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我多想想去看看
- 格式:docx
- 大小:13.71 KB
- 文档页数:9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我多想去看看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我多想去看看导学案第1篇】[教材分析]:本课是一首诗歌。
作者采用第一人称,以一个山村的小孩子的口吻,通过“我”与妈妈的对话,表达了自己非常想去北京天安门广场看看升旗仪式的强烈愿望,感情真挚。
[教学设想]:《新课标》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要重视语文课程的熏陶感染作用。
本课教学重在对学生进行热爱国旗,热爱北京首都的情感教育,以求达到“以境唤情,以文悟情,情文相生”的境界。
[教学目标]:1、能认识13个生字,会写“广、升、足、走”4个字,认识两个偏旁“心,方”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知道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五星红旗是我们的国旗,懂得热爱北京、热爱祖国。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情。
1、谈话:同学们,每个星期一,我们都要举行升旗仪式,你们能谈谈感受吗?2、激情:同学们,在我们的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上,每天我们的国旗都同太阳一同升起,那场面非常壮观。
你们想去看看吗?(生:“想”)3、出示课题,请同学们带着此刻的心情读一读课题。
(指读,齐读,读好题目)4、播放升旗的录象。
(观看后,说说你有什么想法?)过渡:有一位山村孩子,他也非常想去北京看看升旗,一为叔叔用了一首诗写出了他的心愿,你们想读一读吗》?(评析: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对为什么要升旗,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都是那么的陌生。
因此,如果没有感性的认识,是很难激起他们的情感。
这里,通过结合平时的升旗活动,用谈话的方式,了解他们对升旗的感受。
并用录像播放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让他们感受这种庄严雄伟的气氛,并为学习下文做好铺垫。
)二、朗读课文,悟情。
1、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2)、全班交流:提醒难读的音,难记的字。
(3)、分句读课文。
(评析:小组合作学习,布置了具体的学习任务,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积极性,并能在学习中培养合作精神。
小学一年级语文《我想去看看》课文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一年级语文我多想去看看教案篇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一首诗歌。
作者采用第一人称,以一个山村的小孩子的口吻,通过“我”与妈妈的对话,表达了自己非常想去北京广场看看升旗仪式的强烈愿望,感情真挚。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认识13个生字,会写“广、升、足、走”4个字,认识两个偏旁“心,方”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知道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五星红旗是我们的国旗,懂得热爱北京、热爱祖国。
教学重点:能认识字,并且会写字教学难点:懂得热爱北京,热爱祖国教具准备:课件、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情同学们,每个星期一,我们都要举行升旗仪式,你们能谈谈升旗时的感受吗?(指生答)大家说的很好!同学们,在我们的首都北京广场上,每天也要升旗,而且那儿的国旗总是同太阳一起升起,那场面非常壮观。
你想不想看看?好,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北京的升旗是什么样子的?(播放升旗的录象。
)观看后,说说你有什么想法?(指生说)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是录象,你有没有一种想到北京去看看的想法?有一位山村孩子,他也非常想去北京看看升旗。
于是就有了我们今天的课文《我多想去看看》大家齐读课题!设计意图: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对为什么要升旗,北京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都是那么的陌生。
因此,如果没有感性的认识,是很难激起他们的情感。
这里,通过结合平时的升旗活动,用谈话的方式,了解他们对升旗的感受。
并用录像播放广场的升旗仪式,让他们感受这种庄严雄伟的气氛,并为学习下文做好铺垫。
二、朗读课文,悟情想不想读读课文里面是怎么说的?那那赶快读一读课文吧!要用你喜欢的方法认好本节课生字啊!1、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由认识生字。
(2)全班交流:提醒难读的音,难记的字。
大家的生字认识的真好!那位同学愿意起来为大家读一遍课文?(指生读)读的真不错!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遍课文好吗?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生字,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我多想去看看说课(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我多想去看看说课第1篇】一、说教材北京,祖国的首都,一个人人都向往的地方.本文以一个山村孩子的口吻,用第一人称和诗歌的形式,讲述自己想到遥远的北京城,去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语言质朴,感情真挚,抒发了少年儿童向往北京的强烈的思想感情.根据新课标要求及本课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三维说教学目标:〖说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看图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北京的思想感情.〖说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说教学难点〗热爱祖国、热爱北京的感情激发.二、说教法、学法采用看、朗读课文的形式以达到对课文的理解.通过自读、范读、展示读等达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由于大多数学生没去过北京,但对北京有一种自然的向往之情,教学中通过口述、看升旗仪式插图,点燃这种激情,逐层加深爱祖国的思想情感和体验.三、说说教学过程现在谈谈我如何在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1、复习旧知识:1)齐声背诵上一节课学过的课文《日月明》.2)听写生字,叫两位同学板演.2、导入新课,揭示课题:我认为这篇课文的课题命得非常适合低年级的小学生——《我多想去看看》,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些什么?这也是文章的内容所在.提出的问题能不能自己解决呢?仔细读读课文,试试自己行不行,好吗?学生很想证明自己的能力,于是就会兴趣盎然地去读.3、品读课文,读中感悟:学生现在的拼音掌握得可以了,他们完全有能力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读顺.于是我首先采用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认为难读准的字或难读通的句子标出.这样就培养了学生学习的独立性.然后,指名读、范读,学生越读越有味,越读越有感情.4、学生字:我说板书了本节课所要学习的13个生字,并要求学生在课文中找出这些生字,然后让他们把音节写在生字上,最后叫学生读生字,根据学生读的情况,我在领读,加深学生的记忆.5、说布置作业:读熟并且背诵本篇课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我多想去看看说课第2篇】说教学目标:1.认识“想、告”等11个生字;会写“会、走”等6个字。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我多想去看看》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中的情感。
2.能够朗读《我多想去看看》这首诗歌并表达自己的感受。
3.通过这首诗歌,引导学生了解更多的世界,启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4.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1.能够准确朗读诗歌《我多想去看看》。
2.能够表达对诗歌内容的感受和想象。
三、教学难点1.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一些抽象意象。
2.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表达自己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
四、教学准备1.《我多想去看看》这首诗歌的课件。
2.课堂所需的教学工具:黑板、彩色粉笔、课件投影设备等。
3.预先准备好与诗歌内容相关的图片或实物,用以激发学生的联想和好奇心。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情境•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我多想去看看》这首诗歌的标题,让学生联想诗歌的内容,激发他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
第二步:诗歌朗读•请学生一起跟读诗歌《我多想去看看》,重点让学生注意语调和情感的表达,并解释诗歌中一些不易理解的词语。
第三步: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围绕诗歌的内容展开讨论,分享自己对未知世界的想象和向往,鼓励学生勇敢提出自己的想法。
第四步:思维拓展•让学生在思维导图或小组讨论的形式下,用想象力描绘自己所向往的未知世界,展现对世界的渴望和探索欲望。
第五步:诗歌赏析•解析诗歌中的意境和感情表达,帮助学生更好地领会诗歌的内涵。
第六步:诗歌表演•分组让学生自由发挥,进行《我多想去看看》的诗歌表演,通过朗诵、演绎等形式展示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六、课堂小结•总结诗歌中所传达的情感和意境,强调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的重要性。
七、课后作业•让学生继续思考并画出自己梦想中的未知世界,并写下自己的体会和心得。
以上就是本课《我多想去看看》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引导学生更加积极地去探索这个世界,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2我多想去看看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2我多想去看看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准备教学目标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广、生”两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练习朗读。
读好诗中的长句子。
教学工具ppt课件教学过程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的首都在哪里吗?(生答)对了,今天老师带大家去北北京逛逛,好吗?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1、情景导趣:出示课件(播放“天安门升旗仪式”录像)同学们,刚才大家欣赏到的是北京天安门壮观的升旗仪式,你们想去北京看看吗?2、故事导思:出示课件(展示“文中图”):同学们,山里有一个孩子,也跟你们一样,特别想去看看北京的升旗仪式,他的妈妈一遍又一遍地告诉他,沿着弯弯的小路,就能走出大山,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天安门,广场上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这个孩子从此就非常想去看看。
今天我们和这位小朋友一起去看观赏美丽的北京城好吗?现在我们先来学习课文。
揭示课题,板题:我多想去看看。
3、识记导学:生齐读课题,识记“想”字。
大家仔细观察一下“想”字,看哪位同学能用最好的方法记住这个“想”字,同学们能行吗?(生答)教师评点: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记字的方法也非常好,“想”字的上部分是“木”字和“目”字,下面是“心”字底,它的读音是“xīǎnɡ”,记住了吗?齐读课题。
二、初步导读,感悟全文1、同桌互读课文感悟:同学们,我多想去看些什么呢?老师想让同桌的同学一起读课文,把你知道的告诉老师,行吗?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02页。
生说出“我多想去看……”然后齐读课文。
(同学们,刚才这几位同学把课文内容都说出来了,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好吗?2、交流纠正。
出示“看看、妈妈、告诉”指导读准字音:刚才同学们说得很好,也读得很动听,但是有几个词的读音大家读得还不够亲切,老师跟家练练好吗?3、听课文朗读录音(课件),合作深化,齐读课文。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第2课《我多想去看看》知识点+图文讲解知识点我会写:会huì(大会)(开会)(不会)(工会)走zǒu(走火)(走开)(走动)(出走)北běi(北边)(北方)(北斗)(东北)京jīng(北京)(京华)(上京)门mén(开门)(门口)(门牙)(大门)广guǎng(广大)(广义)(广告)(广东)我会认:想xiǎng(想念)告gào(告诉)诉sù(诉说)路lù(马路)安ān (安全)非fēi(非常)常cháng(经常)壮zhuàng(壮丽)观guān(观看)易错的字走:先写“土”,再写下面的部分,注意第二笔的竖与第四笔的竖不连写。
北:第四笔是“”,不要写成“一”。
广:上面有“丶”,不要写成“厂”。
近义词:非常--十分雄伟--壮观洁白--雪白反义词:遥远--附近美丽--丑陋洁白--漆黑字词积累弯弯的小路宽宽的公路遥远的新疆美丽的天山洁白的雪莲雄伟的天安门壮观的升旗仪式理解词语:遥远:很远。
告诉:说给人,使人知道。
仪式:举行典礼的程序、形式。
非常:十分;极。
壮观:景象雄伟。
广场:面积广阔的场地,特指城市中的广阔场地。
句子解析:1、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雄伟的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这是妈妈告诉“我”的话,说明在北京城的天安门广场上,升旗仪式很壮观。
妈妈的话,激起了“我”要去北京城看看的强烈的愿望。
2、遥远的新疆,有美丽的天山,雪山上盛开着洁白的雪莲。
这是爸爸告诉“我”的话,说明新疆很遥远,那里有美丽的天山和洁白的雪莲。
爸爸的话,激起了“我”要去新疆看看的强烈的愿望。
课文分析《我多想去看看》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讲述新疆的孩子想到遥远的北京城去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北京的孩子想去遥远的新疆看天山的雪莲,抒发了少年儿童向往了解外面世界的美好心愿。
我国幅员辽阔,作者选取了“北京”和“新疆”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地域,旨在激发孩子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法等进⾏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种实⽤性教学⽂书。
⽆忧考准备了《部编版⼀年级下册语⽂《我多想去看看》教案三篇》,供⼤家参考!篇⼀ 教学⽬标: 1、认识13个⽣字。
会写“⼴、升、⾜、⾛”4个字。
认识2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背诵课⽂。
3、理解课⽂内容,激发学⽣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激发学⽣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字、⽣词卡⽚,布置学⽣课前收集有关北京风光的图⽚,去过北京的⼩朋友找出⾃⼰在北京旅游时的照⽚。
课时安排:2课时 第⼀课时 教学⽬标: 1、认识13个⽣字。
会写“⼴、升、⾜、⾛”4个字。
认识2个偏旁“⼼、⽅”。
教学重点:指导学⽣有感情地朗读课⽂。
教学难点:激发学⽣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揭题 (出⽰天安门图⽚) 师:⼩朋友,认识吗?(指名读、齐读词语:天安门) 北京在哪⼉?(指名读,齐读词:北京)北京是什么地⽅?(北京是我国的⾸都)⼩朋友们,你们想不想去⾸都北京亲眼看看天安门呢? 有⼀个农村的孩⼦,他家住在⼤⼭⾥,他也和⼤家⼀样,⾮常想去北京亲眼看看天安门。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我多想去看看。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学⽣⾃由初读课⽂ 师:请⼩朋友们朗读课⽂,注意读准每个字的字⾳,遇到你认为⽐较难读的字或容易读错的字做个记号。
三、学⽣互相提醒容易读错的字 如:升、能,注意是后⿐⾳;告诉的“诉”地轻声等等。
四、检查字⾳和认字情况1、开⽕车拼读⽣字。
2、开⽕车读⽣字组成的词语。
3、师⽣共同评议,纠正字⾳。
五、指名分句朗读课⽂: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读后评议 六、同桌⼀起读课⽂,理清主要讲什么 1、师:(出⽰课⽂中的插图)在“我”家的门前,我和妈妈正说着话呢!妈妈告诉我什么?我对妈妈说了什么?请同桌两个同学⼀起来读课⽂,找到妈妈告诉了我什么和我对妈妈说了什么,同桌两个同学对读。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2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2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第【1】篇〗学习目标:1、认识13个生字、8个词语和1个偏旁“心”。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识字、朗读教学难点:指导读好文中的长句子。
课前准备:课件、升旗仪式的视频教学流程:一、谈话交流,激趣导入:(3分钟)1、小朋友,如果让你去旅游,你最想去什么地方?(香港、动物园、乡下的外婆家、北京……)2、郭老师今天想带你们到北京看看,好吗?(好)(课件出示北京风光)师讲述:北京是我国的首都,这里有庄严的天安门,有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有游人众多的天坛公园,还有红叶似火的香山公园。
在北京,还能看到壮观的升旗仪式。
师:看到这么美好的画面,有什么想要告诉小朋友或老师的吗?(北京真美!我好想现在就去看看。
)师:有一个生活在大山的小朋友,他名叫王宝柱,听了妈妈给他介绍的北京,也和你们一样想去看看。
他是这样说的。
(齐读课题)想(xiǎng)注意“想”是后鼻音,再读一次课题,交流识记“想”字。
(齐读课题)【设计意图:让学生观看北京风景图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也很自然地引出了课题。
齐读课题后,识记生字“想”,分散了识字压力。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7分钟)1、请同学们轻轻地打开书102页,借助拼音宝宝自己读读课文。
然后把生字宝宝在文中圈出来。
好了,开始。
2、检查一下和老师圈的一样吗?大声地把生字宝宝读3次吧。
3、调皮的生字宝宝从文中跳了出来,快和他们打招呼吧。
(开火车读带拼音的词语)想(xiǎng)去看看告诉(gào su)小路(lù)能走出(néng zǒu)北京城(běi jīng chéng)天安门(ān)广场(guǎng chǎng)升旗(shēng)这列火车开得又快又准,还有哪些字的读音是需要提醒大家的?(平舌音:诉走翘舌音:城升)4、师:后鼻音家族的成员最多,让我们准确地叫出它们的名字。
2 我多想去看看备课素材【写作背景】《我多想去看看》讲述了新疆的孩子想到遥远的北京城去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北京的孩子想去遥远的新疆看天山的雪莲,抒发了少年儿童向往了解外面世界的美好心愿。
全文包括两个自然段,分别借两个孩子之口讲述。
第1自然段是身处新疆的“我”从妈妈口中了解了北京,渴望去看看北京。
第2自然段是身处北京的“我”从爸爸口中了解新疆,产生了去看看新疆的愿望。
本课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1. 天安门广场:天安门广场位于北京城的中心,南北长880米,东西宽500米,总面积440000平方米,可容纳100万人集会。
天安门广场北端,是雄伟壮丽的天安门城楼,天安门正对面,飘扬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广场中央矗立着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碑南面是庄严肃穆的毛主席纪念堂,东侧是中国国家博物馆,西侧是人民大会堂。
整个广场宏伟壮观,整齐对称,浑然一体,气势磅礴。
2. 天山:天山是世界七大山系之一,位于欧亚大陆腹地,东西横跨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四国,全长约2500公里,南北平均宽250-350公里,最宽处达800公里以上。
天山是世界上最大的独立纬向山系,也是世界上距离海洋最远的山系和全球干旱地区最大的山系。
天山呈东西走向,绵延中国境内1700千米,占地57万多平方公里,占新疆全区面积约1/3。
中国境内的天山山脉把新疆大致分成两部分:南边是塔里木盆地,北边是准噶尔盆地。
托木尔峰是天山山脉的最高峰,海拔7443.8米。
【其他资料】.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诗句: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2.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王维《鹿柴》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4.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抒怀》5.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6.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江雪》7.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下《课文2:我多想去看看》教案一、教材内容简介《我多想去看看》是人教版部编语文一下的一篇课文,通过描述主人公对远方景物的向往和梦想,展现了孩子们活泼好奇的内心世界。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要词语和句子。
2.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所传达的思想情感。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创作。
三、教学重点1.观察和理解课文内容。
2.能够准确理解和使用关键词汇。
3.听懂课文,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
四、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夸张手法。
2.运用所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梦想。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入课文主题,引发学生兴趣。
2. 学习课文•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并回答相关问题。
•分析课文中的重要句子和词语,帮助学生理解内容。
3. 拓展阅读•让学生阅读类似主题的其他文章或故事,展开讨论。
4. 情感沟通•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梦想和向往,促进情感交流。
5. 创作活动•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撰写一篇小短文或绘制插图。
6. 总结•总结学习内容,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和相关活动的展开,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美好,同时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激发他们的思考和创造力。
以上就是本节课《我多想去看看》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启发他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部编版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我多想想去看看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而本课的教学意在通过有感情的朗读等手段,让学生走进文本,引导学生从读入手,感知课文内容,在学习中主动展示自己的本领。
教学过程中要少讲解多感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北京的思想感情。
在教学时,从课文题目"我多想去看看"导入,再让学生反复诵读,读出这种"我多想去看看"的急切强烈的感情,最后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强化学生的这种感受,从而突破教学重、难点。
课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2.制作带有生字的卡片。
(学生)3.查找关于北京天安门升旗仪式的资料;查找关于新疆的资料。
(师生)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媒体导入,整体感知1.师生谈话,揭示题目。
预设:师:同学们,你们去过北京和新疆吗?生1:去过。
生2:没去过。
师:北京是什么样的呢?一首歌中是这样告诉我们的。
(播放课件《我爱北京天安门》,同时老师用优美的动作打节奏) 师:天安门是首都北京的象征,它既雄伟,又壮丽,在首都北京的天安门广场上,国旗每天都同太阳一同升起,那场面非常壮观。
你们想去看看吗?(多媒体课件出示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视频)生:想。
师:你们想知道新疆是什么样的吗?美丽的天山上都生长着什么呢?2.导语:有一个孩子,他住在天山,他非常想去北京看看天安门。
还有一个孩子,他家住在北京城,他想去天山看看。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多想去看看》。
3.看,题目中有一个生字是要求会认的,("想"课件演示红色)谁来拼读?设计意图:新课伊始创设情境,在天安门广场升旗的美丽画面和一曲美妙的音乐声中导入新课,意在让学生在视觉与听觉的刺激中激发情感。
面对天安门广场升旗的情景,学生产生了浓厚的探索兴趣,形成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为进一步学习课文做好了铺垫。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教师导学: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注意读准每个字的字音,遇到难读的字或容易读错的字圈起来。
部编版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我多想想去看看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而本课的教学意在通过有感情的朗读等手段,让学生走进文本,引导学生从读入手,感知课文内容,在学习中主动展示自己的本领。
教学过程中要少讲解多感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北京的思想感情。
在教学时,从课文题目"我多想去看看"导入,再让学生反复诵读,读出这种"我多想去看看"的急切强烈的感情,最后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强化学生的这种感受,从而突破教学重、难点。
课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2.制作带有生字的卡片。
(学生)3.查找关于北京天安门升旗仪式的资料;查找关于新疆的资料。
(师生)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媒体导入,整体感知1.师生谈话,揭示题目。
预设:师:同学们,你们去过北京和新疆吗生1:去过。
生2:没去过。
师:北京是什么样的呢一首歌中是这样告诉我们的。
(播放课件《我爱北京天安门》,同时老师用优美的动作打节奏)师:天安门是首都北京的象征,它既雄伟,又壮丽,在首都北京的天安门广场上,国旗每天都同太阳一同升起,那场面非常壮观。
你们想去看看吗(多媒体课件出示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视频)生:想。
师:你们想知道新疆是什么样的吗美丽的天山上都生长着什么呢2.导语:有一个孩子,他住在天山,他非常想去北京看看天安门。
还有一个孩子,他家住在北京城,他想去天山看看。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多想去看看》。
3.看,题目中有一个生字是要求会认的,("想"课件演示红色)谁来拼读设计意图:新课伊始创设情境,在天安门广场升旗的美丽画面和一曲美妙的音乐声中导入新课,意在让学生在视觉与听觉的刺激中激发情感。
面对天安门广场升旗的情景,学生产生了浓厚的探索兴趣,形成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为进一步学习课文做好了铺垫。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教师导学: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注意读准每个字的字音,遇到难读的字或容易读错的字圈起来。
遇到不认识的字,用你喜欢的方法认读它们。
2.学生把生字画出来,小组内多读几遍,想出好办法记住它们。
3.小组汇报。
4.多种方式检查字音。
广场北京告诉天安门非常壮观广场走路(1)你会读哪个词语(个别学生拼读、开火车读、小老师领读、男女生赛读等。
)(2)同学们真棒,这么快就把拼音读准了。
你能不拼拼音,把词语读出来吗(出示去掉拼音的词语,请同桌互读。
)(3)游戏:摘星星。
(沿着弯弯的小路,把这些词都读准了,摘下星星,你就到达北京城了。
)设计意图: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意愿,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在识字、学词、读文感知内容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指导写字1.教师导学:今天,我们认识了许多生字,其中一些是要求会写的,大家有信心掌握它们吗2.课件演示书写,教师强调怎样记住"会""走""北""京""门""广"各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1)教师逐笔范写,学生跟笔书空。
(2)教师整齐范写,学生仔细观察,然后在田字格中独立书写,教师巡查指导。
(3)师生共同评价书写,学生描红体验自己的书写与书中的生字有什么不同。
(4)学生再次练习书写生字,同桌相互评价,推荐优秀书写作品。
集体展示,共同评价。
投影展示学生书写的生字,教师评价。
表扬书写有进步的学生。
设计意图:写字教学是一年级教学的重点。
在进行写字教学时,遵循写字规律。
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以及基本笔画的书写、穿插和字的间架结构,提升学生的汉字审美能力。
再通过书空、描红、临帖,美观地书写生字。
四、初读课文1.教师导学:生字宝宝回到课文里啦,你能读准字音,数数课文有多少个句子吗(学生自由读文,标句子序号。
)2.教师设疑:你喜欢读哪一句(我喜欢读第二句。
)(出示第二句: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雄伟的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3.引导学生理解"遥远"就是"很远很远"的意思,让学生知道最吸引孩子的就是北京的天安门。
学生练读,指名读,齐读。
设计意图: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通过这一环节进一步将学生的读引向感受、理解、体会的层次,在读中感悟语言,从而读出诗歌的意境,培养语感,受到美的熏陶。
五、布置作业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搜集有关北京的风景图片和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有关资料。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上一节课学习了什么吗(学生回答)你们学得真好。
2.开火车,读生字。
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这些朋友的名字吗它们叫什么呜……小火车开啦!小朋友们,你们把这些朋友的名字牢牢地记住了,真了不起!3.读词语游戏:水果大卖场。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许多好吃的水果,如果谁叫出了词语朋友的名字,我就把水果送给他,谁愿意来当小老师课件出示:告诉、走出、北京城、天安门、广场、非常、壮观。
4.教师小结:刚才有许多小朋友都得到了掌声和奖品,没有得到的小朋友别着急,等一会儿还有更大的收获呢!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对生字的学习是感性的,识记很快,但不是很扎实。
通过课前几分钟的交流汇报,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生字的音、形、义,感受语文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汉字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二、了解首都北京1.教师边讲解边出示北京的风景图片:今天,老师想给你们当一回导游,小朋友们,一起来吧!(1)我们先来到了八达岭长城,它像一条巨龙盘旋在崇山峻岭之间。
(2)接着我们来到了北京的天坛公园。
(3)然后我们来到了天安门城楼,它是中国的象征。
(4)最后,我们来到了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仪式。
北京之行结束了。
2.教师导学:小朋友,北京城历史悠久,风景迷人,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句式来谈自己的感受。
)3.有一位小朋友和你们一样,也想到北京城去看看,请大家打开书本,仔细读,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出示多媒体课件,听课文朗读录音。
)4.刚才大家读得可认真了,那么,你读懂了什么来,请你说说你是从课文的哪句话中看出来的,把它读出来。
(句子:我对妈妈说,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文第三句话)大家一起读读这句话。
6.教师导学:对呀,他为什么这么想去看看呢答案就藏在这里(课件出示妈妈的话),请你仔细读读课文,找到答案。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天安门广场升旗的美丽画面中畅游,意在让学生在视觉的刺激中激发情感。
面对天安门广场升旗的情景,让他们感受这种庄严的气氛,产生求知欲望,为下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三、了解天山1.教师边讲解边出示美丽天山的风景图片:今天,老师想再给你们当一回导游,小朋友们,一起来吧!(1)我们先来到了博格达峰,看到了"雪海"。
(2)接着我们来到了号称"天山第一峰"的托木尔峰。
(3)然后我们来到了汗腾格里峰。
(4)最后,我们来到了有"天山明珠"称誉的天池景区。
2.教师导学:小朋友们,天山这么美丽,你们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句式来谈自己的感受。
)3.有一位小朋友和你们一样,也想到天山去看看,请大家打开书本,仔细读,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出示多媒体课件,听课文朗读录音。
)4.刚才大家读得可认真啦,那么,你听懂了什么来,请你说说你是从课文的哪句话中看出来的,把它读出来。
(句子:我对爸爸说,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6.教师导学:对呀,他为什么这么想去看看呢答案就藏在这里(课件出示爸爸的话),请你仔细读读课文,找到答案。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因此,只有让学生读懂了课文,才能与文本进行对话,才能领悟其中的感情。
四、说话训练1.过渡: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还有许多风景优美的地方,现在,我还想当一次导游,和你们一起再去游览游览。
(出示杭州西湖、上海外滩、厦门鼓浪屿的风景图片)我们到了这么多地方,欣赏了这么多美景,现在,你想说些什么吗2.多媒体课件出示句子:__________,我想对你说__________。
小朋友,老师把你的话录下来,你可要说得好一点哟!小结:是呀,我们的祖国多美呀,我们爱我们的祖国!3.请你把心里话说一说。
(可以加上动作)4.我想小朋友的愿望一定会实现的,现在让我们的男孩子们大声地说一声--我多想去看看。
让我们的女孩子甜甜地说一声--我多想去看看。
让我们满怀对北京、天山的无限热爱,齐声呼喊--我多想去看看。
设计意图:学生在自由、民主的氛围中自由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中感受到祖国的伟大,产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五、拓展延伸1.读了本课,你读懂了什么2.课外阅读补充:《国旗歌》。
3.你还了解北京的什么出示课前搜集的北京风景图片及有关的资料,介绍北京美丽的风光。
设计意图:拓展延伸,补充材料,使课堂的容量、密度增大。
通过"你读懂了什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适当地补充课外阅读、北京风光介绍等,不但能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北京,更能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延续,达到"课已尽而意未了"的境界。
教学反思我利用了多媒体的优势,在学生面前展现了祖国的风貌,让学生置身其中,让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起他们热爱祖国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