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患者放射治疗皮肤反应的护理
- 格式:pdf
- 大小:346.82 KB
- 文档页数:2
肿瘤患者放射治疗期间的护理作者:房丽君郭永红石岩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12期放射治疗是恶性癌肿的三大诊疗手段之一,是利用放射线照射在病变组织上,使生物体内能量传递,引起细胞活性损伤,以至将细胞杀灭。
外照射后首先是皮肤暴露于较高强度的放射线,除其他放射性副反应外,皮肤也会出现不良反应。
针对不同部位的放射性副反应宜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
1 照射野皮肤的护理在放疗过程中,照射野皮肤会出现放疗反应。
如护理不当,可加重皮肤反应。
1.1 应充分暴露照射野皮肤,避免机械性刺激。
照射部位可出现红、肿、痒、皮肤破溃等干、湿性反应。
切忌用手抓挠和剥脱皮屑,建议穿柔软、宽松、吸湿性强的纯棉内衣,避免粗糙衣物摩擦,颈部有照射野穿衣领柔软或低领开衫,以减少刺激便于穿脱。
1.2 病人进入放射治疗室不能带金属物品,如手表、钢笔、项链、耳环、假牙、钥匙等,以免增加射线吸收,加重皮肤损伤。
1.3 照射野区域皮肤,可用温水和柔软毛巾轻轻沾洗,禁用碱性肥皂搓洗;不可涂酒精、碘酒以及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避免冷热刺激如热敷、冰袋等。
忌用化妆品外涂,局部禁贴胶布,因氧化锌为重金属,可产生二次射线,加重皮肤放射性损伤。
1.4 照射区皮肤禁作注射点、剃毛发宜用电动剃须刀,以防损伤皮肤造成感染。
1.5 保持照射野皮肤的清洁干燥,特别是多汗区皮肤如腋窝、腹股沟、外阴等处。
1.6 外出时注意防晒和冻伤。
2 保持口腔清洁头颈部放疗患者,由于射线的影响,唾液分泌减少,口腔自洁能力下降,容易发生龋齿及口腔感染,诱发更严重的放疗并发症或后遗症。
2.1 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餐后、睡前漱口,清除食物残渣。
2.2 每日用软毛牙刷刷牙,建议用含氟牙膏。
2.3 禁止强冷强热及辛辣食品对口腔黏膜刺激。
3 监测血象放疗可使外周血象下降,尤其是大范围照射如颅骨、脊柱、骨盆、肋骨、脾等,均可抑制血细胞的生成,造成骨髓抑制。
患者在放疗期间每周查一次血象,及时监测血细胞的变化,并观察有无发热等症状,及早对症治疗,以保证放疗顺利进行。
肿瘤放疗后皮肤反应的护理方法与探讨摘要:目的加强放疗患者皮肤反应观察及护理,避免不良因素造成局部组织损伤。
方法放疗前、中、后加强健康教育、心理支持,局部皮肤观察及处理,尽可能减轻放疗患者局部皮肤反应发生。
结果通过对患者的观察、护理,患者在放疗期间皮肤反应有效的好转,患者尊医行为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加强,放疗局部皮肤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确保放疗顺利进程。
结论加强放疗患者局部皮肤观察及护理,对提高放射治疗肿瘤患者的疗效起到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肿瘤;放疗;皮肤反应;护理放疗是恶性肿瘤三大治疗手段之一,它是利用放射线照射在肿瘤组织上,使生物体内能量传递,引起细胞活性损伤,以至将细胞杀灭。
外照射后首先是皮肤暴露于较高强度的放射线,除其他放射性副反应外,皮肤也会出现不良反应,根据病变严重程度不同可将不良反应分为三大类,即Ⅰ度皮肤反应(干性皮炎)、Ⅱ度皮肤反应(湿性皮炎)和Ⅲ度皮肤反应(放射性溃疡)。
除了针对不同的反应进行恰当的临床处理外,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护理、与患者积极沟通并告知患者在整个放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对不良反应的治疗与康复都将起到比较重要的作用。
1一般资料本组选取1,3例恶性肿瘤患者,13例恶性肿瘤住院病人中,男性7例,女性6例,年龄最小的28岁,最大的69岁,平均年龄44岁,其中11例出现红斑,干性脱皮,湿性脱皮和局部溃疡等近期皮肤反应,2例出现肌肉纤维化远期皮肤反应.2结果通过精心的观察护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使患者对放疗有了正确的认识,消除紧张情绪积极配合做好皮肤保护,避免不必要的损伤。
患者能顺利完成放疗,取得满意的疗效。
3讨论放射性皮肤损伤是放疗中常见并发症,常使放疗中断,疗程延长,影响疗效。
放射性皮肤损伤主要是由于电离辐射损伤上皮的生发层细胞和皮下血管。
辐射首先引起照射部位毛细血管反射性扩张,局部形成充血性反应,出现红斑。
随着放疗进行,发生血管损伤和微循环障碍,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肿胀,管壁增厚,管腔变窄、闭塞,导致受照部位组织供血不足,使物质交换受限,组织细胞变性坏死,广泛纤维化。
放疗病人的皮肤护理要点放疗作为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常用于肿瘤等疾病的治疗。
然而,放疗可能会对患者的皮肤造成一定的伤害。
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少这种伤害,以下是放疗病人皮肤护理的要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1. 温和洗护:放疗期间,患者的皮肤特别敏感,所以选择温和的洗护产品非常重要。
建议选用不含刺激性成分的温和洗面奶、洗发水和沐浴露,以避免对皮肤的二次刺激。
2. 避免热水刺激:放疗期间,患者的皮肤容易干燥,所以在洗澡时应尽量避免使用过热的水。
热水会使皮肤的水分蒸发加剧,加重皮肤干燥的症状。
建议使用温水洗澡,并在洗澡后及时涂抹保湿霜。
3. 避免摩擦:患者的皮肤在放疗期间变得特别脆弱,容易受到摩擦的刺激。
因此,患者在穿着衣物时应选择柔软的棉质衣物,避免使用粗糙的纤维和紧身衣物,以减少对皮肤的摩擦。
4. 保湿:放疗会使皮肤变得干燥,因此患者需要加强保湿。
建议患者每天使用保湿霜,尤其是在洗澡后或皮肤感到干燥时。
选择含有保湿成分如尿囊素、玻尿酸等的保湿霜,以帮助皮肤保持水分。
5. 避免暴晒:放疗期间,患者的皮肤对阳光的敏感度增加,容易出现晒伤的情况。
因此,患者应尽量避免暴晒,尤其是在阳光强烈的中午时段。
外出时应选择宽边帽和防晒霜,以保护皮肤免受阳光的伤害。
6. 饮食调理:患者在放疗期间需要注意饮食调理,以提高皮肤的抵抗力。
建议患者增加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E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番茄、坚果等。
这些食物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可以帮助皮肤抵御外界的伤害。
7. 定期检查:放疗期间,患者的皮肤状况需要定期检查。
如果发现皮肤出现红肿、疼痛、破损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向医生报告,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以上就是放疗病人皮肤护理的要点。
希望通过合理护理可以减轻放疗对皮肤的伤害,让患者在治疗的同时保持良好的皮肤健康。
防止放疗病人皮肤损伤的措施为了防止放疗病人皮肤损伤,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严格控制放疗剂量:放疗剂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皮肤的损伤。
医生需要根据病人的体质、病情以及放疗部位等因素来制定合理的治疗计划。
2. 使用皮肤保护剂:在进行放疗前,可以使用适当的皮肤保护剂来保护皮肤。
这些保护剂可以形成一层保护膜,减少放疗对皮肤的直接伤害。
然而,对于某些特定部位,使用保护剂可能会影响放疗的效果,因此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3. 定期检查皮肤状况:在放疗期间,医生会定期检查患者的皮肤状况,以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皮肤损伤。
如果发现皮肤出现红肿、糜烂、潮湿等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保护和治疗。
4. 注意个人卫生:放疗期间,患者应保持皮肤的清洁和干燥,避免因汗液、细菌感染等因素导致皮肤损伤。
可以选择柔和的清洁产品,并避免使用含有刺激性成分的护肤品。
5. 保持饮食均衡:合理的饮食有助于提高皮肤的抵抗力和修复能力。
患者应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以促进皮肤组织的修复和再生。
6. 注意防晒:放疗期间,患者应避免阳光直射,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
可以选择使用防晒霜或遮阳帽等防护措施,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的损伤。
7. 避免摩擦和刺激:放疗期间,患者应尽量避免穿着过紧、过粗糙的衣物,以免对皮肤造成摩擦和刺激。
同时,还应避免使用刺激性化妆品和洗涤剂等产品。
通过以上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地减少放疗对病人皮肤的损伤。
然而,每个患者的情况是不同的,因此在进行放疗前,应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制定个性化的防护计划。
同时,患者也应密切关注自己的皮肤状况,及时与医生沟通,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和治疗。
宫颈癌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1、评估患者病情,了解阴道出血情况。
2、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及合作程度。
二、护理措施
1、按肿瘤科一般护理常规。
2、放射野皮肤护理:保持照射野标识清晰,皮肤清洁干燥。
3、预防出血:观察阴道出血情况,进行阴道冲洗时动作要轻柔,大出血时行阴道填塞。
4、观察放化疗毒性反应,如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及时予以对症处理;如患者出现里急后重、腹泻,甚至脓血便等放射性直肠炎表现时,指导患者进少渣半流质饮食,并给予放射直肠炎合剂灌肠;放疗前排空膀胱,放疗后多饮水以预防膀胱炎,发生膀胱炎后遵医嘱给予止血及抗感染等治疗。
三、健康指导要点
1、指导患者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无刺激性食物。
2、保持会阴清洁,指导患者学习阴道冲洗方法。
3、宫颈癌术后 3 个月内避免性生活。
四、注意事项
如出现尿频或突发性血尿、脓血便、下腹坠痛等症状,应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