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患者的护理查房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3
宫颈癌患者的护理查房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护理是宫颈癌患者综合治疗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以下是对宫颈癌患者进行护理查房的一些建议。
一、患者信息确认:在进入病房之前,护士要准备好患者的信息,确认姓名、住院号、病案号等核对无误。
同时应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年龄、婚育史、病情发展过程、诊断结果等。
二、生活护理:1.饮食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嘱要求,为其提供合理的饮食安排。
宫颈癌治疗期间应注意保证患者的营养摄入,适当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
2.环境卫生护理:保持病房的整洁和干燥,定时进行清洁消毒,确保环境符合无菌要求。
帮助患者保持个人卫生,提供清洁卫生用品。
3.心理护理:宫颈癌患者一般在治疗过程中会有一定的心理压力和焦虑。
护士要通过耐心倾听、积极沟通和心理支持,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恐惧情绪。
三、病情观察和护理措施:1.体征观察:查房时要仔细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
特别要注意患者是否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相关症状。
2.宫颈癌相关症状观察:仔细观察患者是否出现阴道出血、白带异常、下腹疼痛、尿痛等宫颈癌相关症状。
如发现异常要及时报告医生并记录。
3.导尿护理:宫颈癌患者常常需要留置导尿管,护士要定时检查尿管通畅性、尿量和颜色等情况。
同时要注意保持导尿袋清洁,定时更换。
4.副作用护理:宫颈癌常常采用放化疗综合治疗的方式,患者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的副作用。
护士要密切关注患者的治疗反应和不良反应,及时报告医生,为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5.镇痛护理:宫颈癌患者常常会出现疼痛症状,护士要及时观察患者的疼痛程度和部位,并按医嘱给予相应的镇痛药物。
6.导管护理:如患者采用静脉输液或静脉营养支持治疗,护士要定期观察静脉通畅性、输液速度和管路是否有漏液、感染等情况。
7.安全护理:宫颈癌患者由于病情和治疗的原因可能出现乏力、体力差等情况,护士要协助患者进行日常活动,保持安全。
同时要定期进行皮肤护理,预防压力性损伤发生。
宫颈癌护理查房范文一、基本信息姓名:年龄:住院号:床位号:主治医师:二、主诉和入院诊断主诉:入院诊断:三、病史回顾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和家族史,以了解其宫颈癌的发病风险和对治疗的影响。
1.既往病史:有无其他慢性疾病、手术史、妊娠史等。
2.家族史:非撑价格性疾病的家族遗传史,如乳腺癌、卵巢癌等。
四、体格检查1.一般情况: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意识、面色、体位、呼吸、语音等。
2.皮肤:观察患者皮肤的颜色、湿度、光泽、弹性等。
3.淋巴结:观察患者有无淋巴结肿大、疼痛等。
4.呼吸系统:听诊肺部呼吸音,观察有无呼吸困难等。
5.心血管系统:听诊心音,观察有无心率不齐、心律失常等。
6.腹部:观察腹部形态、膨隆、压痛等。
7.生殖系统:检查外阴、阴道、宫颈、子宫大小、触诊等。
五、实验室检查1.血常规:了解患者血红蛋白水平、白细胞计数等。
2.肿瘤标志物:如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9-9)、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等。
3.电解质:了解患者的血钠、血钾、血钙等。
4.肝肾功能:检查肝功能和肾功能是否正常。
5.妇科检查:宫颈涂片、宫颈活检等。
六、辅助检查1.影像学检查:如宫颈X线、B超、CT等。
2.生殖系统检查:宫颈镜检查、阴道镜检查等。
3.宫颈活检:对宫颈病变进行活检以明确诊断,判断病变的程度和类型。
4.骨盆MRI:评估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周围组织浸润等。
七、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在进行宫颈癌护理查房时,需注意以下护理问题及相应的护理措施。
1.呼吸问题:观察患者有无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保持床头高位,定期转换体位,病房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
2.疼痛问题:观察患者有无疼痛症状,提供合适的止痛措施,如口服或静脉镇痛药物,给予病人心理支持。
3.水电解质紊乱:定期测量患者体重,观察患者的尿量、饮水情况和排尿情况,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避免低钠、高钾等情况发生。
4.营养问题: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根据患者的口味安排合适的食物,保证蛋白质、维生素等的摄入,避免厌食和嘴炎。
子宫颈癌护理查房简介子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通过护理查房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及护理需求,为患者提供恰当的护理措施和支持。
本文档将介绍子宫颈癌护理查房的重要内容和步骤。
护理查房步骤以下是子宫颈癌护理查房的典型步骤:1. 患者信息确认:- 确认患者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住院号等。
- 核对患者身份,避免发生误诊和护理错误。
2. 体征观察与评估:- 检查患者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
- 观察皮肤颜色、黏膜湿润情况,评估患者全身状况。
- 检查子宫颈癌相关症状,如不规则出血、腹痛等。
3. 面部护理评估:- 观察患者面部表情、肌肉紧张度等,了解患者心理状态。
- 询问患者情绪、焦虑、疼痛等方面的感受。
4. 体位观察与评估:- 观察患者体位,是否需要协助调整体位。
- 评估患者是否存在褥疮风险,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5. 营养状况评估:- 询问患者饮食惯,了解患者摄入的营养物质。
- 检查患者体重变化,评估营养状况是否合理。
6. 护理需求评估:- 与患者及家属交流,了解患者的护理需求和期望。
- 确认患者是否存在疼痛、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提供相应护理措施。
7. 护理计划制定:- 根据护理查房结果,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和目标。
- 与团队成员协商,确保护理措施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总结子宫颈癌护理查房是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和护理需求的重要环节。
通过遵循护理查房步骤,护理团队可以为患者提供恰当的护理措施和支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护理查房流程和要求应根据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和专业要求进行调整和执行。
小讲课:子宫颈癌
一、疾病的相关知识
1.定义:宫颈癌又称子宫颈癌,系指发生在宫颈外口的原始鳞-柱交接处与生理性鳞-柱交接部所形成的移行带区的恶性肿瘤。
2.病因:
目前已明确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是引起子宫颈癌的主要病因。
1、性行为异常:性生活年龄过早,多个性伴侣,发生子宫颈癌的危险性越高,这一点已得到许多资料证实。
2、初潮过早与多孕多产:女性经期生殖系统的抵御能力明显下降,是感染性疾病的好发期。
妊娠期、产褥期妇女抵御疾病能力相对较差,多产造成的产道损伤等,都将成为宫颈疾病的易患因素。
3、卫生习惯不良:外阴清洁卫生习惯不良(如不洗外阴,不用干净的卫生巾),不洁性生活等与子宫颈癌的发生相关。
4、营养、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的缺乏:某些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缺乏(如:锌、硒和维生素C)可能与子宫颈癌的发病有关。
5、生殖道感染:如单纯疱疹病毒感染,HIV病毒感染、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等。
6、其它:吸烟、吸毒、营养不良及长期慢性宫颈炎、宫颈癌前病变未进行治疗及随访。
3.病理
1、巨检:外生型(菜花型)、内生型(浸润性)、溃疡性、颈管型;
2、显微镜检:鳞癌、腺癌、鳞腺癌。
转移途径:主要为直接蔓延和淋巴转移,血性转移较少见。
4.辅助检查
A.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宫颈癌筛查的主要方法;
B.宫颈碘试验(不着色区为高危区);
C.阴道镜检查;
D.宫颈和宫颈管活组织检查:未确诊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的最可靠依据。
5.处理原则
1.手术(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治疗:适用于Ⅰa~Ⅱa期患者;
2.放射治疗;
3.化疗。
二.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Ⅰ护理评估
1身体评估
1)健康史
2)身体状况
症状:接触性出血及白带增多常为宫颈癌的最早症状。
A.阴道流血早期多为接触性出血;中晚期为不规则阴道流血。
B.阴道排液多数患者有阴道排液,液体为白色或血性,可稀薄如水样或米泔状,或有腥臭。
晚期患者因癌组织坏死伴感染,可有大量米汤样或脓性恶臭白带。
C.晚期症状根据癌灶累及范围出现不同的继发性症状。
由于癌症累及神经骨骼及泌尿系统,可以出现骨盆疼痛、背痛、小便出血或疼痛,进一步发展癌症累及淋巴系统及全身,可以出现下肢水肿,疲倦和消瘦。
2.心理社会评估
Ⅱ.护理诊断
恐惧:与宫颈癌诊断及可能的预后不良有关。
疼痛:与晚期病变浸润或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创伤有关。
排尿异常:与宫颈癌根治术后影响膀胱正常张力有关。
营养失调:与阴道流血,癌症消耗有关。
感染的危险:与安置尿管、贫血、手术、机体抵抗力下降有关。
Ⅲ.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对患者主诉疼痛给予反应,表示关心,采取相应措施。
2、遵医嘱安置尿管,并向患者介绍长时间安置尿管的必要性及膀胱功能恢复后尽早拔除尿管的重要性。
3、指导子宫颈癌患者进食富含营养、易消化、高热量、高维生素的低脂饮食,如瘦肉、植物蛋白、乳制品、水果、蔬菜等。
每日询问大便情况,多饮水,适当运动。
4、术前准备:每天阴道冲洗两次,动作应轻柔,避免损伤。
肠道按清洁灌肠准备,尤其注意术前三天选用消毒剂消毒宫颈及阴道。
5、术后护理:每30分钟观察一次患者生命体征及液体出入量并记录,平稳后改为4小时一次。
注意保持尿管、引流管的通畅,引流管一般术后2-3天拔除,7-14天拔除尿管。
拔除尿管前三天进行膀胱功能训练,每日0.02%聚维酮碘溶液擦洗外阴两次保持外阴部清洁。
四、健康教育
(1)宣传卫生常识,公共场所注意卫生,谨防交叉感染。
穿着全棉宽松内衣裤,勤换卫生巾和内裤,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
(2)治疗期间,禁性生活,以防止细菌直接传播。
(3)治疗后6个月应坚持每日阴道冲洗一次,防止阴道狭窄、粘连的发生。
(4)合理饮食,注意营养。
(5)定期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