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
- 格式:ppt
- 大小:7.83 MB
- 文档页数:65
液基薄层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与诊断液基薄层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与诊断概述液基薄层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ThinPrep)是一种常用的检测女性生殖系统病变的方法。
它通过采集阴道分泌物或子宫颈上皮细胞,并将其制成薄层玻片,然后进行显微镜下的细胞学检查。
该技术相较于传统的涂片法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采样方法液基薄层细针穿刺(ThinPrep)需要使用专门的采样器具,包括刮片和刷子。
在进行采样前,需要告知患者停止使用某些药物,如抗生素、抗真菌药、抗病毒药、避孕药等。
患者需要在医生或护士指导下取下内裤并仰卧于检查台上,然后用肥皂水清洁外阴部和会阴部。
对于子宫颈上皮采样,医生会使用专门的刮片或者刷子轻轻地从子宫颈表面取样。
对于阴道分泌物采样,医生会使用专门的刷子轻轻地刮取阴道壁。
采样后,医生将样本放入一种叫做细胞学转运液(CytoLyt)的液体中。
制片方法制片是液基薄层细针穿刺检查的关键步骤。
制片过程中,样本被放入一种叫做PreservCyt的液体中,并经过离心分离成上清液和沉淀物。
然后,上清液被倒掉,沉淀物被加入到一个特殊的机器中进行自动化处理。
在这个过程中,机器会使用一种细针将沉淀物抽出,并在玻片上均匀地喷洒成薄层。
检查与诊断制成薄层玻片后,需要进行显微镜下的细胞学检查。
这个过程通常由专业的细胞学家完成。
他们会观察玻片上的每个细胞并对其形态、大小、染色质等特征进行评估。
如果发现异常细胞,则需要进行进一步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病变。
临床应用液基薄层细针穿刺技术在妇科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早期发现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等妇科恶性肿瘤,也可以用于早期发现子宫颈病变、炎症等良性疾病。
此外,液基薄层细针穿刺技术还可以用于男性泌尿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检测。
优点与局限液基薄层细针穿刺技术相较于传统的涂片法有以下优点:1. 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由于制片过程更加标准化和自动化,因此样本质量更加稳定,能够提高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病,在孕妇中的发病率为8.4%,多发生于妊娠20周以后,仍为我国围产妇和围产期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
其病理变化主要是血压显著升高伴有多脏器功能损害及血栓形成。
妊高征患者Lp(a)比正常孕妇的水平显著升高。
中晚期妊娠血液中纤维蛋白水平本身就高,而Lp(a)又抑制了纤溶酶原的活性,导致血液处于高凝低纤溶状态,这也许是妊高征患者容易并发血栓的原因之一。
所以,妊高征患者Lp(a)含量的升高,并不是生理需要,而是一种病理状态,应采用降脂治疗,以减少并发血栓的危险。
妊高征患者血清脂蛋白Lp(a)的观察。
5 L p(a)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多因素参与的、累及多脏器、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肾功能衰竭、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是死亡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通过积极而充分的免疫抑制治疗,患者的预后已大有改善,但是,肾炎仍为狼疮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且随着其他临床表现较易于控制,肾炎成为主要的棘手问题。
狼疮肾炎是免疫复合物肾小球疾病,另外包括凝血系统激活等在内的其他因素也参与肾炎时肾组织损伤。
除针对自身免疫损伤的治疗外,积极找出其他可逆的肾损害因素并加以干预对改善狼疮肾炎的预后有积极的意义。
由于Lp(a)在其他非自身免疫性肾脏疾病中的作用被越来越多的研究所证实,探索Lp(a)在狼疮肾炎中的作用对后者的诊治具有相当的临床意义。
狼疮肾炎患者的Lp(a)水平明显高于无合并肾损害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
因此临床上检测狼疮肾炎患者的血清Lp(a)水平,研究开发干预Lp(a)水平的治疗手段,对预防狼疮肾炎患者并发冠心病及减轻肾脏损害具有较大的意义[6]。
总之,脂蛋白Lp(a)在血浆中的水平可作为冠心病等多种疾病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子。
大量临床研究证实,Lp(a)的检测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肾病综合征、高危妊娠等多种临床疾病的评估、诊断、监测和治疗十分有益。
参考文献:[1] 胡东达,蔡煦.脂蛋白(a)与冠心病的关系[J].心脑血管病防治,2005,5(2).[2] 张剑,关琪,王睿.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蛋白(a)检测的临床意义[J].沈阳医学院学报,2006,8(3).[3] 黄日安,袁汉尧,刘秀芊.糖尿病肾病血清脂蛋白(a)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5,27(5).[4] 王贤文,冯金庭,李圃.肾病患者血清脂蛋白(a)检测的临床意义[J].四川医学,2005,26(11).[5] 孟艳,裘晓蕙.L P(a)检测在肾病综合征中的意义[J].中国医师杂志,2005,7(2).[6] 林小军,蔡小燕.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肾损害与血清脂蛋白(a)水平相关性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06,22(7).(收稿日期:2008208212)F NAC在乳腺癌术前诊断中的应用谷成凤(彭州市中医院,四川彭州611930)[摘 要]目的:对于细针吸取细胞学(FNAC)在乳腺癌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
541例乳腺肿物针吸细胞学与组织学的对照分析【摘要】目的探讨乳腺肿物针吸细胞学与组织学检查的准确性。
方法我院诊治的乳腺肿物患者541例,所有患者均进行针吸细胞学检查,并与组织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
结果 541例患者中,463例患者组织学检查确诊为良性肿物,针吸细胞学的检查准确率为9762%(452/463);78例患者组织学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物,针吸细胞学的检查准确率为8462%(66/78)。
20例患者针吸细胞学的检查为可疑恶性,组织学检查确诊11例为良性,9例为恶性。
结论乳腺肿物针吸细胞学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相结合,可以有效的提高乳腺肿物的临床确诊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乳腺肿物;针吸细胞学;病理组织学作者单位:461000 河南省许昌市中心医院病理科乳腺肿物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疾病,并且发病率逐年增高。
传统的临床诊断主要通过临床症状和体征,容易发生误诊。
针吸细胞学检查(fnac)是临床上一种新型的检查方法,已经在临床上应用于乳腺肿物的诊断。
但目前乳腺肿物针吸细胞学检查的诊断标准尚未统一,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1]。
笔者通过对我院住院治疗的320例乳腺病患者进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病临床诊断中的意义,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541例病例均为我院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诊治的乳腺肿物患者。
年龄18~54岁,平均(3769±1235)岁。
所有患者的均可以通过触摸感觉到乳腺处有肿块,均经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确诊。
12 检查方法所有患者均进行针吸细胞学检查,并与组织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
患者在检查时取坐位或仰卧位,对穿刺部的皮肤进行常规消毒,针吸时使用10 ml的一次性注射器以及9号针头等。
医护人员使用一手固定肿块,另一手将注射器刺入到患者的胸部肿块内,保持注射器中处于负压状态,并进行抽吸,待注射器中的压力降低后,将针头拔出。
细针穿刺乳腺肿块的传统制片与液基制片的对比研究陈东波,黄勇,张科芝(安徽省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安徽合肥230022)摘要:目的比较传统制片与液基制片在乳腺肿块细针穿刺中的诊断准确率的差异,探讨细针穿刺细胞学在乳腺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1年6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和住院在肿瘤细胞室行细针细胞学检查并同时采用传统和液基两种制片方法制片的患者268例,有术后病理对照患者的99例,无病理对照的随访大于6个月的患者169例,对两种制片方法所得玻片进行分别阅片得出结果,分别与术后病理结果及随访结果进行对比,比较两种制片方法在对乳腺肿块诊断符合率的大小;对乳腺恶性肿瘤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及阳性准确率等方面的优劣。
结果液基制片方法对乳腺肿块有更高的诊断符合率,对乳腺恶性肿瘤有更高的诊断敏感性及阳性准确率(P<0.05)。
结论传统制片和液基制片方法均能应用于检测乳腺肿块的性质,鉴别其良恶性。
液基制片方法有对乳腺肿块有更高的诊断符合率(传统制片79.9%,液基制片90.7%;P<0.001);对乳腺恶性肿瘤有更高的诊断敏感性(传统制片75.0%,液基制片92.6%;P<0.05)和阳性准确率(传统制片87.8%,液基制片96.3%;P<0.05)。
关键词:细针吸取细胞学;乳腺肿块;液基制片A comparative study of traditional production and liquid productionused in the needle biopsy of breast tumorsCHEN Dong-bo,HUANG Yong,ZHANG Ke-zhi(Second People’s Hospital,Hefei,Anhui230022,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producer and the liquid-based producer in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of fine needle aspiration of breast tumors,and to investigate the value of 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 in the early diagnosis of breast disease.Methods We selected268cases of out patients and inpatients from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Anhui Medical Uni-versity who underwent fine needle cytology examination from June2009to June2011in which two kinds of producers of traditional and liquid-based method were used at the same time.Among them,there were99cases of patients which had postoperative pathology,and there were169cases of patients which were followed up more than6months without postoperative pathology.We read the slides which were produced on two different producer methods separately to gain the findings.We compared the findings with pathologic results and follow-up results,and compared the coincidence rate of two breast lumps diagnosis of the size,the pros and cons of breast cancer diagnos-tic sensitivity,specificity and positive and accurate rate.Results Liquid-based producer method had higher diagnostic accuracy of breast masses and a higher diagnostic sensitivity and positive accuracy of breast cancer(P<0.05).Conclusions Traditional producer and liquid-based producer method can both be applied to detect the nature of the breast lumps,to identify benign and malignant.Liquid-based producer methods have higher diagnostic accuracy of breast lumps(traditional producer79.9%,liquid-based producer90.7%,P<0.001);have a higher diagnostic sensitivity(traditional producer75.0%,liquid-based producer92.6%P<0.05)and positive accuracy of breast cancer(traditional producer87.8%liquid-based producer96.3%,P<0.05).Key words:FNAC;breast tumors;liquid-based production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呈直线上升并有年轻化趋势,其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师 2008年5月第5卷第5期 W orld Hea lth DigestMedical Pe riodical临床研究乳腺肿块801例针吸细胞学临床病理分析■王海波1 刘保安2(1.湖南省冷水江市人民医院 417500;2.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病理学系 417500)【摘要】该文就冷水江市人民医院近10年所做801乳腺肿块FNAC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为提高乳腺肿块疾病诊断的准确性提供参考,以求得认识上的提高,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乳腺癌;细胞学检查;病理分析【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8)-05-0043-20 引言乳腺疾病多表现为乳腺肿块。
目前乳腺肿块的定性方法很多,有近红外线透照、钼靶摄片、超声波检查、针吸细胞学检查(F NAC)和外科手术活检等。
F NAC对乳腺肿块的定性诊断以及治疗方案的确定有独特价值[1,2],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性高。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收集我院1996年至2006年801例乳腺肿块F NA C 病例,328例获得病理学对照,其中乳腺癌206例,肉瘤3例,良性病变119例。
1.2 方法采用“一体化”工作程序[3],使用一次性10m l注射器,配8号普通注射针头[4、5]。
局部消毒后刺入乳腺肿物内,抽足负压后以不同方向进退数次,见足量材料进入针头柄后退针。
将吸取材料涂片2-6张,吹干后瑞氏染色显微镜观察。
多余材料用滤纸包好及时用10%福尔马林固定,留作组织学观察。
1.3乳腺肿块F NAC诊断标准参照Bethesda方案提出的诊断标准[1]进行四级分类,1级:良性病变;2级:非典型病变;3:可疑恶性病变;4:恶性病变。
2 结果2.1 临床病理资料801例乳腺肿块患者,男性30例,女性771例,年龄最大者85岁,最小者15岁。
20-40岁女性为发病高峰人群。
左、右乳腺发病无差别。
恶性肿瘤占17.23% (138/801),可疑癌占7.86%(63/801)。
3.3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只有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才能使心理护理得以顺利进行。
孕妇住院后及时向她们介绍其主管医师姓名,责任护士,取得孕妇及家属的高度信任,实行陪伴分疗措施,在医疗安全的前提下减轻产妇的身心痛苦。
3.4 做好宣传教育,预防并发症 有的家庭,特别是农村二胎应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
宣传男女都一样,只要孩子健康、聪明,女孩同样是国家的栋梁,让孕妇放下思想包袱,以便顺利分娩。
(收稿日期:2007202205)金州区乳腺穿刺细胞学检查450例结果分析阮红岩(大连市金州区一院,辽宁大连116100)[摘 要]目的:快速、简便、准确地鉴别诊断妇女乳腺疾病。
方法:采用穿刺吸取细胞学检查。
结果:450例受检者中,193例为乳腺组织增生,占42.9%,年龄多在30岁~50岁;乳腺纤维腺瘤84例,占18.8%,年龄多在40岁以下;乳腺癌65例,占14.3%,年龄多在40岁以上;乳腺炎、乳汁潴留与囊肿、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分别占10.3%、9.1%、2.8%,还有8例间变细胞占1.8%。
结论:穿刺细胞学检查这种方法非常适合乳腺病的鉴别诊断检查,尤其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
[关键词]乳腺;穿刺;细胞学检查[中图分类号]R32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5098(2007)1522105202Ana lys is of the R esults of M amm a ry A sp ira t i o n B iopsy C ytology i n450Ca s esi n J i n zhou D istr i c tRUAN Hong2yan(The F irst H os pita l in J i nzhou D istri ct,D a lian,L ia o ning116100,China)Ab stra ct:O b j e c ti ve T o identify and d i agnose m astopaphy in a fa st,si mple and accurate way.M e t hod s Puncturing and abs orbi ng cyt ology i n s pec tion me t hod.R e su l ts Among450exam ina t e s,the re are193examples of m azo p lasi a,account f or42.9%,aging fr om30t o50;mamm ary fi broadeno ma cov e rs84examp les,18.8%,aging belo w40;65m amma ry cancer with14.3%,aging ab ove40;m a mma ry inflamm ation,m ilk cyst,mamma ry i ntr oductal papill o m a individua lly occup i e s10.3%,9.1% and2.8%;the re m aining8ex amp l e s with1.8%is cells in transfor m ation.C onc l u si on Puncturing and absorbing cytol ogy in2 s pecti on me t hod is exactl y suitable for mast opathy’s identi fica ti on and diag nose s,espec ially for early diagnoses of mamma ry Cancer.Key wor ds:Galactophore;Puncture;Cyt ol ogy ins pec ti on1 资料方法1.1 资料 450例来源于我院门诊和住院的患者均为女性,年龄16岁~77岁,其中20岁~40岁占70%。
早期乳腺癌病情说明指导书一、早期乳腺癌概述乳腺癌是乳腺上皮细胞在多种致癌因子的作用下,发生增殖失控的现象。
而早期乳腺癌(early mammary cancer,EBC)目前尚无明确定义,较为公认的是指肿瘤直径小于5厘米,可能会伴有同侧可活动淋巴结的乳腺癌(含 TNM 分期的 T1~2,NO~1;临床Ⅰ、Ⅱ期乳腺癌)。
现也有学者认为早期乳腺癌的肿块较小(T1~T2期),临床无同侧腋窝淋巴结受累,或有淋巴结转移,但数目≤3个、活动度好、无融合,无远处转移的临床证据。
早期乳腺癌的病因暂不明确,主要表现为乳房肿块、乳房皮肤异常、乳头溢液、乳头或乳晕异常,因为症状多不明显,所以容易被忽视,常通过体检或乳腺癌筛查发现。
早期乳腺癌的预后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发现越早、分期越早,预后越好。
经过积极综合治疗方法,相当一部分早期乳腺癌可治愈。
英文名称:early mammary cancer,EBC其它名称:无相关中医疾病:乳岩、乳石痈、妒乳ICD 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暂无资料。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遗传因素是乳腺癌发病的高危因素,有乳腺癌家族史的人患病风险更大发病部位:乳房,胸部常见症状:乳房肿块、乳房皮肤异常、乳头溢液、乳头或乳晕异常主要病因: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年龄、携带遗传性突变、家族史、乳腺癌病史、雌激素等因素相关检查项目:体格检查、X 线检查、超声、磁共振(MRI)、组织病理学检查重要提醒:乳腺癌会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早期乳腺癌患者中30%~40%可发展为晚期乳腺癌,极大地降低了生活质量,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但经过积极综合治疗,相当一部分早期乳腺癌可治愈。
临床分类:早期乳腺癌一般为非浸润性癌(又称为原位癌),是指病变仅局限于原发部位,未发生转移,可分为导管内癌(癌细胞未突破导管壁基底膜)、小叶原位癌(癌细胞未突破末梢乳管或腺泡基底膜)及乳头湿疹样乳腺癌(伴发浸润性癌者不在此列),预后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