策执行。在西部大开发政策和兵团号召下,上到师部下至连队学校大家齐心协力,大量植树造林,一时间,学校、路边、天地旁到处是防沙林带,夏季一到,便绿油油的一片,不觉让人神清气爽,慢慢的沙尘暴次数少了,沙尘暴的严重性下降了很多。10年前,党中央总揽全局、面向新世纪,做出西部大开发重大决策。10年间,新疆奋起直追,从中国最西部的经济“洼地”一跃成为中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一批实现全国资源合理调度的战略性工程陆续建设并开始发挥效应,同时新疆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产业发展也取得重大进展,新疆步入了发展速度最快、成效最好、各族人民受益最多的时期。西部大开发实施10年来,新疆公路、铁路、民航三位一体的综合运输网络日臻完善。随着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国民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特色产业快速兴起,生活在天山南北的各族群众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新疆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0年的5645元增至2009年的12120元;农村人均纯收入从2000年的1618元增至2009年的4000元,均创历史新高。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会议上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喀什是中国的西大门,与五国接壤,有6个国家一类口岸对外开放,区位优势明显。喀什经济特区的设立,为实现喀什地区乃至新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喀什将以‘东有深圳、西有喀什’为目标,依托国家批准设立‘中国-喀什经济特区’的特殊扶持政策,面向东亚、南亚、西亚广阔市场,加快超常规发展步伐,努力把喀什建设成为世界级的国际化大都市。这一举措无疑将给新疆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xx年xx月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第一次来到xx成为一名xx大学新生,xxx在大学期间,我担任过班上的团支书,学校社团沁心港湾的活动部部长。并且多次组织班集体及社团活动。对于我的未来,我从未放弃希望,而是更加努力地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在多次考试中,都有较好的成绩,并受到了系部的表扬。在工作中,细致认真负责,深得老师和同学的好评。为了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更好地接受党的教育,我于xx年xx月慎重地递交了我的入党申请书。 从1921年到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越的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维护了国家的独立和安全,成功地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开展了有计划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使中国的经济文化事业获得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巨大发展。 现在,中国共产党正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并为实现自己的最终目标--共产主义而努力奋斗。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在大学期间我深知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首先要解决为什么要入党的问题。因为入党动机是激励我入党的主观原因,从根本上决定了作为一名党员应具有的素质和行为,也是个人世界观、人生观的集中反映。其实正确的入党动机的形成并不在一朝一夕,而是在我两年多的学习、思考中渐渐地体会到的。 入党不是给别人炫耀的,更不是用来满足自己虚荣心的,而是应该踏踏实实为党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学习和生活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大一时,在上党的基本知识概论课中学习了党的基本知识,同时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接触到身边的党员,政治视野也得到了扩充,看到当前存在党风不正的现象,希望自己能加入到党组织,做一名优秀的党员,重新确定党的形象。这种看法现在想起来是很片面和狭隘的,这种错误想法的产生究于对党的认识还太模糊,不能以因为有些党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点就否定他们是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一直影响对党性的认识,也不能把极少数蜕化变质的党员和党组织等同起来,他们并不能代表党。经过这几次认知意识的转变,我觉得入党前最重要的就是要正确和全面地认识我们的党。 入党是自己的事,而且同学习一样,重要的是独立思考的能力,要会观察,会总结,会引申,要去看书学习,去思考,是要花一番气力的。有些人在入党之后一段时间,甚至是一生都要不断补充对入党的思考,也包括对入党动机的更完整的再定义。在那以后我就决心,通过自己的学习和思考让自己的真正的入党动机在心里成形。我觉得我必须把思想的转变和行动相宜地结合起来,让自己把每一点思考和每一次实践对应起来,学要学得有进步,做要做得有体会,实实在在的向要求一名党员那样来要求自己努力。在学习中,我更加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想办法,找问题,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勤奋认真地钻研知识。虽然有时成绩进步不大偶尔甚至出现下降,但我总是努力摆脱成绩不好的阴影,总结教训,投入到新的学习中,坚持不懈。 长期以来,我都始终贯穿着自己是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在集体活动中,我都积极参与,和大家积极配合完成集体任务。生活中,团结同学,尽量发挥自己的作用,作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和关心同学,比如听说同学病了,就去看望问候;听说朋友心情不好,就去劝勉鼓励。在担任班级干部期间,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对班级事务和同学关系注入了很大的热情,而且坚持锻炼自己做好班级工作,学好专业课程两方面的能力。我还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了党章和党的基本知识,积极参加党课学习小组的活动,阅读了《共产党宣言》,《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和《红星照耀中国》等书籍和文章,很大地加深了对共产主义的理解,有了一定的理论素养和正确的理论知识。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在申请期间,积极参加党组织举行的有关活动:上党课,参加党员发展会等。所有这些行动对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起着重要的作用。我明白以实际行动争取入党,必须持之以恒,从申请入党的那天起,就应该以正确的态度和真诚的努力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共产党员。作为一个积极争取入党的人,我不仅要做一名合格的大学生,还应该是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关心者和拥护者。在日常生活中我积极关心时事政治,尤其是关于党制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的消息和评论。站在现在的起点上回顾过去,战争年代的那代人以巨大的智慧和勇气肩负起民族解放的时代课题。亚洲金融风暴、非典和禽流感时期,党中央驾御全局,灵活应对,解决了一系列战略性课题。展望未来,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发展和稳定还有很多重大的课题需要解决。祖国需要发展,需要人才。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要踏实地,一步一个台阶地向党靠拢,刻苦学习,努力攀登。最近我观看了《北极雪》。影片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和启示。反腐倡廉是一场关系到党和国家命运的,严肃、长期的斗争,涉及到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党风党纪建设等重大而复杂的社会课题,包孕了极为深刻、丰富的题材。我们期待着我省的艺术家们,能够继续开拓创新,让反腐倡廉这一艺术题材,绽放出更多更美的花朵。反腐倡廉是时代与人民的需要,也是发展繁荣文艺自身的需要。人民群众对腐败现象深恶痛绝,而有些领导干部的官僚主义,地方保护主义使中共中央的反腐进程多少受到影响。这部影片从始至终贯穿着中央从严治党反对腐败的精神,对于腐败现象进行了深刻地无情地揭露和批判,让人看了大快人心,并且对中央的反腐工作和坚定决心充满了信心。尤其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影片中的主人公薛华真实感人,可亲、可敬、可信、可学,引人深思,催人奋进。让观众真切感受到了,在不断推进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背后,还有着一大批同她一样,爱岗敬业、一身正气、奋发有为的优秀纪检监察干部的优秀群体不惧邪恶,抵制诱惑,坦荡浩然的正气,把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在人民心目中是怎样的一个公仆的形象深深地种在了我的脑海里。影片引发了我对党员意识和品行的思考。领导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是不是应该更加警钟长鸣?对自己是不是应该更严格要求?我们的共产党员的称号不是那些贪污分子借以违法乱纪的护身符,为党旗抹黑的人是最可耻的人。基于我的认识,我觉得是否具有党员意识是党员同一般群众的主要区别。党员意识体现在各个方面,有坚定的政治原则,树立密切联系群众,依靠群众的观念,因为“关心党和群众比关心个人为重,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为重”,还要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这样才能严格要求自己。还要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这样才能严格要求自己,最后,也是作为党员最应该做的,就是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奋斗,忠诚于党的事业。培养党员意识必须以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为基础。我曾经想把“基于爱国主义思想和实现人生价值”作为入党动机,但想来毕竟显得太笼统,因为每个人都有爱国主义情感,每个人也都在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奋斗。那么究竟党员与群众的不同之处是什么?要做一名党员必须认真思考回答这个问题。在我个人认为不同之处是,共产主义者首先应该是一个爱国主义者,关键是共产党员应使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怀升华,把自己热爱祖国的强烈情感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结合起来,统一起来,做一个热爱祖国的人,一个有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的人。“为了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为了人民大众的利益,一切有革命觉悟的先进分子必要是都应当牺牲自己的利益”。党员的人生价值要在奉献中实现。共产党人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决不能只理解为是对社会服务、奉献,而抛去个人利益的价值取向,单单纯纯的一句“奉献”就是全部,心中就只有“无私的共产主义信念”,别的什么都不需要考虑。这样既“无私”又“无知”,而应该这样去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说,我们为了人民的利益要全心全意,要奉献,要无私,要义无返顾,但还要有对个人的人生价值的追求,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对社会负有责任,对自己的理想的追求要结合信仰的同时,也要有自己的个人的奋斗目标,在考虑集体利益的前提下,还要照顾到个人利益,而我们理解的个人利益,是那种只有在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多做奉献之中才能获得的利益。有人说,只“奉献”,不“索取”,太不实际了。其实共产党员的奉献是从来不图索取的,如果谈回报的话,我觉得共产党员做出的“为社会,为人民的贡献”就是对“奉献”的最好的回报。 经过了这么长一段时间的思考,我深深地感受到,我找到了自己的信仰,入党已经成为了我的需要,我一定要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为共产主义、为祖国、为人民奉献我的全部,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崇高的无产阶级事业。 我渴望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这绝不是为了光宗耀祖,绝不是为了凭借执政党的地位为自己谋私利,我深深地懂得共产党员意味着拼搏,奋斗甚至意味着牺牲,我入党只是为了更直接地接受党的领导,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在当今和未来的世界竞争中,从
《新疆》教学设计一、教学思想在教学中根据初中学生心理特点和教学进度需要,设置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尽可能给学生提供个人展示和合作学习的机会,启发学生思考分析,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协调能力,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二、教学内容本课是义务教育教科书《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第三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
本节教材内容主要是“以新疆区域为例,说明我国西部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新疆位于我国西北边陲,深居内陆,因特殊的地理环境,新疆干旱区面积广大,所以,本节内容采取了一系列得力措施,改善自然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让学生更明确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助于学生认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特点。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要求学生了解本区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简要评价地理位置对新疆发展的重要影响。
2.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了解新疆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面貌,归纳区域开发的地理条件。
3.了解新疆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措施,理解区域开发中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4.以新疆为例,说明我国西部大开发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重要性。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材料及图片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对地理信息的归纳、推理、对比及判断等能力。
2.教学过程中采用直观性教学原则,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树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四)重点和难点重点:新疆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难点:改善自然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措施: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有效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平台。
创设富有情趣的情境,如:音像、图片。
等将枯燥内容多彩化,有利于新旧知识的有机结合。
四、教学问题诊断分析八年级学生经过一年多的训练,对于地理学习方法和基础地理知识已经掌握,对各种地图的使用也较为熟练,对地理课堂中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都已成自然,能够在课堂中熟练的应用,学习小组之间能够积极地进行讨论、展示,并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新疆经济未来发展方式分析 作者:孟祥鹏 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10年第12期
摘 要: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5月17日至19日在北京举行。中央决定,在新疆率先进行资源税费改革,将原油、天然气资源税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对新疆困难地区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优惠;中央投资额继续向新疆自治区和兵团倾斜,“十二五”期间新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将比“十一五”期间翻一番多。
关键词:新疆;经济未来;发展方式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2-0090-01
5月22日,国家能源局决定加快新疆南部地区煤炭、电源、电网等能源基础设施的建设,用3年时间形成充足的煤源、稳定的电源、完善的电网和天然气管网,为当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的能源供给保障。援建方面,19省市对口援建。改革方面,资源税费改革首试点。资金方面,未来5年投资超2万亿。
最近关于新疆密集的新闻显示。改革开放30年后,我国将举全国之力援助和推动新疆实现大发展,给新疆各族人民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如同当年的改革开放一样,新疆如何走自己的发展路线?还是完全照搬东南沿海城市较为成熟的发展模式?不行!新疆的地理位置和所处的历史时期已与30年前完全不同。借鉴并吸取沿海城市在改革开放中的经验和教训是最重要的。新疆是一个少数民族聚集区,处理不好在发展中遇到的各种民生、民族问题,不但将影响新疆的经济发展,而且可能激化民族矛盾,破坏中华民族大团结与西部边陲的稳定。
新疆又有自己的自身优势。资源方面:新疆矿产种类全、储量大,开发前景广阔。石油、天然气、煤、金、铬、铜、镍、稀有金属、盐类矿产、建材非金属等蕴藏丰富。据预测,新疆煤炭预测资源量2.19万亿吨,占全国的40%。,据全国首位;石油资源量209.2亿吨,占全国陆上石油资源量的30%;天然气资源量为10.85万亿立方米,占全国陆上天然气资源量的34%。农副产业:新疆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商品棉、啤酒花和番茄酱生产基地,全国重要的畜牧业、甜菜糖和瓜果生产基地。
2012年3月
总第500期第03期
经济论坛
Economic Forum
Mar.2012
Gen.5oo No.03
关于喀什经济特区发展战略的思考
文/热伊拉・吾守尔
【摘 要】喀什地区位于新疆南部,与巴基斯坦、阿富汗、吉尔吉斯斯坦等五国接壤,下辖1市11县,面
积16.2万平方公里,接近广东省,人口400万。新疆喀什经济特区的设立,标志着中国西部开发迈上了新台
阶。喀什经济特区的设立不仅有利于喀什的经济发展,而且对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喀什经济特区;设立意义
【作者简介】热伊拉・吾守尔,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
喀什地区位于中国西部,东临塔克拉玛干沙 漠,南依喀喇昆仑山与西藏阿里地区为邻,西靠 帕米尔高原,东北与阿克苏地区的柯坪县、阿瓦 提县相连,西北与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阿 图什市、乌恰县、阿克陶县相连,东南与和田地 区皮山县相连。喀什总面积16.2万平方公里,其 中,绿洲面积2.74万平方公里。全区辖1市11 县,总人口350万,其中维吾尔族占90%,汉族 占8%,其他少数民族占2%,是以维吾尔族为主 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喀什历史悠久,有文字记 载的历史2000多年,是新疆惟一的一座国家级历 史文化名城,集中体现了维吾尔族民俗风情、文 化艺术、建筑风格的特色,在整个新疆最具典型 性和代表性。 喀什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是维吾 尔族的发源地,维吾尔族的历史、文化、建筑、 艺术都在这里发源。喀什作为祖国最西端的一座 城市,周边与五国接壤,具有“五口通八国,一 路连欧亚”的独特区位优势,是祖国向西开放的 重要门户。喀什周边与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 基斯坦、吉尔吉斯、印度五国接壤,有红其拉 甫、吐尔尕特、伊尔克什坦、卡拉苏四个口岸对 外开放。随着1999年南疆铁路库尔勒至喀什段贯 通,2004年喀什航空口岸开放和喀什至巴基斯坦 伊斯兰堡通航,喀什结束了遥远封闭的历史,一 跃成为中国进入中亚、西亚以及欧洲的国际大通 道、向西开放的桥头堡,战略地位更显突出。喀
什周边接壤国家最多,要真正把喀什建设成为中
亚、南亚和西亚的桥头堡,形成发展上的比较优
势。
从战略意义上讲,喀什是深化向西开放的门
户。喀什与周边国家经济互补性强,中亚、南亚
各国特别希望加强与中国的经济合作,对内地投
资者来说喀什是进入中亚南亚市场的有利之地。
周边国家轻工纺织、食品工业落后,中亚国家每
年进口大量蔬菜、肉制品,对机电产品需求也十
分旺盛。这些出口产品大部分来自中国中东部地
区,长途运输成本高。在喀什建立经济特区,可
实现全方位对外开放,充分发挥地缘区位优势,
促进内地开放型产业向西部转移,形成我国与中
南亚更密切的合作格局。
一
、
促进“西出西进”战略
从经济方面看,国家有意开发西部,促进新
疆经济发展。而喀什作为我国最西部的重镇,和
五个国家接壤,地理条件优越。目前,对于整个
西部来说,如何选择开放路径仍是一个值得研究
的问题。因此,喀什特区的战略意义并不止于新
疆。将喀什作为“向西开放的桥头堡”,与西部
最重要的成渝经济区,西三角形成联动,将确立
起西部“西进西出”大格局,将对整个西部经济
产生深远影响。西部现有一条北疆乌鲁木齐至阿
拉山口的铁路,与哈萨克斯坦相连,但远远不能
满足需求。目前“中巴国际货运铁路线”建设开
始酝酿,但中巴铁路仅是中国西部进出境通道的 南支线,主要作为油气物流专线,功能虽重要, 却较为单一。中国西部如果拥有与东部沿海同等 甚至更加便利的对接境外资本与国际市场的条 件,就能一改幅员辽阔的西部远离东部沿海口 岸,对外贸易与经济往来鞭长莫及的被动局面。 同时,随着亚欧国际铁路复线建成,从川I渝到欧 洲的货运日程从过去海运30天缩短到5天左右, 这样,整个“西出战略”便是以西安、重庆、成 都为支点的“西三角经济圈”和成渝城市群,可 通过与喀什、新疆的联动,在大西部同构中国大 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西进西出”的打造,将 吸引东部沿海因世界经济危机难以全然消解的投 资能量,将产业平台向西部转移,从而进一步深 化和扩大西部开发开放,造就西部特色经济产业 集群,拉近西部与东部的经济水平与发展距离。 二、带动南疆三地州发展 喀什经济特区的设立,对带动南疆三地州的 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南疆三地州是指新疆天山南 部的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和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 治州,南疆三地州是国家级贫困地区。三地州总 面积相当于4个福建省的面积,人口占新疆总人 口近30%,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93%以上,占全 疆少数民族人口45%以上。南疆三地州在新疆发 展和稳定大局中占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由于 历史、地理等多方面的原因,南疆三地州经济发 展滞后,生产生活条件艰苦,公共基础设施落 后,社会事业发展缓慢,农牧民人均收入水平 低,尤其是身处山区的牧民,居住分散、交通闭 塞,脱贫任务十分艰巨。就南疆的发展问题,国 务院2007年下发的32号文件明确指出:“南疆三 地州既是新疆工作的重点,也是国家支持的重 点;既是援疆工作的重点,也是扶贫工作的重 点,从中央到地方都要给予特别关注和帮助”。 “不实现南疆三地州的全面小康,就没有新疆的 全面小康;没有南疆三地州的和谐稳定,就没有全 疆和全国的和谐稳定”。 对于喀什来说,它是南疆三地州的核心区 域,喀什地区的人口占到南疆三地州的63%,喀 什市是南疆三地州区域中心城市,历史悠久,人 口密集,区位优势明显,因此,设立喀什经济特 区,并把喀什向西开放纳入国家沿边开放的整体 战略之中,随着特区功能的完善,将带动周边县 市建立多个工业园区,形成“一区多园”的发展 模式,通过大开放、大联动,使其在自身发展的 基础上,增强带动辐射功能,对于加快南疆j地
州的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增强民族团结,确保
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全而建设小康社会具
有重要意义。
三、撬动新疆跨越发展的战略支点
喀什全称“喀什噶尔”,意为“玉石集中之
地”。是新疆惟一一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有
文字记载的历史已有2000余年。喀什拥有十分丰
富的水上光热、旅游、矿产、石油、天然气、农
副产品等资源。根据深圳特区的设立和建设经
验,喀什将以“东有深圳,西有喀什”为目标,
依托“特区”的特殊扶持政策,吸引沿海内地及
乌昌地区、天山北坡、天山南麓经济带先进生产
力要素和各类出口加工企业在喀什落户,享受产
业、税收、金融、土地、外贸等扶持政策,广泛
集聚优势,辐射全疆。依托自身的资源、地缘优
势,打造“中国西部纺织工业基地”、“新疆南部
大型冶金工业基地”、“中国重要的石油化工基
地”、“西部特色农副产品深加工基地”、“国际旅
游目的地,面向中亚,南亚区域性的商贸旅游中
心”等十大基地,以及一个中心面积逾100平方
公里,人口接近100万的国际化大都市,所有这
些都将带动周边地区和推进全疆新一轮的改革开
放和跨越式发展,使其成为中国向西开放的窗口
和新疆经济新的增长点,实现喀什地区南疆三地
州乃至新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段秀芳试论利用经济特区带动新疆经济与贸易快速发展
U].新疆财经,2006,(4).
[2J王宁喀什:撬动新疆跨越式发展叶社会观察,2010,
(9).
【3]古金让喀什在古丝绸之路上熠熠生辉 社会观察,
2010.(9).
[4】乔新生l喀什发展慎搬东部经验U Jl社会观察,2010
(9).
(责任编辑: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