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部编本一年级语文下册基本句式训练!(附解析+练习)

最新部编本一年级语文下册基本句式训练!(附解析+练习)

最新部编本一年级语文下册基本句式训练!(附解析+练习)
最新部编本一年级语文下册基本句式训练!(附解析+练习)

部编版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我多想想去看看

部编版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我多想想去看看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而本课的教学意在通过有感情的朗读等手段,让学生走进文本,引导学生从读入手,感知课文内容,在学习中主动展示自己的本领。教学过程中要少讲解多感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北京的思想感情。在教学时,从课文题目"我多想去看看"导入,再让学生反复诵读,读出这种"我多想去看看"的急切强烈的感情,最后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强化学生的这种感受,从而突破教学重、难点。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制作带有生字的卡片。(学生) 3.查找关于北京天安门升旗仪式的资料;查找关于新疆的资料。(师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媒体导入,整体感知 1.师生谈话,揭示题目。 预设: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北京和新疆吗 生1:去过。 生2:没去过。

师:北京是什么样的呢一首歌中是这样告诉我们的。(播放课件《我爱北京天 安门》,同时老师用优美的动作打节奏) 师:天安门是首都北京的象征,它既雄伟,又壮丽,在首都北京的天安门广场上,国旗每天都同太阳一同升起,那场面非常壮观。你们想去看看吗(多媒体课件出示 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视频) 生:想。 师:你们想知道新疆是什么样的吗美丽的天山上都生长着什么呢 2.导语:有一个孩子,他住在天山,他非常想去北京看看天安门。还有一个孩 子,他家住在北京城,他想去天山看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多想去看看》。 3.看,题目中有一个生字是要求会认的,("想"课件演示红色)谁来拼读 设计意图:新课伊始创设情境,在天安门广场升旗的美丽画面和一曲美妙的音 乐声中导入新课,意在让学生在视觉与听觉的刺激中激发情感。面对天安门广场升旗的 情景,学生产生了浓厚的探索兴趣,形成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为进一步学习课文做好了 铺垫。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教师导学: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注意读准每个字的字音,遇到难读的字或容易 读错的字圈起来。遇到不认识的字,用你喜欢的方法认读它们。 2.学生把生字画出来,小组内多读几遍,想出好办法记住它们。 3.小组汇报。 4.多种方式检查字音。 广场北京告诉天安门非常壮观广场走路 (1)你会读哪个词语(个别学生拼读、开火车读、小老师领读、男女生赛读等。)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各单元梳理

一年级语文下册知识梳理第一单元一、会写字 春风冬雪花飞入姓什么双国王方 青清气晴情请生字左右红时动万 二、易写错的字 春:下面是“日”,不要写成“目”。 雪:上面是雨字头,不要写成“雨”字。 入:撇短捺长。 姓:左边不要写成“忄”。 双:左边最后一笔是点,不要写成捺。 国:里面是“玉”,不要写成“王”。 方:上面有“丶”,不要写成“万”。 气:共四笔,不要写成“乞”。 晴:左边是“日”,不要写成“目”。 字:下面是“子”,不要写成“于”。 左:被包部分是“工”,不要写成“土”。 万:上面没有点,不要写成“方”。 三、会认字 霜吹落降飘游池入姓氏李张古 吴赵钱孙周王官清晴眼睛保护 害事情请让病相遇喜欢怕言互 令动万纯净阴雷电阵冰冻夹

四、同音字、音近字区别 冬(冬天)白(白云)声(叫声)只(一只)有(没有) 东(东西)百(百万)生(生气)知(知道)友(朋友) 五、加偏旁变成新字 舌(话)月(朋)门(们) 工(红)早(草)卜(处) 夕(多)(岁)亡(忙) 六、多音字 落luò落叶降 jiàng 降落少shǎo多少好hǎo好人重 zhòng 重量相xiāng 相信落là落下降xiáng 投降少shào少年好hào 好奇重chóng 重复相xiàng 相貌七、近义词 保护——爱护喜欢——喜爱 八、反义词 保护——破坏广大——窄小 九、词语搭配 万里无云纯净透明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柳绿花红 莺歌燕舞冰雪融化泉水叮咚百花齐放百鸟争鸣 雪花飞舞 十、积累描写春天的词语 《识字1》和《语文园地一》中有关词语写下来。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梳理 一、会写字 吃叫主江住没以会走北京门广过 各种样伙伴这太阳片金秋因为 二、易写错的字 走:先写“土”,再写下面的部分,注意第二笔的竖与第四笔的竖不连写。北:第四笔是“丿”,不要写成“一”。 广:上面有“丶”,不要写成“厂”。 各:上面是“夂”,不要写成“攵”。 种:左边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 样:左边最后一笔是点,不要写成捺。 这:第四笔是点,不要写成捺。 为:笔顺是点、撇、横折钩、点。 三、会认字 吃忘井村叫毛主席乡亲战士面想告 诉路京安门广非常壮观接觉再做各 种样梦伙伴却趣这太阳道送忙尝香 甜温暖该颜因辆匹册支铅棵架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句子专项专题训练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句子专项专题训练 1. 仿照画线句子,接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人需要祝福,需要快乐,需要思念。如果一滴水代表一个祝福,我送你一个东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 例:最后一个太阳害怕极了,慌慌张张地躲进了大海里。 ①小花猫______,______追了过去。 ②妈妈______,______抱住了我。 3. 按要求写句子。 (1)用括号里的词把句子写具体。周总理来到人群中。(笑容满面地) (2)照样子写句子。 例:多么幸福啊,1961年的泼水节! ①多么快乐啊,______! ②多么______,______! 4. 读词语,选几个词语写一句话(最少选两个) 树林歌唱草地喜欢告诉 5. 按要求写句子。 (1)飞快地哥哥的我身边跑到了(连词成句,并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2)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用划线的词语写句子) (3)______的落叶忙着邀请小伙伴,请他们尝尝水果的______。(把句子写具体) 6. 照样子接着往下写。 例:小溪淙淙地流向河流,河流潺潺地流向大海,大海哗啦啦地汹涌澎湃。 (1)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弯弯的月亮下面是那弯弯的小桥,______。 (2)我出了村就过了河,过了河就进了城,______。 7. 仿写句子。 这么松软的地, 简直是一张软床, 叫人想在上面打滚, 想在上面躺一躺。

8. 照样子,用所给的句子开头写一段话。 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岛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树林,树林里栖息着各种海鸟。遍地都是鸟蛋。树下堆积着一层厚厚的鸟类,这是非常宝贵的肥料。 春节快到了,车站里的人可真多!______ 9. 用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写一句话。 海豚表演开始了,它一会儿腾空飞起,一会儿钻入水中,一会儿在水面上漂浮。 10. 按要求写句子。 (1)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用划线的词造句) (2)果农真是好帮手机器人看来的呢(连词成句并加标点) (3)那一道道躲闪的目光又从四面八方慢慢地回来了。(缩句) (4)小姑娘把水罐递给了这个过路人。(改为“被”字句) 11. 读一读,照样子写句子。 小林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①爸爸累得______。 ②______得______。 ③______得______。 12. 照样子把事物写得有趣。 例:“我要把自己藏起来。”雾把自己藏了起来。 ①“______”雨就跑到草地上来了。 ②“我要看柳枝跳舞。”春风______。 13. 照样子写句子。 ①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 ②小蝌蚪甩着长长的尾巴。 14.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①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用划线词语造句) ②人们把街道打扫得十分于净,甚至连一片落叶都没有。(改成“被”字句) ③船上满载着银光闪闪的鱼,还有青色的虾和蟹,金黄色的海螺。(缩句) 15. 根据下面的情境写话。 (1)请给一块草坪写一则广告语。 (2)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书法可谓入木三分。李红、黄莉对“入木三分一词争论不休,你能替她们解释一下吗? 16. 按要求改写句子。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材整体介绍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材整体介绍 寒假即将到来,一年级的老师有没有很着急,还没见过部编语文一下教材的真面目,心里好没底。别急别急,先来听听教科书编者对一下教材的解读! 一年级下册教材的突出特点 一、内涵: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与传播 从语文课程的内容看,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因此,语文课程、语文教科书,要以传承、弘扬中华民族语言文化、塑造民族精神品格为己任,为学生潜移默化地注入精神营养。 中华传统文化千姿百态,包罗万象,底蕴深厚,源远流长。针对一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一年级下册教科书从汉语言文化、节日民俗等方面,反映中华传统文化。 比如,借鉴古代蒙学读物《三字经》《百家姓》《声律启蒙》的形式,加以改造,编入教科书,让学生在有节奏的吟诵中识字,像教材中的《人之初》《姓氏歌》《古对今》;《春夏秋冬》一课,也体现了中国传统蒙学读物的编排特点,其中的词和短语不仅读起来琅琅上口,而且语言典雅,富有文化内涵。 再如,利用汉字规律识字,在《动物儿歌》中,小动物的名字都是形声字,《小青蛙》的“青字族”识字,渗透了形声字规律,让孩子在有趣的儿歌学习中,领略汉字的趣味与精妙,《猜字谜》,利用了有趣的传统游戏形式,揭示了形声字的造字规律。

又如,选编了《端午粽》作为课文,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以及节日习俗。口语交际、“和大人一起读”栏目中安排了民间故事《老鼠嫁女》、绕口令《妞妞赶牛》、童谣《孙悟空打妖怪》等,让学生感受传统故事中蕴含的趣味和道理,领略传统语言形式的音韵美和结构美。 古代诗词的选用量也有所增加。与人教版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相比,部编教材的文章数量虽然大幅减少,但古诗却从四首增加到了六首。并且,每一次日积月累中,也有层次地安排了成语、民谚、古代名言等有关传统文化的内容。 二、梯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这套教材的编写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阅读单元,每个单元语文学习的目标都十分清晰,在教材的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中加以呈现,努力做到难度适宜,梯度合理,衔接自然。 每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如何安排的呢?教材注重梯度,每一学段、年级,甚至一个学期的前、中、后期,语文学习要素的安排,都是依照深浅程度形成一条螺旋上升的线索。这样的安排,不仅考虑到了难度系数和教学适用度,也体现了语文教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规律。 这种梯度,在一年级上册和一年级下册教材中已有所安排和体现。以阅读能力训练这条线索来看,一上要求“找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学习借助图画阅读”,一下在继续学习“找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的基础上,发展训练“根据信息作简单的推断”的能力,这是阅读能力的进一步发展,更多的是对阅读过程中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实现语言和思维发展的同步。“借助图画阅读”的目标,一上主要是借助图画猜读生字、了解意思,到了一下程度加强,发展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备课

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备课 冬去春来,在孩子们顺利学习半年之后,一年级下学期也即将开始。在一年级上册教材努力做好幼小衔接的基础上,一年级下册教材继续平稳过渡,螺旋上升,有层次、有梯度地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材应把握的以下几点: 一、涵: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与传播 从语文课程的容看,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因此,语文课程、语文教科书,要以传承、弘扬中华民族语言文化、塑造民族精神品格为己任,为学生潜移默化地注入精神营养。中华传统文化千姿百态.包罗万象,底蕴深厚,源远流长。针对一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一年级下册教科书从汉语言文化、节日民俗等方面,反映中华传统文化。比如,借鉴古代蒙学读物《三字经》《百家姓》《声律启蒙》的形式,加以改造,编入教科书,让学生在有节奏的吟诵中识字,像教材中的《人之初》《姓氏歌》《古对今》;《春夏秋冬》一课,也体现了中国传统蒙学读物的编排特点,其中的词和短语不仅读起来琅琅上口,而且语言典雅,富有文化涵。再如,利用汉字规律识字,在《动物儿歌》中,小动物的名字都是形声字,《小青蛙》的“青字族”识字,渗透了形声字规律,让孩子在有趣的儿歌学习中,领略汉字的趣味与精妙,《猜字谜》,利用了有趣的传统游戏形式,揭示了形声字的造字规律。又如,选编了《端午粽》作为课文,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以及节习俗。口语交际、“和大人一起读”栏目中安排了民间故事《老鼠嫁女》、绕口令《妞妞赶牛》、童谣《悟空打妖怪》等,让学生感受传统故事中蕴含的趣味

和道理,领略传统语言形式的音韵美和结构美。代诗词的选用量也有所增加。与人教版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相比,部编教材的文章数量虽然大幅减少,但古诗却从四首增加到了六首。并且,每一次日积月累中,也有层次地安排了成语、民谚、古代名言等有关传统文化的容。 二、梯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这套教材的编写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阅读单元,每个单元语文学习的目标都十分清晰,在教材的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中加以呈现,努力做到难度适宜,梯度合理,衔接自然。每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如何安排的呢?教材注重梯度,每一学段、年级,甚至一个学期的前、中、后期,语文学习要素的安排,都是依照深浅程度形成一条螺旋上升的线索。这样的安排,不仅考虑到了难度系数和教学适用度,也体现了语文教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规律。这种梯度,在一年级上册和一年级下册教材中已有所安排和体现。以阅读能力训练这条线索来看,一上要求“找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学习借助图画阅读”,一下在继续学习“找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的基础上,发展训练“根据信息作简单的推断”的能力,这是阅读能力的进一步发展,更多的是对阅读过程中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实现语言和思维发展的同步。“借助图画阅读”的目标,一上主要是借助图画猜读生字、了解意思,到了一下程度加强,发展到利用形声字特点、依靠上下文来猜字、认字,并根据图文一一对应的特点理解课文容。 又如口语交际,从一上和一下各四次的口语交际编排中可以看出,教材通过目标分解,细化落实,帮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提升能力。以“听”为例,从“注意听别人说话”,到“没听清楚时,可以请对方重复”,训练学生逐步从“能听”发展到“会听”。再如“说”的方面:从起步时的敢说、

最新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文(打印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文 识字1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柳绿花红莺歌燕舞 冰雪融化泉水丁冬 百花齐放白鸟争鸣 1 柳树醒了 春雷跟柳树说话了, 说着说着, 小柳树呀,醒了。 春雨给柳树洗澡了, 洗着洗着, 小柳枝哟,软了。 春风给柳树梳头了, 梳着梳着, 小柳梢啊,绿了。 春燕跟柳树捉迷藏了, 藏着藏着, 小柳絮呀,飞了。 柳树跟孩子们玩耍了, 玩着玩着, 小朋友们,长高了……

2 春雨的色彩 春雨,像春姑娘纺出的线,轻轻地落到地上,沙沙沙,沙沙沙…… 田野里,一群小鸟正在争论一个有趣的问题,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小燕子说:“春雨是绿色的,你们瞧,春雨落到草地上,草就绿了,春雨淋在柳树上,柳枝也绿了。” 麻雀说:“不对,春雨是红色的,你们瞧,春雨洒在桃树上,桃花红了,春雨滴在杜鹃丛中,杜鹃花也红了。” 小黄莺说:“不对,不对,春雨是黄色的,你们看,春雨落在油菜地里,油菜花黄了,春雨落在蒲公英上,蒲公英花也黄了。” 春雨听了大家的争论,下的更欢了,沙沙沙,沙沙沙…… 3 邓小平爷爷植树 1985年的植树节,是个令人难忘的日子。 这天,万里无云,春风拂面。在天坛公园植树的人群里,81岁高龄的邓小平爷爷格外引人注目。只见他手握铁锹,兴致勃勃地挖着树坑,额头已经布满汗珠,仍不肯休息。 一个树坑挖好了,邓爷爷挑选了一棵柏树苗,小心地移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他站到几步以外仔细看看,觉得不很直,连声说:“不行,不行!”又走上前把树苗扶正。 一棵绿油油的小柏树栽好了,就像战士一样笔直地站在那里。邓爷爷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今天,邓小平爷爷亲手栽种的柏树已经长大了,“小平树”成了天坛一处美丽的风景。

三年级语文句型练习--资料

句型练习 1、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改“被”字句) 2、我是少先队员。(扩句) 3、水中的鱼儿悄悄地听我们愉快的歌唱。(缩句) 4、这不就是对“骄阳似火”最好的解释?(改成述句) 5、听了爸爸讲解理解词语的方法,聪聪情不自禁地说:“”(把句子补充完整) 6、大树把无数的叶子结为一个整体。(缩句) 7、叶子找到了位置。(扩句) 8、那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改为反问句) 9、人们赞美九月。(扩句)

( 10、明镜一样的水面顿时漾起了一道道波纹。(缩句) 11、在这如画的西湖走一走,看一看,怎能不令人心旷神怡呢!(改为陈述句) 12、美称杭州“人间天堂”的素有(连词成句,加标点) 13、一阵风把天上的乌云吹散了。(改“被”字句) 14、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无数的银蛇在游动。加点词造句) 15、拉萨是有名的“日光城”。(改反问句) 16、拉萨的天空湛蓝、透亮。(改比喻句) 17、拉萨那湛蓝的天空,会把你的视野紧紧吸引。(修改病句) 18、太阳公公看见了,亲切地嘱咐他们。(加点词造句) 19、只有黑黝黝的泥土,才是你们生根长叶的地方。(加点词造句)

20、难道小猴子不聪明,不能干吗?(改为陈述句) 21、小猪憨厚可爱。(改为感叹句) 22、小牛将土地爷爷送给他的麦子保存起来。(改为“把”字句) 23、欧洲的苏格兰遭到了别国的侵略。(缩句) 24、苏格兰军队赶跑了外国侵略军。(改为“把”和“被”字句) 25、第八次布鲁斯成功抵抗的了(连词成句,加标点) 26、在中队会上,队长李红建议(当动词用) 27、的建议(当名词用) 28、雷奈克医生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缩句) 29、那两个孩子可爱。(改为感叹句) 30、他们在吴国干了三年整整。(改病句)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1春夏秋冬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这篇课文是一年级下册的第一篇识字课文.本课以词串识字的形式出现,围绕着“四季”这个主题,勾画出了一年不同的四季画面.全文共有8个词语,8个短语,分成四组,第一组、第三组,揭示了四季的代表性天气以及四季的景物,第二组、第四组则告诉了我们这些景物的特点.课文浅显易懂,插图优美,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因此学生对于本课内容的理解难度并不大.《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识字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因此,本识字课建立在“趣味”的基础上,借助插图,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经历识字过程,获得识字体验,最终准确识字.同时,本课词串读起来有一定的节奏感,因此教师还要放手让学生多读,反复接触文本语言,感受文本的韵律美.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出示词语 1.教师谈话:小朋友们,一年有哪几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2.出示图片,做游戏.猜猜出示的图片分别是哪个季节. 设计意图: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声音、图画、颜色等都会引起他们的注意,令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顺应儿童的心理,开课伊始,创设新奇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 二、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出示课文中的四季图.认识“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看到了什么.先跟同桌说一说,然后告诉老师. (2)根据交流出示词语: 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3)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词语. (4)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其中重点指导读好后鼻音:风冬翘舌音:霜 2.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景物,说出这些景物的特点. 3.出示:霜和雪 (1)交流:你们生活中见到过“霜、雪”这两种自然现象吗? (2)教师讲解有关霜的小知识.雨字头的字大都是一种天气现象.大家看,借助字的偏旁,我们还能认识这些字. (3)相机识记生字.认识部首“雨字头”. (4)仔细观察,说说“雨”作部首时,在写法上有什么变化.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内容汇总

古诗 1、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赠汪伦(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3、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4、寻隐者不遇(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5、池上(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6、小池(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7、画鸡(明)唐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课文 1、《春夏秋冬》

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 青草红花游鱼飞鸟 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 2、《姓氏歌》 你姓什么?我姓李。什么李?木子李。 他姓什么?他姓张。什么张?弓长张。 古月胡,口天吴,双人徐,言午许。 中国姓氏有很多,赵、钱、孙、李, 周、吴、郑、王,诸葛、东方, 上官、欧阳…… 6、《古对今》 古对今,圆对方。严寒对酷暑,春暖对秋凉。 晨对暮,雪对霜。和风对细雨,朝霞对夕阳。 桃对李,柳对杨。莺歌对燕舞,鸟语对花香。 8、《人之初》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9、《荷叶圆圆》 荷叶圆圆的,绿绿的。 小水珠说:“荷叶是我的摇篮。”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 小蜻蜓说:“荷叶是我的停机坪。”小蜻蜓立在荷叶上,展开透明的翅膀。 小青蛙说:“荷叶是我的歌台。”小青蛙蹲在荷叶上,呱呱地放声歌唱。 小鱼儿说:“荷叶是我的凉伞。”小鱼儿在荷叶下笑嘻嘻地游来游去,捧起一朵朵很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打印版)

识字 1 春夏秋冬 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 2 姓氏歌 你姓什么?我姓李。 什么李?木子李。 他姓什么?他姓张。 什么张?弓长张。 古月胡,口天吴, 双人徐,言午许。 中国姓氏有很多, 赵、钱、孙、李, 周、吴、郑、王, 诸葛、东方, 上官、欧阳…… 3 小青蛙 河水清清天气晴, 小小青蛙大眼睛。 保护禾苗吃害虫, 做了不少好事情。 请你爱护小青蛙, 好让禾苗不生病。

4 猜字谜 (一) 左边绿,右边红,左右相遇起凉风。绿的喜欢及时雨,红的最怕水来攻。 (二)“言”来互相尊重,“心”至令人感动,“日”出万里无云,“水”到纯净透明。

课文 1 吃水不忘挖井人 瑞金城外有个村子叫沙洲坝,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的时候,在那儿住过。 村子里没有水井,乡亲们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毛主席就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 解放以后,乡亲们在井旁边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2 我多想去看看 妈妈告诉我,沿着弯弯的小路,就能走出天山,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雄伟的天安门,广场上升旗仪式非常壮观。我对妈妈说,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爸爸告诉我,沿着宽宽的公路,就会走出北京。遥远的新疆,有美丽的天山,雪山上盛开着洁白的雪莲。我对爸爸说,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3 一个接一个 月夜,正玩着踩影子, 就听大人叫着:“快回家睡觉!” 唉,我好想再多玩一会儿啊。 不过,回家睡着了, 倒可以做各种各样的梦呢! 正做着好梦, 又听见大人在叫:“该起床上学啦!” 唉,要是不上学就好了。 不过,去了学校, 就能见到小伙伴,多么开心哪! 正和小伙伴们玩着跳房子, 操场上却响起了上课铃声。 唉,要是没有上课铃就好了。 不过,听老师讲故事, 也是很快乐很有趣的呀! 别的孩子也是这样吗?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句子专项练习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句子专项练习 1. 引用学过的方法说说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小沙每次都是被姑父押进理发店的,而且,姑父还得执一把木尺在一旁监督,否则,小沙准会夺门而逃。 ②最让小沙耿耿于怀的是,每次剃完头,姑父还要付双倍的钱给“害人精”。 2. 句子练习。 (1)种子一边想一边努力生长。(用划线词语写句子) (2)它觉得自己又变成了一棵树。 ①“它”是指______。 ②“又”说明了______。“它”变成木地板后的感觉是______。 3. 按要求写句子。 (1)马上的男女老少都穿着各色的衣裳。(缩句) (2)空中飞翔着雄鹰。(扩句) (3)气是那么新鲜,天空是那么明朗。(用加粗词语造句) 4. 用划线的词语写句子。 ①他看见满地的西瓜又大又圆,非常高兴。 ②他看见一只小兔子蹦蹦跳跳的,真可爱。 5. 句子大本营。 (1)把句子补充完整。 ①______坐在______的大树下。 ②______趴在______的草地上。 (2)照样子,用划线的词语写句子。 ①例:远处的霓虹灯亮了,像一道道亮丽的彩虹。 ②例:小鸟一会儿唱歌,一会儿梳理蓬松的羽毛,一会儿又在空中盘旋。 6. 仿写句子,使句子有趣。 例:风吹走了我的手绢。 调皮的风拿了我的手绢,擦过了汗,扔到地上。 ①星星一闪一闪的。 ②花儿开了。 7. 用下划线的词语说句子。 (1)青蛙鼓着一对大眼睛。 (2)只要有风轻轻吹过,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 (3)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告别妈妈,四海为家。

(4)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 8. 语言表达 一些同学背着家长和老师泡网吧,网吧经营者见利眼开,也违规经营。一日,你受好朋友王亮妈妈的嘱托,到网吧去找王亮同学。 你对正在“网上冲浪”的王亮说:“______。” 你对违规经营的网吧经营者说:“______” 9. 背一背,填一填,再按照顺序标上序号。 ()天地分______下, ()______ ______ ______四五, ()日月照今古。 ()金木水火土。 排序:______ 10. 按要求写句子。 (1)河道上一只只往来自如的小艇,是威尼斯一道独特、耀眼的风景。(缩句) (2)葡相如对秦王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改为转述句) 11. 照样子,写一写。 (1)例:荷叶圆圆的,绿绿的。 苹果______的,______的。 (2)例:小白兔割草。小白兔弯着腰在山坡上割草。 小鱼游来游去。______ 12. 注意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接着往下写。(用前面结尾的词语或句子做下文的开头) (1)桃花被风吹落,吹落的桃花飘过小桥,______,______…… (2)星星,闪耀在蓝天;蓝天,______;______,______。 13. 读下面的句子,用上划线的词语造句。 ①一想起布谷鸟那充满深情的声声呼唤,我在学习上还真不敢疏忽怠慢。 ②尽管喜鹊的嗓音并不出众,但听到它的叫声,仍梦仍倍感亲切。 14. 仿照例子写句子。 (1)鱼儿在清澈的水中尽情游弋;熊猫在______;燕子在______。 (2)如果你是小草,那快乐就是一束暖暖香香的阳光;如果你是鱼儿,那快乐就是一汪清凉清凉的水;如果你是______,那快乐就是______;如果你是______,那快乐就是______。 15. 下面的示意图是太原市某小学三(3)班的班规,请你以班级小小讲解员的身份,给来宾们介绍一下吧: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各单元教案(全册)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经过第一学期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汉字积累量,不过对偏旁部首的认识还不熟。汉语拼音巩固率一般,音序清晰,这为本册的音序查字法打下了基础。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较好。本学期将进行每天中午半小时学生的自由阅读时间,再加大阅量。 二、教材分析 一年级下册教材包括两个识字单元和六个阅读单元,识字部分安排在教材的第一和第五单元,穿插在阅读单元之间。在第一单元之后,安排了“快乐读书吧”。在全书最后,安排了几个附表:识字表、写字表和常用偏旁名称表。每个单元内部的具体安排如下:课文3-4篇、口语交际(间隔安排)、语文园地: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 我的发现/展示台、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 三、教学总目标(听说读写能力的安排): 1.识字写字 (1)认识常用汉字400个,会写汉字200个。 (2)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3)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学习使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4)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常用偏旁,能按笔顺规则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5)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2.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4)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5)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6)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7)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3.口语交际 (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能记住并讲述主要内容。 (4)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5)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口语交际。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常用汉字400个,会写汉字200个。 难点: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五、教学措施: (一)识字教学: 1.字理识字。从汉字的构字特点来看,文字学上有“六书”之说。其中的象形、会意与形声较容易为学生理解,教材对此作了相应的安排。一年级上册的《日月水火》《日月明》展示象形、会意的造字方法,增加趣味,又加深记忆。 2.开拓多种识字渠道,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3.以趣味性知识(主要是事物归类)和丰富的活动设计,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和

(完整word)三年级语文句式训练

三年级句式训练(一) 一、按要求改写句子 1、改成“被”字句 (1)西门豹把漳河的水引到田里。 (2)我把国旗从旗杆上抽下来,系在脖子上。 (3)回到家里,我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 (4)父亲从我手里夺过戒尺,拆成两段,向墙角扔去。(5)村里的人提着斧子砍下山上的树木。 2、改成“把”字句 (1)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 (2)卫生区被同学们打扫得非常干净。 (3)他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4)我向老板说明了自己的处境。 (5)女娲救出了挣扎在洪水中的人们。 3、改成陈述句 (1)画画怎么能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呢? (2)楚国在南边,你怎么能往北走呀? (3)父母养育了我,我怎么能忘记他们的恩情呢? (4)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5)如果没有太阳,怎么会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呢?

4、改成反问句 (1)面对危险我们应该让别人先脱险。 (2)这一池的荷花真像一幅活的画。 (3)果园机器人这么聪明能干,真是果农的好帮手啊! 5、改成拟人句 (1)蒲公英的种子随风飘落。 (2)小鸟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 (3)小草儿发芽了。 (4)高粱成熟了 6、改成比喻句 (1)秋天到了,一片片树叶从树上飘落下来。 (2)雨下得真大。 (3)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彩虹。 (4)翠鸟背上地羽毛是浅绿色的。 (5)天空中有一轮明月。 7、扩句 (1)小朋友唱歌。 (2)小松鼠爬上树。 (3)王小丽跑过来了。 (4)雪花飘落下来。

(5)列车在奔驰。 8、缩句 (1)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天空。 (2)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 (3)儿童用品商店的橱窗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新颖别致的儿童玩具。(4)过去奶奶一个人要做二十来个的饭,不往快里练成吗? (5)人们常常看见天边五彩的云霞。 9、将两句合并成一句 1、妈妈烧好了早饭。妈妈去上班。 2、翠鸟叼起一条小鱼。翠鸟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 3、山里的孩子热情好客。山里的孩子充满幻想。 10、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并成一句话。 (1)人们开始砍树盖房,造犁。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2)太阳离我们很远。太阳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3)海洋是一座自然资源的宝库。海洋是一座知识的宝库。 (4)我的成绩在全班排第一。我一点儿也不骄傲。 (5)从小认真学习。长大为祖国做贡献。 二、修改病句 1、常常忘了干别的事。

部编一年级下语文第三单元

磁县白土镇池上学校电子教案

磁县白土镇池上学校电子教案

②加了"偷偷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从中读出了什么?(小公鸡是悄悄跟着的,小鸭子不知道小公鸡下了水。) ③有感情地朗读有加点字的句子。 4.学习第4自然段。 (1)小公鸡不听小鸭子的劝告也下水了,结果怎样?为什么会这样? (2)小鸭子是怎样做的?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小鸭子奋力抢救小公鸡?(忽然、听见、飞快) (3)比较句子。读一读,比一比。 句1:小鸭子游到小公鸡身边。 句2:小鸭子飞快地游到小公鸡身边。 ①这两句读完后,你的感受一样吗?你从加点字中读到了什么? (小鸭子奋力地游,速度很快,他很着急。) ②有感情地朗读有加点字的句子。 ③小鸭子捉鱼给小公鸡吃,小公鸡遇到危险时,小鸭子赶快去救。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鸭子? 5.观察插图,想象对话。 小公鸡被小鸭子救了以后,心里会怎么想?他会对小鸭子说什么?小鸭子又会对小公鸡说什么? 填空:小公鸡________地对小鸭子说:"鸭子哥哥,谢谢你。"小鸭子________说:"__________。" 6.小组合作表演这个故事。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指导第一学段的学生能通过阅读,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在这个环节中,通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词句比较,体会情感;角色体会,感受内涵。从而让学生获得教益。 三、总结全文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请两位同学分别读小公鸡和小鸭子说的话,大家齐读叙述部分。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把图画中的意思读出来。 2.小朋友,读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①小公鸡和小鸭子的不同习性;②我们要像他们一样互相帮助。) 设计意图:读后要有所收获,因此在这一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从故事中获得启示,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四、布置作业 1.演一演。和同学一起把这个故事演一演。 2.讲一讲。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设计意图:通过演一演、讲一讲,使学生再一次巩固知识,并且得到内化。

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句子专项专题训练

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句子专项专题训练 1. 照样子写句子。 例:只要有风轻轻吹过,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 只要______,______就______。 2. 仿照例子写一写。 例:“但是,那么长的头发,平时不是很碍事吗?” “是啊。拖在地上不难受?” 小叶和小美一起问。 “没关系。到那时我就把头发烫起来。于是,我的头发就会变成树林!小鸟、松鼠、小虫子们,都来到这里,这片树林别提有多棒了。”长头发还有哪些不好的方面?小真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我问:“______?” 小真回答说:“______。” 3. 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哎呀,”狐狸说道,“原来是这样!你这是给我设了一个圈套啊!” ①狐狸说道:“哎呀,原来是这样!你这是给我设了一个圈套啊!” ②“哎呀,原来是这样!你这是给我设了一个圈套啊!”狐狸说道。 “不!”他喊道,“这不是我的错!” ①______ ②______ 4. 仿照例句将句子补充完整。 (1)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①飞舞的白雪像______,______。 ②______的小草像______,______。 (2)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①______的小树在春风中______。 ②火红的______在______。 (3)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 ①夏天的雨,带给庄稼的是一首______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______。 ②春天的雨,带给______,带给______。 (4)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①它把______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______。 ②它把______给了______,______。 5. 读词语,选几个词语写一句话(最少选两个)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识字 1.春夏秋冬 一、教学内容 一年级下册识字第1课《春夏秋冬》 二、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一年级下册的第一篇识字课文。本课以词串识字的形式出现,围绕着“四季”这个 主题,勾画出了一年不同的四季画面。全文共有8个词语,8个短语,分成四组,第一组、 第三组,揭示了四季的代表性天气以及四季的景物,第二组、第四组则告诉了我们这些景物 的特点。课文浅显易懂,插图优美,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因此学生对于本课内容的理解难度 并不大。 三、学情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识字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因此,本识字课建立在“趣味”的基础上,借助插图,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经历识字过程,获得识字体验,最终准确识字。同时,本课词串读起来有一定的节奏感,因此教师还要放手 让学生多读,反复接触文本语言,感受文本的韵律美。 四、教学目标 1. 通过看图、熟字比较等方法,认识“霜、吹”等8 个生字和雨字头、双耳旁2 个偏旁;会写“春、风”等7 个字。 2. 通过朗读、看图和动作演示等方法了解词和短语的意思,了解四季景物特点,体会四季的 美好。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理解短语意思。 教学难点:认识四季的季节特点和美丽的大自然,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六、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七、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图片,激趣导入 1.师导入:时光老人有四个孩子,他们的名字分别叫做:春、夏、秋、冬,今天我们就来 和这四个孩子交朋友。(相机板书课题,指名学生朗读,注意读准字音。) 2.多媒体出示有关春、夏、秋、冬的四幅图片,给予学生直观的认识。 3.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自主交流对这四个季节的了解。 (二)初读课文,识字读词 1.学生自主观察课文插图,借助汉语拼音朗读词语和短语,多读几遍,并与同桌互相检查 朗读情况。 2.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 师出示词语卡片“春风”“夏雨”“秋霜”“冬雪”,指名学生认读,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相机正音,强调“风、霜”是后鼻音,“春”是翘舌音。 3.图文结合,理解词语。 (1)师多媒体出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图上都有什么。 (2)指名学生交流,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把句子说清楚,读完整。

小学三年级语文句子综合练习语文训练

小学三年级语文句子综合练习语文训练 一、按要求写句子 1、把下列句子组成一句通顺的话。 欣赏小鹿水里自己影子映在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坦克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改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家的小狗非常可爱。我特别喜欢它。(用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蒲公英和我们一起睡觉,一起起床。(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海里有许多珊瑚。海里有许多鱼。(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熊猫抱着大皮球。熊猫在草地上打滚。(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例:我国的首都是北京。北京是我国的首都。 大树长满了嫩绿的叶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例:羊圈不是修好了吗?羊圈修好了。 你不是写齐作业了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例:翠鸟飞过去。翠鸟像箭一样飞过去。 妹妹的脸蛋红通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例:海滩上有捡不完的美丽的贝壳。 海滩上有贝壳。 树下堆积着一层厚厚的鸟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香港是一颗璀璨无比的“东方明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柿子树上挂着许多大柿子。(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牵牛花开出了紫色的小花。(改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我们怎么能不努力学习呢?(换个说法,句意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在宽阔的江面上,渔船撑起白帆顺流而下。(调换词序,句意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祖孙俩打死了那只凶恶的打老虎。(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天空飘着白云。(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孩子们进入了梦乡。(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沙滩上遍地都是贝壳。(扩句)

三年级上册语文句式训练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句式训练(一) 学校:班级:姓名: 一、按要求完成句子 1、改成“被”字句 (1)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地记在了。 (2)我不小心把妈妈最喜欢的花瓶打碎了。 (3)西湖的美景把游客的视线吸引住了。 (4)朝霞把她的脸照得红红的。。 2、女娲救出了挣扎在洪水中的人们。(改成“把”字句) 3、有杂草跟小稻秧争抢营养,小稻秧怎能长得好呢?(改为陈述句) 4、树叶飘落下来。(打比方) 5、大片大片的雪花飘落下来。(改成比喻句) 6、小鸟在枝头叫着。(把小鸟当作人写 7、香港难道不是“东方明珠”吗?(改为陈述句) 8、这是一件漂亮的衣服。(感叹句)

二、扩句。为了表达的需要,我们时常在主语谓语前后加上合适的修饰词语,使句子的意思更加具体、明确、生动。扩句就是指在句子的主干词语前添加合适的修饰词语。 扩句时应注意: (1) 要在原句的基础上扩,不能改变句子的基本意思和句型。 (2) 增添上的词语要与原句中词语搭配得当,避免产生病句。 (3) 如果扩句有例句就照例句扩展,没有例句有没有具体要求的,扩展的部分可以不受限制。 句子可以扩充的有五个地方: (1)“谁”的前面; (2)“是”和“动作”的前面: (3)“什么”的前面; (4)“怎么样”的前面; (5)“怎么样”的后面。 扩句训练: 1、风筝飞上了蓝天。 2、小松鼠爬上树。 3、王小丽跑过来了。 4、雪花飘落下来。 5、列车在奔驰。

三、缩句缩句的方法及要点: 1.“的”“地”“得”不能要。 2.“着”“了”“过”不能掉。 3.你缩出来的句子要符合以下的6个基本句式的其中一个:A.谁是什么 B.什么是什么 C.谁干什么 D.什么干什么 E.谁怎么样 F.什么怎么样 4.另外还有句子中的"在哪里"和时间是要去掉的 5.如果是否定句缩句,就要把否定词一起写出来。 缩句训练: 1、南沙拥有难以计数的珍贵的海洋生物。 2、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 3、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天空。 4、过去奶奶一个人要做二十来个的饭,不往快里练成吗? 5、我不小心把妈妈最喜欢的花瓶打碎了。 四、将两句合并成一句 1、妈妈烧好了早饭。妈妈去上班。 2、翠鸟叼起一条小鱼。翠鸟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 3、山里的孩子热情好客。山里的孩子充满幻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