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淡水鱼类图谱

中国淡水鱼类图谱

中国淡水鱼类图谱
中国淡水鱼类图谱

中国淡水鱼类图谱

中国淡水鱼的种类

不同时期,不同著作中统计结果差异较大。据最近出版的《中国脊椎动物大全》和正在编印的《中国动物志》粗略统计,分布在中国的淡水(包括沿海河口)的鱼类共有1050种,分属于18目52科294属。其中纯淡水鱼类967种,海河洄游性鱼类15种,河口性鱼类68种。在这一千另五十种鱼类中,大体可分属下列四大类:

1、圆口类:这一类鱼是最原始的鱼形脊椎动物。鱼口没有真正的上下颚,口器形成吸盘,过着寄生或半寄生生活。身上没有真正的脊椎,祗有脊索。从进化的时期而论,圆口类首先发见于中奥陶纪,在志留纪及下泥盆纪最为发达,至下泥盆纪则渐趋绝灭,仅有少数种类遗留至今。在我国淡水中,仅七鳃鳗属的3个种生活于东北地区黑龙江至辽河诸河流中。

2、软骨鱼类:软骨鱼类从上泥盆纪发现,至石炭纪最为发达,随着再继续进化以成为现代的鲨类与鳐类。此类鱼全身骨胳均为软骨,鳞片为细小盾鳞,肠内有螺旋瓣。这是一群低等的真正鱼类,现生软骨鱼类几乎都是生活在海洋中,仅有极个别种类生活于淡水中,其中赤魟除大量生活于海洋外,有一小群体定居于我国广西南宁至龙州的西江水系左江中,从其进化史看,赤魟为海产鱼类。据古地质考证,广西原为海洋,由于地壳的造山运动,均在新生代上第三纪上新世末期,当海水退出广西而被"陆封"定居于内陆水体中。

3、软骨硬鳞鱼类:此类鱼属硬骨鱼类,但骨胳系统为软骨性。体表鳞片表现为骨质菱形的原始鳞片,尾鳍为歪形,肠内具螺旋瓣。原始软骨硬鳞鱼类出现于泥盆纪,在地球上生存了相当长时间,到中生代大部分种类绝灭。现生的鲟鱼类出现于白堊纪,现在生存的种类不多,仅分布于高纬度的北冰洋区,我国淡水中生活着白鲟科的一种和鲟科2属8种。

4、真骨鱼类:这是现生的普通习见、真正的鱼类,为现代最蘩盛的鱼类,中国的一千另五十种淡水鱼类中,除少数种(13种)外,几乎都属真骨鱼类。中国的淡水鱼类以鲤形目为主,尤其是鲤科鱼类约占总数的一半。其中鲱形目1科3属5种,鲑形目6科17属32种,鳗鲡目1科1属2种,鲤形目6科170属740种,鲇形目10种27属110种,鳉形目2科3属4种,颌针鱼目1科1属4种,鳕形目1科1属1种,刺形目1科2属2种,鲻形目1科3属7种,合鳃鱼目1科1属1种,鲈形目12科51属110种,鲉形目1科4属8种,鲽形目3科3属5种,鲀形目1科2属6种,总数为15目49科1037种。

真骨鱼类出现于侏罗纪,在白堊纪时,古代真骨鱼类进化为现代真骨鱼类其形态结构起了较大变化。头骨的上下颌普遍缩短,高级类型的上颌骨特化为没有牙齿的骨棒,牙齿集中到前颌骨上,尾鳍变成了完全对称尾或称正形尾,内骨骼高度骨化,奇鳍和偶鳍均表现出各式各样的形状,腹鳍也常常由腹部移到紧挨头部,鳞片变得很薄,呈圆形。真骨鱼类的内外结构均具备了完善的水生适应构造,从白堊纪开始,沿着许多的辐射适应的路线发展,使它们成为地球表面一切水域的生活者。

我国的主要淡水鱼种类和分布情况

我国的主要淡水鱼种类和分布情况我国是世界上淡水水面较多国家之一,淡水面积约为三亿亩,其中可供养鱼的水面约7500万亩,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温带或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于鱼类生长,又有草、鲢、鳙、青、鲮、鲤、鲫、团头鲂等优良鱼类的养殖技术,所以是当今世界淡水养殖业最为发达的国家,无论养殖的面积和总产量都居世界领先地位。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地理和自然环境各异,各地区鱼类品种,格局特色,按照气候的区域分类,鱼类的分布情形是:

东南区:其中包括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福建、台湾和海南岛等地。这些地区主要生长喜暖性鱼类,品种繁多,代表鱼类有鲮鱼、卷口鱼、中华鲅鱼、东坡鱼、花鳅鱼、腊光长鳅、沙鳅、扁头平鳅、爬岩鳅、平鳍鳅、小吻鱼、长鳍鳍鲇、胡子鲇、鳗鲡、黄鳝、斗鱼、攀鲈等。主要养殖鱼类为青、草、鲢、鳙、鲮、团投鲂、胡子鲇、罗非鱼等南方品种。

江河平原区:其中包括长江中下游、黄河下游及辽河下游。这里除了江河流域,有众多的湖泊,是我国淡水鱼类的主产区,天然水产鱼类众多而盛名,有青、草、鲢、鳙、鲤、鲫、鲇、鳊、鳡、团头鲂、乌鲡、鳗鲡等。太湖的银鱼、长江的的鲟鱼、鲋鱼、鲚鱼产量很

大。养殖的鱼种有青、草、鲢、鳙、鲤、鲫、团头鲂、罗非鱼以及一些鲤鱼的杂交品种。

北部区:这里主产冷水鱼类,天然水体盛产鲟鱼属、狗鱼属、哲罗鲑属等鱼类,如大马哈鱼、狗鱼、香鱼、雪鱼、拟赤捎鱼、八目鳗等是这里的特有而具代表性的鱼类。人工养殖除青、草、鲢、鳙、鲤、鲫和团头鲂,还饲养红鳟鱼。

西北高原区:包括新疆、西藏北部、内蒙、青海、甘肃、陕西、山西等地。这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天然水体盛产中华弓鱼、黄爪鱼、裸鲤等,其他还有条鳅、江鳅等鱼类。主要养殖仍与各地相同。

努澜区:其中包括西藏南部、四川、云南西部。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雅鲁藏布江都流经这里,使东南区和西北高原区的鱼类,通过江流共存于此,如鲮鱼,中华鲅鱼、东坡鱼、平鳍鳅、沙鳅、条鳅、须瞅、鲈鱼、黄缮、乌鳢、中华弓鱼等形成东南区、西北区鱼类群系混合的特点。主要养殖仍是青、草、鲢、鳙、鲤、鲫、团头鲂以及近年大量繁殖的鲤鱼杂交品种等。

1、“沉香鱼”――华鲮

华鲮(Sinilabeo rendahli)属鲤形目,鲤科,野鲮亚科,华鲮属。俗称:青龙棒,桃花棒,野鲮鱼,青衣子。

体长,略呈棒状,尾柄高而宽厚。吻钝圆而突出,口下位,横裂。上唇前部光滑,为游离的吻皮所遮盖,两侧则有细小的乳突;下唇游离部分的内缘有许多小乳状突,下唇与下颌分离,其间有一深沟相隔,上颌为上唇所包。有1对短颌须,吻须常退化。侧线鳞45-47个。体背及体侧青黑色,鳞片紫绿色夹有红色,并具金属光泽;腹部微黄,各鳍灰黑色。华鲮栖息于水流较急的河流及山涧溪流中,为底栖性鱼类,喜集群生活。常出没于岩石间隙中,在石砾底的基质上觅食,利用下颌锐利的角质边缘刮取着生藻类,也食高等植物的枝叶、碎屑等。入冬以后,华鲮则数十尾甚至上百尾集群在深水洞穴越冬,很少外出活动。2龄即可性成熟。亲鱼于4-6月集群进入支流产卵,产卵场为石砾底质的急流浅滩滩尾。

分布于长江上游干流及各大支流中,尤以川东盆地水流湍急、水质清澈的山涧溪流为多。

生长较缓慢,一般个体为1-2公斤,最大个体可达5公斤,在产地产量较高,是四川省常见食用鱼类。其肉质坚实脆嫩、十分鲜美、富含油脂,与青鱼相似,被视为珍贵食品。

花鲮的缘近种有11种,其中洞庭华鲮(Sinilabeo tungting , 俗称:龙鱼、龙狗鱼、青鱼),分布于湖北长江荆江河段、湖南洞庭湖、沅江水系;桂华鲮(Sinilabeo decorus , 俗称:青衣),分布于珠江水系的西江和北江。它们的形态差异仅在于侧线鳞数为39-44个,而其生活习性及经济价值均与华鲮相似。但

生殖季节稍早,珠江流域为3-4月。据说,在广西新和公社沉香潭出产的这种鱼具有沉香味,故又得名“沉香鱼”。

华鲮及其相近种,除去内脏和鲮的肌肉称之为“竹鱼”。其鲜鱼肉入药,具有益气和中、除湿的功效,主治久病体虚、腰腿疼痛等症。

2、多鳞白甲鱼

多鳞白甲鱼(Onychostoma macrolepis)原名多鳞颜颌鱼,属鲤形目,鲤科,鲃亚科,白甲鱼属。俗称:钱鱼、梢白甲、赤鳞鱼。英文名:Largescale shoveljaw fish 。

体长,稍侧扁,背稍隆起,腹部圆。头短,吻钝,口下位,横裂,口角伸至头腹面的侧缘。下颌边缘具锐利角质;须2对,上颌须极细小,口角须也很短。背鳍无硬刺,外缘稍内凹。胸部鳞片较小,埋于皮下。体背黑褐色,腹部灰白。体侧每个鳞片的基部具有新月形黑斑,背鳍和尾鳍灰黑色,其它各鳍灰黄色,外缘金黄色,背鳍和臀鳍都有一条桔红色斑纹。

栖息在河道为砾石底质,水清澈低温,流速较大,海拔高程为300-1500米的河流中,常借助河道中溶岩裂缝与溶洞的泉水发育,秋后入泉越冬。4月中旬出泉,出泉多集中于夜半三更,头部朝内,尾部向外,集群而出,一般在8-10日内出完。雄性性成熟一般在3龄以上,雌性为4-5龄,怀卵量为0.6-1.2万粒,生殖季节于5月下旬至7月下旬。以水生无脊椎动物及着生在砾石表层的藻类为食,取食时用下颌猛铲,进而将体翻转,把食物掰入口中。取食后的石块,可见白斑点点。

分布于嘉陵江水系和汉水水系的中上游,淮河上游,渭河水系,伊河,洛河,海河上游的滹沱河和山东泰山。

多鳞铲颌鱼肉嫩味鲜,有滋补明目下乳之功效,为山溪鱼产中之上品。在产区种群数量较大,特别是在陕西南部山区为优势种群。4月中旬当鱼群出泉时,数量很大,一些较大的鱼泉最多可达万斤以上,一般多为几千斤,小鱼苗也在百斤以上,是当地群众喜食的山区特产。今后如能对其天然资源加以保护,同时解决人工繁殖等技术问题,它将是山区渔业中一种很有前途的养殖鱼类。

3、四川白甲鱼

四川白甲鱼(Onychostoma angustistomata)属鲤形目,鲤科,鲃亚科,白甲鱼属。俗称:小口白甲,尖嘴白甲,腊棕。

体长,侧扁,尾柄细长,腹部圆,背鳍起点为体的最高点。头短;吻圆钝,稍隆起,吻端有小的白色斑点,在眶前骨分界处有明显的斜沟。口宽,下位,横裂,口角稍向后弯。上颌后端达到鼻孔后缘的下方;下颌具有锐利的角质前缘;上唇薄而光滑,为吻皮所盖。须2对,吻须极短小,颌须稍长,约为眼径的1/2-2/3。背鳍硬刺后缘具锯齿,末端柔软,背鳍外缘成凹形。背部青灰色,腹部微黄,背鳍上有黑色斑纹,尾鳍下叶鲜红,其它各鳍亦略带红色。

生活习性与白甲鱼相近,均为底栖性鱼类,喜生活于清澈而具有砾石的流水中。早春成群溯河而上,秋冬下退,至深水多乱石的江底越冬。常以具锐利的下颌角质边缘在岩石及其它物体上刮取食物;食物以着生藻类及沉积的腐植物质为主,通常个体大的产卵期要早些。亲鱼待性成熟后,即上溯至多砾石及沙滩的急流处产卵,卵常粘附着在水底砂石上进行孵化。生殖期间雄鱼吻部、胸鳍、臀鳍上具粗大的白色珠星,偶鳍及臀鳍呈鲜红色;雌鱼吻部珠星不明显。

四川白甲鱼分布于长江上游干支流,尤以金沙江、嘉陵江、岷江、大渡河和雅砻江中下游等水系为多见。

四川白甲鱼为长江上游一带中型的食用鱼,其产量虽不如白甲鱼,但其肉质更佳,为产区人们日常喜食的鱼类之一。可以驯化作为池塘养殖对象,在水库中加以繁殖更是优良品种。

4、南方白甲鱼

白甲鱼(Onychostoma sima)属鲤形目,鲤科,鲃亚科,白甲鱼属。俗称:白甲,爪流子。体纺锤形,侧扁,背部在背鳍前方隆起,腹部圆,尾柄细长。

头短而宽,吻钝圆而突出,在眶前骨分界处有明显的斜沟走向口角。口下位;下颌具锐利的角质前缘。唇后沟仅限于口角;须退化,仅在全长10厘米以下的幼鱼有2对须或1对须。背鳍外缘略内凹,具有1根后缘有锯齿的粗壮硬刺,其尖端柔软;尾鳍深叉形。鳞中等大,胸腹部鳞片较小。背鳍和臀鳍基部具有鳞鞘,腹鳍基部有狭长的腋鳞。背部青黑色,腹部灰白色,侧线以上的鳞片有明显的灰黑色边缘;背鳍和尾鳍灰黑色,其它各鳍灰白色。白甲鱼大多栖息于水流较湍急、底质多砾石的江段中,喜游弋于水的底层。每年雨水节前后成群溯河上游,立秋前后则顺水而下,冬季在江河干流的深水处乱石堆中越冬。常以锋利的角质下颌铲食岩石上的着生藻类,兼食少量的摇蚊幼虫、寡毛类和高等植物的碎片。摄食强度最大是在3-4月份,冬季和生殖季节一般都很少或停止摄食。3冬龄达到性成熟,产卵期较长,长江流域为4-6月,珠江流域为2-3月。产卵场多为砾石及沙滩的急流处,卵附着在水底砾石上进行孵化。白甲鱼分布于长江中、上游干支流和珠江、元江水系。白甲鱼是长江上游及珠江流域的主要经济鱼类之一。生长速度较快,1-3龄较显著,3冬龄鱼平均为37.1厘米,平均体重达1.14公斤,3冬龄以后增长较缓慢。常见个体为0.25-2公斤,最大个体达6.5公斤。它在产区的捕获物中所占比重较大,肉细嫩,味鲜美,在市场中,除长吻鮠、鲶、铜鱼外,与鲤、倒刺鲃等同居于大众所喜食之鱼类。此鱼很有可能发展成山谷水库的饲养对象。

5、假鳡鱼――似鳡

似鳡(Luciocyprinus langsoni)属鲤形目,鲤科,鲃亚科,似鳡属。俗称:棍子鱼,真线鳡,墨线鳡,红尾鳡,竿鮈,鳡条鱼,香花鳡,棒子鱼,竿条鱼。体细长,稍侧扁,头长大与体高。吻尖,口大,端位,口裂宽敞且平直。上下颌等长,其末端向后延伸达眼前缘的下方;下颌前端内侧有一坚硬突起。无须,眼大,鳃裂大,鳞甚细小,侧线鳞100个左右,侧线完全。背鳍无硬刺;胸鳍、腹鳍、臀鳍均短;尾鳍长,深分叉,末端尖。体银白色,背部灰黑;侧线及侧线以上

2-3行鳞片上有黑点,相互连成一纵黑色宽带纹。主要生活在有一定流速

的江河、湖泊中,为中上层鱼类。似鳡是游泳健将,性凶猛,到处游弋袭击其它鱼类。体长16厘米以下的幼鱼,则多数栖息于支流水流比较缓慢的湖湾或静水水体中。无集群现象。每年涨水时逆江而上,退水时顺江而下。成鱼是最凶猛的鱼类之一,常在水的中上层游弋,一遇到适口的鱼类便向前猛冲而猎捕之;由于其上下颌骨都很肥厚,而且下颌前端内部有小突起,致使所捕获的鱼很难逃脱。幼鱼以浮游甲壳动物和其它鱼苗为主食,而全长35厘米以上的个体几乎完全依*一些小型鱼类为食。4龄达性成熟,生殖季节在3-5月;产卵场以有急流水为主要的条件,一般喜在沙滩处产卵。生长速度快,1冬龄鱼体长15厘米,2冬龄鱼体长24厘米,3冬龄鱼体长36厘米,4冬龄鱼体长45厘米,5冬龄鱼体长54厘米,6冬龄鱼体长60厘米、体重2.25公斤。最大个体可超过15公斤。似鳡分布于广西,贵州南部以及云南东部的南盘江水系。肉质细嫩,味佳,为产区的大型经济鱼类。

6、西南大型凶猛鱼类――鲈鲤

鲈鲤(Percocypris pingi)属鲤形目,鲤科,鲃亚科,鲈鲤属。俗称:花鱼,青脖。体略侧扁,头较大,前端较尖,头背面平而宽,头后背部隆起。口亚上位,斜裂,下颌突出。须2对,吻须略短于颌须。鳃裂大,两侧鳃膜联于鳃峡处极接近。背鳍刺弱,后缘具细齿。鳞较小,胸、腹部鳞更小,浅埋皮下,侧线略下弯。体背面青灰色,侧面及腹部白色;体侧鳞绝大部分有一黑色边缘,因此联成体侧整齐的直条纹,头、背部有分散的小黑点;背鳍、胸鳍、尾鳍微黑。幼鱼多在支流或干流的沿岸,成鱼则在敞水区水体的中上层游弋。行动迅速,为凶猛性鱼类,专门猎食小型鱼类。3冬龄鱼达性成熟,生殖期约在6月间,产卵地点都在上游的急流水中。鲈鲤主要分布于宜昌以上的长江上游的干支流中,西江流域、南盘江等水系。鲈鲤的另一个亚种――花鲈鲤(P.pingi regani)俗称:花鱼。分布于云南省南盘江水系和抚仙湖。花鲈鲤的形态区别在于:体侧有许多分散的黑色斑点,不组成直行条纹,腹鳍末端至臀鳍起点间的距离小于吻长。鲈鲤是产区的大型经济鱼类,长江上游产量相当大,常见体重0.5-1公斤,最大达15公斤。肉可供药用,有祛痰、止血、镇静的功效;主治急、慢性支气管炎,胃溃疡出血,咯血,衄血,子宫出血,癫痫失眠,月经过多等症。

7、乌江青波鱼――中华倒刺鲃

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属鲤形目,鲤科,鲃亚科,倒刺鲃属。俗称:青波,乌鳞,青板。体长而侧扁,头锥形,吻钝,口亚下位,呈马蹄形。须2对,颌须末端可达眼径后缘。背鳍起点前有一向前平卧的倒刺,隐埋于皮肤下,背鳍具一后缘有锯齿的硬刺。背鳍后缘微凹,背鳍起点位于腹鳍起点之前上方,距吻端比距尾鳍基为近。体背青黑,腹部灰白,各鳍青灰色,后缘为黑色;幼鱼尾鳍基有一黑斑,成鱼不明显。中华倒刺鲃为一种底栖性鱼类,性活泼,喜欢成群栖息于底层多为乱石的流水中。冬季在干流和支流的深坑岩穴中越冬,3月份开始游向支流生长。3龄性成熟,亲鱼于4-6月间水位上涨时,即到水大而湍急的江段产卵,卵随水漂浮孵化。它是以水生高等植物为主要食物的杂食性鱼类;丝状藻类、昆虫幼虫、淡水壳菜等均为其摄食对象。中华倒刺鲃分布于长江上游的干、支流里,中游里也偶而见之。2冬龄以后生长较快,最大个体可达25公斤,产量大,肉质肥美富油脂,为四川、贵州等地的重要经济鱼类。分布于海南岛、珠江、元江等水系的倒刺鲃(S.denticulatus ,俗称:青竹鲩),形态特征与中华倒刺鲃颇相似。主要区别为倒刺鲃的背鳍起点位置在腹鳍起点之后上方,距吻端比距尾鳍基为远。两种的生活习性与经济意义相同。倒刺鲃的最大个体可达4公斤,为产地常见食用经济鱼类。中华倒刺鲃、倒刺鲃、光倒刺鲃等鱼的肌肉鲜美,均有一定药效,有壮阳补中之功效,主治腰膝酸软。

8、青棍鱼光倒刺鲃

光倒刺鲃(Spinibarbus hollandi)属鲤形目,鲤科,鲃亚科,倒刺鲃属。俗称:青棍、坑坚、光眼鱼、黄娟、粗鳞鱼。

体长,稍呈圆筒形,尾柄侧扁。吻钝,口稍下位,呈马蹄形。须2对,吻须较短,颌须末端超过眼后缘。背鳍起点前有一向前平卧的倒刺,隐埋于皮肤内;背鳍无硬刺。鳞大,侧鳞基底具黑斑。体背部茶黄色,腹部灰白,背鳍边缘黑色,其它各鳍桔红色。

一般栖息于底质多乱石而水流较湍急的江河中的中下层,尤喜在水色清澈的水域中生活,它属于杂食性鱼类,以水生植物为主,兼食水生昆虫及其幼虫,也取食一些坠入水中的陆生昆虫和蝦等。4-5月间在水流缓慢、水草较多处产粘性卵。

分布于长江、钱塘江、闽江、九龙江、珠江、元江、台湾岛及海南岛等诸水系。

分布广,食性杂,宜驯养。生长快,个体大,1龄鱼重150克,2龄可达500克,3冬龄的鱼已能长到400毫米左右,最大个体可达20公斤。在华南、西南的年产量极为可观,是产区的一种重要经济鱼类。光倒刺鲃体厚肉肥,味鲜嫩,颇受当地群众欢迎。其肉鲜食,有壮阳补中的功效,主治腰膝酸软等症。

9、南游莫望武昌鱼――团头鲂

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属鲤形目,鲤科,鲌亚科,鲂属。俗称:团头鳊,平胸鳊。英文名:Bluntnose black bream , Wuchangfish , Bluntsnout bream 。

体高,甚侧扁,呈菱形,头后背部隆起,体长为体高的2.0-2.3倍。头小,吻圆钝,口端位,口裂宽,上下颌等长,上下颌的角质层较薄;胸部平坦,腹部仅自腹鳍基部至肛门,具有皮质腹棱。背鳍具光滑硬刺,其长度较头长为小;臀鳍长,具27-32根分枝鳍条,尾柄高而短。体背部青灰色,两侧银灰色,体侧每个鳞片基部灰黑,边缘黑色素稀少,使整个体侧呈现出一行行紫黑色条纹,腹部银白,各鳍条灰黑色。

团头鲂多见于湖泊,比较适于静水性生活。平时栖息于底质为淤泥、并生长有沉水植物的敞水区的中、下层中。幼鱼主要以枝角类和其它甲壳动物为食;成鱼摄食水生植物,以苦草和轮叶黑藻为主,还食少量浮游动物。4月开始大量摄食,6-10月为肥育期,摄食强度最大,冬季11月起停食。2龄可达性成熟,5-6月间,成鱼集群于流水场所进行繁殖;产卵场一般需要具有一定的流水,有茂密的水草,底质为软泥多沙,水深1.0-1.5米,水温20-28℃。怀卵量一般为3.7-10.3万粒。受精卵在水温为25℃时,经两昼夜可孵化。冬季集群在深水处的泥坑中越冬。

团头鲂仅分布于长江中、下游附属中型湖泊。

生长速度较快,当年鱼体长可达120-230毫米,最大个体可达3公斤左右,因其为草食性,且能在静水中繁殖,目前已在全国各地人工养殖。团头鲂肉质细

嫩、腴美,脂肪丰富,胜于长春鳊和三角鲂。每百克可食部分含蛋白质20.8克,脂肪15.8克,碳水化合物0.9克,热量229千卡,钙155毫克,磷195毫克,铁2.2毫克,堪称上等鱼类。习称的“武昌鱼”本是鳊、鲂的统称。在湖北省梁子湖通长江的入口处,有一小镇樊口,古时称为武昌县。这里江湖相通,不少鱼群自由出入于江湖之间,湖中的天然食料丰富,是鱼类的重要肥育场所。樊口所产的“鳊鱼”以团头鲂为主,此鱼肉嫩脂多,尤为肥美,故古时有“鳊鱼产樊口者甲天下”的说法,到了武昌的人也必一品武昌鱼的滋味。武昌鱼是历代诗人的赞颂对象,有“南游莫望武昌鱼”,“九州横驰鲂有家”等佳句传世。一千七百多年前的三国末期,吴主孙皓想从建业迁都武昌,百姓苦于逆流朝奉,朝内部分大臣纷纷阻止其迁都,左丞相为劝阻吴主迁都而授意,编了一首民谣:“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从此,武昌鱼的称谓便流传下来。

10、岂其食鱼,必河之鲂

鲂(Megalobrama skolkovii)属鲤形目,鲤科,鲌亚科,鲂属。俗称:三角鳊,乌鳊,平胸鳊。英文名:Black bream 。体高,甚侧扁,呈菱形,头后背部隆起。头小,口端位;上下颌前缘均具发达的角质层。腹棱仅自腹鳍基部至肛门;背鳍具光滑硬刺,其长度显著大于头长;尾柄长大于或等于尾柄高。体背部青灰色,两侧浅灰色带有浅绿色泽,腹部银白,每个鳞片后部较深,各鳍呈青灰色。鲂在流水或静水水体中都有。尤喜栖息于底质为淤泥或石砾、而有沉水植物和淡水壳菜的敞水区。在生殖季节,成熟亲鱼群集于有流水的场所进行繁殖;到初春就游至江河港汊和附属水体的沿岸觅食。鲂属杂食性鱼类,幼鱼以淡水壳菜为主食,其次是昆虫和软体动物的幼体;成鱼以水生植物为主食,其次是淡水壳菜。性成熟个体为3龄,体重约1公斤左右。产卵场要求水流有显著的流动。分布广,黑龙江、鸭绿江、辽河、黄河、淮河、长江中下游、钱塘江、

闽江等水系均产。生长较快,个体较大,最大个体可达5公斤左右,在天然水域中有一定的产量。肉味鲜美,质细嫩,含脂量高。每百可食部分含蛋白质18.5克,脂肪6.6-8.0克,碳水化合物0.2克,热量134千卡,钙76毫克,磷211毫克,铁2.2毫克。自古以来,颇受人民大众欢迎,视其为上等食用鱼类。早在二千年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很喜爱吃这种鱼,如《诗经》中便有“岂其食鱼,必河之鲂”的诗句。鲂、团头鲂和鳊的形态特征均极相似,古代统称之为“鲂”或“鳊”。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鲂,方也;鳊,扁也”。可见鲂和鳊是根据它们的外形而得名的。去鳞、去内脏、洗净的鲂,鲜用,具有调胃健脾之功效,主治消化不良、胸腹胀满等症。

11、西北高原鱼类――厚唇裸重唇鱼

厚唇裸重唇鱼(Gymnodiptychus pachycheilus)属鲤形目,鲤科,裂腹鱼亚科,裸重唇鱼属。俗称:重唇花鱼,麻鱼,石花鱼。体呈长筒形,稍侧扁,尾柄细圆。头锥形,吻突出,吻皮止于上唇中部;口下位,马蹄形。下颌无锐利的角质边缘。唇很发达,下唇左右叶在前方互相连接,后边未连接部分各自向内翻卷,两下唇叶前部具不发达的横膜,无中叶;唇后沟连续。口角须1对,较粗短,末端约达眼后缘的下方。体表绝大部分裸露,除臀鳍两侧各有1列大型臀鳍外,仅在胸鳍基部上方的肩带后方有2-4行不规则的鳞片。侧线平直,背鳍无硬刺。体和头部黄褐色或灰褐色,较均匀地分布着黑褐色斑点,在侧线下方也有少数斑点;腹鳍呈灰白或黄灰色。背鳍浅灰色,尾鳍浅红色,均布有小斑点。栖息于青海、甘肃、四川等省长江和黄河上游各水系的高原宽谷河流中,在河湾洄水处较常见。以水生动物如石蛾幼虫、端足虾和石蝇的稚虫等为食,也食少量的植物碎屑。生殖季节为4-5月。生长较缓慢,10龄鱼的平均体长仅为44厘米左右。但肉质好,肉味鲜美,产量较高,为产区的重要经济鱼类。卵有毒,不能食用,加工时需注意去除干净。其肉、骨、胆有药用价值,用以主治妇女病、肠胃病、促疮疖化脓、水肿、疮疡热痛、白内障、烧伤等症。分布于同一地区的花斑裸鲤(Gymnocypris eckloni)和黄河裸裂尻鱼(Schizopygopsis pylzovi)等裂腹鱼类也均有相同的药效。

12、新疆高原鱼类――新疆裸重唇鱼

新疆裸重唇鱼(Gymnodiptychus dybowskii)属鲤形目,鲤科,裂腹鱼亚科,裸重唇鱼属。俗称:重唇鱼,石花鱼,花鱼,裸黄瓜鱼。体长,稍侧扁,头圆锥形,吻部略尖。口下位,呈马蹄形。唇发达,下唇分左右两叶,唇后沟深,中断。下颌前缘没有锐利的角质边缘;须1对,较细长,伸达眼后缘。体几乎裸露,仅在胸鳍基部上方、肩带后缘有3-5行不规则的鳞片;肛门和臀鳍两侧各有1行大行鳞片;侧线上具鳞97-98个,前端鳞片较大,后段较小。侧线完全,平直或稍弯向腹方。背鳍无硬刺;体背部暗灰色或灰褐色,头部、背部和侧面有棕黑色大小不一的斑点,腹侧淡黄带灰色,背鳍和尾鳍上具有许多不规则的小斑点。生殖期间雄性个体的背鳍边缘突出或成半圆形,鳍条较长,鳍膜也较宽;臀鳍特别延长;头部和鳍上均出现有珠星。为冷水性鱼类。生活在大江和河川的急流中,有时也游至附属的静止水体内。2-3月开始向河的上游游动,尤以4月比较集中,10月间即开始下游。为杂食性鱼类,主要以软体动物、桡足类、端足类、小鱼、摇蚊幼虫和其它昆虫为食,有时也食少量的水生植物枝叶和藻类。个体成熟慢。4-5冬龄的鱼才开始性成熟,通常雌体较同龄的雄体为大。产卵期在4-8月,喜产卵于湖泊、河川多石质的水底,卵常附着于石子上,以后被水流冲走至石缝中进行发育。新疆的伊犁河、塔里木河、乌鲁木齐河、楚河、塔拉斯河、锡尔河、阿拉湖、斋桑湖等水系及中亚的部分水体中均有分布。个体较大,一般能长至30-50厘米,最大可重达3公斤左右。肉味鲜美,脂肪含量丰富。干制或熏制,可以久藏和远运,为贵重的经济鱼类。其卵有毒,加工时需注意剔除干净。

13、高原鱼中之皇――青海湖裸鲤

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属鲤形目,鲤科,裂腹鱼亚科,裸鲤属。俗称:湟鱼、花鱼、狗鱼、无鳞鱼。体长,稍侧扁,头锥形,吻钝圆,口裂大,亚下位,呈马蹄形。上颌略微突出,下颌前缘无锐利角质。下唇细狭不发达,分为左右两叶;唇后沟中断,相隔甚远;无须。体裸露,胸鳍基部上方、侧线之下有3-4行不规则的鳞片;肛门和臀鳍两侧各有1列发达的大鳞,向前达到腹鳍基部,自腹鳍至胸鳍中线偶具退化鳞的痕迹。侧线平直,侧线鳞前端退化成皮褶状,后段更不明显。背鳍具发达而后缘带有锯齿的硬刺。体背部黄褐色或灰褐色,腹部浅黄色或灰白色,体侧有大型不规则的块状暗斑;各鳍均带浅红色。生殖期间雄性个体的吻部和臀鳍、尾鳍以及体后部均有白色颗粒状的珠星。

青海湖裸鲤为冷水性鱼类。喜欢生活在浅水中,也常见于滩边洄水区或大石堆间流水较缓的地方,入冬则潜居于深潭、岩石缝中。适应性强,对生活条件并没有严格的要求,较小的水塘和较浅的湖边都能生活,在咸淡水里也可生活。幼鱼孵出后,即成群游泳,多集群于河口浅水地区。幼鱼阶段以动物性饵料为主食;成鱼杂食性,青海湖中所有的动植物都是其食料,主要食物对象为硅藻、桡足类、枝角类、轮虫类、端足类、水生昆虫、摇蚊幼虫等,甚至其幼鱼及条鳅也为之吞食。由于青海湖地处海拔三千多米的高原上,水温低,食料生物贫乏和生长期短,故此鱼生长缓慢,除第一年生长达3.5厘米外,一生中的体长生长无明显的阶段,4龄以下体重增长较快,体重250克者平均为8-9龄,500克者约为10龄;一般能长到50-60厘米,重约5公斤,25龄;最大个体长可达95厘米,重约6.5公斤。群体中雄鱼多于雌鱼,繁殖力较低,怀卵量平均为16242粒。有明显的生殖洄游,每年3月下旬至8月由青海湖进入河中繁殖。产卵场所一般在流速缓慢,底质为石砾、卵石或细纱,水深在0.1-1.1米清澈见底的河道中。在繁殖季节内,当水温低于6℃或超过17.5℃时,便无繁殖活动。产卵旺季为5月中至6月中;产卵活动是昼夜进行,以23时至次日3时为最旺盛;卵产于聚卵窝内,卵沉性,微粘。

分布于青海湖及其支流中,克鲁克湖、扎陵湖、鄂陵湖也有出产。它是青海省极为重要的经济鱼类。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青海湖周围几十万亩草原被开垦为农田;流入青海湖的108条河流被人为拦河筑坝,阻塞繁殖通道,许多河流干涸断流,致使湟鱼无法到淡水中产卵,造成大量湟鱼在河口地带死亡。有

关资料表明,青海湖现有湟鱼资源量约为7500吨,不足开发初期的1/10,而目前,鸟岛栖息的鸟类每年要吞食近千吨的湟鱼,湟鱼资源的衰竭无形中使鸟类的生存造成严重威胁。

湟鱼体粗壮肥满,肉味鲜嫩丰腴,营养丰富,含脂量高达12%,蛋白质16.14%,深受群众欢迎。当地百姓吃湟鱼的烹饪方法却颇为特别,他们把鱼剖洗净入锅加水、调料、食醋,用文火炖5、6小时,出锅取名为“酸鱼”。在繁殖季节,其卵巢及精巢有毒,动物食之呈腹绞痛样症状,继之瘫痪,呼吸困难而死亡;人食其生殖腺后4-5小时开始腹泻,其后发生呕吐。它的腹膜也具毒性,鲜鱼之腹膜若未除去或洗净,食后也要中毒,轻者自感头晕,精神不振,轻度腹泻,重者一天腹泻达十余次。若进食鱼卵及腹膜过量,中毒严重时会造成死亡。鲜食及加工干制品时应弃去内脏及腹膜,以免中毒。

14、四川雅鱼――重口裂腹鱼

重口裂腹鱼(鲤科)Schizthorax (Racoma)davidi [地方名]重口、细甲鱼。[形态特征]个体较大,一般体长40厘米,体重1~2干克。体延长侧扁。头锥形。口下位,马蹄形,横裂。下唇发达,分三叶,中叶细小,侧叶宽阔。须2对,其长度为头长的1/3。鳞细小。胸部自腮峡以后有明显鳞片。在臀鳍和肛门的两侧各具一列较大的臀鳍并形成腹部中裂缝。背鳍棘细弱,后缘具锯齿。通体白色,尾鳍浅……

15、四川雅鱼――齐口裂腹鱼

齐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schizothorax.) prenanti)属鲤形目,鲤科,裂腹鱼亚科,裂腹鱼属,裂腹鱼亚属。俗称:雅鱼,齐口,细甲鱼,齐口细鳞鱼。英文名:Prenant’s schizothoracin 。

体长,稍侧扁。吻钝圆;口下位,横裂(在小个体中略呈弧形)。下颌前缘具锐利的角质,下唇完整,呈新月形,表面有许多小乳突,唇后沟连续。须2对,约等长,其长度约等于眼径。体披细鳞,排列整齐,胸鳍部不裸露,都有明显的鳞片;臀鳍和肛门两侧各具大鳞一排;鳃孔后方、侧线之下有数片大鳞。侧线平直,横贯于体的中轴。背鳍硬刺在体长14厘米以下的小个体较强,其后缘具明显的锯齿;但在大个体(体长在15厘米以上)都变柔弱,其后缘光滑或仅有少数锯齿痕。体背部暗灰色,腹部银白色,背鳍、胸鳍和腹鳍呈青灰色,尾鳍红色。生活于支流清溪中的个体体侧有小黑斑,达到性成熟的雄鱼吻部出现有珠星。

齐口裂腹鱼为底层鱼类,要求较低的水温环境,喜欢生活于急缓流交界处,有短距离的生殖洄游现象。雌性需4龄达性成熟,雄性一般在3龄达性成熟,产卵季节在3-4月。此时繁殖群体由岷江、大渡河上溯至其支流产卵,卵多产于急流底部的砾石和细砂上,亦常被水冲下至石穴中进行发育。产卵后的亲鱼到秋季(9-10月)则回到江河深水处或水下岩洞中越冬。它们以着生藻类为食,偶尔亦食一些水生昆虫、螺蛳和植物的种子。摄食时尾部向上翘起,以其发达的下颌角质边缘在岩石上从一端刮向另一端,随刮随吸,在其刚刮取过的岩石上留下明显的痕迹,渔民往往据此判断它的栖息场所。分布于岷江、大渡河等水系,为长江上游的一种重要食用鱼。个体大,一般为0.5-1.0公斤,最大可达4.0-5.0公斤。天然产量也大,在岷江沿岸地区齐口裂腹鱼和重口裂腹鱼为渔获物的优势种群,有时竟达市场供应总量的70%以上。由于肉质肥美,富含脂肪,最为产区居民所喜食。尤以“雅安砂锅鱼头”更是闻名四方。民间传说,光绪年间,雅安举子李景福给慈禧太后进贡了一尾“雅鱼”,慈禧食后,顿觉龙凤之肉难以媲美,随赏畅李景福为知府。齐口裂腹鱼在江中天然鱼苗的数量很多,利用天然鱼苗,养成适宜规格的鱼苗,可作为上游地区中小型水体的放养对象,以发展当地的养鱼业。请注意,其鱼卵有毒,但充分煮熟后仍可食用。

16、退鳅――铜鱼

铜鱼(Coreius heterodon)属鲤形目,鲤科,鮈亚科,铜鱼属。俗称:尖头、水密子、尖头棒、尖头水密子、退鳅、假肥沱、麻花鱼、桔棒、竹鱼、黄道士、铜钱扣、金鳅。英文名:Brass gudgeon , Bronze gudgeon 。体细长,前端圆棒状,后端稍侧扁。头小,锥形;眼细小;口下位,狭小呈马蹄形;头长为口宽的7-9倍。下咽齿末端稍呈钩状;须1对,末端超过眼后缘。胸鳍后伸不达腹鳍起点。体呈黄铜色,各鳍浅黄色。

铜鱼栖息于江河流水环境的下层,习惯于集群游弋,通常一个群体由几十到几百个体组成。冬季至深水河槽或深潭的岩石间隙越冬。性成熟年龄为2-3龄,生殖期为4-6月,多在水流湍急的江段繁殖,受精卵随江水漂流发育,怀卵量为2-20万粒。铜鱼的摄食强度很大,肠管常充满食物。其食物组成主要为淡水壳菜、蚬、螺蛳及软体动物等,其次是高等植物碎片和某些硅藻,属于杂食性鱼类。其鱼苗和幼鱼吞食其它鱼的鱼苗,性极饕餮,为家鱼苗的大敌害之一。

铜鱼多见于长江流域的干支流和有流水灌注的湖泊中;静水湖泊中较为少见。长江中另一种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俗称:肥沱,方头水密子,英文名:Largemouth bronze gudgeon 。其形态区别在于口宽阔,呈弧形;须长可达胸鳍基部。胸鳍后伸远超过腹鳍基部。这种鱼生活习性与铜鱼相似,但分布主要在于长江上游,而中游较少。

黄河产的北方铜鱼(Coreius septentrionalis)俗称:鸽子鱼,尖嘴水密子,英文名:Northern bronze gudgeon 。与普通铜鱼的区别为口较宽,头长为口宽的6倍以下;下咽齿末端斜切。它们的生活习性与普通铜鱼相似,但分布仅限于黄河。

铜鱼生长迅速,在长江、黄河的天然产量很高,一般个体重0.5-1公斤,最大者达3.5-4公斤。在长江上游、汉水中游及黄河流域的清远一带产量极其丰富,为一重要经济鱼类。铜鱼肉质细嫩,味腴美,体内富含脂肪,骨刺较少,因而列为上等鱼品。特别在黄河流域,鸽子鱼久负盛名,当地视为一种珍贵特产鱼品。铜鱼每年产卵成群进入支流觅食肥育,8-9月逐渐回到干流或在支流寻找越冬场所,此时铜鱼最为肥壮,渔民常称为“退鳅”。

17、南方溪洞鱼类――泉水鱼

泉水鱼(Pseudogyrincheilus procheilus)属鲤形目,鲤科,野鲮亚科,泉水鱼属。俗称:泉水鱼、油鱼。

体较长,前部圆,后部稍侧扁,腹前部较平,头的背部成弧形。吻圆钝;口裂略呈三角形,上、下唇在口角处相连,唇上有许多排列整齐的小角质凸起;唇部卷入口腔内,张口时,唇外翻扩展为喇叭形,借此吸附于其它物体上。唇后沟限于口角处。须2对,吻须较长,颌须短小。眼小,位于头侧稍后上方。鳞中等大,腹部鳞较小,且陷藏于皮下。背鳍无硬刺。体背部灰黑色,腹部灰白色,各鳍微黑;体侧鳞片绝大部分都有黑色边缘,从鳃孔之后至胸鳍前黑色的斑块较粗,故此联成一大形黑斑。

泉水鱼栖息于我国南方江河流速较大的水域的中下层,平时喜欢生活于山溪和具流水的岩洞,以及江河有泉源的地方。常以口在江底岩石上刮食附着的动植物及其它有机物质,很少进入地层为污泥的静水水体中,生殖季节游向上游产卵。一般长至重1-1.5公斤始达性成熟。产卵时间约在3-4月,卵产于石缝或石洞中。泉水鱼分布于长江上游干、支流及珠江水系的西江中上游。

泉水鱼为四川、广西、云南常见的食用鱼类。生长速度较慢,常见者约0.5-1公斤,最大个体约3.5-4公斤左右。产量不大,惟其肉质细嫩,肉味鲜美,且富

含脂肪,系食用之珍品。鲜肉供药用,有补益元气、止血的功效,主治泄痢、吐血、崩漏等症。

18、只上水,不落水的唇鲮

唇鲮(Semilabeo notabilis)属鲤形目,鲤科,野鲮亚科,唇鲮属。俗称:没六鱼、没落鱼、木头鱼、唇鱼、岩鲮、岩鱼。

体长筒形,稍侧扁,腹部平,尾柄侧扁。头略钝而稍窄,头顶稍凸;吻圆钝;口大,下位,横裂。吻皮与上唇连合,覆盖上颌,后缘平直,边缘区披颗粒状角质乳突,排列较密。下唇厚,外缘布满小乳突,向颐部伸展成三角形。上下颌边缘锐利,为厚唇所完全覆盖。唇后沟限于口角。眼大,位高,上缘几乎与颅顶平齐。须2对,均细小,颌须常退化。鳞较大,侧线平直;背鳍无硬刺,末根不分枝鳍条柔软,其长远超过头长。体呈黄棕色,背部较深,腹部乳白色;体侧从头后至尾鳍基部有灰褐色的鳞间纵纹8-9条;各鳍灰棕色。

唇鲮为江河的中下层鱼类。性喜水质清亮而流急的水域,常顶流而上,渔民谓之“只上水,不落水”,故有“没落鱼”之称。常居山溪有流水的岩洞中,亦呼之为“岩鱼”。此鱼常见的多在6市斤以下,故又名“没六鱼”。每年11月至次年3月,唇鲮随地下水进入与泉水相通岩洞中越冬,刮食着生藻类和有机碎屑。2-5月为繁殖期,在有流水的岩洞中产卵,卵附着于河底砾石上。

唇鲮分布于珠江水系的北江、西江,云南元江也产此鱼。

盘点世界上最大海洋鱼种类

盘点世界上最大海洋鱼种类 世界上最大的鱼你见过几种,接下来带你进入鱼类的世界。 1、世界上最大的鱼;湄公河巨型鲶 别称:巨无齿、鱼芒 最大尺寸:118英寸(300厘米),661.4磅(约合300公斤) 栖息地区:湄公河沿岸、东南亚地区 平均寿命: 60年 世界自然保护红名单濒危程度排名:高度濒危 主要天敌:过度捕捞、野生栖息地萎缩 湄公河巨型鲶鱼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淡水鱼,也是吉尼斯世界记录的保持者。成年雄鱼平均长2.43米,重163.44公斤。记录中最大的湄公河巨型鲶鱼是于2005年在泰国北部捕获的,它重293公斤,长2.7米。 湄公河巨型鲶鱼是具有洄游行为的大型鱼类,一般是在泰国的北部水域产卵,成长于柬埔寨的洞里萨水域。自上个世纪以来,湄公巨鲶种群数量下降了95-99%,目前大概还有几百条成年湄公巨鲶存活,它在世界自然保护红名单濒危程度排名为高度濒危。 2、世界上最大的鱼;哲罗鲑 别称:Huchen、者罗鱼、折罗鱼、哲绿鱼 最大尺寸:成年体最大的重量在50公斤左右,长达2米左右

栖息地区:全世界现存五种,分布于亚洲北部和欧洲的多瑙河流域 世界自然保护红名单濒危程度排名:易危 主要天敌:过度捕捞、环境污染 哲罗鲑(学名:Hucho taimen),是一种冷水性的淡水食肉鱼,主要分布在亚洲北部地区,西至伏尔加河流域、东至伯朝拉河流域、南至黑龙江流域,北至勒拿河流域均有发现。哲罗鲑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水流湍急的溪水中,冬季在较深的水体如大江干流、湖泊中越冬,春季向溪流洄游产卵。性凶猛,体型大,身长在1米以上,但曾经有发现长达4米,重达90公斤的个体,捕食鱼类及在依水生活的蛙类、蛇类、鼠类、鸟类等。哲罗鲑肉味鲜美,为珍贵鱼类。 体长,略侧扁,呈圆筒形。头部平扁,吻尖,口裂大,端位。上颌骨明显、游离,向后延伸达眼后缘之后。上下颌、犁骨和舌上均有向内倾斜的锐齿。鳞极细小,椭圆形,鳞上环片排列极为清晰,无辐射沟,侧线鳞193-242枚,侧线完全。脂鳍较发达。背部青褐色,腹部银白。头部、体侧有多数密集如粟粒状的暗黑色小十字形斑点。产卵期雌雄体全显示出青铜色,腹鳍及尾鳍下叶为橙红色,雄鱼更为明显。 3、世界上最大的鱼;欧洲巨鲶 别称:六须鲶鱼 最大尺寸:197英寸(约合500厘米),675磅(约合306公斤) 栖息地区:广泛分布于欧洲和亚洲

世界十大最凶悍名犬排行教学文案

世界十大最凶悍名犬 排行

世界十大最凶悍名犬排行 1.猛犬霸主中国藏獒 (图10) 藏獒产于我国西藏和青海,被毛长而厚重,耐寒冷,能在冰雪中安然入睡。性格刚毅,力大凶猛,野性尚存,使人望而生畏。护领地,护食物,善攻击,对陌生人有强烈敌意,但对主人极为亲热。是看家护院、牧马放羊的得力助手。在西藏被喻为“天狗”。藏獒是世界上惟一敢与野兽搏斗的犬,因此被赋予“东方神犬”的美誉。藏獒头大而方,额面宽,眼睛黑黄,嘴短而粗,嘴角略重,吻短鼻宽,舌大唇厚。颈粗有力,颈下有垂,形体壮实,听觉敏捷,视觉锐利,前肢五趾尖利,后肢四趾钩利,犬牙锋利无比,耳小而下垂,收听四方信息,尾大而侧卷。其形如虎,吠声如狮吼足震山狱,不怒而威,不动如山,气动山河,令人一见即感觉出古代犬种所特具有野性和王者风范。全身被毛长而密,身毛长10——40厘米,尾毛长20——50厘米,毛色以黑色为多,其次是黄色、白色、青色和灰色,性格刚毅,力大凶猛,野性尚存,使人望而生畏。偏肉食,抗病力强。

2.俄罗斯高加索 (图9) 原产地:俄罗斯,高加索共和国 起源时期:中世纪 起初用途:家畜看护犬 现在用途:家畜看护犬,保安 寿命:9-11年 体重范围:45-70千克 体高范围:64-72厘米 几个世纪以来,成群的羊生活在高加索,高加索是位于布拉克和里海之间的高地,与土耳其和伊朗毗邻。高加索牧羊犬与优秀的守护犬相似,至少600年来一直守护着生活在这里的羊免受人类和其它动物的侵害。

3.意大利扭玻利顿 (图8) 产地:意大利 起源时期:古代 起初用途:家畜守卫犬,斗犬 现在用途:伴侣犬,保安犬 寿命:9-11年 别名:那不勒斯獒,拿破仑獒 体重范围:50-68千克 体高范围:65-75 在古代纽波利顿就生活在意大利中部地坎帕尼亚区,但在1947年以前没有展出过。纽波利顿可能源于罗马地斗犬,军犬,马戏团中的犬,由亚历山大由亚洲经希腊传入。 这也许是世界上最让人恐惧的猛犬了:暗黑色的身体、强壮而彪捍,似乎有用不完的力量,低吊的眼角,冷漠而阴沉,让人觉得不寒而栗,它是世界上最强横的斗犬之一,它曾经是黑手党的最爱,用来昭示恐怖和权利 它是世界上最危险的犬种之一,因为它一但攻击,就是不死不休,而且喜欢吞吃被它杀死的猎物,包括人!在猛犬界被誉为最为残忍的杀手。由于以上原因,加上它恰恰可以被训练,(但不容易训练)成功训练后将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护卫犬之一,任何敌人都会感到那颤抖灵魂的恐惧。

中国常见淡水鱼名称对照,图文并茂教会你认识淡水鱼

中国常见淡水鱼名称对照,图文并茂教会你认识淡水鱼 导语淡水鱼,系指能生活在盐度为千分之三的淡水中的鱼类就可称为淡水鱼。狭义的说,系指在其生活史中部分阶段如只有「幼鱼期」或「成鱼期」,或是终其一生都必须在淡水域中渡过的鱼类。下面是淡水鱼有哪些,淡水鱼图片及文字说明,教会你认识生活中最常见的淡水鱼。 鲤鱼(I i y鱼类,中文别名鲤拐子、鲤子、毛子。鲤科(Cyprinidae )中粗强的褐色鱼,学名Cyprinus carpio 。原产亚洲,后引进欧洲、北美以及其他地区,杂食性。鳞大,上腭两侧各有二须,单独或成小群地生活于平静且水草丛生的泥底的池塘、湖泊、河流中。在水域不大的地方有洄游的习性. 中文学名:鲤鱼拉丁学名:Cyprinus carpio 别称: 鲤拐子、鲤子草鱼(c a o y (草鱼属鲤形目鲤科雅罗 鱼亚科草鱼属。草鱼的俗称有:鲩、鲩鱼、油鲩、草鲩、白鲩、草鱼、草根(东北)、厚子鱼(鲁南)、海鲩(南方)、混子、黑青鱼等。英文名:Grass carp 。栖息于平原地区的江河湖泊,一般喜居于水的中下层和近岸多水草区域。性活泼,游泳迅速,常成群觅食。为典型的草食性鱼类。草鱼幼鱼期则食幼虫,藻类等,草鱼也吃一些荤食,如蚯蚓,蜻蜓等。在干流或湖泊的深水处越冬。生殖季节亲鱼有溯游习性。已移殖到亚、欧、美、非各洲的许多国家。因其生长迅速,饲料来源广,是中国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之一。草鱼,鲤科。体延长,亚圆筒形,体长大1m 余。体青黄色。头宽平,口端位,无须。咽齿梳状。栖息水的中下层,以水草为食。

3-4 龄成熟,在江河上游产卵,可人工繁殖。生长快,最大个体达30kg 左右。为中国主要淡水鱼类养殖对象。分布于中国各大水系,肉味美,鱼胆有毒。中文学名:草鱼拉丁学 名: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别称:鲩、油鲩、草鲩、白鲩、草鱼、乌青、草苞、草根(东北)、混子螺蛳青(lu 6 s i q i n学名青鱼,是鲤形目、鲤科的脊椎动物,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布,长江中下游和沿江湖泊比较多,是我国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青、鲢、草、鳙)之一。中文学名:螺蛳青生活习性: 它多栖息在水体的中下层,一般不游至水面。因为各地都能适应,肉质好,长得快,体型较大,是经济性鱼类,所以是湖泊、池塘中的主要养殖对象,西湖就有许多青鱼。青鱼食性比较单纯,喜欢吃软体的螺蛳、贝壳类等食物,为肉食性鱼类,因此青鱼也是“四大家鱼”中最好吃的,肉质特别鲜嫩。鳙鱼(y o ng y u ()学名: Aristichthys nobilis )又叫花鲢、胖头鱼、包头鱼、大头鱼、黑鲢、麻鲢、也叫雄鱼。是淡水鱼的一种。有“水中清道夫” 的雅称,是中国四大家鱼之一。外形似鲢鱼,体型侧扁。头部较大而且宽,口也很宽大,且稍微上翘。眼位比较低。鳙鱼生长在淡水湖泊、河流、水库、池塘里。多分布在水域的 中上层。是中国特有鱼类。在中国分布范围很广。是池塘养殖及水库渔业的主要对象之一,经济价值较高。能食用,对人体有提高智商、增强记忆、补充营养、延缓衰老的作用。中文学名: 鳙鱼拉丁学 名:Aristichthys nobilis 别称: 花鲢、胖头鱼、大头鱼、黑鲢鲢鱼(li a

世界十大凶猛淡水鱼(图)

【科普】世界十大凶猛淡水鱼(图)惊喜在147楼【蜀国】 功能:[新开]【复制本帖地址】[点7404/回149] 分页:第一页[1-50] 51-100101-150尾页下一页新开阅读 [主贴] [每日必看] 147楼给大家一个惊喜,狮子和老虎的大战录象 精彩!!! 这个是世界钓鱼协会评选出来的。献给所有喜欢鱼的人。 第十名鳄雀鳝 鳄雀鳝(Alligator Gar)是北美7种雀鳝鱼中最大的一种,能长到300多磅,它们主要分布在从墨西哥到美国弗罗里达州的墨西哥湾沿岸河流和河口水域,密苏里河和俄亥俄河下游,以至尼加拉瓜境内的两个湖泊。用轮竿钓上来的雀鳝的世界纪录是279磅,由比尔·弗尔瓦德于1951年在德克萨斯州钓获。雀鳝的长满利牙的大口以及它在吞饵前喜欢拖着游一段距离的习惯,使得它很难上钩,因此,许多渔人更喜欢用鱼叉来捕猎,不用“大浮钓”法来钓取。大浮钓是一种延线钓法,是用一大块泡沫塑料作浮漂,拴一节4英尺长的PVC(聚氯乙烯)管子或用一节树枝拴在结实的连结环上,在连结环另一头系上2英尺长的金属脑线拴钩。渔民用切成块的鲤鱼肉作钓饵,夜晚时在水面一次投下许多大浮钓。 雀鳝在吞食前喜欢衔着钓饵在水面游,由于PVC细管和大浮漂能随之移动,没有拉力,因而不会引起雀鳝的警觉。雀鳝上钩后会跳出水面,然后是猛拽钓线或是在船边翻滚,我们带着棍子制服它们,但棍子也往往被弄断。德克萨斯州不少水库的雀鳝如此之多,以致像克鲁格这样的渔民将它们运到路易斯安娜州的鱼市上去出售。由于这种鱼数量很大且对其它鱼类有害,德克萨斯州“公园和野生动物局”发放许可证,允许商业性捕鱼。雀鳝鱼肉味鲜美,但加工起来不容易,宰杀雀鳝需要一把砍刀,一把剪金属薄片用的平头剪和一把大号的鱼片刀,我们甚至开玩笑说要用链锯来剖开它。 (可及性:4分——有的地方很易到达;谨慎性:4分——警惕性相当差;丰富性:3分——有些水域数量很多;最大重量:8分——300磅并不鲜见;实际重量:7分——100多磅的很常见;凶猛性:8分——很凶猛,一旦让它掩藏起来即无法钓上来;非凡性:10分——常跳,能猛拉猛拽,在水中翻腾打滚。总分44分,名列第十。) 修改于:2005-6-19 20:31:17

十大巨型淡水鱼

十大巨型淡水鱼 1、湄公河巨型鲶鱼 你听说过体长近9英尺(2.7米)、体形就像一只灰熊般巨大的鲶鱼吗? 达646磅(293公斤)、体长9英尺(2.7米)。湄公巨鲶(Mekong giant catfish,Pangasianodongigas)被世界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IUCN)列入到严重濒临绝灭物种的名单中,这意味着该物种在野生环境中面临着极高的灭绝危险。

2、巨型淡水黄貂鱼 黄貂鱼俗称刺魟、魔鬼鱼,尾巴是顶端藏有毒腺的脊骨,非常锋利。当黄貂鱼感觉受到威胁时,就会用毒刺攻击对方。据1995年的《危险海洋生物—野外急救指南》,黄貂鱼是目前所知体型最大的有毒鱼类,尾部可达37公分长。如被刺到胸腔,会造成重伤甚至死亡,特别是心脏部位受伤的话,需紧急 鳄鱼猎手欧文就是命丧黄貂鱼。

3、鳄雀鳝 鳄雀鳝(Alligator Gar)是北美7种雀鳝鱼中最大的一种,能长到300 [color=rgb(0,0,0) !important]美国弗罗里[color=rgb(0,0,0) !important]达州的墨西哥湾沿岸河流和河口水域,密苏里河和俄亥俄河下游,以至 [color=rgb(0,0,0) !important]尼加拉瓜境内的两个湖泊。鳄雀鳝的长满利牙的大口以及它在吞饵前喜欢拖著游一段距离的习惯,使得它很难上钩,因此,许多渔人更喜欢用鱼叉来捕猎,不用“大浮钓”法来钓取。

4、暹罗巨鲤 日前,供职于泰国某垂钓俱乐部的渔民基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从 鲤鱼。鱼出水后还不断扇动自己的大尾巴,基克和同伴好不容易才控制住它。一称,发现100公斤的磅秤一下指向了最大刻度。基克估计它重约116公斤。 5、密西西比匙吻鲟 匙吻鲟是世界上现有的匙吻鲟科鱼类中仅有两个种的其中一种,是大型的

世界名狗大全图片

11.jpg(22.04 KB) 2007-4-22 16:16 查理士王猎犬 美系澳洲牧羊犬 俄罗斯南部牧羊犬 斯洛伐克楚维卡犬 萨卢斯狼犬 马地犬 马略卡牧羊犬 克罗地亚牧羊犬 芬兰驯鹿犬 白色瑞士牧羊犬 路易斯安那卡他豪拉豹犬 冰岛牧羊犬 加泰罗尼亚牧羊犬 兰开夏跟脚犬 罗马尼亚米利泰克牧羊犬 罗马尼亚喀尔巴阡山脉牧 羊犬 英国牧羊犬 捷克狼犬 马雷马阿布鲁泽塞牧羊犬 波密犬太脱拉牧羊犬

12.jpg (21.39 KB) 2007-4-22 16:16 北京犬 日本跳狗 约瑟犬 ·波美拉犬·秋田犬 ·美国确架犬·波音达 ·阿富汗猎犬 拉萨狮子犬.德国牧羊犬 ·英国塞特犬 ·大丹犬 ·蝴蝶犬 ·阿富汗猎犬 ·巴赛特猎犬 ·寻血猎犬·挪威糜缇 ·猎狐犬 ·爱尔兰猎狼犬 ·沙克犬 ·英国确架犬 ·小猎兔狗 ·苏格兰牧羊犬 ·意大利灵缇犬 ·腊肠犬 ·灵缇 ·巴仙吉犬 ·比格猎犬 苏俄牧羊犬 ·罗得西亚背脊犬 ·惠比特犬 ·丹迪.丁蒙特犭更犬 ·葡萄牙水獚犬 ·斯普林格犬 ·伊比赞猎犬 ·波音达猎犬 ·意大利布拉可犬 ·金毛 矮脚硬长毛猎犬 ·拉布拉多猎犬 ·美国确架犬 ·英国确架犬 - ·巴吉度猎犬 · 威斯拉犬 ·威玛猎犬 ·可卡犬 ·雪达犬 -·爱尔兰萨特犬 ·英国塞特犬 ·万能梗 ·贝林登梗·伯德梗·斗牛犬 ·凯安梗 ·短脚长身梗 ·猎狐梗 ·波士顿梗 ·杰克拉西尔梗 ·凯利蓝梗 ·曼彻斯特梗 ·诺里奇 梗 ·史柔查梗 ·西里汉梗 ·西部高地白梗 ·卷毛比雄犬 ·波士顿梗 ·斗牛犬 犬 ·松狮犬 ·大麦町犬 · 斗牛獒犬 ·德国短毛犬 ·萨莫耶德犬 ·荷兰毛狮犬 ·西帕凯犬 ·沙皮狗 藏獒 ·宾犬 ·梅斯蒂夫哈喇犬 ·匈牙利波利犬 ·秋田犬 ·阿拉斯加雪橇犬 ·澳洲牧牛犬 ·伯恩山犬 ·弗兰德牧羊犬 ·拳师犬 ·比利时牧羊犬 ·长须牧羊犬 ·粗毛牧羊犬 ·德国笃宾犬 ·德国牧羊犬 ·古典英国牧羊犬 ·巨斯那策梗犬 · 大丹犬 ·马士提夫獒犬 ·纽芬兰犬 ·法兰德斯牧牛犬 ·大白熊犬 ·罗威纳犬 ·萨摩犬 ·喜乐蒂牧羊犬 ·西伯利亚雪橇犬 ·威尔斯柯基犬 ·布雷阿德犬 ·吉娃娃犬 查理士王小猎犬 ·沙皮狗 ·中国冠毛犬 ·蝴蝶犬 ·迷你笃宾犬 -·马尔济斯犬 - 日本仲 ·约克夏犬 ·日本狐狸犬 ·英国可卡犬 ·日本獚犬 ·查理獚犬 · 喜乐蒂牧羊犬 ·约克夏犬 ·施犬 ·巴哥犬 ·博美犬 赏 ·北京犬 ·自卫犬 ·拉萨狮子犬 -·柴犬 ·细犬 ·米格路犬 ·璜 ·贵妇犬·德国牧羊犬 ·梅斯蒂夫哈喇犬

世界上最凶猛的十大淡水鱼[组图]

世界上最凶猛的十大淡水鱼[组图] 亚马逊鲇鱼 在距亚马逊河干流数百英里之外的一些支流河水 湍急。当地的集市上能见到体长超过10英尺的大鲇鱼,小河尚且如此,那么游弋在干流的鱼有多大呢?“我刚放下钓钩往下一看,就意识到我的50磅拉力的线不消半分钟就要断了。”一位名叫透德·史密斯的钓鱼能手1989年在《钓鱼迷》杂志的文章中这样写着。这是他第一次试钓亚马逊巨鲇,钓点在玻利维亚境内的上亚马逊河的支流拜尼河上。当地的印第安人对透德的大块身材和力气表示钦佩,但却瞧不起 “这他的通常用来钓北美狗鱼的钓具和50磅的钓线,他们说, 只能逗巨鲇。”尽管透德也钓上过重达80磅的大鱼,但以前从未见过的巨鲇还是一再断线而去。透德还告诉我们一些传说,说巨鲇能拖着独木舟任意遨游,甚至将人从船上拖下水、咬掉人的手指等。有两次,他用鲨鱼钩挂10磅重的鱼作钓饵,然后拴400磅拉力的线并把线系在树上——而第二天,树和钓线全不见了……科学家米切尔·戈尔丁教授从1976 年开始研究亚马逊诸支流的鱼类和渔业资源,他说他曾见到过250磅、7.5英尺长的巨鲇,国际钓鱼联合会的纪录是256磅9盎司,由基尔伯特·福南迪斯于1981年在巴西的索利莫斯河钓取。1914年,当泰迪·罗斯福率领一支探险队,考

察亚马逊河时,一名随队医生量到了一条9英尺多长的巨鲇。这类鱼的纺锤形的体形使它有足够快的速度在湍急的河水 中洄游,也使得用常规钓具钓它们的人屡屡断线折竿,束手无策。和巨鲇同属一科的另一种亚马逊鲇鱼,其强健有力的身躯也能长到250多磅,它吃食许多鱼类,因而可用活饵或块状肉饵来钓取。当地人喜欢用放手线钓法。要在它们生活的急流中用轮竿来垂钓,显然,它们是难以征服的。一向乐观的透德相反,200磅的钓线接同样拉力的金属脑线,配以大坠和鲨鱼钩,完全能够钓上300磅的大鱼。只要没有水下树桩之类的杂物,结实的海竿可以钓上几百磅的大家伙。记住,同大鱼搏斗时要系好船上保险带或穿上救生衣,以防不测。最近,科学家们指出,捕鱼量的增加已经危及巨鲇的生存,与世界各地的情况相似,这些形体硕大的家伙数量正在锐减,也许今后几年是钓巨鲇的最佳时期。 白鲟 白鲟是一种古老动物,早在一亿多年前,地球上就已经出现了它们的祖先和家族。现在世界上只生存着两种白鲟,除了我国长江中的白鲟外,美国密西西比河还有一种匙吻白鲟。这一对“难兄难弟”远隔着辽阔的大西洋,确实感到非常孤单。这表明经历了长达亿年的沧海巨变,只有这两种白鲟在这两条还具备基本生存条件的河流里遗留下来,这

世界上最大最凶猛的狗

世界上最大最凶猛的狗 比特犬英文名:American Pit Bull Terrier,比特犬也称美国比特犬,比特斗牛犬。起源于19世纪。比特犬主要是由美系斯塔福犬Staffordshire Bull Terrier 和美国斗牛犬American Bulldog培育出来的。比特犬的原文名字 American Pit Bull Terrier 的意 思是“美国斗兽场牛头梗”,是作为斗犬的目的而繁殖培育出来的一种具有强大杀伤力的 凶猛犬种!为什么比特犬打斗时不怕痛?流言说它皮肤没有疼痛神经,这是错的,它是有疼 痛神经的。主要是因为该犬在打斗时睾丸激素分泌速度较其他犬种快,高浓度的睾丸激素 使它不怕疼痛,因而可以持久战斗。当激素水平下降后,它也就知道疼痛了。 比特犬形态特征 比特犬American Pit Bull Terrier是一种集优美的体型、发达的肌肉、绝顶聪明的 头脑、顽强的意志、惊人的耐力、良好的卫生习惯于一身的凶猛犬种,美国联邦犬会认其 为世界第一犬种。一条完美的比特犬让人又爱又恨,爱的是优美的曲线,健康的体魄,顽 强的意志,绝对聪明的头脑,对人的依赖和信任。可恨的是惹事生非,好勇斗狠,誓死不休。世界第一猛犬。委内瑞拉禁止繁殖引进此犬种。颅骨巨大、平坦或略圆,深,两耳之 间宽。口鼻宽而深,从口鼻与颅骨的衔接处到鼻子逐渐变细,眼睛下方会略微倾斜。脖颈 长度适中,肌肉发达。胸深,充实,宽度适当,有足够的空间容纳心脏和肺。 比特犬生活习性 比特犬以前生活在英国西南部的农场,经常被喂食的是牛肉与羊肉,土豆还有玉米, 小麦和燕麦等等谷类的混合物。这种组合的食物中含有的营养物质比较适合古代牧羊比特 犬的消化还有腺体功能的吸收及利用。此犬擅长连续奔跑,耐力惊人。顽强的斗志和坚韧 的性情也使它成为了一种优秀的斗牛犬。据说它只要咬住了对手就不会撒口。而紧凑的身 体结构,强壮的肌肉群和痛感神经迟缓的皮肤更仿佛是为了斗牛而生!这也是此犬得以称 霸斗犬界百余年之最大的法宝!比特犬虽然对对手凶猛,但对主人是绝对忠诚。比特犬的 骨头比其它犬硬3倍以上,不会被别的犬咬骨折。 比特犬对人的态度 比特犬只对自己的主人态度友善忠诚,对陌生人警戒心强且有一定攻击倾向,饲主需 从小进行专业宠物训练或有专业训练人员训练,以免该犬被陌生人激怒引发人身伤害事件,在小区内应避免饲养该类犬种,若要饲养,在带到户外时应戴上口套。推荐在私人别墅住 宅处饲养。一条优秀的比特犬,除了应该有一身令人生畏的肌肉,还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长久的耐力,极高的咬合力,达190.38磅,可以媲美体型比它大2到3倍的高加索 犬的咬合力193.2磅,灵敏度,和一个会思考的大脑。该犬咬住之后不会松口,且即便丧 失行动能力也很难将其和被咬者松开,所以长久以来,创造比特的国家为了使人类不受到 比特的威胁,对任何有攻击人类意识的比特都当场枪杀。比特的感情是细腻的,它那无比 柔情的目光可以融化人的悲哀,失落和孤独。一个会思考的头脑和富于表情的脸蛋让它当

世界十大最凶悍名犬排行

世界十大最凶悍名犬排行 1.猛犬霸主中国藏獒 (图10) 藏獒产于我国西藏和青海,被毛长而厚重,耐寒冷,能在冰雪中安然入睡。性格刚毅,力大凶猛,野性尚存,使人望而生畏。护领地,护食物,善攻击,对陌生人有强烈敌意,但对主人极为亲热。是看家护院、牧马放羊的得力助手。在西藏被喻为“天狗”。藏獒是世界上惟一敢与野兽搏斗的犬,因此被赋予“东方神犬”的美誉。藏獒头大而方,额面宽,眼睛黑黄,嘴短而粗,嘴角略重,吻短鼻宽,舌大唇厚。颈粗有力,颈下有垂,形体壮实,听觉敏捷,视觉锐利,前肢五趾尖利,后肢四趾钩利,犬牙锋利无比,耳小而下垂,收听四方信息,尾大而侧卷。其形如虎,吠声如狮吼足震山狱,不怒而威,不动如山,气动山河,令人一见即感觉出古代犬种所特具有野性和王者风范。全身被毛长而密,身毛长10——40厘米,尾毛长20——50厘米,毛色以黑色为多,其次是黄色、白色、青色和灰色,性格刚毅,力大凶猛,野性尚存,使人望而生畏。偏肉食,抗病力强。

2.俄罗斯高加索 (图9) 原产地:俄罗斯,高加索共和国 起源时期:中世纪 起初用途:家畜看护犬 现在用途:家畜看护犬,保安 寿命:9-11年 体重范围:45-70千克 体高范围:64-72厘米

几个世纪以来,成群的羊生活在高加索,高加索是位于布拉克和里海之间的高地,与土耳其和伊朗毗邻。高加索牧羊犬与优秀的守护犬相似,至少600年来一直守护着生活在这里的羊免受人类和其它动物的侵害。 3.意大利扭玻利顿 (图8) 产地:意大利 起源时期:古代 起初用途:家畜守卫犬,斗犬 现在用途:伴侣犬,保安犬 寿命:9-11年 别名:那不勒斯獒,拿破仑獒 体重范围:50-68千克 体高范围:65-75

世界部分淡水鱼图谱

世界部分淡水鱼图谱 黑鲈太阳鱼鲃鱼鲷鱼鲤鱼白鲢梭鱼鳅鱼 鲶鱼红点鲑鲑鱼鲈鱼澳洲狼鲈鳟鱼白鱼 黑鲈 统称为黑鲈的鱼包括两种在北美洲最重要的钓猎鱼种:小嘴黑鲈及大嘴黑鲈。黑鲈是棘臀鱼科中数量最多的种类,本科还包括蓝鳃鱼、刺盖太阳鱼及太阳鱼。 大嘴黑鲈 大嘴黑鲈 大嘴黑鲈之得名乃由于其下鄂延伸至眼后,小嘴黑鲈则否。北方之大嘴黑鲈很少达到4.54千克(10磅),而南方亚种佛罗里达大嘴黑鲈则可超过9.1千克(20磅)。 小嘴黑鲈 小嘴黑鲈 搏斗猛烈的小嘴黑鲈是最受重视的黑鲈。它比北方大嘴黑鲈大,最大约可达5.4千克(12磅),偏好岩石或石砾河床之澄清湖泊及溪流。大嘴黑鲈较喜杂草多的泥床水域。

斑点黑鲈 斑点黑鲈 斑点黑鲈由它浅色的侧面及腹部上成排队的小黑斑而得名,主要栖息于俄亥俄及密西西比河系,并有两种当地的亚种,阿拉巴马斑点黑鲈及维契塔斑点黑鲈学名为Micropterus punctulatus henshalli及M.p.wichitae。大约重2.27千克(5磅)。 红眼黑鲈 红眼黑鲈 红眼黑鲈的红眼及橘色尾鳍的白色尖端部分使它与其他黑鲈鱼易于区别,红眼黑鲈的幼鱼也有砖红色的背鳍及臀鳍。红眼黑鲈是小鲈鱼中的一种,虽然它可以超过3.6千克(8磅),但是它通常不会超过454克(1磅)。 苏瓦尼黑鲈 苏瓦尼黑鲈 这种小黑鲈很少达到340克(12盎司),发现于佛罗里达及乔治亚的苏瓦尼及奥洛克尼河流域。通身呈褐色,背部及两侧有深色斑纹,雄性成鱼有蓝色的颊、胸及腹。

爪达路伯黑鲈 爪达路伯黑鲈 爪达路伯黑鲈与斑点黑鲈相似,不同的是它两侧有鲜明的黑条纹,且体积较小,很少达到454克(1磅)。分布地区限于爪达路伯、科罗拉多、布拉左斯,圣安东尼奥及德州中部的纽西斯河系。 分布地区 小嘴黑鲈:由北达科塔到魁北克,奥克拉荷马及阿拉巴马,同时在其他各地广泛引进。 大嘴黑鲈:由明尼苏达州到魁北克,南到墨西哥湾,并广泛引进至其他各地。 斑点黑鲈:由南俄亥到墨西哥湾的密西西比河流域,并广泛引进至其他各地。 爪达路伯黑鲈:德州中部。 红眼黑鲈:阿拉巴马、乔治亚、南卡罗莱纳、并引进至其他各地。 苏瓦尼黑鲈:佛罗里达及乔治亚。 钓鱼小记 钓法 人工假饵搭配甩竿钓及抛饵钓、毛钩钓及活饵拖钓均适用。 钓具 假饵钓时,用1.7米-2.1米的甩竿或抛饵竿、定轴式卷线器或强力卷线器及 2.7-4.54千克的单纤线。毛钩钓法中好的毛钩钓竿为2.1-2.7米快速收缩之鲈鱼毛钩钓竿,卷线器为单轴毛钩卷线器,母线为#7-#9之浮水线,并附2.7- 3.6千克之子线。至于拖钓法,使用2.7或3米之硬调竿,并有1.1千克之弯曲度测试,及一个装有 4.5-9.1千克单纤母线及尼龙或达克龙子线的强力卷线器,钓钩尺寸为2/0-5/0号。 钓饵 黑鲈为积极的掠食者,以多种生物为食物,几乎可以用任何一种饵引诱它上钩,无论是人工饵或天然饵。人工饵中之旋转版型饵、匙型饵、曲柄饵、水上栓型饵及塑胶蚯蚓特别有效。毛钩钓中,鲈鱼幼苗、穗带及鹿尾毛钩均有其价值。拖钓时没试用蝗蚓、小龙虾、水蛭及米诺鱼。 太阳鱼

世界上最大的鲤鱼

世界上最大的鲤鱼 世界各地的钓鱼爱好者总是希望自己钓到的鱼越大越好,那么各位朋友知道世界上最大的鱼是什么吗?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最大的鲤鱼。 最大鲤鱼居然重达上百斤 据英国《每日邮报》7月17日报道,这条鲤鱼中的“巨无霸”是泰国渔民基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从河里钓起来的。这条鱼出水后还不断扇动自己的大尾巴,基克和同伴好不容易才控制住它。一称之下,发现100公斤的磅秤一下指向了最大刻度。基克估计,这条巨鲤的体重大约有256磅(116公斤)。 打破曾经的世界纪录 据悉,包括金鱼在内,目前世界上最重的鲤鱼科鱼类的体重记录是88磅(40公斤),而这条鱼确信已经远远超过了这个记录。基克的老板吉恩;弗朗索瓦赫利亚斯说:“他钓上的这条大鱼是其他钓鱼者终其一生追寻、甚至愿意用灵魂交换的。这也是迄今用钓竿钓上来的最大的鲤鱼。” 概要介绍 鲤科(Cyprinidae)中粗强的绿褐色鱼,学名Cyprinus carpio。原产亚洲,后引入欧洲、北美及其他地区。鳞大,上腭两侧各有二须,单独或成小群地生活于平静且水草丛生的泥底的池塘、湖泊、河流中。

杂食性,掘寻食物时常把水搅浑,增大混浊度,对很多动植物有不利影响。因此,鲤鱼常被认为是不受欢迎的,人们要花很大力量才能除掉它。 鲤鱼是在亚洲原产的温带性淡水鱼。喜欢生活在平原上的暖和湖泊,或水流缓慢的河川里。分布在除澳洲和南美洲外的全世界。很早便在中国和日本当做观赏鱼或食用鱼,在德国等欧洲国家作为食用鱼被养殖。背鳍的根部长,没有脂鳍,通常口边有须,但也有的没有须。口腔的深处有咽喉齿,用来磨碎食物。鲤鱼的种类很多,约有2900种。 主要价值 营养 1.鲤鱼的蛋白质不但含量高,而且质量也佳,人体消化吸收率可达96%,并能供给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A和维生素D;每100g肉中含蛋白质17.6g、脂肪4.1g、钙50mg、磷204mg 及多种维生素。 2.鲤鱼的脂肪多为不饱和脂肪酸,能很好的降低胆固醇,可以防治动脉硬化、冠心病,因此,多吃鱼可以健康长寿。 观赏 观赏用的锦鲤鱼,被养殖在全世界。以日本最为先进,是由各种颜色美丽的鲤鱼交配出来的。颜色虽不同,但都属于同一种类。 鲤鱼文化 鲤鱼是我国流传最广的吉祥物。

世界名犬大全,图真不容易收集

世界名犬大全,图真不容易收集 1.猛犬霸主中国藏獒 藏獒是世界著名的大型猛犬,原产于我国青藏高原,其性格刚毅,力大凶猛,是世界上惟一敢与野兽搏斗的犬,因此被赋予“东方神犬”的美誉,在西藏被称为活佛的坐骑。藏獒虽然凶猛,但对主人却特别忠诚,为藏民护牧、看家、守院 在地图上,我们很轻易地便可看到,从终年冰雪的喜玛拉雅山区一直到广大的青甘川藏高原,都可能生存着血统纯正的藏獒,它们多数在人烟罕至的高山草原上,由藏族牧民饲养着。 在这个区域内,气候的变化很大,生活条件极差,仅有少数的绿地可供畜牧。由于土地贫瘠,耕地有限,一些耕地还高在海拔万米。农获受到极大的限制。白天炎热异常,夜晚又寒风刺骨。夏季干旱,冬季冰天雪地,游牧民族的逐水草而居,也仅限于藏南的谷地。 藏胞经年累月过着放荡不拘的无争生活,西藏獒犬很自然的便成了藏民最忠诚的伙伴。自公元十一世纪起,西藏全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全部集中于喇嘛教的统治与管辖,喇嘛为了巩固其统治势力,便断绝了所有的对外交通。也正因为种种的特殊因素,才使得这稀世的原始犬种的纯血得以被保存下来。 社会的孤立,以及喇嘛禁止杀生,西藏的政治隔绝和地域的偏远,部落与部落间又遥遥相隔,游牧生活的苦寂,是藏獒纯正血统得以保存至今的唯一原因。 2.俄罗斯高加索

原产地:俄罗斯,高加索共和国 起源时期:中世纪 起初用途:家畜看护犬 现在用途:家畜看护犬,保安 寿命:9-11年 体重范围:45-70千克 3.意大利扭玻利顿 产地:意大利 起源时期:古代 起初用途:家畜守卫犬,斗犬 现在用途:伴侣犬,保安犬 寿命:9-11年 别名:那不勒斯獒,拿破仑獒 体重范围:50-68千克体高范围:65-75 4.巴西非勒 原产地:巴西

各国狗狗介绍附图

最全的狗狗介绍,附图哦~~分享光荣!(辛苦搜集资料) 来源:I…m?徐徐?的日志 先来介绍一下十大名犬 1,吉娃娃 原产地:墨西哥最大身高:9英寸最大体重:6磅职能:还是陪你玩作为世界最小的犬种,吉娃娃认为是在好几百年前在墨西哥的土人生活裏就扮演了人类修闲生活的角色。 2,西施(也就是狮子狗) 原产地:中国最大身高:11英寸最大体重:16磅毛色:什麼都有职能:陪你玩对付老人和小孩,除了漂亮的护士小姐就属可爱的狮子狗了它体格娇小,但是心脏却占很大空间。

狮子狗拥有非常古老的血统,在公园624年估计就已经存在了,在中国传统绘画裏面也可以经常看到它的可爱形象。尤其是在中国古代,很早就被选为高贵宠物在贵族的庭院裏饲养。后来在一个俄国人的帮住下,狮子狗得以发展到过外。在上个世纪30年代,此犬种发展到了英格兰,在二站期间,一个在英国共作的美国军官看到了这种可爱的小狗便非常喜爱。后来他也把它带到了美国。 西施值得介绍的是我女儿也是西施~~是吧柳柳?墩墩妈! 恩这就是我家墩布!!可爱死了!!! 3.贵宾犬 原产地:德国最大身高:26英寸最大体重:70磅毛色:纯白色职能:猎犬想必我们已知道,在前面几个世纪裏,贵宾犬一直是上流社会贵妇人的专有宠物,自然也成了奢侈高贵的象徵。不过几百年来,它已经培育出了不同的体格和不同毛色,当然,都是为了不同的宠物爱好者的需要。在2002年世界狗类选美中,贵宾犬总是能独鳌头。不过从人类的审美趋势来看,都希望它们越小越好。贵宾犬有三种,标准型的,迷你型的,还有玩具型的。它们的性格特点不喜欢独居,喜欢跟人类在一起,所以分外讨人喜欢,也是儿童的最佳玩伴。

中国淡水鱼类原色图集1

原书序言 受国家水产总局的委托,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和上海自然博物馆共同协作拍摄和编写的《中国淡水鱼类原色图集》是我国出版的第一部淡水鱼类原色照片图集,其所收集内容之广泛,色彩之真实,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中国是世界淡水鱼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其总数不下八百种。“它们适应范围的广泛,区系组成的复杂,形态的千变万化,色泽的绚丽多彩,早已为人们所熟知。但由于鱼类栖息于江河湖泊之中,其自然环境和天然色彩难以被直接观察和记录,以往的科学描述也难免失真。《中国淡水鱼类原色图集》采用新的摄影技术,直接拍摄活体标本和模拟的生态环境,为人们提供了美丽的直观图片,这对开发利用我国的淡水鱼类资源,普及鱼类科学知识,有着较大的实际意义,在鱼类科学的研究和教学上也有一定的价值。 采用新的技术,发展我国的科学事业,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我们期待着更多原色动物图集的出版,用色彩鲜艳的彩色照片,去反映我们祖国的壮丽山河和富饶的动物资源。 伍献文 1981.5.9 原书前言 长江是我国最大的河流,也是世界第三大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干流流经九省,汇集无数大小支流,浩浩荡荡地注入东海,整个流域面积约180万平方公里。宜昌以上的上游江段比降陡削,河谷狭窄, 水流湍急;出三峡后的长江中游比降和缓,河道弯曲回转,串通了鄱阳湖、洞庭湖等大小湖泊,支流纵横;到了下游,江面宽阔,水流更为平缓,在河口江海相会,形成喇叭口形的三角洲江段。上、中、下游水文地貌千姿百态,自然环境各不相同,因此鱼类区系组成复杂,水产资源极为丰富。现已记载的长江鱼类近三百种,约占我国淡水鱼的三分之一。为反映我国淡水鱼类的区系特点和淡水鱼类绚丽多采的面貌,我们选用长江鱼类为《中国淡水鱼类原色图集》第一集的内容,其他水系和地区的鱼类拟将陆续再分集出版。 本集选自长江流域的鱼类169种,分隶于28科,其中包括长江流域所有的重要经济鱼类,以及上、 中、下游不同类型的自然环境中的不同鱼类区系的代表种类和一些常见种类。图片均系在实地采集活体,模拟相应的生态环境拍摄而成,真实地反映了鱼的原有色彩和它们的自然习性。每种鱼都附有简要的文字说明,描述其主要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地理分布和经济意义。全书反映了长江流域的鱼类的概貌,将为开发利用长江鱼类资源提供一些科学资料。 在照片拍摄过程中,曾得到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岳阳市畜牧水产局、合川水产学校、乐山市农水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和新安江渔林研究所等单位及有关同志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文稿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曹文宣副教授审阅,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并热诚希望广大读者对我国淡水鱼类原色图集的编写出版工作提出宝贵意见。 编者

世界上最大的淡水虎鱼

世界上最大的淡水虎鱼 世界最大的淡水鱼、巨型水虎鱼,又称非洲虎鱼 说到巨型非洲虎鱼的大小,据测量,一些巨型非洲虎鱼的体长可达6英尺(1.8米),重达125磅(57公斤)。因此巨型非洲虎鱼被归类为世界最大淡水鱼。跟巨型鲶鱼不同,巨型非洲虎鱼没有粘稠变形细胞。结实的肌肉和宽大的、像金枪鱼一样的尾巴,这使得巨型非洲虎鱼可以追捕到大部分猎物。一旦捕捉成功,这些可怕的尖牙就该发挥作用了。 巨型非洲虎鱼非常凶猛,它们通常喜欢成群捕猎。由于巨型非洲虎鱼非常危险,它们的栖息水域很难接近,仅有少数钓鱼者能够捕捉到巨型非洲虎鱼。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巨型非洲虎鱼,因为它只生活在非洲刚果相对与世隔绝的河系里。刚果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河系,流量仅次于亚马逊河,它的深度位居第一,深达750英尺(230米),因此巨型非洲虎鱼有很多空间可以潜伏,用来捕捉猎物(几乎包括任何移动的东西)。 巨型非洲虎鱼长有32颗牙齿,鱼身粗胖(据说虎鱼肉非常美味,肉质坚实,脂肪含量少),颚宽大,牙齿大小类似于大白鲨的牙齿,犹如剃刀,平时以其他鱼类为食,饥饿时会袭击靠近它们的大型动物,可攻击人类,甚至能对鳄鱼发起攻击,其杀伤速度十分惊人,巨型非洲虎鱼是善于潜伏的捕猎者,这种常见的捕猎技术,是经过生活在刚果河这种黑暗的深水环境里的无数代巨型

虎鱼进化而来的。人们解剖虎鱼后,在它体内发现一个气囊,这个气囊像鼓一样,会对震动产生反应,提醒它有其他东西正在靠近,在这种情况下,巨型非洲虎鱼就会迅速冲过去,用嘴去咬目标物。结果可想而知。 公开的垂钓者麦考密克早在1949年承认:“我已经在报刊中陈述了我的观点,现在我准备继续这个观点:巨型非洲虎鱼是最凶猛的鱼类。”。 巨型非洲虎鱼可能是你见过的最可怕的鱼类,你最好希望它没先看到你。据中美洲尼加拉瓜媒体报道,卡斯蒂略金字塔(el castillo)附近圣胡安河里的巨大虎鱼竟长出了“脚”。尼加拉瓜官员表示,为了防止巨型非洲虎鱼进入尼加拉瓜湖和本国的圣胡安河,他们可能需要采取新的防范措施。 英国独立电视台的《河中巨怪》节目记录该国极限钓鱼者杰里米-维德今年早些时候捕捉巨型非洲虎鱼的亲身经历,52岁的维德在多年的钓鱼过程中看到过很多大家伙,但是他在为《河中巨怪》录制一段节目时捕捉到的那条长5英尺(1.5米),重达100磅(45公斤)的巨型非洲虎鱼是最突出的一个。 维德用一条大鲶鱼做诱饵钓到这条巨型非洲虎鱼后,用了8天时间才把它拖上岸。他说:“这是一条巨大的巨型非洲虎鱼,它相当大。”维德小心翼翼地靠近这只仍活着的巨型非洲虎鱼,让摄影工作者给他拍照,然后又把这个大家伙重新放回河里。稍后维德说:“这条巨型非洲虎鱼的牙齿非常尖锐,长度大约跟大白鲨的一样。它的咬合力非常强,据悉巨型非洲虎鱼能吃掉跟它大小差不多的猎物,它们会袭击人类,并从鳄鱼身上咬掉一块肉。”

盘点世界十大最凶猛的狗狗排行榜,最厉害的狗狗排名

盘点世界十大最凶猛的狗狗排行榜,最厉害 的狗狗排名 盘点世界十大最凶猛的狗狗排行榜 1.比特犬也被称为美国比特斗牛犬,一种中型犬,身材健壮、短毛,为比特犬的一种,祖先来自英格兰与爱尔兰。它具备獒犬的血统。 体重:30至78lb 身高:17至22in 皮毛:滑顺 颜色:各种颜色都有,除了杂色之外 每窝生育数:5至10只 寿命:12至14年 2.纯血西藏獒犬——中国最强的猛犬有看法认为其祖先血缘来自中亚的獒犬,与高加索犬亲缘很近,是世界级珍稀犬种之一,喜爱藏獒的人称之为“东方神犬”。 内地雄性藏獒身高约75~85厘米、雌性65~80厘米,健康体重约40~55公斤;高原雄性藏獒的身高约为60~80厘米、雌性55~75厘米,体重约为30-50公斤。纯种藏獒十分强壮,全身肌肉饱满,肚子为水平提起而非松弛下垂。 对于藏獒的血统定义,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国际上AKC

和FCI对于犬种的分类标准中,也未对中国藏獒的身份有过明确的说明,这也意味着中国藏獒并不能被国际犬业所承认。其实中国的藏獒根本不存在“纯种”与“杂种”,因为对这一犬种的物种稳定性工作实际上根本没有进行。 也有人说,中国最凶猛的狗应该是鬼獒,鬼獒具有藏獒大部分血统,经过环境和天性的改变十分凶残,因其面相恐怖诡异故取名为鬼獒。鬼獒就是藏獒的一个变种,实力比藏獒来说只高不低,并且智商比藏獒更低,有时候主人都不认识。与一些大型的犬或者一些斗犬比如高加索犬比特犬比起来,鬼獒的实力根本不行。 超大型犬藏獒体型高大又凶猛的藏獒 今天小编要给大家讲的狗狗的品种是关于藏獒的,关于藏獒的传说有很多,听到最多的无非就是凶猛,很多人影响中是很排斥藏獒的因为害怕,但是大家有么有想过藏獒其实和其它品种的狗狗一样是通人性的,只是不要去故意惹它生气。 藏獒体型非常的庞大,肌肉那是非常的结实且丰满,葱外观上看表情严肃气质阳刚,好像给人一种尊贵高傲的感觉,藏獒的记忆力非常的棒,对主人也是非常的忠诚,但是对陌生人就会有敌意的,因为它会认为是来伤害它的主人的。 藏獒的攻击力和咬合力和狮子老虎有得一拼,不愧有犬中之王的称号,藏獒有天生护主的,是草原国王,部落首长的护卫犬首选,藏獒的睡眠很有规律,一般都是凌晨2点到中午,睡觉的时候比较喜欢把嘴巴埋在下肢里,然后侧卧,这样就可以随时都能观察到周围的情况也能够保护好自己的鼻子。

世界上最大的藏獒王比尔

世界上最大的藏獒王比尔 世界上最大的藏獒王比尔 藏獒诞生在青藏高原,恶劣气候条件和艰苦的生活环境,造就了藏獒彪悍的体貌特征和忠诚不二的品格。现如今世界各地都有人在饲养藏獒,藏獒经过与不同种类的犬的杂交形成了许多种藏獒,体型都很硕大,那世界上最大的藏獒王是怎样的呢? 1.比尔是最大藏獒王 现今中国上最大的藏獒,名叫比尔,是一只巨獒。它的体重达230公斤,肩高83厘米,毛长40公分,站起来有1.8米。 比尔在2007年被第三届中国藏獒展览会认定为国家a级藏獒,被獒界称为“中国第一巨獒”比尔为青岛海源獒园的园主刘先生饲养,估计市价达3000万。 如果这最大的藏獒王与狮子、豹子决斗,结果会是怎样呢?一般来说犬科动物是敌不过猫科动物的,可比尔的体型如此硕大,还是增添了不少胜算。 2.党项藏獒王已灭绝 党项藏獒,在所有藏獒种类中是最具传奇色彩的一种。高原上的党项人是古代藏族人中最为彪悍尚武的一支,也是最早组建猛犬军团南征北战的藏人部落。 猛犬军团拥有50000多名战士,都是清一色的党项藏獒,它们的身材非常高大。它们以敌人的尸体作为食物,铺天盖地,一

路横扫,建立了让成吉思汗惊叹不已的“武功首”。 党项藏獒军团打到欧洲之后,一部分随着党项人回到了党项大雪山,一部分被蒙古人接管,留守在了欧洲,一直没返回老家。党项藏獒后来因部落战争而残忍地被人为的灭绝了。 还有人说在藏南偏远地区还有20多只纯种党项藏獒,那地方海拔6000 米,离中印边界线只有两公里多。 据说近年来开始有人找党项藏獒的基因了,并且培育了一只,可惜夭折了。在当今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也许真的能够使党项藏獒重回人间。 藏獒是大型世界名犬之一,又称为藏狗、羌狗、番狗、蕃狗、马士迪夫犬等,产于我国西藏,现在世界各地均有驯养。它的骨架粗壮,体魄强健,是一种善斗的狗。 《尔雅·释畜》中说:“狗四尺为獒。”据传,数千年前藏獒便活跃在喜马拉雅山麓、青藏高原地区。中国最早的关于藏獒的记载是在大约公元前1121年,后来通过著名的世界旅行家马可波罗的游记而传遍。藏獒是不可多得的优良犬种,有“东方神犬”之称。 纯种公藏獒要达75公分左右,过去的大型藏獒肩高约90-100公分,体重在70公斤至150公斤之间,现在这种獒已非常稀少,肩高70厘米的藏獒都不多了。世界上最大的藏獒王的基因和种群严重地全面退化。

常见淡水鱼高清图片

常见淡水鱼高清图片青鱼(青鲩、黑鲩) 草鱼(鲩鱼、白鲩) 鲢鱼(白鲢、白胖头鱼) 鳙鱼(大头、花鲢) 福寿鱼(罗非、非洲鲫) 鲫鱼 鲮鱼 鲤鱼 胡子鲶(塘鲺) 泥鳅 桂花鱼(鳜鱼) 乌鳢(黑鱼,生鱼的一种) 鳊鱼(武昌鱼) 鱤鱼(黄尖) 黄鳝(鳝鱼、蛇鱼)

银鱼 常见淡水鱼名称对照表 学名地方名称 青鱼青鲩、乌青、青鲲、黑鲩、螺狮青、黑鲲、青棒、乌鲩、青根鱼 草鱼草鲩、草鲲、白鲩、鲲子鱼、鲩鱼、青草、白鲲、青草鱼、草棒、厚鱼、草根、草包、厚子鱼、草混子、棍子鱼 鲢鱼白鲢、扁鱼、水鲢、鲢子、养鱼、白胖头鱼、家鱼、跳鲢、地瓜鱼、鲢子头、白鱼、扁子 鳙鱼花鲢、鳙鱼、养鱼、红鲢、麻鲢、胖头鱼、大头鱼、包公鱼、黄鲢、黑鲢 鲫鱼喜鱼、头鱼、河鲫鱼、喜头、鲫拐子、月鲫仔、鲫瓜子、鲫壳子、刀子鱼、朝鱼、鲋鱼 鲤鱼鲤拐子、朱砂鲤、毛子、朝仔、红鱼、花鱼、拐子、黄河鲤鱼 鳜鱼桂鱼、桂花鱼、季花鱼、胖鳜、翘嘴鳜、鳌花鱼 鱤鱼感丝、黄尖、横占、竿鱼、横鱼、大口感、横杆子、水老虎、铜头、感棒、虎鱼、介鱼、竹竿鱼、黄鱤鱼 长春鳊鳊鱼、长条边、长身鳊、油鳊、草鳊、锅边、莲子鱼、黄尖、川枪 团头鳊鲂鱼、团头舫、武昌鱼、草鳊、方鱼 三角鳊角鳊、乌鳊、三角边、平胸鳊、三角舫、方鱼

银鱼面鱼、面条鱼、面丈鱼 鲶鱼鲶拐子、年鱼、鲇鱼、河鲶、占鱼、土鲶 胡子鲶鲇胡、胡鲶、过山鳅、圹辞告、鲶巴郎、怀子 乌鳢乌鱼、才鱼、黑鱼、生鱼、黑里头、乌里黑、乌棒、墨鱼、丰鱼、孝鱼、蛇头鱼、火头鱼、黑松、黑色棒子 我国主要海洋鱼类名称对照 学名地方名称 小黄鱼梅子、梅鱼、小先(鲜)、小春鱼、黄花鱼、金龙、小黄瓜鱼、厚鳞仔、小王鱼、花鱼 大黄鱼大先(鲜)、黄花鱼、金龙、黄瓜鱼、红瓜、黄金龙、桂花黄鱼、大王鱼、大黄鲞 带鱼牙鱼、灰带、白鱼、白带鱼、青宗带、裙带鱼、刀鱼、牙带、鳞刀鱼、带鱼条 真鲷加吉、同(铜)盆、立鱼、红立、红加立鱼、王山鱼、加肭(力)、过腊、赤鲫、赤极、红鲷、红鳞加吉、红带鲷、红鳍 鳓鱼力鱼、鲞鱼、白鳞鱼、曹白、罟扁、网扁、白力鱼、鳞子鱼、{鱼会}鱼、快鱼、白林鱼、火络鱼、白鲞 鲐鱼青占(鲭)、油同鱼、花池、花仙、花鲱、花{鱼是}、鲭鱼、台巴、清花鱼、鲭鳟、花巴 黑鲷青郎、黑立、黑加立鱼、乌颊、黑结、乌翅、海鲋、青鳞加吉、黑鳞加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