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风电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风电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风电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风电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6 电气

批准:阮全荣

核定:康本贤张群刚张国强

审查:桑志强奚瑜

校核:戴勇干陈刚

编写:张轩闫建伟马琴杨镇澴

6 电气

6.1 升压站电气

6.1.1 电气一次

6.1.1.1 编制依据及主要引用标准

报告编制依据和主要引用标准、规范如下:

《风电场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2008

GB/T 17468-2008 电力变压器选用导则

GB 11022-1999 高压开关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GB 11032-2010 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GB 50217-2007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 50060-2008 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

GB 50061-2010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DL/T 620-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

DL/T 621-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DL/T 5056-2007 变电所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

DL/T 5218-2005 220kV~500kV变电所设计技术规程

DL/T 5222-2005 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

Q/GDW 392-2009 风电场接入电网技术规定

Q/GDW 341-2009 330kV变电站通用设计规范

Q/GDW394-2009 330kV~750kV智能变电站设计规范

其它相关的国家、行业标准规范,设计手册等。

Q/GDW394-2009 330kV~750kV智能变电站设计规范

6.1.1.2接入系统方式说明

(1)接入电力系统现状及其规划

甘肃电网处于西北电网的中心位置,是西北电网的主要组成部分,目前最高电压等级为750kV,主网电压等级为330kV。甘肃电网东与陕西电网通过330kV 西桃、天雍、秦雍、眉雍共4回线联网;往西通过兰州东~官亭750kV线路及330kV

杨海1回、海阿3回、官兰西线双回与青海电网联网;往北通过1回750kV线路及5回330kV线路与宁夏电网联网运行。

甘肃省电网分为中部电网、东部电网和河西电网,其中中部电网包括兰州、白银、定西、临夏等地区,东部电网包括庆阳、平凉、天水、陇南等地区,河西电网包括金昌、张掖、嘉峪关、酒泉等地区。甘肃中部电网不但是甘肃省电网的核心,也是西北电网的核心,担负着东西部水火电交换的重要任务。

截至2010年底,甘肃电网总装机容量为21500MW,其中水电厂6050MW、火电厂13890MW、风电1550MW,水电、火电、风电所占比例分别为28.13%、64.57%、7.21%。全社会用电量812亿kW·h,全社会最大发电负荷11800MW。

甘肃电网以750kV瓜州~武胜输变电工程为标志,750kV网架初步成型。依托750kV建成了坚强的河西、中部、东部330kV电网。

截至2010年底,甘肃电网共有750kV变电站6座,主变6台,容量11400MV A;750kV开关站1座;750kV线路24条,省内长度3766.109km。330kV变电站42座,主变88台,容量20580MV A;330kV线路122条,长度6637.56km。220kV 变电站9座(不含成县#1、#2变),容量3270MV A;220kV开关站1座;220kV线路37条,长度805.43km。

2012年为满足甘肃南部水电送出和陕甘断面交换功率的需要,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建设兰州东~天水~宝鸡750kV双回线路。配合新疆和甘肃河西走廊风电开发,2015年桥湾750kV变π入敦煌~酒泉750kV线路并建设桥湾~敦煌双回750kV 线路,新建沙洲~敦煌双回、哈密南~沙洲~鱼卡~格尔木双回750kV线路。

2020年河西~酒泉双回750kV线路π入张掖750kV变,建设酒泉~张掖、张掖~河西750kV线路,并建设张掖至西北主网的第三个750kV通道。

(2)升压站接入电力系统方式

根据〈甘肃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二期300万千瓦风电工程接入系统设计报告(系统一次)评审意见〉(以下简称〈接入系统评审意见〉),安北四升压站本期汇集安北第四风电场ABC区600MW,安装3台240MV A主变,以一回330kV 出线接入拟建的750kV桥湾变电站。

接入电力系统接线示意图见附图7。

6.1.1.3 升压站电气主接线

(1)主变压器配置

根据接入系统评审意见,安北四升压站安装3台240MV A主变。

(2)330kV侧接线

根据DL/T5218-2005《220kV~500kV变电所设计技术规程》及国网公司企业标准Q/GDW 341-2009《330kV变电站通用设计规范》要求,当330kV变电站最终性质确定为终端变电站,或线路、变压器等连接元件少于6回时,如能满足运行要求,可以简化接线型式。

本升压站330kV主变进线3回,330kV出线1回,为电源侧升压变电站。考虑到升压站在系统中的地位及进出线形式,其接线方式有两个基本方案可供选择。方案一:单母线接线;方案二:双母线接线。两种方案比较如下表:

表6.1 升压站进出线接线方式比较表

由于风电场年利用小时数低,约2300小时,母线及所连设备检修可放在小风月,对运行影响不大,采用方案一已能满足本工程安全可靠性要求。采用方案二虽然供电可靠性更高,但投资增加较大。本阶段选定单母线接线为推荐方案。

(3)35kV侧接线

结合主变容量及目前35kV设备制造水平,本升压站各台240MV A主变35kV 侧接线拟采用3段单母线接线,其中一段母线连接无功补偿装置及站用电设备,

其余两段母线连接风电场电源进线,3段单母线之间采用扩大单元接线。

由于35kV电源侧集电线路较长,经计算升压站单台主变35kV系统单相短路电容电流均超过10A,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时会引起间歇电弧过电压,需采取消弧装置避免该过电压对绝缘薄弱设备产生影响,导致事故扩大。消弧装置常用的有经电阻接地及经消弧线圈接地。根据国家电网西北电力调控分中心文件“西电调字[2011]59号”《关于下发防止风电大规模脱网重点措施的通知》中的要求:对新建风电场,建议汇集线系统采用经电阻接地方式。因此,本工程35kV侧中性点拟采用经电阻接地方式,当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能将故障回路快速切除,避免事故扩大。

参考“甘肃酒泉千万千瓦风电基地二期300万千瓦风电工程接入系统设计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推荐意见,升压站240MVA主变采用三绕组变压器,本阶段接地电阻拟接于主变35kV侧中性点上。随着接入系统设计工作的深入进行,下阶段将对上述方案进一步研究与优化。

(4)无功补偿装置

根据Q/GDW 392-2009《风电场接入电网技术规定》的要求,风电场应具备协调控制机组和无功补偿装置的能力,能够自动快速调整无功总功率,无功补偿装置需补偿主变、箱变及线路部分所需无功容量。

无功补偿装置应能够实现动态的连续调节以控制并网点电压,并满足电网电压调节速度的要求。根据〈接入系统评审意见〉,安北四风电场升压站每台主变低压侧配置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其调节容量为感性10Mvar 至容性57Mvar,并推荐采用SVG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

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常用的有SVC型(包括MCR型SVC和TCR型SVC)及SVG两种型式。SVG目前有10kV SVG及35kV直挂式,10kV SVG受IGBT支路电流限制,容量较小,57Mvar SVG需要不少于5支路并联,如此多支路并联,其联合控制方案基本不可行。因此,本工程不适合采用10kV SVG。35kV直挂式SVG 容量较大,57Mvar可分成2路,每组28.5Mvar。35kV直挂式SVG的缺点是目前国内产品运行经验较少,设备生产厂家偏少。

SVC中MCR在采用快速励磁装置后,基本能满足动态响应时间30ms的要求,但目前能生产的制造厂不多。TCR响应时间能满足要求,缺点是产生的谐波量较

大。

考虑到接入系统评审的推荐意见,本阶段拟选用35 kV直挂式SVG,其调节容量为感性10Mvar 至容性28.5Mvar。

(5)主变中性点接线方式

主变压器330kV侧为有效接地系统。中性点的接地方式有以下两种方式:方式一为直接接地,方式二为经小电抗接地。本阶段拟选用运行方式更为灵活的经小电抗接地。下阶段根据接入系统要求进行优化设计。

330kV升压站电气主接线最终以接入系统设计审查意见为准。

330kV升压站电气主接线图见附图8。

6.1.1.4 升压站主要电气设备选择

(1)短路电流计算

现阶段本项目接入系统设计尚未完成,根据国网公司《330kV变电站通用设计规范》要求,短路电流应根据工程建设当地的电力系统条件,按设计规划容量和远景年系统发展规划的参数,进行系统短路计算,330kV母线短路电流不超过50kA。结合对侧升压站规划位置,暂取下列基本参数对本升压站短路电流进行计算:330kV母线短路电流为50kA,基准容量取100MVA,基准电压取各电压级的平均电压,短路电流计算正序网络等值阻抗图见图6.1,短路电流计算结果见表6.2。

图6.1 系统等值正序网络图

表6.2 短路电流结果表

28.23252.431

31.101

20.597

22.074

1311.07合计

1.8

发电机A3 1.8发电机A2 1.0920.6480.4297.33127.311.8发电机A1

49.15529.15719.310.0811229.141.8系统C140

36.75

d2

27.17848.58428.81819.08522.434

11453.98合计

1.8发电机A3

0.1150.0680.0457.47527.011.8发电机A20.1150.0680.0457.47527.011.8发电机A1

48.23928.61418.950.00911372.951.8系统C140

346.5

d1

容量

短路(MVA)

时(s)

短路衰减准点(kV)

编压

电常数路短基时间击线路名称

系分支冲全电流Ich1(kA)有效值电抗等值(kA)Iz1三相短路

非周期分量冲击电流(kA)ich1(kA)

ifz1

0.1150.0680.0457.47527.01 1.0920.6480.4297.33127.31 1.0920.6480.4297.331

27.31

结合短路电流计算结果及目前设备制造水平,本升压站330kV 侧设备的短路电流水平按50kA 进行电气设备选择,35kV 侧设备的短路电流水平按31.5kA 进行电气设备选择。待接入系统参数确定后进行复核。

(2) 设备使用环境条件

表6.3 设备使用环境条件表

a )主变压器

根据接入系统报告,升压站拟选用3台容量为240MV A ,三相三绕组强迫油循环风冷油浸式有载调压变压器,主要参数如下:

①配电装置型式选择

330kV配电装置可选择GIS设备和敞开式设备两种方案。GIS又分户外GIS 及户内GIS两种。由于户外GIS对安装清洁度要求高,而风场风沙较大,安装时清洁度较难保证。因此,GIS仅考虑户内GIS方案。GIS或敞开式两种方案均可满足本工程的需要,其中GIS设备运行安全,可靠性高,安装工期短,维护工作量少,检修间隔周期长,运行费用少,占地面积少,但一次性投资相比敞开式设备大,两种方案各有优缺点。考虑到工程实际情况及业主相关要求,330kV配电装置选用敞开式设备。

② 330kV断路器选型

330kV断路器主要有SF6罐式断路器及SF6瓷柱式断路器两种。考虑到风电场气象条件较为恶劣,冬季寒冷,瓷柱式断路器在-25 C以下存在SF6气体液化问题(罐式断路器可采用适当的加热措施解决),因此330kV断路器本阶段拟采用SF6罐式断路器方案。

③ 330kV配电装置主要参数

表6.5 断路器参数表

表6.7 电压互感器参数表

表6.8 氧化锌避雷器参数表

表6.9 35kV开关柜主要参数表

35kV开关柜与主变间连接导体可采用共箱母线或全绝缘管型母线两种方式,可研阶段暂按共箱母线型式进行设计,下阶段将通过进一步的研究比较,选择合适的35kV连接导体。

6.1.1.5 站用电系统

根据DL/T 5155-2002 《220kV~500kV变电所所用电设计技术规程》要求:330kV~500kV变电所的主变压器为2台(组)及以上时,由主变压器低压侧引接的所用工作变压器台数不宜少于两台,并应装设一台从所外可靠电源引接的专用备用变压器。

本升压站就近地方电网引接一回电源作为厂用备用电源。考虑到外来电源的可靠性,因此,330kV升压站站用电另采用两台630kV A干式变压器,分别从1#及

2#主变35kV侧引接,两台变压器互为备用。站用电0.4kV低压侧采用单母线分段的接线方式,对升压站重要负荷均从两段母线引接双电源。

站用电接线见附图11。

6.1.1.6 过电压保护及接地

(1)过电压保护

过电压保护根据GB 311.1《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DL/T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要求进行设计。

a)防直击雷保护

对于330kV升压站,在330kV构架上设置避雷针及独立避雷针进行防直击雷保护,主变构架上不设置避雷针,主变在避雷针联合保护范围内;不在保护范围内的建筑物,采用在建筑屋顶设热镀锌钢带的方式进行防直击雷保护。

b)过电压保护

为防止线路侵入波雷电压,在330kV线路、35kV集电线路终端杆及35kV每段母线上均安装有氧化锌避雷器。在主变高压侧也配置有氧化锌避雷器,下阶段需根据过电压保护计算确定母线是否设置避雷器保护。

(2)电气设备绝缘配合

a)绝缘配合原则

330kV电气设备以避雷器标称放电电流10kA时雷电过电压残压为基础进行绝缘配合,配合系数不小于1.4。满足DL/T 620《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规范要求。

b)主要电气设备的绝缘水平

表6.11 35kV设备绝缘水平

(3)接地系统

升压站接地系统按DL/T 621《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标准要求进行设计,升压站主接地网为以水平接地体为主的人工接地装置,在构架避雷器和独立避雷针处设置集中接地装置,接地体的截面充分考虑热稳定和腐蚀要求。

根据可研阶段地质测量结果,该地区土壤电阻率较高,0~1.5m电阻率变化范围在562Ω·m~2359Ω·m之间。为满足系统对接地电阻要求,拟采用专用接地模块做为辅助接地。地网接地电阻值、跨步电势及接触电势均需满足《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标准要求。

6.1.1.7 照明

照明系统电源从站用电0.4kV母线上引接,照明系统电压为380/220V,不设置专用的照明变压器。应急照明采用EPS装置,平时由交流电源供电,兼作正常照明,交流电源断电时自动切换到直流电源,并通过逆变器交流供电。

户外配电装置照明采用低柱式万向型灯具,主干道及其它户外场所采用庭院灯。户内照明采用荧光灯、节能灯等光源。

6.1.1.8 主要电气设备布置

(1)330kV配电装置的布置

330kV配电装置采用户外中型布置,断路器单列布置,母线采用悬挂式软导线,间隔宽度为21.2m,主变高压侧设置通道便于主变运输,35kV开关柜室靠近主变压器布置,通过共箱母线(或绝缘管型母线)与主变连接。沿配电装置四周

设有环形消防通道。

(2)其他电气设备的布置

35kV开关柜采用双列分段布置在35kV开关柜室内,电源进线采用电缆。35kV 无功补偿装置集中布置在35kV设备一侧。

升压站主要电气设备布置详见附图9、10。

6.1.1.9 主要电气设备表

集控中心及升压站部分主要电气设备材料清单见表6.12。

表6.12 集控中心及升压站主要电气一次设备材料清单

6.1.2 电气二次

6.1.2.1编制依据及主要引用标准

电气二次部分编制依据及主要引用标准如下:

1)《关于印发甘肃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二期300万千瓦风电工程接入系统设计报告(系统一次)评审意见的通知》

2)发改能源[2005]899号风电场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

3)GB/T 14285-2006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4)GB 50116-2008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5)GB 50217-2007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6)DL/T 448-2000 电能计量装置管理规定

7)DL/T 553-1994 220~500kV电力系统故障录波动态记录技术准则

8)DL/T 5002-2005 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

9)DL/T 5003-2005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

10)DL/T 5044-2004 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

11)DL/T 5136-2001 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

12)DL/T 5137-2001 电测量及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技术规程

13)DL/T 5149-2001 220~500kV变电所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技术规范

14)DL/T 5218-2005 220~500kV变电所设计技术规程

15)国家电网生技[2011] 国网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修订版)

16)Q/GDW 392-2009 《风电场接入电网技术规定》

17)GB/Z 19963-2005 《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

18)电监安全【2006】34号关于印发《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等安全防护方案的通知

19)国家电网调【2011】974号《关于印发风电并网运行反事故措施要点的通知》

20)西电调字【2011】59号《关于下发防止风电大规模脱网重点措施的通知》

21)西电调字【2011】104号《西北并网风电场继电保护配置及整定技术规

定(试行)》

22)国家电网发展[2009]327号《国家电网公司风电场接入电网技术规定》(修订

版)

6.1.2.2 工程概况及主接线

甘肃瓜州安北第四风电场工程分A、B、C三个区域,每个区域装机201MW,总装机容量603MW,工程场址位于酒泉地区瓜州县城东北约67km、玉门镇西北约73 km 处的戈壁荒滩,场址区海拔高度在1455m~1680m之间,地势开阔,地形平坦。风电场场址南部边缘紧邻兰新铁路,东部边缘紧邻安北第五、第六风电场,西部边缘紧邻安北第三、第二风电场。

安北第四风电场建设134台单机容量为1500kW的风力发电机组及134台单机容量为3000kW的风力发电机组,工程配套建设1座330kV升压变电站。升压变电站安装3台240MVA三绕组变压器,主变高压侧电压等级为330kV,采用单母接线,出线1回接入电网;主变中压侧电压等级为35kV,采用扩大单元接线接入3段35kV母线,其中两段用来接入风力发电场集电线路,一段接无功补偿设备及站用变压器;主变低压侧为10kV平衡绕组。主变高压侧中性点经小电抗接地或直接接地,主变中压侧经小电阻接地。

安北第四风电场A、B、C工程与配套升压站建设一座集控中心。

6.1.2.3 升压变电站设计原则

1)升压变电站按有人值班、少人值守的原则设计,留有远期实现无人值班

的接口。

2)风电场风机低电压穿越能力、有功功率控制、无功功率及电压控制应满足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

3)风电场和风力机组的保护与接入系统相协调,满足西电调字【2011】59号文对电压适应性、频率适应性及电能质量适应性的要求。

4)风电机组成套提供机组监控系统及通信网络、一套集中监控系统,对风电场风力发电机组进行集中监控和管理。

5)风电场和风力机组的保护与接入系统相协调,满足西电调字【2011】59号文对电压适应性、频率适应性及电能质量适应性的要求。

6)无功补偿设备的动态补偿响应时间满足【2011】59号文的要求。

7)风电场集电线系统采用经小电阻接地方式,并配置单相接地故障保护,

确保汇集线系统故障快速切除,防止事故扩大、恶化。

8)集电线系统35kV母线配置母差保护。

9)安装电能质量在线检测系统,检测并网点电能质量指标,并上传至电能质量在线监测主站。

10)监控系统必须满足中国国家标准《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划分准则》及电监会5号令《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和“关于印发《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等安全防护方案的通知”的要求。并按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关于印发《电力行业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定级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确定电站信息安全保护等级。

11)升压变电站的控制与保护包括330kV及35kV、站用电系统的控制保护设备、计算机监控系统、控制电源系统和其它辅助二次设备系统。采用先进计算机技术和设备,所有控制保护由微机实现。测控装置按间隔配置。

12)采用分散——集中的设备布置方式,减少二次设备间的连接电缆。升压变电站按中控室布置在综合楼,330kV设备的控制保护设备布置在开关场旁相应的二次盘室,35kV控制保护设备布置在相应的开关柜室设计。

6.1.2.4 升压变电站调度管理

本阶段在未接到接入系统资料前暂按工程建成后由西北网调、甘肃省调调度管理,远动信息向西北网调、甘肃省调传送。最终以接入系统报告及其审批意见为准。

6.1.2.5 升压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

(1)计算机监控系统的主要任务

计算机监控系统根据电力系统的要求和升压变电站的运行方式,完成对站内330kV线路、主变压器、35kV线路、站用变压器、无功补偿装置等电气设备的自动监控和调节,主要包括:

1)准确、及时地对整个升压变电站设备运行信息进行采集和处理并实时上

送。

2)对电气设备进行实时监控,保证其安全运行和管理自动化。

3)根据电力系统调度对本站的运行要求,进行最佳控制和调节。

(2)计算机监控系统结构

升压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采用开放式、分层全分布系统结构。整个系统由站控层和间隔层两部分组成,数据分布管理。站控层采用功能分布结构,间隔层按电气单元设置现地测控单元。在站控层及网络失效的情况下,仍能独立完成间隔设备的就地监控功能。

站控层与间隔层之间采用双以太网结构。网络介质可选用屏蔽双绞线、同轴电缆或光缆。

(3)计算机监控系统设备配置

系统配置包括硬件配置和软件配置。对于站控层设备,本期按终期规模进行配置,并预留足够的接口供后区间隔层设备接入;对于间隔层设备,按照本区建设的间隔进行相应的配置。本阶段暂只考虑硬件设备配置。

1)站控层设备

a)主机:主机双重化配置,同时运行,互为热备用。

b)操作员站:双机冗余配置。

c)工程师站:配置1台工程师站。

d)远动通讯设备:设备冗余配置。

e)五防工作站:根据变电站的防误闭锁方案,选择配置1台五防工作站。

五防锁具按本期规模配置。

f)智能设备接口:站控层配置1套智能接口设备。

g)打印机:配置一台针式打印机,两台激光打印机。

2)网络设备

a)站控层网络交换机:配置2台网络交换机。

b)其他网络设备:包括光/电转换器,接口设备(如光纤接线盒或光配线架)

和网络连接线、电缆、光缆及网络安全设备等。

3)间隔层设备

a)I/O测控单元:具有交流采样、测量、防误闭锁、同期检测、就地断路器

紧急操作和单接线状态及测量数字显示等功能,对全站运行设备的信息

进行采集、转换、处理和传送。开关电气设备按每个电气单元配置,母

线单元按每段母线单独配置,公用单元单独配置。

b)各二次盘室及各开关柜室网络交换机:各配置2台网络交换机,用于现

地各单元设备组网及与站控层网络交换机连接。

(4)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功能

计算机监控系统设置如下功能:

1)数据采集和处理

监控系统能实现数据采集及处理功能,包括模拟量、开关量、电能量及其它智能装置的数据。监控系统通过I/O测控单元实时采集模拟量、开关量等信息量;通过智能设备接口接受来自其他智能装置的数据。模拟量除直流电压、温度通过变送器输入外,其余电气量采用交流采样输入;开关量通过无源接点输入;其它智能设备信息采用数据通信的方式输入。

监控系统对模拟量进行定时采集、越限报警;对状态量进行定时采集、设备异常报警及事件记录等数据处理。

2)数据库的建立与维护

监控系统应建立实时数据库,存储并不断更新来自I/O单元及通信接口的全部实时数据;应建立历史数据库,存储并定期更新需要保存的历史数据和运行报表数据。

数据库应有极高的安全性,所有经采集的数据均不能修改,数据库应能在线维护,或离线生成数据库。

3)控制操作

监控系统的控制对象包括:各电压等级的断路器及隔离开关、主变压器及所用变分接头位置、无功补偿设备的投/切、其它重要设备的启动/停止。

监控系统应具有手动控制及自动控制两种控制方式。手动控制包括调度中心控制、站内中控室控制、就地手动控制,同时具备调度中心控制/站内中控室控制、站内中控室控制/就地手动控制的切换功能,控制级别由高到低顺序为:就地、站内中控室、调度中心。自动控制包括顺序控制和调节控制,在站内中控室设定其是否采用,电压——无功自动调节控制应充分考虑运行方式的需要及各种闭锁条件。

当监控系统站控层及网络停运时,应能在间隔层对断路器进行一对一操作。

风电工程质量评估 报告

特变电工十三师红星一牧场风电场工程 工程监理质量评估报告 四川能达水利水电咨询有限公司 特变电工农十三师红星一牧场风电场工程监理部 二〇一五年十二月

审定:许言希 审查:孟祥福 编写:韩超、胡双林、商富强、董鹏

工程监理质量评估报告 一、工程概况: 1、工程项目概况及参建单位: 1.1 工程项目名称:特变电工十三师红星一牧场一、二期风电场99MW工程。 1.2 工程参建单位: 建设单位:哈密新特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监理单位:四川能达水利水电咨询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新疆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总承包单位:特变电工新能源责任有限公司 1.3工程地点及现场条件: 特变电工农十三师红星一牧场风电场工程位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十三师。距离哈密地区巴里坤县城70km,风电场距三塘湖乡直线距离约27km;与哈密市直线距离约152km,风电场区域海拔高度约在1390—1450m,场地开阔,地形较平坦,地势南部高,北部低。 1.4工程建设规模: 本项目设计一、二期2×49.5MWp风力发电机组。一期安装33台单机容量为 1.5MWp的风力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49.5MWp,预计平均年上网电量为10048 .5 万kW?h,年等效满

负荷小时数为2030h,容量系数为0.2317;二期安装33台单机容量为1.5MW的风力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49.5MW,预计平均年上网电量为10444 .5 万kW?h,年等效满负荷小时数为2110h,容量系数为0.2409。风电场新建一座110kV升压变电站,一回110kV出线接入红星220KV风电汇集站。 1.5建设投资:一期工程静态投资43394.47万元动态投资44649.44万,二期工程静态投资42128.55万元动态投资43346.91万。 2、工程施工概况: 2.1风机基础:按照设计要求,用GPS测放出风机基础中心点,采用挖掘机基础开挖等工作,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进行预埋件安装及垫层浇筑工作。基础环吊装后进行水平度测量,在基础环法兰外侧均匀分布6个标准点,用水平仪进行观测,各观测点偏差值应满足厂家要求≤3mm,在钢筋安装过程中避免影响到基础环,钢筋安装完成后由监理验收合格后进行基础混凝土浇筑,浇筑拆模后进行沥青漆防腐,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的抗压强度后进行土石方回填工作。 2.2箱变基础: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土石方开挖、钢筋制作、预埋件埋设、箱变接地。 2.3风机吊装:风力发电机组的主辅设备、材料及吊装工具到场卸货、清点验收。在风机基础施工完毕并验收合格,具备安装条件后,就可进行风机的安装工作。根据设备结构特点,风机安装从

XXXXXXXX风电场工程 土建及安全专业强制性条文实施细则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XXXXXXXXXXX工程公司 XXXX风电项目部 编制日期:二0一X年X月X日

风电场工程强制性条文实施计划 前言 (1) 第一章:110KV升压站建筑工程施工 (4) 第二章:风机基础工程施工 (11) 第三章:110KV升压站及风电场土建安全施工工程 (13)

前言 为加强XXXXXXXXX风电场工程建设过程控制,强化质量安全责任,规范质量安全行为,确保工程建设严格执行强制性条文,保证工程质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制定本计划。 本计划贯彻“强制性条文、强制性执行”的指导思想;本标准由如下部分组成: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79号)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93号)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373号) 《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大纲(火电、送变电部分增补版) 《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建设部令第81号,2000.8.25)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汇编) (1)房屋建筑部分(2009版) (2)电力工程部分(2006版) 《输变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管理规程》(2008版) 国家及行业有关电力工程建设的技术与管理方面的规范、规程、标准。 一、强条的实施 1、强制性条文与强制性标准的其它条款都应认真执行,对违反强制性条文规定者,无论其行为是否一定导致事故的发生,都将依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建设部81号令的规定进行处罚,即“事前查处”。 2、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更改强制性条文。 3、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违反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行为,有权向上级主管部门检举、控告、投诉。 4、工程项目开工前,施工单位应按单位、分部、分项工程明确本工程项目所涉及的强制性条文,编制《工程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计划》经内部审批后,报监理单位审核,建设单位批准执行,保证工程项目执行强制性条文的完整性。工程施工强制性条文实施计划见表1。

2.风电工程专用标准 2.1 风电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概算编制办法及计算标准 FD001—2007 2.2 风电场工程等级划分及安全标准(试行) FD002—2007 2.3 风电机组地基基础设计规定(试行) FD003—2007 2.4 风电场工程概算定额 FD004—2007 2.5 风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范 DL/T 5383—2007 2.6 风力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 DL/T 5384—2007 2.7 风力发电场项目建设工程验收规程 DL /T 5191—2004 2.8 风力发电机组验收规范 GB/T 20319—2006 2.9风力发电场运行规程 DL/T 666-2012 2.10风力发电场安全规程 DL 796-2012 2.11风力发电场检修规程 DL/T 797-2012 2.12风力发电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 DL/T 5067-1996 2.13风力发电机组设计要求GB/T18451.1 2.15风电场风能资源测量方法 GB/T 18709-2002 2.16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方法 GB/T 18710-2002 2.17风力发电机组装配和安装规范 GB/T 19568-2004 2.18风电场场址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规定发改能源[2003]1403号 2.19风电特许权项目前期工作管理办法发改能源[2003]1403号 2.20风电场工程前期工作管理暂行办法发改办能源[2005]899号 2.21风电场工程建设用地和环境保护管理暂行办法发改能源[2005]1511号 2.22风电工程安全设施竣工验收办法水电规办[2008]001号 2.23风力发电机组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T 19960.1-2005 2.24风力发电机组第2部分:通用试验方法 GB/T 19960.2-2005 2.25风力发电机组电能质量测量和评估方法 GB/T 20320-2014 2.26风力发电机组异步发电机第1部分:技术条件 GB/T 19071.1-2003 2.27风力发电机组异步发电机第2部分:试验方法 GB/T 19071.2-2003 2.28风力发电机组塔架 GB/T 19072-2010 2.29风力发电机组功率特性试验 GB/T 18451.2-2012 2.30风力发电机组电工术语 GB/T 2900.53-2001 2.31风力发电机组控制器技术条件 GB/T 19069-2003 2.32风力发电机组控制器试验方法 GB/T 19070-2003 2.33风力发电机组齿轮箱 GB/T 19073-2008 2.34风力发电机组风轮叶片 JB/T 10194-2000

大唐定边张家山风电场一期工程(49.5MW)强制性条文执行计划 西北电力建设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大唐定边张家山风电场一期工程监理部 2010年6月

批准:审核:编制:

风电场工程强制性条文实施计划 前言 (1) 第一章:变电站建筑工程施工 (4) 第二章:输电线路工程施工 (12) 第三章:风机基础工程施工 (22) 第四章:电缆线路工程施工 (24) 第五章:电气安装工程施工 (26) 第六章:风电场安全施工工程 (29)

前言 为加强大唐定边张家山风电场一期工程(49.5MW)建设过程控制,强化质量安全责任,规范质量安全行为,确保工程建设严格执行强制性条文,保证工程质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制定本计划。 本计划贯彻“强制性条文、强制性执行”的指导思想;本标准由如下部分组成:《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79号)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93号)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373号) 《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大纲(火电、送变电部分增补版) 《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建设部令第81号,2000.8.25)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汇编) (1)房屋建筑部分(2009版) (2)电力工程部分(2006版) 《输变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管理规程》(2008版) 国家及行业有关电力工程建设的技术与管理方面的规范、规程、标准。 一、强条的实施 1、强制性条文与强制性标准的其它条款都应认真执行,对违反强制性条文规定者,无论其行为是否一定导致事故的发生,都将依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建设部81号令的规定进行处罚,即“事前查处”。 2、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更改强制性条文。 3、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违反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行为,有权向上级主管部门检举、控告、投诉。 4、工程项目开工前,施工单位应按单位、分部、分项工程明确本工程项目所涉及的强制性条文,编制《工程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计划》经内部审批后,报监理单位审核,建设单位批准执行,保证工程项目执行强制性条文的完整性。工程施工强制性条文实施计划见表1。

风电场工程建设标准与成果汇编 第一篇国家政策法规 1、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大型风电场建设前期工作的通知(发改办能源[2003]408号) 2、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风电特许权项目前期工作管理办法及有关技术规定的通知(发改能源[2003]1403号) 附件一:风电特许权项目前期工作管理办法 3、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风电场工程前期工作有关规定的通知(发改办能源[2005]899号) 附件一:风电场工程前期·工作管理暂行办法 4、关于印发《风电场工程建设用地和环境保护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发改能源[2005]1511号) 附件:风电场工程建设用地和环境保护管理暂行办法 5、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完善风力发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发改价格[2009]1906号) 附件:全国风力发电标杆上网电价表 6、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加强可再生能源工程定额和造价管理有关问题的复函(发改办能源[2008]135号) 7、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可再生能源发电工程定额和造价工作管理办法》的通知(发改办能源[2008]649号)附件:可再生能源发电工程定额和造价工作管理办法

8、关于印发《风电场工程安全设施竣工验收办法》的通知(水电规办[2008]0001号) 附件:风电场工程安全设施竣工验收办法 9、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风电标准建设工作规则》、《能源行业风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章程》和《风电标准体系框架》的通知(国能科技[2010]162号) 10、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风电信息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能新能[2011]136号) 11、国家能源局《风电开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国能新能[2011]285号) 12、国家能源局《关于规范风电开发建设管理有关要求的通知》(国能新能〔2012〕47号) 13、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风电场工程竣工验收管理暂行办法和风电场项目后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能新能[2012]310号)第二篇国家技术标准与技术规定 1、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全国风能资源评价技术规定》的通知(发改能源(2004]865号) 附件:全国风能资源评价技术规定 2、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风电场工程前期工作有关规定的通知(发改办能源(2005]899号) 附件二:风电场工程规划报告编制办法

分布式风电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规划设计 / 投资分析

摘要 该分布式风电项目计划总投资11887.9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8284.3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69.69%;流动资金3603.56万元,占项目 总投资的30.31%。 达产年营业收入27976.00万元,总成本费用21795.34万元,税金及 附加225.45万元,利润总额6180.66万元,利税总额7258.61万元,税后 净利润4635.49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2623.11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51.99%,投资利税率61.06%,投资回报率38.99%,全部投资回收期4.06年,提供就业职位499个。 本报告所描述的投资预算及财务收益预评估均以《建设项目经济评价 方法与参数(第三版)》为标准进行测算形成,是基于一个动态的环境和 对未来预测的不确定性,因此,可能会因时间或其他因素的变化而导致与 未来发生的事实不完全一致,所以,相关的预测将会随之而有所调整,敬 请接受本报告的各方关注以项目承办单位名义就同一主题所出具的相关后 续研究报告及发布的评论文章,故此,本报告中所发表的观点和结论仅供 报告持有者参考使用;报告编制人员对本报告披露的信息不作承诺性保证,也不对各级政府部门(客户或潜在投资者)因参考报告内容而产生的相关 后果承担法律责任;因此,报告的持有者和审阅者应当完全拥有自主采纳 权和取舍权,敬请本报告的所有读者给予谅解。

总论、项目背景及必要性、项目市场前景分析、建设规划、选址方案、项目工程设计说明、项目工艺说明、环境影响概况、安全规范管理、项目 风险应对说明、节能方案分析、项目实施进度计划、投资方案说明、项目 经营效益分析、综合结论等。

灵璧磬阳120MW地面光伏电站项目 35kV集电线路 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线路执行计划 批准:日期: 审核:日期: 编写:日期: 安徽天任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2016年08月19日

目录 1、工程概况 (2) 2 编制目的 (2) 3 编制依据 (2) 4、强制性条文实施组织机构 (4) 5、强制性条文实施措施 (6) A强制性条文实施计划表 (7) B 线路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记录表 (7) C 施工安全强制性条文执行记录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灵璧磬阳120MW地面光伏电站项目地址位于灵璧县渔沟北与朝阳交界的马山及其附近山域,面积约占3600余亩。场地为山坡地,山石为主,覆土较少,植被稀。光伏电站项目总装机规模120MW,通过120个光伏逆变器单元整流升压后接入光伏电站内110Kv配电装置。本工程以一回路110Kv架空线路T接入离建设地点约20公里的刘尧-浍沟110Kv线路,通过刘尧变电所并入国家电网。光伏电站安装480000块250多晶硅光伏组件总装机容量120MW,基本布置120个光伏列阵整个光伏列阵成矩形分布。由计划于2017年建成。2、编制目的 为了实现本工程的各项目标,依据目前电力工程建设标准,对涉及人民生命安全、人身健康、环境保护和其他公众利益的因素,必须严格执行的强制性规定,同时考虑保护资源、节约投资、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政策要求的相关规定,针对本工程特点,特制定本强制性条文执行计划。 3、编制依据 1)《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79号) 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 3)《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93号) 4)《电力监管条例》(国务院令第432号) 5)《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 6)《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373号) 7)《关于开展电力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情况检查的通知》(国家电监会办公厅、建设部办公厅电输(2006)8号) 8)《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大纲》(2009版) 9)《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建设部令第81号,2015) 10)《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011版 11)《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发电厂变电所电气部分) 12)《电力工程达标投产管理办法》(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2006年版) 13) 国家及行业有关电力工程建设的技术与管理方面的规范、规程、标准 4、强制性条文实施组织机构 为了使强制性条文得到有效的宣传、贯彻和落实,确保工程施工合法性,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风电场工程设计导则目录 1 范围 1.1 本导则适用于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及其全资、控股公司所属或管理的国内建设的陆上风电场工程,在国外投资建设的工程可参照执行。 1.2本导则适用于装机容量为50MV级以上的并网型风电场工程设 计,其他规模和离网型风电场工程可参照执行。 1.3本导则适用于风电机组单机容量为750kM级以上的风电场工场设计,其它机组可参照执行。 1.4本导则适用于新建和扩建的风电场工程设计,改建工程的设计可参照执 行。 1.5本导则由中国华能集团公司负责解释。 2 总则 为贯彻落实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两高一低” (高速度、高质量、低造价)的基建方针,按照“安、快、好、少、廉”的基建工作管理要求,规范和促进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所属区域公司、产业公司的风电场工程建设工作,统一和明确设计标准,特制定本导则。 本导则作为中国华能集团公司的企业标准,如与国家的强制性标准不一致时,应按照国家标准执行。 本导则按国家和行业现行的标准、规程、规范编制。如遇标准、规程、规范调整或新增,则以最新颁布的标准、规程、规范为准。 风电场工程设计一般包括风电场和升压变电站(开关站)两部分,风电所 长勤务员接入系统设计按有关规定执行。

风电场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1风电场工程设计应符合安全可靠、技术先进和经济适用的要求; 2风电场工程设计应在工程中长期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应正确处理近期 建设和远期规划的关系,充分考虑后期工程建设的可能性; 3风电场工程设计应充分利用场区已有的设施,统筹考虑分期建设情况,避免重复建设; 4风电场工程设计中,工程建设用地应与规划、国土等部门相直辖市,必须坚持节约用地、集约用地的原则; 5风电场工程设计应落实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减少工程建设对环境和植被的破坏; 6风电场工程设计应采用先进技术、先进方法,减少损耗,以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7风电场工程设计应符合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的要求,落实安全预评价提出的安全对策措施; 8风电场工程生产运营管理模式一般考虑“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原则。 风电场工程设计一般包括工程规划、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项目核准申请报告)、招标设计、施工图设计、竣工图编制等阶段。各设计阶段文件编制深度应满足国家和待业现行的标准、规程、规范及相关规定的要求。 各设计阶段的工作内容 1工程规划阶段 按照风电场工程规划的编制要求,收集基本资料,编制风电场工程规划报告,主要工作内容和深度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风电场工程前期工作有关规

风电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设计概算编制办法及计算标准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投资体制改革的需要,规范风电场工程设计概算的项目划分、费用构成和计算标准,统一编制内容、深度和表现形式,合理确定工程投资,特修编《风电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概算编制办法及计算标准》(以下简称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规划建设的大、中型风电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概算的编制,其他风电场项目可根据具体情况参照执行。编制上述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估算时也可参考。 第三条设计概算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项目经济评价的基础,设计概算经核准后,是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进行工程审计、项目法人筹措建设资金和控制、管理工程造价的依据。 第四条设计概算的编制单位应具备相应的工程造价咨询资质;概算编制人员应具备相应的工程造价专业执业资格和从业资格,掌握政策,熟悉工程,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在编制过程中应充分了解工程建设条件、收集相关工程资料,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合理选用定额、费用标准和价格。 第五条风电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概算,应按编制年的价格水平及国家有关政策进行编制。 第二章项目划分 第六条风电场工程项目划分包括设备及安装工程、建筑工程和其他费用三部分。 (一)设备及安装工程 指构成风电场固定资产的全部设备及其安装工程。由以下内容组成: ⒈发电设备及安装工程,包括风电机组和塔筒(架)、机组配套电气设备、机组变压器、集电线路等设备及安装工程。

⒉升压变电设备及安装工程,包括主变压器系统、配电装置、无功补偿系统、所用电系统和电力电缆等设备及安装工程。 ⒊通信和控制设备及安装工程,包括监控系统、直流系统、通信系统、远动和计费系统等设备及安装工程。 ⒋其他设备及安装工程,包括采暖通风和空调系统、照明系统、消防系统、生产车辆、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工程及全场接地等设备及安装工程。 (二)建筑工程 风电场建筑工程由以下内容组成: ⒈发电设备基础工程,包括风电机组和塔筒(架)、机组变压器等设备的基础工程。 ⒉变配电工程,主要指主变压器、配电设备基础和配电设备构筑物的土石方、混凝土、钢筋及支(构)架等。 ⒊房屋建筑工程,包括中央控制室、配电装置室、辅助生产建筑、办公及生活文化建筑及其室外工程等。 ⒋交通工程,包括新建及改扩建的公路、桥梁及码头等。 ⒌施工辅助工程,包括施工电源、施工水源、施工道路、风力发电机组安装平台场地平整、施工围堰及大型专用施工设备(如大型吊车)安拆及进出场等。 ⒍其他,包括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护工程、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工程、变电所场地平整工程和其他工程等。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护工程指为减轻或消除项目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而采取的各种保护工程和措施所发生的费用,主要包括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等工程。 消防设施指消防水池等土建设施。 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工程指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中的土建工程。 变电所场地平整指风电场变电所场地平整及其土石方工程。 (三)其他费用 ⒈建设用地费,包括土地占用费、旧有设施迁移补偿费和余物拆除清理费。 ⒉建设管理费,包括工程前期费、建设单位管理费、建设监理费、项目咨询服务评审费、工程验收费和工程保险费。 ⒊生产准备费,包括生产人员培训及提前进厂费、办公及生活家具购置费、工器具及生产家具购置费、备品备件购置费和联合试运转费。 ⒋勘察设计费,包括勘察费、设计费、施工图预算编制费及竣工图编制费等。

*****风电场工程项目强制性条文实施计划 编制: 初审: 审核:批准: 二?一八年十月 专业资料 一、编制目的 防止发生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人身健康、环境保护和其他公众利

益的事件,确保*******风电场工程项目建设质量、杜绝发生质量事故,

明确各责任主体执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责任,提高《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执行力,实现本工程顺利达标投产,特制定本计划。二、编制依据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79号)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93号)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 《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9号)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 《电力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大纲》(2013版) 《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建设部令第81号。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13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016版)。 《输变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管理规程》国家电网公司 (2016 版) 三、适用范围 本计划适用于******风电场工程项目新建工程勘察设计、施工、设备验收、安装、调试的全过程。 四、工程概况 ****** 专业资料

五、目标安全目标:杜绝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不发生一般及以上安全事故;质量目标:杜绝较大及以上质量事故,不发生一般及以上质量事故; 六、职责与分工 1、项目经理职责: 1.1 负责贯彻《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的领导工作,全面履行合同, 对“强制性条文”的核查活动进行督促; 1.2 定期组织“强制性条文”执行情况的总结会议,对执行条文核查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及时纠正偏差;确保强制性条文执行的有效性、及时性及核查项目的覆盖率; 1.3 参与“强制性条文”的核查活动;并对质量检查结果行使一票否决权。 2、项目副经理职责: 2.1 在项目经理领导下行使项目经理的管理职责; 2.2 对质量检查结果行使一票否决权; 2.3 参与“强制性条文”的核查活动;并对质量检查结果行使一票否 决权。 3、专业工程师职责: 3.1 在项目经理领导下行使管理职责; 3.2 根据工程承建项目,确定所含承建工程项目的强条执行标准; 3.3 编制“强制性条文执行计划” ;

风电场工程质量验收项目划分表(doc 40页)

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范围表工程名称:XXXX200MW风电场工程 工程编号 工程名称关 键 ︵ 重 要 ︶ 工 程 验收单位检验方式 标准编号 单位工程子 单 位 工 程 分 部 工 程 子 分 部 工 程 分 项 工 程 检 验 批 ︵ 分 段 ︶ 施 工 单 位 勘 测 单 位 设 计 单 位 监 理 单 位 建 设 单 位 见 证 点 ︵ W ︶ 停 工 待 检 点 ︵ H ︶ 旁 站 点 ︵ S︶ 01 风力发电机组安装工程√√√√DFFD—13(自行设计) 01 —81 750kw风力发电机组安装★√√√√DFFD—13(自行设计)01 风力发电机组基础工程√√DL/T5210表3.0.18—3 01 土方工程√√DL/T5210表3.0.18—3 01 定位及高程控制√√DL/T5210表3.0.18—2 01 定位及高程控制√√√DL/T5210表5.2.1 02 挖方√√DL/T5210表3.0.18—2 01 土方开挖√√√DL/T5210表5.3.1 03 填方√√DL/T5210表3.0.18—2 01 土方回填√√√DL/T5210表5.3.2 02 基础工程√√DL/T5210表3.0.18—3 01 垫层√√DL/T5210表3.0.18—2 01 垫层√√√DL/T5210表5.12.7 02 模板工程√√DL/T5210表3.0.18—2 01 模板安装√√√DL/T5210表5.10.1 02 模板拆除√√√DL/T5210表5.10.4 03 钢筋工程√√DL/T5210表3.0.18—2 01 钢筋加工√√√DL/T5210表5.10.5 02 钢筋安装√√√DL/T5210表5.10.6 04 混凝土工程√√DL/T5210表3.0.18—2 01 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DL/T5210表5.10.7 02 混凝土施工√√√DL/T5210表5.10.8 03 混凝土结构外观及尺寸偏差√√√DL/T5210表10.3.7 02 箱式变压器工程√√DL/T5210表3.0.18—3 01 箱式变压器基础工程√√DL/T5210表3.0.18—3 01 定位及高程控制√√DL/T5210表3.0.18—2 01 定位及高程控制√√√DL/T5210表5.2.1 02 模板工程√√DL/T5210表3.0.18—2 01 模板安装√√√DL/T5210表5.10.1 02 模板拆除√√√DL/T5210表5.10.4 03 钢筋工程√√DL/T5210表3.0.18—2 01 钢筋加工√√√DL/T5210表5.10.5

中国华能风电工程设计导则 1 范围1 2 总则2 3 风能资源测量12 3.1 风电场宏观选址12 3.2 测风方案13 3.3 测风数据采集与整理18 4 风能资源分析评判21 4.1 风能资源分析21 4.2 风能资源评判26 5 风电场总体规划29 5.1 建设条件初步分析与评判 29 5.2 风电场总体规划34 6 风电机组选型36 6.1 风电机组选型原则 36 6.2 风电机组选型比较 37 6.3 风电机组轮毂高度选择40

6.4 风电场发电量估算 40 7 风电场总体布置42 7.1 风电机组布置方案 43 7.2 微观选址45 7.3 升压变电站位置选择48 8 风电场测量50 8.1 测量原则50 8.2 测量技术要求51 8.3 测量成果59 9 风电场地质勘察60 9.1 勘察时期划分60 9.2 各时期勘察技术要求62 9.3 勘察成果整编69 10 风电场土建设计71 10.1 交通工程71 10.2 风电机组基础设计78 10.3 箱变基础设计 101 11 升压变电站土建设计102

11.1 升压变电站总平面布置原则 102 11.2 建筑设计107 11.3 结构设计112 11.4 采暖、通风空调设计 117 11.5 给排水设计123 12 电气设计128 12.1 接入电力系统设计128 12.2 电气一次设计 143 12.3 电气二次设计 158 12.4 场内架空线路设计186 13 消防设计193 13.1 一样设计原则 193 13.2 消防总体设计 194 13.3 工程消防设计 195 13.4 施工消防设计197 14 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198 14.1 一样规定 198 14.2 要紧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200

风电场工程规划报告编制办法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05 5 年月

风电场工程规划报告编制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了促进风电事业发展,合理开发利用风能资源,确保风电场建设的有序开展,特制定《风电场工程规划报告编制办法》(以下简称本办法)。本办法对编制风电场工程规划报告应遵循的原则、工作程序、工作内容、应满足的工作深度和技术要求作出规定。 第二条 风电场工程规划应贯彻统一规划、分期实施、综合平衡、讲求效益、合理开发、保护资源的原则,同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及电力发展规划保持一致,并与土地利用和环境保护等相协调。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单位的风电场工程规划,非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单位的地区风电场工程规划或其它风电场项目发展规划可参照执行。 第二章 编制依据和任务 第四条 风电场工程规划应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政策,符合行业的有关规定。 第五条确定规划目标、规划范围、规划水平年和实施年份。 第六条规划阶段的主要内容和基本任务 1对规划风电场的建设条件进行调查,取得可靠的基础资料,并进行分析归纳,作为规划的依据。 1) 收集规划风电场及周围比例尺不小于1:50000的地形图,地形图范围应在风电场范围基础上向四周延伸10km; 2) 收集规划风电场附近长期测站气象资料、灾害情况、长期测站基本情况(位置、高程、周围地形地貌及建筑物现状和变迁,资料记录,仪器,测风仪位置变化的时间和位置)以及近30年历年各月平均风速; 3) 收集已有的风能资源普查及风电场选址成果。如有条件,应收集规划风电场场址处或附近已有连续一年的现场实测数据和已有的风能资源评估资料; 4) 收集规划风电场场址区工程地质资料; 5) 收集规划风电场所在地区交通运输条件资料; 6) 收集规划风电场所在地区电网地理接线图,电力系统概况及发展规划等; 7) 收集规划风电场所在地区土地利用规划、已查明重要矿产资源分布、自然环境

华电浙江长兴和平70MW风电场工程《强制性条文》执行计划 批准: 审核:

编制: 中国十五冶华电浙江长兴和平风电场工程项目经理部 2015年5月30日

目录 目录 ......................................................................................................................................................................................................................... I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强条实施组织机构及职责 (1) 第三章强条实施依据的管理 (2) 第四章强条实施依据的培训 (6) 第五章强条实施的执行 (6) 1、强制性条文的实施 (6) 1.1 基本规定 (6) 1.2 强制性条文实施准备 (8) 工程编号 (15) 工程名称 (15) 1.3 强制性条文的执行 (17) 1.4 强制性条文执行情况的检查 (18) 1.5 强制性条文执行情况的核查 (19) 附规范性引用文件 (20)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中国十五冶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贯彻执行国家关于工程建设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技术标准的管理,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与安全,根据公司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工程建设的过程就是执行国家有关工程强制性条文的过程。强制性条文实施计划的编制与执行应与建设工程日常的质量与安全管理紧密结合,监督检查应与管理体系合规性检查有机结合,切忌“两层皮”和形式主义,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和增加额外的负担。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新建、扩建工程项目,参与其工程建设的施工单位均应贯彻执行。 第二章强条实施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一条在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前,应成立强制性条文执行领导小组。 第二条强制性条文执行领导小组由项目监理部和各参建单位项目部组成。 强制性条文执行领导小组职责为: 1 负责贯彻《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的领导工作,负责技术管理,负责《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中安全条款的监督检查,负责本专业《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相关条款的组织实施。 2 监理单位是《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的监督实施单位,监理工程师负责本专业强制性条文的监督实施。 3 施工单位是《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的实施单位,负责强制性条文的实施,并做好自查工作。 第三条各参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监理部总监为贯彻《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的第一责任人;并指定本部门人员具体负责《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在本工程中的实施与监督检查工作。 1 项目经理职责: 1.1 项目经理是项目监理部执行《强制性条文》的负责人,对本项目执行《强制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统一规蓝山紫良风电场50MW风电项目的表格形式,根据《电力建设工程监理规》(DL/T 5434-2009)、《建设监理规》(GB/T50319-2013)、《蓝山紫良风电场50MW风电项目基建工程档案管理细则(试行)》( Q/LSXNY-GC(007)-2017 )和风力发电企业科技文件归档与整理规(NB/T 31021-2012)结合工程建设实际情况,制订本规定。 1.编制与使用说明如下:《电力建设工程监理基本表式》共分四大类:A类表(总承包单位用表)30个表式、B类表(监理单位用表)10个表式、C类表设计单位用表)4个表式、D类表(各方通用表)2个表式。 注:现场资料在审核过程如需增加审核单位,可在监理、业主确认后进行添加。 2.说明:打印及书写要求 2.1统一使用标准A4幅面白色打印纸,大于A4幅面的图表或图纸,应折叠成A4幅面;小于A4幅面的,要居中用防虫性的不干胶粘贴在A4复印纸上,一纸上也可粘贴两及以上小幅面文件。 2.2文件必须使用激光打印机打印,不得使用喷墨或针式打印机。 2.3打印文档页边距:要求左边距(装订侧)25mm,右边距20 mm,上边距20mm,下边距20mm; 2.4文字规格:标题为宋体三号加粗,正文为宋体小四,表格文字可用宋体小四或五号,行间距为1.5倍行距,首行缩进2字符,英文、数字均采用宋体。 2.5必须用使用符合档案管理耐久性要求的材料书写,可用墨水、碳素墨水、蓝黑墨水、黑色签字笔、原子印油等,不能用纯蓝墨水、红墨水、铅笔、圆珠笔、蓝色签字笔、彩笔、荧光笔、普通印油、热敏传真纸或复写纸等材料书写。 2.6严禁涂改、刮改及修正液涂改。 2.7用于记录的专业施工与验收表格式文件,应符合现行电力行业标准的格式,没有填写容的空白格应划线或加盖“以下空白”章,以示闭环。 2.8各项文件的表式和数据要用合格的书写材料书写,容、结论填写和签字盖章手续要

国电定边黄湾50MW风电工程 主要技术规范清单(创优) 批准 编制 宁夏兴电工程监理公司 国电定边黄湾50MW风电工程项目监理部 2015年9月

风电工程主要技术规范清单(国电创优) 总目录 1综合性标准或文件 2风电工程专用标准 3电气标准 4建筑工程标准 5相关材料标准 6本工程全部设计、设备、施工、调试的技术文件 7安全文明施工规范和文件 8创优规范和文件 9法律、法规、文件 10道路工程 1综合性标准或文件: 1.1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国电电源〔2002〕896 号 1.2 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导则建质〔2003〕162 号; 1.3 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规定(暂行) 电建质监〔2005〕52 号; 1.4实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监督规定(2000)建设部令81号 1.5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输变电工程部分)2013 1.6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工业建筑部分) 2013; 1.7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2013; 1.8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 2011版中电联(含通用、火电、水电、风电、输变电、) 1.9 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国电电源〔2002〕49 号; 1.10 建筑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标准JGJ/T250-2011 1.11 电力建设工程土建试验室资质认证管理办法电建质监(2005)56号 1.12 测绘资质管理规定 2014 1.13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管理规定(2007)建设部令160 号; 1.14 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2007)建设部令159 号;

1.15 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 GB/T50430-2007 1.16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293 号 1.17 工程建设勘察企业管理规范 GB/T50380-2006 1.18 工程建设设计企业管理规范 GB/T50379-2006 1.19 关于加强测绘质量管理的若干意见国测国字[2008]8 号 1.20 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 GB/T50358-2005 1.21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 JGJ 146 — 2013 1.22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 46 — 2005 1.23 电力工程调试能力资格管理办法(2013 版) 1.24 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规定建质[2008]75 号 1.25 工程监理企业资质管理规定(2007)建设部令158号; 1.26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 GB/T50326-2006; 1.27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 GB 50319-2013 1.28 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 DA/T28-2002; 1.29 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 GB/T50328-2001; 1.30 风力发电企业科技文件与归档整理规范NBT31021-2012 1.31 电子文件归档管理规范 GB/T 11894—2002 1.32 照片档案管理规范 GB/T 11821—2002 1.33 重大建设项目档案验收办法档发〔 2006〕 2 号 2. 风电工程专用标准 2.1 风电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概算编制办法及计算标准 FD001—2007 2.2 风电场工程等级划分及安全标准(试行) FD002—2007 2.3 风电机组地基基础设计规定(试行) FD003—2007 2.4 风电场工程概算定额 FD004—2007 2.5 风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范 DL/T 5383—2007 2.6 风力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 DL/T 5384—2007 2.7 风力发电场项目建设工程验收规程 DL /T 5191—2004 2.8 风力发电机组验收规范 GB/T 20319—2006 2.9 风力发电场运行规程 DL/T 666-2012 2.10 风力发电场安全规程 DL 796-2012

风电项目建设过程简介 一个风电场项目的投资和建设必须与项目所在地的风电规划和电网建设规划相一致,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电力消费水平和电网接纳或输送能力相一致。在此基础上,从有了建设风电场的意向,确定了风场场址,到最后建成风电场投入生产,一般要经历项目立项(项目建议书的申报和批准)、可行性研究、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几个阶段。各阶段的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有很大的不同,本文将分别介绍其具体要求。 1 风电场项目的立项 风电场项目的立项是在风电规划的基础上,由有意开发风电的企业发起(或由政府部门提出设想后由企业操作),提出开发风电的项目,而后由政府有关部门批准。风电场立项之前首先要确定厂址,应选择风况较佳,交通运输、安装运行和上网条件都较好的地点做场址。风电场的厂址选择也应通过大范围初选、初步测风、测风数据处理、风能资源评估等几个步骤,最后综合分析确定风电场场址。具体方法需按照我国电力行业标准《风力发电厂选址导则》进行。 场址选定,有了一定的测风资料并经评估可开发之后,就可以组织进行风电项目预可行性研究[预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和深度可以参见国家电力公司下发的《风力发电项目预可行性研究内容深度规定》(试行)]。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经有关权威部门审查通过后,可组织编制风电场项目建议书,并按国家规定的程序上报审批。

风电场项目建议书包括的主要内容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工程建设规模、工程建设条件(包括风力资源资料及其评价)、环境影响评价及节能效益分析、投资估算及筹资方案、经济分析和财务评价等。此外,还需取得以下附件: (1) 预可行性研究及其审查意见。 (2) 项目发起人意向书。 (3) 土地征用意向书。 (4) 当地环保部门的意向函。 (5) 同意电量上网的意向函。 (6) 银行贷款意向函。 将风电场项目建议书连同所需附件一起上报有关主管部门,申请风电场项目的立项。我国目前负责审批风电项目的主管部门主要是国务院职能部门国家发改委及他们的下属机构。项目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上报相关部门审批。项目申报立项过程中可能要准备回答国家主管部门提出的一些问题,补充有关的材料等等。直到国家正式行文批复项目建议书,同意所申报的项目予以立项后,项目的立项工作才算完成。 2 风电场项目的可研报告 风电场项目经批准立项以后,可以进行风电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风电场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有关内容和深度要求,按我国已颁发的电力行业标准《风力发电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进行。风电场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内容是在预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的进一

目录 1、工程概况 (1) 2、编制目的 (1) 3、编制依据 (1) 4、施工强条实施组织机构 (2) 4.1、项目部职责 (2) 4.2、项目经理强制性条文执行工作职责 (2) 4.3、项目副经理对强制行条文执行工作职责 (3) 4.4、项目总工强制性条文执行工作职责 (3) 4.5、项目部专职安全员强制性条文执行工作职责 (3) 4.6、班(组)长强制性条文执行工作职责 (4) 4.7、技术员强制性条文执行工作职责 (4) 5、施工强制性条文实施措施 (4) 5.1、检查和实施工流程 (4) 5.2、施工强制性条文实施措施 (5) 附件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执行标准清单 (6) 附件2:《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方案表 (8) 附件3:《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学习培训记录 (20)

1、工程概况 国电康保五福堂风电场300MW项目风电机基础承台及箱变基础工程(Ⅱ标段)位于省市康保县五福堂项目的北部区域,共有51台风力发电机组。 本标段工程施工包括51台风电机组及箱变基础施工。 建设单位:国电天唯康保风能 监理单位:兴源工程建设监理 施工单位:国基建设集团 2、编制目的 为规国电康保五福堂风电场300MW项目风电机基础承台及箱变基础工程(Ⅱ标段)风机基础工程建设期间的施工安全、施工质量、文明施工和施工工艺得到有效控制,强化贯彻执行国家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技术标准的力度,实现工程建设成为优质工程,特制定本执行计划,确保工程到达安全、质量和工期的目标。 3、编制依据 (1)《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79号) (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 (3)《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93号) (4)《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 (5)《电力监管条例》(国务院令第432号) (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7)《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典型大纲》(风力发电部分,2009版) (8)《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建设部令第81号,2000.8.25) (10)《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13版) (11)《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GB50119—2013) (1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2—2002) (1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4—2015) (14)《组合钢模板技术规》(GB50214—2001) (16)《普通混凝土用砂和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2006) (17)《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 (18)《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2006) (19)《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1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